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23:46: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教育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代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高校教师应在传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强调结果本身;在适度掌握知识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只有确立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保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善于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好的课程准备还需要好的课堂发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提倡“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即要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以启发学生探索学习、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对比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自学、讨论会、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向题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沟通,注重教学效果
教学的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师生交往渠道,做到与学生及时沟通。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建立起友好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从教学中受益,而教师也可以从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做到教学相长,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基于网络的资源共享、远程协助等应用发展迅猛,我国的各个职业教育机构依托互联网构建网络教育培训系统,为各个不同中学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服务。网络教育培训系统是职业教育机构培训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培训平台资源的个性化问题;(2)受训教师学习和测试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3)网络教育培训系统各参与者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4)系统的智能水平较低,职教培训平台一般仅提供资源的下载和共享功能,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对于数据的利用率不高,导致对受训教师网络培训系统上的操作行为数据掌握不明,数据没有被充分利用,系统平台无法为施训教师和受训教师提供科学的辅助和指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构建一套基于Web的,综合运用资源分组共享技术、计算机协同学习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的施训教师网络教育培训系统,为受训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同时提供基于学习主题的交流通信环境,并基于协同工作流实现基于受训教师学习状态的培训内容自动选择,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培训的辅助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培养受训教师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对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强化。
一、系统设计原则
中学教师培训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在当前网络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施训教师无法对受训教师的学习过程进行掌控,受训教师自主学习缺乏指导等问题,科学规范网络培训过程,提高培训效果。在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开发原则包括:
一是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二是技术先进性原则。三是系统集成和数据标准化的原则。
二、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主要是从软件最终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角度,对系统的总体功能及其模块划分进行设计,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三、培训资源功能的设计
培训资源的是系统后继功能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培训资源有多种存在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培训资源的处理方式不同,在设计时需要对其进行区分。通过分析可知,对于培训资源的处理大体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读入培训资源、设置资源属性、资源入库、资源,这些步骤缺一不可,所以在该功能的设计时采用了设计模式中的建造者模式,其类图如图2所示:
四、通信交流功能的设计
该模块的设计中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两个部分,服务端的主要功能是对客户端用户登录的合法性进行验证,转发即时信息,存
储信息,推送离线信息等。客户端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用户登录,输入或者接收交流信息,发送或者接收文件,实现视频交流通信等。
对于服务器端的设计,具体采用的是基于服务的方法,即开发交流通信服务器,开放方法的访问地址,以及接口的调用方式。服务器类的设计如图3所示。
客户端主要是参与通信交流的用户实现信息的收发,该类的类图设计如图4所示。
五、总结
本文针对目前施训教师网络教育培训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基于网络的资源共享技术、信息交互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基于对培训平台深入的需求分析,设计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和构建方案,系统解决了培训资源的按权限共享,施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交互信息的分类保存,受训教师在线学习数据的智能分析等问题,不仅为受训教师提供了培训平台,而且能够为施训教师提供培训辅助决策,以及为受训教师提供学习指导。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论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上).中国电化教育[J].2012,(3):8991
1分析、调研阶段
1.1煤矿干部职工队伍及培训现状分析
1.1.1从煤矿干部队伍的管理经验、方法上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企业基层领导安全管理观念淡薄,对安全投入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认识欠缺,不能及时发现和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对工作过程缺乏具体的指导和管理。而我矿在管理培训方面缺少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呈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具体工作过于呆板,实施处于零散状态,难以建立起高效、科学和规范的教务、后勤管理制度为教学服务。
1.1.2从煤矿职工的知识结构来看,职工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据部分国有重点煤矿调查统计,目前煤炭生产一线工人85%为初中以下文化,还有20%左右的文盲,对现代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根本没学过、没看过、甚至没听过,再加上煤矿生产任务较重,职工很少有时间接受真正的培训,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1.1.3从煤矿职工的思想观念来看,松懈的思想观念与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不适应。相当多的职工安全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没有自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已成为济宁二号煤矿安全生产的“瓶颈”制约和亟待解决的焦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不仅影响“人才兴安”战略的稳步推进,也严重影响我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急需强化职工的安全培训,创新安全培训模式,转变职工观念,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1.2煤矿职工队伍远程网络教育培训需求分析为推动煤矿远程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征求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总结如下:
1.2.1增加地面工种知识内容的播放;
1.2.2增加中级工、高级工辅导培训知识;
1.2.3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矿开采技术越来越先进,设备的电气化、多功能化和技术高端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操作和使用维修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高、精、尖的人才,但因职工缺乏对新设备及工艺的了解,因此在生产管理中存在很多“空洞”,故需增加基层技术人员对新设备、新工艺的理论知识、使用方法及基本维护知识的培训,做到来之能用,用之能修,修之即行。
