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0 06:17: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机械基础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机械基础教案

篇(1)

本文从理论依据、学案的设计、实施过程、反思四个方面探讨学案教学法应用于高三《机械基础》复习课中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为学习者提供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以使学习者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包括:认真编写教材,便于学生自学;提出现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可选择的各种学习条件、目标和情境;允许学生自己确定各种学习内容、计划和目标;分组教学,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果。

(3)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原则是: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其现有发展区之内,就应该让他们通过自学来解决;如果学习的内容超过了其现有的发展区,那么就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了,或者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自我探索。

二、学案的设计

根据实施本课题前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主动性不强,接受知识比较呆板,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些问题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会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通过学案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学案如何编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以下是本人对学案编写的思路。

(1)学案设计的原则。①课时化原则。对复习内容采取分课时处理的方法,保证一个小专题学案为1~2课时。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本课时学习的知识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加强了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利于更好地实现既定的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②问题化原则。将课本知识点转变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探究、释疑、激思,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③参与化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学案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从想要学习到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④方法化原则。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学案设计将“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同时关注学习方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⑤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如认知水平的高低,学习能力的好坏等,在编写学案时应注意将复习内容处理成富有阶梯性的、层次的、符合不同学生认知规律的学案,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一定的收获,每个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更有信心学好本课程。

(2)学案的组成部分。学案基本组成:学习目标、课前基础知识回顾、课堂探析、知识链接、拓展训练、课后练习、课后反思。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②课前基础知识回顾。让同学们对本学案中要求复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增强学习主动性。③课堂探析。学生事先完成学案中的题目,通过做题能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对有质疑的问题做上标记。在课堂上,就题目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探讨。④知识链接。知识链接部分是与课堂探析部分相关的知识点的延伸部分,也是新旧知识链接的部分,有助于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总结。⑤拓展训练。通过前面的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练习并适当拓展知识。⑥课后练习。通过课堂的讲解,课后学生做适当的作业检验这节课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也要有一定的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课后作业中,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能力的锻炼。⑦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反思和教师反思。学生反思是学生对照知识点、考点的要求进行认真反思,自我检查。比如:是否已全部掌握知识点和考点,学习之后有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存在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反思之后,通过自己或者寻求老师帮助将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这种自我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总结,自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教师反思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这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学案中哪些设计不太合理,还需改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过程

我们的学案大都包含“课前基础知识回顾、课堂探析、知识链接、拓展训练、课后练结”等环节。由于学案的编制还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在使用学案时要因材施教,不断总结、反复修改,使学案逐步趋于完善。

(1)提前发放学案,学案中明确学习目标,指定复习范围。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完成课前基础知识。因为本学案是用在复习课上,所以学案中课前基础知识练习题是考察的基础知识,高考中的题型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在后面复习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本。学生自主复习过程中,可以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为后面自学做铺垫。

(2)课堂探析部分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现形式。在本教学环节中,学生针对学案中设计的题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3)知识链接部分是与课堂探析相关的知识点的延伸部分。我们不能就本节内容讲解有关的知识,前后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因为我们现在是复习阶段,练习的题目都是综合题,它把很多知识点都融入一道题中,一幅图出现过很多次,但每次我们可以考察不同的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做题往往正确率不高,其原因是学生对基本知识不够熟悉,没有总结题型的能力,没有思考的习惯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从中指导,让学生逐步按照老师的设计,思考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思考的习惯。

(4)拓展练习的设计应与对应课时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在设计拓展练习时,应注重多设疑,使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由未知到有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学生须当堂完成拓展练习题,通过练习不仅能消化、巩固知识,还能及时为教师提供直接的教学反馈,以便教师对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相应指正,做出正确评价。

(5)课后练习,是学生用课后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课后练习中有两类题,第一类是与例题相近相仿的题型,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第二类属于提高型的题目,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挑战一下,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课后练习的布置体现了分层原则,就是对不同基础差异的学生布置不同能力水平的作业,使作业的能力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互适应。

四、反思

教有法,但无定法;学有法,贵在得法。学案教学法的重点在于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本人在教学中,对学案进行精心编制。运用学案教学法一段时间以来,得到一些体会。

(1)教师投入的精力很多,但很值得。因为在实施学案教学法之前,必须自己编写学案。在编制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让学案能起到高效的作用,不需要再浪费时间花在学生已懂的问题上,重点落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这就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2)一个良好的氛围十分重要。创设轻松平等的氛围,创设利于学生思考的氛围。创设平等、交流、合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部分内容,课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使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充分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预期设定的发展,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这也是继续研究的重点。

(4)尊重并善待不同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方式不同,思维策略不同,认知水平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鼓励并提倡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关心与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

(5)学案教学的实践,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师主动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将教师的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的以“学”为重心上,将教师的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上,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教师研究意识的增强和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光,陈启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山

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

科学版),2007(4).

[3]孟献华,李广洲.教案与学案的对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篇(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39-01

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从体系上可以分为机构和传动两大部分。由于机构比较抽象,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再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回归于实践,这一过程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因此在课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通过几年的实践、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1 案例教学方法

1.1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它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1],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并随后扩展到医学、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教学中,但直到今天,在工科教学中运用甚少。

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抽象出来的,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讲解相关内容,学生才易于理解,才能使学逐步建立起工程的观点。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强调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在课堂采用案例教学,可使学生从以往满堂灌式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就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最主要特点。②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运用案例个别的个性来说明、展示一般性。其采用的方式是,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问题更加生动形象,更易于解决。③促进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案例教学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老师和同学间,同学和同学间可以通过案例在课堂上面对面互相交流、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

2 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2.1 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①案例教学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选案例是否形象。由于案例来自生产、生活实际。有的案例内容学生可能听说过或者在生活中曾经接触到过,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也乐于接受。②案例的选择除了必须来自生产、生活实际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且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应该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历、较丰富的工程经历,并对各种零部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非常熟悉。否则是很难举出典型、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的。因此要求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多接触生活多参与工程设计的项目,经常和企业联系。这样才能够积累各种各样的案例。

2.2 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举例

在讲解绪论时,可以用单缸发动机结构分析为案例[2],通过单缸发动机构造的讲述使学生感性认识,了解什么是机器,什么是机构;在讲解连杆机构一章时,以机车车辆机构为例讲解双曲柄机构,以缝纫机的脚踏机构讲解曲柄摇杆机构让学生对四杆机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讲解齿轮系这一章时,可以用汽车的减速器作为例子,通过减速器内部的轮系结构分析汽车的各个档位特点,分析传动比的分配情况;在讲解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这一章的螺纹旋向时,可以用生活和工程实际作为案例。在家里使用过煤气灶的同学知道煤气管减压阀与煤气坛联接处用的是左旋螺纹,更换过自行车脚踏板的同学知道脚踏板轴一端是左旋螺纹,一段是右旋螺纹。开过车床,并留心观察、思考的同学知道车床的进刀丝杆和车床尾部顶尖都是采用的左旋螺纹,等等。

