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概况课程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4 05:49: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

篇(1)

英美概况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必修课,包括英美两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信息量大。该课程对于掌握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质都发挥直接作用。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庞大的体系和细碎的知识点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英美概况》课程采用主要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特点和问题都极其明显:首先,传统的课堂活动中,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都是被动吸收。甚至,学生在课后的复习在课堂上也体现不出创新性,因为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老师主导,基本上互动环节没有特定的教学设计。

其次,该课程易于过渡成泛读课。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信息量极大,需要学生在课上和课下花费时间来进行阅读,虽然阅读技巧有所提高,但是知识点的掌握容易被忽略。最后,不同学校在不同年级开设该课程,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阅读基本上全是英文的内容比较吃力,更不用说一些语法和知识点需要学生去自行掌握。这些问题使得《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难度不言而喻,所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掌握坚实的语言基础外,还须对英语国家的基本状况有深层次的了解,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型教学法及其优势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问题型教学法,就是以问题来维系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意图,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行为,同时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丰富理论知识,确保自主学习的方法的持续完善和更新,达到具备自身良好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凸显学生的能动作用,能较为有效地启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的平台,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主线,在问题之上发现可能的问题,探寻知识点,学会必要技能,掌握思考方法,培养学习的习惯,以便激励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

问题型教学法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安排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其显著特征是突破精读课程教学中惯用的逐段讲解的模式束缚,紧紧围绕与文中内容有较强关联的几个核心问题,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和探讨。鉴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通常比较广泛并且找不到重点的情况时有发生,任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总结归纳,有目的性地遴选一些与本堂内容关系最为密切的问题给予学生讨论。这样就使学生把学习知识被动的过程,变成了自主探寻的积极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和科学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问题型教学的优势在于:

(1)问题型教学可以创造问题型课堂环境,激发学生能动性。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休眠状态进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知识之门的钥匙。

(2)该方法可以在教学中留有空间,使学生在用思考填补思维空白的过程中,产生启发式思维的效果。一般说来,教学中不经意的“填鸭”,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空洞的理论,生搬硬套。唯有化被动为主动,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氛围。

(3)“问题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的,这是完全符合观点的。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观性便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揭示人由受动变为主动、能动的特征。新兴的“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亲身实践使其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问题型教学法在英美概况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和课下学习兴趣激发的紧密结合,而英美概况是一个知识范围很广的课程。因此,问题型教学法应用在英美概况教学中,能够进一步解决很多现存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任务。此外,以授课内容为主体并结合学生的水平来构架教学活动。结合问题型教学法和英美概况课程特点,教学活动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一)给出问题,激发思考

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了解学习内容,设置基于问题型教学法的教学情境,教师此时提出若干问题。如:了解各国国情知识时,提问学生圣诞节和复活节的区别。让他们先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常识研究比较;面对复杂的美国地形地貌,可以提问最长的河和最高峰等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没有目的地去阅读。

(二)解决疑难

此阶段是整个课堂活动的关键点。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之后,学生有较强的倾向了解新的知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水平的不同,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为了解决这个障碍,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步,划分任务组,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分组,使学生运用头脑风暴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二步,设计问题型任务。学生在此环节,结合现有的资源以协同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在此阶段可以提供必要的协助。

第三步,展示成果,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解,为下一个步骤做准备。

(三)总结和巩固

篇(2)

二、任务型教学法及其特点

作为一种以交流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展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经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完成教师设计的真实任务,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对于学生顺利完成任务非常重要。学生不但能够从中经历真实的场景,亲身交流并参与到各种任务中去,还能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方式。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同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对其所运用的教学法有充分的了解,在课前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任务的类型、主题、性质等因素,还需考虑任务实施的条件,任务前的活动和任务后的活动。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小组活动和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且还是活动的引导者和鼓动者。

