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委任职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5 22:11: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监委任职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监委任职报告

篇(1)

从工作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基层工作,今天,组织上安排我担任这一新的职务,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特别是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迎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历史时期,城市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以我个人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与组织上的要求、人民的期望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虚心学习,集思广益,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有作为的建委主任。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监督,有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戮力同心,再加上我个人十年部队生活形成的雷厉风行的干练作风,二十多年基层工作培养的拼搏进取精神,以及在多个工作岗位上积累的比较丰富的领导经验,我有决心更有信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按照市人大提出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推动我市城市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篇(2)

二、个人岗位量化指标

(一)交换专业

主要工作任务:1、加强网络运行分析,合理优化网络,提高网络运行质量;2、组织落实各类数据统计、报表上报工作。管控数据及标准:1、合理组织安排交换网络调度;

2、落实应急调度预案,降低障碍处理时间,确保S1/2类故障,处理时限应不超过4小时;3、省公司考核:交换方面,长途电话网网络接通率≥97;本地来话接通率≥98;本地去话接通率≥97;4、省公司考核:网间信令数据传送准确率达到95以上;5、报表上报及时率100%。

(二)互联互通

主要工作:进一步提高互联互通网络运行质量,协调处理网间不规范主叫和异常话务问题。

1、负责协调处理本地网网间通信障碍;2、负责网间扩容改造协调(中继增开、交换机扩容等);3、网间业务码号开放管理。

管控数据及标准:根据管理局规定:要求网间话务传送每小时不规范主叫次数不大于50次。1、一般障碍处理,处理沟通时限为24小时,如超时未解决或对方没有对障碍原因进行书面回复时,上报省公司处理;2、重大事故后4小时内口头上报省公司,24小时内做出简要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的5日内做出专题书面报告。3、在进行网间扩容改造时应视改造内容提前通知相关运营商,并做好网间应急预案;4、网间中继扩容因符合信产部相关技术标准(公用电信网间互联中继电路扩容技术要求)。5、按省公司要求:每月5日前完成报表上报工作。6、根据码号开放文件规定按时开放码号。(三)网管监控

主要工作:1、组织电路故障处理、派发、指挥调度,收集故障分析报告。2、组织电路调度、测试、开通测试报告收集。3、根据市场部的要求提供资源满足情况和投资需求。

管控数据及标准:1、制订并严格贯彻执行各类管理制度;2、故障处理及时;3、分析认真,及时提交报告和报表;4、电路调度准确合理,开通及时;5、响应大客户中心的方案和重保需求。

三、上半年指标完成情况

1、完成交换专业各项维护作业计划,完成上半年网络运行质量分析材料汇总上报。

2、完成各交换设备扩容、局数据修改,日常故障处理工作,完成了省公司上半年的各项考核指标。3、定期进行本网固话用户话务流量,IP电话业务流量分析,用户模块端口占用率分析,动态对全区模块进行资源调度,提高了模块端口占用率。4、分析完成了112用户故障数据的统计工作,通过详细的故障用户数据分析,用户故障类型统计,强化相关的故障处理流程,有效降低了故障历时,减少了用户的投诉数量。4、节前积极进行各交换设备巡检、故障排查工作,消除了节日期间的故障隐患,定时对各局向话务进行采集分析,对话务量接近门限值的局向作动态跟踪,及时通过增开电路来疏通话务。5、完成07年交换专业应急调度预案修订及本地网互联互通应急转接预案制订,确保了长途、本地网络节日期间高效、稳定的运行。6、制定实施技术方案5个,累计完成省公司各项报表92份,调单40项,反馈及时率99。7、制订完成本地网码号升位方案和工作计划,完善升位前相关信息的统计与采集分析,顺利完成全省升位演练配合工作。8、加强了与各运营商的沟通,节前与其它运营商商讨网间话务疏通应急预案,并及时对网间话务进行测算,对高话务量的网间中继与对方进行积极的协调与沟通及时增开电路,确保了网间通信正常。9、配合完成中兴第二关口局建设、本地调测及初验,完成第二关口局设备交换组网方案制定,配合了网间传输第二路由构建协谈。10、春节后对于电信拦截我方码号的情况进行积极处理,及时加强相关的观察与信令跟踪,掌握证据,上报省公司电信封堵码号情况表并提供拨测表,保持与电信进行不断的沟通、协商、处理。11、退租了1条高港长江导航处联通公司的2M电路,6条广电2M电路以及1条电信16900互联网电路,及时核实了我方资源,减少了租用资源,节约了公司运维成本。

