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4 18:46: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

篇(1)

二、大学声乐教学现状

要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必要分析一下教学现状:第一,教学体制的不适宜。现阶段,虽然,高校声乐教学中一直倡导着创新教育,但是并没有将创新很好的融入到教学中,教学结构、教师配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都是在传统教学体制下安排的,单独在某个环节中强调创新是不足的,而且容易引起断节;第二,教学观念的不适宜。教师的观念不能适应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不同年龄结构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差别;老教师教学经验足,但教学理念相对保守,年轻教师跟进创新容易,但教学经验少;年轻教师接受新观念的难度小,而老教师接受难度大;还有就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但是又不愿意接受创新思维,缺乏创新精神。

三、如何发展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其一,在声乐教学内容上创新。声乐教学就是教师将音乐理论知识、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声乐教学的内容要适应学生的真正需求,与音乐市场接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创作新好作品,通过音乐理论的掌握,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美,并将这些美加以利用,创作出更美的作品。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音乐、西方优美乐曲等,引入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创作带来灵感。同时,教学内容要贴合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表演等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二,在声乐教学方法上创新。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都依赖于讲台、课桌式的师生关系,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陈旧,以及师资参差不齐等状况,制约了声乐教学的进步。教学中,应当以科学的发声为基础,以学生为主导,尊重学生的实际,给予学生准确的定位引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独唱、合唱、重唱、表演唱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讲解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个案讲解、示范演练、个别鉴赏、现场表演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图文并茂的影像传递给学生,带给学生更好的视觉、听觉效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多媒体获取信息方便快捷。

篇(2)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受“升本”前院校的影响,抹不去“师专”或“高专”的痕迹,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有些高校可能有提及,但不深入,也没能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有些高校只有“标语式”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流于形式。首先,应该是部分高校领导的观念没有转过来,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高校的有关部门、二级学院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再次,就是学生本人,还是以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

虽然,随着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顺应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有些高校还取得了“本土化”的经验和富有个性的模式。但从总体看,其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还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授课,这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形式效果较差,不受学生欢迎,而且也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偏向宣讲政府各类政策、讲述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或个人案例分享等,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设计。综合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不够———最典型的就是从案例的角度看,现在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围绕成功人士或大集团、大公司的运行情况来介绍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创业起点比较低、形式比较散,和所讲述的案例之间相距较大,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三)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这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高专或高职升格而来,其总体的师资就是非常薄弱的,距离本科教学要求还比较远,长期处于“爬坡”阶段。为了应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各种检查和考核,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力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但是,人才引进主要还是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极少会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原来的高专教师转型而来,他们相对来说职称、学历偏低,虽然近年引进的高学历优秀辅导员充实到该队伍中去了,但尚缺乏教学经验,总体来说,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本身属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营业务的师资群体,自身没有创业经历,在实例讲授和实践操作中无法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创业故事分享,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知识或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而是需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该教育涉及了创新精神培养和工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审批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必须要处理好几种关系,这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和高校专业教育中去的首要条件。

(一)知识普及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而言,关键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即“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定它们的比例,合理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本科教学体系尚不成熟,仍然在探索中,特别是原来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环节设计上,始终走不出“师范教育”的影子,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起来,侧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实践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大,而新增加的一门专业课程。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尝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之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创业热情,传授创新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从低年级学生入手,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与培育重点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尝试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树立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技巧,极少部分学生真正在大学期间尝试创业或是毕业之后自主创业的。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重点学生提升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都不够完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平台还没有搭建好。所以,我们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众化、重点化和特色化结合起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对具备创业热情和基础的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指导和培训。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建设专业、稳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陷,在队伍建设上应当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实践背景、工商管理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为主,吸引部分有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校该项教育的核心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和研究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同时,鼓励教师前往其他高校学习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此同时,要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投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示范、激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内还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所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训练和项目孵化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就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二)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总体课程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必修课,启动校级重点教材开发项目;开设SIYB、KAB等课程,在通识课程中逐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鼓励开设若干门如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教育选修课,针对特殊专业(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程。

