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食品药品安全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7 03:25: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乡食品药品安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乡食品药品安全

篇(1)

(一)食品药品安全是统筹经济社会和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与各方面都有着紧密地联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精神,从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保持社会安全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属地监管责任。

(二)乡政府成立“乡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村要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各村主任担任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并设立一名食品药品安全联系人抓好日常工作。

二、协调配合,抓好落实

按照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各自职责,各村要设立食品安全联系人,对乡域内的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场所和单位进行监控,特别是小食品店、小商贩、小摊位、小作坊进行监管,不断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假、依法维权能力。特别是在“五一”、“六一”、“十一”、“中秋节”、元旦、春节和夏季、冬季等节日和季节性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为农牧民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药品消费环境。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村、各单位要把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考核、统一监督。各村要成立以村主任为组长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协管员,组织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开展经常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做到网络各环节的工作全面到位。

(二)创新机制,健全制度。要建立联席会议、食品药品案件举报查处和信息报送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协调。各村、各单位要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逐步探索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增强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反应能力。

篇(2)

(一)从无到有,均落实了“五个一”工程

相对于县级来说,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起步更晚,底子更薄,业务开展有待进一步“挖掘”。但是,笔者抽查的5个乡镇均能够按照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先树“形象”,先后已落实了“五个一”工程,即一块“牌子”——有专门的办公室(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办公室)、一套人马——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领导小组、一个专职人员——专职食品药品协管员、一张桌子、一套档案资料等。

(二)稳步推进,内部档案资料不断完善

一是明确职责,合理定位。5个乡镇协管办都能“量体裁衣”地制定出本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具体工作制度,成立包括分管领导在内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积极作为,掌握动态。各乡镇协管员都能够适时建立、更新辖区内的食品药品企事业单位、人员有关的信息资料,及时收集、掌握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三是周密部署,年度工作安排有序。各乡镇都详细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出台了“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的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方案,能及时上报季度及年终工作情况总结。其中,__乡在20__年还及时组织部署了奶粉、生猪定点屠宰等大型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制订预案,积极应对突发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防止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蔓延,__镇、__镇、__乡等乡镇政府与时俱进,及时制定了《突发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明确了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应对措施。五是落实责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为进一步强化企/事业单位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人意识,落实地方管理责任,__镇党委、政府与辖区内村两委、学校及其重要的食品药品企/事业单位签订了《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目标协管责任书》。

(三)宣传到位,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家喻户晓

各乡镇协管办积极行动,多措并举,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氛围。__乡利用网络平台——“__乡先锋在线工作站”网站开辟了“食品药品专栏”。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及时录入了辖区内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等各项基础资料,并加载有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知识。__、__等乡镇在镇广播电视台插播期间利用农民喜爱的点歌栏目飘字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颇受广大百姓的信赖和欢迎。

(四)敢于作为,专职协管员尽职尽责

成立乡镇协管办的初衷在于其有效发挥协查协管作用。近年来,通过乡镇协管员举报、协助查获的案件数数不胜数,各乡镇协管办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在06年的__镇,因某一医疗机构负责人拒不配合,躲着拒绝签收《行政处罚决定书》,乡镇协管员得知情况后及时赶到,说明情况,注明签收事由,见证签字,致使案件履行异常顺利。__、__等乡镇协管员积极作为,主动介入,不定期到辖区内药械经营使用单位进行随访、宣传、督导等,既受到药械从业者的欢迎,又受到百姓的赞许,有力的保障了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篇(3)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头绪多、情况复杂,而又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才能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为切实提高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多次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并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明确职责,镇政府分管副镇长与各村委会之间签定了《*8年度食品药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了镇政府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

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一)农产品源头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今年以来,我镇继续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一是我们从实施产地认定入手,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全镇共有绿色食品1个品种,生产基地1000亩,无公害农产品3个,基地3个,面积1.5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今年5月,全镇3次抽检了4个绿色食品药品、无公害品种,全部达到合格标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全镇共发放宣传材料1800余份。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活动。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为有效控制食品药品源头污染,进一步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环节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食品药品监管、质监部门不断加强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乳饮料、纯净水、兴奋剂生产经营等食品药品质量专项检查,检查食品药品生产销售150家,查处食品药品质量违法行为6起。制定了重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对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三)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监管、工商部门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开展专项整治,严打违法行为。针对夏季是各种传染疾病的多发季节开展了“儿童食品药品”、“夏季饮品、奶制品”、“亚硝酸盐经营使用”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一经发现,从重处罚,决不姑息。5月份共查办案件2起,查扣假冒伪劣乳制品8箱;通过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教育和警示了广大经营者,震慑了违法分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严格落实属地综合监管责任制,重新划定监管区域,以监管示意图的形式明确各监管人员的监管区域、监管内容,责任到人。突出重点,严格巡查方式。工作中,我们把经营业户的经营资格、商品质量、进货渠道作为市场巡查的重点内容和环节,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违法经营者依法处罚,并对其不良行为记入档案。

