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4 19:49: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

篇(1)

作者简介:金丹(1978-),女,辽宁建平人,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王鲁杨(1963-),女,天津人,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085智能电网技术本科教改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98-0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与控制类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一方面是巩固和加深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成果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中所掌握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研作风及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1]

学生通过熟悉设计任务、查找资料、设计电路、计算机仿真、安装调试、整理总结等环节,初步掌握电子工程设计思路,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步骤。学习电子产品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专业学习的热情,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为较好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设计做准备,为将来能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接受新知识,进而发明创新打下良好基础。因此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训练和锻炼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专业建设中值得重点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课程设计改革目的

近年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条件不断改善,能够适应“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对硬件设施所提出的更加灵活、更加高端的要求,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电子技术课程的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为丰富课程设计内容、提高课程设计水平提供了人员保证。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并实施“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突出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和水平。

二、课程设计改革中的几个措施

1.优化设计题目

好的设计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内在的学习动力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而且真正寓教于乐。

题目的选择原则是内容的丰富性、实用性、趣味性、先进性、创新性。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能体现出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选题时宜选择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采用的芯片为目前主流的中等规模、大规模芯片;设计成品应该是一个包含信号源、信号处理、输出显示在内的完整的小系统。例如《洗衣机控制器》题目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所学课程如何在工作中应用。再例如《乒乓球游戏机》题目,将课程与游戏相联系,活泼新颖,获得了学生的喜爱。

2.采用导师制

通常的课程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配置一名教师,以往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也采用这种方式。由于课程设计的题目灵活度较大,也具有一定深度,所以一般每个教师只会精通两到三个设计题目,而学生就只能在这几个题目中选择。随着师资队伍地壮大,每个教师掌握两个题目,那么所有教师加在一起就一共有三十几个题目。本校希望这么多的教学资源能够为所有学生所用。因此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打破班级的概念,采用导师制。所有教师的所有题目均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选择题目的同时也就选择了导师。对某个题目特别感兴趣,可以直接选择该题目。或者特别喜欢某个教师,也可以为了追随那个教师而选择他的题目。此外,每四个学生为一组,结组时也打破班级的概念,学生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所以学生不仅可以选择题目、教师,也可以选择同伴,自足选择性很强。

3.采用项目教学法

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课程设计的电路、具体步骤都传授给学生,学生很少思考,很少质疑,更没有探索。本次改革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案例,按行动路线设计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

设计过程模拟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包含项目任务下达、方案设定、软件仿真、硬件调试等各环节。体现为课程设计中的如下环节:学生选定设计题目与导师、下达任务书、确定设计方案、电路连线图仿真、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对所设计电子系统的调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学生自主设计,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师只在大思路上加以引导,对具体方案和设计细节不做过多干预,只起组织、引导、检查、把关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了配合广大学生大胆的发散的设计,提供了门类齐全、种类丰富的元器件供学生选择。[2]

4.提高工程意识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工程设计的缩影,具有很强的工程特性,以其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天然的优势。

对于一个工程的实施,所设计产品的性能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设计周期、设计成本、团队配合也同样重要。为此,在课程改革中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为了提高对设计周期地重视,在课程考核中加入了时间概念。在完成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时间使用最少的组成绩最高。另外,为了提高对设计成本的重视,在设计中引入性价比概念,对高价格器件的领用进行登记、统计与限制,推荐学生采用低价格的元器件完成相同的功能。在帮助学生提高成本概念的同时,也为学校节省资金投入。最后,为了加强团队配合,在每个组的四个人中推举一名组长,负责整个设计过程的协调。由组员共同讨论完成对项目的理解并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然后统一调配每个成员所负责的设计任务。每个成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在项目调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部分的密切配合。因此要求每个人除了了解自己的设计部分以外,还必须了解其他人的设计思路。因此为了考核团队配合,在答辩中除了检验每人分管的部分外,也会检验对整个方案和设计思路的理解。

5.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

随着电子电路产业的发展,所设计的产品在功能、线路等各方面都越来越复杂。在实际的电子电路开发中,教师一般将电路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先设计单独模块并独立调试,然后再把几个模块联调,最终将整个系统联调。尽管在课程设计中所设计的电路功能较为简单,但是为了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际开发过程,仍然希望在设计中能够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因此,每个教师开发自己的题目时,都有意识的使所设计的电路功能齐全,保证整个系统结构完整。所以在每个题目中都包含了信号源、输入、输出、控制等多个部分,可以很方便地划分为几个模块。每组中的四个成员可自行选择设计模块。既让学生学习了电子电路的设计理念,又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工作量,做到人人动手。

6.软件仿真与实物调试相结合

由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子应用领域产生了很多成熟的开发与仿真软件,为实际电子电路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保证,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EWB、Protel、ORCAD、PSPIC、Multisim等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在实际的电子电路开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模拟实际的电子电路的开发过程共十天的课程,其设计分成五天软件仿真和五天硬件调试。前面五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仿真软件设计并调试电路。调试成功后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制定元器件清单,并进行第一次答辩。答辩通过后根据清单领取元器件以及面包板、导线等硬件设备。后面五天进行实物连线与调试工作,调试成功后进行第二次答辩。然后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并提交,完成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软件仿真与实物连线各自的特点。比如软件仿真在原理性错误的排查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而实物连线除了让学生更熟悉元器件管脚排列以外,更加让学生对元器件的时间延迟以及因此可能引起的误动作产生更深的体会,这些都是在课本以及“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不能收获的。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软件设计与元器件接线调试中均得到了锻炼。

三、结束语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这项教学改革效果十分明显。教师们精心准备的题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采用导师制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采用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入工程意识、模块化设计理念以及软硬件结合的设计方式等改革措施在不同方面让学生体会了实际电子电路的开发过程,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篇(2)

