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23:14: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B84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这就是“无病即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见解,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提出来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离开心理健康教育精神文明将失掉灵魂,健康的身心是一切的保证。作为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小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在迅速发展、剧烈变化着。他们生理、心理的健全发展更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仅仅具有知识与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可以说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为目的的实践课程。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活动内容,并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心理辅导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教育活动谈几点认识。
1、与学生真诚沟通,让学生真情投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内容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讲出心中所想,走进学生心灵,产生心理辅导的教育效果。
小学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要有积极的情绪感染力。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用自己的心发现孩子的心,精心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渴望解决的问题,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引起共鸣,引发大家的话题。在开学的第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课,我设计了一个“填写个人小档案”的活动,让小朋友根据问题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个人小档案:“我的姓名,我的样子,我的喜好,我的优点,我的不足,我认为老师和同学们是怎么看我的,我的愿望……”通过这一步步活动让学生从外貌、喜好、优缺点、他人的评价等方面来比较全面地认识自我。在活动中,我面带笑容,倾情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体会到我的真挚感情。
2、心灵体验,使学生感悟升华
心理辅导活动课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称为活动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是活动课顺利进行的保证。活动的设计提倡用创设问题情境、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小调查、小测验等各种活动辅助辅导,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获得心理感悟,通过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活动课,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内涵应延伸课外。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多变的情绪》为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情绪”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很难理解的,所以老师不谈什么是情绪,而是先问:人有哪些情绪表现?小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激动、愉快、愤怒、轻松、惊讶、恐惧……然后老师通过游戏让几位同学即兴表演,其他同学猜测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然后通过模拟几个典型情景,如爸爸妈妈吵架时,孩子害怕的样子;考试没考好时,情绪低落的样子。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情绪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老师抛出问题:当我们心情不好时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了几条克服消极情绪的常见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寻找朋友倾诉等整节课丝毫看不见抽象的情绪理论,但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情绪。
3、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设的比较晚,起步较低,我校更是如此。虽然各方面的努力使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谈谈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思考。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学校现在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而不得不放弃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不能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以致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较为盲目,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狭隘化。
因此,学校首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对于已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师,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活动课的评比,鼓励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我们还应关注所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心理状况,加强对教师的辅导,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要求,以上的看法仅是我自己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希望能得到从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和学者的关注和指导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上好学小的心理活动课,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我们将继续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献上我们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第一,重集体互动,轻知识讲授,体现互动性。
互动性包含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成果能够较快地显现,并且很容易被测量和评价,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中,更偏重对学生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教学成果往往是内隐的,其影响往往是细枝末节、润物无声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还有很大局限,如果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在“认识自我”这一主题活动课上,如果教师对小学生讲解“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的概念,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自我,教学效果可能并不会理想。首先,这些概念的掌握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有难度;其次,这些概念的掌握并不会促进小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如果教师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授转换为游戏互动,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有一位教师通过“大风吹”这样的游戏,来促进学生们对自我的探索。“大风吹,吹什么?吹扎小辫的人,吹戴眼镜的人,吹爱笑的人,吹喜欢帮助同学的人……”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身的特征,有效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些集体互动方式,可以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氛围,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锻炼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习得开放、积极、包容的态度,建立积极、和谐、内部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
在一次评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提出了如何在心理活动课中传授知识的方法。她认为,心理活动课中知识的传授,不宜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由教师直接讲授出来,而应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体验、感悟等课堂生成,由教师总结、提炼出来,呈现给学生。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输出心理学相关知识,比直接讲授知识,效果更好。