(四)餐饮消费环节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章立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政政府要求,成立了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监管所长和各食品药品监管相关成员单位为成员的镇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人员。统一行动,对全镇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重点对农村小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持证情况、场所卫生条件、生产经营范围、内部卫生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予以了查处。活动期间,共出动监督力量53人次,监督专用车辆12辆次,检查各类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36家,超市等各类食品药品经营单位101家,处罚总户数39户,其中警告29户,罚款10户,责令停产5户,查处不合格食品药品40余公斤。大力开展保健食品药品的专项整治。对经销保健食品药品的药店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在标签、说明书中宣传疗效和其他特定保健功能的不合格保健食品药品进行了严历查处。农村家宴安全和学校食堂专项整治。为进一步加大农村家宴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结合我镇实际,确定在全镇开展以餐饮业、农村家宴管理、学校食堂为重点的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一是严格按照食品药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对餐饮业和学校食堂进行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等级,集中开展学校食堂、饭店餐饮单位、农村家宴监督检查。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关心“三农”问题的高度,将农村家宴安全管理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对各村申报的农村家宴进行监督检查,加强食品卫生和防病知识宣传,从技术指导入手,规范农村厨师经营行为,对农村厨师所承接家宴的购物、制作、废物处理、场所布局等各个环节食品安全工作检查监督,确保农村群众饮食安全。

(五)畜禽定点屠宰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薛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不断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注水肉、病死肉上市销售,为全面推进放心肉工程,镇政府在东家埠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于5月23日至24日对我镇的三个肉类经营市场和经营肉类的小超市进行专项整治,规范了猪肉经营市场。

三、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4)

一、精心组织,加强措施

其塘镇党委政府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高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刘瑞文同志为组长,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罗水香同志为副组长,镇直各部门负责人,各驻点干部为骨干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事实为依据,拟定了<<其塘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方案>>.<<其塘镇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其塘镇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三是健全全镇监管网络,落实相关责任人,坚持了月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四是实行季联合检查制度.五是加强食品卫生法规宣传教育.

二、加大检查力度,强化市场监管职能

2010年4月由镇政府牵头召集镇直各相关部门就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五一”前后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一是明确部门职责,二是对辖区内各自部门任务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预防与检查,并每季度将工作情况报送镇食品药品工作站,三是及时上报信息.4月份由镇政府牵头,由工商,卫生院执法人员组成3个组对辖区内,特别是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加工户,食品经营户,宾馆,饭店,学校食堂,卫生院进行了地毯式检查.每天出动执法人员20多人次,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的一律取缔,有2户卫生许可证已过期,已责令迅速换证.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消除了市场安全隐患及监管工作盲点,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0年7月8日至9月10日对辖区内流通领域环节食品经营户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检查,共出动执法人80多人次,执法车辆2台,检查80多户及圩镇集贸市场。同时,加大对农村食品经营户监管力度,做好国家关于食品监管三个 100%”的工作.

三、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快速检测网络体系

1.为提高村级信息员业务素质,主持召开食品药品信息员培训会,全镇18个村1个居委会共19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学习了<<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为食品药品快速检测网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5)

1、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

2、豆制品整治“回头看”活动。

3、小饭桌的专项检查。

4、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检查。

二、检查时间

4月9日-5月20日

三、检查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4月10日至4月18日)。在各街乡的配合下调查摸底食品生产企业、无证豆制品加工点、辖区内的小饭桌(含无证)、建筑工地食堂的基本情况。

2、检查阶段(4月21日至5月9日)。市局生产科指导下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建立我区食品生产企业台帐;开展豆制品整治回头看行动,对无证生产加工点予以取缔;在网格员配合开展小饭桌的专项检查;与区住建局共同开展工地食堂专项检查。

