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8 03:32: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船舶专业专业技术总结

篇(1)

现将这些年来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船舶建造检验工作

船舶建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船舶建造质量主要由图纸设计、建造工艺和检验监督三方面决定,而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认可或先进工艺施工,等等,这些都与验船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有关,可见验船师的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在1993年至1996年实习和工作初期,我分别在____船厂、__x船厂、__船厂对船舶设计、放样、装配焊接等等船舶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并跟随验船师对包括千吨级“__x五运司8”等几十艘建造船舶进行了实践检验,掌握了辖区内船舶的建造检验技能。在任助理工程师几年来,独立检验建造船舶二十余艘,其中包括客船、货船、工作船等类型。在工作中,我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管理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重要,原来部分船厂管理较为混乱,检验发现问题,产生返工现象较多,影响了船舶建造速度和船厂的效益,在工作中我经过思考,与船厂协商,制定出“技术工人-----船厂质检员-------验船师”的三级报检制度,有针对性的把规范要求发放到技术工人手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几个重要步骤按三级报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检制通过检验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实践证明,采用这个措施后,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了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在检验工作中,我常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我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意。

在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发现[“文秘港”还有更多精彩文章等着您!]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__x181”倾斜试验中,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我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在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了,我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果令人很满意。在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在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我的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二、营运检验

营运船舶的检验是船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船舶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营运船舶的检验,而且营运船舶的技术状况较之新建船舶更为复杂,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对验船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从事营运船舶检验的验船人员不但要掌握和运用有关新建及营运船舶检验的所有规范规则和规程,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任助理工程师以来,我共对船舶进行营运检验1000艘次,包括客船、普通货船、油船、工程船、拖轮、汽车渡船、砂石船、乡镇圩横渡船等船舶类型,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加与解决,清除了大量事故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九七年十一月,我在检验“__x水运001”船时,发现货舱口纵桁有变形现象,仔细查看,发现舱口端横梁尺寸较小,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我提出在货舱区左右增设支柱的办法来进行解决,经过这些年的跟踪检验,没发现该船货舱区出现变形现象。二0__年八月,我在检验“__x水运188”船时,凭我对规范的熟悉和经验,敏锐的感觉到这条长度在30余米的船舶所核定的b级300mm干舷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翻阅该船的干舷计算书,果然发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现计算错误,随即要求该船重新进行了干舷核算,消除了事故隐患。

在检验“田阳22”船时(该船为吸斗运砂船),船主为了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未经批准在机舱前壁处增设一较大敞口水箱,让货舱砂水流到水箱,在由主机带动水泵把砂水排除舷外。我认为该船在进行吸砂作业时,不可能一直开动主机排水,且该水箱为敞口水箱,万一有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将水排出舷外时,水将 进入机舱,严重影响船舶安全,故提出拆出水箱保证舱壁水密,增设一套排水设备,避免了一起潜在可能发生的沉船事故。

九十年代前期,水运事业发展迅猛,大量违章建造船舶流入市场进行营运,这些船舶由于天生不足,存在着大量结构技术缺陷,给营运检验工作带来沉重压力。我在营运检验中,抓住船舶进行特别检验上厂的机会,严格按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后天难于纠正的缺陷,在不违背规范的情况下,采用变通处理,签发大量《检验意见通知书》,纠正了船舶原建造存在的大量缺陷,基本清理掉了船舶历年的检验遗留问题,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公正检验

几年来共进行公证检验15艘次,作出的技术结论均作为理赔的依据之一,从没引起争议,同时,还从船检的角度协助海事部门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均被采纳作为结案的依据之一。如在对“__x水运035”船的公证检验,该船发生触礁事故后上排,我到现场进行公证检验,通过细致检查,发现主甲板下约180mm处有一条长焊缝,怀疑船舶已经过改装,重新丈量主尺度后,发现该船型深确实比证书记载增加了180mm,在事实面前,船主也不得不承认该船确实经过私自改装,确认了该船吃水超过航道水深是导致触礁的原因之一,为理赔和海事结案提供了依据。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四、乡镇船舶整顿检验

