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17:03: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英语教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单元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编排内容,形成几个场景,掌握相关的单词、句型和对话等。又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nEnglishfriend》中,教材以Tom的相关信息为中心,通过介绍他的居住地点、家庭情况、个人兴趣等,设计成几个场景,然后将有关的知识整合在里面。介绍Tom的情况放在第一部分,一直到第五部分落实如何使用英语介绍一个人的方法,前后联系,环环相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在第一部分,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WheredoesTomlive?Whatdoeshelike?等问题进行思考。
二、以板块为核心,因“序”呈现
在英语教材单元内部的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展开。但教材是死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帮有鲜活生命、各具特点的个体,要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灵活处理教材,重新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
1.充分利用板块中的资源创建场景
在教材各板块内部有很多资源,却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这些资源往往更生动、更有效。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Hobbies》中,在单元的最后部分就有一首英文歌曲,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它应用到单元导入环节,随着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能使学生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感受,然后产生要学习歌曲中相关句子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情感和知识的准备。这样的资源,其实在很多单元中都有,一个游戏、一首诗都可以被我们利用起来,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本单元进行。
2.有意识地应用单元中的图片创设场景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uyingfruit》中,第一部分是MissLi购买的水果,设计成一个场景,而在第五部分,又是MissLi购买苹果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将两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从购买活动先开始,再到购买的水果,这样既符合逻辑顺序,又能让学生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提高知识掌握的效率。
一、《牛津小学英语》概述
《牛津小学英语》是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一共有八册教材,每学期一册。此教材结合了国内外英语教学的优势,不仅注重情景真实,教材的结构也非常清晰,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
《牛津小学英语》里面涉及40多个语言功能,1000多个单词,还有一些简单的语法,教材将这些内容编写在20多话题里面,这些话题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点,并运用在生活中。另外,教材的编写也非常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结合真实的情景,辅助以灵活好记的英语歌谣、交谈课题等等,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在《牛津小学英语》的基础上,编写组也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练习册、录音带、教学挂图和卡片等等,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浅谈《牛津小学英语》的优化使用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来死板地教学,加之各片区学生学习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必须要对教材进行优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简而言之,就是要对教材进行拆分、重组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充。因为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完美地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时候教材里面所呈现的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1.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比如《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 Project 1 Around our city这一环节,就可以设立小组对学生所在城市进行讨论,或者进行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参观城市著名的景点,然后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
再比如5B Unit 5 Help our parents这一章除了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以外,还可以加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家长做家务以及其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而5B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可以针对学生去医院的经历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健康,也可以引导学生向父母进行调研,问问父母对看医生这件事的看法。小学生的表达欲望是非常旺盛的,但是由于他们对英语掌握不够,因此在用英语进行表达时会有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加强引导。从生活入手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更能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补充不仅是指对知识点的补充,更多则是要教师补充一些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比如《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 Project 2 My important day,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叙述的话,可能会比较乏味,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调查,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调查结束进行分享时,学生表达的都是通过自己调查得来的结果,不仅会满足他们的自信心,还活跃了课堂氛围。
3.化繁为简,重点教学
《牛津小学英语》carton time多是以对话为主的,一般会在对话结尾的地方点明对话的深意,有的是幽默搞笑的,有的寓意非常深远。但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很容易就陷入逐字逐句讲解,将本来有趣的对话搞得死气沉沉,因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比如先让学生看卡通片,在笑笑闹闹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并进行提问和分析,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有利于他们的记忆。
比如《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A第二单元是说两个人去荡秋千,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主要内容是其中一个名为Bobby的小男孩害怕荡秋千,而他的理由在对话中也有显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出why,就是Bobby为什么不敢荡秋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找答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其实是很强的,但是他们的耐心也有限,因此如何将有些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4.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这是从整体上的教学而言,《牛津小学英语》一册教材可能会出现前后内容相似但却不连贯的情况,教师在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前,应该通读整本教材,将其中相似的部分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以免教学过程散乱。当然,整合内容时也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大纲来,不能想当然,避免整合之后出现更加混乱的情况。
比如《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 Unit5和Unit6一个是Help our parents,另一个是In the kitchen这两章是有交叉性的,所以可以结合来讲,比如帮父母在厨房做事,顺便再探讨一些餐具以及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礼仪知识。