第二,重动态活动,轻静态思考,体现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让学生在行为上动起来,有肢体活动,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听课经验发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教师的提问总会遭遇一些尴尬的场面,例如,学生的回答太表面化,内容没有深度,答案并不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同时,学生讨论也比较流于形式,要么是各说各的,不会通过分析形成小组意见,要么是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讨论问题上,导致讨论过程并不会促进相互交流、学习与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特征息息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尤其是低年级)应该轻静态思考类活动,讨论类、分享类、思考类的活动应该适度,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动态”活动。
笔者曾经观察过不同类型活动中学生的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游戏类活动的效果最好,学生的参与热情最高,游戏后的讨论也较有深度和内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再突发生成一个小故事,那么其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桃花朵朵开”这个游戏经常被教师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当教师说“桃花朵朵开,桃花几朵开”时,学生根据教师说的数字,自动结对,结对人数超过和不足该数都要受到惩罚。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两个小事件。
第一件事是一个不太受学生欢迎的男生因为找不到结对对象,一把抓住了我。通过这个事件,我引导学生们说出这个孩子的积极品质,如机智、反应快等。
第二件事情是几个小男孩谁都不愿意退出这个群体,导致群体里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惩罚。通过这件事情,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得失与集体荣誉的关系。通过我的引导,在再做此类游戏,出现类似情况时,某些学生的反应是,既然有人注定是结不成对子的,那么他愿意自己成为那个游戏失败的人,而不去影响其他同学的游戏结果。
第三,重行动引导,轻言语指导,体现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自己亲身实际的行动习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指导去习得,即要做起来,而不是告诉他“为什么做,怎么做”。
在一次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在讨论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方法。这些指导对真正促使小学生培养起良好习惯是很有难度的。通过让学生动起来,指导他们真实地去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每次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做数字划消游戏,以趣味游戏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为教育服务,要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服务,落脚点必须是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性、行动性,旨在促进学习的迁移,避免课堂与实际相分离的现象。
为了方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流程与标准,朝阳区推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几个步骤,大致把一节课分为“热身区”“明理区”“实践区”等几个部分,其中“实践区”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计可施。
第四,重氛围营造,轻理性说教,体现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积极的、开放的和包容的,观点是可以碰撞的,思维是可以交流的。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和说教者,而是倾听者和参与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去考察效果。如果用理性说教的方式去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堂课的性质会转变为德育课、班会课或者思品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安全、关爱的氛围,师生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的,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特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曾经听过一堂主题为“感恩父母”的课,课堂的氛围非常沉闷,课程的主旨表达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授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进行案例朗读和讨论、分享。无疑,这堂课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标准。“感恩父母”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主题,需要唤醒学生内心的情绪,唤醒学生对父母辛苦的认知。单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很难深层次地体会父母的辛苦。
也曾听过另一堂主题为“感恩生活”的课,课堂形式比较活泼,学生的活动比较丰富,如用小星星为自己的状态评分,“拍卖健康”活动,观看《黄美廉的故事》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感悟和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等,而不是讲授者、说教者。
除此之外,情感性还体现在活动设置需要正向、积极。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课堂主题是“压力应对”,在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撒谎的形式虚构了一个压力事件,“班主任说本课结束之后进行课堂抽测”。笔者能体会教师的用意,但是构建压力事件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姑且不论“课堂抽测”是否能够构成压力源,这种方式本身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五,重积极引导,轻刻板评判,体现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课堂中的内容要符合心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不能有知识性错误,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关注人格发展、态度、价值观等的课程。其探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是与非”的问题,更多的是澄清学生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心理教师应该秉承客观的态度,不可轻易对学生加以评判,而是在适当的情况下加以积极、正向的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一次关于“如何调节情绪”的课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回答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压力时是如何调节情绪的,学生撩起袖子,指着手臂上的伤疤,说:“觉得有压力的时候,会用小刀划手臂。”在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教师的表情很凝重,几秒之后快速恢复了镇定,询问这位学生是否有其他方式去缓解情绪,比如寻求同学帮助等。同时,追问全班学生,大家是否愿意互相帮助,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把班集体建设成大家心灵的温暖港湾。当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后,这位教师让全班学生喊出了“加油,我们共同面对压力”的口号。此时,课堂的氛围变得异常温馨和谐,大家能够感受到当事同学心中的平静。相反,如果这位老师不够专业,而是批评学生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宣泄情绪,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理论和经验的有机结合,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地用于组织和实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机构改革和课堂教学规律的把握,因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是某种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特定环境中、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表现形式,是这一理论得以发挥实践功能的中介,从而使特定条件下的教学结构和功能得到统一。“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围绕活动展开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将内容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在逐步呈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感悟生活,感受问题情境,然后以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模式,归纳总结,让学生自悟自得,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1.该模式的建立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作为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和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优化情绪品质,增进心理健康。
2.该模式的建立必须依据活动的特点,防止两种倾向。
