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9 23:11: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师德师风亮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05年6月,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会给予“十月红”柿林木良种的称号。而且2005郑州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技术交流会上给予“十月红”金奖。根据相关的报道以及从河南省林业厅的了解,并成功召开了第二届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会议,对需要审定的相关林木品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中有6个新型品种通过了标准,其中就有宝丰县杨庄镇林果研究部门申报的十月红柿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各个行业对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该树种的优势与特点,当地种植面积达到了333.33hm2以上,而且还随着规模的发展,逐渐推广到周边地区。在实地走访观察中发现,宝丰的“十月红”柿确实实至名归,并且蕴含了树木良种的所有特征。而本文主要从宝丰“十月红”柿研究的经过入手,并对其特点进行一定的分析,个人拙见以供同行参考。
1 宝丰“十月红” 柿研究经过的分析
早在1996年期间就使用芽接嫁接柿树4株,在农户庭院进行非常小规模的种植,并且现状良好,一年能定植,两年能成果,三年能产出优质柿子20kg。柿子树枝条较壮,尤其是次生之后枝叶比较丰富,叶片较大厚度适中,颜色呈深绿色,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花芽形成的速度比较满意,容易早起丰产。1997年种植规模适当扩大0.27hm2,株行距离为2m×3m,每667m2种植棵数为111棵,1998年对该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嫁接,有423棵成活率较高,采用低杆矮冠,值得注意的是当年6月份分生短枝现蕾开花结果,并且开花率有30%比较理想,并且是柿树嫁接成形挂果的开端。从这0.27hm2柿园的成长情况来看:一是,该品种试验研究需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二是,需要在该品种的繁育期间做好种条的准备工作。三是,要正确规划土地、嫁接苗木、相关技术操作的方案。为未来嫁接繁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2 宝丰“十月红” 柿主要特点
(1)抗异性强,适应性广。宝丰“十月红”柿树一经问世,便引起当地一些林果专业户“四荒”承包者及周边县市农村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因为该树种抗异性强,易于管理,适用于庭院和大田丘陵山坡密植栽培。尤其抗旱,抗灾能力超强,更适宜在浅山丘陵种植,加之树的经济寿命长,被人们称之为“救荒树”,致富树。(2)树冠小,结果早,丰产快。该树种树势强健,树形开张树冠较小(平均2m左右)呈半圆形。叶片深绿大而厚,光合作用强,形成花芽快而已早期丰产。1年定值,2年结果,第3年有90%的植株挂果,第4年可达丰产目标,取替了普通柿树幼年生长期长、效益低的常规种植模式。(3)果大,均匀,产量高。通过几年来的跟踪观察,宝丰十月红是和传统的磨盘柿,雁过红柿,牛心柿等其它树种相比,果实个大,均匀整齐。单果平均重300g,最大重达500g以上。单株果产40kg,产高达4000kg/667m2。且不同于其它柿种有所谓的大小年之分,丰产性能优良产量及稳又高。故被众多农户所看好并得以广泛推广。(4)果实品质优,经济效益好。“十月红”柿果实,综合品质优良。外形美观,浓红透亮,自然脱色。无核果实占33.6%,单果种子1~2粒,果肉质多,纤维少含糖量高(18.68%),果味鲜甜纯正,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果实成熟期(农历十月中下旬)晚,皮偏厚,果肉硬既能自然避开柿子上市的旺季,又便于储运保鲜以延长商品寿命占领淡季市场,从而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从几年来十月红柿的推广及市场行情来看,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被农户视为”摇钱树”,不少农民因此走上致富路,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5)绿色环保。由于该树种具有较强的抗异性,日常管理中一般不用喷洒农药。密植度高(100~110株/667m2),枝肥叶茂成林快,能防沙挡尘,净化空气,有夏绿花黄,秋果鲜红艳丽逸人之美称,可为绿色环保型,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环境生态效益极佳。
3 结语
宝丰“十月红”柿是宝丰县杨庄镇林果研究所所长胡红伟从当地农家品种“门丁柿”中选育的优良变异单株。此品种树体较大,而且树势良好,树冠自然开张呈半圆形。果实扁圆,成熟期间颜色称粉浓红色,每一个柿子的重量为200~300g,8月中下旬成熟,具有良好的风味。这个品种具有一定程度的丰产性,尤其是早产性,一般在嫁接苗定值之后的3年始果,4年生单株产量达40kg、果实含糖量18.86%,可滴定酸总量为0.27%,可溶性固形物为20.9%,VC含量为30.28mg/100g,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39mg/100g,果实综合品质优良。通过分析发现宝丰“十月红”柿品种优良,名副其实,特点明显。鲜柿果品市场前景广阔,有很大挖潜空间。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1)该柿树树冠小,树体控制在2m左右。(2)结果早、丰产快,该柿树3年挂果,4年丰产。(3)果大、均匀、产量高,该品种单果重200~300g,最大可达500g左右。(4)抗旱、抗逆性强,一般不用打药,可为绿色环保型。(5)品质好,含糖量18.68%、可溶性固形物20.9%、氨基酸53.39%。色泽呈粉浓红色。(6)该柿树品种成熟晚,农历10月中、下旬成熟,错开了柿子上市的旺季,价格好,效益高。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的安全问题;有形资产损坏;经营中断和系统错误;有关执行、交割和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等。
此外,各银行及银行业协会也有不同的操作风险定义,尽管目前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还不一致,但国内外理论和实务界普遍采纳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界定,我国现阶段的起步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
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方法适用性分析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介绍了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BASIC INDICATOR APPROACH, BIA)、标准法(STANDARDIZDE APPROACH, SA)、高级计量法(ADVANCED MEASUREMENT APPROACH, AMA)。这三种方法的复杂性和度量的准确性依次上升,分别适用于具有不同风险管理水平的银行。
(一)基本指标法
基本指标法只与总收入挂钩,是计量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最基本方法。
KBIA=EI*
式中,KBIA表示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EI表示该银行的总收入(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值的定义值为12%。
基本指标法的优势是易于操作,几乎任何银行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计量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但是巴塞尔委员会建议国际性银行及以往操作风险高发的银行不宜使用此方法。而且由于具体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暴露与总收入之间的相关性不确定,不能充分反映各金融机构的具体特点,因而不能作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有效方法。
(二)标准法
标准法细化出公司财务、交易与销售、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清算、服务、资产管理、零售经纪等8类银行业务部门,不同的业务部门赋予不同的操作风险权重。
KSA=(EI1-8*1-8)
式中,KSA表示标准法需要的资本,EI1-8表示该8类业务分别的收入;1-8值为特定业务部门的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与该业务部门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委员会设定的固定百分数,一般为12%、15%、18%。
通过业务部门细分,标准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风险敏感度,因而可成为银行的短期选择,但由于SA法中巴塞尔委员会设定的各业务部门风险权重不一,银行倾向于发展低权重()的业务从而减少操作风险资本的计提,进而全部或部分地规避金融管制,导致“监管套利”。
(三)高级计量法
高级计量法(AMA)使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计算操作风险资本,风险敏感度大为提高。
1.内部衡量法(IMA)
内部衡量法是银行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方法,由商业银行自己搜集、整理损失数据,自己估算操作风险资本的一种方法。
Ki,j = i,j * EIij * PEij * =i,j * ELij