2实施、创新阶段
2.1创建远程网络示范教学中心
2.1.1构建责任体系,提供组织保证。为推动济宁二号煤矿远程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在第一阶段分析调研的基础上,矿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下设管理委员、教学委员、技术委员、培训网员等共26人组成的远程网络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依托矿内部局域网建立教育培训网站,为16个基层区队的示范教学点配备远程网络教育账号,由各基层区队的负责人任组长、技术主管任副组长,培训网员任辅导员,负责管理远程网络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的接受、收看等工作,切实承担起了远程教育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保证其高效运作。
2.1.2健全制度体系,保证远程网络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如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等,还制定了网络管理、资源利用、教学管理、学籍档案管理、日常教学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并配备了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兼职管理人员和教师,担任各教学示范中心的培训网员,为远程教育网的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2.1.3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根据各单位每月中旬按时上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学习统计报表及完成情况,按照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示范教学中心创建活动和“四五级”联动的实施要求和管理规定对各示范教学点进行检查,并进行评比。每月定期查看、观看流量记录,对观看流量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取消其远程网络教育帐号和示范点资格。
2.2扩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备的设施保证体系为支持远程网络教学,矿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远程网络的建设,共投资185万元为各个教学点配备了教学设施,其中120万元用于中心教室(13间。总面积860㎡,能同时满足380人上课,其中一个电教室配有软座椅,高级课桌,教室配有空调,有电教设备,灯光、通风及音响设备效果良好);65万元用于区队学习室的配备,包括笔记本电脑13台、投影仪13个及全新桌椅312套。为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和设备保证。
2.3创新学习培训方式为了让远程网络教育培训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安全培训工作实际,我们推行“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为主要内容的区队班组安全技术培训活动。做到“三结合”、“四不同”,即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安全业务与新技术相结合;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采用集中学习和个人组学相结合的培训学习方式。一是集中培训学习。基层单位成立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技术主管任副组长,培训网员任辅导员。根据学习培训需求,编制培训计划,利用班前班后会,每周的安全学习和政治学习日组织职工进行学习。二是个人自学。职工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个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利用业余时间登陆网站学习。效果良好,切实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
3应用、拓展阶段
远程网络教育模式的探索,不仅创新了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而且使各种岗位工种的培训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了自上而下统一的支持,现在已经在全矿范围广泛应用和拓展,培训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日渐薄弱,近年来发生在大学里的犯罪事件有上升趋势,已经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作为日后医学的后备人才,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但传统的书本式教育已逐渐被学生所厌烦,甚至引起厌学的不良现象。本文通过探讨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加强其思想政治素质,为其日后走上医学道路进行理论和道德观念培养。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在我校就读的医学生200人作为研究对象。
2.教育方法。通过网络教育、专题讨论式讲座、实践教学等三种途径对入选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具体培训方法如下:(1)网络教育。利用网络教学的手段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强化,并利用网络手段使医学生学习传统医德和现代中医技术和理论,把相关内容做成教学课件,课件尽可能要求直观、生动、诙谐,在多媒体教室由我校教师及中医院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2)专题讨论式讲座。针对近年来的中医热点话题,分班展开医德讨论,并与传统的中医文化进行对比,由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自由发言。(3)实践教学。由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到中医院去了解、体会现代医患关系,学习中医技术,由医院资深中医学专家讲述要领,并由学生动手实践中医技能,深化医学生的理论修养。
二、结果
经过三种方法的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对200名学生中的50名学生进行随机提问、考核,获得了如下结果:第一,我校医学生的各项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有了更深的认识,并熟悉了网络、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育方式。第二,通过进行专题讨论式讲座,医学生对于许多中医热点话题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医传统理论特别是医德在现代社会有了全新的理解。第三,通过去中医院参加实际培训,学生的实践水平明显提高,初步掌握了各种中医学方面的技能。
三、讨论
通过对200名在校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进行系统培训,结果显示,学生的各方面水平明显提高。由于现在中医药院校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书本教育,使学生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对于近年来中医药方面出现的新技术、对中医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体现不甚了解,所以本次研究引入网络教育,由我校教师和在医院工作的专家共同创作课件。网络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生动、信息准确且及时,利用网络中文字、图像、动漫等视觉方式和幽默诙谐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了解现代中医学的现状,了解现代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具体内涵,并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授课内容,并让学生在课后写学习体会,以加深对此次网络教育培训的理解。网络教育结束后,我们对学生分班进行专题讨论式讲座,对于网络教学课件内容以及最近中医热点进行讨论,并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讨论,辩论一度非常激烈,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中医学方面知识探索的欲望。在辩论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实践证明,参加讨论方式的讲座,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表达能力,且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对于知识的渴望使学生更加有积极性,辩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我们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中医院去参观学习,了解各种中医技能,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以后这些学生最终将走上工作岗位,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故应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个初步的了解,回到学校后有的放矢地学习理论知识,真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日后从事中医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综上所述,开展网络教育、专题讨论式讲座和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值得高校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覃晓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30-31.