5.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依旧以carton time为例,其实这一部分是图文结合的,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其中仍然有很多可以发挥想象的地方,教师不应该对此视而不见,可以进行适当的挖掘,发散思维进行教学。
比如《牛津小学英语》5A第四单元Hobbies的carton time有非常丰富的插图,在进行文字教学前,教师可以先放插图,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想象,在放完插图、引导想象后,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抠除,让学生结合插图填空,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和对话的能力,因为填空的部位是需要结合英语语境才能完成的。
可以说多方位、灵活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五年级的英语已经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以引导,并在学生中间进行适当竞争。小学生是比较好强的,竞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当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弱的,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引导,不时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运用自身的专业对教材进行拆分、整合并加以拓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当然,学好英语不仅是课堂的事,更重要的则是要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这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甚至家长进行引导,多开发课外的英语交流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教材又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我对优化教材内容的理解如下。
1.理解和尊重学生是优化教材的前提条件。
2.优化教材的策略要基于学生的兴趣,认知发展。
(二)对小学教材内容的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自主选用,教材的编写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PPT英语》、《牛津英语》、《新标准》、《剑桥少儿英语》、《开心学英语》等。客观地说,教材的多样化确实丰富了教材种类和教学内容,使各地方有了更多的选择。但问题随之出现:教材种类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教学内容的革新。
二、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语言规律和教学规律,把握好教材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践,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要为了教而教。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使教材真正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习。
我在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总结了一些经验,归纳如下。
(一)通过补充、删减优化教材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使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补充课外资料,丰富教材内容。
选择一些趣味的、幽默的、符合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和年龄特征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生熟知并喜欢的童话故事、小谜语、幽默小品等。在选择的过程中,我力求做到趣味性、适宜性和匹配性兼具。
如在教学比较级时,我引用了下面一个小故事。
“My nose is long”,said the rat.“My nose is longer”,said the dog.
“My nose is long”,said the fox.
“My nose is longer”,said the anteater.
“My nose is long”,said the hippo.
“My nose is longer”,said the crocodile.
“My nose is the longest”,said the elephant.
2.补充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考虑到小学生有着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利用媒体手段,通过声、色、画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如《新交际英语》第七册中的一课“houses”。课文内容有:wooden house(木房子),stone house(石头房子),straw house(草房),ice house(冰房)等。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没见过这些构造的房子,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了解这几种房子的性质,我在教学的开头,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三只小猪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几种房子的单词和他们的构造区别。
3.融入文化背景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如Sorry/Excuse me等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困扰学生的不是如何正确发音和拼写,而是如何运用得体。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3A教材中,出现人物Mr.Green,学生知道“green”是“绿色”的意思,就很容易把它翻译为“绿先生”。这时,我就告诉学生,英语中有一部分表颜色的单词也用于姓氏,如Green(格林),White(怀特),Black(布莱克),Brown(布朗)。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困惑,也能理解这些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书写(大、小写)了。
(2)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主要是通过角色表演实现的。学习了“购物”,我把教室布置成文具店,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与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体会“Can I help you?”是“你需要什么?”的意思。
(二)通过替换、整合优化教材内容。
整合的方法如下。
1.教材的哪些部分是最重要的?
2.教材的哪些部分你基本保留,但哪些部分你需要修改替换以达成教学目标。
3.教材的哪些部分要去掉?
4.哪些内容要补充以满足需要?
(三)通过创新教法优化教材内容。
教师应当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成为教材的“主人”。教师应当有勇气和能力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创新。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可创造出一种新的互动式的学习文化。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
1.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疑。
2.设置有效的小组活动。
3.设置有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
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意味着教材是一种工具或材料,可以取舍,可以编辑,教师可以自主地驾驭;而“教”教材,却意味着教材就是样本,只能照搬,教师成了教材的工具。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用教材教英语,而非“教”教材。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标准小学英语评价标准评析
教学中,教材作为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对教材进行评价,发现其优缺点而扬长避短,能促进教学活动更好的进行。近年来,我国出版了数十种小学英语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新标准)小学教材(以下简称NSE)于2000 年出版后在全国推广使用,成为普遍使用的小学教材之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外研社出版的NSE 进行评价。
1 理论依据
夏纪梅教授在《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中指出,对教材进行评价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特定的标准评论教材本身;另一种是结合教材使用者评价教材的适用性。本文采用第一种评价,标准参考了何安平教授关于教材评价提出的几个标准:
第一,教材是否有利于实现英语教育的能力目标;第二,教材内容是否覆盖课程标准提出的话题;第三,教材中的活动形式是否多样化;第四,教材中的学习活动是否能激活学生多个层次的认知思维发展;第五,教材中是否有开放性的活动。
再结合何安平教授制定的《抽样单元精读评估表》评析教材是否符合以上五个标准。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文分析的对象是外研社版New Standard English学生用书第八册。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选取了Module 1的Unit 1,Module 5 的Unit 2,Module 10 的Unit 1 作为抽样单元。
2.2 研究问题
NSE 学生用书第八册教材是否符合何教授提出的关于教材评价的5 个标准?