式中,Ki,j表示内部衡量法需要的资本;EIij表示每一业务部门和损失事件的组合,银行利用自己的内部数据计算风险暴露指标;PEij表示参数损失概率;LGEij表示给定事件发生概率情况下的损失;i,j 表示监管当局针对每一业务部门和损失事件的组合给出一个风险系数,这样预期损失(ELij)就通过风险系数转变为操作风险资本(Ki,j)。
内部计量法为银行计量操作风险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但风险系数(i,j )是监管当局根据行业整体的操作风险状况设定的统一标准,不一定符合特定银行以及特定业务部门的风险分布状况。虽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引入RPI调整机制,但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整个银行业的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UL)之间必须有稳定的线性函数关系。但EL与UL之间的关系受操作损失发生的频率、操作损失的严重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却未必符合这一前提假设。
2.损失分布法(LDA)
银行根据自身情况,为每个业务部门、损失事件测算出两个概率分布函数,一个是单个事件的影响,另一个是下一年事件发生的频率。然后,银行根据这两个测算的概率分布,以操作VaR方法为基础,给定一定置信水平和持有期(通常是一年),计算操作预期损失(ELij)和非预期损失(ULij)。最后,计算出累计操作损失的概率分布函数,所有业务部门、损失事件操作风险值的总和,就是银行最终的操作性风险资本要求。
LDA是目前银行度量和管理操作风险最具风险敏感性的方法(Frachot,Georges and Roncalli, 2001),它在校准过程使用银行内部损失数据,因而被视为最接近银行的实际风险度。
3.记分卡法
以记分卡法计量操作风险资本,银行应首先按照银行业务部门确定操作风险资本计提额后,再依据“记分卡”的结果持续修正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特征和风险控制环境。记分卡法是以前瞻性的眼光进行资本计量,改善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环境,进而降低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发生频率和损失的严重性。
在定量的计量方法方面,记分卡法和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记分卡法不只依赖历史性的损失资料,更重要的要辅以定性评估、分析因果关系,并以历史性损失资料验证资本要求和操作风险损失分布变更的合理性。但使用此方法时应尽量降低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观性,使定性评估与定量计量更完美的结合,使操作风险资本计提的估算更完善。
三、AMA应用中的内、外部数据处理
高级计量法(AMA)使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计算操作风险资本要求,风险敏感度大为提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目前已具备逐步使用高级计量法的条件,但运用AMA最大的挑战在于缺乏足够高质量的操作损失数据。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内部操作损失数据的搜集,还未建立起内部操作损失数据库,已经搜集的损失数据中也多数为高频、低额的损失。内部操作数据的不足使得各银行难以精确计算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尤其是对于高额/低频的事件类型。然而,人们已经认识到高额/低频的损失事件构成了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主体(Baud, Frachot and Roncalli,2002),要提高资本度量的精度,银行需要从公共或者行业数据库中获取外部数据以补充其自身数据。
高级计量法是银行用定量和定性标准,通过内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计算监管资本。鉴于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不断发展,巴塞尔委员会不规定用于操作风险计量和计算监管资本所需的具体方法和统计分布假设,但银行必须标明所采用的方法考虑到潜在严重的“尾部”损失事件,这就要求银行不仅要采用本机构的内部数据,对于极端的低频、高额损失事件及难有历史数据来支撑的新业务等又要采用外部数据。
而内、外部数据处理也正是AMA应用中的难点,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定实施难点的一份国际银行业统计显示,60%的银行选择了数据问题,相信国内银行在此方面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数据作为难点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内部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数据定义是否清晰,有关员工对数据的理解是否规范,数据的整合方法和关系是否科学;其次是外部数据能否直接用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外部数据与本银行潜在损失的相关性等。
(一)内部数据审查与筛选
在AMA的应用中,内部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着信用风险评级的结果。银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程序审查损失数据,程序还包括对已经评级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适当性的评估。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内部数据审查和筛选:数据规模是否足够大,观察期足够长,是否覆盖一个经济周期;管理人员是否对内部损失事件数据进行跟踪收集与记录;损失事件数据间有无矛盾等。
(二)外部数据外理
银行广泛使用两种方法来处理外部数据。
第一种是定量方法,直接将外部数据导入模型。例如,对于内部数据中很少(或没有)高额损失类型,花旗银行使用外部数据来估计其操作风险暴露,使用相关关系技术,假定同一业务部门和事件类型的内、外部数据可以用同一类型的损失程度分布(如对数正态分布)建模,来修正报告偏差和银行控制环境中的差异。
第二种是定性方法,引入外部数据加强讨论。大通曼哈顿银行要求评估超过1年期的高额损失的频率,以其业务部门对应的外部数据来模拟可能的高额损失,如果某种高额损失在近几年频繁发生,就要调高此种高额损失的产生概率。
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以定性为主的传统风险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现代风险管理模式转变,建立涉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选用适当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尽管目前我国很难采用那些先进的操作风险量化方法,但是操作风险的量化将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风险损失数据库的建立,为日后使用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作准备。
3.借鉴国际经验,创造一个合适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我国的操作风险管理应该积极借鉴这些原则,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应基本覆盖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缓释、控制和报告等程序和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整个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构建责权明晰的管理架构。
4.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建设。由于操作风险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其业务人员必需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操作风险管理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熟悉操作风险管理业务的人员非常匮乏,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引进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the third consultative document, April 2003.
[2]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Modifications to the Capital Treatment for Expected and Unexpected Credit Losses in the New Basel Accord, 30 January 2004.
[3]Baud, Nicolas, Antoine Frachot and Thierry Roncalli, 2002, Internal data, external data and consortium data for operational risk measurement: How to pool data properly, Working paper, Groupe de Recherche Oprationelle, Crdit Lyonnais.
[4]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Sound Practic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Of Operational Risk.Basel,February,2003.
[5]Pezier, J.(2002):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ISMA Discussion Papers.
