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15:59: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三学期自我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于是,我选择了暂时地逃避也是想要借此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为爸妈争光——我一定要努力地考上研究生,我要努力考上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就算考上爸妈不让读,我也要考。那证明的是我的能力,是爸妈有我这么一个出色的女儿。免得爸妈总是在那些有钱人面前抬不起头。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那浑身的铜臭味我才不要呢。可社会就是有钱说话,我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在知识上胜过他们。
语文课程论上了半个学期的理论课,后半个学期是实践的环节。理论课程不算折磨,还上得比较开心,教师这个行业是自己有点喜欢的,要了解清楚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下半个学期的实操环节做准备。但是下半个学期的试讲真是折磨人。从热情高涨到心如止境,对教师这个职业开始了思考——是不是真的适合我?在试讲的过程中,和同一组的同学对“教师”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认为教师只是教知识,学生懂就懂了,不懂也不算什么。如果教学生做人的那么些大道理,肯定会引起学生的讨厌情绪、公愤……所以当一个教师就是依旧以前的教师的方法,不用讲创新不用讲道德。我彻底地无语了。
这难道就是我所向往的教师职业?这难道就是一个还没有称为教师的学生该承受的现实打击吗?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样的道理。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没有办法怎样的深入探讨些什么。现实,很难改变。可是人只是安于现实而不想着如何改变又怎能证明另一种的途径走不通呢?只有尝试过才有否定的权利。没有真正尝试过的人就不应该说出那些字斟句酌的话来。社会的残酷现实,让还没有走出校园的学生过早地对这个社会失望了。
所以,我就一直逃避着。试图找到可以一直躲避的港湾,让我可以只沉浸在自己创设的乌托邦里。现实的世界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只能在精神上寻找。我找到了。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位置。然而,当我只是想当我自己,过自己生活的时候,别人总会闯进来,不打一声招呼地。这个学期里,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都是让人心烦的繁杂之物,只求能够尽快地完成摆脱它们。可以安静学习的时间不多了,就珍惜最后的半年吧。奉劝自己,可以再投入再认真点。自己学习态度不认真的时候,看看同是考研的人,他们是怎样的努力啊。
这个学期,借着无数的可浪费的时间,看了想看的、不想看的但是必须看的作品。喜欢外国文学课,这是我这个学期唯一可以喜欢的课程。几门选修课,学得平常。有一门还真是让人怄气。每次上课都要气得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念叨一阵子。没办法,什么样的老师就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这是我们说不能选择的。本来喜欢这门课也没有办法,谁叫那位老师让这个课程完全地失了人心呢?
演讲与口才课上,进行了两次公开演讲。第一次不熟悉,也就不怎么样。第二次的题目太煽情,害得我在讲之前就哭了,上了台让老师叫下来控制情绪。真是丢脸丢到了家。临近期末,来了一次辩论赛,承蒙同学的推荐成了辩手,虽然在投票之前就告诉他们不要投我,因为我没有时间准备。结果出来还是我上。他们真是看得起我。辩论场上,从辩论赛开始,主持人一开口就注定这是一场不公平的辩论,结果我们输了。输赢在这样不公平的辩论赛里显得无足轻重。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赢了。我们在自己的心里赢了。这就是完美的结局。
学习进行得不算有秩序,生活也差不多。人活着是一种任务,都差不多地那么活着。没有多大的差别。有,也就是钱多钱少,权力大小的问题。生活上的许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不值得为它死去活来的。自然地过着每一天,偶尔哭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学都走了三年了,对于大学校园的事情也看得七七八八。守得住的爱情才是爱情,遇见困难就逃避的那不叫爱情。大学生的爱情观,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记得以前还有人为此举行辩论赛。辩来辩去也是没有结果的。大学的学生,崇尚自由和自我。谁束缚了谁,这段爱情就会宣告结束,这跟婚姻差不多。有多少人是一恋爱就可以步入结婚礼堂的呢?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年的时光收获匪浅。在感受校园清新气息的同时,接触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和老师,在每个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涉世不深的我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经历。从进大学校门第一天起,父母就对我说,大学是通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是为以后安身立命的重要阶段。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在回顾走过的这三年,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有了进步,同时许多方面也有待改进。
在学习上没有高中时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次临近期末考的时候,考前一周临时抱下佛脚,算是顺利通过。自己也知道不能一直这样,必须改变,必须努力地充实自己,花精力花时间在课外阅读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视野。在课堂上,虽然不必要像高中那会那样全神贯注,但也不能经常走神,思想开小差。在这一点上,我自认做的不好。时常会被乏味的课堂气氛弄的困意大发。俗话说“有付出才有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事前必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努力,所以想在毕业之后收获更多,在大学期间就要付出更多!