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90年代初本航区有大量无证乡镇运输船舶违章航行,这些船舶技术状况都比较差,是水上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几年来我作为船检骨干,参加了对__x江流域、水库乡镇船舶的9次整顿工作,检验船舶400艘次。乡镇船舶的检验发证是检验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这些船舶私自建造,无图纸资料,必须经过实船测量得出一些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我在对这些船舶进行检验时,既是进行技术把关,又进行帮助。通过限制航行时间,限制航线,增加干舷等方法对船舶提出一些限制条件,保证船舶的营运安全。在检验“__x024”船时,在稳行核算不能满足要求,我经过分析,提出在该船舱底加设固定压载,降低船舶重心,经再次核算,满足了要求。在工作中我注意到辖区内乡镇圩渡船赶圩均携带有农产品等货物,提出将客舱区划出一定区域进行货物的放置,前部载客、后部载货,载货量根据实船统计资料选定,同时兼顾了载客和载货,又避免人货的混装,在稳性核算时设计加入货物进行核算,符合了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保证安全。在乡镇船舶检验中,由于大部分船主素质普遍较低,对船舶只有一些感性认识,对在乡镇船舶存在的缺陷,如舱壁的水密性、舵链的隐患、安全、信号设备的配备,我都能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使船主真正在思想上认识,主动纠正船舶存在问题,现在辖区内乡镇船舶的技术状况得到了很大提高,几年来没因船舶技术状况出过事故。

五、船舶设计

由于地方船厂技术人员的缺乏,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利用自身掌握技术,帮助进行过多艘船舶船体设计,包括800吨改建船、1800吨改建船、35米甲板横渡船等多种类型船舶。多年以来,我所设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计的图纸符合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要求,并均通过了上级船检部门的审核。同时,按我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造、改建的船舶,或按我所设计船舶图纸进行技术改造的船舶,其技术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技术质量事故。在船舶图纸设计工作中,我始终追求科学、合理的目标,使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船方的肯定和欢迎。在参与船舶设计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船舶图纸的审核经验,具备了内河船舶图纸(船体部分)审核的能力。

篇(2)

一、课程情况简介

“船舶动力装置”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国内知名的理工院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均将其列为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学生已学习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的基A上,着重教授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核动力和联合动力装置等典型动力形式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船舶发动机的总体布置需满足的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在船舶总体设计中各方面的初步协调能力,为今后从事热力发动机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实践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二、教材使用情况

“船舶动力装置”课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张志华教授编著的《船舶动力装置概论》一书,这本书主要介绍船舶(军、民用)动力装置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发展。其中包括船舶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锅炉及汽轮机、核动力、联合动力装置、轴系传动、特种动力装置等核心知识。该教材与我校的三海一核办学理念一致,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但此书编著于1999年,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书中对于动力装置的各种性能指标介绍较目前最先进的动力装置形式相差较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执教教师补充相关最新指标知识。此外,书中对于不同动力装置形式如何在船舶中布置,以及布置时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讲述较少。因此,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更新该教材的部分知识点。

三、更新教材的意义

“船舶动力装置”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导论课,该课程旨在为后续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内燃机、燃气轮机、热能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特种动力装置有所了解,掌握各种船用发动机的特点、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适用方向、主要相关附属设备的构成与作用及船舶发动机的总体布置需满足的各种条件等。

通过更新教材,可以培养学生在船舶总体设计中各方面的初步协调能力,使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能够解决发动机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通过更新教材,可以缩短课堂与工程实际的距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满足工程应用需要,为工程实际培养可用、顶用的创新型人才。

四、如何更新教材

为满足现有教学需要,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教材进行更新。

一是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于船舶柴油机、船舶燃气轮机、船舶蒸汽动力和船舶核动力的相最新研究报告,从中获取相应的指标参数。

二是整理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总结不同船舶动力装置未来发展的趋势,以便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向该方向发展。

三是设置不同吨位与用途的船舶形式、指标参数、动力装置形式、布置方式等资料,在教材中引入设计环节,以实际船舶的动力布置使学生了解从动力装置至推进装置间的各种设备连接、使用情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是请相关专业课的授课教师帮助引入后续深入学习时的重点内容,在教材内以重点、难点的形式加以强调。

船舶动力装置这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典型动力装置在实际中的应用,注重各类船舶动力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的介绍。通过对比现有教材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船舶动力装置》教材改革的若干建议,期望有助有优质教材的出版,进而为我国船舶动力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自力,李忆辛,许宝森.船舶动力装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1(4):76-78.

