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8 14:27: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将财政部(93)财农税字第59号《关于“三资”企业建旅游服务等设施应征收耕地占用税的批复》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财政部关于“三资”企业建旅游、服务等设施应征收耕地占用税的批复〔(93)财农税字第59号〕江苏省财政厅:
你厅苏财农税(93)8号《关于“三资”企业兴建高尔夫球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如何征收耕地占用税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根据耕地占用税现行政策规定,对“三资”企业兴建旅游、服务等设施,包括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旅游车、船公司、饭店(宾馆、酒店、旅店)、度假村、游乐场、球场、俱乐部、游泳池、浴池、餐馆、歌舞厅、理发美容店、照相馆等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占用耕地,应照章征收耕地占用税。请做好征收工作,保证税款及时入库。
北京三友专利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诺孚尔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木土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捷鼎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明圣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润达通商标专利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专商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港专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永新商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灵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默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维澳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汇泽专利事务所、北京中理通信息资询有限公司、佛山市立邦商标事务所、深圳市顺天达专利有限公司、芜湖市中新商标事务所、淮北市淮海商标事务所、辽宁辽西商标事务所、温州市浙南商标专利事务所:
你单位请求从事商标业务的申请收悉。
经考核,你单位符合《商标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三条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你单位开展商标业务,国内外委托人办理商标注册申请及其他有关商标事宜。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一、专项用房享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即土地行政划拨,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二、专项用房专项提供给广安大街市政工程被拆迁居民选购。被拆迁居民如要享受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可购买专项用房或经市政府批准上市的经济适用住房,并凭所在区政府出具的证明到开发企业购房。
三、专项用房价格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建委按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原则审定。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提高价格。
四、市建委、计委、规划委、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专项用房的工程质量、审批手续等项内容进行审核,并督促有关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完善。崇文区政府和宣武区政府根据审核结果,对专项用房的价格、质量、配套情况等项内容进行认定,满足拆迁居民入住条件的房源,由区政府分期分批公布。
五、被拆迁居民凡购买区政府公布的专项用房,具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产权发证部门依据购房合同和购房人付款凭证,在30日内颁发产权证。开发企业负责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六、广安大街拆迁工作完成后,开发企业将购房人证明和销售合同报区政府核准汇总,开发企业凭区政府出具的证明,统一按照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办理土地划拨及有关费用的减半征收手续,并可按京财税(99)1201号《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享受有关财税减免政策。开发企业购买的拆迁房源专项用于广安大街拆迁的,按照被拆迁居民实际购房面积免收开发企业购买房源发生的有关税费。
七、对于部分房屋已交纳的土地出让金等费用,由征收管理部门退还或在开发单位后续建设项目中抵减,已享受返还或免收政策的开发项目,不再抵减。
张晗瑾:战国后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中就有表示诗人愿乘骏马奔驰来为楚王充当开路先锋的诗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左甜:汉武帝刘彻的《天马歌》是一首专门咏马的诗篇:
太一贡兮天马下,
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此诗咏天马,形神兼备,堪称中国诗歌史上较早的一首通篇咏马的佳作。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马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中咏马的诗句和诗篇数量多,质量也高。大诗人李白的诗中就有一首《紫骝马》: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苏志丛:唐诗中咏马的作品质量高,从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可窥见一斑。全诗如下: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马抒怀之作。前四句是实写,写马的来历;后四句由实写转为虚写,写马的气概、马的品格,并以马比喻房兵曹这一人物,希望房兵曹能为国建功立业,将咏马与咏人有机结合起来,也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这首咏马诗篇,堪称中国马文化的代表作。
韦韬:还有著名诗人李贺,他以《马诗》为题的就有23首。如: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显然,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其他著名诗人如王维、王昌龄、岑参、杜牧、李商隐等,也都有咏马的诗篇或诗句。
袁朝霞:有关马的文章也相当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唐宋家”之首韩愈的名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读之,令人赞赏不已。
李家兴:有关马的笔记小说也有不少,内容也很丰富。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之《女化蚕》篇,记载了一则与马有关的传说。
远古时,有一个女子,父亲远征,家中仅有她一人,养了一匹马。有一天,她因思念父亲,就对这匹马戏言道:“你能为我迎得父亲归来,我就嫁给你。”马听此言后,就脱缰而去,一直跑到这女子的父亲处。其父看到马很惊喜,便骑马回到家中,从此,对马“厚加刍养”。但马不肯食,见其女出入,动辄“喜怒奋击”。这女子就将其中的缘故告诉了父亲,父亲则“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一日,这女子拿着马皮跟邻女玩,对马皮说:“你是畜生,怎么想娶人为妻呢?招来屠杀剥皮,又何苦呢?”话未说完,马皮就将此女卷走。过了数天,在大树枝间,人们发现,该女与马皮皆化为蚕,“而绩于树上”。邻女“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而将其树命名为“桑”。桑,即丧。后来,人们祭拜“蚕神”,希冀养蚕丰收。
此马对女子的爱是那么执著,以至死后马皮卷走女子双双化为蚕神,这是多么神奇的传说呀!
李广:近现代也有许多写马的诗文,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
凤霞:还有周涛的《巩乃斯的马》,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多么形象生动啊!
