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3 00:40: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微课程设计方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152-02

1 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但由于对“到底为什么转”“转什么”“转到哪”“怎么转”“谁来转”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如何回答和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政府、高校和学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我校已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转型试点院校,各项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方案设计如何改,没有好的方案与方法,仍在不断的探索中。

2 我校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现状

我校虽已启动转型发展的改革之车,各种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及制度也相继出台,也于2015年部署实施了转型发展新形势下的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也已初步成型。对于我校来说,转型不光要有宏观的理论指导,更要有具体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配套支持。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虽已初步完成,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相应配套措施还未实施。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如何转,如何改,仍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3 现有课程体系及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校以前定位的问题,致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还以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为依据,对本科学生的培养仍然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几乎照搬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与就业“两张皮”。致使学生毕业后面临与一本、二本的学生同样的竞争形式,造成简单工作不愿干,复杂工作干不了,动手能力差,缺乏职业资格证,就业困难等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我们教的内容与社会需要的脱节,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需要急需改进。正值我校改革之际,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

4 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论述课程体系建设

4.1电信专业就业岗位群

2014年国家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曾经在信息技术与微电子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未来10年是我国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关键时期,国家将微电子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优先扶植发展。信息技术已是经济发展的牵动力量,而在关系到一国生死存亡的军事领域,电子工业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于以上背景,近年来相对适合本专业及就业较好的岗位有:

1)信息处理技术;2)专业硬件设计;3)PCB设计与应用;4)嵌入式硬件开发;5)FPGA设计与应用;6)通信设计与应用;7)电子信息专业从教;8)工业生产及自动化;9)创新创业。

4.2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1)信息处理技术员资格证书

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举办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全国通认,含金量高。

2)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证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Electronic Desig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简称edp)是中国电子学会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子设计工程师的需求而推出的一项专业认证。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的性质属于同行认可,社会承认。认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标准、注重能力,追求最大的社会认可度和最终的国际互认。

①目前进行的认证考试主要有两项: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板级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

② 目前进行的初级认证考试主要有: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含初级、助理);板级设计初级工程师(含初级、助理)。

③2012年开始试行的电子设计中级、高级认证电子设计中级工程师;电子设计高级工程师。

3)网络工程师资格证

网络工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网络方面共有三个等级:初级为网络管理员;中级为网络工程师;高级为网络规划设计师

4)ARM工程师资格证书

ARM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通过后,获得由ARM公司统一发放的AAE认证证书,行内认可,含金量高

5)通信工程师资格证书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是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范围及对象:各通信运营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所有从事通信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分为:助理通信工程师、通信工程师、高级通信工程师。

6)电子信息工程师资格证

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注册职业资格证书》。权威证书,全国通用。政府认可,企业欢迎。网上查询,就业首选。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电子信息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师、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师。

7)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教师资格证考试从2015年开始,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8)自动化工程师

自动化工程师资格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由于自动化工程师的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因此该职位的就业形势非常好。此外,其还可以从事教学或是研究工作。

9)创业咨询师

此证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实行统一编号登记管理和网上查询,全国通用。其可作为招聘录用、考核晋升、岗位续聘、职称评定、加薪的重要参考依据。 创业咨询师目前等级分二级,依据《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两级,分别为:二级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三级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4.3“三位一体”课程设置体系

为了突出我校非外语专业的“专业+外语+创新创业技能”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外语类课程坚持了几乎是4年不断线。为了适应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专门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在课时的安排上,本着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但又不能等同于高职教育,认为此专业实践类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比例在35%左右比较合适,本专业实践类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34.72%。

5 小结

我国部分高校的应用型教学改革已拉开序幕,各个高校都在摸索着前进,试图找到符合各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学校也已基本完成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尤其是课程体系的建设,经由校内外专家的审定,都觉得较符合我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以此建立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定会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杜希宙,韩伏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J]. 衡水学院学报,2016(4).

篇(2)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18-0124-02

一、微课程教学的特点

“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程教学以其短小精悍、以小见大的优势,迅速掀起了一场突破资源单一型传统教学的教育革命。而且,这一特质也与高职学生乐于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某一特定知识点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学习需求不谋而合。

二、 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

微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受众群体的多样性。由于学生群体认知水平和能力结构存在差异,不同的学习对象可能具有不同的学习欲望。为了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以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都能在微课程的使用中收获自己关注的学习内容。

(一)实施过程

为了提高微课程教学的适应性,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设定涵盖知识、行为和情感在内的层次化教学目标,每一类目标又细分为不同等级,能力要求随等级依次下降,实施分层梯度推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合适层次和精准梯度的确定则源自对授课对象的充分了解,对未来微课程使用环境的可靠预测以及长期一线教学的经验累积。

(二)应用举例

现以“经营杠杆”为例,展示层次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根据教学内容,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甲、乙和丙三等。每等目标又可分解为知识、行为和情感目标三部分。

1.甲等目标。(1)知识目标。充分理解经营杠杆的基本内涵;充分理解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对象;熟练掌握经营杠杆定义公式和简化公式,并能迅速计算;理解经营杠杆系数的含义;掌握经营杠杆的影响因素,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2)行为目标。能够熟练区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迅速判断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逻辑和创新思维。

2.乙等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经营杠杆的基本内涵;理解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对象;了解经营杠杆定义公式和简化公式,并能计算;理解经营杠杆系数的含义;了解经营杠杆的影响因素。(2)行为目标:能够比较熟练地区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判断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养成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丙等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经营杠杆的基本内涵;了解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对象;知道经营杠杆作用效应的衡量使用经营杠杆系数;了解经营杠杆系数的含义。(2)行为目标:尝试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三、构建雪片化的教学内容

微课程时长一般为15―20分钟左右,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活动,以通过该微课程学习,达到能够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目的。这就要求每节微课程内容的选取,既要保持内容上的独立性,内容自身又要保持体系上的完整性。因而,需要将完整的课程内容如雪片般分解细化。