3、整改阶段(5月12日至5月20日)。督促各被检查单位落实整改要求。

四、人员分工

1、食品生产单位检查组:市局一人,车辆586。

2、豆制品整治回头看行动检查组:车辆:139E。

3、小饭桌检查一组负责大办、万办:车辆238。

小饭桌检查二组负责宝办、伍办:车辆:的车。

4、建筑工地食堂检查组:住建局一人,车辆:的车。

五、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现场检查要求:

1、食品生产单位检查以市局食品生产科相关要求为准。

2、无证豆制品加工点先下达现场检查记录,然后联合公安、城管、工商部门予以取缔。

3、小饭桌、工地食堂重点监督检查:是否无证或超范围经营;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登记制度落实情况;食品储存、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是否存在交叉污染;菜品制作加工是否符合规定;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餐具盛放和消毒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使用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肉及肉制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一是食品及其原料采购。检查落实食品和食品原料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制度,严厉打击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劣质食用油、问题乳制品、不合格调味品、非食用原料、餐具消毒不符合卫生要求等行为。

二是食品及原料贮存。检查小饭桌、工地食堂落实原料及食品添加剂贮存相关情况,禁止食品储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严厉打击非法存放和使用亚硝酸盐违法行为,杜绝使用腐烂变质食品的行为。

三是食品留样。检查小饭桌、工地食堂留样制度落实情况,对未落实留样制度或留样不符合要求的餐饮单位责令其整改。

四是持证经营及人员培训。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持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五病”调离制度落实及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对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基本卫生条件合格告知单》的,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或健康体检不及时和漏检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办证、补训、体检并办理健康证。

(二)工作要求

一是掌握标准。参加检查人员在现场检查之前,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掌握检查标准。(食品生产单位检查:食品生产单位标准化日常监管记录表;豆制品整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城区豆制品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致城区豆制品生产经营者的公开信;小饭桌检查:《市城区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小饭桌检查监督意见书;建筑工地食堂检查: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第四类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建筑工地食堂检查监督意见书)。

二是搞好配合。各检查组需要街乡配合的,与分管领导取得联系,争取支持,派人参加我局行动。

三是痕迹管理。检查人员准备好检查文书,规范记录,结束后存档。

篇(6)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18-05

引言

为推进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部于2001年提出“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2003)[1]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定义为:采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评价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简单来说就是对财政资金与办事效果的比较,即能否以低成本的方式办更多的有效果的事。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普遍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财政理论、“3E”原则①、委托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2]。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是国家财政支出经费的一部分。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进行绩效评价,分析专项经费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产出影响效果等。通过开展专项经费绩效评价,实现对专项经费的有效监管,规范专项经费支出行为;可以发现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不规范的地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并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使用绩效;可以根据绩效来体现不同省份的专项经费配置结构以及差异性,为下一步的专项经费投向提供参考性建议,使得财政专项支出的总绩效达到最大。本文主要探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的理论方面,即通过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最终选取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推进绩效评价实施的配套措施。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的总体思路

绩效(Performance)是效益、效率和效果的统称,包括行为过程与行为结果两个方面[3]。普雷姆詹德对绩效的定义是: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作的贡献与质量,包含了节约、效率与效益[4]。坎贝尔(Campell)等人的绩效理论认为,绩效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本身,是由个体自身控制可以观察到的行动或者行为。评价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设定的标准和规定的方法,对事物发展结果所处的状态或水平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评价需要符合评价依据的合理性、评价标准的公正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产出影响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活动的总称。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进行绩效评价,首先需要确定绩效评价的目的,通过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与选择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选择模型确定指标权重赋值,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的评估与检验,最后对绩效进行分析与总结(见下页图1)。

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绩效评价最先存在于管理学当中,然后衍生到其他领域。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的方法从最初的基本方法,如分类法、比较法与结果法等,发展到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高级方法,如关键绩效指标法、① 平衡计分卡、计划任务考核法、360度绩效考核法②等[5]。

本文选择引入了计划任务考核法的关键绩效指标法来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见图2)。

通过引入计划任务考核法之后的关键绩效指标法,可以将专项经费任务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具体量化的任务通过价值分解与逻辑分解,提炼出这些任务的关键驱动因素,根据关键驱动因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程度,从而选出这些任务的关键绩效指标,来进行绩效评价;另一部分不能具体量化的任务通过考核任务计划以及任务的完成程度,来进行绩效评价。选用引入计划任务考核法之后的关键绩效指标法,可以结合定量化评价与定性化评价的优势,从而全面地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进行评价。