[2]陈志军.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设的基本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4):11-12.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会计教育进行深化改革。我国21世纪经济体制发生的重大转变,由原来的工业经济逐步发展成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属于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知识能够有效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实现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知识带领经济发展的时代,会计这个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要与国际会计相互协调,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变得更加复杂,所要求具备的职业技能定位也越来越高。在科技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社会中,会计理论研究方面需要不断深化和改革,国家颁布了会计具体准则的实施办法,所以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随着国有经济的转变而逐渐变化。变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记账方法转变;由报账型向管理型与决策性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
2.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培训过程中要坚持我国的政治主要方向,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学习认识能力、工作实践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将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让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业务的操作,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的职业道德,让会计人员更加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能够改变我国会计教育落后状况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需要由知识积累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继续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制度为主要培训的出发点,从而使教育培训内容不断创新,作为培训部门我们要协调好会计继续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及时调整与教育模式转换之间的衔接,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会计培训教育的经验,培养出合格的中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事业单位缺乏对继续教育认识和重视
企事业单位缺乏对会计部门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提高会计业务水平不够重视,不愿意多投入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有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了为了节约成本,基本不安排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没有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员工职业培训教育计划当中。
2.集中培训和培训内容的问题突出
我国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人员学历不同他们接受的能力自然存在差异性,在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是集中培训,在较短的培训时间内,填鸭式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这样的培训方式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存在单一性,培训教材不分主次高低,培训对象不分企事业单位,培训范围不分地区,结果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情况不符,很难学以致用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陈旧,培训形式及考核方式跟不上时代要求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所采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现在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了解,影响工作质量。培训教材的陈旧影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培养符合科技发展的会计人员。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面授的培训形式,虽然这样的形式非常直观,但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势必会影响工作。在接受继续教育期间很难始终坚持学习,培训期满后很多学员难以得到真实的收获。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的考核采取签到和一份试卷的形式完成考核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课前签到考核形同虚设,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参加培训学习,在考试时抄抄写写,这样的考核毫无意义可言,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使继续教育更流于形式。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帮助企事业单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单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综合能力
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体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因此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我们对于培训机构应该采用竞争的方式,利用优胜劣汰的方法选择综合能力强的培训机构,这样才能有效改进师资队伍,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开展网络教育培训方式
21世纪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我们应该推行网络教育的培训模式,而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更加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将枯燥的学习教育模式变得生动起来,这样还能有效节约继续教育的成本。在网络普及的社会中,可以采取多模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方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
4.开展会计从业人员征文奖励活动,提高教育培训内容
我们要不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征文活动,让企业当中的会计管理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谈谈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感受,在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挑选优秀的人员谈谈培训过程中职业感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46-03
一、传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网络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四大类:传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包括函授、业余(夜大)、脱产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包括业余辅导助学和全日制脱产助学;继续教育培训,包括知识普及型、服务型、专业技能型培训和高层次继续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包括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电大教育和试点高校举办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这四大类及其办学形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发展趋势也不一致。
