开国大典教学反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6 20:15: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美术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美术鉴赏无疑是重头戏。鉴赏美术作品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些充满生命活力、色彩明亮的作品形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对中外美术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从中得到更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观。那应该怎么样上好鉴赏课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谈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景设置,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也就学不好习。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呢?比如我在教《中西人物造型对比》的时候,让学生模仿古人李白,身着长袍,对酒当歌,吟诗作乐。同学们如同穿越,对古人的身着打扮,仪态大方又了深刻对的认识,再回头鉴赏《李白行吟图》就容易的多了。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营造宽松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的课堂氛围,生成不同的观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始终围绕教师,这种教学氛围,始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想法都被扼杀,这样的课堂是教条的、片面的、无生机的。因此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融入的学生中去观察、揣摩学生,鼓励学生发表内心的真情实感,允许不同观点看法的存在。如在学习《后印象主义》的时候,梵高的作品,我先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认识,起初同学们不敢发表意见,这时我给同学们说,不要管他是谁的作品,世人对他有怎么样的评价和认识,你们就谈谈自己看了这幅画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有同学说,感觉不好看。我鼓励道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很好。这时候同学们就一个接一个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对他们的观点给予肯定的同时也穿插上一些官方的认识,他们不仅仅知道一些专业的理论指导,也了解同学们不同的看法。我总结艺术观点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允许不同声音的表达,大家今天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就是一种成功一种收获。当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时,他们会信心百倍,从而形成头脑风暴,在以后的课堂中会迸发出新的闪光点。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三、现代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现在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一节课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比如我在讲解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给同学们展示了当时开国大典时相关影视资料。先让学生了解当时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场面,再鉴赏董希文《开国大典》的作品时,发现作品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再现,但是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展示出了当时这一热烈庄重的场面。所以得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学生不但会鉴赏其作品,而且对其创作意图、审美情趣认识也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篇(2)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邹、全国中语会会长陈金明在开幕式上先后发言。陈教授回溯百年来语文教学的走向,借用严复“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之说反思了语文教学创新和守成的关系。

篇(3)

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文本研究为切入点,运用问题引领,通过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以高质量的问题与习题作为操作平台,结合教材沙里淘金提炼整理,在问题设置与习题编排上求突破,直击教师备课之痛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适量的“半成品”(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进行使用上的再创造),把日常训练中拼数量、拼时间、拼体能的“红海战术”转化为超越竞争、自主自由自在的“蓝海战术”;把日常课堂上教师的“临场发挥”转化为课前的“运筹帷幄”;把日常教学中问题的呈现由“口头形式”转化为“文本形式”;把有价值的核心问题由“气态的语言”凝结成“固态的文字”,使得课堂简洁凝练,避免了教师口干舌燥、学生疲于应付的教学状态。

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把日常过于复杂的学案,转化为简约而不简单的问题引领,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引导问题的出现,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具体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一般操作模式为:自主探究的问题合作探究的问题质疑再探的问题拓展创新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在课前和课始把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口头(肢体)语言、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最后将自探问题确定下来。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基础和是否进行过课前预习,适当增加和减缓问题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三是学生“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通过巡视的方式关注学困生,通过赞许的目光关注提前完成任务的优等生),其课堂微型板块如图:

问题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认定(A、B、C)

问题导学A问题导学B问题导学C……

前导——先学——后教——再练

达标检测

总结升华

例如在第二课时“总结升华”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领: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给闰土编写一张履历表。

大道至简。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引领与专题训练为主要板块的体例设计,凸显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凸显核心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知识,便于激发学生思维;简洁而有规律地呈现问题,为课堂勾勒了一个简单明了的路线图,便于教师简洁明快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这种设计极大地顺应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二、兴趣引领: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上课伊始,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如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讲述与课题有关的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讲一个小故事、出示一张图片、演示一个小实验,组织一个小游戏等方法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图景。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从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探究欲望求问题的答案。尤其在习作教学中,有趣的兴趣引领是习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

要注意的是,在生态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用趣”要“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见“好”即收,功成“趣”退,决不可滥用,“滥”则“贫”矣。一味地求趣“搞笑”不仅会冲淡教学的主旨,甚至还会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趣”是为“旨”服务的,只能以“趣”助“旨”,不能以“趣”害“旨”。“万绿丛中一点红”,只要有一点或几点用得好,就足以“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目标引领:把握要点方向明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要有清晰的、合理的、易于评价反馈学习效果的目标。