在学习方面
我很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地学习,正常地考试,并取得了不算太差的成绩。学习成绩大三一年专业排名14,在我的理论中,我应该比这个是更好的,因为选课的不同(材料方向与机械方向)的差别是很大的,而我处于弱势,导致今年与二等奖学金差0.02分失之交臂,因此也与大数额的奖学金,高荣誉的三好学生擦肩而过,但我觉得,这不是失去,而是没有得到,应该学会争取,学会努力,只有不断的努力,明显的实力,才能高枕无忧,才能坦然而自信。相对于大二学年,我的学习成绩有所上升,但有部分人比我上升的更多,所以还是处于弱势,这是一个教训,我当从中吸取教训,让以后胜利地更完美。自信是必要的,但也要相信别人的实力。在本学年中,我觉得我更好地掌握了大学期间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是我所高兴的。
在思想上
与前两年有很大不同,毕竟是临近毕业了,要考虑自己的目标了。经过将近一年的挣扎考虑,我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就是毕业后先工作,先了解一下社会现状,以后在考虑考研的事。还有就是长大了该赚钱了,不好意思再像父母要钱了。
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我参加了祖国六十周年群众游行方队,这经历使我非常的难忘。能亲身参加到这浩大的庆典中去,我感到格外的荣幸与自豪。在训练期间我还上了党课,又一次深刻的受到了党的熏陶。
在工作上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本文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提出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民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抗挫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等。本文将从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角度分析研究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同年级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1.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因高中填鸭式学习转向大学自主式学习,产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从高中以家庭为主的人际交往扩大到与同龄人、老师甚至社会其他行业人士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能否渡过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缓解,会导致学业困难,学生个性的自闭、自大、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2.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习惯大一以来“独立”的生活模式,对学校周边环境有了接触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习精力上的松解。在学业上又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因精力上的松解,导致娱乐与学业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考察期”,正处青春懵懂期的大学生进入异性恋爱式交往的高峰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恋爱问题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因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模式,想自由而丰富多彩地生活。如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导致焦虑、自我怀疑、偏执、困惑、敏感、忧郁、责任感缺失等心理问题。
3.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三是开设专业课阶段,需要全面整合文化、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因知识底子“薄”,导致学业焦虑心理。大三学生已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己的将来,目标仍然不确定,产生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仍不完善,多种态度、标准、思想相互“切磋”,处于“三观”濒临成熟的缓冲期,产生压抑模糊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心理疏导,会导致毕业困难、对生活失去动力、对人生失去目标。
4.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社会就业现状所至,各高校包括民办本科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大四上学期就进入就业期。然而,学生一边完成大四的相关课程,另一边还要整合大学“收获”,奔向招聘求职大潮中,从而产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更甚者会出现消极求职等心理;另一方面,毕业在即,一边要撰写论文,另一边要完成毕业前的各种离校事宜,会将学生推向烦躁的顶端,产生浮躁的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疏导,会导致学生求职、就业难,患得患失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引发一系列不文明毕业离校问题,更甚者出现极端事件。
二、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目前文献中体现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多采取心理测试量表的方式,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或提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建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方式。本文将从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1.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因学习方法改变产生的心理压力,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座谈会”、“学生学业案例分析大会”,以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典型代表为主体,与大一学生分享学习方法转变过程、心理调节方法等等。针对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开展以寝室、班级、年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文、体、学、劳活动。让大一参与者“享受”其中、收获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做好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做好衔接育人管理,让学生勇于与他人沟通、主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娱乐与学业矛盾心理,开展“学业规划大赛”、“学生学业家长座谈会”。通过活动强调学业的重要,还要发挥家长的推动作用,辅助家长从实际出发定位孩子的能力及目标,不因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引发孩子不必要的自卑、自负心理。针对学生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相关内容解析性与爱的利害,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与异往,鼓励以促进学业、责任为先的恋爱观。通过实践活动做好学校家庭互动,关注学生学业,推动学风育人管理,让学生正视学业,勇于面对恋爱问题心理,学会担当,学会取舍与放弃。
3.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业焦虑及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推广会”、“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获得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考研,做好升学与就业的选择,调节学生内心的焦虑及迷惑。针对“三观”渐于成熟的大三学生,因各项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压抑心理,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事迹报告会,以生动、亲近的方式与在校生沟通,讲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努力拼搏事迹,以此助力“三观”的正确形成。通过实践活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同时也提升了专业育人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学习,对未来有一个初步打算,对“三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4.针对大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开展“就业简历点评会”,与学生交流如何总结大学四年所获,制作体现个人“闪光点”的、求职意向明确的求职简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辅助学生就业及择业。针对因即将毕业产生的浮躁心理,开展“毕业、就业有关事项说明会”,让学生根据时间推进做好相关安排。通过实践活动,完善就业育人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明确毕业前的各种事项,合理安排,顺利毕业;尽早给自己合理定位,实现顺利就业。
三、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呈现出“多面立体”效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体现于实体,感知于无形,但其中的影响效果是极其明显的。
1.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不可否认一点,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人都患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比如强迫症、烦躁等等,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患有医学上的心理疾病,且患病人数不多,这类心理疾病学生的医治方法大多选择休学医学医治。对于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从学生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达到最优,即可以“防”又可以“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融合,更有助于解决、疏导心理问题学生的病症。
2.干预极端个体,宏观调控整体。心理健康本身的状态就是一个变量,一颗心是孤独的,但一群心是有力的,个人如粟,集体如仓。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很多颗心因为一个理由在一起,彼此会有影响和照应。同时,注意日常学生心理状态调查,针对心理危机情况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也从关心帮助学生的角度,控制住极端问题。在心理健康个体或集体教育过程中由学生管理者传输健康的思想、道德,最大限度地发挥“仓”的包容度和安全感。
3.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共同辅助学生学业有成。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希望的延续者、社会的建设者。因此,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立足学校,联系家长,将学生推向社会,从中认知自己、感知社会,面对问题、接受现实,完善自我、调节心理,顺利完成学业。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主要因学业问题、人际问题、就业择业问题带动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生管理视角剖析学生心理问题,更有的放失地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薇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86.
