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3 06:25: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气势汹汹的近义词详细信息:
ba mian wei feng
1、八面威风
示例:斯威夫特发现这对夫妇很有趣;对待他俩儿,他一会儿威风八面地谩骂,一会儿赞美和宠爱,而丽蒂茜娅很聪明,总有办法对付他。
wei feng lin lin
2、威风凛凛
示例:“今天得到你们二位先生的嘉奖,我实在太高兴了。”沃登加弗尔用威风凛凛的神气说着,尽管这时他的背已靠在墙上,而且两只手还紧紧抓住他的坐椅。
wei shi he he
3、威势赫赫
示例:谁有特权处在威势赫赫的体制内部?
wei yi fei fan
4、威仪非凡
暂无关于威仪非凡的示例或者释义信息,欢迎您的补充。
qi yan xiao zhang
5、气焰嚣张
示例:在取得了针对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伪军)作战的一系列胜利以后,游击队的信心和士气正处于两年来最高的时期,气焰十分嚣张,不可一世。
qi shi xiong xiong
6、其势汹汹
示例:其势汹汹的出处是:《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其行。”
从历年高考看,意义易被误解的成语倍受命题者青睐,如1993年的“差强人意”、“不刊之论”,1995年的“首当其冲”,1997年的“万人空巷”,1998年的“望其项背”,1999年的“美仑美奂”等,被误解的原因是不明其义,而凭主观臆断而望文生义。要防止望文生义关键是平常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遇到不明其义的成语一定要动手查,要关注那些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相差较大的成语的含义。
二、要注意程度的轻重
如“夜郎自大”、“惟我独尊”都有狂妄自大之意,但前者较含蓄,程度轻;后者程度重,有狂妄之极之意。此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也属此类。
三、要注意意义的侧重
如“土木形骸”“面黄肌瘦”都是形容人的外表的,但前者侧重比喻人的形体像自然本色的土木一样,不加修饰,后者侧重人的营养不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二词都形容好东西很多,只是前者侧重于种类、品种、后者侧重审美感受。在辨析成语时,要留意意义的侧重,明辨成语适用的对象。
四、要注意感彩
有的成语带有鲜明的褒贬色彩,它们的使用一定要与所在的语境相协调,不能褒贬失当。辨析成语时要注意品味词语的感彩。如1997年的“趋之若鹜”、1998年的“处心积虑”、2002年的“雨后春笋”都属褒贬失当。再如“无微不至”、“无所不至”二词均指所有的地方都做到的,但前者是褒义词,指对人关心照顾周到、全面,后者是贬义词,多指干尽了坏事。“惊世骇俗”、“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吃惊之意,但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贬义词。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学,你弄明白了哪些词语?
生:我明白了“蛮不讲理”,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点不讲道理”。
师:你怎么弄懂的?
生:我妈妈说谁不讲道理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词。
师:你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的,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还读懂了别的词语吗?
生:我知道“一拥而上”的意思是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师:你是怎么弄懂的?
生:我是查字典弄懂的。
师:查字典也是一个好方法,这说明你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
面对大量的词语,面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课前充分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并没一个一个地给学生解释词语,而是一面让孩子自己说说在预习中读懂的词语,一面帮他们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查找工具书理解,等等。尽管有时孩子的理解比较简单、肤浅,甚至是错误的,却给了孩子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一个交流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机会。“授人以渔”的意义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在于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注重感悟,在朗读中体会理解
出示: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师:这句话谁会读?
(师指名读,学生读得比较平淡。)
师:想一想,这棵杂草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生:这棵杂草在想现在是大晴天,不应该下雨呀!
生:杂草还会想刚才我跟小稻秧抢营养,现在下的这个雨会不会是什么人来找麻烦了!
生:是的,现在是大晴天,这个雨肯定是农民们喷洒的除草剂,我们要赶快想办法。
师:唉,小杂草为什么不想这是农民们在给小稻秧浇水呢?
生:因为杂草刚跟小稻秧抢了营养,心里正担心什么呢。
生:杂草做了坏事,心里很紧张,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让它注意。
师:因为自己比较紧张,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关注,这样的情况用文中一个词讲是什么?
生:警觉。
师:这就是“警觉”!杂草很警觉的时候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师指名朗读,学生读出了杂草小心、紧张的样子。)
背词语手册是一代人学习词语的集体记忆,其谬误的根本在于忽视了汉语的特点,即模糊性、体验性,很多词语的意思“只可意会”,却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解释、描述,很难“言传”。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准确地“意会”词语呢?这就要求老师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让他们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警觉”就是这样一个很难解释清楚的词语,教学中我抓住杂草说的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杂草的心理活动,这样就比较清楚地把握了杂草“警觉”的心态。词语的意思有时是很难“言传”的,这时可尝试“声传”,也就是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近义辨析,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师: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近的地方?
