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金融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31 03:52: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当代金融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当代金融论文

篇(1)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转玲.论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现代商贸工业,2009(9)

[2]谭维庆.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现代商业,2008(4)

[3]于长春.税务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黄董良.税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5]王艳华.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415.

[6]王瑛.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218.

[7]李中锋.关于税务会计师作用分析[J].会计文苑,2012,(04):11-13.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陈金英.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J].现代商业,2012-08

[2]卢向东.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与协调分析[J].当代经济,2010-01

[3]朱静.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J].中国商贸,2013-06

[4]史海凤.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探究[J].时代金融,2015-10

[5]林翰文.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分析及协调路径[J].西部财会,2010-05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萌.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4:116-118.

[2]张惠群.关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2:28-29.

[3]李娜.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9:160.

篇(2)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73-02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和发展的新趋势

在过去30年里所加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仍在不可逆转地使世界经济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尤为重要的是,这一全球化过程是与运输、通讯、企业组织技术和生产技术等一系列重大革命性变革相互渗透和耦合的,信息和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大幅提高,不仅导致了以跨国公司全球化扩张为主要载体的生产要素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和在全球尺度内的重新配置,而且显著扩展了货币和金融在全球跨时空“延展”和“压缩”经济活动的功能。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经济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和整体格局已发生重大改变[4],①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了融合性发展,全球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逐渐明确和统一,单个金融中心对全球经济运行的控制性影响相对减弱;但因在资产定价、风险控制、信息传递和资本集聚与扩散等领域所具有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仍是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展开竞争的主要焦点之一。

第二,全球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的平均水平显著提高,各国金融结构趋同化发展趋势明显,资本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特别是金融结构传统上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和放松金融管制背景下,更加注重直接金融的作用;相应地,资本市场在金融中心竞争中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第三,虽然以经济金融规模及其交易总量为基础的金融集聚规律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地理区位仍是金融中心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因素之一,但在金融自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金融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的完善和创新以及金融工具数量和种类的增长等基本因素的协同作用,已使国际金融中心向最大程度地节约交易成本和提供尽可能高的流动性的方向发展,信息生产能力和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在金融集聚中的作用已显著增强。这是当代金融发展导致金融集聚方式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传统的形成路径(由国内逐步向国际金融中心的过渡式发展)已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二、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及其对当代金融中心竞争和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金融体系是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统一体。经济学家在解释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机构的角度来解释的,认为金融中介因市场上存在各种摩擦或因市场的不完备性而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托宾(Tobin,1984)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中介机构是市场演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其最终阶段是一个涵盖所有商品和所有意外事件(contingencies)的完整市场体,它们被称为完全市场[12]。另一种观点则从功能的角度,即从金融体系所提供的服务(如初创性、配置性、融资性等)的角度对金融中介的存在予以解释[1~2]。

从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分布看,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越发达,则不同金融产品的价格越可能成为不同市场风险水平的连续函数,这种市场就越易于满足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供求者的需要[3~5]。当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所构成的网络与不同的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形成一一对应时,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将转变为一种便于风险定价的市场。这种市场所具有的风险甄别和提供广泛流动性的能力,对金融交易会产生一种向内集聚和向外扩散的极化能力。考虑到金融体系作为一个广义性范畴,涵盖了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诸方面,为方便起见,我们将这种效应称为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在当代金融自由化条件下,这种效应成为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金融资源的一种重要的内生机理。

我们的分析方法仍然只是把金融体系极化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未明确地涉及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为深化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区分哪些金融产品或市场可能产生更强的金融极化效应。Clark 和O’Connor(1997)在分析金融业的地理集中性时,根据不同金融产品所具有的信息特征,将其区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并将其内在性质与金融业的地理集中性联系起来。透明类金融产品交易量巨大,只有更大的金融中心才具有集聚这类产品的能力和效率,所以透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为金融体系最顶层的服务[6]。

从全球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看,近三十年来金融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及其交易量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增长,主要与透明性产品的创新及其迅速增长的交易有关,并且它们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对于半透明性和不透明性的金融产品,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信息特性,其交易显示出更多的地理性特征,这类产品的交易规模往往更多地与其所涉及的经济区域的实体经济规模具有密切的联系。