(一)实施过程

将完整的课程内容按知识体系分解为不同的独立单元,各自形成独立的微课程资源。每个微课程自身教学内容的构成也需要有效分解,细化为一定逻辑关系串联的几个知识点的集合,每个知识点内部再拆分成几个精心提炼的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从而实现从面到线、从线到点的分解。而对关键词含义的精准掌握奠定了全面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底层基础,知识点的逻辑串联又有效组合成了该节微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整合。就像雪花自上而下飘落,每片雪花独立存在让我们能够看清楚雪花内部的细小结构,而每片雪花落地又共同覆盖成整片雪地,让我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雪的规模和形态。

成功的分解和细化源自平时对各种版本教材和专业资料的广泛阅读和积累,各种有关该节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路和想法在头脑中碰撞,激发出符合授课者逻辑思维的知识体系,从而搭建起该课节的知识架构,再往框架中添加具体内容,让教学内容不断立体丰满起来。

(二)应用举例

首先,经营杠杆在整个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存在。“经营杠杆”自身教学内容分解和整合可以类比物理上的杠杆原理,杠杆原理体现为对力的放大效应,而该效应能够形成需要以下三个要素:首先,支点(作用点)的存在是引起杠杆放大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杠杆的放大效应作用于杠杆的两端,即具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对象;并且,每个作用对象距离支点(作用点)的距离大小决定了力的放大程度。因此,“经营杠杆”的教学内容按逻辑关系分解为经营杠杆的产生原因、作用对象和作用程度的衡量,前两者组合形成了经营杠杆的含义,最后一个内容形成了一个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衡量指标――经营杠杆系数(DOL)。每个知识点再进一步分解,以经营杠杆系数(DOL)的衡量为例,对于数量指标的理解,我们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会计算经营杠杆系数(DOL)的公式,而且要明确计算结果所代表的财务含义;不但要明确含义,还要能够探讨如果该项数量指标传递的财务含义不够理想如何改进调整它。从而将经营杠杆系数(DOL)的衡量进一步分解为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含义和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到知识点的细化。以经营杠杆的含义为例,含义经过分析又分解为了固定成本(原因)、息税前利润和产销变动率(作用对象),实现知识点到关键词的分解。反过来,对关键词的准确把握支撑了每个知识点,知识点的逻辑整合又宏观勾勒出了该节微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一)实施过程

辅助声音、影像、案例和游戏等多种手段,努力寻求诠释教学内容的最佳方式。按照学生吸收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具体到抽象实现新知识的初步接纳,通过个别到一般实现新知识的引申迁移,通过现象到本质实现新知识的理解拓展。

恰当教学手段的运用源自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多看、多听、多思积累下来的“素材”资源,根据每节教学内容所需在“资源库”中反复检索,挑选出适合的“素材”,而每一个原始“素材”又需要经过精心剪裁成适合本课节的表现形式,初具雏形再经过前期教学试用,反复调整,最终成型。当然,在多元化教学手段的选择中要注意时间上避免过长喧宾夺主,形式上避免过于花哨本末倒置。

(二)应用举例

在具体到抽象的接纳阶段,我们通过“两点间最短距离”的游戏进行“经营杠杆”作用点重要性的引入。具体过程是:向学生展开一张印有两个黑点的白纸,请学生思考: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多少?限于固有思维,学生可能回答: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带领学生突破平面思维,如果将两点用直线相连,取直线中点对折,可以看到两黑点将实现重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到合适的作用点,可以将原有平面的最短距离缩减到更小至没有,从而突出作用点的重要性。

从具体内容入手抽象为新知识中的第一个核心知识点,带领学生接纳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存在。在个别到一般的迁移过程,学生通常不愿意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除非真正感受到事实的存在。在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展示、产生原因的分析和相互作用对象的识别中,通过引入具体公司销售案例,在数字计算中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存在,同时发现引起放大效应的原因――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以及相互作用的对象――产销和息税前利润。

从个别企业的产销案例入手过渡到所有企业适用的经营杠杆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经验推广引申。在现象到本质的拓展阶段,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影响因素为例,经分析,不但接受销售额与经营杠杆系数反向变化的结论,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企业在销售额逐渐递减时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化情况,不但带领学生观察经营杠杆系数越变越大的一般事实,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到当销售额持续减小到盈亏平衡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的特殊情况,提示学生尤其关注企业盈亏平衡点时经营杠杆的作用效应,正效应可以实现更大收益,反效应则导致跌入更深的亏损绝境。从影响方向的表象引向背后更深的影响实质。

五、 形成动态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形式。一般的教学评价主要有以课程结束后一次性考核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和以过程进行中多次成果汇总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当然也包括上述两者的结合评价。日常课堂教学中,一般理论类课程选用终结性评价居多,实践类课程选用过程性评价居多。而微课程教学由于突破了课堂的限制,更利于形成多阶段、多形式的动态化的过程性评价结果。

学习前,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微课资源预先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初步学习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评价成果,可以简单设问回答和收集学习问题为主,通过学前评价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中,可以借助学生的深入学习设置更深入的考核成果,可以讨论、分析和总结为主,通过学中评价了解新知识重难点的消化情况。学习后,可以借助案例分析和辅助练习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各阶段动态化的考核成果综合、辩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Z

篇(3)

二、教学成效检验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的讲解、演示、练习和测试,培养学生使用excel软件的兴趣,增强学生能学好这个office组件的信心。

从知识目标上讲,我希望100%的学生能够掌握 公式的应用,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80%以上的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70%以上的学生能够建立和设置数据透视表,并能利用数据透视表来分析数据。

从技能目标上讲,我希望85%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excel的插入函数、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对工作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想要的数据内容。

从情感目标上讲,我希望增强50%以上的学生细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胆展现自己的能力,亦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三、检验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基于学生已经了解excel功能和特点,并掌握一些简单操作之后而设定的,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表格数据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够对各种表格数据,如财务报表等相对复杂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

本单元设有20个操作,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学校、银行、公司、超市、国家机关职能部门等,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熟练操作它们,制作学院奖助学金时即可用到。今后工作中若遇到类似问题亦将不再生疏,容易上手,通过分析、对比后的数据可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四、教学成效检验标准

