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08:29: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体育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综合性、全面性的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高低进行反应,而学位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准高低进行衡量的重要载体与指标。而要想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保障,就要从源头环节进行强化,保证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监督严格性,并详细的进行评审与答辩。并且还要针对论文的开题、初检、答辩等多个不同环节建立起管理制度。促使论文的形成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管理,极大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哈工体育大学就是利用校外教授进行答辩外审的方式,来确认本专业的论文是否能够报送,在通过之后,还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委员会评审通过,最后再由学校的学术委员进行审批。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则是由校内外的教授来担任评委,利用预开题与预答辩的形式做好准备后,再执行正式答辩。除此之外,哈工体育大学对论文的检测标准,也严格要求在10%以内。只有真正的严格标准,才能够防止不端学术行为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树立好风气。
1.2强化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首先,对教学进行实践训练,哈工体育大学针对体育学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便是体育师资,那么教学的能力便成为了培养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想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保证实践能力持续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让研究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其明白教师这一角色的责任。经过学习后的第二阶段,就可以在引导下为本科学生进行5-7周左右的教学实践,但要保证以教学进度为前提来备课,通过教案为大纲来上课,研究生的教师则要对全过程加以指导,这一环节的成绩最终要记录学习档案之中;第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为4-6周的时间,通常在第三、第四学期展开。社会时间活动必须要写实践报告,并交予学院备案,记录学分;第三,实践竞赛。组织完成1-2项校内外的相关工作,学院教师担任裁判,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第四,每个研究生必须每学期参加讲座与学术报告,至少2次,在学生毕业之前,参加校内外体育部报告会的次数不低于2次,并提交相应的学术学习手册,由导师审查签字,记录学分。
2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问题
2.1.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哈工体育大学中的体育学教导教师多数是本科教师,多数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资格与能力参加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导致教师自身教学压力大,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中。而具备能力的教师则压力更大,不仅要负责课程,还要负责实践、论文等工作。
2.1.2招生持续性问题
哈工体育大学近几年呈现出的研究生招生分数较高,始终没有降低,并且与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形成的结果便是报告人数越来越少。
2.1.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
2.2针对体育教育改革所需采取的解决措施
2.2.1强化师资团
队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
2.2.2提高招生持续性
必须要针对师资力量团队进行扩充,并且采取评职考核的政策来鼓励教师,每年引进优秀的教师以及师资团队,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持续为体育学研究教育团队提供支持。
2.2.3科学设置
课程科目学科想要发展,首先学生源就必须要充足,所以,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问题,需要利用招生政策加以支持,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即便是区别对待也要以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情况下,来降低分数,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实现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的方式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和规划教学内容,逐渐摒弃和改进竞技文化和传统文化中不和谐因素,实现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甄别,不断以现展观武装自己,丰富现代体育教育内涵,实现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教师要以学生特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保持体育教学结构的多变性和稳定性,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模式和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教学结构的完整、教学层次的分明和重点的突出,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结构美,实现现代体育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确保体育教育中渗透进文化内涵。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科学设置体育文化教育内容和时间,定期开展室外教育和室内教育,实现体育教学和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涵,关注学生,实现学生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在开展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将调节、休闲、创造和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交流和影片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协调好体育教学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注重文化和体育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体育文化意识,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3.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要将文化教育更好地渗透进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实现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后,才能更好地以身作则,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给学生积极的人文教育。