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金融体系极化能力:相关经验证据

我们可以从当代金融中心各竞争要素的作用中进一步观察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英国伦敦金融城在2007年度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更加明确地将进入金融市场的成本和难易程度等因素(market access)作为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五大基本因素之一,①它通过金融中心的证券化水平、股票和债券的存量及交易规模等关键性指标来反映[7~8]。

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IFS)2006年11月的统计数据,全球外国股票交易量的74%、外汇交易量的50%、交易所衍生品交易合约的40%、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67%、对冲基金资产的87%、基金管理业的55%以及国际债券二级市场交易量的70%以上等重要的金融市场和交易,都集中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发达国家,其中,纽约和伦敦是这些市场和交易的主要集中地[9]。它们对全球金融资源的这种集聚和配置能力,显然与其金融市场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近二十年来,随着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基金组织大量运用衍生金融产品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无论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金融中心的该类市场越是迅猛发展,其集聚和极化效应越是得到强化。伦敦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从2001年4月到2004年4月,全球场外(OTC)衍生品市场日均交易量从7 640亿美元猛增到15 080亿美元。此间,伦敦的市场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其全球性市场份额从1995年的36%上升到2001年的36%,2004年则进一步上升到43%。需要强调的是,伦敦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处于全球市场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不断地推出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而这正是金融体系极化效应的本质所在。据英国银行业协会估计,2003年在全球35 000亿美元的信用类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中,伦敦占有45%的份额,而这一地位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通过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动态化地满足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市场参与者的需求。

四、结论

本文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最新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金融体系极化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金融中心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根据本文的分析,金融中心的金融体系极化能力在较大的程度上与该金融中心的金融工具、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态及其信息生产能力具有密切关系[10~11]。由于半透明、不透明性金融产品(如信贷和保险市场)的交易通常与特定的交易主体有关,其内含的信息具有显著的地理性特征,跨越地理障碍的金融极化能力相对较弱。为突破这一障碍,实施跨境、跨地区的金融兼并或到金融中心设置分支机构成为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和产生金融集聚的重要方式。但是相对来说,透明性的金融产品和市场(如股票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便于标准化,有利于大幅降低国际化交易的信息成本,因而更易于产生金融极化效应,该市场越发达,则跨境、跨地区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就越强,这也成为当代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全球金融资源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雷蒙德・W.戈德斯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英]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英国的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 [美]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幼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战略的升级[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8,(3).

[5] Allen,F and Santomero, A.M.(1998),“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1,1461-85.

[6] Clark, G. L. and O’Connor, K.(1997) The informational cont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global fiancé

industry, in K. Cox(ed.),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Reasserting the Power of the Local New York: Guiford.

[7] City of London (2005):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ondon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cityoflondon.gov.uk/economicresearch.

[8] City of London(2007),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 cityoflondon.gov.uk/economicresearch.

[9]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2006),“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 the UK”.

[10]Porteous,D.(1995),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ur”, Aldershot: Avebury.

篇(3)

银行中间业务具有高收益,低成本,见效快的特点,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推进,我高商业银行也逐步发展眼光投向中间业务,这也是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进一步革新经营理念,拓宽中间业务品种,提升银行的创造性,同时加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是银行业在发展中迫切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银行形成了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中间业务为辅的发展格局,从而导致中间业务发展速度缓慢[王淑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6.01]。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相关金融制度相应的逐渐出台,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从而使得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还远远不及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银行整体利润中所占的比重。

1.银行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观念陈旧。从银行看银行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对中间业务虽然比以前所侧重,但依然将其列为“副业”[刘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析,时代金融,2008.04。25],仍然把中间业务作为拓宽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辅工具,在经营理念上没有形成对于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观念上制约着中间业务的发展。

2.收入增长方式粗放,产品缺乏创新。如今,同业间中间业务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但主要集中在资、工资转账、收付等劳动密集型业务上,利润增长方式粗放;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多金融衍生品还存在着的空白,因此不能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要,从而流失优质客户。

3.科技服务手段相对滞后.复合型人才缺乏。中间业务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大量学科知识的积累[杨长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当代经济,2007.09.15],同时还要求应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科学技术,是金融,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学科知识的高度融合。因此要求银行在人才储备方面要整合这样的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这样高端人才,致使很多高附加值的业务难以开展。