任务型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个人对语言学习的自信心以及语言使用流利性的提高。现代语言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自治为本,教师引导为辅,达到在实践中学习语言各项技能的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任务,学生自行运用其语言知识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法突出课堂的真实性和社会化,强调以任务来驱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以及重视学习者是用目标语做某事或处理有关矛盾等。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产生教学观念和认识上的转变,反应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第一,以培养能力为教学目标,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尽量贴近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

第三,教学过程任务化,任务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尽量使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

第四,教学情境社会化,在贴近社会真实情境中使用目的语进行讨论,用最典型的材料作为任务的话题;

第五,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进行纠正,尽量鼓励学习者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美概况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学习模式,它提倡的是学习者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实践性、课堂语言学习和课外语言激活的密切联系,而英美概况是一个知识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在英美概况教学中,是非常好的一次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过程上,同时,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根据任务型教学法和英美概况课程的特点,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教学:

(1)任务前阶段

任务前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了解学习内容,设置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精神的课堂环境,突出强调“做中学”和“用中学”的特点。比如:学习各国地理知识时,可给学生分发地图,让他们先自行根据自己的地理知识仔细观察并研究;学习历史时,可让学生复习并查找有关的历史事件或印象深刻的逸闻趣事等;学习社会文化时,可让学生就艺术、体育、生活等方面查找资料。

(2)任务中阶段

任务中阶段是整个课堂活动的重点。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之后,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期待。在课堂上,学生会把自己预先准备的材料知识和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结合起来,复习已知获得新知,并通过任务表现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文化知识了。

任务中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分组,根据课堂内容以及学生兴趣进行分组,来完成此次任务。

第二步,策划,学生要为第三步要完成的任务做准备,搜集相关知识。教师在此阶段可以先给学生们提示重要信息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步,汇报,教师让这几个小组汇报成果,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评分的方式参与其中。

(3)任务后阶段

任务后阶段主要是讨论和总结。任务后阶段主要有几个教学目的:

篇(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英美概况作为英语专业文化课的目标

我国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这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一个转变。前哈佛大学校长巴布博士归纳了高校教育的八个目标: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培养对个人和环境的理解能力;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增长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知识(黄全愈〔美〕,2010)。作为一门英语专业的文化课,英美概况系统介绍英美两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习俗、宗教等方面背景知识。对学生而言,掌握文化知识是第一步,理解文化现象,探究其精神内涵,分析其历史原因,给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更加重要。

文化知识是基础,文化理解是过程,跨文化交际是目的。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明确提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即“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概况在文化的解析上承担重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2 课程安排与教材使用

根据大纲要求,英美概况应在第四学期开设,周学时为两节。大学的上课周数在16周左右,因此英美概况的课时大约为32节。即使不介绍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概况,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教学计划能够调整为一学年,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从容不迫地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

对于先英后美或是先美后英的教学安排也是见仁见智。刘安洪老师(2004:86)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部分比美国部分难,学生对美国更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老师遵从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律,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先美后英的安排。从历史关联性考虑,先英后美亦无不可。詹姆斯敦的建立,五月花号的先驱,独立战争的爆发都与英国有密切的联系。提前讲授英国史,可以更好地铺垫美国史。

英美概况的特点是“跨度大,涉及面广,有横断面,也有纵深轴线。”(来安方,2004)教材的编写相当不易,既要面面俱到,又要重点突出。与时俱进也是对教材的新要求。目前英美概况的教材有十几种。总的说来,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教材缺乏对应的练习册,而已经有的配套练习题大多属于知识型。启发型、开放型、论证型、实践型的问题较少。(2)教材缺少教师用书和教学建议。(3)教学光盘的制作滞后。

教师可以选定一本教材作为课堂教科书使用,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其它教材的精华,补充课外时事材料,自己设计思考题,丰富教学内容。