四、上半年管理工作主要成绩

协助主任工作,量化落实运维部思路,使各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1、在做好日常监控管理、网络优化的基础上,较好的完成了一季度的维护工作。

2、认真履行中心的工作职责,尽一步完善了中心各项规章制度。3、加强了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的执行,对违规行为适度进行考核。4、制定了机房卫生

值日制度并下发执行。5、对仓库物品整理归类,各专业的备品备件、仪器仪表进行了整理,补全了各项台帐。五、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人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中心的凝聚力和创新力还不够高,急需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中心人员的维护水平以及障碍处理能力。

六、下半年工作主要思路

篇(3)

本人××,现任××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半年多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村党支部的关心下,经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有序开展,在维护群众利益、推进××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多来我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为了更好发挥作用,我们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深入学习党在农村的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知识等。经过学习培训,我基本掌握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熟悉了监督工作流程,把握了监督要领和技巧,切实提高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村民的切身利益起到了一定作用。我的工作表现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的肯定,在×年×月×日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测评会上,我的测评结果为:信任。

二、廉洁自律,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廉洁自律、坚持原则是实施监督工作的重要品质和首要条件。因此,本人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严格按照

规章制度办事,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公开公正、公私分明,不徇私枉法,不滥用权力,把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工作之余,我坚持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反腐抗腐的能力。

三、扎实推进工作,充分履行监督职责。

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在履职期间,我坚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监督,突出监督重点,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作用。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监督委员会成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积极参加村里财务收支报账审议会议,对村级各项开支进行认真审议,督促村“两委”在财务收支工作上趋于合理、规范。列席两委班子重要会议,认真做好记录,建立工作档案,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每项工作都有据可查。

“三资”问题事关村民的切身利益,管好了“三资”,是监督的关键。工作中,我们始终加强对村级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进行监督,要求财务收支情况及时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监督,确保我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资源有效利用、资金安全使用。

篇(4)

从工作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基层工作,今天,组织上安排我担任这一新的职务,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特别是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迎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历史时期,城市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以我个人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与组织上的要求、人民的期望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虚心学习,集思广益,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有作为的建委主任。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监督,有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戮力同心,再加上我个人十年部队生活形成的雷厉风行的干练作风,二十多年基层工作培养的拼搏进取精神,以及在多个工作岗位上积累的比较丰富的领导经验,我有决心更有信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按照市人大提出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推动我市城市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繁重的任务,重大的责任,城市建设工作应该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为此,我将团结和带领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克难制胜,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求实的作风、进取的精神,按照“四新”的要求,开创出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崭新局面,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scort to Develop High-quality Talent and Build High-level University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eg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YANG Fan

(Liaon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 Shenyang, Liaoning 110031)

Abstract Legal culture,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degree of college legal cultu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 campu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ke a precise legal definition of cultur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construction, so as to develop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the wording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ollege; legal cultur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1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的理论界定与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共同体,既包括物质文化、建筑文化等物理属性较强的文化,也包括历史文化、制度文化等精神方面的内在文化,同时还包括行为文化等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体,高校法律文化一方面是高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亦超脱于高校文化之外,为高校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迄今为止,理论界仍然未对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讲,按照所涵盖范围的不同,高等院校法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高校法律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上的仅指精神文化。综合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所谓高等院校法律文化,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存在的包括校园法律规范、校园法律制度、校园法律现象以及校园法律意识等与法律有关的多种方面在内的有机复合体。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形形的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建国以来构筑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规范体系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封建落后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亦开始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广大大学生极易受此影响,从而使自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泛滥,从而为了一己私利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最大可能规避这种风险,我们必须要极端重视高校法律文化建设,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社会对大学校园和大学生自身的不利冲击。之所以要提及并把高校法律文化的建设提升到较高的层面,另一方面是鉴于我国目前高等院校中存在的居高不下的大学生犯罪率。相关资料表明,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①仅在近两年内,就先后发生了“西安音乐学院药某某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和“吉林大四学生李某杀人案”等一系列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的校园刑事案件。这件案件的发生,给我国高校校园法治化建设敲响了警钟,更是从正面凸显了建设高校法律文化的迫切性。

