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寄语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9 15:46: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祖国寄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祖国寄语

篇(1)

2、亲爱的客户,刚有一笔10万美元的汇款按要求转入你的账户,请在国庆放假的第八日确认,否则转账自动作废。

3、任时光匆匆,岁月流逝。永不腿色的是祝福;永不改变的是友情。我深深的祝福你开心快乐每一天。愿这短短的话语给你带来国庆的快乐

4、灯火一盏,共剪西窗烛。薄酒一杯,把酒话桑麻。轻风一缕,温馨又飘逸。祝福一句,朴实又真诚。国庆长假,愿你笑口常开!

5、阳光是明媚的,溪水是清澈的;牛奶是甜的,蛋糕是香的;年轻是幸福的,日子是甜蜜的……我的祝福是真诚的,希望国庆你是开心的!

6、国庆节之际,不想给你太多,只给你五千万: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莫忘记我!

7、如果我有一百万 我将送你999999 我有一百万吗 没有 所以我只能用一毛钱发个短信 祝你国庆快乐!

8、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幸福的人们欢度国庆,愿祖国繁荣昌盛!祝福你笑脸常开,祝愿你心想事成!

9、笑是世界上服用最方便,营养最丰富,功效最神奇,最无忧伤,烦恼等毒副作用的绿色环保型美容补品。国庆上我家来抹美容补品吧!

10、回顾中国这么多年走过的路,我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愿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国庆快乐!

11、学习,使人向上;工作,使人充实;休闲,使人轻松;交际,使人开朗;友谊,使人开心;祝朋友国庆佳节:开开心心,每天好心情!

12、像天空的繁星,灿烂美丽;像清晨的小花,清新绚丽。朋友,用心去体会,秋风会把我的祝福带给你,愿幸福和快乐永远陪伴你,愿你好好享受国庆长假!

13、转眼又是这个熟悉的国庆节,我的祝福分分秒秒,我的关心时时刻刻,就在你的身边!愿我的祝福随轻风飘送,顺着柔水漂流,直达你的心扉,温馨我们的友谊.

14、走遍祖国最想母亲,走遍世界最想祖国。不同的民族,同一个祖国。母亲的生日,同喜同喜。祝福你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节日快乐!

15、山河壮丽,岁月峥嵘!举国英豪开新局,中天丽日庆长春。祝福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祝福我们的生活步入小康,国庆节快乐!

16、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送给你我最真挚的祝福,也祝全天下所有的人幸福快乐!也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17、冷吗?请把我悠悠的思念披在身上;请把我绵绵的情意藏在心底;请把我甜甜的祝福带进梦中。

18、每一阵清风细雨,都会让我将你轻轻想起;每一条祝福短信,都会将我们的心靠得更近;恰逢国庆之际,借此送上我的真挚问候,愿你天天快乐!

19、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才发觉人生其实最重要的是:找一些吃的东西,找一些喝的东西,找一个爱你的人,还有找到一些可以在国庆佳节给你祝福的朋友!

20、十一长假到,心情算术题:工资做加法,忧伤减出去,乘以幸福和如意,除以烦恼和忧郁,得数我来告诉你,就是快乐在十一,祝你国庆节快乐。

21、国庆祝你: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哇哈哈!时时乐百氏!刻刻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

22、不妨出去走走,放松呼吸,走向灿烂阳光。把发霉的心事交给流水,向远去的尘埃行个注目礼。

23、金秋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良辰阳光灿烂,吉时热闹非凡。喜庆枫叶红遍,千山层林尽染。大街小巷快乐弥漫,东南西北烟火璀璨,国庆佳节绽放笑颜,祝愿朋友幸福平安,好运永伴身边,健康天天相伴。

24、自己活得开开心心就是幸福,让别人过得开开心心也是幸福。幸福是丰富多采的,只你用心去体会,就会感觉到幸福!祝国庆快乐!

25、欢度国庆,举国同庆!在这美好日子里,让我用最真挚的祝福陪你度过!祝:万事大吉,心想事成,家和万事兴!国庆快乐!

26、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气息改变情味不变,问候充满情谊。国庆祝福你,愿你吉祥如意。国庆快乐!

27、有一种关心不请自来;有一种默契无可取代;有一种思念因你存在;有一种孤单叫做等待;有一种沉默不是遗忘;有一种朋友永远对你关怀!祝国庆快乐!

篇(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交流,服装设计需要良好的审美意识,需要对现存的社会需求、时展向符合,需要与国际上的时尚同步。民族个性化的时代融合发展可以提升服装设计的多样性,更好的提升服装设计效果。我国的服装文化自古至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服装的演变与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分析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角度认识服装变化的原因。加强服装设计的国际化发展研究,将服装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相互统一,提高民族改革开放发展和创新,提升我国服装设计的国际化标准地位。

1服装品牌中面料的设计

服装品牌的核心要素中包含产品的发展水平,产品具有的独特特点。服装品牌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分析当下社会服装发展变化的基本需求,对每一个季节的服装展览时代需求进行分析,对服装市场供需标准进行认识,对服装的面料进行不同的研究。充分认识棉、麻、绵纶、混纺、海马毛等多种材料单独使用或综合使用的效果,对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服装设计。运用现代服装加工工艺,将不同的材料相互结合,实现多结构、多层次的面料设计,实现独特的、精细的服装面料基础研究。这样的服装品牌就具有了品质效果,实现了品牌的独特文化发展,适合市场的服装材料是保证服装品牌长久经营的基础,不断完善服装材料品质的研究,加强品牌的创新研究意识,确保服装品质的稳定发展。

2服装产品的创新

服装受季节、时代、样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具有不同的商业价值。根据服装品牌的产品创新研究,对商品进行大量的分析,挑选具有特性的商品,提高服装产品的产品价值。这样的商品价值具有良好的品质作用,服装的流行与创新发展有关系,良好的服装创新会促使服装产业的进步。分析服装市场中需求和变化的不同,对产品价值、产品主导思想进行研究,逐步提高服装产业的发展水平,改变服装产业的时装标准,对适合服装销售的主导基础思想进行研究。根据服装产品销售的情况分析服装的市场认可度,以服装创新为基础,提高市场的新鲜度,更好的完善服装设计的效果,确保服装产品的创新研究品质。

3创建品质品牌服装文化

将品牌品质设计融入到文化设计中,利用不同的文化设计提高品牌的品质效果。设计师将个性化的服装文化融入到服装中,提高服装品牌的设计效果,这不是单独的制造服装,更是一种文化产业的艺术设计,建立独特的服装设计理念,提高品牌品质的设计效果。这有利于品牌文化的发展,提升服装品牌的价值,是艺术行业的品牌文化发展。

