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9 16:08: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1)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篇(2)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的涵义是对社会放出有益贡献的有偿劳动,而就业指导也称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及时落实就业单位。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选择职业的技能及应对职场变化的能力。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等学校都对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许多高校也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高校常规工作。但是无论从满足学生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范围或是工作效果上来讲都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社会和大学生们所期望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尚重视不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二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未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是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有局限性,开展就业指导的手段和工具匮乏。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的课时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靛范化。

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更新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宣传和提倡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观念可以变成生产力,观念也可以变成就业率。进一步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也是就业指导重要的实施途径,是指导大学生确立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方法;深刻理解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涵义,积极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大学生确立和实现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给大学生播下创业的种子。以其将来抓住机会创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有稳定、高素质的就业工作队伍。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加强培养、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是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就业工作队伍的高尚师德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全面负责上。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配备力度;二要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本环节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任务迫切。在职培训要规范化、讲实效。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理论素质等要求也水涨船高,学校要及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培训指导,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要按“专家化”、“专业化”、“知识化”、“专职化”、“稳定化”来充实与调整,最终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

3.加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同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更新择业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择业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标准的职业选择不仅要对社会职业含义有高度的认识,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的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使职业价值指向远大的目标,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择业动机;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拓新就业观念,积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联系起来,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第三,要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灵活就业,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从就业到创业,既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也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即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因此,要结合实际,进行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顺利就业。"

4.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就业指导,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决不能只放在毕业阶段。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正确择业观念的树立,应该从他们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将求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连续化,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一是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使每一位大学生知道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理想,树立远大学习目标;二是告诉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并付诸实践;指导学生形成就业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三是对“大学生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大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四是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自荐材料”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国家肴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掌握各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作好一个内容详实的个人自荐材料。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地安排就业指导的内容,保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1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毕业生人数为610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631万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高不成”和“低不就”现象共存;就业成本不断增加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好,招聘岗位没有比往年增加,反而招聘量大大缩水;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据教育部数据,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长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更加严峻。

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重点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普遍提高,而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接受更多的还是理论知识,缺乏工作经验和相应的职业技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一方面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远远不能达到要求,造成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3、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观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严重,高校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4、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亟待转变。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边疆艰苦地方去就业,但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还是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大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不愿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业及边远基层工作,这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

5、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教育,但是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没有跟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学生质量素质明显下降,学生学习风气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成绩很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一)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容纳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长;其次,政府应加强宏观指导与调控。政府部门应当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并在政策和制度上予以充分的保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构,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掌握和及时有关信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政府中的人事、教育部门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政府人事部门要对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户籍,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户口、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毕业生到私营、个体企业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

(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1、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因此,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市场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增加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做好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二是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形成系统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掌握科学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3、大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各高校相继涌现了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发挥创业成功大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及开展创业培训讲座,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4、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批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协调,鼓励有志毕业生参军入伍,为国奉献。

5、关注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在就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歧视,这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首先我们应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创造公平、平等的就业环境;其次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最后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自信从容地面对就业。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现在,用人单位不但需要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沟通、团队协作及创新的精神。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大学生就必须加强“内功”的修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早做好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学好大学的各门课程,利用大学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写作及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当前,受社会及家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还依然存在,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很多毕业生还是把就业方向放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企业、外资企业上,不愿到中小、私营企业工作,在地域选择上,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及附近城市,不愿到基层、农村、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实践一再证明,许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大多是从基层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大学生要确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策略,把目光放长远些,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第三,发掘人脉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要善于利用家人、朋友、校友等社会关系网络,整合各种人脉资源,寻找合适机会,实现成功就业。

四、家庭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理解、关爱与支持

大学生就业是家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个大学生就业,就能解除一个家庭的后顾之忧。由于我国家庭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依然存在,家长对子女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子女能找到好的工作。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家庭应对子女保持合理的职业期望,尊重子女的就业选择,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使大学生能如期顺利就业。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受其他方面的影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先锋.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前沿,2010.15.

