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18:05: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岗位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明确了目标,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老师明确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目标,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掌握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欢迎你)。力争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为此在受培训过程中,我总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求真务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二、通过多种方式,求实创新
本次培训,我积极参加以科组为单位开展的集中学习,案例分析、交流研究、互相听课平课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积极参加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主要方式有专题讲座,各级课程培训人员做的专题讲座,并接受培训人员的指导,有疑难直接向培训人员寻求解答,与培训人员和老师们共同研讨交流。积极参加参加参与式、交互式、探索式、交流式等互动的培训,坚持用新课程理念统领培训的全过程,用课程的最新信息和最新动态贯穿培训过程。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去,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使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尝到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养学生的的创新能力,所以我在上课时总是以交谈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扬教学科的观点和原理,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了解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磋的教学的确使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了促进作用,学生对此很满意,对化学课堂教学颇感兴趣。
除了温习10月份在华南师范大学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我还阅读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习得性无助》、《请让我慢慢长大:亲历华德福教育》《物理参考》等书籍和期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经过自我学习,我在从教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设计教学过程。
2、注重过程,关注科学探究的学习目标。
3、使物理更加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4、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5、改变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6、根据考试大纲说明进行教学,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二、认真备课,师生互动。
我们学校用的是“xx版”新教材,这套教材与旧教材有着很大的不相同。为了熟悉教材,我把选修3-1、选修3-2和选修系列教材仔细阅读了两遍。我们不但要熟悉教材,而且要大胆去处理教材、资料的内容,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资料的内容进行增加和删除。除了熟悉复习资料之外,每上一节课,我还阅读一定数量的参考书和有关习题书。
在备课过程中,备学生也是一个重要环节,3个班的总体情况基本一样,但各个班里面学生物理成绩参差不齐。有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有的学习能力比较差。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我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举例子,多从生活中去学习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也是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物理老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以前的观念往往是把实验和操作技能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物理实验有着更加宽广的含义,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科学探究方式能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它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形成结论和进行交流、讨论一系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方法、经历、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每次实验,我都在器材上作充分准备,在教法上精心设计。
我十分注重师生互动教学。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重内容,让学生对一些物理实验和物理问题进行相互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利用这种方式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中,会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智慧,有时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论和收获。这也是在备课时难以想到的。
全面摸清我村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的培训持证情况是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实现“应训尽训、应考尽考、应发尽发”的培训目标,我村严格开展检查行动,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一)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操作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所操作的项目类别是否与操作证所注明的类别一致;
(二)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对特种作业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相关档案;
(三)特种作业及人员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四)特种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佩戴使用情况;
(五)企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等情况;
(六)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情况。班组长培训情况;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落实情况;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培训落实情况。
二、检查情况
根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三项岗位人员”培训持证情况普查及企业安全培训专项检查,严格依照安全生产培训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到认真细致、高度负责,确保不走过场。从该项检查行动开始至今,我村组织检查行动1次,共出动人员16人次,对5间企业进行细化检查。发现其中4家企业从事特种作业人员5名,均为低压电器作业人员,已取得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频发的资格作业证,经我村安全办人员查询,其证件全部信息真实,并在证件的有效期内,同时督促各企业单位负责人与特种作业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相关的台账记录。
三、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查无证上岗行为
一. 新员工培训目的
二. 新员工培训程序