3 新教学模式对师生的要求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设定了教师作为指导者、推动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分析、运用知识的技能。在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相信他们,引导他们,并传授必要的研究方法。学生成为主体意味着他们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法是当务之急。学生需要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对笔记的依赖,转而增加对自己的信心,学习独立思考,加强实践,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敦促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补充营养。教授英美概况的教师可能面临着一种尴尬,那就是从未去过英国或者美国,缺乏对两国文化切身的体会,讲起课来会底气不足。中国的一句古话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指的是大量阅读英美文史哲书籍,囊括了英美历史学家、大学教授、专栏作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政治家撰写的历史书、哲学书、评论文章、游记散文、传记、演讲稿、政策纲领等文字资料。“行万里路”则是去英美大学深造或者短期工作。游历各地,考察风土人情,结交朋友都是了解英美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必须先厚积才能薄发,在课堂上挥洒自如。

4 教学方法与评估手段

传统的英美概况课程多是照着教材或是电子教案念,而考查的手段也只是一张充斥着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正误题、名词解释题和问答题的期末试卷。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获得高分,考后全部忘光。这种教法和考法对于师生来说都是索然无味的。

英美概况的课堂可以变成开放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文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成功地运用于未来的跨文化交际。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

4.1 兴趣激励法

篇(4)

在所能涉及到的英美概况类教材中,课程编排大同小异,时间性较强,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模式方面,许多教师更加注重课程与多媒体的结合,与网络的结合,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与中外对文化比方面的研究,但对于课程本身的,尤其是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整合的探索上很少涉及,没有打破时间的局限,大多仍然以时间为主轴进行教学安排。本课程探讨旨在通过对英美概况课程的改革试验找到一条更加适合学生学习,教师讲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易于理解、掌握和探讨的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增加教师教学准备的系统性,完备性,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增加学生所学知识的整体性,并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批判能力的提高。从而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世界尤其是英语国家的认知能力,对今后与英语国家人员展开交流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生英美概况知识现状调查

笔者在2011年上半年英语专业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周,通过问卷方式对学生基本知识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张,回收有效问卷191张,占所有英语专业三年级在读学生的67%。本次问卷主要从人们熟知的美国通识知识入手,在地理,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拟定35道题目,作为主要的考察点,另外还有6道其他题目作为辅助参考对象。在回收的191份有效问卷中,正确率达到60%及以上者2人,占所调查人数的1%;正确率低于60%,在50%及以上者2人,占1%;正确率低于50%,在40%及以上者9人,占4.7%;正确率低于40%,在30%及以上者23人,占12%;正确率低于30%,在20%及以上者67人,占35%;正确率低于20%,在10%及以上者49人,占25.7%;正确率小于10%者39人,占20.4%。其中7份问卷得1分,只作对1道题;5份得0分。从调查情况来看,作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英美文化社会背景知识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初高中学习阶段并没有很好接受世界地理和历史教学,导致对一些常见的通识性地理和历史知识没有充分掌握。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些学生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贫乏的,在所调查的191人当中,有52人不知道美国的首都或其英文表述。有相当一部分认为美国的首都是纽约;有84人不知道VOA电台,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学,这种结果是非常出乎意料的。对其它情况如文学,教育,习俗等方面的了解也不很理想。调查结果显示出加强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当中不排除英语问答对考生造成的困扰,但是对于大三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讲,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词义的辨认应该不会存在问题,所以整个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学生现阶段对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应该是可信的。

