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14:49: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师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二、实现“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评价理念
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学”的评价大多停留在仅仅对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的评价上,仅以一次期末考试的一、两首声乐作品的演唱定为最后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声乐领域的知识结构单一和狭隘,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和渗透能力也无从谈起,不利于声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扩展相关声乐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学生也只是热衷于演唱技能的学习,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也不感兴趣,牺牲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更是牺牲了基础差、条件一般的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使得“唱、表、讲、研、导、德”综合声乐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首先从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入手,关注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情绪体验、学习过程与参与、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采用在声乐训练和演唱的教学中有机穿插重要的声乐理论、相关文化知识,扩大声乐训练和演唱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根据他们基础水平的不同层次,看他们是否学得积极主动、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是否多而恰当,如平时作业、口头表达,技能展现、小论文写作、课堂参与、活动表现等,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能力等的综合评价,真正实现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教是为了促进学,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的目的。
2.改进了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师概率统计的课堂教学仍在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教学的目的往往只针对最后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强调对解题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改进了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首先在概率统计课堂教学中突出了的数学思想的教学。概率统计中的数学思想的教学主要有随机思想、统计调查思想、统计描述思想、统计推断思想等。在概率统计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意了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而且分析它们与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异同,突出概率统计思想方法的特点。其次在概率统计教学中采用了类比方法进行教学。类比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具有推理的猜测性、联系的广泛性、探索性等特点。概率统计中有许多内容可以作类比教学,例如,多维随机变量的教学可与一维随机变量的进行类比,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教学与离散型随机变量进行类比。
3.加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得概率统计这门学科学生学起来更便利,使得课堂更加多样和丰富多彩,现在在我们这个学科的课堂上,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学习的有力工具。对于概率统计的教学,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外,还让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或统计软件,如MatLab、SAS等上机操作实验,体验概率统计的思想,如概率中的蒲丰投针问题、冯-诺依曼用数学程序在计算机上模拟等给我们上机操作提供了有趣的题材。我们在概率统计课堂教学中强调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写出分析报告。例如,在回归分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收集本校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数据,指导学生运用统计软件,建立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实验中,通过动手能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中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论,同时利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型的小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改革了考核方法
课程的考核方法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基本上类似,期末考试成绩占80%(或70%),平时成绩占20%(或30%)。现行的考核方式不尽合理,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我们进行了改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就是将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方式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应用性的综合型案例,采用数学建模的形式,让学生完全自主的运用所学方法去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平时考核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平时的作业训练、学习小结及撰写课题小论文等。课题小论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小课题,通过学生对这些课题的分析、讨论、总结及撰写论文的过程,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多样的考核形式,既增强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达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建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钢琴教学法、乐谱分析、表演美学。钢琴教学法课程:在该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从最基本的对“音”的认识、坐姿、手型等初级阶段开始到高级演奏技法讲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细致探讨不同的技术音型、音色、音响,不同的弹奏法、指触如何表现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音乐。这门课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大量的示范,并且配合示范做系统性的讲解。使得学生们在理性与感性上认识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乐谱分析:该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对乐谱的熟悉程度,要求学生不仅仅按照乐谱上的音演奏,还要求学生仔细研究乐谱中的表情记号,和声与调性,曲式结构等问题。本课程需要学生对乐谱做整体性分析,并且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谱面,能够结合音乐史相关知识,做到不仅仅是分析出和声调性以及曲式结构,还要将这些与作曲家创作风格极其历史时代相结合,将和声、调式以及曲式这些较为枯燥的音乐语言转化为丰富的历史想象,使学生的认知立体化。了解作品中各主题之间的联系和对比,调性、和声的美学基础,主声部和支声部的互相补充和衬托,掌握乐曲的内部结构,才能在演奏中突出层次感。以免平铺直叙、杂乱无章。表演美学:本课程建立在钢琴教学法和乐谱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如何在表演中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关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身体与音乐的关系等美学问题。本课程除了对传统作品的表演美学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现代作品,通过作品诠释出不同于传统表演美学的另外一种表演美学。
2新型教学模式的内容
2.1准备阶段指导教师讲授
指导教师讲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概论,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了解实验教学对中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强调实验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特别是探究式教学法的一般流程).这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一方面提高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师范生备课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保障.学生预习学生预习实验训练内容,初步设计实验教学方案.预习准备工作必须做充分,不仅要了解实验本身的操作注意事项,更要思考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该实验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初步制定实验教学方案,找出有疑惑的地方,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和集体备课做好准备.
