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18:20: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与朱元思书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专业历练话成长
徐老师1983年大学毕业后去的第一间学校是七年后享誉全国的湖北省黄冈中学,称得上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中,又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参加人教社中语室编写的全国六年制重点中学分编型初中语文教材在黄冈中学的实验。
所谓分编型初中语文教材,就是按照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新的语文教学结构体系把每学期一本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分编成两本——《阅读》和《作文·汉语》,其厚度、容量和难度都远超全国统编教材,却没有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给执教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次,他讲授名家作品《紫云英》后,信心满满地准备接受肯定和表扬,可等来的却是听课的学校领导、名师对他老旧的课堂套路、沉闷的课堂气氛、低质的课堂效果提出的善意批评,以及对所谓名家作品在构思、遣词、语法等方面的研讨和批判。这是一次让他倍受震撼和洗礼的评课。
他深知自己的差距所在。为了能够胜任教改实验,他要求自己“善教、广学、深研、精思、苦练”。善教是目的,广学、深研、精思、苦练是途径和过程。教而广学,学以养教,方能教学相长;教而深研,研以助教,方能教研共进;教而精思,思以善教,方能知行合一;教而苦练,练以为教,方能熟能生巧。为此,他攻读过别人很少涉及的专著《文章学》,自学过五十年代的汉语语法教材,对问题的研思几近考据;他主动承担试验课、公开课的试讲任务,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反复修改教案,他跟随学校富有专长的名师苦练演讲和硬笔书法,不断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
教改实验促进了徐老师的成长,徐老师的成长又浸润着教改实验汲取的养分。
1986年,他以自己数年的教改实验为例,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富有创见的思考,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首发中学说话教学教改实验论文《以说为主兼练听读写》,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说话训练,要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列入考评内容,要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为主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提高。该刊主编邵守义先生因此发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从说入手》一文,阐述自己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
1992年,其1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专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之光》经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印行1.5万册单行本后,被多家报媒推介评论为“采用散点式透视手法,用引人入胜、饱蘸真情的文学笔触,揭示了(黄冈中学国际数学奥赛选手)林强、王崧、库超的成功之路,揭示了一所普通中学为什么五年之内连续四次登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领奖台之谜,从更深层次上对中等教育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是经验的抽象,更是人生的足迹;是谜底的破射,更是人生的窥探;是抽象的思维,更是形象的诱导;是文学海洋中的浪花,更是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1994年,作为三位主要参研人员之一,湖北省教科研课题中学选修教材《实用交际常识》一书荣获该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徐老师独立完成了第二章“现代中学生交际口才”近5万字的编研任务。与此同时,他多次参加校内外演讲和书法比赛,频频获奖。其新闻通讯等各类文章也不断在各级报刊登载,被同事们戏称为黄冈中学“一支笔”。
教研夯实了他的教学根基,教改激发了他的教学创新,写作、演讲和书法为他增添了多彩的教学元素。他的优质课多次荣获市内外青年教师业务比赛一等奖第一名。他的课堂教学严谨、灵动、实效,氤氲着激情、创新的活性因子,成为下课铃敲响时学生最不愿意结束的课程之一,其《景泰蓝的制作》、《与朱元思书》、《想像与作文》等阅读和写作教学更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名片。
1987年,徐老师荣获湖北省教研室颁发的“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学工作者”称号。1995年,徐老师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破格晋升的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1996年以后,他开始兼任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肩上的担子越挑越重。2004年他担任黄冈中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筹划并亲历了黄冈中学的百年大庆。这是学校发展史上光荣而又璀灿夺目的重大里程碑。
每每谈及在黄冈中学的成长经历,徐老师总是十分感慨。他说,教师头十年或者说三十五岁以前的专业状态,基本上为其奠定了此后的事业基础,自己后来能够走上学校管理和领导岗位,多半与这十多年的专业历练有关。青年教师要不怕压担子,要能够挑重担、吃大苦、练真功。他又说,人生之幸有“五好”,一个人如果出生后遇上好父母,读书时遇上好老师,成家后遇上好伴侣,工作后遇上好领导好同事,困难时遇上好朋友,想要不成功都很难;自己如果不是遇上了像曹衍清校长那样的著名教育家,如果不是得到了黄冈中学名师群体的帮教濡染,个人的努力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名师们崇高的敬业境界、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思维品质、开阔的眼界视野、求真的批判精神,对自己都是一辈子受用的财富。
诚哉斯言!