一、高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一)校内实践环节出现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的特征

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有成熟的实验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长期整理,造成信息延后;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法标准僵化,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

(二)校外实习环节的效率偏低

校外实习环节的设置本身就是因为校内实践不足,校外实习环节如果充分而完整地实施,理论上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大,派驻实习基地的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习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没有达到预期实习目标。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从上述分析看出,现有体系无法快速有效的与社会人才需求沟通,也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必须考虑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架(图1)

整个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它们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是从市场需求到人才培养规格的描述。与市场需求接轨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加大市场需求紧迫的热点技术研究。通过增强学生对研究的适应性,反过来再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最后落脚点还是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符合学校在快速变动人才需求压力下,灵活有效地调整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将使学校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第二部分描述了在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框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是此构架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下,具有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以立项方式交给学生。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全过程,从查阅文献、制订研究方案、研发产品原型、组装测试到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和检验,从中掌握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开发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描述了本科生加强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申报大学生校园科技创新基金、甚至可以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活动中。这就完成了本科生实践环节培养由单纯的学习型向社会型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工作经验,提升掌控自我发展轨迹的自信心。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效应

1.设计性实验对开放性实验室的反馈效应。学生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能有效增加学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突出开放性实验室的服务功能,设计性实验研究结果亦可以作为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效果的实证。

2.设计性实验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反馈效应。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众所周知,导师考核量化问题是个难点。本文认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的设计性实验的完成率和应用率可以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教师只有认真地挑选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题目,并在指导中尽心尽责,秉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激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3.开放性实验室对教学的反馈效应。开放性实验室对实验成果加以分类汇编,形成实践教学案例,可以加快在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速度。

4.本科生导师制对科研的反馈效应。结合本科生导师的科研项目下达的设计性实验任务书,指明研究目的和方向,其研究成果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协助教师科学研究。

5.科研对教学的反馈效应。教师利用科研中积累的经验,补充课堂教学案例。

这个反馈体系也再一次说明了,创新型实践教学出发点来是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反馈归结点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事实。

(三)现行与创新型两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是现行体系的替代,只是积极补充和完善,最终目标是加快高校实践与教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究其原因有(图2):

1.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即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间互相呼应,前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铺垫,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结果和目标,以“密切联系实际”原则为指导,安排课程实验,指导课程设计,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种实践体系思路严密,内外配合,并且经过长期的运行,具有很强的可靠的、实用性和规范性。

2.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开放性实验室建立和设计性实验开出三个要素均具备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其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创新型实践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从分类上看,本科生导师制有不同形式,如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科研导师制――主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秀生导师制――英才教育模式,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导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果。很明显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科研导师制。因此这就意味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到我们的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比如考研或者在非本专业领域希望有所突破的同学),由于不能完全覆盖教育对象,就必须依靠现行实践教学体系。

很明显,在两种模式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所有学生将获益最大。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评价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后,需要在学期末对其运行质量进行评价,即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正确衡量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该体系本质的认识,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为高校管理部门进行客观分析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量化依据。

(一)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现在领导组织、导师绩效、开放性实验室、设计性实验、学生状况五个方面。

1.领导组织。要求实施前必须建立质量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即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工作检查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成员包括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检查小组负责审核导师资格,检查工作计划和记录,监督设计性实验选题、开展和应用过程。检查小组本身也要有明确的纲领性工作文件,包括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最后,要保障经费的合理投入、有效使用。

2.本科生导师。要求对本科生导师的师资结构加以合理化。除了科研有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要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 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来做本科生导师。指导人数一般应控制在10-14人之间,指导过程中要有完整的指导记录。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完成导师交代的设计性实验,并争取能将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3.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可以全天开放,保证有预约实验的学生准时进入。实验管理人员要专职配备,学期初就有实验室工作日程,按计划准备好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条件,并做好使用记录。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对积累的结题项目进行汇编整理,为现行实验教学服务。

4.设计性实验。要求进行设计的学生有严格的文档记录,包括文献检索、开题报告、过程记录、组织分工、结题报告,并要提供必要的产品原型。

5.学生。学生定期对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并要求学生提供结合设计性实验,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或创业创新比赛有关的实证材料。

(二)创新性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图3)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定量化

这里,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最后对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注意到指标既有绝对值又有相对值,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因此必须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然后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模型为

Si= Σwi xii= 1 ,2 ,3…, n

其中:xi 为n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 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结论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高校教学实践检验,也证明现行实践教学系统存在着一些缺陷。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加之有效的评估和管理,对现行实践教学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找到新的契入点,必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有效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月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5-117.

[2]韦卫星.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05,(4)40-43.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98-03

一、改革方案提出的背景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为此,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提出了各种符合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1-4]宁夏大学地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对于理工科专业,当前的工程素质教育方式、方法已适应不了我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及我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大,对社会需求、受教育者的需要关注太少。为了解决在教育方式和学生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物理电气信息学院成立课题组,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工作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我们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期形成较适用于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方案设计与实施

1.方案设计。针对本科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已往教育理念的不足之处,课题组提出三层次阶梯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第一层次:针对以往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低年级学生群体,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会学习”为载体,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院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组织各类由学生主讲的读书报告会,举办专业基础课和实验课程的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能力。第二层次:我们以培养高年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形式,作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院以课程设计题库和毕业设计(论文)题库建设为条件,学院“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为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扩展知识、应用知识的更多机会。第三层次:以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专业竞赛和学生科研项目为载体,给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展现才华的机会,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课题组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应用保障,我们改革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学生参加的各类实践环节和科技活动给予学分和成绩的肯定。

