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务培训研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7 21:49: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教师职务培训研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幼儿教师职务培训研修

篇(1)

我国现有1700万名教育工作者,其中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有1390多万名。他们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人才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农村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核心,以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着力破解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突出更多的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培养造就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工作思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推进:

第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短的一块板,农村教师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全力以赴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防止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同时源源不断地为农村输送优秀教师。应借鉴大学生村官的办法,完善和推进师范生的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的骨干教师;继续把“国培计划”的经费主要用到农村教师的培训上,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的550万名农村教师开展国家级的轮训;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优秀退休教师的资源,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补充的主渠道;扩大并且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的师资培养计划”;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鼓励对流,使每一所农村学校能够找到对口支持的城市学校。

第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幼儿园的职生比(教职工与儿童比)为1∶17.8,其中城市为1∶9.7,县镇为1∶17.2,农村为1∶36.5,远远超出了《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规定的1∶7~1∶8 的比例,幼儿教师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地方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支持地方建设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扩大部署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实施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推动各地开展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颁布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等。

第三,改革师范生的招生与培养办法,完善教师职业准入与管理制度。建议采取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同时培养教师的双轨制,吸引优秀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和优秀大学生选修师范课程,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第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应该尽快出台教师教育的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老三门,增加培养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增加课堂、课程、儿童发展、师生关系、教育研究、学业评价等实用性课程,增加教学实习的时间。

第五,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缺乏严格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在德国,师资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必须要有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要在理论上有较深的造诣,在理论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方可具备专职教师的聘任资格。而且,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还要经过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的层层审批,才能正式担任教师工作。如果工作不胜任,同样可以被辞退。和国外严格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相比较,我国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随意性过大的缺陷显而易见。面对数目庞大的教师队伍,各地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而构建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一些著名的中小学设立培训基地,也可组建专门的教师研修中心。还可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教师继续教育网,把全国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优化和集中,把当代教育家们精彩的演讲和课堂教学等内容录制下来,为全国的培训机构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应该创建示范性网络研究社区,组建多类型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网上、网下结合,真实、虚拟结合的区域教师的研修活动等。

篇(2)

二、幼儿教师职业高原成因探究

DanielFeldman、BartonWeitz(1998)认为员工职业高原主要受六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员工的能力和技术,员工的需要和价值观,压力,内部动力,外部奖励和组织成长等六个方面。[6]Tremblay等人(1993)把影响员工达到职业高原划分为三大因素:即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组织因素。[7]寇冬泉(2007)的研究表明,员工的性别、学历、工龄、年龄、职位和学校类型等对教师职业高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8]博采众长,我们认为,形成幼儿教师职业高原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工作和社会三个方面。

(一)个人方面

1.幼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大多数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好就业,在对个人兴趣、爱好、人格特征、能力、特长等缺乏正确认知的情况下,盲目的选择了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可以说,不同的个体对幼儿教育职业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以事业为重的幼儿教师,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幼儿教育这个舞台未能使自己施展才华,便会产生大材小用或被漠视的失衡心理和挫败感,工作热情锐减;如果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发现幼儿教育这个舞台已使自己人尽其才,便会心怀感恩或急流勇退。以家庭为重的幼儿教师,往往把幼儿教育工作看做是自己谋生的手段,一心扑在家庭上,幼儿教育事业不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光环在这些以家庭为重的幼儿教师身上渐渐消失。当幼儿教师的职称已经晋升到小教高级时,这些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也达到相应的高度,失去了往日的工作热情,工作动力不足,工作效率下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现了职业高原。

2.幼儿教师生命周期的影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人的一生由三个生命周期构成:即生物社会、职业生涯和家庭生命三个周期。生物社会周期是指一个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到生命枯竭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周期是指一个人学习、职业贡献以及到退休的整个过程;家庭生命周期是指生育、子女教育以及子女成才自立的整个过程。[9]40岁左右的幼儿教师一般处在一个人生命周期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是老师,对幼儿进行生活照料和教育;回到家里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照顾爱人,抚养孩子。多重角色使幼儿教师身心疲惫,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当职称已经晋升到小教高级或者职称晋升无望时,这些幼儿教师失去了争胜好强的斗志,感觉没有什么奔头,职业高原现象在所难免。

