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15:21: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理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3.2树立个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个性化观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在不违背总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学生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独立决策、敢于争先的能力和品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敢于担当责任,承受能力强,身心健康。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更显示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应树立个性化的德育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
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轻松的人际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其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更易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谐的教育关系也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教育者就会由尊重到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还应构建知、情、意、信、行统一的德育模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德育过程。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使之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学会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辨别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3.4树立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应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要注重培养人的开放意识以及竞争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其实效性。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必须扩大德育的视野。经济发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样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高校德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确立一种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因此,开放性应该是高校德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3.5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所谓“实践出真知”表明了实践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德育实践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良的品格。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道德知识的检验场,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强实践环节,通过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萍.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05-107.
[2]邹树梁,刘韵清.全面小康背景下高校德育观念创新[J].求索,2005,(2):132-134.
[3]张莉.试论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创新[J].教育探索,2007,(12):100-101.
2.德育手段僵化,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经内化等一系列心理机制自主建构的。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受教育者只有主动接受教育,主动对自己施加教育和影响,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再加上德育不仅仅指向知识,还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意志、信念等更广更深层面的内容,这种主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是非观念,若适当地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去思考、认识事物,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往往更能深入人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的倾向,忽视学生的自我感悟、体悟及自主建构,把内涵丰富的德育工作窄化为单调的知识学习,把丰富多样的德育手段僵化为枯燥乏味的课堂说教。这种僵化、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主导”异化为“主宰”,严重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德育内容狭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德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一般而言,包括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等多项内容,且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教材方面来看,几乎每一项都有所涉及,但在现实德育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德育内容却存在失衡的现象。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在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专业师资、场所的严重缺失以及理念的落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这在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的社会大背景下亟须改进。在现代社会,大规模的城市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的迅速推进催生了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是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而这些需要公民教育的培育。在这方面,很多中学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从教材到师资,从理论到观念仍然十分匮乏与落后。
二德育工作的突围路径
中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教育者、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标。
1.更新德育理念,突破僵化模式,倡导个性化教育青少年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理念上,教育者要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要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家长或教师的附属品;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成长的原始动力。在教育方法上,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重在引导和点化。教育者要创造自由民主的教育氛围,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要通过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记》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喜欢篮球的同学,教师不妨参与其中,然后借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崇拜马云的同学,可借势培养他正确的财富观。其次,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包容过失、叛逆,引导他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多一分包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就会使学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就能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徐某,性别:女,年龄:16岁,籍贯:灌南朱圩,班级:九年四班。