[2]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95.
[3]林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3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68-02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日益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形势下,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快,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高校常规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内各高校纷纷进行学期制度改革,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为了与国际接轨,与社会需要接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制度选择是学校的办学目标理念的体现。近年来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教学制度的改革,有的实行三学期制,有的实行四学期制,学季制是四学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分秋、冬、春、夏季。这一教学制度的设置使得课内学习时间压缩,自主学习量加大,教学内容和过程“网络化”。因此,教学改革必须同步,基于此,本文以学生的视角探讨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条件与组成要素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在一定技能支持下的能力表现形式。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是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综合性研究成果的产物,学术界对其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如自主性学习、开放式学习、自我为导向的学习、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等,支撑理论包含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及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理论等各个方面。
在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不同的理论侧重定义了相应的组成要素,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定义侧重为个人主体、以人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建构主义侧重于建构相关的框架模式,使学习者进入相关的情景学习、掌握技能;认知主义理论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开发学习者的潜能。
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最早的定义为“自身学习的能力”,表现在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后来逐渐发展为从不同的理论支撑角度进行界定,如元认知能力、联通能力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研究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角度定义,其主要特征是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心理品质的总和,表现为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具体组成要素有:自主学习的自我定向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其中自我定向能力包括制定目标、计划的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包括运用客观资源的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自我监控能力包括自我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包括自我反省(反思)、自我总结能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一种心理能力,更是一种社会能力,还是一种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有其特定的基本要素与逻辑关联。
(一)自主学习能力组成要素与评估框架
自主学习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是有层次性结构的,分为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自主学习能力和具体学科深度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从可测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量表测量、模型测量。如,采用华南师范大学朱祖德、张卫等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由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分量表组成。测量信度、效度,适用于团体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评定。学习动机分量表包括自我效能、内在目标、学习控制、外在目标、学习意义、学习焦虑等因子;学习策略分量表包括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学结、学习评价、学习管理等因子。
有研究运用坐标轴的直观图描述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对比,其主要要素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目的。适用于个体的检测,x轴表示学习时间、Y轴表示学习内容、z轴表示学习目标,根据三者的关系在坐标轴上作出对应的点线,并将这种自主学习能力量化,用直观的图形表现,可以记录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以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能够从表象分析其本质,从能力的大小判断学习质量的程度。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辩证关系
自主学习能力组成要素不管是模糊评价还是精确评价都能反映自主学习的信度、强度、效度,得出自主学习的质量报告。量化评价有助于过程的监测与改进,模糊评价能反映学习质量与水平。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自主学习能力和具体学科深度自主学习能力,遵循认识的发展规律,是知识的获得从一般到特殊,由浅入深,反映了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与规律,通过自主习得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在现实中,学习质量就得到的有效的验证,其呈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表现为一种创新思维方式、一项特殊技能、一种品质与习惯养成。同时,也表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律。
从过程论的角度来看,量表的建立,可以细化具体的执行效果,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及其相关影响因子,可以动态反映学习的进程与学习质量成效,其信度、强度、效度能折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能主观能动地调节自主学习的节奏和改进策略,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锤炼自主学习的意志品质。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现状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正进行学期教学制度改革,其着力点大多数在关注教师方面,把学生学习没有摆在同样对等的位置。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政策、方法引导不够,大多数高校引进了一批MOOC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学生起点与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学习困难,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与动力,学习的质量也不尽人意。
一项对地方高校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表明: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测量表方面得分低于常模,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水平普遍较低。从不同的角来看自主学习的差异性,在学习管理上,女生自控力优于男生;从学科分类上来看,文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于理工科学生,而在学习策略方面却不如理工科大学生;从生源地来看,来自城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从不同的年级来看,大一和大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而大二、大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动机上不同年级存在较大差异;在学习情绪上大一的学生焦虑度最高;在学习效能、学习评价、学习计划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并有随年级的增高而提高的趋势。此外,在学习管理、学结、内在目标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在学习管理、内在目标方面存在着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
基于上述种种表现,地方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出问题表现在:学校教学制度改革的超前性与师生行为适应的滞后性;传统学年学分制的惯性思维定势,影响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课程的难易程度把握尺度与标准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与目标达成度影响学习的信心与毅力,学习的兴趣、就业的压力、学习的氛围等等也是影响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提高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一)政策导向下的自主学习体系构建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立自主学习体系。
建立与学季制相适应的自主学习的导师队伍,指导学生选课、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进行自主学习心理辅导。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引导
在针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改革,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异质性的深度自主学习,师生成为自主学习的共同体。
(三)根据共性与个性的差异进行分类指导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年级抓新生教育,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中年级抓意志力品质养成,高年级抓深度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
(四)注重学习型社区组织建设
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建设网络自主学习社区,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与交流范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通过学术活动、校庆、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多种形式,以专业活动为抓手、学生组织为平台、完善考核方式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崇金,等.国外自主学习研究述评[J].知识经济,2015,(3):115.
