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21 13:08: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考数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考数学论文

篇(1)

解析

的定义域为.由,解得x=1-a>-a.当x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因此,在处取得最小值,故由题意,所以.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最值中的应用.解题思路

首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并求出其导函数,然后令,并判断导函数的符号进而得出函数取得极值,即最小值.易错点

无2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由知对恒成立即是上的减函数.对恒成立,对恒成立, ……8分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解题思路

首先将问题转化为对恒成立,然后构造函数,利用导数来研究单调性,进而求出的取值范围易错点

无22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时有一个根,时无根.解析

由题意知,由图像知时有一个根,时无根或解: ,,又可求得时.在时 单调递增.时, ,时有一个根,时无根.考查方向

篇(2)

数学与人类文明、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一直在文化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数学训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是其他训练难以替代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着眼点、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这些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较高的数学修养,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对科技工作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无论对各行业的工作人员还是政府公务员,都是十分有益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更是无处不在。各个领域中许多研究对象的数量化趋势愈发加强,数学结构的联系愈发重要,再加上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一个现实的启示:每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现代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因此,数学教育对所有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都必不可少。

(二)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高职数学课程的设置沿袭普通高教数学课程的模式,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如《经济数学》课程的数学理论较深,在旅游、经贸、商务等专业中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渗透力度浅,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况且高职学生的生源较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差,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有些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干脆不设置数学课,或数学课作为选修课,这对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提高极为不利。陈旧的数学考试模式能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影响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改革数学考试模式,转变数学学习评价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考试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较,现阶段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考试功能异化

目前数学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其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只重分数的多少,这样只能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师生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考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这种考试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质,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使学生的这一方面能力片面膨胀,其他素质缺失。

(二)考试内容不合理

数学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高职教学特点来讲,数学的应用性内容欠缺,数学理论性要求偏高,过多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用数学,教学的结果仍是以知识传播作为人才培养的途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

(三)考试方式单一

数学考试模式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完成。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很多学生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应付,忽视了掌握数学学科的思维素质。

(四)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高职数学的考试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层次的复杂,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效果不理想,造成数学成绩不合格率在文化基础课中占领先地位。2004学年,我对所在学院招收的高职新生第一学期《高等数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了统计,结果90~100分占3.8%,80~89分占10.1%,70~79分占20.5%,60~69分占28.9%,60分以下占36.7%。学生在消极和被动中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数学教学要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数学考试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考试模式作了摸索,取得一定效果。

(一)引用“一页开卷”模式

近年来,一些高校试行了“一页开卷”考试模式。该考试模式在北美一些国家较为流行,所谓“一页开卷”是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在这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例题解法,要求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学生认为,这种考试办法,至少减轻了许多心理压力,不用再死记硬背那些数学公式(如积分、微分、导数公式等),学生在总结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同时也承认,单靠一张纸上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考试的,尤其对数学学科来说,思维素质是最重要的。

(二)学生出试卷模式

学生惧怕考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对考试的畏难情绪缘于试卷的“神秘”度,正是这种对试卷的神秘度引发了心理压力。学生自己出试卷的模式完全减轻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负担,激发了考试的兴趣与复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做法是:

(1)教师宣布学生出题的考试模式,学生的兴奋度即刻替代了考试的紧张感。

(2)每个学生必须出一份试卷,并做好标准答案交于老师。这一过程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功效,为了能出好卷,并提供正确答案,不得不把知识吃透。

(3)考试试卷的题目将在全班学生试卷中抽取,向学生承诺试卷的全部内容是班内学生试卷的原题,但被抽到学生的题目最多一题。

(4)考试评分30%以学生本人试卷的质量计,70%以统一试卷考试成绩计。

这种考试模式提倡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并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考试结果与没采用这一模式的前一单元比,平均分提高了8.46分,合格率提高了6.7%。

(三)课程形成性考核与论文相结合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培养学生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tobe)”。我们在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应该且必须贯彻实施。数学教学如何应用于社会经济建设,是评价数学教学的标准,所以高职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即考试模式,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相挂钩,以下是“30%课堂教学+70%知识应用能力”的考试模式。

