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11:23: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专职党务工作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68-02
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辅导员的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
一、辅导员的涵义
辅导员是专门从事学生辅导工作的专职人员,有心理辅导员、班级辅导员、技术辅导员等之分。在高校,辅导员专指思想政治辅导员,主要承担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职责。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它最早出生于1953年的清华大学。当时的辅导员主要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后来在全国逐步展开,但基本都是兼职。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在高校设置专职辅导员制度。后由于某种原因一度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后,政治辅导员制度也随之恢复,并逐步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诸多关于加强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由此开始,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逐步走入正轨。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辅导员队伍为完成大学德育目标、保证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辅导员制度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有利于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1.是高校实际工作的需要。高校的教学工作与中小学有着质的区别。一般来说,中小学的任课老师与学生联系得比较紧密。而在高校,教师授完课后就很难再与学生见面和沟通。大学生日常生活与管理,尤其是政治思想教育需要专职的人员负责。因此,高校工作客观上要求大学生辅导员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
2.是培养人才的需要。辅导员的整个工作流程包括:价值定位树立工作动机确立工作计划、目标采取行动反思行动修正行动形成结果,这个过程建立在正确的定位和价值判断之上。辅导员是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工作的对象是青年,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教育者、贯彻者、执行者;青年大学生能否成才与全面发展最可能的影响最大的人;对于工作对象担当多重身份:老师、“同学”、管理者、指导者、负责者,最容易沟通的朋友、潜移默化的影响者、心理指导者等;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也决定了这项工作的价值: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和价值观、世界观、心理素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大一、大二正是拓展素质和心理转型的绝佳时期。
3.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从来就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学生亦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当代大学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必然会感受到这些变化的气息。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穿着西方的名牌,享受着西方的饮食,哼着西方的歌曲,过着西方的节日,西方的文化已得到他们很大的认同。辅导员,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或者说相当重要的。因为大学生活将影响着未来的人生旅途。辅导员能否引导学生,把握学习什么,思考什么,奋斗方向是什么,包括在大学期间寻找经受锻炼的机会,这些可以说都取决于辅导员的能力、水平和人格。
4.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目前,多数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他们聪明、活泼,接受新事物快,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理念,堪称是时代的精英。但是,他们由于是独生子,受到父母过分的疼爱,很少经历什么挫折,因此,他们的情感虽然丰富却十分脆弱,抗挫折能力特别低。辅导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主要的意义。
首先,辅导员长期与学生交往,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教育;其次,从事辅导员工作多是一些年轻老师,与大学生年龄接近,与大学生之间的代沟比较小,大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心声向老师吐露。在他们眼里,辅导员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因此,辅导员的教育与引导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样的问题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则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档案实体的管理;二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的管理。图书馆档案实体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及存储等内容。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是对档案中包含的各类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存贮, 形成可供二次开发和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图书馆档案的形成、分类、归档、保管、开发和利用等。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支柱之一,而图书馆档案是“高校文化之母”、“图书馆历史文明之母”,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档案见证了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 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 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参考及保存价值。图书馆的许多工作的开展也离开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档案完整地记录了图书馆一切工作历程,做好档案管理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交流、提升,促进各项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档案工作为图书馆业务统计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供重要参依据,为领导工作和决策提供可靠参考。档案工作是深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有力保证,为图书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工作效率提供强力保障。
三、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亟待改善的问题
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上的偏差
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对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图书馆的档案工作无关紧要,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档案管理是额外负担,不能给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2、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制度是档案管理的保证,然而,大多数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够,有些没有制度,有些只有部分制度,有些虽然有制度但很多也只是将其他图书馆的档案制度复制过来,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摆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就造成档案管理无章可循,档案管理混乱、随意性强,收集的资料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
3、档案结构不太合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的不足,以及没有现代化设施、设备,很多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仍旧沿用传统的方式。文书档案材料较多,纸质档案最多,其它档案如电子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甚至没有。
