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2 17:08: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编辑出版学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编辑出版学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1-0148-04

收稿日期:2011-07:10

作者简介:王勇安(1962-),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它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及时间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与学科专业知识及时间环节一样,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也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在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等课程领域探讨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比如,林有祥的《对教育学学科逻辑结构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郑开玲的《管理学应该从何处开始――对管理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寻证》(《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张建华、芦平生的《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它们对探求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厘清课程建设思路、明确课程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编辑出版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程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和学时分配比例等问题上,对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至少存在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体系逻辑、违背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和忽视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等逻辑误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造成学科争议、门类芜杂、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检讨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寻求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问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

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可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编辑。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篇(2)

编辑出版学专业从最早的几所名校“拓荒探路”到今天的数百所高校共同实践创新,已成为全国高校覆盖率较高的专业之一。其发展规模过快,专业设置门槛偏低等因素造成的后遗症不断凸显,如核心课程不确定,教材编写不成熟,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内容、方法与出版业发展实际脱节,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以及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模式等问题,都值得编辑出版学界同仁认真思考和研究。①②③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和原有的传媒产业格局大变脸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业也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浪潮中,编辑出版学专业在专业内涵、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环境的转变对人才培养过程提出的新要求,即大编辑学时代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融合传播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和出版行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新要求。这三个要求也正是目前所有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院校面临的三大共同难题,能否认识到并适应这个趋势和要求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④

与普通公办院校相比,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师资、资源和条件以及政策方面存在着种种短缺和限制。如果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墨守陈规不求突破,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就面临着问题。当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把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创新能力,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但从目前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活动来看,还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实践性师资缺乏,缺少“双师型”人才,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管理和组织松散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⑤因此,独立学院要想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特色,必须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同时又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笔者具体以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例(以下简称珠海分校),分享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进行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能为相关院校同行提供参考。

一、编辑出版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珠海分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十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全面而又行之有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采用“课堂-课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在课内外实习基地的搭建上,先后在校内外通过学院和学校层面不断地为本专业同学开辟实践舞台,在学习模式的探索上,探索出一套以研习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专题研习工作坊(如图1),该模式从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开始,与专业课学习相配合。

图1 工作坊实践模式

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实行“全程导师制”,为学生各阶段学习指派不同层次的导师,加强学生选课、研习、实习、升学、就业等学习活动及人生规划的系统性指导意见。在课程学习方面,实行课程导学模式,课程导学将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内容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知识、能力与技能结构、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的先进教学资料、讲座视频录像等。

在课程设置方面,珠海分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设在文学院,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的先天优势,同时突出了实践实验性课程的设计。如在实验课程属性维度方面,具体划分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工作坊课程、个性课程,通识选修课等实验课程。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又开设了新闻、广告、电视、报刊、图书、教科书、网络、音像电子、摄影和摄像等覆盖当前编辑出版多个专业实践领域的核心课程。其中,教科书编辑学、电子杂志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开设为全国类似院校首创。

在师资队伍构建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入编辑出版一线,了解行业实情,专业从开办之初就聘请了有多年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级编辑担任专业的教研室负责人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授,教师与编辑身份的重合,不仅提高了教学成效,还有力地缩短了专业教学和行业实际的距离。此外,在地理位置上,我们利用自身毗邻港澳台的优势,先后多次引进了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师资。

在学生课外实践方面,专业设立了学生科研专项经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愿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外科研活动。学院鼓励教师结合科研和社会实践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在本专业特色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专业下属的编辑出版实验室自2004年以来,成功创办了面向校内外的报刊图书等各类实践成果展,这一展览模式已成为本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的特色平台。

二、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落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这是由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培养不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无法孕育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因此,在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大框架下,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导向下,还应就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认真思考,针对专业特点来构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当前实践教学状况的审视与分析

笔者一直承担本专业实验课程和工作坊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亲身教学和收集大量师生反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以及相应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结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如何将基础理论课的知识内容与专题实验课的操作环节联系起来,真正地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实现理论的效果,一直是困扰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部分高校采取单一教师同时教授两门课程的做法虽然在形式上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但是长久来看,并不能发挥教研团队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因为毕竟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术业有专攻。

2.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有待创新

以工作坊为代表的实践实验课程的内涵决定了其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但多数教师在思想上并没有转变观念,仍然采用一言堂式的讲授教学,或者名义上虽然让学生开展小组创作,但各小组之间以及内部成员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在汇报机制上也只是采用传统的PPT汇报形式,不能完全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收获、心得,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协作交流的方式,在针对学习者的评价上,大多数教师仍然是简单地套用现有的教学计划、考核标准与方法,采取基于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方式,同时还缺乏评价结果的交流和反馈。

3.缺乏立足本专业学生实际和学科特色的实训教材和讲义

以《教科书编辑学》课程为例,目前大多数同行院校开设的是图书编辑学而非教科书编辑学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教科书策划、组稿、选稿、理稿、校对和排版等基本能力。目前市面上的图书编辑学教材有很多版本,但专门针对教科书编辑专题进行探讨的为数不多,而且教科书编辑学的范畴大门类多,编辑理念更新快,如果随意采用,则会出现教材在内容体系上过时和过于抽象、脱离实践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相关工作坊的教学上,多数教师都是推荐多本所谓的“烫手”教材和著作,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在专题的取舍上也存在着较大随意性,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框架和实践内容都不太明晰等等。

