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7 18:33: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学期教师寄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家好!
也许你们还沉浸在暑假的欢乐之中,新的学期却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开学上二年级啦!是欣喜、是快慰、更是一种幸福和憧憬。
同学们,新的学年我想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制定好了计划。新学期,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满怀信心走向成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怎样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呢?在这里,我向同学们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树立一个信心:我能我行
自信心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要。我们读书学习,需要有决心、有信心,当然更要有行动。在这儿送同学们三句话:“相信自己,我能成功!鼓励自己,天天成功!超越自己,一定成功!”
二是要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刻苦
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听讲,认认真真地作业。学习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格言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三是要培养一个习惯:自觉自愿
学业进步,贵在自觉。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一些同学要改掉粗心、马虎毛病的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平时动笔作业得认真,得自觉自愿。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下面的几句话:
也许我跑的并不是最快的,但我却是最坚持的一个;
也许我跳得并不是最远的,但我却是最用力起跳的一个;
也许我思维并不是最敏捷的,但我却是最认真思考的一个;
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让我们重新调整好自己,做好准备,投入新的工作吧。
一、自尊自爱,快乐工作
如果说,天妃幼儿园是一只大鸟,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只鸟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让天妃鸟飞得高、飞得远,就要靠我们大家的努力。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自己,小看自己的工作,而要爱自己、也爱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好岗、做好本职工作,把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完成。
二、开拓创新,勇于挑战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我们要多学、多思善改革,每项活动追求实效性,不讲求花哨,积极创新。勇于承担各项任务,把握锻炼、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做个有目标、有理想的人。
三、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就看你如何去利用它。有人说:“时间就像挤牙膏,挤一挤总还是有一点的。”时间不仅靠挤,还要靠合理安排。抓紧时间的人与不抓紧时间的人区别就在于效率不同,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不要让一天天无所事事地过去,而要让每一天都过得精彩。 四、坚持四勤,合作共赢
四勤即“脚勤、手勤、眼勤、嘴勤”。提出这“四勤”是希望大家做一个勤快的、心灵手巧的、眼观四路善于观察、善于沟通的人。“天道酬勤”,只有勤快的人才能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合作才能共赢。大家一定看过“天堂与地狱”的故事。
上帝和一个牧师在讨论天堂与地狱的问题。上帝说:“来吧,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来到一个房间里。房间中央摆放着一锅热腾腾的肉汤,一大群人围着锅坐着,个个都愁眉不展,只见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汤匙,但汤匙的柄太长,他们无法将汤喂到嘴里。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新学期开始了,老师欢迎你们回到大四班这个大家庭,而且非常热烈地祝贺你们升到大班第一学期。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已经度过了小班和中班,对于幼儿园里的一切一切,你们都已经了解,和班上的小朋友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新的学期开始了,现在你们已是大班的哥哥姐姐,是一个崭新的阶段。进一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之后,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的涉及范围等都有新的要求了,你们要继续加油了!不过,老师相信你们会变得更积极、快乐与自信,会获得更多的进步与荣誉。
亲爱的家长们,最想和您说:相信孩子、赏识孩子。我们会精心呵护、细心照料、耐心培养每一个小果果,让他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让用爱和美滋养的蓓蕾在这里绽放。用快乐和自信托起的小鸟,从这里起飞。您的孩子在我们班中,更在我们心中。
同时也感谢大家在幼儿园四个学期对我们工作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是您们的参与才让孩子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新学期中,希望我们能一如既往地合作,随时交流孩子的成长点滴,共同关注孩子的成功与失败。更希望您们热心地为班级出谋划策,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健康、活泼、乐于提问、敢于探索、团结互助、充满自信的小主人!我们会认真的培养,关心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聪明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成绩的差异不应是评价他们的标准,品行才是评价他们最为重要的前提。学生成绩差是过去的历史,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他成为一个爱学习,并不断为之努力的好学生。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过程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一切,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
首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却有其他的优点。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它的光芒加以扩大,让他充满自信,使他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我班里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不爱学习,经常打架。通过对他平常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很讲义气,很懂事的孩子。有一次,每个寝室要选一名寝室长,我就推荐了他。结果,在学校每天对寝室的内务检查中,他的寝室一直都是满分。我在班里表扬并要求其他寝室长都要向他学习。可能他从未受过老师的表扬,我发现他第一次脸红了。从此,我有意无意地把班级里有些事情安排给他做,他总是负责任地做好每件事。他渐渐地融入这个班集体里,不再打架闹事,并且开始认真学习了,因为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从此,他对我充满感激和信任,把我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与信赖,能够焕发他们的热情、提高信心、增强自觉、激发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欣赏学生,挖掘学生的亮点。
其次,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积极心理学首先要求师生之间要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些积极关系的特征包括:相互信任、尊重、关心、时间投入、陪伴、体贴、安全、善良、鼓励、有趣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意识、态度和交往方式,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正向行为的积极发展。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微笑、几句鼓励、几次表扬就能建立的,它需要计划、时间、努力、技巧,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坚持。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应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今年刚刚带完高三的我又被学校安排带了这届高三,我当时担心学生不能适应这段磨合期。我在教学上是个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很重视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接这两个班时,我发现他们没有背单词的习惯,所以我初次给他们听写的分数简直让我崩溃,交作业也是拖拖拉拉。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让他们英语的学习井井有条起来,所以先培养习惯。但我知道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我,他们才会跟着我走。我尽快地做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记录每个孩子每天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对进步的孩子给予表扬,对孩子做错的题耐心地给予讲解,并且鼓励孩子们多问题,课堂上积极参与。渐渐地学生看到了我对他们的付出,他们对我更加尊重,在英语学习上非常地努力。教师要善于赞赏与激励,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赞赏是自我期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三,教育过程运用积极语言。