大四自我鉴定500字1大四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对有准备的人来说,机遇是无处不在的。而相反,也有人感到无所适从。
大四的我们最容易陷入迷茫困惑,但却不能迷茫困惑,我们必须尽快寻找并确定自己的方向。
对我自己而言,大四学年总的来说过得充实而又时常带有许多盲目。充实是因为每天都有事情可做,盲目是由于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和自我定位的不明确,许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大四有两大任务,一是学习,二是找工作。现在看来,我在这两件事情上的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将过多的时间用于找工作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尽管我上学期的考试成绩还不错,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我清楚,我太应该在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多学点知识。不过现在看来,后悔是没有用的。
我找工作的经历从上学期初就开始了。当然最开始是接受求职教育,然后尝试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一次次的笔试、面试,一次次的修改简历和说辞。一次次的被婉拒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也让我更努力和更盲目地投入求职的大潮中。
大学生活即将成为过去,今后的路需要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我唯有不断学习、拼搏,方能克服障碍,开拓美好前程。
这一学年是大学的最后一年,感慨良多。
大四自我鉴定500字2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夫,一转眼,充实而又忙碌的大学生活已经悄然无息的离我远去,回想起来,人生中这段难得的经历,俨然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中一段无法磨灭的美好印记,大学四年生活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实在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些日子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楚,但是这些好的,坏的过往却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现代大学生,使我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在专业技能上,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基础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自己。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优异的成绩,我就会对自己更有信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放眼望去这长久的人生,这四年的大学生涯,不过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小段旅程,我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深入的思考,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我的思想成熟了,性格坚毅了,对于未来,我充满信心!
大四自我鉴定500字3没想到转眼间我已经是个大四学子了,不知不觉中在校园里成为那一批最老资格的师兄师姐的一员。无可否认,作为大四学生,意味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更重的社会责任和更为接近的分离。
学习上,我继续着大三学年的学习劲头,除了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外,平时在宿舍也会利用电脑浏览或搜索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除了学习,在平时有时间也会多看看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不过可能由于学习方法或复习的效率有效性不高,期末考试没有取得自己期待中的成绩。但是,我相信我会在总结中继续成长的。
工作上,学院组织了我们国际工商管理学院__届广交会的实习,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办公室助理的一份子,我的工作不仅是负责好同学们的后勤保障,同时对于会馆的统筹组织也需要出谋划策。广交会期间解决很多困难,认识了很多朋友,最主要的是学习了很多学校不能学到的为人处事。另外,作为班里的团支书,组织了两次有意义的团日活动,深得同学们的好评,不过在一些组织安排的细节上始终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改进。
生活上,继续与舍友、同班同学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经常与相熟的师兄师姐请教有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
大学四年快过去了,让我们一起把握好剩余的时光,好好享受在大学里与同学们,与舍友们,与教职工们的美好生活。
大四自我鉴定500字4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但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的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修养和潜力。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关注国家的时势要闻,使我对我们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用真诚的热心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去关心和帮忙他人!
在学习上,由于高考落榜带来的灰心,曾有一阵消极,为珍惜这学校所给的学习机会,用从未有过的拼搏的精神学习自我的专业,还利用课余时光学习一些网络和办公软件来充实自我,并在学校得到了肯定,连获三年学校的奖学金,我相信自我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提高。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然我也有自我的缺点,就是性情太直率了,需要处事冷静稳重才好。我对班级和学生会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职责心强,对人友善,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此刻我拥有年轻和知识,我能够用热情和活力,自信和学识来克服毕业后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用自我的学习潜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协调,管理潜力去完成今后的美丽人生!