0、引言
云南陆良大莫古风电场49.5MW工程包括33个风机基础工程,风机机组基础设计环境类别为二b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址区地震基本裂度为7度。风机基础为圆形,主体混凝土标号为C35,抗渗等级W6,垫层混凝土标号为C15,主筋为22、25、32及16、20钢筋砼基础,底部直径17.5米,基础埋深3.2米。单基砼方量420立方。基础环直径4米,高2.16米,埋入砼1.52米。
1、风机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风机基础施工工艺流程为:基础开挖C 15混凝土垫层施工浇注仓面准备(立模、底层绑钢筋、基础环粘橡胶垫圈并安装调平、埋管、架立上层钢筋
等)质检及仓面验收混凝土配料混凝土搅拌搅拌车运输混凝土入仓浇注振捣收仓抹压保湿保温养护拆模质量检查修补缺陷土方回填。
2、监理控制要点
2.1重视基坑验槽工作
云南陆良地质状况属于喀斯特地貌,多溶洞、溶槽,加强验槽,确保基坑底部的整体性和持力层的均质性,全场经验槽发现坑底存在大断裂、溶槽淤泥以及半岩石半粘土的共6个机位,均由地勘建议,设计确认出具处理方案,监理严格按照方案监督施工单位落实,保证了地基的可靠行。
基础断层
溶槽基础
2.2基础环安装及水平度检查
基础环安装提前由施工单位制定专门方案上报审批,基础环水平度的监理检查每基最少3次,分别在基础环吊装完成后,钢筋隐蔽前,和砼浇筑后,每个基础环布设8个测点,水平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测量采用现场二次制作的标尺,两台水平仪同时读数,并做好观测记录,测量人员签字,监理复检单独做好数据记录。
2.3大体积砼施工过程控制
大体积砼施工控制的重点首先保证不出现温度裂缝,其次保证浇筑的连续性,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3.1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
在大莫古风电场基础施工中,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用泵送工艺,使风机基础混凝土满足设计标号、泵送工艺、低水化热和缓凝的要求,基础用料采用425号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骨料级配良好,各种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水洗砂,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采用破碎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从材质源头控制骨料的合格。外加剂掺入膨胀剂和泵送剂,具体配合比如下: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W6 坍落度 160--180
水泥 普硅P.O 砂 细度模数 粗砂 3.30
42.5 碎石 粒径(mm) 9.5~~31.5
单方用量(Kg) 水泥+粉煤灰 水 砂 石
外加剂
泵送剂 膨胀剂
380+98 210 722 1010 3.8 30.16
2.3.2对砼生产的监理控制措施
对水泥、粉煤灰、膨胀剂等材料查验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复检,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对砂石进行抽样复检,必须符合确定的配合比对砂石性能的要求。
按配合比要求进行计量检查。检查搅拌站各种衡器是否定期校核,保证计量准确。调电脑数据,检查各组份的计量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膨胀剂的掺量必须足量。
检查砼的搅拌时间。每工作班至少抽查两次,砼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
坍落度检查:在搅拌站和浇筑现场分别检测坍落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两次,评定时以浇筑现场的实测值为准,控制在16―18cm之间。
强度和抗渗等级检查:在浇筑现场随时抽取砼试块,标准养护强度试件每基取4组,抗渗试件每基取样一组,同时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每基2组。
2.3.3砼保温及检测工作
根据大体积砼施工规范,大体积砼里表温差(砼浇筑体中心和浇筑体表层温差)不宜超过25
2.3.4连续浇筑
大体积砼浇筑必须保证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在己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12短插筋,长度1米,间距50cm,呈梅花形布置。大莫古项目在浇筑前,监理提出4条保证连续浇筑的措施,包括:材料供应足量、搅拌站备用发电机到位,机械备件到位,现场预备溜槽、灰斗和汽车吊,泵车配备机修人员到位,以防止浇筑过程停电、搅拌设备毁坏、泵车故障、水泥等材料供应跟不上等情况的出现,确保浇筑的连续性。浇筑过程中,监理进行旁站,督促落实确定的浇筑方案,旁站监理的重点是:浇筑顺序,振捣工艺,注意分层均衡浇筑,不产生施工冷缝。
2.3.5表面裂缝的防治
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以防止砼表面出现塑性沉缩裂缝和表面快速失水引起的干缩裂缝。对风机基础收面工作,应给予足够重视,有的风电场基础浇筑完成后脚印都在上面就进行了覆盖,这样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砼的抗渗性能等都影响极大,大莫古项目监理要求基础收面必须挂线,抹压次数不少于2次,这样避免了既基础表面出现大面积的裂纹,又保证了基础的局部出现高鼓,局部又低洼“缺肉”现象,使基础的耐久性,抗冻融性能得到充分保证。
3、结束语
风机基础是风电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机运行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前提,正确的施工和监理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监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控制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质量。
参考文献:
讲到绅士淑女,总会让人想到英国。实际上,在《诗经》当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类似的踪迹。“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话体现了人们对绅士淑女的定义和追求。当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这两个词语,却能感受到字面背后所透露的鲜活个体,彰显着思维和活力,充满了个性和张扬,实实在在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育人为先”的德育主张。
一、定义篇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笔者看来,现代绅士淑女应该具有以下这些特质:彬彬有礼,待人谦和;开朗自信,吃苦耐劳;反应伶俐,知识渊博;谈吐文雅,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志趣高雅……归根到底,他们应该是一个从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因此,从理论上说人人可以成为绅士、淑女。
二、现实篇
现实却让人倍感苍凉:着装不规范,纪律不遵守,上课懈怠,下课喧哗,言语粗鄙,志趣缺失,失败时怨天尤人,犯错时互相推诿……这一切成为学生发展的绊脚石,班主任的痛苦之源。时代呼唤一种具有时代特点、以生为本的德育新模式的诞生。无疑培养绅士淑女之风范德育目标的提出,将会给我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我校特色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现实是骨感的,难免步履艰难,但是我们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提倡“生活简单化、学习刻苦化、精神高雅化”的洪中学子格言,鼓励学生“让学习充满激情、让优秀成为习惯”,希望他们争做“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的洪中学子;风生水起的社团活动;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些都为打造现代绅士淑女提供了可能。
三、理想篇
当前德育呼唤绅士、淑女。以下,笔者将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如何在现有的德育模式下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使绅士、淑女之风吹遍洪中。
(一)规则引领——提升意识立规矩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养成教育的实施,首先得有系统、细化、切合学生实际、利于学生成长并能为学生接受的良好习惯实施细则。学校可以通过座谈会了解民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增强他们的认同感;班主任可以设计相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具体要求并制定相应的班规;《洪中手册》的学习不应该在高一暑假就画上句点,而应该把它内化成学生的自主追求……这些教育细则的制定,应该是一个从粗到细、逐步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应该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
(二)环境熏陶——潜移默化成习惯
要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必须要让经过细化的习惯养成点融化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习惯要求随处可见、随时可听、随手可得,形成一个立体的环境熏陶氛围,比如艺术长廊电视字幕的滚动播出,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仪态;利用橱窗、墙壁进行潜移默化,让学生耳濡目染、浸润其中;通过校园广播的温馨放送,让同学们时刻关注细节和点滴……
(三)常规管理——细微之处显成效
细节决定成败:学会做人,从感恩开始;学会做事,从扫地开始;学会学习,从思考开始;学会文雅,从走路开始;学会交往,从微笑开始……当自修时的静校成为一种需要,当教室三整理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当就餐路上的奔跑成为永恒的记忆,当跑操时的口令成为校园最动听的旋律,当一样的校服,一样的发型,一样的温文尔雅,一样的娴静大方成为洪中人共同的个性……我们的绅士淑女风范也将成为现实。