(二)工作方面

1.幼儿教师工作超载。目前,蓬勃发展的幼儿教育事业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与人事制度改革压缩编制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致使幼儿园普遍存在缺编的现象。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调查的100余所幼儿园中,实际行政缺编的几乎是100%。这些幼儿园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建园时仅有3-5个班的规模,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加上园长、主管园长、保教干事、保健医生、厨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一般在12-20人。随着新生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需求与日俱增,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是过去的2-3倍,有的甚至是过去的4-5倍,然而,幼儿教师的数量增长却非常有限。[10]超标准的师生比例,不仅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加大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难度,仅幼儿的安全问题就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幼儿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还包括频繁的公开课、观摩比赛等活动,以及大量的案头工作,也给幼儿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长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使幼儿教师筋疲力尽、工作热情降低、对人冷淡等负性症状。

2.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待完善。我国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规定:(1)幼儿园高级教师申报条件。任幼儿园一级教师5年以上;具有比较扎实的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能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效果显著;具有组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指导一、二、三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培养、提高教师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成绩;近4年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或1次考核为优秀。(2)幼儿园一级教师申报条件。大学专科毕业生,见习1年期满,或中等幼师毕业任幼儿园二级教师3年以上;掌握并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和教育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效果良好;具有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研究的能力和培养教师的能力。(3)幼儿园二级教师申报条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及职业高中幼儿师范毕业,见习1年期满;基本掌握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基本理论,并能独立运用教育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开展工作;具有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必备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掌握《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能胜任幼儿园各班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在幼儿教师学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按照这样的职称评审条件,幼儿教师职称晋升速度必然加快,而且高职称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于职称已经达到小教高级的幼儿教师,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慢慢滋生混的思想,工作上得过且过,产生了职业高原。

3.幼儿教师工作单调。一些幼儿园为了达标、升级,很少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需要和成长需要,讲究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繁荣,幼儿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培训,撰写各种材料,完成各项达标指标,从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终日忙碌于纷繁复杂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感受到的不是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而是单调、枯燥和乏味。由于教育周期比较长,幼儿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投入不能立即在幼儿身上显现出来,幼儿教师的付出与家长急功近利的要求出现了矛盾。另外,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使幼儿教师的工作逐步演变为“体力劳动”,尤其是还要面对幼儿和家长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久而久之,必然产生职业高原反应。

(三)社会因素

多年来,教师一直被尊称为“春蚕”、“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身为幼儿教师,自然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做一个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和人格高尚的人。为了迎合社会的赞美和期盼,幼儿教师为人师表,处处注重自己的行为,对幼儿家长礼让三分,即使遇到态度粗暴、蛮横不讲理的家长,也要以礼相待,笑脸相迎。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种种要求,导致幼儿教师心理负担加重,做事谨小慎微,顾虑重重,裹足不前,陷入职业高原反应之中。

三、幼儿教师走出职业高原的对策与建议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正确认识职业高原现象。职业高原现象不是幼儿教师的专利,而是在众多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然已经选择了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就要以开阔的心境认识幼儿教育职业,不仅仅把幼儿教育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做一种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根本手段。所以,幼儿教师应根据情形自我审视与评估,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定职业信念,广泛接受新的信息,合理调适工作压力,维护好工作、家庭生活和自我发展之间的均衡。其次,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毕业并非学习的终点,而恰恰是学习的起点。美国一所小学图书馆里有这样一条标语:“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变得越聪明,当你表达思想或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量。”[11]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整天忙碌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渐渐丧失了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动机,在繁琐事务缠身的困境中,迷失了个人前进的方向。学习是人摆脱低级趣味的阶梯,是人进步的动力之源和前进的方向盘。试想:一个不学习的教师如何去教育一群每天不断学习的幼儿呢?所以,身为教书育人的幼儿教师,必须牢记学无止境的古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克服职业高原反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再次,加强自身修养。多数教师的职业成长一般都要经历由随意化、经验化到专业化的演化过程,往往需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发展过程。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由职业技能提升发展到个人理想追求的根本途径,也是幼儿教师重新定位,重塑形象,激发工作动机,避免或消除职业高原现象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育人者先育心。育心包括养育自己的心。即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不同于制造业生产产品,产品不合格可以重新制造,而育人工作是不允许失败的,因为幼儿教育对幼儿、家庭和社会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这是幼儿教师的职业操守,也是幼儿教师平稳度过职业高原期的重要法宝。当然,适当的文化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是幼儿教师走出职业高原期的根本保证。