二、问题行为概述
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该学生的父母早已离异,而且全部在外面打工,致使她从小就觉得自己与其他同龄人不一样,有种被“遗弃”的感觉。
逆反心理:指学生面对外界刺激时,常产生与常态相悖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时往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徐同学多次顶撞教师,并非常讨厌英语,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孤僻心理:主要表现为喜欢独处,不愿意与他人接触。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他们与同学、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正常沟通,还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徐同学喜欢独来独往,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意告诉教师和家长,家长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三、生活背景
家庭关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里新盖了三间平房,没装修,房间内很乱。
父亲小学毕业,母亲是贵州人,两个人早已离婚。父亲长期在北京做瓦工,很少回家;母亲在杭州打工,平时姐妹三人在奶奶家生活。
从小体质就比较差,常生病,八岁时家里人才把她从贵州接回来,因而家里人都很迁就她。
每次父亲外出打工都会留一些钱给她,用钱比较大方。
四、个案分析
家庭生活: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教,体质不好又经常生病,又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父亲性格比较暴躁,常年在外地工作,常用“拳头”教育孩子;母亲也很疼爱她,但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爷爷奶奶一字不识,在辅导孩子学习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个体成长的主要阵地就是家庭。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最基本的需要。但对缺少父母关爱的特殊群体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很少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认为自己打工和在外经商都是为了孩子。
学校生活:该学生也将娇纵的性格带到了学校,难以接受校规、班规的约束,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不能反思自己的行为;暴躁的性格导致她经常会与任课教师发生小摩擦;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学习成绩也不断下滑。
五、个案辅导策略
“知己知彼”。接手该生时我先从多种渠道全面地了解了她的情况。
古人云:“有威则可长,有信则可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由于该生的情况比较复杂,在学期伊始,我没有以“教师”的权威来使她就范,而是先取得她的信任。
通过“情感投资”“沟通”“寻找感觉”等方式来打开她的内心,让她明白“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同时在学校的图书室借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改变自己-穷人缺什么》《不抱怨的世界》等一些书给她,让她抽时间阅读,同时自己也读,每周抽出一些时间来和她交流阅读心得,让她在书中找到自己。
借助榜样的力量,为了不让她对学习丧失信心,安排她坐在一位成绩好又乐于助人的女同学身边,并交代她们要主动帮助她。时间一长,她就不再拒绝同学们善意的帮助了,慢慢地融入了集体。
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她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多给她一些宽容,她也就不好意思再故意犯错误了。一天晚上下着雨,她没在宿舍休息。我赶紧来问其他同学,同学说她刚下课就不见了。我冒着雨到网吧去找她,看见他正在和别人聊天。看到我浑身湿漉漉的,她眼中露出了胆怯。我也没有骂她,而是轻轻地说了句:回去吧。她低着头,默默地跟着我回学校了。后来她告诉我,她想妈妈了,正在和妈妈视频聊天。自那以后,她很长时间都没有去网吧。
抓住生活、学习中的细节,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周记偶尔写得也很不错,历史、政治学得也不错,集体劳动时也很积极,在学校举行的歌唱比赛中还拿了一等奖),每当她有进步的时候,我都会在适当的场合以各种方式来表扬她(点名表扬、不点名表扬、周记表扬、课间无意地表扬)。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她也进一步相信自己其实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尽力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家长合作,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我经常和她的父母联系,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他们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她的家长也表示要多关心孩子。每周她的父母都会把电话打到我的办公室,和孩子聊一会儿天,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也能让她感受到大家对她的付出。
增强责任感,由于她休学一年,相对于其他同学,她更熟悉学校的情况,因此,我让她协助班长处理班级事务,培养她的集体荣誉感。
“先礼后兵”,在掌握了她的脾气秉性后,在她违反班规、成绩下降时,我也会严格地要求她,及时指出她的缺点和不足。
六、个案辅导成果
家庭生活:她的父母也积极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她父亲决定这个学期不去北京打工了,而是在家乡找了一份工作,争取多与孩子接触。她的母亲也答应会经常抽时间来看孩子,同时也让孩子及时汇报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学习生活:徐同学的心理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再动不动就对教师无礼、乱扔椅子,学会了克制自己。同时也能理解父母、教师的苦心,能够理智地接受批评。
交往生活:徐同学逐渐疏远了过去那些不爱学习的朋友,融入了新的班集体,能够与多数同学融洽相处。在集体活动中也都表现得比较积极,能为班级争光。
七、个案总结
教育事业的宗旨是一切以人为核心;当前,如何将教育功能作用全面发挥,加强对人的教育,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学校所要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不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而且还是人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怎样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学校管理人员急需要完成的重要事项。
一、对以人为本的德育内涵进行分析
其注重的是人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中,人是核心部分,其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更是教育的归宿。任何教育都应以人为本,这是当代教育事业的基本价值所在。德育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是理性并且有感情的,而感情对思考的方向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理性直接决定了思考的结果。所以,应通过情去感化人,通过理去说服人,这样,对于人的思想品质形成及精神成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
1.以人为本的德育定位
当前,应积极的对德育的政治以及教育这两方面进行统一定位。所谓德育政治定位,指的是从德育的角度出发,重视起思想政治素质。所谓德育的教育定位,指的是教育事业中,以德育为核心,并且,要求德育尽可能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提供有利的保障及主要导向。
2.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
从德育的价值角度出发,统一德育的社会与个体两者间的价值,现阶段,千万要认识到不能采用德育的社会价值去替代个体价值。德育实践中,应对学生予以尊重,在利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下,注重统一德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对德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重视。
3.以人为本的德育职能
要求统一德育的教育职能与管理职能以及服务职能。教育占有核心地位,管理是一种保证,服务体现的是拓展,现阶段,应对服务加以重视。通常情况下,有效解决学生所产生的思想问题诸如行为养成方面、利益方面、思想情绪方面等一系列问题,教育、管理、服务这三方是最佳途径。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具体对策
1.摒弃传统的德育观念,培养以人为本的良好教育思想