三. 新员工培训时间、地点及内容
(一) 就职前准备工作
(二) 岗位培训
(三) 课时安排
(四) 培训与考核
(五) 讲师风采
(六) 课程表
四、 新员工培训资料
五、新员工培训所需填写表格
Ø 新员工岗位培训反馈表(表一)
Ø 新员工岗位培训计划表(表二)
Ø 培训效果调查表(表三)
Ø 新员工岗位培训总结表(表四)
一、新员工培训课程目标
急诊岗位的特殊性与经常面临的紧张度导致了急诊工作环境的高压力状态,这对急诊护士的专业素质,应对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刚刚步入临床工作的新护士而言,如何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士的角色换位,尽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在从事专业早期给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有利于专业成长及发展,有利于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1]。在医院及护理部连年成功开展岗前培训后,本科室也着手于科室内岗位培训,4年来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报告如下。
1对象
选择本科室2009――2012新招收的护理应届毕业生共38名,女28名,男10名,平均年龄23,除一名学历为硕士外,其余均为本科。
2培训内容及方法
2.1培训过程①新护士报到后首先参加医院及护理部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介绍,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及优质服务,护理质量管理及病人教育管理,关护理念,CPR及14项基本护理操作等,并通过相关考核。②进入临床科室后进行科室岗位培训,完成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
2.2科室培训内容根据急诊工作背景及需求,培训主要有传统培训项目:科室介绍,工作环境,职责制度,急诊常见护理常规,护理操作,工作流程,抢救设备及仪器使用等;特色培训项目:急诊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护理信息系统管理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急诊常见护理常规、操作、仪器使用请科室资深护士以授课的方式讲解急诊工作流程及常见急症处理,如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流程、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流程等。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自学包括内、外、妇、儿急症理论知识。组织观看技能视听教材,老师在旁讲解急救流程中相关急救仪器的使用操作、医护间的配合等,然后组织练习,老师点评指导,适时评价总结,进一步提高新护士急救技能。
2.2.2急诊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2]。对安全管理的学习包括环境安全,病人安全-6项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员工自身安全。通过停电、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详细讲解及具体事例分析加深新护士的安全意识。另外,组织学习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的意外事件(Event、Near-miss)报表,持续质量改进(CQI)项目,主要涉及分析护理错误发生原因及危害性和补救方式,总结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改进护理操作和服务流程。
2.2.3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应对工作场所暴力在急诊科有极高的发生率,针对医院及急诊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可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3]。科室内有专门关于暴力应对的培训和管理[4],一方面介绍中国医疗现状,工作暴力发生时间及原因,预防方法,并进行了顾客服务意识培训,包括语言、仪表、操作,流程、书写等的优质服务,避免暴力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介绍同事间支持系统,以同事间支持及有效地小组模式促进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使之产生归属感。
2.3科室培训方法
2.3.1岗前培训制定岗前培训手册,在一周内采取自学及讲授结合的方法,对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术及监护设备,抢救仪器进行讲解示范指导。
2.3.2岗位培训第一阶段时间为三个月,进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指导工作方式,在岗前培训基础上熟悉急诊科工作环境。讲解各班职责和工作程序,熟悉各班工作;根据班内患者的护理内容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讲解护理常规;在专人负责带教前提下,完成岗前培训手册中培训项目的check-list,并由科室总带教模拟急救场景,设置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项,进行床边综合考核并通过。
2.3.3岗位培训第二阶段时间为9个月。使新护士逐步适应临床环境,实现从一对一的“跟班”急诊新护士到有独立工作业务能力的急诊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每月根据岗前培训手册,进行理论及操作的回顾,查漏补缺,进一步熟练掌握急诊常见病种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提高急诊临床的护理质量。
3结果
3.1护理理论及技能水平普遍提高在岗前培训考核及三个月床边综合能力考核中,通过率为100%,check-list完成及时,每个月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均以较好成绩(>85分,满分100分)通过。
3.2同事评价较高主要通过带教老师评价、科室同事评价、护士长评价和自我评价。
3.3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科室内新护士的工作意外事件发生率减小。
4讨论
4.1岗位培训提高了新护士考核通过率,激发其在临床中学习的兴趣新护士进入临床后,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相关的学习环境及压力也相对改变,在岗前培训中激发新护士工作、学习、生活动机意识尤为重要[5]。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更能引起新护士的期待与认同。以自主、讨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调动新护士的学习,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在培训后的考核中理论及技能均顺利通过,同时也体现出培训质量,为进一步完善岗位培训提供了宝贵经验。
4.2增强了新护士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角色换位新护士面临学院到治疗、护理、健康宣教等角色转换的压力,应关注他们的需求,如:病情环境适应较差,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缺乏临床经验,病情观察能力差,容易出现差错;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止如何回答等[6]。岗位培训内容满足了新护士的需求,不仅充实了理论操作知识,更是从安全管理,护患沟通,应急处理等多方面引导,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顺利的成为一名专业护士。
4.3提高新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是新护士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无论怎样变革岗位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始终要放在重要的位置[7]。在岗前培训中统一培训使其在上岗前就打下扎实基础,在其后的岗位培训中反复复习,并在临床中得以较好的应用。
4.4提高新护士的职业素质在系统的培训中,新护士的业务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理论学习与临床工作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护士的提高。通过护理文化、制度及优质服务等人文理念教育不仅让新护士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更激励护士产生集体归属感,从而促进整个护理团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夏吾吉.浅析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98:78-79.