(1)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2)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3)“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地说,“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生:这三个句子读的时候都要读得很响亮。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注意到句子里的这几个词:嚷道、洪亮、大声。
师:既然都是表示声音响亮、声音大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这三个词语换一换位置,行不行呢?
生:既然意思差不多,应该可以。
师:别急,把词语换进去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练读)
师:通过自己的朗读,你觉得能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这些词虽然都是说声音大,但“嚷道”还说明杂草是不讲文明,不讲道理的,这个词不能写喷雾器大夫。
生:“洪亮”和“大声”说明喷雾器大夫一点不怕杂草,不像小稻秧那么害怕它们。
生:喷雾器大夫大声说话是因为他要帮助小稻秧,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警察一样,帮助好人打击坏蛋。
师:是的,从这两个词也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喷雾器大夫对于小稻秧来说就是守护神、大英雄!
意思相近的词语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学生理解起来较难把握,要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就更不容易了。如这篇课文中的“嚷道”“洪亮”“大声”的意思相近,却表现出了“人物”形象的巨大差异。抓住这一点,在学生初步体会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词语对比辨析,通过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这三个词语的细微差别;再通过读一读、品一品的方法,感受这些词语所表现出的不同人物特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品悟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深度理解词语的意思。
入情入境,在表演中展示理解
师: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呢?
生:一群杂草跟它抢营养。
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出示: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小稻秧被杂草紧紧围住,就像遇上了一群强盗。
生:我好像看到杂草们个个十分凶恶,要跟小稻秧抢营养。
师:它们会怎么说呢?
生:(气势汹汹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大家想得很好,读得也很好!哪个小组能来演一演呢?
(四人小组表演,“杂草”们表演得比较规矩。)
师: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杂草应该把小稻秧紧紧地围住,不要分得太散。
生:“气势汹汹”写的是整个杂草群,所以杂草们在讲话的时候可以七嘴八舌地说,不要一个接着一个说。
师:哪个小组再来演一演?
(另一小组表演,“杂草”们把小稻秧紧紧围住,说话气势汹汹。全班鼓掌。)
“丽”有“美(好)”之训。跟与之音义相通的“离”相关。《广雅・释诂》曰:“靡、离,丽也。”而“离”古来就与“明”通训(《大戴礼・公符》“陛下离显先帝之光耀”注云:“离,明”),又《易・离卦》之上下爻均为火,其卦象为“附丽”之意。“离”、“丽”之所以有“美”之训,是由于光(日、月、星、火等)所具有的光明和光辉。埃玛逊说:“光线是第一画家,不管多么丑陋的物象,一旦受到强烈光线的照射,则无一不是美的。……光线所具有的一种无限性,就是能使一切物象显现出光辉,就连僵尸也能使之具有独特的美。”依此解释,“丽”用来表达事物光辉美丽的姿态。
在先秦典籍中“丽”的含义与用法较丰富,运用范围也很广泛,但它的本义“美丽的、华丽的”作为核心义一直贯穿始终,是个常用义项。它所涵盖的美包括:一,服饰美。《墨子集解》中载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招魂第九》曰:“被衣服纤,丽而不奇些。”“丽”体现了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要求。二,建筑美。《庄子・徐无鬼第二十四》曰:“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郭象注曰:“鹤列,陈兵也。丽谯,高楼也。”“丽”取“华丽、壮丽”之意。三,容貌美。《春秋谷梁传》载:“晋献公伐虢,得丽姬,献公私之。”“丽”在此形容人面目娇好美丽。四,文辞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笫三十三》中曰:“夫不谋治强之工,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此处的“丽”指追求文辞的华丽修饰,在客观上已含有对文学作品批评之意。
到了两汉,“丽”在审美领域的运用更为普遍。形容台榭之美的,如《淮南子・精神训》:“今高台层榭,人之所丽也。”形容男子容貌之美的,如《汉书・公孙弘传》:“召(弘)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形容道德之美的,如《汉书・东方朔传》:“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但更多的是,“丽”开始较广泛地进入文学评论中。在汉代的著述中,由“丽”作词素所构成的词语也特别多:像崇丽、神丽、华丽、丽奢、瑰丽……等等。直接出现在赋文中的,则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未睹夫巨丽也”。张衡《西京赋》中“揽珍宝之玩好,纷瑰丽以侈靡”、“徒恨不能以靡丽为国华”等。汉代赋论中,也频繁地出现“丽”字或其构成的词语。