2.3 研究步骤
首先,完成抽样单元精读评估表得到关于5 个标准方面的数据信息;其次,根据信息研究教材是否符合5 个标准;最后,总结与分析教材的优缺点。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教材是否有利于帮助实现英语教育的能力目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对英语课程在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做出了分级规定。表1 显示的数据说明,NSE 学生用书第八册重听说,轻读写;先输入再输出,数据反映了NSE“听说领先,接受先于表达”的教学理念,但忽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观,强调把教育和生活联系起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受到杜威的影响,提出了“生活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教学理念。课标根据该理念提出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24 个话题。其中二级话题项目包括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1]表2 中的抽样单元主题包括饮食、日常生活、学校生活,符合课标中的二级话题项目。
3.3 教材中的活动形式是否多样化
王蔷教授在《英语教学法教程》一书中指出外国学者Reid 提出学习者有8 种学习风格:
视觉型———学习者通过看更有效地学习。
听觉型———学习者通过听更有效地学习。
触觉型———学习者通过触摸更有效地学习。
动觉型———学习者通过身体运动更有效地学习。
合作型———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合作更有效地学习。
独立型———学习者通过独自一人更有效地学习。
依赖权威型———学习者喜欢依赖老师的权威多过合作学习或自己学。
思考型———学习者当被给予充足的时间思考时会更有效地学习。[2]
教材中的活动形式应是多样化的,这样才能满足不同风格学习者的需要,帮助他们更有效学习。从表3 可看出,教材中的活动形式有听、说、角色扮演、画画等形式,这种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4 教材中的学习活动是否能激活学生多个层次的认知思维发展
何安平教授将人的认知思维发展进程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识别事实,即要求在阅读中找到某些信息存在与否;第二层是理解,即要求对事实作出解释、说明原因等;第三层是应用,即要求对文章的观点能够进行解释、举例说明,在相关场合应用并作出评判意见等。[3]教材中的活动应激活学生这三个层次的认知思维发展。表4 中项目的认知层次包括了这三个层次,所以说,教材学习活动的设置激活了学生多了层次的认知思维发展。
3.5 教材中是否有开放性的活动
何安平教授根据答案的自由度将问题分为封闭(唯一答案)、半开放(有选择/ 提示)、开放(自由发挥)三种。[4]根据表5 数据,在教材抽样单元项目中,开放式项目几乎没有。
4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材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强调听先于说,但忽视了读、写能力的培养。第二,教材的话题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课标提出的话题要求。第三,教材中活动的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第四,教材中项目的设置绝大部分只激活了认知的第一层次,第二、三层次被激活得较少。第五,教材项目的答案形式大部分是封闭式,小部分是半开放式,几乎没有开放式。
5 建议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就如何改进教材编写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适当增加项目,培养读、写能力。第二,更新教材话题,紧跟时代步伐。第三,丰富活动形式,满足学生需要。第四,激活深层认知,促进思维发展。第五,开放答案形式,发展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ISBN 978—7—303—13324—6,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2011:19.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3.
[3]何安平.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67.
[4]高凌飚,张廷凯.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89.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插图中涉及到许多人物,其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基本未变,但一些相关人物,如父母、兄弟、姐妹等的绘图却前后不一致。
(1)5B unit9 PartE My Classmate,Jim中初次介绍了Jim一家,其中Jim的妈妈来自日本,发型是黑色的。但到了6Aunit7 PartA At Christmas一课中,Jim一家围坐在客厅中互换圣诞礼物,比较两幅插图便会发现Jim与其父亲的形象没变,但Jim妈妈的发型却换成了金黄色,人物形象也变了,为什么父亲的形象前后一致,而妈妈却变了一个人呢?