(一)走向“暮年”的成人学历教育全日制脱产班
教育部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停止招收成人脱产班,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成人脱产班的规模要根据行业需求从严、合理确定。”成人学历教育脱产办学规模迅速萎缩,正逐步退出成人教育办学的舞台。成人学历教育脱产办学还有非常大的社会需求,只是因为与普通本专科生竞争有限的高校教育资源,国家不得不割舍,出台停办的政策。这是国情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正值“壮年”的函授和业余教育
2010年,成人教育本专科(主要是函授生、业余生,有少量的脱产生)招生数2084259人,在校生数5360388人,毕业生数1972873人,规模庞大,且稳中有升。函授和业余教育由于其稳定的社会需求、相对灵活的办学形式、不占用过多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会继续发展下去,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继续发挥作用。但其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变革不可避免。函授和业余办学的优势在于,自学为主、集中面授为辅的教学形式,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互动交流,可以保证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学点或函授站对学生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具有优势。面临的问题,一是随着普通高校师资的紧张,聘请有经验、高水平面授教师越来越难,无法保障整体的教学质量;二是相对灵活的办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但解决学习与家庭、学习与生活的矛盾,还受到集中面授辅导的制约。
(三)“朝气蓬勃”的网络教育
1999年至2002年,教育部先后批准67所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开展网络教育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网络教育招生数1663655人,在校生数4531443人,毕业生数1105529人。其规模还在继续扩大,赶超传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指日可待。目前,网络教育仍在探索中发展,成绩和问题都有,机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教育的优势,一是不受时空限制,自主灵活学习。这不但为学员所青睐,而且对建立“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意义重大。二是网络教育较少占用高校教育资源,而且能最大化发挥已有优质教学资源优势。三是可以有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学历教育整体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作用明显。四是网络教育对推动继续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其面临的问题,一是师生完全分离使双方在交流沟通上逊于面授辅导的教学方式。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网络及计算机设备的覆盖率、学员及辅导教师相关IT技能的掌握、优质课件资源的共享等问题有待解决。
总之,函授教育、业余教育和网络教育作为成人学历教育的主要形式,均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会并行存在。但是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面授辅导不可替代的优势。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实现传统面授辅导向网络教学过渡,是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华南农业大学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改革试点的实践
(一)成立校级网络教育建设领导小组
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以继续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财务处、设备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教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学校现有资源的调配,制定目标、方案和各项管理办法,联络社会有关部门、机构和学校教学院系等力量参与网络教育建设。
(二)总结经验、交流学习,为网络教学改革提供指导
华南农业大学早在2002年下半年和2006年至2007年,前后两次在校外教学点开展非系统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课程远程教学试点,总结经验。在网络教学课件制作方面,三分屏课件能够同时提供教师授课视频、授课提纲以及PPT内容,教学效果良好;适合于网络教学的课件,对授课教师(神态、发音、着装等)、PPT的制作(文字多少、动画、模版等)、录制的视音频文件(文件大小、格式、特码率等)等均具有具体的要求;网络教学课件单节授课时长以25至30分钟为宜。在网络教学过程管理方面,需要对学生学习进度及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因为学生自觉参与网络学习是不充分的;网络教学的随堂作业、章节练习和实时辅导答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在成人学历教育中开展网络教学具有可行性。网络教学不但在学习效果、学习成绩方面毫不逊色,而且在学习的灵活性、自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多次到省内外已经开展网络教育试点并取得成功的兄弟院校请教学习,收获颇丰。不但已经总结的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印证,并且学习到了许多未遇到问题的处理经验,对网络教育建设从整体把握到细节工作的开展均有了明确的认识。
(三)拟定管理办法,为网络教学改革提供制度支撑
在前期经验总结、交流学习基础上,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成人学历教育管理实际,先后拟定出台了《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实施方案》《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网络课件主讲教师工作职责及待遇》《网络课程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及待遇》等管理办法,分别对学校成人学历教育领域开展网络教学改革实践工作的组织机构、相关部门职责、教学系统平台建设、课件制作标准及要求、网络环境建设标准、经费预算及来源、课件主讲教师职责和待遇、辅导教师职责和待遇进行了明确的说明。随着网络教学改革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以上管理办法也将不断地完善,最终形成制度,为学校网络教育建设提供支撑。
(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网络教学改革的内容
1.成立网络教育工作小组,组建网络教育专业人员队伍。继续教育学院成立网络教育工作小组和网络教育管理办公室,开展网络教育建设有关的调研学习、设备采购与维护、平台设计与开发、教师聘请、课件制作、商务洽谈等相关工作。专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作队伍,是保障网络教育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另外,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聘请具有丰富成人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组建教师队伍,为网络教学课件的录制和网络教学辅导提供师资保障。
2.加强网络教育软硬件环境资源建设。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具备了非常优越的条件,对外网络带宽方面,包括科教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长城宽带,总带宽达6000M。硬件配置方面,学校拥有核心机房6个,服务器175台(其中托管46台),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6台,万兆汇聚交换机21台,千兆汇聚交换机51台,各类型网管交换机1800多台。凭借学校优越的信息化硬件条件,为保障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实践的开展,继续教育学院投入近20万元,采购了两台专用服务器,一台用于Web和数据库服务器,一台用于流媒体服务器。另外,为满足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的需要,遵循操作简易、录制灵活、功能完备、成本低廉的原则,继续教育学院又购置了2套三分屏课件录制系统以及专用笔记本电脑等。