通过统计该单元模拟练习题的分数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课本后配有每单元评分标准,不同的知识点得分不尽相同。该单元总分为15分,若得分15分,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非常好;若得分在12-14分之间,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良好;若得分在9-11分之间,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一般;若得分在9分以下,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不太理想。若未达到上述教学成效检验标准,教师应立即查找原因,询问学生哪些知识点欠缺或没有听懂,重新讲解并演示或下次课开始新课之前作为重点复习、强调,以此往复。

五、教学成效检验方法

1、设疑法(提问法)。通过提问,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及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亦可通过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讲解和演示的速度。

2、测试法。随即抽取一套模拟题,让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本单元的测试,测试过程中,教师可在不影响学生做题的情况下下位巡视学生做题的速度及正确率,最终通过统计学生的得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3、学生示范法。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下课前五到十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分散,适当的开展此方法在调节大脑、消除疲劳的同时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教师可选取一套模拟题,随机指定1-2名学生,让其按照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及操作方法的演示,若该生能够清晰讲述并演示,说明该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

4、小组讨论法。将全班学生以人数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讨论,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与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从中亦能掌握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点的程度及是否能举一反三。

小组讨论过程中还可适当组织解题速度快慢等之类的竞赛评比方式,来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度。

5、反复矫正法。课堂上进行信息反馈,争取当堂内容当堂“消化”,若课上时间不够,可利用实验课或学生课余时间对于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的矫正和补救,通过反复测试,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达标。

六、成效反馈标准

布置与本单元相关的1-2题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规定时间提交,若按规定时间内上交并完成良好的学生人数达到总人数(以两个班为例)的85%以上即达到上述教学成效检验目标。

七、成效反馈实施效果分析

1、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

2、学生乐于将课堂以外的相关性问题向老师提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5-02

近来,“微课”、“微视频”、“微内容”、“微学习”等概念备受人们关注,各种形式的“微课” 教学比赛、“微课程设计”大赛更是如火如荼,一时成为教学设计者、一线教师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程,它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课程才算是微课程?微课程有哪些应用价值?设计制作微课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从探析微课程产生、发展的根源出发,进而阐述其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厘清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探讨设计、开发及应用微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一、微课程的产生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1】,这也体现出“微型课程”概念存在多义性,可以理解为:短期课程、短小课程、短视频等,具有教案式和视频式等多种表现形式。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2】。这一概念引入到国内之后,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的热点。教师们希冀用微课程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校本、跨校和跨区域的微课程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微课程的产生、发展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有其深层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因素。

1.微课程是信息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的科技创造新的事物,新的事物催生新的观念,信息时代的人们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终身学习的客观需要、碎片化的生活模式、泛在学习的逐步发展构成了微课程产生的时代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客观需要。众所周知,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新知识、新技术飞速更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已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即使参加了再学习、再培训也无法保证就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客观需要。然而,虽然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网上讨论区和资源库等,但终身学习毕竟不同于学校的集中学习,两者在学习目的、内容等诸要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终身学习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微课程的研究和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2)“碎片化”生活模式成为常态。对身处职场的人们来说,适应高效率、快节奏、强压力的生活成为一种基本要求。随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甚至一条微博都可以将既定的计划全部打破。人必须成为一个“多任务处理器”,随时并行处理各种“指令”。日常的生活呈现一种碎片化状态。对处于相对独立、固定的学校环境中的学生而言,碎片化不是那么严重,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学校与社会界限不断模糊、信息获取渠道和方式趋于多元,其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案和教学活动秩序需要不断地更新,甚至重建。

(3)泛在学习逐渐成为可能。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从而搜索信息、获取资讯。学习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开展。只要你想学习,就可以搜索到相应的资源,运用相应的工具,得到必要的支持。应该说,技术方面的瓶颈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设计和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为当下研究的主题,而微课程以其体量小、易获取、易传播等诸多特性,成为泛在学习内容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

2.微课程是高效学习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以学校为外部环境的“班级集体学习+课堂集中授课”教学模式已经非常完备和成熟。这种模式有助于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工业化教育阶段行之有效的模式。然而,该模式也逐渐面临新的挑战。

(1)学生注意力变化规律是内在因素。据研究显示,一节课最有效率的时间是开课后10至25分钟。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其注意力时间还会大大缩短。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问题,可见,每天整整一上午或一下午学习,其中有效学习的比例并不大。

(2)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一线教师都逐渐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3】、“将理论倒过来讲”“快乐学习”等理念的提出,学生的学习体验备受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说教式教学,而必须尝试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将枯燥的、客观的学习内容,融入精心设计的小故事、小活动中,让学生在主观体验中完成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能是设计、策划、组织和引领。

(3)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随着生源竞争的日益凸显,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从规模扩大转移到内涵建设中来,各项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课程改革上,“向课堂要效益”已经成为共识。缩短课堂授课时间,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整合课堂、计算机网络、移动平台等多种教学环境,最大可能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课程设计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校课程的自身内涵,挖掘学校资源的内在价值。

二、微课程的概念与内涵

微课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必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程呢?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对微课程的理解更多的是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载体。如:一段视频、一个PPT课件、一条微博等,而对于微课程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不多,导致其设计标准和规范也未能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从名称来看,微课程首先是课程,它的内涵与课程是紧密联系的;其次,才是“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课程就是课业及进程,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4】。“也以将课程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的总和【5】。综合各种对课程概念的理解,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包含了目标、内容、结构、主体、评价等诸多要素。下面将从对比微课程和传统课程的基本要素入手,进一步明确微课程的概念。

黎加厚教授曾这样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6】。”由此可见,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对传统课程的精加工和再创造,是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要求,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

(1)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教学内容呈现效果的最大化。微课程之所以强调的时间短、容量小、效果突出,其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最有效地传递信息,达到教学目的。