沈阳夏季的夜空华灯初上,好客的沈阳人在世博园气势磅礴的“凤之翼”广场为“中国诗歌万里行” 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在《同一首歌》唱罢的舞台,万人瞩目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诗歌朗诵音乐会”拉开帷幕。这个城市注定将沉浸在诗的海洋。我再一次坠入诗歌的渊坛──被委以重任、与沈阳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杜桥一起,在万人瞩目下朗诵王久辛的这首《玫瑰辞》。在荧光缭绕的聚光灯下,我将《玫瑰辞》的诗句抛向了夜空,伴着徐徐微风和闪烁的霓虹,如玫瑰般精巧的诗词像仙女散花一样散落开来,又坠入茫茫人海。整晚,我都在诗的疆界中驰骋,第一次感受到了诗的神奇。那一夜,我失眠了。
也许是受到诗人们的感染,也许读了王久辛诗的缘故,在沈阳的那几天,我一直被诗歌浸染着,诗歌惊醒了我少年的梦,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诗一样的情怀。懵懂少女时的我,也曾写诗、读诗、咏诗,将内心的悸动和渴望放逐于诗的海洋,让充满诗意的语言牵引我的欢喜、忧愁和悲伤。如今,整天奔命于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已经很多年不读诗了,不是这次与“诗歌万里行” 的偶然接触,我内心躁动着的诗歌情怀还将继续被压抑和埋藏。
我将内心的真情实感告诉了王久辛,没想到他也生出同样的感慨。“遥想年轻时代的同学、战友,只要坐在一起,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诗,无论古今中外,我们常常因为能背诵出大家提到的诗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又常常因为能背出某位诗人比较偏涩的诗篇,而成为更亲近的朋友。诗使我们记住了许多原本记不住的人和事,又由于许多的人和事,使我们多出了许多原来不可能获得的人生经历。这些多出来的人生经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培养了我们的性情,甚至铸造了我们的人格,所有这一切──便是诗的恩赐了。”王久辛如是说。
尽管诗歌曾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动,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已不是一个读诗的年代了。就如同已封箱入库的文言文和旧体诗与日渐沉寂的曲艺和戏曲一样,诗歌也难逃没落的命运。如今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已不再是诗歌,许多诗人也因此改行写歌词──当了词作家或编剧。“我这辈子认定就是写诗了。”王久辛说这句话时干脆利落,一如他军人气质的坚决、果敢。“不管时世如何变迁,我依然热爱诗歌,这种热爱已经不是学生时代的热爱了,而是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诗不仅使我获救,同时还使我再生。若不是热爱诗歌,我不会去思考那么多、那么大、那么重要的问题。也正因为我去思考了,所以才有发现,才有冲动,也才有源源不断的诗。”王久辛向我诉说着他永不言悔的诗歌情结,这辈子他爱诗爱定了,而且还要一直爱下去。
自沈阳回京后,我有幸与王久辛成了朋友,更有幸得到了他的《狂雪》和《狂雪二集》两本诗集,一黑一蓝,装帧雅巧娟秀,朴素精致,与他诗歌的大气磅礴全然相反,掂在手里我已感觉到他的诗的分量。我告诉王久辛:“一定会将诗认认真真读完。”
当《狂雪》字字句句展露在我面前时,我竟被这首诗深深灼伤了,的惨状令我血脉喷张,我的心在流血,我读不下去了。此时,王久辛发来短信询问我读诗的感受,我一时语塞,沉默许久后,回去一条短信:“一个热爱诗歌、如诗的女孩,读不了残酷的战争诗!”“读后二分之一。”他回复说。末了,又发来一条短信:“我很累!”我一时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解释我的无知和鲁莽。那可是囊括全国全军各个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呀!应该饱含热情地将它读完才对,怎么读不下去呢?但我就是读不下去,我不想撒谎。《狂雪》字字句句写得太真切,太淋漓了,我读到了力透纸背的残暴与血腥,它是我所读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分量的作品,这种分量令我的心抽搐般的疼痛。
王久辛的诗大多是关于战争的,充斥着血色和死亡,涤荡着寂静与恐怖的巨大悲哀。当然也有写日常情感的,但决非以事论事,小家子气的情感宣泄。他是征服世界的诗人,他的诗决不萦绕哪一个人、哪一段情,没有庸人自扰、顾影自怜,作漫无边际的。他的诗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历史和现实的苍穹之下驰骋。拿到他的诗集后,我们便时常交流。我知道,他迫切地想要收集所有读完他诗集人的感受与心声,并希望每一位读过他诗作的人都能成为他的知音。“读完我的诗后,你会发现一个更加真实的我,以及我为什么要成为诗人。”王久辛说。他显然高估了我。我于诗是门外汉,只是数年前曾被诗沾湿过衣襟。王久辛那些充满张力和质感的诗句将历史推远了又拉近、拉近了又推远,我读到了其中的磅礴、悲悯和沧桑,却无力解读诗句内在的神韵和幻化了的真情。是啊,那样史诗般的宏大气魄注定是一个诗歌门外汉所无法企及的,那样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怀也是我──一个平凡女子所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我感到,如果不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抱负的文学理论功底深厚与创作经验积累厚实的评论家,恐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他的诗歌精神与艺术追求的。如果一定要我对王久辛的诗给出一个评价,我只想说一句话:王久辛的诗是长了眼睛的,他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我向来是个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我希望那惨烈的中日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永远不要在地球上发生,那些无辜的老人妇女与儿童不要因战争而被夺去生命,世界各国都守着自己的疆界不要去别人的领土上为所欲为。我们可以有智力、科技和生产力的较量,而不要有战争的较量。我向王久辛透露了这一单纯的想法,没想却引起共鸣,他居然也是憎恨暴力的,虽然他写下了《狂雪》《艳戕》《蓝月上的黑石桥》《肉搏的大雨》《钢铁门牙》等那么多关于残酷战争的诗篇,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是抵触暴力的,也正因为抵触,他才书写了那么多悲壮的诗行。
“我的诗,从头到尾,到将来的未来,肯定是属于痛苦的了。”王久辛这样向我解释他的诗。他十分赞同诗人纪伯伦和波德莱尔给诗下的定义:诗是从伤口里喷出的歌声。灿烂的阳光有什么诗意呢?只有那些阴森恐怖的境界,才更能调动人的想象。所以,王久辛的诗歌便有了创痛感觉的艺术表达、生存恐惧与生存抗争的艺术体验和想象,以及语言内蕴的最大化追求。
静观王久辛,平日的他话并不多,作为一本杂志的编辑,与我记者的生活圈子差别不大。只有当他进入诗的意境,我才感觉到他与我的不同──他是大诗人,生活在诗的世界。有段小插曲我不得不提,这段对于别人不足为奇的片段于我却印象深刻,也激发了我想写一写王久辛的冲动。王久辛一直是一个敢说、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人,这一点在他的新作《致大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致大海》是王久辛在沉寂数年后激情而作的又一首长诗,与以往创作的诗歌不同,这次他将尖利的笔锋从战争沙场转向了当下社会,开天辟地地抨击了权力腐败、私欲运作等众多人们敢怒而不敢言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样的题材也许是其他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不太愿意触及的,原因:一是怕犯忌,受责难;二是怕人说离政治太近,有追风之嫌。但王久辛不怕,而且一旦觉悟,立即就用诗歌勇敢地表达了出来。“诗是什么?诗是先知啊!”王久辛这样对我说。于是,我又从中看到了诗歌的力量,也看到了一个不随波逐流、有着强烈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诗人在沉沦、丑恶面前毫不回避和躲闪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英雄情怀,他用诗人的良知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呐喊:作为诗人,我们不能缺席!
