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定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05 07:02: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可持续发展定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可持续发展定义

篇(1)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59-02

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改变现有资源依赖的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高碳型增长向低碳化发展转型,摆脱世界各地资源型区域最终走入“资源诅咒”的铁律,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二、平顶山市发展低碳经济十分必要和紧迫

平顶山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多年来凭借辖区内丰富的矿藏资源,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开采加工工业为主体,煤炭、钢铁、电力、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资源型经济城市。多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和低效、粗放的生产方式,为平顶山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

(一)走低碳促经济转型之路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经济是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是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平顶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大气月平均降尘量为11.54t/km2,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224天,较全省平均水平低45天。更有触目惊心的统计推算,平顶山市民每人每年吸入的煤灰粉尘相当于两个煤球,而空气中这些有害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均来自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煤炭属于“高碳”能源,平顶山工业经济的煤炭依存度很高,约70%以上的一次能源生产依靠煤炭,电力也基本全部依靠燃煤火力发电,区域内缺少石油、天然气等“低碳”能源,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输出,又增加了单位GDP的碳强度,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避免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弊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3.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目前平顶山市的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工业结构中,高碳的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的70%左右。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其发展有合理的一面。因此,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成为提高平顶山城市竞争力、应对生态恶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实现城市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平顶山市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必须选择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二)推广低碳经济仍存在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趋势。但结合平顶山市的实际情况,还应客观地认识到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经济结构重型化、粗放化问题比较明显。虽然近年来平顶山市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推进区域振兴规划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全市经济结构重型化、粗放化、单一化、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

2.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发展中的“高碳排放”积重难返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平顶山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传统产业仍占大头,在产业结构中仍是主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高碳能源消费仍将持续增长。而大量采煤使地表塌陷、农田受损、水土流失;采选产生的煤矸石和粉煤灰堆积占用大量耕地,破坏煤矿区土地与生态;矿井水和洗煤水排放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虽然经济转型规划得当、政策执行有力,但效果相对政策的时滞性,使这些问题短期内仍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自然资源结构性缺陷,决定了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平顶山市目前已知矿产资源57种,除煤和盐外,其余矿产储量优势不明显,低碳能源选择有限。以火力发电为例,每燃烧1吨煤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每吨多30%,比天然气每吨多70%。自然资源结构的缺陷决定了平顶山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以煤为主的“火电”和“高碳”排放的局面,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低碳经济的限制不可忽视。

三、平顶山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主要策略

1.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的“降耗提效”。要大力开展资源节约行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加强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工矿企业合理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

2.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节能之外的另一个实现减排的主要途径。要控制煤炭的过快增长,大力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发展低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未利用能源、清洁能源比例对平顶山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要发展三类:1、工业节能。重点实施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程、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工程等。2、推进建筑节能。引入建筑物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减少建筑施工能耗;大力开展节能建筑示范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等。3、是交通节能。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型车辆应用,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业。围绕摆脱对矿产资源的高度依赖,在工业内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等高加工度产业替代能源原材料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集中财力、人力,对重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链条精心扶持,带动一批成长速度快、规模效益高的产业项目,引领产业升级,带动全市经济整体提升。推广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是低碳能源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平顶山可再生资源丰富,如太阳能、光能、风能、水能、沼气能等低碳能源,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目前要重点推进两类产业发展:(1)“绿色金融业”。又称“环境金融”或“可持续性融资”,指通过绿色金融业务,将资源和环境保护变量纳入考量范围,即在投融资行为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2)环保产业。加快大气污染整治、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发展,提高电子垃圾、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率。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4.倡导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将低碳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发展低碳消费是建立低碳发展模式的一条重要途径。要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措施,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和发展理念,倡导良好的出行习惯、节约的消费习惯的用能习惯,引导市民逐步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公用设施、公务活动、住房、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中要大力倡导节约风尚,使每个公民自觉养成节能、节水、节电、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消费模式。将“低排放、高能效”的要求纳入城乡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并逐步完善低碳城市规划策略,从“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公共交通导向”以及“土地集约使用”等方面进行低碳城市规划的探索。此外,农村地区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值得重视。可持续地发展农业、林业以及生物燃料不仅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也有利于为农村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筹集资金,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平顶山人民政府.平顶山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BL\OL].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平顶山发展低碳经济与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考[Z].

[3] 蒋寒.平顶山市以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N].科技日报,2011-09-03.

