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16:16: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专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心理辅导的概念与功能
什么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的范围中.我们该如何给它定位?在香港,心理辅导的地位逐渐清晰。在台湾情况亦颇乐观。惟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内地,情况则较为复杂和混乱.除了偏重医疗与病态取向之外,还夹杂着与思政教育和德育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搞清楚心理辅导是什么之前,首先要明确.心理辅导不是什么?聚焦于内地热门的争辩,我要首先说明,心理辅导不是思政教育.心理辅导亦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是在说教,却又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是仅仅进行逻辑分析,给与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虽然往往会包括资料的提供,但单单提供资评,开不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多年来,学者专家纷纷为心理辅导作出定义.从狭义看,心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帮助一个人自助”。若从广义看,心理辅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曾尝试为心理辅导下一个定义:“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致力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拥有自尊自信,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林孟平,1998)
当我们将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心理辅导所作的定义作出整理时,会发现其中无例外地都包括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意.个人身心发展,传统上是心理辅导的核心(Mytick,1987).Remley(1991)曾指出.心理辅导专业已否定了在服务工作中的医疗和疾病取向的模式.论到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独特性,他认为诊断并不是人们接受心及辅导的必经步骤,并强调人人都可以透过心理辅导而得助益。他深信一个建基于发展取向、聚焦于预防和身心健康的信念.会让当事人达至明天会更好的人生。Ivey(1991)等的看法与Remley相同,他相信心理辅导的核心是发展取向的(VanHes1eren&Ivey,1990),不过,不同于Remley的是,他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去促进人的发展。人生中免不了有问题发生,故此,我们应该珍惜问题的出现,因为它也是一个发展与成长的机会。
论到心理辅导在中国的定位,我很认同以上的信念。医疗模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其功能往往只是将人的病医治好。不像发展与成长取向的心理辅导,其功能是促进人整体上积极的改变与成长。我乐意委身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为我个人深信,它是一项优化国民素质的重要而庄严的专业。
三、研究与本土化
心理辅导的本土化,自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课题.杨国枢(1993)强调,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是一种学术运动。在此运动中,所有有志于此的心理学者应当同心协力地促进中国人本上心理学的发展.他建议内地、台湾及香港的心理学者,应各自在当地努力。同时也要不断分析与比较三地民众在各种心理与行为上的异同.然后加以组织与统合。不过,在1994年,他又补充指出,过去40多年来,内地、台湾和香港的变化和发展很不同。结果是使三地的中国人在心理、行为及生活等方面各有特点。故此在心理学的探究上,他提醒大家,除了要留意三地中国人的共通性外,一定不能忽略其独特性(杨国枢等,1994)。
杨中芳(1992)多年来对本土心理学努力不懈。她指出本土心理学致力于把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放人我们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架构中.至于如何将这个体系放入研究架构中,则是目前许多研究者在探索的问题。令人遗憾与担忧的是,对于以上的问题,当大家仍然未有把握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在本土化的心理辅导有关课题上,作出了结论,其中包括“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方法,不适用于中国人”这样的结论。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受到重视,公众亦纷纷要求此专业提出研究的实证.为了能给当事人提供有信誉保证的优质服务,也为了发展高学术和专业水平的培训课程,使新的心理辅导人员有能力在事业发展上与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竞争,我们除了要将研究成果整合于心理辅导的培训课程外,还要将它整合于我们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中,来保证工作的质量(Sexton等,1997)。
心理辅导的从业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许多人声称心理辅导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实际上,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表现之一是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很少做研究,同时也不会研读有关研究报告(Morrow-Bradley&Elliot.1986;Nor-cross,Plochaska&Gallagher,1989)。如果我们不努力改善工作,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整合于临床的工作与培训中,则心理辅导专业的信誉将会出现危机(Kanfer.1990)。
前述西方学者指出,不少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忽视研究工作.往往过分依靠个人的直觉与经验。与此同时,江光荣也指出,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所出现的文化讨论热潮中,有相当多是谈论中国人的心理与性格的。但在这些讨论中,却有几个值得引为鉴戒的消极特点:1.研究死人多,研究活人少。2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3.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4.文史哲学者参与研究的多.心理学工作者参与研究的少。我个人很认同江氏的观察,而且发觉近年参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研究人员,良莠不齐。不少人既缺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基础,又缺乏临床经验。在根本来弄清楚什么是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情况下,就草率作出种种素质有问题的研究。亦有些号称专家的研究者,自己对某些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并未有所认识和尝试,更未具体验证,就草率地作出否定。
就本土化的重点来所,情况亦不乐观。有些人强调文化的差异,在未经实证检验的情况下,就言之凿凿地作出了结论.只凭直觉与个人臆测.就肯定地宣告:西方建立的心理辅导理论,绝对不适用于中国人!与此同时,一些欠缺实证支持的、新颖的、甚至流于哗众取宠的新模式亦应运而生。在眼花缭乱之余,想到我们这专业必须承担的专业职责和服务质量的保证,难免感到担忧、不安与焦虑。
在个人的观察中,多年来,我反复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是:不同民族、国籍、地域的人,在心理、认知与行为上,到底是相同的多,抑或是相异的多?不过,在这问题未经实证检验之前,一些学者专家们就纷纷在认定差异较大、较多的前提下立论和操作.