2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首要任务。一所大学的发展质量,不仅决定了这所大学的综合竞争力,而且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大势。构建校园法律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广大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样是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力支撑。

2.1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所谓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养的总和”。②通常来讲,一个人的素质既可以由先天条件决定,又可以通过后天的社会生活来培养,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机制,人的法律素质完全是由后天所决定的,出生之后、特别是发育、成长等关键时期所接受的法律熏陶往往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法律素质的高低。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可塑性最高的一个阶段,处于这个时段的大学生正在从校园向社会逐步过渡,对于各个方面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强。受我国学制和假期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法律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身处其中的广大学生。学校法律文化健康、浓厚,自然就会引领广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从学法到用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学生法律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法律素质提高了,综合素质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2.2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有力支撑

建设高水平大学,是近几年广大高等院校普遍喊出的口号。事实上,一所大学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与这所大学校园法律文化氛围的浓厚程度息息相关。一所大学,既有管理者,也有执行者,自然也包括以广大同学为代表的受教育者,受所处地位影响,他们相互之间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在这个时候,校园法律文化便可以显示出它的巨大力量。一所法律文化浓厚的高校,各个阶层之间必定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什么为纪律所禁止不该做,什么是风纪所提倡应该主动做,他们很清楚,因此绝不会越雷池半步。这样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矛盾的产生,同时也及时合理的化解了许多不可避免的摩擦和冲突。管理者依法治校,执行者依法执行,受教育者自觉遵守,这样,整个校园就会呈现出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广大师生自然也会拧成一股绳,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大学质量上,这样,距离高水平大学的建成也就不远了!

2.3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针的重大转变。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首要的一环就是转变观念。“塑造全民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而实现各个大学对法的信仰是在为塑造全民法信仰播下星星之火”。③高校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学校依法办事,那些因各种事由与院校打交道的机关、企业自然也会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为;学生依法办事,他们的亲人、同学、朋友以及其他同学生接触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向法律靠拢,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依法办事,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整个社会自然也会形成一股尊崇法律的浩然正气。当整个社会都在依法办事时,依法治国也就迈出了最为坚实、最为有力的一步!

3 结语

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是当前摆在我国众多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高等院校法律文化的建设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法律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更加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圆满建成!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大高校一定要积极应对、勇于挑战,把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高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才能实现建设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注释

篇(6)

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就是为达到高校成人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成人培养过程中建立各种规则、制度,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对成人教育的全部环节进行监控,使教育质量达到规定标准以及不断提高,并形成一套对质量进行全面及全过程的监督系统。因此,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即包括目标要求,又包括过程控制。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动态和静态结合的整体,要满足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渐进性等多方面的特征。

1.质量保证体系应体现发展质量观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是成人教育生存的根本,质量的标准和要求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大众化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需要一种新型的质量观。这种质量观必须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求,只有社会需求的满意度和个体需求的满意度有机统一,整合协调,才是高质量的成人教育。只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和个体的一定需求,就应该说达到了成人教育质量标准。因此,质量保证体系应体现发展的质量观的要求,要正确认识发展与质量的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并且这种要求和标准是随着发展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2.质量保证体系应体现多样性质量观的要求。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所拥有的信息量趋于无限扩大,知识更新频率明显加快,新行业、新岗位不断出现,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来的强烈,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呼唤和迫切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人们也日趋将吸纳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格局的出现,必然导致成人及社会对成人教育的主客观需求日趋丰富多样,并因此对现有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促使成人教育质量多样性,因此,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都应体现多样性的要求,而这些环节同时又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内容。

3.质量保证体系应体现适应性质量观的要求。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就是适用性,能否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对教育的个人需求,是衡量成人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学习型社会及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成人教育必须通过教育过程来实现社会的要求和人的愿望,必须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等,来实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来满足个人对成人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而成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正是成人教育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