4民族与国际的服装文化设计

4.1民族品牌文化的营销。民族品牌文化的服装设计师具有多样性的、个性化的、民族性的文化发展标准。利用不同的品牌设计标准思想,对民族品牌文化设计进行营销,提高民族文化的审美设计效果,对民族文化道德思想进行综合整理。品牌文化设计受营销的需求影响往往更具有市场选择性。服装品牌的民族文化设计,通过市场可以验证服装设计的市场认可度。品牌服装的设计更具有持久性,世界品牌服装都具有历史文化思想底蕴。市场经济对品牌的认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品牌与国际品牌想合作,利用品牌加工的机会熟悉国际服装制作标准,学习研究国际品牌的设计思路;有的品牌利用文化主题会将我国文化思想在国际上的时装周上展示,另辟蹊径,更好的提升文化品牌的国际设计效果。

4.2特有的服装工艺加工设计。民族服装设计具有民族服装制作的独到文化特点,将民族服装设计的工艺特点充分的发展,实现服装品牌的品质建设,形成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的品牌。中国的民族文化中京剧脸谱、中国结、唐装、风筝等文化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的认可,国际上的服装设计中也不乏有类似中国民族文化的元素。民族的特色文化影响了国际服装市场的设计发展,良好的民族产业文化更需要国际市场,这样的大环境提升民族产业服装文化的发展。因此,利用民族产业文化,推进国际服装产业的市场发展,将民族的推进国际化市场,将国际化市场的优秀方面学习过来,实现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法国巴黎时装周是服装产业最盛大的节日,多种品牌的时装会在这里云集。近年来,中国的民族文化受国际时装的欢迎,中国元素的设计引人入胜。中国国力经济的发展带动服装市场的进步,中国在世界服装周上的地位逐年提高。中国文化受到大家的认可,中国的文化节日已经成为世界的文化节日,这就如圣诞节一般,世界认识到服装设计需要多元的文化思想,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中国民族文化与国际化水平的融合,这有利于中国民族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利用服装设计这一共同的桥梁,实现文化思想的构建,提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快速交融和发展,确保中国文化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发展性。

篇(3)

【作 者】朱军,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博士 研究生;高永久,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30007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4-454X(2009)03-0017-005

“Segregation”and“Integration”: The Logic of the EthnicIntegr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untry

Zhu Jun, Gao Yongjiu

Abstract:The multinational country is the prevalent form of modern nati onal str ucture.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and nationalities are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social life in these countries. Through the national public authority to in tegrate a member of nationalities into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to unify nati onal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re t he ultimate goal and building process of the ethnic integr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untry. From the inner regulation of the ethnic integration, this paper cons iders that the tense between the ethnic heterogeneous elements and its growing s trength (“segregation”) and the national unity (“integration”), determines the logic of ethnic integr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untry, which concretely mani fest three aspects of reality, political and construction. For the multination al country, the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collective rights of national ities as member s of the heterogeneous elements is the key to ease the structural tension.

Key words:multinational country; ethnic integration; institu tion construction; collective rights

从民族构成上看,现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比例占到国家总数的95%以上。① 民族构成的多样性、文化上的多元特征,构成这些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大特色。因一国内部民 族权利保障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而产生的民族冲突、民族矛盾乃至民族分离运动,充斥在 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些民族问题不仅阻滞了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和谐和社会发展,恶化了 国家外部的族际环境,而且还影响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迁。以致于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 一书中惊呼,“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 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 冲突。”②

对于多民族国家尤其是一些正处于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如何对待国内多 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现实,把具有异质性的各个民族成员单位统合到国家社会政治生活当中 ,消除因民族异质性要素带来的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民族认同与 国家认同的统一,进而构建更高层次的政治共同体,是这些国家面临的极为重要和迫切需要 解决的任务,也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终极目标和构建过程。本文从“分”与“合”两个 方面出发,认为主导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逻辑展开的是其内在规定性,即民族异质性要素及 其力量的增长与国家统一性这对特殊矛盾,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多民族国家产生了结构性张力 。围绕这对结构性张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具有现实性、政治性和构建性三个表现方面 。

(一)民族整合的内在规定性:分与合的观察视角

探讨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首先要弄清楚民族整合的内涵或其内在规定性。马克 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质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而质的属性和特征则取 决于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 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③民族整合作为一种运动形式所具有 的特殊矛盾,决定了民族整合的内在规定性及民族整合逻辑的展开。

“民族整合”是一个组合词,由“民族”与“整合”共同组成,要理解其内在规定性,需对 “整合”及相关概念作一番考察。“整合”作为特定范畴第一次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文章中 ,是与系统理论联系在一起的④,这并非偶然。在社会研究领域,帕森斯的系统理论最先 把“ 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作为社会行动总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即“一个系统得 以确保其内在稳定性的诸因素”⑤。此后,“社会整合”和“整合”便与社会系统的功能 分析 联系在一起,成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社会系统功能分析中的“整合”,其内涵 由两个相互作用的方面加以规定:(1)“分”。社会分化出大量异质性要素,要素重组产 生新的结构及功能的专业化,打破了各子系统边界的平衡,从而对社会系统的均衡产生压力 ;(2)“合”。为了维持系统的均衡,需要协调各异质性要素、使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发 挥功能的力量或机制。换言之,社会结构分化之“分”与系统功能统一性之“合”构成一对 特殊矛盾,两者的关系规定着社会整合的内涵。

从词汇的演变和转借来看,“民族整合”的涵义来自于社会整合的衍生⑥。与社会整合相 同, 民族整合的内在规定性也取决于一对特殊矛盾,它决定着民族整合的内涵及其逻辑的展开。 民族整合的特殊矛盾可以从“分”与“合”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从“分”的方面来看,一国 内部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增加了民族之间的区隔及其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张力; 从“合”的方面来看,民族国家的构建是运用国家权力实现多重统一性的过程⑦,包括主 权领 土、经济生活、政治法律规范、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等的统一,是统合各种不同民族成员单位 走向统一的趋势。总之,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内涵由这一对特殊矛盾内在规定着,民族整 合的实质就是多民族国家运用国家公共权力缓解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与国家统一 性之间的张力,协调国内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矛盾和冲突,进而构建更高层次政治 共同体(民族国家)和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

(二)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现实性:分与合的矛盾运动

从“整合”一词的社会学渊源来看,迈克尔•舒德森认为“整合就可能是分化和交互依存的 产物,而不是出于共性。”⑧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现实性来自于民族整合内在规定性中 “分 ”的方面。民族整合“分”的方面,即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存在的时空场景是 民族构成多元性的多民族国家。探讨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现实性,有必要追溯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过程,探究其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普遍国家结构形态的必然性。