2备好理论课
并上好理论课每个学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理论课,可以安排在下雨天气的室内课堂进行,有些班级下雨天气碰不到体育课,可以把正常的体育课安排到室内进行,这在学期教学计划中都要体现出来。理论课很重要,尽管在整个课时数中占的比例不高,但是体育理论课对于提高教师的体育理论功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学生也需要理论课,他们需要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道自己在实践课上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可以锻炼到身体的什么地方等等。同时,理论课的高质量对实践课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理论课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单纯的理论课;②室内的徒手体操教学;③室内身体素质练习与考评教学;④主教材的教学;⑤室内的游戏课教学;⑥各种室内体育理论考评(如讨论,互评等)。
3体育课的风格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
男老师有男老师的风格,女老师有女老师的风格,或阳刚,或阴柔。每种风格处理得当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必刻意地选用哪一种。比如:如果面对的是小学生,很多男老师就感觉女老师那种“柔”风格比较合适;高年级学生的话,男老师的风格就比较合适。坦白的说,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有时拿捏不好分寸的话,反而让学生感觉有点不知所为,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体育老师的风格集中体现在关心学生之中,这也是教育之本,这不是套话,若不体现在关爱学生之中,我想学生是不爱也不接受你的这种风格的,最终使你的体育课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刚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要不断尝试自己的教学风格,并总结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而慢慢使之固定下来且使之不断完善,最终做到对待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4严格课堂纪律
前面我们说过,男老师有男老师的风格,女老师也有女老师的风格,但是,无论是哪种风格,前提都是要保证课堂的纪律。因为严明的课堂纪律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体育课安全的重要保障。
社会体育
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厂矿、企业、事业、机关的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按区域特征分有:城市体育、乡镇体育、农村体育;按年龄分有:婴幼儿体育、儿童少年体育、青年体育、中年体育和老年体育;按性别分有:女子体育、男子体育;按职业分有: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按健康状况分有:正常人体育、残障人体育;按活动场所分有: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企业体育等。
休闲体育
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特点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动性等。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民族体育
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显着民俗特点,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往往以其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瑰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情趣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道德风尚和,是各民族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具有传统性、集会性、节庆性、游艺性、风俗性、表演性等特点。
民间体育
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性的身体锻炼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娱自乐,多数项目不受时间、地点、器材的限制。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民俗性、游戏性、表演性、节庆性的特点。
城市体育
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开展以健身、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其主要作用是有助于市民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在我国,城市体育正向社会化、社区化、家庭化、设施配套化、活动内容多样化和高档化方向发展。
农村体育
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农村开展以健康、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主要特点是:活动项目多样化、乡土化,活动时间农闲化,活动形式分散化。
乡镇体育
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在乡镇开展以健康、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在我国,主要作用是以其辐射作用促使农村体育网络化,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婴幼儿体育
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对出生1个月至学龄前的婴幼儿进行的身体锻炼活动。目的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机能协调发展和身心和谐,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基本活动能力。要选择适合婴幼儿生理条件的各种户外活动,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等各种自然因素;对活动场地、服装、设备。器材和项目等的安排要以安全、卫生为原则;合理掌握活动的生理负荷,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教法手段要生动活泼、有趣、多样化,活动组织游戏化。
儿童少年体育
初中的升中考就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大目标,面对升学的压力,我们并不能到了初三要毕业的时候才去强化训练,这样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体力和身心上承受不了,导致对体育完全失去兴趣,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在初一的时候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把升中考的体育项目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早早明白这就是要考试的东西。比如200米短跑,中考必考科目,而且新课标就有明确要求,起跑方式、怎样呼吸、动作要领等都有要求和指导。我们除了平时加强掌握动作技术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短跑比赛,田径运动会等,这样既普及了短跑,又突出运动能力好的同学,激发学生的潜力,以点带面,短跑这个项目就能得到全面提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锻炼任务。