篇(4)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本毕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

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篇(5)

(二)高校方面

(1)认真落实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规划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职业规划,让大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指导学生正确定位,要将职业与学业结合起来考量,开展一些专门的实践培训,将最新的就业信息整合起来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第二,要提高就业指导的师资水平,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不仅具有合格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能真正地给予学生实际的指导和影响。第三,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包括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辅导两个部分,从上到下贯彻实施就业指导工作,使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第四,指导和培养学生拥有多角度的求职能力,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3]。(2)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大学盲目扩招,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会造成人才短缺与饱和并存的状况,因此,扩招时要结合经济市场人才需求的方向进行专业设置,从而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用人单位

(1)树立合理的用人观。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一看学历,二看资历,三看关系,从而造成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得从用人单位的用人观着手,让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重视人才,纠正以学历、资历、关系作为用人的标准。(2)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为员工服务;为业发展服务;同时也是大学生工作指导的老师。要想提高企业的实力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首先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给员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公平公正的去对待每一位员工,让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提升自己,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天,最后还要注重员工之间的友爱,要互帮互助,给员工帮助和关怀,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4]。通过以上的方法使得大学生真正的融入企业中,做到身心愉快,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篇(6)

一、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从2003年至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13万增加到495万,是扩招前的2倍多,而工作岗位的增加却是有限的,每年岗位增长率在36%,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保持在120%左右。

调查结果显示,70.63%的学生对2008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这些方面的忽略使择业、就业时走很多弯路。

(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另外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调查显示,58.73%的同学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人才交流市场,这在渠道上就有局限性,因为人才交流市场开放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择业信息的筛选。因此,信息渠道的局限导致了信息获取不及时。

(三)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50.8%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能力,且缺乏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盲目就业是人力资源的错误使用,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就业做出最佳抉择,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是大学生就业的最终目标。

(四)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结果发现,61.91%的同学“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有70.64%的同学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一定的规划但不完全”,说明很多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因此职业目标的制定不够合理。

就案例院校毕业生如何看待当前就业难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案例院校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其次是就业人数过多,第三是信息不对称。而对职业规划,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有94.5%的同学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五)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调查显示,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48.41%的同学理想或期望从事的职业是经营管理类。这是大学生就业缺乏了解现实形势的体现,77.78%的同学不愿去偏远的基层工作。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篇(7)

[作者简介]李艳芬(1969-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社科联课题“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SK-13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01-01

大学生择业交往是指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为求取职业、选择人才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及所产生的相互关系。从现实看,大学生是择业的主体,有择业的自由,但由于就业难、择业更难以及受到社会择业、就业机会不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交往中的伦理问题日渐凸显。我们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学院、内蒙古化工学院及包头轻工职业学院5所普通高校应届、往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400份,回收2008份,有效问卷1995份,有效率99.35%,这是本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

一、现时期大学生择业交往的伦理问题

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是指大学生为处理择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所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调节范围看,择业交往伦理主要是调节大学生择业中形成的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大学生与输送单位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在内涵方面,择业交往伦理鲜明地表现为大学生在择业活动过程中的道德义务、道德责任。

(一)择业中私人交往(或熟人交往)意识重于公共交往

大学生择业是一种社会交往,应是公共交往多于私人交往或熟人交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交往空间不断扩大,公共交往愈来愈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展示场景,成为大学生交往商谈、理性化的伦理生活广场。从现实看,随着大学生择业交往活动日益加深,大学生对择业交往的重视期待与以知识、智慧和法律为支点的道德训练缺乏的矛盾凸显。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学生不屑于参与择业中的公共交往空间,仍倾向于自己与理想的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占被调查者的41.5%;利用亲友的关系网所提供的信息占39.7%;而选择人才交流会和职业介绍所的仅占被访者的21.3%。部分学生认为,人才市场提供的公共信息基本没有好单位,所以各省市自治区、各高校相继建立的就业指导中心等这类服务机构,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还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二)择业中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择业指针,专业伦理意识缺失

所谓专业伦理,是指职业者对所从事的某种专业的社会价值的总体性认识和评价,可以从专业价值观、专业精神以及对专业与事业、专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中体现出来。大学生在择业中追求“高薪”,而不顾自身专业、兴趣和能力的实例不胜枚举。在我们的调查中,高达59.5%的学生会选择高收入的工作而抛弃专业。在近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求职节目中,学习化学分析专业的学生求职意向为市场运营,东南卫视的“步步为赢”学生会主席专场求职节目中,学习法律专业的女大学生放弃律师事务所的诚邀,求职意向为公关部专员。这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专业与事业、专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显然没有认真思考和认识。有部分大学生,只考虑个人兴趣,忽视专业和能力,改变传统“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 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爱一行,干一行”,更谈不上专业精神,可谓专业伦理淡漠。