篇(2)

通过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不能光靠建设蓄水和调水等工程,必须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水利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也是对待统水利观念的最大挑战。

要统筹好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水利水电工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贫困、改善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水利水电工程也会对生态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处理好开发与保扩的关系。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河流或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措施。

要始终把农村水利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领域。目前农村水利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制约农村水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水利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不断推进,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日益突出,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重点是加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建立职责明确、运转协调、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以公共财政体系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

在把握好上述“五大问题”的前提下,要突出抓好“六项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解决水利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和水土流失等四大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杜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防洪体系建设,保障防洪安全。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治理,重点防洪区达到规划标准,特别要加决淮河治理,按期完成治淮任务。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多年平均洪涝灾害损失率降低至1.0%以下。加快嫩江尼尔基、广西百色、湖南皂市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建设进度,早日发挥效益。实施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河口的综合治理,重视中小河流防洪建设,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进一步完善防洪预案,提高防洪应急管理能力。加强防御山洪和台风灾害工作。

保障饮水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按照安全饮水标准,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相结合,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全国70%的高氟水病区村、所有的高砷水病区村要完成改水,东部发达地区争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科学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和区域水利规划,基本完成主要江河省际水量分配,逐级明晰初始水权,确定用水定额,初步建立起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水价改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73立方米降低到120立方米以下。

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按计划建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加强对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易旱地区和严重缺水城市抗旱预案。在充分挖潜的基础上,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

篇(3)

其实,大自然也时刻感知着人类对其做出的每一个改变。当我们珍惜自然资源,高效、有目的地利用自然资源时,自然也会配合我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当人类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时,废弃物也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剩余价值。而随后,自然资源会“再生”而供再利用。

这一循环模式在新西兰艺术家马丁・希尔(Martin Hill )和菲莉普・琼斯(Philippa Jones)的创作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已合作有30多年,一起创作环境雕塑作品,并用摄影的方式将这些作品记录下来。这些环境雕塑艺术专注于利用自然元素,并借助“圆”这个符号,来表现自然的循环往复规律。这些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如果与自然和谐相处将无比美好,也在告诫我们,对自然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他们希望通过作品,促使每一个观众反思其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大自然的循环系统,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是策展人、作家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现居于悉尼,工作范围遍及全球各地,你可以在上了解更多。)

与马丁・希尔(Martin Hill )对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拍照的?

马丁・希尔:大约在我10岁时。我父亲是一名业余摄影师,他自己制作了一些洗印设备,并常常将浴室当作临时暗房,晚上在里面冲洗照片,这些都令我非常着迷。

我的专业是艺术设计,后来也从事相关工作。最初我在伦敦工作,后来到了新西兰。1992年,我开始重新规划我的生活和工作,并专注用影像表达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你和菲莉普・琼斯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马丁・希尔:1994年,我们在攀岩时相识,不久就成了一起攀岩的同伴、生活的伴侣和创作上的合作者。多年来,我们从工作伙伴成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并一起冒险的知己。菲莉普不仅聪明、博学、对事物充满好奇,而且总是有很多想法,并拥有很强的执行力。

你们制作和拍摄环境雕塑的过程是怎样的?

马丁・希尔: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一般会从整体来构思。我慢慢明白,只要引起社会和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就是错误的发展模式。因此,我决定通过创作,试图寻找解决方案。

在创作中,我利用自然中原有的材料制作雕塑,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采用象征符号,使我的表达更加明晰、有力。

你在雕塑中,使用了什么象征符号?

马丁・希尔: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圆。因为圆形视觉效果好,并象征万物生生不息。(图03)

在我的作品中,球体和圆经常用来表示地球,它们都是由半圆和半圆在水中的倒影组成的。比如,《冰环》(Ice Circle)这个雕塑,是在深冬时节创作的,湖里的冰必须足够厚才能形成这样的圆盘。阳光照射,使整个冰面变得五光十色,恰好折射在我的雕塑上。(图04)

通过这个富有象征意味的雕塑,你想表达什么?

马丁・希尔:我们必须保护地球冰循环,以确保全球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

雕塑的表现形式和材料多样化,我特别喜欢《秋叶环》(Autumn Leaf Circle)这幅作品,喜欢它简单、有力的表达方式。(图05)

马丁・希尔:我们用小木棍将河岸上的落叶推到克鲁萨河(Clutha River,新西兰南岛最长的河)的浅滩上,形成了这样的圆环,我爬到树上拍下这张照片。漂浮的树叶之所以不动,是因为它们被扎在河床中的树枝固定了,圆圈一半虚一半实的设计象征着自然界营养物质的循环转换。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让人模拟出人类生命的循环。

创作中,你还设计了哪些象征符号?