(四)创设活动——体验之中促养成
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体验中得以提高。如主题班会的开展、班级展板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毕业典礼的深情体验、运动会入场式的创意、十八岁成人仪式的感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兴奋……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欣赏,懂得了坚持,懂得了创新……丰富多彩的活动没有单纯说教的刻板,无疑是学生养成品质,培养能力的绝佳平台。
(五)特色课程——全面发展育人才
2012学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课程设置更凸显个性,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该高举符合学生实际的特色旗帜。学生是有个性的,要想“因材施教”,选修课的开设势在必行:礼仪课让学生学会着装,懂得社交;形体课让学生练就挺拔的身姿和优雅的气质;艺术课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阅读课让学生丰富文化知识,扩展文化视野,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U448.1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8-(页码)-页数
1.铁路桥梁伸缩缝施工的主要问题分析
铁路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设计水平,安装质量方面要过关、管理和养护方面要科学,否则在伸缩缝处会导致跳车现象的发生。铁路桥梁伸缩缝的施工,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交通频率的增大,运输工具不断对铁路桥梁产生荷载的作用,撞击着桥梁的伸缩缝,伸缩缝的材料的磨损和疲劳程度逐渐加大,桥面以及桥梁的结合强度不断被削弱,伸缩缝的寿命不断缩短,在这种情况下,铁路桥梁应该提高伸缩缝材料的耐磨损和耐疲劳程度,以增强桥面和梁体的结合强度。
(2)铁路桥梁伸缩缝施工之前,由于对装置性能和产品技术要求了解不充分,而且没有综合考虑温度等外界影响因素,使得伸缩缝的计算数据失真,进而影响伸缩缝的正确选型;埋设于混凝土铺装层中的桥梁伸缩装置锚固件,仅有一小部分和主梁、桥台的锚固连接,在荷载超标运输工具的影响下,可能造成伸缩装置焊接位置断裂,从而使得混凝土失去粘结的性能;桥面的翼板厚度不足,在运输工具高荷载作用下,难以承受面板变形的荷载力,使得伸缩装置被压坏。
(3)由于施工工艺手段不标准,装置安装后的功能不能够有效发挥;承包单位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对桥梁部件安全的质量把关不严,譬如装置的焊接不稳固、少埋预埋设钢筋、伸缩缝间距不规范等;混凝土厚度不足,体积不达标,施工时难以应对预埋件的干扰,混凝土浇注不密实,造成空洞和蜂窝现象;运输工具持续撞击问题装置后,局部会出现裂缝,锚固件产生开裂受损迹象。另外铁路桥梁类型的不同,伸缩缝的结构形式也将不同,在施工的时候,没有针对铁路桥梁的形式设置伸缩缝,导致伸缩缝的固定方式与铁路桥梁不吻合,伸缩缝的设置失去效用。也就是说,伸缩缝的结构形式选择,必须结合铁路桥梁的类型,这样才可以确保伸缩缝设置的有效性。
(4)如果伸缩缝安装施工的方式不当,在垂直方面,装置与桥的面板和后背墙错位,一旦运输工具车轮的冲击力较大,将直接导致伸缩缝的破裂。因此伸缩缝的设置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可以在施工的同时进行试验,以防止所设置的伸缩缝不够规范。
总之,铁路桥梁伸缩缝施工设置的时候,经常出现以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在施工之前,就通过测量试验展开全面预测,提前预测这些问题发生的诱因,以便在工程开始之后,能够有的放矢地加以防范,这也是铁路桥梁整体性施工必须加以参考借鉴的。
2.铁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
针对上文提到铁路桥梁伸缩缝施工的问题,认为伸缩缝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贯穿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逐个解决存在的施工问题:
2.1伸缩缝施工前的技术应用
铁路桥梁伸缩缝是铁路桥梁结构的重要部位,其设计要根据铁路桥梁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
(1)如果铁路桥梁的桥体长度为20米,可视为桥体跨径小,不用考虑伸缩缝的设置,但必须在规定的位置上安装橡胶支座,以提高墩台的抗变形和抗高温性能,但由于铁路桥梁对桥体长度的要求通常都比较高,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伸缩缝设置的辅助补充方式。
(2)如果铁路桥梁的桥体长度大于20米,可考虑使用W型的伸缩装置,这种装置的主材料是橡胶,并且含有预压密缝,不仅连接铁件的部位不用使用胶水粘结,而且本身具有优良的防水功能。据笔者了解,W型的伸缩装置体型小巧,节省材料,符合成本管理的需求,而在施工方面,材料的性能也能够得以全面发挥。除了W型伸缩装置,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采用板式的伸缩装置,因为该类装置具有较好的平整度,有利于抗变形体装置刚度的加强,而且在铆钉的作用下,不容易产生空心橡胶伸缩缝脱落的问题。
2.2伸缩缝施工中的技术应用
铁路桥梁伸缩缝的设置,施工阶段是关键性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技术应用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设计方案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在铁路桥梁中埋设伸缩装置锚固件的时候,提前做好埋设的准备工作,从而要提高埋设的准确度。伸缩装置锚固件的埋设是铁路桥梁伸缩缝设置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控制好埋设的时间,另一方面需要综合伸缩缝的预期功能作用,确保埋设的有效性。
(2)根据设计方案预定的位置和标准要求画线,画线也要准确无误,对准桥梁端间隙的中心线,提高桥梁端伸缩装置间隙的对称性。这种方式是伸缩缝设置精确度保证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减少伸缩缝设置的误差,防止桥面与梁体之间的错位。
(3)对设置后的伸缩缝进行清洗干净,提高伸缩缝自由伸缩的能力,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凿毛处理新旧混凝泥的接触面,满足伸缩缝充分结合的要求。这种方式常见于铁路桥梁的养护维修工作当中,主要针对已设置伸缩缝存在的质量问题,防止新旧伸缩缝的不融合问题出现。
(4)矫正变形的钢筋,视需求适当补充数量不足的预埋设钢筋,补充钢筋的时候,要连同已经预埋设的钢筋下部进行焊接。钢筋焊接的目的提高伸缩缝的抗变形能力,可以有效防止运输工具撞击所造成的伸缩缝破裂,提高了桥梁自我保护的能力。
(5)现场计算钢梁之间的绕宽,调整伸缩缝的宽度,为防止气温急骤变化对缝宽的影响,要求进行整体的安装,以便快速调整安装缝宽。缝宽具体大小的确定,必须在施工现场展开测量试验,根据桥梁梁体的受力、伸缩缝抗压能力等,对其进行调整,确保有利于伸缩缝的设置施工。
2.3伸缩缝施工后的技术应用
铁路桥梁在施工后期,常见以下几方面的伸缩缝问题:竣工清理桥梁的时候,忽略了桥面及伸缩缝装置里面的杂物,成为伸缩装置变形的诱因;桥面的接缝处维护措施不足,使其出现不平整现象,随之交通运输量的日益增多,并且车辆超载现象的频繁出现,再加上养护工作不到位,桥梁伸缩缝装置自然难以发挥正常的功能作用。因此铁路桥梁伸缩缝的管理和养护,要进行事先防范和事后治理,采用洒水、薄膜和蒸汽等养生方法,减少内外部温差,减少裂缝情况发生,一方面是将伸缩缝清洗干净,用清水湿润裂缝,然后抹上适量的水泥砂浆,另一方面结合伸缩缝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洒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在管理养护的期间,结合需求适当地洒水湿润,保证伸缩缝养护处有充足的水含量,同时防止混凝土的表面由于缺水而产生裂缝。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区的气候,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譬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伸缩缝要加铺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也可以铺设贴式混凝土,控制伸缩缝裂纹的出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伸缩裂缝是铁路桥梁所有结构中相对较为薄弱的位置,但也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位置。在温度、汽车动荷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铁路桥梁梁体长度产生变化,直接导致桥体的变形。为了避免伸缩裂缝受到荷载力和冲击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损坏,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提高伸缩裂缝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一方面是根据铁路桥梁桥体长度,考虑使用W型的伸缩装置,或者根据设计需求采用板式的伸缩装置,并在铁路桥梁中埋设伸缩装置锚固件,根据设计方案预定的位置和标准要求画线,对设置后的伸缩缝进行清洗干净,提高伸缩缝自由伸缩的能力等。另一方面是在施工后期,进行事先防范和事后治理,采用洒水、薄膜和蒸汽等养生方法,减少内外部温差,减少裂缝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主要是因为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而造成不确定性事件的原因又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造成的,也就是由于管理者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个项目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而造成的。纯粹从理论上说,项目的信息的不完备,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得到降低的,但是却不能通过主观努力来实现完全的消除。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人的认识能力所限。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属性,我们能够认识这些属性,靠的是各种数据和信息的描述来实现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也如此。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对于项目的各种描述数据和信息去了解项目、认识项目并预见项目的未来发展和变化。但是,人的认知能力和主观因素都可能会让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深度与广度上存在缺陷,因此,人们对于项目自身,以及项目的风险识别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从信息科学的角度上说,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这种局限陆,从根本上来看是人们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无限性这种矛盾造成的,从现象上来看,是因为人们对该事物所拥有的信息不完备。人们对于项目的认识同样存在这种认识能力的限制问题,所以就造成了不能确切地预见项目的未来,从而形成了项目风险。