大四自我鉴定500字5大学的四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是美好的四年。不管是认真学习的你,还是尽情享乐的你,我们都在大学里学了不少东西。为人处世,社会能力,还是自我认定;我都是在过着有形有色的大学生活,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不少。世界就是这样的,你得到的同时你也就会失去了一些,失去了一些也会得到的什么的,我们只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无悔了。我们的大学。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积累了充分的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也有了提高,自己也逐渐认清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努力积累文化课知识,为实践做最充分的准备。每一门课程我都认真对待。课前预习,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从不怠慢。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走在全班的前茅,也多次获得院设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被评为成绩优秀学生。
暑期短暂的社会实践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但让我对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对工作我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团体协作中我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我能与大家合作默契。在个人工作中我有很强的责任感,我能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到最好。
读大学是个很奇怪的年龄阶段,心情总是不好,一方面有韶华已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另一方面又没有40岁的人对岁月的司空见惯和无可奈何。当然,也没有十几岁时候做梦时发出“人生我这样思索!”的激情万丈。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体内才有一股暗涌的激情在我生命的上空呼啸,可一旦融入到喧嚣的人群中,生活又像高空的彩虹,在精彩处戛然而止。日子就这样淡淡地流逝,无波也无痕。心也在平淡的现实和不甘平庸的梦想之间徘徊、观望。那时的我像一只野鸭子常常游离在欢乐的人群之外,没有一丝欢乐。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某信息台的一个私企老板经人介绍找到了我,听说我会吟诗赋词且天生丽质、嗓音优美。更重要的是我能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并能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遂产生邀请我加盟主持热线接听电话的想法,看着他欢天喜地的神情溢于言表,大有伯乐觅到千里马之意,我居然有点心动,趁我举棋不定之际,他又以滔滔不绝的赞美为诱饵让我有点飘飘然快找不着东西南北了,我答应试试。不是因为我不能抵制诱惑抗拒孔方兄的呼唤,是因为咱是学生,懂得啥叫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并且可以趁机早点了解社会,为以后顺利参加工作铺路搭桥。本着互惠原则,我没有同他谈价钱,因为一谈到钱总有点那个,老祖宗说自古文人不言钱,可他不管这些,一张口“400元一个月你干不干?”我心想这个价钱与大街上捡垃圾扫马路的工钱相差不了几许。见我满脸不悦的表情,他又迅速在脸上堆满了笑容,“再加200!”。
第二天,我就在他的指引下,走进了心理咨询室,这间咨询室在一所毫不起眼的旧房子里,在众多的现代化建筑群中,它显得矮小平庸、古老而不合时宜,里面有一张简易的办公桌外加一个单人旧沙发,坐上去其弹性就如老年妇女的皮肤。但于我而言,如同感觉坐进了天堂,就在这间房子里,我品味了多彩人生的酸甜苦辣,领教了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心灵的沟通,什么是爱。
二
许多人在打进热线电话的同时,总不忘对我验明正身,当核实我就是为报刊杂志所宣传的那个快乐“天使”之后,他们就开始向我滔滔不绝地诉说着他们的不平和烦恼,家庭的纷忧、学业的挫折、竞争者失意的泪水都毫不保留地在这里得到宣泄,面对许多渴求抚慰的心灵,聆听他们心底最真切的呼唤,我顿时慌了手脚,许多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我可以与人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却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眼前的场面如何收场?肚子里的那些本本全都成了不能注册出售的商品。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幸亏头脑还算灵活,否则今天我也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给大家讲述那段经历。
念世事沧桑,人海茫茫,人哪能有完全不受伤害的呢?所以对每个打进热线电话的人来说,都是有话要说,并且就是这些压抑在心底的情绪垃圾导致他们的恶劣情绪。所以,我清楚地明白我的职责就是能通过不断地启发和诱导,让每一个受伤者都能在滔滔不绝的诉说中,认真地反省自我,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总结经验教训,增添生活智慧。不知谁至慧至贤地说过,“倾听也是一种关怀”。这句至理名言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许多坏心情在这里得到彻底改变。他们由痛哭流涕变得开怀畅笑,由愁眉不展变得心情舒畅,我也伴随他们从自卑自怜的地狱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我为他们欢呼,我为他们雀跃,我感到他们的自信心在重建。兴奋之余,经济依旧窘迫,依然每天骑着“老爷车”在学校与信息台之间来回地跑,时常挪用为家教准备买磁带的钱用来买盒饭填肚子充饥。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老同学早年下海发了点小财,便一副财大气粗的派头,此公巡视了一圈我的办公室,看见我趴在桌子上吃盒饭的情景,连声评论:“太简单了,太简单了!”说完,眼睛里流露出对知识分子无限的同情。
就在这间屋子里,我总共接待了近500个求助者,每接待一个热线电话,我都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兴奋和期盼,每放下一个电话,我会感到自己的一部分随他们而去,同时,也感到他们的一部分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因此,在许多时候,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还有许多热线朋友已无法概括出具体的友情。就这样,我和那些无缘相见但有缘相识的朋友用无私的真诚跨越时空,在彼此的心中架起了一座座美丽的彩虹。
王伟就是这样一位朋友。他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农村家庭里,但他不甘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一个没文化的农民,他发誓要用双手改写自己的命运,谱写新时代的乐章,走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但这一切又谈何容易。王伟很倔强,他忍受着不屑的冷眼和无知的唾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初进省城,其感觉像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在都市闪烁不定的霓虹灯下,他的敏感使他更加自卑而懦弱。为了求学,他不得不借债,不得不忍受耻辱,不得不学会三天只吃两餐。
终于有一天他的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他想到了死,在走向死神的刹那间,他拨通了心里咨询热线,我几乎流着泪听完这个伤心而真实的故事。
王伟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之中,看不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生存价值,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促使他宣泄内心的精神痛苦,减轻他心头的郁闷。我一再承认王伟当前面临的困难是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所以他现在的情绪反应也是自然的,“王伟,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这是我的由衷之言。或许正是这些话引起了他的共鸣,电话的另一端停止了哭泣、沉静了下来。我还告诉王伟,对大学新环境适应不良,产生种种的焦虑和自卑反应,这在大学新生中十分普遍。于是,我讲述了我初进大学时,也曾有过一段由谷峰跌入谷底的经历。当时我也曾自卑自叹过,但我最终还是挺过来了,王伟对我的这一段经历十分感兴趣,全神贯注地听着,还问了我许多问题。