[2]曾任英,钟伟英.新护士岗前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80-81.
[3]陈祖辉,王声.护理学杂志[J].2004,19(15):3-6.
[4]潘红英,桂蒙,孙蒋会,等.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45-447.
一、新职工培训
对一个车间来讲,搞好新工人培训,使他们在学徒期间就受到正规训练,较扎实地学到本工种所需的初级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对提高车间的生产率,保证车间的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工人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新工人在参加工作后,首先应集中进行入路教育、技术理论及实作技能的培训,经集中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分配到车间,分配到车间的新工人应继续接受技术理论及岗位实作技能的培训,对于这一期间的培训,车间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分配到车间的新职工,尽快了解其最基本的情况,积极地诱导他们安心本职工作,重视安全生产,遵守劳动纪律,重视业务学习。
2、因为新职工在工作实践中学到的知识,比从书本中获得的要丰富,适用得多,所以对所有新职工都应按规定进行岗位培训。车间、班组应重视新工人上岗后的培训,帮助选好师傅,经常检查培训情况,总结培训经验,提高培训质量。
一般来说,新职工在成长为熟练的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单一动作形成期,在这个阶段里,新工人在师傅的指导下,按照操作规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习。其特征是动作呆板、生硬、不连贯、不协调,思想紧张,通过师傅的演示和校正,正确掌握生产的单一动作;二是基本动作形成期,在这一阶段,新工人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将单一动作贯穿起来,按操作规程进行单项技能的练习;三是单项技能形成期,在这一阶段,工人的单项生产技能已较完善,各项作业能有机、有序协调地进行;四是生产技能形成期,在这一阶段,工人的技能已能按生产的要求最佳地组合,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
针对新工人掌握技能的四个阶段,车间应按阶段分月下达培训计划,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新工人的技术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
二、上岗后岗位培训
所有职工(包括定职后的新职工)的岗位培训,是实现劳动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这一工作,应由班组、车间会同段职教科共同完成。
(一)发挥三级教育网的作用,不断提高工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及自觉性。
(二)在岗位培训上,应采取“四针对”的作法,其主要内容是:
1、针对事故案例进行培训,结合事故案例进行培训。车间找出铁道部、局、段内的近期的事故通报,组织工人结合规章和技能知识进行讲解或讨论,包括事故类别性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排除方法及防范措施,对由于技术不熟练和违章所造成的事故,尤其应对规分析,并且根据当前的条件与环境,重新修订防范措施。
针对事故案例进行培训,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为它是铁道部、路局、段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培训教材,时间越长,积累越多,因此运用案例进行培训,掌握内在规律、特点,才能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2、针对季节不同进行培训:就列检车间来说,列检工作一般分为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过冬。职工培训应根据不同季节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现场条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相关的培训。通过季节性工作的安排,才能使职工学到不同季节的作业办法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
3、针对不同工种进行培训,段各车间中各种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侧重面,尤其对特殊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更为重要,车间应该针对不同工种的工作性质,制订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
4、针对不同作业性质进行培训,各个车间情况不同,每项工作都有不同作业标准,车间应结合学习或每周的作业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这样体现出及时、准确、实用的目的,可以收到易学易懂易会的结果。
通过“四个针对”组织班组进行岗位学习可收到逐步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的目的。
(三)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多种形式,就是在车间中推行“四个一”的培训,即“每日一问”、“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
“每日一问”,即工班长利用早点名或晚总结的短暂时间,针对当日的生产性质、特点,以学标、对规为主要内容问有关人员进行提高,对问题回答的成绩,记录在册,日积月累,作为考核职工学习成绩的依据。
“每周一课”,班组利用不少于3小时的业余学习时间,依照月初制订的学习计划,系统地讲述技术理论知识,及有关[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规章条款的解释,要求职工有学习笔记,课后应有课外作业。
“每月一考”,车间掌握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进度和效果,每月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与当月生产奖金挂钩。通过月考,可以激励职工学习技术和岗位练兵的积极性,有利于工职工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引言