(2)信息本身的滞后特性。从信息科学的理论出发,信息的不完备性是绝对的,而信息的完备性是相对的,造成这一客观规律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本身的滞后性。如前所述,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属性,几乎都是因为数据和信息的描述,我们才能认识的,然而从实际经验中,我们知道人们只有在事物发生后,才能可以通过总结和分析获得客观的、真实的数据。也就是说,由于数据加工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就会造成我们对事物的信息的掌握与该事物本身相比较而言会存在一个滞后性,这样就形成了信息本身的滞后特性。从某种意义上看,完全确定性的事件是不存在的,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的认识更是如此。这种信息的滞后性是造成信息不完备性的原因之―,是造成项目风险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在承认项目风险存在的客观前提下,也是可以通过对项目自身的不断分析探究,进一步加强我们对项目的认识,保证信息的完备性程度不断地提高,减少风险的程度。
2.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工作
应该说项目风险识别,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是最主要的一个工作环节之一,项目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项目风险识别中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1)识别并确定项目有哪些潜在的风险这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第一目标。项目管理者要想进一步分析这些风险的性质和后果,就必须要首先确定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因此,在项目风险识别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对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能够找出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整理汇总成项目风险的清单。
(2)识别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这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第二项工作目标。要想正确的把握项目风险发展变化的规律,准确度量项目风险的可能性与后果的大小,最终实现对项目风险进行应对和控制,就需要识别清楚各个项目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因此,项目的管理者在项目风险识别活动中,必须要根据项目风险清单,全面分析各个项目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这些因素对项目风险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式、影响方向、影响力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运用各种方式把这些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与项目风险的相互关系描述清楚。
(3)识别项目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这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第三项任务和目标。一般来说,当项目管理者顺利的识别出项目风险和项目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后,即需进一步的全面分析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这些后果的严重程度。项目风险识别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缩小和消除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争取和扩大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有利后果。项目风险识别还必须识别和界定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当然,在这一阶段对于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分析主要是定性的分析。
3.项目风险识别所需的信息和依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项目风险识别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项目组织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和项目组织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所以,项目管理者在进行项目风险识别时,需要把握的依据和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产出物的描述。项目产出物的描述是进行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依据。在项目风险识别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识别项目的工作能否按时、按质、按照预算限制,最终生成项目的产出物,从而实现项目的目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最根本的目标,是要能够按照项目产出物的质量要求,提供合格的项目产出物。因此,项目风险识别首先要根据项目产出物的描述去识别出可能影响项目产出物质量的各种风险。所以,项目产出物的描述是项目风险识别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这包括对于项目产出物的数量、质量和技术特性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和说明。
(2)项目的计划信息。这里主要是指包括项目的集成计划和各种专项计划所包括的全部信息和文件。这些信息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或支持信息,也就是在识别项目风险时,承担风险识别的说明和对于各种风险和风险因素的描述与支持;二是作为项目风险识别的对象,也就是在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中,承担分析和识别各种计划中的风险和风险因素的主要职能。比如说,项目成本计划信息,就是项目管理人员在分析项目质量风险中需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和支持信息。因为,当项目预算缺口比较大时,就必然会出现因为资源不足,或者资源质量下降而造成的项目质量问题,更直接的说就是一定会出现项目质量问题的风险;同时项目成本计划也可以作为项目风险识别的对象,通过对于这种计划的分析识别出项目所存在的超出项目预算的风险,这也是项目的一个很重要的风险方面。
(3)历史资料。以前完成的项目实际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情的历史资料,对于识别和确定新项目的风险和威胁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信息和依据。因为“前车之鉴”在风险管理中是最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所以在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全面收集各种有用的历史信息。特别是各种历史信息中有许多历史项目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既有有关项目256。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在项目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项目的风险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方法运用得当,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自觉地开展对于项目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活动,就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化解风险,或者消减风险带来的后果。而在项目风险的不同阶段,也需要管理者对风险有不同的作为。管理者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的渐进性和阶段性,可以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世明.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1(03).