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3 04:08: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法文化差异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07-01
一、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法律文化物质基础不同
认为,“法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其最终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相互联系的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和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由于中西方所处的经济模式有诸多的不同,所以中西方法律文化也就有了差异。
1.中国的由农业主导的自然经济
可以说,在古代中国,农业是法律文化产生的社会生产实践条件。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人从属于自然,“靠天吃饭”,没有充分完成人与自然的分裂,而是天人合一。而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又必然导致对群体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农业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人身隶属的依附关系,没有充分完成人与群体的分化。所以,就个体来讲,人没有任何独立和自主,依附性的活动关系又必然形成依附性的文化意识,拿中国来讲,在农业文明时期,群体本位的伦理文化就始终左右着意识形态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只是服从和“听命”,提倡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完全泯灭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即人的自由本性。这种伦理依附性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治传统的根源。而且,在农业文明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人们生活在狭小的熟人社会之中,熟人社会往往靠伦理、道德、习俗等社会规范调整人们的日常行为,对于国家制定的维护君权统治的法律却没有亲近感,更无自觉的应用意识,不可能产生出信法、尚法和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
2.西方的由工商主导的商品经济
相对古代中国的农业实践,西方国家在自然经济的怀抱中兴起了独立的工商城市。例如.在希腊.一些城邦首先创造了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城市文明。它们依托地中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靠发展工商业.颁布法律.管理行政等手段进行统治并初步形成了专门调整工商贸易关系如商业汇票、海商信贷、风险融资等方面的规则。这种悠久的商品经济传统,平等主体的权利型、契约型交往,孕育了现代法治的观念。西方的工业文明更使人在对自然的关系上成为主体,市场经济的平等、自由的本性解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对人的束缚,使人在社会关系上也日益独立自主,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和人与群体的分化,工业文明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时代,人的自由本性得以充分发挥,使人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释放了出来,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法律至上的治理方式。西方法治观念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
(二)中西方法律文化的思想基础不同
1.中国“天道”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由着独特的哲学思想基础,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天道’,它主要由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天或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自然法则;二是天或神的合乎道德的意志。天道,在古代哲学理主要指阴阳之道、五行之道、仁道。所以,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规律、道理就要顺从天道、体现天道、实践天道。而天地自然阴阳五行的根本涵义是伦常之道。自然的阴阳秩序、五行秩序实为亲亲尊尊、尊卑有等的秩序。董仲舒云:“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这种人伦化的天道就产生了伦理化、等级化的中国法律文化观念和制度。
2.西方“人文”的哲学思想
西方人文精神是以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为主流,包括后来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和18世纪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和近代民主精神。它是建立在反对宗教垄断和封建专制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对经院神学的批判,从根本上动摇了以神为本的基督精神,为“人的发现”“一切为了人”的现世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人文精神决不是依附和追随现实统治,为之辩护;而是以批判精神为武器对抗现实的黑暗统治。它积极关注世俗生活中的人的地位、尊严、权利,但作为精神追求,又充分展示人的自由天性和潜能的理想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如自然原则、契约自由、分权制衡、民主政治等等”,后来西方兴起的法治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这种人文精神指导下的必然产物。
二、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西方法律文化传统由许多优秀的精神,其中始终贯彻的正义、自由、平等权利等法制因素,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专制、特权、宗法家族关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所尊重的分权制衡、主体意识、权利本位、罪刑法定等原则,也成为现代法治社会寻求的价值目标和大众普遍服从的法律意识,使西方法律文化更能为现代社会所需要,所认同。这也是中国法律文化中急需充实和修正的部分。