以“丽”作为赋文体特征的是扬雄。他在《法言・吾子》篇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扬雄由赋之性质及赋之作者二端,将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两类。两者虽有“则”、“”之别,但又共具一个“丽”字,再结合其“辞胜事则赋”的判断,那么,汉代赋体“丽”的特征指的就是“辞胜”的特点。这种“尚辞”的赋体创作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包括扬雄在内的汉赋家对文辞的审美态度。赋体之“丽”,不仅关乎“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的视觉美,似乎还关乎用大量的名词和形容词所造成的高低抑扬的听觉美。
不过,扬雄因受儒家文艺观的熏染,赋文辞“丽”的特征,“不仅没有被置于正面探讨总结的位置,而且更代之以‘经’的标准。这样,原来堪称特点之处反而遭到贬抑”(曹虹《中国辞赋源流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5页)。扬雄更看重的是赋与古诗所同之义,即讽谕之义。所以,赋之“丽”在汉代是处于消极的价值评判氛围之中。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从汉代赋论众多“丽”派生的词语中,窥测到汉赋外在涂饰美的特征。
丽靡,《汉书・扬雄传》曰:“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衍,竟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司马迁称“《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靡”往往与“精”的意思相联结,《说文》“靡”字段注曰:“精细可喜曰靡。”故“靡”成为“粗”或“粗大”的反对概念。前已言明,“靡、离,丽也”,所以,靡亦可训为美,这是一种精细、泛着光泽的美,具有精雕绚丽的涂饰意味。因凡精细、微小的东西大都是生命力薄弱、容易消亡的东西,所以对之产生的美感价值的承认,往往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是非难的、否定的。
侈丽,《汉书・艺文志》曰:“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侈”,具有物因汇聚堆砌,而繁复众多之义。《礼记・礼器》云:“古之圣人……多之为美”。汉赋中淹有“地沃野丰,百物殷阜”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花木树草、飞禽走兽、宫殿楼台、人物服饰、豪聚宴饮、巡游狩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因而具有一种“繁类成艳”饱满充沛的美。
辩丽,《汉书・王褒传》曰:“上(汉宣帝)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此处着一“辩”字,当是由于赋作排比铺陈,“闳侈衍”如辩论之时滔滔不绝,而令人心生“可喜”美感。
弘丽与巨丽,王充《论衡・定贤篇》曰:“以敏于赋颂,为弘丽之文为贤乎?则夫司马长卿、扬子云是也。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班固谓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汉书》卷87《扬雄传》)。“弘”与“巨”均可训为“大”。古人以“大”为美,《庄子・天地》“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所以,汉赋中“追求宏大的体制形式”、“展示事物其妙无穷的大的美点”、“创造无积、无限的想象境界”(何新文《辞赋散论》,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49-68页)均是这种大美的表现。
由上观之,汉赋之“丽”,确实是一种诉诸视觉的、停留于事物表面的涂饰美。论者加上“侈”、“弘”、“巨”、“富”、“崇”等字眼,作为“丽”之外的形容,目的是揭示汉赋“绰约多姿的风神”,即“尚大”、“尚多”与“尚奇”。如果说“大”、“多”、“奇”的崇尚来自汉帝国的强大,是展现汉人“对物质世界的直接的巨大征服和胜利”(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那么,“丽”则具有赋文学自身更为深刻久远的意义。它就是赋文学那种敷典の摹⒑暄懿├鲋美的精准概括。尽管在汉代这种美并不置于正面评说的地位,但这并不妨碍“丽”积淀为一种审美趣向而流播广远。
二、作为中古审美范畴的“丽”
曹魏时期的曹丕旗帜鲜明地将“丽”作为诗赋创作特征和审美标准提了出来:“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典论・论文》)对赋体形式美“丽”的肯定,这无疑是曹丕的一大贡献。这一宣告,更使时人对于赋体的审美认知有了明确的归趋与准则。“丽”逐渐成为中古文学的主要审美范畴。拱卫这一审美主范畴的是不同的子范畴,它们反映出中古不同历史时期赋作的文丽风貌以及论者对文丽审美倾向的判准。
1.壮丽与遒丽
壮与遒均从气势而言,壮指的是气势的壮大,遒指的是气势的刚健。这两个术语多是对魏晋赋作的积极评述。《魏书・嵇康传》:“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由于嵇康尚奇任侠,其文章以气势壮大为盛。刘勰《体性》则将“壮丽”列为文学作品风格之一。范文澜在注解时说:“‘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若长卿、公干所作者是,陈义俊伟,措辞雄环,皆入此类。若司马相如《大人赋》、潘岳《籍田赋》之流也。”(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遒丽”的内涵与之相近。《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晋末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词,无闻焉尔。”沈约批评晋末文学为玄意笼罩,内容空泛,既无建安文学刚健的气质,慷慨的情志,又无太康文学逸响高韵、独映当时的文辞,故而追许魏晋的“遒丽之词”。
