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学习课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9 06:51: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商务英语学习课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商务英语学习课程

篇(1)

课程根据其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formal curriculum)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通过课程表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教育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不是通过课程表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体系、人际环境结合形成的综合教育环境来呈现。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是多方面的、长久的、深远的。

一、隐性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隐蔽性:除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物质环境、文化体系、人际环境、活动安排等都是隐性课程的内容。隐性课程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施教,而是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活动、优美、充满生机、令人愉悦的环境、友好、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一种自然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

2.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隐性课程主要注意的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学校的隐性课程主要通过人、事、物、制度和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的作用,并最终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价值判断体系。然而,由于该课程是通过情感融合起作用,其效果可能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显现出来,但更多的则是在在学生就业进入社会后,在工作和参与社会活动时外显出来。虽然,隐性课程并不直接决定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就,但是通过隐性课程教育所形成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于第三产业,社会的参与程度高,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是他们重要的人生课题。因此,他们在社会和企业中所持有的态度、意识、情感以及价值观等都是隐性课程作用的结果,并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更长久。

3.隐性课程具有多样性。隐性课程的载体广泛而且形式众多,且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给予学生们影响。它既可以表现为看的见的富于特色的校园建筑、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表现为无形[优论论文]的承载着人文价值的校规校级、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二、商务英语隐性课程设置的意义

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尤其如此。作为语言学习者,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而隐性课程对于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效果,它能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形成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积极地落实学习计划和安排,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导向功能。隐性课程通过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富于现代意识和人文气息的建筑设计、静谧而干净的校园绿地、生动活泼又格调高雅的各种活动都是德育精神的物化体现,引导学生向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2.情感的陶冶功能。现代社会中不缺乏高智商的人,但缺少高情商的人,无数的实例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在许多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这种情感是通过隐性课程中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的形成的。积极、和谐、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校园环境与文化能够给受教育者以积极的心态,学校文化所内含的价值取向会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深刻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生发展起良好的道德情感。

3.能力的提升功能。学生能够从优美的环境、人性化的制度、先进的文化氛围和各种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鉴赏力、意志力、执行力和实践能力。而隐性课程则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遵从个人意愿有选择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使用

鉴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形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习得的特殊特点,我们从物质的、精神的、社会关系的(人际的)和文化的几方面来谈英语隐性课程的利用。

1.建立有利于商务英语

专业学生的物质情境。物质情境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模拟谈判室、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室、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等;购买大量的商务英语类及相关图书、期刊、报纸、光盘、多媒体课件等,以满足广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在教室、走廊、学生宿舍张贴英文标识、海

报、手抄报等,制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我们还尽可能设置一些完备的陈列室或展览馆,以对各国的地理、民族、风情、人种、习惯等作一些英文的介绍。这些物质情 境的建立有利于隐性课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2.建立有利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制度环境。定期组织商务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室学习关于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学校的各种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管理制度等,并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切实执行;在教学、考试、教师企业锻炼、学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制定相应的规定,并确立实施和监督检查方案;在学生实习和实训的过程中,引进企业文化,制定出既能满足教学管理需要,又能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用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快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3.建立有利于商务英语教学的文化环境。就商务英语学习的文化环境来说,它主要指班风学风、文体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各种竞赛活动等,以及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加强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的指导,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习,既要有英语语言学习技巧,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实务等方面的内容,又要有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等前瞻性的内容;还应该举办多种多样的、广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演出、英文歌曲大奖赛、模拟应聘大赛、模拟商品推介等;支持学生成立多种课外活动团体,如英语协会、演讲协会、广播协会、英语剧社等,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优论论文]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青年志愿者爱心活动、产品推销、翻译义工、中小学生英语辅导等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4.建立有利于商务英语教学的人际情境。商务英语教学中人际情境主要指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始终存在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外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怀能够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师生双方都处于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教师愿教,学生愿学,从而达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理想教学效果。在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由于自身的优势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应巧妙并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地位,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隐性课程的存在是多方面的,且其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实际运用当中也要注意它的消极功能。因此,隐性课程在商务英语教学利用时,要正确把握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普遍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商务英语隐性课程是商务英语显性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与显性英语课程相辅相成,协调配合,把英语语言和商务知识习得转化为丰富且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和意境,隐性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英语语言文字、掌握语言运用技能、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熟知商务知识、练就商务技能、拓宽思维方式和视野广度、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这些则是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真正目标所在。一个专业办学要有特色,其“特”就应“特”在隐性课程的设置和利用上。只有我们既注重显性课程的正面教育作用,又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商务英语教学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一)课程的设置问题

课程设置就是学校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来切实培养学生,让学生把所学的职业技能运用到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去。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没有深入了解市场的人才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而是与实际情况相背离,忽视课程的整合性,凸显不了职业的本质。在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中,英语只是一个贯穿线,一种载体,真正要重视的应该是商务知识,但是现在的高职院校颠倒了这一事实,他们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商务知识的运用。

(二)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

在我国普遍存在高职院校的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很多学校还是采用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并讨论互动,学生没有主动操作性。