(2)6B uint2 PartC例句2中问题:Jim比David游泳游得慢吗?但插图中出现的人物是Ben和David。由于本套教材人物较多,教师一般从三年级起就会教学生正确识别人物形象,所以学生们很容易发现插图与例句不符。
(3)值得注意的人物形象插图是Ben的弟弟Ron。在4B Unit2At a party中出现了Ben及其弟弟。插图显示Ben和弟弟的发型一致,长相相近。但在后面几册书中出现的Ben一家的形象却始终不统一,尤其是其弟弟的形象。5A Unit4 Halloween中Ben的弟弟Ron与Ben的长相还比较相近,但头发的颜色却由橘黄色变成了棕色。同时在6A Unit2 PartD中Ben一家人在一起谈论Ben的生日,与5A插图中的人物相比,除了Ben以外,其父母、弟弟的形象全都大变。弟弟和妈妈的发型改变,爸爸的眼镜也没了。另外,6A Unit1 Public signs PartA与6B Unit1 Who is younger PartA中出现了Ben的表弟Jack。而这两部分插图中的Jack与5A插图中的Ron的形象却雷同。
综上所述,本教材在插图方面的连贯性与严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除了保持主要人物形象一致外,还应该考虑将其他相关人物形象固定,力求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前后一致。
二、教材插图常识性错误
(1)6B Unit5 PartD介绍了广州的天气,并配有四季的图片。其中第四幅图画的是广州冬天的操场及周边树木。从图中可以看出,树木都是光秃秃的,跑道的一边是白雪,操场内是毫无绿色可言。但实际上自1949年以来,广州的气象资料都未曾有过降雪记录。并且据广东省气象局气温统计显示,广州出现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并不多,即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地降至10℃以下在广州并不常见。所以在广州即使是冬天树木依旧是郁郁葱葱,更不会下雪了。即使历史上有过下雪记录,也不能在插图中用极端的天气代替一般情况。因此本教材插图的作者在绘制广州的冬天时并未根据实际反映出真实的图景。
(2)人物衣着始终不变与文字的时间不符
本套教材的教学内容多数与时间关联不大,所以从3A到6B的插图中人物服饰几乎没有改变。但有一些单元明确指出了时间,但人物的着装却没有根据文字内容进行相应的变化。
如6A Unit7 PartE的内容犯了两个错误。首先,背景介绍部分告诉学生Jim在元旦这天写了这篇日记并配图。但图中画的人物却是刘涛。其次,本日记所记事情发生在1月1号,但从全国范围考虑,一月份的气温都是比较低的。即使以华南城市广州为例,在历年的统计中1月份是广州全年最冷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3.6℃。因此在这样的温度下人们的着装应该以深秋或冬季服饰为主。但教材中的插图是主人公刘涛和公交车司机穿着夏天的短袖衫,其中一位女乘客穿着短裙,这与生活明显不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1 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总特征
PEP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由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加拿大Lingo Media 国际集团合编的一部小学英语教材。共计八册,每学期使用一册。每一册分为六个单元和两个Recycle,Recycle1是对前三单元的复习,Recycle2是对后三单元的复习。每个单元又由A、B、C三部分组成。A、B部分要求掌握,B 部分是对A部分语言的扩展,C部分供选学,是A、B部分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语言运用。
PEP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例如数字、颜色、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家庭、学校、朋友、文体等,以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这些鲜活的话题,教材采用儿童喜爱的表现形式,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呈现给学生,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特色
2.1 图文并茂,游戏和活动融入语言知识,使教材从单调走向了情趣
PEP小学英语教材采用了冒泡等方式,也就是把对话的语言放在插图上,使用箭头引向说话者的嘴边。这种方法非常生动形象,而且图文浑然一体,有着儿童喜欢阅读的漫画效果,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整套教材都比较重视游戏,注重在玩耍中学习英语。
2.2 文化内容及语言技能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要学生具有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听、说、读、写技能,PEP小学英语教材在四、五年级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技能,每一个unit的A、B部分都设置了Let’s Learn、Let’s Talk、Read and Write三种类型的课, Let’s Learn是一个unit中A或B部分里的基本语言内容和语言点Let’s Talk是围绕Let’s Learn的内容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语言技能, Read and Write则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读和写的语言技能。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则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形式,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形式,要学生说必须让学生先听,要学生写必须让学生先读。从四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教材中的Read and Write就是要以读引写,通过“读”引导学生“写”的技能的形成,因此,在四年级和五年级的Read and Write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搞清楚要学生读什么,怎样读; 写什么,怎样写。
3 PEP小学英语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3.1 当前的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着的误区
PEP小学英语教材如此重视文化的渗透,如何处理好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文化部分,使其有机地渗入到语言教学中去,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在自己的教学和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前的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的误区。
3.1.1 删除
PEP小学英语教材如此重视文化的渗透,为什么还会有人删除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文化部分是一个选学内容(C部分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因此部分教师在上完A、B两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往往会忽略C部分中的文化渗透。第二个原因是教材以显性的方式来呈现文化的内容,就必然会使教师要面对如何用英语来向学生展示文化知识的问题,或者如何把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很容易能够解决的,因此部分教师就会知难而退,采取“删除”的做法。
3.1.2 缺少融合
部分教师在处理C部分的文化内容时没有做到语言与文化的融合。他们的课堂往往是先进行语言教学然后再加上一个文化的介绍。这种语言与文化相脱离的教学,只是为语言教学贴上了一个文化的标签。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必须把C部分的文化知识与A、B部分的语言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情景中进行得体的语言运用。