所以,壮丽与遒丽乃是一种阳刚的美。显之于赋,则为奔贯流走的气势,俊伟雄瑰,卓烁异采的文辞。
2.雅丽与典丽
汉代贾谊《新论・道衡》称:“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为俗。”雅者,正也。是以“雅”指正规、高尚的形容。“雅丽”即用正规而典雅的风貌调节如黼黻一样繁艳的文辞,从而形成一种适中、匀称、平正的美。如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曰“商周丽而雅”;《征圣》称“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诠赋》赞班固《两都赋》“明绚以雅赡”,故他在《诠赋》别要求赋应为“丽词雅义”。
对于赋辞之“丽”,刘勰认为是“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定势》)的结果。落实到具体赋家则为“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辩骚》),“宋发巧谈,实始丽”(《诠赋》),而“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才略》)。然令刘勰不满的是,历代某些赋家特别是齐梁赋家在对“丽”的追求中,走入了误区。“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情采》),“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诠赋》)。故他以典正的内容“雅义”加上华丽的辞藻,期两者调合成“雅丽”的风貌。
“典”含有“典雅”之义。此词最早见于汉代王充《论衡・自纪》:“深覆典雅,指意难睹,惟赋颂耳。”这里的“典雅”意指古朴深奥,不易懂,带有一定的贬义。不过,到了中古,“典”的含义开始改变,成为古朴、不俗的代称。《西京杂记》卷三云:“司马长卿赋,时人皆称典而萌”。刘勰《体性》曰“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并在《颂赞》中称“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故“典”在审美意旨上以儒家经世致用为核心内容,在文辞上平实、典重。它与“丽”相合,就形成了一种像经典一样浑厚、醇雅、古朴的美。
3.丽逸、高丽与清丽
“逸”、“高”、“清”则于“丽”外,又标一种清新而高洁的风貌。如王僧孺“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世重其富”(《梁书》卷33《王僧孺传》)。其文使事用典重在“新”,所谓逸事、逸闻,于正事、正闻之外,别有一种文辞散逸清新的美。《宋书》评谢惠连“又为《雪赋》,亦以高丽见奇”(《宋书》卷53《谢惠连传》)。《雪赋》绘雪细致优美,紧扣雪“因时而灭”的品格,以“纵心皓然,何虑何营”句曲折地体现赋家在精神上对高洁人生的追求,从而使赋文流露出些许高尚的情调。
刘勰在《诠赋》中以“丽词雅义”要求于赋。这个“丽”还含“清丽”之意。这种美深为刘勰推崇,他称“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明诗》),虽是针对五言诗风而言,但“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定势》),又表明“清丽”为这四类文体审美风格的共性。而且,他还指出因“清丽”的共性,造成了赋、颂文体诠分的难度:“原夫颂惟典懿,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颂赞》)。考“清”之义,“清”最早是一种视觉感受,多形容水、酒、空气的透明度和纯净度。后来拓展为哲学抽象意义上的清、浊对举,在哲理化后“清”之意蕴又转向人格化,并不断被引入审美评价范畴。以“清”论人,状其品格操守清高守志、淡泊高雅,精神气质不坠俗浊、率真自然;以“清”论文,既状文体格调的庄重清雅,又喻诗赋意境的清淡自然,还指话语文辞的清正雅洁。刘勰引“清”论赋,虽有合乎以“清”论文的三面,但主要着眼点还在于赋体文学宗经的雅正之义。
4.富丽与赡丽
“富”、“赡”均有繁复众多、充裕、丰厚之意。如《梁书・文学・臧严传》:“于途作《屯游赋》,任P见而称之。又作《七算》,辞甚富丽。”《梁书・萧洽传》:“又敕撰当涂堰碑,辞亦赡丽。”(《梁书》卷41《萧洽传》)因此,“富丽”与“赡丽”多形容诗赋文辞的丰赡、华美与繁丽。
5.绮丽与巧丽
“绮”本是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常用以形容文章的色彩,言其繁艳。《文心雕龙・情采》曰:“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在这里,“绮丽”即指辩说之言词采的华丽。所以,“绮丽”的风貌便是说明文辞的繁艳色彩具有如花采光色一般的美艳。
鱼彖在《典略》中评繁钦说:“钦既长于书记,又善为诗赋。其所与太子书,记喉转意,率皆巧丽。”(《三国志・魏书》卷21《王粲传》裴松之注)“巧”,指技巧精细妙绝,有美好之意,故“巧丽”是写作技巧的美好、精致、巧妙之称。所以《文心雕龙・诠赋》称:“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就其所言,若是赋体感物兴情,而情因物兴,因“物感”而“情动”,以此情志内涵所发抒于文者,其词必具有美好的文采,是精致、美好而巧妙的文丽风貌。
6.丽与靡丽
“”,过度浮滥之意,故扬雄称辞人之赋“丽以”。“靡”,除“精细”外又含“浅、浮”类的贬义。“丽”与“靡丽”是一种因文辞过度雕绘缀饰,而使文意浮浅的病态美。所以,中古论者对这种美,一直持批判态度。挚虞称“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文章流别论》);裴子野称“文破典”者“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雕虫论》);“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隋书》卷76《文学传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中曾阐述了三种教学策略。第一种策略是以讲课为基础的,我们称之为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策略是在以事实为基础进行问答。在这种策略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出答案。第三种策略是对话策略。这种策略以问答为基础同时伴随着思维能力的训练,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地交流。教师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的思维和促使其进行讨论。通常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反馈也不是简单的‘对’或‘错’。在这种策略中,教师和学生达到了一种心理相容的状态,教师更像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多于其他两种策略。