(1)防止学科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学科课程学的是具有科学性的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是一种“了解—体验(应用)”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好与其相反,是一种“体验—了解”的课程。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形态,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显然也应区别于其他学科。
(2)防止德育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强调接纳和无批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育模式的建立必须重视个人体验,重在沟通、疏导,必须是无滤过认知的,无批评的。
二、模式的实施策略
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学生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通过亲身感悟,以达到实际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它的实施策略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境设定,体验情境,认识自我。
第二阶段:移步换景,感知参与,调适自我。
第三阶段:再现情境,自悟自得,展现自我。
以上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种潜在的活力,这种活力源于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互感,是一种多向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充满兴趣。同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教师只是在必要时加以引导,这种让学生自感、自践、自悟自得的方式当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整个教学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知、情、行的有机结合。
以上三个阶段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也不一定拘泥于这样的顺序,总之,这三个阶段可通过三种基本活动途径来完成:
1.认知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及情绪情感体验,取决于他对情绪的认知反应。如果认知反应积极、正确,那么他的情绪情感体验是积极的,采取的相应行为是积极的;反之,情况则相反。认知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的感知、想像、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活动目标。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故事联想式。教师在活动开始或活动中,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引入故事,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
(2)讨论—澄清式。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争论性问题展开专题讨论或辩论。
2.情境式。通过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1)氛围式。利用录像、录音、电影等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或感受环境之优美、或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
(2)角色—体验式。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活动方式有:
哑剧表演。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场景,要求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
空椅子表演。由一个人表演。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学生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空着,但假设坐着另一个人,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增进学生对对方的了解,改善与对方的交往。
角色互换。与前者相似,但参与的人是两个以上。比如,辅导教师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或角色。
双重扮演。两个学生,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现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现什么,这样表现、重复事实,帮助问题学生清楚认识自己。
(3)游戏式。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通过游戏能使学生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而且在这种团体活动中达到彼此互相信任、经验分享,进一步产生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
3.行为训练式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为。
(1)示范。这是一种借助模拟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辅导教师自己或选择某方面行为优秀的学生作为示范,示范对象在学生中具有权威的形象,学生模仿他们的良好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
(2)奖赏。利用实物如糖果、文具、分数等强化物或语言肯定其某种行为并增强该行为,同时增强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这其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鼓励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奖赏”,当自己某方面经过努力做得不错时,自我鼓掌、喝彩,给自己一个放松机会,奖励自己一个糖果或其他物品也很重要。
(3)惩罚。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这是要慎用的一项活动。但巧妙地运用惩罚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游戏犯规时可罚掉一次参与机会等。
(4)契约。在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确、公正而可信的契约。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何种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几个积分;何种不良的行为表现要扣掉几个 积分;多少积分就可换取何种强化物,或享受某种特权。这份契约使教师明确教育训练的各阶段重点,使学生明确知道训练要达到具体的目标。
在活动中,上述几种活动形式是交叉运用的,并且由此还可组合派生出更多的活动形式。无论哪种活动形式,都在有机地服务于主旨,有助于实现活动目标,且都是通过感受体验,通过感知训练,最后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目的,“感受、感知、感悟”模式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了知、情、行的有机结合。
三、模式的特点
1.对象的全体性和个别性
整个活动模式的设计和过程都是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面对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和特殊发展,既不能使个别差异消失在全体之中,也不能只注重个别而放弃全体。它要求教师要有“同感性的理解”、“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等一般操作原则,设身处地以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积极引导他们互相倾听,分享和思考不同的意见。
2.学生的主体性
在活动目标的确立、设计及实施中均可由学生参与,教师把学生摆在活动的主体地位。当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时,学生在活动中才能积极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形式的活动性
“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不同于纯知识传授课型,而是将知识融于活动中,并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学生在活动中,能不断接收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馈,他要考虑如何作出反应,这就使其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伴随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在情感上会有愉悦的体验,参与自主意识将提高,使活动变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综观心理学各理论学派对健康人格的研究和描述,我们发现人格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共同特征包括:
1.情绪的成熟度。健康人格者能忍受生活的挫折,能面对现实,保证冷静和自信。
2.道德感。道德的自律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并使人获得幸福感。
3.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人能准确、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清楚地认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4.乐于接受新的经验和挑战。心理健康的人强调增加紧张的重要性,而不贪图安静和稳定,富有创造性。
5.独立性和自主性。心理健康的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把握自己而不受他人支配。
6.有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一种强烈的沉醉于事业的喜悦状态,处于这种情绪之中,人会体验到强烈的自信心和力量。
7.人际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人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和睦相处。