4、档案资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图书馆是学校的窗口单位,图书馆的工作会产生的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础。但是,很多图书馆档案资料一直躺在图书馆“睡大觉”,成了堆放在图书馆的“废物”。如何变废为宝,让这些档案的价值得以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改进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要努力创新档案管理工作, 要敢于突破那些与当前图书馆工作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 积极主动地研究当前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 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视角、新的手段和技术来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加快高校图书馆建设现代化的步伐。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作者就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相关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这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档案管理人员也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关注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只有图书馆相关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认识到图书馆档案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才会有明显改变,并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完善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简明实用、具有约束力和严肃性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的安全存储、科学利用得到制度保障,为高效、规范地开展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按规执行、有条不紊,确保档案的妥善保管。
3、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硬件是提升高校档案水平的基础,也是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把档案设施建设列入高校建设的规划,配置足够的档案库房或档案室,购置专用档案柜及档案盒,库房内可适当配备空调、去湿机以及防火、防虫、防盗等基本设备;按需配置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办公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软件方面,应安装档案管理软件,将相关档案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存储、处理、控制、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与发展,以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4、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建立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由于图书馆的规模和作用的逐步体现,业务范围不断扩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这是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障。首先,要实现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成的档案管理团队。图书馆要安排有责任心、有经验、有耐心、业务能力强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善档案管理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责任人,将档案管理涉及到的档案的搜集、整理、汇总、归类、保管及开发利用等职能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责任意识,并做好奖励工作。其次,要对高校图书馆档案进行分类,做到科学分类,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按部门、内容等形式上的异同,分成党务工作档案、工会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人事档案、业务工作档案、财务档案、设备档案、综合档案等若干类别,对不同的类别,依据其属性,实行不同级别的管理。由此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从而促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5、强化档案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
图书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将储存于档案中有价值的、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并使之有序化、系统化,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师生所用,以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利用效能的一种信息整理和传递的过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图书馆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环节,做好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是带动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关键步骤,促进档案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做好做活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作用,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学校科研服务。在开发利用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内外部因素的总和,是影响审计机构完成其自身职能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集合。和谐审计环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部门在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框架安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职能作用;二是内部审计的职能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同,并与其他部门或个人形成良好的相互依存关系,达到让全社会更加理解审计、相信审计、支持和配合审计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让企业各部门理解内部审计,并支持审计工作,以此改善审计环境呢?笔者就西山审计处在优化审计环境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抓住机遇,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近年来,企业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地理的分布越来越分散,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样化,企业的管理越来越多级化,这种变化趋势及其结果,导致企业最高管理者越来越感受到需要一套专职的专业化监督系统,来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执行,内部审计有了发展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迅速组建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形成了以集团审计处为核心,延伸到基层单位的三级垂直审计机构网络。集团本部设处级审计机构,负责制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编制企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组织和实施对本企业及本企业所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的财务收支、资产质量、经济责任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所属子分公司成立了21个审计机构,其中7个子分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审计科室,14个子分公司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并设置专职审计员,许多三级核算单位如多经系统的各核算厂点都设置了兼职审计人员,负责对本系统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审计系统在西山集团审计处的统一管理下,分工负责,执行统一的执业标准、运用统一的审计程序,近五年中完成包括财务收支、经济效益、工程结算、经济责任、合同管理、专项审计等各类审计项目625项,审计规范了金额27 470万元,提出审计意见1 107条,审计建议1 813条,为企业改善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环境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未来。西山集团审计机构建立伊始,内部审计自身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审计报告往往放在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审计报告对报告使用者缺乏吸引力,更不能引起管理层的关注。许多单位不知道还有审计部门这一机构,审计人员也都抱怨部门在企业中没有地位。