3.1.3 不能变通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管需不需要、合不合适都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一个文化介绍的环节。其实PEP英语课程标准并不要求我们每一节课中都要有一个显性的文化教学。而且C部分中的文化内容也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同时,每一单元的文化内容也不必与单元教学采取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大可以根据语言教学的需要对文化内容进行前后的调整和自主的拓展,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拓展得到更好地融合和相互的促进。
3.2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开展存在着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14-02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语言习惯,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但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上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一些单词、句型和日常用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不现实也并不重要。这误区会使我们偏离正确的教学目的,直接导致英语教学任务的失败。我们应重新认识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我们的英语“活”起来。那么来看一下如何灵活运用冀教版小学教材。
一、课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教授具有生活化的英语
冀教版小学英语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材涉及饮食、蔬菜、水果、动物、日常用品、文体生活、月份、星期、季节、方向、国家、购物、交通工具、家庭等。那么,怎样才能灵活运用教材呢?例如:在讲到说英语的几个主要国家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将英国的女皇伊丽莎白、威廉王子的大婚一并放入英国中简单介绍。讲到美国时可以出示奥巴马的照片帮助理解president一词,既简单又明了。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英语,饮料瓶、包装袋上的单词,衣服、文具用品上的英文,路牌上、公园中的标志等,激发学生将所学内容从书本上迁移到生活中,在校园里生生见面要用英语打招呼,平时说话时,也尽量使用英语,让学生能感觉到英语并不陌生,它就存在于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学习时可以适当地扩充一下知识,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教授chicken时可以让学生猜一猜“You are a chicken”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你是只小鸡吗?当然不是了,它的意思是你是个胆小鬼。因为小鸡的胆子比较小所以用chicken来形容胆子小的人。在讲到pig时可以同时教授“Let's pig out!”(让我们出去吃大餐吧!)在讲到颜色和身体部位时可以告诉学生“green hand”是“生手”的意思,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持久保持。还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储备一定量的词汇,丰富语言的表达,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二、课本趣味性强,教授具有快乐性的英语
小学生刚接触英语,在这起步阶段,激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快乐,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学生才想学、爱学、乐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歌曲、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从而为综合运用英语做好良好的铺垫。冀教版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的不多。所以,教师在教有关学习用品、交通工具、体育用品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通过实物或实物模型来呈现单词。在学习动物时,可以加入游戏,让学生模仿声音或动作,来猜测动物名称,增强学习乐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听音画画、涂色、连线或听指令做动作等。也可以教英文歌曲,融音乐与英语教学为一体,在教唱过程中,可以把该节课的重点句型和有关的词汇或单词编成歌曲或韵律诗,让学生从机械、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提高学习兴趣。在教授完歌曲Find A Friend后,可以让学生在玩丢手绢的游戏时,改唱英文歌曲。教师要灵活地转换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会了灵活地使用英语,又在说英语的同时享受了学习英语的快乐。
三、课本语用性高,教授具有交际性的英语
冀教版小学英语的文章内容涉及了许多交际用语,如:问路、购物、家庭介绍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语用的角度,根据情况教授具有能动的、交际性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它会随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变化。教师要努力创造直观生动的语言环境,利用实际生活情景、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等形式创设情境,还可以多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说一说、演一演等形式,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是一种用来表达情感、交际沟通的工具,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却变成了一种近乎“模式化”的对答方式,而忽略了它的交际能力。如果我们随意找几个学生来对话:“How are you?”多数同学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I'm fine. Thanks. And you?”根本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殊不知还有fine,pretty good,good,great,fantastic,just so so,not bad,couldn't be worse,so bad……这些表达的方式。有一个笑话就是调侃我们这种“模式化”的英语学习。一位刚到国外的中国留学生落水了,不会游泳,旁边有人问他:“How are you?”中国留学生立刻回答:“I'm fine,thank you!And you?”然后那个人以为没事转头就走掉了,后来中国留学生就淹死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大声地呼救“Help!Help!”。从这个笑话就不难看出我们现在的学习还存在着许多读死书的例子,我们的语言是“死”的。儿童在这一阶段很容易产生“把英语当成学科而不是语言”的错觉,大量时间放在背单词、背课文上而降低了语言表达和输出能力。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教材:狭义地理解教材即是“教科书”,广义地理解教材是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各种形式、所有相关的教学材料。[1]2.教材的“二次开发”: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所进行的适度增删、调整、整合和加工,以及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情境,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它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使教材的使用更加开放灵活。
(二)理论基础
