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14:58: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德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WebQuest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指网络主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于1995年提出的,是众多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模式的代表。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师设计的网页中为学习者构建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者确定主题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WebQuest模式一般由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导言提供背景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任务是对学生需要完成工作的正式详细描述;过程是学生完成WebQuest任务经历的步骤;资源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需的各种网上信息资源;评价是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估;结论是对探究学习进行总结。WebQuest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前期准备、情境导人、明确任务、分组分工、网络探究、作品创作、展示评价和总结反思八个步骤。
2.PBL教学模式PBL(Proble-BasedLearning)指问题式学习,是一种在20世纪后半期的西方学校教育中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在其得到普遍认可的过程中有很多教育界人士给出了定义,我们对问题式学习可以理解为: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习者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式教学的效果在医学教学领域中首先得到了认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临床科学的测试中成绩较好;
(2)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3)研究行为得到增强: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更注重概念化学习、更高的图书馆使用率;
(4)学习氛围得到改善:更为积极的学习、更高的满意度、更低的紧张度、更低的弃学率。
问题式教学模式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就是问题的把握,问题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其度的把握主要取决于学习对象的知识和年龄层次以及实施的教学目标等因素。其有效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开放大学资源的建设
开放大学的有效办学离不开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其包括充足的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进度的记录,学习效果的及时和有效的评价等。其中资源的建设是有效平台的基础,这要集成广大从事开放大学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连莲教授在她的《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一文中所提到的:要组织教师开发问题资源库,要引导教师充分用好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当开放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把自己作为开放大学平台的建设者,而非使用者时,相信我们的资源会更多、更好、更能辅助学习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对已有资源应充分了解,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在学校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学之初,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馆,道德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观念形成的动向。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道德的正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程上要有鲜明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并且有各式各样的思维展现在当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的领路人。
(二)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趣味活动
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对于被人遗失的一块钱和一百元钱的态度;对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事件的态度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掌握,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适时纠正。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个实际例子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深化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人员配备,写出执行方案。如果有两份一样的方案出现,那么就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方案设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现说不出思路,或者对方案没有更好的设想,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一方是属于抄袭或者说是窃取。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其采取处罚措施。要让学生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中,找到对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道德
要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会让大学这座桥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德育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在这里不应该仅仅采取规劝措施,要让学生多多听取法制报告,这样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了解法律,还要让学生明白,道德不是一个口号。讲文明,讲诚信,不光光是让人遵守道德,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小事不注意,出现了一些道德上的瑕疵,那么以后出现大的问题就有可能会触及法律的界限,如果是那样,就会毁了学生的一生,也就会像网络网络上那些曝光的高级犯罪分子那样,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规范不仅仅是给犯法的人制定的,也是给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以威慑的效果。
(四)网络教育,不要让网络毁了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要关注网络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每天痴迷网络,而且现在也有人在利用网络言论自由,来误导学生的视线,蒙蔽学生的眼睛。与此同时,也还是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报道一些正面的新闻,传递正能量。所以说利用网络教育,对于十分热衷于网络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到,使校园网的论坛洁净起来,不要让那些存在诟病,诬陷,诽谤等思想的文章或言论在网络中传播,于此同时,还要注意多多让学生走进网络正能量中来。让通过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报道,评论,让学生了解事实,尊重事实。对这些事件有个正面的认识,让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一个正确的取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德育方面交给自己,老师,家长,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创新探索
在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中,都有着不断的创新探索,这点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欣慰的地方。因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简单的科目,他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时结业的课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是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大环境的熏陶才能取得一些成果。而这些教育措施,都是需要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这精心筹划的。并且这门功课也需要广大的外援力量来支撑局面。所以在所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因为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还需要从事教育方面的各类人事都可以尽一份心力,共同研究出更加完美的德育教育方案。在大学文化视域下的德育教育,一定要切实的联系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千万不要进行教条主义,不要归一化学生的思想,因为那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会令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对德育方面产生反感,甚至会走向道德的对立面,直至触犯法律的界限。