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支出有不同的方向,包括药品标准制修订补助、药品(包括餐饮服务、保健品、化妆品)抽验补助、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能力建设等多个分项目。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的路径

要充分发挥出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与效益,既要注重经费的分配,也要重视经费的绩效。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绩效评价的过程是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努力贯穿于财政支出管理的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模式以财政资金为主线,主要包含在财政预算、执行、产出与监督四个环节(见图3)。依据绩效评价全过程的原理[6],专项经费绩效应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篇(7)

通过检查评估,促进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把药品安全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推动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组织形式

(一)检查评估对象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相关监管部门,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企事业单位。

(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开展自查自评;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评估组,对各县(市、区)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三)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负责本辖区检查评估的组织实施。

三、评估内容

(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主要从组织领导、整治重点、安全保障、宣传信息与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检查评估各县(市、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共分为5方面18项58条,详见附件1《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表》。

(二)群众对药品安全的满意度情况

主要包括对国药准字公信力的评价、对打击假药的看法、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对药品广告的意见、对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

(三)涉药企事业单位开展自查自评情况

主要检查企业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SP)标准的执行情况;对基本药物和高风险产品的风险控制情况;电子监管码实施情况;质量受权人制度落实情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药品医疗器械研发资料的真实性、及诚信建设情况;医院制剂使用和临床用药管理情况。

四、评估方式

(一)听取汇报。听取各县(市、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和各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汇报。(工作汇报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本县(市、区)对照检查评估标准自查的情况及辖区内药品安全的总体评估情况;2、对本县(市、区)专项整治开展情况的分析归纳;3、本县(市、区)的专项整治工作主要成效(以数据及事例证明);4、专项整治期间查处的大案要案;5、专项整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6、对当前药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建立药品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议)。

(二)查看资料。查阅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报表以及有关工作制度规定、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卷宗、新闻宣传等资料。

(三)现场检查。随机选择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单位进行实地检查,各类型有代表性企事业单位均不少于1家。

(四)开座谈会。召开涉药企事业单位、医药行业协会和群众代表参加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五)问卷调查。对过往群众、经营单位营业人员、基层执法人员等进行随机访问和调查。

(六)情况反馈。向各县(市、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反馈检查评估情况,提出整改建议。

五、评分办法

(一)综合评估。主要根据《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表》(见附件1)评估地方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分值100分,权重0.8。

(二)群众满意度。各县(市、区)按照统一印发的测评表组织问卷调查(见附件2),不少于50份,评价群众满意度。分值100分,权重0.1。

具体评分办法:1个满意得10分;1个基本满意得5分;1个不满意得0分。

(三)自查自评情况。各县(市、区)在企事业单位自查自评基础上,抽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及医疗机构各不少于1家)自查报告,自我评分。分值100分,权重0.1。

具体评分办法:自查报告每少一份扣1分,自查报告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每份扣1分。

以上3项中,第1项由联合检查组参照各县(市、区)自查自评报告进行检查评分;第2、3、项直接采纳各县(市、区)自查自评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并随机抽查核实,各项评分加权汇总后,得出总评分,满分100分。根据各县(市、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突出成绩和明显不足,在总评分的基础上可适当加减分,分值为±5分。得分95分以上为优秀,85分以上为良好,80分以上为合格。

六、检查组组成及时间安排

(一)年8月(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每个县(市、区)检查评估时间1天。

篇(8)

一、工作重点

(一)开展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市场大检查

1.针对春节期间消费特点,以米面粮油、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酒类、保健食品、饮料、茶叶、调味品、糕点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生产集聚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等为重点区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治理和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

2.加强节日热销食品、民俗特色食品和节日餐饮服务监督检查。重点开展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展销会、农家乐等场所的节日热销食品和民俗特色食品的监督检查,加强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食堂(含幼托机构食堂)、养老院食堂、连锁餐饮企业、工地食堂、农家乐、年夜饭供餐单位等重点单位的节日餐饮服务监督检查。要加强年夜饭承办餐饮单位登记管理。