好诗的光芒是遮不住的。王久辛的新诗《致大海》在《中国作家》和中国诗歌网刊发后,《中华文学选刊》破天荒第一次全文转载,在诗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诗歌网将其作为重点作品推出,并在中国诗歌论坛中发出帖子,发动诗友们就此诗展开讨论。各路诗歌豪杰“蜂拥而至”,争相留言,掀起了诗歌界前所未有的热潮,仅中国诗歌网的点击量就超过了八万多,有上千跟帖评议,全国有3000多家网站转贴,总点阅量超过了250万以上──中国诗坛终于又聆听到了一种久违的声音。
“快上网看!《致大海》的点击率已突破150万人次,没有哪首诗歌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王久辛的短信“呼啸”而至,我似乎听到了短信那头蕴藏着的兴奋的喘息声。我相信,此时,同样的短信也一定会在另外无数个人的手机里响起,那些人也一定是可以与他的诗歌产生共鸣的人。之后,每隔几日,我便能收到王久辛关于点击率的最新数字,他仿佛急不可待地要把长诗《致大海》的最新消息诏告天下,告诉所有热爱诗歌的人。此时我想象着手机那头王久辛的模样,也许他正像匍匐在战壕里的侦察兵,趴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诗歌被点击,每一次被网友击中,他都如“跳蚤”般为之躁动,诗歌俨然已渗进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他的每一根神经都随着诗歌的脉搏而跳动。此时,我想起了王久辛在他诗集的自序中说的一句话:我白天的每一个空闲,深夜的每一个梦境,都是属于诗歌的。
我被王久辛对诗歌的忘情和痴迷深深感染了,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那是一个生命的缔造者在面对自己孩子被关注时的一种惊喜,那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在发出时代强音后内心深处的呐喊──我猜,他想说:你看你看,快来看。诗歌没有没落,还有那么多的人在注视诗歌。此时,作为记者,也作为朋友,我顿觉有责任与他一同呐喊,用诗歌所不便表述的语言帮他发出时代的声音:诗歌没有没落,诗歌仍在人们的心潮中涌动,诗之所以被边缘化,是因为欠缺发出时代强音和心灵颤音的诗歌!
王久辛有句名言:好诗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换句话说,他太在意读者了。他生怕这个快餐时代,会将他拖入快餐式的写作。因此,他常常将他写好的诗作压入箱底,时不时地翻出来在日光下“晾晒”,字斟句酌地删掉几句或添上几行,直到改不动为止。我不知道像《致大海》这样的好诗是否也将被压入箱底,5年甚至10年后再随他的诗集重见天日,所以,乘《致大海》活跃在中国诗歌网之时,我狼吞虎咽地将它读完,并将这首诗储存并锁定在了我的电脑里。
《致大海》无疑是王久辛继《狂雪》之后的又一部巅峰之作,也是他向更宽领域拓展的代表作。在写完大量战争的诗篇之后,王久辛近年将笔触转向了其他领域,但敢为天下先的本色依然不变。他挑战着诗歌的极限,尝试着常人不可想象的诗歌题材,像《下毒》《更年期的智慧》《隔离墙》《安娜的荒生活》《公主的预言》等都是无法想象居然能写成诗的诗歌。什么难写写什么,什么没人写写什么,就是王久辛骨子中的“劣根性”。因为刘晓庆、萨达姆没人写,他就写了《刘晓庆之“最”》《萨达姆地宫》;因为李白没人写,王久辛又萌生了写诗圣李白的冲动。近日他正在阅读大量有关李白的文献丛书,相信不久就会将这个豪气冲天的人物搬上当代诗坛。他告诉我:李白太伟大了,他那样的性格和人格在今天这个时代太容易被消磨了,所以他要“大写李白”。他说他要为中国人的性格重建,用诗歌来做一点点──贡献。哈,他难得有这点谦虚。
要想真正理解古诗词,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
(1)咏物言志诗
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2)送别诗
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
(3)怀古诗
这类诗主要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之情;对事,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4)战争诗和思乡诗
一般来说,战争诗中除了有一些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阔主题的少数诗词外,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5)闺怨诗和羁旅诗
这类诗大多与妇女有关,有的是通过写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愁别绪,忧郁伤感。
2.赏析语言,辨明风格,分清抒情,理出手法
不同的作家,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质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等。正是这些体现了作家卓尔不群的风格,如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平易……读唐诗就要分清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社会政治不同导致的诗风的巨变,同时还要注意田园诗和边塞诗的差别;读宋词就要弄清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发展中的地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
不同诗作风格迥异,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抒感的呢?其实很简单,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直接抒情;类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就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还包括借景抒情(也可叫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等。
我们要明白,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往往是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的。而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对比、象征、衬托,其中艺术手法中包括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
第二部分:答题技巧
光对诗歌有了以上总体大致的把握还不够,在具体的做题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一般来说,高考诗歌鉴赏题不外乎以下几种。
1.对诗歌“字”的考查。这种题型我们称其为“诗眼”题型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对诗中的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②找出诗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个(或两个)字,并作简要分析。③该诗的某联中有的版本用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指导:我们知道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追求一字传神。我们要品味出所炼字的妙处何在,但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将其放回原句中,结合整首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技巧:①首先肯定好不好,或肯定哪个字更好。②接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义。③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好的字在句中所展现的画面、意境。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对诗歌中句意的考查,我们称其为句意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诗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某一句(联)的理解或赏析。
解题指导和答题技巧:诗句往往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要结合全诗,指出其表层意思,有时要挖掘出其深层含义,同时要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考查对整首诗意境的把握,我们称其为意境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诗中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②解释诗中某一联的意思,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③整体感悟全诗,简析某两句是如何创造意境的。
解题指导:意境就是诗中通过意象所营造的艺术境界展现出的诗的韵味,其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是诗词鉴赏中的核心。
答题技巧:①先找出诗歌中的物象、意象。②运用联想和想象,用诗一样的语言将诗歌的画面描绘出来。③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点明意境特点,如:清新质朴、凄凉悲怆、冷清孤寂、闲适淡雅等。④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给人什么样的启迪等。
4.考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我们称其为“主旨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关于这首诗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样,有人认为那样,也有人认为兼而有之,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②这首诗明写眼前之景,暗寓历史沧桑。请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加以赏析。
解题指导:我们知道,诗言志,诗歌最终是要抒发感情表达志向的。因而分析诗歌的主旨要结合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答题技巧:①先分析具体的诗句的内容,看其具体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有什么深刻含义。
5.对诗歌语言特色的考查,我们称其为“语言特色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②赏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解题指导:答这类题,不可只突出个别字运用的巧妙,而应对整首诗的语言风格进行品味。回答时也应多用形容词,如简练传神、凝练雄浑、沉郁顿挫、豪放雄奇……
答题技巧:①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准确概括语言特色。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手法方面的考查,我们称其为“技巧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诗人如何抒感的?有什么作用?
