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反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2-01-29 03:23: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1)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2.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3.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5.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6.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放一遍《春天在哪里》的音乐。造成一种特殊的情景。学生听完后说出歌词中的最主要的内容,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将歌曲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反复播放。使他们增强了对春天里的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自己置身于绿色的春天的怀抱之中。音乐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美的感受。促进了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

7.欣赏有力于学生绘画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上周美术课上,我在一个班要求学生根据所定的内容绘画。根据口述,学生发挥想象力,但画面的效果不是很好的。有的学生说不知怎样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先给他们观看挂图,启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讲授。结果这个班的学生不但画的有想象力,富有儿童情趣,而且还能从快乐中学习知识。

欣赏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要使学生懂得怎样欣赏一幅画,在欣赏中分辨美与丑,评价优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如上述的例子,口述教学与直观口述教学相比较,后者存在更大的优点。

篇(2)

一、课堂中采取多种形式,激活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教学在传统模式里,都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说白了就是安排学生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丝毫没有创造性可言,不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如今的美术教学注重文化学习,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纵观古今中外历史,美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传递给人无穷无尽的思想和启迪。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学科,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主要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是要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来服务的,因此教师就要采取多种形式激活美术课堂,让学生能够好学乐学,将美术课堂作为知识传播的主战场,同时陶冶情操,培养技能。教师可以采用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讲趣闻故事教学等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展现活力,激活美术课堂。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难以习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学习,而美术课相对轻松的氛围,无疑会让他们心情得到舒展。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艺术气息,我采用了许多方式,让他们有兴趣有信心学好美术课。如多媒体的利用,就让学生觉得美术课不再枯燥,而是五颜六色充满缤纷的色彩。通过伴奏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习,让学生的兴趣得到点燃。通过图片、幻灯片进行教学,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口头讲解,也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欣赏到更多更丰富多彩的作品,在视觉上得到新的体验。

而一些手工课也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作业,学生之间的积极性和相互的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还可选择更为开放的教学内容,如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写生,绘画出更加美丽的身边景色,还可带学生放风筝、春游、办个人小画展,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二、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积极面对学生作品

有些家长在看自己孩子的作品时,往往会撇一撇嘴,摇头说:“这画的是什么呀,一点都不像。”在大人眼里,“像”就是最好的成绩。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有限,而他们的想象能力却是无穷的,在他们的眼里,那些无序的,充满童真的东西,就是他们喜欢的东西,并充满着鲜明的童稚色彩。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去要求学生,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能够找到生活中闪光的东西,突出自己的个性。

在学生的作业评价上,我往往会用多重标准进行点评。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思维习惯,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做到区别对待。如有的学生喜欢抽象画,这样我会发现他的幻想思路;有的学生喜欢写实,我会注意他的用笔用意;有的学生画画比较认真,我会关注他是否有所进步。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于是我就会先对他们进行表扬,再指出不足,希望他们以后注意。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对待美术的态度上得到转变,美术课成为他们兴趣张扬的乐园。

三、与学生做好朋友,调动其积极性

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总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最初的偶像。能与教师在一起说话做事,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俯下身来和他们对话,与他们做好朋友,用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向他们传递正能量。

篇(3)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现代小学美术教学是技能技巧训练和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模板,全班同学临摹的填鸭式教学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要求老师要以学习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与合作者,同时美术教育要以注重学生发展为根本,在素质教育提倡的“快乐学习”模式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在新课标教学的要求下,老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从哪些角度进行反思呢?借鉴他人的优秀课堂教学经验,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反思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对教学方式及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课标强调了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教师之间要紧密配合。这一要求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淡化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分工。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例如,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我都会加入其他学科的内容,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各学科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如有时我会请学生听音乐、品味道,然后再表现动态,有时我也会把数学中的符号带入美术课堂,同时通过绘画日记、看图写话,再进行表演,在美术活动课上,请学生观察同班同学的动态,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美术知识和各学科知识相联系。

