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3:32: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囚绿记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7/08-0041-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之后,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要求,陆续制定和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又联合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再次“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工作重点”。
那么,截至目前,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政府的投入是否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学前教育资源在农村的配置效率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农村进行了田野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河南省郭村地处四个县的交接地带,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村间有一条公路由北至南穿过,将村子与南北两端的两个乡镇联系起来。春节期间村里共有3500多人,平时主要是老人、孩子以及少量妇女留守在家。郭村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缩影。
春节期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在外借读的儿童大多会返回家乡。研究者选择这个时间进行调查,能获得相对完整的信息。
在郭村,相对宽阔的马路两边是村民闲聊和儿童游戏的地方。研究者每天在这里观察儿童的游戏内容与游戏表现,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随机或入户访谈,以了解儿童目前的受教育状况以及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调查期间郭村一所私立幼儿园正在招生,研究者借机调查了村民对这所幼儿园的看法,并对幼儿园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村民不满意学前班的教育质量,政府的教育投入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学前班是一种为入学前(5~6岁)儿童提供入学准备教育的独特教育组织形式,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以来,已普遍成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郭村的学前班已有20多年的历史,附设在村小,是村里唯一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调查发现,村民们并不认可学前班的教育质量,因为在他们看来,“教师不行”“教学条件不好”。有的村民这样评价学前班教师:“自己中学都没毕业,怎么能教好孩儿呢?”也有村民反映。孩子在学前班“啥都学不到,教师也不管”。
研究者观察发现,郭村学前班的活动室与小学教室在建筑设计上没有区别,谈不上符合幼儿的活动需要,校园里也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游戏的器材与设备。不少村民表示,“凡有点办法的人家都不会把孩子送到学前班”。还有村民提到,“邻村的学前班现在只有两三个孩子,活动室都空着”。
由此可见,政府投入建设的学前班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郭村存在着村民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强烈需求而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现象。
2.村民倾向于选择幼儿园,但需求定位存在偏差
尽管郭村没有幼儿园,但村民对幼儿园这一教育机构并不陌生。他们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就读幼儿园,并且最好是优质的公办幼儿园。
调查发现,最近两年在郭村附近的镇上出现了多家私营的家庭式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存在和发展说明当地有这方面相关的需求。然而。在村民眼中,它们并不是“真的”幼儿园。“真的”幼儿园是“城里孩子上的那种,不花太多钱,教师又教得好”。
在郭村北端那所私立幼儿园招生现场,研究者发现,前来咨询的家长很多。咨询的内容一是问教育成本问题,比如“一个月多少钱”“能否再便宜点”。二是问有关儿童保育问题,比如“有没有车接送”“饭菜怎么样”。三是问教育质量问题,如“教师怎样”“教什么”。从比例上看,关心教育质量的家长最少。该幼儿园负责人说:“现在农村有钱的家长不少,但他们找不到好的幼儿园让孩子入学,所以我们才开办了这所幼儿园。不过,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好坏就是孩子吃的用的好坏。当然.还是有不少家庭出不起钱让孩子上我们这样的幼儿园的,一学期600元对他们来说还是很贵的。”
综合起来看,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有着很大的需求,但需求定位存在偏差。一是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城市的幼儿园就是好的幼儿园”,二是大多数家长不关心幼儿园教育的质量等本质性问题,三是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还受制于费用。
3.本地办园者的教育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新增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由于没有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成了郭村学前教育的主要提供者。研究者调查发现,这些民办园虽能满足部分农村家庭的学前教育需求,但办园者的教育理念以及办学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其资源配置的效率也还不是很高。
调查发现,郭村北端的这家私立幼儿园是由多人集资兴建的,包括当地在外发展较好想回报家乡的人、认为幼儿园发展有前景的高中教师、在县城幼儿园里工作的教师等。他们办园是因为觉得“农村的孩子也应该上幼儿园,城里孩子能享受的,农村孩子也要享受”。所以,他们尽可能地参照城市幼儿园的做法来建设这所幼儿园,比如,把幼儿园里的户外场地全部做成水泥地,以免孩子“一走一脚灰”;在活动室里安装抽水马桶和盥洗池,以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学会讲卫生。然而,事实上,由于缺少污水处理系统,抽水马桶和盥洗池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研究者发现,该幼儿园的招生宣传资料上写着本园有奥尔夫音乐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珠心算等教育特色,但问及这些课程是如何实施的,负责人表示“不太清楚”,还希望研究者介绍一套比较好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显然,办园者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虽说“有总比无强”,但这种较为“盲目”的办园,不得不让人担忧,教育目的是否能实现,教育资源是否被浪费了。