2.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为幼儿教师创设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所好的幼儿园不仅仅有漂亮的大楼、先进的硬件设备,而且更应该有“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幼儿园应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科学化和民主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幼儿教师的内心诉求,满足幼儿教师的成长需要,支持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给教师一定的教育自,让幼儿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潜能,为幼儿教师营造开放、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幼儿教师尽快走出职业高原期。首先,幼儿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是在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改善幼儿园的工作环境是幼儿教师走出职业高原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幼儿园对文化建设知之甚少,或局限在表面层次,或采取置之不理、放任自流的态度,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健全幼儿园规章制度上。事实上,软性管理更见成效。幼儿园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急功近利,不唯利是图,改革幼儿园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幼儿园生师比例,简化案头工作,完善幼儿教师在职研修制度,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引导幼儿教师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允许有个性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自由发展。其次,制定幼儿教师编制标准和职称晋升标准。一方面针对当前幼儿教师混编在小学教师体系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独立的幼儿教师编制标准和体系。各级编制管理部门应按照幼儿教师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编制,并对编制核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在幼儿园规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时调整幼儿园的编制。公办幼儿园应按照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事业编制,配备教师。对公办幼儿园非编制教师或民办幼儿园教师,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从而稳定幼儿教师队伍,解决幼儿园教师缺编问题,减轻在职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幼儿教师职称评审纳入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系列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业特点,制定幼儿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从而激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和工作热情,避免或延迟幼儿教师职业高原期的出现,延长幼儿教师的职业生命。最后,建立与完善幼儿园奖惩制度。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各阶段的性质和心理特点,建立与完善幼儿园奖惩制度,采用有效地激励措施,使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潜能,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化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倦怠心理。一是制定合理的幼儿教师工资标准,确保幼儿教师享有《教师法》规定的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二是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非编制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其工资待遇水平与公办幼儿园编制教师趋于一致;三是不断拓展幼儿园骨干教师的成长空间,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实现全园教师共同发展;四是优化幼儿园师资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有限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组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化解幼儿教师职业高原现象。

篇(3)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着的今天,教研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日益凸显,甚至成为影响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关键之一。2010年7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空前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蓝图之宏伟和自己作为一名民族地区幼教教研员的责任之重大。在近几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就如何做好学前教研工作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结合本地区幼儿教育现状,关注理论,强调实践

地区发展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幼儿教育,本地区幼儿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只占教师总数的45.6%,幼儿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一是发展严重滞后,入园率低。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除个别省级示范幼儿园条件相对较好外,大多数举步维艰。三是量少质弱,多数家长还停留在幼儿老师是“高级保姆”的意识上,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低,老化现象严重,许多“照顾”对象到了幼儿园,高水平、专业型的幼儿教师不多。

基于现状,作为一名教研员,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对本地区的幼儿教育,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才能因地制宜,制定计划出一线老师真正需要的一系列教研活动。

课程改革在向前推进,教研员应有宏观的视野和学科的远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进展;应有对学科建设作出深入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增强有效实施课程管理和指导教学实践的本领。教研员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并将理论用于实践;要坚持植根于学校和课堂的课题研究,勇于攻坚排难;教研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能力,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活动予以切实的、强有力的指导。

二、关注一线教师的业务需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顶部的自我实现属于成长型需要。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实现自我需要的重要途径和变现方式,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研训工作高度相关。