4.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研发能力薄弱。研发中间业务产品是人财物的有机整合,还需要银行进一步努力,一方面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人才的整合能力相对偏弱。银行缺乏明确的产品组合的概念,产品定位策略不清晰,没有清晰的产品线,对于产品组合和实施策略还缺乏战略层面的思考。

5.相关立法滞后,操作性不强。目前关于银行中间业务立法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从而对于中间业务的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不够。监管主体权责不明晰,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在中间业务的监管上分工不明、监督重点往往在于中间业务的合规性上,形成多头监管[魏民,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1.11.29]或监管空白。从而难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中间业务管理制度。

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1.树立经营新理念。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其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而采取的战略抉择,把中间业务作为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站在提升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利润增长的高度,建立健全保障中间业务的发展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外部监管环境为依托和以市场竞争为动力,转换经营理念。全行自上而下正确理解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深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促进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协同发展。

2.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银行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和资源的整合度,突破传统的中间业务模式和范围。强化研发,做好组合,提升产品的层次和形象,为客户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产品。同时银行要拓展产品线和产品渠道,整合产品功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从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3.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培养中间业务人才。银行业务由于其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性,人才是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求银行从业人员不但要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计算机,风险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在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过程中应当要强调复合性和多面性,因此要将理论学习和实务学习相互促进,在学习中将西方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中国自身国情相融合,建立起一支具备综合知识,多种适应能力的中间业务精英,使得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发展先机。

4.完善监管制度,促进行业发展。不管实践,还是理论,制度的革新往往是推动行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核心因素,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充分把握国际上经济金融发展大势,应时而动大力推进金融制度的改革,从而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建立健全各项法规政策,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个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协凋[巴曙松,金融监管:寻求平衡的艺术,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6.04],加快市场立法建设进程,把国际先进的监管制度本土化,努力寻求监管和操作可行性的平衡;注重监管的成本效益原则,避免多头监管或者空白监管。从而制度上保障资本、货币市场的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发展。

中间业务是可持续发展的业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同业间竞争的加剧等都会成为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助推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淑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6(01).

[2]刘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析[J].时代金融,2008.04(25).

[3]杨长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J].当代经济,2007.09(15).

篇(4)

只因爱得深沉

阎雪君办公室书桌的玻璃板下总是压着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刀刻般的皱纹,眼神慈祥充满关切,满嘴掉得只剩一颗老牙却仍在咀嚼着岁月的艰辛,茧裂得缠着白布仍浸渗出血渍的手指,还有那日晒风吹的古铜色肌肤。“每当看到他,我的心都在震颤。我就会想到我的故乡,我的父老乡亲,我的衣食父母。”

生在农村,工作在北京,现在依然以每个月两次“高频”回家乡的阎雪君,对农村那片养育过他的乡土,那片看似贫瘠,却充满丰沛生活张力与纯朴激情的土地有着一种近似于对母亲般的眷恋与热爱。

在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前,阎雪君先后在县委、县农行、市农行、省农行工作和生活过,多年在基层的跌爬滚打,使得阎雪君对“小头小脸儿”的信用社,“憨厚、无私,却常被‘小视’”的信合人有着深刻的了解与热爱,他觉得“自己命中注定要为信合人鼓与呼,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骨髓里弥漫,嘎吱吱的……”

就是这种在血液里“嘎吱吱的”的悸动催生了阎雪君第一部小说《原上草》,这是一本“献给中国信合事业”的书。在西北一个县的乡土风情画卷里,有信合人的艰辛与坚守,有乡土语言的大胆与泼辣,也有社会大背景的真实与深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王祁评论其为“全国第一部为农村信用社树碑立传的长篇小说,全景式地反映了当代信合事业发展和奉献历程,弥补了中国当代金融文学的一个空白”。

在山西生活了30多年的阎雪君,将自己对黄土高原乡情的热爱与自己在金融领域工作生活相结合,用自己的笔记录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他先后创作了《土财神》、《寒冬里的春天》、《香水沟》等金融文学作品,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当代金融文学精品选》。其中《香水沟》获得了铁凝、高洪波、孙德全等担任评委的中国首届金融文学艺术大奖赛一等奖。后来,就有一些评论家开始评论说阎雪君的作品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金融特色”。