二、对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将教学资源固定在学校仅有的各种模具上,而有限的教学器具必然会束缚老师的教学范围,僵化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这种情况下课程资源就需要教师去开发,学校内部的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活动资源等。我们睢宁的儿童画以新颖明快的乡土气息,充分表现了孩子们独特的思维和非凡的创造力,洋溢着童心的天趣和光彩,这就是充分利用了我们睢宁的各种物质资源,是家庭、社会、社区、地方人文气息相结合创作的结果,是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夸张、变形,形成了稚趣天成、生机盎然的独特风貌。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之中,也要积极充分利用好上述各项资源,以促进学校美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现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此来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的空间,丰富创作途径,更好地实现美术学习的价值。

三、对学生学习评价及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我多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c,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上大胆地去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鼓励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感到快乐、有信心。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既自信又很富感染力与表现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充分尊重个体化发展,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四、对创建及发展校园文化的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通常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校园文化是环境课程,也称隐性课程,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更不可代替,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会时刻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系列活动,如创建艺术长廊,同时可以画出对父母的爱、对家乡的情、对祖国的自豪,让学生用画笔来美化校园,使人文素质充满整个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发展思维和多种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儿童的天性,就必须尊重儿童神奇的幻想,挖掘其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作品中体现童心世界,让美术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参考文献:

[1]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61-02

常听其他老师对我说:“你的艺术课教师轻松,有趣,没有压力,学生也喜欢美术课。”我笑了,证明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努力没有白费,达到这种状况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课前认真准备,情境设置,环节安排,个别辅导,各种评价和课后反思等,都需要美术老师不断,锤。作为有责任感的教师我经常在想:如何教美术课吗?在思维的同时,我积极观察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经验。

(1)首先,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吸引学生听课。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年轻的,活跃的,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通过说,学习,运动,画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艺术课真正给学生带来好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由于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所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就非常的重要。比如我在对待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我从不简单地否定或无原则地表扬,总能在每个孩子身上先找到一个闪光点,再进行郑重其事地表扬,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找到自信,进而把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可以得用投影、电视大屏幕电脑播放图像,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不随意抹杀与众不同的作品,因为艺术是不同于一个数学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艺术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欣赏和判断,创造性思维或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使学生作品似乎遵循相同的模式,缺乏个性和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或沉闷,精细或粗糙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批改作业时注意多说优点,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欲望,这样,学生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积极地通过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这将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给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有的孩子眼界相对狭窄,所以,想象力不高,但还有一些孩子天资聪慧,善于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心中的想法。

(3)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关注时间、地域以及个性差异。由于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这时,在课堂纪律的组织还有提问方式等方面应该因人而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除了课本内容,教他们画自己喜欢画的动物,植物等,而且涂上五彩缤纷的色彩,在一次美术课上,教一年学生画小蚂蚁。学生描述小蚂蚁的形体特征。教师纠正后,学生开始绘画,但是画出来的小蚂蚁奇形怪状,使人啼笑皆非。儿童还没有发育成熟,腕关节还掌握不了度,因此不容易画像,这时教师应细心耐心的指导他们,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范图,再逐个指导。孩子们不太发达的小肌肉群画出的画充满了童趣,课上,我鼓励他们大胆去画,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第二课堂的开展,因材施教,做好培优工作。抓好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学。发掘有美术兴趣、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并按年龄、基础等情况分为美术兴趣小组初级班和创作班。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划、步骤,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学。初级班以基础训练,观察能力为主,创作班则重发挥技能,通过观察生活、关生时事、外出写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在创作中自由表现。学生经过一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后,美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创作出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新颖、色彩丰富。