(一)绝大多数教师有专业发展的空间。教研员应深入一线,了解教师的业务需求,找到更贴近教师的方式,帮助教师成长。

(二)一线教师盼有多种途径展示自己。刚做教研员时,有教师对我说:“前几年,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的分数不高,原因是活动少、证书少。”这并非教师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切好反映出他们的发展需求和成果意识。在甘孜州,幼儿园老师的这种愿望或许更强烈些,学校点少面广,教师老龄化的现象严重,幼儿多,老师少,专业老师更少,同备课组的人少,与同事开展研究的次数不多,所以个别学校时常邀请教研员去指导教学。教师希望经常举行跨学校的联片教研,也希望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我们常举行论文评比、课堂教学比武、经验交流、校本研修论坛等区域性活动,为一线教师搭建舞台,许多教师愿意借机展示自己,自我发展的动力也很足。

三、为一线教师做好服务工作

(一)面向全体教师。我们经常说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同样,教研员也应该面向全体教师,不以成见看人,为每个教师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许多研训活动受到名额限制,教研员为了增强活动效果,考虑骨干教师的多,容易存在钦定倾向。

(二)真诚尊重教师。教研员尊重一线教师必须从实际行动做起,从细节做起,改进工作方式和策略,以服务为宗旨。

(三)教研员要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要养成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用人格魅力去影响教师。教研员应是学科课程的教学专家,对本学科的前沿研究有所了解,熟知课标和教材,熟悉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见解,勤于思考,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研员要力争在学术上走在教师前列,争做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科研型教研员,少一些“行政气,多一些“学者气”,更好地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1.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员应利用校本研修、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联片研修等各种形式,采取团队学习、课例研究、叙事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方法,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员是区域性研修活动的设计师,要不断丰富研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高质量的研修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研究、推广教学理念和经验的平台,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发展潜力,引导教师用研究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持之以恒,培训和指导不像在商店里买东西时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它的作用或许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

2.打造良好的团队形象。一个好的研训团队,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善于合作的团队,是一个”百家争鸣“君子和而不同”的团队。一个优秀的单位,总是集合了一个优秀的群体;一个优点的群体,总是塑造出一种共同的心态,这就是文化。作为教研员,就应该努力打造这样的文化团队,是个人和团队的作用和能量最大化。

(四)要努力建设好一只骨干教师队伍

篇(4)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

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xx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 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年度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年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年度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

篇(5)

“1182”发展策略的内容。

1.着眼一个奋斗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国家纲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围绕一个内涵核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全面正确的质量观,让质量这条生命线永保活力,与时俱进)。

3.实施工程: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工程、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程、职业教育品牌打造工程、素质教育整体推进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

(1)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工程

坚持“两手抓”,努力办好学前教育。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办好教育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通过改扩建或新建等形式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办园条件优质、入园机会基本均等的学前教育。

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县城设置6所公办幼儿园,社区设置6所民办幼儿园、20所小区幼儿园;在每个乡镇设置1所公办中心园、1~2所民办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合理设置39所村级公办(或民办公助)幼儿园,确保行政村办园覆盖率达到90%。到2015年,公办幼儿园幼儿数达到在园总数的75%。2011年,改善办园条件,投资920万元,新建友谊乡、绍文乡两所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富海镇、富路镇、龙安桥镇、二道湾镇、繁荣乡、忠厚乡、塔哈乡、繁种八所中心幼儿园,共新建、改扩建1.1万平方米。

到2015年完成全部幼儿园舍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建成标准较高的幼教功能室,配齐配全教学仪器设备。开展示范园创建活动,力争将教育幼儿园、第七小学幼儿园建成省级示范园,九个乡镇和繁种中心幼儿园建成市级一类幼儿园,全县所有幼儿园均达到省里规定标准。发挥教育幼儿园示范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幼教领域的教科研基地。扶持实验小学幼儿园、第七小学幼儿园,使其成为“幼小”衔接教学改革实验基地。推进幼教试点工作,借助“全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契机,探索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等,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建设达标、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的学前教育体系。规范办园行为,对不符合办园资格、条件的不予核发《办园许可证》,及时清理无证幼儿园,加强监督指导,杜绝小学化倾向。