3.突出重点区域和产品,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在药品日常监管基础上,强化对药品购进渠道、冷链管理等药品质量安全风险点进行重点检查,着力加强对药品流通、使用环节主渠道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和特殊药品从药用渠道流失。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医疗器械零售企业的监督检查。按照现行互联网销售监管要求,做好春节期间网络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的监管工作。

(二)开展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大排查

1.加强对节令食品的风险监测。加强对腌制食品、米、面、油、酒等节令食品的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

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加强对高风险性、关注度高、量大面广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坚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坚决防范和有效杜绝群体性危害事件的发生。

3.加强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检查。要以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较多、风险度高的品种为重点,进一步对食品、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广告虚假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

(三)开展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整治

1.加大打击力度,对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重处。加大对食品药品制假售假、“两超一非”、食品欺诈和标签标识虚假夸大、不符合法律法规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对问题企业和商品立即采取责令改正等行政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加强宣传,畅通“12331”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依法投诉举报,维护合法权益。各社区、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的宣传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适时节日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警示,及时上报不合格食药产品信息,引导科学合理消费,努力形成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格局。

二、工作安排

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1月24日开始,至3月9日结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1月24日至1月31日):各社区、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宣传发动。

并督促涉食药经营户进行自查自纠,及时整改。

(二)联合整治阶段(2月1日至3月6日):街道食药安办、社区食药安全工作站、街道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分工,组织开展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三)总结提高阶段(3月7日至3月9日):各社区食药安全工作站、街道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并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情况,于3月8日前报送街道食药安办。

街道食药安办将适时开展督查通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街道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社区食药安全工作站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针对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分析、排查、预防和监督等工作,同时要组织好对辖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视察督导活动。

(二)加强宣传引导。

篇(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令人防不胜防,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预期越来越高,由于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环境带来的次生灾害不断加剧,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工业污染没有明显得到改善,农业、畜牧业加工的产品受到严重污染,农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有机磷农药是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的农药品种,约占我国农药使用量的50%。[1]主要有毒死蜱、乐果、敌百虫、敌敌艮、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60余种,分为三类:剧毒类: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保棉丰、氧化乐果等;高毒类:甲基对硫磷、二甲硫吸磷、敌敌畏、亚胺磷等;低毒类:敌百虫、乐果、氯硫磷、乙基稻丰散等。有机磷农药具有诱变性和致畸性,对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伤害尤为突出,防和控制有机磷农药对食品的污染就显得非常关键,加强对有机磷残留的监管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合理开发和正确指导农药使用,不仅可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农业损失,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来源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来源主要有环境污染,土壤(60%沉积)、植物(根系吸收)、水体(水产品污染)、大气(气流携带)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农作物,农产品畜禽直接施用农药而被污染,以蔬菜和水果受污染最严重。农业生产中,农药直接喷洒于农作物的茎,叶,花和果实表面,部分农药被作物吸收进入植株内部,以皮,壳,根茎残留多;通过食物链污染,农药污染环境,经食物链传递时可发生生物浓集,畜禽鱼类体内农药残留主要是取食大量被农药污染的饲料,造成体内农药聚集,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致使农药的轻微污染而造成食品中农药的高浓度残留。

2、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中也具有较大的使用量,能抑制血液和组织中的胆碱酯酶,从而引起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有机磷农药的分解速度较快,在农作物中的残留时间较短,一般触杀性有机磷在数天或2~3周内即可分解,内吸性有机磷在3~4个月以后才能分解。蔬菜、水果中的有机磷在2周即可降解50,有机磷农药在食品的清洗、加工过程中会减少。有机磷农药对人是一种神经毒,抑制

体内胆碱酯酶使体内大量乙酰胆碱聚积引起中毒,测定体内胆碱酯酶的抑制情况。急性中毒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轻度中毒:头晕、无力、多汗、胸闷、恶心、食欲不振,瞳孔缩小、血中胆碱酯酶活力下降20~30%。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有流涎,大汗、呕吐、腹痛、腹泻、气管分泌物增多,轻度呼吸困难,血压和体温升高,神志清楚或模糊,肌肉纤颤等,血中胆碱酯酶活性下降50~75%。重症中毒:除上述症状表现外,瞳孔小似针尖,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昏迷及惊厥等,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可下降75%以上。慢性中毒:迟发性神经炎,急性中毒后第二周产生神经系统症状,下肢运动失调,神经麻痹。多数有机磷农药无明显的三致作用。有机磷农药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及消化道侵入人体,进入体内6~12小时后血中浓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分解,至24小时以后已难查出,48 小时内可完全消失。对于甲胺磷、丙胺磷、丙氟磷、对硫磷、马拉硫磷、伊皮恩、乐果、敌敌畏、敌百虫、丙胺氟磷等中毒病情恢复后4~45天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