(三)高职商务英语的教材落后,评价体系不合理

高职商务英语的教材专业性不强,现在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大部分还是该职院校的老师或是本科类院校的老师所编制的课本,缺乏专业性,内容太过陈旧且与发展的社会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除此之外,现在高职院校在课程评价这一方面的体系不够完善,他们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忘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很多学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方法,而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还有就是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恰当,现正很多高职学校重视教师学术论文的发表,这样会导致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论文的发表上,较少的精力给给学生指导,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实训与所学知识相脱轨

新课标的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生源增多,学生所学的内容必须应用到实践中去,所以需要实训。但是现在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而设备却不齐全而且相对落后,还有现在的实习机会或实习单位少,使得学生不能得到锻炼,缺乏企业或商务的活动经验。学校不能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的企业并不能正在给实习生传授实际性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操作能力就变低,光有知识没有实践操作对学生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

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改革创新办学理念

现在很多的高职院校依然用的是以前陈旧的教学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忽视教学的实际效率。所以高职院校要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办学理念,深入了解目前的市场结构,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体系,使其富有创新性,能够开拓学生的思想,有可执行性、可管理性,最后你能够展现出一定的实效。

(二)改革课程体系

高职的商务英语教学包括了商务英语和商务知识两方面的教学,商务英语就是要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视听说写等的基本能力,这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商务知识的教学就是要结合商务理论的知识和实际训练来教学。所以学校可以从这两大块下手,一方面让在这两方面都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授课,同时要落实学生实习、实训这一方面,与相应的企业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课程内容整合起来,达到综合性的教学。

(三)将学生的实训放在首位

商务英语专业在当今社会主要适用的职业有:英语秘书、翻译人员、外企的助理以及文员等,这些岗位不仅对学生专业的商务英语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是否熟悉商务业务流程也有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训。学校要结合企业给学生提供实际练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当前发达的科技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商务情景的模拟练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实训模拟室,设置企业的相关商务的操作部门,加强实践活动,有时候可以请一些企业专家亲临指导,这些都切实促进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还太过单一,学校必须要结合实际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来评价,不能单单注重结果。学校可以将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考试也可以结合笔试、口试、模拟演练以及实训等相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而不是单单追求笔试的成绩。另外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要有所改变,不能用旧的评价模式,而是应该结合本院的教学特色以应用性为主,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训操作能力。

三、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

情境模拟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商务英语知识,学生你能够通过情境模拟的学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再结合个别案例比如在每次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真实模仿例如和客户谈判、处理等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能力。

(二)项目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项目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要求学生为完成教师针对一个项目所布置的项任务而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精心设置适合学生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来完成任务,这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够让学生更加大胆实践来完成任务。

(三)内容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内容教学法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通过主题教学、辅助教学以及结合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内容教学,将语言教学与商务知识合为一体,学生在以语言为基础为工具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性技能,。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考核方式;改革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涉外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毕业生英语运用能力差,在商务工作场合无法流利的进行英语交流,学校培养的内容与实际运用脱节等问题。基于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广西外国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将管理类专业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作为独立的项目进行相关的研究,提出了“有学分、无学时”的教学改革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也亟待探索。

二、管理类商务英语系列课程“有学分、无学时”教学改革简介

商务英语系列课程介绍:商务英语系列课程是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特色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听说训练(一)、商务英语听说训练(二)以及商务英语听说训练(三),对应开课于所有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旨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运用商务英语开展商务活动。

在商务英语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在传统的教学上进行了改革,基于刺激-反应理论,提出了有“有学分、无学时”的教学改革。具体就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商务英语系列课程学分,但无传统课堂学时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扮演引导者的、考核平台搭建者以及考评者的角色。学生的任务是以考核兼比赛的形式获取学分,在学生比赛之前的准备阶段就是刺激学生学习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老师不再站在课堂上授课,而针对考核主题或是比赛的指导即是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考核者,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则是这个过程最核心的内容。

三、关于商务英语系列课程 “有学分、无学时”考核方式的探索

课程考核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成就什么样的学生。鉴于商务英语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有学分、无学时”的教学改革,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笔者做了如下几点探索:

(一)改变过去传统的笔试考试,以说为主

在商务英语系列课程进行“有学分、无学时”的改革之前分为商务英语听力课程、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课程种类较多,课时量大,但学习效果欠佳。其中商务英语阅读和写作课程是以传统的笔试为主。商务英语口语虽以口语考核为主,但又流于形式,大多是以两两分组事先准备的情景对话为主、甚至让学生将课本原有的情景对话一字不落的背诵出来。这些考核方式不仅不能考核到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情况,也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考核上确定“说”的主体地位,所有的考核方法的设计都围绕如何能让学生自主的开口说为主,“说”是语言运用能力最直接的体现。

(二)采用主题式的考核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传统的考核方式将所有的内容混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考试。综合性的考试确实能反应学生的全面能力,但是也忽视了英语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初期的学习中,最好将所有商务场景分为若干个主题,如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商务会议等,以主题的方式来进行阶段式学习和考核。考核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两两组合进行主题情景对话,对话可事先准备,也可现场随机抽取。也可以用制作视频的方式记录一个主题商务场景。通过视频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考核商务场景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因为学生为了追求好的视频效果会不断的重拍,直到拍摄出自己最满意的商务视频片段。在拍摄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运用商务英语进行情景对话模拟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考核过程中注重语言运用的循序渐进