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考核。把学生的听课出勤率,上课提问、回答,作业完成情况形成考核内容之一,占数学成绩的30%。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或小于3人合作,走向企事业单位完成所学知识应用的调查报告、论文或企业生产方案论证报告,在寒假完成,上交后作独立论文答辩,以查验合作组成员参与投入度与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经济数学》课程,在课堂学会基本数学方法后,教师要求学生就如何利用极限、导数、微积分知识进行对利率问题、投资问题、经济优化问题、产品成本与利润边际问题、市场销售策划等方面的调查报告或论文,并要求必须有数据与事例分析,防止纯理论抄袭。论文的质量与答辩情况占数学成绩的70%。

这种考试模式,开始阶段学生非常赞同,因为在表面上取消了坐下来考试这一关,随着过程实施的体验,学生中会出现畏难情绪,有些学生不知如何迈开第一步,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合作下,他们逐步学会了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1%的学生能较优秀完成,且对金融类业务已较为熟悉;56%的学生能基本通过论文答辩,已对经济数学知识基本掌握;33%的学生的论文质量与答辩情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有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深透,知识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的缺乏,也有12年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惯性。

然而,这一模式不同程度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调查、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由单纯考核课程的知识转变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四、考试模式改革引发的思考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就考试模式本身进行改革,相关的系统原封不动,改革必然失败,所以,确立新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考试方法的改革,完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考试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卢晓东等.北京大学本科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1999(4).

篇(3)

解析

当时,,,则,,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对导数的几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解题思路

当a=1时,对进行求导得,即为图像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再将代入可得的值,从而可利用点斜式求得直线的方程。易错点

分不清是在点处的切线还是过点处的切线方程,计算不过关,对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不清。2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由,解得,由于函数在区间上不存在极值,所以或,由于存在满足,所以,对于函数,对称轴,①当或,即或时,,由,即,结合或可得:或;②当,即时,,由,即,结合可知:不存在;③当,即时,;由,即,结合可知:,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是.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1、对函数极值的求解和应用。2、存在量词下的不等式关系。3、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思路

1、由函数在区间上不存在极值,得或;2、由于存在满足,所以;3、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在定义域上进行讨论,最后求并集得到的取值范围易错点

在求极值范围是,未取到等号。在讨论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时不会分类讨论。20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证明:当时,,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在处取得值,即,,令,则,即, ,故.考查方向

篇(4)

A0B4C7D28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且点的坐标为,则的最小值是( )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313.设,向量,,且,则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4.已知,,则当正数 时,使得.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15.已知圆:和两点,(),若的直角顶点在圆上,则实数的值等于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16.已知,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仅在点处取得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且,;数列满足,.17.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8.求数列的前项和.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2016年“”当天,甲、乙两大电商进行了打折促销活动,某公司分别调查了当天在甲、乙电商购物的1000名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得到了消费金额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19.根据频数分布表,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比较消费者在甲、乙电商消费金额的中位数的大小以及方差的大小(其中方差大小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20.运用分层抽样分别从甲、乙1000名消费者中各自抽出20人放在一起,在抽出的40人中,从消费金额不小于4千元的人中任取2人,求这2人恰好是来自不同电商消费者的概率.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边长为的正方形,.21.求证:;22.若,分别为,的中点,平面,求三棱锥的体积.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如图,圆:,直线过点且与轴不重合,交圆于,两点,过作的平行线交于点.23.证明:为定值,并写出点的轨迹方程;24.设点的轨迹为曲线,直线交于,两点,过且与垂直的直线与元交于,两点,求四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1已知函数,.25.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6.若,且在区间上恒成立,求的组织范围;27.若,判断函数的零点的个数.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在以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8.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9.若射线:()与曲线,的交点分别为,(,异于原点),当斜率时,求的取值范围.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23已知函数().30.当时,求的解集;31.若的解集包含集合,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3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时,,,即,上述不等式可化为或或解得或或所以或或,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求解绝对值不等式。解题思路

将a=-1代入函数,分类讨论去绝对值,再解不等式即可求解。23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1,5/2]解析

篇(5)

解析

由题意椭圆的离心率 椭圆方程为……2分又点在椭圆上 椭圆的方程为……4分考查方向

考查椭圆离心率,以及a,b,c之间的关系,解题思路

由离心率求出,a,b,c的关系,用c表示出a,b来,再利用过点得到c的方程,求解。易错点

熟悉a,b,c之间的关系。2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设 由消去并整理得……6分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即……8分又 中点的坐标为……10分设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在上 即……12分将上式代入得 即或 的取值范围为……14分考查方向