在德育改革过程中,观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积极的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应始终遵循着贴近实际、生活及学生的基本原则,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条件,使其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当做了教育与管理中的核心对象。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应认可学生作为人的客观存在,他们有着各自的尊严与人格,应积极的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自我发展空间,不断健全他们的人格;另外,教育者应与被教育者形成平等关系,在这一和谐的关系中,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予以正确的指导、启发,对其选择自主性及思维创造性表示尊重,以全面调动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性,实现以情感德、以行示德、以美化德的目标,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观念,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予以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意识,推动个性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积极营造一个人性化校园文化环境
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注重的是环境对人的熏陶;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具体涵盖了校园文化氛围、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软环境以及加强建设优美的景观、独具特色的建筑等方面的硬件环境,这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学校应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从学校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多个渠道进行筹资与融资,有效应对办学资源紧缺情况,科学合理的提高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优美的学校环境与完善的服务设施等可以让师生们时刻保持好心情,对于他们心理的调整、气质的熏陶、良好性格的形成等十分有利。以人为本要求,应充分考虑教育者们对先进硬件设备的实际需求,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为师生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以人为本要求学校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应以教育者为主体,将其当做教育事业的首要资源,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以使学校竞争力更上一层楼。另外,以人为本强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组织安排丰富的科技、学术、艺术、娱乐、体育等实践活动,有机综合德智体美,将教育融入至文化活动中。随着学校文化建设,使得学校在形态上和师生的心态上均产生了内外和谐。学生只有在一个良好氛围的德育环境中,他们才会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以及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3.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育者德育实践中的主导作用
要想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教育者是关键。教育者是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对自身传授给学生的德育内容是否有无比坚定的信念,热情度高不高,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接受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者除了工作责任心和能力强之外,还必须熟知伦理学、马列理论、心理学等和德育有着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并且,研究能力也要强,深入分析与研究受教育者们的思想、心理变化情况。教育者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通过自己的言行、思想品格感染每位学生;并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业务素质,将思想品德教育与传授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把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充分的挖掘出来,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个性、权利予以尊重,尤其是随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形成,师生间应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彼此间沟通交流,拉近距离,唯有如此,德育的实效性才会得以全面体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各学校应从人的角度出发,重新建立一套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及战略方针,将为人处事的道理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增强其综合素质,将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导向作用全面发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洁.德育视阈下的课堂礼仪探析[ 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2).
德育过程要有“隐形翅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被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故而,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就是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当前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德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因此,我们要换一种方式,给德育插上“隐形的翅膀”。
关键词 一:情景化
情境化要求学校德育的信息输出,应融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学习、社会实践甚至娱乐,对物质环境、精神生活甚至人文氛围,在看似自然的表面下昭示着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痕迹,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去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照银行这一经济形态,学校开设了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德育银行”服务大厅,为全体师生提供分数查询、评价录入、数据分析等服务,动态展播最新德育评价条目。同时接受各类投诉建议、收播校园各类信息、补办校服校牌、办理学生证件、提供保险咨询并提供值班服务,学生在这里如置身于真实的“银行”。“德育银行”服务大厅以其强烈的生活化形态,打破灌输式、直观性德育教育的藩篱,实现德育过程的自然化,为学校德育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情境,已经成为我校德育管理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关键词 二:自主化
充满时代变革气息的当下,青年学生总是热衷于探索。我们可以适应他们要求独立自主探索个人发展、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愿望,放下“为师”的架子,尽力使自己和学生处于“水乳”状态,借助不同的德育方式消除双方之间存在着的心理距离与对立情绪,同时在德育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达到教育的“自由”状态。
“德育银行”作为德育管理的一个媒介,成为引导学生自主教育、自我修正的杠杆。其运营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因此每学期初,学校会给每个学生200分的基础分,每个班级1000分的基础分。与普通银行一样,学生通过“账户余额”的多少以及“账户存取款”变动的对比,可以清楚地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实现主动约束负面行为,从而学会克制、学会判断;同时,学生可以将参加实践活动获得的分值“存”入银行,增加自己的“信用度”,学会选择、学会坚持,逐歩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有发展的人,一个更自信的人,一个更快乐的人。这种以经济行为为外表的德育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使自我教育成为可能。