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的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而不是以自己为本。因此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之一即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冷漠自私,事事以个人为中心,从不关心他人利益,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在别人碰到困难时不屑一顾,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说,反而冷嘲热讽。与人交往时首先考虑的是是否能对自己产生直接的利益,而不是考虑建立长久的友谊和信任,鼠目寸光。碰到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时根本不考虑他人,纯粹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典型的社会动物,在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情况下,不尊重不关心他人,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必然遭到其他人群的厌恶和反对,从而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也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重重障碍。
(二)对待自己畏难怯懦,不思进取,自抛自弃
人文主义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强调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个人精神。人生活在世界上,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困难和逆境的出现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个人存在于社会上的价值,实际上很大程度是通过不断地克服产生的种种困难而实现的。因此,要保证个人的顺利成长,并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人类共有的美德。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环境较之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碰到其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时,畏难情绪严重,不敢面对自己遭遇的挫折,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因为暂时的困难而不思进取,自抛自弃。在大学期间,假如不能养成对自己的必要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是很难有很大的发展,遑论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了,而更有可能成为被人同情甚至鄙视的可怜虫。
(三)趋炎附势,蛮横霸道,缺乏平等精神
人文主义的支柱之一,是对平等精神的提倡。这也同之前所述的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一脉相承。缺少平等精神的人,是很难真正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缺少平等精神的社会,必然是强者通吃,弱者生存困难的弱肉强食的社会。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倡导平等精神意味着对自己周边的人至少在地位上应当做到基本上的一视同仁。但是很多大学生受等级制度的毒害严重,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经济条件好的人卑躬屈膝、趋炎附势,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人则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蛮横霸道。假如这种行为和风气日益泛滥,社会就有可能倒退到等级制度的传统社会时代,这是与人文精神所代表的时展潮流格格不入的,也理所当然受到道德和舆论的指责和排斥,最终对这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自我放纵,生活习惯极差
人文主义关注的自我发展,除了之前讲过的自强不息之外,同样包括对自身发展也很重要的个人自律。只有在拥有严格的自律精神的情况下,大学生才能抵挡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努力学习的过程之上。但是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校对其相对于中小学管理上的相对放松,以及缺少之前父母的严格督导,往往对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毫无抵抗能力,在生活上自我放纵。几乎在所有的大学里面,都可以看到某些酗酒闹事,甚至打架斗殴,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的学生的存在。大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知识,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些大学生自我放纵,毫无自律精神的行为,毫无疑问会极大地影响其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其自身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产生以上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原因
以上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既有如今社会大环境人文精神缺乏的因素,也和高校本身对大学生的德育建设的方式以及大学生自身对其重视不够密切相关。以下陈述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高校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关心不够
因为各种量化标准的存在,高校最为重视的必然是能直接提高各项具体指标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某些关键考试的成绩,如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注册会计师的通过率、大学四六级通过率等等,相当多的高校甚至在招生的时候将这些成绩印刷在其宣传彩页上。当然,对这些量化指标的重视对高校的发展无疑极为重要。但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高校同样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同样重要的学生个人良好品德的培养上。但是,学生的个人品德是难以量化的,或者说是根本不可精确量度的,因此虽然高校都很重视德育建设的问题,但根本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事实上除了开设思想品德课之外,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关心远远不够。
(二)大学生自身对人文精神的德育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大学生认为其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自己的课程人物,最终能够顺利毕业,然后找到一份能安身立命的工作。而对自己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德育根本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受到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不仅不是自己品德上的缺陷,反而是自己提前适应社会的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的事情。因此,对自己德育上的很多缺陷,如上述的自私冷漠、趋炎附势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自己缺乏自律放纵懦弱等不良品德也从社会上找到类似的榜样,处之泰然,认为进入大学毕业后的真实人生就应当是这样。只看到社会堕落腐化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三、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创新路径
针对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必须对大学生的德育进行某些方面的创新,以保证其能符合人文主义的时代潮流,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具体的创新路径如下所述。
(一)加强对社会上符合人文精神的事迹的宣传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因为其经常得到相应的不良事迹报道的信息。因此,高校进行大学生德育创新的第一步,应当是加强对社会上符合人文精神事迹的大力宣传。固然,我们的社会存在诬告助人为乐的好人的事实,但这种人同样受到社会的鄙视。大学生需要的是培养分辨动机不良的人的能力,而不是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冷漠自私。而且,社会上存在更多的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积蓄完全捐献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的好人,存在收留孤寡老人、遗弃儿童的善人,存在置生死于度外,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英雄,存在不顾旁人的嘲笑和无数的失败,不屈不挠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家。总之,高校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上、各种宣传阵地上尤其是学校的学生网络上要占领德育建设的阵地,充分宣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正能量,是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的德育建设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德育建设