民族理论研究“所谓‘多民族国家’,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⑨多民族国家 和单 一民族国家,是从民族结构上对国家所作的一种分类。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源于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政治共同体遵循着不同的运行逻辑,两者的演进表现出一定的交叉性 。民族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分化和聚合的趋势,具体表现形态为一个民族分裂成或分 化出数个民族,或数个民族联合、同化或融合为一个民族。民族共同体以共同的文化为联系 纽带,其具体形态的演变本质上体现为文化特征的趋同或变异。国家政治共同体尤其是现代 民族国家超越了民族共同体以文化为联系纽带的狭隘性,在共同地缘基础上实现了领土 、中央政治权威以及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性。因此,一个国家把各种不同文化特征的民族纳 入自己的疆域范围,或者一个民族由于发展演进的不同趋势分布于数个国家,就造成了民族 边界与国家边界不能完全吻合的情形。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民族成员跨国 界的迁移和流动,无疑增加了民族与国家交叉互动的复杂性。多民族国家遂成为现代国家结 构的普遍存在形态。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只是为民族整合内在规定中“分”的存在提供了时 空场景,而由民族构成的多元性带来的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与国家统一性的张力,则 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现实性的根源。

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异质性要素是指民族间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差异。民族作为一种特殊 的社会存在形式,是自然体和社会体的有机统一。作为一种自然体,每个民族都具有区别于 其他民族的一些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在斯大林经典民族定义中被规定为共同语言、共同 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⑩。其中,族属意识(民族心 理素 质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和共同文化,是民族自然属性中最为重要的区分性要素,民族之间的 差异在这两个方面表现得最稳定、最持久和最直接。“民族共同体的存续是以民族特征(语 言、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的存在及其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为前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特征的 集中反映。这些特征作为整体,具有区分性的功能,它们彼此密切交织而组合为稳定的整体 。”(11)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共同体存在形式,必然要与社会各个方面相互关系, 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社会属性。其中,政治属性可视为民族共同体及其范畴的本质内涵之一(12)。民族在与社会互 动关系中表现出政治属性的不同方面,其核心则是围绕公共权力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 展开的活动。作为民族构成要素或民族区分性重要特征的政治属性,在社会政治结构上显明 地标示出民族之间的差异。

民族间异质性要素具有维持民族边界、实现民族利益的功能,而其力量的过度增长则会打破 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均衡状态,增加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摩擦、矛盾和冲 突的可能性,甚至会因内部排斥力过强导致某些民族成员单位的分离或多民族国家解体。随 着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异质性要素获得了发展的契机,表现为民族意识的旺盛、民族 文化的发展、政治利益诉求的强烈等倾向,其不适度的发展则会突破民族之间区分性界限, 加剧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冲突和矛盾。多民族国家内部这种排斥力沿着利益和价值 两条线索展开,具体表现为国族语言与民族语言、国民文化与民族文化、权力垄断与权力分 享、国土开发与利益分配、国家的现代化与族体发展等方面的矛盾(13)。多民族 国家内部结构性 张力中“分”的倾向,要求国家运用公共权力协调和调控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 实现各民族成员单位统一之“合”,这就为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政治性奠定了现实基础。

(三)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政治性:分与合的政治保障

如同在社会体系中,结构的分化与整合是两个相生相伴的持续过程,民族构成多元性带来的 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决定了把各民族成员单位统合进国家社会生活、实现民族和谐 与国家统一,是任何多民族国家都必须面临的持久主题。所不同的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 、历史传统、族际环境及观念意识等不同,决定了在民族整合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机制和 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诸多实现民族整合的手段和机制中,民族政治整合无疑居于核心 地位,民族整合的政治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尤其对于现代民族国家而言,其它整合机制 如文化整合、领土整合、经济整合等,都离不开政治整合的权力辅助和一体化保障,“国家 克服地方主义的能力及民族主义思想赋予国家以权力的能力,大大地得助于交通、运输、正 式的组织科层机构,以及政治意识形态,尤其是得助于‘在于人民’的观念。一个民族 社会要有能力达到、甚而只是接近于文化整合,唯一的可能性便在于通过这些机制。”(14)

民族整合的政治性,或者民族整合的政治属性,是指民族整合的主体、客体、实现机制及目 标与国家公共权力及其延伸部分存在极其密切的联系。民族整合的主体通常是国家及其实体 组织――政府,政府是公共权力的实际拥有者和执行者,通过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来实现 民族整合,因而这种整合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公共性。民族整合的客体是各民族成员单位 间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这些民族单位要素及其与整体的关系,由于涉及到利益调整和价值 分配往往会演化或表现为政治关系,“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的核心是政治关 系”。(15)民族整合 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制度构建等,其实施和运转都与公共权力密不可分。

对于多民族国家民族和谐与国家统一而言,民族政治整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种功能 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在17、18世纪西欧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新兴资产阶 级通过国家政治体系的统一为民族市场、民族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进而催生 了现代民族(Nation)。从民族整合内在规定性的特殊矛盾来看,民族政治整合在民族异质 性要素保护和发展及国家合法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缓解了多民族国家因民族构成多元 性带来的结构性张力。

从“分”的方面来看,民族政治整合通过针对民族的利益分配和权利保障,有助于民族异质 性要素的保护和发展。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6)。民 族作为一种以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们的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种利 益诉求主要围绕维持和发展与其他民族成员单位相区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展开,表现在 文化特征的延续和发展、民族成员资格的平等、权利的保障以及对国家权力的分享等方面。 诸多民族利益诉求的核心是实现和保障民族集体及其文化的权利,即要求多民族国家对民族 作为一种异质性要素(差异性要素)法理上予以肯定和权利上加以保护。可见,民族“在很 大程度上是利益群体”(17)。伊斯顿认为,所谓政治是为一个社会权威性地分配 价值(18)。对于利益 、权利、财富等社会价值的分配取决于国家的公共权力,取决于民族整合的政治性。对于多 民族国家而言,通过诉诸各种民族政治整合机制,实现社会价值公平合理的分配,从而能够 实现和保障民族成员单位作为差异性要素的各项权利。

从“合”的方面来看,民族政治整合通过增强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性 。“民族(人们共同体或者族裔文化集团)与国家的形成以及内聚力的产生遵循不同的逻辑 。”(19)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家族、宗族等原生性纽带联结局限性基 础之上,通过地 域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联系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民族成员 单位的历史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也由魅力型、传统型逐渐转向法理型,而法 理型合法性的核心则是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自愿践行公共领域的制度规则。对于多民族国家 而言,凝聚各民族成员单位不能仅仅依靠历史文化传统(通过诉诸人们的民族主义意识和激 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来实现),而且还需要在权利保障和利益公平分配条件下,实现其对 国家的政治认同。这种政治认同保证了民族成员对国家持久的效忠情感,保证了民族成员对 国家制度的自愿遵守,进而构建了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民族政治整合无疑契合了现代民族国 家发展的需要,通过围绕民族权利保障和利益分配,构建一套协调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增长 与国家统一性张力的政治机制,从而有助于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 合法性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总之,民族整合的政治性来源于多民族国家因民族多元性带来的结构性张力,其核心在于 围绕民族权利保障和利益分配,合理引导和保护“分”的同时,加强和凝聚“合”。而如何 通过观念导向、制度构建等具体机制实现“分”“合”有序,则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构建 性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构建性:“分”“合”有序的目标