动态管理是德育工程的保障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优劣取决于系统诸项有机要素的作用程度。作为德育工程的实施者,光有好的材料(德育内容)是不够的,好的材料并不能保证构建出优质的工程,还取决于构建工程的工艺技术(德育的策略与方法)的好坏。从这个角度看,德育的效果和质量在于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了教育的内容,表现出相应的、期望之中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而接受与否,接受和表现的程度,取决于德育工作者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多年的德育经验告诉我,动态管理是德育工程的保障。
关键词 一:活动化
“枯燥”“没意思”“老套”,说教式的德育常常给学生这样的印象。因此,一旦谈到德育教育,学生们总要“避如蛇蝎”,甚至以睡觉来“抗议”。如何扭转德育教育这一尴尬的局面?其实很简单,德育是“非教学性”的,其主要手段不应该是说教和灌输,而应该是熏陶。“德育银行”的做法就是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把现实生活中不同价值观的冲突、社会道德困惑中的问题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于社会实践。
以“德育银行”为载体,学校形成了德育活动体系,包括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常规活动如“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真情一刻、母爱永恒”摄影比赛、“看到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辩论比赛等,非常规活动如针对新生开展“我的学校”活动,让学生自愿组合,进行分组调查,增强对学校的了解。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也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实行。活动化德育有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共鸣共振”,确保德育教育的落地。
关键词 二:过程化
摒弃结果性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是“德育银行”动态管理的又一特色。“德育银行”的评价考核细化到每一天,因此学生的“账户”数据每天都在更新。除了硬性分值,“德育银行”更注重对考核过程的反映。以备注形式,留下更加详细的信息,如加减分的缘由说明、老师的主观感受等。评价者可以充分发挥,评价内容不再是硬邦邦的条框,而是对某一事件的形象描述,内容更具体、更有人情味,从而形成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更广泛的信息。
德育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传递一种人本理念;德育不只是一个对结果的奖罚,更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的动态激励。跳出德育看德育,以欣赏的角度,以多层的维度去评价学生、感动学生,才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才能为学生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
“开门”才是好的德育教育
“开门”德育最早源自美国。美国的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是学科教育的分支。因此,美国教育者认为德育不仅仅是品德教育,其境界更广博,应与学科教学、社会生活联合起来,形成开放式的德育姿态。延伸到我国的德育教育,开放式德育首先是网络化的,其次是社会化的。
关键词 一:网络化
在教育领域,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受教育者的必备素养之一。这对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尤其是做到信息技术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整合,是摆在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而又紧迫的课题。借助信息技术,占领网络阵地,构建网络德育平台,是我校德育的新抓手。
“德育银行”实行全网化运作,既破除了“德育记录停留于人工记录”的传统枷锁,也打通了时间和空间对德育教育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德育工作者就能通过后台,用excel表格形式导出数据,并进行排序或筛选,如班级总分、学生总分、周班级总分、学期评分等,也可以直接在后台界面上进行点击排序,轻松掌握某一层次或某一类别学生群的相关信息,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此外,班主任即使不在校内,也能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德育行为。
“德育银行”网上平台,实现了德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网上交流学习的平台。“德育银行”以其独有的方式,时刻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使德育工作从单项传递到实现双向反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化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切都极大地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 二:社会化
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学校的贡献率是有限的,家庭和社会往往作用更大。正因为如此,封闭的学校德育不利于学生品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单打独斗”也难以形成良性的德育教育循环。学校德育教育者要重视德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重视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协同,形成多元的德育主体,让学校德育外延到社会,扩大德育的影响力。
在构建“德育银行”之时,我们就考虑到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力量。目前,“德育银行”的德育管理评价数据库面向师生、家长、企业,甚至向社区开放,他们根据权限大小查询到相关信息,如班主任可以查询班级所有学生的全部信息、家长可以查询自己孩子的全部信息、企业可以查询被指定学生的部分信息等。除了查询权,家长也逐渐拥有反馈评价权,可以对学生在家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和打分。这就使德育教育不再是局部的学校行为,而是立体式、网格式的社会行为,不再是学校“一枝独秀”,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足鼎立的格局。
总之,在这个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学校德育以及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不能再死抱着原有的习惯思维不放,而应开拓创新,“刷新”德育理念,不断推出富有创造性、卓有成效的德育新载体和平台,强化德育的隐蔽、动态、开放属性。
一、德育理念清晰
(一)我们的理念
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特殊,我们的学生既有农村的孩子,也有民工子弟和来自城区的居民子女,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家长的素质也各有不同,如何结合形势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接班人?俊贤小学的学子应该是怎样的? 要把这一特殊群体培养成知行合一,德才兼备之人。这的确需要我们学校多加思考,规划出一条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之路。多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在践行我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地探讨和实践德育工作方法,确立了“活动引领、知行达贤”德育理念。经过多年的磨合与精炼,“知行达贤”已经成为学校加速发展的源动力。学校致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以践行 “活动引领,知行达贤”的德育理念。
(二)我们的特色:以多彩的活动内化德育
在德育工作中,主题教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体验活动为形式,结合团队建设理念,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以“知”、“行”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认识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力求把我校的道德教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习惯,逐步形成了以“知行达贤”为理念的系列教育活动。
――以节日活动落实活动德育
通过丰富多彩的的节日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德育教育,在活动中让道德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品质。
1.“学雷锋”:每年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学校都会开展系列活动。各班出一期以“学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雷锋与你我同行”主题班会等。