兴奋升温 ,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为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范进中举》这课时,由于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一文,同学们已经对那个封建社会残害的孔乙己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上课我就告诉他们,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残害的人不单单是孔乙己一人,趁机我向同学们介绍即将要学习的《范进中举》,文中写的是那个54岁才中举,为功名富贵挣扎一辈子,结果喜极而疯的范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的残酷及当时世态的炎凉。这样就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主人公范进的悲惨命运作对比,为加深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二、有意识的创设情境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事物,事理进行直接描绘,或借助电化教学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已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境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如在导入《国宝——
大熊猫》这课时,我设计了师生间的对话。话题是:你印象中的大熊猫是怎样的?当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就用简洁的语言过渡:大熊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人见人爱,而且非常珍贵。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宝——大熊猫》,去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这样,学生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和老师一同走进课文。又如教学《春》时,可引导学生背诵古今描写春景的诗句,或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色导入。这种导入法,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进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三、从背景导入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做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上《梅岭三章》那课时,我先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
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文章,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四、创设旅游闻味的情境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出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们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这个荒唐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五、从朗读的角度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同学们上台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也是导入语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请同学上台朗诵)“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提起诗歌,对学生来说,可谓“爱你不容易”,高二的学生接触的诗歌并不多,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许多学生反映,一首诗读完了仍一片茫然,不知所云,提笔做题,更是无处入手,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相去甚远,他们学诗歌的信心大受打击,有些学生甚至体会不到诗歌的美,认为诗歌没有实用价值,不愿花时间去学。针对这种现状,利用《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这本选修教材,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知识和方法上去引导他们培养实用技能,与高考能力衔接,与生活乐趣衔接,才能真正发挥这本选修教材的作用。
一、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情感
把充满生命美感与体悟的诗词,上成单纯的知识讲解、做题训练课,必然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选择一些可实际应用、可鉴赏陶冶、可探索研究的篇目,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上教师设计好激趣的环节尤其重要。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就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1.读出诗味。根据诗歌的情调特点,教师进行配乐朗诵示范,学生个别朗读,分组朗读,全班朗读,读出情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之美,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进入一个曼妙的境界,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
2.品出画美。让学生在理解了整首诗的情调后,创造性地再造画面,以散文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并以画相配,让学生在谐趣的氛围中领略诗画之妙。如学了《早雁》一诗,可让学生根据前四句的内容,用散文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再现画面。
3.悟出情美。注重学生的个性解读,抓住诗中的字词、色调,整体把握形象,体悟诗人的情之美。诗无达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对学生合理的个性解读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恰当地设计一些探究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设疑、质疑、解疑中提高对诗歌情感的认识能力。如学《小松》,可设问:“从诗中你悟出什么?”