篇(3)

一、船舶建造检验工作

船舶建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船舶建造质量主要由图纸设计、建造工艺和检验监督三方面决定,而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认可或先进工艺施工,等等,这些都与验船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有关,可见验船师的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在1993年至1996年实习和工作初期,我分别在XXXX船厂、XXX船厂、XX船厂对船舶设计、放样、装配焊接等等船舶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并跟随验船师对包括千吨级“XXX五运司8”等几十艘建造船舶进行了实践检验,掌握了辖区内船舶的建造检验技能。在任助理工程师几年来,独立检验建造船舶二十余艘,其中包括客船、货船、工作船等类型。在工作中,我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管理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重要,原来部分船厂管理较为混乱,检验发现问题,产生返工现象较多,影响了船舶建造速度和船厂的效益,在工作中我经过思考,与船厂协商,制定出“技术工人-----船厂质检员-------验船师”的三级报检制度,有针对性的把规范要求发放到技术工人手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几个重要步骤按三级报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检制通过检验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实践证明,采用这个措施后,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了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在检验工作中,我常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我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意。

在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XXX181”倾斜试验中,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我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在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了,我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果令人很满意。在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在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我的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二、营运检验

营运船舶的检验是船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船舶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营运船舶的检验,而且营运船舶的技术状况较之新建船舶更为复杂,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对验船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从事营运船舶检验的验船人员不但要掌握和运用有关新建及营运船舶检验的所有规范规则和规程,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任助理工程师以来,我共对船舶进行营运检验1000艘次,包括客船、普通货船、油船、工程船、拖轮、汽车渡船、砂石船、乡镇圩横渡船等船舶类型,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加与解决,清除了大量事故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九七年十一月,我在检验“XXX水运001”船时,发现货舱口纵桁有变形现象,仔细查看,发现舱口端横梁尺寸较小,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我提出在货舱区左右增设支柱的办法来进行解决,经过这些年的跟踪检验,没发现该船货舱区出现变形现象。二00一年八月,我在检验“XXX水运188”船时,凭我对规范的熟悉和经验,敏锐的感觉到这条长度在30余米的船舶所核定的B级300mm干舷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翻阅该船的干舷计算书,果然发

篇(4)

方能进行下步施工,检制通过检验后。实践证明,采用这个措施后,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检验工作中,常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意。

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181倾斜试验中,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果令人很满意。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篇(5)

关键词:高职;船舶内燃机;教学改革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系船舶内燃机专业是直接为船舶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该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具有船舶和军工特色的、体现高职教育思想的大专层次的专业,目前是湖北省和教育部高职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本专业在总结专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训基地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及国家高职高专教改示范专业,并由此带动了其他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明确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突出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推进船舶内燃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挥学院现有优势,依托船舶行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

第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

第三,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计划,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第四,建立高职特色的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

第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确定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从2002年起,我们先后多次到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调研,并聘请船舶行业有名望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和指导,就船舶内燃机专业所面临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岗位要求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现归纳如下。

第一,学生的就业方向由原来单纯的制造与维修逐步转为以船舶内燃机制造、装配调试、维修为主,向船舶动力装置方向适当拓展,要求学生成为综合型、复合型的应用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造船行业的应用,导致教学内容部分滞后,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行业的岗位需要,要求教学必须使学生尽快掌握行业内的最新知识与技能。

第三,在掌握公共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便于学生查阅专业资料和进行对外技术交流。

第四,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安心本职工作。

要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依托船舶行业,发挥我院现有的教学资源的优势,遵循高职教学改革既有相对的稳定,又有灵活性的客观规律,坚持“宽窄结合、以宽为主、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柴油机制造、使用、装配调试能力以及船舶机舱布置设计、动力装置安装与调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主要从事柴油机制造与维修、船舶设备安装调试的工作。主要覆盖四大岗位群:船舶内燃机制造、船舶内燃机维修、船舶内燃机装配调试、船舶动力装置。