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民族的人,基于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的不同,其心理与行为自有一些差别,我们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总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对于由文化、社会环境造成的群体或个人的差异需要心理辅导从业人员敏锐地观察、知觉和关注,如此才可为当事人提供最高效能的服务。但过分注重差异,而忽视相同相似之点的时候,许多流弊也就随之出现;而且许多基本的课题,看来亦难以解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美国在心理辅导研究和服务上,通常将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尼人、印度入等都归入亚裔美国人。这一个人口类别(Paniagua,1994Corev,1996;Ivey,1997)内的不同民族,是在历史、文化、社会上差异极其巨大的群体,却就被视为一个定型,实在很有问题。心理辅导的一个很基本的信念,是接纳与尊重个别的差异;而上述的文化定型所引发出的理念和操作上的矛盾与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
事实上,对于偏重差异的取向,90年代初权威学者已作出了总结性的说明。在1991年,Pedersen与Ibraham不约而同界定心理辅导是共性的。在此之前,Pedersen(1990)已提到,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心理健康辅导都是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同时他亦曾针对问题的症结指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其差异被过分重视;而相同之处,则过分被忽略。至于Sue&Sue(1990)亦清楚地对多元文化心理辅导作出结论。他们认为心理辅导重在治疗过程中所提供的接纳、尊重、同感、信任和关爱,这些令心理辅导产生成效的基本条件,是超越了文化的限制的。
早在1978年,Patterson就已经指出心理辅导与治疗过程中的辅导人员必备的一些基要的本质。他强调具有尊重、真诚和同感等条件的人际关系,是一般心理辅导的核心。它也适用于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总的来说,约20年有关跨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辅导的争议中,主流的声音是:面对来自不同种族、宗教、文化、社经阶层、年龄和性别组合的人.学者专家曾主张依个人之不同.选用特别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处理和治疗。然而.到了90年代初.这信念开始动摇。转变的结果是:视所有的心理辅导治疗都是多文化的。而成功有效的治疗,其关键乃在于心理辅导员本人的素质与修养.
在个人的临床经验中,无论在美国面对美国人、美籍华人,还是面对现代化社会居于香港的中国人(杨国枢,1994),或者是面对内地出生与成长的中国人时,我当然会发现各人之间有所不同.但更多的是,我发现各人有更多相同相似之处。Vontress。(1988)就提醒大家: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人性与感情需要上有众多的共通点。同时,他亦曾指出.文化可分为五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普遍性的文化.在其中,人类乃具有相类似的需要和权利(Vontress.1986)。
随着科技与现代化生活的过程,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跨地域的互动和沟通.令人类的同质性不断增强;而地球村的概念.亦日益显著.在今天,心理辅导与治疗在中国要向本主化发展.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前述西方学者所走过的路,可以做我们的参考和借鉴。的确,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我的工作中,我重视与专注的是来谈的这个人。而这个人最基本的特性和需要,乃来自他身为一个人的本质。其次,才是文化、历史、社会与他所处的现实环境。固然,我对后者保持敏锐的知觉,但却不会与前者先后倒置。
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我们要对西方的理论存有一种开明的态度,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以实证方式如结果研究,来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箐。同时,通过吸收、借鉴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在个人与集体的努力下,发展或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四、政府的认同、支持并专业的制度化
基于1966至1967年香港出现的动荡不安,在香港政府回应市民的需要与问题的过程中,心理辅导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1970年香港大学聘用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位心理辅导员,第二年还增聘了两人(EdUCatots’SOCislACtionlCOUnCil,1980)。随着香港大学的倡导,香港浸会大学(当时为浸会学院)亦于1971年第一次聘用了两位部分时间工作的心理辅导员。至于在中学.虽然完全欠缺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却早在1965年的一个研讨会上,讲者曾提出应该聘请心理辅导员来协助学生的成长。可借,直到12年后,政府才回应此需要。当时,社会工作者被安排在中学工作。至于小学,则由学生辅导主任来负责(林孟平,1997)。
香港的心理辅导,已有将近3O年的历史,可是发展很不理想。虽然从服务的层面与多元化上,应该是所有华人社区中情况最好的一个地区;但在质与量方面.较诸其他先进国家,则仍需要大力改善。在研究与培训上,政府认可的学位课程,时至今天,仍还只有一个。虽然中文大学的课程,除了提供硕士学位的研读外,还有哲学博士与教育学博士的研读,但为硕士与博士学位提供的名额,每年不多于10人,无法回应需求。持有高等学位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学者,屈指可数。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协会(前为亚洲教育与心理人员协会·香港分会)虽然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但由于政府的支持很不足,人力并其他资源的限制太大,往往是举步维艰,但却仍然在学术与专业上为专业人员提供支援。其中包括开设培训课程、从事研究与出版学术期刊“亚洲辅导学报”。此外,亦于年前完成了香港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道德守则。
总的来说,香港的心理辅导仍在始创阶段.未能做到专业上的制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政府虽然认可,亦一再强调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家庭、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但却欠缺具体计划与实质上的支援.反观台湾,它除了是所有华人社区最早(1960)开展心理辅导的地区外(Hwang,1972;Kuo,1977),也是本专业领域人才最多,发展亦较佳的一个地方.探索其原因,关键是从6O年代开始,直到今天,政府一直重视,并且实际上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早在60年代末期,台湾心理辅导的服务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到1983年,台湾所有学校,包括小学至高校,都已开展了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服务(Barclay&Wu,1986)。此外,政府亦强调心理辅导与治疗在社会发展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in-istryofEducationDepartment,Taiwan.1991)。