岗位培训是以在职职工为对象的培训工作,在职工中开展岗位培训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保证岗位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在培训时间上,坚持以短为主,长短结合;在学习内容上,坚持以学规章为主,学技术与学规章相结合;在解决工学矛盾上,坚持以自学为主,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在考核问题上,坚持以考评为主,考试与考评相结合。企业管理中的岗位培训工作应落实在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新工人培训,二是上岗后的岗位培训。
一、企业的新工人培训
对一个企业来讲,搞好新工人培训,使他们在学徒期间就受到正规训练,较扎实地学到本工种所需的初级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集中进行入厂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技术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分配到生产岗位并应继续接受技术理论及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对于这一期间的培训,班组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分配到班组的新工人,应尽快了解其最基本的情况,积极地诱导他们安心本职工作,重视安全生产,遵守劳动纪律,重视业务学习。
(2)由于新工人在工作实践中学到的知识比从书本中获得的要丰富、适用得多,所以班组长应帮助其选好师傅,经常检查培训情况,提高培训质量。
(3)一般来说,新工人在成长为熟练技术工人的过程中,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单一动作形成期,新工人应在师傅的指导下按照操作规程,一步一步地练习。其特征是动作呆板、生硬、不连贯、不协调、思想紧张。二是基本动作形成期,新工人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将单一动作贯穿起来,按操作规程进行单项技能的练习。三是单项技能形成期,工人的单项生产技能已较完善,各项作业能有机有序协调地进行。四是生产技能形成期,工人的技能已能按生产的要求最佳地组合,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 针对新工人掌握技能的四个阶段,企业教培部门应按阶段分月下达培训计划,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新工人的技术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
二、岗位在职培训
所有职工(包括定职后的新工人)的岗位培训,是实现劳动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这一工作,应由班组长、工段区干部会同企业教培、人劳部门共同完成。
(1)发挥三级教育网的作用,不断提高工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岗位培训上,应采取“三个针对”的做法,这是岗位培训的重点之一。其主要内容是:①针对事故案例进行培训。从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内选择近期发生的事故,组织工人结合规章和技能知识进行讲解或讨论,包括事故类别性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排除方法及防范措施等。对由于技术不熟练和违章所造成的事故,尤其应对规分析,还应根据当前的条件与环境,重新修订防范措施。结合事故案例进行培训,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可以掌握内在规律、特点,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②针对不同工种进行培训。班组中各种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侧重面,尤其对单独作业人员的培训更为重要,因此班组应制订不同的学习培训计划。③针对不同作业性质进行培训。每项作业都应制订作业标准,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体现出及时、准确、实用的目的。通过“三个针对”组织班组进行岗位学习可达到逐步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的目的。
(2)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这是岗位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二。多种形式,就是在班组中或工段区推行“四个一”的培训,即每日一问、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每日一问,即工班长利用早点名或晚总结的短暂时间,针对当日的生产性质、特点,以学习标准、对照规章为主要内容向有关人员进行提问,对成绩记录在册,作为考核的依据。每周一课,即班组利用不少于3小时的业余时间学习,依照月初制订的学习计划,系统地讲述技术理论知识及有关规章条款的解释,要求职工有学习笔记,课后应有课外作业。每月一考,即掌握职工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进度和效果,每月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与当月生产奖金挂钩。每季一赛,即每季班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班组之间、工人之间的技术表演赛、岗位技能赛,并授予优胜者“学技术标兵”、“岗位能手”、“质量标兵”等荣誉称号。除此之外,班组还可开展抢答赛、黑板报比赛或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形成学先进、学技术的良好风气和比、学、赶、超的可喜局面。
(3)班组长、工段区还应针对上级下达的培训计划,积极选送合适的人员出外培训,不能因生产人员紧张而推诿敷衍,对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应享受的待遇不能减少。培训回来后,企业教培、人劳部门应根据其表现及成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鼓励职工正确地对待这种培训。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企业各岗位的新老职工,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岗位培训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其工种所需要的技术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爱民.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04-02