4.寄宿就读城里幼儿园并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外部教育资源如何利用是个问题
调查发现,郭村有部分家长将孩子送到城里亲戚家寄宿,以便于就读城里的幼儿园。他们认为,“不管怎样,总比上村里的幼儿园好~孩子在城里还能见见电梯,知道科技馆是啥”。
我们知道,寄宿对幼儿安全依恋感的形成有一定负面影响。有家长对此已有体会,例如,郭村有一对姐弟寄宿在县城亲戚家,就读县城的公立幼儿园,只能周末回家。他们的母亲觉得“孩子跟自己越来越生疏了”。可以说,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外部教育资源其效率如何值得研究。
5.缺乏家庭教育指导,隐性教育需求未得到重视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教育好比培植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效果。调查发现,郭村大多数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较低,并且还将自己不高的教育期望完全寄托在了教育机构身上。
研究者观察发现,郭村儿童玩的游戏大多是没有分工与合作的机能游戏。孩子们玩耍时,家长会聚在马路边闲聊。中途有孩子跑向家长面前索要零食或零花钱,家长大多是简单拒绝。很多时候,这种场景是以孩子哭闹、其他家长看“热闹”收尾的。观察还发现,郭村的孩子家长极少对孩子的游戏和哭闹进行有效干预。
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上负有主要责任,也几乎不考虑自己的“管教”是否恰当、怎样管教才能更有利于子女成长。当然,他们也从来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
三、相关建议与思考
当前,农村居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有效地满足这种需求,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应是各地教育管理部门需着力解决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继续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
根据河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底,要实现“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举办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举办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则提出,要在“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实行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或建分园,投入以省辖市、县(市、区)为主实施”。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家庭并没有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这就意味着,在某些地区,政府推行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尚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努力做到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管理网络。对已经设立幼儿园的农村,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幼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对尚未开办幼儿园的“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政府应尽早开设幼儿园或举办分园,以满足当地居民对学前教育的强烈需求。
2.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园的指导和监督
民办园是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加强对民办园的指导与监督。
首先,政府应当对民办园举办者进行培训。使其在规划与设计园所时能依据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做到因地制宜。其次,政府应采用多种措施对民办园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指导,以保障其教育教学的基本质量。再次,政府应制订规范的办园标准,并严格执行。对已有和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不符合办园标准的幼儿园采取相应的整改或撤并措施。
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政府还应建立过程性监管机制,做到随时动态地监控民办园的办园行为。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3.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教学在启蒙学生语文意识、打好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但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如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学生感到无聊单调、枯燥无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它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简便等特点。毋庸置疑,多媒体进入教学领域,就像荒芜的沙漠中出现绿洲,久旱的田地沐浴甘霖,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1.1 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此所谓“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片、录像资料,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感官刺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主体地位。
笔者在讲《荷塘月色》时,就用图片、录像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表现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参差斑驳树木的黑影,弯弯杨柳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浓淡相间。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欣赏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些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生活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荷塘月色的高雅、朦胧、幽静之美。采莲姑娘的出现,使课堂气氛达到。美丽的脸庞,悠然的神态,娴熟的动作,婉转的歌声,仿佛仙女下凡,美不胜收……