4.质量保证体系应体现特色性质量观的要求。打造品牌,创造特色,是体现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成人高等教育更好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以质量取胜,而且更要以特色领先,没有品牌,没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生存必然出现危机,甚至逐步被淘汰。随着成人教育生源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成人教育办学单位必须充分发挥成人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充分发挥各自领域内得天独厚的硬件条件和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目标培养、师资建设、教学安排、组织管理等方面创造独特,创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和特色。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质量保证体系做保障,同时又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二、高校成人教育三维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对于一个成人教育培养单位来说,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三个体系:即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成人教育的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成人教育的质量监控保证体系。

1.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指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直接实施或依托者,及其教学实施的全过程,而教学过程的实施是由教学的各种条件和要求来具体实现的,因此,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是由下列几个子项构成:即专业设置(专业规划、专业特色、专业优势等)、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术水平等)、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教材编写、自学指导书等)、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及实践环节(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等,各子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提高,同时每个子项又包含各自的内容、指标及要求,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并在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体系的有效发挥作用。

2.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成人教育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是指高校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包括成人教育管理职能部门(成教处、成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各学院、各函授站及成人教育教学指导小组(包括论文指导小组、答辩委员会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照国家教育政策和规定,结合成人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和高校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包括在何种管理观念指导下的管理机制,制定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配备的管理人员及素质,使用的管理手段,提供的物质条件等,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成人教育各环节的顺利实施,积极发挥管理职能作用,保证成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3.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成人教育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内容、范围即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总和,同时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又是动态的,是通过对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实施监控活动来实现质量保证的。建立自我评估体制,制定自我评估指标体系,成立自我评估机构,是实现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通过自我评估机制,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以评促提高的目的,从而不断完善高校成人教育的自我发展、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成人教育的宏观监控、目标管理、过程指导及质量跟踪,以保证和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促进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

篇(7)

一、基本情况

XX行政编制在编干部X人。下设XX和XX两个事业单位,在编事业编制干部X人,退休干部X人,其中行政编制干部X0人,事业编制干部X人。

二、清理整顿情况

篇(8)

2006~2009年收治活动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31例,均在全身规律抗结核超声雾化吸入异烟肼、丁胺卡那霉素(简称丁卡)的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下每周进行病变支气管腔内病灶远端注异烟肼和丁卡及微波治疗增生肉芽病灶,同时行病变气管远端气管腔内注射异烟肼、丁卡药物治疗,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31例均有肺内结核病灶,从发病到确诊时间3周~1年,大部分住院后经X线拍片、肺CT检查提示肺内结核病灶,支气管腔狭窄,肺不张,咳嗽症状较重或经抗结核治疗3周后不好转而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痰菌及病理报告明确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其中有4例经规律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肺内病灶基本吸收,停止抗结核治疗1~3个月后肺内病灶复发,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①把纤支镜下分型按炎症浸润型、增殖型、狭窄闭塞型和溃疡型四型分类[1],炎症浸润型6例,增殖型13例,狭窄闭塞型8例和溃疡型4例。②女25例,男6例。年龄

篇(9)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质量观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行为均围绕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和本领进行,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就业,而且要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要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贯彻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个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分析系统”、“人才培养过程质量保障系统”以及“人才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全面构建。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分析系统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分析系统由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系统和培养对象的分析系统组成,二者缺一不可。

1.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系统的构建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系统,主要目的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一系列的途径来确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系统主要涉及到学院的教务部门、校企合作机构以及学院相关专家委员会。相关部门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包括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供求的现状和趋势等,从而寻找人才需求缺口,[2]进而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专业设置,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并根据职业岗位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系统中,特别强调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立足职业岗位领域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与现实社会的要求毕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将相关的职业标准照搬到课堂,而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进行转化、引进课堂。另外,该系统还强调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适度超前原则,在专业设置时应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对象分析系统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培养好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和适用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系统的任务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问题。而人才培养对象分析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怎样才能够使得具有这样特点的学生较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人才培养的对象分析系统主要通过定期的社会调研,走访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听取研究联合办学企业或其他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学院专家委员会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意见,[3]通过对每年入学的新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分析并掌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

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后,就应该从人才培养的过程着手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系统主要目标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围绕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实施。

1. 以就业为目标的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的课程要体现其职业性,课程设计就要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的参与,校企双方应共同开发设计以就业为目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构建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融合的培养方案。