二、从做题的角度提高答题技能
每学完一类诗,让学生归纳这位诗人的诗歌特点、这类诗的特点,老师展示各种题常考的问题及答题模式,如归纳咏史诗鉴赏步骤:首先,知史实,了解何地(古迹)、何时、何人、何事。其次,明观点(对史实有何看法)、析目的(联系生平背景际遇,明感情,悟意图)。掌握两种目的:述己志(感慨个人遭际)、忧天下(思考历史、借古讽今)。熟记常见情感:(1)叹朝代兴亡变化;(2)感慨岁月瞬息变幻;(3)讽刺当政者荒;(4)借古伤怀。再次,赏技巧:借古抒怀、直接议论、以景衬情、对比。
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升华到如何具体去表达对作品的定向理解,学生会欣然地接受,这一举措,为高三诗歌总复习作铺垫。
三、从写作的角度积累素材,掌握技法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学会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从美词佳句中体会其意境特点,适用写作方向,感悟哲理哲思,为议论文提供论据素材,为记叙文提供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素材。疏理归纳有关亲情友情的诗句、读书学习的诗句、立志自励的诗句、战争节日情景感受的诗句等,为高考作文作好充分的准备。诗歌中艺术手法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都可为学生写散文及记叙文提供参考,在学诗时注意引导。写元宵节可引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通过咏物诗《葡萄》《小松》学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可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手法写咏物散文;学了《蜀相》,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体会以景衬情的手法,学会在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中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感情;学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通过学习《题乌江亭》,比较写项羽的三首诗,学会从不同角度辩证地分析评论历史人物。
不少研究《诗经》的学者,都发现《诗经》中的“薪”多与婚爱的诗歌有关。如《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等等都与古代婚俗有关。“薪”为什么能走进古代婚俗呢?其实,薪和古代的抢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抢婚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抢婚,亦叫“掠夺婚”, 即由男子通过掠夺其他氏族部落妇女的方式来缔结婚姻。抢婚是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文献记载的很少。我国抢婚现象有史料可查的典籍,最早是在《易经・屯卦》爻辞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匪寇”,即非寇。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意思是男方携带武器,骑着身上有花纹的马,他们不是强盗,而是将还在哭泣挣扎的女子强到家里做新娘的。《诗经・豳风・七月》云:“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考查《诗经》,我们可以发现“薪”频频出现在许多婚恋诗篇中,并在抢婚习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举燎抢婚习俗中,《诗经》中“薪”的照明功能
抢婚多在晚上进行。郑玄注周礼指出:“古娶妻之礼,以昏为期。”《礼仪》亦云:“主人爵弁,绘裳缁衣。从者毕玄端,乘黑车。从车二乘,执烛前导。”新郎穿黑色礼服,在黑夜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娶的人也穿黑色的衣服,乘的车子也是黑色的。黑夜娶亲,看不清道路,有人前面执烛走在前面照明。一切都是黑色,趁着夜色的掩护便于抢婚的一个佐证。可见古人结婚都在黄昏。《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婚”写作“昏”,同样证明了婚礼在傍晚进行,必然和掠夺有关。。《说文解字约注》解释说“古娶妇必以昏时者,当缘上世有劫掠妇女之风,必乘夜昏人定时取之,以避寇犯也。”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认为“上古杂婚时代,有剽掠妇女之俗,其剽掠必以昏夜,所以乘家人不备。”
抢婚,在夜间进行是必然的事情。抢婚初期,人们的照明工具主要是火把,制作火把的原料主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薪”,即我们所说的“柴火”,因为它最经济实用,并且取用便捷。如在《唐风・ 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中“绸缪束薪”是把薪扎为一束做成火把,照亮夜路,不至于强错人,也方便逃跑;当然女方家不可能坐视不管,也要举薪追赶抢亲的人。“三星在天”,指的是举办婚礼的时间也是在夜间,这些都明显带有抢婚遗风。尽管本诗描绘的不一定是真实抢婚场面,可举燎抢婚习俗中,《诗经》中“薪”的照明功能是明显的。
“薪”在最初的抢婚中具有照明的作用,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变,后来却演化为一种风俗。《礼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女方家“三夜不熄烛”因为思念被强的女子,女方家提高警备之心;男方家“三日不举乐”是因怕闹的动静太大,被女方家发现,故而隐匿起来不颂乐。现在江苏等生的婚俗还是在傍晚或夜间举行婚礼,这也是抢婚风俗的遗存。
二、“薪”在抢婚中的抵御功能
《说文解字》:“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1]古时,“娶”常写作“取”,如《诗经・南山》“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在甲骨文里,“取”字形像用手去抓耳朵,《说文解字》:“取,捕取也。周礼:‘获者取左耳’。” “取”是动词,带有强制性的意思。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以割取敌人耳朵的数目多少来报功,于是“取”便引申为“以武力获取”, 可见“取妇”最初的意思就是抢妻,是一种暴力行为,必然会引起战争。
抢婚时期,女子地位不断下降,逐渐成为男子的附属物。男人“最早的妻子最早的妻子来源, 如同家奴一样, 是通过掠夺得来的, 并且形成一种抢婚之风”。[2]有掠夺就有反抗,人们在抢婚过程中,并不是赤手空拳就能掌声对方的,而是使用一种最理想最便捷的武器――木棒,“以木棒为兵器, 在我国古代也很盛行, 古谚称:人马逼近,刀不如棒。”[3]由成语“舞枪弄棒”可知,棒和抢是并列的武器,这里的“棒”就是“薪”。《礼记・月令》曰: “收秩薪柴”郑玄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小者合束谓之柴。”小的合成束,在抢亲时当做照明的火把,大的“薪”就成了攻击和防御的武器。上古人们生产力水平低下,争斗时不可能选择什么高档的作战武器,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的“薪”,既可攻击,也可防御,轻便实用,如此实用便捷的武器,自然成了先民战争的不二选择。《诗经》中没有明显的诗句来描述“薪”作为武器的功用,但从一些诗句中,我们可以了解“薪”具有的防御作用。
《豳风・ 伐柯》:“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之如何? 匪媒不得。”《齐风 南山》:“析薪如之何? 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 匪媒不得。”这两首诗歌的意义基本相同,都用“伐柯”、“析薪”用斧来比喻娶妻必须用媒人,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伐柯”、“析薪”用斧头,只有斧头才能战胜“薪”、“柯”,使之就范;“取妻”就象斧斤对“薪”“柯”砍取一样, 采取强抢和劫掠,某种意义上说“伐柯”、“析薪”与“取妻”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采取强取的手段,这两首诗歌不着痕迹地表明了在冷兵器时代,“薪”在抢婚习俗中防御作用,也使研究《诗经》的后人对“薪”有了更新的了解和认识。
三、“薪”是抢婚时的马的饲料
《周易》屯卦爻辞曰:“屯如如, 乘马班如, 匪寇, 婚媾。”描绘了马在抢婚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能使抢婚者快速到达目的地并迅速地载着新人撤离抢婚现场,防止女方家人追赶上,充足的饲料是让马保持旺盛精力的保证。其实,《诗经》中的“薪”就有提供马的食物的功能。查看古代汉语词典,我们就会发现,“薪”有草的意思,亦可泛指草类,所以“薪”做马的草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唐风・绸缪》中“绸缪束刍”,“刍”即指喂牲口的青草,使我们很清晰地看到“薪”做为马的草料的功能。同样在韩愈的诗《驽骥》“渴饮一斗水, 饥食一束刍。”中“一束刍”指的就是驽骥所吃的一捆草。所以《唐风・绸缪》中的“绸缪束薪”、“绸缪束刍”、“绸缪束楚”都暗示了男婚女嫁中“薪”的作用。《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秣”,喂马。读到这首诗,我们没有读到抢婚时的血腥和战争,但诗中的“楚”、“蒌”都是指“薪”类,割下的“楚”、“蒌”都是在“之子于归”,即姑娘出嫁时喂马的饲料,那么“薪”理所当然应该是抢婚时代马的饲料,所“秣”之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抢婚习俗已经淡出历史舞台,“薪”已嬗变为其他婚姻形式中的仪式,但通过《诗经》中“薪”这一物象,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它在抢婚习俗中的作用。后来,“薪”逐渐演变成婚礼中的重要聘礼,“在先秦时代, 当民间男女合婚时, 男家送到女家的聘礼除羔、雁之外, 定有薪柴之类的象征物品, 这种仪式也不被上层社会所运用, 而只是流行于民间・・・・・・・”[4]薪”作为聘礼的原因和它在远古抢婚习俗中的作用有很大关联的。“薪火相传”也是这种婚俗的演绎,表明种族延续不断,子孙后代兴盛繁荣。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271,310.