英国诗人济慈认为:“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通过图片、录像再现课文,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获得欣赏美的喜悦。
1.2 化无声为有声,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困难是人尽皆知的。首先,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经历、思想,与当今有一定的距离。其次,诗歌思想感情复杂,意境丰富,无固定套路可言,难以捉摸。而运用音响渲染情境,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配以色彩鲜明而生动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笔者在讲李叔同的《长亭送别》一诗时,配以委婉的同名歌曲,一种凄凉沧桑的情调把诗人在送友人离去时那种依依不舍、愁肠百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受到感染,脑海中仿佛呈现出孤寂的长亭、苍凉的古道、枯萎的衰草,仿佛看到夕阳弱柳,听到笛声箫残。
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3 化单一为丰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量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囚绿记》一文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寻绿、关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作者将文章命名为“囚绿记”,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国家的命运。这是在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作者表面上讲述自己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实则表现出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多媒体手段这种密集型的信息提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1.4 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人无分身之术。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章题材特殊,如小说、戏剧,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尽管使尽混身解数,也难以完全将复杂的情境再现出来,将多面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上课时总是觉得课文干巴,毫无兴趣可言。
笔者在讲鲁迅的《阿Q正传》时,放了由著名表演艺术家严顺开主演的同名电影片段,专业演员演技精湛、效果逼真、语气恰当,枯燥的平面人物鲜活丰满,将学生的情感细胞完全调动起来,学生随着故事情节时而紧张、严肃,时而拍手、大笑。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的宣泄后,进而领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这样,多媒体语文教学深入浅出,用最直观的手段讲解最深刻的道理,学生在享受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一箭双雕。
2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为了让多媒体高效服务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掀起它的“盖头”,仔细认知,深入了解。古人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十全十美,多媒体语文教学也同样存在不足。
2.1 舍本逐末,华而不实
韩非子说:“华而不实,虚而无用。”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势必舍本逐末,丢西瓜捡芝麻。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等,是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的。但是,凡事皆有“度”。著名作家张贤亮感慨:“能够白首偕老的夫妻,大概就是能够掌握适度感情的夫妻。”同样的道理,要想让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要适“度”。
只有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如果少了学生静下来思考的环节,就和传统的“满堂灌”毫无差别。只顾现象、不想道理,只顾热闹、无视效果,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就会表面化、浅显化,那么,课堂教学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2 角色退化,投机取巧
现在流行的教案型教学软件,使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的教学机制退化。若教师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员,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荡然无存。有些教师为了上课方便,直接下载课件,不做修改,盲目使用,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变授课为应付,变教学为投机,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初衷置于脑后。
“开源方有活水”。欲想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首先,教师自然要秉持如此的思维品质。然而,提及语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始终,我们感言渺不可及。王荣生教授曾论:“我国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阅读方式的变形乃至变态。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取向,就是要养成学生常态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读罢嘉言,精心思之,不无要理。显然,透过一抹悲凉,我们应该重拾信心,在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上悲壮、甚至孤独地前行。而这,或许亦该成为语文教师培植批判性思维的重心。具言之,文本解读便是其中一条重要门径。下面,出示笔者所撰《“窗”的隐喻:苦觅生命的平衡――摭谈的主旨》一文片段:
很多教师会以“爱绿”、“恋绿”、“囚绿”、“释绿”、“怀绿”为线索来解读《囚绿记》,并将陆蠡因从事抗日文化工作而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作为背景资料,认为文中的“我”,就是“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藤”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性格。如果说“绿藤”代表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品性的话,那么,“我”在“囚绿”过程中又饰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仅此一问,就会让民族性格沦变得脆弱不堪。