小儿的生理以及病理特点等均与成人有着显著差别,因而其专科诊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对小儿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均提出了更特殊、更高的要求[1-2]。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科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巧,本研究对小儿外科护理人员中开展了为期1年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岗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在岗小儿外科护理人员24名,年龄在25-44岁之间,平均为(31.2±3.5)岁;护理人员职称分布:17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文化程度分布:19名为大专学历,5名为本科学历。所有护理人员均明确研究目的及流程,均自愿参与并且能够配合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理论准备 由院内小儿外科的3名医学专家、4名护理专家以及10名教研室人员组建培训设计专家小组。主要负责系统岗位培训内容等相关事宜的设计、实施以及规划。培训内容主要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人文素质三方面的内容。
1.2.2 人员准备 护理理论的授课教师:学历在大专以上,临床护理经历>15年,儿科护理工作经历>10年,职称在主管护师以上,具有专业的临床带教以及理论授课培训经验。临床医学知识的授课教师:学历在硕士以上,临床医疗经历>5年,小儿外科医疗工作经历>3年,具有专业临床带教以及授课培训经历。均经专家小组面试以及综合考评决定,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熟练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技能、良好的授课方法、较强的语言沟通及逻辑思维能力。本组18名理论培训教师以及5名技能培训教师。
1.2.3 实施方法 ①培训前考核:在培训前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进行考评,由专家小组制定3份考核试卷,均经效度以及信度检验,无显著差异。随机抽取1分进行考核,以初步评估理论水平。②培训过程: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培训,理论培训2次/月,2-4学时/次,培训时间为12个月,总学时为60个学时,根据护理人员的力创工作量进行调整。授课方式为教师课堂授课,并辅以病例讨论、讲座、业务学医以及护理查房等。教学形式多为照片、动画、视频等,每2周进行1次晨间护理查房以及业务学习,以巩固当月课程知识,并实施重大病例讨论,以避免临床护理隐患的发生,严格控制护理质量。以教师现场演示、多媒体光盘演示以及模型操作训练等方式进行集中技能培训,并以临床技能实践为辅助,以提高操作技能掌握的准确度和熟练度。③培训效果反馈:在结束当次课程时,由学员评价教学效果,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意见和要求等。由研究人员收集和集中反馈意见,并总结出反馈意见以及建议,及时与教师沟通,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1.3 效果评价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集中理论以及技能操作考试,并对其进行自评以及满意度调查。其中,自评问卷由专家小组研究制定并修改核查。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以经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χ2检验,P
2 结果
2.1 培训效果评价 本组24名参训人员均接受考核,培训前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57.8±7.9)分,技能考核成绩为(64.9±10.8)分;培训后依次为(90.3±3.5)分、(91.7±3.6)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
2.2 效果自评结果 结束培训后,参训人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为100%,其中10名非常满意,14名满意;培训方式:14名非常满意,10名满意,满意度为100%;授课教师:8名非常满意,15名满意,1名不予评价,满意度为95.8%;时间安排:10名非常满意,13名满意,1名不予评价,满意度为95.8%。调查参训人员对培训作用的评价,其中,100%的参训人员认为培训可提高工作信心,95.8%认为可增强护患沟通以及提高学习能力,91.7%认为可增强人文精神,83.3%认为可增强执业能力。
3 讨论
护理学的操作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均很强,护理人员需经过严格、系统、专业的培训以及临床实践方可满足临床需要。小儿外科患者多为不能表达或者无法准确表述其病情,且病情变化较快,这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2-3]。对小儿外科护理人员实施系统岗位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并改善其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小儿外科护理岗位的需求。由于小儿外科患儿较小,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不足,因护患沟通难度较大,如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及沟通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对患儿的病情评估以及医护方案制定[3]。
总之,在小儿外科护理人员中实施系统岗位培训,可提高其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执业能力以及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羽毛球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使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在世界上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在大众健身方式的选择上羽毛球运动也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因此羽毛球教练员不管是在大众羽毛球运动还是竞技羽毛球运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大众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竞技羽毛球运动的提高。