三、课堂教学措施实施

本课程教学坚持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变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基本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希望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争取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所突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调查学生知识现状,了解学生知识结构,掌握学生目前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创设有益环境,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现学习成果和个人学结的舞台,让学生的想法和看法能够有抒发和展示的机会。更新教学内容,根据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的,重新编排了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尽量形成主题鲜明,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根据现有材料,对教学内容的整理和编排。在实践期间,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实际情况,对英美概况教学内容根据主题内容作了大致划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趋合理化。对于教学内容的划分,主要围绕使学生掌握英美概况知识的目的,从地理,历史,政治,教育,文学,习俗,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的。在每一部分中,都力求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主题事件作为导入,并围绕主题进行扩展,既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又有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开展。并能够以重点主题事件为线索,开展学生自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习内容。在进行教学内容梳理的过程中,针对所使用教材的不足之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并且对重要事件进行了补充,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并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鲜活的直观理解,我们采用了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尽量使同学们对在现有条件下,不仅从文字上能够充分了解所学内容,而且视觉上能够直观的欣赏所学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收集整理的一定数量的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内容不仅涉及地理,历史,社会,还有政治和宗教等。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体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方针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先后有近90%的同学参与到了课堂活动教学中来,根据不同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或整理。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或者对于在英美社会文化中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了集中整理,以课前报告的形式向大家汇报。在学期末,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看法进行了意见征集。学生也从不同的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及授课教师提出的意见和看法,成为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参考资料。

篇(5)

一、引言

2014年2月26日,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随着政策落地和推进,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也引起了舆论热议。“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学校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落脚点是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水平,以培养出知识运用和转化能力强,职场适应面宽,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出的人才不但应该具有坚实的专业文化基础,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还应拥有健全的人格、一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对人类精神和心灵的启迪与洗礼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无论是理性的启迪还是感性的润泽,它们都让人滋生出一种可歌可叹、可圈可点的冲动与激情”[1]。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因此,学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不应忽略英美文学等人文学科课程的建设。

二、普通高校英美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尽管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提到“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和基本知识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2],明确规定了英美文学课程的地位及功能,但在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今天,英美文学课程已经沦落到被边缘的地位,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和现实原因的。

1.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中国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国人的思想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也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刺激下,大学生的就业从传统的分配型转向了市场选择型;随着大学的大范围扩招,以往的大学专才或精英的培养模式也逐渐变成了现如今的通才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出于对未来和职业的考虑,越来越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更具实用性的课程,完全忽略了英美文学等知识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自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随着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获得变得日渐容易,学生中逐渐出现了严重的浮躁情绪,很少有学生能够沉下心来认真品读那些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更不用说在阅读之后进行思考,锻炼独立自主的思辨能力。

2.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不合理。

按照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英美文学的授课内容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开设以上相关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相当一部分高校只在大三才开设英美文学课程,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开设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然而,英美文学包含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既包括文化历史背景,又包含作家生平、作品简介及作品主题思想,还蕴含各种文学流派及基本的文学批评理论常识,要把所有这些都融入到教学中,每周两节课的学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很多文学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整整九十分钟,讲得口干舌燥,不敢浪费一分一秒,希望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大部分高校选用的教材多以“文学史+作品选读”的形式为主,这也使教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重视对文学史的梳理,那么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所能掌握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史实性常识,对于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接触甚少,不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着重分析文学作品的选读,那么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了解只能是一些孤立的、片段式的记忆,缺乏完整性和逻辑性,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教学方式太过传统。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只注重教师的讲解,而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即使有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也只是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把板书内容转移到了屏幕上。在学习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时,首先从历史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主题、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等。这种教学方式极易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教师讲得累,学生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有学者把英美文学课堂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3]。由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课堂上灌输的知识,几乎没有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对英美文学的兴趣,认为该课程乏味无用。另外,由于英美文学课程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教师的备课任务重,加上高校繁重的科研压力,使得教师无暇顾及教学方式的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外语人才,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1.改变思想,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理想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时期有不一样的见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否则大学的质量就会降低。”[4]西方自近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关于大学理念和功能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争。伟大的人文主义者红衣主教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大学的真正使命在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5]很明显,纽曼心中的大学不是科研场所,而是教学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保存文化的殿堂。与纽曼持截然不同观点的是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他认为:“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知识而非教授知识。”[6]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理念应随之不断发展。克拉克・克尔就认为:“大学应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在强调大学功用的同时,也要加强通识教育,不能忘掉人文的理想。”[7]文学教学就是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不像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一样具有实用性,也不能对学生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传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对生活和工作无限的激情、灵感和动力;了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通过对比与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这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2.改善课程设置,适当增加学时。