二、治校办学开新天
徐海元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锐意创新创造的人。
恰当地使用过渡语,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使各个环节融合起来,自然流畅。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课堂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更增添了课堂的艺术效果,使课堂充满了“语文味”。
一、立足文本,自然过渡
过渡语的设计可以充分考虑文本的内容,立足文本,使用文本内容来过渡,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疑过渡。
如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夏》,简单导入新课后,设计了两个问题:1.根据课文内容在“夏”的前面加什么词?2.根据课文内容,在“夏”的后面加什么词?这样,自然过渡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引起了学生思考。
余映潮老师在《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说,所谓“主问题”是对课文研读教学中,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从而关联内在的逻辑,使课堂程序于无痕中过渡。教学《囚绿记》一文,他仔细研读文本,设计了两个问题:1.那是怎样一抹绿?2.他是怎样一个人?先将文中有关绿的句子找出来,理清写作思路。赏析优美的语言并反复诵读概括绿的特点。接着通过第二个问题,从分析语言过渡到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在这个环节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爱国之情。这样的主问题设计就能将各个环节紧紧扣在一起,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构建起整节课的结构。
如果要从文本中发掘过渡语的内容,就需要我们走进教材,去思考,去研读,考虑怎样去设计“主问题”“小问题”,从而使课堂环节之间能自然过渡。
二、评点行为,巧妙过渡
恰当评点学生的行为,既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巧妙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如一优质课《美丽的西双版纳》的讲授,从“整体感知——感受美”过渡到“深入课文——赏析美”时,教者说:“我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西双版纳有着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没有想到你们能从多角度看问题,很不简单啊。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画面,你们喜欢哪个画面呢?用你喜欢的语调读一读,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这样一来,巧妙地评点学生行为,就机智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环节巧妙地过渡。
三、引用诗文,浪漫过渡
教学中灵活使用诗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知识迁移中,增加课堂的文学底蕴,展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加浓课堂的“语文味”。
在设计《都市精灵》教案时,笔者引用古诗来过渡。用“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那是悦耳的歌声;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那是矫健的身姿;精灵给了诗人浪漫的诗情,也给了作家深刻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近精灵。”过渡到课文语言的赏析。再用“现在似乎少了‘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和谐;也没有了‘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的美好”来过渡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感悟中。
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中,笔者看到了王正来老师的一首诗,题为《望峰息心 窥谷忘返》,“驾一叶轻舟/在唯美的富春江上恣意赏游/看——树随山生,山与天竞/层层的险峰刺穿我浮华的心灵 荡一江清波/似与水中的游鱼招手作乐/听——泉水泠泠,好鸟相鸣/青郁的山谷令我忘却了尘世的俗务 任浪猛湍急/船从江流,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悟——猿啼蝉啭,疏条交映/这亦昏亦晴之域就是我归隐的仙境。”看后不由拍案叫绝,实在是很奇妙唯美的一首诗,既概括了《与朱元思书》的文本内容,又在自由浪漫的诗情中,流露了文本的思路,完全可以用这三小节的诗句作为过渡语,设计三个教学环节“赏奇山、品异水、悟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引用诗文,给课堂注入一些诗情画意的成分。文章与文章,诗与诗的穿越,使整节课“语文味”十足了。
四、适时拓展,深透过渡
教学中宕开一笔。在课堂临结束时,充分考虑到“语文味”的外延,也是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提起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最容易让人联想起“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填鸭式”的教师单项灌输,以及“枯燥乏味”等等教学模式。殊不知传统的语文教学也不乏生动、有趣,比如,精彩文段的朗读与品味。更不乏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比如,文言文一词一句的认知与背诵(当然新课程也有)。它们既可以让学生养成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帮助学生发展记忆、提高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新课程实施后,随着贴近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实际的生动实例搬进课堂,教学内容也随之变得鲜活起来,确确实实地减少了不少的枯燥感。很多讨论答疑的题型代替了死记硬背,明理分析取代了题海战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多边交流,也使教师的单项灌输显得相形见绌。课堂上呈现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也增添了更加直观的效果。这些可喜的现象,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在理念上形成了共识。