2.多管齐下的教学方法
(1)鼓励法。在我们日常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第一要素,因为如果学生不够主动,教了也是白教,那还不如给他们自己玩。只有在平时多了解了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多加以表扬,多肯定和承认他们,这样对学生也是一种良性刺激。学生有信心了,上课的兴趣也就来了,那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就没有什么问题了。(2)游戏法。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和游戏结合起来,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我想,学生对于“玩”来说,就是发挥他们的天性,这样加强游戏的趣味性,也增加了体育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得到了锻炼,也加强了情操的陶冶。体育教学的游戏化,直接推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玩”到了,又得到了锻炼,不知不觉就完成教学任务。
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喜欢体育课并非是体育教师教学好于其他科目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体育自身得到健身娱乐功能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但目前学校体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体育教师存在言语粗暴、过于严厉甚至要求苛刻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缺少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当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所教的动作技术时,教师就会觉得是因为学生太笨,得出朽木不可雕的结论,然后大发脾气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与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背离的。另外,当前体育教学还存在机械式的教学,为了教授技术动作而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灌输,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感觉越来越无聊,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反对长期以来被中外教育领域看作是现代课程“圣经”的泰勒式的“机械课程论”,这种机械教育视学生为机器,把教育作为一个机械的过程。即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好已坏仅仅是凭借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多少来评判,而容易忽视额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在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审视下显得机械、简单、刻板、僵硬的特点。学校体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其次,还存在强迫式体育运动情况,参与体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内心的情趣所致,而是一种强迫,家长强迫孩子运动、老师强迫学生运动。体育运动变成了学生负担,体育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恰恰相反是无休止的烦躁与痛苦,这样的一种被迫运动状态如何能使身心得到锻炼,最多也不过是及格万岁罢了,“其结果是学习对学生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苦役;不是灵性的滋养,而是精神的荒芜”正如美国教育家卡伯莱早在1916年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工厂,学生在其中作为原材料将被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各式各样的需求。后现代教育思维认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不是机器,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
学习、考试都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活出生命,活出尊严,活得快乐,活得舒展;而不是活得机械,活得萎缩,活得憋屈,活得痛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是把学生引向‘活’路,而不是用无生命的知识积压他们本来存有的创造空间,把他们逼上死路。”
2.后现代教育观点给学校体育的启示
2.1体育课应重视身心合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应懂得视学生的身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对分裂学生的身心。我们面前的学生不是身心分离的,而是身心一体的,他们是“整合成一体的人的存在。”因此,整合教育强调对学生身体的重视,强调学生身心愉悦对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身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怀特海看来,“当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级的学生在那儿高兴。
2.2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与感受
运动应该是一种宣泄,一种释放,或者说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能够体会这种参与的良好感受要比学生被迫的学到一点点技能要重要的多。在我看来,参与的热情和感受的获得要比技能本身重要,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学习,但是在课程结束不久,由于疏于练习和缺少参与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就会迅速的忘掉学习过的动作技术,而当时获得的感受是很久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校、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
无论是从远古到现代还是从国内到国外,体育与文学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在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发展。但是,近年来体育文学才以独立形式出现,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体育文学的起步时间更晚,各方面的探究依然处于萌芽阶段,有关体育文学方面的形式、内容、媒介、传播等都还不成熟与完善,相关的学者、作家以及广大民众等对体育文学的发展观念还相对薄弱。常言道,意识是实际行动的先导,薄弱的思想观念必然会成为体育文学发展的瓶颈。