(2)无论是一段视频、一个PPT课件,还是一个课程教案,其反映的都是面向课程对象和过程的精细设计。旨在对传统课程的时段长度进行压缩,对其表现形式进行重新设计,以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从立足于教转向着眼于学。除了为课堂教学服务之外,微课程的核心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高效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增加交互性,能有效地吸引并留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才是推动微课程发展的源动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微课程即是精细设计的课业及进程,而我们平时接触的一段小视频、一个PPT课件并不能等同于微课程,最多算是一个教学或学习的材料;而一条微博、微信更不能说是微课程。微课程可以是一个设计方案、一个数字化产品、或者一个教学活动。

三、微课程的主要特征

明确了微课程的概念及内涵,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微课程有哪些重要特征,以及在设计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独立性

微课程虽然看上去很“小”,但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单元,具有完备的课程要素,能够被单独实施和应用,能独立地满足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情感达成的教学需要。没有相关课程要素的一些信息载体,可以看着是素材、资料,但不能称其为微课程。

2.多样性

具备多种表现形式,能最优化地展示课程内容,满足各种情况下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是微课程的一项内在本质要求。在设计微课程的时候,不但应做到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而且同一课程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易用性

易于获取、传播、播放、教学、学习等是新时期对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体量小、知识点少、表现力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特点都是从易用性的角度对微课程设计提出的要求。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微课程。

4.开放性

再完美的课程设计,如果其本身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不能随着需要的变化而升级,必然变得过时、僵化、难于修改、最终失去教学价值,面临淘汰。一个好的微课程设计,无论从设计方案上还是课程产品的技术选择上,必须具有开放性特征,易共享、可交互、可扩展、易更新。

四、微课程的应用

微课程因其众多优点,可以广泛的推广并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应用价值。

1.课堂教学

“到课率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秩序难以维持”……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让学生产生认知疲劳,这也从客观上反映出既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情况下的实际,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程,可以打破固有的课时分配方法,实行更短的课堂讲授模式,利用互联网环境和工具,整合线上和线下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2.自主学习

再好的教学设计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随着泛在学习的发展,自主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形态。微课程的应用可以让自主学习更加灵活,易于管理,学生不必在线观看一整集的教学视频,观看一整堂课的PPT,或者阅读一整篇文章。

3.继续教育

微课程的应用能最大化的利用业余时间,满足碎片化生活状态的需要。在继续教育中,将计算机网络在线学习和手机上的学习、短期培训班等过程结合起来,微课程可以有效地满足各种学习情境的需要。

4.教师专业发展

设计和开发优质的微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经验,即使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非常有帮助。另一方面,教研室可以开展微课程的设计教研,避免不同专业研究领域的教师无法相互沟通和理解。

五、设计应用微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价值。围绕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领域,无论是提供理论指导还是设计规范,都是对微课程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开发微课程。例如一些抽象性较高、推理较为复杂的课程内容,就不适宜于开发成微课程,因为在短小的时间范围内无法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同一门课程也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异,选择性地开发成微课程。

(2)为了最大化的控制体量、时间并能吸引学习者参与,微课程必须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进行一些舍弃。但在开发微课程的同时,不能太多的偏离知识体系和事物本质,为“微”而“微”。设计制作的重点和难度在于对粒度的把握,真正做到微而不虚。

(3)微课程的独立性特征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容易微观有余而宏观不足,让学习变得非常零散,必定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所以,应着手建立有效的微课程管理平台和行业标准,为学习者掌握知识体系和提高理解层次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3]马朝宏,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中国教师报,2012年10月10日第015版

[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573

[5]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5,396

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86-01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以一线就业为直接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学中需要更加系统的介绍专业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分析实际生产问题,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1]《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类专业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综合运用能力。目前,该课程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考前突击,应付考试,教学效果一般;而一些学者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2],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空缺。

一、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内容完成后,集中一段时间,以单独或分工合作的形式,绕某一设计课题,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方案、设计计算、绘图等步骤[3],完成既定任务的专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具体作用如下。

首先,课程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融会贯通的过程;其次,培养学生对文献材料的收集、整理、再加工能力;再次,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设计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思维和创新能力[4]。

2.课程设计流程

课程设计主要由选题、指导与管理、考核三个环节组成。其中,选题是关键,指导和管理是过程控制,考核是最终的检验。

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实施

1.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为《**生产线设计》,拟从焙烤、饮料等常见食品中选择一个或一类产品,结合其生产工艺特点,制订生产方案,选择、装配生产设备,完成生产线设计示意图,形成设计报告书及答辩PPT。

1.1设计报告书应涵盖以下内容:(1)产品方案,包含产品名称、配方、工艺参数等;(2)生产方案,计划年度或月度产量,班组生产产量及人员需求;(3)生产线设备,包含设备选型,拟定选用厂家报价等;(4)生产线示意图;(5)物料衡算;(6)投资估算与利润预测等。

1.2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报告内容要求:产品方案应符合食品加工科学要求;生产方案和设备应科学合理;物料衡算可只考虑生产消耗;投资估算和利润应符合基本财务准则;(2)设计报告格式要求:设计报告最终形成word文档,按毕业论文格式整理;(3)设计报告不得出现雷同卷,否则不计成绩;(4)时间要求:答辩前一天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设计报告书,以及答辩PPT文档。

2.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管理

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首先,下发设计任务及要求,组织学生选题,拟定设计方案和工作计划;之后,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生产线设计;然后,撰写设计报告,制作汇报PPT;最后,举行答辩,评委评比。

设计过程中的教师指导采用现场答疑和在线答疑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安排老师在固定时间在教室针对高难度及公共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同时通过微信和QQ群等网络工具构建学生自我讨论和教师点评指导的在线答疑平台,随时为学生答疑,解决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并最终根据出勤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3.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考核从平时表现、设计报告、答辩成绩等三个方面分别计分,满分100分,其中平时表现占10%,设计报告50%,答辩成绩40%。最终课程设计成绩以40%权重计入课程考核。