在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案例教学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化难为易,学生更易于接受。

2.3 案例教学法要突出重点,不可滥用

案例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应该灵活掌握,并不是所有章节,所有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对工程应用较多的重要知识点为了讲清、讲透,使学生彻底理解,就应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非重点内容,主要涉及到计算、强度、标准结构的还是用传统教学方法为好,因为课堂学习有限。案例教学方法以课堂分析、讨论为主,所花时间较多,因此,教师应该精心选择重要章节、重要知识点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来讲解,这样才能突出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

3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

实施案例教学法,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3]:①选编案例。这是实施机械设计基础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②分析案例。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案例中的内容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③总结和评价案例。这是对前一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讨论结束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写下这个案例的讨论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的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而加深印象,同时它也使教师了解到本次案例教学的成果如何。

总之,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在起点上处于同等地位,避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可以大胆地放开思路,扩展视野。在相互的辩论中以理服人,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互动性地运用所学习的知识与经验,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且,在一个方面推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当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个有益的方向[4]。

参考文献

[1] 金妙翠.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2(16).

篇(3)

如何写出又真又好的教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一、化繁为简,更新固定化教案

当前,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选定”。因为知道“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有价值。那我们完全可以把原有教案的一些格式进行整合和更新。把原有版块化繁为简,把它整合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这三个板块。理由如下:

1.写教学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旦确定了,那么就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然而,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因为,他将决定整节课中老师要引领学生去的方向。当然,只有大方向找准了,一节课才能谈得上有效与无效。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的无效并非老师教学方法存在大问题,而是教师在“教什么”上不会定位或错误定位。一旦老师选定的内容有效、有用,方法绝对不会出现大的失误。正因如此,这一点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学会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老师们写教案时最要学习的功课!

2.写教学目标。

如果把教学内容比作去目的地的方向,那么教学目标就犹如检验去目的地的最终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钻研编者意图、作者意图。方向确定了,最终有没有到达目的地,这要教学目标来检验。只有方向,没有落点,同样是空话一句。一节课上下来,最后我们要看教学效果。如果,设定的方向准确,指导学生训练的到位,那么,我们就实实在在地做实了事情。

3.写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个相对的概念,一本教材里面有重点章,一章里面有重点节,一节里面有重点内容,一课时里面也有重要知识点。找到了重点,就可以采取措施突出重点,将教学中的时间、精力集中到重点上来,就可以避免教学中平均用力,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随之得到提高。那么,怎样确定重点?依据又是什么呢?依据就是大纲或教学要求。难点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很多时候,难点是既难讲又难学的内容,当然,主要是难学,难学的内容一般也难讲。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从而确定该节课的难点。所以,在写教学重难点的时候,学生的学情也已经包含在里面了。

二、因人而异,书写多样化教案

说到学生,我们自然会想到“因材施教”,说到教师,我想也应该有“因材施教”一说吧!现实中,教师的教案都是一样的本子,一样的要求,一样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这也是弊端很多。如果让教师们体验到写教案并不是一件痛苦的差事,那么,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怎样激发教师的这种主动性呢?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1.新教师写详案。

20几岁的新教师理论水平并不差,但缺乏教学经验,对新课标的解读不到位或者定错位,因此,他们对教材的准确解读是首要的问题。写详案有助于新教师对整个教材解读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呈现,有助于自己对整个课堂环节有一个熟悉记忆的空间,有助于自己积累丰富有用的教学经验。正因如此,我们新教师备课时更应该先进行独立的写详案磨练。

2.青年教师写简案。

30岁以上的教师,可以写写简案。经过十几年的执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拥有了一定的的教学经验,已经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对教材的解读、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有了比较熟悉的认识。这时候,如果还让他们停留在原有的教案模式里,无非是消磨时间。所以应该更新教案的方法。写写简案,减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头绪,留下更多的时间、空间去琢磨教学,为教学推陈出新,这也是一种人文性的关怀。

3.中老年教师写个性化教案。

篇(4)

一、焦化厂设备安全作业的流程

1.1 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设备内作业操作要求,焦化厂应成立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制定作业方案和有效的应急事故救援预案,对职工要严格做好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工作,逐项进行安全检查。

1.2 设备内作业的程序和步骤

(1)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在设备内高处作业的应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在设备内进行动火作业的还应办理《动火安全许可证》。

(2)停机操作。首先缓陧卸压,使系统保持微正压;然后切断热源,强制通风或自然冷却;最后严格按规定地点和方法安全排放残留物。

(3)停机后的安全处理工作。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方式进行管道安全隔绝,有效切断电源,加挂警示牌。

(4)空气流通。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保持设备内的空气流通良好。

(5)定时监测。在进入设备前30min内必须取样分析,将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控制在安全指标范围内,经分析处理合格后,方可进入设备内作业。

(6)个人防护。进入设备内作业的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对设备内的介质了解清楚,针对不同介质穿戴不同劳动防护用品,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应穿戴好防腐蚀护具。

(7)封闭前检查。作业完工后,工作人员、监护人员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

(8)设备内作业完工后的处理。作业完工后,应认真检查核对,待确认无误后,再对设备等进行试压、试漏,调校安全阀、仪表和连锁装置等。对调试过关的设备,进行单体和联动试机,验收交接。

二、焦化厂设备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焦化厂设备内作业是指在焦化厂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焦化厂设备内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

(2)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导致作业人员出入困难,相互之间联系不便,作业时不利于监护;

(3)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一般温度较高,导致作业人员体能消耗过大,易疲劳、出汗、发生触电事故;

(4)有些塔、釜、槽、罐、炉膛、容器内留有酸、碱、毒、尘、烟等介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陛,稍有疏忽就会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施救。