(三)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

在学生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后,由学生自主申报,从中选拔出创业热情高、创业资源丰富、创业基础较好的少部分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这部分学生仍然归属于原二级学院,再通过一个学期左右的课余时间接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如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最终确定以创业为方向的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经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可以逐步开设单独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开展一系列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实践的经验积累。课程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总学分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多学分,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整体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体系,推行学分替代制度,试行将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和课程修读制度。

篇(3)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创新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在注意提高学生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工程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为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服务,通过紧扣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型改革,培养学生从简单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转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承担转化应用。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开展嵌入式课程改革尝试通过对不同本科专业学生多年培养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反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重点面向黑龙江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一整套适用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点与工具软件应用的对应关系方面,针对不同学期、不同重点理论课程制订了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并设计出一整套适用于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课程,以便适时适度地考核学生在该阶段下对知识点及其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

3.构建“教、学”平台,因材施教,大力推行“导师制”改革尝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为促进学生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院强调构建“教、学”平台,摒弃以往构建学生“学习”平台的做法,实行“兼职导师+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兼职学生学习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金字塔型“教、学”团队,提供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

篇(4)

2.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和帮助。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创新性和专业性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的重要指导作用。在普通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些大学生有创新意识和愿望,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科技含量较低的小制作,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指导教师几乎不参与,或参与非常少,导致学生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低,作品科技含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3.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能够不断深入研究科技创新活动、平衡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基础,与学分设置、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物质和精神激励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一方面,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特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也形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标准高,太过于苛求、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联系这些因素之间的机制,只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忽视学生的学分及评价制度创新,激励学生科技创新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

4.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活动场地、必要的资金和实验室仪器设备都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大学生由于科技活动投入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进行分析:忽视管理团队的组织和专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活动经费来源,一般主要依靠学校的补助;专门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和场地非常的有限,有些高校甚至是没有的。这些物质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二、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宣传,营造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根据参与学生少的现象,应该积极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宣传,给学生解读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和保障激励政策,同时介绍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中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并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宣传和指导,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篇(5)

TRIZ是什么?它是俄文缩写转换为拉丁文字,其意义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有中国专家给它取了一个中国化的名字叫“萃智”理论。

“举个例子,要让干果、种子的外壳和果实分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专家对许多物理现象和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缓慢加压(大气压)然后瞬间减压,就可以使紧贴在一起的物理性状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掌握了这个规律,许多问题就触类旁通了。TRIZ就是这样一门研究发明创造背后的规律、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创造学专家张武城教授说。

据介绍,TRIZ理论是前苏联学者阿奇舒勒历经50多年,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整理、归纳、提炼和重组,建立起的一整套实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在前苏联,以TRIZ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

目前美国、韩国、日本和北欧及西欧一些国家,不仅在高校开设TRIZ相关课程,还面向不同年龄青少年开展相关创新教育。

在我国,以TRIZ理论为基础的创新教育刚刚起步。高校开展的TRIZ理论教育培训,都选择了与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创新产品业务部总经理林岳,就是中国第一位专门研究TRIZ理论的博士。

创新理论应用成效明显

“TRIZ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理论工具,而CAI(计算机辅助创新)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信息化工具,二者的结合解决了无数的工程难题,也为高校创新教育提供了现实路径。”林岳说。

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30多所高校与安世亚太公司合作,引人TRIZ和CAI开展创新教育。目前,我国高校中开展的TRIZ理论相关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选修课或与高校开设的设计类课程相结合,选修课一般32个学时,学生修完可获得2-3个学分;另一种形式是以TRIZ理论为指导,结合CAI,辅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辅助有课题的在校师生进行创新设计。

TRIZ作为一种舶来品,能否与中国教育顺利嫁接?林岳介绍说,前苏联国家的TRIZ教育重在数理分析,而中国高校在开展TRIZ培训时,弱化推理而强调兴趣引导,注重生活案例和工业案例分析。