在我们经历的两次团辅活动中已经在这七个方面得到了训练。如何利用团辅的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呢?我做了一些思考。
一、强化环境育人,营造教育气氛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从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入手,努力为广大师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
(一)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教育观念、心理素质和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二)倡导校园文明,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能影响和改变人,它能使人振奋,也能使人颓废。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的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浓的人际关系,浓浓的学习气氛,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校园环境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用环境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在良好的班风的创建中,通过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班里都感到愉快、温暖,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为有我而快乐,集体为我而光荣”的心理体验。
(三)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科学的教养态度都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发现,有些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缺少沟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障碍。教师要与家长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参加团辅活动,通过交流与碰撞,使孩子理解父母,父母重新认识孩子,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强化活动育人,提高学生素质
落实学科渗透,建立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在心理活动课上进行,它可以随时渗透在我们的每一个学科教学中。在课题组中,已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五个学科开始尝试在本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团辅理念的研究,并有相应的课堂调查问卷,学生跟踪等干预手段。
三、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班会
团体心理辅导班会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以班会为载体,通过团体交互作用,运用心理剧等形式,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创设活动情境,突出内心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行为的科学而全面的教育,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要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景中的实践体验。因此,我校通过学生训练营,运用多种层次的心理拓展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心体验,从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做”与“学”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升华,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
(二)建立心理档案,讲求教育实效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随时观测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学会排除烦恼,学会自主愉快地学习与生活。
(三)加强心理咨询,建立沟通渠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品德形成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标志。许多实践充分证明,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巧妙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不但能促进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参与数学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我认为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学教师严谨而不失民主的阳光行动,给学生营造了适宜A心理环境
教师在小学生眼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教师每天都与学生在一起,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其言谈举止、做事方法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小学生。数学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民主的工作作风,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这样的数学教师往往情绪稳定,沉稳大方,课堂上、活动中以亲切的眼神关注学生;风趣幽默而饱含激励的话语与学生交流,则多了一份鼓励,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分关爱,少了一分冷漠。这样的教师能给学生一种心灵的安全感,会使他们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活泼的氛围中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二、充分发挥小伙伴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生之间,因其年龄相近、学习生活的经历相似、心智水平发展的近似、语言相通,以及较为相近的兴趣爱好,小伙伴之间情感交流更容易,在活动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的作用。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怎么办?”“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小伙伴遇到了问题,我该怎样做?”“抄袭作业对吗?抄袭作业有什么危害?”“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我们该怎样做?”等问题,让小伙伴在讨论交流中各抒己见,实现相互教育、相互影响、自我完善,从而使学生在愉悦接纳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倾诉自己的心声。
三、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与体验数学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
(一)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激发了小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既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其心理需求,又要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意味着教师要将数学实践活动探究的问题预设到一定的生活事件中,创设出含有数学问题的社会生活原型情境,学生在对情境中的事件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情境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唤起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欲望,确定进行实践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二)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合作实践交流中学会协作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既要鼓励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又要倡导合作学习,团队协作,从而使学生明白个人在活动中的价值和团队在活动中的作用,没有个人的自主探究,就没有团体对实践活动不断深入的研究,没有团队每一位成员的齐心协力,就不能高效完成学习探究任务。每一个成员都充分参与到活动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成员的分工显得尤为重要,各个成员只有明确自己的职责,才不会出现一部分人忙得焦头烂额,一部分“闲人”袖手旁观的现象。让优秀的学生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引领发展;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自卑,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岗位上不断努力,不断成长。在活动小结时,学生都为自己的收获与成功而感到自豪。