稳定了他的情绪之后,为了更好地激励他克服困难、重建自信,我又和他讨论怎样辩证地看待当前的困难。我努力地启发王伟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未必是一件坏事,它使人更好地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将外界的压力内化为对自我的激励。“我是得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王伟最后如是说。我在为王伟能从自卑的漩涡中爬出来,去拥抱自信的阳光而感到无比的欣慰。类似这样的咨询所产生的良好感觉让我觉得活着真好。心也一下子平坦得如塞外碧绿的草原,上面缀满了灿烂的花朵。
从此,我的洞察力在提高,咨询技巧也日臻成熟,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激情,人生也充满了希望,虽然我依然是那个先前生活散漫、并且有时懒、有时馋的我。当然生活于我也并不总是阳光明媚,有时也有满天的阴云。
三
打进热线电话的人,有些是长期生活在冷酷变异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自私逆反的个性,对我突如其来的 热情的关注和安慰,不是表现出无所谓的茫然,就是十足的心有旁骛。所以做心理咨询常常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费力不讨好,还咨询个什么劲?
这就是我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惑。
更有些是闲着无聊无处娱乐的男子打进热线电话,来者是五行八业东西南北的皆有,我只好以不变应万变,一如既往地尊重他们,这是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不知道,但我明白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我向善的能力,关键是怎样给他们一个深刻认识人性与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必然会产生很多机遇,同样也会带来众多挑战,如何把握机遇,成就一番事业,如何应对挑战,化被动为主动,这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作为当代的大学毕业生,更是渴望能学有所成,找一份好工作。但是目前大学毕业生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不知所措,表现在找工作比较盲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就给高校工作人员提出一个课题,如何培养大学生,让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不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引导他们认识社会,掌握如何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学习就业理论,锻炼能力,真正做到“人职匹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这是高校工作人员应当重点考虑的。
一、大学毕业生择业比较盲目的状况
大学生由于大多在大学期间不太关心国家就业形势,这样对社会、对自己均缺乏了解。大一期间,还没有从疲倦的高考解脱出来,考上大学很兴奋,沉浸在欢乐之中,对为什么读大学,怎样读大学没有清醒地认识,所以过度放松;大二期间,面对繁重的课程,兴奋劲儿稍减,开始埋头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整天奔波于教室、食堂、寝室之间,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却突然发现自己这也不懂,哪也不懂,心情感觉很沉重;大三期间,感觉压力突然增加,因为大三面临着人生选择,是找工作?还是考研?怎么找工作?如何复习准备考研?这些问题困扰着大三学生;读大四时,心里开始恐惧,马上要毕业了,感觉自己储备的知识远远不够用,如何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于是就比较盲目,环顾四周,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这种盲从心态导致更加盲目。这种盲目的状态表现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考证热
有信息表明,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了百种。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及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这类证书被用人单位看重,成为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和“必修课”;能力型证书,有托福(TOEFL)成绩证书、雅思(IELTS)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此类资格证书范围最广、种类最多。尽管考证培训费用不菲,一些大学生还是要去考。
(二)“海投”简历
由于对社会不够了解,对如何找工作更是摸不着头绪,不少毕业生认为只有向多个用人单位投简历,才可以增加面试的机会,就可以多一些获得工作的机会。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很多毕业生尽可能多参加招聘会,不管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广投简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海投”简历的现象比较头疼,认为大多数“海投”的简历大致雷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没有任何价值,更说明大学毕业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于是很多用人单位面对众多的毕业生简历,要么匆匆浏览后认为不合适本单位需求,就放弃认为不适合该单位简历。这样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既浪费成本,制作一份简历需要不菲的成本,还给用人单位造成大学毕业生不重视招聘,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三)频繁跳槽
就业压力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调整“就业观”,他们不奢望找工作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先就业再择业”的方法来慢慢发展。毕业生只要认为目前的工作不够好,自己的能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不想错过好的机会,就更希望找到条件更好的工作,频频跳槽。毕业生这种跳槽心理无可厚非,这种心理符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但是如果从长远考虑,毕业生频繁跳槽行为对用人单位、毕业生自己、毕业的学校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从用人单位来说,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愿意成为跳槽的“垫脚石”,而且用人单位对频繁跳槽的大学毕业生普遍抵触,因为录用后恐惧这样的人再次跳槽,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对于学校而言,由于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会给学校的声誉产生恶劣的影响,公信力会下降,从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不高。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由于频繁跳槽,他的诚信度就会收到影响,用人单位就会不欢迎频繁跳槽的大学毕业生,到头来频繁跳槽的毕业生就业更加艰难。这一系列恶性反映相互联系,会加剧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四)考公务员热
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的首选是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的稳定收入和崇高的社会地位令这些学子们向往,可以说不少大学毕业生只要看到有招收公务员的信息,他们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钱财去准备复习、考试,到头来考公务员成为国家“第一考试”,考入的毕业生欣喜万分,落榜者继续努力奋斗。实践表明有不少被录用为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干公务员,于是辞职去从事其他职业,这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重大的资源浪费。
(五)考研究生热