1.儿童语言学习观它既强调儿童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又重视来自外界环境的语言输入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巨大作用。此观点认为人从出生时就会构建对生活世界的个性化的理解,同时具有向所处的环境感悟学习的本能。2.二语习得理论语言的掌握,无论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下实现的,都是在真实的语境中大量输入之后,慢慢形成的语用能力。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不仅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更加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认知,使其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二、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原则
教材“二次开发”虽然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但并非教师的随意行为,它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具有以下五种意识。
(一)遵循课标的原则———课标意识
教材“二次开发”要以课标为本,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与整体要求,遵循新课程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材“二次开发”。
(二)基于教材的原则———教材意识
教材“二次开发”必须是在基于教材基础之上的再构,在对文本进行深入透彻地理解、剖析的前提下灵活地、个性化地调整、运用与优化教材,使教材的“二次开发”更符合教学情景的需要。
(三)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主体意识教材
“二次开发”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切实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质、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整合、调整和加工,选择和改编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内容。
(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原则———生成意识
教材“二次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资源,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前沿性,实现课程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动。
(五)经济效能性原则———实用意识
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要体现“成本”最小化,尽可能用最少的物质、精力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效果,开发的资源易找便用,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六)关注核心素养养成的原则———素养意识
教材“二次开发”应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语言的学习过程不只是语言知识与技能掌握、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过程,它还是学生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完善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三、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内容
(一)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
文本重构是教材“二次开发”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教师根据教材整体要求及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裁剪、整合和挖掘,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重构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文本,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增加或删减教材内容无论是增加或是删减教材内容都不是随意而为,教师首先要明晰单元的核心语句及语用功能,在此基础上围绕单元主题对文本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增减,以保障教材在教师的处理之后仍然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理念的要求、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学生的需求。例如,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Lesson29,教材内容只是分段介绍了ThanksgivingDay与Christmas在哪个月在哪一天,而没有涉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的介绍。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加入了西方最重要的两个节日的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Inthispicture,thefamilyiscelebratingThanksgiving.ThanksgivingisadaytoremembersomeAmericanpeopleinhistory.TheysailedfromBritaintoreachAmerica.PeopleeatturkeyonThanksgivingdayinAmerica.OnChristmasday,peopleeatChristmaspuddings.AtChristmaseve,childrenputtheirstockingontheirbed.TheywanttogetpresentfromSantaClaus.PeopledecorateChristmastree.Theyarehappy.在学习中西方节日时,加入节日的起源和不同的文化内涵,还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追根溯源,去深层次了解中西方迥异的节日文化。学习食物时,通过Myfavouritefoodanddrinks和Dif-feretfoodindifferentcountries等话题介绍,让学生感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食品、饮食习惯以及饮食文化;在教学问候、告别、道歉、购物、过生日、受欢迎的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时,也适当补充西方文化和习俗,将外国文化恰当巧妙地融入语言教学之中。2.单元教学内容整合《新版英语》编写特点是主题式编排,一个单元就是一个话题或一个专题,整个单元都是围绕这一话题来建构语篇或选编对话。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单元的高度来分析一个对话或一个语篇。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合理地统筹单元知识,以单元为线索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调整、补充,使知识的层次和脉络更加清晰。当然在整合中必须体现单元的整体设计,体现单元内容的逻辑关系,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此外更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便于师生的教与学,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2]在教授人教社新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Seasons时,依据教材本单元共分为6个课时,依次介绍四季。我将此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四个季节共同涉及的话题:四季的顺序、起始月份、气候特点等内容重组和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既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对比学习、纵向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合理调整教材顺序教材顺序的调整是指单元之间顺序的调整以及单元内课与课之间的调换。