三、焦化厂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策

1、管线设置安全对策

(1)对于全厂性使用或联结面较大的工艺管线,宜集中布置形成管线带,并采用地上架设方式。

(2)污水总排出管应设水封井。全厂性下水道的干管、支干管,在各区之间,应采用水封井隔开;水封井之间管道的长度不应超过300m。

(3)对于通过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当敷设在管线带的下部。

(4)穿过防火堤的管道,其管沟必须填平。禁止与油库无关的管道穿过其防火堤。

(5)对于甲、乙、丙类液体或有毒液体管道,禁止采用填料补偿装置。

(6)禁止借用管道上的调节配件代替隔断阀门,禁止以关阀门的方式来代替堵盲板。

(7)盲板和其垫圈的手柄应当有明显的区别。

(8)对于引入煤气管道上的蒸汽吹扫管,每当使用后,必须严格与煤气管道隔绝。

(9)对于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管线,不得穿过仪表室、变电所、配电室、休息室,不宜穿过与该管线无关的贮槽区或生产厂房。

(10)供油泵在停电、停汽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发生倒流时,应在其出口管道上安装逆止阀。

(11)各类管线的涂刷颜色应遵守GB7231—87中的规定。

2、电气装置安全对策

(1)设备的电气控制箱和配电盘前后的地板,应铺设绝缘板材,如绝缘橡胶板或塑料板。

(2)车辆上电磁站的人行道净宽,一般不得小于0.8m。当导体布置于人行道上部且离地面高度小于2.2m时,其下部应有隔板,隔板离地应不小于1.9m。

(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电线的金属护管,应当装设接零或接地保护以及漏电保护器。

(4)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维修和安全管理,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及有关规程与规范的规定。

(5)变电所和配电所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场所,但供上述场所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采用防火墙隔开时,则可一面贴邻建造。已设在爆炸危险场所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也应当采用防火墙来隔开。

(6)精苯车间应当使用铜质导线和电缆。所有导线和电缆,在五年内应至少做一次绝缘试验。每逢大修时,必须将其全部更新。

(7)甲、乙类液体贮槽区,应采取从非爆炸危险区高处投光照明的方式,甲类液体贮槽区需要局部照明时,应采用防爆灯。

3、消防设施安全对策

(1)大中型焦化厂应当设置消防站,消防站应设在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位置。下列场所应当设置消防灭火系统:

①对于粗苯、精苯贮槽区,应当设置固定式或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槽区周围应有消防给水系统。

②对于粗苯和精苯的洗涤室、蒸馏室、原料泵房、精萘、工业萘、萘酐及焦油油泵房,精萘和工业萘的转鼓结晶机室、吡啶贮槽室、装桶间,均应设置固定式或半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

③ 管式炉炉膛及回弯头箱,萘酐生产中的汽化器、氧化器、薄壁冷却器,应设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

④二甲酚、蒽、沥青、酚油等闪点大于120℃的可燃液体贮槽或其他设备和管道易泄漏着火地点,应设半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

(2)用于灭火蒸汽管线蒸汽源的压力,不应小于6×105Pa,其操纵阀门或接头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安全地点。

(3)对于各厂房、建筑物、库房等,应当备有小型灭火机,其数量应符合规定,灭火机应当设置在便于取用的地点。

(4)对于甲、乙、丙类液体贮槽区的消火栓,应当设置在防火堤外,距槽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槽可使用的数量内。

4、检修动火安全对策

正压动火法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动火方法。正压动火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在其内部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并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可燃气体密闭管道、设备外壁上补焊动火。

正压动火法的安全对策如下:①应当保持管道设备内可燃气体处于压力稳定的流动状态,如果压力较大,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将压力降低。②从需要动火焊补的管道、设备内的可燃气体取样进行含氧量分析,其含氧量必须低于其可燃气体着火、爆炸的极限含氧量以下。③如果是有条件和生产允许情况下,可在动火处的上侧加入适量蒸汽,以稀释可燃气体的含氧量。④将补焊用的钢板块在泄漏处以打卡子的方法事先坚固好,使可燃气体外漏量尽量减少,一方面可避免补焊中在焊接处着火量较大而烧伤焊工,另一方面也便于补焊得更严密更坚实。

结束语

篇(5)

在编写教学案时应考虑学生使用的全过程,关注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鉴于教学案使用的周其性和编写任务比较繁重,不少学校在倡导用教学案的教学模式的学校都要求备课组集体备课,以群体智慧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确定重点,探求疑点,突破难点。所以往往将教学案的任务由老师分别承担,再由集体研究后定稿。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度和管理上要有所作为,老师要认识上要高度重视。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结合本地区的中考考纲,了解中考对知识点的要求,明确目标,然后通读所要编写部分的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并结合教师用书,特别要阅读教师用书当中的教学建议,要认真研读其中的每一句话,因为那些都是专家给出的教学建议,这是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的指南。然后再思考教材的每一个环节该如何衔接,知识点如何体现,如何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教学案中。目标检测需要用什么题目等。有了准备接下来就可以编写教学案了。教学案中的“学前准备、课堂研讨、延伸拓展”以及作业的设计是一个重点,也是编写好教学案的关键。

二、预习导学的内容的设计

教学案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预习导学”,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肯积极性,所以设置的题目以基础为主,尽量使得所有同学能自己初步解决预习导学的内容,对不能解决的题目做好记号,也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案例:设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预习导学:

(一)学前准备

1.如果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把硬币的边缘看作圆,在纸币上移动硬币,你能发现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吗?公共点个数最少时有几个?最多时有几个?

2.你知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如何判定它?

3.已知圆的半径等于5厘米,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是:

(1)4厘米;(2)5厘米;(3)6厘米。

直线l和圆分别有几个公共点?分别说出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

案例中的第一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如果在课堂上来探究将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有了教学案,这一矛盾就能得到相应的解决。案例中的第2、3问考察在学生进行新知探究之前,是否具备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提供类比思想。

(二)新知探究

实验与探究: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小组交流判定方法(图略)

2.判定方法的总结:(类比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试着归纳,老师总结)

(1)公共点的个数。(2)d与r的关系。

3.应用示例:在ABC中,∠C=90°,AC=4,BC=3,以点C为圆心,以R长为半径画圆,若与斜边AB所在直线相交,求R的取值范围。分析:找出与AB开始时有公共点的位置。变式:如果把斜边AB改为斜边AB,那么结果还会一样吗?

问题3有一定的挑战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变得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克服困难的时候,它的才智才会得到发展。”因此设计教学案不能至于化解难点、除去障碍,使学习变的轻松,让教学变的顺畅,还应留给学生克服困难、遭遇挫折的机会,自学的难度过低与过高一样是有害的。因此设计教学案时还应对内容进行深化,附以内容以一定的挑战性。案例中的问题3中的变式学生不但要考虑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还应考虑圆与线的交点问题,中考题常常把教材中的题目通过给出新的背景,改变条件或改变设问等方式手段改变而成。这样的试题往往给学生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的感觉,很多学生因为思维定势而失分。因此我们在编写教学案题目时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变式题、题组的设计。

(三)精炼反馈

1.已知圆的半径等于10厘米,直线与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2.如果O的直径为10厘米,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为10厘米,那么O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在RtABC

中, AC=3,BC=4,

CMAB于M,以C为圆形,CM为半径作C,则点A、B、C、AB的中点E与C,的位置关系分别是?