4.缺乏支撑相应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平台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多数教师反馈自己对实践课程有很好的设计,可是苦于纸面化操作,不能利用虚拟网络数字化技术开展模拟仿真实验。同时,由于文科学生在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同时缺乏后续的继续学习、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机制,学习者即便掌握了实践课程的一些基础知识,在面临具体的实践问题时还是表现出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推进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实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这一切又都靠相应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才能得以实现。

5.缺乏创新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实践自组团队

按照传统的方式,实践内容是根据理论课程体系编排逻辑和篇章节的形式来组织的。这种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是单一角度的片面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学科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彼此渗透的趋势,学习者学完之后仍有可能不能独立地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另外,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也是实践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的实验实践课程多数是分专业、分年级、分班级的组织形式,高低年级不同专业之间同学在学习同一个内容的过程中,彼此没有任何交流、协作和经验传承,更谈不上与社会专业组织机构的交流和学习。因此,除了由教师引导的实践形式之外,应该多成立以专业、课程为背景的专门团队组织。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在编辑出版专业课程框架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实践:

1.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建立专业综合性联结课程

本专业现已开设报刊、图书、电视、新闻和网络编辑等实践教学工作坊,旨在培养编辑、排版、采访、报道、拍摄和制作为一体的多元复合能力。目前各主干课程都已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联结机制和各课程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如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完成出版现代技术等以技术指导为目的的实践课程学习后,相继进入图书排版等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实践环节,两门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已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实现了有效的联结,同样的专业联结也体现在音像电子编辑、视频编辑和网络编辑等与新闻采编学的联系上,可以说这种课程之间的联结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能力训练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同时,在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一直倡导的是模拟真实出版行业报刊杂志发行流程基于角色任务的课程实验训练方法,如在图书编辑实践环节,设立主编、责任编辑、美编和内容编辑等角色,通过小组分工的模式共同完成项目实践。

表1 编辑出版学专业相关课程联结关系表

专题项目 相关课程结合

视频项目 广播与电视节目制作与摄影、摄像

2.以多门实验课程联合教学设计为思路,完善课程合作与综合能力开发的机制

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编辑出版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合作机制。每学期末,各课程老师会集中协商下学期的合作意向,定出合作模式;而新学期初则确定具体合作的细节或要求。在学期末,会举办一次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跨年级、多课程的项目作品展,通过展览,锻炼和体现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撰能力、平面宣传品设计排版能力、摄影摄像能力、节目短片的制作能力,新闻能力,展销能力,网上推销能力、市场调查能力、公关能力及分工合作协调能力等。

3.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编制格局,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对于部分工作坊课程,在实践中并没有现成的、完全符合要求的教材可用,例如笔者承担的网络工作坊课程中的电子杂志制作课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本全面的、指导电子杂志创作实践的教材。因此,对于实验教材和讲义的编制,采取与编辑出版学的专业编排实验结合起来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相关工作坊实践的同时,也同步地进行实训指导手册和讲义的编制工作,通过整理成册,形成符合课程实际的自主教材,同时将这一模式在全院工作坊中推广。

4.巩固实践教学模式成果,加强网络支撑平台建设

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课程的功能属性已经明确,但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仍比较欠缺。直接套用现成的网络教学平台往往受固有平台模式限制,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科的教学实际,也不能适应特定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系。譬如,在工作坊教学的电子作品评价环节,急需建立一个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的综合数字平台,将档案袋式评价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综合起来,实现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因此,我们选取编辑出版专业部分课程为试点,以编辑出版行业市场运行机制为借鉴,以相应专业课程理论为指导开展实验,建立了出版发行的学生社团模拟机制,如完整的报刊设计、编辑、排版和发行机制,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网络支撑平台,运用虚拟仿真的方式,以网络化的形式再现编辑出版发行流程,达到了高效便捷的专业实训的目的。

5.鼓励学生以社团组织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萌发了许多有意义的专业创意,同时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各种有创意的作品,但这仅限于个别课程的临时随机创作,没有进行及时的深入总结和推广展示。应将这一实践形式常态化和公开化,以突显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特色。因此,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实践社团,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由专业教师做指导,以课程常规训练项目作为课题,同时通过引入社会项目合作的方式,将企事业单位的真实课题和任务带到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项目设计与制作,大胆发挥创意,明确行业标准,体验设计过程,实现专业学习和社会生产的结合,同时以此作为专题教学的形式,探索教学深入实践一线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以最终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林书兵,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陈藩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聘教授,高级编辑)

注释:

① 曾建辉. 编辑出版专业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探析[J]. 出版科学, 2011, (3): 57~59.

② 李建伟. 中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现状研究[J]. 编辑之友, 2009,(1): 78~ 80.

篇(3)

作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高校,我校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用”合作办学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媒体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建成了与地方媒体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省内唯一省级特色专业。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编辑出版学属于文学学科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应具有应用性与复合型特征。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47所高校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其中,8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39所为地方高校。通过走访调研、查询教育部阳光招生网[1],对比分析这47所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定位与目标,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不同特点。

研究型大学强调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武汉大学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要求,具备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掌握系统的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广博的科学与文化知识,能适应出版业市场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则重在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如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培养目光敏锐、创意新颖的数字时代的新媒体编辑、记者以及新闻从业者,为转型中的中国媒体产业输送具有新时代新技术特点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学型大学则以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培养应用型的编辑与出版发行等人才。如北京印刷学院,主要培养掌握编辑出版、语言文化、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书刊编辑策划、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新闻机构等从事编辑策划、出版管理、发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教学型高校,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紧紧围绕地方新闻出版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联系地方行业媒体协同办学,着力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理论基础全面、专业技能突出、职业品格优良,能在报刊、书籍出版、新闻宣传等部门,从事一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近年来,突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比重。