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是承担桥梁建设的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成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经济主体和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必须承担各种民事责任,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意外而产生的各种风险。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桥梁施工的施工过程的复杂,技术含量高,生产环境恶劣,施工队伍相对不够稳定,同时伴随着桥梁跨径的进一步加大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客观上都加大了桥梁在施工阶段的风险。施工企业作为服务性质的企业除了要满足跟业主签订的合同中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条款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在施工期间的安全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桥梁这一产品的特殊性,在施工期间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从技术层面上对风险的各因素进行有效的把握,进而对桥梁施工风险进行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提高自身抗灾和减灾能力,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问题
桥梁施工风险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自然风险有地震及地震引起的海啸、滑坡、山崩、泥石流、洪水等水文地质灾害,台风、龙卷风和咫风、暴风雪、严寒、酷热等气象灾害;人为原因有设计的错误、施工管理的错误和问题、施工操作的错误等。从风险事故表现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桥梁主体本身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桥梁主体结构本身的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基础工程包括地基和基础,地基和基础是结构的根本,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基础工程的主要风险事故有位置偏差、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严重沉降、地基强度破坏、地基溶降与渗透破坏;地震引起的地基液化、地基震陷、地基滑动、地基冻胀;人工地基事故如石垫层质量事故、桩基质量事故、设备基础质量事故。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它可分为现浇和预制装配两种。主要的风险事故有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强度不够、裂缝、空洞、结构错位变形以及抗渗指标等;钢筋工程事故如钢筋材质不符合标准、漏筋或少筋、钢筋错位偏差、钢筋脆断、钢筋锈蚀;混凝土工程事故如原材料质量不良、骨料质量不良、拌合水质量不合格、外加剂质量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施工工艺存在问题、孔洞事故,以及没有即使养护等;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事故如锚具质量问题或破坏、预应力钢筋质量问题、预留孔道问题、预应力失控、构件翘曲等。
(2)为完成主体工程采取必要的临时工程的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斜拉桥的拉索、悬索桥的主索、拱桥的吊杆等隐患,尽管在施工阶段它们没有明显的事故发生,但是如果因施工工艺原因造成防腐效果受到影响的话,会给日后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危害性极大。
(3)为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其它相关的事故。钢结构工程主要风险事故有焊接质量问题如咬边、假焊、尺寸不符、未焊透、气孔、裂纹、夹渣;铆钉和螺栓连接问题如松动、断头、切断、高强螺栓滑移;结构变形包括局部变形和总体变形、倒塌等。砌石工程的主要风险事故有所用的石料强度不够;所用的砂浆不合格;砌筑的先后顺序和砌筑方法的不规范;以及砂浆不饱满而造成桥梁裂缝或坍塌等。
2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
桥梁施工与一般的安全事故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研究桥梁施工安全事故具体原因之前,明确这些特点对更好的分析事故原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风险因素有如下特点。
(1)严重性: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其影响往往较大,重大安全事故往往会导致群死群伤或巨大财产损失
(2)复杂性:桥梁施工工序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影响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即使是同一类安全事故,其发生原因可能多种多样。
(3)可变性:许多桥梁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并非静止的,而是有可能随着时间而不断地发展、恶化的。
(4) 多发性:桥梁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往往在桥梁某部位或工序或作业活动中发生。
3桥梁施工阶段风险的防范对策
桥梁施工风险控制分为人为风险控制、技术风险控制、自然风险控制三方面;
3.1人为风险控制
加强项目招标管理,进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资质的审查,优选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
加强项目招标管理,进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资质审查,优选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
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风险意识等培训。
进行有效地施工监控。
严格按照相关桥梁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3.2施工技术风险控制
施工前的预防措施和方案
修改施工方案,采用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开展必要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专题研究。
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建立施工阶段风险预警、预报与应急预案体系。
施工时的控制
严格按照相关桥梁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进行必要的施工监理和验收。
进行必要的施工监理和监控。
施工阶段风险预警与预报。
施工阶段风险跟踪控制。
关键施工环节的风险专题评估与控制。
(7)在重大风险施工发生时,启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采取必要的事故处理措施对事故进行处理。
进行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动态管理。
(8)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3.3自然风险控制
地质
(1)对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和专题研究成果进行复核,必要是进行补充勘察或补充的工程地质勘察专题研究。
(2)根据准确的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和专题研究成果,重新选择施工方法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3)必要时,设立专门的观测站台,对桥址处的工程地质构造和区域地质稳定性等进行长期跟踪观测。
(2)水文
(1)对水文勘察结果和水文勘察专题研究成果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或补充的水文勘察研究专题。
(2)根据准确的勘察结果和水文勘察专题研究成果,重新选择施工方法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必要时,设立专门的观测站台,对桥址处的工程地质构造和区域地质稳定性等进行长期跟踪观测。
(3)地震
(1)对地址勘察结果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专题研究成果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或补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专题研究。
(2)根据准确的地震勘察结果和地震勘察专题研究成果,重新选择施工方法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3)必要时,设立专门的观测站台,对桥址处的工程地质构造和区域地质稳定性等进行长期跟踪观测。
