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15:42: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研讨会会议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术研讨于上午9:15正式开始,上午是大会主题发言,分上下半场,上半场由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和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主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莫荣研究员以“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为题,指出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结构性矛盾突出并解读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劳动力供需矛盾的相关政策。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在“人口红利的终结与经济增长的减速”主题演讲中强调应对我国经济增长减速需要制度创新,特别是社会制度的改革,他认为很多就业问题的产生可能其实并不在于就业政策,而在于整个社会制度安排有问题,如果宏观的社会制度问题不解决,仅仅从具体政策层面去解决,那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彻底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杨宜勇研究员提出人口红利的终结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教授在“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动向的考察”主题演讲中对我国人口迁移规模/强度、区域模式、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动向做出了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以“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研究:人口流动受益者的责任重构”为题,指出人口流动受益者与责任者的受益和责任应该相匹配,中央政府、城市政府、企业、市民、流动人口各尽其责,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大会主题发言下半场由中国劳动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郑真真研究员在“ICPD20年全球人口形势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演讲中提出人口变化的滞后效应和长期效应,另外,她认为人口本身不是问题,不能敏锐及时地意识到人口变化及其影响才是问题。西安思源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段兴民教授和西安思源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王莉娜老师共同做了“基于复杂系统的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化体制创新研究”的演讲,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来构建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合作模式,运用复杂系统适应性理论剖析了该模式的运作并为该模式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建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谦司长以“城市化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的人口问题”为题,总结了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迁移需要,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谭琳教授在“她们缘何要求与男性同龄退休?”的发言中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女性与男性在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方面相差无几,但是十年来女性实际退休年龄下降,性别差距不断拉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女性职业发展机会和退休生活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建议男女退休应有一个相同的上限和下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童玉芬教授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超大城市的人口增长问题,分析了超大城市人口增长的机制、中国超大城市人口增长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6月8日下午是大会专题论坛,分别是“人口与发展”专题论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专题论坛、“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专题论坛,共有38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专题发言。下面按照分论坛主题对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如下综述。
一、“人口与发展”专题论坛
该论坛学者们发言的内容主要围绕生育政策、生育意愿、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人口、城市化等相关问题。关于生育政策问题,陈友华教授在“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计划生育新去向”的发言中,认为人口计生部门被拆解,本身就表明中国强制性计划生育历史的终结,中国也因此逐渐向后计划生育时代过渡。庄国波教授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认为多年来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中两种对立观点的争论双方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有些问题的产生是公共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与政策本身并无直接的关系。周长洪教授在“影响家庭幸福感的因素”发言中指出,根据六普数据我国家庭呈现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类型特殊化以及老人家庭空巢化的典型特征,这表明家庭发展存在着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家庭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逐步削弱,由此他认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应更多的考虑微观家庭的状况。孙晓明教授以“农村中老年女性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机制研究”为题,建议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女性更年期生殖健康服务。关于生育意愿问题,张建武教授在“广东‘80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言中指出广东“80后”传统的生育观念依然存在,生育意愿出现内部失调,对于开放二胎生育呼声较为强烈。关于少数民族人口问题,马正亮教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变化趋势,艾尼瓦尔·尼吉木教授介绍了新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动,徐世英教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蔡果兰教授介绍了新疆各地区人口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匹配模式。关于城镇化和流动人口问题,朱宇教授在“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延续和变化”的发言中指出,尽管较之第一代流动人口而言,新生代流动人口在个人特征上已发生了有利于其在城镇定居的较为显著的变化,但其在城镇的定居意愿很大程度上仍延续了第一代流动人口的特点,整体上仍未发生从循环流动向在城镇定居的根本性转变。张力教授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多元统计口径给出了更加准确的界定,亓昕教授以对建筑工群体的考察为例介绍了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与困境。刘德鑫教授则介绍了对新型城镇化远郊农村的“上楼”问题的访谈情况。
二、“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专题论坛
该论坛专家学者们就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养老意愿、养老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背景,苏杨研究员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经济影响和应对策略”的发言中从宏观层面论证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任远教授在“适应人口流动性推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发言中指出分户籍、分地区、分城乡的碎片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安排和人口流动性的日益增强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建立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乃至国家整体性的社会保障计划,使不同社会保障项目能够成为有机衔接的整体:褚福灵教授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探讨”的发言中提出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两个方案即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傅志明教授在“从过度保障到弹性保障:欧盟劳动者保障模式的变迁与启示”的发言中认为要建立弹性保障制度,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市场与社会保障的边界,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仇雨临教授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转型与发展路径”为题,提出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转型的方向、路径以及实现转型的条件。关于社会保险以及公共服务方面问题,吕学静教授在“我国失能老人专业照护的缺失与应对”的发言中,触及了社会保障面临的新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护理的需求并提出了五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杨成钢教授对未来十年四川省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养老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差异进行分析:胡苏云教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对医疗保障制度费用上涨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表明医疗技术进步对医疗费用上涨的影响更大;黄健元教授以江苏省为例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平衡基本养老基金进行了研究:肖严华副研究员以社会保障缴费率为切入点来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刘娟副教授在社会保险法的框架下提出了生育保险个体利益的帕累托改进三条路径;张启新副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健康福利便利站”的案例,提出社区养老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