二、“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即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协同运行模式(如图1)。这一模式与新闻出版行业采、编、印、发运行模式紧密结合,高校与其他协同主体间可以进行调整,相互融合,以满足高校专业教学和企业用人需求。打破关门办学的瓶颈,与新闻出版产业、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以确保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与省内9家报社、2家期刊社、3家出版社以及2家民营出版公司、3家网站、4个印刷厂、6家新华书店等29家媒体、企业签署了实践教学合作协议,聘请这些媒体、企业的老总和技术管理专家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与兼职教授,逐步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图1 “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一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集中体现了“产、学、研、用”思想的精髓。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6个协同主体紧密合作,突破高校人才培养关门办学局面。通过引入行业技术、人才、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了编辑学、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艺术学等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多单位协同的立体辐射式合作专业建设模式。

二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实现了高校与协同主体间的深度融合。各协同主体可以结合行业、企业优势与特色,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与高校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合作,为培养新时期多媒体数字化行业发展急需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有利于高校与协同主体间协调发展。一方面,根据协同主体提供的市场变化、行业发展、技术更新、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把行业人才市场的短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行业企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与咨询服务的要求,促进行业企业与高校专业建设双向健康发展。

三、“6+1”协同创新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实践

1.“6+1”协同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教室与岗位协同、教师与导师协同、学生与员工协同、作业与作品协同”的双岗位、双教师、双身份、双成果的“四双”机制,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灌输式向开放式、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4)

一、编辑出版专业的特点及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对理论与技能都要求较高的一个专业,主要用于报纸、图书及网络等多种媒介的传播。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熟练掌握现代出版学等理论知识和方正飞腾、Photoshop等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运用方正飞腾、Photoshop等软件进行文字与图像素材的编辑,如利用方正飞腾对图书内容进行排版,如利用Photoshop对图书封面与插页进行设计等。学生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软件的学习,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报纸编辑出版,图书编辑出版,以及网络编辑出版等工作。而当下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成为编辑出版专业为适应当前数字出版大趋势的课程,因此实施项目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模式,其主线是项目,其主导是教师,其主体是学生,其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在合作的形式下去相对独立地完成项目,在实施项目时,制订方案,实施项目,以及评价等都由学生全程掌握。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认为学生有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不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只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鼓励。项目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发挥其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提高操作能力的过程,在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反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项目教学法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编辑出版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一直是提倡进行实际实践,而项目教学法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方法之一,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有很强的借鉴和应用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具体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剖析。

项目教学方法如果想要有效地实施在数字出版教学中,首先要进行确立项目,简言之,立项。编辑出版的立项要求以编辑出版的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学中能够接触到的实际对象为素材,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紧扣主题,既要包括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点,又要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项目。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上来看,所立之项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宜要求过高,也不能要求过低。一般来说,教学中的项目的确立会比较小,有利于学生单独或者结成规模较小的小组完成,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在编辑出版方面实际操作的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编辑出版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教学项目就是进行电子日历的制作。通过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这个项目是比较适合学生单独操作的,学生选择的素材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自于其他媒体。以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制作电子日历,使学生看到了实际的成果,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需要注意的方面,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方法,并且进行作品点评,给学生制定项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讨论项目内容,制订编辑出版的项目计划。

合理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按照“制作电子日历”项目的任务要求,需要根据学生收集的素材,由学生独立或者由二至三人的项目小组共同制订该项目任务的计划、确定工作程序,然后教师给予指导并认可。在现代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是一个重要课程,作为数字出版方向的引领课程,进行一个完善的项目教学计划颇有必要。在学生进行该项目实践之前,教师以就方正飞腾软件的操作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使用技能。因此,在制订计划时,教师要告知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详细的讨论,以减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由于电子日历的制作的一些问题不单单呈现在技术层面上,也出现在一些审美习惯和艺术水平上,所以教师在指导计划制订时,需要进行特别指导。

(三)实施并实现项目计划。

这一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性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教师作为项目指导者需要掌握学生的项目实施的步骤和相关的材料,通常,在项目实施前,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把握项目方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掌握,争取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避免挂名的情况出现。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新的问题和困难出现,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避免项目实施中断。在这一阶段,若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按照筛选出来的实施方案进行任务分配,大家各司其职,达到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任务逐渐淡化,以学生为主要项目实施角色,逐渐熟悉编辑出版专业中需要掌握的操作技巧。

(四)项目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

通常来说,这一阶段作为完成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是查看学生的项目实施的效果、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的阶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一样,好的评价通常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差评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尽量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但也不至于过分自我满足。项目评价阶段,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各组的长处。项目评价的最优效果就是,学生既有所收获,又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一阶段的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总结,使同学们思路开阔,获得收获,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电子日历的制作作为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的项目教学法成功实践的实例,不仅使学生与教师出色地总结了本课程的学习心得,而且给其他的课程教学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例。

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编辑出版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法一定阶段之后,根据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是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直接影响着项目教学法的可持续发展,其既是对前一段教学工作的总结,又是接下来的新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对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才能够使项目教学法真正落到实处,让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工作得以有机结合。本研究对我校编辑出版专业的12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主要从学生编辑出版理论知识、编辑出版相关软件应用两方面对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编辑出版理论知识的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学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前者范围较广且难度较大,作为一个专业的编辑出版人才,其文学方面的积累不是一时的,是一世的,因此,在此对文学知识的积累无需过多分析,只需培养学生日常积累文学知识这一良好习惯。后者较为具体,考查内容主要是课本与教师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考查方式一是传统的试卷方式,二是结合具体操作,从具体实践当中观察其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试卷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编辑出版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从具体操作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二)编辑出版相关软件应用的分析。