在开设TRIZ课程或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具体问题,在学习期间运用TRIZ理论获得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一大批成果脱颖而出。2007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在毕业设计中引入CAI高校解决方案,学生全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刘峰完成的“手机电池弹片塑料热熔焊接机设计”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创造学课程中开展创新能力拓展培训,20余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申请了专利;东北林业大学31名博士、教授在TRIZ师资培训的过程中,申请了两项专利。

与此同时,一大批接受TRIZ培训的学生在全国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

创新教育需进一步拓展范围

创新理论教育要想在高校中产生更大影响,尚需进一步拓展范围。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创新教育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TRIZ理论培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不仅仅适合理工科学生,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据了解,复旦大学正计划将TRIZ理论引入艺术人才的培养领域。

篇(6)

中图分类号:G46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06-0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党和国家已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重大意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靠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将创新能力作为学生三项基本能力之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涵盖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品质等四方面内容。创新意识包括聪明才智、观察力、创新潜力;创新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批判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创新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信息能力、动手能力;创新品质包括责任感、协作精神、自信心。

(1)创新意识是源泉。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2)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3)创新知识和技能是核心。缺少必要的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的意识和灵感无法实施,都将成为空想。

(4)创新品质是保障。创新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取得成功的,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坚强的毅力,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不能使灵感变成现实,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创新能力中,创新的意识、思维、知识和技能、品质之间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而是层次渐进的关系,其中意识和思维因素处于最底层,知识和技能因素处于中层,品质因素处于最顶层,呈金字塔式结构。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全面系统地构建一个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1. 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始终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场,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因此,设计适合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基础工作。

(1)通识课程体系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前者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军事技能课程及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专项技能课程;后者为参照世界著名大学通识课程而设置的课程体系,要打破学科壁垒,基本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知识领域,要重点体现人文和科学的融通、古今贯通、中西合璧、学科交叉渗透的理念,培养学生辩证和批判思维、发散和聚合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启迪学生探索未知的动机,培养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体系着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表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是最有价值的,它们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打造核心基础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塑造学生特殊的气质,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践课程体系着重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实验课程体系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实践实验中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并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技巧,培养学生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

(4)跨学科课程体系着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当今世界科学研究不断向跨学科的“大科学”方向发展,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纷纷把目标瞄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成立了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拆除各学科间教育的壁垒,设置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的本科教育机制,可通过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开设辅修课程体系、建立跨校课程共享机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E-Learning等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等的限制,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

2.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学分制和选课制为基础,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进程,可以自由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等。高等学校要抓机遇,争取增大办学自,增强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增大学生的自由度,增强教学的弹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二是实施跨学科大类培养。根据学科特点分若干学科大类,一个大类往往有多个学科专业,有的甚至覆盖几个学科门类,如文史哲类、经济管理类、数理类、化生类等,由相关的学科所在学院联合培养学生。三是实施本硕博连读培养。将个别具有特殊潜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通盘统筹考虑,在本科阶段以宽、厚、广的基础教育为主,在硕博阶段以专、深、尖专业教育为主,培养研究性创新人才。四是扩大交换生教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加强与海内外高水平的大学互换学生交流,丰富学生的第二校园学习阅历;还可通过联合办学,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政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交流空间。

3. 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1)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需完善三类实验教学平台:一是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二是实训、实做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训、真操实做训练;三是课外创新平台,包括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竞赛活动或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每一个平台都分为基础层、综合层和提高层,形成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