篇(6)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从学生反馈来看,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难题没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准,基本方法不熟,解题过程不规范,结果“难题做不了,基础题又没做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础运算、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 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和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

2 加强主干知识的生成,重视知识的交汇点;

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规范解题习惯;

4 加强反思,完善复习方法。

二、解决好课内、课外关系

课内:1 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讲解中,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领会不同方法的优劣,一题多用的题目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

2 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不但指出错误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使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

3 每节课留5~10分钟让学生疏理本节知识,理解本节内容。

课外:1 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作业外,另外布置一两道中档偏上的题目,做到拔尖补差。

2 加强重点生中的缺腿生的辅导工作。

三、强化学生“参与”“合作”

1 多让学生板演,对于有些章节知识,选择6~8道试题,按难易程度分别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板演,下面的学生尽量独自完成,无法独立解决的可以相互讨论。

2 让学生自我小结。每一章复习完后,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包括典型题目、思想方法、解题技巧,易错、易做之题。

3 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①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试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点在哪里;④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是知识、逻辑心理因素造成,哪些是属于思路上的。

四、精选习题

1 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增强题目针对性,所选题目以小题、中档题为主,且应突出知识重点。体现思想方法、兼顾学生易错之处。

2 减少题目数量,加强质量。题目数量过大,学生易疲惫生厌,没有思考、消化时间;删减偏难怪、技巧过于单一、计算过于繁杂的题目。

针对以上第一轮复习中不足之处。再通过第二轮复习来补充第一轮的不足,因此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来取以下几种做法:

①重视通解通法的归纳:通过典型例题体现;

②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高中阶段的数学,蕴含丰富的思想,一个考生数学素养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让学生做好平常的纠错纪录,并整理成册,在最后一轮中,让学生自行调整,查补缺漏。

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要贯彻三点:大力夯实三基,充分重视数学应用,认真对待。复习不仅是知识的再现,而是从一个有机整体的角度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再认识过程是不断提高数学思维水平的过程,是不断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及提高能力的过程。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思索

赵日新

新课程改革浪潮已经涌向高中阶段了,这个浪潮只能迎,不能拒。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既兴奋,又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那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改的方向,在此我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的学科知识有待拓宽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例如必修课《历史Ⅱ》“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专题,“新课标”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拓宽。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

1 要引导学生质疑

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2 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三、教师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

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1 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课程学习的“质”方面,省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指出“关注营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量”方面,高中历史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实实在在地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不能“套上枷锁去跳舞”。这指的是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自己要避免“—个头脑两个系统”,两个系统,一个对外,应付检查开优质课耍弄教学手段;一个对内,“拎着新鞋走老路”。教师更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教师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7)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44. 在检测一批相同规格共航空用耐热垫片的品质时,随机抽取了280片,检测到有5片非优质品,则这批垫片中非优质品约为

ABCD2.8kg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55.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周期

B向右平移个周期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66. 已知,则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7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各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2B3

C4D5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88. 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的值分别为

A

B4,7C3,7D3,56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99. 已知球的半径为,三点在球的球面上,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 已知,若,则

ABC2D1/2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若射线()与分别交于两点,则

A2BC5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 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五个不同的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313. 若函数为奇函数,则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4. 正方形中,为中点,向量的夹角为,则.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15. 如图,小明同学在山顶处观测到,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小明在处测得公路上两点的俯角分别为,且.若山高,汽车从点到点历时,则这辆汽车的速度为(精确到).参考数据:.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16. 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作,实数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①;②.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等差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公差为2,.17. 求的通项公式;18. 求.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1,在等腰梯形中,,于点,将沿折起,构成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点在棱上,且.