3.1平时表现是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出勤情况综合给分,由指导老师给出。

3.2设计报告成绩按内容、格式、科学性等三个方面分别给出成绩,且以给定权重合计得到报告成绩,评分要求如表1所示,该部分成绩由指导老师给出。

3.3答辩成绩于答辩结束后由三位评委老师按照PPT制作、问题回答、个人仪表、语言表达等四个部分分别给出,各项之和为该评委总分,最后取平均值即为该生答辩成绩。

三、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实施中的问题与讨论

1.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和匹配性问题

《食品机械与设备》作为食品类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此时食品专业课程学习并不充分,只有《食品工艺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同步开设,这使得食品机械课程设计的开展出现系列问题,影响了课程设计的最终效果。课程设计规划时可整体考虑专业课程先后顺序与衔接,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学生材料收集整理能力亟待提高

实践表明,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欠缺,特别是对学术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能力,部分学生在设计开展前从未了解过文献资料。通过课程设计的开展,普及了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方法,为学生以后求知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3.课程设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课程设计之初,学生普遍表现态度不端正,出勤情况差,缺乏必须的职业素养。课程设计中通过企业生产流程的模拟、工作态度的培养,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多次实践证明,食品机械课程设计深化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宽度,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就业中的竞争力。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大专院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亚珠.调整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结构[J].科技信息,2012(35):301.

篇(6)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65-02

0 引言

微学习是由“微”和“学习”两部分构成,是一种未来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微是微小和碎片化的意思,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次只学习一点,学太多会累。只有依托微课程才能有效发挥微学习的作用。通过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进行的实际学习是微课程的主要途径。此外,片段化以及专题化的微课程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微学习[1]。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仅有较短的注意力,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微学习。由于微课程设计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和目标,具有目标单一和陈述清晰的特点,从而使得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因此针对此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课程”的信息类学科移动“微学习”的平台,旨在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打造微课程的学习,体现“微”的特色,短暂、高效。虽然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但这样更易吸收,且能以此为契机,不断滚雪球式增加信息量。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要求。

1 微课程和移动微学习

1.1 微课程 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

胡铁生作为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人员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2]。微课是指按照教学要求并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将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除了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外,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撑资源,他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本论文旨在把握微课程的整体结构,面向信息类学科设计有效的微课程模式,以期运用微课程理念建立移动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促进学习。

1.2 移动微学习 移动微学习作为移动学习的一种类型,是指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的微学习活动。其作为微学习和移动学习相互融合的产物,由于运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进行微型学习,因此,不仅将学习场所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地域,更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移动微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泛在性和交互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即泛在性,而交互性则表现在学习者和专家或网络服务器之间存在不断的信息交流的过程。移动微学习最成功的就是运用结构化小信息片断更新和补充现存知识。

本论文旨在把握移动微学习的特点,面向信息类学科构建的移动微学习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

2 基于微课程的信息类学科移动微学习平台的构建

本论文的总体目标是立足全方位的教学,构建基于“微课程”的信息类学科移动“微学习”平台,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选择学习的要求为目标,以突出强化实践训练为手段,以一系列不间断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微课程为载体,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保障。研究并构建一个科学、规范、完整、实用、特色的面向信息类学科的移动“微学习”平台,并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基于“微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次主要从“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三个要素进行微课程研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是“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其并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在教学中”是指在研究自己教室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通过教学”是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专门进行研究。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以及小策略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1 构建步骤

①建立各种微学习平台资源,研究各种具有微课程理念的网络学习资源;②集中阐述特定主题的微视频,并辅以相应的学习资源、课后练习以及在线交互等教学支持服务;③研究面向信息类学科的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具体要求及内容;④选择两门课程实践信息类学科的微课程设计模式,积累经验,修改和完善项目。

2.2 问题:关键问题课题化

微课程研究强调教师解决自己真实的问题。但是,并不是任何的教学问题都能够构成研究课题,只有教师持续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的时候,当教师细心的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后,才会将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而教师的问题意识才能上升到课题意识。我们一直强调追踪和设计问题,这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并且是发生的真实的教师自己的问题,不是假想的问题。

2.3 设计:用高效课堂理论助推

高效课堂倡导以学生为本,主要包括三方面特点: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教材还原为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实践;②由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生活的情趣;③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仅学生直接面对教材,还将教材还原为生活。日常的教学问题要想转化为研究课题,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但是设计的时候必须选择高效课堂模式。微课程研究更加强调高效课堂的理念支持,这是因为,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其目的所在。决定教师选择哪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是教师选择的理念。微课程研究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解决问题,它需要教师不断的与周围同伴对话以及与校外专家对话,更需要必要的理论充电。

2.4 行动:既要执行,更要再创造

所谓教学行动,是指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付诸于实践。就教师的展示而言,行动不仅是观察方案能否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实现,还包括执行设计方案的创造性。进入实际课堂的教师,在调整方案的时候就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进行。就合作者而言,展示行动不仅包括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而且也包括倾听和观察所设计方案的执行是否合理。

微课程研究除了设计方案外,还要注重再创新。它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个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学生、创意者、合作者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3 结论

本文针对学生注意力时间短,适合微学习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微课程的信息类学科移动微学习平台,本平台将微课程和移动微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旨在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打造微课程的学习,使学习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篇(7)

一电子类课程设计相关概述

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入了新阶段。五邑大学顺应大趋势,加入了高等教育工程认证的行业。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系的骨干教师,本人参加了五邑大学前期工程认证培养方案形成、大纲编制、专家答辩等各项工作,深知实施工程认证困难重重。根据2018年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系整合现有实践教学,将原来的《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进行了课程整合,形成了《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践课程[1,2]。工程认证,要求以学生为本,目标导向,持续改进,更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所涉及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需获得以下方面的能力:(1)通过对具体功能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制作,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基本工具和基本技能,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通过团队合作,实物展示,汇报过程,撰写报告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了体现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课程形式的设置上又增加了分组和答辩等相应环节,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