2003年,阎雪君家乡最大一笔集体资产——机井——进行拍卖,这件事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根据村里的真人真事,创作了《今年村里唱大戏》。这部作品真实地讲述了人民银行、华夏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支持“三农”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而且情节奇巧:台上台下两台戏同时唱念做打,台上摇旗呐喊、刀兵相见、假戏真唱;台下擂鼓助威、暗藏玄机、真戏假唱;台上台下、台前幕后、戏里戏外,就滋生出男与女的感情、黑与白的较量、美与丑的冲撞,把人心搅乱了,把死水搅活了,把黎明搅醒了。

对这部小说,新华社评论“这部由青年作家阎雪君创作的作品,首次提出和描写了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方式及特点,触目惊心,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情系国计民生。”评论家鲁顺民在《光明日报》撰文说,“这是一部关于乡村社会的历史性传记,不仅具有现实的广延性,而且有着历史的纵深感。它文学思考的特质体现在作家对于乡土浓重而淳朴的热爱,体现出作家明确的文学追求和悲悯意识,浸透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民间情怀,使得作品具备了现代乡村生活画卷的种种要素,使千百年来卑微的乡村人物具有了沉甸甸的历史负载。”

第三部小说《桃花红杏花白》,依然是乡村,依然是那里的生活,只是更直指人性。这本小说讲的是三个农村女人在20世纪悲剧性的命运跌宕和她们世俗而热烈的感情纠葛,反映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的焦灼、无奈与奋争。一晚上读完这本小说的赵保富博士说“这本小说非常有特色,环环相扣,很多山西民歌穿插在文字中,有很独特的文化内涵,也使乡土乡情更有韵味。西方的劳伦斯曾用原始人性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冲突呼唤人的回归,阎雪君则用我们黄土高原的朴实人性和现代文明、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间的冲突、挫折,焦灼引发反思,引发对回归人本身,回归善良、道德、自然,回归我们黄土地的呼唤。同时,作品也引发了对黄土文明自身的反思。当代社会人们面对很多困惑,社会缺失底线与信仰,这个小说有时代性,激发了人们很多思考。尤其是书中百合这个形象很有特点,虽历经劫难,却一直美好、芬芳、温暖,是一个‘菩萨’形象,阎雪君说他不懂佛,但这个形象有佛的意味在,有其宗教意味。阎雪君是个真人,他的作品也很真。”

小说就是“事故”

2012年,阎雪君和香港著名财经小说作家梁凤仪博士一起参加一次文学论坛。会上,阎雪君既没准备PPT,也没准备演讲稿,可他两个多小时和听众互动开放式的演讲数次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一位听众问阎雪君“究竟什么是小说”?这个问题要解释起来够写几篇论文的,可阎雪君几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小说总是相对于大说,什么是大说,大说就是生活,每天学习工作、上班上学、吃饭睡觉这些生活常态;而小说是生活中的‘事故’,是超越常态的变化,对这些变化、‘事故’的记录就是小说。”三言两语却让人心悦诚服。

篇(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篇(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

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篇(7)

当前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农村信用社将面临资金、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激烈竞争,但竞争的核心问题还是人才的竞争。作为联系与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要改变现有人才匮乏、年龄学历结构不对称的现状,就不得不转换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系统工程”。

1传统劳动人事管理带来的制约现状

1.1人才“断层”

集中表现为四点:一是年龄型断层,呈现出整体队伍“大龄化”的趋势,据笔者对辖内员工结构调查发现,35岁以内的员工占40%,36-45岁的占51%,46岁以上占9%;二是知识型断层,缺乏计算机、法律、金融、会计、外汇等专业人才,行社分设后,受上级主管部门“零增长”政策的约束,未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基层社更甚),而且有好多专业人才被上级主管部门借走。三是结构型断层,由于前几年实行的“一刀切”措施,出现基层社人员缺乏、城区社人员“扎堆”的现象,好多乡镇、分社电算化会计不员缺乏、外勤人员不够,致使电算化报表质量不好、效率不高,导致业务仅停留在单