同时,中国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也已有很多可继承利用的优良部分。比如: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体现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无神论精神;日臻成熟的法律艺术;立足于社会总利益的“集体本为”;行为规范的多元素综合结构等。
总之,要提倡兼收并蓄的态度,既在传统文化理搜寻精华,从理解国情里发现规律,从西方成果里汇总经验,从移植中缩短距离。利用本土丰富的法律文化资源,兼容世界一切法律优秀文化成果一定能促进中国现代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
二、语言文化的差异
传统的翻译将重点放在语法、语言的方面,译者强调对词语,短句和句子的解释,翻译手法大多限于词句的简单堆砌,没有超越单纯的,狭隘的语言转化层面。这就使得许多既不了解原语国的文化背景,又不熟悉原语国民族思维方式的译语国读者在与异族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交流障碍甚至误解,更不用说达到与原文作者的心神领会的境界。
在全球化与多文化背景的推动下,翻译活动越来越认同为一种文化传播与文化阐释。
三、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重要影响
(一)不同文化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环境文化指的是由于所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不同民族形成不同的思维定势以及文化。比如,居住在西亚,北非的广大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长期的沙漠生活铸就了他们独特的沙漠文化,在阿拉伯语中与沙漠生活有关的词语极其丰富。羊与骆驼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赖以生存的工具。所以阿语中有关羊的名称很多,骆驼的名称更是多得惊人,据统计,阿语中的骆驼及与骆驼有关的事物名称共5644 个。玛雅人是中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个种族,他们常年生活在热带地区,一年当中只有两个季节,即旱季(la sèche) 和雨季(l’humide) ,所以在玛雅语中就不会出现通过温度、降雨量等差别来区分的“四季”“春、夏、秋、冬”(quatres saisons , le printemps , l’été , l’automne , l’hiver)这样的气候词语。
显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以及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深入了解译语国环境文化,就会造成翻译的非等值,继而不能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
或者可以说文化环境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中的文化因素。文化本来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离开环境,也就离不开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思维模式,语言文字表达习惯等等。在翻译的问题上,语言文字的特点更是具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要把英语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中国人来翻译。如果仅仅是英语专业的人,翻译当然也没问题,但是要达到准确,除了文字意思的准确外,语言文字的语言美,韵味,文字的个性,这些都需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有所了解。如果翻译者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其环境有所感受,就会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对英语有更好的理解。不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太可能完全了解作者的心境,另一种语言的生命,但通过对作品时代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文化因素的了解熟悉,也可以帮助我们对其文化环境有所了解,也会帮助翻译的质量。
(二)英汉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上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不同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西方人重视个体存在价值,西方语言在叙述和说明事物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个体到整体;而中国人强调整体观念,则以大为先,以年长为尊。汉语的排列顺序常常与法语相反。比如在谈到具体地点和日期时,“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法语则是“Chang Sha ,Province de HuNan ,Chine”日期的排列也是如此。在姓名的表达上,法语先是名再是姓,强调个体。而汉语则姓在前名在后,强调整体。法语是日―月―年的排序,汉语恰好相反。在地理方位上,中国人重“东”“西”轻“南”“北”。所以汉语中就有“东西”“南北”。而法语中却没有,而是“nord-est”“东北”“nord-ouest”“西北”“sud-est”“东南”“sud-ouest”“西南”。
因此翻译过程中,不能不注意这些文化方面的细节,如果认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如此细微而不予以重视,翻译作品质量的好坏可想而知。
(三)英汉文化差异在风俗方面对翻译的影响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尊重各自的风俗文化是不同民族之间顺利沟通的关键。而表现在翻译过程中则必须尽量忠于原文翻译出与译语国文化存在差异的风俗习惯。比如在某些国家点头代表不同意,但翻译的时候如果翻译成“点头不同意”就会令译入国读者费解,所以按照通常习惯译成“点头同意”。 各种语言反映各种文化的个性,反映各个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包含不同价值,不同定义会引起不同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再举一例来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认为“鹤”是一种有灵性,有仙骨的动物,冠之为“仙鹤”,也被画家推崇,常常出现在国画中,代表吉祥与如意。而在法语中“鹤”“la grue”却是“、妓”的代名词。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尽量忠实原文,必须注意译语国不同的风俗习惯,注意异民族所独有的语言习惯,包括习语、谚语和俚语,并根据读者群体和目标语言的特点使翻译尽量贴切生动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直译,不然就会造成错译、误译。