在软件建设方面,通过公开招投标,与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设计开发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与管理综合平台。在选择开发公司方面也是综合考虑了公司实力、技术先进性、网络教育平台研发经验、业界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经过两次需求调研,以及设计开发过程中不断的沟通探讨,网梯公司为华南农业大学定制开发了“华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与管理综合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基本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基础数据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财务管理、教材管理、学生工作室、教师工作室、管理员工作室等功能。系统平台除了满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日常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的需要,还注重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辅导环节,以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教学过程监控和学习统计功能,实现教学点管理员和辅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监控与统计,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对辅导教师辅导过程和学生学习进度的监控与统计。教学辅导环节实现了课程通知、在线练习、在线实时或非实时答疑、随堂作业及批改、自学指导、在线测试等功能。
3.多种模式,开展网络教学课件资源建设。目前,华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网络教学课件主要是以自制开发为主。通过立项校级继续教育类教改课题的方式,开展课件录制工作。主讲教师主要是通过自主聘请有丰富成人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两种途径来确定。在课件表现形式上,全部采用适合于网络教育教学的三分屏课件,并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可以通过节点设置,跟踪学生学习的进度,便于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课件内容,除了主讲教师授课视频、PPT等素材,还包括教学大纲、学习指导、导学资料、章节练习题库、思考题、讨论题、期末考试模拟题库等。
三、成人学历教育开展网络教学改革的经验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级工作领导小组,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体制保障。虽然是成人学历教育领域开展的网络教学改革,但为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而整合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仅依靠学校继续教育部门是很难实现的,成立一个以主管校级领导为组长、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确有必要。
(二)拟定管理办法,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约定俗成的,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但是,在改革试点之前,结合学习交流的经验和学校自身办学的实际,拟定相关管理办法,为网络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指导非常有必要。
(三)围绕三大资源建设开展具体工作
1.人力资源队伍是保障。网络教学改革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支由专业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组成的人才队伍,由其推动和开展该项工作。
2.软硬件环境资源建设是基础。整合学校已有硬件资源,根据学校涉及网络教学的学生规模,适当投入,配置必需的服务器、带宽、课件录播设备等硬件设备。网络教学平台,或与实力较强、技术先进、有丰富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经验的公司合作,设计开发,或学校自主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不是现有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的简单的信息化、程序化,不但其设计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功能,以保障网络教学的学习效果。
3.多模式开展网络教学课件资源的开发制作。优质网络教学课件资源是保障网络教学质量的关键。网络课件可以购制,也可以自主开发。自主开发,建议采取课题申报立项的方式,通过公开招聘择优立项,或者直接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录制并给予立项,调动教师参与课件制作的积极性。
(四)开展交流学习和相关科研工作
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明确网络教学改革从整体到细节工作开展的思路,是网络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前期准备。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有助于相关改革少走弯路。开展科研工作,对前期工作实践进行必要的总结,并进行理论升华,可以为网络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指导。
四、继续教育领域开展网络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针对网络教学特点,建立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就是生命力。保障网络教学效果,提高网络教学学习质量,仍是网络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应努力实行网络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规划科学的网络教学课程体系,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建立互动式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完善网络教学监控体系等保障体系。
(二)继续教育全面实施网络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老师一般是利用课件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枯燥的电子文档容易让学生疲劳甚至厌烦,导致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纪律涣散。这些原因使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在课堂,老师也不能专心讲授知识,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学质量不高。
2.老师不愿意运用网络教学手段
关于网络教学,老师往往会有以下两种误解:第一,过于依赖计算机,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教学。第二,由于网络的负面影响,使一些老师对于网络教学有很深的抵触情绪,认为网络教学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是传播知识的途径。另外,网络教学许多都是在网上直接观看视频或是电子演讲,老师和学生比较新奇,容易忽略课堂的重点,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二、解决网络教学的策略
1.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由于网络教学课件相当缺乏,所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教学网络的建立,要使之具有Internet的功能,形成交互式的多媒体系统。这样的设计,不仅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平台,也为课件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老师以后的教学活动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把每堂课当作“观摩课”,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2.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课件
