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5 07:59: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诗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是啊,点滴着许多崭新梦想
在一支支含羞的枝头上
浪漫地抚摸着
一颗颗翘首翩跹的音符
在我和你的心目中豪情满怀
是啊,饱满圆润的嫩芽
热烈地剪彩着
许多新奇的景象和新奇的版图
深情地清唱着
天地之间的那一曲曲流行歌
和那一首首生命的歌谣
新年的纤手,打开了
你和我心灵的门窗与思绪
一切都在风和日丽当中舞蹈翩跹
一切都在那些分秒必争里风流万千
一切都在新颖的画卷中豪情满怀
又好又快,共同拥抱着
伟大的壮举和美好的梦想与追求
在发展的足声里回味无穷
伴随着那些彩旗所招展的诗情
画意,青春美妙了许多心愿
歌舞升平的景象里
浪漫着我和你的那一份激情
爷爷奶奶曾这样对我说
孩子,你们都是幸福的一代
天天生活在浓浓的关爱里
爸爸妈妈曾这样对我说
孩子,你们都是幸运的一代
天天生活在温暖的阳光里
老师也曾这样对我说
同学们,你们都是快乐的一代
天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展开理想的翅膀
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
是呀,这得感谢您,
为我们奉献了一切
而您的头上,却白发苍苍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是呀,这得感谢您
为我们创造了一切公务员无忧版权所有
而您的额头,却布满了皱纹
我想对老师说:
是呀,这得感谢您
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而您年轻的身影,却刻在了那黑板上,作业里,书本中。
此时此刻,我多想变成一束飘满芳香的鲜花
开放在爷爷奶奶窗前
让微笑永远留在您的脸上
此时此刻,我多想化作一缕不倦的凉风
给爸爸妈妈带去清凉
不再让汗水挥洒
此时此刻,我多想化做一杯清茶
何谓有效?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那么,在幼儿园中,我们怎样既确保诗歌活动有效地进行,又确保幼儿的文化素养得到进步和发展呢?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幼儿园教材有其特殊性,语言课每个星期都不是很多,诗歌教学就更少了,那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幼儿收获的更多呢?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有效地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应该从教材出发,挖掘与之相关的内容、材料,或投放到区域角,或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去。因为,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诗歌的蕴含的深意,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如以小班诗歌《虫虫飞》为例,这个诗歌里面的虫虫到底是什么呢?幼儿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一会儿到草地喝露水,一会儿到花园踢踢腿,一会儿又到天空排成队,最后还到树杈上去睡一睡,这些特点在很多虫子身上都能找到,所以这不是特指一种虫子,而是所有有这种特性的虫子。这样的话范围就很广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图片或是影像资料,让幼儿能更生动形象的观察虫子。同时,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而幼儿园的教学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和父母一起参与搜集资料,放在区域角,请幼儿有空的时候去看。不但可以让幼儿了解搜集到的资料,并进行一些无意识地记忆,而且可以进行一个亲子的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到郊外去观察虫子的各种特征。在幼儿事先已经对虫子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来上课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准备教具是构建有效语言活动的前提,这是在每一次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就必须做好准备的。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教具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什么样的东西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现在多媒体的使用虽然普遍,但是制作课件却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因此,使用图片不失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简单不一定是无效的,传统不代表着陈旧。如在诗歌《虫虫飞》中,我们可以把诗歌里说到的事物:花园、草地、天空、大树放入一幅画中,虫虫自由地飞来飞去,这样就显得意境非常完整。让幼儿在依个整体中学习,联想也会变得丰富起来。
二、组织有效的教学语言,灵活地创建教育环境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然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要用简单的语言及时梳理、归纳和提升。但是诗歌教学又和别的语言课不同,诗歌需要教师用清晰的声音去朗诵韵脚,诗歌语言优美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他的押韵,因此,在诗歌的学习中,强调韵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授时,韵脚要特别强调并重读出来;诗歌需要教师用明显的节奏感来朗诵,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重点练习。如大班诗歌《摇篮》中:“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教师可以请幼儿先念,如果幼儿念得不到位,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并再请幼儿练习。在朗诵的时候还可以用拍手、拍腿等方法来打节奏,这样既激发幼儿的兴趣,也让节奏变的明显易读了。诗歌需要教师用丰富的情感来朗诵,诗歌往往带有很深刻的感情,我们在讲授的时候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诵。教师可以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来演绎(一种随便说,一种带有感情),让幼儿感受哪一种声音更好。
另外,教师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还应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在一次参观小学的时候,当给小朋友介绍到柳树的时候,有一位小朋友不自觉地念出了古诗《咏柳》,其他人纷纷也跟着附和,这是一种情不自禁,也是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灵活运用。
三、有效地教育观念,扎实的教育功底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75-01