二电子类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以《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为例,近年来,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彩灯控制器,在功能上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彩灯电路不同花型的变换,指导教师给出任务要求及主要元器件清单,学生们根据要求自行设计电路并制作、调试,最后根据作品的实际效果和设计报告,指导教师给出相应的成绩等级。客观地说,本课程的实际开展效果还是不错的,但结合工程认证的要求,当前的课程设计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虽然在学习综合课程设计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电子工艺实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相关课程,但学生掌握的仅是一些最基本的电子知识,不了解如何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之相关的理论可也配备有相应的实验,但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真正意义上设计过电子电路,缺少系统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广且难度大,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动手实践的意愿不强,学习状态不佳。(2)元器件功能拓展性不足,方案设计创新性不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一般老师会推荐一些元器件型号,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元器件选型时,思路仅局限于这些指定的型号,而忽略了教师同时提出的可用类似功能器件进行设计的要求。如指导教师给出NPN三极管以驱动LED,很少有同学会想到对驱动电路进行简单改动,用PNP三极管来驱动。另外,学生在进行实物演示时,可以看到方案设计的版本偏少,有些学生比较盲从,没有去比较方案为何要这样设计,不同的方案有何优劣,方案设计创新度不够[3,4]。(3)考核形式单一。传统的电子类课程设计类课程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只对学生的出勤、设计结果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缺少过程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与创新性的考核;二是缺少差别性评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难度、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不易量化的因素也没有纳入考核范围,同时教师无法准确评估同一小组内不同成员的贡献率。三是评价标准不明确,教师的主观性较大,评定的标准不能具体量化。

三电子类课程设计改革策略

电子类课程设计以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为目标,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讨论式多种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实验、答疑指导等授课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根据课程实施过程,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5部分,分别为:案例讲解和任务布置、方案设计和评估、实物制作和性能测试、实物验收和撰写报告、答辩和设计报告评分。在电子类课程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即要体现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的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又要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给出的12条毕业要求具体对应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基于工程认证,电子类课程设计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篇(8)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是微课程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

(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

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程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因此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将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介绍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文章一共12篇,占总篇数的18.8%。胡铁生是我国微课资源库的开发者,其认为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中经加工改造完成;二是原创开发,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一节新的微课程的开发要通过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过程。金陵认为微课程是对原有课程的再开发,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继续分解若干个微小课程。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实质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是从一个个小细节中发现亮点,通过不断追问,将看似价值不大的叙述开发成策略、梳理成故事,通过后期制作形成。以上学者阐述了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来源以及制作过程。梁乐明等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我们设计制作微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黄建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等。

以上阐述表明我国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较少。今后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将更多由一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加强教师的各项设计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三)微课程的应用研究

通过内容分析可知,当前文献主要研究微课程在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因此微课程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微课程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将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 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刘静波认为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以上学者分别是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角度阐述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因此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目前微课程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有刘文忠的《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顾柳敏的《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钱柳云的《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刘文忠的研究表明,微课程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此研究没有选取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结论有待考证。顾柳敏选取“地球的自转”为教学内容,利用微课程资源以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这种探究是在微课程理念下,对新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以上研究表明一线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目前这种研究的层次比较浅,微课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

二、微课程发展趋势分析

(一)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微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应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目前还没有极具说服力的实例研究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基础上参考借鉴,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抓住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程的“微”特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今后微课程的实证研究将更多关注具体科目、具体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二)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技能培训

目前微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质量远不达标,利用率较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军人,掌握学生的水平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一线教师创作微课程不但能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很多教师没能把握微课程的基本核心理念以及制作技能,应对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作技能培训,使微课程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

篇(9)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0008(2013)05-0032-06

一、引言

最近,可汗学院、TED公开课和中国微课网等掀起了一阵微课程学习的世界性潮流。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教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将从微课程设计的角度展开研究。在讨论微课程设计之前,首先必须为“微课程”正名。毫无疑问,微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有学者认为:“课程是一个经验系统[1]”。而微课程产生于“空间虚拟化”和“时间碎片化”的学习型社会。鉴于此,笔者将微课程定义为:微课程是学生在混合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随需获得的全面、个性化发展的经验系统。

从内容上看,微课程既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也包括动态的教学活动。从结构上看,微课程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将知识经验传授给学习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者自身建构意义的过程。而“微”仅仅是为了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学习需求,在时间和体量上对课程的限定。

为了进一步厘清微课程的本质,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将微课程定义为小学习资料,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小课程都是片面的、肤浅的。更有甚者,将微课程等同于微课,则是一种重“课”轻“程”的历史偏见。这些不科学的定义将会严重影响微课程的教学实践,让微课程实践者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混乱状态。

在厘清这一概念后,如何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是摆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理论研究工作者来说,这一课题的意义在于为教师提供一个合理和规范的微课程设计框架。同时,作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必须有“微课程设计”意识、培养自身“微课程设计”能力,开展微课程设计。正如黎加厚教授指出:微课程设计是21世纪教师必备技能。本文将以微课程设计作为研究主题,一是因为,在文献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诸多微课程设计研究仍然采用线性设计模式,但是微课程不适合采用线性设计模式。二是因为微课程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发生机制和轨迹进行探索,基于学习科学的微课程设计意义重大。三是因为广大教师需要一个能直接指导微课程设计的模型。

以下,笔者将从学习科学找到对微课程设计的若干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课程设计的点链圈(简称PLC)模型,进而对模型的设计原理、基本框架、设计思路、设计内容、主要特点和局限性及应用范围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让一线教师了解具体的微课程设计过程,本文提供该模型的设计应用模板,并在一堂小学音乐课《四季童趣》中进行了实践运用。

(一)从学习的发生机制看,微课程设计需要包含六要素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都强调微学习的“短、平、快”,是否学习者观看一段5分钟微视频,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又或者说只是娱乐了呢?黄荣怀教授通过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提出了网上学习发生应当满足五条件:即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指导、反馈为外部支持[3]。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应具备六条核心特征:积极的、建构性的、累积性、目标指引的、诊断性和反思性,具有所有这六条特征的学习才是典型的建构主义学习[4]。结合以上学习发生的条件和特征,笔者认为,微课程设计至少包含学习需求、情境、微内容、工具、微活动和评价六要素。