(4)儿童画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后用绘画工具表现出的感受,也是孩子特有的心灵的表现。通过对儿童画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右半脑的发展,形成仔细、耐心的良好品格等。“蜡笔,水彩绘画”是蜡笔的使用(最好是油画棒)的一种形式,油画和水彩颜料。除了蜡笔和水彩颜料,也需要刷(或水粉),调色板,笔和其他工具,蜡笔是油性物质,形状像一支铅笔,孩子们很容易掌握,可着色,和勾线,具有一定的表现力。以水为介质,颜色鲜艳的水彩颜料,透明清新,明亮,很喜欢孩子。蜡笔和水彩油水不相容,蜡笔,排斥水分特征。正是这种“蜡笔,水彩画”是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蜡笔,水彩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用蜡笔完成主画面,用水彩颜料背景。二层:用彩笔勾勒线条的主画面,小面积的物体或“点睛”用蜡笔着色,大面积背景的水彩颜料。第三层:用蜡笔勾勒线条和物体的大致明暗,水彩颜料,其基本方法喜欢谈论绘画。三级,困难程度比一层一层,安排教学时间,应该是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水彩着色,掌握和使用水是关键,水彩画是“教学难点,蜡笔,水彩画”。在色彩的配置,水刷满,颜色不能调太厚,薄的程度取决于画面的需要。着色工艺,水彩颜料干的适当组合,湿两种绘画,背景涂抹,大面积的油漆,根据需要,的梯度,渗流的正确使用,水彩渲染技术,效果更理想。通过示范,学生觉得很奇怪,好奇的感动,他们跃跃欲试,兴趣浓厚,水彩画很快完成了。由于用彩色蜡笔,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力量,颜色的深浅,排水能力不一致,应用水彩(蓝色)的颜色,使画面出现意想不到的质地和纹理,它是栩栩如生。孩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的蜡笔画,水彩画的材料特性,尤其是孩子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

(5)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方法,又针对小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给学生上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6)“标志”在学生眼里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在校园里随处可见。这些标记是由专业的设计师创造的,如何让在短短的一个课程设计内涵的学生具有形式美的符号?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学生。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渐进的,与学生在介绍,常见的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在知识点的课程突出,背景音乐为激发兴趣,体验情境教学的乐趣。为了实现“利益”为标题,领导方式,与“美”的情况,进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催化和向导。醒来的时候有丰富的标志设计中情感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是创造的主体,也是评价主体的活动。在他的课上标志设计的设计,学生的设计是非常大胆的,独特的,而且效果很好。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松了绑,任人想象,情绪激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情感参与。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工作,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类的特征,欣赏我们的课堂,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巨大的热情,因为在学生眼里从来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这一次由自己班级的特点和优势的学生进行上市和赞美。这部分的设计极大地鼓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设计标记的热情在十分钟内就创作,学生们设计了各种独特,美观醒目的标志。在总结示范活动,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语,你更爱学校,进一步提高理解标志设计。

总之,学生乐于参与实践,使他们潜移默化的学习课堂知识,美术课能给学生带来光明和快乐!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知,情感,创造的整合。使学生感受美;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它的这一特性其他教育是不能取代的。

参考文献

[1] 张姝.长春市地方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篇(5)

1.数学教学反思的阶段

数学教学是一个智慧的教学过程,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有出彩的地方,有教学的灵感,也有失误的地方,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会觉得教学得很精彩。究竟教学情况怎样才需要课后去思考和总结,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回忆和总结,就有可能发现教学中自己得意的地方,也能意识到自己教学问题的存在,并且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结构。如果不去反思和总结,就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教学就可能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循环过程。