一门新的科学与专业.其发展往往与学术机构的支援、经济条件都有关.台湾由于省政府认可与推动,高校中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专业点有好几个.质量亦不错.持有高等学位的学者专家,数目相当可观.至于资源方面,除了长久以来的支援外,在1991年至1997年实施的“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政府所提供的经济支援,数额高达约24亿元人民币。虽然此计划的开始,是针对台湾近年青少年罪犯人数急剧上升的现实,惟计划的总目标是“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内外资源,建立全面辅导计划,统整规划辅导工作发展,亦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培养正确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增益社会祥和.”从总目标中,喜见计划的目标没有局限于解决问题的层面,而且确实是反映了心理辅导的哲学与精神。例如前述的“发展”与“成长”这两项特质,就具体整合于总目标之中。
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人员,曾经透过专业协会,尝试在专业化的重要课题上跨步前进。香港迫切需要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很可借,多次的努力,因为种种因素,包括缺乏官方的支援,至今毫无进展。再看台湾的情况,由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在第二阶段就包括了这一项重要的项目。事实上,证照制度的建立,是将专业上监管工作制度化,的确是心理辅导专业服务质量保证的重要关卡。在人员的编制上,由于资源充足,台湾今年在此一方面的发展,亦不断完善,吸引和培育了不少优秀的人才。
在日本,教育界人士对辅导的诠释纵有不同,但未闻有否定辅导功能者.而早在1956年文部省已经对学校辅导作出肯定和支持。从所出版的《辅导手册》亦可窥见,文部省对辅导的定义已经有正确的掌握。手册中说明了辅导的意义并非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对策而己,应该在积极方面促进各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同时,文部省强调“辅导是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功能之一.”(文部省.1956)
日本70年代教育核心问题“学校人性化”,亦直接间接催化了学校辅导的良好发展。“学校人性化”是回应日本社会之非人住环境.面对这挑战,教育工作者所厘定的学校辅导目标为:根据人性尊严的观念,重视每一个学生。辅导是帮助具有内在价值之个人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发展人性为目的。因为政府之认同与肯定,心理辅导的正确概念,很快落实于教育界,更得到校领导与决策者的认同。例如在全国中学校长中,有94%相信心理辅导是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环(仙崎武,吉田辰雄,198o)。
让我们再看辅导与治疗发展得最好的美国。虽还早在193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就已经设立了具有辅导功能的机构(Williams.1939).但这一专业发展的转机,却要等待四分之一个世纪.1957年俄罗斯(当时的苏联)在太空科学上的一次超前,给美国政府带来极大的震撼。在检讨该次竞争的失败过程中,教育的检讨是其重点。结果是第二年,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国防教育计划”(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ct)。此计划为当时学者专家正努力推展的辅导专业,带来了一次,且成为美国教育史,并学校辅导的界石.此计划不但有效地回应国民之个人需要,同时,还确认了心理辅导乃国家富强并教育生命力所在(Gibson&Mitchell,1995)。
“国防教育计划”使美国教育从根本上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意义是深远的。它令美国教育从传统的大量生产形式转变为重视每一个个体,在尊重个别差异的教育原则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人化的关注与教育。在辅导这一领域,其支持力度大而且是多方面的。例如:自计划开始推展的1958年至1964年的六年内,在人员编制上,高中的心理辅导员由12,0O0增加到30,000,增幅达150%。在实质工作上,亦由1:96O的心理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改善到l:510。而在培训方面,在1964至1965年,此计划支持了480所高校改进了他们的培训质量与数量,共有15,700位中学辅导员接受了培训。
在中国内地,心理辅导真正萌芽始自80年代中期。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再次正式成立。协会的成立,为内地心理卫生展开了新的一页。在协会的组织推动下,相继成立了协会居下的专业委员会、分会与地方协会。与此同时,心理卫生工作人员亦在各地不同人群中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学术研究(马建青,1995)。
近十几年来,内地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发展相当快,除了精神疾病防治机构以外,各类医院、许多大中小学校、群众团体,纷纷设立了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服务单位。目前,卫生系统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内地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心理辅导的另一个主要领域是学校,尤其是高校。不过从整体来说,多数学校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因而工作开展出现重重困难,包括人材不足、流失与设施上的匾乏。至于在理念上·人们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仍然模糊不清。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价值观的急速改变,人们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一些关心政治思想教育的人感到传统的“思想工作”模式似难以收效,寄望于心理辅导。甚至有人视心理辅导为“思想工作的现代化”(钟友彬.1995)、至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另一重要范畴——评鉴与测量,虽然已有专业协会,但由于未能制度化规范化,故心理测验与评鉴工具随意售卖和被滥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学者们对种种问题作出分析,指出主要原因为:政府有夫部门认识不足,行动迟缓.除卫生部门外,教育、民政等有关行政机构未采取得力举措来推动这项专业的发展;专业人员奇缺;教育和培训工作.尤其是正规的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跟不上;治疗和咨询效果参差不齐等(江光荣,1995).不过,近两年来,喜见教育部已确认心理健康的重要,主张思政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策略,包括了心理性的干预方法.来协助学生(中国卫生协会.1995。国家教育部,1997).基于官方的认同,时至今天.有越来越多省市的学校开始将心理辅导与治疗纳入课程,或者设立服务单位.