笔者在前面提到过,英美文学课程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包含内容广,只依靠大三每周两节课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挽救英美文学的边缘性地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学生们获得学习资料的方式和途径增多了,因此可以适当减少传统上需要老师带领进行训练的课程,比如听力、阅读等,只在大一学生刚入学时进行一个学期的指引即可,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节省进行文学阅读、思考与批评的时间。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行改善。因为英美文学课程的历史跨度大,包含内容广,所以可以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逐渐将英美文学的相关课程渗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比如可以在大二开设英美文学史及英美国家概括等背景介绍型的课程,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历史发展、相关的文化知识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阅读面。有了大二的阅读基础之后,从大三开始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在这个时候,开设基本的文学理论批评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没有这些文论的支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只能是感性的、个人的、浅显脆弱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有了理论的支撑,能够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改革教学方式。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次都提前布置好下节课的任务,鼓励学生收集尽可能多的背景介绍、作家生平、写作特色等相关知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时间。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高校教室中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为英美文学等课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筛选、提炼、总结,然后制作成课件。这可以大大节省板书时间,能以一种更直观、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由于很多名著作品都改编成了电影,教师也可以找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播放改编的电影。比如在学习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时,分析完小说中浓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版的《嘉莉妹妹》,把原著和电影进行比较。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可以把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进行比较。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在很多时候都是相通的。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把这两种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时,就可以把这首诗和中国的爱情诗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两种文化的爱情诗中都有“海枯石烂”这一表达方式,这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性。但同时中西方的爱情诗有很大的不同,彭斯在诗中热情洋溢地赞美了他的爱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直接奔放的;而中国的爱情诗却一般比较含蓄内敛。通过这种比较研究,能够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四、结语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上,却仍然不能忽略英美文学课程在塑造学生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巨大作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新形势下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提上日程。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们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充分发挥英美文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插图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王春晖.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119-122.

[4]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50.

[5]约翰・亨利・纽曼.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

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44-02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及重视。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英美概况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逐渐得到师生的重视。

英美概况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文化,如地理、起源、历史、人口、政治、经济及科技等情况。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能力和处理能力,减少或避免文化冲突,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研究发现,当代英美概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首先,教学过程多以板书为主,教学手段偏于陈旧,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沉闷;虽然部分教师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苦于课件制作粗糙,有的教师甚至仅限于播放部分视频资料,无法将书本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无法增加学习乐趣。其次,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肤浅,以为该课程只为介绍西方国家基本情况,忽略了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由于该课程传授信息量大,而课时设定受限,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为了改善此种教学现状,引入动机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改变教学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1 动机理论

90年代以前,一直是社会心理视角主宰着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领域。Gardner和Lambert在1950年代末创立了二语学习动机理论,开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之先河。根据他在加拿大对学习法语的学生做的长达20年之久的调查研究,Gardner和Lambert提出了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区分概念。前者是指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社会有好感,感兴趣,希望与之交流并能融入其中。后者指将目标语作为工具,以获得其他比此语言更有实用性的东西,比如考试拿高分,找份好工作或得到升职机会等。两种动机均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作用持久,对学习者产生较强的作用力。但到了90年代后期,Gardner和Lambert的学习动机理论遭到了一些二语研究者(见Dornyei 1994;武和平,2001)的质疑,并指出了一些存在的弊端。学者普遍认为,把学习动机分成融合型和工具型过于简单化,而且此划分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环境,不是外语学习环境,对学校和课堂情景下的二语学习动机重视不够。基于此因,动机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

九十年代以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社会心理学框架外,心理学家从生物视角、行为主义视角、认知视角对学习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解释。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动机的生物视角理论:成就动机理论(expectancy of success)和需要理论(need theory)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Murray(1938)提出了成就需要。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J.W.AtKinson提出了影响较大的成就动机模型。他指出,规定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成就需要,期望和诱因,并给出了这三因素间的关系表现式:动机强度=成就需要×期望×诱因。