篇(6)

一、案例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机械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践性比较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过程紧密相连,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从事机械设计有一定的基础,对工程实践过程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探讨工程实践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机械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基于以上认识,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需要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较好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我国虽然对案例教学法接受和实施时间不长,但已经在大学尤其是高职教学中已引起了普遍重视。

二、案例的切入点--机械嫁接装置

嫁接的作用是克服作物的连茬病害和低温障碍,提高嫁接苗抗逆性、吸肥、吸水能力。机械嫁接技术,是近年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它可大幅度提高嫁接速度,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了:材料、材料力学、常用机构设计、联接、轴系零部件、机械装置的与密封、弹簧等内容。

在这两者之间知识点存在着交叉点,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应用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案例如何与课程衔接

《蔬菜自动化嫁接机械自动化装置的研究》是2011年申请的教育厅课题,所研究的自动化装置能准确实现接穗与砧木夹持、接穗切削、砧木生长点切除、砧木打孔、砧木断根、接穗与砧木对接等动作,能精确地完成自动嫁接任务。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接穗和砧木的定位夹持机构设计:对接穗和砧木进行定位夹持,研究夹持的机构的实现,保证准确夹紧且不伤苗;接穗的切削机构设计:对接穗进行斜向切削,研究切削机构的实现;砧木去生长点机构设计:对砧木去生长点进行机构运动分析,研究砧木生长点去除机构的实现,保证生长点能切除干净;砧木打孔机构设计:对砧木去生长点后进行打孔,研究打孔机构的实现,并设计导向机构,实现精确打孔;砧木与接穗对接机构设计:实现穗木和砧木的精确与可靠对接。

该嫁接装置能完成西瓜的嫁接工作,即完成接穗和砧木的夹持、切削、生长点切除、接穗和砧木对接等功能,并保持动作协调、不伤苗,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项目中,涉及到了各种机构的设计,包括如何夹持砧木苗和穗木苗的夹持机构,且如何防止苗被夹坏;如何去除生长点的机构,如何顺利实现砧木和穗木嫁接的机构;如何实现砧木苗打孔的机构。还涉及到了各种机械零件的选型和强度计算问题;砧木苗和穗木苗的输送问题;电机的传动问题等等。

从这个教学案例给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具体的、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的体验,可以较好的处理好学生在学习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没有感性认识,生搬硬套教育教学原则的现象,使学生教学技能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并拉近训练课堂和实际教学的距离。

四、结论

学校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就是根据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选择合适的、实时的案例为切入点,对案例进行解剖和分解,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结合教材知识点,设置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切入点,采用渗透方法论原则,使理论联系实际并拓宽知识领域、因材施教。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实际动手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较好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在《机械基础》中,“蔬菜自动化嫁接机的研究”案例的选择具有时效性、实践性和启示性,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实时性,从而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教果。

参考文献

[1] 孙群, 内外蔬菜自动化嫁接技术研究现状, 农业机械, 2004(1).

[2] LOU Jian-zhong , ZHONG Yun-long, LI Jian-ping. Study on New Clamping Mechanism of Stock for Vegetable Grafting[C]. 2011, (5), Forestry &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683-686.

[3]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65-02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介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该课程涉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毛坯成型和机械制造工艺等内容,内容繁多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材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且内容繁多,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困难。目前,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多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薄基础学习,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进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之前,接触到的专业相关课程及实践环节仅有《工程图学》课程和金工实习,因此,学生几乎是在对“机械制造”的概念十分茫然的状态下直接进入课堂理论教学阶段的。被硬性地灌输抽象、晦涩的专业知识,所接触的理论缺乏实际的、形象的实例的支撑,使得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逐渐减退甚至排斥。

2.教学内容繁杂抽象,“学”、“用”结合困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涉及内容覆盖了工程材料、毛坯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检测技术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系统繁杂、系统协调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大多是上述知识的简单堆砌,对各类知识的传递和讲述大多繁复、枯燥,内容抽象,缺乏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提炼,无法引导学生建立自身的理解和记忆体系。从而造成即使经过理论教学、实习实验的一系列训练,学生也往往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到茫然,“知道它是什么,不知道它该怎么用”成为课程学习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

3.重“教”轻“学”,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目前《机械制造基础》的课堂教学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互动和讨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说“这是什么”,却不能主动地去探究“这是为什么”、“这可以用来做什么”。对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疑惑,教师难以及时发现并给予解答,使得问题积累,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难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现在作业、考勤、考试等环节的硬性比例计算值上,很大程度上无法顾及这些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对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长此以往,往往造成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略学习过程的问题。

上述种种问题,归根结底,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上课听不懂、下课学不懂,最终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专题案例”为基础,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专题案例,通过合理的设计将课程各独立知识模块进行有机的整合,建立以“专题案例”为载体的相对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将分散、独立的知识点以“知识链”的形式溶入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以“选题”的形式为学生设计并下发“学生选题”,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基础上以“选题组”为单位,通过协作、调研完成“学生选题报告”,并安排“学生选题汇报课”,让学生对自身选题成果进行展示。从而构建以“专题案例”为基础展开的综合化、系统化课程模式,优化《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效果。

1.课程内容“专题化”系统的建立。根据《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各部分内容特点,对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10个专题,并将其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安排、组织,建立起系统、科学的“专题化”知识系统。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2.教师“专题案例”及学生“选题”的设计。教师“专题案例”是课程课堂教学展开的基础和核心,其设计的合理性、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直接决定教学开展的流畅性和教学效果。教师“专题案例”的设计,应围绕着如何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从生产实际中选取。学生“专题报告选题”的设计,应以教师“专题案例”为基础,对相关、相似专题进行设计。在“选题”中,应设置相应的引导性提示,以便于学生把握研究开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同时,“选题”的设计应注重层次性、差异性,不同“选题”应保证不同的侧重点,以满足对不同选题小组考察的平等性需求。

3.基于“专题案例”的“拟实”学习的展开。教学的展开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认知规律,通过教师讲授基本储备知识、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将这一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融合,建立起“模拟工作现实”的“教”―“学”互动过程,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实施方案与方法

1.教学过程设计。调整《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的安排,将部分必要的基础预备知识的教学完成后,以工程实践为来源选取的针对性的专题案例,对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毛坯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等部分内容进行延展式设计,对解决专题案例所需的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展开教学过程。

具体展开过程如以下框图所示:

2.教学过程展开。改革传统作业模式,由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完成选题报告。由学生分组选择选题,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实地考察、与教师或企业专家讨论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能够初步判断信息的正确性、方案的合理性,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工程知识,增加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以“专题:典型机械零件的热处理”中的“选题:连杆”为例,设计选题内容及结构。选题应包括“选题引入选题目标选题实施选题总结”等内容,并以此作为学生完成选题报告的指导性资料,引导学生完成选题报告研究工作。

通过上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专题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课程组经过两年的积累和不断的完善,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成熟的教学方法,并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理论抽象及实践困难的问题,有效地建立并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专题案例”教学法在机械类各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也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必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1).