一、传统的存贷汇上;四是综合型断层,当前的改革时期,尤其缺乏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受员工业务、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出现越来越多的关系型、守摊型、近亲型、简单操作型人才,而真正缺少开拓型、务实型、知识型、经营管理型的人才,已经越来越甚地影响的制约着信用社业务的发展。

1.2劳资改革“滞后”

农村信用社长期曲折的发展与变革,一是导致经营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起色,基本长期处于亏损的地步,经营绩效改革进程慢,落实到基层一线的工资收入不高;--是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迟缓,导致劳资改革一直未提到日程上来。再加上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制约、费用管理,故多年未有大的变化,远远低于其它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而且,在已经出现的“人员老化”中,出现“吃饭多、挣钱少”的负担困境。医改、房改、社会养老保障改革都很迟缓,多是自行提留、自行发放,大大加重了自身负担,即使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改革,也是指那些经营效益好的信用社。

1.3后继管理资源库“血液沉降”

从发展的角度并按下延5年时间来看,人员老化已经成为信用信用社最大的难堪。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受宏观政策与管理环境影响,一直还未形成接收、培养、使用大学生资源的“血库”,未使之在有效的岗位上开始适应环境与锻炼能力,而且已经呈现“血液沉降”的趋势。仅靠“士兵士将”与“土制火药”已经不可能赶上兴业银行那样的效益与速度了,这形同“老牛拉破车”,只能体现出一种可贵的精神与能力。如何下好管理人才培育这步棋事关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全局。

2培育当前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发展环境的思考

2.1建立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机制,解决人才“断层”现象

省联社应指导市、县联社建立“人才库”,增设年龄、学历、工龄、政团、能力、培训等几项人事年报分析表,充分掌握人才家底,并指导其进行合理使用人才,做好“引入”与“导出”工作。有目的地引进一些专业人才,有意识地导出一些不会干事、干不了事、不想干事的“家伙”。如果只管理业务指标。用新信息经济理论来讲,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重业务管理轻人事管理)。在用人制度上必须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在人才的选拔上,做到唯才是举、量才录用。对有真才实学、有发展潜能的青年员工,要有目的地进行锻炼、压担子,创造前期发展与培养的目标,促其快速成长。对工作中卓有成效、贡献较大的业务骨干、技术尖子,要给予职称评聘、住房分配、工资晋级等方面的优先或者奖励,体现人才价值,建立尊知识才的用人环境。对于年龄、知识型断层,可以通过“引入”人才来解决;对于结构型断层,可以通过转岗、城乡互补、会计委派等来解决;对于综合型断层,可以通过培训、委托培养、代培、挂职锻炼、函授等来解决

2.2实行具有激励约束能力的劳资管理机制。

产生“鲶鱼效应”,激发人才潜能制度经济学认为,合作社这种团队生产难以产生较高的效率,因为团队生产中每个成员的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关度较低,存在一种干好干坏差别不大的机制。这就使每个成员都有一种偷懒的动机。尽量使他人多付出劳动,而自己“搭便车”,由此带来道德风险问题。合作社多年来最终还未明晰产权,所以多年来受“搭便车”问题困扰,只能是低效率运转。可以说,从上级主管部门到信用社自身进行新一轮的劳资改革,已经成为信用合作经济提高运行效率的必选之路。用新的劳资管理机制作为一条有用的“鲶鱼”,来激活池中其他鱼的活力与潜能,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健全完善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应该是可行而必然的。

2.3以人为本,构筑没有围墙的人才资源库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打通用人机制通道,改善队伍结构状况,构筑没有围墙的人力资源库,农村信用社必须做到:实行干部竞争制度,打造干部“上下通道”;实行双向选择,打通员工横向流动体制;实行聘用制度,疏通人员进出的渠道,走向市场,为人力资源保持“新鲜血液”。

2.4做好培训与后继教育,实现内部“挖潜”工作

一是注重全员素质的提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特别是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培训,大面积增强员工业务知识,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业务知识。促进全员整体素质由低层次向中、高、综合层次转变。二是注重后继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做好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锻炼,适当考虑经过基层一线锻炼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中专学生和在各个岗位贡献大、成绩突出的岗位标兵、技术能手和先进工作者。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竞争、竞聘上岗,引进竞争机制,按照“减员增效”的原则,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断锻造内力,增强经营与管理活力。