马丁・希尔:螺旋状,象征着成长;无穷符号,代表永恒或连续流动(图06);正方形、三角形和菱形,常用来表示人类的发展和先进技术。(图07)

比如《求解图案》(Solve for Pattern)这个雕塑,是从堆积的雪中雕刻出来的。菱形代表人类,圆代表大自然的循环系统,菱形镶嵌于圆中代表人类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需求。《求解图案》象征着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推动大自然健康发展。(图08)

雪地里的脚印是怎么来的?

马丁・希尔:那是一只兔子在夜晚留下的。

近来,你的雕塑中融入了人的元素。

马丁・希尔:是的,因为我们正进入“人类世”时代(即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编者注),而人类是地球上最有力量的生物,也是能够改变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唯一物种。

2012和2013年,我们在阿尔伯特伯恩山麓(Albert Burn Saddle)拍摄了《分水岭》(Watershed )项目,那里是两条主要河流的分水岭,是拍摄水循环项目的绝佳之地。使用“分水岭”这个名称,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也处于一个“分水岭”状态。

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摄的?

马丁・希尔:《热带雨林守护者》(Rainforest Guardian)这张照片,是在树木繁茂的河谷拍摄的。这里是一片由山毛榉木形成的原始森林,丰富的苔藓使一块烂树根逐渐形成一个守护者的样子。我们引导营地篝火冒出的烟穿过树林,增添气氛。我们认为,森林是地球之肺,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调节气候变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09)

拍摄《冰原守卫者》(Ice Guardian)这张照片是个偶然,冰块是我们为另一个作品准备的,当它被打破时,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冰雕,恰好与阿斯拜恩山(Mount Aspiring)的形状相似。黎明时分,菲莉普站在冰雕后面,就像人类的守卫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冰川能使全球气候和海平面保持稳定,因此,保护冰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全球变暖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图10)

《燃烧》(Burning Issues)这个雕塑从反面揭示了潜在的气候问题。由干草制作的人形雕塑竖立在高山地区的小湖中,燃起的火将它彻底毁灭。这是在警告人类,如果我们不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图11)

1999年,你们开始拍摄《千年项目》(Millennium Project),向我们介绍一下吧。

马丁・希尔:我们从各种各样的环境中选取不同材料,创造了许多雕塑,构成了《千年项目》。每个临时装置都与“2000”这个元素有关,图12是拍摄于鲁阿佩胡山( Mount Ruapehu)的黎明,被命名为《2000圈》(2000 Circles),拍摄的是一个有2000个孔的冰盘。太阳慢慢升起,阳光便从其中一个孔中照射出来。

你们是如何拍摄复杂的形状的,比如《协力》(Syn-

ergy)这个弓形雕塑?(图13)

马丁・希尔:2009年,我们受邀参加一个艺术创作项目,其中有四个新西兰艺术家。当地的毛利人向我们介绍了瓦纳卡湖(Lake Wanaka)近些年的生态环境情况,而我们也需要对瓦纳卡湖的情况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他艺术家们也都各抒己见。由于瓦纳卡是我生活的地方,因此我先对名字的起源做了介绍,瓦纳卡在毛利语中的意思是“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也决定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在研究自然进化理论时,我发现可以利用压力和张力作用,采用最少的原材料,便能设计出最有力的模型,巴克敏斯特・富乐(Buckminster Fuller)将这个理论命名为“张力结构”。《协力》这个雕塑,就是将蒲草秆用亚麻线编织在一起形成的造型,由于张力作用,蒲草杆之间互不触碰,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结构。我们将雕塑安装在湖边,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圆形。在这里,“协力”指的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

在大自然的进化中,时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堆石球》(Stacked Stone Sphere)这个雕塑代表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流逝吧?(图14~15)

马丁・希尔:2011年,我们的创作实践被詹姆斯・布莱克( James Blake)和乔伊・班尼亚(Joey Bania)拍成电影《秀美画布》(A Delicate Canvas),《堆石球》这个雕塑就是电影中的一个场景。这个球体是由散落在山腰的岩石组成的,代表地球。这幅作品的构想是,让球体坐落在岩石边缘,看起矸浅4嗳酰有随时散落的可能,暗示人类与大自然的微妙关系。我们在夏季和冬季分别拍摄了一次,以展示季节的变化。

时间也是《一年,一个地方,一个生命》(One Life One Place One Year)这个系列的主要元素?