仿编诗歌有利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启迪心智,培养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应坚持以下原则:在完整的有意义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中班幼儿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仿编诗歌的兴趣尤为突出。只要教师灵活地运用不同的仿编形式,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循序渐进地传授仿编的技能技巧,就可促使每个幼儿的仿编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一、学会仿编单一句式
仿编单一句式,是幼儿仿编诗歌的前提和基础。在幼儿学习仿编诗歌的初始阶段,选择单一句式的儿歌进行仿编,使幼儿较容易掌握诗歌的句式仿编出诗句,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创造兴趣。在仿编诗歌“家”时,运用图片和句式“谁是谁的家”等方式,启发幼儿观察寻找相关事物的“家”,孩子很快编出“红红的花是小蝴蝶的家,绿绿的荷叶是小青蛙的家”。在中秋节,借着吃月饼的话题,请小朋友仿编这首诗歌:苹果圆圆香又甜,月亮圆圆挂在天。幼儿很快想到月饼是圆的,再加上修饰词,形成了很好听的儿歌。
二、利用Flas激发幼儿仿编诗歌积极性
幼儿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内心想法的影响,利用Flash学习仿编诗歌可帮助幼儿克服这种心理特点。Flas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注意力,帮助幼儿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五彩斑斓的画面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一幅幅跳跃的画面激发了孩子无穷的联想,不由自主地开始仿编诗句了。在仿编“捉迷藏”这首诗歌时,孩子看到红色躲在玫瑰里的画面时,就顺口说出“绿色躲在叶子里,橘色躲在橘子里……”在仿编“路”这首儿歌时,孩子依然借助Flas,联想到蓝蓝的天空是小鸟走的路,高高的大山是老虎走的路,清清的小河是小鱼走的路……孩子看着喜爱的动画,联想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仿编出了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歌,成功的喜悦展现在脸上。
三、让幼儿熟悉原诗歌需要仿编部分的格式
幼儿对原诗歌熟悉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找出原诗歌中需要仿编的部分,分析诗歌中的变化规律,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了解诗歌的固定格式和需要仿编的部分。如仿编诗歌“捉迷藏”时,教师使幼儿明白“(颜色)躲在(哪)里”,是幼儿需要仿编的部分。这样的形式,使幼儿很快就能够理解诗歌句式的结构,幼儿把自己仿编的内容画在表格中,然后朗诵给大家听。幼儿在教师的分步骤引导下仿编出诗句:红色躲在太阳里、黄色躲在香蕉里、黑色躲在乌云里……这样,幼儿获得了成功与自信。
四、按指定的材料分组仿编
分组进行仿编时,幼儿不但可以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问答式诗歌是小朋友喜爱的一种诗歌形式,但在仿编中却对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仿编“弯弯”时,先让幼儿寻找句式特征,前一句是问句(什么弯弯在哪里),后一句是答句(月亮弯弯在天上)。接着,把一些不同的图片、模型、玩具按分组的形式进行仿编,幼儿在小组仿编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学习、讨论,编出自己的诗歌。最后,教师将各组仿编的结果录制下来,播放给大家听,让幼儿共同欣赏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让幼儿选择相适应的材料参与活动
幼儿因受遗传、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各自的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幼儿语言的发展、词汇的积累,中班幼儿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所以,在仿编诗歌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幼儿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例如,在仿编儿歌“数字歌”时,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准备了三组不同内容的材料。第一组的材料,教具与儿歌中的物品只有一种不同,让能力弱的幼儿寻找操作,找出不同的物品进行仿编。第二组的教具材料部分相同,请能力一般的幼儿选择操作进行仿编。能力强的幼儿则选择第三组截然不同的材料操作,凭借自己对原儿歌的记忆和新材料相结合进行仿编。
六、抓住每个时机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晨间、午饭后或散步时,均可对幼儿进行训练。在带领孩子喂幼儿园的小动物时,可以给孩子朗诵这首儿歌:“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唧,唧,唧。”孩子听后都拍起手来,他们对小动物的叫声产生了兴趣,把能够想到的动物都编进了儿歌。孩子对仿编儿歌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对孩子也非常有信心。通过仿编诗歌的学习,意外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想象力更加丰富了,词汇量也增加了不少。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仿编单一句式是幼儿仿编诗歌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利用Flas形式激发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熟悉原诗歌需要仿编部分的格式,按指定的材料进行分组仿编。同时,根据幼儿的差异提供不同内容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内容参与活动。抓住每个时机引导幼儿仿编诗歌,促使每个幼儿的仿编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分析教材难易程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的诗歌教学目标。散文诗《秋天的雨》是以“秋天的雨”为主题,将秋天的一些景物描写串连起来,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丰收、欢乐的秋天,语言浅显凝练、意境优美,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出发,让孩子们全方位的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因此,我制定了如下目标,一是欣赏散文,从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二是仔细倾听,理解散文,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三是重点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
二、把课前铺垫作为教学的有效环节
课前铺垫是教师引导幼儿活动之前,指导幼儿对与活动相关的内容进行的准备工作。在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实际水平与活动教材目标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些老师忽略了这种差距,活动之前没有课前铺垫这一环节,而是组织活动时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为孩子。因此,就要根据幼儿园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的现状,在诗歌教学活动之前进行有效的课前铺垫。散文诗《秋天的雨》内容丰富,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孩子们很难理解诗歌内容,我分为三步对幼儿进行了课前铺垫。第一步,带幼儿郊游,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秋天,仔细寻找秋天都有哪些农作物和瓜果蔬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第二步,搜集秋天的瓜果蔬菜并进行分类,然后闻一闻气味、尝味道。第三步,搜集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掌握他们自身变化以及过冬方法。通过亲身体会加深了孩子们对秋天的印象。