(三)诚信择业不足,合同意识淡漠

诚信是大学生择业的社会通信证,然而实际上,有些学生造虚假材料,博得用人单位青睐,把其他求职者排挤掉,换取用人单位录用。调查中,有高约73%的毕业生在找到更理想的用人单位时,会通过多种方式和前一家单位毁约。择业交往不仅是一种社会市场行为,更是一种法律行为。大学生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更应该根据合同的约定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四)择业交往中自爱的道德觉解不足

自爱是人的自有情性,与生俱来,但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会随着自尊、节制和知耻等德性道德觉解,得到不断提高。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择业中由于伦理缺失、精神信念不足,产生自卑与自负、盲从与攀比、焦虑与依赖等不良心理。更可怕的是这些大学生没有自我的认识和道德觉解,勇于面对挑战的自尊与自爱的善良德性没被觉察和激发,因而择业倾向上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脱节,表现为求稳和求变的各种矛盾激烈碰撞、困惑前行,甚至有的学生在择业交往中自暴自弃。

二、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问题的教育思考

新时期大学生择业交往出现的伦理问题既有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变革引起的社会伦理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有社会就业制度不完善的潜在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家庭生活观念、学校教育滞后的内在原因,如何改变这一伦理问题现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把大学生职业伦理与专业伦理教育贯穿于德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始终

职业伦理是指从业人员在其从事的工作领域内关于职业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现时期的大学生是在困惑、迷惘、学习、求索、交往的生活情境中形成道德认知并促进新的伦理规范和道德价值的发展,在伦理发展上始终受传统文化和社会转型环境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德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伦理与专业伦理教育,促使大学生社会化,融入社会主流,追求和谐的择业交往伦理关系。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自信择业。学校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人才供求关系,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以及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相吻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择业中充满自信,从容面对择业中的挑战。另一方面,加强职业责任的培养。职业责任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是职业活动的中心。在大学生择业前,学校必须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教育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养成事事负责的心理定式和伦理品格,这对于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活动中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机制

在“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原则下,完善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机制是解决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问题的物质基础。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到社会急需的冷门行业工作;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系统导向机制,以促进供求关系逐步趋向合理,并根据特定情势的需要配置相关紧急措施,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完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激励机制,要重视他们当前的待遇和以后的出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

(三)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交往能力,完善大学生伦理人格

道德修养在大学生择业交往中得到充分体现,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一方面,大学生提升“私德” 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公德的提升。在生活中,私德指向人的修养、德性,关涉人的道德理想与道德价值;公德指向人的行为、交往,关涉人的道德义务。虽然私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但与公德有着深沉的一致性,一个私德恶劣的人不可能在交往中自觉遵守公德规范。所以大学生提升“私德” 修养时,必须重视公德的提升。另一方面,立足社会需求,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改变“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择业意向,首先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结合社会需要,客观认识自己和专业,作出恰当地分析与判断,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学生选择了能发挥自身特长的职业,其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教育大学生重视并改变择业交往中的伦理问题,建立和谐的择业伦理关系,才能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健.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教育引导[J].高教论坛,2008(2).

篇(8)

在目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违规现象,这些现象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笔者在下文中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种种违规现象进行理性分析,构建现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体系,以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违规现象分析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违规现象经常发生,缺乏诚信约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违规现象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

1.大学生违规由于近年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加之国企与民企的改制使下岗人员再就业导致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空前的激烈,使得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按时就业。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就业市场在短期内还不规范,加上高校诚信教育的缺乏使得一部分毕业生诚实守信观念淡薄,想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致使违规现象频频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女多嫁”。一些毕业生为确保就业的高“保险率”与“高收入”,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毕业时才挑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用人单位就业;(2)“名不符实”。在毕业生就业材料中,有的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把自己的某些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方面写得淋漓尽致,缺点却一字不提。甚至使用假证书、假材料,导致用人单位无法真实全面地了解毕业生;(3)“瞒天过海”。有的学生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却又没有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此行为严重违背了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2.用人单位违规由于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性,使得现在用人单位在择人过程中也时有违约现象发生。主要表现在:(1)有的用人单位在宣传时多讲优势和长处,少讲或不讲劣势和不足,有的甚至许诺不切实际的优惠待遇,引导毕业生误签;(2)有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协议时违规延长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3)有的用人单位由于主管领导发生变动,单位用人政策随之变化。用人单位片面强调用人自,而普遍忽视了毕业生就业权利保障,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也损害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3.学校违规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有些学校为提高学校就业率,为毕业生大开方便之门,如推荐表的内容(毕业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情况,有些内容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用人单位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

以上三方的违规现象,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存在,并且有蔓延的趋势。因此,有效控制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违规现象,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体系。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