2. “我们的节日・清明”: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缅怀先烈,感恩思源”的系列活动。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3、“庆六一”: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童心向党”歌咏活动, “红领巾,我为你自豪”入队仪式等活动已常态化。
4.“教师节感恩活动”:教师节期间,我校都会开展心意卡制作比赛系列活动。9月10日清晨,全体师生欢聚校园,共庆每个教师节。
――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定期开展《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蚬涌俊贤小学在校一日规范》知识竞赛活动,学校成立了校园礼仪队。要求学生“把路走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话讲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成立了各种文艺队和运动队,如开展一、二年级的跳绳比赛,三、四年级的毽球比赛和五、六年级的乒乓球比赛。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深化争当“四好少年” 主题活动,为星星火炬添光彩,我校在“童心向党,文明共创”――广州市中小学生党、团、队史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中获番禺区优秀组织奖;何杏彩、梁健玲老师在“童心向党,文明共创”――广州市中小学生党、团、队史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者、优秀辅导老师。我校科技节活动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引领同学们接近科学、走进科学,把环保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
――年级德育教育活动。
及时有效的年级德育教育活动 “学生级会”,成为大家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低年级以“热爱集体,养成良好习惯”为教育目标;中年级以“认识自我,学会分辨是非”为教育目标;高年级以“确立目标,形成健康人格”为目标。各年级坚持每学期一次的级会,如五年级级会“好习惯伴我行”,六年级级会“读书明礼”,在级长的带领下正副班主任齐心合力,把年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既收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还增强了教师群体的凝聚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重视师生心理健康,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取得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丁老师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定期对师生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1:50―12:20,对师生进行心理调适。如学期中根据消防安全演练、地震演练等活动及时对全体学生进行“如何面对灾难”团体心理辅导,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以良好的考试心理应对考试”等团体心理辅导。
二、德育管理规范完善
我校整合德育资源,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参与、全程进行,充分体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一)德育机构健全
有专门的德育工作机构。形成了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管,德育干事牵头,大队部、年级和班级实施,全员参与、社会及家长多方面配合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二)加强教师师德培训学习
1.加强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
2.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3.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德育工作
(三)德育常规教育管理制度化
为引领学生知行达贤,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我校建立了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使德育工作常规化。
1.坚持升国旗、国旗下讲话制度。
2.开展创文明班队评选活动,促学生良好规范养成
三、德育过程落实到位
(一)课堂主渠道作用良好
1.开足开齐德育课程。
2.主题班会课系列化。我校每学期分年级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公开课。
(二)特色教育活动常抓不懈
修定了《蚬涌俊贤小学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并从多渠道多方面推进行为规范的实施于落实,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德育理念的内涵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进行呆板的说教。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德育理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2 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 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转贴于
3.2树立个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个性化观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在不违背总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学生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独立决策、敢于争先的能力和品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敢于担当责任,承受能力强,身心健康。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更显示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应树立个性化的德育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
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轻松的人际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其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更易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谐的教育关系也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教育者就会由尊重到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还应构建知、情、意、信、行统一的德育模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德育过程。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使之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学会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辨别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3.4树立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应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要注重培养人的开放意识以及竞争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其实效性。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必须扩大德育的视野。经济发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样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高校德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确立一种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因此,开放性应该是高校德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3.5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所谓“实践出真知”表明了实践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德育实践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良的品格。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道德知识的检验场,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强实践环节,通过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萍.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05-107.