(2)建设学、研、产相结合实践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活动。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科研、产业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教师将最新成果和产业实践及时反馈到课堂、进入教材,使教学延伸到科研和市场第一线;同时也要想方设法让企事业单位有经验的成功人士走进大学课堂,将生产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传授给学生,彼此形成良好的互动。优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实践活动,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践丰富理论,增强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建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平台。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具有很多共同特点,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的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以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带动创业,以创业活动促进创新教育,深化创新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二者相互联动,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4)建设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探索,在学习和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升华;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比赛,还可为创新活动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合作,让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4. 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通常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或者以简单的综合测评来评价学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往往只是根据学生取得的成果(竞赛获奖、发表学生论文、发明专利等)在综合测评中适当加分来评定,而且这部分测评在学生综合测评中的所占比例很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方法较为简单粗放,不适合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甚至容易产生负面作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应只注重评价结果或现实创新的产品,更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引导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不应是终结性评价,应是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前瞻性原则。传统的以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作为指标的是一种事后指标,这种指标体系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指标体系,要面向未来,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关注学生将来的创新发展态势和发展空间。二是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能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潜质,防止以偏概全,切实反映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办学指导思想,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三是导向性原则。学生创新评价体系有别于教师评价体系,其目的是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主动拓展自己的学习内容,发掘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评价体系,要给学生以“只要跳起来,人人都能够得着”的现实目标,全面增强其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08).

篇(7)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1995年,该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求职和创造新岗位。1998年又进一步指出了“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在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开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笔者基于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描述与分析,从中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据此提出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论文统计分析

发文的数量分布2006年12月5日,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大学生”和“创业教育”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从得到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2001~2006年期间,收录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共计144篇(剔除一稿多投、文摘,由于系统的时效性,2006年的论文统计可能不够全面),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呈现出递增趋势和阶段特征:(1)2001年为研究的初始阶段,国内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初露端倪,发文仅3篇,占2.08%,说明虽然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但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2000~2003年为快速增长阶段,此阶段研究论文以年均7.5篇的速度增长,说明国内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3)激增阶段(2004~2006年),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激增,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12篇,2005和2006年分别比2003年增加了18篇、28篇。三年的论文数量占总发文数的77.77%,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开始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发文的主要内容分布以篇名为路径检索到的144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中,有42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占总数的29.17%;有24篇是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模式的,占总数的16.67%;有24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占总数的16.67%;另有18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的,17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的,分别占总数的12.50%、11.81%。其他研究涉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内涵、评价体系等内容。

发文的期刊种类与期刊分布以篇名途径检索到的144篇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主要发表在7类期刊上,其中64篇发表于大学学报,占44.44%,位列第一;38篇发表于教育学期刊,占26.39%,位列第二;16篇发表于科技类期刊,占11.11%,位列第三。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其中发文最多的期刊为《科技创业月刊》,共发文8篇;《中国高教研究》和《中国大学生就业》各发表6篇,并列第二;《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高教》、《当代教育论坛》各发文3篇,名列第三;发文2篇及其以上的期刊共18种,具体见下表。

发文作者机构分布通过对144篇论文作者机构类型的统计分析,发现论文作者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其中在高校教学部门的作者共97位,占全部作者的67.36%,位列第一;在高校管理部门的作者共39位,占全部作者的27.08%,位列第二;其他作者共5位,占全部作者的3.47%,位列第三。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概况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具体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利用时机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1]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思路与现实意义,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职业能力、经营能力、综合能力、创业知识结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2]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时机能力的培养,提出时机能力培养是关键,并概括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利用时机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即时机意识、认识时机能力、抓住时机能力与寻找制造时机能力四个组成要素,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利用时机的能力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时机意识;二是认识时机意识,具体包括认识时机的本质、激发学生成功欲、把握时代特点能力等三方面;三是抓住时机能力;四是寻找与制造时机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培养大学生主动开放的心态、冒险与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3]研究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剖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资本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教育思想改革,应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应设置理想理念教育、劳动教育、挫折教育等课程;三是教学过程、环节、方式、组织、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与环节上,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既有模拟也有实战;在方式上,应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4]剖析了心理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因素,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心理调适能力两方面着手,具体地说: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认知能力、愉悦乐观的情绪和情感、坚定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果断、勇敢、敏捷的行动等几个方面;二是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包括多种能力、敏捷的气质、乐观的性格的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强烈的成就动机与高雅的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最后还指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5]概括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并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经验,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创造学”、“科技发明学”等课程,应编写涵盖创业风险、创业心理、创业技巧、创业能力、创业理论、创业指导、创业法制常识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并应以创业需要为切入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与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政策与法律法规。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模式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与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实现途径、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6]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分析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提出到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还要营造积极的氛围,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的培养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转变与时代要求不适应的、不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2)打造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适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校园环境;(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4)创新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潜能挖掘的大学生管理体制;(5)创造创业实践的有效环境,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7]分析了知识经济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通过探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课内教学与模拟实践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给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与咨询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创业(创办公司)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8]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定位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与学科内容、实施规程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最后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一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体育人体系中;二要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要推进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将创业精神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去;四要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演习场所;五要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认证制度,完善学生自主创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六要定期举办创业计划与设计大赛,积极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本身对创业的认识、高校的认识、师资缺乏、课程设置体系、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9]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得出我国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在较低水平和初级阶段,总结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1)认识方面的问题,高校师生存在认识不统一、不到位的现象;(2)师资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缺乏;(3)课程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创业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0]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热”与“冷”(火爆的创业报告与冷清的创业教学,热闹的创业竞赛与尴尬的创业实践)两个方面的对比,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起步晚、缺乏利益、教师没有动力、缺乏资金支持与实践场地等问题。