三、精心设计活动帮助幼儿欣赏诗歌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有其独特的韵律,要想让孩子在一节活动中学会诗歌,理解诗歌内涵并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巧妙的设计活动,帮助幼儿进行学习。
一是巧用小图谱引导幼儿欣赏诗歌。通常在诗歌教学时,教师经常使用绘制精美的大幅图画来冲击幼儿视觉、激发幼儿兴趣,但是大幅图画绘制起来往往比较费时,而且在出示之后,孩子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不能够较好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相对于大图片,小图谱使用方便,而且排列有序的小图谱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以及诗歌的句式和结构。因此,我在本节活动中使用了小图谱,通过教师泛读,让幼儿在有课前铺垫的前提下,带着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来欣赏诗歌,然后再通过回忆诗歌内容,出示小图谱,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运用课件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在选择教学辅助材料时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更要符合孩子们的接受水平。活动之前,我搜集各种资料,下载了视频《秋天的雨》,并将视频截取成需要的视频片段。当美丽的秋天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时,孩子们被美丽的图画所吸引,他们更多的关注了视频中的的画面,却感受不到到散文诗的美。所以我先播放录音,然后再音画同步播放,让孩子们在有了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视觉的感受,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的美。在完整地观看之后,我又采用逐一播放视频片段的方式,帮孩子们理解诗歌,并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孩子们在想说的同时也敢说、会说。
语言是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使用的一个重要媒介和手段,没有语言会让我们的沟通变得麻烦。相反,合适得体的语言会让我们在交流中获得很多,也让交流变得方便简洁。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幼儿是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语言教学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语言教学中包括故事(成语故事、寓言、童话)、诗歌、散文这种常见形式。新纲要中对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描述中明确指出:喜欢与人谈话交流;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从目标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四个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由此可见,诗歌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是一种对教师和幼儿要求比较高的教育活动。
就目前我们所熟悉的诗歌教学内容的活动框架,一般活动流程是: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这种现状也会给我们施教者一种这样的感觉,诗歌容易上,但又很难上好,很难有效地把握。要想让诗歌活动进行得有效果,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那什么是教学策略呢?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以下以诗歌教学活动《风在哪儿》为例分析。
一、有的放矢,明确诗歌教学的活动组织原则和目标
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幼儿园诗歌教学活动从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和目标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自由和规范相统一;示范和练习相结合。这些原则和目标同样也适用于幼儿园的诗歌教育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幼儿园的诗歌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遵守这些原则和目标。教师在活动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从知识、情感、能力等综合方面考虑制定诗歌教学目标。
当花儿向你跳舞,你可以看见风;当你的头发轻舞飘扬,你可以听到风的存在;当云朵变幻万千,你可以感受到风……那风到底在哪儿呢?《风在哪儿》是一首诗歌,它韵律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里面的内容是和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诗歌《风在哪儿》的教学目标: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学习“它吹着……,像……”句式,并尝试仿编诗歌;愿意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既有理解诗歌内容的要求,也有培养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要求,目标的确定具体明确。
二、百花齐放,运用多样的诗歌教学方法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施教者应该不走寻常路,打破比较传统的诗歌教育教学方式,要紧紧围绕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这一观点。而且要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让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1.犹抱琵琶半遮面――活动导入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也有好的导入部分。一个好的导入活动,也会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会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巧妙的导入。在诗歌活动《风在哪儿》中,教师在活动的开始,出示了一幅图,图上是一丛弯腰的小草,问幼儿:这是什么?为什么它会这个样子?是什么把它弄成这样的呢?教师的提问层层递进,自然而然地引出诗歌。除此之外,导入也要适度,不能时间太长,否则就会让幼儿失去注意力。
2.争奇斗艳,不拘一格――活动主体