多民族国家民族和谐与国家统一的整合状态,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为政治建构的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整合可以看作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治理过程(20)。民族整合的 构建是从政治实 践角度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和谐与国家统一实现过程的抽象概括和描述,它包括运用公共权力 缓解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增长与国家统一性之间张力的各种手段和机制的总合。

对于一国民族构成持何种观念,即如何认识多民族国家内部异质性要素的存在,决定了民族 整合的不同构建过程。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两种对立民族结构观念的斗 争。一种是排斥性的民族结构观念,它追求一国民族构成的单一性和纯粹性,追求以血缘、 种族、宗教或民族纽带建立国家,忽视、限制乃至否定民族异质性要素的存在。这种观念在 早期欧洲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表现为“民族国家”的理念(即一个民族建立一个国家),在 现代则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大民族主义、泛民族主义、泛宗教主义和同化主义。在排斥性民族 结构观念支配之下,民族整合往往表现为主体民族垄断国家权力、执行歧视性和不公正的民 族政策、忽视弱势民族的权利和利益诉求等。其结果只能是带来民族异质性要素对国家统一 性的排斥力,由此导致的民族矛盾、冲突和分离主义运动,极大地影响到多民族国家的稳定 和统一。另一种则是包容性的民族结构观念。它承认“多元一体”是一国民族结构的普遍存 在形态,承认民族异质性力量的存在及其合理发展的要求,国家构建的基础是地缘联系和政 治法律纽带。持有这种观念的多民族国家也往往能够通过政治制度建设,保障少数民族的权 利、进行公平的利益分配,促进各民族成员单位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巩固了国家的合法性基 础,最终有助于增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

排斥性民族结构观念,已被证明无益于缓解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与国家统一性之 间的张力,无益于多族国家的民族整合,采取包容性的民族结构观念,通过政治制度构建保 障民族权利、公平进行利益分配,则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题中之义。在围绕民族权利和 民族利益进行政治制度构建上,由于对民族异质性要素或差异性要素的性质、地位及作用的 认识不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展开:一条是个人权利或公民政治的 构建路径,另一条是集体权利或民族政治的构建路径。

在个人权利整合路径下,国家的法律实施和制度建设以公民个体为对象,各种制度、法律和 规范针对公民的权利保障和利益实现展开,不承认针对国内某一民族成员单位的特殊权利。 这种构建路径假定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单元是个体,保证个体的公民身份及其权利是政治共 同体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任何针对特殊群体的集体权利都是对个人权利公正性的侵犯。这种 路径下的制度构建突出表现为西方以政党政治为特征的代议制民主,以及各种以实现民族非 集体政治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文化政策,如美国的多元文化政策、墨西哥的民族一体化政策等 等。个人权利的整合路径实质上不承认民族成员单位作为一种异质性要素或差异性要素的存 在,忽视、限制乃至否定民族成员单位对于民族集体及其文化的权利诉求。在集体权利整合 路径下,民族成员单位的文化延续、社会发展及自我管理等集体权利,被作为民族政治的核 心内容加以构建。这种路径下的制度构建表现为国家权力机关职位的民族比例制、国家结构 形式中的联邦制、民族自治,以及一些以实现民族集体权利为目标的民族政策,如中国的民 族区域自治政策。集体权利的整合路径本质上肯定了民族异质性要素的存在,并且通过制度 构建保护民族异质性要素,以促进民族异质性要素力量的发展。

篇(4)

中国家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正在探寻成长和扩大的途径,其中一些家族企业会寻求向中国以外发展成为跨国企业的机会,并最终走上国际化的道路。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在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下,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并对企业国际化模式产生影响。对于我国家族企业而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其国际化模式有了多种选择。

一、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国际竞争的重心由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

WT0产生后,其所确立的国际经济规则涵盖范围扩大、约束程度加强,而且表现出对政府行为的规制和对企业行为的重视。新的国际经济规则使得传统意义上民族国家政府为加强国际竞争力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不断被“剥夺”,从而给民族国家政府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相应地给企业行为留下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新的国际经济规则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在从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

(二)合作与并购成为企业扩大市场力量的基本趋势

企业扩大自身市场力量的主要方式,一是限制竞争者的进入,二是消灭已有的竞争者。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如果企业目前所处的是一种寡头市场结构,其最佳选择是“合作”。而如果企业处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兼并与收购则是一种最常见的选择。在无法吞并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大企业之间为扩大市场力量而进行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流行的选择,其“合作”的方式包括共同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企业间从事联合研究与开发活动、组建准垄断意义上的经营联盟等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已成为全球性浪潮。据著名金融数据公司Thomson Fi nancial最新统计报告显示,第五次全球并购潮方兴未艾。2005年上半年,全球并购市场并购总额(包括已宣布但未最后成交)高达1.2万亿美元,而在亚太(除日本外),同比更是增长82.9%,并购额超过980亿美元。新一轮全球并购活动与2000年全球并购浪潮相比,更多的是发生在传统行业内部,以资源整合和跨国并购为特色。这是新一轮的国际竞争,若在这一轮竞争中落伍,就会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被“锁定”在低级别的链条上。

(三)“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现象凸现

国际竞争国内化是指在海外市场上,竞争已经不仅是走出国门的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还包括国内企业之间在海外的竞争。而国内竞争国际化是指中国本土的竞争已经国际化,走向国际市场不仅是国内企业与境外企业的竞争,还有国内企业与在本土的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已经不存在明显的国土界限,而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直接导致了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对手的增强。

二、国际竞争环境变化对企业国际化模式的影响

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走向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如何在本土市场上迎接世界竞争。因此,企业国际化不仅是指企业向跨国企业演变的外向发展过程,还应包括与企业外向国际化相联系的内向国际化过程。事实上,当企业经营活动与国际经济发生某种联系时,企业国际化进程就开始了。这种联系可以是生产要素方面,如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的联系,也可以是商品和服务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交换,还应包括各种海外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的结果是在发展方向上将企业国际化区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内向国际化活动的方式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特许经营、国内的合资合作等;企业外向国际化活动包括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的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

从动态的角度看,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贯穿于企业国际化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后发型跨国企业而言,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外向国际化是其内向国际化充分发展的结果。在后发型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模仿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学习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模仿,而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的吸收和创新。而且,在模仿性学习中,内向国际化的不同方式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有不同的功能。

三、目前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的方式

(一)贸易带动方式

我国大多数制造行业的家族企业通过自己的产品出口作为“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如飞跃缝纫机、东艺鞋业、志高空调、新疆美克家具等,这些企业是从单一的产品出口开始,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建立起国际营销网络。也有一些家族企业在了解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在国内建立专门瞄准国际市场的出口产品生产基地。例如,北京中达、天津德利得、内蒙维信等公司就是走的这样一条国际化道路。

(二)OEM方式

0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是指产品生产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并掌握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其他厂家为其生产加工,所订产品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从产品成长过程看,我国很多家族企业是从为外国公司做OEM开始迈向国际化道路的。贴牌生产是企业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重要桥梁,在贴牌生产过程中,我国企业能够逐渐学习和掌握国际竞争规则,拓宽产品的外销渠道。还有一些家族企业通过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OEM生产基地。例如,占据低压电器高端市场的德国西门子在寻找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符合其标准的中国企业作为其在中国的OEM生产制造工厂时,就选择了与浙江柳市的长城电器合作。