(二)体育文学的交流平台不够发达
由于体育与文学分别归属不同的学科门类,无论是研究目标还是内容、属性等都相差甚远,因此,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针对体育与文学的交流平台也少之又少。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到位,必然会影响体育文学的发展,因为体育文学的壮大离不开体育与文学这两门学科中的任何一科,更离不开两者之间的融会贯通。但长期以来,文学发展文学、体育发展体育的这种割裂的文化发展状态,使得体育与文学几乎成为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两者间的封闭性发展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体育文学的健康发展。
(三)体育文学保障制度的缺失
缺乏有效制度保障的体育文学一定不会科学、健康地发展。体育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若想取得长足进步就离不开制度体系方面的维护与保障。但是,当前我国的社会大环境,并未构建起体育文学领域的专门保障制度与体系,例如,当前市场上的各种报纸杂志数不胜数,专门性的体育文学报纸杂志却十分罕见,同时,针对体育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著作权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依然不健全。保障制度是确保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体育文学保障体制的缺失一定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体育文学的发展。
二、体育与文学学科交叉视角下的体育文学发展路径
(一)树立体育文学创作理念
体育运动是开展体育文学创作的基础。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主要是以体育训练为核心。而随着现代化体育文学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体育教育应该逐步改变与突破传统的单一体育训练教育模式,科学合理地融入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即促进体育与文学学科的交叉发展,扭转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文学发展意识,推动全体民众的体育文学观念,营造良好的、积极的体育文学发展环境。体育文学在意识观念强烈的社会大环境中发展,必然会更加健康、快速地成长,这为壮大我国体育文化事业、强健国民的身体以及升华思想情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体育文学创作力度
文学界的工作者,尤其是作家在创作多种形式的文学题材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关注体育文学作品的开发与创作,因为一直以来体育文学类的作品数量屈指可数,因此,只有广大作家及文学工作者更加积极主动地挖掘体育方面的素材,才能撰写出更多的优秀体育文学作品。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大力支持作家组建专门的文学创作协会,促进彼此间的体育与文学方面的知识切磋,从而创作出更好更多的高质量体育文学作品。另外,还可以为体育文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鼓励将经典的体育文学作品制作成影视作品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推广,扩大体育文学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文学的规模化发展。
(三)构建多样化的体育文学平台
积极创建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平台,推动体育与文学的融合性发展是当前也是今后体育文学的必然发展方向。随着国际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国民对各种各样体育运动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当然,广大文学家也不例外,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了体育文学方面。因此,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拓展体育与文学之间的高效融合,搭建多样化的沟通平台是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促进两者间的多渠道交流,提升体育文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例如,国家相关部分可以牵头成立专门的体育文学创作机构,社会团体也可以自发组织一些定期性的沙龙活动,体育领域的学者与文学作家也可以携手创设大型的座谈会等,总之,尽量多渠道的体育文学交流平台对带动体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意义。
体育俱乐部起源于欧洲,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化工业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高校体育俱乐部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在我国高校体育中,到现在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可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且褒贬不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学校体育界争论较大。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研法,对部分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河**学院体育教学实际,提出构建单项体育俱乐部新的改革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体育俱乐部管理、运行、评价。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河**学院2006级学生发放体育兴趣与体育基础调查问卷1000份。问卷回收率92.61%,有效问卷85.80%。
2.文献资料法。查阅我国体育类刊物、杂志和网上查询有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文献资料近百篇。
3.访问调查法。2006年10月全国高校体育研究会(深圳大学召开),对部分专家、学者调研了有关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情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和运作中的主要问题
1.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
课外体育俱乐部发起的最早,它以延伸和补充体育课教学、拓宽学校体育的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行为为主要目标。它的组织形式是由学校提供体育场地、器械,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活动,完全由学生自愿参加俱乐部的活动,除运动训练俱乐部外,由学生管理,实行有偿收费管理。
课内体育俱乐部是随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而诞生的,以人本主义为教育理念,以构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为目标。课内俱乐部基本上采用“3自主”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从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出发而提出的,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社会能力为目标。它是以专项课、俱乐部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其评价也是课内与课外各占不同的百分比。