目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考研究生情有独钟,认为自己对大学毕业后所学的知识不满足,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如果抱有强烈的求知欲继续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也有不少毕业生毕业后因为躲避找工作选择考研,这种心态就需要探讨了,我认为你可以躲避一时,但不可能永远躲避下去,从现在的就业形势来看,现在用人单位的门槛提高了,研究生也未必能很好就业。而且考研的代价也很大,你可能会失去不少好的就业机会,如果考试不理想,不能考取研究生,到时候自己选择更加被动,是继续考研,还是选择就业?所以我认为考研热也反映了大学毕业生盲目的心态。
以上这几种大学生择业盲目性的表现反映了几个问题:一是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或者过高估计自己,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不能合理的给自己定位;二是缺乏对就业形势的了解,不知道社会需求什么养的人才,不懂得如何获得社会的认可。三是缺乏对职业的认识,不懂得各种职业应当具备的素质,如何获取职业技能。四是不了解就业方面的知识,更确切的说是缺乏就业技能,由于就业技能欠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就不能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导致不能很好的就业。所以我认为应当将“人职匹配”理论引入大学生择业。
二、大学毕业生择业了解“人职匹配”理论的重要性
(一)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是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是用于职业选择、职业指导的经典性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一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进行人一职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人的个体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人才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人一职匹配理论是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1.“特性――因素匹配论”
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在《选择一个职业》著述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1)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2)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他把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1)因素匹配,例如所需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如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2)特性匹配,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2.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
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他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第一种类型实际型: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第二种类型研究型: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第三种类型艺术型: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第四种类型社会型: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第五种类型企业型:具有冒险、野心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独断、自信、精力充沛、善社交等。第六种类型传统型: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
(二)大学生择业了解“人职匹配”理论的重要性
目前大学生择业的盲目性,在我看来,主要是对自己、对社会、对职业、对生存环境的不了解造成的。正是由于缺乏认识,所以在择业时,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人职匹配理论是关于人的人格特性与职业性质具有内在一致的理论,人职匹配适合是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在我看来,大学生应当了解人职匹配理论,这对大学生择业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大学生了解人职匹配林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1.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人职匹配理论真正认知自我
人职匹配理论开宗明义指出:人格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人格特性。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职业因素与职业类型不同,比如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等,对人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现在面临就业和择业困境,主要原因是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从来没有真正剖析一下自己,自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实他对自己不了解。不了解自己,就会两眼一抹黑
2.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人职匹配理论更新就业观念
人职匹配是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实现从学历筛选到职业资格筛选再到能力筛选的动态过程。大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准备阶段,因而需要专业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计划,用来促进个人的生涯从认知、探索准备到选择的发展,单纯的学历筛选作用在这六百多万的大学生同质群体内已经被弱化了。职业资格的二次筛选和能力的第三次筛选都是每个学生走上岗位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知彼知己将二者协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职匹配,这是个相互选择和相互调适的过程。大学生掌握人职匹配理论,可以从源头上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到一个用人单位和个人都满意的工作,实现人职匹配。
三、大学毕业生择业如何做到人职匹配
大学生择业竞争是人才源合理配置的过程,其理想结果是让每个人才都找到一个有利于展现发挥其特长优势的职位此,大学生择业也是一个如何展现发挥其特长优的过程,更是“弱势群体”改变“弱势”的重要途径。所以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可以借助人职匹配理论,通过对个体特性和性格特征的认识及对职业岗位的分析,选择能发挥自己特性、适合个人性格的理想职业。
1.运用人职匹配原则,在职业选择中创造自优势
职业选择必须在个人和社会之间进行衡量,个人存在于社会中,在决定职业时不考虑环境要求是不现实、不理智的。但是如果完全以社会的导向为自己选择的依据,又容易忽视个性,变成附庸于职业,这样也不能达到职业选择的目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在依从自己内心选择喜欢的职业的同时,应该对自身所在的现实环境有一个清醒的了解,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实现个人职业意向与社会需要相统一。
职业选择要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意愿匹配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效,要充分掌握个人信息,然后根据个人的职业意向选择职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选择符合自己特长和发展的能够胜任的职业。
职业选择不是短期活动,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在工作之初不要过分苛求自己职业的社会地位、环境待遇等。特别是在自己的兴趣、利益等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一时不能满足时,要善于把磨难转化为历练自己的财富,作为积蓄力量发展自己的动力。在职业选择中应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更新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大学生应增强竞争和学习意识,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竞争实力,积累经验,完善自己。