3、有机磷农药对中毒机理

有机磷农药的性质不稳定、易于分解;无论纯品、制剂还是残留于环境、作物介质中的大多数有机磷农药都比较容易氧化、水解或降解,环境温度、pH值、水分能影响这种过程。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亲脂性、生物富集作用强,溶解性较好,易被水解,在环境中可被很快降解,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性小,具有降解快、残留低的特点。有机磷农药品种在结构上具有许多共性,主要分为五种结构类型:磷酸酯型(敌敌畏、久效磷)等;硫代和二硫代磷酸酯型(对硫磷、乐果)等;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型(甲胺磷、棉安磷);焦磷酸酯型(治螟磷);膦酸酯和硫代膦酸酯型(敌百虫、苯硫磷)等。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有机磷农药除少数为固体外,大多数为油状液体,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于降解失去毒性一般不易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蓄积性较低,烹调加工后农药残留量少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有机磷酸酯类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的转化很快,摄入后6~12h在血中浓度达到峰值,24~48h可完全排出。有机磷酸酯为神经毒素,主要是竞争性抑制乙酯胆碱脂酶的活性,导致神经突触和中枢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累积,从而引起中枢神经中毒。有机磷农药在生物体内往往会氧化成比原来农药毒性更大的化合物,从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稳定性及其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有机磷农药对环境安全和人、畜健康的主要威胁在于其残留的急性中毒等方面。

4、有机磷农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有机磷农药容易在植物性食品,尤其是水果蔬菜中残留量高,残留时间长。农作中有机磷农药主要来自直接污,也可从土壤中吸收,蔬菜吸收能力依次为;根类>野菜类>果菜类。蔬菜和水果中有机鳞农药生物半衰期为7―10d,在高等动物体内分解快,不易残留。[2]敌百虫广泛在农林植保、水产养殖甚至卫生害虫控制上长期大量使用,但这类农药由于毒性较大,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农产品与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一直令人担忧。已知敌百虫对害虫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并兼有毒杀作用,对植物具有渗透性,适用于甘蓝、水稻、麦类、果树、棉花等作物的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也常用于畜禽寄生虫及水产类动物疾病的防治。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以及用药以后,敌百虫很容易降解为毒性更大的敌敌畏。由于技术上的限制,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能同时准确检测敌百虫和敌敌畏两种农药的方法,敌百虫降解为敌敌畏的转化率也不是十分明确,尤其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降解情况更是知之甚少。由于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自然界极易分解,在生物体内能迅速分解,残留的时间短,所以慢性中毒较为少见。在食品中的残留情况:与有机氯相比数量甚微,残留时间也较短。一般 食品与根类或块茎类作物比叶菜类或豆类的豆荚部分残留时间长。因此,有机磷农药较多地集中于水、果品、蔬菜、作物等食品或饲料中,尤其是水果和蔬菜最易吸收有机磷,且残留量高。食用喷洒高毒农药不久的蔬菜和水果,或者使用因农药中毒而死亡的畜禽肉品和水产品,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较高的食品,农药在人体内逐渐蓄积,最终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引起慢性中毒;有些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具有潜在的“三致”作用。

5、措施

5.1减少农产品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减少农药对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的直接污染,要根据农药的性质严格限制使用范围,严格掌握用药浓度、用药量、用药次数等,严格控制作物收获前最后一次施药的安全间隔期,使农药进入农副产品的残留尽可能的减少,减少农药在环境中转移的间接污染而导致农副产品中的残留。

5.2完善有机磷农药的管理

建立健全现行的农药管理法规体系。加强《农药管理条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有力保障。开展全面、系统的农药残留监测工作能够及时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状况和规律,查找农药残留形成的原因,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提供依据。提高农民素质,正确合理使用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而且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5.3建立保障与检测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在有效执行各项法规的基础上,要应用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要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全面提升我国食品的生产水平,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寻找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过程中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具体方法或手段,加快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以达到食品安全链条的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放心的食品。制定标准,并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测工作,广泛使用GC-FPD或GC-NPD,用GC-MS仪准确定性,对于高沸点或热不稳定性的有机磷农残,用HPLC-UV。也有使用GCGC-TOF-MS、HPLC-MS、HPLC-UV、LC-MS、SFC、HPLC-MS-MS、CE等进行有机磷多残留分析,对已污染食品妥善处理。