编辑出版相关软件的应用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制作出的报纸、图书、网页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其成果的水平超出了预期的水平。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编辑出版相关理论知识,按照项目的要求与项目教学法的流程对编辑出版相关软件进行应用,制作出较高质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沈小雄,韩理安.以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龙头,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2]杨方琦.项目教学法在“非线性编辑”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3]郑家茂,熊宏齐.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总结和提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篇(5)

关键词:

编辑出版专业 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 双元制

一、高校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出版行业转型,加上全球化等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出版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更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纵观我国编辑出版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大体存在以下问题。

1. 课程设置不能与社会的要求接轨。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以及选修课和实践课等。主要体现为专业课的数量偏少,普遍数量不足,不符合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体系,也不符合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由于专业设置不是基于培养目标而定,因此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过多,业务基础课程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占比偏小,实践性课程占比更小;概论性课程偏多,应用性、实用性课程偏少;市场营销类、财务管理类课程严重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全面,适应范围小。[1]

2.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组织上,我国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专业的实习和实践环节占比偏低,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我国高校一般都没有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很多学生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即使学生进入出版单位实习,但理论难于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效果不佳。[2]

3.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在教学方式上,我国编辑出版专业以理论讲授为主,强调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而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授课方式上,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方式,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学效率偏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双元制”办学模式及对我国教育模式的启示

1. 德国的“双元制”高校及其实践。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迫使原有的工程师学校都升级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的结果,使得实践水平高、管理水平强的应用型人才出现缺口,使学生就业时出现尴尬。在这个背景下,由德国巴符州的三家大型企业与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于1972年共同合作,联合创办具有“校企”合作性质的这一新型高校,该学院具有显著的“双元化”特征,高校和企业分别构成“双元”,它是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双元”的集合。双元制高校的培养重点是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3]

2.“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近几年来,德国“双元制”的办学模式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以下启示:①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对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善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通过行为导向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②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践的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本位,沿袭德国“双元制”以实用本位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计上,注重理论能否起到为实践指导的作用,实践课程重视实际运用性。③在教学模式上,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初衷设计课程及实践内容,实现为企业打造具有高度实用性的个性化人才的目标,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④在办学主体上,注重企业在开发具有高度应用性课程上的重要作用,与企业开展定向性的学生培养模式。

3. 我国开展“双元制”教育的实践。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职业技术学校采用了“双元制”的办学模式,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被评为综合性重点职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与德国有合作项目的职业学校。该校一直坚持 “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是江苏省首批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又是全国首批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国家级实训基地项目学校。

三、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产教结合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之一,并大力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011年,北京印刷学院与市属大型印刷企业――北京隆达印刷包装集团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协议中规定双方共同合作科研攻关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企业面向特定市场的产品由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设计完成等。这种战略合作,就是校企合作来培养师资的新型机制。

四、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针对我国高校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优化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 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调整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又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的人才。为培养这类人才,在调整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拓宽专业面,重视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兼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强化营销类课程。如,可以为编辑出版专业设置图书营销、广告宣传和经营技术等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的市场营销课程,以适应出版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2. 注重实践教学,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我国高校目前正在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着、组织者,在教学中学生能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观摩,学生自己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探索性学习,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

3. 建立培训基地,改进办学模式。高校要与当地的出版企业多方位、多层次实现资源的共享,构建校外实践培训基地。如请业界大师、专家进入学校理事会做顾问,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做兼职教师等。此外,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要与当地出版业的需求相衔接,根据人才需求的规模和人才需求情况,确定专业培养特点,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学校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以对行业企业的充分调研为基础。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立平,师亚丽,芦世玲.研究・借鉴・破解――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今传媒,2010(11).

篇(6)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China

LiJianwe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Abstract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is urge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all is to value and study the four main points of this construction, which are, namel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ubject stablishment,sub-disciplines and related subjects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Key wordsediting and publishingprofessional educationsub-disciplinessubjectestablishment

编辑出版学是由许多个知识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4年,胡乔木同志致信教育部,倡议在高等学校设立编辑学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已初具规模,据调查,截至2007年7月,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的高校有68个以上,硕士研究生办学点38个,博士点5个,教育水平和办学层次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问题成为编辑出版学教育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虽然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硕士和博士办学点多挂靠在别的学科之下,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还需更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本文将从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学科、分支学科、学科设置、专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科学的编辑出版学科体系加以思考。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编辑出版学与其相关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编辑出版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按其联系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编辑出版学的基础学科,即为编辑出版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在众多的此类学科中,与编辑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联系紧密的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文化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二是编辑出版学的交叉学科,即与编辑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有某些交叉或具有某些相通性的学科。与编辑出版学有此类型联系的学科主要有新闻学、版本学、目录学、图书馆学、市场营销学等。

二、对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的理性认识

所谓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是指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某一层次上探讨出版物商品供求矛盾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成果能构成对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的学科。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是构成其学科体系的基本成分。

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的构成,应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形成由众多的知识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某类单一的零散的知识的简单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分支学科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内容;知识体系是相对独立的,即与其他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排斥性和不兼容性,这就意味着这些知识不能被包容在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范畴之内,也意味着这些知识独立存在很有必要。其次,其研究对象应与编辑出版学研究对象紧紧相关,不应该脱离编辑出版学这个大的主干学科而单打独斗。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编辑出版的理论、应用和历史的相关内容,这样,从理论上讲,凡与编辑出版的理论、应用和历史相关的各项内容,都可能成为编辑出版学某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再次,作为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应该能构成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即对编辑出版学这个主干学科有贡献性共识性的认识。