篇(8)

    一、 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 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 ,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着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 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金融工程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已有的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控制风险和进行资本经营。二是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来创造性地解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实现预先设定的金融目标。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技术方法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因此,金融工程更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从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设计优化算法或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三、 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科学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整个金融科学向更高水平层次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工程的产生不过十余年,在把金融科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对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因为金融工程的实践提高了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化程度,而且由于金融工程大量运用运筹学技术、仿真模拟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使得金融新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市场要求,使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经济效益显着提高,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运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然而我国目前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型阶段转变的时期,明显滞后于国际金融科学水平的发展。由于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对现代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从现在起围绕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实现金融理论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

    其次,合理定位我国的金融工程研究。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具有左右和驾驭经济局势的力量。一方面,高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断推动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深化着与社会各个层面的联系,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现代金融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迅速膨胀的游离于实体经济的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又必然加大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谁能在复杂的金融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金融活动的各个层面越来越依赖于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中国作为世界开放经济中的一员,引进消化西方金融业的先进技术,积极向国际惯例靠拢已是无可避免,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正在转轨中的经济金融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我国金融工程研究和应用的定位应根据中国金融制度的特点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实际确定,必须从我国金融安全和发展效益这两个战略基础出发做出选择。建议我国尽快在有关高校和金融机构建立起跨学科的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将国家的金融竞争力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思考,加快金融工程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动我国金融工程的研究与发展。

    第三,金融工程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金融工程是一门融合金融学、管理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为一体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按我国目前高校的学科分类目录,可以将它放在金融学科,也可以将它放在管理工程学科。19世纪90年代初期才基本定型的金融工程在短短数年间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体现在国外众多的金融实业界人士开始实际应用金融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事金融创新和金融管理。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国外许多高等学校已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和金融实务部门越来越重视引进与吸收国外先进的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领导已对金融工程的学科设立有过多次批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金融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名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及金融管理”的九五重大研究项目,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金融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着作和译着得以发表出版。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对于金融工程尚处于系统介绍和初步研究的阶段,需要我们对金融工程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我国早期的金融工程研究主要是在一些理工科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展开的,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新兴专业,它的发展模式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该专业最先是在博士阶段开展的,然后依次下延至硕士、本科阶段,这是由金融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决定的。目前我国博士、硕士阶段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基于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对于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培养,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我国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并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金融工程师人才。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理论,包括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等。第二层次为技术方法,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经济博弈论、统计学、计量金融学、随机过程、软件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原理等。第三层次为专业知识,包括金融工程、期货期权与特种衍生证券、财务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金融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当程度的数理金融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建立金融工程模拟实验室,针对金融工程领域二十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教学,考虑到经济成本和计算机的兼容问题,在Excel(电子表格上)就可以完成这些模拟实验,且学生易于掌握使用。同时该专业学生应该至少熟悉一门计算机语言(如C语言、Fortran、Basic等),学会一门以上软件应用(如Excel、Spss、SAS、Matlab、Eview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金融工程专业知识,成为真正的金融工程师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难点

1、相关著作

解放前的资料极度匮乏。近代申汇问题在近代中国的金融史上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因此申汇商业史中影响也十分巨大,但是资料十分缺乏,不仅记载很少而且很分散。申汇市场分散在各地,因此从全国范围内研究申汇的记述文章无可查找,并且对于申汇这种金融工具也找不到相关的系统的档案文献。最早对申汇进行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介绍的是洪蕸管、张继凤编著的《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出版的。该书从史料出发介绍了申汇并论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汇兑网的形成,强调了申汇在内汇市场中的作用,介绍了天津、汉口的申汇市场,并在在“申汇的独特作用与其广泛影响”一节中指出申汇既是信用工具也是汇兑制度。i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历史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市编的《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也是在1989年出版的。在此书中对各地的申汇市场进行了描述,该书指出各地申汇市场是上海内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申汇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发挥的独特作用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ii

2、学术论文

李一翔在《论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中论证了后长江沿岸一些主要城市陆续开埠国内外贸易发展迅速,申汇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并且指出可金融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一是以银行为主体的近代金融业交叉发展;二是以上海为枢纽的城市金融网络渐次形成;三是以资金流动为内核的金融往来渐趋繁复。”iii该文章从区域金融联系以及区域金融互动的视角研究申汇,资料丰富极有见地。