利用已经构建的网络教学系统,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课堂。通过在线课堂,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找与课堂相关的视频或者是电子演讲稿,这样就可以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针对性教育。同时,老师可以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制作和管理,达到与教学同步的目的。通过这个平台,老师可以获得许多具有针对性的课件,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3.建立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网络教育的引入相对于以往的传统教学,会让许多学生感觉新奇,进而会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而这种情况也是老师应该注重的。这是让学生好好学习的一个契机,使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纪律,提高课堂效率。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可以配备与教学相关的学习软件、电子讲稿、视频、动画等素材,把在线课堂的内容及时整理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学习的进度,进行自主学习。
4.对老师进行网络教育培训,提高老师对计算机及网络教育的理解
对于那些过于信任计算机和网络的老师,要通过培训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教学也是通过人脑来操作的,也不是一直都不会出错的,要把它当作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而对于那些盲目排斥网络教学的老师,通过培训让他们正确认识到网络的正面效应,采用辩证的眼光认识到它的作用。对于那些负面的东西,要教会他们认识,而不是以偏概全,盲目排斥,忽视网络教育的正能量。通过在线学习论坛、答疑系统,以及考试系统,帮助老师解决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在线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通过网上的学习讨论区,师生之间可以进行问题的讨论,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5.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所以也应纳入教学系统中。网络中有许多有用的资源,学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知识的深度,使他们学得更全面更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网络教学课程的实施概况
以扬州大学教育信息化为个案,截至2000年,扬州大学的八个校区都拥有千兆主干网,每个用户可独享百兆桌面带宽,信息点遍布所有建筑的每个房间。目前,在图书馆、教学楼、大型活动场所还可以享受无线网络,师生皆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在线视频直播和开展网上互动。而软件平台的设计开放必须建立在对学校作整体的、科学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必须符合用户的全面需求,以人为本、方便适用。2005年前,学校主要为广大教师开展网络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器空间,学生主要通过在线浏览教学网页或者下载教学课件学习,借助电子邮件和网上留言互动。2008年,根据网络课堂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和多方调研,扬大从浙江大学天空教室、毕波平台、清华教育在线(theol)、网梯、安博中选择了清华教育在线为网络教学系统软件平台。该系统整合了网络教学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学习资源系统和平台控制系统等。
网络教学系统(网络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开展网络互动学习的课堂,同时也是教师进行现代教学设计的利器,既减轻了老师在软件上投入的负担,又进一步深化了师生互动和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其主要涉及教师备课、教学、辅导以及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实现交互式授课、个性化学习、作业批阅、辅导答疑、讨论交流和教学评价等功能。
硬件建设就像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而软件平台好比是高速路上行驶的“车”,那么资源就被称为“货”,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是实现三者的合力最大化,即要保证路是高速的、车的性能是稳定的,货物美、丰富且价廉。扬州大学现有7个校区,且学科门类全,优势学科集中在文、理、农和生命学科,因此在网络课程建设上没有统一要求一个标准,本着“学科多元自主开发为主,共建共享发展为辅”,“大平台、分学科、保特色”,有计划地建设资源库。目前,网络课程占全部课程的80%,其中自主开发国家精品课程14门、校级精品课程近百门、有1800多门课程在线运行。每个课程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均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讲稿、网络课件、作业习题等,这些网络课程基本符合现代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课程资源可以放置自主空间也可以统一在学校本科教学网,但必须无缝整合。资源建设中为避免出现课本“搬家”,对网络课程资源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视觉化资源,如:实验视频、授课视频、虚拟现实以及案例视频学习资源,这些视觉化资源也作为评价优秀网络课程的一个要件。
应用程度是检验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指标,实施网络教学课程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学习过程,提高教育质量。而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热情,对网络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教育改革的挑战。从学校和教师教学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自2002年开始,扬州大学对全校教师进行了6轮培训(按学科、年龄、计算机应用水平),采用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网络学习、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对所有教师开展了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制作技术、平台软件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个模块内容的培训,还引导教师学会建立QQ群、飞信、E-mail、博客(微博)等工具交流和探讨。通过培训,教师们在教学中逐渐转变了教学观念,尝到了甜头,加上学校的政策引导,那么全面推动学校的网络教学课程自然水到渠成。
2 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与不足
(1)规划缺乏系统化,上下在思想认识上不够统一,导致网络课程教育开展状况不尽如人意,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一个拥有7个校区、27个学院、涵盖11大学科门类、110多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全面系统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需要各学院多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配合与实施。由于学科特点明显,对网络课程教育开展的标准是什么、网络课程建设在整个教学中承担的角色、如何建设以及怎样建设都缺乏完善统一的科学设计。在学校网络教育课程开展状况调查问卷中反映:90%左右的课程基本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课程建设,75%左右的课程基本发挥了建设目标,学生的满意率在85%左右。
(2)重硬轻软,应用层次不高 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重硬轻软,应用层次有待提高”,扬州大学和很多高校都同样经历。学校软件建设上滞后了硬件近5年,在2007年全部引进清华教育在线平台后,才真正实现“软硬兼施”。近几年,学校每年在硬件投入上还在不断加大,但在配套软件建设、技术应用和教师培训等投入仍重视不足。同时,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考评机制。
(3)资源建设是弱项,学科与课程整合度有待提高,精品课程比例少。网络教育课程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网络教育课程资源不能“课本搬家”,而是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库。资源的建设也是渐进的,不断丰富与更新的。但大部分的专业教育资源建设任务落在教师身上,对于45岁以上的教师仅提供一般的培训难以从根本上改观,或者有些是直接交给技术人员,又往往是一次性的,不仅更新少而且还存在教与学的脱节。目前,扬州大学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大都建立在教学科研团队的基础上,其中都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人员的参与。据调查,网上运行的60%的课程存在学习资源内容上缺乏深度、精品特色资源匮乏、学科特色不明显。