五、专业系统培训课程
香港心理辅导专业的发展.相当差强人意。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专业的系统培训课程,远远未能回应专业和社会的需求。即使是全港唯一开设心理辅导学位课程的中文大学.多年来挣扎求存至今,无论在开设的科目,还是在教导人员的编制上,都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该课程的名额有限.培训的人员亦不能满足社会急剧转变所带来日益增多的心理辅导需要。幸而多年来有不少人在外地获得适当培训后,回港参与此项重要的专业.不过,由于心理辅导和治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切,长远来说,我们仍需要在香港本土上开创更多的培训机会。
至于台湾,前文曾说明了,由于四十年来省政府对此专业的认同与大力支持,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可观。在内地,随着社会的转变,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大和迫切。最急切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展专业的系统培训。钟友彬(1995)对这个问题有相当透彻的分析,他说: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合格从业人员太少了。尽管全国各地办了许多讲习班、培训班、派人出国或请外国的专家来讲学,并于1990年成立了全国性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委员会,出版了一些书刊,培养了不少从业人员,但水平参差不齐,至今还没有培养心理咨询人才的专业机构和系统的培训课程,也还没有正规的资格考试制度。”(江光荣,P4)
据过去几年个人在内地的访学中所见,具有心理辅导与治疗系统本科培训资历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不少已担任培训的人员,通过自学,理论上的知识往往很充实,令人钦佩与尊敬。但问题是,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心理学中一门实用科学。上述的学者专家因着他们缺乏了临床实践经验,实在带给他们很巨大的限制.甚至是流弊。另一批负责培训的主力,来源是心理学本科毕业生.
遗憾的是,在心理学这庞大的领域中.各个专门领域的主导哲学与理念并不一定协调.其中部分的信念.与强调入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潜能、主导性和创造性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正恰恰背道而驰。故此,个人要强调;一个人若已具有心理学本科基础,再研读心理辅导,往往事半功倍;但并不是每一位心理学本科的学者都适合从事心理辅导与治疗。一个人是否适合作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专业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后者正是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上学者专家公认的信念:在辅导与治疗过程中,产生成效的关键是从业者本人的素质与修养。换言之,心理学其他专业方向人员的培训,往往不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那样重视学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中国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发展,若要迈向专业化,专业系统培训的设施.乃燃眉之急。一个专业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Carkhuff,1987;walkins,1997:):首先是理论学习。心理辅导与治疗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既是科学,自然少不了理论基础。一个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操作。他必须清楚,并且能解释他操作行为背后的理念。其次是从业员本身的素质与修养.故要为学员提供自我探讨的机会。在深层次的自我反思中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第三是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第四就是实习.学员要有机会实际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与治疗.同时,他会接受导师严谨的督导。在专业的评核上,通常对实习的时间和接受督导的时间,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而负责督导的人员,在学术、临床经验与督导的资历上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与水平。
香港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道路漫长而工作艰难。我们一方面继续致力于专业化工作的改善和发展。另一方面,自垦荒工作之始,就同时尝试脚踏实地地开展半专业和非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由于需时较短,各方面的资源要求亦较易解决.故此在量的供应方面.确实是舒缓了香港社会多年来工作人手的短缺问题,不过.无论是高校和社会团体所主办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课程,都相当严谨认真。各有关方面对他们服务还质的评估,相当不错。
举例来说,在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教育署所主办的中学心理辅导教师证书课程,为期一年。上课的时间约相当于研究院三学科的要求。在课程的中段,学员要实习.并且以六人一小组的方式,接受督导,进行学习。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三次工作坊与个入成长的小组活动,整合于一年的学习中.学员获得的证书与资历,有助于他们职称的提升。
中文大学所提供的心理辅导课程,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由于求过于供,往往可以甄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纳入课程。在多年的培训经验中,前述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实在是为我们的研究部课程作了不少准备工作。凡有此类背景的学员,学业上表现往往相对地良好。故此类课程,在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的道路上,事实上扮演若重要的角色。在内地辽阔的国土上,在可见的将来,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会日益增加.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化的挑战,香港的经验,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六、总结与建议
前文初步讨论了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概念与功能,研究与本土化,政府的认同、支持和专业的制度化;专业系统的培训等四个课题。当中固然有值得雀跃与欣慰之处,但同时亦有不少令人沮丧与担忧的事实。不过,透过反思与自省,肯定会帮助我们对现实有较清晰的洞悉和觉察。个人深信,这会引发和促进我们更有决心、更有力地向着专业化的目标努力。面对这艰巨的任务.个人有以下九点建议:
(一)透过学术与专业的研讨,澄清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概念,并且界定心理辅导与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位置与功能.我们的专业,在本质上是对人类个体的重视与尊重.是发展与成长取向的,而自我实现则是不同学派最能协调与认同的终极目标。
(二)心理辅导与治疗(COunselingandPsy-chotherapy).在中国不同的地域地注.名称各有不同。多年来,无论在学术交流与沟通,甚至在日常的运作上,已导致了不少的混乱与问题,实在是我们迈向专业化的障碍。故此,有必要尽快汇聚才智精英,以彼此尊重、欣赏的态度,超越各人的习惯与传统的限制,从学理上为这专业找出最正确的名称。
(三)为了专业的信誉和对社群的负责,我们必须留意监察培训质量与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不同地区的人员.应加速专业制度化与规范化。工作要项包括设立专业道德守则.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并对培训课程订出审核的标准等.同时亦配合实务,发展心理辅导法规。
(四)组织各地人才,有计划地整理现有测验与评鉴的工具,尤其是常用的、重要的测验等。务必要建立中国人的常模。同时,将工作人员的资历规范化.并严格禁止测评工具随便售卖与滥用。
(五)探讨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课程设计,规划各级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亦配合实务与实况,编制与修订各级学核心理辅导工作纲要.