2.2实验训练与集体备课阶段实验训练
指导教师从职前教师的角度设置问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中学生实验时在哪些步骤中容易产生错误,怎样使中学生避免这些错误,学生可能的提问以及你如何做答.通过设置类似问题,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仅关注实验操作和数据的测量,更关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同时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目的地对某一实习内容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并生成一个统一的集体教案的教学活动[3],本研究将其设定为高师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一个环节,指参加实验的学生集体备课.学生进行集体备课时,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和有疑惑的问题,以说课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实验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具体的教学安排等———然后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其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积极的讨论,对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和改进的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修改意见,达成共识.
2.3教学训练阶段
教学训练阶段在物理实验室中进行.师范生完成实验操作和集体备课后,重新修正教学方案,在下一个课时进行试讲.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资源.鼓励师范生扮演爱提问题的中学生,以考验试讲者的应变能力.试讲结束后进行互评,指出学生在试讲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改进方法,最后,由教师对这些讨论作出点评和总结.
2.4教学反思阶段
在完成教学训练之后,让学生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教学实践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情况,最终形成教学反思报告.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实验器材准备阶段是否顺利,有什么经验总结;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程度;实验操作与示范是否熟练,规范、正确;对学生实验的组织与管理是否井然有序;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如何,如何改进;学生实验成功率如何,如何提高;学生常见实验故障和实验失败或误差大的原因,如何解决;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3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3.1将集体备课融入到教学中
将集体备课作为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引入学生培养中.集体备课通过学生和教师间相互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利于完善教案,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将集体备课放在实验操作中,能够及时将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集体探讨,有助于将实验操作与教学训练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的理解,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直观的认识.
3.2以职前教师的角度看待学生
将学生当成职前教师来对待而不是单纯的学生.例如实验训练时,探究的主题要与中学课程有所区别,将主题引向一位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集体备课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新想法、新思路,鼓励各抒已见.教学反思是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方式,让学生为自己的表现负责,保持自省的意识和作为未来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3培养学生组织探究式教学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学策略,适用于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教学方法更是高师物理实验教学法课程的目标之一.将实验训练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设置探究主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加深其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更有益于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在教学中必须对探究什么、如何进行探究等问题进行交代.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式教学的组织能力和开放的教学理念.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人声乐技巧和表演水平,通过个别课能够充分顾及学生的声音特点和艺术个性的发展,它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声乐教学的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的特点,是以“一对一”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声乐技能。
1.2小组课声乐教学模式
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声乐小组课是教师面对两个以上学生的声乐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小组课为了培养学生歌唱共性的掌握和训练能力,通过集体连声、单独指导唱歌以及相互对比连声等多种形式,主要是以声乐技能训练为主,开展声乐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歌唱内容、歌曲处理以及纠正错误发生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具有共性要求,可以给学生提供现场观摩教学的机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组织和创编能力,在小组课的教学中,高师音乐教学侧重于声乐检查和声乐教学实践。
1.3集体课声乐教学模式
根据高师声乐教学专业培养音乐师资的需要,声乐集体课主要包括理论大课、声乐表演理论课以及合唱教学课等等,是以班级或者年纪为授课单位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是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拓宽学生声乐教学理论的知识面。
1.4声乐艺术实践课
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艺术实践课通过艺术实践健谈教学效果,是声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为了使学生不断地巩固和完善技巧。同时为了发展学生艺术创造力,通过声乐艺术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改进教学。