首先,根据人才需求的调研结果以及职业岗位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完成各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具体规范各专业的职业领域、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完成以专业为主线的教学基本质量标准的建设。[4]另外,在教材标准、课件标准的建设上,应体系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让教学实现以就业为目标的重要途径。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要建立工学结合课程及相应教材、课件的质量标准。工学结合教材、课件的开发是一个反复实验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或工作产品或项目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要求,引入教材评价选择控制(含校本教材立项)机制,由企业、行业专家与学院共同分析在用教材的科学性、适应性,按照《教材评价选用控制标准》选定教材,从而保证教材质量。[5]

2. 现场或仿真的实践教学

现场或仿真的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区别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高职教育体现其职业性的一个最直观的标志。实现现场或仿真的实践教学,围绕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并制定相关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做好基本设施的建设,与企业或行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或实习车间,实训、实习设备,满足教学正常运转。同时,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由使用部门提供意见,按照使用需求落实建设。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顶岗实习同样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的实践学习机会,真正的体验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学院相关部门需要设计好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方案,建立并不断完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运作程序及考核指标,利用现场的学习环境进行现场教学、辅导,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以确保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切实有所收获。

3. 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建立双师结构师资的队伍,发挥企业兼职教师作用,将在传统的办学模式中融入更多企业发展及需求的元素,有利于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专业教学朝着以就业为目标的方向进行。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立满足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兼职教师授课运行机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或在顶岗实习单位参与专业教学,促进企业兼职教师的教育化,鼓励学院教师进入企业或开放性实习实训基地带班教学,促进专业教师的职业化,以此保证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从而保证了专业教学质 量。[6]

4. 融入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的适应就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校企合作、校企深度融合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建立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成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以校园文化为主体,融入企业文化精髓,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引领先进社会文化。结合岗位需求,将企业文化引进课堂,课堂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应该加强对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特别是结合学生未来所在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将敬业意识、责任意识等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立足职业精神,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活动,各个专业可以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把企业、行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等职业精神渗透到学风、教风中,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文化”,并在组织校园活动时,将这种专业文化体现在各种校园活动中;通过实训、实验基地创建“准职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7]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

高职人才质量评价系统,是构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通过人才质量评价,不但可以衡量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评价结果的反馈信息也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引领高职人才标准的指挥棒。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主要涉及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强调,作为系统的构建主体,高职院校应引入多元主体,建立立体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评价主体应该在原来学校评价的基础上,增加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评价。由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系统最后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就业,因此,参加工作的学生、使用产品的用人单位,他们对人才质量的评价相对更具有权威性和直观性。而评价内容方面,学生自身的评价应包括自身对就业情况满意度的评价、学校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中的迁移作用、新环境适应情况等等;用人单位则主要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能力表现评价及发展潜能的评价;而学校的评价,不再是简单统计就业率,而应涉及学生就业的具体内容,因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体系不仅仅关注学生能否就业,更应关注学生就业的具体情况,如就业去向、具体工作内容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最后,构建立体的评价体系,除了评价内容需要多样化之外,时间上还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高职院校应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追踪性分析,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方晓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内涵探析[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林苏,丁鸿利.构建“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表彰体系[J]. 职教通讯,2006,7.

[3][5][6]陈曙红.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4]刘向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 职业教育研究,2008,4.

篇(10)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通知要求,今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区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道路交通安全法》贯彻实施基本情况

(一)相关部门协同作战,齐抓共管体系初步形成。

区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分别成立了道路安全委员会和交通安全委员会,一一明确责任分工,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加强城区外尤其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制度、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排查上报和整改机制。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和整治,推动了道路交通“大安全”工作格局的形成。

(二)大力构建宣传教育网络,营造交通安全良好氛围。

交警二大队坚持网上网下联动,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窗口单位、路面宣传等阵地多种形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交通、安监、教育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通过培训班、座谈会、内部工作QQ群、手机报、开展专项行动、平安工地建设等方式方法不断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广大群众的自觉守法意识和安全出行意识得到提升。同时重视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展专项教育和大练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努力提升综合执法素质。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推动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三年来共实施生命防护工程153.59公里,投入资金2736.14万元;路面大中修10.97公里,投入资金697.93万元;危桥改造12座。大力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在重要路段加设减速带,强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隐患路段逐步减少,安全通行能力逐步提高。共投入资金5925万元,其中公路安保工程149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道路水毁修复工程2016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G107绕城线道路修复;危桥改造维修工程2419万元,主要用于渡头桥、茅坪桥、吴山桥、梨园桥、瓷厂桥、花桥、群英桥、大律桥、年溪冲桥、潮田桥、下塘桥等维修改造。