参考文献[11]从高校教育主体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薄弱,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2)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创业教育意识淡薄;(3)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2]通过对零陵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现状、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分析,指出零陵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单一、创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要求相差较远、措施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教育模式改革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零陵学院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四)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参考文献[13]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创业教育可使大学生转变“就业靠国家、靠父母、靠关系”的旧观念,树立就业靠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创业、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创业观念;二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14]分析了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高校、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15]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界定创业教育的内涵,指出“创业教育”是一个统称,涉及多种课程,可以界定为: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险精神、冒险精神等精神与心理素质的教育。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以开发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

(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16]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应通过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加以检验,应主要从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操作系统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17]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评价方法,设计了质量控制系统结构,主要由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质量控制系统组成。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特点

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的集中,94.44%的作者来自高校的教学与管理部门;二是发文期刊类别的集中,97.22%的文章发表在大学学报、教育与科技类期刊上;三是发文的年代集中,77.77%的文章发表于2004~2006年;四是发文的内容集中,75.01%的论文内容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

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内容分布不仅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实现途径、教育模式、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体系,而且还涉及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各类学者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完全相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研究创业教育,并探析了创业教育的内容、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教学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体系等角度着手研究;统计学领域的论文作者则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虽然各类学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但也存在交叉,体现出各自的部门职责与专业特色。

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综合、比较、推理、调查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

发展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紧贴时代,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一般的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而是更注重采用实证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时代背景等具体情况进行研究。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较窄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服务系统、支持系统、政策、成本收益等问题则很少有人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过于笼统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教育模式的构建上,而对运行机制、实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本收益的研究很少目前还很少有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本投入与预期收益问题进行研究。

(二)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

一是必须拓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应对社会上关于创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加以借鉴,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素质、投资收益、资金获取、服务系统以及对就业的促进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现途径的研究。尤其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予以关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的关键。

三是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的研究。应积极探讨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资金筹集模式,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探索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资金保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2]于源溟,明辉.试论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利用时机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黄挚雄,罗安,杨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3,(1).

[4]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索质教育[J].求索,2004,(1).

[5]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1).

[6]刘彩生,李国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7]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8]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9]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10]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透视[J].大众科技,2005,(10).

[11]陈丽影.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12]古月明.零陵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3,(5).

[13]施菊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7月上).

[14]袁美学.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9月下).