但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各种各样的语文读本,铺天盖地的各种教辅、训练,不仅让学生觉得成了负担,而且连老师也觉得茫然。随着功利化、作秀化课件的泛滥,连“课文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观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更遗憾的是竟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只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不顾及学生的学业成绩。
不可讳言的是:只要有中考存在,就必然要重视成绩;只要以分数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录取(尤其是各级重点高中),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不让学生丢分。当然,改革考试方案是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的道路。因为,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更是终身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好地为他们奠定良好的文学素养基础。
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我习惯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而且,我还认为这种模式放在今天,也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那就是:
一、朗读
朗读适用于学习每篇课文的第一步。尤其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入情入神地读,在朗读中品味精彩文段,如名家名篇中的《春》《与朱元思书》等等,这一传统的读书方法不能丢。
二、品析
即在熟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语言进行品析。这是不可或缺的第二步,是对语句的意思、情感、色彩等进行细致地分析和鉴赏。从而让学生在一词一句的认知基础上,养成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三、背诵与默写
这是万万不可忽视的。新教材除了几十首(篇)古诗文背诵外,每一册的课文,对于现代美文的背诵要求甚少。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则是十分重视背诵的。它不仅有助于发展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眼高手低。他们能说会道,但真正让他们说规范话,写规范字就差多了。手写出来的字能潦草到难以辨认的程度。尤其是在默写时,错别字相当多。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日后的工作。只要留心观察,相当普遍。所以让他们多加抄写,从而挖掘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及段落,甚至让他们全篇背诵和默写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后的近几年,通过几次公开课的观察与走访,结合本校一些教师的授课,发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作秀者不少,务实者不多。有些教师甚至对“课堂”的概念都有些模糊。
那么,什么是课堂?首先,课堂不等于讲堂,它不应该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其次,课堂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也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应该仅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应该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什么是作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表演,演出;②指为了销售、竞选等等而进行的展览、宣传活动。”作秀者其用意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是想引起众人的注意,世人的瞩目。可见,一件事情一旦作秀,那就只有表演意义了。
这些把课堂变成演戏舞台的教师,展示矫情的东西太多。听了这样的课,感觉就像是在读学生虚情假意的作文。具有鲜活生命气息的东西太少,花哨的东西太多,缺少交流、研讨和探索的本性。给人一种功利化、媚俗化和虚美化的感觉。大大脱离了探究知识、引导发展的轨道。看上去“轰轰烈烈”?实质上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形式上像是“新课堂”,实质上却与新课程的理念“形似神异”。
本来公开课的目的是开展教学研究,探讨教学方法,但这样的公开课却已经或正在变味,成了学校及教师谋取名利的手段。为了上好公开课,得到任务的教师早早就做准备,反复操练直至烂熟。有时还得请同组的教师帮助设计教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包装。学校也号召献计献策、集体协作。为了这节课,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可谓殚精竭虑,完全不同于平时教学。
平时教学,“改革”当然可以,但应该注意避免模式化,防止单一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改革”的解释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由此看来课程的改革不应是对以前的教育彻底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