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相信每个孩子,包括成绩最差的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受肯定、被欣赏的心理需求。教师运用积极语言本身就表现出关爱的语气、赞许的态度、尊重的表情、信任的眼神,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实话实说》中的崔永元小时候酷爱数学,但有一次因为上课思想开小差被新来的数学老师严厉批评。从此,他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他说: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我请求各位老师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以育人为终极目标,以语言为主要工具的教师,理当用心学习、研究如何说话,说什么话。
对学校教育来讲,学校要以广大普通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研究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让校园充满乐观与积极的氛围。育人者当育己,心育者当自勉,老师应成为学生心理积极暗示的楷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56-0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已成为了学生们寻求、探索、获得知识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培养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综合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新时期,作为教师要更加努力,转变学生教育学习思想和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新时期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信息技术的学习重在兴趣的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热情依靠兴趣带动。如果学生对一个事物发生兴趣,就会积极进行思考,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学习有关知识点,学习起来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兴趣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以及积极性,它还是引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信息技术过程中,教师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怎样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尽管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普及了,但仍然有一部分初中生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操作过电脑,连起码的电脑基础知识以及简单操作常识都不具备。这些学生是真正的电脑盲,在操作时常常会犯一些初级错误。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此时不应该嘲笑甚至训斥他们,应该耐心倾听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并且对于不一样的问题进行不一样的解答。如有些应该简单明了地解答,有些必须先示范一次操作过程,有些还应该与学生进行简要的探讨,有些则应该让学生能够由点及面、触类旁通,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辅导时,教师必须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细心保护并激发学生内心的兴趣,给予适度的赞扬与奖励使得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以及决心。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才是学好信息技术的保障,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切记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将兴趣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能力。
二、重视实践的作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重在实践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对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课程,这也正是它区别于其他课程一定要在机房中上课的原因。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学习好坏的最佳途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才能检验对于知识点是否真正的掌握。我的课堂中一般每节课45分钟至多只讲15分钟至20分钟,其余的时间大都是留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践的。例如:我在授课时遇到一些相对简单或是掌握程度较好的知识点往往采取集体观摩实践操作的方式来学习。如word中如何运用“查找”功能,我总是会选一位操作较好的学生利用广播软件当众演示,相信大部分人都已掌握,少部分没有掌握的也可以通过这次演示来学习。但是接着我会顺势引出来讲解“替换”,这个功能一般学生用的不多,掌握情况也一般。通过讲解学生会了解实际上“查找”和“替换”很类似但功能大不一样,操作也不难掌握。课堂上我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以合理地节约一定的讲课时间,以更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外举行电脑绘画比赛、电脑小游戏过关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网站建设以及机器人比赛等等,来加强学生对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各种竞赛,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基本操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清楚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才会更加的努力去学习。
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实,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总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乐于网络应用而相对于信息技术理论教学部分感到枯燥。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进行对比学习,引申出知识点,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学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我们应该变传统教学为能动式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重于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以学为主的能动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体现自我价值。试想,若课堂教学过程中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不管多好的教师,课堂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更谈不上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极为重要。同时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需要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教师要引起重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针对初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好等心理特征,不仅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而且教学方法也需要及时调整。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关键,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1、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教辅,与同组教师交流、研讨,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保证课前准备工作及时、充分。
2、课堂教学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做到扎实、有效。