虽然教材的编写大都体现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逐步过渡,但是英语教材每个单元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没有绝对的难易,因此,教师完全可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的顺序做适当的改变。[3]例如,教材中的语法现象常常在几个单元几课书中分散出现,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可将这些内容放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集中呈现、操练、讲解,让学生更加完整清晰地了解这种语法的基本内容,再次遇到稍作提示即可,这也符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4]此外,国际国内每天都有时事发生,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时事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调整前后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现实社会和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学情境的“二次开发”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的三要素,教师是教材与学生间的“介绍人”,教师的最大作用就是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全面的个性化解读后,将平面的、机械的、呆板的文字转化为一个个场景、一个个任务、一个个游戏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突破重点,掌握核心语言。例如,在教学《精通英语》五年级上册“Lesson27Whatabigzoo!”时,教师在黑板一侧画了一个方框,充当动物园,并发出邀请:“Hello,boysandgirls!Wemadesomeanimalsinartclass.Thisisourzoo.I’dliketoshowyouranimalsintheclass.”学生拿着自己的图片上前展示,并将自己的动物卡张贴在动物园内,教师引导学生描述:Thisismycat.Imadeit.Ilikemycat.It’slovely.师生及时评价:It’sbeau-tiful.It’scool.贴了几个动物后,教师引导学生描述Oh,Whatabigzoo!Thisisourzoo.Look!Thatisacat.Isthatyourcat,×××?该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教师继续反复强化本课新的功能句子:×××madethiscat.×××madeit.然后教师放手,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继续上前描述询问。随后板书并学习目标语言:Isthatyourfish?Yes,itis.No,itisn’t.教师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真实的语境,事先让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画小动物,课堂上将黑板设计成动物园,让学生在真实的问询中,在客观存在的信息差中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体现了“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英语教学理念。
(二)对资源载体的“二次开发”
教材的“二次开发”不仅仅是对文本文字的开发,还包括有声读物、影像、音像材料、数字化媒体材料、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些媒介都是知识的载体,为我们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语言输入的渠道,增加了语言学习的开放性和鲜活性,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习效度。
(三)对线上学习的“二次开发”
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扩宽学生学用语言的渠道,“一起作业”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就特别适合小学生课后自主复习、听说训练、课后检测,而且学习目标清晰化,路径个性化,结果可视化。每一种工具,每一次提醒,每一份奖励,都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丰富有益的教育环境,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成长的起点。这个平台让学生爱上“作业”,同时推进学校、家庭乃至于社会的协同教育,让学习成为美好的体验。
(四)对学科活动的“二次开发”
我们经常结合教材文本,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课外活动,把英语学习从有限的课堂扩展到无限的课外时空,阔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1.创建英语广播站学校组织优秀教师,搜集、学习了国外大量教材,整理编写了地道、鲜活的实用英语口语《英语365句》。英语教师和英语广播站的同学们轮流利用每天中午广播,组织全校师生进行《英语365句》口语训练。每周五安排英语“展示台”,学生自愿报名在广播里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英语365句》的学习成果。2.举办“英语艺术节”我们将每年的五月份定为“英语艺术节”,届时为全校学生提供展示英语学习成果的机会,进行全校英语节目汇演。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3.晨唱英语歌每天早上课前十分钟全校师生通过微课视频一起学唱英文歌《HappyEnglishHappySong》,视频中有歌词的解释、教师的范读、每句话的跟唱、歌曲动画以及教师特意编排的舞蹈动作,而且为低、中、高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歌曲微课视频,班主任组织学习,英语老师巡视辅导。为检验学习效果,在学期末进行全校“HappyEnglishHappySong”的汇报演出。“HappyEnglishHappySong”以唱歌的形式进行英语学习,既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又可以通过歌曲了解外国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我们还常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使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如开展“我的家庭演讲会”介绍家庭成员及职业;设计“我爱……”展开联想,进行演讲;定期举行“英语小博士比赛”、评选“SuperSinger”“Coolactor”,等等。学生在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锤炼语言,英语的学科素养也在慢慢积淀。
(五)对学习环境的“二次开发”
我们还特别注重创设英语的学习氛围,在教室里布置了“HappyEnglishCorner”,每个月更换一次,这里集汇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丰硕成果:英文贺卡、美文赏析、谚语故事、外国文化介绍、世界名胜、学生的英语小作文,等等。“HappyEnglishCorner”不断丰富英语情景,扩展学生学用英语的空间,展示其英语学习成果。小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和利用是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倩.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一、认知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
现在认识学习理论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对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学习。
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013版为例)