2.根据自身人格特征,做到特性与职业匹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人人都有职业选择的机会。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和可塑性,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干任何一种工作。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千差万别,而每一种工作对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当人的个性与工作要求相吻合时,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不少大学毕业生就是因为不了解自身人格特质,在择业过程中很盲目,海投简历。“海投”简历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如果大学生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花费一定的时间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自己比较了解的专业领域的用人单位投简历,或者通过网上投简历,电话预约,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特性分析,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机、需要、兴趣、价值取向、性格、才能、专长、不足等,才能保证职业选择的方向性,在两方面相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判定人与职业的适宜性问题,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要了解自己的个性,既可以通过自我总结来获取,也可以通过一些标准化、客观性的问卷进行个性心理测试,获得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职业适应等方面的资料,进而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特定职业的适应性程度,以便能够正确地进行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
3.根据自身性格特征,做到个性与职业匹配
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与个性的职业,不但工作过程本身会更加愉快,而且更容易取得成功,便于职业生涯的展开。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就是对滋生性格特征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会干什么,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个性浮躁心理造成的,是缺乏诚信的表现。大学生在毕业不久后频繁跳槽的结果往往都达不到他们的预期,跳了又后悔的也很多,甚至还会陷入频繁跳槽的恶性循环。“先就业再择业”没错,但需要认真地规划。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大学生可利用通过量表进行自我测定,找到自己适应的职业类型领域,再选择相对应的职业,以期达到个性与职业匹配。例如,通过测定分析,了解到自身个性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缺乏社交能力,对应性格为现实型人格,则可通过量表查到与此种人格对应的职业为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在职业选择时,可以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的中心,使自己学以致用,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才能使职业生涯得到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梅,万金淼,应金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晓明,刘洪玉,孙晓雯.人职匹配理论与女大学生就业选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0).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腊月寒冬,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13.4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了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
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假期社区服务总结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三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暑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暑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高中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钱来一次预演。服务员,送报纸,送牛奶。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假期参加社区服务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区服务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通过这次的社区服务,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一次社区服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二)
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业余的宝贵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学生要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之前也是不怎么懂得的。但是,经过这次的暑假实践活动,我竟然领悟到了一些我以前所不明白的东西。
首先,假期里,我们的时间相对的充裕了许多。我们被允许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这种假期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我们的选择。因为它既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一个世界,又可以让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快乐。当我们用自己的能力去实践,去帮助别人时,这种快乐别人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人生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但是我相信,这种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想起了一句话,人的成就是决定于他怎么利用课余时间。所以,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实践一定是最最值得我们来体会的。
一起去实践吧,去看看另一个世界。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三)
随着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结束,我迎来了作为中学生的第二个寒假,我毅然选择了去当地石斛大棚基地去实习,对于我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素质,虽然大棚里很闷,但是我为了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
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对于实践,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早上,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我早早的起了床,跟随栽培技术人员,走了进半小时的山路,我终于到了种植基地,只见北面有1m高的土墙,北面为半拱圆的棚面,南面为一面坡的棚面。好似一道拱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