2.具体实践。①“会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为了使得学生在入学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学习,改变中学应试学习的不良习惯,结合本科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结合各类基础课程竞赛,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做法重在改变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②“能应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这就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课程学习的配套项目,我们建立了课程设计题库和毕业设计(论文)题库,以满足学生在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的实践活动需求。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进行,学生们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训练。作为知识结构的扩展,我们组建了“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总结出一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辐射式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好处是设备和器材投入少,需要的资金量小,并且师资力量的投入相对较少,但培训范围广,效果明显,可辐射至全体学生,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③“有创新”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培养,有部分同学表现出了不同于大家的特点,他们在程序设计、产品制作或项目设计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对科学研究有了初步的兴趣和能力。针对这部分群体,我们设立了创新能力培养机制,通过这个平台的多项活动(参加各类竞赛、自主科研立项、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等),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④制订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实验、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科研、创新的平台。并于2008年5月建立了院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训基地,使得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向日常化、可评测、层次化发展。在院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又于2009年被宁夏大学确定为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⑤设立了学院大学生作品展厅,学生的大部分作品都被展示出来,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激励了更多学生参与兴趣,使得传统意义的课外活动成为教学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推广与应用

学院提出的“会学习、能应用、有创新”的三层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综合改革方案,于2005年开始实施。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较适用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6届本科生(2003级~2008级)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

篇(4)

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进一步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导师制是15世纪初由牛津大学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因材施教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指导。在该制度的引领下,牛津和剑桥大学塑造出多位成就卓越的大家,该制度也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工程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我国近年来也加快了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部在2010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卓越的工程专业人才,不但应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工程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还应经历坚实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从事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针对新形势下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究其缘由,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否具备工程实践所要求的素养,不仅取决于高校的系统教育,也受到企业与行业参与专业教育程度的影响。

为此,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尤其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这一实践,归纳总结了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启示。

二、本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导师制的动因与条件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与国家级试点学院改革建设,近年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制订了“共性基础+个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框架,旨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导师制”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手段。地质工程专业每年招收30名左右本科生,学生规模较小;同时,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充足的优质校内和企业导师资源,与上海勘察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多所单位建立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实践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因此,自2012级本科开始,本专业聘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优秀管理能力的工程师联合校内导师形成“校企联合导师”团队,并利用校企实习实训基地,采取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整合,探索“校企联合导师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校企联合导师制”实践

1.导师制实施程序。第1―3学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下设的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三个专业按“工科试验班(土木类)”培养模式进行联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淡化专业界限,打通各专业课程壁垒,更加注重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突出“宽口径+强基础”。

第4学期开始,工科试验班(土木类)学生再分专业,分别进入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和水利工程三个专业学习。划入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将配备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具体实施程序是:(1)所将导师名单向学生公布,并安排咨询;(2)召开学生动员会,介绍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选择导师;(3)学生填报选择导师志愿,每人限报2个志愿;(4)根据学生志愿顺序,导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学生名单。

2.导师的职责及工作要求。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以配对方式出现,职责各有侧重。校内导师着重把握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主要从思想、专业、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创新项目和职业生涯设计等;企业导师除参与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更偏重于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校内和企业导师定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环节进行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内导师的工作要求:导师与学生定期会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动向;指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相关科研工作(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同济大学SITP项目等),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企业导师的工作要求: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企业导师也参与部分课堂教学,通过工程案例的授课充分发挥其实战经历丰富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知识点更清晰明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企业导师参与其中并担纲主要角色。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有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就围绕企业导师所在单位的实际问题,既?槠笠档目萍佳蟹⑻峁┝酥С郑?也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有学生进入企业导师所在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更好地接触了企业文化,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3.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考核。导师考核由所具体负责实施。主要考核导师是否履行导师职责,以及指导效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通?^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及参考学生评教结果等方式,对导师进行综合考核,了解学生对导师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导师的综合评价不合格,应及时进行提醒、约谈和培训。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6-02

1.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了“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性教育方针,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热点。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在我国部分高校得到了实践。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等学校聘请那些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及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给予学生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乃至人生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做学问”,也指导学生“做人”。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本科生数量的大幅增加,高校师生比的下降,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种以研究生导师、青年老师和博士生为主体的导师团队指导制度,以推动我国高校导师制的进一步发展。

2.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现状

2.1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379年,由英国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倡,牛津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将其推广用于本科生的培养。当时导师制的主要做法是大学与学院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大学实施课堂讲授制,学院实施导师制,实现课堂教学和学院教学的结合。学院给学生指定导师,导师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布置研究论文,提供阅读书目;与学生定期进行个别辅导谈话,就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训导;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自由地交流思想。20世纪70年代,牛津大学导师的职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虽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牛津大学经历了无数次变革,但导师制都被作为一种最值得信赖的教学制度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仍为牛津大学引以为傲,牛津大学历史上产生的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常被认为得益于此。

中国导师制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曾于1929~1931年留学牛津大学的费巩教授把大学生导师制带到了中国,他于1939年执教浙江大学时,写了《实施导师制之商榷》一文,认为“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是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得强记呆诵,足以进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弟子,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短,而缔交则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

2.2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高校扩招致使师生比居高不下,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导师制逐步成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管理制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自2002 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我国其他学校则处于不同程度的试点探索阶段。