(4)教师的网络教学技术应用不能与时俱进,热情难以维持。网络教学课程的蓬勃发展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师生实时延时深度互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与解决方案。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学人员仍简易使用PPT的现象相对普遍,加上由于缺乏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不少教师又不愿投入一定的精力去学习,从而跟不上信息化条件下的对人才素质培养的新要求。
3 网络教学课程的优化策略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重视系统建设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决策者信息化的过程,需要决策者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扬州大学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实行以点带面,重点学科率先实施,35岁以下青年教师率先推进 “两个率先” 的做法,建立教育信息化分步建设分层实施的方案,避免一哄而上,避免低水平重复,加强每一门课程的监控与管理。
首先学校出台了鼓励实施网络教育课程的政策,对每一门建设课程予以资助,并将其纳入学校各级的教改课题,从而激励了一部门教师率先进行网络教育课程的信心。其次,学校利用讲座和网络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培训,使得各级领导和教职人员全面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与丰富内涵。第三,在课程建设中利用QQ群,有教育技术学院老师和教务处教育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指导,共同进行课程信息化建设,防止出现建设的“误区”,避免了建设中的“盲区”。
3.2 实施政策引导,通过评估促开展
学校将网络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评奖的必要条件。每两年开展一次评估,对于运行效果处在学校前15%的课程进行奖励,对评估优秀的网络教育课程给予资助,并从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3.3 为避免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扬大开展了以学科群共建网络教育课程,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和技术应用联合
一个教师的网络教育经验是有限的。在学科群内建立交流、协作的平台,取长补短,有利于制作出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学科群内知识的共通性,按照内容模块进行系统化建设。特别是,按照使用过程中反馈意见进行二次开发,可以持续提高教学资源的丰富度,促进课程精品化。目前,扬州大学在外国语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生命科学实验教育、医学生技能教育等学科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教育课程,形成了针对性强的专业培养模式。
3.4 推进教师信息化工程,开展精品课程示范引导
第一,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跳出来,哪些是需要课堂中重点讲解的,哪些是更适合网络学习的,教师应能从信息的观点对知识的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第二,重点是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要掌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能力,学会多种素材的数字化处理;学会迅速在大量数字信息资源中检索与筛选所需信息,并能进行有效的吸收、开发与重组。当然还需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根据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开发强交互性的学习资源等。第三,重视精品课程示范引导,保证教育信息化的质量与效益。在研究性教学示范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教授观摩课中,将每年学生网络课程评教前15%的教师,按学科门类进行示范推广,让教师观摩精品课程是如何进行教学的。
4 结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既是一个循序渐进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很多仍在探索与尝试之中。只有不断总结,多方借鉴其他院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注重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不断优化网络教育课程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人类进入21世纪,在全球知识化进程中,人们充分利用信息产业重新构建了工作及生活布局,特别是信息化对法律工作及确保司法公正等方面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信息化、网络化对司法工作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助推力有利时机,是我们各级法院首要工作任务。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效率,逐步实现各级法院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全方位实现审判工作全程数字化,从而树立法院公正、高效的良好形象,本文就加快法院信息化建设与法官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展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明天。
一、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法官创建学习的新模式
如何利用先进的、新型的信息化网络系统来促进法院工作,促进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使民众有机会自由地与法院进行信息交流和对话沟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民主法制环境。这一切需要我们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信息化建设摆在首位,齐心协力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把法院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推向新台阶。
各级法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功能,结合基层法官的职业特点为,开展专题讲座、庭审观摩、案例分析、研讨会、辩论会等方式以开拓法官视野,提高法官认知社会、解决纠纷的能力。必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方式,使基层法官的再学习课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受信息化等载体的影响,在树立终身学习全过程中提倡“开放共享、全球受益”的教育新理念,结合自身优势孕育出新的学习模式,提高了高等教育受知面,为法官职业生涯铺平了道路。同时,课程国际化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基本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国际开放教学资源情况的了解与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快地了解国际教育发展情况,引进新的教育思想,与世界同步。不断的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建设增加活力,更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可见,法官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在身边,只要在办公室敲击一下鼠标,就能听到一流的法学教授讲课,清华、北大、南开等法学教育资源就在眼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开拓了法官创新意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远程庭审、远程调解等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理性化,以形成正确的职业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对于我们的法官再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形成新的培训机制,促进偏远地区和内地区域在受教育平等。在重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科之间基础和资源存在差异中,要鼓励打破校际各自为战的书面,整合各种资源形成高校社会资本群体性。以伊春为例,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从而使中国的法律教育大众化在伊春法官培训中更加辉煌发展。