高职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逐步调整并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开始制定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计划至今,经过历年的调整修订,已日趋完善,其课程体系设置特色鲜明,针对性强。主要调整如下:

第一,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以应用为目的选择教学内容,从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出发,将有关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综合起来,组成新的课程模块,如将《船舶内燃机原理》、《船舶内燃机结构》、《内燃机维修工艺学》重组为《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将《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学》重组为《船舶动装及装调工艺》课程;将《船舶管系》课程和《计算机放样》课程重组为《船舶管系放样》课程等。

第二,强化能力培养和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约为1∶1。

第三,课程设置要突出综合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注重探索以能力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要突破原来的工科课程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指导思想,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并将专业知识覆盖面适当放宽,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第四,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的力度,实行弹性化教学。在专业限选及专业任选中加开选修课程,在全校性任选课中加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第五,职业素质教育要在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坚持单项实训与综合训练、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积极推行“双证制”、“多证制”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推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课程是将教育理论、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结合点,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核心,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手段,是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依据。因此,课程建设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我院近几年重点进行了几门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根据教学计划制定了完整的理论课程及实训教学大纲,对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和“主讲教师负责制”,按照合格课程、精品课程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和建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研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并逐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第一,《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和《内燃机装配调试工艺》课程注意从应用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大胆删除陈旧过时的、偏多偏深而又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船舶电控柴油机的新技术、新装备、电子控制新知识,编写了具有高职特色的适用教材。

第二,将原来的《船舶管系》课程和《计算机放样》课程重组为《船舶管系放样》课程,对理论知识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增加了计算机管系放样课程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就管系放样教学软件的教学内容编写了《船舶管系放样》教材。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的改革,除了在教材上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变化外,在教学环境和条件上,应该作适当的改善。除了最必要的实验室之外,还要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改善教学环境,保障实验和实训内容的实施。利用仿真实训技术开发模拟职业岗位的校内实训基地,如内燃机模拟实训室、船舶仿真实训机舱。此外,我院还与上海沪东重机、河柴集团、宜昌船舶柴油机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应单独制定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在计划中明确具体内容和要求,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其次,实践课应单独开设,单独考核,在教学安排上实践课主要以模块式按单元组织教学,学习安排上相对集中,便于边讲边练。如柴油机拆装实训、船舶轴系装调实训等。再次,应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质量控制,认真抓好每次实验或实训的管理,及时对实验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最后,应实现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专业实验(训)室对学生全天候自由开放,学生可根据教学计划上的内容和要求,自行选择实验(训)的时间和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采用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及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归一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1)在专业多功能学习室通过实物、模拟仿真系统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如同置身于生产现场,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地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得到较理想的技能培训;(2)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生产技术发展,理论难与实践结合,教师教得吃力、学生难以理解的状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3)通过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和实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开发《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使该课程的教材、教案、CAI课件、公开课、柴油机拆装实训录像、学习指导、模拟试卷等教学资源网络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高职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与思考

高职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的专业教学改革终期验收,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

第二,船舶内燃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形势一直很好,连续五年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5%,社会声誉好。

第三,在湖北省教育厅投入资金和学院配套资金支持下,扩建了柴油机拆装实训室、船舶轴系装调实训室,建成了专业多功能学习室、内燃机模拟实训室和船舶仿真实训机舱。目前船舶内燃机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占地面积约2000m2,总投入已达600万元。

篇(6)

一、指导思想

“传帮带”活动以提升年轻船员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旨在充分利用老职工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经历,在加强年轻职工德育培养,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通过言传口授、手把手传授等方式,帮助年轻职工提高技术,钻研业务,加速成才,使新上岗职工早日成为合格救助船员,为救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活动内容

1、缔结传帮带“对子”,确定师徒关系。以品德高尚、技术优良、经验丰富的优秀职工作为师傅人选,通过“一带一”或者“一带多”的形式,与新上岗职工、工作未满三年的年轻职工结成传、帮、带“对子”,确定师徒关系。