教学反思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下课后,老师可以通过回忆,对照自己的教学方案,检查教学过程。二是分析阶段,通过教学实际过程与教学方案的对照,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教学智慧。例如,在指导学生测量水桶底面周长时,发现学生有的用米、有的用分米、有的用厘米作单位。教师意识到测量的准确度与计算方便二者要结合,而且计量时一般要有合适的单位,如远距离一般用千米,短距离则用米、分米或厘米等。通过反思,教师知道了学生在学习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提升阶段,通过反思,找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数学教学反思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统一,反思就是找出不足,克服缺陷,增加教学智慧。例如,在学习对分数概念的认识时,自己根据分数的定义:把单位“1”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教学中举例的数字是1/3,讲解时再三强调是把一个数分成几份的结果,但学生讨论时说2/3也是分数,是2被3分成3份,实际上分数就是除数和被除数的商,不是整数就是分数,接着学生自己举例来认识分数。效果很好,课后,老师就可以很好地反思一下,为什么学生能发现比书本传统的说法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呢,这说明学生比老师有时候更有智慧。

教学反思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才能总结出教学中成功的经验,不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学过程更完美,更有效。在反思中,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不仅参与了教师反思的过程,也经历了一个自我学习和巩固的过程。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学反思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反思过程就成了强烈的继续探究的内驱力。因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请一个中下游学生表述思路时,老师经常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但优生举手了,说,我知道他的意思了。以前我认为分析错误是浪费时间,其实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联系都融进去了,思想的结在最佳的时间内解开了。如果巡视发现有很多方法,尽可能给一类方法取一个适当的名字,便于学生记忆,容易提取。找不同类方法之间的联系,能沟通的一定要沟通,不要贪多,最后要回归基本,不至于让后进生看得眼花缭乱,一种也没有学会。

篇(6)

学科

美术

学期

下学期

辅导人

主 题

在美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主题整体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对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深入的思考:首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合作性学习情境;其次,对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进行了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对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深入的思考:首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合作性学习情境;其次,对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进行了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对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深入的思考.最后,阐述了自己在美术课堂中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索所采取的策略

主题教材分析

  学生的学习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学生相互交流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多边互助,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较好方式。

主题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美术理论知识,领会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小组合作的方式如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主题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主题教学训练点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这一新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的人格。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主题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 

关注学习过程,创设合作性学习情境,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潜能的发挥。在整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

二、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自由地呼吸,在富有情趣、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特征和技术方法。

三、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教学中注意建立师生关系,由“填鸭式”、教学变为“共享式”教学。

四、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前提下,教师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构建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对话”的主旋律

主题教学课时分配

一是美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心智 。

二是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 。

三是美术的德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与艺术的美感融为一体 。

主题教学准备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知识层次、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低中三个层次的学生,从而使学生优势互补,促进差生的学习。同时要注意把活泼的学生平均分配,男女合理搭配,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能力、个性是多样的,即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成效。每组中选举一名组织、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分配和答疑解难工作。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教师还应注意选拔培养美术骨干,使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学习。

主题教学问题研讨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

主题研

究课教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2.过程和方法:学生在观察、分析、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结合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利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探究恐龙世界奥秘的兴趣,探究恐龙灭绝之谜,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同时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恐龙的造型特征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的组织画面。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课题   《恐龙世界》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引入课题

二、观察了解

1、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①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②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教师小结: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三、方法指导

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四、创作表现

作业要求:课本P29页学习活动一,根据相关影视、图书资料所获得的对恐龙的了解,画一幅恐龙及其生活环境的想象画。 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特点稍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装饰。

五、欣赏评述   

六、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象等方面的表现。

   

学生说说片中的主角,谈谈这些动物是什么(恐龙)。

1、欣赏恐龙图片,谈谈自己了解的恐龙及结构特点。

2、听讲体会,了解恐龙的种类等。

1、学生掌握陆地恐龙的体型特征,学习恐龙外部形态画法。

2、学生掌握会飞的鸟龙的体型特征,学习恐龙外部形态画法。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进行绘画创作。

自评互评,谈自己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

篇(7)

现代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我国小学教育的要求,这应是我们从事中师美术教育工作者所思考的首要问题。

中师美术教学同其它教学一样,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的必备要求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师美术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进一步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在教学目的上补充了“通过教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要求上补充了“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训练和美术素养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因此,现行中师美术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目的要求,在认真贯彻中师美术教学原则(思想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前提下,变革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致力于教学改革实验,加强学生艺术思维训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造型、开拓型的多能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成为现代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合格师资。