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形成的具体标志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在我国编辑出版界有着一定影响的、关于某一专门主题的学术专著或一系列研究论文的出现,是衡量某门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已初步形成的具体标志。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出版学基础、出版史学、出版文化学、出版资源学、读者学、出版人才学、出版法学、书刊校对学、期刊出版学、电子与网络出版学、出版计算机应用学、出版物营销学、物流组织学、出版物发行学、出版经济学、出版信息学、版权贸易学、出版对外贸易学、出版物印制与管理、出版业宏观管理学、企业经营学等分支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对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设置的具体构想

王振铎在1999年第4期的《编辑之友》上谈到,“新修订的本科高校各专业学科目录中, 增设了一个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下设五个二级学科: 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图书发行学。这里我们可以将编辑出版学理解为编辑学与出版学, 编辑学研究各种出版物或各种传播媒介中的编辑活动, 出版学则主要研究出版社与报刊社的出版经营活动。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 就不如干脆把二者分别列为编辑学与出版学。”

笔者认为,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学与出版学紧密结合的学科,既不能脱离编辑学谈出版学,也不能撇开出版学单论编辑学,它们不是相互对抗或者是包含的关系,而应该是对等的平衡发展的关系。基于此,若想设置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根据对全国编辑出版学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来看,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的划分应按照以下构想:

1.按照编辑出版产品的类型来划分分支学科。就是先按编辑出版产品类型划分为若干类分支学科,然后再在每类分支下按基础理论、编辑、生产制作、流通组织、读者、技术等来设置各个分支学科,由此可以组构如此的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图1):

2.按编辑出版活动的不同性质层面划分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据此,我们可以将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划分为(图2):

3.从编辑出版活动的形成条件角度来划分分支学科。

首先是探讨编辑出版学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的学科,如编辑学概论、编辑史学、编辑美学、编辑文化学和出版学概论、出版史学、出版美学、出版经济学、出版文化学等(图3)。

其次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学科,如图书商品学、出版企业管理学、出版信息学、出版资源学、读者学等(图4)。

再次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过程的学科,如校对学、出版发行学、出版策划学、物流组织学、印刷学等(图5)。

第四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环境的学科,如编辑法学、编辑管理学、编辑社会学和出版法学、出版宏观管理学、出版社会学等(图6)。

第五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的组织技术与方法的学科,如编辑应用写作学、现代编辑技术学和出版会计学、出版统计学、计算机应用学、现代出版技术学等(图7)。

4.按照研究内容的性质来划分支学科

首先是编辑出版学理论,着重研究编辑出版学原理,从整体上把握各种编辑出版活动性质特征与规律的学科。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

其次是编辑出版学应用,即研究局部的具体的出版活动规律的分支学科。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

再次是编辑出版学历史,即研究与编辑出版活动有关的历史的分支学科,有利于借鉴历史经验。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图8)。

编辑学与出版学也是不可分离的,以上四种构建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分支学科设置模式,是环环相扣的。同时,编辑出版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待编辑学或者是出版学问题,而应该将其放在社会发展这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这就离不开对编辑出版学业务与教育的研究考察。

1998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将编辑学、图书发行学整合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我国编辑出版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的初步调查,我国编辑出版学初步形成了一个多专业、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专业教育体系,但在以下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结果显示:

1.教师――队伍建设高标准、严要求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着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将一些有影响的编辑出版单位作为教师的实习单位,派专业教师去实习锻炼,了解编辑出版环节和操作的情况,解决教师在业内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其次要聘请业内人士做兼职教授;还要引进业界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在引进师资方面,要优先考虑有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

2.课程――设置科学化、规范化

由于编辑出版学最初是挂靠在其他学科和专业之下,因此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多依托原挂靠专业课程,设置比较随意,缺乏科学和规范,编辑出版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文理结合,要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规范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 标准必修课与选修课包含的内容等。编辑出版学教育迫切要求进一步充实教育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媒介传播产业对新型编辑出版人才的需要。

将一些有影响的编辑出版单位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并使其制度化。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实习实践量化标准,明确教育单位和编辑出版单位在学生和教师在学生实习和实践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从制度层面解决实践难的问题,平衡全国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实践资源。

3.产学研相结合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与教学不可分离,而教学与研究也优势互补,我们不应该将其孤立开来。对在岗的编辑出版从业人员,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实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引入编辑出版队伍竞争上岗冗员分流的办法,从而提高效率。对于编辑出版学的教育单位来说,应该从校内外编辑出版部门借聘有一定编辑实践经验的编辑作为专业教师, 鼓励教师联系编辑出版业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教育要面向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把握出版业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根据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不同特点,编辑出版学教育有必要控制本科发展规模,将本科教育重点放在网络编辑、电子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方向上;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提高理论深度和专业研究水准。

希望编辑出版教育界和业界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加强沟通,产业、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科学化、规范化,使编辑出版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振铎,刘娟.我国编辑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J].编辑之友.1999(4).

[2]罗紫初.论出版学的学科体系[J].出版发行研究.2004(7).