一个诗人,无论身处何方,在他的内心,都为业已凋零的农耕文明,点燃了一缕安息香。
在北京写诗歌,在上海写诗歌,和周成华在河南西峡写诗歌,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周成华写诗歌的时候,呼入的汽车尾气相应少一些,而北京上海的诗人们呼入的尾气多一些而已。
瘦肉精猪肉在城市的餐桌上漫步,生长素喂养的鸡肉喂养城市孩子的天空。
周成华在西峡,胃部里的蔬菜,更加接近绿色,肺部呼吸的空气,更加纯净一些。
尽管如此,周成华还是在诗歌里挽留即将彻底和人类告别的农耕文明。
让子弹撤退返回枪膛 /让城墙撤退返回土壤 /让枪械撤退返回熔炉/让鱼类撤退返回海洋/ 让霓虹灯撤退返回月光 /让皮鞋撤退返回木屐 / 让污染撤退返回清澈/让添加剂撤退返回自然/ 让事故撤退返回萌芽之前 / 让军政权撤退返回生命/让时间撤退返回事情的原委 /让我撤退返回母亲的腹部/让五谷欠收的种子撤退返回土地/ 让熔炉的钢铁撤退返回铁矿/让城市撤退返回故乡/让脚步撤退返回村庄/《撤退》
周成华的《撤退》,首先是谷川俊太郎式的撤退。
无论人类工业文明的车轮如何碾碎农业文明的梦想,而人类的生存还是和农业文明紧密相连。
就是工业文明的先驱者瓦特活着,也要天天吃面包。而面包来自小麦,小麦来自土地。
就是眼睛躲在眼镜后边的比尔·盖茨,也要喝咖啡,而咖啡来自咖啡树,咖啡树长在地上。
周成华撤退了,时代没有撤退,他要求撤退的事物,都在大地上顽强地和诗人对抗着。
其实撤退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只是人类在某些时候不得不坚守脱离了大地法则的事情。
比如军政权的撤退,肯定比一个人的撤退更要困难。军政权不会撤退,那么子弹也不会撤退,生命们也就荒凉了。
最后,包括很强势的人,由于不会撤退,生命也荒凉了。
就是让脚步撤退返回村庄,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工业文明给与人类的物质生活,集中表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
人类的的脚步总是梦想着告别村庄告别泥土,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向村庄撤退的。
周成华的撤退,也就带着浓重的乌托邦色彩。
诗人的土地情结,注定要把诗人固定在农耕文明图腾柱上。诗人知道,那根图腾柱也会訇然倒塌。诗歌只是图腾柱的几个碎片而已。
五谷的种子在水泥地下/ 痛在开垦的脸上 厮杀/国家的版图是统一的/河流缓缓地流淌 走马 /《日月星辰 河流》
滋养小麦玉米/的土地/榨干 圈养的城里人/浸泡在麦香里洗濯/欢声笑语 走进/玉米的耳朵/副券的废品 收获/《侵略》
工厂把脚田野/吐着炊烟/南极日渐温暖 /一对男女/在海上暧昧表演/月球的诉状/递交太阳系/判词如下:炙烤出地球上/两条腿动物的芯片/《欢歌笑语》
土地是农耕文明的载体,田园牧歌只有在土地里在村庄里,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田园牧歌。
假若有一天,所有的田园牧歌都必须到诗歌里寻找,或是到唐诗宋词里寻找,悲哀的就不仅仅是诗人了。
周成华意识里的田园牧歌,正在消失。在某些地方,已经荡然无存。
在村庄幻化出的城市里,孩子们已经看不见泥土。寻找种植一盆花的泥土,如同寻找田园牧歌一样艰难。
寻找一个泥土那样质朴的人,也十分困难。我们在和人说话的时候,语言和唾沫里,都带着镍币的叮当。
质朴的消失和泥土有关,谄媚的到来和泥土的消失也有关。找一个一点也不谄媚的人,不比找一个一吨重的钻石容易。
作为诗人的周成华,总在自己构筑的乌托邦里寻找。不管他的寻找有没有意义,也不管他的寻找能不能和他人达成共识,他还是执意寻找着。
诗人寻找的快乐,只有诗人自己知道。
2
诗人的土地,比一个村庄宽阔。在诗人狂想的时候,诗人的土地延伸到世界之外,诗人看清楚世界上每一粒尘埃,诗人就看到了世界的本质。
关键是诗人本身,就是世界的一粒尘埃。他落在风里,落在河流里,落在树叶上,然后都皈依于尘埃本身。
因而,诗人无时不处在莫名的虚无里。对自己,对历史,都有一种飘忽的状态。
周成华也是如此。他经常认为人的生命就是一阵风,来的时候和去的时候,都无依无靠。
正是这样的漂浮状态,让诗人回到了历史的河流里,打捞那些已经沉淀的不仅仅是诗人一个人的碎片。
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诗人的历史之所以与他人的历史有所不同,是诗人很容易走进历史的某一个片段,沉入其中。
周成华在历史的缝罅里,触摸偶尔一朵开在岁月边缘的花朵,哪怕是枯萎的,也带着过往年代的芬芳。
一枝三棱钢枪/行走在现代的枪管/七十万战者/三年时间/千里之外/和被战者/在历史的空寂河流/培植一株溢血的玫瑰/
长城:一根金线/ 装帧《史记》/走遗的史迹/地球上的一根腰带 太阳系舞 /李斯 厕中硕鼠/蚕食嬴政的锦文/绝句 斜插历史缝隙/闪光 一把钥匙秦陵 一把钥匙/走动簧的寂静/秦军自咸阳驱步/向历史的四界刺杀 /《大秦帝国》
周成华的历史观是诗歌的历史观,那些历史的章节在某个早上或是晚上,被周成华简化为自己的诗句。