1.5声乐表演课
声乐表演课主要包括:重唱、表演基础理论、合唱、形体和舞蹈等等课程,是声乐集体教学的形式之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和表现能力。
2声乐教学分级动态管理
在本专科的声乐学习中,声乐教学分级动态管理主要有两个阶段:属于专业必修课低年级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和属于专业选修课的高年级选修课程学习阶段。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主要以小组课和集体理论课为主,为了解决学生歌唱中语言方面的障碍,在集体课中要设立普通话和意大利语音等声乐语言课程,主要介绍有关歌唱发声、呼吸共鸣等共性知识。而在声乐技能课中,要突出学生以小组课为主,入学和期末开始的专业成绩来划分,通过“一对一、一对二”等多种模式进行,并实行动态管理。针对声乐演唱具有一定水平的主修声乐学生,并且声音条件突出,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通过个别课教学,可以一周开设两节声乐课,提高学生歌唱的技能技巧,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声乐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声乐教学能力,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歌曲。而“一对二”小组授课是对声乐成绩相对突出的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声乐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声乐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针对具有选修声乐意愿的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教学理论。而在重唱、合唱和排练等艺术实践的课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力,选修阶段的小组课和集体课应该安排一定量的课时,从而培养学生的舞台艺术实践能力。
3声乐教学方法的探索
声乐教学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讲解分析法。在声乐教学中,讲解分析法就是为了启发学生去塑造适合作品要求的声音形象,通过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声乐教师对发声训练或者作品的音乐形象进行描述,在运用的时候,为了启发学生,可以用讲解和亮度歌词等多种手段。其中讲解主要是对声乐教学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正确的剖析和论证,如声乐中的“靠前”或者“靠后”等概念,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咬字位置和力量的配合,通过按节奏、有位置和相应的音高朗读后,来提示学生声带闭合挡气。其次,启发诱导法。为了使学生领会塑造音乐形象,明确概念,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发声和演唱上的问题,开动脑筋去思考。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接受正确的声音概念和要求,要经常询问学生的感受,通过正确与错误发生的反复比较,在交流中对比不同发声尝试的体会,从而巩固正确的发声机能和概念。再者,通过“自然比喻法”“、内视法”等方法,情景引导法是对声乐教师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根据教师的情境引导,在辅以范唱、解释等手段,学生考理解和记忆等心理活动体验来分辨发声和演唱。另外,观摩听赏借鉴法。观摩、听赏和借鉴,是名人、名家,是教师、同学甚至农民渔民等的演唱,是声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从这些人那里你会得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艺。同时,表演体验法和理解实践法等方法也是声乐教学的方法。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一些社会上的艺术实践活动,为了不断地总结和提高,体会艺术表演中的情感了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歌唱水平等综合能力。
二、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条件、性格等各方面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样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之一特点,而一味地采用难度高的曲目进行教学,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只会是钢琴教学脱离开学生的实际水平,即使学生在短期内进步很快,但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不仅有悖于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进而为学生日后演奏技能的提高留下隐患。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开展钢琴教学,广大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据此制定一些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提升钢琴教学的实效性。
三、密切钢琴教学与音乐理论课程的联系
众所周知,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本身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同样需要计入一定的音乐理论课程。比如,在音乐理论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钢琴演奏,可以使乐理学习得到直接的音乐感受的支持;而在钢琴教学中加入乐理、和声、音乐作品分析等理论知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效率。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广大钢琴教师绝不能固守陈规,要学会融会贯通,多开设一些与钢琴有关其他课程。实践表明,这中的综合型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钢琴作品的认识,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四、让学生学会聆听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训练对于学生学习音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教学同样离不开聆听。所谓“聆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很死板地去听,而是精力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要能够分辨自己弹琴的音色与音乐内容的要求是否符合。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有些学生在练琴时虽然听到了自己弹奏的声音,但找不到毛病的根源,无法分辨声音的好坏。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听一些名家的演奏,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大胆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如此一来,学生学会了“用耳朵练琴”,自然也就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练琴效果的提升。
五、科学、合理地安排练琴时间