篇(7)

每个人眼中的编辑都有不同的面貌,因此我们无法用寥寥数语来概括“什么是编辑”。但是,无论何种编辑,必定都先是一位创造者。脑中闪过的念头、作者天马行空的思想、一个人的一生……这些虚无的东西经过编辑的手化为严谨的文字,由网络或纸张承载,展现在读者眼前。创造,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而编辑出版学存在的意义,就是予你一双创造之手。

【 冷静 / 热情 】

“编辑,是一份需要冷漠和沉静的职业。”图书编辑理论与实务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如是说。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拿到一本书之后,先不翻开,先观察书封、书腰、书脊,然后再翻开书页慢慢看。其他人看的是书里的文字,编辑看的是包括文字在内的书里的一切――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甚至每一页空白。当你拿到一份原稿,无论它是糟糕还是令人惊艳,你都要沉下心来,抱持一种冷静旁观的态度,不带任何情绪去阅读。编辑要做的不是投入作者笔下的世界,而是冷静地遨游于这个世界的边缘,发现它的缺口,然后一一修补,让它变得更完美。

编辑出版学专业需要你付诸热情――它是一门常学常新的专业。时代在不断发展,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编辑需要掌握的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及宣传促销等知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编辑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此外,一个编辑必须“嗅觉”灵敏。选题策划能力是出版专业人才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选题的成功与否则完全取决于编辑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出版行业来说,抓住时代的潮流算不得什么,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才是赢家。

【 杂学 / 专研 】

编辑是又不只是“帮别人出书的行当”。每位编辑既是杂家,又是专家,扮演着三重角色:“搜猎人”――多方搜寻,挑选可以出版的好书;“造物者”――赋予文字思想和生命;“双面人”――在作者面前代表出版社,在面对出版社时又代表作者。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除编辑技能外,还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文学类课程,网络出版发行、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也涉及书业法律基础、知识产权法等法学课程。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实践类作业一般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举个例子,一份关于做杂志的作业,要求学生自学PS、ID等软件,同时考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需要向不熟悉甚至完全不认识的作者约稿,还要去寻求赞助。这都要求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多看多学,对各个方面可以知之不深,但必须都有所涉猎,做一个杂家。

自制杂志

当然,同其他专业一样,编辑出版学培养的是本学科的专门人才。但是,编辑出版学的专研不只包括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出版行业里,有很严格的精细分工,有志于在出版行业从事相关工作者,至少要对某一领域极其深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方向,有选择性地在杂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了解。你在大学里所专研的内容很有可能会成为你未来在出版行业从事的领域。做校对、编辑还是营销?研究文学、经济抑或法律?这都是在专研前应该做的决定。

【院校介绍】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跨学科专业。各个高校的课程侧重点不同,主要分为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和中文三大方向。

新闻传播学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干课程,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意识,让学生学会运用媒体,引导舆论。偏向于该方向的高校均拥有实力雄厚的新闻传播学院,并有多年的学术积淀和多位学科带头人,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管理能力。此类编辑出版学专业适应了当前出版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并借鉴了国外出版学的办学思路,具有专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代表院校有武汉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南京大学。

篇(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扩大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为大多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思想指导下,全国52所院校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40%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属于专业技术型,就是说其专业定位是应用型。但应该看到,传统编辑出版学教育仍然沿袭着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侧重学科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质,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如何破解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难题,是其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现状与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对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将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编辑学”和从属于“历史学门类”的“图书信息档案学”下的二级学科“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统一为编辑出版学专业。因此,我国高校开设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有的设在新闻传播学院、有的设在文化或传媒学院、还有的设在信息或管理学院等等。

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设在人文学院,培养的人才以文化创意和文字编辑见长;设在新闻传播学院,培养的人才以新闻编辑、报纸编辑出版见长;设在管理学院,培养的人才以经营管理见长等等;也许正因为如此,导致了目前编辑出版行业就业人才存在以下特征:专业知识方面“过偏”――该懂的不懂、“过专”――有些知识学得过于专深,不实用。

二是重理论轻实践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实践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是一些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课程多以宏观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际的分析。客观说,目前许多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已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在第八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同时,许多院校也采取不同措施,比如加强和校外新闻媒体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尽管一定程度地强化了专业技能培养,但与行业岗位的实际、媒体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高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率相对较低也是客观之现实。

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影响了课程质量。由于学科交叉的特点,所设课程比较多、比较杂,课程内容出现重复。例如出版学中讲出版法律法规,而编辑出版法规还要讲出版法律法规等;再有课程开设时序上不合理,哪些课程先上、哪些课程后上,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如何合理科学设计安排还需进一步理顺。此外,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跟不上企业新技术发展需要。例如课程设置中很少体现数字出版内容,只有极少数院校开设了数字版权、多媒体技术等课程。

二、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专业定位准确,注重能力培养,满足行业急需

从当前对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现状分析,其零散的、过偏、过专的格局,势必要打破。按照产业链分工流程,结合各自办学优势,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熟悉了解出版行业各环节,具备采、编、印、发各种能力,即编辑人员要了解市场,熟悉营销,发行人员也要了解书稿编辑过程,熟悉纸质与电子图书生产制作流程,这是现代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之所以出现“错位”现象,主要在于专业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厚基础,注重学科性,忽略了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应在强调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性,提高其针对行业急需的职业能力培养。

(二)课程设置综合化、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

首先,强调应用性: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加大实践课程比重,突出教学改革重点。一些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依然沿袭传统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传授,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有的理论课时比重占总学时75%-80%,这样的课程体系不可能培养出岗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根据各专业实际,四年总学时中实践环节比例,可由过去的20%-25%增加到30%-40%;还可以整合相关课程,如将编辑学概论和出版学概论合并为编辑出版学概论;调整课程内容,避免相关课程重复;改革教学方法,一些理论课程可以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或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压缩宏观讲授,增加工作过程、项目案例分析。