很明显,对话式的课堂语言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形成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都至关重要。
二、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1.提问的广度
问题难易要适度。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一看就懂,没有提问的价值。如教师执教《春联》(苏教版)一课时,这样设问:“‘各种各样’写出了春联的什么?”生答后,师随即板书“多”。“‘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写出了春联的什么呢?”生答后,师随即板书“美”。这样的一问一答,平淡至极,并不能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因为这是就内容教内容,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还是思维训练都是无效的。类似这样能直接从原文找到答案的问题,尽量少问。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答不上来,也没有价值。如有些问题超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应在此处之前设计好过渡性的题目,慢慢引导学生向着问题的主题靠拢。
2.提问的层次
提问时要考虑到班级里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特殊的葬礼上,来了哪些人?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2)你感觉到葬礼的特殊了吗?为什么?
(3)谈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很明显,第一个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提的,在抽问时可以考虑请学困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是面向中等生的,第三个问题是面向优等生提的。这样有层次的提问,调动了全班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至于造成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在互动,而大多数学生只做“观众”和“陪读”的尴尬。
3.提问的时机
问题要问在“刀刃”上,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再体会父亲的伟大。如果直接抛出问题“父亲伟大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很难回答。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词语和句子,接着朗读感悟这些词语和句子,初步谈谈体会,这时再抛出问题“你感受到这位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学生必定会侃侃而谈,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三、教师反馈语言的策略
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及时给予反馈。使用责备性的语句要少,注重在语言上向学生传递情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如,别害怕,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你的想法很特别,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说得很好,大家给他鼓掌;你有双智慧的眼睛。
教学片段(人教版第七册《观潮》):
师:哪位同学模仿一下潮来时的声音?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潮来时的声音?
生:闷雷滚动。
师:看到这样气势磅礴的场景,你的心情怎样?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
师:(PPT出示文中句子)读此句时你有什么感触?
生:浪潮声势浩大。
师:作者对大潮到来时的气势描写得如此恢宏壮观,在课文文本之前的预习提示中有一句话写到作者如何描写大潮的,是哪一句?
生: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
师:(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
反馈性语言除了简单的评价、重复外,还应抓住关键字句来追问、启发。如上面《观潮》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提问“作者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潮来时的声音?”学生回答了“闷雷滚动”之后,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要用闷雷滚动这个词来形容呢?他们有什么联系吗?”学生的理解浮于表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片段(薛法根《天鹅的故事》):
生:天鹅为了获得食物,支撑着活下去,反复地砸,它真是伟大啊!