石涛的《汇兑、结算与投机—近代申汇问题探索》从申汇具体含义出发,说明了全国各地形成了买卖申汇的市场,由于申汇是一种重要的埠际资金汇兑方式,以申汇为纽带的资金网络使全国各地金融连为一体。在申汇的作用中,石涛指出“申汇作为一种通用的信用工具, 在近代货币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iv

马建华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汇兑层级体系》说明了申汇是集汇兑、结算、信贷为一体的埠际资金调拨方式,通过论证国内汇兑网络的具体构造。得出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天津、汉口等一级区域汇兑中心为焦点,连接次级商埠并逐步形成立体型的金融网络,使商埠间款项划拨畅通无阻。” v的基本观点,其新颖的视角开辟了另外一种思路,给研究者新的启发。

李一翔在《申汇市场与国内商品流通》一文中围绕申汇市场本身展开分析,较为系统的极少了申汇的基本内涵以及具体的市场操作运转环节,从微观层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该文从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空间背景中,对申汇的价格变动趋势做了探讨,并对影响申汇价格变动的因素做了分析,其研究与商品流通网络结合起来,从宏观也对申汇进行了探讨。vi

除了以上学术论文以外,李一翔还在《1922-1931年重庆申汇市场的变动趋势》中研究了重庆地区的申汇市场。vii综上所述,我们梳理近代申汇问题的研究文献,整体数量并不多,但是观点比较深入,并且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申汇进行了探索。

二、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问题提出。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期间,上海既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中心。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是学界内普遍认同的观点,作为全国最大的商货集散地,大量的来往款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金融工具来支撑。这个金融工具须集结算信贷汇兑于一体,这个金融工具就是申汇,而学界对于申汇的研究并不深入往往都是研究到申汇的基本常识和重大作用之后便停止了。各个商埠之间大量的货物往来伴随着大量的资金调拨,上海的国内汇兑业务需求十分旺盛,“申汇”应运而生,在近代中国,汉口、天津、青岛、重庆、宁波等地都有申汇市场。申汇又可称作“上海头寸”,其意是指在其最终结算地是在上海。viii

2、研究意义。首先以申汇为主的汇兑是近代经济和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为工业经济发展商埠之间的货物往来提供服务的,这是近代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取代流通中的现金,在涉及到大量现金的交易市,商品的流通通过申汇来进行。一方面来讲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现金及处理,能有效的克服资金不足;从另一方面来讲,申汇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商品流通,加快了现金循环,并通过信贷不断刺激不断扩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贸易活动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和申汇相关的问题,应该是经济史上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金融史。ix

其次上海既是近代中国第一大商埠,又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因此要研究中国金融近代化的演化趋势,就得研究因为上海强大的经济实力衍生出的申汇等等金融工具。上海的金融变化直接反应了全国的金融变化,本文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探讨以上海为汇兑终极核心以天津、汉口、重庆等地为次级汇兑中心的汇兑网络的构成。汇兑中心不仅反映金融市场圈的建立,更直观的反应出近代全国商业网络的形成。

再次申汇的价格变动以及影响申汇价格变动的因素对于现代中国金融业能够提供有效的借鉴。我们的整个金融系统还是按照西方的模式进行的,而申汇在近代作为金融发展到一定层面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具有很多的特点。其价格的变动不仅体现出“看不见的手”自发的调整,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政治社会因素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中国具体国情产生的具体的申汇制度,对于现代金融业的制度建设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尤其是债务结算,申汇是典型代表,通过申汇,大量的借贷产生,并且可以相互抵消,信用能充当现金,这对于现金的需求来讲可以有效的减少。同时申汇作为结算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

最后研究申汇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然而这其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类似于自由市场的近代商业社会中,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政府既要让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看不见的这只手,又要加强管制用看得见的手防止投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上海在近代就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当代更是积极准备充当世界级的金融中心,2013年9月29日,上海市自贸区正式挂牌。研究近代上海金融发展衍生出来的申汇对于上海今天的金融市场有借鉴意义,对于金融工具的开发更能直接提供借鉴,对于民间金融的放开无疑更具有指导意义。