本次研讨会主要对以下4个主题进行了讨论。
一、学科建设研究
关注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一直以来是研究者们的重要学术关际,这方面的研究积累为妇女/社会性别学融入主流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体现了妇女/社会性别学为推进联合国提出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所进行的扎实工作。
因为要融入主流,学科化是必不可少的。妇女/社会性别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中的缺席直接限制到教学与研究的开展与发展,章立明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涉及到三个重要论证:第一,妇女,社会性别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第二,中国妇女学能否对全球妇女学建设作出重要甚至是独特的贡献?第三,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学?她认为学科建设要以解构与建构并重为原则,20多年来通过海外留学与培训,中国妇女学已经拥有了一大批通晓与熟悉西方妇女学的师资队伍与研究人员,使中国妇女学建设进程得以缩短与促进,但单向度建设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妇女学的建设目标,使之成为西方女权主义的附庸,陷入被动建设的境地。蔡慧玲也认为女性学虽然经过了三次发展浪潮,但发展至今仍在学科地位、发展动力和学科价值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而女性学要发展必须处理好理论借鉴与本土创新的关系、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研究热情与学术规范的关系、女性学研究与男性研究的关系。刘文菊在评述祝平燕、周天枢和宋岩编写的《女性学导论》时特别提出,要把女性问题置于性别关系的结构和社会制度中进行分析,并且在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时要坚持性别分析与其他分析视角的结合,防止出现性别研究与其他研究的人为隔离或者简单化的“性别万能趋势”。
课程建设及教学法研究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议题,而且在更多公共课中引人性别视角与专业课程中引入社会性别研究成果同样被关注。本次会议方刚、王宇等人带来了他们在这个方面的探索经验。方刚不仅将所在学校的“女性心理学”改造为“性与性别心理学”,在“民俗与人类学概论”课程中加入了性别教学,还以女性主义教学理念为原则,设计了独特的社会性别参与式教学:让学生走进与社会性别有关的特定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社会性别研究的兴趣,帮助学生通过自我感知与觉悟来完成社会性别角色意识的成长;教师则通过具体教学诠释和践行了女性主义教学的原则:反对权威,强调平等,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王宇的《女性健康管理概论》是在高等医药院校开设的一门女性主义与健康问题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尝试在高等医药教育领域引入社会性别视角,体现了教学实践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尽管将社会性别概念引入高校课堂,有利于青年学生提高社会性别觉悟,但如黎君所指出的问题依然存在:社会性别学课程不是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主流课程;教师对课程内容把握不够;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单一;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还要努力从各方面提高社会性别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刘文菊针对传统大学语文教育的性别盲视,引入社会性别视角,为大学语文课程开启了一扇新窗,拓展了文学理解的新视野。
此外,陈亚亚还以女权在线网站为例,讨论了国内网络女权主义组织发展现状、组织特征、发展前景以及目前遇到的阻碍等。她认为,以传播文化理念为宗旨的网络女权主义组织在国内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国内女权主义学术研究从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大众的女权意识具有特别且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人文学科分支研究
作为主流学者对性别研究的回应,欧阳康在所作的“社会性别的实质及其意义”的演讲中提出了“社会性别的基础是什么,人的自然性问题何以转化为或演化为社会性问题,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者为何多为女性,社会性别问题在东西方的差异尤其是当代差异以及当前中国社会性别问题的时代特点如何”的哲学追问,他认为从让所有的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意义上看,社会性别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时代问题,它不仅有很多实践问题需要探讨,更有很多深层的理论问题需要探讨。王宏维提出女权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当代国外和女权主义立场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显示了边缘群体对知识生产平等权的正当诉求,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方面,并试图在既有框架里对历史唯物论进行补充和修改。对女权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何以可能、或何以不可能的探讨,并不能以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它所引发的是对在当代何以发展的深层思考。戴雪红关注女性主义及后殖民话语对主体和主体性的建构问题,她认为研究女性主体性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的双重角色――既是受害者,也是能动者;二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女性之间的差异,若以“受害者”角色集结女性群体也容易看不见甚至掩盖了这些女性的主体性,必须跳脱同质化群体的概念来看待第三世界女性在其处境中的异质性。倪志娟通过女性主义“知识考古”进一步挖掘了文本中的单一男性话语是如何建构两性对立的基本思想框架和范畴体系,在二元思维模式中,女性和女性的经验被排斥在外,男性按照自己的思维构筑关于世界的抽象理想。这种追求一方面给西方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对现实世界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却又造成了心与物的分离,带来人性的分裂。这是人性的特点还是男权文化传统褒扬精神世界、贬抑物质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恶果?如果精神理想与现实世界可以和解,和解又该从哪里开始?而这正是女性主义知识建构的根本任务。方亚中则对吕西・依利加雷的性差异伦理学做了译介工作。性差异伦理学强调两个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和非等级制,要求承认不同的利害关系,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认识视角。依利加雷性差异伦理学非“一”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解构和建构的相结合,一方面试图冲破“一”的束缚,使女人不被“一”整
合或同化,同时通过三组合解构二元对立;另一方面积极建构女性主体性,发展女性自己的空间,努力实现男女共存的局面,创造两个主体的文化。
历史学科的性别问题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分析与解读,来阐发研究者对历史文本中的妇女地位和女性道德、价值的思考。在厘清史料、揭示和趋近史实方面,张超考察了女留法勤工俭学生作为为女性解放而摇旗呐喊的女性先贤们最后成为有高度觉悟的男女平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过程;李洪河通过研究建国初期因实施新婚姻法这一变革举措所造成的大量的妇女死亡问题,说明仅靠大的社会运动不可能迅速改变旧有的传统习俗,因为新近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罕见地使汉代法律的部分原始条文得以重现。夏增民由此从法律角度判别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图最大程度避免因史料缺乏而造成的偏颇;付翠莲则从古希腊史诗及希腊哲学著作中寻得古希腊人妇女观的倒金字塔式的嬗变轨迹。他们的探究所呈现的传统史学与妇女史的对话与合作,突显了社会性别视角对历史中的女性及历史本身的观察分析。