篇(8)

佳木斯大学自2005年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定位准确,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办学特色,遵循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认真实施 “教学质量年”、“课堂教学年”、“学科建设年”主题年活动,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狠抓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

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要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符合国家专业目录要求的基础上,应具有自己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基本业务规格要符合我省的经济情况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际。课程设置要与该专业的基本业务规格要求相一致。

我校十分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毕业生就业的内在关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二是依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三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修订工作中坚持培养应用性本专科人才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线,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推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学分制、职业资格证书制、专业+方向等培养模式;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形成立足边疆办学,充分利用综合性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2.依据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设置突出融合与创新

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佳木斯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是立足三江、服务龙江、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佳木斯市地处东部地区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机制造基地、煤炭生产基地、煤炭机械制造基地和北药开发基地。建设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也是四大经济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专业设置涵盖了十大学科门类,其中优势特色学科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专业可以为我省东部地区煤电化基地、大项目和高精尖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学校根据黑龙江省、和三江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更努力加强专业建设新和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了文管结合、医理渗透的专业格局。并根据定期的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合理确定年度专业招生计划,确保所设专业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专业内涵改造。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邀请校内外教育专家以及企业管理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分期分批对已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科学设置课程,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强化技能训练,围绕应用能力和就业需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自主开发理论课和实践课教材。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重点课程,1个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示范试点专业,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专业设置上重点进行突出融合与创新,充分利用合校后各学科融合的有利条件,发挥优势,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更新专业内容,融入高新技术内容,调整专业方向,有些市场需求小的长线专业可隔年招生或调整专业方向。

积极探索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实行归类为人文、理、工、医、管理五大基础平台之前,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药学院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试行以学院为单位的基础教育平台,实施“平台+模块”教学模式。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药学院可适时试行以五大平台为基础的大类招生模式。前二学年(或一年半)不分专业,进入基础课平台学习,后二学年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社会导向选定专业,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专业方向模块,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3.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落实《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精神,发挥我校传统办学优势与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①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际间交流,采用“借读培养、联合培养”等模式,避免近亲繁殖,扩大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大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力度。

②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新实验中心”,为学生创新实验、创业发明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保障,鼓励支持自觉主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新发明。

③树立创新观念,强化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参与竞争。

采用多种渠道和措施,本科生实行末位淘汰制,研究生学位论文实施完全盲评,让学生参与竞争、树立竞争与危机意识,支持学生做出创新成果。

④科学组织进行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的评选、推广工作,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每年评选出7-10门校级精品课程,遴选3-5门推荐参与省级精品课评选,组织评选优质教材,参与各级各类学术评奖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强化学生创新技能的研究与实践,建有5 个科技创新小组,2 个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培养示范基地2项,共获资助100万元;在校期间研究生四、六级外语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6.5%的较高水平。应届硕士生考取博士平均比例在35%左右,其中100余名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大多数毕业研究生现已担任科室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各级学会要职和单位的领导等职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近几届毕业学生随访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我校毕业硕士生素质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迅速反馈到教育界,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随着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不仅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逐步深入,但除此之外,还必须有整套的评价体系作为保证,才能切实达到培养目标的落实。本文将对在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包括创新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结构和创造性人格。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所谓创新的知识体系,不在于拥有的知识信息量,而在于有一个基础雄厚布局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打破原来的专业狭窄、文理分家的不合理性,塑新型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结构是指“人在观察、思考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具体由创造性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组成。创造性人格是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态度倾向,创造性人格为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认为,在当今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增加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的进一步补充,也是新时代的需要。

以我们来看,创新能力的结构(评价)应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科研能力、发明能力和成果转化市场的能力。科研能力可用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水平、大学生数来进行量化。发明能力的评价可用申请专利件数、各种创造发明竞赛获奖等级和次数作为标准。成果转化市场的能力评价比较复杂,既包括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又包括经济、法律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综合性评价指标,比仅仅看重分数,能够更全面地评价人才。未来社会需要复合性人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掌握综合评价指标时,不能机械地要求学生处处都好,还应该设定一些专项评价标准,给那些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肯定。如在国际上获取某项奖的学生,可以加大评价分数的加权,或可以免修某门课程等。只有正确评定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充分挖掘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进取精神,才能真正造成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生动局面。

评价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也可以从不同的水平进行。制定全面、客观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评价体系。