19. 求证:平面;20. 若平面平面,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在国际风帆比赛中,成绩以低分为优胜,比赛共11场,并以的9场成绩计算最终的名次.在一次国际风帆比赛中,前7场比赛结束后,排名前8位的选手积分如下表:

21. 根据表中的比赛数据,比较运动员A与B的成绩及稳定情况;22. 从前7场平均分低于6.5分的运动员中,随机抽取2个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查,求至少1个运动员平均分不低于5分的概率;23. 请依据前7场比赛的数据,预测冠亚军选手,并说明理由.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已知函数().24. 若是的极值点,求的单调区间;25. 求在区间的最小值.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1综合题26. 已知圆,点,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内切于圆.记证明为定值,并求的方程;27. 过点的一条直线交圆于两点,点,直线与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记的面积分别为,求的取值范围.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2选修: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其左焦点在直线上.28. 若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的值;29. 求椭圆的内接矩形周长的值.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23选修:不等式选讲已知使不等式成立.30. 求满足条件的实数的集合;31. 若,对,不等式恒成立,求的最小值.23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T={t|t≤1}解析

令,则,因为使不等式|x-1|-|x-2|≥t成立,所以t≤1,即T={t|t≤1}.23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篇(8)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201-02

1 论文“一稿多投” 实为学术不端

在我国,受特殊的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对于学术论文“一稿多投”这一现象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上一度存在分歧。就目前来看,国内绝大多数主流媒介已认同学术论文“一稿多投”为学术界的腐败现象。依据中国科学院于2007年的《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所给出的7条认定标准,其中已明确“一稿多投”就属于第4条“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包括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学术论文的“一稿多投”有悖于发表伦理,即增加了科技期刊编辑部的重复劳动,导致资源浪费,还占有并妨碍其他作者的机会和时间,构成了对读者的欺骗行为,浪费了读者的宝贵时间,故应严加防范和制裁。然而国内也有持不同观点者认为“一稿多投”合理合法,合乎国情(绝大部分为学术论文著作者),理由则是认为“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根本宗旨[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著作权人自发出稿件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可以看到,该条文只是规定了期刊社处理来稿的期限,超过期限未通知作者的,作者则“有权”将同一稿件另投他刊。然而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是各大科技期刊的稿源量都较大,而编辑、审稿人员的确很有限,是否能确保做到30日之内给作者录用与否的答复实为难点。那是否能利用《著作权法》的条文规定为借口,将一稿多投的责任转嫁给科技期刊编辑部未按时间回复作者呢?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一稿多投行为导致的后果,科技期刊是最大的受害者,不仅浪费了编辑部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使期刊的权威性受到质疑,最终也影响到了在此期刊上的作者利益。

2 “一稿多投”的形式

虽然目前国内各大科技期刊三令五申,严打“一稿多投”这一学术不端现象,但屡禁不止,并有逐步加重的苗头。要真正应对“一稿多投”现象,就要对其主要形式特点进行了解。

《科技学术规范指南》中指出了5种一稿多投的形式,即完全相同型、肢解型、改头换面型、组合型和语种变化型。而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认为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1)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或通信作者沟通欠佳,分别投向不同科技期刊;2)中介投稿;3)作者故意为之。下面对这三种情况作具体说明。

2.1 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或通信作者沟通欠佳,分别投向不同科技期刊

此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作者间未及时相互沟通引起。以笔者遇到过的真实情况举例:第一作者为应届毕业生,因学校要求科技论文在规定的时间内见刊作为准时毕业的条件,于是完成初稿后匆忙投稿至某科技期刊,同时交由其辅导老师进行修改,但未告知论文已投稿。由于学生和辅导老师之间缺少沟通,辅导老师则在完成修改后为其另投了其他科技期刊(姑且排除是主观刻意另投因素)。

2.2 中介投稿

所谓中介来稿,即针对学术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中介网站,甚至学术论文,同时向几个科技期刊投稿,并对作者收取中介费。

2.3 第一作者故意为之

此类情况中的第一作者多为应届毕业生或即将评升职称者,因急于求成,为提高文章的录用率,抱着侥幸心理同时投向几家科技期刊。也有作者由于对自己的稿件缺少自信,对科技期刊用稿的质量要求缺乏判断,于是同时多方投稿。投稿后看哪家刊物最先审回或哪家刊物影响力大就发表哪家,投向其他刊物的就做撤稿处理。

3 加强“一稿多投”的防范和处理

科技期刊编辑部在稿件收稿、审稿、刊用过程中,都要保持对学术不端现象的灵敏度,在此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不能掉以轻心,加强对学术不端现象的防范和

处理。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要防范“一稿多投”应对三个阶段进行关注:收稿时、审稿中及刊用前。