师傅要以身作则,把救助人的良好工作作风和业务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经验尽心尽力地教给徒弟,做到带徒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有考核。徒弟要牢固树立敬业奉献、岗位成才意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总结和归纳学习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传帮带的教学内容:一是职业道德教育。师傅要把救捞精神和救助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传授给徒弟,提高徒弟敬业奉献、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业务理论知识传授。师傅要把本岗位应知应会的相关技术理论知识、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安全规程及操作经验等尽心尽力地教授给徒弟,徒弟要多学多记,尽快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利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三是实践操作技能教授。师傅要把本岗位应熟练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徒弟,徒弟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动脑,多思考,尽快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四是以新上岗水手、机工培训项目(驾驶及机舱管理岗位的培训内容由各船舶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制订)内容为主,根据船舶实际情况做出计划安排,努力提高年轻船员综合素质。

3、做好传帮带的安排和记录工作。各船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做好传帮带的教学安排工作;建立统一的《传帮带教学记录本》和《传帮带学习记录本》。《传帮带教学记录本》以船舶为单位,按传帮带对象岗位分别建立驾驶、管轮、水手及机工等记录本,由备课、授课人填写,应详细记录备课授课内容、讲授时间地点、参加学习人员、讲授及学习效果等内容。徒弟要人手一本《传帮带学习记录本》,用于做好学习笔记,师傅或徒弟有一方需要离船时,师傅都应对徒弟的学习情况客观地做出总结与评价,以利日后传帮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个人素质不断提高。

各船舶要把《传帮带教学记录本》以部门为单位存档备查,徒弟在更换工作船舶时要做到《传帮带学习记录本》随身携带,以便考核组检查学习效果,同时确保培训的连贯性。

4、检查考核。船队传帮带活动考核小组,负责对船舶开展的传帮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船舶年终考核及评先争优的依据之一。各船舶要切实开展好传帮带活动,落实好各岗位传帮带工作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师傅要认真做好备课、教授情况的记录工作,徒弟要认真做好学习情况的记录。船队传帮带活动考核小组每半年对船舶开展的传帮带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检查考核内容包括:各船舶开展传帮带活动师徒结对子情况;各岗位开展传帮带工作的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及计划落实情况;师傅备课、教授情况及原始记录;徒弟学习情况及原始记录。通过理论、实操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检验各船舶传帮带工作成效,表彰奖励先进船舶和师徒典型,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并依据传帮带考核情况,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师徒增加适当的分数。

三、活动要求

1、传帮带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建立在强化救助能力建设基础上的一种长效机制;是推动救助事业实现技术传承,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的长期性工作。各船舶要充分认识传帮带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由船长总体负责,明确各工种岗位传帮带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具体指导和组织开展好本船的传帮带工作,并安排相关人员做好传帮带的记录及保存工作。

篇(7)

中图分类号:U6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085-01

一、中小型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及管理现状

1、缺乏必要的经济、技术分析

现在的船舶通常都是提前检查各项设备,这样来防止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将安全隐患在初始阶段消除。然而,仍然存在很多轮机管理人员在建造施工过程中懈怠检查轮机部件工作,这样的话,对船舶轮机以及其他设备的情况就掌握不充分。所以,在进行常规的备件申请的时候,很多轮机工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都不是很熟悉,缺乏技术分析,不清楚机器的好坏。再申报的时候就会出现重样申报或者是检查漏洞,这样造成的浪费或者是隐患是非常严重的。另外,很多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比较低,现在有很多机械都是由外国过来的,在不懂外语知识的情况下,对轮机各项标准不了解,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

2、操作规程、管理方法不足

科技在不断进步,轮机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改革换代,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很多中小型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也逐渐落后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很多的轮机设备增加了许多的新功能。比如水资源净化装置、全球导航系统的安装以及卫星传播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发明要求轮机施工操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但是目前中小型传播轮机建造施工工作人员依旧在按照以前那套落后的观念和方法来操作轮机,束缚了船舶轮机建造的发展空间。

3、轮机管理人员综合技术水平偏低

在船舶轮机管理上虽然一直都有专业的人员在管理,但是因为现在科技力量的发达,船舶轮机的完善以及科技技术越来越先进,所以导致在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管理上有很大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相应的将轮机员的综合技术素质加强。举例说明,以前的导航系统知识停留在接收声光信号及雷达上,但是现在科技全面改进,已经有了新式的探测仪和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轮机的控制也逐渐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在技术操作上必须要有很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轮机员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结合各方面的考核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很多的轮机操作员并不能适应这个改变,对很多技术性的操作环节并不能胜任,由此就会造成船舶轮机在建造施工技术管理上不够科学化和准确,对船舶的安全性能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轻则影响生产,重则产生安全隐患,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提高中小型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对策