二、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法官教育载体的有机结合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两手抓两手硬,推进三项改革,加强四个建设,采取五大措施,依法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一个目标,就是根据《行政许可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下大气力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着力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两手抓两手硬,就是一手抓会计人员培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一手抓培训秩序规范,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三项改革,就是会计法律制度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监督管理改革;四个建设,就是会计诚信建设、会计队伍建设、会计基础工作建设和会计行业管理网络建设;五大措施,就是夯实基础、完善制度、抓住重点、创新服务、量化考核。
二、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培训特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
首先是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坚持培训育“才”。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会计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为使会计从业人员紧跟上时展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机构应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会计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把全面提高专业技能、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其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作为主要培训目标,遵循分级负责、分层次培训的原则,重点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本级培训和上级培训相结合,使广大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其次是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创新教“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根据新时期的会计工作特点,针对广大会计人员需要,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和教学形式,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传媒教学、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等形式,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其中,课堂教学方式要不断更新会计教学内容,突出开展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会计法规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先进技能知识培训;要邀请专家重点讲授热点问题,还要穿插运用案例教学,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再次是做好典型示范,坚持以才带“才”。财会工作先进典型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宝贵资源,是会计人员求知、创新、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加强财会工作先进典型培养,坚持把发现培育典型、宣传学习典型和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作为抓好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认真总结财会工作先进典型培养规律和包点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先进典型的培养、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考核评定机制。坚持“抓先进、树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工作规范、绩效突出的原则,先确定初选对象,然后由财政部门组织考核,评定财会工作先进典型。二是建立培养机制。按照“树立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分巩固提高、重点培养、后备对象三个层次抓人才培养。三是建立跟踪管理机制。对已考核评定的典型继续实行联系帮扶,努力使先进更加先进。四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会计信用等级下降,难以发挥模范作用的会计人员,取消其财会工作先进典型称号,始终保持典型的先进性、示范性。
三、着力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不断提升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层次及水平
第一,深入细致地挖掘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下大气力夯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础。首先,进一步加大经常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建设,主要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中华会计函授培训基地等教学品牌的主导作用;其次,鼓励和扶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设立培训点,开展短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再次,倡导和尝试新兴网络教育传媒。
第二,加强教学管理,确保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健康有序运行。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一要坚持长年经常性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使学历教育、短期办班、专题讲座、课题调研、会计大赛等形式配套,推进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培训过程可细化为印发教材、课堂授课、集中讨论、辅导问答、考试验收等五个环节,使教学工作扎实有序进行。二要注意延伸培训链,加大培训前的调研和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力度。三要加强对承担培训任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通过随机跟班抽查、检查教学日志、召集学员座谈、设立举报箱和电话等形式实行全过程监督,及时掌握动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对不遵守有关制度规定、教学质量低下、乱收费、只收费不办班及教学混乱的培训机构,应提出整改或停止其受理会计培训任务,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应向社会公布。
第三,提高财会理论研究水平,增强财会理论研究针对性,切实解决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财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做到学以致用,应科学谋划和推进财会科研工作,着力使研究课题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时效性;要注重对企业会计、会计诚信建设、《会计法》贯彻实施、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四、创新培训体制、完善培训机制、全力推进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第一,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致力于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首先,应建立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按照不同层次、行业和类别,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培训要求等方面体现出各自特色。其次,为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努力做到三个加强、四个统一。三个加强即加强培训单位管理、加强师资力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四个统一即统一培训、材、统一课时、统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