1.带着目标走进课堂。教学目标要落实两点:一是落实到学生课堂学习行动上,比如“说出”、“阐述”、“写出”、“做出”,等等。二是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上,比如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要会做的某个类型的习题等。这样一来,教学目标就转换成了学生围绕知识或技能的具体行动目标,可以引领并有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人人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教师易于把握,学生自己也一目了然。下面以《开国大典》第一课时为例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找出课文的14个生字和新词,练习写一写。

(2)按照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分段,列出段落提纲。

(3)仿照课文中场面描写方法的段落,写一个学校生活的小场面。

2.针对目标反思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最终要通过一次次的反思和教学实践来落实。如果能够有针对性的就语文课堂中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深度的专题思考,其课堂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从自己多年的观课议课实践中,发现老师们存在下列共同问题:

篇(4)

学生的已有包括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和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因材施教。那如何“因材”呢?

1.了解学生的经验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根植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教学的基础。如果教学设计能把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就更容易感受、体验到语文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兴趣,因此因势利导,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比如上《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因我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连离开本镇的机会都很少,更何况桂林呢。于是我带领学生观察我校前后的山水,门前潺潺流动的溪流让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水静、清、绿”;屋后紧挨的群山让学生明白了“山奇。”之所以能这么顺利达到目标,还是源于学生的经验基础。

2.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1)课前备课研究学生。现在的语文教材有很多版本如人教版的、苏教版等等,名目繁多,但没有一本教材是和一个班级情况完全吻合的,因为教材的编制是面向大众的。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全班的整体认知情况,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困惑、疑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参透教材,还要根据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利用教材。

(2)课中教学观察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制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我们工作的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脆的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并随时进行有效的引导。

课堂中,老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教学的契机,适时点拨,才能成功完成教学目标。

(3)课后反思调查学生。我国古代关于反思的至理名言有许多: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可见反思之于教学非常重要。

在第一次教《匆匆》这篇散文时,效果不理想,课后反思这堂课,才发现学生分层严重,而我在一开始的设计中就把学生当成了一个整体,当成了同一知识基础、同一学习诉求的群体。结果可想而知。

经过反思,我全部推倒重来,在第一课时解题后倾听体会,反复朗读。

① 听读全文,体会韶华易逝、人生短促。

② 自由朗读,感受时光飞逝、难以挽留。

③ 小组品读,理解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学生经过交流碰撞,学生经历了理解、感悟、激发,对于整篇课文的思考更加深入。

二、读懂学生的“想有”

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学习的需求也可能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把水给口渴的人喝”,即我们要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教育,需要什么方式的教育。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要求学习。

如开国大典的教学,在朗读课文,了解大典的程序后,再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像等再现大典的盛况,然后让学生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争相举手,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接着引导学生畅想着将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明天!

在本课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宽松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丰富而科学的良性刺激,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发现、猜想,最终变“师要”为“生要”。

篇(5)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玩好动,如何在短暂的一堂课中让学生集中精力上好课呢?我的做法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或做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黄山松》一课中,我制作了一个短片,收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美景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感受了“黄山归来不看松”的意境。又如在《陶罐和铁罐》一课中,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傲慢无礼的陶罐和谦逊有礼貌的铁罐,学生的兴趣高涨,争着表演,把课堂气氛推向。再如学习《开国大典》第六自然段时,为了再现当时激动人心的一刻,我给学生播放了当时的影像资料。伟人的话音和形象的再现,让学生感同身受,于是学生朗读课文时语调高昂,情绪饱满。随后的学生对话交流也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慷慨激扬。正是因为有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才有了这生机无限的语文课堂。

二、运用体态语,保证语文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的好坏,关系着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如果课堂纪律不好,不但学生学不到知识,教师也没心情去讲课。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去维持课堂纪律,而不是简单地大声斥责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不但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更会影响其他听课学生的听课效果。我们班级有一名同学上课时总是说话,不但自己不学习,还捣乱不让其他同学学习。有一次,这个同学又在底下偷偷地说话,我没有训斥他,而是慢慢走到他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小脑袋,温柔地说:老师知道你都听会了,你很聪明,但是影响其他同学就不是好孩子了。他低下了头,再也不说话了。