2010年秋季,国防科大率先开办“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目的是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先进做法,选拔一批优秀学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力量,提供一流教学条件,实施特殊配套政策,发现和解决本科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班”为每名学员配备1名导师,导师须有高级职称,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教书育人工作成绩显著。导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员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并对学员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信息工程大学在此方面也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3.军队院校现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初确立大学生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注重个别指导,强调导师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注重德智并重,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业,而且关注学生的品行,同时关心学生的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密切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强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自由平等的交流。它蕴含的教育理念一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二是教育是根据“人”的特点培养“人”的活动,而不是按照统一标准制造“产品”,必须因材施教。三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系统化、理论化的书本知识即明晰知识,又要传授一些默会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获得、积累和形成的经验知识。这些年以来,虽然很多军地院校在导师制的研究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的尝试,但一直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1)没有教学任务要求约束,导致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导师的职责定位既是对其工作范围的准确界定,也是正确实施导师制的关键所在。但在现阶段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中,并没有给导师以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而且由于本科生培养的多方面需要和人们对导师制内涵功能的多重理解,造成一些高校对导师职责定位得比较笼统,导师的工作职责不清晰,使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往往导师时间多时多辅导一些,而时间紧时就少辅导或不辅导,从而难以保证导师制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导师的核心培养目标不明确。

(2)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加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导师力量严重不足,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我国高校导师起初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选课和制订学业规划,但随着高校扩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本科生传统的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要,而本科生导师制适应了这种需求,因而成为一种被赋予了宽泛内涵与功能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但高校的扩招也使得师生比例严重不平衡,一个导师往往需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学生,再加上导师本身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不但导师制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学生的多样性也使得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精力严重不足。

(3)导师制中的导师职称结构参差不齐,师生交流的内容和平台不确定,难以保证效果。导师指导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的方式,而交流必须要有实质内容,同时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环境。牛津大学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各种潜质和才能都能自由发挥的平台,为各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提供了条件。虽然我国现阶段有些高校实行导师制,但由于交流的内容不确定,导致导师指导的内容存在随意性;由于指导场所不确定,限制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影响了导师指导活动的质量。同时,学生的人数众多使得所任命的导师年龄各异,职称结构和阅历、经验各不相同,导致指导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4)年龄原因使导师不了解学员,学员不理解导师,存在沟通困难。在现有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导师都是由学校直接指定任命,学员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这就形成了学生必须适应导师的特点和指导方式,而由于部分导师与所带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差异过大,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指导过程中效果不理想,学生不认可的情况。

(5)部分教师对导师制的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对导师制不甚了解,误认为是学校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压在身上,对导师工作重视不够,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授课和学术研究上;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做,自己再去管理和指导可能显得多余,于是只限于帮助学生选课,较少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6)导师制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完整的导师制度的内容包括聘任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导师职责及工作规范等。由于目我国导师制的实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导师的任职条件和聘任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加上导师职责范围宽泛,导师工作不易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尚未确定,激励和配套措施不够得力,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新思路和主要做法

4.1形成以教学小组为主体的导师梯队

导师主要依托系管理干部、教员、研究生构成(部分教员可外聘),改变以往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每名学员不仅仅是由单一导师进行指导,而是把学员和导师都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导师小组对应指导一个学员小组,导师小组由高职、中职、初职教员、管理干部及博士研究生搭配组成形成导师梯队,全方位对学员小组进行教育指导。这样既可以改变因导师与学员性格特点不同而造成的教学指导困难,又能够形成多元化知识层次,培养学员发散型思维模式,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导师工作制度和总结制度,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导师导学工作的计划制定、协调管理等工作,还负责检查、监督、评估、考核各导师工作小组工作开展和导师的导学工作。每学期开学以教学任务的形式下达学期指导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最后进行工作情况考评。确保导师小组每周开展教学指导、每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每学期开展导师工作情况总结。

4.2采取课外全程导师制,全面培养学员

导师小组教学内容包括学员的课程学习、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组织管理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品质意识、兴趣爱好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导师小组不仅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在课外对学员进行培养,并在适当时机配合管理干部做好学员在管理、训练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形成教管统一的育人机制,做到日常管理、组织训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课外指导于一体。导师组在教学指导学员的同时,要注重学员兴趣爱好的培养。广泛开展军事、科技的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员的军事素质爱好和宽阔的军事视野,提高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3实行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模式

学员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等活动,从而培养学员的科技素质;创造条件让学员到试训队或武器生产厂家见习跟踪,或参加部队的试验任务,使学员尽可能多地在任务现场感受氛围,亲身体验。每学年结束时,各导师小组要对学员一年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学员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指导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不断完善指导过程,确保最终教学指导效果。

4.4开展以研促学的新型辅导模式

改变以往本科学员只是最后半年才进行毕业设计,而大三时只是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没有导师辅导的情况。在第五学期提前下达毕业设计课题,在第七学期确定,中间允许学员对内容和方向进行改变,使学员尽早在导师小组指导下,开始准备理论基础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丰富视野。同时也可将毕业设计研究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此外,让学员直接参与导师组的科研项目,通过参加活动和项目,感受科研学术氛围,培养学员的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

4.5建立分组考评的机制开展考核

按照科学文化水平、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专业兴趣、身体素质等条件分组,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小论文、期末考试等环节,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进行考评。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且采取全程淘汰机制。利用好学校的末位警示、中期考核等淘汰机制,使优秀的学员脱颖而出,末位的学员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推动全体学员共同进步。导师小组及每名导师的考核由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导师指导评估情况、工作能力等方面确定对导师工作的考核等级,并记入教员业务档案。考核等级为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并作为教员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取消下一年度导师资格。

5.小结

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采用。随着本世纪初本科生规模的大幅扩大,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本文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导师团队为核心的新型导师制,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册)[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篇(6)

关键词:高职;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实训中心建设方式等诸多方面围绕“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关键词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这些创新与改革的举措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巩固了高职这个年轻分支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也扩大与提升了高职作为教育崭新类别的影响。

        改革与创新需要激情、需要胆识、需要努力、需要坚守,但改革与创新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也需要尝试、需要耐心、需要纠偏、需要总结。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与研判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忽略与轻视。目前高职院校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两重两轻”现象:

        1、改革与创新重共性轻个体。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展的系列探索实践立足点在共性上,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服务岗位的界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技能证书获取标准的制定、职业素养的普遍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等。高等职业教育因办学规模大、发展快、模式与经验形成积累少,外加政府指导协调缺位、办学经费紧张、社会和企业配合程度低、教师自身素质不符合要求等相关因素影响,在过去以“校区建设与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办学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符合阶段性办学客观实际。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重心转移,这种全神关注共性的办学思路就有失偏颇了。高等教育的其他阶段,如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在中外已施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导师制更是作为基本培养制度在全球得到了普遍推广。在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世界各国也推行或试行了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克服学习考试压力与障碍、树立今后成长和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导师制或类似制度。这些教育分支实行导师制或类似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因素(性别、性格、爱好、思维模式等)和非自身因素(家庭背景、来源城乡与区域、前期教育质量、家庭价值取向等)影响而带来的客观差异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通过相关教育方式方法保证个体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在关注重视个性个体的教育上,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例外,也不应该例外。

        2、改革与创新重教师轻学生。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大部分集中在教学领域,主要是涉及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技能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项目化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生产型实训场所设计、顶岗实训模式的推行、情景式校本教材编写、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等。高职院校这些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主体是教师,完成主体也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是改革的响应者、是创新的实验者。在整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参与程度的关系与教师和学校的最初设计和愿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改革与创新的预期值打了折扣,尽管这些举措是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善良”目的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如其他各类教育分支中的受教育者一样,是学习的主体,是人才培养任务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学生的积极配合支持是很难实现设计初衷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三年以来,我院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目的是通过这个改革创新项目,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弥补过往改革与创新中两者脱节的问题,以学教共襄,教学相长理念为今后其他改革创新项目探明一条新路。

        二、专业导师制的由来

        教师引导、指导、教导、辅导学生或学徒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掌握技能的历史由来已久,无可考证。古希腊露天的“学场”和中国宋朝以及更早时期盛行的“书院”都可以说成是导师制的雏形。现代教育中,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来源,世界范围内公推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贡献。在当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中,导师制已发展成为与学分制、班建制齐名的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不应该仅限使用于一种或两种教育分支中。但由于当代学校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差悬殊,导师制在现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使用于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研究生教育中。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包括以应用型、技能型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职)院校探索在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中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分析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职)院校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单位,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划定不同阶段为步骤,以赋予量化可操作任务为抓手设计来设计“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这个改革创新项目。

        三、总体设计

        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兼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工程开发、技术服务、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根据学生学业成长的特点,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阶段中,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十”个专业学习与实践任务。在“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1”紧密相连,有其明显的内在传承性和逻辑自洽性。专业导师服务于学生在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1+1+1专业导师制”模型结构图

        四、功能分析

        第一个“1”(第一个角色转换期)——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期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1”(学业精进期)——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学生在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个“1”(第二个角色转换期)——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阶段时间区域为学生在校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及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图2“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构图

        五、成果与创新

        高职院校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指导,加大学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其成果与创新点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重教师、轻学生和重共性、轻个性的“两重两轻”问题,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从学生全面成长规律出发,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构建起了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的最优化。

        2、以“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三个“1”阶段的角色特点,以专业导师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主持的教科研课题、设计的专业能力训练计划等专业实践活动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了十个实践任务,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3、以一体化为方法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学校、系和专业三个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整体制度设计。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了适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

        4.、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平台开展企校合作与人才培养。在学院董事会协调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兼职导师为主体,校企共建工作室(部),搭建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和学院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结合自身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任务,参与专兼职导师的研究开发课题、产品设计、性能检测等项目,充分启迪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5、以政策为引导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导师队伍建设。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提高了专业导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导师教学团队,兼职专业导师与专职专业导师协调分工、互相配合,通过开展面向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项目的技术交流活动,构建专兼职导师的知识互通、能力互提的良好学术交流氛围,使得企业兼职专业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专职专业导师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74-75.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篇(7)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训练,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岗位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践等环节。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笔者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谈谈一些看法。

实行实践教学的差异化教学

从当前教育的发展来看,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在高职实践教学的指导原则下,高职教育主要还是采用单一式原则、单一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指导同一专业的教学,用单一的实践教学内容指导同一专业的所有学生,用同一标准衡量同一专业所有学生的成绩,这就严重制约了高职学生技能的培养。要解决高职实践教学中如此“刚性”的问题,采用差异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内涵

所谓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学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分析,并参考社会岗位的需求,把具有相同或相近特性(如学习兴趣、特长、个性心理、行为、成绩等)的学生看作一个学习群体。这样就把整个专业的学生细分为若干个有差异的学习群体,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群体之间的差异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内容及不同的教学方法,或在分组教学中根据需要采用差异化优势互补的组合方法,最终培养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具有高职特色的合格人才。

(二)实施

高职实践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差异化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而采用差异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内容及考核等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个性心理、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专长和价值观念进行划分、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是差异化组合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等因素进行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相互鼓励、相互配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根据高职院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形式制定差异化的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和内容。

第一种形式为“兴趣自选式实践学习套餐”,是指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及内容时,需在保证教学总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按照学生兴趣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大纲和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爱好自主选择。第二种形式为“难易自选式实践学习套餐”,是指在保证基本技术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同一专业、同一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实践环节的技术难度情况,分化出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要求,分别给予不同的权数,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和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实践能力的强与弱、快与慢进行合理选择。第三种形式为“课时自选式实践学习套餐”,是指在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基本任务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的快慢以及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安排等情况,制定在课时上有差异的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和内容,以便学生选择。