篇(8)

中图分类号:U67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生产企业使用到的机械设备越来越繁多,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机械设备的安装带来更大的困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此同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也随之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只有高质量的安装技术水才能高标准的完成机械设备的安装,才能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因而如何有效控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成为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重点内容之一。设备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地脚螺栓和垫铁安装设置的正确性对设备安装、顺利运转及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机械设备安装的工程特点

1、机械设备安装工艺过程复杂,从生产厂运到施工现场,经过一定的安装工艺,将设备及其附属零部件安装固定在设计指定位置上,经过调试和试运转,达到投入生产使用的条件;

2、机械设备安装精度和质量要求较高,它直接决定设备的能否按使用要求投入生产,能否发挥设备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能否保证提高设备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

3、机械设备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设备有各自的安装要求和方法,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技术要不断改进安装工艺,采用新技术、新机具提高机械设备安装水平。

机械设备安装是处在建筑施工和生产使用间的一个重要施工阶段,也是设备从制造厂出厂到建设单位投产使用的一个主要中间环节。由于机械设备结构复杂,门类跨度大,安装工艺要求多,安装程序复杂。但它们的基本安装工艺都是相同的。对于机械设备的安装来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机械设备的安装准备阶段、机械设备的安装阶段、机械设备的试运转阶段、机械设备的安装验收阶段。为了更好地把握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本文针对安装阶段中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和垫铁安装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危害性及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三、机械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和垫铁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危害性及解决对策

设备基础除了承受设备本身重量和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力外,还要吸收和隔离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并防止共振现象的发生,因而设备基础质量的好坏,对设备的运转、使用及安装的顺利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在设备安装以前施工人员应对基础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好及时处理。

1、设备基础标高过高或过低

(1)原因分析

设计施工图与设备尺寸不一致,施工时混凝土基础尺寸误差过大,施工作业不细心(模板尺寸有误)等。

(2)危害性

当混凝土基础过高时,要铲掉很多,这就造成很多材料和人力的浪费;如基础过低时,要加高基础,在加高基础的同时,如对原基础表面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设备基础的整体性,因而不能保证机械设备安装质量。另一方面,用钢材加高,将浪费大量钢材。

(3)解决对策

基础施工前,要仔细核对设计图上标注的尺寸与机械设备外形尺寸是否吻合,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要严格按照设计标高尺寸施工,误差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

2、设备基础中心线偏移

(1)原因分析

在基础放线时,把基准坐标找错;放线或施工中尺寸误差过大。

(2)危害性

基础中心线偏移导致机械设备中心偏移,因而改变了地脚螺栓的位置,使部分螺栓紧贴靠在预留孔洞上,影响预留孔二次灌浆,不能保证地脚螺栓安装质量。

(3)解决对策

在基础放线时要严格按施工图平面位置施工;对基准坐标要反复核查,发现误差立即纠正。对基础中心偏移较小的,在不影响基础质量的前提下,可采取适当扩大预留孔的方法加以解决。

3、基础地脚螺栓预留孔过大或孔内木盒清理不干净

(1)原因分析

施工中不仔细核对尺寸,预留孔偏差过大;基础灌浆时,预留孔木盒偏移。预留孔木盒清理不彻底是由于拆木盒时间过晚或采取的措施不当。

(2)危害性

基础预留孔过大会影响整个设备基础的质量,也给安放垫铁带来不便,木盒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预留孔二次灌浆的质量,也保证不了地脚螺栓有足够的拉力。

(3)解决对策

施工中要仔细核实尺寸。在基础灌浆时,对木盒固定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移动。抽出木盒时,应在基础混凝土凝固前进行,以保证清理木盒彻底和二次灌浆的质量。

4、二次灌浆不凿毛即行灌浆

(1)原因分析

忽视基础施工质量,不按规范的施工程序和质量要求操作。

(2)危害性

灌浆部位的基础表面应在机械设备安装前,铲成麻面,目的是为了二次灌浆时,新、旧混凝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保持基础的整体性。如不铲麻面,两者结合不好,会使设备产生振动,影响安装质量和使用功能。

(3)解决对策

设备上位前,先将基础清理干净,被油玷污的混凝土应铲除,并在灌浆部位的基础表面铲成麻面。同时,在急促转角出,还应铲成缺口,使二次灌浆层更加牢固。一般铲麻面的方法是:利用尖铲在光滑的基础表面凿出一个个麻坑(直径约为30-50mm)麻坑的间距可根据基础大小决定。基础较小时,二次灌浆层起重要作用的,间距可小时,一般为55-100mm;基础较大时,取150mm。铲麻面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四、地脚螺栓和垫铁

1、地脚螺栓螺纹外露长度不一致

(1)原因分析

地脚螺栓长度尺寸不标准;基础螺栓预留孔深度不符合要求;地脚螺栓在预留孔内安装高度不正确。

(2)危害性

地脚螺栓螺纹外露过长既不美观,而且螺纹易损伤,螺母就不容易倒扣;如果螺纹外露过短,受力达不到要求,影响机械设备的稳定性。

(3)解决对策

安装前要检查设备地脚螺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地脚螺栓在预留孔内的置放高度要事宜,螺栓头不要贴靠孔的底面,上部螺纹和伸出设备螺栓孔的长度须符合规范要求,一般地脚螺栓上紧螺母后螺纹外露长度为螺纹直径1/3或2/3.对于死地脚螺栓(同基础混凝土一起浇灌的螺栓)螺纹外露过长的处理方法,可锯掉一部分长度,再套螺纹;如过短时(偏差较小),可将螺栓用氧乙炔焰烤红后稍稍拉长(拉长部分为2-3块钢板)沿螺杆周边加固;如偏差过大,用拉长办法解决不了时,可将地脚螺栓周围的混凝土挖到一定深度,将地脚螺栓割断,另外焊上一个新加固的螺杆,并用钢板、圆钢加固,长度应为螺栓直径的4-5倍。

2、地脚螺栓受损及沾上污垢

(1)原因分析

由于施工配合不当,机械设备上位过早且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危害性

螺纹受损则不易上紧螺母;螺纹受到水泥、白灰污染,时间过长,硬化后不易除掉,影响螺母的松紧和拧紧,并对地脚螺栓产生腐蚀作用.