3、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记下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及其改进方法。
二、业务学习方面
1、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
2、经常听同组其他教师的课,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3、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点滴成败,寻找更好的方法;
4、多读书、多学习,正所谓“厚积而薄发”,用知识充实自己。
三、教育学生方面
1、继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强化,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2、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3、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4、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重点关注内容,当前我国各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至关重要,而积极心理学提倡从积极情绪出发培养学生积极行为品质的养成,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1]。本研究针对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是20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研究思潮,最早由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所提出[2]。该理论主张对人类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对人固有、潜在的建设性力量充分挖掘,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从而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让人类朝幸福不断迈进[3,4]。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主要内容包括积极观、幸福观和预防意识。(1)在积极观方面,它说明一个具备积极性品质的人一定具有积极心理,这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理智性质的解读,是对人性进行的赞扬与制约。传统的心理学对人们已出现的心理问题过度重视,而在当今社会,人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加而幸福感指数逐渐降低,采取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已不能有效解决人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传统心理学只能实现事后的弥补效果,而积极的心理学则主要倡导人们通过积极眼光以及健康理念看待和处理问题。(2)在幸福观方面,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激发个体心理积极的情绪,侧重对人们主观幸福感知方面的研究,以个体主观方面幸福感作为人们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3)在预防意识方面,积极心理学也会像传统心理学一样关注人们的负面心理,注重对人们自身能力的充分挖掘,在对人们的潜在能力进行挖掘后,实现对人们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以及治疗目的。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通过激发人们自身积极的情绪和力量,激发人们自身的健康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心理和行为去对抗和战胜心理问题,进而克服自身的负面心理,实现对各种心理困惑的摆脱。
2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价值
2.1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在高校教育中,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中,由于受到全球化、多元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环境的适应、学习任务的完成、自我的管理、人际的交往、情感交流、就业创业等,面对这些挑战他们很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5]。积极心理学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通过挖掘困境中个体的自身力量,从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积极的力量实现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缓解,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最终实现心理调节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的提高[4]。
2.2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价值
在大学生成长中,自我教育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够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和自我调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自我教育来说,就是学生能够将教育要求设为自我奋斗目标,且能够对自己实现目标进行自我监督和实践过程与结果的自我评价。为了实现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各高校都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心理教育具有助人和自助的特点,在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积极性调动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时期,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正从幼稚朝成熟阶段发展,是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时期。通过自我教育,大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心理健康教育自主选择,此选择是他们经过自主的思考后而内化的结果,此内化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规律。通过自我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自我更加关注,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对追求成功具有强烈的愿望,自我意识也急剧发展,大学生往往心理表现出理想自我、现实自我的特征,由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常常存在矛盾,使心理问题容易发生,通过自我教育能够促进他们心理的自我协调,促进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平衡[6]。
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理论依据
3.1积极情绪的理论体验
在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评价中,将积极情绪的理论当作理论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积极情绪的理论,大学生在对待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时,就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心理态度。在积极情绪的理论指导下,呈现出积极的作用。首先,大学生能够对社会资源以及自身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并将自身能力和社会资源灵活整合,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展创造能力,从而以创新思维实现自身价值。其次,随着大学生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的不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会得到不断提升,思维也会逐渐被激发,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最后,还能促进大学生自我评价以及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他们结合自身的身心发展目标以及情绪体验,实现个体发展的有效评价[7]。
3.2积极人格的理论体验
对于积极人格的理论体验来说,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对幸福积极追求,且在追求期间积极感知幸福、愉悦等体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潜力以及能力。相关研究人员在对心理学的特质研究中,构建出全面人格的系统,即VIA系统,此系统对人格的优势以及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包括24类性格力量、6大核心美德。借助积极人格的力量,能够促进大学生在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要求能力方面实现有效提升[8]。对大学生的此类能力培养,能够加深他们对幸福以及美好愿景的理解,促进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全面感知,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对未来发展实施构建,使其以理想的状态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在积极的人格理论内,6大美德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理智、冷静地处理问题,促使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不断进行调整,使大学生朝着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不断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大学生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