在活动中,要让幼儿会想,为了扩展幼儿的思维,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诗歌《风在哪儿》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按照传统模式,先是教师朗诵,然后幼儿听,回答听到的诗歌内容,而是换了这样的方法:出示图片(天空)教师:这个时候,风在哪儿呀?风在天上,它会吹着谁?这个时候,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由讲述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接着再出示云的图片,教师:它吹着云儿会干什么?(向前跑,让幼儿做一做这个动作)像什么?(出示帆船的图片)教师:为什么说像帆船驶在海上?在每个问题抛出之后,教师都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这样就能让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教师也就很自然地把诗歌的第一段内容给引出来了。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出了诗歌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主动学习的,不是被动接受的,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在学习“它吹着……像……”的句式时,教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改变了先前的教学策略,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问幼儿:“你发现这三段话中,有哪几个字是一样的?”这个问题一提出,幼儿根据已掌握的诗歌情况,很容易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教师也很容易把重难点提炼出来。
在活动中,我们还要让幼儿敢说、愿意说,多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机会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机会的环境。”只要我们给予期待,给予赏识,相信每一个幼儿都会成功。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个幼儿,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处闪光点,让他们充满自信,给他们鼓励,还他们一个和谐的课堂,这样他们就会走得更远。因此,在活动中,要让幼儿多说,既是说出来的不是教师想要的回答,也要给予肯定,这样就能突出幼儿为主体的地位。
此外,在文学活动中应考虑到各种教育方式的整合,挖掘文学活动中其他教育因素,将语言与其他教育密切结合,使幼儿在获得语言发展的同时也能获得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对其他教育方式的运用又反过来促进文学活动的效果。
在诗歌《风在哪儿》的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其他教育领域的活动。在中间的完整朗诵诗歌的环节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符合诗歌意境的音乐,这样能增强幼儿的审美感受,激发幼儿理解诗歌的情感。在创编的环节中,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图片配上和其内容相符的话语,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上述种种方法和手段,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就有了这样一首好听的诗歌:
风在哪儿?风在空中,它吹着落叶轻轻飘,像蝴蝶在飞舞;
风在哪儿?风在我的眼前,它吹着小草点点头,像在对我们问候;
风在哪儿?风在我的头上,它吹着头发飞扬,像妈妈的手在抚摸。
风在哪儿?啊!风在我的手上,我挥动小手,风就在这里!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文学一直是一种极为有效和形象的教育资源,现在我们不仅要把语言发展作为研究文学作品的方向,更要能用多元理论来看文学教育活动。
其实,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幼儿在一个生态的课堂里。在生态的课堂里,才能把幼儿的发展作为关注的中心。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是否快乐,提升每一个幼儿的品质,张扬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充满童趣和快乐的诗歌会伴随着幼儿的成长,诗歌也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在诗歌的教学中,相关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儿歌,是专为幼儿创作的简短的诗歌,它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语言优美、纯真活泼。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最有吸引的力量。”
3-6岁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儿歌内容浅显,结构简单,语言形象,能体现幼儿的某些生活特点,因而深得幼儿的喜爱。
一首诗歌对幼儿而言,并不是单一的学习,它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要求幼儿鹦鹉学舌。皮亚杰在谈到课堂教学时曾经说过:“所谓教学,即是引起一种主动的建构或再建构或再创造的过程,使个体有效地同化的活动,每当过早的教给幼儿那种他自己可以发现的东西时,就抑制了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某中事物的机会,也就抑制了幼儿对那种事物的完全理解。”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他的主动性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呢?在几年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
一、制定符合幼儿阅读水平的诗歌教学目标
根据对幼儿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大都喜欢跟着大人念儿歌,但只是鹦鹉学舌的,机械地诵念,颇有“小和尚念经”的味道,对于诗歌的语言,画面的理解极其模糊和肤浅,为此必须制定幼儿诗歌阅读的阶段目标,如:培养幼儿学诗的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计划地培养幼儿从感性的直接兴趣过渡到间接兴趣。能和老师一句一句地读,读准每一个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并能简要的说出句意和句节的意思及关系,让幼儿将学到的儿歌回家后念给长辈听,在长辈的鼓励下激发求知欲望,还要根据幼儿的自制力较差,坚持力脆弱等特点,必须寻找推动幼儿学习的动力,制定出学期诗歌阅读的数量,期末举行“看谁学得多”的诗歌朗诵比赛等。
二、选择符合目标,适合幼儿阅读特点的教材
根据所制定的目标,阶段性的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这对培养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的选择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以浅显易懂、富有情趣、意境优美、幽默诙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为好。如诗歌《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这首儿歌简短流畅,可以配合幼儿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友爱和谦让的教育。由于节奏明快,押韵上口,幼儿一听就非常感兴趣,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念起来,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做好活动材料的准备