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由2006年的81.5%、59.6%提高到2010年的98.56%和81.2%,居齐市九县之首。2010年,富裕县被授予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率先成立了学前教育股,在进修学校成立了幼儿教育管理中心,统筹学前教育普及与管理。制定了《富裕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富裕县学前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12年,新建了9所乡镇小学附属公办幼儿园,到位资金1004万元,2013年春季将全部投入使用。预计三年招聘公办幼儿教师77人,实现每个公办园有一名业务水平较高的园长,每个班有一名公办幼儿教师,2012年首次公开招聘学前教师22名。

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力争县城、乡(镇)直、村屯学前一年入园率分别达到99%、98%和95%,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分别达到90%、85%和80%。

(2)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程

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普通高色化发展,落实课改方案,改进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扩建实验中学宿舍、食堂,筹建第三中学艺体馆,完善各功能教室,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实验中学遵循“为了每一名学生的成功,为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突出一个重点,狠抓两个边缘,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2009年,顺利通过第四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复检。到2015年,实验中学争取成为省内名校,第三中学进入市级“示范高中”行列。鼓励学校以本校教育资源、生源素质、社会需求为基础,自主探索特色发展新途径,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实验中学走“理科特色”之路,第三中学走“艺体特色”“文科特色”之路。

第三中学针对学生实际,遵循“低起点,缓坡度,小步子,慢节奏,多变式,勤反馈”的教学原则,确定了“坚持内涵发展,大力发展艺体,重点抓住文科,巩固提高理科,力争人人成才”的办学思路。中考公费生择优加配额招生制度进一步完善,配额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的70%。

到2015年,高中阶段(含职高)毛入学率达到90%,稳定普通高中现有规模,实验中学每年招生700人,第三中学每年招生560人,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稳定在3700人左右。高考上线率大幅提高,升入名优大学人数及“一表”“二表”上线率稳居九县前列。

(3)职业教育品牌打造工程

2009年,合并了县农技高中和职业高中,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了资源配置。深化改革,打造“双师”队伍,采取“1+2”“1+1”等灵活的办学形式,扩大富裕县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积极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产养校办学模式。

在师德建设上,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师德论坛、巡回演讲、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教师节表彰大会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表形象,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教育人才引进上,建立长效的教师补充机制。2007年以来,累计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优秀教师172名,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效缓解了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梯队断层等问题。2012年年初以来,先后调整了4所中学校长,面向全县教育系统公开选聘了11名校长,同时调整了一批学校中层领导,使一大批善于管理、学识渊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走上领导岗位。

在教师培养上,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及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校本培训、团队研修和岗位练兵,各类培训有序进行。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校长论坛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学校文化知识考试、教师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开展百千万工程,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国家级远程培训、教师“国培”计划,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到富裕县讲学,建立了“名师工作室”,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

在教师使用上,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农村教师进名校、名优教师送教下乡、城乡学校“校际结对携手共发展”活动。集中办学后,取消原中心校编制,设立中心学校,由原来的县乡村三级管理变为县乡二级管理,精简管理人员,优化学校管理队伍,把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素质过硬的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对部分学历层次低、业务能力差的教师,安排到教辅岗位或转为寄宿生指导教师。

到2015年,各学校的每个学科至少有一名在县内有影响、能引领教研组发展的教师,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考察,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培训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推进课改的设计师、研究员。探索“菜单式”培训模式和多种校本研修模式,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完成新一轮校长全员培训。全面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名校长个性化培养计划”,采取多元培训方式,努力打造一批教育家型名校长。构建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到2015年,100%的校长接受县以上培训。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75%,初中教师大学以上学历达65%。基本实现城乡间、区域间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学科、职务结构科学合理。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达45%。

(7)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县标准化学校建设已通过验收10所(不包括2011年待验收的8所学校),占布局规划保留学校(不含教学点)的56%,列全市九县之首。励志民族中学、逸夫学校、龙安桥镇中心小学今年被评为全省标准化学校建设先进学校。富裕县也成为齐市九县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合格及先进学校验收数量最多的县。2007年,富裕县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九”和扫盲工作先进县。200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2012年7月,全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兴安岭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11月4日,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组“双高普九”复检,14日承办了全省国家试点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会,各级领导对富裕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要继续实施校安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完成繁荣、忠厚两个乡镇集中办学。各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努力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校特色创建活动,积极打造学校教育特色。2013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基本达到布局合理、校园内功能完善、教育教学技术装备配备基本达标、生活服务设施基本满足师生需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基本达到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均衡发展。