细读文本后,我生发两处疑惑:一是我们该如何释答“窗”多次出现在文中?二是作者在文末除了担心再见绿藤后面生外,为何还惦念着圆窗?
陆蠡的孤寂天性注定了“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当“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这时,那间陋室在客观上对陆蠡的孤独、寂寞的天性形成了一种庇护。此时,“窗”便扮演着对客观世界与心灵世界既阻隔又分割的角色。而“带有小圆孔的窗”又为孤独情感底色中的心灵内部交流提供了可能。这是“窗”的第一重隐喻。
另外,绿藤于屋内屋外有两种生长状态。屋外的生长是符合理智的,而进入屋内则有违理智,是迫于“我”孤独催生下的变异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藤的两种生长境遇背后负载着作者理智与情感的两端。而“有小圆孔的窗”则为“我”的情感与理智的碰撞提供了一种可能。当“我”迫于外界压力,最终放弃囚绿后,“有小圆孔的窗”实则已经成为了其内心情感与理智艰难交锋的见证。这是“窗”的第二重隐喻。
显然,我们一味沿承旧说陈料,是不能在文本解读上有毫末进步。所以,在《囚绿记》一文中,文末“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一句,既包含了作者的忏悔,更潜隐着一份人生诉求――期待生命的平衡。多做一点类似于这样文本细读,对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颇有益处。自然,以此为基点,不论教案设计,还是教学方法拟定,亦会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境界。
另外,古诗文阅读,特别是语辞考释方面,更是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一片开阔天地。语文教师在备教文言诗文语辞时产生的疑窦,往往能激发出教学设计的灵感。例如: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中“向”,教材无注。按常理推解,我们易将其释为“朝向”。这,也存诸众多教参资料中。实际上,王瑛先生在《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一书中认为,“向,又犹云‘在’,亦为介词,多与方位词连用,组成方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如,“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因话录》卷三)
自然,我们便可以重新检视“独留青冢向黄昏”:“在黄昏中,唯独留下了一座青冢”。细味其里,兹解不仅顺于文意,更谐于意境。备课及此,于此句鉴赏,笔者设置了一道讨论题:“‘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向’可解为‘朝向’或‘在’,你认为哪种理解更好?”讨论中,有学生认为王昭君的“青冢”前是有墓碑的,那样便使“朝向”(向)夕阳有了着落;但也有学生会持“向”解为“在”的说法,认为于“青冢”而言,无碑之凄凉更与昭君生前的伟绩形成反差,加深了杜甫忧国忧民反而壮志未酬的悲情。就后者所答,平心而论,难道不是我们苦苦期待与孜孜寻觅的那种文学品鉴吗?兹例,不仅展现出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范例,更彰现了这种思维巨大而独特的魅力。
下面,再谈谈开展“文本解读”与“语辞考释”工作可能凭依的书目。“文本解读”而言,首推孙绍振教授的《文学性讲演录》、《细读名作: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等,当然亦可参看王荣生教授所著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等书籍。“语辞考释”方面,扛鼎之作首荐张相先生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和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王瑛先生的《诗词曲语辞例释》、《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宋元明市语汇释》以及陆澹安先生的《戏曲词语汇释》、《小说词语汇释》等辞书亦有重要参备价值。
有些文本解读与语辞考释,其深难度远远超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层次。如何“由深入浅”地定位于中学语文教学?这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为偏爱简单,便“执迷不悟”;我们要鼓足勇气与调动机智,因为,我们始终渴望确证!
二、行于兹意在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护
批判性思维,远远不应止步于教师本身。她,更应走向学生心灵,因为,学生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那么,当自身具备了一定批判思维能力时,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承递给或者开掘出学生的这种能力。多数情况而言,面对一些问题,看似学生无法以批判思维应对,但是,只要教师适时引导,结果往往意想不到。开掘胜于传承,这,便是此部分取题为“养护”的深意。下面,出示我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堂片段。
师: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林教头被逼上梁山的原因。请同学们思考并畅所欲言。
生1:我觉得是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
师:嗯,你的理由呢?
生1(迅速翻阅书本):课本第4页(笔者按:教材版本为2004年人教版,下同)上说道,“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还有后面,第8页上,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事?且吃我一刀!”这些语句,都说明林冲上梁山,是因为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
师:有道理。你的观点和很多教参不谋而合。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觉得李小二也有影响。
师(惊讶):这个观点有意思。你具体说说。
生2:我只是一种感觉,因为文章前半部分,施耐庵用了不少笔墨来写李小二。这,应该不会一点作用都没有吧?
(众生笑)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读这个部分。
……
上面这个课堂片段,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后面。课上,笔者带领学生深入研读并认真分析了李小二在林冲上梁山中的“积极”作用。课后,笔者整理出《“李小二”:周全林冲性格转捩因缘的关键人物》(待发)一文。现摘录部分。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此处,施耐庵以林冲的行为作结,似欲显露林冲的某种性格心理,然而,有了前文的阅读感知,我们能明确感觉到,此段的叙事主角实为李小二。那么,于此句的解读,仅从林冲的角度就似乎显得粗糙与浮浅。细读并系联“李小二两口究竟缘何‘欢喜’?”来思考,我们便不难建构出一个完整而合理的思维链:主动与林冲相识,关怀备至,貌似答恩之举,实则潜隐着有所求之欲。再者,细读李林二人的对话后,我们明显感受到李小二前后语意的龃龉。前面两次,他处处提醒林冲要“堤防”与“仔细”,后面,林冲临走时,他却说“休要疑心”。实际上,林冲对自己即将到草料场之事颇有怀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省略号所省内容,正是林冲疑窦丛生的地方。这,明眼人一望便知。那么,一向“勤谨”的李小二怎会不感知到其中的不妥呢?