作为文学学科分支的性别研究,主要关注点仍在性别写作与文化意涵分析方面。其中吴迪对耽美作品及同人女群体作了考察,提出作为一种女性实践,同人女通过创作和欣赏耽美作品,表达了自身对纯爱、自主、平等的向往,但在表达了自主诉求的同时,却显现了男权主导下的女性自卑心态;耽美中“攻方”“受方”关系是女性构建的理想情感关系,也反映了她们无法摆脱渴望得到保护的依赖心理;耽美现象是性别不平等的男权社会的产物,诉求表达本身背负了男权文化的深深烙印,从中可见女性的无奈和挣扎。王浩认为网络文学中表现出的性别倾向十分明显,男性作者的创作似乎显得很“传统”,一方面一定将男性塑造成强者,同时又穷困潦倒,似乎显示出网络读者特别是男性心里的脆弱。女性作者的书写则透露出一种对于父系文化的强烈反驳与颠覆,一些书写常带着一股女性特有的哀怨和病态,也有回肠荡气的侠女豪情;还有通过对丑女的刻画,来表达对男性审美观念的颠覆和对传统美学定势对“身体”界定的反叛,反映出其个体性别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这似乎也表明网络的开放环境下女性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陈力认为东北民间二人转中男弱女强的文化设置和传统文化规定的“男主女从”的两性模式迥然不同,它似乎为女性提供了一种精神释放,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主流文化的女性文化,折射出一种文化现象、社会观念、文化追求,它说明在民间有着与官方文化不同的性别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与来自西方的性别观念不谋而合。除此之外,马藜、胡雪、鲁红霞等都对文学文本加以分析,从中看到女性的生存图景和可悲可叹又可怜的悲剧命运,胡雪对张爱玲小说冷静地审视女性本体,肯定女性的本质及其价值给予了肯定,认为张爱玲为女性意识的开掘开辟了一条道路,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更好地表现女性意识作出了贡献。樊欢欢通过对《发现母亲》的批判,表达了对塑造双性化的新型父母角色的期待,她认为“母亲神话”及其对女性利益的隐形侵害在于,打着维护孩子利益的旗号,单方面规制女,抹杀女性的个体价值,夸大母性的作用以苛责女性,将“母亲”和“家庭教育”划等号,加重了女性的负担和责任。其实这种性别气质的刻板期待也是对男性的伤害。
三、现实问题研究
本次会议研讨议题最为集中的即是对现实的性别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剖析,反映了与会者对女性主义的政治诉求与价值关怀的认同以及对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的思索。内容主要分为4个方面。
1 婚姻家庭问题
王金玲通过家庭权力的分析力图证明,家庭权力是一种立体网状分布,且至少存在着婚姻、代际、个人这三个维度:由于在权力空间中的集聚点不同,占据的权力领地不同,家庭成员拥有的权力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家庭权力性别分布的变化与整个社会一文化大背景相伴随,具有本地化和受多种机制运作控制的特征,即使是女权的扩展,也并不一定就是纯粹的妇女的胜利。她认为,今天中国家庭权力的性别格局就总体而言仍呈男强女弱的不平等态势,在不同维度和权力空间存在着较大的性别差异。贺艳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对“夫妇之伦”的建构而言,一方面在伦理表达上,自由伦理被吸纳入传统的责任伦理之中;另一方面在性别建构上,通过对男性、女性的刻板形象的再次演绎,家庭伦理剧这一当代中国最为流行的大众文化文本正传播着男女两性的性别“神话”,而这正是女性主义学者所要剖析并抵制的。关于婚姻家庭,林秀玲等人对潮汕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所作的社会调查,让人看到在潮汕地区根深蒂固的男权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潮汕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虽较以往有所提高,相对男性却依然极其低下,而最让人心忧的是大多数女性默认自己的客体地位,依附于人,因此呼吁要以教育和法律为根本手段,使女性实现经济和人格的独立,成为家庭社会真正的主体。隋悦、李兴艳等对婚姻家庭制度下的女方权益给予了关注。
2 生育问题
骆桂花在资料梳理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析了回族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国家话语与回族生育文化的性别观念、回族生育文化的变迁等层面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她的研究表明,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生育观在回族民众的头脑中丰富而具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层面都引起了变化,国家政策引导在相关领域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但在传统回族社会,生育不仅仅只是生育,而是连带着人生的终极意义,不能纯用世俗的成本效益来加以衡量。对农村回族妇女来说,生育的冲动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内心的冲动是在几千年文化习俗的深深影响之下,内化到心灵深处的。她们把生育当作人生最主要的使命,把生育上的成就看成是自己人生事业的最大成功。正是这些观念的作用,使得回族社会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变得更加迁延。苗青青提出了中国在应对生殖道感染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由于妇女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生殖健康方面知识的欠缺,使女性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较弱;而且社会性别差异也造成了妇女长期以来处于生殖道感染防治的不利地位,阻碍了感染的防治,很多妇女由于经济、权力等方面的劣势,没有自主能力,而无法获得安全的保障。社会规范与传统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两性的关系,影响着双方享有的权力和各种资源,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往往更缺乏正确的性健康信息。因此对生殖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更需要从医学、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考虑。马藜认为当下影视剧中传播的生育文化、生育观给女性施加着压力,影响着女性的命运,女性在承担繁衍人类生命的同时,接受传统生育文化的规范,逐渐地放弃了母亲自己的权利和需求。而作为参与社会发展的人,保持自我意识是争取权利的基础,是选择健康、寻求幸福及和谐发展的条件。因此人们对影视剧所传播的内容应有所思辨,生育不是女性的全部。齐佳的“尴尬的代母怀孕技术――代母怀孕技术在中国的尴尬处境及其解决途径的思考”揭示
了代母怀孕技术作为现代生殖技术发展的产物在中国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它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并且积极服务于不孕人群;另一方面,它面临着来自伦理道德的声讨和法律政策的禁止,从而引发了社会的激烈争议,而对照国外相关立法经验,中国代母怀孕技术也应采取有限合法化并严格限制的政策,进一步关于规范代母怀孕技术的运用。
对于中国出生性别比逐年升高的问题,周全德、李怀玉认为,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女性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日常生活领域被某些特异的社会因素推向边缘化的一种自身地位下降或自我和群体价值缺失的显著标志,是妇女社会边缘化状态的自然结果。从生活政治的角度看,出生性别比升高与日常生活中性别政治的潜网之功能和作用不无关系,而由这张潜网所促成的家庭性别关系的倾斜及其依附恰是妇女社会边缘化状态得以形塑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高出生性别比问题,关键在于真正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造就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以保证实行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政策,以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
3 农村问题
赋予解除贫困以性别公正、政策公平、赋权妇女的含义是陛别研究与农村研究结合的研究取向之一。与会者不同层面的调查报告反映了农村女性的现实困境。尹旦萍对湖北省Dc乡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研究发现,价值目标中女性的工具化、性别定位中复制传统、性别意识的缺失导致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城乡公正的同时忽略了两性的公正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赋予妇联监测公共政策的权力,提高女性决策者的数量和影响,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并加强对现实社会性别问题的调查研究,以研究促决策。金梅认为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性别歧视文化、社会机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而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对女性自身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已日趋严重。丁玉认为母亲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给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的,留守儿童在家中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这对农村儿童教育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孔海娥也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母亲外出打工,年迈的婆婆成为年幼孩子的抚养者,成为孙辈们的“二度母亲”,由此而带来的是农村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重大改变。刘丹的调查显示,农村妇女的从属地位表现在婚姻赋予的意义相对男性来说要重要得多,婚姻是她们人生意义的基石,妇女的一切幸福均是海上蜃楼,一旦婚姻解体,不管是责任方还是受害方,妇女都将面临各种来自社会的压力,而很多时候妇女对自身的无意识压迫,也加重了她们自身的困境。
4 就业问题
围绕女性人力资本研究与妇女经济参与研究,女性就业与女陛职业发展成为研讨的热点问题。方英认为改革开放前国家依靠强大的政治力量和资源支配能力,通过单位制推行一种“男女一个样”的性别秩序;在市场转型时期,国家的政治理念由追求社会公平向追求经济效益转变,随着单位制的改革以及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市场根据“经济理性”的原则对女性就业造成挤压和排斥。这种急剧的转变使得国家的“男女平等”政策在就业领域面临困境,使中国城市女性在工作中面临的性别秩序发生了很多独特的变化,开始面临就业排斥、职业隔离和女性工资相比男性增长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石彤、王献蜜的研究弥补了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时所缺少的性别维度,并从就业率、薪金、就业行业和职业的性别隔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熊倩认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必须的,男女因差异可能从事不同职业,但并不代表可以将女性置于弱势地位。女性对家庭的贡献不能被看作是私人领域的事情,而应该注重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韩梅认为家政服务实现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事实上质疑了无薪家务劳动的合理性,肯定了家务劳动价值,家政服务也是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座桥梁。关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受阻问题,通过对玻璃天花板含义及成因的分析,张营认为女性自身、企业及政府等各方面都应正视两性差异,应给予女性公平的职业发展起点与机会。为了分析知识阶层女性职业发展窘境产生的外部因素,王瑁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例,重新审视并理解大学组织文化所蕴涵的性别意识形态,深感大学组织制度表面上的平等与中立背后可能隐藏更性别化的本质。对此,黄约、赵秀娥通过对女性主义的劳动性别分工的解读来分析在传统性别结构及性别文化框架下科技价值的异化,或许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文化研究