2.高校体育俱乐部运作中的主要问题。
(1)不利于学生管理。文献调研显示,体育俱乐部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参加者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和时间,结果有的时间段学习人数较少,缺乏学习活动气氛;有的时间段学生人数又相对集中,多时可达到百人,造成有的学生没有活动的场所,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无法掌握,学生逃课、冒名顶替上课、替考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是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不具备实施这种松散管理的素质;有的学生体育基础较差,对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习、喜欢什么项目、这个项目的健身价值不了解。
(2)场地设施不足。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思想指导下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距离保障体育俱乐部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除篮球、排球、足球项目基本能保证教学外,其它项目的教学难以得到保证,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拳击、散打、体育舞蹈等尤为突出。分析发现:高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与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不成比例;高校体育改革过于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脱离了学校实际情况。
(3)影响教学效果。宁波大学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结果显示:教师比较喜欢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俱乐部的指导工作轻松。学生多数满意,因为俱乐部新颖、自由,但普遍认为“得到了锻炼,几乎没学到什么”。“3自主”教学模式规定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造成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多选择室内、轻松、没有对抗的项目和耐力练习,其结果影响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体能素质的提高;由于随时更换学习内容,学生没有系统掌握一、两个体育项目。
(二)单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
1.单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单项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具体表现。它的教学特点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学习主体的多层次性、教学时间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需求性、学习效果的行为性。它的管理特点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学生自愿与学校要求相结合。它的职责范围有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教授专项技术、技能,组建校、系级代表队,组织学生活动,承办校内、外比赛。
2.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成立。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其次要考虑学校可供俱乐部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器械和教师;第三要结合体育课所开专项项目。河**学院学生体育兴趣调查结果是:乒乓球(81.33%)、篮球(74.86%)、健美操(69.14%·)、交际舞(62.55%)、武术(53.21%)、足球(48.74%)、网球(45.32%)、街舞(44.67%)、轮滑(42.71%)、拳击(40.33%)、排球(39.87%)、形体健美(36.81%)、体育保健(25.97%)、瑜珈(22.93%)、田径(3.4%)。河**学院现有篮球场l4个、排球场lO个、足球场2个、网球场2个、乒乓球室3个、室内健身房3个,有足够的体育活动空场供轮滑、街舞、武术、健美操等项目进行活动。体育系在册体育教师41人,外聘教师l2人;有34人能担任3个以上项目的指导,有5人能担任2个项目的指导,有2人能担任1个项目的指导。目前河**学院共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轮滑、散打、交谊舞、体育保健等专项课。为此,河**学院应成立3大类l4个单项体育俱乐部(见图1)。
3.单项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体制。单项体育俱乐部管理是保障体育俱乐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现代管理科学认为,任何事物的管理都应该以系统原理为基础,人本原理为核心,效益原理为目标,三者有机结合贯穿管理过程始终。因此,单项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把管理人员的组建和分工、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效果,统一到俱乐部的评价和奖惩机制上来,形成一套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
各级管理部门职能如下:
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对“河**学院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成立与实施”进行可行性论证,监督实施。
教务处:负责建立学生信息库,安排学生网上选择单项体育俱乐部,大三、四学生成绩存档。
体育系:负责审批和监督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场馆使用时间,安排指导教师。
学生处、团委:协调学生会与俱乐部活动计划,与俱乐部协办各种竞赛、表演活动。
公体教研室:负责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成立体育俱乐部总会;培训各单项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员;检查单项俱乐部活动情况;参与对会员的考核,收集各俱乐部活动记录、考核结果。
体育俱乐部总会:负责组建单项体育俱乐部制定各单项俱乐部章程,制定体育俱乐部活动计划;定期检查各计划实施情况;参与对会员的考核。
单项体育俱乐部:负责制定本俱乐部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内容,检查会员活动情况,收集会员意见,并向总会提出改革建议;登统俱乐部会员的出勤情况,做到每天有记录,每月有统计,每学期将统计结果上报公体教研室和体育俱乐部总会;组织会员进行考核,上报考核结果。
4.单项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自身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既有共性的相似,又有个体的差异。因此,每个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区别,既要符合各类俱乐部和项目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体育基础,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都有所收获。通过对河**学院学生体育基础进行调查和对上述3类体育项目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出各类俱乐部主要教学内容(见图3)。