1、提高轮机管理人员的素质

轮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于工作技术素质以及思想素质两个方面,在技术层面上,轮机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再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比如加强外语水平,在报备设施以及检查维修的时候可以减少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另一方面在各器械性能更新的时候要进行学习;在思想上,轮机管理人员在建造施工过程中要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对船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坚守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对轮机全面进行管理。

2、优化管理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船舶的运营管理业逐渐科学化与规范化,这是船舶轮机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在船舶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可能性,所以要不断的调整船舶的航速以及船舶各方面设备的优化。现代船舶轮机的技术程度越来越高级,已经全面升级成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传统的施工模式已经不能配套上了,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轮机的性能及技术水平,制定相适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在建造过程中,轮机能够正常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可以将轮机的使用寿命保存的更长。

3、加强专业技术

根据现有设备的技术要求,将轮机操作员的技术水平作比较,找出差异,良好的材料选择的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船员的综合素质,结合实际,实现真正的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熟悉新的技术来实现管理的新设备,不要像过去那样的目的,轮机操作员培训质量不考虑技术,只是走一个简单的程序,在几天之内完成的几门课程,所以收效甚微,并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另外,现在是经济社会,设备管理也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根据设备管理应符合技术水平,具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促进轮机施工人员进行设备管理主动性,积极性的形式在一起。保持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较好的水平,但也增加了奖励,系统应该尊重有关设备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对于燃料、运行材料也应该是固定的,定量的,它可以促进轮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和改进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方法的积极性,实际的设备管理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本的原则,提高我们的科研设备的管理系统化。

总结

在船舶营运中,航运企业对于轮机的管理操作是一个难题,特别是中小民营航运企业。为了进一步改善船舶,船用设备,以确保在工作中正常操作状态的管理,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真正做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以实现管理日益完善,以满足船舶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如何加强船舶轮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31.

[2] 韩颜,杨北胜.船舶轮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以及有效管理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07:144.

[3] 刘建安.老龄船舶轮机管理技术和经验浅谈[J].船舶,2013,04:34-38.

篇(8)

而从该校近几年的该课程教学的全面调查总结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考核成绩偏低,课程考核的不及格率均在30%~50%之间,经过补考环节后课程重修比例也较高,往往要在下一学期开设重修班。本文就“船舶静力学”重修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

1 重修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内容过分侧重造船方面的知识,理论性过

强 该校“船舶静力学”课程教材选用《船舶原理》(上册),教材侧重讲授船舶性能的基本理论,追求理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公式的推导繁杂,涉及到的数学、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很多,对船舶设计中的航海性能的分析较少,这些都很不适合航海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这点问题无论在初修班还是重修班均存在。

1.2 课堂到课率、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较低 重修班的学生均为第二次参加“船舶静力学”的课堂学习,对于课程内容和重难点已有一定的了解,再次学习课程内容感觉到很乏味,缺少新鲜感,造成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出现很严重的缺课现象。

1.3 作业自主思考较少,抄袭现象严重 对于重修班同学来说,由于缺课造成对知识点掌握不到位,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就感觉到吃力,进而只能通过抄袭来完成课后作业。

怎样使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船舶静力学”的课程内容,更好地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作者通过这几年的授课,提出一些对于重修班教学方法的几点想法。

2 “船舶静力学”重修班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为适应船舶工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该校“船舶静力学”的教学方法可分别采用讲授、案例、复习以及模块专题相结合,配套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案,交互性、启发性的教学案例,体现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2.1 复习型和模块专题型教学方法 鉴于重修班学生对课程内容已有一定的了解,采用复习型和模块专题型教学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各性能模块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炼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采用讨论加归纳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

2.2 问题实例教学法 采用问题实例教学实践环节,采用参与性的教学,目的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加深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及其技能。案例教学的运作阶段主要包括4个环节:给出实例描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初步解决方案;课堂讨论予以解决;点评总结解决方法。如“装卸液体载荷”的问题,通过问题实例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能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并能从中牢记计算公式,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深层次的理解。