(8)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篇(6)

浙江省和金华市出台的《*-2020年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是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市经济发展要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关键是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发展水平现代化,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条件保障现代化,管理水平现代化,努力开创"教育之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为了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次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教育现代化镇乡、街道创建活动。开展"教育现代化镇乡、街道"创建,是在全市创建省市教育强镇实现"满堂红"基础上来的,是教育强镇创建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教育强镇"与"教育现代化镇乡"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一是教育强镇创建主要以硬件设施为主,教育现代化镇乡则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教育思想、发展水平、教育教学体系、条件保障、管理水平等。二是教育强镇创建以量化为主,教育现代化镇乡则要求形式内容兼顾,要求教育工作各方面都达到现代化水平。三是教育强镇的创建具有突击性,尤其是一些硬件指标,一旦达到创建标准就能维持一段时间,而教育现代化镇乡创建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还是工作要求、举措上都有新的要求。

希望各镇乡、街道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教育部门要主动当好参谋和助手,积极沟通,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业务指导和教育督导。其他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全力配合支持,为创建工作提供政策倾斜和优质服务。

(二)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提高基础教育均衡水平,重点是提高农村、山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关键是要改善农村、山区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实现教育布局调整。农村、山区中小学由于布局分散,校均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困难,师资水平也相对落后。这次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对这些问题的破解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实行政策倾斜改善农村、山区办学条件,以及提高农村、山区教师任教津贴,进一步做好支教工作等。我市提高农村、山区教育水平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进展不快,不平衡。客观原因,前几年市财政对学校基本建设的补助标准还不够,镇乡财力不足,许多镇乡为了学校建设负债累累。对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具体政策,对历史欠债,将分两年解决,同时,提高新建学校标准,基本上按照建筑造价由市财政包下来。其他的,主要包括土地征用、农保地调整等,要由镇乡负责解决。另外,还要重点解决主观上的原因,解决好思想认识的问题。要真正认识到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意义,要以群众利益为重,克服面子观念,要把做好布局调整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予以十分重视。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其次,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逐步把"均衡"由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着手建设*市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课程、师资等资源的有效整合。用好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加快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认真实施新一轮"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高服务经济建设能力。要切实加强镇乡中心幼儿园建设,理顺办园体制,强化政府主管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管理职能,将幼儿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通过"以奖代补",进一步激发镇乡、街道以及民间资金投资幼儿教育、建设镇乡中心幼儿园的积极性。要认真研究向中心幼儿园公派幼儿教师工作,充分发挥公派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提升全市幼儿教育质量。

(三)区域推进素质教育达到新水平

素质教育这朵花很漂亮,但是种花的过程很艰难。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阶段,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和压力非常大,教育部门处于两难的境界。在这方面,近年来,我市广大中小学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今后,希望从教育理念、方法、思路、举措上要继续跟进。要坚定不移地把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目标,努力健全德育工作新机制,丰富学校建设新内涵,落实规范办学的各项制度,深化中小学"三项主题"创建活动,努力培育学校特色。要构建智慧课堂教学,建立多元评价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和大课间制度,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身心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另外,在教育部门积极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全社会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关心和爱护。要更加主动、更加充分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加强引导和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千方百计提高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此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形成教育发展保障新机制

市财政将尽最大努力,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十大经费保障",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①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按照省定最低标准提高10%予以保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20*年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小学330元/生·年,初中495/生·年。②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杂费、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③外来建设者子女教育纳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借读费。④贫困学生按有关政策"应保尽保",实行资助体系全覆盖。⑤设立教育装备专项资金每年300-500万元,并按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例增长。⑥用两年时间全面化解义务教育债务,进一步完善制止新债的长效机制。⑦设立义务教育段学校新建项目经费每年2500万元,补助标准提高到900元/平方米,实行项目管理,并与破旧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每年2500万元协同安排,提高使用效益。⑧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对经审批同意的新建或改建镇乡中心幼儿园奖励。⑨设立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大楼建设、设备添置专项经费每年600-1000万元。⑩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农村教师任教年限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别给予每月60-400元的农村任教津贴。继续设立名师名校长专项经费每年200万元。在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的同时,充分考虑保障义务教育段教师工资以及各项福利待遇。