自1753年,英国公使汉拔尔尼觐见清乾隆帝这一双方都有记载的官方交流至今已有260多年了,这260年不仅是中英文化的交流史,也是一部语言翻译及技巧的历史。
四、中英翻译在中国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它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影响不言而喻。三字经中“信”谓之“忠实”,此乃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正如英国翻译理论家,造诣很深的古文学家,有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的波斯盖特,在《译论与译作》中提出“忠实性是衡量翻译成败的最高标准”。“忠实的翻译”即“以原文之实告译文读者”。在对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在以文化传真角度研究翻译理论与开展翻译实践的大背景下,对翻译的忠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译语从文化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方式以及风格,乃至传达译语文化的“形”与“神”,甚至达到“译文像原作者的译语创造”,从而使翻译不仅达到语意上的相对等值,而且达到文化意义上的相对等值。这样一来,翻译不再是查词典,凑句子的简单操作,而是扮演着传达译语国丰厚的文化内涵的重要角色。
五、中英翻译的技巧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活动的结果与译者自身的文学修养、翻译技巧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英汉翻译有口、笔之分,范围涉及文学、科技、经贸、法律、旅游等各个领域,不论文体如何区别,在翻译标准,对原文要求有比较深透的理解,对译文(Targetianguage)要求通顺达意,能反映原文的精神实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必须关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实践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文化差异因素,翻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考虑到目标读者群的需要基础上尽可能忠于原文,使翻译达到相对等值,努力扮演好文化交流的使者,真正实现文化“传真”而非文化“失真”。对于翻译者来说,最正确的态度莫过于把中法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再辅以适当的翻译技巧,通过不断的努力使自己的翻译日臻完美。
六、结束语
汉语,从黄发垂髫到老态龙锺,它在我们的头脑中印象深刻。因此,汉语干扰在英语学习的负面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汉语文化干扰在英语翻译等学习方面造成的影响。我们要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角度,培养分析,掌握汉英语言在词汇句法及篇章构成方面的能力,弄清英语语言与汉语语言的差异。在日常翻译中尽量用西方的思维来翻译,减少母语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本论文的阅读,我们可以得出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积累,多加练习,就能避免投入时间长,经历多,学习效率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西语教科书 (中译本 ),人民外语出版社,1999
[2]谢卫国主编,中外文化差异简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9
[3] 王建军主编,拉丁文 ,人民卫教育出版社 ,2001
致 谢:
法语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法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有效地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语言一方面是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又是文化和文化发展的介质。对于外语教师,需要通过文化来传授语言。通过语言来传授文化。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平衡关系,既不相互隶属,也不相互对立。因此。法语教师作为语言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将此作为法语教学的目标任务之一,
根据Namv-Combes,M.-F.的划分,法国和中国都同为高语境文化国家,也就是说中法两国人民以隐性方式分享文化语境占据了交际的重要部分。跨文化交际中最难跨越的文化障碍存在于隐性文化层中,如何将中法文化的隐性表现准确地定位出来,揭示隐性文化层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法两国的文化语境特征对法语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调查发现,外国文化元素的融入受到外语教师表征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的引入应该尤其重视教师的作用。外语教师首先对自身角色应有清楚的定位,要明确地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教师很难在文化领域保持绝对的中立,因为他不仅是语言教师,作为社会参与者。他和其他人一样对外国文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抗拒,或者在多年对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对异文化产生文化适应。
作为法语教师,教学任务是推广法语和法国文化,同时要坚守中华民族身份价值的推广。为了对异质文化有正确态度和评价立场,教师应该采取在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之间协商的策略,同时注意要保证自己身份的平衡,不能在两种文化中轻视某一种。
教师跨文化中间人角色的培养
外语教师是跨文化的中间人。为了到达这个目的,首先从三个方面培养自己的跨文化素养。
1 去自我中心化
这是跨文化主要的素质要求。“这个能力不是在于以别人为中心,改变自己的中心,而是一方面要力求身处他者的位置,理解他者的想法、感受、举止,试图预见他者在某种环境下会采取何种态度;另一方面,必须要保留自己的中心,首先要以自己为中心,因为这是我们的独特性,然后以我们的社会地位和它相关的文化(性别、年代、地区等)为中心,最后是以我们民族或国家的属性为中心。”法语教师要力求尊重法国人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朝向可能的融人。但同时不抛弃自己的身份。要利用去自我中心化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同时肯定自己的身份和交际对方外国人的身份,创造可能的合作条件。采取方式方法避免冲突。
2 相异性