一直以来,练琴都是学生学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每天都在坚持练琴,而且练习时间并不短,却没有收获;很多学生在练琴中存在许多误区,没有认识到练琴的关键所在,只注重量的积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其实,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练琴缺乏一定的认识,没有合理、有效地安排练琴时间。这就要求广大钢琴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一天中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最佳的练琴时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钢琴演奏技能的提升,这对于钢琴教学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六、为学生提供表演实践的机会
其实,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还应多么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如经常举办音乐晚会、钢琴比赛钢琴汇报演出等,或者让学生到一些健康的娱乐场所进行现场的钢琴表演,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还会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使学生在不断的表演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钢琴技能和舞台表演能力,从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书法课应注意哪些方面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书法特殊性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幼师人才以适应时展的需求,现代社会需要德智体美高素质的人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幼师执教,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如绘画、舞蹈、书法等。学前教育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满足学前教育课程开发和多样化教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书法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好的教化功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书法教育应该得到重视传统文化与爱国教育要从小开始,从我们的幼师开始。
(二)书法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途径的多样化
如果要想在一年里让学生在书写技能技巧上面达到非常纯熟的阶段几乎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书法书写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继承和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力,这是一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绝非单单的培养写字匠。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都是多元化发展趋势,书法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建构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内容,培养新时代的幼师人才。所以,我们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书法学习内容方面可以多样化,除了技法和技巧上的训练,我们还应该加强书法理论和书法鉴赏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习书法知识,还可以在网上和各种书刊杂志上学习书法知识,要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看到名师大家为我们授课或者做示范。通过多媒体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看到作品,不但要欣赏还要在欣赏的同时教学生如何去品评作品。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书法知识,要去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意境。极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多欣赏,逐渐提高书法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另外我们要关注当代书法教育发展的动向,及书法教育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感受中国书法艺术中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思考如何培养下一代,让下一代继续传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材选择的合理性
我们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在选教材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接受的能力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字帖。刚开始我们应选择唐楷入手,教师应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笔画开始讲,让学生先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应多作示范,并对用笔的技巧、笔法、墨法进行讲解。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掌握好由易到难的过程,切不可太过急进,以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信心。要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讲授技巧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艺术魅力及真正价值所在,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用理论指导实践。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擅长的书体,有选择性的选择字帖,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在书法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让学生感受到书法课是一门艺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有其特殊的魅力。我会尽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学生分成书法学习小组,经常讨论,相互交流品评彼此的书法作品,这样能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能快速进步,并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内展出,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活动,使书法学习的风气渗透到学校的每个地方。形成有特色有氛围的校园文化,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班教室内都设优秀书法展区,定期展出优秀的作品,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中的佼佼者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起到班级内示范作用。