一、校长论坛
本次校长论坛围绕“学校教学领导力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成师附小校长刘娟将教学领导力放在新课程这一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并号召通过明确改革方向、提升教学管理团队素质、建设优质教研文化、组织教材解读活动、研究并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等措施,在不断反思和完善中,不断提升校长自身的教学领导力。她强调,在以往的校长教学领导概念中,是从校长个人能力角度去评价其教学领导力大小的,强调的是“个力”。这种评价只是反映了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一方面内容,却无法涵盖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丰富内涵。她认为,在校长教学领导力中,校长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由于校长在教学改革活动中过分看重自己的能力,过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没有给教学留下发挥的空间,从而丧失教学领导力。所以,应该从校长个人能力与其发挥作用的效果两个方面来把握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即“校长教学领导力=个力+合力”。峨眉山市第一小学校长李庆九则认为深入课堂已成为校长领导教学的主要措施,也成为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主要实践地与提升场。夹江县第一小学校校长薛卫东认为,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重要着力点。紧接着,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校校长石强则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内涵与提升策略作了详实的阐述。成都市龙潭小学校长张家明则重点探索了在校本教研中提高校长的教学领导力的有效方法。成都市少城小学校长王婉认为建设现代课堂文化是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关键,她指出,课改深处是课堂,课堂深处是文化,学校课堂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文化问题。在“文化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现代的课堂文化,才能更好地解决传统课堂中所不能逾越的“唯知识为中心”以及“唯过程和形式为中心”的问题,才能使“协助教学与影响学生学习的直接或间接的领导活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通川区教育局副局长、通川区一小校长王仕斌从确立育人理念、建构教学模式、营造教学环境、追求教学绩效四个方面构建了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基本框架,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共鸣。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性发言。王真东研究员首先对“学校教学领导力研究”研究组的本真思考、系统构建、积极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个力+合力=校长教学领导力”这一全新解读是本次论坛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
二、学科论坛
(一)数学论坛
小学生对事物或现象的相对性的认识及其陈述,是训练他们观察、认识、体验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描述事物特征和特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很容易忽视的问题。要让每个学生正确陈述事物的相对性,只有在他们全面正确地认识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思维、判断与推理,才能运用合适的言语、文字、数学符号以及图画等进行恰当而准确地描述。
本次数学论坛以“小学生事物相对性陈述能力的培养研究”为专题,特别邀请了来自江苏的全国著名教育教学专家许卫兵为大会展示了一堂生动的观摩课《认识小数》,并作了题为《走进“后课标时代”——漫谈“几何直观”与“建模教学”》的专题讲座。在解读了最新修订的新《课标》以后,许卫兵老师特别剖析了《课标》中新增的“几何直观”,并提出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及其“建模”,让参会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了“几何直观”与“建模教学”在后课标时代的重要性。
围绕“小学生事物相对性陈述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主题,来自四川大学附属小学、通川区一小、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等学校的9位老师分别以“因数和倍数;方向与位置、正负数;方向与位置”三个内容为我们呈现了9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研讨课。
在研讨和互动之中,乐山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李雪梅老师指出,所谓相对性陈述,就是将具有比较和对应的事物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比如a是b的二分之一,那么b是a的两倍。对事物相对行陈述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学生对实物全面把握能力和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还体现了看待问题的辩证思想,也可说小学生事物相对性陈述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高水平能力。四川大学附属小学东山国际学校副校长廖旭老师认为,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事物的相对性的陈述能力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意识欠缺,缺乏对事物相对性的深入研究,既未能有效把握教材中相关的重要素材,放过了培养的机会,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方法研究,培养无从下手。二是从学生现状来说,学生并未能有效掌握数学陈述的表达工具,未能掌握相对性成熟的方法,当然也就未能形成辨证相对的把握事物相对性的意识。《教育科学论坛》“走进课堂”栏目理科编辑郑大明老师最后指出了本次数学论坛值得借鉴的七个方面:1.围绕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相对性。2.通过直观体现主题思想——多媒体。3.利用生活资源承载内容——用现实。4.组织活动交流疑难问题——有合作。5.强化训练掌握数学知识——多练习。6.积极对话陈述相对关系——勤陈述。7.感情饱满走完全部流程——态度好。
专家的解读,让与会老师深受启发。在后面的互动交流中,老师们意识到:要让每个学生准确陈述事物的相对性,只有在让他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思维、联系生活,判断与推理,才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恰当而准确地描述,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我们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理解教材,让学生在经历感知—建立表象—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论坛
品德课程标准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提出了五条建议,其中一条是“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说,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生活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本届品德与生活(社会)论坛围绕“创设多元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专题,邀请来自达州通川区一小赵宏昌、成都市华兴小学朱玉琴、德阳市实验小学钟兴华、通川区七小周小红等9位教师分别献课。其中,钟兴华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快乐》和赵宏昌老师执教的《有朋友,真好》,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赴马来西亚参加WMO台风委员会巡回讲习班总结
参加WMO基本系统委员会数据表示和代码跨项目专家组第3次会议总结
参加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WWIS)第3次协调会总结
中蒙沙尘暴监测双边合作项目执行情况总结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赴欧洲考察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及防灾减灾情况总结
参加2010年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总结
美国国家极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NPOESS)项目再次陷入困境
出席INTROMET2009国际学术会议和WMO专家组会议总结
参加古巴“将气候风险评估管理的实践、手段、制度和减灾策略纳入国家政策计划”技术研讨会总结
中-印“亚洲季风模式平台合作研讨会”简介
赴英国参加国际会议总结
参加“欧洲和全球气溶胶网络发展与合作会议”总结
参加“GAW气溶胶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总结
参加“全球大气观测2009年大会”和“大气科学委员会环境污染与大气化学联合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总结
赴奥地利、德国访问交流总结
赴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州立大学工作总结赴德国对流层研究所学术交流工作总结国外低碳经济及其借鉴
中国人工增雨工作组在沙特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
第8届中越灾害性天气研讨会总结