这一问题,其实质是当今小学教育所承担的职能所决定的。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筑高度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兴国,教育先行的重要性。“国家要富强,民族文化要提高,必须从孩子抓起。”已成人们的共识。中师生是未来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他们中除有少数人继续升造学习外,大多数要到农村小学去工作。如何使现行中师美术教育主动适应当今社会建设事业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培养农村小学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此,现行中师美术教学在体系上必须具备完整性、科学性,具体表现在,一、美术教学应以必修课为基础,通过选修课和活动课带动全校美术活动的开展,通过教育实践巩固美术知识和提高美术技能,从而使学生切实具备合格小学教师的美术素质。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强调课外实践,加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测评,积极开展美术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三、强化美术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和教学评估。四、根据中师美术教学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美术教学设备和设施,并要有前卫意识,以保证完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按新大纲要求,美术教学还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职能。

一、进行美术素养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师美术教学通过各种不断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着艺术素养的教育,如通过美术鉴赏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名家名作,扩大知识面,加强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认识,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了解绘画、建筑、雕塑、现代设计等的艺术特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通过书法学习,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提高书法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以此,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使学生成为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新型人才。

二、培养和提高中师艺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是科技信息时代,中师美术教科书随着时代进步,从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上也在更新。在教材内容和教学编排上,主要突出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设计与制作的课时比例由18%提高到33%,并且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密切联系小学现行教学实际,使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如进行黑板报、招帖、统计图表、教学挂图、教具、模型及校园或教室美化、节日环境等的设计、制作和布置。教材还编排了诸如“拍脑袋发明”、“头脑风暴创造法”等例题,使学生通过命题创作、想象、记忆等作业形式,以达到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另外,还补充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如编排了大量现代绘画大师吴冠中、刘海粟、李可染、靳尚谊、贾又福等人的作品,作为学生赏析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把学生的眼睛和大脑从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用新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周围的新鲜事物,以适应新型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以适应新型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从形象思维的沃土中培植和挖掘出来。将“术”的训练和“美”的欣赏、创造能力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本技能的前提下,不择手段地去实践,从工具到材料,从平面到立体,从再现到表现,从具象、意象到抽象,从二维空间到多维空间,从有意识到潜意识地构成,大胆地去想象,自由地发挥,突出学生个体的独创性,只要符合教学规律,一般不应去扼制。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传统型的讲解——示范——临摹的教学模式,应采用多方位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如将学生作业展评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教和学的效益成为一种动力,来促进教学发展。让学生通过展评看到自己的创造价值,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美术发生兴趣,从学习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这就彻底打破了过去教师指定教材范画,全班学生集体强制临一幅画的现象。通过类似的多种渠道,把美术课真正变成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创造能力的也是最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之一。

三、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也进入了

聋哑学校的教学课堂。聋校许多数学教师应用演示型计算机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对广东几所聋校的调查中发现,学校把能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作为评价一节数学公开课的标准之一,这就促使许多教师盲目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然而,虽然百分之九十的数学教师都使用了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长足的进展。对于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二、计算机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误区及原因。

(一)计算机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误区

从目前聋校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情况看,存在不少的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只讲形式不求实效。许多数学教师认为聋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插入很多漂亮的图片和音乐,片面追求课件的外部“包装”,从而忽视其真正的功能和目的,这些华丽的外表有时反而会冲淡课堂的教学主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从而影响数学教学质量,这些“花哨”实在是“画蛇添足”。

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多媒体的应用确实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这是多媒体的一大优势,然而,有些学校规定教师一个学期要完成多少课件,致使一些老师不顾课件质量,只顾完成课件数量。有些教师盲目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数量,于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又堂而皇之地走进大雅之堂。一堂课的内容应当根据聋生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现实水平来量体裁衣;如果一味地求多求全,企图通过多媒体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两节课中,这种“压缩饼干”不利于学生消化,只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地囫囵吞枣。