诚信应该分为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道德上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不欺诈。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在法律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对就业管理制度的遵守与执行,这些制度包括国家制定的、地方政府制定的以及各高校制定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市场三方言语的真实程度,即向他人发出的信息是否真实,同时,三方是否恪守诺言、履行义务。

基于以上理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要求:一是从法律制度层面,通过制度来硬性规范就业市场。二是从道德层面来要求,通过软环境来约束就业市场。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具有不同的功能,不能互相替代,但是可以互补。要有效约束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行为,解决违规现象的发生,我们既要依靠法律诚信也要依靠道德诚信,既要依靠法治也离不开德治。只有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诚信监督制度,才能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构建的原则

1.规范性原则。所谓规范性是指大学生就

业市场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来规范就业市场行为。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来规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应遵守的规则,保证用人单位自主选人,毕业生自主择业得以顺利进行。

2.公平性原则。要求供需双方选择条件要公开,如毕业生所要求从事的工作、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素质和特长要公开;用人单位所需毕业生的专业、人数、条件以及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效益情况要公开。同时还要求进入市场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应~视同仁、同等对待,要努力消除地区、行业界限,不搞歧视性政策,使市场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3.广泛性原则。所谓广泛性是指制度的市场涵盖面广泛。毕业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不仅要对大学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约束作用,而且对用人单位、学校同样也要具有制约、限制作用。

(二)建立就业诚信规范,明晰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1.大学生应该拥有的权利有:(1)知情权: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向校方索取本人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毕业生应尽的义务:(1)必须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材料,诸如成绩单、就业协议书、各种荣誉证书、国家考试证书等;(2)必须只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3)对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发生的违背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校方。

2.用人单位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

首先,对校方在毕业生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基本了解;其次,对毕业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在校表现情况的全面了解;最后,对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毕业生签定台同的权利;(3)索取权:向校方索取毕业生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1)必须如实地反映该单位的基本情况,聘用条件、岗位待遇,不能过分地宣传单位情况,不许诺不能实现的条件;(2)签订就业协议后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不得随意更改协议内容或不执行;(3)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段发生的违背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毕业生或校方。

3.学校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一方面。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另一方面,对毕业生所签情况、去向的了解。(2)监督权: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具有监督的权利,对违反就业法规、就业制度的行为进行追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教育;对用人单位不履行协议的行为,校方有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协议的权利。校方应尽的义务:(1)服务的义务:一方面,必须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就业材料;另一方面,必须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在校情况,公正地做出评价。(2)监督的义务:对毕业生所提供的与校方有关的材料提供审核、鉴定。(3)协调的义务: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时,校方具有协调的责任。

(三)建立就业法律制度,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

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必须通过立法明晰用人单位、毕业生、校方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方应遵守的规则,保障用人单位自主选人,毕业生自主择业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立法明确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明确合同的双方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校方仅仅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一种契约,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解除就业协议,必须遵循一定的法规程序。

(四)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监督机制,促使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

除依靠自律和制度规范外,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保证各方的利益,而且必须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监督机制,发挥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诚信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发育。

1.建立仲裁公证制度,有效防止就业市场违规行为的发生。建立仲裁机构,仲裁和监督违约行为,对违约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制裁措施,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按照一定规范有秩序地运行,从而得以健康发展。

篇(9)

随着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由青年期向成年期发展的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积极探讨有效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不仅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而且还能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认知心理维度

当前,受就业制度、就业形势以及就业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依赖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每个就业者都必须参与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但部分大学生毕业生不会自我展示、不会争取机会,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发展不成熟,凡事过度依赖他人。二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个人状况,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影响,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就业行为的心理状态。三是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愿落后于他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不仅导致大学生就业面过窄、延误最好的就业时机,而且还导致毕业生择业期望居高不下,“高不成低不就”现象较为严重。

(二)情绪心理维度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在情绪心理维度上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自卑心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许多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而,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勇气,总感到恐慌、惧怕,不愿接近陌生人、不愿与人交流沟通。二是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最为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大学生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但面对国家需要、个人志向、专业发展等诸多矛盾以及多次受挫必然会使大学生产生焦虑。三是自负心理。自负心理在大学生尤其是名校的大学生身上表现最为突出。许多大学生自认为高人一等,在就业过程中过高估计个人能力、水平和在竞争中的地位,好高骛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就业环境的因素