(六)在学术与专业上,我们应面向国际,努力发展国际网络。同时摈弃不必要的民族偏见,在尊重学术无分国界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灵与开明的态度,透过个人并集体的努力,进行跨文化与多文化的研究。认真探索与发展本土化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
学前教育专业高职毕业生之所以会产生上述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就业压力所导致的,来自社会、自身、家庭的压力使得这些本身就业面就不宽的高职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成了困难,因此,针对其心理调适也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2.1社会上加大对高职学生的重视高职毕业生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的就业政策还不够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缺乏必要的指导。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要完善相关方面的基础设施,构建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引导机制,使大学生就业有制度上的保障。同时,树立正确的、公平的用人机制,摒弃落后的用人理念,要看到高职毕业生优秀的一面,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机会,解决就业的问题,从而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压力。
2.2加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力度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和实习问题,还解决了企业的人才供应问题,可谓是双赢。在学前教育专业这一领域,我国允许私人办学,这就使得私人的教育机构可能存在。因此,作为教育人才培养机构的校方应当主动与学前教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得高职毕业生能够通过这一途径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消除其就业心理压力。
2.3转变就业观念许多高职学生存在着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自己受到了高等教育,找工作应该以体面的工作为主,学前教育工作是教师殊的一块,感觉不及一般的中小学教师,因此在就业方面对学前教育的意愿不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期教育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因此,要解决其就业心理问题,就要转变这一观念,树立工作无高低之分,本质是一样的观念,使得高职毕业生形成爱岗敬业的品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因此,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掌握医学生人格特点、规律及其差异,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医学生的了解和认识,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因人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是随着我国高校并轨的完成和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对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校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势必会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大学医学院2001级和2005级本科学生共计60名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该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
采用五级评分制(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由被测学生自行填写,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参照有关标准,本文SCL-90,9个因子中只要有1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1]。
1.3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性别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可看出性别对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11.67%。男生心理障碍率为10%,女生为13.3%。由此可见性别对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表1)。女生与男生相比,在躯体化、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焦虑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表2)。
3讨论
3.1性别与心理健康有研究发现,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问题差异不大,这个结论与有关研究一致[2],但是不同性别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的比较结果提示女生情感比较丰富、细腻而脆弱,情绪波动大。
男女大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由于我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对女生的教育相对于男生更趋于保守,使她们在交友、社会活动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很多的约束,这可能导致女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减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男生要弱一些。
②同时考虑到女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特征,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问题时在心理上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因此,在心理健康方面对女大学生进行特别关注显得特别重要。
3.2不同年级与心理健康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五年级。原因可能是:
①一年级学生刚从父母身旁来到他乡独立生活有一种不适应感。
②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旧生活方式的依恋,难以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③加之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想象中的殿堂式校园与现实的不符打破了他们的浪漫梦幻,就更加滋生了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怀旧情绪和对陌生环境新生事物的紧张情绪,从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3.3来自城镇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通过调查表可以看出,城镇与农村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环境与所受教育存在的差别使其在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都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
①我国目前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农村文化落后,思想闭塞,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简单。
②有的家长教育比较粗暴,不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方向给予必要的关注,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奋斗。
③学生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困惑、矛盾、痛苦等不能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久而养成农村学生敏感、多疑等性格。
④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环境变化大,难以适应。
如人际关系上的自卑情绪,城市大学生高消费和自身经济窘困矛盾下的种种尴尬……,这些情况需教育上的正确引导。
4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工作。医学生是在应试教育下,挤过“独木桥”走进大学校园的。他们中许多人虽然文化素质达到了录取线,但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该说是未达到或是未完全达到“录取线”,特别是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变化的压力和影响[3],易产生心理恐慌,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①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这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全面系统的课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健康状态。②开展团体咨询。对于因子分≥3的部分学生通过分类,把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团体咨询。超级秘书网
对于总均分≥3的少数学生,应主动约请,建立咨询关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2有利于实现护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标准化
在医院网络信息化管理中,护理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管理中的护理信息包括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物品供应、医嘱处理、差错分析、护理排班信息及以各科室护理站应用的最多的护理语言提示系统,语言提示系统可按时语言提示各位在班护士准确地及时地为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还有试行的电子护理交班等等,护理信息化管理后可有效地降低差错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使护理工作标准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也使护理跟上当代飞速发展的脚步,翻开护理工作的新篇章,为护理的内涵增添新的活力。例如常规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可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中护理质量控制栏目输入,图文并茂,使护士达到规范标准化操作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的科技含量,丰富护理理论