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语言类课程的考核上也应该注意内容的渐进性和连续性。以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的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商务英语系列课程开设于学生的前三个学期,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商务英语基础知识积累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商务英语听说系列课程,考核的内容就以商务活动涉及到的各个商务场景所需的基本词汇、句型表达为主,同时强调学生的单词拼读能力以及英语语感的培养。在考核的方式上采用了主题式的阶段口语考核方式,以商务情景模拟对话的形式开展,具体如下表所示:

以阶段性的考核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每一次考核将会对学生的考核表现评定等级,共评定10次,然后取平均值来做为最终的考核等级。每次的考核都将督促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自主学习,学习的针对性较强,学习效率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2.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商务英语运用阶段

有了第一阶段商务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之后,在第二阶段的考核设计上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将考核分成A、B、C、D四个层次,让学生自行选择所属的层次进行考核,每个层次的内容及难易程度都有所区别,A 级难度最高, D级难度最低,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在现代高校的教育体制下,每门课程必须及格(60分),才能顺利拿到就读大学的学位证,每个大学生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过60分。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让每个同学都能看见希望,只要平时积极的进行早读,就能顺利的通过课程考核。在这阶段的“有学分、无学时”的教改中,让所有学生在期初都能明确不同等级的语言能力要求。其中,, 学生们为了获得高分数会不断的追求高等级,无形中推动了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

3. 第三阶段(第三学期)――商务英语融会贯通阶段

第三阶段的考核强调以各种英语赛事搭建考核平台,由各小组的指导老师组成考评小组(即各大赛事的评委会)对学生进行考核。各大赛事分都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层次。老师以指导老师的身份负责对参赛选手进行赛前指导,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赛事有:

以上赛事仅供参考,除此之外,其他一切关于商务英语的比赛都可以开展,每次考核可选其中的几项来进行。如果人力物力许可,也可同时开展多项大赛,以“外研社杯――商务英语口语系列大赛周”的形式来开展。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赛,按参赛的结果进行考核,分为A、B、C三个等级,考核的基础分以70分起,只要学生参加比赛,最低以70分起记。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以大赛为平台的考核中:进入决赛的同学为A 等级,根据大赛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进入复赛未能进入决赛的同学为B等级;参加初赛而未能进入复赛的为C 等级,分别给予相应的分数。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不仅强化了老师的指导作用,而且在指导的效果上也有了很高的提升。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方面,不仅考核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考核了学生临场应变能、问题分析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相对而言,考核较全面,也更能刺激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学习,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系列课程“有学分、无学时”考核方式探索,并以12级行政管理班为试点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三段式”的考核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针对性以及学习的有效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篇(4)

一、研究目的意义

目前,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如何去教转变为如何去学,二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其个体性的差异也随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语言学习有诸多因素,比如: 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应用的策略、学习者的认知、个人情感等。在这些因素中,学习者应用的策略是影响其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尤其是国外的学者对学习策略的本质、分类、因素、类别及策略的采用与语言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国内的学者也先后采用问卷设置、数据统计的方式对学习策略进行过实证研究:比如交际策略的使用与英语水平的关系(高海虹)、非英语专业听力学习策略的培养及训练(杨春燕)、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专业笔译学习策略的研究(刘畅)以及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王泌)等。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范围主要是针对普通意义上的英语即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的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的,而像对特殊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中如商务英语并且详细到商务英语翻译领域中的策略研究还几乎未见。并且,目前的翻译研究,大都从教师如何教授技能的角度研究翻译策略,而对于学习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进行有效翻译,和运用哪些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以促进和提高翻译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进行实证性研究。本文旨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环境中学习策略有效的使用状况,为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翻译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同时为教师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二、学习策略的概述

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渊源。亚里斯多德、卢梭都提出要重视学习策略的认识。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提到“最好的思维方法叫做反省思维。”教育界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1956年布鲁纳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之后。随后,计算机及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为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学习策略能够主动的、有效的让学习者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它具有很强的对策性,因情景、目的及内容而异,学习者会优化学习策略,并如同技艺一样掌握学习策略。因此,找出适合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策略对学生及授课教师来讲都是重要且有意义的。

学习策略的结构经历过二因素说、三因素说和多因素说。目前占主流的观点赞同OMal1ey和Chamot的三因素说,即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而国内学者比较倾向多因素说,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谷生华,辛涛等);课堂学习策略,巩固记忆策略,解题思维策略,创造学习策略和总结考试策略(张履详,钱含芬)。本研究将学习策略分为四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补偿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是基础策略,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其他是辅策略。