4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桥梁施工阶段风险因素的分析和对事故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到了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指导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预防。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将着重于分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重大危险源,并分析各类桥梁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以指导施工管理人员制定桥梁施工事故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核电站是一种高效的供能方式,全球各地均有大型的核电站,可以说核电站的出现和建设为全球高能能源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体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建设思想。但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小的安全威胁,良好的核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则能够为核电工程提供有效地安全保障。核电工程中最大的安全的威胁源是核岛,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具有放射性的核原料泄露怎会给周围的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一 提高对核物料的风险控制意识
核物料是核电站的能源基础,也是核电站施工风险的来源,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一般来讲都是对核物料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根据核物料的使用项目不同、放射性不同、产生的安全威胁不同,核物料的管理由高到低分为QNC、Q3、Q2、Q1四个等级,与核物料有关的核电项目有高到底分为NQR、QR3、QR2、QR1四个等级,对物料和物料对应的核电项目分级是为更严格的控制各个级别的供应商和物料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对和物料的质量风险控制结果就要从物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两个方面入手。
二 物料采购中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一般来讲对核物料的采购质量风险控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物料发出前在供应商处的整体质量检查、物料到仓时卸载过程中的整体质量检查,仓内保管过程中偶尔的抽样检查和抽样验收,一定时间段内的仓内试验检测,物料出仓的质量验收,其中在物料进仓时要着重注意对物料进行批量检验、件(量)验收、整体质量检核,在运输过程要注意保存方法。此外,采购过程中的物料质量风险控制工作要技巧、有重点、有方法,一般来讲在核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物料质量风险的控制是从规定采购项和自采购项这两个方面来完成的。
(一)规定采购项目,这种采购项目是根据国家对核电工程建设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定出规定出在核电工程建设中所要采购物料的内容和标准,在采购时一定要仔细检查采购物料的质量,确保其合乎国家规定的采购标准。另一类是地方性或是特殊性的采用规定,在核电工程建设之初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核电站的使用内容和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衡量,最终得出的采购项目规定,在采购过程中要着重对采用物料标准进行核对,不可低于规定指标。此两种采用要求均是硬性指标,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量,一部分物料是根据施工设计变更的要求而定的,这部分物料就是自采购项。
(二)自采购项目,这部分采购项目是在规定之外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对自采购物料项目做好记录,采购过程要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自采购项目是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的项目,自采物料的内容是根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具体而定的,对核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极大影响,做好自采购物料工作也是控制核电建设过程中施工风险的有效手段。自采购工作不能随意而为,要根据核电建设过程中的变革设计因素而定,要根据核电工程的设计者的要求而定,并要综合考虑核电站工作需要和建筑需要这两部分,在采购过程中同样要做到仔细检查物料标准、设定合理的运输方法、完善仓促管理制度等等,自采购物料项目的需求时间短、使用急、应用范围广,所以在核电工程施工中更要加强对自采购物料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减低施工中产生风险的可能。
三 核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就目前我国的核电工程建设工作来看,国内尚没有统一的核电工程的建设标准、物料采购标准、工程验收标准等一些列规定性法律文件,这也导致我国核电工程建设工作建设进展缓慢、核电工程技术发展缓慢、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核电工程建设事故时有发展。就目前我国的核电工程验收和规定标准而言,一般都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核电建设和验收标准,其标准确立随意性大、标准内容不适合我国的实际建设需要,在施工验收过程中数据标准的分歧大、质量参差不齐,建设记录与安装记录不统一等诸多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增加了核电工程的施工风险,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核电施工过程汇总一定要加强对施工质量风险的控制工作,总的来说其控制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做好核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核查策划工作
做好施工质量核查策划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风险隐患,大体来说其工作要分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其一、根据核电站的工作需要设计建筑特点,建设工作要与核电工作紧密相连;其二、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工序开展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料和资源,设定施工数据验收点,进行有效的验收记录;其三、核电工作中施工对象的等级要提早确定,根据核电项目的顶级而制定施工计划和物料类型,实现施工质量风险控制的等级化、分类化,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施工结果;其四、制定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验收策划制度,并根据核电站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核电工程的施工内容合理分段,并制定有效的分段施工计划和验收计划。
(二)做好核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验收工作
核电工程建设质量验收工作是保证核电工作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核电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重要方法,一般来讲想要做好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就要必须得从以下无法方面入手:其一、提高员工的素质,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员工包括技术工人、施工工人、设计师等,在施工过程要合理分配其职能,之后内部管理工作,并制定合理的考核、鼓励、选拔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结果的质量;其二、对设计图纸、变更图纸等一系列设计蓝图严格核查,并且让建筑设计者和核电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在设计图纸需要变更时两者均要在场;其三、利用当下先进的核电建设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找出最佳的核电站设计方法;其四、做好验收工作和实时的核检查工作,核电站最主要的威胁源就是核料,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最好对施工人员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实时在建设过程中核电站周围建筑墙体的放射情况作检测,发展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立刻处理。
总结:
本文通过对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威胁进行分析,找到其危害源,进而从采购监控、施工监控、实时检测等方面对风险源进行控制,对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威胁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在核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 巍;吴志坚;尹祥平;何洪均.核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12).
[2] 于海丰.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郑凤苓.核电站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M].电力建设,2009,30(06).
Day1 PM
来到玛莎狮群的领地,很容易看到大大小小十几头狮子懒散地睡在草原土坡上。如今正是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季节,百万角马斑马来到马赛马拉,对于狮群来说,食物完全不用担心,每天晚上到凌晨时分都可以轻松猎杀吃到新鲜的角马,而白天则是休息的时间。整个狮群,现在有3只统帅的雄狮、11只母狮和一岁左右的幼狮,以及2只刚满2个月的小狮子。当地自然向导告诉我,当年4只雄狮中,有2只先后出去做了其它狮群的首领,另外2只留了下来,一直在玛莎狮群里统治。在出去的2只雄狮中有1只就是如今看到的疤面(Scar face),它在其它狮群统治了一段时间以后,受到另一个雄狮挑战,最终落败而归,造成了面上伤疤。当它回到玛莎狮群以后,两兄弟还是接纳了它,所以如今的玛莎狮群有三个雄狮当家。因为玛莎狮群所占领地位置很好,紧邻马拉河,四周食物充沛,加上家族狮口众多,关系融洽,照例不会有什么矛盾,平时也就可以看到两只1岁多的小狮子打打闹闹。