(三)境外投资方式

按照由低水平到高水平排序,境外投资方式分为设立销售机构、FDI、并购,其中并购是最高级的境外投资方式。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出现了海外并购加强的趋势。例如,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I 21%的股权,新疆德隆并购了美国机械行业三大巨头之一的Murry公司,华立集团在美国全面收购飞利浦CDMA核心技术和人员等。通过并购方式可以利用国外公司原有的销售网络和品牌拓展国际化渠道,将国外研发的前沿技术变为自有知识产权。

四、对国际竞争环境变化下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的思考

(一)家族企业国际化对于扩大我国的国际市场力量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营企业开始成批向海外投资的现象,我国一些家族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走向国际市场。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由自主开放转向遵守国际规则约束下的开放,也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wTO规则对国家的约束使企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并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角,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也将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上。作为我国民营企业起步时的主要形式,我国家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不仅可以使其更好地配置资源,寻找获利市场,规避和防范风险,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扩大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力量,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应当注重内外向国际化的联系

与其他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相比,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我国家族企业属于后发展型企业,在竞争优势、外国市场的进入方式等方面不同于先发展型跨国公司;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涌入,我国家族企业在自己的本土市场上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家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有独特的特征和路径选择,必须注重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我国家族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设备进口、建立合资企业、与国外公司在国内合作等内向国际化形式为其跨国经营做准备,通过内向国际化的经验积累提高外向国际化的速度和成功率。目前,我国一些家族企业已意识到内向国际化的意义,例如,浙江现代集团董事长章鹏飞认为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走出去,也包括国际合作,国内也可以国际化;浙江万马集团总裁李凡更多考虑的是和国外的战略合作,合作对象必须要有或者是技术优势、或者是市场优势、或者是品牌优势等,而且目前仍考虑将市场定位在国内。

(三)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方式的选择

从总体上看,目前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最好时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现在是世界的生产加工基地,国外企业需要中国这个加工平台,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需要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国外的一些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太高,竞争不过中国企业,所以选择通过资金整合和技术输出,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厂、土地资源,共同成立一个大集团来向世界销售产品。我国家族企业要重视这一国际化的契机,与国外企业合作,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新一轮全球并购浪潮中,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也可以通过国际资本融合的并购方式来实现,但在并购之前必须要懂相关的规则和理念,在经营理念上和国际先接轨,然后才能以资本为纽带走出去,实现国内企业与国际的接轨。具体来说,要成功并购,首先要明确别人的规则和经营经验,然后进行产业整合、人力资本整合和文化整合。由于我国大部分家族企业只有在国内运作的经验,缺乏对相关国际规则的理解,因此我国家族企业要在熟悉规则和理念上多下功夫。

篇(5)

就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世界历史变化中,社会的进步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落后的民族首先表现为向一种文化心理靠拢的趋势。所以有了近代以日本为龙头的整个东亚美术的西化过程,大批去日本留学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莘莘学子就是这种趋势影响下的产物。此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国近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纷争局面,一时间,西化中心论、中西调和论、中西融合论、中学为体论、民族虚无论等等可谓热闹非凡。总之,一直以天朝上邦自居的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下,以血的代价认识到,世界上除了东方文化之外,还有一个发达的西方文化圈存在。于是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然而这种文化心理也包含了迷信和误解,并导致一部分人有了这样的想法:似乎所有文明的发展都只能遵循一条道路发展,才有所谓的前途可言。在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造成的变革与守旧、传统与创新的一系列文化冲突之后,如今已有了明朗化的趋势,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能成为所谓的中心,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整体。不管是东方文化,仰或西方文化,都是世界这一整体文化的一个部分,各文化肢体的个性中都有共性存在。而这个共性就是我们人类文化共同财富的大哲学,是人间之大美,是地球文化的价值所在。于是,在盲目的崇拜和癫狂的学习之后,我们终于认识到,所谓的世界性或国际性,如果不落实到形上,将是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无庸质疑这样的世界性将是一个虚幻的名词,国际化也只不过是一个理论上的,泛化而非实的问题而已。任何一种观念,无论它有多高,有多进步,倘不如此,一切深谈将毫无意义,事实的确如此,不管你有多么的能耐与苦楚,你总要回到现实中来,总要回到你的作品中来,回到你笔情墨趣所造就的韵味中来。因为画画毕竟是表达自己的亲身感受,任何一种风格和样式,都是画家在艺海里苦苦追索的点滴汇成。由此可知,对世界或地球之大美的追求和表达,就必须给情感以一定的形式,内在的情感形式不可见,可见的正是对应于这些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于是顺理成章对世界性艺术大美的探讨,便落实到对具体形式表达的找寻上。也许吴贯中先生一语激起千层浪所引发的关于艺术形式的大讨论,与此不无关系。

篇(6)

冷战以后,原来在两极格局下所掩盖的矛盾都开始暴露出来,战争与革命已经成为历史词汇,而和平与发展此时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是频繁,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许多问题要多国政府协商才能解决。如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冷战期间一度是美苏两国争权夺利的舞台,由大国控制,根本不能代表中小国家的利益。冷战后,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维和,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首先,各国政府开始更加重视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国也都希望更理性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利用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平台进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地区为了自身发展成立了很多区域性的组织,最为成功的当属欧盟。欧盟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很多地区以其为榜样,许多国家开始向这些组织靠拢,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发展。

当然,冷战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首先,政府间国际组织需要国家让渡一部分,这对于国家至高无上的国家来讲简直是与虎谋皮,任何国家都不想把自己的让渡,或者受到其他的组织的限制。其次,政府间国际组织所处理的问题日益复杂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利益相互交织,贸易摩擦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这也对政府间国际组织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十分不公平,也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总体来讲,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对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但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协调者,在它能够适应国际社会的需要和期望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

二、冷战后中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冷战后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尤其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数量上,据《中国参与世界》中国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由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5年的49个。[2]另据《当代世界中的国际组织》,到1993年,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总数达到1729个,其中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22个。[3]两个数据相差很大,但是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中国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在迅速增加。其次,中国在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态度上更加积极,自信。冷战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第三,在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合作范围上进一步扩大。除了传统的合作领域以外,冷战后,中国开始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涉及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往,塑造自己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中国加强与政府间国际组织联系的原因。先从国内看,冷战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全面深入发展的阶段。中国的经济基础薄弱,急需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资金与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与诸如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其次,中国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发展不行,我们需要与世界沟通,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此时推出了多边外交政策,也进步促进了中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联系。再次,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需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平台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以消除他国对我国的误解。

从国际方面来看,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发展。区域性的组织大量发展,各国也都想通过加入一系列区域性的组织搭乘经济发展的快车。拒绝加入这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就是拒绝融入世界,在经济的发展上面被对手远远甩在后面。