3.1 收稿时进行

收稿时通过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维普的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统、ROST反剽窃系统(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等系统进行检测。如采用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时,通过的文章会显示“√”,而有的文章会显示红色的三角形惊叹号(“!”)标识,提示该文已提前被检索,并有检测时间。这样的文章,有可能是作者被前一个期刊拒稿后转投,也有可能正是一稿多投。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可直接和作者联系,明确告知一稿多投的严重性,同时要求作者提供相关证明。然而,由于各检测系统收录的文献量有所差异,而杂志社一般常用一个系统,导致检测不全。建议各期刊每次检测时至少使用两个系统进行检索,提高学术不端稿件的检出率。对于国内的英文期刊,一般都与国际出版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可利用turn it in、CrossCheck、Safeassig、爱思唯尔(Elsevier)的PERK等英文检测系统进行检索。

编辑对于重复率在30%以上的文章就应该提高警惕,仔细比较相关文章,因为极有可能是作者采用所谓的“反学术不端软件”进行了改头换面以规避学术不端软件的检测。当然,也不能仅根据率超过60%即认定为学术不端,可能是实验方法比较类似,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领域的审稿人严加把关,编辑部多次核实。

一方面将来稿采用系统进行检测,将学术不端扼杀在源头,不要进入审稿、编辑流程,以免浪费编辑部的人力、财力;另一方面对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如建立学术不端“黑名单”,“黑名单”里的作者两年内或终身不予发表其文章;通报作者单位,对其进行教育和警告。然而很多学校、机构担心学术不端事件影响到其声誉,因此避而不提,认为是一种最省事的方法。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现象,编辑部应该及时与作者单位的领导层沟通,告知学术不端的严重性及对学术的危害,从领导层面给与肇事者压力,严打学术不端行为。

对于中介来稿,一般隐蔽性强、等待周期短、论文格式比较规范,确实较难分辨。疑似中介来稿,编辑部也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审稿前适当收取审稿费,加强版面费管理,更新审稿流程,缩短发表周期,加强学术道德宣传,合理惩罚学术不端作者,同类期刊建立联盟,共同规避中介投稿[2]。

3.2 缩短审稿周期

对于科技期刊编辑部来说,随着收稿量的增大,编辑部的工作量也增多,稿件是否录用无法及时告知作者。学术期刊编辑应站在作者的角度,增强责任意识,利用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加快稿件处理流程,缩短审稿时间,尽量在承诺的审稿期限内完成审稿,尽快明确告知作者稿件的录用情况。不予录用的稿件,应尽快给与书面退稿的通知,给予作者另投他刊的机会;经审稿录用的稿件,应尽快安排发表,不要拖延过久。

3.3 刊用前再次审核

对于已经通过初审后的文章,经编辑加工后拟刊出前,再次采用系统进行检测。有编辑部对收稿时、刊用前两个阶段分别,都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学术不端现象,因而及时将稿件做退稿处理[3]。对怀疑一稿多投的文章,可在作者投稿后即收取审稿费,经审稿录用的文章尽早收取版面费,再进行编辑加工和排版等后续工作。

只有对作者进行一定的制约,才能有效制止一稿多投的现象。对此笔者强烈建议国内科技期刊可借鉴国外著名刊物对此不端现象的处理方法,在征稿须知中明确规定一经发现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不道德的学术行为后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提前警告的目的。如《Nature》对已经发表的一稿多投文章的处理方案:联系作者单位和基金资助机构;发表声明;双向链接原文,并提醒此文章存在剽窃行为;PDF的每一页都印上一稿多投的标记;视剽窃程度决定是否正式撤稿。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AIAA)和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的处理原则为:1)对所有相关作者的当前投稿都予以退稿处理;2)永久或期限性地拒收所有相关作者署名或挂名的稿件;3)如果作者是学会会员,可能取消会员资格[4]。鉴于国外著名科技期刊这些措施在实践中被严格地贯彻和执行,必然使违反规定者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也极大地营造和保障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当然,除了对作者及科技论文稿源方面加强防范外,科技期刊编辑部在面对和处理“一稿多投”现象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职责。包括宣传、约定、回复、发现、教育、处罚责任[5]。加强对作者的宣传,在期刊的醒目位置刊登告示,明确申明一稿多投、学术不端行为的恶劣性及严厉打击的措施,提高作者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对于审稿和编辑工作,则应尽量缩短审稿周期,在承诺的期限内完成审稿工作,告知作者录用与否。只有公平、公正地处理稿件,建立起与作者间的长期信任关系,建立起固定的作者群,才能切实有效减少学术不端、一稿多投的情况发生。有同行认为[6]同类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合作来有效防范一稿多投:互赠期刊、刊登下期要目、通报稿件信息、共享审稿专家、发表联合声明、联合退稿、联合曝光、联合拒收稿件。