其次,强调针对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都要“比较宽厚的基础”。具体表现就是课程设置强调理论结合实践,保证理论课程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同时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保证实践课程为理论知识学习服务,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采用全程式、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将实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践与理论交叉进行,形成理论+技术应用+实践+拓展(选修)的全程式、模块化教学体系。

第三,强调综合性:注意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注意课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每门课程应该是独立的,但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又具有它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都要从整体出发。既要综合整体考虑课程与课程间横向的关系,又要考虑纵向关系,搭建“四种模块、四个课程群”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编辑出版行业“采、编、印、发”一体化的产业链格局,将高职印刷类各专业课程设置归类整合为采写、编辑、印刷、发行四个部分,并移植借鉴过来,横向形成以培养采、编、印、发能力培养的四个课程模块;纵向分成理论+技能+实践+拓展(选修)4个课程群,具体如图1所示。其次,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出版时代。因此在课程设置应该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及时加入多媒体出版技术、网络出版技术、手机出版等新技术新知识。同时,根据国内外出版业对人才需求变化,过去需要的或许只是个文字编辑,但现在除了需要懂得数字出版技术的人才,更需要具备策划编辑与管理人才,所以对学生选题与策划能力培养、经营管理与信息处理技术能力培养也应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考虑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

篇(9)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散,人类社会将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信息革命。网络化是信息革命的中心和特征,并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学报编辑部也不例外。主要体现为:(1)工作环境网络化。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被普遍推广使用,形成全社会的信息网和知识库。信息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商品和财富。[1]当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具规模,基本连接了全国的教育与科研领域。主要科技期刊,包括高校学报,大部分进入因特网。[2]学报编辑出版进入了崭新的电子时代。不少编辑部已完全实现办公现代化、网络化。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为学报编辑活动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和拓展创造了条件。(2)编辑出版活动网络化。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为学报编辑出版活动的网络化提供了前提,带来了编辑出版活动方式的变革。学报编辑通过电子信箱接受稿件、将稿件传送给评审专家、把评审专家意见和编辑部修改意见或用稿意见通知作者、与作者交流意见和讨论问题;利用网络的传输功能与强大的检索功能对稿件作出客观、可信的鉴定,并选择对口的评审专家;应用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编辑制作光盘版学报或将学报论文送上因特网……信息技术给学报编辑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将是全方位的。

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和编辑部小环境条件的改善,必将首先导致编辑出版工作方式的改变,继而从思想上、工作理念上发生深刻的编辑出版理念的变革。工作环境和编辑活动的网络化必将促使学报编辑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报编辑出版理念正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然会引发学报编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索和尝试。例如:

1. 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信息高速直通车的时代,旧的编辑出版运作模式暴露出速度相对缓慢、效率低、信息利用率差、协调合作难等弊端。换句话说,旧的编辑运作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信息传递更新的要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遍推广使用,使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其发展中孕育、诞生。例如,编辑部办公系统、稿件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工作平台的组稿方式等的研究已初具规模。期刊“编辑电子化”“无纸化”已经不是梦想,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重大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化下的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将会是当前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任务。

2. 新的编辑加工理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数字化是必然趋势。针对网络传播信息破碎化的特点,学报编辑应关注如何强化期刊的传播功能,如何提高论文在网络上的查询显示度,即研究如何把网络传播意识贯穿在论文的编辑加工中。

3. 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主要体现在通过网上了解读者需求消息、出版信息,并通过网上组稿、宣传、发行等。信息网络环境不仅拓宽了期刊主体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给他们提供经营的思路和方式。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影响面广、反馈快捷等优势,为期刊拓展市场和生存空间,是当前编辑人普遍关注的课题。

4. 新的办刊模式。信息网络时代,数字化期刊以其快速、面广和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期刊。而传统印刷版期刊仍因其随意、舒适、简单和耐读等特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说,两者是一种相互补充、互相推进的关系。双版制会是大多数期刊编辑部首选的方式,并将长期存在。

此外,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对相关出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适应范围的研究,及其新的理解或阐述等问题的研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新型关系的研究;编辑如何利用网络选择审稿专家,并与其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的研究等等。换句话说,信息网络化引发的变革将深入到出版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出版学和编辑学的各项研究任务中,并为学报编辑提供新的研究课题。

二、信息网络环境改善了学报编辑出版研究的科研条件

长期以来,学报编辑开展编辑业务研究存在很多难题。计算机的普及、学报办公的网络化改善了编辑科研工作的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上资料的查询快捷、齐全、省钱

1. 快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编辑的信息采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无论是出版方面的专题搜索还是编辑研究资料的查询,均不受时间、场地和距离等条件的限制,且快捷。

2. 齐全。文化事业、信息知识传播(除图书馆学、档案学)类专业期刊现有205种,其中出版事业类的中文核心期刊 11 种。编辑出版类的专业性期刊相对偏少,远远不能满足编辑出版界人员的需求。因而不少高校学报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栏,有的还办得有声有色,如河南大学学报,这些栏目的开设相应地拓展了编辑出版类论文的发表空间。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编辑出版类论文均分散发表在高校学报上。因此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分布非常广,不利于查询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然而,编辑办公环境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当前,绝大部分的编辑部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维普网”等,编辑部成员可以利用这些网站提供的账号查询相关资料,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所获得的国内出版方面资料是比较齐全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查找国内外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其他所需的信息。

3. 省钱。由于编辑部人员少,属高校的弱势群体,因此科研资金比较缺乏。在高校,学报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师是重点服务对象。换句话说,高校无论在教学条件、科研条件或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的是教师。学报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与教师科研工作的好坏密切联系的。由此可以想象,作为高校弱势群体、以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出发点的学报编辑部相应的科研条件会是怎样。资金的缺乏势必会造成资料的匮乏,编辑业务研究举步艰难。编辑部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不仅改善了编辑部的工作环境,也改善了科研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二)网上交流直接且频繁