师:你是用自己的心来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认为像石头这个比喻很棒,让人感觉到老天鹅很硬。
师:硬在哪里?往深处想想。
生:硬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16(1)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搡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正面衬托鼓神。
1.多少楼台烟雨中,展示了一副壮观雄伟的景象
秦王朝一统天下,势不可挡,强盛到顶点。正是在这样壮阔雄伟的背景之下,作者展现出蜀山一空、阿房崛起的磅礴气势。
“覆压三百余里”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气势恢宏;“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在此写出了阿房宫像一幅绚烂的图画,像一支优美的乐曲。走廊宽而曲折如彩带轻飘,飞檐高高突起如鸟嘴仰啄,长桥如游龙,横卧于水波之上,复道如长虹,横跨于高空之上,楼阁各依地势,曲折回旋,多么神奇瑰丽啊!宫殿里歌声充满暖意如和煦春风,舞袖飘拂带来寒气如凄凄风雨。写出了阿房宫的气象万千。
这一段描写,有声、有色,有形,运用四字句、三字句、八字句,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想象瑰丽美妙,比喻生动形象、夸张奇特胆大、在有限的笔墨中,竟再现了阿房宫的盛况!这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得使多少老百姓失去家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颠沛异乡。可见明写阿房宫,实写秦始皇的骄奢。
2.多少女子血泪宫墙中,其命运悲惨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这些女子失去了亲人,在异国他乡强颜欢笑,这是形容其苦。
“明星莹莹,开妆镜也”这些女子打开梳妆镜,灿若繁星闪烁,这是形容其多。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些女子晨起梳妆,发如绿云朵朵,这是形容其美。
“渭流腻,弃脂水也”这些女子倒掉洗脸水,使渭河涨腻,这是形容其侈。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些女子用椒兰焚烟,这是形容其香。
妃嫔众多,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透露了在这繁华兴盛的背后,这些女子潜藏着多少辛酸泪水,隐含着多少悲哀怨愤。写出了秦始皇逸无度,糜烂不堪的奢侈生活。
3.多少珍宝楼台中,弃之迤逦
秦人掳掠了六国之“收藏”、之“经营”、之“精英”,成全了阿房宫之盛。但秦人毫不足惜,将宝鼎当作饭锅,美玉当作石头,黄金当作粪土,珍珠当作瓦砾,秦人挥金如土、挥霍无度,必定对百姓搜刮不已。这更加酝酿了阿房宫被毁灭的火种。
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歌舞盛、珍宝丰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殿阁楼台、金玉脂粉这一画面,笔笔都落在阿房宫上,句句却又意在指责秦的过失,这正是大手笔的匠心所在。作者表面写的是阿房宫,实际是写秦始皇的一味贪图享乐、肆意挥霍、穷奢极欲、横征暴敛、腐败堕落,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4.多少感叹焦土中,凸显作者的讽喻之意
作者一字一叹,一句一感慨,一句比一句更为沉重,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悲慨,愤怒的谴责、大声的疾呼:“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道出了秦王朝的必然命运:“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终于轰轰烈烈的秦王朝,气势磅礴的秦王朝,豪华富丽的秦王朝灭亡了,作为秦王朝象征的阿房宫,在熊熊大火中化为一片焦土。何等的可悲、可怜、可憾、可叹!
修辞格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修辞格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变异性,本文将从修辞格的语音变异、词语搭配使用变异、语法逻辑变异、语言单位的排列变异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语音变异
由于某种特殊表达的需要,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故意使用一些明显出错的超常规的言语表达方式,使语句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更为显著,为文章增添特别的情趣。例如:
①小燕子忽然发现一个成语,惊喊道:“哎呀……这句好厉害!直接就是皇后和容嬷嬷!”“哪句?哪句?”永琪伸长脖子问。“一发千钩!这一定是一种刑罚,一根头发,要用一千个钩子钩起来,你们说多厉害?”“天啊!是‘一发千钧’!”尔康喊着。(琼瑶《还珠格格》)
②宋丹丹:秋波是啥玩意?你咋都不懂呢?这么没文化呢?赵本山:啥呀?宋丹丹: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①段语言灵活运用修辞格语音上的变异性,夸大了小燕子无知个性,比侧面描述更有真实感。不但符合小燕子的人物身份,而且为小说增添不少笑闹气氛;②段用“秋波”展开,把“宋丹丹”自以为自己有文化最终还是解释错误而误认为是“秋天的菠菜”给小品增添了无尽的笑料。
二.词语搭配变异
词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习惯表达,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就有可能成为病句。有些辞格为了文章的表达需要往往打破用词限制,“超脱了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其运用表面上似乎违背常规,有悖常理,但细细品来便觉个中词语的妙不可言,给人以耐人寻味之感。例如:
①夜,黑色的惆怅淹没了岸。(淡墨《心灵的荧光》)
②在运动中产生旋律,创造一支金色的歌,属于世界,也属于自己。(淡墨《落叶》)
以上两个句子是对修辞格的一种离散运用,巧妙的运用语言词语搭配上的变异性,通过清新脱俗而丰美的想像,将“黑色”和“惆怅”两个不同性质的词组合在一起,给人呈现出一种离散美、同构美。
三.语法逻辑变异
修辞格属于艺术部门,语法逻辑属于科学部门。修辞格不仅具有表情功能,即美学功能,而且具有逻辑表述功能。具体来讲,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的表达灵活化。逻辑是严密的,但对逻辑内容的表达可以是灵活的;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丰富化,通过修辞,不但可以增加逻辑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增加色彩,任何一个逻辑内容,经过修辞活动后,都比较丰富,信息量较大;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形象化,逻辑是抽象的,但修辞可以表达形象化。修辞格的运用是对逻辑语法的超越,是变异的逻辑语法。例如:
①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②在黄梅雨中,满山醉醺醺的树木,发出一蓬一蓬的潮湿的青叶子味;芭蕉,栀子花,玉兰花,香蕉树,樟脑树,菖蒲,凤尾草,象牙红,棕榈,芦苇,淡巴菰,生长繁殖的太快了,都有些杀气腾腾,吹进来的风也有些微微的腥味。(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关键词:韩愈 诗歌 色彩
诗人往往将情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描写揉进诗歌,引导读者突破心理界限,实现感觉的交互。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必须在他的想象里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对适当形式的知识,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觉和基本的情感都溶于一炉,从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