学生作为德育对象和德育主体,他们是一个个有思想感情的、具体而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单纯只顾及其中的一部分而背离了绝大多数的“人本观”,都是狭隘和片面的,对德育实践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德育理念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施以尊重、热爱和关怀。因此,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必须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既不能以少数所谓“优等生”的发展而牺牲大多数“中等生”的发展,也不能以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牺牲少数“优等生”的发展,而是着眼于学生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人性化德育理念的阳光和雨露,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成长。
2.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一种充满生活性和生成性的活生生的德育,其德育素材和内容的取舍也应当以生活性和生成性为基本标准。一方面,德育素材和内容应当坚持生活化。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的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把生活作为德育的来源和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用生活滋养人,用生活教育人,让道德重归心田,让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另一方面,德育素材和内容应当体现生成性。
就本质而言,德育素材和内容本身其实也就是社会道德,而社会道德决不是一种超意识的“先验”存在,而是在社会性活动与交往中不断产生并随社会性活动与交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传统德育把社会道德仅仅当作一种静止不变的、抽象概括的观念体系,热衷于以“理想化“”成人化”甚至“政治化”的纲目形式堆砌德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其实效性偏低在所难免。德育素材和内容其实属于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源自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生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沟通理解的德育过程之中。惟其如此,德育素材和内容才是生动鲜活的,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性魅力的,也才能够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德育效果。
3.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一、对于共生理念的理解
人类对共生现象的认识,最早来自生物界。共生是生物之间相依为命的一种互利关系,共生双方都通过这种关系而获得生命,失去其中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能生存。因此,共生双方总是生活在一起的。在当代,透过生物界的共生现象,进到人类宇宙,我们就不难认识到: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
最近十几年来,“共生”这个词语经常被人谈起,引发人们围绕地球环境遭到破坏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从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讨论人与自然的共生,而冷战结束后深刻的民族纠纷则使异民族的共生成为一个切实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人与自然的共生开始,异民族的共生、异文化的共生、男女的共生与残疾人的共生等种种说法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大致来说,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半期,不只是在生物界,在人类社会,甚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基本也是“生存斗争”;而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生存斗争”正逐渐让位于“共生”。依我之见,现代社会正是共生概念和生存斗争概念矛盾作用的过渡时期。
“共生”一词,若理解为“共同生存”,虽然过于简单,但非常根本。除此之外,“共生”还有“互助”、“互动”和广泛意义上的“合作”等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共生”一词在日本已成为流行语,几乎人人皆晓。它不仅是学术用语,而且是生活用语。最近“共生”这一用语经常在下述情况中被使用,即大家都关系融洽地生活着,互相关照地生活着。总而言之,“共生”是人类在所依托的“自然”能够持续地可承受之下通过多样性方式达到和谐生存或存在的状态。
二、传统德育与当代德育
道德,就是指“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①学校德育的任务就“在于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②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强调在形成道德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某些具体美德的道德认识。孔子提倡的“仁”的教育,就是一种内心道德情感的培养,以此实现道德的追求。
德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以道德伦理教育为本位的。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在封建社会是最主要的德育内容。传统道德教育的误区有:一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严重脱离青少年和社会的实际;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脱离青少年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主要用灌输的方式试图塑造青少年的做法已经不能被青少年所接受了;三是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忽视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造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四是道德教育导致认识与行为严重脱节。目前,学生的道德行为已经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在道德认识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在道德行为上却做不到。
当代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正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深刻认识德育工作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是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深刻认识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对外开放整体环境的影响。二是市场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学生在道德评价、道德行为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困惑与迷惘。三是数字化生活的影响。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和语言方式。四是多样化家庭环境的影响。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和过高期望,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单亲与残缺家庭增多,孩子缺少关爱,造成一部分孩子身心受创和性格变异。学生家庭背景、贫富差距的强烈反差,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其次,要深刻认识教育自身的变化。随着中小学“课改”的深入,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构成了挑战。
三、共生理念下的新世纪学校德育
新世纪的学校德育应该面向生活。学校德育己经开始转向人本主义,面向生活世界,道德主体性研究方兴未艾。这种道德的生活回归、人本回归,无疑为德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从道德发生学角度来看,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只有在道德的具体情境中讲道德,才是最有效的。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③从而在以学校为中心的日常生活中完成对学生道德的形成。
1.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德育
生活是德育工作赖以存活的土壤,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如果脱离了生活,单纯地围绕《德育》读本里面的情景和活动展开教育,则将失去德育的真正意义。
比如对照《德育》读本内容,根据“近、小、实、亲”的原则,号召学生每天为“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做一件好事,不论是形式的繁简,还是事件的大小,只要是一件好事,都应持欢迎肯定的态度。如在家里洗衣、洗碗、扫地、做饭;在班里擦黑板、做值日、帮助困难同学;在学校里不大声喧哗、见老师问好、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在社会上给残疾人送温暖、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不乱扔废弃物……由于这些好事都遵循“近、小、实、亲”的原则,学生只要稍微努力,在生活中随时就能做一件好事,获得一种“跳起,便能摘到桃子”的成就感。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做好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好事成为普通事。这达到了德育的真正目的,让德育行为蕴涵在普通的生活小事中,让德育在普通的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普通生活中体验到共生理念的真谛,为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做好铺垫。
2.学生管理中的道德教育