总之,中国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既是世界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的同时,也会以国家自信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

三、加入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先说积极方面,首先,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组织,中国积极的参加各种国际事务,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处理国际冲突中发挥会及其重要的作用。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中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改革开放前,中国不太刻意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致使很多国家误解中国,把中国当成威胁,当成潜在的对手。世界各国刻意通过这些组织以及中国的表现进一步了解中国,也为消除"中国"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发挥作用。

其次是经济方面。经济的发展是各国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帮助。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多瓶颈的制约,比如技术,人才,资金等等。加入这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就能提供这些便利。80年代,中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了三笔贷款,累计13.25亿特别提款权,合16.5亿美元;1980年一199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向中国提供过20次技术援助,中国共派出85人到国际货币基金学院学习。[4]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中国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从别国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增强相互了解。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反过来进一步是中国的发展合理化,正规化。

同时,政府间国际组织对于中国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必然要让渡一部分国家,这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相冲突的,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独立性。另外,诸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很有限,很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不利于我国的发展。更有一些国家利用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肆意干涉别国与内政。这也是中国一贯反对的。

尽管有着很多的不利因素,中国还是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合作,以争取到更有利的发展条件,趋利避害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叶宗奎,王杏芳。国际组织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美]伊丽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中国参与世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篇(7)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要以民族化为前提。虽然我们强调教育国际化重在提高和发展自己,但如果缺乏对中国教育现实的深刻了解和分析,盲目引进,极有可能会出现“圆凿方枘”的结果。同时,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肯定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想境界是,通过与他国平等交流与合作,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并扩大其国际影响。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很本文由收集整理多,“包括让世界了解中国”。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拥有被国际认可、使自身能不断迸发成就感的东西。越是民族的精华,越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吴文俊教授在“机器证明理论”中强调:“真正让西方人所不及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普适原则。”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必须坚持的信念。

篇(8)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客车生产在2001年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2001和2003年增长幅度为50%。2006年,中国市场销售登记的汽车数量达到722万辆,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的二大新车市场。这一年,中国汽车企业共生产了728万辆汽车而成为目前全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政府希望在汽车行业建立起有相当竞争能力,能起到产业支柱作用的汽车生产企业,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欧盟认为: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正成为欧洲汽车企业为全球主要汽车厂商生产低价格,高质量汽车零配件的理想生产地。尽管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在过去5年里,中国汽车投资数目巨大,生产能力过剩,利润下降。欧盟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利润以6%的幅度下降。这种情况使包括在华欧洲企业在内的所有汽车厂商都受到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二、欧洲汽车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与机遇

欧洲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已有20年。90年代初期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占据着超过50%的国内汽车市场。欧盟认为:欧洲汽车生产企业领先对手的优势在于其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如果中国出现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中国政府将会通过立法来提高燃油质量和经济性。由于中国的环保标准是参照欧洲基准制定的,所以欧洲企业在这方面会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按照高排放标准设计与生产汽车发动机方面,会有更大的市场。同样,欧洲卡车的优势也在于高技术,特别是在环保技术方面。当今卡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发动机功率更大,燃油经济性更高。欧盟相信:如果中国企业打算生产达到欧III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大多数国内企业将因为技术与工艺不能达到标准,而不得不加大与外国企业合作。除此之外,因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与外国企业所进行的合作日益加强,引进新车型更为迅速,所以需要更高水平和更高标准的零部件,这为外国零备件厂商提供了更加有所作为的机会与空间。

三、欧洲汽车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受到的挑战

欧盟的调查数据显示:影响欧洲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依次包括:政府干预行为(20%)、企业所有权限制(20%)、知识产权侵犯(16%)、中国行业标准(11%)、新型发动机引进速度缓慢(5%)、资金限制(5%)。欧盟宣称:中国市场存在着贸易非关税壁垒,在中国的欧洲汽车成品与汽车零件生产行业每年因丧失机会而造成的损失高达46亿美元。

1.欧盟认为中国未能全面履行WTO条款。欧盟宣称:中国加入WTO极大地降低了引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关税,但中国在如何进一步履行WTO承诺仍不甚明朗。欧盟认为中国政府将要在如何解释与执行WTO 条款方面让中国汽车工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欧盟相信在这方面将会与中国政府有发生争执的可能。对关于进口汽车零部件计算进口税率,按中国有关规定,尽管并不构成整车,但对零件或零件组合按整车税率收取。欧盟认为中国有关汽车产品壁垒税率计算方式不合理。

2.欧盟认为中国进口汽车业务经营业务权限的规定有待改善。中国政府对经营进口汽车业务的厂商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在经营资金与管理标准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欧盟声称:极少数小公司可以达到中国政府所要求的5亿人民币注册资金或40亿人民币固定资产的水平,这使许多规模较小的经销商无缘进入此行业。

3.欧盟认为中国行业标准限制了欧洲汽车企业在华发展。欧盟认为中国有关禁止进口外国二手汽车的规定,以及15年后报废商业用途汽车的政策限制了国内高质量汽车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不利于提高汽车质量,道路安全和环境保护。

4.地方保护与知识产权侵犯损害在华欧洲汽车企业利益。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并能以微妙的方式从中获取地方性保护和其它商业利益。在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执行,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得到政府关照和庇护。在欧盟看来,中国政府与企业认真执行现行相关法律要比建立新的法规更为重要。欧洲汽车生产企业声称:“中国市场准入障碍使我们的营业额减少了70%,使我们企业达到收支平衡晚了至少5年”。

四、欧盟采取的对策

欧盟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亟待提高。对此,来自外国的压力与督促对改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现况十分必要。同时,欧盟特别提出,涉及汽车行业产品与生产的中国行业标准应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加以商榷, 以确保中国标准没有与国际标准相冲突的内容,并以次为依据,减少或取消例行检查。欧盟甚至希望在可以实施国际标准的行业中,不必实施中国行业标准。此外,欧盟要求中国取消有关禁止进口用于商业用途的二手汽车和有关报废15年车龄汽车的规定。在欧盟看来,废除上述规定有助于中国防止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汽车上路行驶,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汽车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存在严重的非贸易壁垒,政府保护主义,执行法律不力等情况,欧盟建议欧中双方必须以一种更为深入的方式进行对话。欧盟明确表示,要在这些问题上必须保持更为强硬的态度,迫使中国在上述方面的表现有所改善。

为了保持欧洲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欧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一)欧洲汽车企业要继续投资研发绿色环保技术,保持对中国同行的优势。欧洲汽车企业要在实施限制汽车废气排量法律所带来的商机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二)欧洲汽车企业要在中国进行更大的投资,并在中国建立设计中心。(三)欧洲汽车企业要采取更为灵活的手段与方式向市场推出新款汽车,以此减弱中国汽车厂商的竞争优势。(四)欧洲汽车企业,特别是那些在中国加入WTO前的企业,要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加强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制定更为可行的生产方式,改进那些以往实行的但并不适合现在竞争环境的运作方式。(五)欧洲企业要寻求新的方式来使中国的汽车生产为其全球生产体系服务,将中国汽车厂商与零部件生产企业纳入全球汽车采购计划中,并利用中国研发设施与生产设备参与并支持全球汽车生产。