如上所述,目前仅仅通过开设思想品德课进行德育建设的方式明显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人文视角下德育建设的需要。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对待其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团队精神等人文情怀。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大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如组建各种学生很感兴趣的协会,组织各种集体性的竞赛活动等。学校可以考虑将学生参加协会活动和集体性的竞赛活动的频率、成绩以及具体表现纳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以实质性地增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德育建设的力度。使学生在同人交往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文主义情怀。
朋辈是指年龄相仿或相当,具有类似生活、学习、境遇和背景的朋友和同辈。朋辈教育(PeerEducation)也叫朋辈辅导、同伴辅导(PeerTutoring),其核心是朋辈互助,是一种群体性的自我教育,指朋辈群体成员互帮互助,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给彼此精神上的支持和学习上的帮助,相互启发、激励,通过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成长,并实现思想和行为改变的教育方式(姚斌、刘茹;王利敏,李永山)。
1.2朋辈教育的特点
朋辈教育或朋辈互助,其主要特点包括内生性(或自发性)、平等性、互补性和天然性。内生性是指朋辈互助通常是群体自发形成的,即使有时需要外力启动或引导,但在运行过程中却基本不需外力介入,从而形成一个自运转系统;平等性是指教育与被教育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主体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宋玲,2011),这意味着朋辈教育是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发起,在朋辈成员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互补性是指朋辈教育过程中随着主题及时间的改变,助人者和受助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即遵循人际交往的互补原则,实现互动互惠(林识音,虢晶,2013),这意味着朋辈教育过程中每个成员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能够覆盖到每一个个体,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体性;而天然性则指朋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天然贴合的,使用日常生活语言而非高度提炼的专业语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这意味着朋辈教育能够摆脱教条式、说教式的教育形式,跟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贴合,从他们本身的成长实践中来,以朴实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相互支持,互相学习。
2朋辈教育的发生机制
朋辈教育的相对优势是能够通过发挥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作用。首先,朋辈教育发生在同伴群体中,而朋辈群体不仅是大学生最亲近、来往最密切的群体,也是个体情感和心灵的寄托和安慰、思想走向成熟、行动趋于理智的最为有效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是他们真正走入社会前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参照群体。而参照群体的活动目标、标准和规范会对个体的行动起到约束作用,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照群体的规范来与自己的行为进行比较,甚至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保持与参照群体的一致性(刘豪兴,2003)。同时由于朋辈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如年龄、背景相仿),个体会更容易通过观察和模仿从而受到榜样的正面影响。因此,通过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比较、认同、学习模仿的互动过程,群体所形成并认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其成员能够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此外,动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这种先天的倾向需要有社会环境的支持,通过满足个体的自主需要、胜任感需要和归属需要,帮助个体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支持性的社会情境能够促使个体更长久地坚持某项活动,使个体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产生更积极的行为结果。朋辈教育生效的机制还在于它更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支持性的群体氛围,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3依托朋辈群体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应用模式
朋辈教育是群体自我教育,关键在于创造积极的朋辈群体氛围,以使朋辈成员在其中能够找到适宜的参照群体和优秀的学习模仿对象,并较好地满足其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这对传统德育模式所强调的管理和控制理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运用朋辈教育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首先转变思想理念,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观和独立的人格,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往研究关于工作模式的建议往往是从具体形式出发,本文尝试从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出发,以朋辈德育中教育者的工作角色为切入点,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实践,提出以下四点思考。
3.1召集和培养者
召集并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朋辈群体是开展朋辈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德育工作者首先应承担召集和培养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将教育目标与学生实际需要充分结合,找准切入点,发挥学生的内在动机,聚拢目标群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和宣传一系列贴近学生日常心理需求的活动主题,能够吸引有这方面心理成长需要的学生加入朋辈互助式的心理沙龙、团体辅导、心理剧表演、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此外,优秀成员的存在和影响力能促进模仿、学习和内化的过程,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朋辈骨干队伍是发挥朋辈教育内生性、互补性优势的关键。朋辈骨干队伍需要有候选和轮换制度,不断培养新力量,以保证队伍自身的延续和传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心理朋辈教育主要依托学生心理协会和班级心理委员两支学生骨干队伍进行,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进行公开招募以补充优秀成员,且定期会对心理骨干进行团体辅导、系列主题培训,以提升朋辈骨干的专业素质,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更广泛的朋辈教育展开。
3.2平台搭建者
朋辈教育的平台是指教育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朋辈教育的效果,而提供的场所、指导、支持、奖励等资源,从而形成朋辈教育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心理空间,也是承载朋辈教育有效运转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发挥朋辈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者在设计朋辈教育平台时需要注意转变角色,从指令发出者转变为资源提供者,为朋辈教育提供合适的土壤。目前朋辈教育工作中较多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如新生入学教育、党员教育活动、各种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也包括由教育者发出和策划,由学生社团(如校学生会)具体实施的各种社团活动。这种形式有指导老师的关注和肯定,且通常有广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新的网络媒体的出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变化,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交互性、时空的无限性也为网络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教育者要紧紧抓住信息化技术新载体,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引导,扩大德育的覆盖面。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心理朋辈教育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建设专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关注学生们常用的如人人网、BBS论坛、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及时掌握非正式朋辈互动的动态,因势利导,以朋辈骨干队伍为抓手,营造积极健康的朋辈教育网络平台。
3.3宣传引导者