高职院校应当十分重视在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分组。例如,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调研实践中,按照学生的心理特性这一共性因素进行分组,把具有外向型、内向型和一般型性格三种典型特性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中,让外向型的学生带动、感染内向型的学生。又如,管理专业的毕业实践活动时间跨度较长,学生实习相对较为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并且学生的自控能力也相对弱一些。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因素进行组合分组,使每个小组既有理智型学生,也有冲动型、疑虑型和一贯型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往、联系与合作,让理智型、一贯型学生带动冲动型和疑虑型学生,以增强他们边实习、边总结、边学习的自控力和持久力,也有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在高职实践教学中采用差异化教学管理非常必要,首先,这是“以人为本”特别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其次,这样能够充分实现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第三,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分组方式,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第四,能够使不同群体的学生树立自信心。

注重过程管理,实施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验(训)室的使用率,必须注重过程管理和实施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使用现场实践和案例教学的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对于实际岗位环境的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行教学导师制,注重因材施教。通过综合训练法,以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项目训练为载体,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课程设计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的组织和安排上普遍采用专用周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课程设计大纲要求的目标,并且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教学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2004年起,学院以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两个专业为突破口,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实践。将课程设计专用周转变为课外导师制的模式,课程设计的时间由集中的形式改成分散在平时,即在理论课程教学一开始就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课题由原来的指定改为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独立确定设计方案并安排设计进程。每名导师负责10~20名学生,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组织课程设计结束时的答辩工作。经过两轮的改革试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二是促进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促进了“文本模式”与“实践模式”的集合,四是有利于缓和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例如,《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中规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至少下三次企业,向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师傅咨询请教;课程设计结束时,每个学生还要上交一份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签字的《企业评分表》。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

毕业设计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于学生几年学习情况的检验。传统的毕业设计主要是以论文作为成果,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毕业设计的成绩。近几年来,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有一定技术含量和符合科学规律的毕业论文逐年减少,不少学生因毕业论文不合格导致不能按时毕业。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学院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确实有毕业设计难度的工科学生,可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向系(部)提出不参加毕业设计的申请,经审批同意之后,可留在学院进行毕业综合项目的训练。

对于接受综合项目训练的学生,以6~8人为一组进行分配,每个小组配有一名导师,导师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良好表达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由该教师负责综合训练项目培训的全过程。每个小组配有一名组长,由小组成员选举产生,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协调事宜。

在训练管理方面,模仿工厂的做法,对于工作纪律、安全教育、作业程序等都尽量按照工厂的制度。在训练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掌握该项目所必需的基本技术、各种工艺操作以及使用机器设备与加工工具的情况,自主拟定加工顺序等,最后制定项目的实施细则,由导师批准后执行。训练项目由若干个模块组成,学生完成一个模块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模块。当项目的所有模块完成之后,应当得到一件合格的产品。在整个项目的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实际的专业工作,认识生产程序,获得工程经验;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处理集体和个人特长发挥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完成综合训练的项目之后,需要进行由导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参与的公开答辩。每个学生的成绩评定由导师负责,以此作为该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

利用社会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坚持产学研结合,创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结成校企战略联盟,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格局。目前,合作企业已为我院各专业提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60个;春兰、苏州三光科技、华中数控等20多家企业向学院捐赠价值近1000万元的最新设备与软件;海尔、双良、瓦尔特等12家企业为我院设立了实验室。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营造和体现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从设备、技术、管理水准以及标准化、规范化和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或接近职业环境,并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地融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了师资来源,为学院“双师型”人才的开发与储备开辟了绿色通道,形成了一支校企之间共享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同时也有利于弥补学院技术人才的不足,使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更加合理。由于校企之间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一致性,学院教师能够到企业担任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技术人员受聘学院兼职教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使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统一。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大大推动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实践教学是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落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只有具备正确的实践教育理念,建立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凭借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完备的实践教学仪器设备,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篇(8)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还不够完善。

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对策

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

1.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按基本技能训练、设计综合技能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三大模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金工、电工电子实习———基础实验训练———课程设计———综合系统性设计———以工程为背景的科研训练———创新科技竞赛训练等组成的一个实践训练环节链,构建一个“三层次、六类别”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多元化、系统化。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优化基础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既有面向单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又有面向多门课程的综合性系统设计等。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应用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将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学生申报的学术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外科技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作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

3.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在培养方式上体现层次化、个性化。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行全开放管理机制,设立课外实践教学学分、开放基金项目、科技竞赛等开放激励机制,采取预约式选课开放、结合项目课题开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全天开放等开放措施,设置丰富的开放实践教学内容,倡导学生自主性的实践学习和实践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综合平台。

4.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创建现代实验教学平台。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建立现代实验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心现有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实现视频教学、远程教学、远程设计等智能化、信息化教学功能,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5.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包。建设好面向行业、企业,高校网络化、共享型“专业教学、产品研发、职业培训”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包。

6.建立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教师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和学生评估制度,每学期校、院学督导专家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次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教师和学校督导专家不定期跟踪听课,建立质量评价档案。

7.实行导师制。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在高校内实行导师制无形中加大了对学生的监管力度,有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8.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扩大学生创新科技活动的受益面,利用企业人才和资金在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以专业合作为基础,选派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出国访问与进修,加强与粤港台三地高校的合作,并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受益。

(二)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1.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实验方法改革的核心,整个实验过程均强调必须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强调学生的“三动”: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策划、引导和激励。

2.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差异较大,为给优秀学生一个最大限度的能力发挥空间,在实验任务安排上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