(五)教育队伍专业水平提升再上新台阶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要求。应该说,我市教师队伍整体敬业,专业水平总体较高,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各项指标稳居金华市、省内前列。但是,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也存在一些距离,需要继续努力,再上新台阶。要继续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切实加强校长队伍管理,分层分类建立完善对学校以及校长的考核制度,加大对在职校长和学校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营造"以业绩评价人"的浓厚氛围,整体提升校长"智慧教育"、"全面管理"的理念和能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推进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要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山区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切实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新教师入门、青年教师提高、骨干教师高级研修三个层面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

(六)教育整体水平更加满足人民新要求

要不断提升教育均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要加强依法治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确保公开透明,维护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形象。要将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建设平安校园,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规范办学,全面管理,保障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教育收费,做好稳定工作,及时办理各类议案、提案,及时处理、答复群众来电、来信,提高办结反馈率和办理满意率。进一步完善教育宣传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好《*日报》、*电视台、*教育网、《教育周刊》等宣传阵地,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近期我市教育重点工作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开篇之年,是实现市委、市政府"创新创业促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崇尚实干抓落实"工作主题的关键之年,也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之年,意义非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再创新局面。近期全市教育重点是要完成以下十项工作。

1.加快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认真制订并严格执行《20*-2010年*市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抓住暑期有利时机,明确责任,迎难而上,确保按时完成20*年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2.加快外国语学校工程建设。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建设是今年全市重点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工程投资概算核定,正在进行工程招投标。下一步要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按时完成工程规划,确保在明年4月前完成主体工程,8月10日前交付使用,9月1日正常开学。

3.加快深化中小学主题创建活动。继续办好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促进校长管理理念的转变。要确保三项"主题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义务教育段要深化以"规范办学"为标准的教育管理改革,加快以"智慧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推动特色学校的创建;高中段教育要落实以"分层教学,差异发展"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改革。

4.加快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要进一步挖掘财政潜力,合理安排财力,确保今明两年内首先全部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同时要加强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建立长效机制,避免产生新的教育负债。

5.加快职业学校资源整合。要充分调研,科学规划,认真研究职业学校发展规律和我市实际情况,拿出最优的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可行方案,加快*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

6.加快食宿工程和破旧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的进展。切实加快尚未如期竣工的7个食宿工程项目建设,确保近期竣工并交付使用。确保完成20*年破旧校舍维修改造任务。

7.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巩固和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认真研究和推进高中段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和实施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篇(7)

Abstract: While teachers' educ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en increased during recent year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proportion it takes in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investment is still low, especially in in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e shortage of total amount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the other is the longterm lack of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eachers' education. Since Jiangsu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Province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it shoul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fullsca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re should b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funding of free normal education system, thus further intensify inservice teachers' training,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teachers'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vestment; free normal educational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是一项为教育发展培养师资的事业,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很多政策来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全面实施“十一五”战略规划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强省”的战略,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将重点从关注规模转移到关注质量上来,并将提升师资水平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强调以优质的师资带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1]教师教育发展涉及经费投入、教育结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仅从江苏省教师教育的经费状况切入,重点考察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其发展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充足的经费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江苏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在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教师教育投入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5年,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而江苏省则为1.98%、1.88%、1.98%、1.84%;1999—2006年,全国与江苏省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率平均为22.69%、16.72%,而同期全国、江苏省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平均为16.37%、21.71%。①这组数据表明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教育事业相应的快速发展。在全省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投入更是不容乐观。

(一)教师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3—2007年江苏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为18.94%、20.71%、14.54%、24.37%(表1)。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只有十二三个亿,且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逐年下降。2005年、2006年的教师教育投入与上一年相比较均呈负增长,分别为-15.55%、-7.23%。尽管2007年的比上一年增长了4.41%,但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只有1.56%,与2003年的占3.34%的水平相差甚远。

(二)教师培训经费占人员经费比例过小

在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中,除2005年占52.9%外,每年都超过了56%,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始终较高,其次是公用经费,基本占30%左右,然后是基建费,占12%左右(表2)。