(1)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评价的策略有学者也称其为监控策略,是学习策略最为重要的策略之一。它包括制定计划-执行控制一自我评价一信息反馈一及时调节一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其中制定计划是指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与过程做出规划和安排;执行控制是指对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地监控并进行评价,如检验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采用的策略是否适当等。随后,学习者进入及时调整环节,以期实现学习目的,达到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是指在对学习内容进行编码、保持、提取等作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应用与意义不强的材料,往往通过机械的重复、抄写、连线等方式实现仅仅保留住信息的功能,是一种低水平的认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较高水平的策略,它通过人为联想和内在联系两种策略,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生发,实现信息化繁为简、逻辑有序,适合于加强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的理解,并促进新旧知识体系的联系。组织策略可分为聚类组织策略与概括组织策略两类。前者是指按事物的特征或属性组织材料:后者是指以摒弃枝节、提取要义的方式组织信息。

(3)情感策略与个体的情绪、态度、动机、价值观、努力程度、坚持性等因素有关。它能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包括自我激励、缓解压力、减轻焦虑、了解自我等作用。

(4)补偿策略主要在语言知识出现空缺时使用,通过猜测、替代等手段在语言知识匿乏的情况下完成对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三、商务英语翻译课程需要的学习策略

目前,对学习策略量表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董奇、周勇在1995年编制过中小学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随后,2002年,汪玲、郭德俊和方平等人编制了元认知问卷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三个基本维度,共 105 个项目。2003 年,刘电芝为小学数学科目的学习编制了量表, 而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杨易等人曾编制策略问卷,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本文作者采用赵卫在2012年发表的文章《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学习策略调查》中所采用的量表,结合商务英语翻译的课程特点,及Oxford 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理论为基础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提出学习策略量表。其中认知策略包括8项分策略:翻译理论导引,商务知识引导.语言分析和运用,双语对比和转换,深层次思维,正确运用参考工具,语境与词类搭配,逻辑分析与判断。元认知策略包括7项分策略: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思考与反省,评价学习效果,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交互,拓宽和加深,寻求帮助和解决途径。情感策略6个:害怕时放松、害怕时鼓励、进步时奖励、避免情绪紧张、记录学习感受、总结心得体会。补偿策略6个:猜测生词、借助手势、词语替换、语篇把握、内容预测。

四、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的应用

参加本研究的学生总共20名,他们为某省属大学2010级级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调查时已分别进行了为时一年的翻译理论及技巧的学习,一个学期的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具备了翻译过程和技巧、方法的认识,初步掌握了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笔者向他们分发了翻译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如实按要求填写所运用的翻译学习策略。问卷使用Likert量表测量,共有五个等级,调查结束后,根据每一项的次数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使用频率最多的策略为:正确运用参考工具、害怕时放松、寻求帮助和解决途径、语境与词类搭配、害怕时鼓励、词语替换、语言分析与运用策略、商务知识引导、拓宽和加深、逻辑分析与判断。这说明学生处理商务文献翻译时主要应用的是元认知、认知和情感策略,而对于补偿策略运用较少。学生使用比较频繁的策略是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进步时奖励、避免情绪紧张、交互、评价学习效果、思考与反省、语篇把握;这体现了学生仍较重视语言文字基本含义的翻译,而对于翻译的特点技巧的掌握应用不足。而对于内容预测、双语对比和转换、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记录学习感受、猜测生词、深层次思维、总结心得体会这几点策略来讲应用的较少。这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欠缺。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

(1)学生缺乏对于学习内容及过程的反思。如果有的话多半是琐碎的自我批评和检讨,对于学习因素的考虑较少,并缺乏系统性,也不连贯。反思的内容往往重复,大同小异,没有新意,而且很少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思考,只停留在表面的问题陈述上。

(2)学习策略的运用存在不彻底的现象。尽管学生了解并赞成很多的学习策略,但是在运用某些策略时还是存在不彻底的现象。比如,学生虽然赞成语境的构建有助于猜测词义,但是翻译是仍旧认为“单词要死记硬背”,对词语搭配、预期等策略应用的很少,这主要是长期受传统的语言学习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3)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目标、计划,并且不能按自己的状态调整学习计划。虽然在自主性方面有所提高,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写到:“没有老师的监督无法坚持下去”。

(4)学生对情感策略比较重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访谈发现: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情感态度,归根结底就是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的强弱。部分差生对于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科目较难,不感兴趣,这种态度致使他们挫败感的增加,自我效能低下,自信心较差,更无法配合日常课程的要求,以致于学习上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学习毫无收获。

四、总结

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首先,在教学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做彻底的调查研究,以便了解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发现他们的不足;在翻译教学实践中,除讲授常规翻译技巧理论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恰当的策略意识和策略行为,采用不同的教学材料、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频率,以寻求学习效果最大化。最后,要根据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培训,特别是对学生普遍用得较少的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在策略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到策略使用有性别上和语言程度上的差异。本项研究重点确定了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的类型,并对学生使用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但对于为英语水平是否影响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翻译学习策略与翻译成绩的相关性分析没能展开深入研究,这将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O’malley, Chan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郭峥春. 语言学习者的策略训练研究与教师的作用[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87-89.

[3]韩敏. 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3),110-112.