3.课内训练和课外竞赛相结合。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每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一到两项,并对参赛学生进行赛前培训、赛时指导、赛后总结;鼓励学生跨学科组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学生在竞赛中享受创新的乐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网站,在国内外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投放学院网站,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介绍、仪器设备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等。实验课程的课件含相关实验的指导、实验过程、步骤、方法等。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通过精心设计与制作的各课程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等,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结合使用传统的板书和挂图,避免“讲解员式”的讲课效果,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和富有启发性。

3.各种工具软件的仿真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软件进行设计仿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参数对设计结果的影响。同时,这些工具软件也是工程应用中的常用工具,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4.网上预约教学。开通网上实验预约系统,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指导老师和每次实验的时间与内容。

篇(9)

一、 明确实验班培养目标,设立专有培养方案

确立准确的实验班学生培养目标,将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班学生的目标要求是:具备黑龙江大学特色的厚基础、强实践、专门化的高层次计算机学科研究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外语和数学基础,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此,经过几轮摸索实践,我校在该实验班培养方案上进行了较大调整。

首先,在原有公共数学课之上,我们加开了数学分析课程,强化数学功底,为实验班学生今后在计算机学科的更高层次专研,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公共英语课之上,加开了英语口语和英语写作课程,强化学生英语沟通能力。这些课程学时的增加同时会加大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为此,经过论证,我们缩减了公共物理课等部分公共课的学时,使学生在有侧重的同时保持课程任务的整体平衡。在专业课程设计上,我们适当缩减了部分课程的理论课时,加大了课程设计和大作业类课程的比例;并对选修类课程群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前沿类课程中增加了学科前沿导论课程的设置,同时该课程讲授打破原有授课方式,聘请各学科带头人进行分段授课,强化了学科理论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探索精神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我们在课程讲授中引入了项目驱动方案,将不同阶段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课题项目之中,在指定的时段内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项目的设计由各课程梯队负责人与各学科负责人共同完成。另外,为解决学生在项目研制中的各种困难,在教学计划之中,适当安排周期性的辅导及答疑时间,同时加强学生课题组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各团队的协作。

二、 改进实验班选拨机制,健全和完善实验班动态调整制度

目前各高校实验班选拔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高考录取单独招生和入校后择优选拔两种。高考录取单独招生模式直接考虑到学生自身意愿,被录取学生在入学前就已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择优选拔方式则是在入校后通过自主报名和选拨考试以及加强面试等手段,按照一定名额择优选取学生组建实验班,这种方式有利于选拔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我校目前计算机专业的选拔方式主要是后者,即在学生高考入校后进行选拔组建实验班。在几年来的实践中,我们分别将实验班学生的选拔确定在学生高考后入校和学生学习一年后的大二开学前。经过几轮的实际操作,我们发现,在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后进行选拔组建的实验班,学生素质普遍较强,平均专业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优于高考入学后的直接选拔的班级。因此,经过比较分析后,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验班选拔中更多的倾向于让学生在大学适应一段学习后进行。另外,在学校逐渐取得自主招生权后,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预科教育制度,尝试实行预科制,从高中选拔的学生在校一年预科结束后再正式入班学习。

实验班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另一方面将真正不适合的学生调整到普通班,从普通班再择优选入好的学生。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确立了实验班学生的预警机制和滚动机制,较好的保持了实验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班教授委员会是实验班学生考核的仲裁组织,负责对学生的考核和滚动。每半学期,教授委员会汇总所有实验班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学科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并进行末位预警;一学期后,教授委员会将根据实验班学生情况,将不适合继续学习的学生淘汰到普通班,同时接受普通班转入实验班学生的申请,进行考核后,确立是否准入。三年级下学期将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全面的科研能力考核,本次考核不进行淘汰,只是以考核结果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

在实验班的考核中,我们引入了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力求将适合的学生保留在实验班中,以培养出真正的高精尖计算机学科人才。

三、 加强实验班导师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导师积极作用

实验班导师能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培养等提供良好的指导,在指引学生成长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导师制的实施,我们健全和完善了导师制度建设,推行了科研导师制。科研导师能够在与学生的接触了解过程中,根据各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搭建科研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学术报告、科技竞赛活动、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引导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科研导师着重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科研导师配备上,我们选择学科业务水平高、学生培养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实验班导师组,科研导师每人最多指导3名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科研导师通过定期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科研潜力。经过一年指导后,指导关系进行重新确定,由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差额部分由学院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调配。在专业学习阶段,科研导师组织学生参与不同学科背景的讨论班和最新学术进展报告,同时让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依托导师的科研团队、实验平台等资源,实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利用导师言传身教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专研。

作为最初意义上的学业导师工作职责部分,我们通过配备的班主任老师来完成。实验班组建后,根据学生情况,我们选聘组织沟通能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一线教师担任班主任。作为对科研导师工作的补充,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加强与学生的日常沟通,改进学生学习方法,舒缓学生心理压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各学生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积极向上。

经过几轮的实践,我们还开拓性的引入了“学生导师制”,利用研究生或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最基础的指导。学生之间沟通容易,交流障碍少,有时会起到导师所达不到的效果,从而弥补了导师制的不足。但这种方式有时会给高年级学生带来额外压力,因此我们将继续探索,努力寻求一种能够达到各级同学共赢的途径。

四、 加强实验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拥有良好的教学团队

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因此,培育一支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实验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队伍主要以专职教师、客座教授、外聘人员组成,通过选聘方式将优秀教师组成实验班教学团队。

在教师选聘上,我们通过广泛宣传,公开答辩方式,将急需的、优秀的专业人才引进或招聘入教学团队。同时为鼓励教师积极教学,我们也加大了对实验班任课教师的讲课费用投入。在最后的专家委员会评估中,考核优秀和合格的教师将继续聘用并予以奖励,最高讲课费可达到同样授课普通班讲课费的两倍。对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淘汰,重新选聘。