(三)尊重学生差异,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因学生之间的智力、习惯、能力、体质等方面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就要求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针对活动主题和学生实际能力,分层要求、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本着“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与能力的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2]做好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情况评价,是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契机,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如把学生互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等。评价不仅要对活动的探究结果做出评估,而且要特别关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各方面,如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态度、参与度等。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只要经历了实践,对数学、自然、社会、自我有了新的认识,体验了数学探究活动,就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增强小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肯定自己,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觉内省和反思的开始,成为促进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五)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可操作性数学。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验证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产生的过程,积累实践经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正如桑代克在《算术心理学》所说的,“对外部刺激有满意反应,由此引起的学习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以通过一种正强化,即成功就能获得报偿而得到加强。”[3]成功所产生的积极愉快和自我满足的情绪体验,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小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与付出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愿望时的那种开心和满足的心情。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实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重视数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真正实现小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199-01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重要性和意义
技工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高的期望给他们造成了过重的压力和困扰;市场竞争、就业的压力也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们大多数人,到技工学校学习是出于无奈,不喜欢所学专业,认为前途渺茫,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从长远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健康教育活动课,从学校“心育”的任务来看,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同龄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发展,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学校的“心育”,涉及了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如自我意识发展、学习潜能开发、情感情绪调控、人际交往训练、青春期心理适应等等。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有的可以在学校日常教育内容中结合,有的可以在班主任的个别思想工作中体现,以班级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一种可以兼顾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各种心理需要的团体辅导形式,它用一个比较充分、集中地辅导时间,围绕一个比较专一的辅导主题对学生进行辅导,为学校“心育”工作开辟了专门的渠道。“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成为学校“心育”的重要载体,它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是学校教育人性化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心育”形式所无法完全取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 、实施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策略
1、为教师创造更为宽松的教学环境
实施民主管理,让教师认识到自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认可,进而体现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轻、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强一线教师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教师适应和实践新时期教学要求的能力;制定合理、规范、可考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评估标准,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评估不同于一般的对学科课程的评估。本课程评估的重心应是学生自身的变化。
心理教育活动课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一,班级状况:主要是指班级达到的情况。即通过活动,班级整体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班级整体问题是否有所改观?班级的凝聚力是否增强?
第二,学生个人情况:一是学生是否对本课程感兴趣。表现为爱上这门课,积极参加本门课程的活动等;二是学生自身的心理状况是否发生了变化,包括学生的自我认识、自信心、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变化。这些可通过与学生的交谈、观察等方法来评估。
第三,活动设计的质量:一是活动无科学性错误;二是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应该是学生要解决的;三是活动设计得情景是否生动、有趣、是否受学生欢迎。
第四,教师的表现:一是教师的角色是否到位(包括组织引导者的角色、知己的角色、心理辅导者的角色);二是教师的情感是否投入,情绪是否乐观、开朗。能否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给学生以感染力;三是教师是否有创造性。
2、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要引导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提高自身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道德自律观念,强化爱岗敬业、拥有开放的胸襟、真诚的民主意识和无悔的奉献精神。
要帮助教师开展自我教育,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自身素质的缺失,坦然接受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造条件争取再学习、再提高。教师要学会自我疏导,在对各种社会现实产生不良情感时,往往需要适当地排遣,否则就会产生郁闷;在心情不舒畅的时候,,进行自我减压.。
要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自我调整心态提供依据。要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建议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使教师出现的一些消极的心理感受能够及时得到排遣。
管理方式的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让教师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实施民主管理,让教师认识到自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管理形式,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校园环境的和谐。
3、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技能
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定位,我们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要善于分析自己:要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分析自己特质的强、弱、危及自己的专业才能,以及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与价值信念,每位教师对自己的个性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并根据自己的这些特点给自己的整体定好位。在评价中尤其要看到自身的进步。提升自我境界,塑造自身人格 。