(四)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交通安全隐患。

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态治理相结合、源头管控与路面整治相结合、严格惩戒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方向性、苗头性问题,综合施策、攻坚克难。开展“最严城市管理和交通秩序整治”、“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隐患统一行动”、“酒驾”、“

限摩规电”、“限货治超”、“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营转非大型客车整治”、“百日会战”春运突出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共计400余次,严厉查处了一大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机动车驾驶人存在争道强行、随意加塞、违法停车、不礼让斑马线等现象。非机动车存在闯红灯、走机动车道、逆向行驶等现象。行人闯红灯、乱穿行等行为更是经常发生。客运大巴不进客运站、在城区非法停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随意停靠、调头、抢道行驶等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违规载人,摩托车、残疾车等非法营运屡禁不止,行人过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等不良现象比较普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两站两员”落实不够,摩托车载人超速现象普遍,农机设备非法载人、面包车非法营运时有发生。少数交通参与者在面对公安交警的严格管理时,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谩骂、恶意投诉、攻击执勤交警。

(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公安交警、相关职能部门缺少信息沟通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执法管理缺乏合力,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能完全落实到位。如教育局的校车管理平台无法与交警执法网络平台对接,当教育部门监测到有校车超载等违法行为时,却无法交交警部门处理。农用车上户在农机部门,当农用车使用存在违法行为时,交警部门也无法处理。如郴州城乡结合部大量的农用改装车拖钢筋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但没有监管主体。二是绿化管理不到位。如郴州大道很多路段绿化带树木太高,很多路牌标识被遮挡,行人、驾驶员视线都受阻,经常出车祸。类似现象在夏蓉高速路口、107国道绕城线都存在。三是仰天湖大景区道路建设标准不够,不适合大型客车上路,但却经常有旅行社大型旅游巴士不听从交通、旅游、安监等部门及当地乡政府的劝阻,将车开上去。四是车辆源头管理不足。由于广东严格管控物流运输车辆,义捷物流、湘粤运输等多家物流公司无法在广东注册,于是转到我区注册,车辆营运却在广东,导致无法监管,这一类车辆数量较大。

(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滞后。

城区交通路网功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关注度高。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速度慢,部分开发的商品房未配套建设地下停车场,建有停车场的商品房没有合理对外开放。由于市政工程没有统筹规划,经常开挖街道,造成道路多处破损,路面质量严重下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西南山区乡村公路等级不高,设计也多是依山而修,安全隐患大。有的乡村道路危险路段未设立警示标牌,缺乏标志、标线、护栏、球面镜及减速带、防撞墩等安全防护设施。

(四)警力不足导致执法难以到位。

一是正式警察少、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交警三大队现有正式警察20余名,负责北湖区2乡2镇9个街道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面积大、人员少,即使加上运管、城管、教育等部门的力量也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漏管失控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交通管理不能全覆盖。二是执勤执法车辆不足。车改后各个单位公务用车都非常有限,且多数车辆已严重老化难以适应日常工作需求。三是一旦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后续处置工作难度大。特别是涉事司机和车辆没有购买保险的,对善后处置带来很大隐患,出现家属无休止上访闹访等事件。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各相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群众性宣教活动,扩大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群众“交通法治”意识,规范自身交通行为,安全文明出行。要把司机驾驶员和学生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出行意识;依法公开曝光处置交通违法行为,通过严格执法让群众和驾驶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心存敬畏,自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二)强化责任担当,忠诚履行职责。

要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责任机制。制定出台交通安全责任清单,准确划分职责边界,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对道路运输企业的联合督查和约谈制度,定期考核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着力推动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按照履职负责、失职追责的要求,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加大城区道路的养管力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损毁和出现故障的标志等相关设施及时进行维护,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抓实“两站两员”,不断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

(三)坚持管治并重,优化执法环境。

上一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 下一篇: 机关发展党员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