青岛市气象局代表团赴美考察总结
赴俄罗斯进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培训总结
赴越南举办“天气、台风及气候预测国际培训班”总结
国外公路雪灾应对对策
最精密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
1891-2007年全球年平均地面气温距平的多年变化
1880-2007年全球年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多年变化中国气象专家代表团赴雅典进行奥运会气象保障服务的工作报告
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13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总结
参加中美大气合作计划之“培训和参与”项目情况总结
访问朝鲜气象水文局情况汇报
柬埔寨气象局及缅甸水文气象局气象通信系统考察报告参加“厄尔尼诺国际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讨论会情况汇报
参加WMO基本系统委员会特别届会总结
参加WMO第3次卫星事务高层政策协调会总结
访问丹麦商讨ACE+合作计划情况总结
参加以色列第ll届“气象和水文学数据库管理”国际研究生课程培训班总结
国际GPS/MET地基和空基应用研讨会
烟灰对中国旱涝的作用
北大西洋气候与亚洲季风的联系
洋面盐度影响E1 Nino预报
科学家研究日本海上的雪
卫星观测到全球有两条热带、风辐合带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83届年会情况汇报
美国第48届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年会
参加第13届国际气象(电视)节总结
出席WMO教育和培训研讨会总结
首届《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
二、举办时间、地点
时间:2013年6月16 日
地点:武汉市江汉假日酒店
三、会议主要任务
总结前期工作,研究和安排下阶段工作任务。
完成三项具体任务:成立《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管理委员会及编修工作室; 讨论和通过编修方案及编修工作室相关的管理办法;筹措编修经费。
四、参会范围
各地宗亲会会长、支系代表、企业家、知名人士和家谱研究者等。
五、会议议程
1、举办方致欢迎辞
2、大会主题发言
3、前期工作通报
4、学习和讨论《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方案》、《编修工作统一认识提案》、《编修工作室财务管理办法》
5、大会研讨发言(亦可提交书面发言稿)
6、电脑及网络应用培训
7、会议总结
六、会议日程
6月15日上午9:00 开始报到;下午18:00 接风洗尘
6月16日上午(8:30―12:00)和下午(14:30―18:00) 研讨会;下午18:00 晚宴联欢
(就间:早餐7:30―8:10;中餐12:00―13:00;晚餐18:00―19:00)
七、筹备小组分工
(一)秘书组
负 责 人:汪新才 汪瑞林 汪世维 汪利文 汪国春
工作职责:
1、完成研讨会邀请通告
2、准备会议文件:编修方案、统一认识提案及财务费用管理办法、大会交流材料、会议指南(会议须知、会议日程表、通讯录、住宿安排表)以及原谱光碟等等。
3、制发大会文件袋及胸牌
4、会议大门及展厅布置
5、摄影摄像及宣传报道
(二)总务组
负 责 人:汪少青 汪宏慈 汪运力 汪作文 王惠兰 汪静
工作职责:
1、来宾接送、住宿与就餐安排。
2、贵宾签到,会议证件文件袋发放。
3、会场布置:桌椅、横幅、座位牌、音响、茶水等。
4、大会期间交通工具安排。
5、其它服务工作。
(三)财务组
负 责 人:汪振耀 汪纪元
工作职责:
1、会议经费预算
2、收取捐赠款项及物质
3、会议费用结算
《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筹备小组
二零一三年六月三日
附:《新编汪氏通宗世谱》首届编修研讨会第一次筹备会议纪要
为了确保《新编汪氏通宗世谱》首届编修研讨会顺利召开,受大会组委会和大风委托,今天下午,汪振亮老先生在江汉假日酒店主持召开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汪振亮、汪振耀、汪少清、汪封林、汪宏慈、王惠兰(汪家媳妇)、汪利文、汪作文。
经过讨论,会议决定如下事项:
一、关于编修研讨会筹备小组机构及分工问题。按照《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策划方案的要求,会议决定成立秘书组、总务组和财务组三个专门机构。秘书组由仙桃汪新才牵头,主要负责参会人员邀请、会议文件准备及宣传报道等工作;总务组由孝感汪少清牵头,主要负责大会期间参会人员食宿安排、会场布置等工作;财务组由汉阳汪振耀牵头,主要负责会议经费收支管理、捐赠款项管理等工作。
二、关于参会人员食宿管理方式问题。由大会筹备小组统一收取参会人员生活费用,统一安排就餐和住宿。交费标准,每人基本费用270元,其中住宿费100元(两个晚上),餐费170元(一个午餐50、两个晚餐100、两个早餐20)。其他酒水、用品、资料及会场租赁等费用由大会筹备处开支。
三、关于会议资料印制、用品采购等问题。会议提出,要本着节俭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公用费用开支。会议对资料印制、用品采购等开支进行了详细预算,并确定了印制、采购的具体渠道和方式。
会议还要求,筹备小组人员要明确职责,加强配合,竭尽全力,做好会议各项预备工作,为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宗亲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4―0090―07
1 引言
会议旅游是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和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在21世纪初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市场。会议市场包括公司会议和协会会议。后者的数量占会议总数的80%,出席人数占会议总出席人数的78%,花费占会议市场总花费的71%,是会议市场最重要的细分市场。协会会议是兴趣相近的人、以协会组织的形式而举办的会议。相对于公司会议而言,协会会议参会者在决定“是否参会”、“参加哪个会议”时拥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其参会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其参会动机与参会决策过程。
目前,国外对会议旅游研究整体关注度较国内稍高,不过对会议旅游研究多是侧重于对会议目的地的研究,对会议旅游主体――参会者关注则较少,对协会会议参会者的研究就更为缺乏。协会会议的参会者具有怎样的参会动机?不同的参会动机如何影响参会者的会后行为?参会者的参会决策过程是怎样的?鉴于协会会议对于整个会议市场的重要意义和当前会议研究的现状,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2 文献回顾
2.1 参会动机研究
国外对参会动机的研究主要围绕包括构建参会动机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代表性研究及其主要结论如图1。
研究者首先关注的是对参会者的参会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维特、萨克和达特斯(witt,sykes,Dartus)将这些因素分为可量化因素和非量化因素,前者包括旅行费用、个人收入、会议费用,后者包括目的地吸引力和会议主题,他们以1985年至1990年的5次AIEST会议为例构建了回归模型(图1,I),其研究目的不在于穷尽影响参会意愿的因素,而在于寻找一个能够根据可量化指标对未来参会意愿进行预测的方法,因此,该研究属于旅游预测方法在参会人数预测方面的应用。奥普曼和陈(Oppermann,Chon)在维特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个人因素、地点因素、协会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方面的参会决策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对后续研究产生较大影响,之后的实证研究都是在该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参会动机量表和研究问题(图1,Ⅱ)。张邱汉琴、梁和屈海林(Zhang,Leung,Qu)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图1,Ⅲ)。这些研究都着眼于模型的构建,尚未进行实证验证。在此基础上,斯沃特和王(Severt,Wang)、迈尔和汤姆森(Mair,Thompson)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参会决策的动机因子(图1,Ⅳ和V)。他们均发现了“社会关系”这个新的参会动机因子。如此可判别,参会决策的影响因素模型(以奥普曼为代表)与实证研究(以迈尔等为代表)所得出的参会动机因子是存在差别的,有些影响因素如“干涉机会”(图1,Ⅱ)在实证研究中并非参会动机因素。当然实证研究所得出的动机因子也存在可商榷之处,如“健康和安全”是参会者对自身参会条件及目的地安全条件的权衡,而非参会动机(图1,V)。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参会动机的实证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国外协会年会或例会(有的包括贸易展),而协会会议另外一种类型,即专业研讨会没有得到相应关注。相比年会或例会,研讨会主题更集中,学术性较强,商业性较弱。
2.2 参会动机与再次参会
迈尔认为参会动机的各项因子能够预测再次参会,对参会动机因子与“再次参会”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迈尔进行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旅游决策理论和旅游动机论的推拉理论,在可以自行选择这一点上,参会者同旅游者具有共同之处,因此,可以将旅游决策的五阶段模型引入参会决策,该过程中“动机的产生”是参会决策过程的起点。根据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会议如同旅游一样,其举办地、会议主题等作为“拉”的因素,逃离日常工作等作为“推”的因素,共同作用于参会决策过程。通过引入旅游决策模型和推拉理论,迈尔发现了“社会关系”和“费用”两个动机因子与“再次参会”存在关联,具有预测再次参会的意义,并提出了与旅游决策类似的参会决策的五阶段模型。
2.3 参会决策模型
由于对参会动机的构成难以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对参会动机与参会满意度、再次参会之间的关系尚待厘清,使得模型在参会动机构成内容方面还仅停留在补充、完善的“构想之中”,没有涉及实质性的参会决策机制。随着2007年斯沃特等完成的参会动机实证研究,前人提出的影响参会决策的因素获得了调查资料的支撑,参会动机因子构成得以成型(图1,Ⅳ)。2009年,迈尔等不仅将上述参会动机因子进行再次实证研究,修正了斯沃特参会动机分类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且通过回归分析指出了参会动机各因子中对再次参会具有预测意义的两个因子,即社会关系因子和费用因子;同时,他们还引入旅游决策的有关理论,进一步完善参会决策模型,使该模型反映了参会动机、参会决策和再次参会之间的关系(图1,V)。
2.4 满意度与再次参会