细分受众才有效。在《明朝那些事儿》火热的同时,也开始了关于普及历史方式的激烈争论,有人说这本书“恶搞”了历史,也有人说“传播”了历史,有人唾弃,有人热捧,不管持哪种观点,我认为都有道理,因为不同读者有不同的需要,每一种历史读物(作品)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受众群。《明实录》尽管是古文体,枯燥难懂,但它却是学术研究者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以历史为题材的戏曲、影视剧、历史小说等文艺作品,尽管其中不乏虚构、戏说历史,却让普通百姓从中了解历史知识并受到启示,更是普通百姓消遣生活的精神食粮;《明朝那些事儿》用现代化的语言来表述历史、传播历史知识,满足了普通人阅读历史的兴趣。《明朝那些事儿》以“历史可以写的很好看”为目,把历史平民化,让更多的人在客观了解历史同时获得阅读的,这也许是“火”的原因之一。引申到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来说,我们的受众群主要是青年,而青年又有着不同的诉求,70后与80后的思想认识不同,大专以上学历与技校学历的青工要求不同,一线青工和后线青工的需求不同,成家与没成家的青工诉求又不尽相同。这些青工由于工作性质、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别,思想问题也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更是千差万别。因此,青工需求也就存在很大不同。如何避免“一刀切”,就需要我们善于细分受众群,分析不同受众的个体特征、群体特征,有的放矢,找准面对不同青年的工作切入点,选择合理的载体开展工作,团的工作才能更细致、更深入、更有效。
“时尚”更具吸引力。青年与时尚紧密相连。《明朝那些事儿》用了很多广告、电影、网络流行语和推疑、悬念、冯氏幽默等时尚元素去描述历史,行文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获得阅读。如,开篇作者用戏谑的方式介绍朱元璋,把历史拉近了看,既真实又可乐有趣;再如 :“因为1449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早了一些”。又如“明军进攻之时,加藤清正正在西生浦扛砖头修工事,而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最慢,只有更慢”; “仇鸾先生虽然没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但却有着猪的脑子”;“不把皇上当干部”; “立功了,杨善立功了,他继承了自春秋以来无数说客、辩手、马屁精的优良传统,深入大漠,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敢死队精神,空手套白狼把朱祁镇套了回来,着实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等等。这些流行和时尚元素正是青年群体所推崇和传播的内容,自然得到青年的欢迎和热捧。同样,对服务青年的团组织也有很多借鉴之处。新形势下,团组织开展的工作或活动要吸引青年、引领青年,让青年发自内心的喜爱,就要了解青年、分析青年、研究青年,把握时代特征,更多地融入青春、时尚的元素,在活动中注入时代特色,才能让工作内容充满吸引力,才能吸引青年积极参与,让青年追捧。
服务青年需投其所好。说到《明朝那些事儿》,不得不谈到网络,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发源于网络,成名于网络:长文《明朝那些事儿》狂飙突起于天涯论坛,后转战新浪。天涯、新浪月点击率均月超百万。网络越来越受到青年朋友的喜爱,并已经成为青年生活、购物、娱乐、获取信息、表达民意的主要渠道。抓住需求、紧扣喜好,是深入人心的关键,团组织凝聚青年就要投其所好和青年“套近乎”,就要围绕青年所喜欢的网络做文章,让青年“爱”有所成。这就要求我们能听得懂网络语言,会说他们爱听的流行语,不能“OUT”于青年,否则和他们交流就没有共同语言,得不到他们的亲近和信任;青年喜欢网络写作,我们也应通过建立博客、空间,了解如何进行网络写作,甚至青年喜欢游戏,我们也应该有所体验,为做好青年工作备好“教案”。青年喜爱网络作品创作,我们可通过组织网络作品大赛等形式激发青年创作网络作品的热情,让青年有的放矢、做有所成;青年习惯于网络的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我们就要把变单纯的“灌输式”思想教育为寓教于乐,寓教于网的“渗透式”教育。青年依赖于网络打发时间,我们可通过网络推荐好书、美文、美图,也可利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将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等内容上网,变成青年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宣扬正气、打击邪气,树立新风、打击歪风,使其成为了解青年思想动态的重要渠道,加以疏通引导,解决青年思想及心理问题。只有这样,团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走出“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误区,才能使团的工作和活动有意义,青年才能真正喜爱,才能让团组织“火”起来。
掩卷而思,悟者各异。我不是历史学者,没有去认真考究书中的历史事件;我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刻意去背记那些幽默诙谐的经典语句;我不是评论家,没有去评论这种写史方式的好与坏。只要从中悟到了一种工作方法、技巧和努力的方向,这也算开卷有益吧。
作者简介:
一、教学生学会问:以“问”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教学做合一”的一个重要现代教学原则就是讲究和谐性。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学也是相互的;教师最重要的是“以人教人”,“以人化人”,也就是必须营造师生“共教共学共做”的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首先,我要“蹲下来看学生”。转换角色,参与学生生活。发现学生是多么想问问题,有的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我都广。我认同老师和学生其实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观念是我营造和谐氛围的前提。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手势、言语、眼神等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予积极评价,不吝啬赞美的语言,不吝啬鼓励的眼神,让学生产生成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喜悦,构建水融的师生关系,这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关键。再次,我与学生“共教共学共作”。不仅积极回答学生的提问,而且遇到不懂的问题向学生请教,或与学生共同通过查找资料、探讨等方式得出结论,体现教师的示范精神。如教学《男生贾里》时,我就与学生共同回想小时候做的一些幼稚又荒唐的事,包括制造的小麻烦等,学生欢快地笑了,然后很积极地参与,纷纷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在我刻意营造的宽松氛围下,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积极提出问题。