所以,李小二的心理已然从开场时的“有所求”,慢慢转向为“有所惧”。实际上,林冲临别之际的两人对话,绝不是一般的话别。其后,直逼读者阅读心理的是,“有所求”的李小二开始逐渐失语,“有所惧”的李小二开始抛出远离林冲的暗语。因为,此时的李小二深知,现在的林冲已不是彼时的那棵“摇钱树”,而是一个祸患即将接踵而至的“风雪圈”。
“生成”已经成为教改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关于“生成”,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定义:教师在预定教学目标及过程之后,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情势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巧妙地调整教案,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让学生积极表现,张扬个性,使课堂教学朝着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利的方向发展。
一、“生成”的决定因素
(一)课堂教学的不稳定性
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估计课堂中会产生的种种现象,也无法给课堂教学铺设一成不变的“轨道”。课堂是一个多元化的操作系统,它不是一台规范操作的机器,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存在许多非预期性的因素。
教师只能做一个“领航员”,尽管熟悉这一段航程,他还是不能完全控制各种因素,只能随机应变,带领学生在课堂发展的波峰浪谷里“浮沉”,巧妙地绕过一个又一个礁石,从而到达终点。
(二)学生个体的发展性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课堂都像是陪跑员,随着学生的发展而活动和运行。随着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在课堂中越来越充分地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复杂起来。他们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合作关系,同时还是“对手”关系。教师设定的环节,往往由于学生真实的表现、智慧的体现,而使“轨道”发生了扭曲或过于狭窄而限制了前进。为了促使学生个性更好地发展,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采取相应的措施,让课堂“生成”的价值得到实现。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的空间里,大胆地自主探究。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投入真情,教师悉心倾听,循循善诱;在师生的信息交流中,智慧在碰撞,心灵在交融,语言和精神在生成。
二、“生成”的对象
(一)生成“面”――阅读专题
“动态生成”的理念强调开放性,这就强调教师不能主观、单向性地设定教学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经历从无疑到有疑的过程。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众多的“疑点”进行排队、筛选,从而“生成”阅读专题。
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时,学生充分读书后自由提问,教师根据学情确定阅读专题:作者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他能听到这样丰富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走进文本深处,走进教师、学生心灵的深处,在读书中、在各抒己见中,获得知识的不断生成。
(二)生成“点”――精彩瞬间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到对文本的研读之中,积极参与到对文本的探索和创造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善于倾听,就会发现,不少语言训练点、学生独特的情感和思想随机生成,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瞬间”不期而至。
在《囚绿记》的教学中,一位学生对“植物是多固执啊!”中“固执”一词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应该用“顽强”“坚持”“有个性”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导致了“语言”的生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巧妙地启发,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恰当。
(三)生成“线”――课外延伸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情感涌动的课堂,是一个情感有序流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生成”,进一步开放课堂,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引向课外。
在《都市精灵》的教学中,在学生感悟到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后,我让他们联系周围生活现状时,学生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忧心忡忡。有的学生说:“我们也要为家乡的保环事业出一份力。”教师说:“是呀!你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言。教师趁机鼓励学生建立环保小组,开展“我为家乡环保出份力”的活动,把读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生成”的操作程序
(一)激活学生,充分开放
既然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可变性,教师不妨主动出击,打破以前固定的程式,用探究、自主的学习理念激活学生。教师可改变阅读的立足点,让学生从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角度和文本“对话”。
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执教《孔乙己》时,让学生从崭新的角度去探索:“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学生潜心体会之后,从文本中读出了新意,产生了带有个体色彩的感悟和结论。
学生的思维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主体的发展就运行起来了。教师从一开始就让课堂活起来,这是课堂教学“生成”的第一步。
(二)抓住“火花”,设计“燃点”
学生在用心灵和文本进行交流之后,得到了个体独特的体验。教师则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合作(小组讨论)、大合作(全班讨论)的方式参与“动态的教学生成”,形成一个个“教学契机”。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互相碰撞,产生灿烂的“火花”。此时,教师“顺水推舟”,设计“燃点”即“生成点”,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取得良性循环。
如教学《三个太阳》,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太阳”的含义时,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许多不同的见解。教师先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然后广开言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课堂气氛在“争鸣”中达到了。
(三)挖掘潜力,促进发展
在一个又一个“生成点”的铺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是能动的个体,他们有自我的思维和认知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和创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地释放出来。在“生成”的教学环节里,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创新素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四、“生成”的处理技巧
(一)冷静关注,细心倾听
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全部的精神力量,尽可能地关注整个课堂中的发展趋势。在学生展示自我的时候,教师要做一个细心的倾听者,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聚焦点”及认识等,再经过快速、正确的分析,及时地作出调整。
(二)正确引导,活而不偏