4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启示
4.1转变传统观念养成积极认知
在大学生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中,都是因为传统的陈旧观念和无知认知导致的,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对待问题或者事情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的情况。此类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转变传统观念、养成积极认知,从客观和全面角度对问题和事情重新审视,构建新的认知理念与模式。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中,要能够从积极角度出发,让积极情绪和健康观念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促进积极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的建立。比如,当大学生和朋友之间出现矛盾或者冲突时,在传统的观念影响下他们往往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意见,而这种个体认知是会加深矛盾或者激化冲突的,而积极心理学就要求他们转变传统观念、养成积极认知,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跳出自己单方面的思维局限,从而更加全面和合理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4.2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
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自我认知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前提。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倡人们用开放性和欣赏性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人,且重视所有人美好的品质以及积极的力量。大学生处在自我意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阶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对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健康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各类心理问题的出现。比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成长环境的变化,很多大学生在心理方面表现出不成熟的情况,他们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比较自我,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对的,他人应该遵从自己的意愿。有一些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太高,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没有对自己的客观定位,进而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基于积极的心理学,大学生通过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就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事情能够具有更加合理的想法与做法,也能够获取别人的认可和信任[9]。
4.3完善积极人格发挥美德优势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尽管他们的素养存在差异性,但他们身上都存在各自的优点。在VIA体系中,对人类本性提炼出6大美德,常用来对人性的正向力量进行描述。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中,都需要注重完善人格塑造和生命意义的达成,这些美德就是他们实现自我目标的重要元素。在积极心理学中,以这些美德为指引,来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充分运用此类优势,能够有效增加他们对幸福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养。比如,大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他们在生活中要认识到自身优势,智慧型的学生要能充分发挥思维优势,勇气型学生要充分体现自身勇敢品质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节制型的学生要发挥自身理性思维的优势,在集体中以自身美德优势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促进他们的自我认识,发挥他们积极的作用,增强他们的价值体现和幸福感,从而能促进良好心态的养成。
4.4调节自我情绪培养良好心态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情绪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的因素,常表现为紧张、抑郁、焦虑等。此类情绪问题的出现,是受到大学生特定时期情绪活动的影响,也受到大学生生活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常表现为对环境不适应、人际交流紧张、理想与现实存在冲突、生活事件导致的压力增加等。面对这些情况,大学生一旦不能实现情绪的有效自我调节,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表现,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要求大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品质实现自我情绪的调节。比如,当大学生面对人际交流的紧张时,往往会引发他们的不自信和逃离情绪,此时通过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坚定内心的信念,培养自信心和果敢态度,就能逐渐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人际交流中,这对解决他们的紧张心理问题有着显著的作用。
4.5营造良好环境养成积极心态
在大学教育期间,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养成需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在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内能够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积极的态度习惯,从而实现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大学里,良好支持性环境的营造可以从学习环境、社交环境和娱乐环境3方面着手。(1)在学习环境方面,由于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普遍比较宽松,缺少管束,导致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消极和不自觉的情况,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持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好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2)在社交环境方面,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和乐观的心态,不要封闭自己,要通过各种途径多和同学交流与合作,营造利于沟通的氛围,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交环境,避免社交心理问题的出现。(3)在娱乐环境方面,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要倡导自由和开放,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一些校内文化活动,如文艺活动、竞赛活动、体育运动等,还可以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和旅游等活动,这对他们积极心态和良好生活态度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从积极角度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当代大学生需要充分认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各高校努力创造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支持性环境,帮助大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治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4):85-86.
[2]KERNML,WILLIAMSP,SPONGC,etal.Systemsinformedposi-tivepsychology[J].JPositPsychol,2020,15(6):705-715.
[3]陈玲,张雷.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4):70-74.
[4]曾荣侠.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3):118-120.
[5]李俊芝.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4):293-295.