在班级的管理中,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平时应注意多教育他们学会与同学交流合作,保持融洽的关系,学习上不能有丝毫的自私和保守心理。如果存有那样的心理,则不仅会影响同学关系,有损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使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而得不到充分的展现,最终制约个人前途的发展。对另外一些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告诉他们,因自卑、嫉妒而不愿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仅靠个人奋斗,进步是极其微小的,甚至还会退步。应让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互相切磋,形成你追我赶争上进的好势头。
此外,利用“共生效应”转化后进生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重要的是让后进生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氛围。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班集体中。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一方面要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使其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班级赢得荣誉,建立起自尊,另一方面对其不足要请大家多方帮助,使其分享集体的温暖,分享集体的快乐,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提高自己。
又如在班级纪律的管理中,充分发挥班级内部各小团体的作用,让大家互相监督,利用其“组织”内的特殊规范,借助共生效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行为习惯和班级氛围。同样在班集体的组建中也可以借助大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生活,学会团结,共同成长。
3.从师生关系中发展德育
师生关系,说到底是一定生态环境中的共生关系,是一种必须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的互依关系,是一种具有民主平等特征的关系。师生双方具有不同的生活圈子和心理世界,具有不同的认知特征和生活态度,因此,在师生的双边关系中,是不存在“教师中心”、“教师本位”或“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的。
用共生理念对待师生关系,必须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特征和相容特征的教育气氛,提倡“民主式”、“启发式”教育,提倡“鼓励式”、“引导式”教育。用师生共生的理念看待教育活动,就应当将教育活动开展成能促使师生双方“共同发展”的活动,使教育活动具备自由精神、探究欲望和商讨气氛。为人师者如果树立了与学生共生的理念,就不会去埋怨、责骂和体罚学生,就不会轻易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就不会轻易动用惩罚措施,即用道德培养道德,在师生的互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
注释:
①②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P216、P223.
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1.10.25(1).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第7卷).德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
[2]李燕.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理论学习,2005,5.
1.把握好中职德育的“度”
中职德育中,一般教育者往往不太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其实,教育者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思想的指引者和精神的领路人。现代教育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学生更希望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可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并与教师形成一种沟通和交流的互动状态。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德育工作的“度”。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对学生要求太严,近于苛刻,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他们不愿意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意愿,了解不到学生心中真正所想,教师的德育工作自然也就无法展开;如果在教学中表现过于宽厚,则会使学生产生骄纵心理,使课堂秩序混乱,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完成。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严宽的适度结合。
2.把“爱”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育事业处处体现着爱,是一种人文化的教育。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爱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的爱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中职德育工作中更应该时刻为学生着想,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应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和疏通,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和顾虑,把注意力转到学校丰富的活动中来,关心他们的成长,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教学活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实行校企合作,促进中职德育工作的“人本化”
“人本化”的教育理念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上的一些发展因素融入教学活动中,促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本化”。这种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行校企合作。“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中职学生毕业后的情况更加令人担忧。这就迫使中职与一些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在学生在校期间将一些企业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输送给学生,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企业的文化因素,从而达到中职德育工作的“人本化”。
二、完善中职德育评价体系
1.建立健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
实践教育是评估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使教学形式更加完备,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对学生学习内容成果的考核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也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在德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既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之处有所关注,同时也要关心教学成果,即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在学习上产生困难的学生,不能进行嘲讽,而应给予温暖和鼓励,通过不断地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走出误区,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2.健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是给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将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多元化能够将学生学习知识与拓展能力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多元化需要采用课堂中学生学习评价的多元化以及教师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相结合的形式。课堂上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可以采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动画、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将理论知识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问题场景,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演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能力。
在中职德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最后的结果。关注过程的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更加全面的考量方法,是将最后的量化结果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相比于只重视最后结果的考评方法,它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对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兴平.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两种认识取向――苏霍姆林斯基与卡尔・罗杰斯人本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