另外,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我们也开展了邀请活动,一方面将一些国内外知名教授作为邀请对象,把他们聘为客座教授,参与讲授实验班部分课程,并进行学术科研讲座,使学生了解学术前沿,体会科学的魅力;另一方面,我们把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请入校园,作为班级的企业导师,培养学生计算机工程思维和独立动手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在引进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内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重视他们的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系统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并选聘优秀中青年教师为现任实验班授课教师进行助课。对于助课教师我们制订了激励政策,给予优厚的津贴补助同时,优先派出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访学、进修,从而为实验班课程梯队建设做好优秀师资储备。

五、 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 注重课堂教学,从课堂要效果

课堂教学是实验班人才培养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课堂不仅仅是接收知识的地方,他们更需要在课堂上培养探索、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因此,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任课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启发式等教学方式,把抽象、枯燥的内容用比较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易接受。积极组织课堂,通过分组讨论和协作方式构建参与性与探索性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为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适当鼓励教师采样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模拟仿真平台、课程网站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二) 建立课程梯队,做好课程规划

课程梯队负责人由学术造诣深厚,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每个课程梯队负责相应课程体系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强化课程梯队在各门课程内容选择与优化、知识衔接、教学组织与研讨方面的责任。通过课程梯队的沟通机制,打破以往阻碍课程之间相互融通的壁垒,更加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使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课程组内的知识体系更加整合,避免课程教学内容分割过细、简单拼凑、相互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

(三) 加强课下辅导答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相比于课上教学,实验班学生更多的是课下的自主学习。为此,我们建立了以主讲教师和助教为主的学习指导团队,通过课程网络平台、QQ、固定答疑时间等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排疑解惑。

(四)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在实习实训中,我们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工程实践中心,同时协助企业制订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按照企业过程标准实际完成一个产品或系统由构思、分析、设计、实现到交付的完整构建过程训练。通过该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五) 加强第二课堂的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能竞赛,我们将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课外,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契机,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动手能力、研究和创新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学院通过提供场地、设备、资金、指导教师等支持,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ACM程序设计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软件与硬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在课外时间,我们还积极举办各类学术报告,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按照每学期的进度安排,我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邀请计算机学科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给学生做研究进展报告或科技讲座,营造学术氛围,以学术环境影响学生,促进实验班教育与国际接轨,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学术视野。

六、 建立学生心理压力疏导机制,保持学生健康心理

篇(10)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活泼的教学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市场营销学常用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适应于理论架构的讲述,具有逻辑性,能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学生的思路脉络更加清晰流畅,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和流程。但单纯的理论讲授相对枯燥乏味,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营销理论的发展史,采用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运用福特T型车的兴衰史讲述市场营销从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的转变;用万宝路香烟从女性专用到剽悍男人的最爱说明什么是产品定位。理论讲授法简单易行,教学效率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商业场景,为学生创造接触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现实企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案例要尽可能选择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具有时代感的本土案例,可从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多种媒介上获得,也可通过实地采访等方式获得。案例教学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案例讨论法。由学生阅读现成的案例而后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其营销的流程、方法技巧及其可借鉴之处。学生可对案例发表看法,对其某些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案或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在案例讨论法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发言,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并最后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和补充与提高性讲解。这种方法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较少,能有效借鉴前人经验,反馈效果较好,但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须花费相当多的精力。

(2)学生自讲案例法。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感兴趣的案例素材,暂时取代教师的位置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方法优点突出,教师只做适当进行补充的配角,而把讲与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都交给了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因学生在案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模拟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或模拟的企业营销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进入角色,真正站在企业营销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模拟情景教学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沙盘模拟法。由学生分组成立若干“企业”,每个“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经理,在市场环境下进行若干年度的模拟营销活动,学生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完成体验式学习。在沙盘模拟法中,通过实战模拟,学生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分析、计划与执行,从而从整体上了解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运作过程,并且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2)营销软件辅助教学法。营销软件是模拟实际营销环境开发出的营销流程软件,因软件设置的流程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仿真地体验营销整个过程并对其营销效果作出积极的反馈,从而调整营销思路或策略,以期达到最初设计的目标。营销软件因其网络性,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在同一商业环境下进行营销活动并比较营销效果,更能体现实际营销的竞争性,进而促使学生优化营销组合。营销软件辅助教学法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整个营销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4.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指由学生亲自参加市场营销系列活动,从中积累学习经验。例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营销实习、支持学生在学习之余在企业做兼职等,使学生学会对身边的营销机会进行分析、定位,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营销组合策略进行业务推广的能力。

二、与以上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结合以上教学方法添加以下教学策略。

1.课程结构模块化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将打破原来的按学科、课程设计的做法,而代之以模块的形式,一级模块有职业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就业准备模块及选修模块,每个一级模块下再设若干二级子模块或项目。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体系设置,打破专业基础、专业课的界限,从而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而实习与毕业设计则是对模块教学后学生素质及能力的检阅。

2.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方法

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管理方法上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从理论上来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即存在提前修满学分予以毕业的可能,这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来说将提供提前就业的机会。因此,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

3.推行“师傅带徒弟”式的导师制

推行导师制,其主旨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与学生一进入专业学习后便确定的团队结合起来,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一个团队配备1-2名导师。导师全面介入学生的专业教学及课内外实习、实训、订单式培养、自主创业、公司项目经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同时也可以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达到全面发展。导师制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推行,将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每个导师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依靠日常的言谈举止、身体力行、思想交流、答疑解惑,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将能有利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获得学习和实践的方法,养成对专业的浓厚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成才。

总之,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积极总结方法和经验,才能很好地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上一篇: 岗位工作分析报告 下一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