[6]JIL.Instructionalresearchonmentalhealth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fromtheperspectiveofpositivepsy-chology[J].Psychology,2020,11(1):49-53.
[7]陈燕妮.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J].北方文学,2017(20):168,170.
伴随近些年我国各大高校扩招计划的施行,使得我国高校学生数量呈现出一种不断递增的趋势,而计算机作为一门十分热门的专业科目,报考该专业学生的数量相对也比较多,这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式相对更加的严峻。从社会信息量反馈来看,产生“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而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计算机职业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我国各大院校应该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解决当下的棘手问题。
一、改革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各大院校都已经开设了计算机教育课程,但是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地位并不是很高,这使得教师也并不是十分重视计算机教育。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得人们也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随之不断的提升。因此,计算机教育成为了一种面向社会,为社会发展和各项生产活动服务的教学科目。同外国发达国家计算机教育相比,我国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外国同学年段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提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视度应该被纳入到我国各大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之中。因此,以当前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要去为依据,结合当前我国各大院校计算机科目的实际教学情况,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计算机的基础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其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使得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提出的要求。
二、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滞后性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范围和随之不断的扩大,其喜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增加。这一情况的存在,使得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为了能够满足这一教学要求,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其内容的设定需要以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发展趋势为依据,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从我国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设定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教学时缺乏创新精神,从而导致其设定的教学内容十分的枯燥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二)缺乏硬件设备的教学支撑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院校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条件十分有限,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供不应求,使得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此同时的,当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时使用的都是老式的计算机设备,这种设备的配置相对较低,使得一些新软件无法在计算机上良好运行,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受学生自身知识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影响,使得其不能够快速且数量的掌握并应用新的计算机知识,导致其在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系统或者是硬件故障时,不能够独自处理,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三)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将自己放置在主体地位的位置,导致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自主能力相对较弱,且不能够跟上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提出的相关安排。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学生由于不了解学习目标而出现散漫学习的情况。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计算机教师都将讲解与计算机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是十分的重视,从而使得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性质和目标被忽略。
三、改革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式
(一)改革教学理念,转变自身角色
传统计算机教学都是以教学和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点,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是充当一个被动倾听者的角色,这使得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视[1]。因此,在改革和创新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帮助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将自己由课堂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引领者和指导者,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机教学讲求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度等,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供啊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视度,在教授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应该要结合知识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计算机教学策略和方案,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立足学生就业,培养现代化的技术型计算机人才
在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国各大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技术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来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的今天,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成为了我国各大高校首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时,需要以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学习特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式为基础,结合新课改对于计算机教育提出的要求,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改革[2]。此外,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性,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美的结合起来,进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三)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为重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采用的还是以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忽视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为重点,通过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和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的方式,提升学生计算机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
(四)以案例法为基础的任务和兴趣驱动教学
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来讲,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其需要达到的基本教学目标,而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完成这一任务,以及在任务完成之后,学生满足与否则是教育者在选择教学模式阶段就需要思考的因素[4]。以案例法为教学基础,将任务和兴趣驱动结合到一起的教学模式是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充分的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将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计算机技术教学那里应用到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具体且真实的教学案例将学生逐渐的引入到计算机教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深层原理之中,使得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性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为学生日后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分层授课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大部分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依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针对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层次的教学[5]。对此,计算机教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提问、练习、评价以及课后指导等方式的作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合理些层次划分,从而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结束语: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逼近,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需求,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改革其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素质,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教育目标,对其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高林.论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12,11:98-103.