[4]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篇(5)

    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专门用途翻译的一种,主要针对国内外的各种商务活动。广泛的用途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题材的广泛性,包括商务旅游、知识经济、商务信函、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等。每一题材在内容上又各有千秋。商务旅游翻译的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经济的翻译则会遇到与生产、服务、科技,以及知识与信息相关的内容和词汇,以及由知识经济带来的在各个领域产生的新词。而商务信函则包含了书信的基本要素和书信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具备商务信息传递的功能。

    商务题材的广泛性决定了商务文本的复杂性和商务英语文体特征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商务文本该有不同的翻译标准。对商务旅游翻译所涉及到的文化差异,翻译就要考虑“功能相似”原则而不是要求字字对等的“忠实”翻译,灵活地使用“意译”法。知识经济的翻译要面对大量的经济数据、专业术语以及新兴的词语,就要在词语、语法结构及表达方式上尽量做到保持一致、准确,即以“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而商务信函根据其语言特点和实际用途,在翻译时则要做到事实准确、礼貌得体、规范严谨。

    针对商务翻译的以上特点,学生在学习商务翻译的课程时就要根据教材,灵活掌握每一项内容,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翻译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更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性和实践性,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从学习内容还是从学习方法上,学生都应该做到有侧重、有目标、有技巧,即“有的放矢”。

    1、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务英语的语言活动、相关专业背景知识以及翻译技巧。此外,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和课堂内容。根据以上所分析的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除了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外,学生还需要熟知更多的课外知识。教材和老师只能以有限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介绍有限的知识,学生应该以此为方向和目标,注重平时的积累,运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比如对于知识经济这一内容,除了课本和课堂上学到的新生词汇之外,学生可以在日常上网、读书看报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时下新兴的新词新语。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很多词语都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产生或消亡,能够与时俱进是一个译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2、从学习方法上来看,学生要转变观念,抛弃以往以老师为主的被动式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应勤于思考、放开思维、打开思路,在教师地引导下开拓眼界,积极实践。在课堂上,学生们要做到人人配合,积极响应,才能切实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课下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多加练习,做到亲身经历才能记忆深刻,终身难忘。依据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性强的特点,老师们一般都会采取案例教学法,即针对每一商务题材,选取有代表性的商务文本做案例让学生们做实践。对于每一案例,学生都要做好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分析、辩论以及课后案例报告的撰写等工作。还以商务信函的翻译为例,学生应把前期老师给出的相关知识作为学习的理论基础,然后积极地付诸实践,认真地去讨论和翻译,最后根据老师的评定意见写出案例报告以总结出类似案例的翻译规律。用这种有目的、有技巧的方法去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实践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紧扣其特点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使自己成为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梅德明.《新编商务英语翻译》[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88-95页.

篇(6)

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专门用途翻译的一种,主要针对国内外的各种商务活动。广泛的用途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题材的广泛性,包括商务旅游、知识经济、商务信函、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等。每一题材在内容上又各有千秋。商务旅游翻译的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经济的翻译则会遇到与生产、服务、科技,以及知识与信息相关的内容和词汇,以及由知识经济带来的在各个领域产生的新词。而商务信函则包含了书信的基本要素和书信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具备商务信息传递的功能。

商务题材的广泛性决定了商务文本的复杂性和商务英语文体特征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商务文本该有不同的翻译标准。对商务旅游翻译所涉及到的文化差异,翻译就要考虑“功能相似”原则而不是要求字字对等的“忠实”翻译,灵活地使用“意译”法。知识经济的翻译要面对大量的经济数据、专业术语以及新兴的词语,就要在词语、语法结构及表达方式上尽量做到保持一致、准确,即以“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而商务信函根据其语言特点和实际用途,在翻译时则要做到事实准确、礼貌得体、规范严谨。

针对商务翻译的以上特点,学生在学习商务翻译的课程时就要根据教材,灵活掌握每一项内容,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翻译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更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性和实践性,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从学习内容还是从学习方法上,学生都应该做到有侧重、有目标、有技巧,即“有的放矢”。

1、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务英语的语言活动、相关专业背景知识以及翻译技巧。此外,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和课堂内容。根据以上所分析的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除了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外,学生还需要熟知更多的课外知识。教材和老师只能以有限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介绍有限的知识,学生应该以此为方向和目标,注重平时的积累,运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比如对于知识经济这一内容,除了课本和课堂上学到的新生词汇之外,学生可以在日常上网、读书看报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时下新兴的新词新语。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很多词语都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产生或消亡,能够与时俱进是一个译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2、从学习方法上来看,学生要转变观念,抛弃以往以老师为主的被动式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应勤于思考、放开思维、打开思路,在教师地引导下开拓眼界,积极实践。在课堂上,学生们要做到人人配合,积极响应,才能切实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课下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多加练习,做到亲身经历才能记忆深刻,终身难忘。依据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性强的特点,老师们一般都会采取案例教学法,即针对每一商务题材,选取有代表性的商务文本做案例让学生们做实践。对于每一案例,学生都要做好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分析、辩论以及课后案例报告的撰写等工作。还以商务信函的翻译为例,学生应把前期老师给出的相关知识作为学习的理论基础,然后积极地付诸实践,认真地去讨论和翻译,最后根据老师的评定意见写出案例报告以总结出类似案例的翻译规律。用这种有目的、有技巧的方法去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实践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紧扣其特点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使自己成为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梅德明.《新编商务英语翻译》[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88-95页.