马丁・希尔:是的,我们被委托去瓦纳卡玛图其图其河口(Matukituki River)拍摄。那里是一个群山环绕的美丽半岛,被当地人称为“一生一世”(Just One Life )。菲莉普和我根据季节变化,用了一年时间研究并制作这些临时装置,拍摄,然后编辑了《一年,一个地方,一个生命――对地域、时间和生态的探索》(One Life One Place One YearCan exploration of place, time and ecology)一书。在这次拍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将其应用在之后的《分水岭》(Watershed)项目中。(图16)

《鸿线计划》(Fine Line Proj-

ect)系列是一组影响非常深远的作

品,创作地点也多。(图17)

马丁・希尔:这是我们正在创作的项目,共有12套临时雕塑作品,目前第10个雕塑已经拍摄完成。这组作品是在全世界不同的“制高点”上创作的,这些点连在一起可以绕地球一圈,象征着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与我们生活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网络。我们已经在北极、南极、加拿大、冰岛、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新西兰、苏格兰、瑞士和美国分别拍摄了环境雕塑。

每去一个地方,我们都采用当地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个系列的第一个雕塑是1995年在美国约赛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拍摄的,雕塑坐落于峡谷的平坦岩石上,我们将花岗岩砂用手慢慢地摆成螺旋状的浮雕。约赛米蒂谷是由几百年前移动的冰川形成的,如今仍然被自然侵蚀着。

观众对你们的作品有何反应?

马丁・希尔:20年来,我们的临时环境雕塑作品在国际上很受欢迎。2015年9月,我们在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作了一个主题为“临时风景”(Temporal Landscapes)的展览,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

然而,即使这些作品被大家所喜欢,但近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观者对我们作品的欣赏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数码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甚至认为我们的作品是借助 Photoshop后期处理完成的。当然不是这样的,从根本上讲,他们忽略了我们创作这些雕塑的本意――使人类更加接近大自然,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自然循环系统的奇妙。

据说有一张作品特别受欢迎?

马丁・希尔:是的,那是我和菲莉普在1994年创作的《石环》(Stone Circle)雕塑。

篇(4)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迅速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日益严重,淡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人炸等,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环境支持系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生死牧关的十字路口。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逐步确立了一种新的视野,即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全世界共识,但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确切概念,由于不同背景的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由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概念能被学术界,被世界各国一致接受和认可。而在这数目繁多的概念当中,以下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生态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2)从社会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越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从经济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许多表述,归纳起来可以概述为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收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即利益的最大化。

(4)从科技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利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以尽可能接近“零排放”,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而目前在最广泛意义上得到接受和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则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4月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本文的论述则是建立在对这一定义的认同的基础上。这一广为人知的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关键性的内涵:一是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二是要在不超越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来满足人类需要。归根结底,从本质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也就是要解决这二者间的矛盾。而这两个关键性的内涵也就直接对应着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思想,即“适应”与“协调”的思想。

2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1可持续发展要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根据布伦特兰夫人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在布氏的定义中,“满足需求”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是当代人的需求,还是后代人的需求,归根到底就是要使人类的持续性需求得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实现最终也都是围绕着人类的需求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满足这一目的而展开的。那么什么又是人的需求呢?概括起来说不外乎两类,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是为了维持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而精神需求则是人类在此基础上为了求的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快乐,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不管是物质需求的满足还是精神需求的满足,最终都体现于人类的生活之中,体现于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不断得到提高。也就是说不断满足人类的需求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发展是既能不断提高当代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又不损害后代人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能力的发展。

而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如何才能得到提高?这就需要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需要文化、政治、社会等等的全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让人类摆脱贫困,以往的事实表明,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而只有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能保证人类尊严、精神价值等的实现,真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仍是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以满足人的需求,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

2.2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需求的满足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前面谈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仍是发展,它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反过来说,也就是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建立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而需求的满足则取决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能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各种能源、资源和物质资料作为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从何而来,是从自然界而来,从自然环境中来。自然环境为社会的发展、为满足人类的需求提供物质基础,它一方面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可或缺的各种自然资源;一方面又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即环境的自净功能;同时自然环境还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然而,环境的容量,即环境的承载力又是有限的,环境中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漫长时间的,一旦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索取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将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将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以工业化增长作为唯一衡量标志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它是以对GNP为指标的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为目标和动力的。这种单纯地和片面地追求GNP增长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环换取所谓的“发展”。它不仅导致了人类目前陷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日趋短缺和人们生活的相对贫困化,而且更是使人类经济社会失去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这一基础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在吸取了传统发展模式的教训后,面对贫困加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时,人类社会对一种全新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其根本实质是要解决人类社会要求持续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

3小结

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是发展,它以满足代内代际人类需求,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根本实质乃是要解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需求的满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同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综上所述,可以说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7).