注释:

i 洪蕸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13-121,271-274.

ii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历史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市编.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31-35,63-64,102-123.

iii 李一翔.论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1).

iv 石涛.汇兑、结算与投机—近代申汇问题探索[J].社会科学辑刊,2008(3).

v 马建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汇兑层级体系[J].上海经济研究,2013(3).

vi 李一翔.申汇市场与国内商品流通[A].张忠民等.近代中国的企业、政府与社会[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篇(10)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经济金融知识,还要能够熟练进行市场运作。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是金融学教学担负的主要任务。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教学通常能够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走入岗位后,所学知识无处可用,业绩不理想,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学科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并进行专业细分,实际上很多细分出来的新专业都是出于包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金融学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专业过度细分反而打破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变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涉及,却都讲的不透。金融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划定及学科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偏重宏观经济理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核心课程,对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视不够,比如像经济数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等能够辅助学生进阶的课程并未广泛开设;而公司理财、证券投资、财务分析、金融工程、基金管理、资产定价等与时展联系紧密的课程也未能实现知识与应用的互动。此外,金融学教学对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动态追踪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教材陈旧、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金融体系一直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问题的出现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国际上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金融危机的爆发、跨国并购、资产证券化等问题,以及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影子银行等问题,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教学中不能跟随社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跟不上时代变化,如此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不达标的。

(三)教学方法单调,对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很多高校在教授金融专业课程时,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这种培养方法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为应对考试而强行记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布置课程论文,由学生个人完成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撰写课程论文确实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难免流于形式。在学生独立撰写论文时,如果缺乏指导,且不存在严格的外部监督,学生可能会在网络上直接抄袭他人已有观点,这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滋长了不诚信的学术之风。而在以小组形式开展学术研究时,往往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单纯的分工再拼凑也严重损害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教学改革中,高校也在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模拟等,然而从长期禁锢的思维向发散创新的思维转变仍需要多年的教学摸索,相应的配套措施也需逐步完善。

(四)教师队伍素质仍需提高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与引导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金融学博士培养的跟进与海归博士的引进为高校的教学队伍补充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然而,高校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工作经历、教学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分工与协调也存在脱节。针对教师个人而言,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还会对其教学任务与研究任务的分配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术研究在金融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一)学术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主要表现在:1.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学术研究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主角,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现实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大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2.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既要留心观察经济社会运行,发现问题,又要大量地阅读与思考,从实例中归纳分析出一般性结论,检验已有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对金融市场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国外课堂常采用的小组讨论方式,近年来也备受国内老师追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讨论小组,根据班级的规模,每组可由4~8人组成。挑选经济热点展开讨论,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辩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问题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引导、简单评论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分析。这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注重学术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时,教师需要关注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收集、更新、整理数据及案例,这就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要想讲好金融学的课程,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和理论研究前沿。另外,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素材也可用于编写教学案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可见,提高学术研究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重视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

三、在金融学教学中推动学术研究的途径

为了推进金融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纠正师生“重应试轻学术”的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术思想的讨论与学习;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完善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抓住课堂互动、课外实践和评价反馈几个主要环节,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进程。

(一)试验研究型课堂教学与传统的单向传授课堂不同,所谓研究型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理论形成过程为主的教学方式。金融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与现实联系紧密,很多理论都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得出,或者放入现实社会进行验证。老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产生,还原经济学家们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已有理论,发表独立见解。研究型的教学课堂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比如案例探讨,头脑风暴,问题情境,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师们通过掌握新型教育理念,就可以不拘于已有模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教学方案,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开展研究型教学试验,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金融学学术研究方法在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定性分析往往占主导地位,定量分析比重则十分有限。如果没有精确的数量分析,质的规范性就难以把握;但无视定性分析,单纯定量研究也会失去经济学意义。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论,更好地揭示资金运作的内在规律。现代金融学的量化特征日益显现。定量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理论模型化,即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某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是实证研究定量化,即运用统计数据来验证理论的适用范围与正确性。近年来,西方国家的金融领域研究多数都是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国内的量化分析仍处在起步阶段,可以在借鉴国外成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发,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强调数量分析而忽视了经济含义。

上一篇: 费心理学论文 下一篇: 土地治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