虽然在教育投入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几乎每年都超过56%,但其中的教师培训经费却少之又少,2003和2004年占人员费的0.04%,2005年虽有所上升,但也只占0.1%(表3),由此可以反映江苏省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之不足。

(三)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

2003—2007年的教师教育经费中,用于师范生培养的比例高达93%以上,相应地,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最高不到7%(表4),两者比例差距悬殊,这说明江苏省有限的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使用不够合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支持不够。从绝对量来看,教师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江苏省共有专任教师565.46万人,当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只有6 000万元,每一位教师人均只有10.6元。可喜的是,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培养经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期的教师培训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明显增大,2007年达到6.78%。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经费总量短缺

在我国,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被充分认识到,多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实际投入不够。无论从全国还是各省来看,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距离4%的目标甚远。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社会对各级教育的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校或地方政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通常将重点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张上,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的基建、保障教师工资等方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在经费分配方面暂时无法兼顾教师的发展,教师教育能分到的“羹”自然就很少。

(二)教师教育重视不够

在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兴衰,收费与免费政策几经更迭,其间,由于没有有力的法制保障,师范教育经费常年短缺。经费投入对师范教育质量和规模造成了直接影响,通过师资的供给又对整个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被当作“教书育人”的工具,包括政府、学校、教师等在内的各界都将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被忽视了。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职后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相关激励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教育是随着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1]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成为教育机构新的关注领域,“教师教育”取代了“师范教育”。另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在学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终身受用,而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展现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情感的过程。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从未被认识到备受重视,再到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确定合理的教师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制度,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监管,从政策、法律、经济等层面为教师教育提供保障。

(一)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

江苏省的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为各项教师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现阶段,由政府承担全部的教师教育费用还不太现实,因此,应该拓宽筹资渠道。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

(二)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教育部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已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但仅凭这六所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对教师的庞大需求。况且,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相比之下,由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生活习惯、选择机会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属的、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扎根农村中小学的人数较部属师范院校的更多。这对于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更具实际意义。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应摆在优先地位。

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经济强省,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2006年全省GDP为21 548亿元,2007年达到25 560亿元,增长率为14.8%。2007年,全省高等师范院校约有学生82 006人,地方师范院校的学费一般为4 600元,住宿费约为1 000元/年,生活费约为400元/月,全省共计需要约30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2%。

江苏省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免费师范教育法制化建设先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规程,而且还应该加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江苏省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师范教育的地位,给予师范教育充足的经费保障。

(2)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要做好政策执行所需资金的预算与安排工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政策执行成功的关键。江苏省政府应对全省资金投入做好部署,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地方应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

(3)逐步扩大免费的内容范围。江苏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先从本、专科层次开始,然后再延伸到研究生层次。江苏省目前尚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将有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这类学校、到基层任教。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1%左右。可见,培养高学历教师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然的。江苏省应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免费教师教育。

(4)健全免费师范生约束机制。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毕业后不履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约束机制。应该在入学前让学生签订到基层和农村从教的就业协议,明确今后的权利和义务;任教服务年限的确定应该兼顾师范生个人的前途和服务任教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基本宗旨是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履约管理,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三)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师范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获得了基本的学历和教育理论,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教师更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等。江苏省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投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队伍而言,这些投入亟待增加。目前江苏省的教师培训费用分担,以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个人为辅。虽然教师个人承担较少的比例,这对一部分收入水平有限的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开销。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坚持不懈地增加投入是江苏省政府支持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满足广大教师对学历提升、增强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改进:采取多样化的形式[3],如脱产与半脱产的中长期、研修班、培训班、网络教育等形式;由省级政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体化、系列化的培训内容,使之与教师的终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逐步降低在职教育中对教师收取的费用直至免费。

(四)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在民主与法制社会,要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考试法》、《教师职务条例及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虽然规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但是在经费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4]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要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应有的经费投入,将在职培训法制化;将进修与加薪、晋职相挂钩;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星云.“教育强省”背景下的江苏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112-115.

上一篇: 幼儿园财务师德师风 下一篇: 学生会助学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