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多次召开审计人员会议,并在下发的审计工作安排中,强调内部审计人员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倡导“以为争位、以位促为”的先进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站在大审计上看待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在开展传统审计工作的同时,加大经济效益审计力度,围绕“风险、管理、效益”做文章。在日常审计中,运用全方位的监督评价体系,对企业产、供、销、人、财、物各个环节实行符合性测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寻找大大小小的内部失控点和容易失控点,并提出促进整改的合理化建议。一份份审计报告受到领导的关注,为审计装备了优厚的办公条件,内部审计在集团内部有了知名度。其他管理部门进行日常性工作,都要抽调审计力量,求得审计人员帮助;制定管理制度和办法时,也要事先征求内部审计的意见,内部审计的地位日趋提高。
三、坚持客观,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内部审计过多地强调独立性,强调监督职能,使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敌对关系,双方无法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致使正常工作很难开展,更谈不上内部审计“咨询顾问”、“经济伙伴”的角色体现。我们不断更新审计理念,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建立审计监督与审计对象、业务部门的伙伴关系,使审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避免孤军作战。在每年的审计论文研讨、审计项目评选活动中,我们都邀请基层主管审计的领导或部分单位的经营领导参与,让他们切身融入审计工作中,逐步了解内部审计,加强了彼此的经常性沟通。同时,在审计工作中,转换了思维方式,把工作目标定位于促进治理,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提高效益,定位于一种高层次的服务。在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对于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向管理决策层提出改进建议,对于执行过程中因理解偏差和无意识的错误,表现出应有的理解,提出一些更可行的改正措施。靠着真诚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态度,消除和减少了被审计单位的对抗情绪,许多单位纷纷与审计部门联系,主动要求帮他们把关,内部审计获得了被审计单位的广泛支持。
四、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微观环境
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内部审计良好的微观环境,通过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是内部审计工作者获得支持、开展工作的保障。
为保证审计工作有序进行,有章可依,西山审计处十分重视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审计署、省内审协会、山西焦煤审计部有关内部审计法规的规定,结合西山实际,先后组织制定了《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处理处罚暂行办法》、《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内部审计项目责任管理制度》、《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办法》、《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办法》、《审计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等业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为广大内部审计人员执行业务操作提供方法和依据,也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在处室管理中,我们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来抓,花费大量时间,对原有的一些制度进行甄别筛选,将行之有效的继续保留,对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部分进行修订和完善,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一些制度,经过归类汇总,最终编辑成《审计处内部管理制度》手册。该手册涉及行政管理、精神文明、党务工作、工会工作四大部分,分别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纪律等方面作了规定,该手册作为激励和规范审计处全体职工工作的行为准则,对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营造良好氛围和文明工作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五、拓宽渠道,塑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我们本着“提高人员素质,发展业务专长”的原则,按照“厚专业,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多渠道开展工作。其一,进一步发挥各类考试的导向作用,鼓励审计人员参加职称晋升、学历教育,以考促学,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二,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近几年,每年都要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各类培训100多人次,通过走出去或者请进来的方式,让内部审计人员了解到新的知识领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能够对照自己的不足,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考虑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和努力的方向。其三,广泛发动,积极组织了集团职工技能审计工种大赛。通过大赛,给全体审计人员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选出了优秀审计人才,使大赛成为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实践课堂。其四,积极整合审计资源,吸收基层审计人员联合审计,采取上下联动式审计模式开展审计项目,寓教于审,在工作实践中锤炼审计人员。其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论文研讨活动,让审计人员从审计业务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对某一理论进行探讨,对某一观点进行评述,对某一经济现象根源进行剖析以及对某一审计方面进行经验介绍。理论研讨会的多次举办,激发了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理论研究,探索内部审计新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热情,理论研讨的氛围对每位审计人员促进很大,经过互相学习不仅了解到当前的内部审计理论水平的前沿,而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今后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也能吸取他人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智慧和经验,大大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向前发展。其六,坚持开展内部审计项目质量评优活动。集团内部审计机构每两年举办一次审计项目评选活动,从审计立项、工作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底稿、取证资料、审计建议、审计报告、审计复核、审计承诺书、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审计档案各方面制定工作规范和评分标准,首先由参评项目组主审进行情况汇报,再由评委根据评分依据进行评分,最后按评分结果评选出获奖项目。获奖项目主审要在全集团审计人员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通过评选活动,互相交流了工作经验,提高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推进集团公司整体审计工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审计人,必须懂得审计环境和审计工作的辩证关系,适应审计环境,改善审计环境,深刻认识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所在,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工作方法和审计技术,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促进本部门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夏海生.浅议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J].苏州审计,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