[2]裴志超.论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亚太教育,2016,03:65.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科学、规范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上都发生了突破性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遇到了困惑,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给了很大的启示。
1关注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形成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过多的关注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负面的、消极的、病态的一面。受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以往的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高职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认为高职学生由于录取分数很低,素质差。于是给学生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的品质特征,付出爱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审美情趣、坚韧、宽恕、创意、远见、信仰、有天赋以及智慧。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就会发现高职学生身上存在着自主性强、渴望独立、愿意接受新事物、富有创造力、积极乐观、热情向上、乐于助人、善于动手、承受挫折的能力强等优秀品质。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和向上的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的利用这些积极的情感和力量,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
2关注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传统心理学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的消极面,作为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上,管理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单一,手段陈旧,效果不佳,管理者疲于应付,学社叫苦连天。在管理模式注重用严明的制度、行为的限制、批评、惩罚等手段,使学生常常处于消极情绪之中。积极心理学认为认识培养个人积极品质的途径就是增加个人积极情绪体验。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够促进人的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快乐的来源与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分不开的。一个成长与周围充满着爱、支持、赞许的环境中的学生,他们更多地体验到的是关怀和支持,他们更容易形成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反过来,如果生活在批评、否定、限制、暴力、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形成顺从、压抑、自卑、反抗的品质。作为高职学校学生管理者,关注学生群体的社会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3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几所中专合并而成。但在管理中,往往把视学生为管理的客体,过分的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地位,制度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管理理中的作用,学生自我管理是一种被动的自我发展模式,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开发,压抑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失去了自我管理相应的技能练习机会。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倡导高职学生自我管理以谋求个体的幸福为出发点和目的,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及责任意识,主张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使自我管理的主体、客体以及过程得到统一。学校的管理者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智能,鼓励倡导支持协助学生建立自身的资源管理模式,鼓励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制订长期和系统化的能力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目标管理、情绪和压力管理、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等积极资源管理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
4建立积极有效的组织管理结构
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层面看,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它涉及公众的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主张前置式的管理策略。认为学校管理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学校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优势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高职院校管理的着眼点应从过去的管理举措变成了激励和引导,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正面思考的综合制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发展目标,为学生创造幸福的发展环境条件,用激励的手段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性,创造力、培育学生的正向力量;用对积极的力量培育与强化来取代对学生的缺陷修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及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对学生更多的持接纳、鼓励、尊重的态度去激发学生的才华和潜力,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改变,发挥学生正向或积极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管理观。要更加注重学生情感及体验,让学生更快乐、更幸福、更自信、更乐观的去学习去发展。要注重学生爱得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责任心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是让学生成为更优秀的公民。
【参考文献】
[1]罗梦君.高职院校学教育生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3年4月第29卷第4期(上).
[2]蔡培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OL/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15(15).
一、对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初浅认识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认知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这种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认知结构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2.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
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遍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仅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1.明确角色意识,增强认知的教学观
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习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好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辅导学习内容,而且要辅导学习策略,而后者是教师需要熟悉和学习的。尽管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必须清楚所学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心向,要选择有难度的任务,主动探索学科中概括水平较高的主要概念、主要原理和规则。这就要求学生要采用新的加工策略、新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就是知识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
2.呈现真实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学科领域中的日常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第一步,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第二步,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清单,找到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学会利用与评价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步,协作学习。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各自将自己的思维流程暴露,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五步,反思讨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预测以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用到。这种反思有助于使所学知识条件化。而且,通过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成果,学生还要反思自我引导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展元认知技能。
3.设计概念框架,建构认知图式
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借助于概念框架,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了桥梁,它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由一个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一步,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设计成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
第二步,将学生引入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探索。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排序。探索之初,由教师采用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启发引导;探索中,教师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教师的帮助逐步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攀登。 转贴于 第四步,协作学习。请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使原来确定的属性增加或减少,排列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讨论中原来相互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使学生在分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新概念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步,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通过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停地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真正做到教学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走在了发展的前面。
4.随机教学,强化迁移
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者为了不同目的,从不同途径、不同侧面,采用不同方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这种多次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结果使学习者获得了对事物复杂全貌的理解,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掌握和认识上的飞跃,克服了迁移中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
第一步,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关的情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随机进人教学。
第三步,思维训练。由于所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在“元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发展发散思维。
第四步,小组协作学习,围绕不同侧面的学习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观点都在讨论的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每个同学也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反应。
第五步,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5.注重策略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共同点是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应用知识的情景中,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元认知两个水平上进行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认知策略,而且要训练他们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训练宜采用的步骤:
第一步,将训练策略的名称、含义和操作告诉学生,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策略的命题表征,并能复述出来,以获得陈述性知识。
第二步,用范例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仔细讲解,引导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学习策略由命题表征转化为产生式表征,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
第三步,提供大量的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策略使用的条件,使策略成为条件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权逐步交给学生。
第四步,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把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由有意识向自动化转化,最终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元认知技能。
参考文献
[1]邹艳春.现代认知心理学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