精心设计活动的材料,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诗歌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它包括:根据诗歌教学的需要,丰富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让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有物可言”。例如在教诗歌《阳光》前,老师先带领幼儿晒太阳,然后做游戏“找阳光”。
通过幼儿自身的主动活动去发现阳光,感受阳光,孩子们在阳光下那么的开心,这就是为活动进行了经验和知识的准备,所以在仿编活动中幼儿情绪激昂,都争着来编诗歌,完全沉浸在诗歌温暖快乐的境界中,编出了:阳光在秋千上荡着,阳光在国旗上飘着,阳光在滑梯上滑着等许多富有情感和诗意的句子。
为幼儿创设有感染力的意境。根据诗歌教学的不同要求,有的诗歌我们可以布置一个意境优美的环境。如诗歌《雪花》,老师可以用包水果的泡沫网做成雪花吊饰,挂满教室,用白纸片或泡沫粒撒洒在地面上,墙壁上画上雪景,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的诗歌我们可准备一幅意境优美,易于幼儿理解的图片,选择和诗歌意境相近的音乐等烘托气氛,例如诗歌《伞》我们就设计了意境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幼儿在活动中被吸引到诗歌的意境中来。
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例如游戏、表演、小制作、观察等。如诗歌《斗蚂蚁》,我们采用了儿童表演的形式,在诗歌《绿色的世界》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观察活动,让幼儿戴上各种不同的眼镜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周围的世界变成什么颜色了。从而使幼儿更深刻的理解体会作品中描绘的“绿色世界”。在诗歌《春天在哪里》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了让幼儿诗歌表演的方法,通过自身的表演,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此外,活动中的教师富有表演力的朗诵,富有激情的表演,结合意境优美的教具,让这种美的情绪、情感来紧紧抓住幼儿的心,使幼儿对诗歌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同时幼儿的成就感也就得到了满足,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主体。
五、启发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运用提问激发儿童思维的积极性,是启发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已知探索未知,开发儿童的创造力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实验上的技能问题、知识问题,而提出的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则需要创造力,想象力。在诗歌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从老师发问转向儿童质疑,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诗时,老师可抓住“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一句,让学生从月儿弯弯的样子联想到小船的样子,进而通过对蓝天和星月的描写,说出美丽的夜空是怎么样的,再启发儿童想象飞上月球遨游太空时看到的情景,这样就启迪了儿童的思维,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六、理解诗歌内涵,调动幼儿积极性
当幼儿对一首诗有了一定的内心体验,老师要帮助他们如何将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的谈论个人经验和观点的机会,让它将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并及时地给予鼓励、肯定。例如诗歌《秋叶》,课前,我们可组织幼儿去找秋叶的活动。通过幼儿身处大自然的亲身活动,去体验秋叶飒飒落下的动态美。有些幼儿在找秋叶时会说“我看见秋叶被风一吹,从树上飘落下来”。这就是幼儿主动表现的结果,是幼儿创造的萌芽,教师这时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幼儿的参与性就被高度激发,许多幼儿都争着说他们发现的事情。在活动前,老师设计了情景,在教室里摆满了许多棵树,树上贴了少许“树叶”,让幼儿有身处大自然的感受,调动了幼儿个人经验和知识的储备。活动开始,教师一边撒树叶,一边富有激情地配乐朗诵,一下子就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不自觉的进入了诗歌的境界中,体验和理解了诗歌的内涵,体会到诗歌语言的作用。在谈论诗歌《秋叶》中最好听、最优美的词语的活动中,有的幼儿说:“我喜欢,风儿吹,树儿摇,我好像看到了树在摇”,有的幼儿说:“我喜欢群群彩蝶在舞蹈,因为我好像看到了红树叶,黄树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跳舞”,这些都是幼儿自己对诗歌语言的深切理解,是幼儿主动表现和创造的萌芽。
七、练习自编诗歌,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幼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间接知识,只有经过必要的练习和实际运用,才能加深理解牢固掌握。幼儿在充分感受理解了诗歌的语言,表现方式和情感后,我们可以组织有关活动引导幼儿迁移作品经验,进而扩展想象和讲述能力,这样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仿编诗歌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文学学习的挑战。在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刺激下,幼儿兴奋地也想一吐为快。这时老师要尊重幼儿,让他们大胆地说,大胆地表示,充分发挥。也许他们的诗句不完美,但这是幼儿创造的萌芽,这时,教师就要积极加以鼓励、引导,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用来仿编的材料和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言之有物。例如诗歌《伞》,在感受,理解了诗歌的结构,情感的基础上,在“大家都有一把伞”的愉快情绪下,给孩子编出了“白云是神仙的伞”“草地是蚯蚓的伞”“花是蝴蝶的伞”等诗句。老师可将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记录下来,并放给幼儿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诗歌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乐趣,树立自信心。