(二)从学习的发生轨迹看,微课程设计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

一般说来,课程内容是按照学习者认知的逻辑顺序,而不是按照知识发生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安排。Kolb的体验学习圈是指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提出的四阶段理论模型。它界定学习是基于体验的持续过程,包括具体体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行动应用(active experimentation)[5]。借鉴“微博”的视角,如果仅仅是录制一段简短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这与我们平时看叙事电视是毫无差别的。因为,两者共同的地方是观察者只是停留在了体验学习圈的“具体体验”阶段,并没有将体验后促进其“反思”、“概念化”或“应用”等循环走完,看似热闹的“体验”并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微课程设计需要遵循这一程序化、科学化体验学习过程,要遍历体验学习圈的每一个环节,完成体验学习的主要过程,按照“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括、行动应用”这一线索展开设计。

(三)从学习的发生结果看,微课程设计应注重深度学习效果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面对资源碎片化、媒介技术草根化、思维平面化,“李克东难题”①也日益受到重视。实际上,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求学习者能够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并进而建构个人化、情景化的知识体系用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深层知识是否可以在微课程中被整合?高阶思维是否可以在活动中习得?灵活迁移是否可以在体验中实现,这些成为了微课程设计的要点和难点。

以下学习理论能为微课程设计提供深度学习的策略:一是可以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来创设真实化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来支持和促进深度学习;二是分布式认知不仅能提供更多认知工具来分担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从而为发展学习者的高阶能力提供更多时间和精力,还能创设丰富的认知情境来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提升其认知的理解水平;三是通过探究的学习共同体来促进条件化知识和元认知发展实现深度学习[6]。

三、微课程设计的点链圈(PLC)模型

(一)设计原理

除了以上学习科学给微课程设计三点启示外,Selander的学习设计双循环序列模型成为了点链圈模型的直接来源。瑞典学者Selander在学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其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提出了双循环学习设计序列(Learning Design Sequence)模型。该学习设计序列模型把在一定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转化循环,每个循环又包含不同的认知学习活动。在该模型中,学习被看作是一个符号转化和形成的活动序列。第一个“转化”循环主要涉及利用不同的媒介和学习者已有的符号系统解释新任务,并形成新的知识符号。在第二个“转化”循环中,学习者通过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经过讨论和自己的元反思,再次进行陈述,形成新的认知结果[7]。笔者认为,微课程设计同样需要依次经历从知识习得到能力迁移的两个转化过程。但是,由于微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循环圈的内容作了系统的调整和改造。

(二)设计思路

传统的教学设计按照“新三论”的系统方法的指导,不管是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还是主观主义教学设计,都未能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的非线性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是比较孤立地强调教师这一方或学生这一方的地位与作用[8]。笔者结合上述的理论框架,第一个循环转化采用客观主义教学设计;第二个循环转化采用主观主义的教学设计。整个微课程设计采用“双主型”教学设计思路,笔者认为这才是实际意义上的第四代教学系统设计(ISD4)。具体说来,在第一个循环转化圈中,倡导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思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反思,重点是让学生习得知识;在第二个循环转化圈中,倡导主观主义教学设计思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讲习得的知识进行应用迁移,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总之,微课程设计模型将教学观念由原来的“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转向“学教并重”;教育思想则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主导—主体相结合”,从而较真实地体现了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五)主要特点

在微学习时代,因为学习时间被碎片化,学习空间被虚拟化,学习被看作是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连续统一体。笔者的微课程采用了非线性设计方式,适应了微学习的特点,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突破了传统线性教学设计思想的桎梏。本模型是一个动态交互网络模型,第一个转化循环圈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自组织的初级阶段),第二个循环圈又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自组织的高级阶段),整个设计过程是学习者、教师、微课程和技术四实体要素的动态交互过程。

第二,以学习者体验为中心,整个设计过程是控制和释放的统一。整个设计模型以学习者的体验学习过程为线索展开,由于遵循学习发生、学习路径和深度学习的学习设计规律,从而保证了微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从教师的经验体系到学生的经验状态的转化过程中,涉及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即教师有目的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建构,在第一个转化循环圈以教师有目的的教学为主,第二个转化循环圈以学生主动建构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控制性和释放性的完美统一。

第三,为学科教师进行微课程设计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案。从模型设计理念、思路、框架和内容,笔者进行了系统解析。这样,学科教师能深入理解,并直接运用此模型开展微课程设计。另外,该模型还能为教师开展课例研究、资源开发和教师培训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框架。

第四,支持混合学习。因为本模型采用“学教并重”和“主体—主导相结合”思路进行设计的,所以,它不仅支持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非正式学习,而且支持面向现实课堂,尤其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四、基于点链圈(PLC)模型微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

为了方便一线教师理解微课程设计的理念,使用微课程设计的方法来教学、记录以及和其他教师分享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基于点链圈(PLC)模型的微课程设计应用模板(如表2)。

(一)案例来源

本案例《四季童趣》是在第三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上,由湖南省长沙市桂花树小学胡妍瑛老师执教一堂小学音乐优质课。在此基础上,笔者和胡老师重新对此进行了微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一开始,有人认为《四季童趣》这首歌曲结构是回旋曲式A-B-A-C-A-DA-E-……在春、夏、秋、冬四季四个片段中,存在一个主题,同时每个季节又有不同的插部,并且每一个部分又有不同的知识点和新材料,所以,可以将《四季童趣》设置成四个微课程。胡老师认为,这首歌曲是二段体结构,若把本课机械地分割为四季,则破坏了音乐形象。本节课教学的微课程究竟如何形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特点,胡老师不是选择最难唱的“切分”节奏,而是将歌曲4/4节拍、速度和力度等旋律的变化与情绪的表达作为微课程的知识点。她认为音乐是一门以审美为中心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体验教学是音乐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单一的乐理知识会让学生很“纠结”,如果让学生在反复聆听、感受和记忆中学会歌曲,那么学生就会在喜欢音乐的同时也喜欢上音乐课。于是,《四季童趣》的微课程形成了。

(三)案例反思

1.微课程形成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

作为一个新事物,微课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知识类型和学习者特征等影响因素。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通过微课程设计与实施,让学生能随时、随地、随需获取一个完整的经验。微课程的形成既要把握好知识粒度,又要确定好时间单元。在内容上,要保持知识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人为分割而破坏知识结构。在时间上,要遵循学生注意力规律,又不能“偷工减料”,将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统一起来。