在保护朋辈教育的自主和自发性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当承当宣传引导者的角色,将德育目标融入到朋辈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宣传优秀典型、树立学生榜样,来传递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心理教育宣传工作方面,我们一方面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建设,如校园橱窗、海报、广播电台等载体,宣传所倡导的理念和品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为朋辈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背景;另一方面,我们还依托每年的大学生“5•25”心理健康节开展心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心理剧展演等形式丰富的活动,评选优秀的朋辈先进榜样,有意识地挖掘榜样自身的成长经历,以激发共鸣,达到更好地激发朋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激励。
拥有雄厚资金与先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拥有大量的先进信息,他们的信息在对外输出时主要在宣传其自己的政治与文化,而且他们垄断着网络高端技术。我国的网络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网民在线交往时多采用匿名的方式,想要调控舆论导向就遇到很大的困难。目前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在网上蔓延,想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需克服重重困难。
1.2传统德育的严重滞后
与快速的时展相比,我们传统的德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显现出了明显滞后。首先,在当今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部分丧失,尤其是一些老教育者处于年轻人学习的处境。其次,网络时代网上信息鱼目混珠,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大量的信息量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德育工作者传达给学生的有益信息受到很大冲击,严重削弱了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三,国际传播网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他们垄断着主要的世界舆论,他们可以随便地对外进行政治渗透。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3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挑战,追根问底是对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素质的挑战。具有共享性的特点的网络信息,使得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知晓天下。对信息量极大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更大的信息量。目前,大多数德育工作者虽然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但是对网络技术真正能做到运用自如的还不多。培养一支理论功底厚,又具备相当的信息化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德育工作迅速前进的当务之急。
2网络时代的德育对策
2.1发挥网络的积极引导作用
首先,要努力推广互联网。互联网基础的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努力扩大互联网的覆盖空间。要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建设高技术的校园网。应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的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把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展现在他们面前,在网络上向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开设一些有益大学生身心的项目,吸引他们的目光,让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们营造出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其次,大力创建绿色网络,为广大学生营造温馨的新兴网络家园。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主要工作包括绿色的文化内容、绿色的文化载体、绿色的上网场所等方面,多给大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的绿色网络内容。最后,努力开展各种网络活动,使大学生有展示才华的平台。在网上开展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参与活泼、新颖的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坚持网络与现实相一致的原则,借助网络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借助网络广开论坛,让大学生参加讨论各种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和现象;可借助各种才艺展示、能力大赛等活动,把大学生的注意力从对互联网的好奇心转移到科学地使用互联网方面来。这些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备受大学生们推崇。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2.实现环境、认知、行为有机整合
构建志愿精神循环培育体系。一是加强慈善文化引导,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慈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和实践指南,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着力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弘扬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爱”和“泛爱众”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考核制度,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热情。给予志愿精神应有的社会理解与认可,注重实现志愿者个人价值和关注大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实效。同时,社会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了解、互动,引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由“应然”走向“实然”。最后,引导志愿精神传播,营造社会志愿氛围。丰富志愿精神的传播载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深化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传播效应。创新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积极评选优秀大学志愿者、志愿团体,组织扶贫帮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捐赠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二是深化大学生志愿认知,加强学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认知。自愿原则要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自愿认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觉外化为志愿服务。实践原则鼓励大学生不断奉献与反思,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层次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动机的层次性,逐步将从众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观为己型的“我要”变成自我实现型和奉献服务型的“我想”“我愿意”,实现志愿精神由认知转化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务教育,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化志愿精神。积极开设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关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整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重大事件,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使命和责任,在正确协调自我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团队。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现,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以个体或团体力量,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深化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展示大学生风采,提高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向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觉悟,更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志愿者的流动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招募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传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明确所需志愿者的类型和人数等信息,选拔严格遵循公平科学原则;服务阶段给予系统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实效;评估阶段,科学衡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实效,对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表彰。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