八、引发幼儿爱美天性,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我爱听这样一首歌,我的中国心。我爱唱这样一首歌,龙的传人。”在教这两句的时候,我先为幼儿播放这两首音乐《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听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教师重点说说这两首歌的背景和歌曲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把孩子带到一个浓浓的,充满对祖国无比深情的眷恋中,为教学诗歌做铺垫。我问孩子,你爱听这两首歌吗?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把诗歌中的“爱”字提炼出来,隐含着这个字要用饱满并且带着一定的感彩来朗诵。指导朗诵时,我情绪激昂地对孩子说,我看谁最爱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朗诵“我爱听这样一首歌,我爱唱这样一首歌。”当孩子的感情不饱满时,我用一种失落的表情告诉他,你不爱自己的祖国。孩子听后就会把“爱”加重语气并拖音,于是老师要求的效果就出来了。在这两句的朗诵中,两个爱字是情感的起伏,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爱的激情。读的时候要一浪高一浪。仍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幼儿体会。
“每当我听到它,我便心潮荡漾。每当我唱起它,我便热血沸腾。”朗诵这两句的时候,提问幼儿:听到它我怎样,唱起它我又怎样,这样孩子就学会了断句。并让孩子初步理解“心潮荡漾”和“热血沸腾”的意思,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所以情感要特别强烈,并一点点融入到心里,读的时候语速很慢。同时神态和语气要将人带到一个无比幸福的境界里。其次,抓住两个重点词,“听”和“唱”在一抑一扬中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
“一听到这首歌,就像听到了一泻千里的江涛。一唱起这首歌,就像登上了风云万里的长城。”先为幼儿激情地讲解“江涛”和“长城”以及“一泻千里的江涛”和“风云万里的长城”,把幼儿带到波涛滚滚的长江和黄河的惊涛骇浪之中,就像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和风雨无阻的前进力量。同时让幼儿知道长城是被世界人瞩目的名胜古迹,正因为中国有长城,中国人才被全世界人刮目相看。它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所以,在朗诵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种霸气和豪气在其中。教师必须满怀激情的以炫耀的表情和神情为孩子讲述历史,正是这样的讲解,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感染下带着一丝激动的心情去朗诵、去寻找感觉。
“听啊!东海的螺号在唱,南国的椰林在唱,戈壁的红柳在唱,草原的白云在唱!”在指导这段朗诵时,教师要结合上一段的内容,告诉幼儿为之骄傲的长城、长江、黄河。大河滚滚流淌的声音和长城呼呼的长啸之风让我们听到了什么?引入此段这四个排比句。听的时候,带着一种愉悦和畅快,用欣赏的眼神生怕丢到任何一个惬意声音的感觉去领会:“听啊!”同时告诉孩子,听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声音要低一点,这样我们可以听得更清楚一些。孩子的声音自然随着老师放低。后面连续的四个排比句,要像海浪一样一浪比一浪高。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我们很兴奋,看谁能用表情来告诉自己很激动很快乐。最后一句“草原的白云在唱”声音跟前三个句子的速度不一样。对孩子说,看白云把歌曲变成了催眠曲,多么轻柔,多么祥和啊!这样的话语像把孩子带到了梦境中一样,声音也随之缓慢而轻柔。
“看啊!长江像龙一样在飞腾,黄河像龙一样在飞腾,昆仑山像龙一样在飞腾,兴安岭像龙一样在飞腾!”这一段的指导,四个排比句连在一起,一气呵成,气势雄浑。读“看啊!”的时候,眼睛要明亮,如同看到你喜欢的东西突然间出现你面前。用表情和声音感受你对看到事物的喜爱。在指导时,我采用表情游戏的方法,我把自己比喻成孩子喜欢的奥特曼,让孩子用惊喜的目光看着我。接着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引出长江、黄河、昆仑山、兴安岭四个名词,同时学会了断句。为了突出“龙”这个字,我告诉孩子龙是一个很庞大的、很有威力的、身躯很长很长的神话动物。读的时候要把他长长的身体读出来。这里隐含着朗诵技巧中拖音的指导。在指导中,让幼儿知道龙在蔚蓝的天空中快速的飞舞着,展示着他娇美的身体,通俗的指导为了让孩子知道朗诵的速度要快一些。力量和重心放在最后一句上“兴安岭像龙一样在飞腾!”中的“飞腾”上,要让孩子如同看到很多条龙在飞舞一样,让孩子感受到只有读得慢一些,中间的音不要间断并且“飞”和“腾”如同两块石头重重地落在地面上,才显得铿锵有力。同时,眼睛圆睁,眉毛提起,一种霸气的表情。
“中国在唱,东方在唱,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在唱。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一段是整首诗的部分。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在唱着中国的歌,那是多么让人激动的时刻啊!带着这份急迫地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骄傲,所以读的时候要快一些。“中国在唱,东方在唱,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在唱。”三个“在唱”中的第三个“在唱”速度要慢,指导时告诉孩子,前两个“在唱”是向世界人唱。声音要大,让所有人都听到;最后一个“在唱”是在为自己唱,所以读的时候很欣慰,并颔首微笑点头,达到心灵的慰藉。教师在指导时,可以说:我看看谁作为中国人最骄傲。这样问让幼儿把语言调整到沉稳并由内心发出的感慨上同时情溢于色。“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一句的指导要显示一种豪情,眼神刚劲有力,头略微低下,眼睛直射前方。每个字都要稳、要准、要快,流露出对自己是中国人的霸气和肯定。把“龙的传人”要赐予每个字铿锵的力量和激昂的情绪。
“是的,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的,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的,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这三个排比句中的“是的”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是的”是衔接于上一句中的内容,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所以语气要低沉,一种跟自己心灵对话的感激之情。第二个“是的”比前一个语气坚定一些,同时体现作为一名中国人要努力学习,让所有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最后一个“是的”是站在中国的长城上向世界人宣告和呼吁自己是中国人的豪情。孩子如果没有激情,老师可以说,你的声音很多人还没有听见,这样孩子随之领会其意。让声音发出强大的震撼力。“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这几个字要字字沉重,字字清晰,字字如同一座座雕像一般浩大而凝聚着所有的情。最后一个“孙”字圆润而有力度并且声音要戛然而止,声音的力量要犀利而润泽。这几句是整首诗的第二个部分,声音与表情要达到与情共鸣。
“我们爱这片土地,她从屈辱和苦难中获得了新生。”这两句是对自己祖国的赞美和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幸福之情。在朗诵时,声音不要过于激昂。因为,前两句的心潮澎湃要恢复宁静和深沉。因此,读时要轻柔而含蓄,饱满而兴奋。两个“爱”字在情感中升华。当孩子朗诵的时候比较苍白,我会直接说,你不够爱自己的祖国。孩子会无形当中把“爱”的声音加重加长,使其突出。“新生”两个字要注意眼神的变化,要充满希望并隐含斗志的感觉。
我的美丽祖国
我有一个美丽的祖国,
她的名字叫中国;
她坎坷多,
她苦难多,
可她的生命一点都不畏缩,
她有我们人民的福托,
她有我们党的辅佐,
再多的坎坷,
再多的挫折,
再多的灾祸,
一点都奈不了我的祖国;
十三亿人民,
五十六枝花朵,
盛装着我们的祖国,
我们要努力地工作,
我们要努力地拼搏,
我们的祖国才会永远地幸福、快乐;
等她统一了,
等她富强了,
让世界人民都来敬贺我们的祖国,
哦,我们美丽的祖国,
你的命运是多么坎坷,
可你的生命是多么执着,
有你的壮拙,有你的宽阔,
有你的肥沃,
才会有我们的累累果硕,
哦,我们美丽的祖国!