校内书法展览比赛对教学效果会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展览比赛的结果将检验教学效果,并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为了推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师资,更好地为国民音乐教育服务,全面提高在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举办了“比赛”。从1999年至2012年,历时14年共7届,地域遍及我国中、东、南、北几大区域,各届“比赛”都显现了不同的特征。与第一届相比,第二届比赛项目的设置紧紧围绕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征,提倡和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更趋全面。第三届突出的特点是介入了学术研究,大赛期间召开了题为“钢琴伴奏教学与教材建设”和“音乐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论坛”两场学术研讨会,为大赛实践建构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第四届比赛项目主要围绕“高素质”音乐教师目标而设置,评委专家不仅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评选、评点和指导,还开办了专题讲座,导入了理论教育特色。第五届强调了通过选手以合作项目方式突出“师范性”特点;突出了对选手间接关联知识的评价,注重对选手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测试。第六届比赛开始有了更大的变化:参赛选手一律限定于本科生,大赛强调由中国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协办,其导向性、权威性非常明显。第七届“比赛”正值十召开,在新的形势下,大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开赛目的。参赛54所院校中有26所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师范类)本科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学校。至此,“比赛”臻于圆满成熟,表现了目标明、规格高、地域广、影响大的特征,比赛系列成果实证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卓越成就。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不足
目前,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个别方面已进入瓶颈,主要表现为师资、生源、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毕业生出口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七届“比赛”都暴露出同样的问题,即优秀与落后的选手两极分化严重。出色的选手可以唱与弹融为一体,但不少的参赛同学却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唱,甚至还有既不能唱,也不能弹的。尤其是随机抽签曲目的考核,全部都来自于人教版的中小学教材,曲目难度系数并不高,节奏也不复杂,调式、调性多为C、F、G,但不少选手表现不佳。有的选手唱与弹不在一个调上,有的伴奏编配以一个和弦从头贯穿到尾。在150分的专业基础理论综合考试中,最高分的选手是138.5分,而最低分的选手却只有41分。比赛成绩呈现梯度,本身是正常的。但上述分差,明显超出正常范畴。分析悬殊成绩的背后,会发现那些在比赛中成绩遥遥领先的学生,所代表的学校总有一个共性———关注音乐专业本质特性,注重依从音乐教育特殊规律而施教。对他们的追踪调查也显示,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走入社会后也总是最为优秀突出的。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特性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
将艺术教育与一般学科教育性质等同划齐,是阻碍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原因。高师音乐教育是集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必须遵从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
(一)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注重音乐学科的特殊本质
除了艺术的共性之外,音乐还具备三大特征:
1.表达的时间性。音乐首先是一种时间艺术,它可以用节奏、强弱、速度、旋律、和声、音色等手段,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通过一段时间里营造的艺术效果在听觉上感染听众。所以,时间是度量音乐的基本尺度之一,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音乐那样重视时间上的精妙配合。音乐的表现受制于时间,时间是音乐的主宰。音乐作品在一定时间里展开,时间结束艺术形象便随之而去。时间是实有形无的,音乐也是实有形无的。
2.传达的听觉性。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是以声音作为基础的一门综合艺术。与绘画、文学等艺术相比,音乐的材料是声音,既不具有空间造型,也不具有语义符号,它是通过声音传递的旋律和节奏表现宇宙的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情感世界。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绘画、舞蹈、雕塑、戏剧、摄影、建筑等都是视觉艺术(舞蹈稍涉一些触觉),具备一种真实可见的直观感,其形象化特征可以通过视觉判断而准确甄别接受,音乐则是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
3.感知的不确定性。音乐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获知的内容方面,音乐不同的旋律与节奏,会给不同的接受者传达不同的内容并起到不同的作用。这种感知形象的不确定性便是音乐在各艺术门类中最为特殊的个性。音乐是独一无二的声音的虚拟想象空间,具有非语义性,没有直观画面感,没有视觉空间,理解上也就更容易纷呈万象。时间上的严格制约、不可捉摸的无形的听觉、感知形象不易确定,音乐学科的这三大基本特征决定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特殊的教育模式,特殊的教育内容以及知识传授方面特殊的限定性。
(二)高师音乐教育必须遵循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特殊的教育方式和知识传授上的限定性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以下从形式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主客体的特殊性和课程设置的个别性三个方面分析探究。
1.形式内容的综合性
①内容的跨学科性。高师音乐教育首先跨音乐、教育两个大学科,同时又集文学、历史、心理等多重学科内容要素于一体,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点。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人,不但要精于本专业音乐,还必须熟悉教育,懂得心理,擅长文学、历史等其他综合知识。②形式的多样性。音乐除了专业理论以外,便是作品的创作和表演。音乐作品主要形式是声乐曲和器乐曲两大类。仅就声乐表演中的歌唱方法而言,就有通俗、美声、民族等演唱方法,这还不涉及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呼吸发声、咬字吐音等歌唱表演共性知识;器乐更复杂,高校里一个交响乐团或一个民乐团动辄就需要数十种乐器。无论是西方乐器还是民族乐器,常见常用的也总有一二十种。一个音乐教育专业高校生学习的专业技能,除了声乐外,还必须掌握钢琴和至少1至2样的中西任选乐器。③技术的艰深性。要熟练掌握歌唱方法和1至2门乐器的演奏方法具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不是童子功,仅在大学四年内要求学会钢琴和1-2门其他中西乐器,并要达到一定水平,其艰难可以想象。知识层面的“深”和“广”,加之技术层面的“难”和“精”,提高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对入学对象的招收要求。