4 面临的新问题

近来,在无所不能的网络上已经出现了“知网学位、学术不端、反抄袭、修改经验秘籍”,这些不由让人对如今的学术氛围不寒而栗。另外随着国内英文刊的兴起,有些作者会将研究成果先投国内期刊,经过审稿、大修,对文章结构、语言等各方面进行编辑加工润色后,未经国内期刊编辑部同意,将修改过的文章转投国外期刊,甚至SCI杂志,以提高录用率。

科技期刊呼吁采取相关政策提高科研工作者的道德标准,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要发扬“苍蝇老虎都要打”这种反腐败的精神与学术不端斗争,让每个人都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也不想造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一稿多投”这一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詹启智.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J].出版发行研究,2010(2):52-55.

[2]刘婷婷.识别中介来稿,避免一稿多投[J].编辑学报,2013,25(6):562-563.

[3]冷怀明,刘洪娥,栾嘉,等.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的机制与实践[J].编辑学报,2007,19(6):457-458.

篇(9)

23.最初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24.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25.第一次休息时,离家多远?26.11:00到12:00他骑了多少千米?27.他在9:00~10:00和10:00~10:30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8.他在哪段时间里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底面 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 ,ABAD,AD=2AB=2BC=2,O为AD中点.

29.求证:PO平面ABCD;30.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21已知圆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点在直线上,过点作圆的切线,切点为.31.若,试求点的坐标;32.若点的坐标为,过作直线与圆交于两点,当时,求直线的方程33.经过三点的圆是否经过异于点M的定点,若经过,请求出此定点的坐标;若不经过,请说明理由。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22已知圆C经过点A(-2,0),B(0,2),且圆心C在直线y=x上,又直线l:y=kx+1与圆C相交于P、Q两点.34.求圆C的方程;35.若·=-2,求实数k的值22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x2+y2=4解析

设圆C(a,a)半径r.因为圆经过A(﹣2,0),B(0,2)所以:|AC|=|BC|=r,解得a=0,r=2,所以C的方程x2+y2=4.考查方向

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题思路

因为圆心在直线y=x上,故可设为C(a,a),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a,然后解得半径r,写出圆的标准方程.易错点

必须找准和圆心半径相关的条件2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0解析

因为,,所以,,∠POQ=120°,所以圆心到直l:kx﹣y+1=0的距离d=1,,所以 k=0.考查方向

篇(10)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 若方程有解,则的最小值为( )A2B1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 已知,且,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 已知函数,则使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313. 已知函数的零点,且,则的值为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4. 已知向量m=,n=(sin x,cos x),x∈,若m与n的夹角为,则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15.如图,点(x,y)在ABC边界及其内部,若目标函数,当且仅当在点B处取得值,则的取值范围是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16.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则的值为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函数,与是相邻的两对称轴.17.求函数的解析式;;18.将图像上各点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求在上的值和最小值.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AA1=4,点D是AB的中点.

19.求证:AC 1//平面CDB1;20.在棱CC1上是否存在点E,使?若存在,求出EC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已知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21.求角的大小;22.若,求的值.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如图所示,在矩形中,,为线段的中点,是的中点,将沿直线翻折成,使得

23.求证:平面平面;24.若四棱锥的体积为,求点F到平面的距离.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1已知数列满足.25.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6.设,求数列的项和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2已知函数,27.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8.设,当时,有解,求实数的最小值.22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详见解析解析

由解得

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当时,有极小值,无极大值。考查方向

利用导数的性质研究函数的性态解题思路

对函数求导,然后列表判断其增减函数区间,接着判断极值。易错点

列表错误,考虑问题不全面2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详见解析解析

由得,令

由(1)知则当且仅当时

故,要使,只需有解,只需考查方向

上一篇: 养老保险工作要点 下一篇: 食品企业履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