Maslow(1970)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人类学习最高水平的动机就是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1.2 动机的行为主义视角和强化理论(enforcement)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强化来说明动机对行为的推动作用。强化是指使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就是强化物。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表扬赞赏为正强化,批评和责备为负强化。

1.3 动机的认知视角理论 动机的认知视角理论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研究学习者自身内在隐形因素对动机产生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教育学者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认知视角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期望-价值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篇(7)

    一、新世纪的英美文化教学

    (一)演进中的交互式教学理念

    交互式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当今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核心在于“交际”,将语言视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工具,H.Douglas Brown的主要原则是“自动性、内在动机、策略输入、面对风险、语言和文化的联系、交互性语言以及交际能力”,也即交互式的教学同时涉及了学生和教师两个角色的元素,师生通过语言交际和互动来完成课堂实践,传统的交互式教学理念只是要求一个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展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交互教学的课堂已经拓展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等多维的模式。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学生,即是交互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应该和老师之间有互动的过程,还必须投入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游戏与竞赛的环境当中去。英语教学课堂搭建了一个人与人对话,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更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有效利用,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和互动。这一模式无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还能够树立团队意识与合作观念,将语言学习有效性最大化。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必然联系

    在二十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英语教育必须紧跟步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针对生源的特点,结合办学的条件,才能走出有特色的英语教学道路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英语教育并不满足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将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交流广贯穿一致,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美文化教学主要指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教与学。从英美文化知识的功能角度看,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领域。这类知识常被称为事实文化和成就文化,关于此类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交际文化则侧重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致谢、道歉、称呼语等;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委婉语、谦逊语、客套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运用。这种文化知识常被称为行为文化,是属于英语文化意识范围的知识,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对这种文化意识差异的理解是决定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是否顺利和成功的关键。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好这两类英美国家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需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

    二、交互式英美文化课堂教学

    既然西方文化的学习是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英美文化概况及相关知识的教学十分值得探讨与研究。

    (一)教学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早在20世纪80年代,Swain就已经提出仅仅依靠可理解输人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又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人,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而“输出驱动假设”则更进一步的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并认为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盲点以激发补充盲点的欲望,从教材教法各环节着手营造输出氛围,促使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输入的内容用英语表达。根据这一理念,将一门单纯英美文化概况课变成一门融“阅读”与“口语”为一体的课程,是可行、也是势在必行的一项改革。将阅读课程与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相结合,通过包括专有词汇、句式、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先关信息的学习,进行知识的“输入”,同时加以阅读技巧的训练,再通过训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输出”,以提高口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借助“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概况”等相关教材作为阅读材料,结合阅读技巧,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能提提高的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英美国家及文化知识,实现知识的“输入”,再通过口语活动的方式,又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即实现知识的“输出”,从而实现“读”与“说”两种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吸收、消化,变为自己的信息点,从而从容输出的过程。

    (二)交互式教学的读说策略

    1、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英美文化作为一种知识性输入的学习,阅读是必经的过程。各种相关的主题,包括国家历史背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制度、文学发展,以及体育活动,外交政策、节日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可谓天罗地网,涉及到了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进行详尽地阅读,才能系统地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由内而外地理解其文化特质。因此,文化概况教学课堂的阅读训练势在必行,除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略读方式,还让他们了解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对词汇尤其是专有名词的学习,以及熟练掌握较为典型的短语和句型。倘若光读而不练,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充分地运用所阅读到的知识。因此应当充分利用课本内容阅读与相关课外文化阅读材料,“以量促学,以量促质。”除了阅读技巧的训练,还应该注意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根据课本单元进行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在讲授英国媒体报章单元时,可以适当地介绍报刊阅读的方法,并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报刊。学习教育体制的同时,可以列出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进行横向和纵向就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进行对比;学习文学单元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节选或文章,从而拓展文化阅读的点、面、线。师生共同面对阅读文本材料,并就文本材料的内容进行交流与联系,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将收集课外文本材料的任务分配给学生的学习合作小组,让他们通过要点总结、概要写作的方式进行课堂交流、分享与反馈,自然而然地,从知识的输入活动转化为一种输出活动。