篇(7)

0 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竞争的知识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既精通商务知识,又有较高的语言能力,因此,许多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课程,它属于ESP(专门用途英语)范畴。商务英语课程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公共英语的教学形式,重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适合社会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商务英语是英语学科和商务学科的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受各个高校所关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之上,本文对模块教学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特点

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授课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英语文化背景、民族背景和英语语言知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讲解,经过了几年的传统的英语知识的教育之后,学生的语言知识较强,相比之下,商务知识较缺乏,导致学生在商务活动中语言运用能力欠缺,因此,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语言知识的讲授以及商务英语的语言文化和发展的讲授。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被定位为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较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课程安排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课程需培养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和水平。

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受课程体系影响,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精通英语语言能力的商务实用型人才,既能精通一门外语,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熟悉商务理论和实践知识,可以从事涉外事务管理和商务活动,胜任外贸公司和企业的涉外商务英语翻译的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既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因此,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不是学科型的,而应该针对技术应用型的,并且在课程体系中不公应该包含充足的理论课程,而且应该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强调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商务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2 模块教学的教学模式

根据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定位和培养目标,高务英语模块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商务情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与自己的工作岗位任务较好地对接,而不是做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评价体系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测试和应用能力的测试。语法、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均以商务题材为主,科学评价学生的语言知识、文化意识等,按照2000年教育部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不同的模块中设定不同的级别。

模块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产生,同时结合了当今社会的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整个教学中可以贯穿运用商务模块、实践模块和测试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经过这三大模块的学习达到最终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学习目标。

3 模块教学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

首先,加强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精读、泛读和听力等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输入语言,是英语视听说课程下设的子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英语视听说所要求的教学目的,所教授的知识不因教师和教材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基础课要渗透商务和外贸相关的词汇和题材。在教材选择上,尽量选哲理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教材,既能让学生寓教于乐,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又能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

其次,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商务专业技能。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将基础英语和商务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使二者融为一体,因此,可以开设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外贸英语函电、商务洽谈、商务现场口译等,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外文原版教材为依拖展开教学,开展情境教学,以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设计有趣、形象逼真的场景,调动学生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并增强其商务知识水平。

最后,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提倡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虽不能像工科学科那么容易实现工学结合,无法实现“体验式”教学,但是可以通过创建虚拟的网络空间来对学生进行模拟情境教学,聘用企业的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实训或者课堂指导,也可以深入行业企业顶岗实习或者观摩。

紧紧围绕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进行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上面的模块教学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实现渠道,同时在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复合化、能力素质多样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明确每一阶段的阶梯式的培养目标,使英语语言知识的培养与商务技能的培养相辅相成,特别是在高年级阶段注重语言技能与商务职业技能的相互服务、相互融合。

4 结语

模块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的知识水平,既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商务知识,使英语语言和商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现阶段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学生、学校和社会都会从中受益。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该根据时代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岗位能力为根本,以学生特点为基础,以企业工作场景为依托,顺应市场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职业的出现,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也会随之调整,但是不变的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根本是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符合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深艳.商务英语口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董鸿安.外贸企业商务接待实训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高嘉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5]胡凌.新媒体技术下中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信念及[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6]刘沛.商务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7]欧阳俊林.新课程英语怎么教[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田卉.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9]王娟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篇(8)

一、引言

课程设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Hutchinson和Waters(1993:21)是这样定义课程设置的:“设置一门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便为以后的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评估提供一个理论基础。”为了顺应我国对外经济事业不断扩大的需要,许多高校近年来相继开设了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课程门类逐年增加。商务英语课程就是把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结合到商务活动中,培养学生商务技能和英语技能的一门课程。

然而,如何将商务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这是我们每一个商务英语教师亟需探讨的问题。商务英语课绝非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几个商务英语单词,或者用英语给学生讲解有关商务方面的课文。要使商务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我们有必要从“需求”出发,用需求分析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就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基于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才能成为有效的课程项目(programs)。要使商务英语真正能提高学生商务英语能力,在设置课程前,我们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市场的需求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客观分析。

二、目前状况及存在不足

非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虽然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出现较大差异。笔者最近对广州高校做了一些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的院校不仅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商务英语综合课程,而且还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了旅游英语、新闻英语、外经贸英语等。而有的院校却恰恰相反,不管什么专业,仅开设一门商务英语综合课程。由于缺少理论依据支撑,至于从什么角度来开设课程,开设多少门课程为宜,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设置的课程难免会与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实际工作要求存在差距。第二,教学大纲不统一。课程设置不同,在培养目标上必然有很大的差异。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选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更多的是根据所选教材来决定教学内容。究竟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目标和学习需求,是否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帮助,也都没有做更为深入的调查,仅是凭着感觉走,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课程设置对教学实施的影响。大部分课程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缺乏技能训练。加上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理论与实践常常脱节,导致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低下,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为了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有必要借鉴专门用途英语(ESP)中需求分析的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需求改革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英语人才。