读韩愈的诗,总似有劲风破空而来,以慑人的气势将人卷入诗歌独特的奇诡瑰丽的世界中去,使人或如狂涛中的一叶扁舟,或如风暴中随风势徘徊的海鸟,在激荡的诗句中酣畅淋漓不能自已。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就评论韩诗:“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在韩愈的诗作中出现的颜色有青、白、朱、紫、黄、绿、金、翠、赤、黑、丹等,除开联诗,以青、白两色的使用频率最高,红、绿、黄、紫、金、朱次之。
一、韩诗中的“白”
“白”在诗句中单独使用时,常与“白头”“白发”等意象相伴,多言人之年老、鬓发斑白,感慨时光流逝,世事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如“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孟生诗》“聆”或作“怜”,“耻”),写清宵之夜、万籁俱寂中,静对着白发孟生的苦吟。虽整句无一怨怼之词,但与前文所述孟生求官的遭际相结合,却使人生出深深的哀感与不平。未能施展抱负便已“发白”,已经白头却依然吟咏,这“发白”虽似写实一笔带过,却格外刺目,惹人感慨了。韩诗中此类的诗句很多,例如: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感春四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短灯檠歌》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和归工部送僧约》
李白曾有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韩诗将原本的漫长变的短暂,又将短暂压缩在一句之间。巨大的时间跨度使人徒呼奈何,生死之问及人生价值本是人们一直追寻的不解之题,朝夕之间,青丝成雪,便有了使人动容的气势。如: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刘生诗》
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赠郑兵曹》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东都遇春》
此外,当“白”作为“白日”这个意象并在同句有与之相反的意向对照出现时,在诗中往往有象征义,如:
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重云李观疾赠之》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龊龊》
二、韩诗中的“青”
韩诗中叠用“青”字的有6处,为写景、寄兴之作。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青青水中蒲》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秋怀诗十一首》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题张十八所居》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闲游二首一》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过南阳》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盆池五首其五》
韩愈诗词中单用“青”字的有很多,除一两处用“青”字形容烛光和植物,多表现为“青天”“青云”“青山”“青冥”。在这些诗句中,并没有染带很浓烈的怪奇色彩,气势也不是很强。在韩愈诗中单独出现的“青”用法相对传统,多凸显天之高远或山之耸峭,很少借“青”色造势。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古意》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郴口又赠二首》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荐士》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感春五首》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送陆畅归江南》
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感春三首》
决云中断开青天。《利剑》
韩愈诗中其他的颜色如红、绿、金、碧等单独出现的情况不多,往往是与其他颜色形成组合或进行对比,在此仅小述单独出现较多的红色和绿色。
红色多以形容花、叶,如:“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梨花发赠刘师命》、“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感春四首》、“三月嵩少步,踯躅红千层”《送侯参谋赴河中幕》、“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题百叶桃花》;形容旗,如:“半作军人旗上红”《赠张徐州莫辞酒》、“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作侍郎”《赠刑部马侍郎》。
绿用以形容树:“森森绿树猿揉悲《岣偻山》”、“绿杨匝岸蒲生迸《寒食日出游》”;形容水:“泓澄湛凝绿,物影巧相况”《岳阳楼别窦司直》、“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东都遇春》、“平沙绿浪榜方口”《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红色和绿色在韩愈的诗作中更多的作为明快鲜艳的色彩在写景抒情的作品中出现。
三、多种颜色共同使用
与单用一色相比,一句或一联中使用两种或多种颜色,能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产生情感联想。在韩诗中,两种颜色的搭配有青白、红白、红绿、红黑、黑白、红紫、黄绿、黄紫、白紫,在这里只取出现数目较多的青白、红白、红绿进行简要分析。
1.红白。
红白的颜色对比强烈,有的描述花开时彼此交叠纷繁热闹的景象,如:“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寒食日出游和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感春三首》;有的描述某一时段中的光感,如“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感春五首》;也有的在一联诗句的前后两句中形成对仗,“傍砌看红药,巡池咏白”《和席八十二韵》,总体来说风格是明快的。
2.青白。
青白二色的运用在双色搭配中出现的最多,效果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并列,青白二色出现在一联诗句中,无所谓对仗或不对仗,共同构成某幅景象,如“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题韦氏庄》、“玉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昼月》、“浮云散白石,天宇开青池”《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一种是两种颜色处在对仗的位置,相互强化突出彼此的存在,如“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谁氏子》、“泉绅拖修白,石剑攒高青”《答张彻》。
3.红绿。
红绿的色彩组合一直为很多诗人所喜爱,在韩愈诗中也频频出现。与其他诗人朱栏翠袖碧水红花的一贯表现方式不同,这一组合在韩愈诗中有自己的特点。如:“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青红连用,本身已经给人强烈的色彩反差,形容的对象竟然是寺院壁画上的鬼物,这青红便更罩上一丝宗教色彩。在《晚春》中“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红”和“绿”以“慢”与“妖”形容,也不似以往诗作的明丽旖旎,别有一番风韵。