那些飘落在历史大风里的生命,被诗人忽略不计,被风忽略不计。只留下一个嬴政的名字,七十万大军,都是没名没姓的尘埃。
诗人想看清楚这些尘埃一样的生命,眼前漂浮的也只是一片模糊。
在清除与模糊之间,诗人和历史相遇。最后,周成华手里拿着的,是一株溢血的玫瑰。
一些花瓣,给了嬴政;一些花瓣,给了那些飘落的尘埃;还有一些,留给诗人自己。
诗人的手上,经常弥漫的,是历史花朵的醇香。
项羽的剑悬在天空/乌江的水清澈两千年/ 楚河 汉界/厮杀的战争不断 /大汉两百年的碑文/刻着:剑 /亭前 院后/现在 未来 /楚河 汉界/由谁定言 某某胜负/一把剑悬在天空/ 河水缓缓流淌/《棋局》
历史章节里的男人,都是失败者。项羽失败了,嬴政也失败了。透过历史之剑的光芒,映射出诗人的淡然。
诗人不淡然又该如何呢?河水缓缓流淌,在历史之河的岸边,谁也找不见自己的影子。只有那些历史的失败者,幻化为浪花,构成河流本身,在河床上流淌。
站在岸上的都是看客。
诗人是看客之一,只是多愁善感罢了。
在历史的棋局旁边,看客们看到的是历史的河流缓缓流淌,谁也不曾看见一把剑悬在天空。很多人都这样再次上演失败的悲剧,让历史记忆。
只有诗人清醒着,也就只有诗人空虚着。时间长了,诗人都变成了者。
清醒的诗人,想推醒睡着的人,十分容易。想推醒那些假寐的人,就很不容易了。诗人就是那些想推醒假寐者的人,诗人就陷入了自己的痛苦之中。
周成华的《历史·风和红薯》,又让历史回到泥土的现实之中,回到时间超越历史的轮回之中。
篆刻的碑文/标榜的锦绣/有风走过/有雨走过/顷刻凋零/埋在土壤的红薯/一年又一年 / 青了又青/拱开大地的母腹/吐出太阳的碑文
历史在时间里,十分短暂,事件可以复制,而事件里的人不可复制。我们说历史重演,就是说重演历史的人,都是演员和模仿秀,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再造。
诗人和历史握手的瞬间,也成为历史,一闪而过。
诗人写出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这首诗歌也成为历史,远离诗人而去。
3
诗人在哪儿?
诗人都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流派,某一个圈子。
那是诗人们喜欢把自己生活的原点无限扩大,造成的一个假象。
把自己的诗歌摆在离开自己生活原点的基础上,让自己虚幻起来,才是诗人产生自认流派的前提。
周成华在西峡写诗,没流,也没派。
周成华无意向任何流派靠拢,也无意在流派纷呈的民间诗歌刊物上占据一个页码。
周成华是孤零零的独行客。如同他诗歌简洁得无法再简洁的语言,孤零零站立于一张白纸上。
周成华从诗歌的独行者,想到一个人究竟隶属于谁?隶属于哪片具体的土地?隶属于哪条具体的河流。
屈湾组隶属古垛村/古垛村隶属丹水镇/丹水镇隶属西峡县/西峡县隶属南阳市/南阳市隶属河南省/河南省隶属中国/香港隶属中国/澳门隶属中国/台湾隶属中国/我——一个正在写下上述文字的人 隶属于谁/《隶属》
周成华问自己的时候,不如说是他在问自己的诗歌。
周成华的诗歌构成了他自己孤零零的一块领地,他在这块领地中间,寻找自己的隶属感。
他在隶属于国家的同时,也隶属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镇,一个村,一个组。
他也隶属一个组中间的一个院子,院子里的几棵大树,大树下的一间房子。
最后,他隶属他的父亲。
最后,他隶属他自己的诗歌。
他自己的的隶属地筑起篱笆。那些篱笆都是用他自己的诗歌编织的,爬在篱笆上的牵牛花,都是他诗歌开放出的语言花蕾。
或许一个诗人,孤零零走在大地上,太阳的光芒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个影子就是他的隶属。
或许一个诗人,孤零零的走在一座长满森林的山岗上,他的一声呼喊和落叶一起落到地上,那些声音就是他的隶属。
一块 一块 砖/砌成长城/石头 是另一种语言/一个一个 青年/砌成军营 /进入的是炉火的温度/一张一张 通行证/砌成门卫/石头是另一种土壤/《温度和钢铁》
周成华的隶属感忽然明朗了,他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人与国家的隶属关系,一块砖与长城的隶属关系。
没有渺小和宏伟的概念,也没有独特和共同的概念。
每个人都是一个环节,每个人都是一个链接,很多独特的隶属,结合在一起,才使每一块石头,都是另一种土壤。
在这样的土壤里,既产生个体,也产生集体;既产生柔弱,也产生坚硬。
谁也不会离开土壤种植一棵橡树,谁也不能离开世界蔑视一粒尘埃。
就连最特立独行的诗人,也要几个人几十个人在一起,喝的酩酊大醉,让醉话砌成诗歌。
周成华孤零零的日子,隶属于时间河流的一朵浪花。
隶属于很多汉字,隶属于很多诗句,隶属于诗集里某一页后边的一朵尾花。
最细微的隶属,在诗歌里属于宏大纪实。
4
有冷漠的哲学家,没有冷漠的诗人。
周成华的语言有些冷静,甚至有些冰冻的感觉,但是周成华的诗歌并不冷漠。
在他诗歌的触觉触动到的地方,都会盛开一些表面冰冷而内在发烫的质感。
他对于战争,特别是当代战争,有他自己的解读。