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应该准确的把握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征。其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素质:第三,安排其深入教育实地,进行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与教学活动,此外,我们还应关 注所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心理状况,加强对教师的辅导,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组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马勒博士说过“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高校扩招使中职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不足,学生综合素质急剧下降。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康德曾经说过:“人通过教育而成为人”。这说明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成效的关键所在,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它的全部功能,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其效果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无定法,因此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为满足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己经成为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们达成了共识,即开设专业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课不同于其他教学学科以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为目标,而旨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我,悦纳自我,学会交往和情绪调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是以学生个体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自助的过程。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促进个人成长,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基于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思路方法去“教导”,也无法通过“教导”进行心灵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引导”式活动,教育者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需要学生自己去认知、感悟和建构。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活动中学会调适。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活动化的特点,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取活泼丰富的活动形式。
1团体心理辅导,懂得学习经验
人不是一座孤岛。人从呱呱落地就在家庭中开始了团体生活。人在任何的成长阶段都需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人是社会动物,只有处于一定的团体中,成为团体的一分子,个人的需要和期望才能得以满足。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建立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而许多心理问题和困扰往往来源与不良的人际关系,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更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实践证明,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类似问题或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游戏对帮助青少年改变和成长有很大效能。
团体心理辅导是把教学目标及内容寓于学生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领悟一定心理知识,获得一定心理技能的教育活动。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游戏活动,学生都能融人到游戏中,即获得了经验,也增强了与新同学的感情。安排团体游戏要注意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调控好活动的时间与节奏,并制定安全措施,以保证活动取得良好的实效。在团体的协助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推动自我发展的过程。 转贴于
2角色扮演,体会真情实感
角色扮演技术特别适用于青少年,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相应角色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具有较好的示范感染效果。角色扮演有别于文艺节目,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好角色扮演组织工作,应注意表演的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能反映教学的目的;形式为内容服务,以即兴表演为主,不必追求过多的修饰雕琢。如一个同学与母亲的关系有问题,常常发生冲突。可以模拟他平时生活中与母亲争吵的真实场景,请其同学扮演他的母亲,重现那个场面。根据不同人扮演母亲时,他的不同表现,找出他内心冲突的根源。
3讨论交流,学会坦诚相助
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活动,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平等宽松的沟通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影响来获得心理体验和感悟;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合作。讨论一般采取分组或全班进行的形式;辩论则宜按照不同的观点来划分辩方。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观点和论据,不能随意加以点评而导致倾向性。讨论不必非要求得一致意见,辩论更不必非要分出胜负优劣。只要学生经过真诚参与而开拓思路、获得知识与技能,增进了解与合作,就达到了教学效果。
4技能训练,消除心理障碍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要进行心理行为训练,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理调节的能力。如训练学生掌握帮助消除焦虑症、强迫症的基本方法、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调节情绪的基本技巧等等,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辅助作用。
5量表测试,帮助自我认知
我们学校应用的是心海心理测试软件来理现状来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状况,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首先学校可以把量表测试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注意必须严格审评量表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次要引导学生自愿如实地填写量表。再次,不能把量表作为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唯一的、主要的标准;再次,对量表资料应有严格的保密措施,不能伤害学生的隐私权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生进行定期测量或特别测量与监护,问卷的结果对有效预防、教育及矫正都具有重要意义。如通过心理健康测评(SGL-90)能让被测者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心理辅导老师更理性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帮助,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教学要有弹性,一个主题可有多个方案,并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情况灵活使用,不断推陈出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不是一个灌输说教的过程,而是一个讨论过程,一个心灵沟通的过程,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提,意在以心灵的沟通来强化学生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先生活动模式实质
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以小先生的身份积极能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我们认为小先生活动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它摈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陈旧教育模式,承认学生是小先生,小先生的身份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以主体态度参与,在主动参与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能力,使学生原有的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小先生活动过程中,师生的角色身份定然会发生相应的转化,即教师由过去意义上的“权威”、“导演”自觉地向“朋友”、“伙伴”的身份转化,学生由单纯的、被动的受教育者向“小先生”、“亦师亦生”的双重角色身份转化,即要求师生在双边活动中形成一种全新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目标体系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先生活动模式目标体系
(1)根本目标: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能动的、会生活的、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新人。
(2)基础目标:以小先生的身份做人,以小先生的身份做事。
(3)具体目标:懂做人,会做事。
2、关于目标体系的要点阐述
小先生活动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参与、发展、自觉、觉人。我们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人人参与,在参与中积极发展。参与是前提,发展才是目的。“自觉”即“自助”,它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觉人”即“帮助”,它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教育的过程。
三、操作系统
1、操作流程
(1)操作流程步骤