发生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反思:是不是自己讲得没有意思,还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或者其它什么原因。找到原因后,立即调整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留足时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不要满堂灌。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在学生刚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趁热打铁,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学会了这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检测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是否听懂了所讲内容。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不懂的,要及时讲解,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如在作文教学中,每当学到新的好词佳句时,我都会让学生用这几个词写一段话。学生思考之后,编出来的话都很生动,这样当堂学的知识就吸收一大半了,再配合课后家庭作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识字教学中,我只讲解十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讨论组词、造句,以及怎样写好这些字,然后练习字的书写,最后展示评价。

四、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搞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如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我都会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提出问题,想到什么说什么,板书归纳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篇(6)

阅读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体验感悟出来的。通常意义下的体验是指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来认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它可以分为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真实体验和虚拟体验等。感悟则指学习个体通过对语文及其语境的直觉感知,从中获得某种感受、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感悟的本质是意会,它不遵循逻辑程序思考,是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直接感受。它只能由学生潜心读书、推敲品味,在体验中达成。感悟要学生自求得之,别人是无法教会的。它有时还难以表述清楚,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一会意的过程也是体验感悟的过程。

体验与感悟一个显著的特点则在于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在过程中获得。

一、在情境表演的体验中感悟

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演,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反复的修改剧本、反复的表演中逐渐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达到对课文阅读的再创造。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便引导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让他们选好导演、编剧,再确定演员。之后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搜集查阅资料和排演。在课堂上他们演完后,再让其分别谈谈各自表演后的感受和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写剧本,他们理清了文章的层次;通过表演,他们感悟到了皇帝和大臣的虚伪愚蠢;通过导演,他们感悟到了文章的写作手法等等,这些感悟都是发自内心的。它彻底改变了由老师分析讲解对人物性格进行“贴标签”的现象。

二、在反复诵读的体验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强诵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由诵读树起,让意境以诵读创设,让诵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对文言文的文章作过于繁琐的分析,一般把课文的层意和整篇文章的大意及作者的情感、写法等设计成几道讨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诵读,在诵读中去感悟、品味,再适当点拨,达到理解性记忆,加快积累速度。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可设计这样二道思考题引导学生诵读:1.用“……为……所……”句式逐节概括内容;2.文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快要熟读成诵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吟诵中参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在辩论中体验感悟

有些文章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道理往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口头上常说的,但从不会真正用心去领会。如教学《伤仲永》时,设置辩题:“学习能力是先天获得的,还是受后天影响?”让学生进行辩论。学生激烈争论,各抒己见时,教师就可以顺势把他们分成两组,让各组充分讨论,并联系课内外知识及生活中的例子,准备好辩论材料,然后进行辩论。各组辩论后,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议,教师再进行小结:“正方、反方各证明了问题的一半,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学习能力,它既受先天影响,也跟后天因素有关,但后天影响是关键的,像方仲永的例子就是一个证明。”通过辩论,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加深了对课文思想的理解。学生旁引作证,并广泛地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唇枪舌剑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各自都得到了体验和感悟,对这一道理的认识就再也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了。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2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第一,改变教师观念,不断努力学习,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要“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就是为了不教。相比于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更注重学法指导,其实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因为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法才是知识转变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

教师的功底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力度,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的广度也影响着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开阔。因而,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充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要从实践出发,主动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了解社会实际,积极寻找和发现社会上可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源。只有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传授知识。

第二,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动,学生静。是一种传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即使再感人的的历史事原上草 教学论文实也无法激起他们的内心波澜。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使其如身临其境,体验人物的心灵, 思考历史的时限性和复杂性。如讲隋炀帝的功过时,我们可以采取模拟当时情景的原上草教学论文方式,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不同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双方可以辩论,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存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对关注、认同理解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语言需要简洁、有效、贴近学生生活,最好是学生已知而且感兴趣的问题,有效的历史课应该有个精彩的开端。

新颖高效的导入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先声夺人,能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感情的共鸣。易中天、纪连海的讲解为什么引起得到大家的关注?因为他们的讲解生动,语言睿智,善于设问,充分调起了听众的胃口!同样的道理,老师的情绪会感染我们的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形象直观”等特原上草 教学论文点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的情景再现。由于历史是一个包罗原上 草教学论文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的加以利用。如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利用《开国大典》的视频原 上草教学论文来导入。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让人热血沸腾的天安门广场,同学们被当时的情景所感染,他们兴高采烈,群情激昂。

篇(8)