为保证羽毛球教练员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我国羽毛球教练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训练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就来自北京、天津、吉林、辽宁、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西、甘肃、湖北等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羽毛球教练员的基本现状做了相关调查。主要从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区域状况、专业素养、技术等级、参加培训的情况以及对培训授课情况和需要改进的部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羽毛球教练员的专业素养提供指导,与竞技体育及大众体育相结合,促进我国羽毛球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捍卫中国羽毛球运动名副其实的强国地位。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针对羽毛球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区域状况、专业素养、训练能力、运动技术等级、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及岗位培训中需要改进的方面等方面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2.访谈法。在调研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教练员岗位培训及训练相关授课内容与专家、教练员、队员等进行的交流、问答、做笔记等形式相结合。
(二)归纳分析法
对获得的照相、笔记、问卷等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概括性的逻辑分析研究。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羽毛球教练员基本现状分析
1.羽毛球教练员性别年龄结构分析
年龄结构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个年龄段人数的比例关系,教练员年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人才群体的创造力[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教练员的男女比例不协调,男性多于女性。据资料表明,教练员出成绩的最佳年龄段是40―50岁[2]。据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岗位培训的教练员年龄结构分布基本合理,26―35岁年龄段的教练员比例相对较多,教练员趋于年轻化,由于现代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任务相对过去更为繁重,因此羽毛球教练员队伍年轻化是比较有利,而且还有利于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整个羽毛球教练员队伍更富潜力和朝气。(图1)。
2.羽毛球教练员的专兼职和任职年限结构分析
图2显示我国业余教练员和兼职教练员占的比例最大,而专职教练员少,并且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专职教练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34岁之间,说明我国职业教练员年轻化,训练经验不是很充裕,可以由经验丰富的老教练给予指导,年轻教练员利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来促进我国羽毛球运动事业的发展。同时业余教练和兼职教练的发展与提高,为我国大众羽毛球的发展提供有力资源。
教练员的执教年限也反映出教练员的经验水平,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基本在1―4年,一方面跟教练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教练员业余、兼职较多,没有把羽毛球的训练作为自己的主要职业;专职教练员大部分只刚退役的运动员,执教年限相对较短。
3.羽毛球教练员学历结构分析
据表4显示,教练员的学历主要是本科学历,研究生和中专学历占相当一部分,说明我国羽毛球教练员基本专业素养处于高水平阶段,能够运用羽毛球专业相关交叉学科进行训练,基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
(二)我国羽毛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情况分析
1.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
对本次参加岗位培训的教练员进行调查,其以前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结果显示如图6:多于三分之一的教练员之前从未参加过岗位培训,有一部分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很少,说明我国教练员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不是很多。
2.教练员对岗位培训的认知度分析
通过设计问卷教练员对参加岗位培训的必要性调查分析,结果显:75%的教练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可见岗位培训也是教练员进行自身继续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提升自己的主要途径。也希望相关部门也能够更加合理、规范的开展岗位培训,满足教练员的需求。
3.教练员对中、高级岗位培训的期望程度分析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此次培训48%的教练员对中级、高级教练员培训有非常高的期望,也说明羽毛球教练员也非常希望通过某些形式更新自己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优化知识结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参加岗位培训的教练员年龄结构分布基本合理,教练员趋于年轻化,教练员的男女比例不协调,男性多于女性。
2.我国业余教练员和兼职教练员占的比例最大,而专职教练员少,职业教练员年轻化。
3.专职教练员大部分是刚退役的运动员,执教年限相对较短。
4.我国羽毛球教练员基本专业素养处于高水平阶段,能够运用羽毛球专业相关交叉学科进行训练,基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
5.多于三分之一的教练员之前从未参加过岗位培训,有一部分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很少,说明我国教练员学习的机会不是很多。
6.75%的教练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参加培训,参加此次培训48%的教练员对中级、高级教练员培训有非常高的期望。
(二)建议
1.尽可能提供一些渠道、途径能够使教练员不断更新自己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的培训。