    2、知识输出的训练方法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将所了解的文字内容装载进大脑,并用各种方式将它消化最终变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英美文化的教学,除了阅读学训练之外,还必须有口语训练和写作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输出活动。

篇(8)

一、引言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指出大学英语包括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两部分。然而,全国大部分高校目前仍然未区别对待基础阶段与应用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两年的基础阶段教学为主,学生修完两年的课程,考试合格后,大学英语的课程学习就中断了。陆秀英(2010)指出: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教学是“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将来职业与自身发展需求的保证。

关于开设什么样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马武林(2011)指出,国内学者对后续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方向:(1)专门用途英语,即ESP(蔡基刚,2004;2010),其中ESP又分为EAP(学术英语)和EOP(职业英语)。(2)分科英语(蔡基刚,2010)。(3)大学英语通识(王哲,李军军,2010)。马武林总结道:三个方向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是都主张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应该是基于内容的英语学习课程,差异是前两个方向强调大学英语的工具性,第三个强调大学英语的人文性。蔡基刚(2010)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鲜明地提出工具性目标,因为工具使用是显性的,素质教育是隐性的,在突出其为社会、为科技文化发展服务的同时,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包括科学素质会随之提高。由于我国各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应该三者并存。

鉴于此,笔者拟结合学生的需求分析和ESP理论,结合我校实际,就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提出设想。

二、ESP教学研究回顾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 Waters,1987),如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文献阅读、科技英语等。

Strevens(1998)提出了ESP英语教学的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应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

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具体可以分为:(1)职业英语即EOP/EV(English for Occupational/Vocational Purposes);(2)学术/教育英语即EAP/EEP(English for Academic/Educational Purposes);(3)科技英语即EST(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蔡基刚,2004)。

篇(9)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于2000年就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要使学习者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是必然的。然而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更新快的特点和非英语专业高职生英语基础的参差不齐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我在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引入了教学实践。

一、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学习观

《英语国家概况》教材显著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且更新快,专有名词多且阅读量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该课程的需要。为实现有效的教与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知识,形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把知识和思维过程图形化的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1970年初所创,它是用图表来组织和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学习观是一致的。教学中教师提供思维导图,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概念框架,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中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将新旧知识组织,使之结构化为今后知识的提取和吸收提供内容架构。

二、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实践能有效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1.能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和详与略的关系。

《英语国家概况》内容多、信息量大,其中涉及英语国家的史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且各点都要展开,就要做到点面结合。下面就本校使用教材《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概况》第一章“Land and People”英国部分作一介绍。

由于第一章介绍的内容多而杂,且关联性不强,在授课时将其分为八个要点,提供结构图,通过师生间讨论交流和各项活动将就各要点展开,从而做到点面结合。面对包罗万象的教学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重点,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如国家名称是重点,在介绍时要拓展开,教学时先让学生说出英国的名称,然后分别归类到official name和geographical name,再就正式名称中Ireland前为什么有Northern展开讨论,最后结合英国地图帮助学生对国家名称建立感性认知。但当讲到气候时,通过5分钟活动“想象英国绅士形象”,再由一把雨伞推导出英国气候特点changeable即可。思维导图通过个各节点及分支多少,清楚地反映出教学中点与面、详与略的结合。

2.能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针对《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特点,教师易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每个国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只需倾听,无需参与。显然这种不注重学生反馈的“填鸭式”教学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的引入确立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给学生一个建构知识的“脚手架”,师生间共同交流,丰富思维导图结构和内容,展示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的理解,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地平衡了教和学的关系。