当然,他的解读是他自己的,也可能是另外一个读者的。
而他自己也不能让别人沉在相同的感觉里,来感觉一场战争的硝烟和硝烟之后的结局。
太阳的语言 流淌/花蕊 露珠 跌落/相左的思想 对峙/躯体 燃烧 在利比亚/百货店老板 添油加醋/《销售公司》
中国人关注战争,不是战争本身,而是自己寂寥生活的添加剂。
对于战争的议论,弥漫在酒桌上,弥漫在杂货铺里。
都是看客,都能构建一个枪口插鲜花的局面。
战争的诗歌,就是导弹上开放的鲜花。
战争遗留给国家的,是平分的残缺。
周成华在残缺面前,把经过战争的土地拟人化了。
战争的之后的意识形态的战争,在周成华的诗歌里被模糊了。
周成华追求的,是一个土地和生命交织的战争,把人类强加给战争的各种意识,消散在土地的忧伤里。
同一个母体的两只/架起两挺机枪/三八线 /祭祀的 产房/《统一·分裂》
很短的诗歌,搭建了一个很广袤的战争之后不可缝补的裂痕。站在这道裂痕面前,能听见子弹呼啸的声音过后,婴儿在襁褓里的啼哭。
围绕着啼哭的声音,一个民族挤干自己的,在三八线两边,各自喂养各自的仇恨。
周成华在诗歌里说:仇恨,就是战争遗留给世界上的唯一财富。
5
回到生活,比回到诗歌容易。
把琐屑的生活诗歌化,比生活本身艰巨。
一个人的生活,来自一个家族生活的河流。
周成华在家族生活的河流里,看见了离开生活的父亲。
尽管那样的注视,是一个生活的幻觉,但那是一个人对于生活的回望。
我们暗夜里仰望星空,离开我们的父亲其实就居住在浩瀚的星海里。
你在任何一个星星上,都能看见父亲巨大的背影,笼罩着自己的生活。
和父亲的一次见面/是妻子不在家的一个晚上/大雨滂沱/鞋子 被大雨疾速卷走/赤脚追赶 未果/看见父亲 已是奄奄一息/双手握紧双手/和父亲这次见面/是父亲去世十年后的一个晚上/《和父亲的一次见面》
梦,是诗人寻根的伊甸园。那些远去的事物,都在梦里和诗人见面。
在梦里,诗人看见了时间的箭头离开弓弦,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去。
诗人想抓住时间的箭头,但是两手空空。
时间和人一样,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不会回头。
就像树上的苹果落地,不会回到枝头上去。
只有梦,把离开的父亲拉回来,把落下的果实安装到枝头上。
周成华在梦里,返回某一个日子。父亲属于那个日子的一个果实,被生活的艰辛品尝后,落入黄土里去了。
要看见他,除了梦,就是祭祀了。
五妈是第五个婶娘/最后 走的/六爹 是田野遗忘的一棵麦子/一茬庄稼收割/ 一茬正在呼吸/暗夜 弯月收割/圆月复始/土地是一张静静的床/送行者 行走在送行的队列/墓者 挖掘自己的墓室/时间:覆盖的土壤。
周成华把梦放置在土地和时间的背景里,家族离去的人,就成为时间里的庄稼。收割着生长着,生生不息。
土地那张静静的床上,躺着弯月和满月。
时间周而复始,土壤里的庄稼周而复始,人离开生活,就不会周而复始了。
只有那些记得祭祀的人,才通过土壤看见远去的人。
祭祀就是根的崇拜。回到根部,诗歌就回到了线装的《诗经》里,汨罗江水打湿的《离骚》里。
6
周成华是一个人,他孤立于诗人之外,反而总想找到文化的隶属和文化的孤傲。
一个诗人喝醉和一群诗人喝醉,有本质的差异。
周成华一个人喝醉,浪迹天涯的时候,他注视着自己文化的隶属在漂移和遗失。
端阳 流浪/首尔 阴阳鱼在游着/艾离开了根/在门口站着/屈原左手持《离骚》/右手念子归/在干涸的汨罗江躺着/孩子胸佩香囊/手戴五色线/双眼站着奥特曼/在读着祖国 长江 黄河/艾离开了根/双眼噙着泪珠(注:韩国抢注端阳节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继而抢注汉字没成)/ 《端阳节》
周成华在首尔,明白了隶属也是归一和皈依。
在归一和皈依之外,很多隶属都属于游离。
一个诗人,在某个时间,都会丢掉流派,归属生命的根和自己的文化认同。
谁也看不见自己的文化认同留在自己脸上的影子,谁也看不见文化认同能否纠正自己的脚步和身影。
诗人却能看见文化认同在血液里流淌,构成自己诗歌的河流。
诗人却能看见文化认同在诗歌里流淌,构筑自己诗歌的天空。
一个诗人的东方天空,不因自己读了艾略特而挂在英格兰的山岗上。
也不因你读了特朗斯特罗姆,就忽然摇身一变,长出一个大鼻子,成为17世纪的海盗。
就是写出诘曲聱牙的句子,依然有唐诗和宋词的影子,笼罩着诗歌的灵魂。
因为还没有一个中国诗人说自己超越了李白,也没有一个俄罗斯诗人说自己超越了普希金。
周成华的《千里马和道德经》,就弥漫了自己的文化归属和社会归属的矛盾。
马在古道奔驰/马在街道徜徉/千里马血统 / 飞扬千里/宝马在街道漫行/缺失的阿拉伯数字/ 铜钱 散发 酒气/虫子一样/蚕食《道德经》
诗人的诗歌和生活在某些时间里,构筑的天空不是相同的色彩。
在诸多色彩的后边,诗人产生了迷惘。
所有的诗人都是迷路者,他找到的路,就是自己丢失的路。
诗人在很多时候,都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外,而不是在世界之内。
——周成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