3.只为装饰不求效果。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数学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打着“教育现代化”的旗帜,装饰门面,究其实质,上课时仅仅是把原先的板书搬上“荧屏”,有的把自己的教案搬上“荧屏”;根本不注重如何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种肤浅的应用,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兴兴而来,败兴而归,产生厌倦甚至反感的情绪。

(二)产生以上误区的原因

1.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可以指导教育的实践过程,它直接影响教育实践过程的决策、实施和评价,在我们聋校,许多教师没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形成,自然在教学改革中会出现一些偏差,这是产生误区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2.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目的认识不足。有些数学教师认为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和目的是节省板书时间;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因此制作的课件仅仅是照搬原来板书的内容,插入许多“花哨”的图象和音乐,对于聋生来讲插入音乐和声音完全是多此一举。

3.没有掌握课件制作的技术。目前,聋校许多数学教师仅仅掌握使用POWERPOINT来制作幻灯片课件,大部分是用来制作文本,没有掌握诸如“几何画板”“FLASH”等软件来制作课件,因此,制作的课件单调,没有生趣,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集动画、文本、声音、超文本于一体的优势。

4.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许多学校把一堂课质量的高低与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认为使用了计算机的数学课质量就一定高,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实际上,许多教师使用了计算机进行教学,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提高,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过程。所以,一节数学课的好坏应该看它是否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是否真正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

三、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而又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一)正确认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目的和作用

1.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罔森博和教授在其著作《数学教育和计算机》一书的序言中,对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目的作了以下阐述:1)培养学生有步骤的思考问题的能力;2)以计算机为教具,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切实掌握数学概念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能根据现实生活和文化,独立地阐述问题的能力;5)我认为罔森博和教授的观点切中要害,问题是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转贴于 2.计算机多媒体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较多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2)可以综合运用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以及逼真的音响等众多的媒体效果大大丰富教学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制作的课件可以反复使用,便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4)可以减少板书内容,避免使用粉笔造成的污染,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一个人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基于数学活动的经验、智力操作、活动中的数学交流、判断与选择,并通过反省来对知识进行再组织,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知识仅仅靠别人的告知,就会造成理解上的缺陷。聋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直观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而且由于听力障碍,他们的生活经验较正常学生少,形象思维发展较好,

抽象思维发展较缓慢。因此,聋校数学教师要摒弃旧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数学生活体验和数学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这就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而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提供这种支持,关键是数学教师要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数学教学、特殊教育理论、多媒体技术有机整合,构建新型的聋校数学教学模式。

(三)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摆正多媒体的位置

要能正确而又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必须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掌握多媒体操作技术,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为聋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在其中。但要避免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只顾形式而不顾实质。

(四)选择恰当的数学课题,制作优秀的数学课件

并非每一节数学课都要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数学课题,认真制作数学课件。课件制作和使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2.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有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进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3.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优化;

4.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数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认真选择课件内容,不要每一节课都用计算机上课,只讲求数量而不讲质量;精心设计课件的呈现方式,呈现的时间应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活动相符合,使学生有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信息的呈现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吻合。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机制,不能把是否使用计算机作为评价一节数学课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评价一节数学课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揭示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课堂交流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技能的训练。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促使教师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数学课件;调动教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积极性;避免只讲形式,不求实质;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发生。

总之,在聋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辅之有方,恰倒好处地使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现代数学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君麟.新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与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0,(3).

[2]黄鹏程.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数学教育学报,2001,(3).

[3]李明兰.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1,(3).