对农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制开发高效 低毒 低残留农药,要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的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进一步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安全、科学、合理用药,不得随意提高农药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一律不准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提高农药产品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新型无残留、低残留农药,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新型无残留、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宣传、推广,给予相应的鼓励性措施,建立产品追溯系统,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召回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晶玉等.有机磷农药分析检测方法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184~185.

[2]杨军.我国食物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及干预措施[J]中国公共卫生 2000,(08).

[3]朱彬,张敏.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污染及防治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篇(10)

中图分类号 S4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12-01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农药残留问题最受关注。作为重要农业物资之一,农药的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按照规范使用均会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尽管各级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农药的管理,明显降低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但由农药残留而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屡见不鲜。阳谷县作为农业大县,在农产品上一直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将监管工作真正落实到农产品生产源头上,确保城乡居民可以吃上放心农产品。结合工作实践,对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1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原因分析

1.1 农药的过量及频繁使用

农药的类型一般包括2类,即内渗性和内吸性。内渗性药剂的主要特点为易扩散,造成农作物的根、叶、茎、果实等全身器官均会发生药害,防范难度大。内吸性药剂易残留在农作物上,经过代谢作用进入植株的各个部位。植株一般可通过自身的代谢分解含有毒性的物质,但目前农药使用量过大、过于频繁,而农作物的分解能力有限,造成植株体内有害物质积累越来越多,最终使农作物的分解功能发生紊乱。加上农户在收获农产品时,由于忽视了农药残留问题,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1]。

1.2 土壤中残留农药的释放

不少农户在使用农药时,不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正确使用,为了省事,一般都是选择喷洒的方式,而且也不关注农药的流量、喷出的角度、力度等,导致只有少量药剂喷洒到目标植株上,而大量农药落在土壤中。这些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或者紫外线的作用,部分可以转化为无害物质,但还有部分未能分解,混合在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2]。

2 控制措施

2.1 科学施用农药

农作物上发生的灾害包括病害、虫害、杂草等,不同原因造成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均会有所差异。因此,防治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以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病虫害发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抗药性有所差别。因此,要结合灾害的发生特点、规律及具体的发生阶段,科学选择施药时期、确定最佳用药量,以增强施药效果。如成虫的抗药性强于幼虫,成虫期防治要加大农药用量,且效果也不佳,最好在幼虫期防治;对于草害,刚萌发时抗药能力弱,防治效果最佳,而随着杂草的成熟,需要不断增加用药量。由此可知,结合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科学施药尤为重要,如果防治时间早,则可用较少的药剂即可达到效果,减轻农作物发生农药残留等问题。农户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药剂说明书上标明的剂量,不得自行改变用药量。如果施药量过大,则会造成农作物中农药严重超标,不仅对坏境产生污染,还会危及人体健康;若施药量过小,则无法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此外,喷药时要结合药剂的形态、特点等采取灵活的方式,如农药的剂型为乳油时,则适宜采取兑适量水喷雾的方式[3]。

2.2 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充分认识到农药残留的严重性,可对农户、技术人员及消费者等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管理、监督,尽量减少农药用量,且在农产品监测方面加大力度,严禁农残超标的产品进入市场中。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市场上非法制造农药、非法销售农药的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阳谷县近年来统筹多个部门,对市场上销售假冒农药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毒性大、残留期长的农药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16年按照最高限度处罚了12户农药经营户,对当地农药市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4]。

2.3 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可追溯制度

对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创新生产技术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了对农产品实行有效监管,阳谷县实行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在县、镇、村3级层层落实下去,并建立起责任追究制度。以阳谷县丰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其通过网络技术,将大棚内蔬菜产品的生产履历信息快速采集与实时上传,实现蔬菜产品从地块、品种、田间、采收、加工、包装、检测到追溯码生成的数字化管理,使生产的每一件蔬菜产品都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全程的质量安全管控信息,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参考文献

[1] 赵银宝,张燕.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7(1):62-63.

上一篇: 重点工作安排 下一篇: 调研分析报告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