1.评价现实创造力

现实的创造力是指凝结在创造性产品中的创造力。那些仅仅停留在主体思维中的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的半产品,并不具有现实性,只是类创造力。现实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产品的创造性水平直接或间接地衡量。我们常用获专利的件数、大学生“挑战者杯”创造发明竞赛的成果衡量一个人的工艺设计等。也可用引文分析间接地衡量一个人的创造性,即采用论文被引用次数和更科学的指数计算办法来评价作者的创造力。

评价现实创造力,最容易把握,但缺陷是对创造性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养不利。如果都要在取得创造性成果之后,才能确定一个人的创造力,那么,一切有关人类智慧的研究都没有了意义。

2.评价潜在的创造力

潜在创造力,“即根据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物质,如动机、认知风格所具有的创造性倾向,以及技能水平而预测出来的创造力。”正处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还未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的创造性产品还相当稚嫩,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能提供被社会所承认的创造性产品。因此,对大学生的创造力的评价来说,还应强调潜在创造力的问题,避免只看现实创造力,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潜在创造力,忽视开发训练的实际意义的倾向。

3.评价前创造力

前创造力是指“以创造为目标,表现出某种大胆但不成熟的创造,或是处在准备阶段的创造力,也可称其为创造力的雏形或前创造力。”例如,处在学习和模拟创造水平上的大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许多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或局限于技能,或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其创造性进行评价。甚至还因学生前创造力的幼稚性,而冠以“怪”、“荒诞”。直接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性。

具有潜在创造力者,容易产生前创造力,也可说创造力是他们的自然流露,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潜在创造力水平高的人最有希望做出现实的创造。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在创造力开发训练模式制定上,可遵循从潜在的创造力水平入手,经过发展前创造力,而转化为现实创造力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由于潜在创造力或前创造力并没有已经成功的创造产品作为客观标志,便必定存在着被扼杀的可能,因而注意及早发现和培养就是必要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则尤其如此。

三、学生创新能力纳入高校学生评价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传统教育以分数为核心评价体系,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人们认可的是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尽管也有“三好学生”的评选,但实际上,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以学习成绩人微言轻推荐学生和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指标。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在,这一局面之所改变,主要是一些新型企业用人观念有所不同才产生了影响,但高校内部的评价并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培养的学生总是摆脱不了学习知识型的窠臼模式。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始终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的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会生存。能在社会上。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其次,要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至于掌握必要知识和技能只排在第三位。

对于高校教育改革来说,发表再多的议论、空喊太多的口号没有用,关键是个性现有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说,评价体系意味着他以什么标准来培养人才,对学生来说,一切反馈都在告诉他们,学校鼓励是什么,提倡的又是什么。分数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分数不能成为一节。把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中,体现了教育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2.有利于较早地在年轻人中发现富于创造性的人才苗子

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传统智商概念的影响,一些具有创造潜能的人才,或因为考试成绩、或因为较强的个性,往往受到埋没、甚至扼杀。如果能通过全面的评价,给他们的创造才能以肯定,就会减少或制止出现这种现象。另外,有些富于创造性的人才由于没能从事适宜发挥其才能的工作而被浪费,实施创造力测评,也有助于使这些人才的创造潜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一般来说,在科技方面显示出创造潜力的个体,从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热爱自然、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制作、向往科学以及倾向自由思考等行为特点。其中有的人,尽管非常喜欢学习,善于思考,但却不喜欢学校,尤其厌恶考试。对此,爱因斯坦就曾说到过他在苏黎世阿劳中学深切感受到的“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对他的好处,而不是仰赖训练和考试。所以,在一些具有较高科技创造潜力的学生中,有的学习成绩并不一定很好,如果仅以考试分数衡量,就有可能扼杀其潜在创造力。反之,由有可能为他们打开一条成功之路。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唐世明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但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创造志向高,曾在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毕业前,因参与一科研项目没时间准备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凭其学习成绩不够免试条件。幸运的是,他得到了李心灿教授的力荐和学校破例批准免试录取。读研究生三个月后,他和导师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三级倒立摆控制系统”取得成功,后获得部级科技进一步一等奖。此外,他还曾以与同学共同研制的作品,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大孤学生机器人竞赛,并荣获“最佳创意奖”。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在第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得奖的两面三刀名本科生都不是优秀生,其中一位获得多项专利的学生,因时间精力用于创新活动过多,好几门课程补考,面没有得到学士学位。如何看待他们,帮助他们脱颖而出,值得认真思考与研究。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件好事,也对其他同学具有意义。大学必须为断修订对学生评价标准,以符合现代要求,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核心。因此,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意义重大,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肖云龙.创新教育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02:38-39.