2.希望相关部门对羽毛球教练员定期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优化其知识结构。
3.举办各省市羽毛球教练员之间的比赛或交流大会,切磋球技,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羽毛球教练员的整体水平。
4.规范羽毛球教练员队伍相关制度,严格岗位考核制度,争取做到全国羽毛球教练员持证上岗。
5.对于教练员的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全面化。(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二、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实践教学,我们从培养目标制定开始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包括电路、高压电技术、电机学、数字电子、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电工工艺、仪表安装与调试、断路器拆装检修等实习,增加了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去变电所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内容,包括隔离开和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长用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无功补偿和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为去电厂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了“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内容,包括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
三、实训教学内容的落实
增加培训场地和设备,根据强化实训的内容,对已有的电工工艺实训室、电能计量实训室、PLC实训室、输电线路工艺实训室进行了评估。根据需要增添了部分实训设备,包括高压隔离开关、气体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测量仪表等。新建了输变电控制实训室,购置了10千伏电气控制系统,包括10千伏输入系统、电力变压器、低压输出系统。在利用学校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我们还与一些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的关系,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培训。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选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动手能力的培训。教师负责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不仅会操作,还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这样操作。师傅的指导作用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安装等方面提高动手能力,达到熟练的程度。时间安排。专业岗位的训练时间安排采取了如下办法:一是充分利用实习时间。二是利用好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最后一学期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岗位培训结合进行。学生可以搞毕业设计,也可以不搞毕业设计,而进行提高动手能力负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并写出半年岗位培训的经验总结即可。三是结合专业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按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把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分成相对应的小组来进行,这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在白天进行,也在早、晚和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进行。培训制度。为保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训的质量,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定。一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包括人员的选择要求,在培训中的责任,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二是对受培训学生的的要求,包括按时参加专业岗位培训,在培训中虚心学习,认真刻苦。培训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保证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质量。检查。按照培训制度,输变电系对专业岗位培训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学院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认真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教学人员和学生进行表扬,对教学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培训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及时解决。结果。通过强化的“变电所运行与维护”和“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专业岗位的训练,使经过训练的学生在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拆装检修;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等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受提高动手能力培训的学生普遍感到:通过这样的培训,个人在一个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强了许多,毕业后在该岗位工作,心里有把握多了,这样的培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