在护理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中,有护理教育及科研成果交流栏目,可以学习目前先进的护理理论,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在此护士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和应用新的护理科研成果。在此大力鼓励护士们在护理的学习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实践中学到的新东西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更多的实践,不断提高护士知识水平,与国际、国内先进的护理模式相适应,提高护士的护理本领,例如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都极大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率,从护理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友情链接可以很快地查出诸多的护理期刊,很快捷地查阅文献和网上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提高护理专业的科技含量,丰富了护理理论,真正意义提高了护理内涵。
4有利于拓宽护理领域的横向联系,开阔护理服务的范围
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新闻动态一栏会及时报道国际国内大事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护士能及时了解并与医院其它部门相协调,积极参与全社会的护理服务,如社区的护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扩展了护理内涵范围,再如与医疗上临床路径相适应的临床路径护理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护理内涵范畴;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护理网上会诊,跨科护理服务,解决护理中的疑难问题,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相互联系,请有关护理专家进行实际考查,解决本科内不能解决的疑难护理问题,拓宽了护理服务的范围。
5有利于全面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在护理园地一栏中,设有护士情趣、天使风采、护士吧、文化娱乐、音乐、图片和更多的文化交流,使护士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增加多方面信息交流,调节护士心情,使之放松心身,增强修养的同时使护士达到劳逸结合,保存体力,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就更有利于做好护理工作。自身修养的提高也是提高护理内涵的必备条件。信息时代护士要学习与健康人的信息交流,也要学习与患者的信息交流,如在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出院患者的健康随访、护理科普知识交流等等,在不断的学习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召唤。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的智能结构及必要的护理学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之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能力,为专科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考虑到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懂得必要的常规的医学知识,因此专门设置了《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虽然是选修课但却是一门必选课程。由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相比,专业不同、入学的知识层次不同、学习态度不同等,我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时进行了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护理学》也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着重阐述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重要的护理操作。但由于专业不同,它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管理为主,医学知识为辅,只需一般了解和掌握,而且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达到护生那种熟练掌握的要求。另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不必学习《基础护理学》这门课,对这门课产生心理排斥,不愿学甚至厌学,课堂纪律差。而且卫生部对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也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做出严格的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本人以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的教材为基础,在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班级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改革。
2.教学改革的实施
2.1对教学内容进行挑选删减
首先,节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和见习期间可能遇到的,或需要实践的护理操作,如无菌技术,进行详细地讲解。因为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可防止发生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牢记和掌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在医院工作中比如遇到医生在给病人换药时,就应该知道无菌操作应该避开,不要大声喧哗,不对其咳嗽、打喷嚏。
其次,给学生讲解生命体征的测量(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掌握此类操作不仅在临床上可为病人服务,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为病情的观察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而且在家庭中也可应用。家人或邻居如果是发热或高血压的病人,都可以应用,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护理操作,与学生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也就越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好。
最后,各种注射法在无菌技术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讲解。打针吃药几乎每个学生都经历过,如能自己掌握注射技术,无不是一种好事,学生对此都跃跃欲试,学习积极性很高。当然,在注射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态度要端正,做到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方法的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教学事故。
2.2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
由于教学课时少,总共才16个学时,要完成以上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考虑到学生仍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要少说多练,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为1∶4,课后安排学生多练习,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2.3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在第一次课正式上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一些临床常见的病例,也可以看一些医疗短片,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一门新课程的学习。接着明确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不能认为只是一门选修课思想上就有所放松。
教学方法总体上采用“示教(即教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回示教(即学生进行操作)+学生练习+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理论知识时主要讲授重点知识,在讲解实践操作时操作分步讲解,反复着重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回示教时让下面的同学仔细观看,然后指出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学生分组练习时有两位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之处。学生练习的同时播放操作光盘,帮助学生练习,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多练习,以便能熟练掌握这些操作,从而一次性通过考核。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示教、讨论、技能实践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沉闷和单调的弊端。
3.教学改革的结果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源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以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监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等监测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虽然高校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材在不断修改,但仍侧重于五大卫生内容,而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的改变,传染病逐渐减少,慢性病、身心疾病等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卫生问题。在预防医学教育中,有关人类行为科学方面的知识缺乏;随着预防医学任务的分化,有关卫生管理、经济、法律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
1.2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主动参与少
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灌输式方式,缺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及师生交流。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低下。虽然近年来也强调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汲取知识,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创造性也必然受到影响。
1.3缺乏实践机会,学生动手能力差
传统的预防医学教育也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学校主观上重视不够,有的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缺乏,以及大学不断扩招导致实验实习开出率不足、满足率不高,针对医疗护理实践的训练不足,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因而,实践性内容逐渐减少,学术性和理论性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使得动手能力差。
2预防医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