2.微课程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虽然PLC模型为微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但是微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创造性空间。从微课程设计过程看,本课采用“点链圈”设计思路,以下主要介绍两个转化循环圈的设计。

第一“转化”循环圈:在这节课开始,通过图片情境和声势律动,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这首非常欢快歌曲的学习中。在老师的伴奏下,通过律动训练和画图谱,既理解了歌词内容,又进行了节奏演练,为歌曲学唱做铺垫。通过旋律模唱和合唱等学唱形式学会歌曲。最后,通过情绪处理,在笑声中感受着歌曲带给他们的快乐,并突破了渐强音这一教学难点。整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有一根隐性线索贯穿始终。

第二“转化”循环圈:在学生学会了轮唱的基础上,为了促进知识应用迁移,把知识融入到音乐实践中。在长音反复出现的情况下,让学生完成“即兴创编演唱形式”任务。教师搭建“节奏填充”和“轮唱”脚手架,学习者进行大胆地创编。在这一创编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音乐记忆力、注意力和领悟力,同时,培养了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微课程成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形式

在该微课程设计案例中,教师、学习者、课程和技术四个实体要素构成了一个动态交互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是音乐知识可视化的工具,更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支架,尤其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熟练应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教师通过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和任务,使得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的动态平衡过程,完成了教学信息自外而内的循环传递。

五、结束语

笔者从微课程设计的角度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以“新三论”和学习科学为指导,提出了基于微课程点链圈(PLC)模型PLCM设计框架图、设计内容表和设计应用模板。一方面,以求教于诸专家进一步指导和完善;另一方面,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微课程设计的参考框架。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事物,它的内涵、意义、形成、设计和应用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微课程具备可操作性,仍需处理好与中观课程的关系,具有大课程视野,以便于建立课程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杨志娟,蔡淑兰.课程定义的新视角———基于系统论视角的新经验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25.

[2][美]R.基思·索耶,徐晓东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黄荣怀,张振虹等.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6):15.

[4][6]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9-21.

篇(10)

一、引言

目前,微课应用的常见模式可以归纳为四种:一是作为传统授课的教学辅助手段,也就是用作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它减少了老师重复讲授某个重要知识点的负担,也能帮助学生进行自定步调的学习,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二是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结合,教师把微课作为主要学习资源,要求学生课前学习,课堂上主要就知识点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三是微课在慕课中的应用,慕课的核心概念就是“微课、小测验、实时解答”,也就是说,慕课一般以微课或者微视频的形式表示,结合小的测试与实时解答问题。四是在混合学习中的应用。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可以作为网络化学习的核心资源供学生学习,结合面授以获得最佳效果。

目前,许多高校课程教学采用课堂面授+课下在线学习的方式,这就为混合学习模式下微课程教学应用提供了试验田,如何将微课理念应用于混合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需要结合微课的优势以及混合学习模式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

二、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依据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短小精悍、目标明确,支持了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情景化、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有助于各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在推动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高水平数字资源开发,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MOOC建设与翻转课堂的实施等方面,“微课”作为核心资源的地位逐渐显现。

混合学习是各种学习方式的混合,不仅是在线学习(Online)与面对面学习(Face-to-Face)的混合,也是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也是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也是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也是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或虚拟社区的混合等。混合学习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程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

三、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程设计,应将传统课程教学优势和E-Learning网络课程的优势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1.微原则

“微”是微课程区别与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征。在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微”原则。“微”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中知识点的提取,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之前,先要将课程内容尽可能细化为一个个小的学习对象,一个学习对象只承载一个明确的知识点。所选取的课程内容要短小精悍,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虽然每个学习对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都是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模块,但每个学习对象之间也要相互连接,构建整个课程体系的知识构架。

2.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微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者服务,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上中要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学习共同体原则

在微课程设计中,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体现学习共同体的特点,要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微课程的优势就是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模式。此外,通过提供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工具,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吸取其他同学的学习经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交互性原则。

微课程应强调对学习活动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四、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的,因此考虑到微课程本身的特点,参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并结合微课程设计原则,即构建出适合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对课程进行教学目的分析。正如DICK、CAREY在《教学系统化设计》一书中所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对学习者接受教学后可以做到的行为的清晰描述,由需求评估过程产生,针对那些可通过教学达到最有效解决的问题而确定。”

依据课程教学目的进行前期分析,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环境分析。通过学习者特征分析,有助于把握学习者认知特点。有关学习者有用的信息包括:入门技能、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偏好等。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的学习环境包括“现实+虚拟”两种方式,既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还包括虚拟网络学习环境,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最全面的课程知识共享条件与环境。在学习环境分析中,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人员支持、教学需要的物理条件、影响因素。学习内容分析需要按照课程的章节与项目及任务的重点难点与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个微课程,在课程知识点划分上要遵循“微”原则。

然后,依据前期分析确定各个微课程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又被称为行为目标,是学习者完成了一个教学单元后能够做什么的详细描述。接着,进行微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依据教学策略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时,要结合微课程本身的特点,对师生交互进行相关的设计,使之更适合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学习,并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提供一些其他方面的设计,如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的拓展学习设计。

最后,进行相应的学习评价设计。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点,课程学习评价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通过前测问卷调查对学生学习准备和其他方面的条件做摸底,了解到学生个体的原有知识和能力与整体间的差异以后,要考虑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安排有意义的活动,选择多种学习方法,促进个体成长。形成性评价能准确、及时地掌握教学过程中地问题和阶段教学情况,了解教学双边地缺陷与需求,便于及早调整教学设计方案,改进教学。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标准。通过评价,对课程进一步优化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

五、结束语

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为高校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教与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而是一门完整地课程,需要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力图在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情境下发挥其最大优势,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在线下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目前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开发和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加涅,布里格斯,韦杰.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何克抗.教学系统化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Walter Dick,Lou Carey.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5]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及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上一篇: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 下一篇: 店长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