范文二:
祖国,
你走过了不平凡的67年,
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
今日您正充满活力,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您有过磨难,也有过欢笑.
历经了崎岖坎坷,明天将更加美好.
67年来,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强.
您的国力日益强大.
你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啊!
您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现在您正意气奋发,
走进了新的世纪,
今天,在这欢庆的节日里,
我从心底里向您说一声,
祖国,您好!
范文三:
这里是五彩的乐园,这里是苗壮的土地,
这里是妈妈的希望,这里是娃娃的摇篮。
在这里谁拥有大禹的志向、尧舜的心?
在这里谁拥有万能的智慧、慈母的爱?
告诉我,你那一抹清泪为谁流淌?
告诉我,你那花一样的笑脸为谁绽放?
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
用闪烁着智慧的灵光,用太阳般光亮的音容,
为小苗抽芽,为绿叶撑伞,为花儿开放,为鸟儿飞翔,
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
在这里,在这里放飞着爱的梦。
范文四:
十月一日阳光照,
祖国妈妈生日到。
六十年来幸福多,
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秋月亮亮又圆,
一、引言
诗歌是文学中最高的艺术形式,是语言宝库中的玛瑙和钻石。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美及和谐的音韵美。诗歌的语言最优美、最精练、最动听、最能引起人遐想。诵读儿童诗歌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激发幼儿对爱和美的感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开发与运用诗歌资源,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之策略
1.运用儿童诗,激发幼儿对诗歌的诵读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在语言发展方面,幼儿会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事物,以纯真的视角注视着周围的世界,并将所捕捉的独特的影像折射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总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个性化的感受与交流、表达的欲望。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其描述语言往往较为简单,表达的手段与方法也较缺乏,原因是幼儿很少接触、感知、理解和运用韵律化的语言形式。所以,教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应致力于儿童诗歌的开发与运用,让生动、有趣的儿童诗歌走进幼儿语言课堂,让幼儿跟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交朋友。
譬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会带着孩子来到美丽的公园,让孩子们尽情地走走看看,并且一起诵读关于春天的诗句,像金波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诗篇,孩子们就积累了不少。如《蝴蝶蝴蝶你找谁》:“花蝴蝶,/多么美,/张开翅膀飞呀飞。/这里找,/那里找,/蝴蝶蝴蝶你找谁?/黄花开,/白花开,/一朵更比一朵美。/这里找,/那里找,/我要找朵红玫瑰。”孩子们手舞足蹈地诵读着这些优美的诗句,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完全融入到春天的景致中,是那么快活,那么自在,仿佛就是一只快乐的花蝴蝶。
又如,鞋是幼儿极为熟悉的事物,家人回家后把脚上的鞋脱下,再换上拖鞋,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然而台湾诗人林武宪却以一种独特的灵感为孩子们创作了这样一首充满想象和无限童趣的小诗《鞋》:“我回家,把鞋脱下/妹妹回家,把鞋脱下/哥哥、爸爸回家/也都把鞋脱下//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诗人先把鞋比喻成家庭成员,鞋子脱下来摆放在一起,如同一家人“依偎在一起”,彼此诉说着一天的见闻,这就赋予了鞋子以人的思想情感。接着诗人又巧妙地把鞋比作是“大大小小的船”,鞋子回到了家,就像是船回到了“安静的港湾”。诗人就是这样抓住“鞋”这个普通的形象,借助丰富的想象将其比喻为“家人”和“船”,用非常平淡、简朴而又富有情趣的语言,营造出一个融洽、和睦的氛围。教师通过指导幼儿反复诵读与想象,幼儿对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定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并体会到家的温馨。
2.运用儿童诗歌培养幼儿思维能力,陶冶幼儿思想情操。
诗教胜于言教。诵读浅易、有趣的儿童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如针对有些幼儿喜欢吃糖果而又不喜欢刷牙的习惯,我们就在语言课上给他们朗诵诗人高洪波的动物儿童诗《狐狸打赌》:“狐狸和灰狼打赌,/说能够虎口里拔牙。/灰狼马上下了赌注/——十只香喷喷的烤鸭。/狐狸把巧克力糖果,/不断地送给老虎妈妈。/还趁她不注意时,/偷走了小老虎的牙刷。/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老虎果然要去拔牙。/狐狸用这颗虎牙,/赢得了十只烤鸭。”这首诗歌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激活他们的思维。听完之后,老师发问:“为什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小老虎要去拔牙呢?”“为什么狐狸能赢得十只烤鸭?”聪明的孩子眨巴着眼睛,很快就从诗句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因为小老虎吃了太多的糖果,所以牙齿烂了,要拔掉。”“因为小老虎的牙刷被偷走了,没办法刷牙,牙齿里面生了小虫子。”“因为狐狸很聪明,喜欢动脑筋。”……这样的倾听、思考与回答、交流,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教育了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诵读诗歌还可以大大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等意识,寓说教于快乐的诵读活动之中,实现一种无痕教育。如《你像一个巨人》这首诗就曾给孩子们带来诵读的快乐,并帮助孩子们树立作为“一个巨人”的自豪感:“在翠绿的草坪前,/你就像一个巨人;/蝴蝶、甲虫在草丛里,/就像藏进大森林。/它们也许正在举行婚礼,/蚱蜢跳舞,/蟋蟀弹琴;/如果你一脚踏下去,/就是带去一场地震。/别践踏他们的家园哪!/它们也在享受着亲情。/它们的世界还很弱小,/你是保护它们的巨人。”孩子们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诵读着这样美妙的诗句,既丰富了个人的情感和语言积累,又锻炼了个人的想象力,并且从小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谓一举多得。