[2]罗玲玲.创造力的理论与科技创造力.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13.15.

[3][德]海纳特著,陈钢林译.创造力.工人出版社,1987:14.

[4]Busse,T.V.& Richard S.,Mansfield,“Selecte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sychology,1984:117-131.

篇(10)

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的普遍,手机已成为师生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是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从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现状,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探讨对策,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大学生中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

一是普遍性。大学生手机使用突出表现为普及率高和使用率高。“90年代”的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有90%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没有手机将会非常不适应。

二是时间长。据调查,每个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每个人用手机上网都有一年以上的历史。每个月的上网流量都超过了500M,且还有加大的趋势。

三是依赖高。大学生非常依赖手机,手机好像成为了人身体的一种器官。没有了手机,就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性绪。甚至上课的时候都在使用手机。

二、手机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交流方式。手机相对于传统电脑而言手机上网更加便捷,许多大学生都愿意使用这种快捷、高速的上网方式。学校可以利用手机互联网覆盖范围广和使用便捷的特点,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页并组织学生浏览学习。

2.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90后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人格独立的具体实践期,个性的张扬凸显常常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矛盾。而手机交流不需要正面接触,能降低正面交流所具有的紧张感,有助于同学间师生间相互之间的沟通。

有利于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在手机媒体和网络出现之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就是书籍和培训,但由于资源有限,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有可能相对过时,以致于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最新讯息,而手机海量的信息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用手机浏览网页、看信息、写微博、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接触知识、感悟文化。手机媒体的思想政治内容拓展交往对象的范围,让交往内容走向心灵世界,成为了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手机媒体的应用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手机辐射有损学生身体健康。科学研究已明确表明长时间频繁使用手机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睡眠质量下降;

2.上课玩手机,严重影响老师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无心听老师讲课。“低头族”不仅影响自身的听课质量,也严重影响授课教师的情绪,这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3.部分学生经常利用手机网络浏览不良垃圾信息,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经常浏览不良信息会导致学生学习分心、性格异常、思想极端,成为校园的不稳定因素。

4.爱慕虚荣、盲目攀比。手机已成为学生手中的炫耀之物。苹果手机也成为一个时尚的标志。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在盲目攀比的氛围下很可能会迷失自我,从而对社会产生怨恨社会的情绪,失去自我。

三、利用手机媒体全方位的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要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有所创新。

一是利用手机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辅导员利用手机短信、QQ平台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QQ群、微信群能够将身边的重大事件、重大新闻以及身边的好人好事迅速发给同学们;对热点新闻、时事政治、文化观点和就业信息等能与同学们进行现场讨论。

二是利用手机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海量性。网上有很多关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内容,这些个内容以大学生喜欢的动画、PPT、视频等形式出现,内容丰富多彩。

三是利用手机媒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班风学风建设。QQ 群有很多功能,除了基本的聊天功能之外,还可以上传群文件,共享相册。同学们可以利用QQ群分享对一个时事的看法,辅导员加以引导,在辩论中理清楚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微信群引导学生发言,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是利用手C媒体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手机媒体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利用手机方便浏览网页,同学们对于不懂的道理,随时可以网上查看,主动学习。网上的信息很多,虚幻的东西有真有假,同学们要加以判断,鉴别。

高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主阵地,辅导员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要利用好手机媒体,用好有利的一面,规避消极的一面。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下一篇: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