五、中国政府与汽车生产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1.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独立自主参与全球化生产

中国政府要利用欧盟对华汽车工业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扩大中国汽车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并争取从国际市场获取利益。同时,要避免使中国汽车工业成为欧盟全球汽车体系的工具。汽车工业是一个产业链广泛的重要产业,政府要认识到决不能以牺牲相对独立的本国汽车工业体系与基础来片面追求汽车生产的国际化。为此,政府与企业要利用欧盟关于中国汽车市场政策的有利因素,加强汽车工业技术研发,充分消化吸收外国技术,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创新体制。以先进的自主技术为支撑,发挥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在近几年形成的汽车生产优势,采用国际通用营销与售后服务模式,建立高效、完善的现代化汽车销售流通体系,通过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及在海外尝试投资建厂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等方式,力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海外市场有一席之地,并以此获取本土汽车工业研发与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2.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沉着应对欧盟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指诘

欧盟在报告中提出了有关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此,中国政府要再次明确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的坚定态度,重申解决此类问题的决心。政府要通过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监督与防范作用,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与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欧盟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可以预见,欧盟与中国在汽车生产的问题上,围绕知识产权问题将会出现多回合的争执与交涉,中国政府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

3.认真研究,慎重决策,妥善解决标准认证统一等问题

欧盟在此次报告中提出了欧洲企业遭受中国国内汽车行业标准影响等问题。对于欧盟提出的上述问题,应采用多方论证的手段加以协商解决。政府与企业要组织国内汽车行业与各领域标准认证方面的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认真研究国际汽车生产认证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内容,清楚各种标准的特点,严格评估采用或不采用某种标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充分了解因此而对国家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与潜在的意义。只有在充分论证与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双重核查标准问题做出决策。

4.加强磋商,统一政策,在不损害中国汽车工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市场准入、非贸易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在欧盟看来,中国政府履行WTO承诺的表现在上述方面未能达到欧盟的期望。提出这些不满与要求的基本出发点是要让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与中国企业进行全面竞争。对此,政府要积极表明严格遵守入世承诺的态度与行动,按照与WTO成员国达成的谅解条件,就市场准入、非贸易壁垒等问题与欧盟对话与磋商,明确自己的观点,说明国内实际情况。在认真遵守入世诺言的前提下,找到履行WTO承诺与保护民族汽车工业的最佳结合点。此外,中央政府要重申统一有关对外贸易与引进外资方面的原则性政策。采取措施控制“诸侯经济”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弊端。理顺国内各地区经济利益与全面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避免各地区为盲目争取外商投资数量,匆忙上马缺乏科学论证,不计后果与回报的外资汽车项目,同时也要防止一些地区为保护地方经济利益,设置障碍阻止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正当经济活动。

5.不断引入新技术,增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竞争力

目前国内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轿车厂几乎全部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我国轿车市场竞争变为几大跨国汽车集团在华竞争。因此,外商不得不拿出最新、最好的产品在中国生产,以在不断激化的竞争中争得市场份额。政府与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有关技术与创新转让方面的新变化,加快引进新技术和新型汽车在本土生产步伐,鼓励外商把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使我国汽车工业可以获得一些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方式、先进营销理念,为我国汽车工业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注入优势。同时,要注意加强技术储备与产品技术含量,以及新技术运用程度,避免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低质量,低价格,低利润的道路上去。

6.借鉴成功经验,开拓本土市场,满足国内大众对汽车产品的需要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 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本地生产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企业要利用这些优势,开发出当前国内消费者急需的轿车产品,占领国内市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有国内企业最了解我国国情,最了解国内对汽车产品的需要,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同国外汽车工业进行竞争的根本的优势之一。因此,我国的汽车行业要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继续加深汽车工业结构重组。同时要加强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合作,集中优势,并借鉴彩电,冰箱等国产家电行业的成功经验,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产品,并在这类产品的开发中掌握技术主导权和竞争优势。

7.加快汽车市场与服务体制的改革,积极应对WTO有关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要求

面对欧洲企业的竞争与WTO有关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要求,政府与企业要加快销售、服务、信贷方式的改革步伐,建立现代化汽车销售流通体系刻不容缓。汽车工业要利用借鉴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售后服务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完善我国汽车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此外,政府与企业要采取措施,培育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汽车租赁业,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推广汽车消费信贷,并对国外适当开放汽车服务贸易市场,建立起多样化销售方式。

篇(9)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特征,国家、经济体之间金融贸易联系逾加紧密,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多样且扩散迅速的情况下,防范风险,减少负面溢出效应更需要各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发动机之一,中国协调推进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通过国际组织的协调合作改革来引导全球经济迈向更加公平的新平衡,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组织协调合作制度存在的问题

1.WTO争端解决执行难

十余年来,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一直没能取得有效进展,已直接影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各国政府首脑眼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世贸组织皇冠上的明珠”――争端解决机制(DSU)面临执行难的困境。当事方经常延长执行期间,争端解决机构(DSB)无法有效监管败诉方的履行行为,而确定合理执行期限(RPT)的时间安排过长,也会影响败诉方的执行。

2.经贸规则碎片化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某些高调的单边贸易改革一样,成为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形式。在1994年,只有47个FTA生效。到了2000年,这个数量已经增长到93个,到目前这个数字激增到了283个。

双边FTA的兴起导致了国际经贸规则呈现碎片化的发展态势,在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碎片化的趋势就更加明显。由于WTO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和欧盟相信,至少在中短期内,超级FTA是增加商业利益的一种更好的选择。这些协议也可能帮助应对FTA盛行所造成的“意大利面条碗”现象,并且能M可能地在诸多贸易中增加监管规则。然而,最终将FTA演变成为一个全球性协议的基础还不明朗。很多发展中国为了能有一席之地,用他们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打赌,因此乐意与欧盟和美国签署高要求的FTA,以区别欧盟和美国其他的贸易伙伴。

3.国际组织间缺乏协调合作范式

共享信息是国际组织之间协调合作的基础,信息交换可以增强合作的信心,实际参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决议,真正做到相互协调。但目前,国际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模式尚未健全。

首先,信息共享的范围较窄。2016年4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联合公布在税收问题上加强合作――税收合作平台,这是目前国际组织间协调合作发展最为突出的一个,不仅有讨论平台,还有OECD与WTO合作的数据库。而在其他的问题上,国际组织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更多停留在相互设置观察员的程度。

其次,即使存在加强协调合作的官方协定,但国际组织提供的数据质量存在隐患。例如,在IMF和世界银行已有的协调合作协定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组织间信息交换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虽然各个国际组织的工作核心不同,但还是存在交叉和竞争,在存在分歧时国际组织不承认其他机构信息的关联性而作出独立的评估,同样由于竞争,国际组织在向其他机构提供信息时会先做策略性的选择。因而最终影响数据的质量。