第一,创设情境。学生接受信息,准备参加活动,教师创设活动情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机会。第二,承担角色。学生通过自荐和互荐,承担小先生角色,教师主要起启发、建议、指导作用。第三,投身活动。学生以小先生身份参与活动,并逐渐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主要是提示、示范。第四,感受冲突。让学生感受旧有认知结构与新认知的冲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展示矛盾冲突。第五,同化顺应,学以致用。学生判断、选择、同化,完成结构的重组,在新的情境中学以致用(自觉),教师以朋友和伙伴的身份共同参与活动。第六,即知即传。学生将活动中获得的理性知识传给伙伴(觉人),教师移位。
(2)流程要点阐述
我们认为,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主体地位来源于他们所承担的小先生角色。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必须提供足够的、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参与机会,每一个小先生角色都有特定的活动内容和对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活动中的主角和最重要的人物,从而保证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非理性认知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大敌。据此,感受非理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冲突是同化顺应的基础,而同化顺应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即知即传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小先生带出一群小先生,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全员投入,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氛围。
2、方法途径
(1)方法途径的板块结构
途径一必修课。其活动形式主要有小组活动、心理剧和小品、个案分析、问题讨论等。
途径二课外活动。其活动形式主要有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之窗专栏等。
在上述活动形式中,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主要有:第一,学生值日。第二,学生表演。第三,学生听课。第四,学生辩论。第五,学生咨询。第六,学生嘉宾。
(2)方法途径的要点阐述
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必修课活动是以发展性模式为主,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级网络。课外活动以防治性模式为主、发展性模式为辅,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级网络。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极个别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疾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市心理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这是以治疗模式为主的第三级网络。
小先生的来源和培训。小先生主要来源于“志愿者”,由学生根据活动内容和角色需要自告奋勇来承担,也可由学生互相推荐。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学生,我们采用布置任务、积极鼓励的方法,请他们从小角色开始参与,逐步适应,投入活动。小先生可以由教师培训,也可以由小先生来培训。其途径主要是专题培训,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的途径进行。
四、评价体系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开展,不仅更加重视体育的健身功能,而且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健心功能。尤其注重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加以总结和回顾,并提出要加强这一领域的实验研究,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校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阅读有关文献书籍和学术论文,给以收集
2.观察法:结合教学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予以积累
3.谈话法:通过和学生课后交流获取反馈信息
4.归纳总结法:对所掌握材料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分析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对改善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小学生在紧张复杂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产生忧虑、压抑情绪,体育教学和活动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他们从忧虑和烦恼是摆脱出来。体育教学和活动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后能产生愉悦、舒畅的心情,使得自信心和能力感不断增强。再之,让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比赛(如团体接力赛、拔河等),是培养他们集体主义观念以及高度责任感、荣誉感的有效途径。所以小学生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他们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他们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2)对提高学生智力功能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力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同时,由于体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神经、呼吸及循环等系统的发育,提高各系统的功能,从而更有助于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分析等能力的发展。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智力功能的发展和提高。
(3)对确立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表象的影响
自我概念和表象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综合评价,它是由很多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做个什么人”、“我信仰什么”、“我现在怎样做”、“我将来怎样做”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改善身体表象的审美意识至关重要。
(4)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影响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学生不断地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因此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能更好地发展学生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使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为以后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对促进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并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领域,思维活动与集体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个性的表现和发展,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为学生个性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6)对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和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影响
体育活动可以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练习与比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亲近感和愉悦感。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能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学会与别人分工合作及公平竞争,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适应社会。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我国的运动心理学者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我们认为这一领域仍有以下问题需要研究:
1.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成心理健康的几个心理纬度(情绪、意志品质、个性、社会适应性及智力潜能的研究)上,而其它的问题如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研究较少,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2.目前的研究大多是研究了短期的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长期的系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应加大投入。
3.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性的影响不是自发产生的,而需要体育教师合理的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活动类型、活动的强度及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应加强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