长期以来,各编辑部办刊经费普遍不多,人员编制相对较少,业务工作量较大等原因,致使学报编辑部人员外出的机会较少。编辑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屈指可数。这种情形不利于编辑工作经验的交流与讨论。出版编辑学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它来自于实践,又返回指导实践。一些新的出版编辑学理论和观点不能及时在广大的编辑部实践中普及、推广和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信息反馈,势必会影响出版编辑学的正常、健康的发展。互联网拉近了各编辑部的空间距离。人们可以在编辑论坛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很多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往往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不是一名普通的编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轻易驾驭的。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都是由毕业于某一学科的专业人员担任。这些编辑人员全部都是在编辑工作的岗位上接触编辑业务,他们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各不相同,对编辑业务的理解和掌握肯定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思考编辑学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各异。互联网上广、多、全、杂的各类信息为不同编辑的个性化研究提供了前提。

三、正确应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学报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为编辑出版学研究提供很多新课题,营造很好的科研条件,随着人们对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业务认识的逐渐深入,新问题和新课题还会不断出现。

1. 深入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直面信息网络化挑战的积极策略。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逃避是行不通的。学报编辑出版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直面挑战,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才能从中求生存、求发展,才不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

2. 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完善和发展编辑出版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出版编辑学是实践科学,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只有认真研究信息时代下出版编辑活动的特殊性,才能从特殊中发现普遍性和规律性,这是发展和完善出版编辑学理论的迫切要求。学报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出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报编辑是其主要的研究力量。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学报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 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是学报编辑个体发展的需要。编辑是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研究编辑出版业务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展理论研究,有利于提高编辑个体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也是编辑个体适应时展要求,与时俱进,求生存,求发展,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需求的必然。

参考文献:

篇(10)

首先,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发行专业首次招收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编辑出版学列为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目前百余所高校设立编辑出版专业,并且其中37所已经开始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7所已经拥有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形成了编辑出版学本、硕、博三层培养模式。

其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内容日趋成熟

专业课程设置包括编辑出版学、中国编辑史、图书编辑学、数字编辑技术等。相关的教材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共出版相关专著和教材425部。①编辑出版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增强,据调查显示,目前在高校从事出版高等教育的教师学历以硕士研究生居多,占总数的48%,博士研究生占25%。教师的职称构成以教授为主,占35%,副教授占26%,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其中,35岁以下的占33%,35~44岁的占32%。可以说,目前我国出版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一支以中青年、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为主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②

再次,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研究会议在国内得到重视

比如说,2006年河南大学举办了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编辑出版教育的现状、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再如,2013年11月,第四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国内外专家除共同讨论了数字时代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外,还共同商讨了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数字时代出版高等教育发展等议题。

突出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与积淀,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数字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的编辑出版活动,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相应地也暴露出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与实践脱节、培养体系不甚成熟、缺乏对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问题。

首先,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业务实践严重脱节,导致高校办学“热”而学生就业遇“冷”的问题

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很多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学忽视了其较强实践性的特征,重视对出版理论的讲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错位。除了教学理念陈旧外,高校实践教学平台缺乏以及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也是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

其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合理

数字时代,出版业急需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数字出版人才。目前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虽初步形成了包含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培养体系,但是人才培养仍以本科为主,相应的硕士教育较少,博士层面的教育更是显得不太协调,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甚合理。

再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没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

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为例,其专业课程设置以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平台;以编辑史论知识讲授为主;关于数字出版的课程较少,这显然与数字出版迅猛发展的态势不太协调。

最后,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创意社会阶段,只有拥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出版产业也不例外。这一点通过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可以佐证一二,2013年8月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全部是招策划编辑的。然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校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通常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对 策

首先,重视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根本原因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要改变现状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编辑出版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增强,但这些教师大多数理论知识丰富而相对缺少业界实践操作经验。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先从提高老师的实践经验着手,让教师到编辑工作的一线积累经验;也可聘请业内资深人士为师,讲授编校实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提升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层次

数字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我国目前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仍以四年本科为主。毕业生普遍缺少其他学科知识背景,难以胜任深层次信息整合的需要。近年来,出版社的招聘将应聘者的学历锁定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科生的能力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故提升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层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此外,“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容忽视。因为出版工作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学界和业界都提倡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跨专业攻读编辑出版学专业,或者选修第二学位作为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

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且对数字出版的相关课程安排不够。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的传授无可厚非,但在数字化的今天,编辑出版产业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从业人员被要求掌握更多的现代出版技术,尤其是对各种编校软件的应用。此外,计算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经营管理等课程也应受到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视。

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遇冷,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欠缺,如物理类图书的编辑多是物理学方面的专家,能对稿件质量进行深层次的把关;在文史类稿件的处理上,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不及文学院毕业生扎实、到位。二是对编辑出版专业认知不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竞争力。出版行业策划人才的稀缺,不仅对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编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创新思维以及创意能力已经关乎一个出版机构的兴衰,因此,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应该着重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意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可以通过对经典选题策划案例、书刊装帧案例、版式设计案例、市场营销案例的学习,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努力让书刊策划能力成为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结 语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活动已经发生了多重变化,滞后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改革,加剧了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产业实践的矛盾,催生了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应该顺应产业发展形势。只有在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理念、学科培养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创意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与调整,才能使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注释:

上一篇: 园长家长会发言稿 下一篇: 农户投资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