2.教学主客体的特殊性
①特殊的教学实施主体。鉴于音乐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除了有相应的各类课程师资构建外,还要求每一位教师具备丰富的学识,而且,在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1]。按这个标准,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②特殊的教学客体对象。高师音乐教育学生队伍也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除要完成沉重的专业学习任务外,还必须在短短的四年里夯实其他必要的知识。在读期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群体除了承受来自异乎其他专业的特别压力外,还要承担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就业竞争压力。
3.课程设置的个别性
除了理论大课设置之外,高师音乐教育还有钢琴、器乐等许多各类专业小课。大课可以由30-50人开设定班,进行集体形式授课;各类专业小课则需要按照师生比1比1、1比2、1比5、1比10,甚至1比更多的方式授课。小课授课种类繁多、所占课时多、知识要求细、技术要求高。以1节课40分钟为例,师生比在1对2以上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有效传授知识内容;如何科学地将专业程度较为一致的学生列为同一节课授课对象;传授内容多少;教学时数要求;年级高低限制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都与课程设置密切关联。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已成为重点改革对象。哪些该列为必修课,哪些该列为选修课;专业课所占学时多少,怎样科学安排公共课课时;怎样合理调整选修课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专业特征而精心处理。高师音乐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主客体的特殊性和课程设置的个别性都给该学科的教育界定了自身的特殊规律[2]。若不遵循这些特殊的规律实施教学,其后果是严重的,这也是目前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遭遇主要障碍的关键原因所在。
三、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三个“不一样”
遵从音乐学科个性规律以实施教学环节是目前改革高师音乐教育之关键。为此,要坚持做到三个“不一样”。
(一)坚持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不一样
各专门音乐高校和各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均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对应“比赛”成绩悬殊的学校,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培养方案。这些方案决定了所培养学生的“入世”能力。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3]但对照一下各高校据此所做的培养方案和设置的课程,就不难发现课程设置与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错位。在学时与课程内容难以调和的情况下,坚持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不一样”势在必行。高校音乐教育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首先应与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联系在一起,凡与后续毕业就业工作要求关联不大的课程尽可删去,以免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学生工作后的需要严重脱节;同时要兼顾音乐专业大量耗时的特殊性而考虑减免或合并某些课程;还要兼顾音乐专业的综合性质而增设某些必需的关联课程。我们随时要想到:我们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的音乐教师,需要广博的理论知识和示范的动手动口能力。
(二)坚持师资队伍的要求和结构不一样
1.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综合能力,注重精神养成。高师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多方面综合水平的提高与品格修养的完善,是高师音乐教育师资应该着力打造的三个方面。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问题在于教师音乐专业知识不全面、知识结构失衡;教学热情不足,专业基本技能和教学技能参差不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普及程度不够;教育的专业化倾向违背了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律等等。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首先,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换理念,准确认知师范性的标准。在高校,一般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主动参与;重技能训练而轻鉴赏与理解;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的愉悦;重课程的辅德内涵而轻审美价值。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专业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具备新的教育观念,再不能把音乐教育仅仅当成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去对待。其次,建构更为严格的教师考核考评制度,督促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部分教师文化知识积淀不够宽厚,所以要因势利导将教师的热情充分发挥到教学和科研上。认真考核考评每一位在职教师,让他们随时养成对思想品行、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进行总结与思考的好习惯。
2.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设置并固定师资结构。一个常规建制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该专门设置几个跨学科的教师岗位。比如,与声乐、歌词创作和鉴赏专业必修课配套设置的专业发展选修课“汉语语音”,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四个部分中的第一个部分内容的展开;“歌词创作与鉴赏”专业选修课大量涉及中国文学史和文学创作知识;“艺术概论”必修课大部分离不开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概论”知识;“戏剧欣赏”选修课更是紧密结合了元明清和现当代戏曲文学知识。同样,音乐之于心理,音乐之于舞蹈,音乐之于表演,音乐之于传媒的相关性都需要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