一、注重预习,在学生认真阅读并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生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章的关键语句,并在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在整体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把学生们庞杂的问题整合、归类,进而生成新课的课堂目标。
这样的阅读课堂,不只停留在解决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的浅层上,而是在开课之后即可直接进行阅读思维的碰撞、阅读感悟的交流。
如黄厚江老师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时,用的就是这种目标生成法。一开始,黄老师就叫学生“说说是怎样预习的”,一位男生回答“读了两遍,查了一些不懂的词语”后,黄老师引导学生:“预了读课文、注意生字词,高质量的预习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提出不理解“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句意,黄老师于是又提醒大家是否理解“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句意。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课堂阅读教学的三个目标:“男子汉精神”的理解、小标题结构特点的把握、语言的品味及语句的揣摩。
今年7月在湖北荆州举行的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来自广西柳州的卢涛老师的《合欢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听课时发现,课堂实际教学目标并不完全和听课教师手上的教案相符合,因为她用的也是这种建立在学生认真预习基础上的目标生成法。学生不同,生成的课堂目标当然会有差异,教学过程当然就有了变化。这节课的教学围绕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母亲对合欢树的态度到底如何?第二,“我”对合欢树的态度为什么是矛盾的?第三,最后一段为什么写孩子?动态生成了象征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的掌握。
二、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现场生成课堂教学目标
文本解读的多元理论,加上新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体悟,让一线语文教师敢于放手,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多重对话。这是现场生成课堂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有的教师完全遵循学生的阅读层次,教学《囚绿记》时设计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完后,请你把自己最有感受的地方读给大家听,然后简述自己的感受。
第二个环节: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然后按学生问题的先后顺序进行探究,自然生成各题的答案,教师引导点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让阅读更深入了一层。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
这三个教学环节,动态生成了学生个性思维碰撞、评价质疑阅读材料、个性化语言表达等课堂目标。
目标生成法,摒弃了“绿色象征面对日本侵略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标签法,放手让学生从文本中去追寻蕴含在文字背后的作品内涵、作家个性,同时从常春藤身上得到启发,体味作家对生命的感悟,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三、备课时教师精心设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阅读教学目标
这是目前一线教师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目标生成法,因为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备课时,只需高屋建瓴总体把握,把教学过程设计成简单的三个以内的开放式的问题。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教学过程中具体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得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随机生成。如:
1.比较揣摩之中,动态生成品味语言等阅读目标
如洪镇涛先生教《天上的街市》,先提出示范问题:“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能否改成“天上的明星亮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接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非常丰富了:“定然是不甚宽广”为什么不说“定然是很狭窄”?“请看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成“请看那颗流星”?“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中,“我想”和“定然”是不是矛盾的?“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为什么要加“不信”二字?这两个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些问题有的是有关句式的,有的是有关词语的,有的是有关表达方式的,有的是有关表达效果的。也许一节课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品味方法有了。在具体的比较揣摩过程中,品味语言、掌握表达方式、区分表达效果高低的阅读课目标也就自然生成了。
2.审美情趣目标的生成
比如学习《世界上最美的坟墓》,我在备课时,就预设课堂开头,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美丽的坟墓。结果课堂上得到学生们的答案:
①秦始皇陵②昭君墓③十三陵④古埃及法老金字塔⑤歌德墓⑥中山陵……
这些答案,我是无法预设的,但不是所有的都是最好的。我又引导他们比较哪一座是最美的。思考为什么这个“无人守卫,无人管理”的“长方形的土堆”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学生们必须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参与点拨,让他们明白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朴素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学生们还能在了解托尔斯泰伟大一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朴素乃从华丽中来”的哲学道理。
思考比较的教学中,即渗透了美学教育,也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在动态的过程中达成培养审美趣味的课堂目标。
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修改、转变备课时设计好的课堂目标,生成新的教学目标
这种情形往往表现为一种“意外”。因为它不是教师备课时预计到的情形,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突然袭击”。这类生成,往往是学生推着教师走,推着教学过程往深处迈进,曲线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或者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它最能考验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水平低、经验缺乏的教师,往往会装作没有听到,甚至认为学生在故意刁难自己;稍微好一点的教师,会故意在转述的过程中改变学生的问题,让问题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靠;或者“留作课外思考”之后,不再追究。其实,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教学的“契机”,抓住学生的问题,完全可以引导教学进程往深处和广处进发。
以张洁的《捡麦穗》为例,在备课时我依据资料“这是一首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的评价,预设“让学生理解并体悟这种‘人间挚爱之情’”课堂目标。可是在课堂上,有学生大声提出:白纸黑字,“我”天真纯洁地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就是为了“要天天吃灶糖”!我及时抓住学生这一“契机”,在肯定学生阅读仔细头脑反应快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天真烂漫的“我”,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就为“要天天吃灶糖”。这给我们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