三、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模式特点

1.支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相辅相成。

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实践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导入结构图―课堂讨论―总结(丰富结构图内容)。由于课程教材内容信息量大且更新快,要体现这门课程的现实性,课前教师提供导图框架,指导学生熟悉课本相关章节内容并同时浏览相关网站,学会用搜索引擎对关键词进行检索,阅读有关书籍、报刊。有了课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知识建构的支架,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在师生间共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做到了在建构中学、协作中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探究知识的方法,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

2.采用个性化考试方式,学习情况通过思维导图来反馈。

对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考试,教师通常采用开卷或闭卷的方式,通过包含判断、选择、填空及回答问题等这样几种题型来检查学生对于英语国家史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确实卷面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一味死记硬背知识点,标准化的考试形式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从教材任意章节中自选主题展开,构建反映自身认知结构的思维导图,为生动反馈导图内容,各节点内容可由图片或视频音频材料支持,课堂上进行展示,评价方式采用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展示活动中相互学习,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具有独特个性的思维导图作业中表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将思维导图的引入教学的实践中,我感受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提高,在和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但《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特点决定仅仅提供架构知识的框架是不够的,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课堂之中,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或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Tony Buzan)著.李斯译.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裴光钢.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2.

[3]刘安洪.关于英语国家概况课教学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报,2004,(7).

[4]张家荣.试论《英美概况》的教学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3).

[5]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界,2002,(1):42-43.

篇(10)

1引言

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英美文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1],提高学生跨国的文化交往和交流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学生学好“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重要支柱,虞建华教授认为,“外国文学是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2]。但是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英美文学的课时少,英美文学的选读作品多是名篇名著,作品本身及涉及的文化背景、语言等高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微环境(微课、微博、微信)中来改革英美文学的教学,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微信及其可实现的教学功能

通过微信(WeChat)能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作为沟通工具的微信兼具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还可以同时对多个使用微信的用户发送自定义内容,也正是上述强大功能让微信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成为可能[3]。智能手机携带方便,网络无处不在,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学习,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也可在任何地点学习,突破了课堂和教室的限制,可实现课堂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的无缝对接,微信具有以下教学功能:1)教学内容推送功能。学生个人学习进行追踪,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从数据中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技能以及根据数据对学生进行个别引导的技能在教师的教学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2)交互功能。利用微信的聊天功能,可以设立多个微信圈,微信群是一个即时的交流平台,在群中可以发文字、视频和音频,实现良好的交流效果。微信圈创建简单,可以设立学生群,师生群,学习互助群等,微信流方便,可实现语音交流和视频交流,学生可以针对学习的疑惑随时向同学和老师求助,教师和同学也可随时进行回答,是释疑解惑的绝佳平台。

3微信在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3.1利用微信订阅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推介

英美文学课程涉及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英美文学史、经典作品选读。在大多数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最多只有两学期,授课时间大致是每周2-4节,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讲,英美文学的课时严重偏少;而传统的仅仅依靠课堂传授知识的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对课程量的需求。笔者认为,英美文学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微信的订阅号来实现。英美文学的微信的公众平台可包括以下几个内容,“e课堂”“电子教材”和“课后练习”。“e课堂”主要作用是提前预习,提供大量有关本课程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上传学生可以提前观看的教学视频,视频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推送必须以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兴趣为中心、以学生能力与个性最大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电子教材”板块是对e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可以提供e课堂的电子文本,学生在没有纸质材料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复习学过的重点知识。同时近年来出版的各级规划教材都是延续以前的文学史+作品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以“文学史为中心”,忽略了文学作品,而学文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人文修养而非掌握文学史实,“电子教材”版块可提供文学经典的教材,克服这一矛盾。“课后练习”版块,可包括知识练习题、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微信公众平台可对学生的这些练习进行追踪,教师可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提供的数据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归纳,了解学生的不足,以加强课堂教学。

3.2利用微信圈来创建新的交互模式

上一篇: 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下一篇: 小学总务处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