总结参会决策模型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出迈尔(2009)的模型并未体现参会者的满意度对其下次参会决策的影响。然而,大量文献表明,满意度对于旅游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满意度是消费者从产品和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旅游研究中对满意度的研究是极其丰富而细致的:度假满意度,饭店服务满意度,餐饮产品满意度,事件满意度,旅游目的地满意度。因此,有必要将满意度引入参会决策模型,探讨满意度对再次参会的影响。斯沃特运用路径分析测试了会议表现、满意度和会后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满意度对再次参会有较弱的关联度,但是斯沃特忽略了动机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不同动机的参会者对会议的感知必定不同,并由此导致参会者满意度和评价的异质性。
2.5 模型及假设
对参会动机和参会决策模型研究脉络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参会者的实证研究对象存在局限性,主要以协会例会和年会为 实证研究对象,对于专业研讨会缺乏关注。这将使结论中有关参会动机的部分存在一些偏颇。二是现有研究或注意了动机与参会决策的关系,或仅关注满意度与再次参会之间的关联,并未揭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使参会决策模型存在修正的空间。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第一,调查专业研讨会的与会者参会动机,补充现有研究中参会动机研究对象不全面的缺憾;第二,根据现有研究关于参会动机与再次参会、满意度与会后行为关系的结论,提出“参会动机”、“满意度”和“会后行为”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陈述及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是否成立;第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已有参会决策模型完善、修正的可能性。具体假设如下:
H1:参会者的满意度对其会后行为有直接影响,影响其是否再次参会和是否向他人推荐。(据2.4)
H2:参会者的参会动机与其会后行为存在相关关系。(据2.2)
H3:参会者的参会动机与其对会议的总体满意度感知存在相关关系。(据2.4)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本研究选择2009年7月10日至13日在中国桂林阳朔召开的“可持续和可替代性旅游国际研讨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该会议是由中山大学,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市旅游局,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是第五届。选择该会议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该会议具有国际化程度高、连续举办、参会者多、影响较深远的特征,是中国近10年来学术会议的典型代表;二是笔者作为会议主办方人员。可以预先获取参会者的信息,便于设计抽样方案,并拥有实施调查的便利条件。
根据文献分析结果,结合研究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4部分:①参会动机;②会议满意度;③会后行为;④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参会动机部分的设计过程如下:首先对斯沃特、迈尔的参会动机量表进行修改,保留协会年会和学术会议的参会者都可能有的动机因素(表1,1~3,9~18项,以及预调研之后合并的4项),删除了与商业活动相关的4项参会动机,根据对参会者的预先访谈,补充、增加了专业研讨会(本文中具体是学术会议)的动机陈述(表1,4―8,19―21项);然后进行预调查,将预调查者认为存在歧义和重复的4项(“在会上可以学到东西”、“导师或学校鼓励参加”、“举办方邀请参会”、“举办地离自己所在地较近”)分别进行修改、合并为表1中的第2、第19、第21和第14项。最终本研究确定了21项参会动机陈述(表1,陈述部分)。参会满意度和会后行为部分的调查分别根据奥利佛(Oliver)和斯沃特的研究设计,会议的整体满意度测量包括“本次会议令我感到满意”和“本次会议令我觉得愉快”两项,会后行为包括“我会再次参会”和“我会向他人推荐该会议”两项。
3.2 样本特征与抽样方法
本次会议的参会者共计219人,包括来自美国、日本、奥地利、挪威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海外学者和来自国内56所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191名国内参会者。为了使样本具备代表性,采取了分层的目标抽样法。根据事先收集到的参会者信息,拟定了目标抽样方案以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会议进行的第二、第三天现场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71份;会后通过E―mail对没有达到目标抽样要求的再次补充发放问卷16份,回收12份,两次共回收问卷83份,回收率78.3%,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98.7%。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状况
本次会议的调查对象高校师生(92.7%)、初次参会者比例较大(63.4%),以学生(36%)和中级、副高级职称(47.6%)的群体为主。
4.2 参会动机比较
被调查者对21项参会动机陈述的同意程度如表1。按照李克特5点量表,“5”至“1”同意程度依次减弱,认可度最高的前5项动机分别是“学习机会”、“研究信息”、“建立社会联系”、“会议的主题”、“会议地点”;认可度最低且均值低于3分的5项分别是“工作信息”、“借机拜访亲友”、“可以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来”、“提高自己在学术圈的声望”、“使自己的论文在会议论文集中出版”。这与斯沃特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斯沃特研究显示,认可度最高的是“教育目的”、“教育信息”、“合适的旅行时间”、“社会联系”、“商业活动”,其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论非常契合:即“学习机会”对应“教育目的”;“研究信息”对应“教育信息”;“会议地点”对应“合适的旅行时间”;“建立社会联系”对应“社会联系”。唯一的区别是学术会议参会者更重视会议的主题,而协会年会的参会者更重视商业活动。斯沃特的研究中,认可度最低且均值低于3分的5项分别是“探亲访友”、“工作机会”、“配偶/家庭/客户项目”、“自我提高”、“旅行机会”,有4项与本研究结果相契合:即“探亲访友”对应“借机拜访亲友”;“工作机会”对应“工作信息”;“会议主题”对应“商业活动”;“提高在学术圈的声望”对应“自我提高”。这种契合性反映出作为协会会议的一种类型,学术会议的参会动机符合协会会议参会动机的一般规律,只是参会者在对学术会议和协会年会所持有的具体动机方面有所差异。唯一没有对应的是本研究中的“使自己的论文在会议论文集中获得出版”和斯沃特研究中的“旅行机会”。本学术会议参会者对“使自己的论文在会议论文集中获得出版”的动机陈述并不认可,这可能与本次会议并未强调一定会出版被某检索机构收录的会议论文集有关。
4.3 参会动机的结构构成
为了探索学术会议参会动机的结构构成,对21项参会动机进行主成分分析。样本KMO检验值为0.705,巴特勒球形检验结果为363.547,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可以判断变量测量项目之间具有较好的汇聚有效性。随后以样本为例,对由21个观测变量构成的6个潜变量计算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a值,除“成果展示”因子的Cronbach's d值在0.6以下外,其余均在0.6以上,被测变量的可靠性系数可以接受。
本研究采用H.Kaiser准则,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而因子选取标准是适当的旋转因子轴,因子分析结果及每个因子所包括的项目如表2。共获得6项因子,其解释了总体方差变异的65.85%。根据因子所含的各项陈述的含义分别命名为“会议安排”、“学术研究”、“社会关系”、“职业提升”、“私人关系”和“成果展示”。上述因子均值最大的是“学术研究(3.869)”和“社会关系(3.577)”,此项结果与斯沃特的研究结果不同。斯沃特研究显示, 因子均值最大的两项分别是“教育动机”和“会议安排”,这反映出学术会议与协会年会不同的参会动机构成。同时,“学术研究”和“社会关系”的均值最高,说明本次学术会议的与会者将“学术研究”和“社会关系”作为主要动机因子,显示出学术会议参会动机的“学术一关系”二元结构:一方面希望通过会议向与会者学习、获得研究信息、寻找研究合作者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同行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自己学术研究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受中国当前学术届现状、国人重视关系的传统影响,也希望在会议中结识本研究领域的一些“重量级”人物,并与同行建立联系。“职业提升(3.018)”和“私人关系因素(2.923)”的因子均值最小,前者反映出参会者并未对会议所能给予的“提高学术声望、职业的提升、工作机会”抱有很大期望;后者指参会者对“借机拜访亲友、与家人朋友一同来、受单位或导师资助”这些私人关系方面的考虑,该因子仅获得了2.923的认可度,反映出参会者并未把借会议联络亲朋的感情看得很重要。
与斯沃特的研究相比,本研究所获得的因子更好地解释了中国学术会议的参会者动机,识别出“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两项具有鲜明学术会议参会动机的因子。因子所包含的变量也较斯沃特和迈尔的研究更符合因子内涵的一致性。在斯沃特的研究中,“逃离日常生活”、“安排旅游”分别属于“社会关系”因子和“活动与机会”因子,而在本研究中均属于“会议安排”因子。在斯沃特的研究中“可以借机拜访朋友或亲戚”、“雇主资助”分属于“活动与机会”、“社会关系”因子,在本研究中均属于“私人关系”因子。
4.4 动机、满意度与会后行为的结构方程分析
为了考察参会动机、满意度对会后行为的影响,对动机、满意度和会后行为(包括再次参会和口碑传播)利用AMOS1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如图2。x2为59,32,df为32,绝对拟合指数x2/df、GFI、RMSEA分别为1.853、0.91、0.102,相对拟合指数NFI、IFI、CFI分别为0.83、0.914、0.907,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从结构方程分析的结果来看,参会动机与满意度、满意度与会后行为、参会动机与会后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路径关系分别为0.54、0.64、0.10(p
根据结构方程变量之间影响效果的关系,y12为直接效果,y11、B12。为间接效果,总的效果为直接、间接效果之和。如果直接效果ya小于间接效果之积(y11・B21),则说明中介变量对总的效果具有影响力,值得重视,反之则中介变量不值得重视。本文中y12(0.10)小于y11・B21(0.54・0.64=0.3456)。结构方程结果表明,参会动机对会后行为的影响小于满意度对会后行为产生的影响,说明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对会后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二者之和为0.4456(0.3456+0.10)。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学术研讨会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国学术专业研讨会参会动机的因子构成,并验证了已有研究关于参会动机与满意度、满意度与会后行为的关系,发现了参会动机、满意度对会后行为影响程度之间的差异,得到了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主要结论有:
第一,从动机内容来看,中国学术会议参会者对各项参会动机的认可度与斯沃特对协会年会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表明学术研讨会作为协会会议的一种类型,其参会动机符合协会会议的普遍规律,即都认可“学习(或教育)”、“研究(或教育)信息”、“社会关系”、“地点(或旅行时间)”、“会议的主题(或商业活动)”为最重要的5项动机。“工作信息或机会”、“拜访亲友”、“与家人/亲友/客户同来”、“职业提升(或学术声誉提升)”、“出版论文集(或旅行机会)”为最不重要的5项动机。
第二,从动机结构来看,本研究发现学术会议参会动机包括会议安排、私人关系、学术研究、社会关系、职业提升和成果展示6个方面,其中“学术研究”和“社会关系”为重要程度均值最大的两项因子,反映出中国学术会议参会动机“学术一关系”的二元结构特点:学术研究因子反映了学术会议的参会特点,社会关系因子也许体现了中国学术会议的现实和文化特征。这与协会年会的参会动机结构不同,斯沃特的研究中“教育目的”和“会议安排”为最重要的两项因子。
第三,参会动机对会后行为具有影响(假设H3),参会动机对满意度、满意度对会后行为具有影响(假设H1、H2),且后者的影响更明显,反映出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对会后行为的重要作用。会后行为是参会动机的直接影响和经由满意度的间接影响之和,这一发现更新了原有研究中会后行为是满意度或参会动机单方面影响的结论,对于重新评价会后行为具有启发意义。
根据本文的上述研究发现,可以对迈尔的参会决策模型进行修正,提出包括协会年会和研讨会在内的一般性的协会参会者的动机构成(图3,灰色部分),然后将满意度、参会动机对会后行为的影响引入参会决策模型(图3,粗线部分)。修正后的模型既体现了专业研讨会和协会年会共同的参会动机,又清晰表示了二者各自特点,并且展示了满意度在参会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参会动机对会后行为的显著影响。
2010年8月11日-12日
二、会议地点
北京(具体地点将于2010年7月本杂志刊登,并于心理健康网省略。)
三、会议主题
积极・和谐・发展
四、会议内容
1.总结汇报理事会前期工作。
2.通报理事会课题进展情况――“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研”的分析研究报告。该课题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于2008年12月委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教基司函[2008]91号)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课题研究规划(2008A 02)的子课题(2008A 02 17)。
3.表彰理事单位先进个人和集体。
4.讨论确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章程”。
5.讨论理事会十二五工作规划。
五、注意事项
1.登录省略首页下方“理事会快讯”,下载“理事会年会(2010)通知”及“理事会年会(2010)参会回执”,于2010年6月30日前将参会回执发至kmwangce@sina.com。
2.此次理事会年会,将确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章程”(登录省略首页下方“理事会快讯”下载电子版),请广大理事单位对此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于2010年6月30日前发至kmwangce@sina.com。
3.理事年会会务免费,餐宿自理。
4.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主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协办的“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下简称:国际研讨会)将于2010年8月13~15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旨在为推动积极心理教育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促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与普及。届时将邀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马来西亚、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嘉宾出席会议并演讲。来自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行政领导、校长、教师将出席本次会议。
广大理事单位人员出席本次理事会年会,同时参加国际研讨会,国际研讨会注册费可享受八折优惠。
5.出席本次理事会年会的理事单位,本刊将给予彩色页免费宣传一次。
6.省略 wwq2506@163.com
投诉电话:13911131061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已经20年,今天我们在美丽古老的河南安阳召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建会20周年暨2007城市发展研讨会”,首先让我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对安阳市领导给予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北京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领导、学者和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是1987年,在德高望重的原会长汪道涵、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成立的。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上海宣布成立,标志着城市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徐正元同志当时兼任芜湖市社科所所长职务,致力于中等城市问题的研究并作为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与各地、各中等城市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提出了建立一个专门研究中等城市问题的学术团体的设想。刘国光同志非常支持这一设想,并希望挂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作为学会的一个分会。这一建议和设想得到学会会长汪道涵的赞同和批准,并予以全力支持。他明确指示,可先在上海经济区范围内筹备,然后再逐步扩大全国。根据汪道涵同志指示,开始由芜湖、常州、沙市、宁波、九江、温州六个城市组成筹备组,接着由筹备组成员分别联系其他城市,使筹备组很快扩大到全国范围的23个城市,从而加快了筹备工作进度。同时,由筹备组与中央编译局《比较》杂志、《世界经济导报》共同发起召开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收到应征论文200多篇。经过充分筹备,于1987年5月26日在芜湖召开了成立大会暨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正式成立。
1987年5月26日至今整整20年。20年,中国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43.9%,城市的经济实力明显加强,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经济中心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居民开始过上和谐和幸福的生活。作为国家城市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的中等城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国城市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许多中等城市经过20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更多的中等城市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发扬城市历史和现实特点,建设成为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相当吸引力的特色城市或品牌城市。
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20年来,在研究会成员,特别是成员城市领导的支持下,研究会组织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和交流活动,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年会和各种研讨会。研究会20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了22次研讨会或年会。徐正元同志已经对每次会议整理出简要的材料,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印发给大家。
二是联系中等城市实际和需要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如:“中等城市与城市化”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对发展和建设小城镇问题,城市经济结构问题,城市体制改革等问题的专题研究;
私营经济问题研究;
中等城市经济治理结构问题研究,其中包括城市的经济指标体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经济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以及市民的参与等专题研究等。
三是做好书刊和会讯的编辑出版工作,及时反映研究会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已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从书》5册,会议专辑10册,并不定期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会讯》。同时,除了通过会议和《会讯》加强与各城市的联系外,也为一些城市做了牵线搭桥、沟通信息和咨询参谋等服务工作。
四是积极地推进研究会的组织建设。按照研究会章程规定,研究会先后产生和改选了四届理事会,现一届是2003年11月第13次年会选举产生的第5届理事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70个,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的86个城市中。有97名城市的市长或市委、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参加本会,研究会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吸收城市领导、管理人员和学者专家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
此外,研究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活动,注意加强与其他学术团体的联系与交流,并通过《会讯》进一步扩大研究会的影响。