2.生动再现情景,使学生想问。
好奇爱问是学生的天性,不把学生置于具体生活场景中,他就失去探索问题的精神。“教学做合一”以“做事”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无“生活”也就无“事”,无“事”便谈不上“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为学生提供问题源泉,使之想问。一是创设教学情境。如多媒体教学情境、直观教具情境、教师语言情境、情景模拟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如我在上《今天不封阳台》时,就精心准备了多媒体教案,找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实例,使学生在看中产生“疑”,在“疑”中产生“问”。二是创设活动情境。如游戏情境、表演情境等。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我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表演骗子行骗及皇帝游街的情景,学生看后,一致认为骗子骗术很拙劣,自然产生为什么大家都会受骗的疑问,只要学生能提出这一疑惑,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
3.引导细细品味,使学生会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能停留在无意识阶段,只有培养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这种能力,必须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注重“内容与主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养成经常问“为什么”的好习惯。如《孔乙己》一课,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文章,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如“为什么他站着喝酒又穿着长衫”,“为什么他穿的长衫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为什么他写得一手好字却经常做些偷窃之事”,“为什么孔乙己能给大家带来欢笑,但当他消失后,大家又觉得没什么不同”等一系列疑问,只要学生产生这些疑惑,那么有关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自身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自行提出问题,为文章的学习提供研究目标。在有目的的交流中,培养自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生学会做:推行“小先生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说:“生是生活。先过哪一种生活的便是哪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哪一种生活的便是哪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他又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理解学生也可以做教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本着继承和发展的态度,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主动承担角色,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营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氛围。
1.课前“小先生制”,让学生了解课本。
预习课文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先生”们分工合作,速度慢点、基础差点的同学,我让他负责生字词的读识工作,让稍微好点的同学负责作者背景的搜集,让语文领悟能力高点的同学负责文章的章节结构,让他们多渠道、多角度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然后让他们依次当“小先生”课前预习,一起合作完成自学卡片,定期进行检查和评比。这样做,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效督促了所有同学预习课文,又提高了效率,更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
2.课中“小先生制”,让学生深入课本。
鼓励“小先生”上讲台讲课,主要采用两种形式:课堂中插入和整堂课由学生主讲。
单个问题的解决采用第一种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理解,其他学生对之评判,在评判中大家再商榷,教师再评判优缺点,分析得失。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使讲课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习、评判解决问题的思路,善于思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我往往让其他学生帮忙解决,如上文提到的《孔乙己》,我就让三位小先生预先站在讲台上,等学生发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一疑问时,我就让“小先生”们作答,他站着喝酒是因为穷,至于为什么穿着长衫是因为他不齿和短衣帮为伍。我充分肯定了“小先生”们的分析,再把回答标准化。这样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点拨、总结、反思,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自主掌握知识。等到复习阶段,基本采用整堂课由学生主讲的方式。又如在上初三复习课归纳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等时,我就“小先生”们自行备课、讲课,先自行归纳好,上课时让他们自行上讲台讲授。我发现这些“小先生”们归纳得比我还全面,记住这些内容的方法比我的还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