2.1创建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树立全面开放的教学观,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挑战权威。例如,在讲授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时,有学生就质疑为什么要以无效假设为中心进行检验(即作为原假设),相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本质差别作为备择假设?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不轻易否定的命题作为原假设。如临床比较甲、乙两种护理措施效果时,不能轻易说甲好或乙好,总是先假设甲、乙效果一样无差别(原假设),再作进一步研究(备择假设是否成立)。
2.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
(1)引入预防医学发展史内容。
教师应在授课内容中增加一些经典史料,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发展进程及产生的巨大效益,增强学科兴趣,扩展科学思维,这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
(2)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中学课程对环境及生态平衡已有较为详细的讲授,故对空气以及土壤环境的组成、人和环境的关系等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传染病防治、医源性疾病防治章节中大量内容已在临床护理和基础护理中讲授,故可略讲。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大量新型建筑、装饰材料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室内空气污染等内容。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同内容选择的方法不一样,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只有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掘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中的创新因素,让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利用学习、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和学生讨论生活与生产环境、食品安全与健康等问题。对于教材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讲解,可采用案例导入教学模式,通过回顾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在教师的启发下,指出现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微量凯氏定氮法)的缺陷,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改进检测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对于教材中的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内容,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内部规律,比较不同统计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及结果分析,消除学生学习时的畏难情绪;对于教材中环境污染、食物中毒等内容,则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来集思广益、互相启迪,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达到开拓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3)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开发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课后自学;介绍一些预防医学方面的网站辅助学生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通过在线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提供相关知识的查询(如食物营养成分表、各种统计用表、卫生标准等);指导学生自行制作课件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和主动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
2.3设计相关实验、实习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科研能力
通过前期学习,学生基本掌握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理论知识,为此,应针对专业特点设计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验实习。例如,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糖尿病食谱的制定、常用护理科研方法的应用等。在实验实习过程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设计—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如国内某品牌茶油苯并芘污染事件),自己设计方案,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如何防止食品污染)。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2.4改革考核形式,正确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考试是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多年来预防医学课程考试沿袭单一闭卷笔试模式。我们在注重考核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考核方法进行了必要改革。
(1)开卷考试:着重考查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学生可查阅具体参考资料,促使学生自学。
(2)案例分析报告:考查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预防医学问题,运用卫生学和统计学相关知识来解决。
(3)护理论文:可以体现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另外,对学生学科成绩的评定也作出相应调整,即理论和实践的比例为60∶40,理论考核采取闭卷答题(占60%),实践技能考核为开卷考试,包括案例分析报告(占20%)和护理论文(占20%),共占40%。这样,既增加了应用能力考核,又能发挥学生潜能,避免了传统考核形式弊端,深受学生欢迎。
1.1巡视作业标准化通信设施的日常巡视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可以在巡视的过程当中找出问题,而且在常年的巡视工作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如果按照专业精细化管理和现场作业标准化的要求相比的话,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巡视的内容相对简单,取得的效果也很低,安全措施方面不是特别的到位。为了更好的开展通信设施巡视工作,推动通信的精细化发展,我国开展了通信厂站和通信线路巡视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编制和完善,完善的是安全预控措施,也进一步的明确了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根据现场的作业对象,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的实现了现场作业工作任务清晰、作业程序清晰,安全责任清楚,也确保了工作人员思想到位、措施到位,真正的实现了安全生产。
1.2验收作业标准化通信工程的验收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它会直接关系到通信设施运行维护的最终质量,由于这些年我国对于通信工程的管理不是特别的规范,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验收标准,使得很多的工程在验收的时候只能够让老工作人员依靠经验来进行验收,这就给通信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改变,使得运行维护和工程的建设进行了有效的分离,而通过与工程施工等部门的合作,也为通信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
1.3检修作业标准化由于通信设备是非常复杂而且种类也是特别多的,通信的专业人员对于设备的熟悉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目前的情况就是图像设备的专业人员对于设备的熟悉程度普遍偏低,缺乏转项的学习,作业人员对作业的程序以及各项安全方面的规则不是特别的熟悉,从而导致作业的最终质量不好,同时也会给运行设备带来一定的安全方面的隐患。
2.开展基础性工作
2.1运行分析制度化为了更好的加强通信系统运行的管理,我国对通信系统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的内容和形式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规定会定期的召开运行分析会,对通信的信息网等系统进行运行情况的分析,通过对出现失误的分析,找出通信系统的弱点,针对这一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对在巡视当中出现的弱点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上诉的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也进一步的解决了通信设备运行维护当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加强了个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从而保证了整个通信网的安全。
2.2经常进行基础性的普查我们可以根据设施的巡检计划,每年对通信设施的基础性资料进行一次整合,结合通信厂站设备的巡检工作,及时有效的对配线系统进行清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确保配线资料的准确性。通过对通信设施基础资料的整合,能够积累大量的数据,也能够有效的确保现场设备和运行资料的一致,只有准确的掌握运行设备的真实情况,才能够为通信设施的维护和改造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史先焘,徐军.PLC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顾培梁《一体化教学》职业教育2003.2.
[5]姚少怀,梁瑞升.对基于理解意义上的中职生管理策略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3):14-16.
[6]龙少华.中职生的多样性特征及其管理建议[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8.
[7]杨兆凤.高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与实施[J].才智,2013,(31):180-181.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体验式教学的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产品,2009(15).
[2]王珍.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海峡科学,2008(2).
[3]刘永旭,邹伟全,林燕.如何依托工学结学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J].科教兴报-教育科研,2010(9).
[4]方展画.创新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5]张玉臣.职业教学改革的技术探讨[J].中国职业教育,2014(6).