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有好几年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当然,教师也要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地思考并探索如何切实发挥好基础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效,让学生受到美术文化的熏陶,培养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艺术能力等。

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新课程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各学科教学的知识目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在促进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合理的美术学习方法,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价值取向。为此,我们应自觉树立起人文主义教育观、综合的教育观和课程建设者的教育观。

1.在美术教学中凸显人文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例如,我们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就是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所表现的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

2.在美术教学中体现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不只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还体现在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上,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也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时刻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地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还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虽然美术是作为一种视觉的造型艺术形式,但一些非视觉的表现形式如游戏、文学、音乐等也能增强视觉艺术的表现,加强横向的学科知识或表现形式,丰富美术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大胆创新,务实开展美术课改实践

基于课改倡导的种种理念,教师运用综合美术文化教育的观念,创造性地开发课程教材资源,结合学校的自然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周围社区环境等因素,我们整合并拓展教学内容,让素描、水粉、剪纸、漫画、书画、电脑设计等门类构成的系列教学实践和教学展示进入课堂。既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对教学形式、表现方式进行多样化设计。

我们还多方位地尝试了以美术文化为主题,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实践、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开展美术综合化实践教学研究。在大主题活动下,分成多个子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子活动,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在中心主题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学生在活动中都有了表现机会,展示艺术个性,获得了成功体验,收获了自信心,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各尽其能,共同参与,尽情享受着美术学习带来的极大乐趣,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关注世界范围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对本土美术文化的发掘。扬州漆器、玉雕在全国范围都是有名的,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消化这些宝贵的考古资源,使学生了解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对地方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根据地域特点,学校资源开展的模块式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弥补每周一节美术课容易给学生带来的知识遗忘,避免较长时间学习的疲惫,还可以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美术文化教育。

因此,我要做一名聪明的教师,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美术教学策略意识,在教学研究实践中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及时反思,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也是我教师职业的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6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109

现在科技越来越进步了,各种优美的课件随时都可以制作得出来,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却还存在着很多呆板落后的课文插图。编者之所以保留大量的课文插图,肯定有其的良苦用心,笔者以为,除了点缀美化课本之外,它还有着更关键的,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都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审美和启发学生智力的双重教育功能。课本上的插图往往都是与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吻合的,它常常起到点睛的作用。在这里,笔者姑且就怎样用好插图的问题,与读者一起共同探讨。

一、教师指点学生“看”图,让学生感受美

“看”者,准确来说,是“读”也,实际是“读”图。教师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读图:图中有什么?他(它)们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编者有什么意图?细细地瞧,静静地揣摩。教师一定要唤醒学生对插图的直接感知,学生才能根据插图感知课文的内容,才会充分体味到插图寓于课文中的意义。

如《颐和园》《长城》《开国大典》这类课文,可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课本中的图画,再以“读”图促读课文,增加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形象感知认识事物,将图画中的建筑物构造及方位、观览景物的空间布局、场面特写等,老师进一步释疑解难,学生也就不难悟出其中的道理了。若老师纯粹地以语言解说去让学生体验、想象,对于缺少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若是纯粹以课件的形式让学生直接观阅,语文的“味”又相应少了一些。所以,老师以简短的指引,再有课件的展现,最后让学生美美地 “读”图,美美地联想图中所发生的事情,笔者相信,学生就会开始感受到文章的魅力!

二、教师带领学生“入”图,让学生体会美

有些课文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入”图,让学生体会美。有些课文插图,就是情感教育的直观手段。

如教学《林海》就可借画创设三个问题情境:1、老舍先生在描绘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时用“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好处是什么?2、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3、“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随着三个问题情境的逐层展开,学生观图入境,入图出图,体味查情,以美启真,文道相谐。

三、教师引导学生“赏”图,让学生鉴赏美

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教学对课文的鉴赏,比作采矿,这是很有道理。对课文插图的鉴赏,我们同样也可借鉴。

课文中的插图,有一些是侧重“赏”,对一些名人佳作,应从欣赏的角度,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使学生望表而知里。如《鸟的天堂》、《桂林山水》等,师生同赏文图和谐,感受画面的完美、景象的壮观、线条的流畅。也有一些课文,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鉴赏劳动人民的劳动美、生活美,如《农村的变化真大》、《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次成功的实验》等。有一些课文可以鉴赏人物的心灵美,如《小摄影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触摸春天》等。也有一些课文体现众多的伟大模范人物的肖像,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伽利略,《晏子使楚》中的晏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等人物,通过人物的外貌、表情、姿态,特别是人格特征、性格创造作风等,进行丰富的联想,赏图和赏人同步,学文与悟道兼融。