虽然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差异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真正做到承认和接受相异性,并且对相异性保持敏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外语学习可以更好地系统地描绘这个相异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法语教师绝大多数都在法国留学、进修过,对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社会风俗,对法国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特征等有过直接的、较广泛的接触。在这种背景下,法语教师要预防各种形式的让自身价值体系中的差异破裂的文化适应,始终对中法文化差异性保持高度敏感。对同一个现象,外国人的诠释和本土人的诠释之间有本质的差异。要在学生一开始学习外语时就给他们揭示这个事实。让他们以积极的、反思的方法构建自己的学习,超越最初的印象、大量的成见和文化定型。这也是让中国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保持客观性的唯一方法。
3 主体间性
任何人都是一个主体,他只能通过其他主体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主体都依赖主体间性。主体的多样性容许了我的独特性,相应地,我对主体的存在起到作用。为了语言交流的进行,联系我们的主体间是必不可少的,与此相应,对话又加强了我们的主体间性。
法语教师在把他者一法国人视为主体的同时,常常无意识中趋向把他者转换为客体。使之物化。我们的视角通常不仅把他者看作一个人,一个主体来评价,而且也看作世界上的一个物品。作为法语教师要努力控制自身的这种趋向。从而培养学生对交际对方进行主体而非客体的分析。
教师角色在跨文化教学中的运用
1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课堂实践中,观察学生的口语或书面表达,发现学生由于欠缺对目的语国家的确切认知而存在的一些固有的成见和文化定型。作为法语教师,重要的是揭示这些表征。唤醒学生对此的意识。一方面要找出表征的明显性,并进行解构。另一方面是要让表征相对化,引入其他理性的认知方法。这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法国文化构建一个尽可能公正的认知。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仅仅实施课程内容的传授,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并和学生一道探索、研究,引导学生解释现象,给予学生理解文化的钥匙,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2 教学设计的实践者
“外语教师或多或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定的策略阵地。因为他在相似一相异,内一外,远一近之间构建了一个间质空间。”并且,“语言学习的语言学方面带有技术性的特点。由于它的技术性。教师通常禁止自己参与这个领域。而文化方面,更多的是无理由特点,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有利于个人发挥主动性的领域。”法语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个可以发挥主动性的领域。目的语文化总是根据母语文化描述,因而对目的语文化的评价有时很主观。为了避免这个障碍,教师应该避免自己解决复杂的文化问题,而是鼓励学生调查、研究,采取启发思维的讨论式、演讲式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对文化现象的见解。由此来寻求对现象的理解模式。并且这个模式是随着新信息的摄入而不断变化的、发展的。
3 教学开发的研究者
为了在语言教学范畴内推广跨文化维度的整体。法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项目、专业协会活动、政府计划、各种交流等。通过个人的参与,分析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自己的学习经历,从中提炼出促进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外语教师把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关系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时,可以寻找和其他学科教师合作的题材,或者自己通过对跨文化的参与和思考来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开发。
4 跨文化教育的学习者
目前国内高校的法语教师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在校期间,由于缺少有关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的选修课的学习,所以知识框架内跨文化教育成分严重短缺。虽说在跨文化教育中,对于外语教师重要的是在文化之间表达宽容、开放、协商的态度。但是不能因此就忽略了自身对文化知识的摄取。换言之,跨文化能力也需要为阐释能力服务的百科知识。因为具备多学科知识才能将隐性文化定位出来。
结束语
法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被广泛的在国际性社交和外交活动中应用。它不仅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而且还是遍布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文明硕果,涉及到各个文化领域。近年来,中法双方在经贸、文化、科教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与日俱增,对法语专业毕业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法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研究具有重大实际应用价值。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法语教师。应对自身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有准确的认识,要具备对异质文化的正确态度和评价立场,使跨文化规范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重要的不是无尽地发展学生的异族文化知识。而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无论是智力方面还是情感方面参与跨文化交际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养。在实践中获得更丰硕的外语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孙玉,外语教学论的新探索——《跨文化外语教学》评介[J],外语界,2006,(4):79-80。
[2]Narcy-Combes M.-F.Pr6ceis didactique:Devenir-profcsseur de langue [M],Paris?:Ellipses,20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