[6]黄新平.创新教育研究问题论述[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4.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成玉亭.试论探究性学习在汽修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6(12)
[2]黄宝发.探析中职汽修专业的实践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
[3]黄泽锋.浅谈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
2.学生的准备(1)课前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的课程,布置学生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学习,给学生发放《职业素养》手册。(2)提前分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中心,用多种方式分组。比如报数的方式,数相同数的人分到一个组、以宿舍为单位等。选取组长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生日大小、年龄大小、姓笔画数多少等等。这样的分组带有趣味性,随机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成为组长,给他们树立自信心。(3)确立课前播报的顺序。有很多种的方式来确立顺序:可以按学号,可以打乱顺序,可以让大家报名,谁先谁后……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自信心的程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3.教材学材的准备已经组织老师根据本学院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编写符合自己学院实际情况的教材学材。教材学材的运用要与时俱进,每一级的学生、同一级的每个班级面临情况不同,都要求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二、课堂
课堂教学是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做法。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用体验式课堂、参与式课堂这些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汲取知识。
1.课前播报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顺序和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课前播报。自己布置课堂、搜索查阅资料、制作播报的PPT、上交的材料等等都按照一个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来要求自己。这个过程,让学生们学习了团队合作、求助、查阅、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2.校内仿真性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已经建立大学生技能训练中心,在六楼建设了与真实工作环境有机联系的、开放性的校内仿真性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们可以在上课时模拟真实公司,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各种实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种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等等,使学生学做结合。
3.分组的知识讲授分组后,根据抓阄得到的教学项目,每个成员各司其职,把教案、教学PPT、作业设计、实践课要求等等在多媒体教室汇报,每组留音像资料等成果,留待展示。
一、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每年春季或年底,各路新闻媒体到大学招募新闻采编人员,大量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淘汰,败给法律、经济、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正渐渐背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来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①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基本技能从哪里来?他们的后劲在哪里?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她立足于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技艺和形式中,更植根于肥沃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土壤里,而要让新闻传媒专业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进行通识教育则是必由之路。正如武汉大学知名学者郭齐勇教授所言:“大学就是大学,不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博而且雅),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学训练,走上社会,后劲与潜力较大,可适应面较宽。”②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由人文教育发展而来。通识的“通”是指“融会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③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倡学习西学,中西兼融。他把“中学”(中国固有之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体”,即作为基础和根本;把“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作为“用”,即作为实务、实用之学。其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关系亦如同“体”和“用”的关系,即通识教育是新闻传媒专业的基础和源头活水,是为“体”,新闻传媒专业则为“用”,即职业实用、工具技艺之学,是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基。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变革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培育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二、怎样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1、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
全球化首先向中国新闻传媒教育提出的挑战,就是培养目标的挑战――迫切需要新闻教育加紧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新闻传媒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合理,层次欠清晰。我们认为,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实力和特色,在培养目标上不必求“一律”,更没必要一哄而上,盲目拔高。但是,对于处于“第一世界”(新闻学科基础良好的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传媒学院,如人大、复旦、北大、清华等,宜以《2005北京共识》为参照系,强调通识教育,偏重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如培养专家学者型、经营管理型和媒介融合型、传媒策划型人才。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比较合理。对于处于“第二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如上海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宜结合本校特色,以通识教育为基座,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性人才;至于其他新成立的“第三世界”非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院系,宜培养专业型(如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技术型、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对于有博士点、硕士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中应有级差,至少有高端、中端和实用的区别。
2、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新闻传媒教育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队伍,“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的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④具体而言,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或有效果。一是引进和培养通识教育课教师;二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以名师的学术力量带动、提升现有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吸纳新鲜血液,从国内外引进科研水平高的高层次教师人才;四是从国内外引进有科研潜力、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硕士、博士、博士后或其他青年教师人才。五是学院派教师与社会业界师资的互动。目前,国内一些新闻或传播学院积极谋求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打破人事管理对师资的限制,引进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师潜质的人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年拥有全职教师40人,来自媒介的兼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占31.03%。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院系教师与媒体轮换,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课程以新闻传媒理论、新闻传媒实务和新闻传播史( 含外国新闻史)三分法的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政治理论课为骨干的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过于强调新闻传媒专业自身,基本属于在新闻言新闻的课程架构。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忽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课程比例结构;二是设置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三是课程设置的内部构成――以“经典原著课程”为主导;四是新闻传媒专业课程的优化。
4、“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教学的传统与变化
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改变,改变概论(原理)+通史(专史)的泛通识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讨论古今中外的原著经典(尤其是元典)为主导的“核心课程”模式。在通识课的设置上,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这些的通识课程居主导地位,不直接让学生读中西方文明史上和各自学科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通史”的泛通识模式,是以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经典原著为“议程设置”(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名词)的。事实上,概论、通论、原理、通史等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嚼过的馒头,是转述的二手材料,以此来填鸭式地喂养学生,会使学生养成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思想的原创力,容易人云亦云。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著作作为大学的共同核心课程,深入挖掘其精粹和核心价值,并以深度阅读和讨论、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例如中华元典“四书”“五经”,“前四史”、四大名著等。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像马列经典著作《资本论》(选读)、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拉里・A・萨默瓦等的《跨文化传播》,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通史》,等等。在新闻传媒通识课设置中,选读、导读这些经典原著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要让新闻传媒院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原创力,最好到中西方文明经典和新闻传播学经典原著中去寻找。
5、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变革必然引起优化教学方式的连锁反应。目前,我国诸多大学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由于受大学扩招、专业设置蜂拥而上(比如新闻传媒专业就很典型)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人满为患,几十人、一两百人上大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给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变革。比如,在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些几周的短期课程或假期课程;在课堂规模上,采取大班化小、小班讨论课、互动教学的模式,以小而精的方式来替代目前单一的大而长、蜂拥而上的选课和授课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
新闻与传播院系在校学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奠定较为扎实的新闻和传播理论基础,又要动手动脚,培养采访、写作、编辑及其他实际操作能力。惟此,才能学以致用。然而,当前新闻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在于,我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理论“腿长”、实践“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满肚子理论知识,却因为缺乏实践的环节,不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便显得颇为重要。为此,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共建教学平台,学院与业界互动;二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训练;三是创办校园媒体,打造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2.
②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