篇(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激活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教学氛围,深化主题。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引入课堂,因此,只有教师讲或是用书中的主题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如《找规律》一课,直接出示主题图,内容就显得单一,而且有为了讲课本而特意编题的嫌疑,像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中。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前把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排列的图片、场景集中起来,展现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乐意去观察。自然会发现这一些图片和场景中存在着共同点,就是有规律。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内容。并且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习兴趣也高,也使学生加深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2、简化难点,优化数学过程。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强,光让学生听和看并不能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中,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脑中形成动态的变化影像,学生才能理解。利用教具操作是有局限性的,逐行逐列之间的变化很难连贯地展示,但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动画的形式,过程鲜明、有连续性。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

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情趣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找规律》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

4、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多媒体课件如果运用得当,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就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一支笔、一块黑板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所以,它的运用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必须前提,若一味贪图它的热闹就会走弯路。

二、使用过程中的反思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而非复制书本。

如果我们只为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将课本内容简单地复制到屏幕上,机械地点击、讲解,那我们与放映员和解说员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制作课件之前要精心设计,使其能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从知识点出发,突出知识而非课件。

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而产生的,所以在制作使用过程中一切要以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将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在《找规律》一课中,有位老师引用了唐僧师徒四人来演示循环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只看画面,而没有用心观察。虽然课件演示得很清楚,但学生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找规律上,只觉得这四个人蹦来蹦去很好玩。当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还是应突出知识点,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

现在很多上优质课或观摩课的老师都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只突出了个人的“表演”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数学教育不是片面的、表面的,而是深入的、长远的。一切以学生的能力、素养的提高为前提,不能只顾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而不深入讲解,忽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制作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一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使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出教学的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篇(10)

一、对教材的二次思考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授课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来说,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若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美术鉴赏的教学意义很难达成。所以说,我们要根据课程的侧重点不同,灵活把握教材,能够根据当下学生认知特点选取合适内容进行整合,教材无论多么完美,可依旧需要迎合所有学生,到由于地域与文化的区别,我们有必要根据特定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老师应该具备这一敏锐的观察力,去粗取精,真正实现教学的实效性与匹配性。例如,分类整合模式,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绘画类鉴赏、雕塑类鉴赏、工艺类鉴赏、建筑类鉴赏,等等。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在每个类别中选取最适合学生们接受、最具备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这样的细化,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能让学生清晰认知所要鉴赏的类型。如我们在教学“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这一课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一说到文艺复兴,就能想到它在整个西方绘画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繁多,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且不说文艺复兴分为几个时期,又具体在哪些地区,又有哪些特定风格,对于涉足这一领域尚浅的高中生来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鉴赏,就连许多老师也有无处着力之感。笔者同样有相同的困扰,难点在于,怎么能把文艺复兴的绘画精髓,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笔者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就好比剪辑师一般,只留下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最终达到有限课时内简化清晰文艺复兴绘画的人文思想与精髓。

二、多媒体技术的融入

传统模式下的美术鉴赏仅限于课本,太过局限单一,我们需要更直观丰富的课堂教学,打造一个全新的鉴赏学习角度,让美术鉴赏更具备实效性。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多个角度来丰富美术鉴赏。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美术学科最大特征莫过于直观性,所以说多媒体更适合美术教学,如通过CIA演示,把一些与时代接近的图片进行播放展示,在加之老师的引导与讲解,拓展学生的眼界,同时也给学生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让学生的鉴赏思维更丰富,具备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三、美术活动的开展应该具有丰富形式与不同角度

美术鉴赏需要多角度多形式的美术活动来进行丰富,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刺激与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以实践的平台与参与的机会。如我们不止局限于一些美术作品比赛展览的活动,还应该让美术更贴合实践生活,更接地气。如即兴绘画表演、新观念造型展示、垃圾再利用创意,等等,在活动中可以有纸浆画的创作,不必拘泥于特定的专业绘画设备,利用餐巾纸和乳白胶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从材料至构思到完成创意。这样的形式不仅仅是更具备实效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对美术全新的体验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动手、动脑,活学活用。

四、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上一篇: 第二季度思想汇报 下一篇: 高中比较辅导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