Day2 AM
第二天早上当我们再次开始拍摄狮群的时候,发现草原上的气氛有些微妙:其中一只雄狮正追着母狮想要,其它两只雄狮却没有趴下睡觉,而是在远处直勾勾的望着,仿佛兄弟之间关系有些紧张。当的雄狮紧追一群母狮来到河边的时候,原本趴着的雄狮疤面突然起身上前。此时我们的司机预感到即将可能发生的打斗,赶紧将车开到顺光位置守候。
果然,两只雄狮在对视几眼后,丝毫不拖泥带水地就打斗起来,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也就几秒钟的光景,现场已经是火爆异常。疤面似乎怨气正盛,占据上风,将兄弟掀翻在地,伺机从上而下开咬,而底下的雄狮虽已失去先机,但却凶猛异常,防卫不露破绽。现场一阵低沉的狮吼声,尘土飞扬起来,像极了电影里美国西部片里的打斗。
如此激烈的打斗也不乏戏剧性,就当两只雄狮打作一团之时,突然发现画面里多了好几只狮子,原来是各自雄狮的老婆或者情人,于是至少两只母狮也加入战团,各自帮助自己的雄狮撕咬对方。原本旗鼓相当的老大对决渐渐成为了打群架的态势。
一、前言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浇板裂缝比较常见,如何控制并消除现浇板裂缝,是提高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从目前高层建筑施工来看,现浇板裂缝质量控制只有从优化设计入手,并积极做好材料控制和施工环节的控制,才能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使现浇板裂缝得到有效消除。为此,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板裂缝质量控制也应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综合高层建筑的重点施工环节,把握质量控制原则,确保现浇板裂缝能够得到有效消除,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质量控制应从优化设计入手
住宅工程的长度较长,长高比控制不当,特别在地基较软的地区更应严格控制。 现浇板在墙体阳角45度的斜裂缝,是由于现浇板沾两个方向上收缩,在角部受到约束,引起斜面裂缝。 板内配筋是按承载力计算,当采用直径大,间距大的配筋方法,且在现浇板上层表面未布置收缩钢筋,虽能满足承力的要求,但因温度收缩变形,在板内引起约束力,使现浇板产生裂缝。通过了解发现,这种设计虽然满足了结构强度需要,但是却导致了在边角环节现浇板会出现裂缝,这些裂缝的成因主要为设计因素。因此,在现浇板裂缝的质量控制中,只有优化设计方案,才能解决现浇板裂缝问题。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度
为了有效减少现浇板裂缝,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建筑物的长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建筑物的长度在合理区间内,避免建筑物长度过长或者过短。只有满足了这一要求,现浇板裂缝问题才能有效解决。
2、减少伸缩缝的间距,增强外墙保温措施
在伸缩缝设置中,合理优化伸缩缝之间的间距,并有效增强外墙保温措施,保证墙体现浇板能够在整体质量上满足实际需要,达到减少现浇板裂缝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减少伸缩缝的间距很关键。
3、设法使该板与外角约束牵制机构脱离
在现浇板设计过程中,现浇板与外角约束牵制机构连接在一起,是导致现浇板出现裂缝主要原因。基于这一认识,只有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具体方法,使现浇板与外角约束牵制机构脱离,才能达到消除现浇板裂缝的目的。
三、高层建筑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质量控制应做好材料控制
砼中的石子和黄砂级配控制不好,使砼表面水泥浆增多,加剧了砼的收缩。 砼现浇板内上层钢筋的撑脚少,上层钢筋向下位移,导致现浇板的上层钢筋保护层过厚,板的有效高度减少,也极易产生表面裂缝。埋线管造成裂缝。PVC埋管与砼的粘结差也易因砼的收缩在线管位置产生裂缝。现浇板的面积大,在砼硬化过程中如果养护不到位,产生不规则干缩裂缝。为此,在质量控制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钢筋选择上应确保钢筋的规格型号满足图纸设计需要
钢筋的型号和规格对现浇板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在钢筋选择中对其规格型号进行仔细核对,使其充分满足图纸设计需要,才能提高现浇板质量,达到消除现浇板裂缝的目的。
考虑到钢筋的重要性以及实际作用,只有保证钢筋按照图纸型号进行合理选择,才能提高现浇板的整体质量,进而达到消除现浇板裂缝的目的。由此可见,严格按照图纸规定,合理选择钢筋型号,是消除现浇板裂缝的重要手段。
2、在混凝土的配比上应严格执行图纸标准
在现浇板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是导致现浇板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只有在混凝图的配置上严格执行图纸标准,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才能避免现浇板裂缝的发生。
从目前现浇板裂缝的成因来看,混凝土配合比例不正确是影响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基于当前混凝土施工实际,在混凝土的配比上,只有严格遵守图纸规定,做好各成分的配比,才能提高混凝土的配合质量,进而消除混凝土裂缝。
3、在水泥砂浆的原材料选择上,应符合相应的强度规定
水泥砂浆是现浇板盖面的重要材料,其强度和配比也是影响现浇板表面裂缝的关键因素。为此,做好水泥砂浆的原材料选择,使其符合相应的强度规定,是满足现浇板施工需要和解决现浇板裂缝问题的重要措施。
对于混凝土配比而言,水泥砂浆等原材料等的选择,关系到现浇板的整体强度,对现浇板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这一认识,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应做好水泥砂浆的选择,确保原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四、高层建筑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质量控制应做好施工环节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及其养护是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此环节稍有不慎也会造成楼板裂缝,从严重影响后期使用及商品住宅的销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其相应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由此可见,做好做好施工环节的控制,才能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并有效消除现浇板裂缝。结合高层建筑现浇板施工实际,在施工环节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解决现浇板裂缝问题:
1、在现浇板施工中,合理引用相关标准
为了保证现浇板施工质量满足实际需要,尽量减少现浇板裂缝的产生,在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引用相关标准,并按照规范和标准施工,使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满足质量要求,最终达到提升现浇板施工质量和消除现浇板裂缝的目的。
2、根据施工需要,制定具体的现浇板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鉴于施工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在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具体的现浇板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高层建筑施工实际,推动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现浇板施工质量控制能够有制度可依。
3、结合现浇板施工实际,加强质量控制和验收环节的把关
考虑到现浇板施工的特殊性,加强质量控制和验收环节的把关,是提高现浇板施工质量和消除现浇板裂缝的重要措施。基于这一认识,在验收过程中按照规范进行验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对消除现浇板裂缝具有重要作用。
4、表面修补法。
该法适用于缝较窄,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常用的是沿砼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一般可用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
5、充填法。
当裂缝较宽时,可沿裂缝砼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 在填充过程中,应根据裂缝的实际大小填入填充物,既要保证填充物的量足够,同时又要避免填充物过多造成填充物溢出。因此,选择充填法时,应注重与裂缝的实际宽度相结合。
6、注入法。
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砼内部的修补方法,首先裂缝处设置注入用管,其他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
在某些裂缝较深的情况下,并且裂缝开度较小时,选择注入法是提高裂缝修补质量的重要手段。所谓注入法,主要是将填充物出入到裂缝深处,实现裂缝的深度填充,达到提高填充效果的目的。因此,正确选择注入法,是提高裂缝修补效果的关键。
结 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从目前高层建筑施工来看,现浇板裂缝质量控制只有从优化设计入手,并积极做好材料控制和施工环节的控制,才能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使现浇板裂缝得到有效消除。为此,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板裂缝质量控制也应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综合高层建筑的重点施工环节,把握质量控制原则,确保现浇板裂缝能够得到有效消除,满足质量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