四、教师启发学生去“评”图,让学生评判美

这是审美阶段较高的层次,它要求学生不仅能感受美、体会美、鉴赏美,更重要的是能够自身融入课文插图中,就课文插图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意义玩味品评一番,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上相同在哪,不同在哪?插图艺术处理得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真实?插图中人物的美丑、善恶等是不是脸谱化?怎样从人物的外貌读懂他的心理?等。比如教W《穷人》,笔者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让学生就课文插图仔细品味图中主次人物。如渔夫黧黑的脸、光着的脚丫,说明了什么呢?桑娜慈祥的眼神说明了什么呢?孩子们紧紧地蜷缩在一起又说明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深入地思考。第二步:让学生联系人物在课文中的动作语言描写,当场作口头作文表达。第三步:在学生口头表达的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深一层地思考:造成西蒙一家、桑娜一家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反思,再反思到社会环境中,反思沙皇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但也从中看到劳动人民善良的品格。笔者认为,通过看图对人物社会行为的是非善恶评判,无疑反映和影响着学生内在的人格品质。

五、教师点化学生“悟”图,让学生享受美

学生在看图中,出于对美的渴望和向往,心情会很轻松愉悦。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在学生收获美的愉悦时,教师可以适时再给一些提示,让学生从心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笔者认为,“悟”图审判的途径可有以下几种:

1.悟图设计提纲。如《桂林山水》,可要求学生对照插图,依图的特点、画面的主次顺序设计课文的提纲。

2.“悟”图学文,作文。利用课文插图写作文,是小学低年段课文首选的看图学文的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弄清插图反映的内容。

3.“悟”图学做人。芸芸众生相,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做人直观标准,教师应寓教于图,使正面人物传播出正能量,化身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其他人物也成为学生广泛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让他们知道人间不但有真善美的存在,也有假丑恶的存在。“悟”图是高于审美的物质功用之上的精神功利价值。

总之,语文教师不要轻视课文插图的作用,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中发现美,体味美,鉴赏美,评判美,从而达到享受美、创造美的境界,使课文插图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篇(10)

我们都知道,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特殊原因,自建国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和人们的观念当中“重理轻文”一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理轻文”的现象更为普遍,政治学科总摆脱不了“二流学科”的尴尬境遇,由此造成一些人所谓的“政治无用论”、“政治大而空”等说法。应该承认,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也增加了政治教育者的难度。我觉得让政治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特意总结了以下几条。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念、付诸行动的转化过程。这种由知到行的转化,要借助情感、意志等中介来“催化”。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调动和激发出来的,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为追求真理而掌握知识的强烈欲望。

2.引入时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带有时事性的综合教材,但因社会发展迅速,仍出现教材的一些内容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利用一些时政新闻材料,可以优化教材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填补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缺陷。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上报道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有选择地纳入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样学生的兴趣会立即被调动起来,开始认真阅读课本。这些新闻时政材料为教材注入了“新鲜血液”,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化教学的效度。

3.引导质疑,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问题的热情,这样,课堂就会迅速活跃起来。在课堂上,当我认为这个学生质疑很有价值,就引导大家展开讨论,石击浪起,学生兴趣浓厚,讨论热烈,各抒己见,相互争辩得面红耳赤。但问题越辩越明,最后看法统一了。通过这样的讨论,大家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二、散论:升华与提高

借助投影仪、电影、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来阐明事物的特征、发展过程及其相互联系,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到“国家的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时,我让学生看中央电视一台节目预告前“国旗、国徽、国歌”的录像和《开国大典》中亲手升起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录像,学生在融“形、光、声、色”为一体的国歌声和升旗仪式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成绩是学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政治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总结历次考试的得失,我发现应用其语文课的有关内容来分析试题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政治考试中的材料题和语文考试的阅读题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可以彼此借鉴。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在思考对比之后,往往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此外,联系一些学生熟悉的俗语、诗词等都能收到活跃课堂功效,让政治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总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功底来引导其学习政治,而不使其觉得政治课单单是老师所讲的琐碎知识的集合。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也适时地开展社会小调查,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我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同学已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就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稳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欧阳超.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 扁桃体手术 下一篇: 质量管理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