三、需求与需求分析

“需求”是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对于需求,专家学者从学生个人、用人单位、学校管理部门的角度给予了定义。首先,需求可以看做是学习者本人的需求,而学习者的需求又可进一步分为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Brindley,1989;Robinson,1991)。客观需求包括学习者的客观情况(如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等),而主观需求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信心、态度等)。学习者的需求还可以概括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将来目标场合使用语言的需要,分三个类别:需要: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需要;差距:现有语言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愿望:学习者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需要一个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学习需求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也称“过程定位”需求;第二,需求被定义为用人单位期望学生通过语言培训项目所达到的目的(Mountford, 1981:27);第三,需求被描述为规定的需求(Berwick,1989;Brookfield 1988)。规定的需求是指教育者以别人的学习经历为依据而设定的需求,即规定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

需求分析一般用于专门用途英语(ESP)。完善的需求分析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用人单位、学校三方面的需求,以解决ESP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因此需求分析需要调查学习者开始课程学习前,原有的语言程度和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以前的学习方式等,以及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和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的态度;调查用人单位、学校期望其学生通过语言培训项目所达到的目的。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需要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学习者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不同学习者有何不同的需求?学外语学到什么程度?目前的外语课程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吗?(2)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3)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外语教师有何需求?

概括地说,需求分析就是要从“需求”入手,收集有关信息,测量学生“现实水平”与“期望达到目标水平”两者的距离,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课程设置、大纲设计与实施、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效果评估等)提供客观依据。

四、需求分析下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原则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一门课程能否成功。因此,设置什么课程,如何设置课程,是每一个课程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课程设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学生、教学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等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合理而科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建立在需求分析调查的基础上的,为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是课程设置时从学生角度进行需求分析的两个参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该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思想,那么,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者,其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理所当然应该首先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前,设计人员和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主观与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需求分析需要从目标情景分析和学习情景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测量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当前的目的语水平、学习环境、个人愿望和学习策略等。在目标需求方面,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目标情景中有效地使用。如,涉外公司工作人员需要学习外经贸英语才能胜任其工作。另外,每一个学生在开始进入一门课程学习以前,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应该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将来语言使用的需要与现有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差距”,我们才能根据其“需要”和“差距”来满足其“需求”。除了目标需求,课程设计者还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即学习者学习的全过程,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对学习需求的了解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是一个可变的因素。在学生的每一个阶段,他们的需求都可能是不同的。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要兼顾到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两个方面。客观需求通常会引起课程设计者的重视,在课程设置时,一般会根据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等提出设计方案。然而,学习者自己的主观愿望也是课程设置至关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当学习者对客观需要的认识可能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的认识不一致时,一定要考虑学习者自己的愿望。学习者选修一门课程往往出于某种动机,对学习产生不同的态度,这是主观需求。一般说来,学生学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内容是符合他们的客观需求的,但对于主观上的需求,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作为学校或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主观需求,才能有效的、有目的设置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学校与社会需求相兼顾的原则

学生的需求固然重要,但其它的需求也不能忽视。事实上,学校的需求与社会需求、学生的目标需求直接相关。学校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同时又是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协调者。因为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要,在权衡两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反映课程设置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为此,学校和课程设计者在课程设置前有必要做以下思考:(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Tyler,1949)按照Tyler原理所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课程设置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体系),这些目标应该是在充分分析学生、学校,以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确定的。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求既是课程设置的三个要素,又是课程设置过程的三个起点。缺少对任何一个起点的考虑,所开设的课程都不可能是理想的。因此,在现代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理念先导、模式先导、类型先导的做法,坚持学生、学校和社会相统一的理论立场,把需求调查和目标导向与市场经济和区域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市场进行调查。从就业情况来看市场对商务英语的需求情况,以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处理常见商务问题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观察,以决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需要对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调查,如师资、时间、经费、资源等。总之,课程设置要兼顾到学生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学校的需求,只注意其一而忽略其他都是不可取的。

3.大纲制定、教材选用与教学实施体现各种需求的原则

(1)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而制定的一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形式规定每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范围、教学时间、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等的具体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大纲要反映出当前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要,是学校未来检查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因此大纲须要体现以下三个原则:①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科学性,即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为此,商务英语教学目标要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进行目标定位,设计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②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合理的,都不可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因此,只有考虑学习者、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③具有实用性。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实际适时修订商务英语教学大纲,使之更具实用性。

(2)高质量的商务英语教材是完成商务英语教学的基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教材的内在质量要求选材必须讲究科学性、知识性、启发性和教学的适用性。一门课程仅一本课本已经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做到新颖多样且实用。一般来说,真实语料更适用于商务英语教学。真实语料应选自真实场合并确定所选内容与将来学生使用的目标语场合直接相关,以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材料的来源可以从电视、电台、报纸、广告招牌、图表、图片中选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需求选编教材。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背景不同、毕业求职方向不同,其需求也必然不同,课程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