1.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五、六年级完成英语二级目标,即: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相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够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2.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总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三年英语的基础上,本教材和前面的教材具有连贯性和承接性。
此外,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的机会。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听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前提和基础。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能力。写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在记忆活动中,如果只运用一种模式十分单调,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英语和接受信息时,应充分调动多个感官,充分发挥眼、口、鼻、脑、手等感官的作用,牢固地记住所要识记的材料。
在英语学习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性知识,这册教材也专门设计了这样的活动(Let’s wrap it up,Tips for pronunciation)。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有帮助。
3.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包括6个单元,两个复习模块,每学完三个单元都进行复习。由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可知,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后来遗忘得慢。因此,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进行总结复习,这样就能对识记的内容保持长久的记忆。
内容方面,都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容易接受理解的话题。这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形式呈现方面,本册教材有丰富的彩色图片,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大部分内容都配有录音,有声有色,变无声的书面语言为地道的英语听力,变刻板的书面知识为生动的语言呈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英语这门语言,让语言“活起来”。
每一单元都有“Let’s try”部分。这部分让学生听录音,录音的内容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的模拟,此部分结束后才是“Let’s talk”部分,由此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语言输入才有助于合理的语言输出,这是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先通过听力部分引起学生对情景的了解,再通过对话,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语言和情景相交融,最大限度地还原语言活动的真实场景。
此外,Songs in each unit 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歌曲都对应该单元的内容主题。小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记住所学知识,因为小学生爱说、爱唱,这些歌曲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能被调动起来,而且这也是寓乐于学,劳逸结合的方式,学生既可以快乐地学习,又可以在歌曲中得到放松。
二、问题的提出
客观地说,西北是一个经济与教育都欠发达的地区。因此,本次教材的更改对我区所有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人担任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我在使用《新起点》教材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整理和贯通知识困难,其原因是前四册学生未学(虽然一、二年级也开设英语课,但所用教材是《快乐英语》,词汇量小,对话内容简单),直接从第五册学习,造成知识断层,学生接受费劲,学习兴趣不浓。我在教学中也感到十分吃力,一节课下来甚感疲惫。
三、问题的解决及示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师不能只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是教材的建设者。为了弥补教材的缺陷,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复现,在教学中,我对《新起点》教材进行了分散词汇教学,适度整合内容的举措。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极大地保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13时,本课有关食品的新单词food,beef,bread,sausage,meatball,pancake,sandwich,tomato,potato,carrot,mantouchicken,milk,fridge一共14个。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一堂课40分钟,对14个新词熟练达到听、说、认读的要求,的确极具挑战。为了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将本课单词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过实物、图片、游戏、TPR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做到三会。“词不离句”,这是词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我将已学会的7个单词应用于对话“Do you eat...?”“Yes, I do./No, I don′t.”中,融入了lesson 21 Part B中的句型,做到了教学内容的适度整合,学单词不枯燥,并且突出体现了英语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同法,将另外的7个新词在下一课时完成,通过以“旧”引“新”,由“已知”到“未知”,既复习、巩固了上一个课时已学的7个单词,又很自然地引入了新单词的教学,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大大降低,学得懂,乐于学,学习兴趣日渐浓厚,教学效果也越明显,我也感到由衷地欣慰。
四、对《新起点》教材的几点建议
1.增加中外文化背景介绍,渗透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英语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文化意识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才有兴趣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他们的语言,这样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就可以成为文化双向交流的参与者。
2.清晰听力材料,提高辨音、发音的准确性
英语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力是基础。小学入门阶段的听力素材应力求语音清晰、规范,语速适中,内容由浅入深,尽量降低学习者在语音理解方面的难度,让学习者能把重点放在熟悉、学习、模仿语音和语调上,以能尽快地确立合适自己的英语发音的一种思维方式。
3.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增加TPR活动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活动即全身反应教学法,它的优势是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节奏与律动中,激活记忆,习得语言。
4.缩减课时内的新词量,增加其复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