除此之外,韩诗中不乏通篇运用多种颜色的作品,这些色彩搭配往往与宏大、怪奇的写作手法相结合,烘托出更强烈的情感表达。如《李花赠张十一署》中的“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漫天的李花竟把夜空照亮,群鸡误以为天亮,纷纷惊起鸣啼,接着太阳似从海底飞出,耀目的红光驱散天空中的青霞,白、金、朱、青四色连用,一气呵成,完美的映衬出诗中奇壮至极的宏阔意境。又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中“彤幢绛旃紫纛幡,炎官热属朱冠”“丹蕤盖绯翻㠾,红帷赤幕罗”用彤、绛、紫、朱、丹、、绯、红、赤一系列语义相近的词语却无一重复,极尽铺排的渲染的营造了一个充满奇幻神话色彩、颜色艳丽张扬的世界,使人如临其境、叹为观止。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的教学步骤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突出连句成段的训练重点。
教学资料: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双轨。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有10孔钢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为128米外,其余均为160米。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两岸公路引桥由富于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它连接津浦、沪宁两铁路以及苏南苏北的公路,加强了我国南北的交通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南京在什么地方?你到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你见到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
3.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介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连贯。同时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想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检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正音、正读。
(2)回答:
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事。)
②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写了从远处看长江大桥,后写了在桥上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后写了“我”的感受。)
(3)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4)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的概括。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回答。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4.议论——引导。
(7句话:①时间、地点;②天气;③大桥壮丽;④桥墩;⑤正桥连接着引桥;⑥大桥分两层;⑦公路上行人车辆多。)
议论每句话的意思,要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理解有关词语,再结合词语理解句子;对两个比喻句,要着重引导理解。万里碧空:碧空,浅蓝色的天空。形容天气非常晴朗。明媚:鲜明可爱。
显得:表现出。
壮丽:雄壮而美丽。
稳稳地:结合插图理解,说明桥墩的巨大、坚固。仿佛……巨龙……:结合插图引导想象,体会大桥宏伟的气势。
双轨:可供两列火车同时运行。
穿梭似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形容来往行人车辆很多。
5.默读课文,思考:这7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6.议论——引导——练习。
(1)议论7句话的顺序。(先写参观的时间、地点、天气,再总写大桥的壮丽,接着从下到上写桥墩、正桥与引桥、下层与上层、公路上。)
(2)引导的重点是第3句与以后各句的关系(总分)。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7.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议论。
(3)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从远处看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十分壮丽。
四、练习。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背诵第1自然段。
2.说说第1自然段的大意。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回答。
(3)课文中写“我”的观察点是一处吗?请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我”在走近正桥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5)议论——引导。
工农兵塑像、桥头堡、红旗、玉兰花灯柱,联系插图让学生认识;对比喻句要认真引导理解。
挺立、耸立:都有高高地立着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直”,后者侧重于“高”。
检阅:高级首长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的仪式。
(6)你从这几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大桥雄伟壮观。)
(7)这几个句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按照“我”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
(8)指名朗读第5句。思考: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9)议论——引导。
(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大桥雄伟。)
扁舟:小船。
时起时伏:一会儿升起来,一会儿落下去。
侧耳倾听:形容集中注意力听的样子。
呼啸而过:本课指火车发出长而高的声音迅速通过。(10)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在桥上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南京长江大桥既雄伟又壮观。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我”的感受)
(2)议与导。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
通途:畅通无阻的大道。
引导的重点:“我们”指谁?水势浩大的长江自古被称作天堑,结果被我们征服,变天堑为通途,说明了什么?(“我们”指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说明“我们”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看了南京长江大桥后的感受,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感到高兴和自豪。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回想各自然段大意。
2.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答,但务必真实。)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熟读课文。思考:以一个自然段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怎样把句子连接起来的。
在议论中引导学生认识: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写的顺序就是观察事物的顺序。如:第1自然段的第3至7句,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第2自然段的前4句,是由近及远的顺序。二、指导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