此外,由于国际组织间不存在统一数据统计的标准,各个国际组织提供的数据口径不一,单位不同。

构建国际协调合作机制的意义与影响

1.提高国际组织的工作效率

国际经贸治理中的任何一个经济现象或者国际社会问题,都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多个方面考察。单一的国际组织虽然有负责各个领域的部门,但仍然很难搜集到全面的信息,反而有可能顾此失彼,违背组织自身的目标而遭质疑。

协调合作机制能为国际组织提供信息,有助于在信息不完整、不对称的局面下减少不确定性,因而减少达成协议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有关不确定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持国际组织在机制框架内的可持续性合作。例如,在研究全球价值链问题上,WTO和OECD联合推出的贸易增加值(TiVA)数据库,在贸易基础数据的核算方面为分析全球价值链提供了便利。而IMF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以贸易增加值有效汇率测算见长。

2.统一和落实国际经济治理规则

各国际组织专业领域的不同,例如WTO负责对世界贸易的监管,IMF主要关注汇率波动,金融稳定委员会致力于金融稳定,但是同样都是经济领域的重要方面,而且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贸易领域倾销幅度、反补贴的计算;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金融的稳定。协调合作机制可以为WTO、IMF和FSB提供交换信息、相互咨询服务,以避免规则的冲突和矛盾。

除了在不同的经济专门领域避免规则冲突,国际组织间的协调合作也有利于协调“南北”的制度矛盾。比如,WTO和国际劳工组织从成员组成机构、成立目标以及投票方式等方面为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提供了话语权,而由于历史、组织结构人员组成等原因,低收入国家在OECD、IMF等国际组织很难有自己的声音。但是通过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间接地提高了新型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规则中的话语权。例如,在“1+6”圆桌对话中,六大国际经济组织达成共识:“有必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完善和改革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国际组织间的协调合作机制,除了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际经济治理规则,更可以推动规则的实施。国家间的协调机制通过规则和决策程序的有形激励促成国家履行约定,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间接的也有这样的效果。

中国推进国际组织协调合作的战略举措

IMF在2016年下调了对全球经济的增速预期,但却将中国的经济增速预估从之前的6.5%提高至6.6%。由此可见,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堡”。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阐述发展中国家的主张和诉求,引导国际经贸治理秩序的重构,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包容性、可持续增长。

1.构建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贸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有所减弱、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的不平等、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尚未形成,新工业革命和产业分工正在重塑全球价值链。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反全球化浪潮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加强全球价值链能力建设,找到促进贸易投资增长的有效途径至关重要。

目前,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全球经济的40%,且贸易也占到全球贸易规模的一半,全球价值链是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鼓励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更深层次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全面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缩小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差距,能有效抵抗全球价值链的系统性风险,有助于各类经济体在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框架下,提升比较优势、优化劳动分工,提高抗风险能力,打造有韧性和互联互通的全球价值体系。

因此,构建包容性的全球价值链符合全世界的共同利益,降低全球价值链中的成本,鼓励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不H有助于降低全球价值链风险,提高全球价值链的韧性,对于恢复和加速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也具有重大意义。

2.发展G20成为协调合作的新平台

作为维护多边框架下协调一致的规则和标准,G20成为了避免国际经贸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平台。作为一个国际实体,G20存在两个比较优势:第一,是因为G20是以国家为基础的论坛,其成员对G20的决定具有所有权,因此成员对结果有决定性作用。由于政府会被要求履行G20的决定,相比于IMF和世界银行的一般成员权利,G20决议更有影响力。第二,金融危机期间,G20比其他顶尖国际组织更容易达成共识。

作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席国,我国可以继续通过这个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呼吁各国加强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摒弃那些“以邻为壑”的贸易和货币政策,将经济复苏的着眼点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对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对外加强国际合作。

3.推进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维护和促进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稳定

篇(10)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其中日本最为明显,2005年和2006年日本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0.7%和1.5%,而此前对2005年预测为增长2.0%。同时,欧元区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程度放缓,2005年经济增长预测从2.1%下调为1.6%。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为3.1%,高于此前3.0%的预测。

2004年,发展中经济体除非洲之外,增长速度都达到6%以上。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表现归因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首先是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明显改善,一些经济体实现了国际收支的顺差,同时通货膨胀也被控制在了较低水平。这些使经济环境和信心得到提高,国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和200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表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互补性影响。美国国内需求增加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增加;中国制造业带动了全球需求和价格上升,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仍然依赖于初级产品和原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穴IMF?雪 《世界经济展望》

IMF《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4.3%,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态势,但仍过度依赖美国和中国。如果美国和中国经济同时疲软,全球经济将显著放缓。多数工业化国家200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2004年,2006年情况略有好转。大多数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2005年将继续强劲增长,2005年和2006年增速均达3.6%,但低于2004年的4.4%。由于出口表现欠佳,欧元区经济增速2004年下半年明显放慢,虽然已有一些恢复增长的迹象出现,但2005年的增长情况可能比原来预想的要差得多。欧元区2005年的经济增速为1.6%,低于2004年的2%,但2006年可能达到2.3%。自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日本经济增长因出口、投资和消费疲软而停滞。尽管最近的数据总体上预示着日本经济增长正在恢复,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速度估计分别只有0.8%和1.9%,远低于2004年的2.6%。对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来说,其货币急剧升值是一个重要风险。

几乎所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都超过了预期,2005年将继续增长,但总体速度会有所放慢。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2004年增长8.2%,2005年和2006年预计分别增长7.4%和7.1%。拉美经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增长4.1%和3.7%,低于2004年的5.7%。中东地区经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增长5.0%和4.9%,低于2004年的5.5%。独联体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6.5%和6.0%,低于2004年的8.2%。

IMF认为,富国和发展中国家都未能采取必要步骤,减少日益严重的全球失衡现象。IMF认为美国应增加国民储蓄,包括削减财政赤字、实施结构改革以消除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的阻碍。亚洲国家应增大汇率灵活性,以提升国内需求。美元存在无序下跌的可能,通胀压力可能导致美国利率走高,加上油价高企并出现波动,这些都是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重大风险。

世界银行《全球发展金融》

受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和中国、印度、俄罗斯迅速发展的推动,2004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3.8%,为近年来最高。发展中国家更是以6.6%的增速一马当先,创3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同时,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活跃的金融市场对各国的收支平衡构成了支撑,全球金融系统的弹性也得到持续改善。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世界经济放慢的趋势将持续到2005年和2006年。油价持续维持高位,货币紧缩导致利率不断提高,应对上一轮经济衰退而采取的刺激财政政策逐步淡出,以及欧元实际有效升值25%等因素,将削弱高收入国家的内需并降低其经济增长速度。加上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减弱,预计将降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

上一篇: 药品调查报告 下一篇: 三年级科学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