5.单项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单项体育俱乐部组织方法应按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所指出的“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在总结我国高校实施俱乐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学院实际情况创新构建“3规定”与“3自主”的教学形式,规定是在学校基本条件许可的基础上制定的,自主是在规定前提下的自主。
“3规定”是根据学院教学安排规定俱乐部活动时间范围(周一至周五课外活动时间、周五、周六晚上);规定单项俱乐部范围(上述13个单项俱乐部);规定每人每学期参加1个俱乐部,大一、大二有体育课的学生,选择课上所选项目。
“3自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自主选择某个单项俱乐部,选择该俱乐部的某个级别,选择参加俱乐部的学习时间。
每个单项俱乐部均采用分类教学方法,按会员的专项基础水平、所需知识、活动方式、所达目的,分成2—3个类型,分别安排活动时间。每个俱乐部的各类型均采用教师指导、学生骨干辅导、自由学习3个步骤。
6.单项体育俱乐部会员成绩评价体系。考试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检查学生学习和俱乐部管理的一种手段。单项体育俱乐部成绩评定应包括:专项提高幅度、学习态度、出勤次数等3个方面(见图5)。为了避免考试的随意性和人情因素,各单项俱乐部成立考核小组(指导教师、体育骨干、俱乐部管理人员),分别对该项俱乐部会员的专项提高幅度和学习态度进行考核。由各俱乐部管理人员根据会员实际出勤状况客观地对出勤次数进行量化评价。大一、大二学生专项部分的考试,随课堂教学进行,学习态度、出勤次数按实际情况另加3—5分;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其成绩达到良好以上者按选修课要求算作学分。
群众体育的管理
是指群众体育的管理者遵循群众体育的发展规律,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供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对群众体育工作进行组织、宣传、计划、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群众体育工作计划
是针对有组织的群众体育而言的。它是管理者对未来的群众体育工作进行的安排和部署。在制定群众体育工作计划时,既要确定未来群众体育的目标,也要具体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因此,在群众体育管理活动中,计划既是对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目标的展望,又是通往群众体育发展目标的桥梁。
身体锻炼的原则
是人们长期身体锻炼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是身体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身体锻炼参加者在锻炼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身体锻炼原则应贯穿到身体锻炼的全过程,指导身体锻炼过程的各个方面。
自觉积极性原则
是指身体锻炼参加者在充分理解身体锻炼的目的、意义的基础上,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是指在身体锻炼中,要根据锻炼者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既能使身体产生一定的疲劳,又能承受,并能与休息合理地交替。
持续不间断原则
是指锻炼者按预定的锻炼计划,持之以恒,不间断地从事身体锻炼。
针对性原则
是指在身体锻炼过程中,根据锻炼者的个人特点以及季节、地域等客观条件,合理地确定锻炼内容、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使之符合实际需要。
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是指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锻炼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锻炼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身体锻炼,提高锻炼者心理状态的适应能力,在身体锻炼中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心理训练手段,还可改善注意强度,克服情绪紧张等心理障碍,提高具体的心理素质。
健身运动
指为强身健体而从事的身体锻炼。通过锻炼,增强锻炼者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健身运动可根据个人特点和爱好选用锻炼内容,既可采用竞技运动项目,也可采用日常生活中有锻炼价值的动作。
健美运动
指在健身的基础上,为增加身体美感而进行的锻炼。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体形和姿态。
医疗体育
又称康复体育,指病患者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医疗体育的内容,即根据疾病性质相应采取的手段。一般采用动作轻缓、运动负荷较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按摩、保健操等。为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疗程而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在医生指导下,按运动处方进行定量锻炼。
矫正体育
指某些人为了弥补身体缺陷或克服功能而进行的身体锻炼。练习内容,应针对身体的特殊性专门安排,如轻度驼背可做脊柱弯曲矫正操,近视眼可通过眼保健操适当恢复视力或控制近视加深。
娱乐体育
指为了丰富生活、调节精神、欢度闲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娱乐体育以消遣、娱乐为目的,内容选择以个人爱好为前提,如游戏、球类活动、郊游、钓鱼、打猎、登高等。
防卫体育
指为提高防身和应变能力而进行的身体锻炼。这种锻炼既可强身,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如摔跤、拳术、擒拿、攀登、爬越以及各种灵敏性、自我保护性的专门练习。
重复锻炼法
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论文。
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学生直捂着眼睛,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背对风站,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
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支撑跳跃山羊时,有位女生总是不敢起跳,急得直哭。她一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她,进行耐心讲解,并专门给她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帮她练习了几次,这位女同学果然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她也开心地笑了。
另外,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我错了,谷老师,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