(3)解决对策

加强安装与土建的施工配合,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机械设备就位二次灌浆时,地脚螺栓上部螺纹段可用厚纸包紧,避免损坏螺纹或沾上灰浆。

3、地脚螺栓螺母未上紧

(1)原因分析

施工作业马虎,手工操作螺母拧紧力掌握不够。

(2)危害性

地脚螺栓拧紧力不够,机械设备将产生振动和失稳现象,轻者影响设备安装精度,严重时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3)解决对策

拧紧地脚螺栓时,应认真进行操作,当采用扭力扳手时,应按地脚螺栓的直径大小施加相应的扭力矩。

4、地脚螺栓倾斜

(1)原因分析

在二次灌浆时,地脚螺栓未放正并固定好,捣固混凝土时碰歪。

(2)危害性

螺母底面不能和设备底座表面全部贴靠紧密,因而受力不均.

(3)解决对策

安装地脚螺栓时应保证螺栓垂直,必要时要加以固定,浇灌混凝土时要防止碰歪地脚螺栓,混凝土养护期间要随时进行检查,,对一般设备地脚螺栓倾斜不严重时,可采用斜垫圈补偿调整。

5、紧固地脚螺栓程序不当

(1)原因分析

施工作业不认真,未严格按正确的拧紧螺母的顺序进行操作。

(2)危害性

由于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机械设备或部件受力不均,因而产生内应力,既影响设备应有的精度,也缩短使用寿命。

(3)解决对策

应使用标准长度的扳手拧紧螺母进行拧紧。

五、垫铁

1、垫铁安放位置不对

(1)原因分析

对设备承垫垫铁的基本知识理解不清,未严格按合理的要求进行摆放,施工作业马虎。

(2)危害性

垫铁不能充分发挥承受合理负载和保持设备稳定的作业。垫铁如承垫过多,浪费大量钢材;承垫过少,使垫铁局部承受荷载过大,或传递荷载不均匀,破坏基础和机械设备运转的稳定性。

(3)解决对策

设备垫铁安装前要计算所需面积和数量,以及垫铁的合理分布,一般中、小型设备计算所得面积少于实际面积,故很少计算。重型设备垫铁面积要详细计算。

2、垫铁安放过高

(1)原因分析

由于混凝土基础施工标高过低,为调整设备工作面高度,使用的薄垫铁过多;垫铁间不点焊是施工不严格未按规范规定执行,施工操作不认真。

(2)危害性

设备垫铁块数过多、过高时,使设备出现失稳状态,同时,又浪费钢材,加大工程成本。设备垫铁之间不进行点焊,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容易使垫铁产生滑移,因而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

(3)解决对策

设备垫铁的块数,应按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中的要求进行摆放,垫铁组一般不应超过5块,并应少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中间,垫铁安放平稳且接触良好后(可用0.25KG小锤逐组轻击听声检查),要用电焊点牢,以防止滑移(铸铁垫铁可不点焊)。

3、垫铁露出设备底座长短不一

(1)原因分析

使用的垫铁尺寸不标准,长的过长,短的过短;放垫铁时粗心大意,马虎不认真;不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

(2)危害性

垫铁露出底座过长,形成受力不均,同时浪费材料,又不美观。垫铁露出底座过短时,不便于调整设备。

(3)解决对策

安放垫铁时,应按规定尺寸露出底座,一般平垫铁露出设备底座为10-30mm,斜垫铁露出底座为10-50mm。

六、结束语

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针对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和垫铁质量通病,通过加强施工人员责任心,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采用以上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才能减少或杜绝质量问题,提高设备的安装精度和施工进度,为产品质量和建设工程尽早投产坚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够全面检测活动主体的综合语言素养和逻辑思维水平,在英语教学、测试、研究和应用等各个领域都深受欢迎,并且呈现出“两个下移”的趋势,即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的下移和从高级英语向基础英语的下移。这一趋势在2014年的英语高考写作命题中达到了量的攀升和质的飞跃,广东、江苏、山东、福建、湖北、重庆等省市直接以议论文的形式命题,上海、浙江、江西等省份以提纲和半开放式的方式命题,考查学生的理由论述能力。此后的2015-2016年,这一趋势得以巩固和强化。综观近五年全国英语高考书面表达真题,英语议论文写作题型的总体命题趋势是:区域不断拓展、比重逐步增加、形式趋于多样。主要表现为:话题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征;重视交际功能,兼顾情商考查;材料类别增加,回归语言本质;加大开放程度,鼓励创新思维。对此,笔者将基础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核心方案归结为“二四四二”四个层面,即两类测试题型、四项评价标准、四种写作方法和两大支撑要件。“两类题型”是它区别于书信应用作文和图表描述作文时,所独有的外部结构特征;“四项标准”在衡量和评价文章质量方面,是其内在的语义标签和外在句法标记;“四种写法”将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实践过程定量化和定性化,从而保证行文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两大要件”是支撑和拓展四种写作方法的两个共性构件,即四种方法分别对应的经典框架和模板句型。“二四四二”四位一体联动教学法是突破基础英语议论文写作难关、夯实英语必备基础、拓展英语思维水平,进而有效提升英语语言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整体方案。

一、两类题型

“两类题型”是英语议论文写作区别于书信应用作文和图表描述作文的独有外部结构特征。透过近年英语高考书面表达的种种形式外衣,我们可以将基础英语议论文写作题型分为两大类别:一是辩论型题目,二是解释型题目。

1.辩论型题目

该题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1)单一观点论述型,即给出一种观点,请你谈及个人的理解并阐释原因。如:Small things make a big difference. The small things we do can make us a responsible member of the society.(2014湖北卷);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2014福建卷)。Questioning is a bridge to learning. When you begin to doubt something and search for an answer, you will learn.(2015湖北卷)。(2)α⒐鄣闾致坌停即给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你讨论这两种观点并标明自己的立场及理由。如:Should Chinese dictionary include English words?(2014江苏卷);又如活动方式选择:面向全球的图书分享网站有两种参与方式可供选择,一是自由分享(wild release),二是定向分享(controlled release)。请用英文写信申请参加,主要内容是选择一种分享方式并简述作出该选择的理由(2015重庆卷)。(3)优缺利弊透视型,即给出某种现象或事物,请你探讨其自身的优缺利弊。如:2014年重庆卷以“My friend falls, I laugh; my phone falls, I cry.”这一组诙谐语为引子,要求学生围绕“朋友与手机谁轻谁重”展开讨论,实则让学生反思和探讨手机在当代社会的利与弊。