3.引导幼儿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美景,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师要引领幼儿投入自然怀抱,去观察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变化,欣赏大自然的秀丽风光。要善于引导幼儿用富有韵律、充满想象、简洁洗练、富有情趣的诗化语言,来描绘美景,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断调动幼儿学习与创作的积极性。
比如,秋天来了,我们带上孩子去秋游,去观赏火红的枫叶和金色的银杏树叶,当然也会引导幼儿展开想象,鼓励孩子独立或者跟老师一起创作美妙的诗句。如《银杏树的小扇子》就是班上的一位小朋友在我的引导下创作的一首小诗:“秋天到了/银杏树那一把把绿色的小扇子/全都被太阳给染黄了/那金色的小扇子不停地摇着/给人们带来了凉爽的风/它摇啊摇啊/摇来了冬爷爷/于是,/金色的小扇子又变成了黄蝴蝶/纷纷从树上飘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儿童诗歌是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与运用儿童诗歌,让孩子们的心灵从小就得到优美语言的润泽,感受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全面提升语言素质,丰富情感世界。
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幼儿年龄小,不具备识字能力,因此教师的朗读是表达诗歌情感的有效手段。但也是因为年龄原因,幼儿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教师需要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和姿态来加强感情,幼儿也需要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来加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倘若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能用不同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伴随着形象性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刻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意象,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幼儿的注意力就会集中指向教师而不“旁听别望”,这样有助于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如在教授诗歌《笑》时(太阳笑,暖暖的;阿姨笑,亲亲的;花儿笑,香香的;宝宝笑,甜甜的),我在朗诵中引导幼儿把握语调、语气,借助于画面的描述,用肢体动作调动幼儿的所有感官,去感受太阳、阿姨、花儿、宝宝笑容的温暖、芳香和甜蜜,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到诗的美妙境界中。在《片片飞来像蝴蝶》中,我用随风飞舞的动作表现秋风吹、树枝摇,同时配以眼神来表现“红叶黄叶往下掉”,幼儿很快就能领会到秋叶随风飘落的美,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与把握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体态语有助于幼儿记诵儿歌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形象思维来认识、记忆事物。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体态语(表情、手势、姿态)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加强,体现教师不仅是在用思想和语言跟幼儿交流,还在用形象和感情与幼儿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象流常常让幼儿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用语言、动作来理解诗歌。
如在儿歌《春天》中,幼儿在借助图片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做辅助、有感情的朗诵。当我带着体态语读到“春天天气真好”时,大大张开双臂的动作配上欣喜的眼神让幼儿不由自主地跟着边做动作边朗诵,一个小花的造型把幼儿带进“花儿都开了”的美好境界;双臂高举左右晃动并做弯腰的动作,表达“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双臂伸开上下挥动可以表达“蝴蝶姑娘飞来了”;小臂收回做蜜蜂的翅膀前后晃动,就是“蜜蜂嗡嗡叫”;竖起兔耳朵跳啊跳就是“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幼儿在这样的诗歌学习中,因为有了夸张的体态语,先是记住动作,借助体态语很快记忆诗歌,效果非常好。
当然,在朗诵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也是不同的,有的幼儿不一定喜欢用教师的体态语,他们喜欢自己创编动作,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及时给予每一个幼儿鼓励和赞许,使幼儿在朗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
三、体态语能增进幼儿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诗歌教学中,教师的手势像乐队指挥那样: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重、时而轻;时而缓、时而急………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语调、和谐愉悦的表情、欢快的动作等进行讲述,幼儿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从无声的体态语言中体会到栩栩如生的意境,领会到赞美大自然的热烈情感。
如在诗歌欣赏《春天的色彩》中,“春天是绿色的,我看见了绿绿的柳树;春天是红色的,我看见了红红的桃花;春天是黄色的,我看见了黄黄的小花;春天是蓝色的,我看见了蓝蓝的天空……”伴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切合意境的体态语,把幼儿带进春天的色彩中徜徉,无边的美景仿佛在他们的眼前绽放。此时此刻,诗歌表达的优美意境深深地打动了幼儿,朗诵与配乐、肢体语言和大自然的美好让幼儿不由自主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诗歌教学中体态语运用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需要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不论有声语言多么富于表现力,在表达上总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也不是所有的体态语都是合适的。因此,诗歌教学中体态语言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体态语力求生动简练,与有声语言更完美地配合。
体态语的运用是为了辅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但是过度复杂的体态语会让幼儿眼花缭乱,幼儿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被动作所吸引,而忽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体态语时尽量注意用最简洁的动作来表达最深刻的内容,做到声、形的完美结合。
2.体态语要符合美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