(3)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英语技能的课程。我们的学生都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但缺乏用英语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须的技能。商务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和非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方面表现在接听电话,洽谈,演示,书写信函、报告、备忘录等。非语言技能:商务活动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跨文化交际技巧等。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应该考虑到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能力这三个要素,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要想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商务英语语言环境的建立。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有交际法、情景教学法等。可以利用这些教学法,开展一些课堂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商务知识灵活地用英语表达和运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教学的实施,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在案例讨论、模拟谈判、市场报告、产品演示中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加深对商务英语实用价值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有条件的院校还应该走出去办学,如交易会观摩、外资企业实习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结语

非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课程应根据学生、社会和学校三者的需求来设置。我们要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设置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商务英语课程,以最终实现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21、55

[2]Widdowson,H.G. ES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 In H. G. Widdowson (ed.). 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326

[3]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16

[4]Nunan, D. 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11、44

[5]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3):37~40

[6]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33~36

[7]黄萍: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35~39

篇(9)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始于改革开放之初,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正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其中有一些合作项目专门针对高考落榜生的计划外招生,学生首先在国内按照国外办学机构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完成规定的学业后,再去国外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国外的文凭。这种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获得文凭的模式,同时也让学生在国外的学习模式下进行学习,其本身对学生以及教师的教学较之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中,从专业分布看,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机构和项目居多,占36%;外国语言文学类,占19%;电气信息类,占13%;经济学类,占10%;艺术类占5%;教育学占3%;其他类占14%。从合作对象国别和地区分布看,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就读经济管理类专业并且最终会选择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深造,因此在国内就读阶段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就会显得尤为重要,即为提高英语水平打好基础,又为将来的就读专业做好准备。

但是,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来自于学生的问题。由于是计划外招生,很多学生的基础,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差,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商务英语课程的展开带来了困难。其次,教师自身也存在商务知识的欠缺,很多教师为英语语言专业背景,亟需补充商务背景知识。此外,没有合适的教材也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障碍。基于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条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部分学生在英语基础上的欠缺,商务英语的教学可以分为英语语言学习和商务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又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学能力,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比如有的学生将来有从商的愿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故事,并让学生参与讨论,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同时结合英语教学的要求,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来复述故事,或用英语来制作剪报。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开展调研活动,来研究学校周边小店的商务运作模式,并以小组的形式纂写英语商务报告。

二、发挥教师的特长,开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该门课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除了教授知识外,更应该起到导师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非常的熟悉,并能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出国后适应国外的学习模式。所以这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部分教师为国内高校英语语言专业背景出身,因此在师资引进时在可能条件下,可以更多的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并且在教师中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应当适时摒弃传统的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入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辩论,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可以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让外方学校对中方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

篇(10)

1.空间教学法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

为了能够有效的发挥空间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文章首先对空间教学法的概念做相关的探究,并分析其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关系,从而为空间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支持。

空间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一改传统的黑板或多媒体展示板的使用,而是通过网络教学的平台,与学生共同在平台中分享最新的教学课件,并通过平台的交流软件,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教师对于课件的操作以及对于英语内容的展示可以借助平台与学生进行同步的分享。整个教学课堂中,每个学生等于单独享受教师的教学服务,并能够有效的抓住机会与教师进行互动,因此整个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较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有显著的提高。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内容丰富,在教学时,教师经常会对某一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翻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教师的操作步骤以及教师在文章中标出的每一个重点。而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课内容,也可以随时的向教师提问,系统记录的教学步骤与学生学习的足迹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巩固复习。

2.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空间教学的应用分析

为了发挥空间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良好效果,一线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支持空间教学的开展,并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整个英语教学的效果。因此探究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空间教学的应用,必须对每一个措施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优化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创新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但是真正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往往在于课程内容的本身,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教师在空间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内容的探索,丰富教学的内容。例如在课程中,借助教学平台的便利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关于商务交流中实际的文件材料,让学生体会商务文件处理过程中的技巧以及博弈方面的趣味性,进而加强学生对于商务文件或者是商务谈判翻译的欲望,从而拉动其学习的兴趣,使得空间教学的氛围不亚于传统的教学课堂。

2.2适度的问题探讨,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探究。传统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一定的问题来带动学生的学习,而这种提问的方式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有一个学生进行回答探究。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平台,以一个问题带动多个学生共同探究。整个翻译课程的知识探究氛围更加的活跃,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效果往往因为课堂的共同探讨而获得意外的拓展提升。

2.3教学间隙留余,给学生提问交流的机会。由于网络平台的限制,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表情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主动的在各个课程知识点之间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隙,来给学生提问制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互动。而学生由于平台的帮助,减少了日常在课堂中的紧张感和羞涩感,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与班级的同学和教师共同探讨。这样教师一方面可以同步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抓住学生学习的难点与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4课内训练,强化教学效果。由于空间教学的便利性,教师如果利用平台进行课内训练,学生可以立刻进行解答并且通过设定的答案获得评定,整个训练的过程占用的时间不多,效率高而且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非常的显著。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备课时要及时的在平台内输入相关的练习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训练考察,以便于在第一时间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而精准的评估信息反馈也可以让教师获得课堂效果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整个课堂效果进行课程的总结和补充。

上一篇: 产品培训总结 下一篇: 体育教育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