2.解释型题目

该题型主要表现为一种形式,即热点分析与建议:文中给出一个热点现象或热门话题,请你谈谈原因及解决方案。如:(1)网络发帖现象。最近美国留学生Sharon在网上发贴希望有人能帮助她提高普通话(Mandarin)水平,她可以教英语作为回报。请根据提示用英语给她写一封电子邮件,主要内容是说明你能胜任辅导的理由并给出讲好普通话的两点建议(2015四川卷);(2)家庭教育调查。假定你最近参与一个名为“关于父母是否对孩子感到骄傲”的研究性学习调查,请依据图表信息简要描述数据并分析其原因(2016上海卷)。

二、四项标准

综合历年评分标准,英语议论文写作质量评价指标可基于宏观的篇幅结构和微观的语法词汇视角概括为“四度”。这四项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文章质量的内在语义标签和外在句法标记。

1.任务执行程度

测试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执行任务的过程及情况,即是否跑题、偏题或漏题是质量评价的首要落点。英语写作任务执行程度主要指标包括三个方面:观点是否鲜明透彻,内容是否紧贴主题,结构是否逻辑严密。

2.句段连贯程度

句子之间要逻辑衔接,段落之间要气韵连贯。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借助以下主要的关系连词及其组成的经典句型来完成:(1)引出观点的连词有in my opinion, from my perspective, as for me, as far as I’m concerned等;(2)举例说明的连词有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hat is to say, namely等;(3)表示时间的连词有while, whenever, once, since, not…until, as soon as, no sooner…than, hardly…when等;(4)表原因的连词有because, since, as, now that等;(5)表结果的连词:so/such…that等;(6)引出目的的连词有in order that, so as…to等;(7)表条件的连词有unless, in condition that, as long as, if only等;(8)表让步的连词有even if/though, no matter what/how/who等;(9)表比较的连词有as…as, compared with等。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连贯度可通过表顺序的连接词来实现,如(1)表开始的有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in the beginning, for one thing等;(2)表承接的有besides, in addition, apart from, moreover, what’s more, meanwhile等;(3)表转折的有however, whereas, while, in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等;(4)表结论的有to sum up, all in all, in conclusion, in brief等。

3.词汇丰富程度

词汇的丰富性不仅指文章用词的数量,而且强调用词的精度与难度,以及灵活性与多样性。如:(1)名词表述influence=impact, pollution=contamination, things=stuff, young people=youngsters, duty=responsibility, ability=capacity等;(2)动词表述improve=enhance=promote, develop=cultivate=nurture, set up=build up=establish, meet=encounter, reduce=decrease=lessen, encourage=motivate=

stimulate, think=hold=argue=claim, complete=fulfill=

achieve=accomplish等;(3)形容词表述clear=obvious=apparent=evident, important=decisive=crucial=significant, rich=wealth=well-off, great=wonderful=marvelous=amazing=terrific=fascinating等;(4)副词表述in fact=actually=essentially, very much=enormously=tremendously, so= so=hence=consequently, now=at present=currently等。

4.语法准确程度

语法的准确性体现在英语词法和句法的方方面面,重点是词法中的动词和构词法,以及句式结构中的复合句和语法修辞中的强调与倒装、省略与替代。限于篇幅,笔者已另文论述。

三、四种写法

“四种方法”将英语议论文写作两类题型的实践过程定量化和定性化,从而保证行文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于辩论型题目主要有三种写法,即一气呵成法、一波三折法和正反博弈法。对解释型题目主要是一种写法,即问题解析法。

1.一气呵成法

此法一般将全文分槿个部分,即开头段、主体段和结尾段。全文紧扣观点、一气贯通,可在开头段转述题目观点,表明立场;主体段全面陈述理由和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结尾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做出结论。

2.一波三折法

此法与上文的一气呵成法有诸多相似之处,主要差别是在主体论证部分以让步的方式增加了反证法,即在直接论证后另起一段,并站在对立观点的角度,首先承认该观点的合理性,继而剖析该观点自身存在的问题,曲线回归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让主体论证部分经历一波三折的正确性回归原点后完璧归赵,更有力地证实自己观点与立场。

3.正反博弈法

此法两面论述、照应周全,正反论据、理由充裕,特别适合对立观点讨论型和优缺利弊透视型题目。该法与上文一波三折法相比的主要差别有二:其一,主体部分集中讨论某一观点或事物优缺利弊的两个层面,而且正反两部分平分秋色,泾渭分明;其二,结尾段可以用中庸态度重申两种观点各自的意义,也可以基于主体论证偏向某一观点。

4.问题解析法

此法主要针对解释型题目,只是围绕文中给出的热门现象或事物,探讨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主体部分不同于上述三种方法的论证,而重在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结尾部分也只需再次总结上文提出的解决方法。

四、两大要件

“两大要件”是支撑和拓展四种写作方法的两个共性构件,即四种方法分别对应的经典框架和模板句型。

1.经典框架

上述四种写法各自对应的经典框架如下,其中前三种方法的写作框架同中求异,第四种写法框架差异较大。

2.模板句型

上述四种写法的开头段、主体段和结尾段均有各自相应的模板句型,主要类别有:(1)开头段介绍背景,或转述话题的句型;(2)开头段表明观点的句型,或开头段引起下文的句型;(3)主体段第一、第二、第三等各条理由的主题句型;(4)主体段让步,或转折的常用句型;(5)主体段分析问题原因的句型;,或主体段提出解决办法的句型;(6)结尾段的总结句型。限于篇幅,各类句型实例不能逐一列举,读者可参阅相关教辅材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闻钟.2016高考英语满分作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篇(10)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不同时机; 效果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iming of the Us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LI Yi-ping,WANG Dong-xia,WANG Xiu-z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33):040-043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us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Method:2433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bleeding tende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l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use tim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805) and control group(n=1628).All parturient in postpartum were given compound sodium chloride 500 mL+20 U oxytocin by intravenous infus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250 μg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by directly deltoid injection.If the control group had oxytocin hemostatic failure and bleeding more than 300 mL vaginal delivery,cesarean section hemorrhage more than 600 mL,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250 μg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According to the two groups of maternal follow-up blood loss to decide whether to repeat the us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or combined with other hemostatic 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cidence,2 hours,24 hours of blood loss,needed to combine other hemostatic methods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7%,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9%,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postpartum vagina and uterus bleeding and 2 h and 24 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Different tim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sheng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1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3.012