前一时期,研究会曾约请发起成立研究会的一些老书记、老市长座谈。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充分肯定了研究会20年来的工作成绩和收获,同时也认为,当前研究会面临新问题和诸多困难,特别是,以市长为主要对象的学术团体,在现职市长工作繁忙,缺少时间和精力顾及的情况下,增加了推进研究工作的难度。即便如此,只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方向,更加积极工作,不断创新方法,仍然可以把研究会的工作推向前进,取得新的成绩。从研究会的实际出发,总结研究会的经验,今后要坚持以下方向和原则:
1、抓住改革主题,为改革扫除观念障碍。实际上研究会一成立就遇到这个问题,这时中国改革还处于争论阶段,特别是成立不久的三年治理整顿期间,曾一度因经济上出现的问题而掀起了一股怀疑、否定、批判市场改革取向的潮流。对此研究会在1988年首次年会上态度鲜明地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方向,指出治理整顿的根本目的就是扫除改革的路障,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全面地深化改革,而不能一出问题就回到计划经济老路上去。同时这次会议通过常州经验,提出不应消极地把治理整顿仅仅理解为后退,而是通过改革积极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做到既有退也有进,既有下也要有上,一些城市从这次会议受到启发,派人到常州参观学习,使治理整顿成为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总结这次经验,以后研究会一直重视在推动中等城市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发挥作用。
2.“市长们遇到、思考的问题就是研究会研讨的重点课题”。力争更好地贴近中等城市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对于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是回避,而要积极地组织研讨,共商对策。例如1988年初召开“乡镇企业发展研讨会”, 1991年在浦东召开“浦东开发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 1997年在诸城市召开 “股份合作制研讨会”等 ,都是征求市长们意见确定的。
3、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根据对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理解以及研究会成员的主要对象是市长和经济实际工作者的现实,在确定会议主题和研讨内容时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会理论普及宣传的作用,避免抽象的理论探讨。其次,坚持群众团体的性质,不以行政工作的办法办学会,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但依靠而不依赖,注意发挥理事的作用,包括会场的布置采取圆桌会议形式,便于畅所欲言,发扬学术民主。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主席Denise Amyot女士等莅临大会开幕式。章新胜会长主持开幕式,他指出,职业教育作用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第三次产业革命等多个方面,重要性不言而喻。鲁昕副部长出会开幕式并讲话,她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强调多年来我国职教事业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教育结构等五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今,职业教育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Denise Amyot主席就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在北京召开表示感谢,她介绍了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本次大会的三个目标:一是培养专业和职业教育院校管理者的领导力;二是加强世界职教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专业知识、经验和最佳实践的分享;三是促进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和应用性高等教育的改革。
开幕式结束后,Denise女士为“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颁奖。随后进行了主旨发言。UNESCO-UNEVOC中心主任Shyamal Majumdar 首先作主旨发言。他强调,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在国家技能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UNESCO已经制定了一个战略,努力加强成员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调动各种知识、资源和力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全球合作。国家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强调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院长Ann Buller指出,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要加强应用方面的研究,对学生“授之以渔”,并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关实践经验,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成功。
大会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研讨活动。一是大会开展了8个专题研讨会,探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8个专题分别聚焦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应用研究、劳动力发展、校企合作、领导力发展、国际合作、绿色技能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职业发展。二是举行了包括中―美校长对话、中―非职教部长论坛、中―英研讨会、中国―东盟研讨会、中―澳研讨会、中―德研讨会在内的6个双边和地区会议,探讨了各国职业院校在国际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困难及解决之道,重点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师生互访交流、技术研发等。三是为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专门召开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圆桌会议。
10月26日中午,大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纪宝成主持,印度国家技能发展委员会主任兼首席执行官Dillip Chenoy和纪宝成分别作主旨发言。Dillip Chenoy介绍了印度近年来的技能改革战略,纪宝成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问题和发展趋势,并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大会最后举行了闭幕典礼。闭幕典礼由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主席Denise Amyot主持,她首先对大会做了总结,认为此次大会非常成功,取得了预期成果,希望世界范围内职业院校以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为平台,未来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随后,Denise Amyot邀请参加此次大会国际青年营的代表宣读了“青年倡议”,从青年的视角为职教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代表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2012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暨丝路历史文化研讨会”于8月3日至5日在乌鲁木齐博物馆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承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理事、代表和10余家媒体记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学术讨论会、理事会会议及参观考察三部分。会议第一阶段由20余名学者围绕“丝路历史文化”主题报告论文进行交流,内容涵盖敦煌吐鲁番文书、西域史地与考古、佛教艺术等多个方面。
此次学术讨论会发表的关于敦煌吐鲁番等文献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黄正建《吐鲁番文书中的〈辩〉》、刘屹《德藏吐鲁番双语文书残片Ch/So10334(TIα)v的道教内容考释》、马德《〈张淮深碑〉的作者再议——兼及敦煌写本之张球、恒安书体比较》、李小荣《王梵志研究三题》、金滢坤《国图藏敦煌本“策府”研究》、张小艳《敦煌吐鲁番契约文书词语辑考》、孙继民《黑水城所出金代汉文〈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的复原》、王冀青《伯希和与敦煌本〈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孟嗣徽《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几件敦煌文献》、曾良《〈金刚经〉三十二分探讨》、陈菊霞《陷蕃前的敦煌文书——S.11287新探》、索南才让《吐蕃时期敦煌发现汉藏互译佛经文本的比较研究》等;西域史地与考古方面,有冯培红《汉唐敦煌大族与西域边防》、陈楠《吕光出兵西域原因新考》、李并成《塔里木盆地尼雅古绿洲沙漠化考》、伏俊琏《徐松的〈新疆赋〉》、贾应逸《从新疆出土毛织品图案看丝路上的中外交流》、王博《2006年阿斯塔那墓地颅骨的人种学研究》、吴艳春《丝绸之路与西域舞乐文化》、鲍娇《丝绸之路体育文物钩沉》等;在佛教艺术、西域文化、编辑出版等方面,有李翎《吉美博物馆藏敦煌纸画五佛冠》、柴剑虹《探寻历史文化传承的踪迹与规律——新疆文物学习札记》、张先堂《龟兹石窟与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比较再探》、杨秀清《追寻儿时的足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代儿童生活研究之二》、张小刚《敦煌“维摩方丈故事画”辨正》、王友奎《佛教艺术中的怪兽背屏装饰》、府宪展和吕瑞锋的《流失海外民族文献的整理与出版》等。学术研讨结束后,郑阿财先生作了简短的总结发言。
在第二阶段的理事会会议中,学会理事代表讨论通过了修改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章程》,确定了为纪念学会成立30周年于2013年在北京举办国际学术会的活动方案。
随后,主办方组织与会理事和代表参观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标本室、新疆博物馆库房、新疆地矿博物馆、北庭故城遗址等文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