篇(9)

一、严格源头监管,坚决杜绝新增捕捞渔船

(一)严禁新建捕捞渔船。自发文之日起,一律停止审批新建捕捞渔船申请,各地掌握的富裕马力指标不得用于当地渔民新建捕捞渔船。

(二)控制捕捞渔船更新改造。更新改造捕捞渔船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更新捕捞渔船的主机功率不得突破原渔船的主机功率。两艘以上捕捞渔船合并更新的,不得突破原渔船主机功率的总和。淘汰的旧渔船必须由市、县(区)渔业主管部门联合监督报废拆解。凡因重大责任事故导致捕捞渔船沉没的,一律取消更新改造资格。

(三)严格控制辅助渔船建造。渔业辅助渔船实行总量控制,市渔业主管部门根据渔业发展实际确定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各县(区)执行。各地要加强对渔业辅助渔船建造的监管,坚决防止以建造渔业辅助渔船名义新建捕捞渔船。

(四)严禁从市外购置国内渔业船舶。根据国家下达我市的渔船“双控”指标,结合我市“**”时期渔船只减不增的工作目标,自20**年12月15日起,一律停止审批从市外购置国内渔业船舶。

(五)规范市内渔业船舶买卖。市内渔业船舶买卖必须事先征得买卖双方乡镇、村社和县级渔业主管部门同意,报市渔业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办理捕捞渔船船网工具指标转移手续。未经批准、擅自买卖渔业船舶的,坚决予以取缔。禁止国内渔业船舶在市内跨户籍地挂靠,发生违规挂靠的,被挂靠单位承担安全管理直接责任,取消所有可以享受的政府优惠补助政策。

(六)理顺以往买卖渔船关系。凡在20**年12月15日前已在市内买卖、挂靠的渔业船舶,各地要在依法作出处理后,补办相关手续,纳入规范管理,不得留下安全监管死角。

二、实施准入管理,保障从业渔民必备素质

(七)严格渔船船长资格审查。渔船船长资格申报必须先经所在地村社、乡镇审查,未经审查一律不得报考渔船船长职务证书。对因违规造成重大事故的,5年内不得担任船长职务;造成特大事故的,终生取消渔船船长资格。对异地取得船长职务证书的,在市内渔船任职前,必须经过渔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渔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资格审查和教育培训的具体办法由市渔业主管部门规定。

(八)严格执行渔船船员准入制度。从事捕捞作业的船员必须先经培训考试,并取得渔业专业技术合格证或专业训练基础证书。未取得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上船作业。对异地取得证书的,在市内渔船上岗前,必须经过渔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渔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九)对外来劳力实行总量控制。本市国内渔业船舶雇佣市外劳力,每艘渔船不得超过核定船员数的20%,且必须持有渔业专业技术合格证或专业训练基础证书。对本市籍船员配置低于50%的渔船,实行停产整顿,并取消一切优惠补助政策。

三、完善渔船规范,建立合理的监管标准

(十)核定船员和渔具限额。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结合作业实际,合理确定不同马力、不同作业渔船的渔具装载数量,并核定相应的船员最高限额。具体标准由市渔业主管部门规定。

(十一)统一渔船安全设施配备。为了保障渔船航行作业安全,根据我市捕捞作业实际,拖网、帆张网渔船、主机功率88.2千瓦(120马力)以上拖虾、蟹笼渔船和渔业运输船以及船员数5人以上的其他渔业船舶,安全救生和通讯设备一律按近海航区适航要求强制配备。具体标准由市渔业主管部门规定。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渔民安全生产意识

(十二)加强渔船日常性安全检查。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在港口、码头、渔场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船员证书不齐、安全设备配备不全或不符合有效使用要求、从业船员超员配备、网具装载不符合安全要求、不服从安全管理、超抗风力超航区航行生产、不落实安全值班了望制度等违规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原则上各地要突出抓好对所辖大中型(60马力以上)渔船的登船检查,进一步提高登船检查率。具体检查办法由市渔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全市联动实施。乡镇政府要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和《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辖区内渔船的例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促督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及时报告渔业执法部门查处。