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
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在学分制实施的背景下,传统的高校德育考核体系的全面性难以做到。这是因为在学分制下能够自主选择学习,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求职欲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分制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功利性,就会导致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偏离最初的方向,容易走上急功近利的道路。而考试的公平、公正以及质量问题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压力不断提升,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学生由于受学分制的严重影响,使得德育考核容易出现知行脱节现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无怪乎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学习完德育课程之后所进行的课程考试;二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操作考核。老师在衡量与检验学生德育成绩的时候大多是以卷面考试成绩为准,很少去关注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成绩和课堂的表现,很少参考学生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而学生的操行考核仅仅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以及好人好事等表现来决定的,很少会参考德育课考试成绩。因此这两种德育考核形式造成学生学习和实践是处于分裂状态的。正是在知与行隔离的两种考核形式中的分别考察,就很难准确的全面地评价学生。
2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考核体系的创新设想
针对当前学分制背景下,我国的高校德育考核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非常有必要创新高校德育考核体系,整合德育资源,实现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2.1创新德育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德育考核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德育课学习、德育活动和日常行为与交往方面。在以后的德育考核中,我们可以在整合现有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以前对德育课程的考核都是凭借考试成绩,现在可以加大对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在德育活动方面我们可以加入参与的积极性、心得体会、工作职责等内容。在日常行为与交往上可以加入应对突发事件的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内容。在道德考核形式上,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课堂考试,还应该加大道德实践和学生操行等考核的比重。从而逐步形成完善的德育考核体系。各种形式多样、协调互补、统一组织以及科学的管理都将避免各种考核形式的脱节,逐步形成对受教育者全面而统一的考核。
2.2创新德育考核的方法传统的德育考核办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德育课的考核成绩为标准。在德育考核中,可以实现考核主体的多元化。一改过去那种老师说了算的旧传统,可以建立由老师、学生、社会等多元考核机制。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如实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是对对象德育行为的数值量化评价,定性评价是对象给予明确的评语评价;实现自我评价与民主评议相结合,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对照德育评价标准,按照德育评价的要求,对自己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与鉴定的方式,是评价对象自我教育、自我总结、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过程,实现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民主评议是评价者们对照评价标准,依据对评价对象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的观察进行评价与鉴定的方式。只有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才能真正全面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德育情况。
评价结果不一定客观大学生德育测评实际操作中,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有75%的同学表示,不仅是他们本人,身边同学也一样,如果和参与测评的其中某一个同学关系很好或不好,会受心理驱使而影响对其他同学的客观评价。但是有25%的同学还是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地填写测评表格。正是由于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的一些方面缺乏公正客观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德育素质评价当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认为最后得出的结果无关紧要。那么,学校进行的这一项测评就不能达到其通过测评成绩激励和鞭策学生培养和加强自身德育素质水平的目的。
2.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上的立体性不够
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现有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在参与期末学生综合测评的工作中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和登录项目内容的直观性。但是,从内容来看,评价的立体性还有欠缺。所有数据内容不能准确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有立体体现。为了便于社会和他人,以及学生对自身的德育素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提高对于激励学生自觉加强自身德育素质和提供学生就业信息的实用性。
3.知行不统一,德育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
学校现行德育评价方式仅通过学生对其他同学思想道德素质和文体素质的等级评价,除了前面提到的同学之间会由于接触的多或少对互相的了解存在差异,除此之外的问题就是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德育评价无论是作为教育评价研究的分支还是德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都应该从学校及社会整体角度和从学生个体角度对德育进行整体评价。
4.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素质评价结果
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仅以学生的德育素质评价体系算做期末综合测评的成绩一小部分,对德育评价的态度不够重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更不能在学生之间产生对于德育素质评价重视的态度,反而变成走形式。正是由于学生对于德育素质评价工作缺乏重视,造成评价过程中出现不严谨认真的态度,成为恶性循环,从而使评价者不能全面认识评价体系,使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无法正确发挥对于大学生德育素质等方面的激励作用。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对策与建议
1.评价内容科学合理
在原本划分的两项文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项大的分类方向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科学的划分,如划分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公德素质、法纪素质及身心素质五项,更贴近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必需的自身素质要求。
2.评价方式切实可行
在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之前,自我评价应该放在最先且面向全部同学和老师的情况下。如在班会上做德育素质评价之前,每个同学可以从上面五个方面分别谈谈自己这一个学期以来的表现,在鞭策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同时,让其他同学更加了解你,增强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对学生进行的德育素质评价工作应该不仅局限于同学之间的互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评价时能否考虑拓宽参与评价的主体,如应该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社区评价,等等,旨在全方位了解学生真实状况,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做出科学评价。
4.认真对待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就当前大学生现状来看,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可能在有些方面会不同。如大一新生,除了需要考察评价的基本几项素质之外,还有一些对于大学生活适应性和参与能力的需求;以及大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所需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