一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每年向社会输出的毕业生人数在逐年递增,但社会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加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更是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二是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多元化,但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仍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盲目追求就业环境和福利待遇,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作为就业的首选,忽视了职业发展前景、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三是就业制度不完善。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统分统包”“包当干部”的就业体制成为历史,本着公平公开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大学生就业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

一是人才模式滞后于社会需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许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的教育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就业竞争能力弱,如许多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没参加过实习,部分医学类毕业生到医院实习的也很少。二是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针对性不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四大因素之一,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就业心理辅导课,即使开设该课程的也只是教一些礼仪知识或偏重于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就业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节作用。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对落后。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高校在加大就业指导的同时还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各高校对就业指导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高校职业生涯指导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体系。

(三)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强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强也是导致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在心理上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盲目性,缺乏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对就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就业理念存在误区。受社会价值观影响,大学生在就业理念上存在着:不考虑所学专业和家庭情况盲目选择出国,因错过最好的就业时机,而从“海龟”变成“海待”;一心想进工作稳定的国企、福利待遇好的外企,对中小企业嗤之以鼻。三是社会适应能力欠缺。当前,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而大学生接触的环境除了家庭就是学校,为增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许多学生通过兼职或参加各种考试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但在兼职和考证过程中,所学的知识理论并没有运用到实践中,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没有随之得到提高,而且还带来了不良的情绪波动。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塑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是创造法制公平的就业环境。二是完善就业市场和服务机制。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市场应运而生,但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维护、监督、调解等职能的完善还有赖于高校、就业市场和就业争议仲裁机构职能的完善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在政府管理下,以国家为主体对特殊人群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增进其福利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应当依法享受社会保障。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保障制度不健全已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篇(10)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就业的难度明显增大,许多高校毕业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有效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今的主要任务。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

1.缺乏社会认知。目前,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竞争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职业常识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不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去寻找就业机会。在就业方向上,抱着求稳的传统思想,只有真正的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和工作经验,才会产生稳定感。许多大学生在寻找就业岗位的时候,总是寻找与自己专业一致的工作,反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应该抓住各种就业机会,不断累计工作和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灵活的调整专业方向,使就业范围扩大。

2.大学生就业自卑和自傲心理。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许多大学生对自己能力缺乏了解,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无法接受现实,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出现犹豫、退缩等心理问题,不愿意参加到岗位竞争中去,不敢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从而放弃很多就业机会。特别是有些大学生对高职、高薪职位的向往,这就会让他们失去竞争的心理意识,抱着竞争的人数太多,自己是无法脱颖而出的心理,逐渐害怕参加单位岗位的录用竞争。

3.产生焦虑和恐慌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大多数学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担心自己所期望的不能实现。在许多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这属于正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毕业

生和市场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机遇。但有些大学生在看着别人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后,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和别的同学一样寻找到好的工作,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和焦虑的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因素。学校对于毕业生在就业指导上的力度还不大,没有做到思想教育与政策教育相结合。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求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指导还不足,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没有求职的实际经验,不会展示自己的优点,无法让招聘单位看到他们的可用之处。由于自卑不敢轻易尝试各单位开展的竞争机制,当遇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却因为有些条件不好,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

2.社会因素。有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投机取巧的念头,靠父母拉关系,走后门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优生无法进入好的单位,而差生却能凭借关系找到好的单位的现象。这种现实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产生心态失衡、焦躁、偏执和抑郁等现象的发生。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传统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大多都只看眼前的利益,忽视对职业的发展前途做长远的打算。有些单位由于他们在招聘过程中,要求毕业生的专业必须与他们所招聘的岗位专业对口,这就造成一些冷门专业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而产生自卑感,失去自信心。

3.家庭因素。对许多毕业生来说,父母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只要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种情况,父母都会挺身而出,为他们解决一切困难。所以在他们多次寻求就业单位无果的情况下,大多都会对父母产生依赖思想,希望父母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自己只需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单位上班即可,这种现象不但使毕业生无法体现自我的价值,而且不利于以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策略

1.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学生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议程中。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让学生进入具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进行锻炼,培养他们的危机意识,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有利的保障。

2.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要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先让他们了解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准确的目标。毕业生只有冷静、理智的分析自我,才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使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处于主动地位。大学生还应积极听取辅导员和同学善意的批评和建议,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真正认识自己,避免孤立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还可通过参加社会活动,由专业人员对其性格、兴趣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更有助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有效的调节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使他们顺利就业是当务之急。因此,这就要求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调试,解决他们的自卑、焦虑和抑郁的心理,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年终采购工作总结 下一篇: 德育理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