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1],其发病率为2%~3%,但由于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存在较大主观因素,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产后出血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2-3]。天然前列腺素F2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主要成分[4]。与以往使用的前列腺素类药物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强的生物活性,高效能,较轻的胃肠道不良发应等优势,同时具有对子宫平滑肌强而持久的刺激收缩的作用,因此,可发挥胎盘部位止血作用[5-6]。目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有关报道多见于其使用后的疗效,而关于其在不同时机使用所产生的疗效鲜见报道。因此,本文探讨产后不同时机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生产且产后有高危出血倾向的病例24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时机分为观察组805例和对照组1628例。纳入标准:临产后产程超过20 h、第二产程超过2 h、产妇精神疲惫、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多胎、瘢痕子宫、多产妇、胎盘前置、胎盘早剥、高龄产妇等,凝血功能正常者,产前血红蛋白值超过100 g/L,血小板水平值超过100×109/L;排除标准:神经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产前血红蛋白值低于100 g/L,血小板水平值低于100×109/L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组别 年龄(岁) 孕周(周) 孕次(次) 产次(次)

观察组(n=805) 28.65±4.33 38.84±2.21 1.53±0.36 1.33±0.51

对照组(n=1628) 28.27±8.56 38.96±2.86 1.51±0.53 1.36±0.65

t值 1.96 1.73 1.60 1.89

P值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时机 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复方氯化钠500 mL+催产素(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0309)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批号20140507)250 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2 h顺产出血超过300 mL,剖宫产出血超过600 mL,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批号20140507)250 μg。结合实际止血情况,对止血效果欠佳者,每间隔15 min重复给药,总量不超过2 mg,使用30 min后,仍无效者,给予结扎子宫动脉、宫腔纱条填塞、球囊填塞等其他方法止血,必要时切除子宫。

1.2.2 出血量的测量及估计 (1)称重法: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相对密度g/mL)[7];(2)血红蛋白的变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估计出血量400~500 mL;(3)目测法:实际出血量=目测出血量×2(产后出血量难以准确估计,临床上对产后出血量的估计比实际出血量低30%~50%)。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标准:胎儿娩出后2 h内顺产患者出血量>300 mL、剖m产患者出血量>600 mL视为产后出血高危人群[8]。不良反应评分标准:有轻度药品不良反应症状或疾病,未经任何处理停药后迅速好转为1分;对患者造成短暂性损害,无需住院或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经对症处理后,迅速恢复视为2分;对患者造成短暂性损害,需住院治疗或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为3分;对患者系统和器官造成永久性损伤、残疾、“三致”等严重性伤害视为4分;使患者出现生命危险,需进行急救为5分;造成患者死亡为6分[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中顺产产妇1231例,其中有46例产后出血,出血发生率3.7%(46/1231),剖宫产397例其中有18例产后出血,出血发生率4.5%(18/397),总的出血发生率为3.9%(64/1628),病情未能控制,需要使用子宫止血球囊共19例;观察组顺产产妇547例,其中有19例产后出血,出血发生率3.5%(19/547),剖宫产产妇258例其中有11例产后出血,出血发生率4.3%(11/258),总的出血发生率为3.7%(30/805),病情未能控制,需要使用子宫止血球囊共2例;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使用子宫止血球囊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31,P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出现9例不良反应,而对照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61,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短时间内的大量血液丢失,严重威胁到产后产妇的生命健康。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是产后引起出血的原因[10],其中宫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管理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有效的方法[11-12]。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是常规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缩宫素是子宫收缩的多肽类激素药物,静脉滴注能在短时间内与受体结合发挥止血作用,但因其半衰期较短,主要作用于宫体,而对于宫颈和子宫下段出血作用微弱,同时当缩宫素与受体结合趋于饱和后,继续增大缩宫素的输注,不仅没起到加强其止血能力反而增大其副作用,使患者出现排尿量减少引发水中毒,因此,缩宫素每日的使用剂量控制在60~80 IU。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不同于以往的前列腺素类药物,其主要成分为天然前列腺素F2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它的分子结构上15位的羟基被甲基所取代,使其具有对抗15-羟脱氢酶的灭活作用,进而使其在体内被消除的时间延长,增加生物活性,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前列腺素的衍生物为钙离子的载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可导致产妇体内前列腺衍生物水平的升高,进而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升,从而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肌浆球蛋白轻链酶,使子宫平滑肌出现强而持久的收缩;同时缝隙链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刺激形成,促使子宫出现协调性收缩,同时关闭血窦,使出血迅速得到控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使全子宫进行有力收缩,同时增强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其起效快,从注射到起作用仅需3 min,15~30 min即可达到血药高峰,作用维持时间长达2 h。本研究采用在娩出胎儿后给予产妇缩宫素的同时给予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这使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药效在缩宫素作用消失前便已起效,维持子宫持续性收缩状态,且其半衰期长,即使缩宫素对患者作用微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也能持续性发挥良好的缩宫作用,两组配伍使用,可相互协同,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文献[1,13]报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预防出血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指出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时机为直接预防性使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无论在顺产分娩时还是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具有高危出血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妇因失血过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汪新妮,彭幼,朱燕虹.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5):696-697.

[2]赖春蓉,阮志琴.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64-65.

[3]王芙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3):2551-2552.

[4]张力.产后出血药物治疗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6):463-466.

[5] Bai J,Sun Q,Zhai H.A comparison of oxytocin and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high-risk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delivery[J].Exp Ther Med,2014,7(1):46-50.

[6]王双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85.

[7]漆洪波.如何准确评估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4):254-256.

[8] Mehrabadi A,Hutcheon J A,Lee L,et al.Trends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from 2000 to 2009:a population-based study[J].BMC Pregnancy Childbirth,2012,11(12):108.

[9]李利,胡晋红,王卓.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评分标准的制定及药品不良反应严重度指数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1):9-13.

[10]王丽红.产后出血的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1,40(9):899-901.

[11] Wandabwa J,Doyle P,Todd J,et al.Risk factors for severe post partum haemorrhage in Mulago hospital, Kampala, Uganda[J].East Afr Med J,2008,85(2):64-71.

[12] Su L L,Chong Y S,Samuel M.Oxytocin agonists for preventing postpartum haemorrhag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18(3):CD 005 457.

上一篇: 异地年检申请书 下一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