(十三)开展渔船安全突击性检查。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期间,各级政府及其渔业主管部门要重点对渔船动态报告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谎报、不报或故意关闭通讯设备等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从严从快作出处理。要进一步深化渔船动态报告制度,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渔船动态报告内容和责任追究办法。

(十四)严肃追究渔业安全责任。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造成渔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并涉嫌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应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渔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十五)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渔业安全管理中,乡镇以上政府负领导责任,渔业主管部门负监管责任,村社负直接管理责任,船舶所有者、经营者负全面责任,渔船船长负直接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起安全监管职责,共同做好渔船安全生产工作。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船舶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制造、结构设计、原理性能等都离不开工程力学知识,工程力学素质是培养“宽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船舶专业人才必不可少重要素质之一。

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本科专业。本文研究建立了面向船舶专业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应用于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创新实践平台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突出实践和研究能力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

工程力学素质不仅包含基础力学和专业力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包含数学与力学建模、有限元方法等力学手段的应用,包含工程中力学问题的实践与研究能力等。力学理论应用能力、力学方法实践能力和力学问题研究能力是工程力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3]。

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我校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加强了力学基础教育和专业力学课程的衔接,加深了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建立了“基础力学课程与专业力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三个结合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见图1),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的工程力学创新教育平台,着力学生培养“基础扎实、突出实践、善于研究”的工程力学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1、基础力学课程与专业力学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体系

基础力学课程、专业力学课程及专业课程关系紧密,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搭建知识平台,面向工程应用,注重实践研究,启发创新思维,形成了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工程力学素质是一个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到专业认识教育,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力学课程,再到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有限元等专业力学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课程见相互衔接,有序展开,使学生接受一个系统的力学知识。随后的专业课程中强调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上升到实践与创新的高度。

2、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并重发展的工程力学素质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应用实践体系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训练、工程实践与实训体系、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的应用,包括课内试验、独立设课试验、开放选修试验等。第二层次侧重锻炼和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包括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设计等。第三层次侧重培养创新意识,包括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自己申请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等。由此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并重发展的工程力学素质培养方案。

3、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效结合、相互补充的工程力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课外教育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形式多样的开放性实践环节”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机制,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培养学生工程力学创新能力。二、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和研究能力为目标,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的工程

二、力学创新教育平台

1、依托学校,健全制度,形成“教学、管理、研究”多元化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学校将第二课堂要求列入本科培养方案,搭建了科研项目参与平台、创新大赛探索平台、创新研究课题支持平台等,自2008年起开展本科生创新计划,每年投入50万元,让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型、研究型学习。学校自2011年起,投入50万元用于工程力学学科建设,鼓励师生在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上多出成果。

2、依托企业,深入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实践平台。学校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外高桥船厂等多家骨干国企、省内著名企业和校内企业签订产学研一体化协议,依托企业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使学生接受不同类型的实践锻炼,在实践中认识力学素质与工程的关系,认识力学素质与专业的关系,在实践中掌握工程力学知识。

3、依托教师,人性化管理,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平台。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把握学科发展,通过科研项目、开放实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竞赛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工程力学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入。

4、依托学生,个性化教育,建立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学习平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参加本科生创新计划。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完成科技作品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三、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

1、把握力学学科动向,紧跟专业技术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团队建设。教学队伍涵盖基础力学和专业力学教师,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交流合作。近一半的老师具有国外学习经历,能及时把握力学学科动向,并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教师队伍老中青合理搭配,教学、科研、实践各有所长。

2、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学院2005年起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给新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1名老教师,指导其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团队建设推进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水平,我院力学老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获省级讲课比赛二等奖5人,三等奖2人。正式出版教材和电子出版物20部,自编各类辅助教材近30部。获省精品教材3部。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省多媒体课件二等奖1项。

3、倡导专家型授课,专家教授带动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开展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管理育人等,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要求每一位教授都到给本科生上课,都要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大学生竞赛等。近几年,本科生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级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其他全国性大赛奖励10多项。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1项。

四、应用前景

工程力学素质是工科大部分专业人才必须的重要素质之一。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是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的总结,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和研究能力,在我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在我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焊接与材料成型等多个专业推广,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考研率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和谐社区申报材料 下一篇: 设计专业考察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