篇(5)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

 

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

 

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传统 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志文、史文山(2002)提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孙文学(2001)提出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高中华、李颖(2003)提出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王圣云、张瑞芳(2005)分析了《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冯华(2002)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王芳(2006)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的阐释分析,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继承性的相关内容,从而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原则和精神。占毅(2004)认为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朴素系统思想,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现代系统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二者的契合点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协同观。陈秋南等(2003)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所在,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资源,掌握适度发展的原则,使得人类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彭飞(2001)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天人合一”观巨大的道德指导价值,并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出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马志生(2000)分析和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天人价值观,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叶文虎等(1999)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必要的伦理学基础,并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论观点,这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研究

刘培哲(1994)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国家计委、国家科委1994年关于进一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路子愚(1995)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伴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人类资源利用持续圈要不断扩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持续圈总能维持在比资源利用持续圈小的程度。同时,在当今需求圈增长的过程中,要为未来的持续圈的增长留出余地。比如保护生物物种,以便使未来持续圈能够扩大。”叶文虎和栾胜基(1996)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贾华强(1996)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今还是未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这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王军(1997)在博士论文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手段,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刘思华(1997)从经济学角度作了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必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郑易生和钱薏红(1998)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关注长期承载力。尹继佐(1998)指出,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黄顺基、吕永龙(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持续能力。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是指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平的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体制;环境的持续发展,是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能力,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不仅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更要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容许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滕藤(2001)定义总结如下:“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全体参与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一种发展道路”。冯华(2004)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依据和测度的标准。叶文虎、唐剑武(1995)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描述性指标与评估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分别 表示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的发展状况的指标;评估性指标是评估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度的指标。“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以基础性指标为主,按照一定的体系汇集了以往各项统计指标中能为之所用的各项指标。第二评价性指标,以相对指标为主,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姜晓秋、马廷玉(1997)采用3个层次、6个系统、70个左右指标构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陈迎(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社会、资源三大子系统。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方向,在世界上独立地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依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对有关要素进行了外部关联及内部自治的逻辑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发展特点和评判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发展模式。梁言顺(1999)提出了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他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和三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一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二是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增长模式即经济低代价增长;人口适度零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张孝德、钱书法等(2001)主张建立成本内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建立“成本内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统要素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之下,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等为内容,将原工业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予以“内化”,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发展。楮大建(2000)、王金南(2002)、解振华(2003)等人主张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复旦大学焦必方(2001)主张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实施中要选择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志文,史文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思想形成的漫长历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6)

2.孙文学.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高中华,李颖.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J].伦理学研究,2003(4)

4.王圣云,张瑞芳.《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冯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思想渊源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王芳.试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5)

7.占毅.从我国古代系统思想看现代可持续发展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 (4)

8.陈秋南,何跃,张永兴,任泊帜.浅谈“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观[J].高等建筑教育,2003 (1)

9.彭飞.儒家“天人合一”观:构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3)

10.马志生.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可续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1.叶文虎,陈剑澜,邓文碧.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3)

12.邓楠.可持续发展:人类关怀未来[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贾华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M].知识出版社,1996

14.王军.可持续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5. 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患[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篇(7)

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标准化研究工作。2012年2月2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响应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的需求,批准成立ISO/TC 26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mmunities(社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268是ISO最新成立的跨行业、跨部门的技术委员会,其工作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一、ISO/TC 268的组织结构及成员

(一)ISO/TC 268 的组织结构

目前,ISO/TC 268围绕社区可持续发展,组建了一个分技术委员会和两个工作组。ISO/TC 268/SC1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量化评估负责研究制定智能社区基础设施量化评估标准,ISO/TC 268/WG1负责研究制定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标准,ISO/TC 268/WG2负责研究制定城市指标体系标准,[1]ISO/TC 268的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由于ISO/TC 268的工作领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紧密跟踪并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2013年,ISO/TC 268第二次全会中成立了三个特别工作组,以加快社区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研制、推广工作。其中“工作计划工作组”负责ISO/TC 268工作计划的意见收集、整理工作,成员包括来自英国、德国、丹麦、日本和加拿大。“标准推广工作组”负责ISO/TC 268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工作,每个工作组至少有一名专家参加。负责人为荷兰的Nico Tillie,秘书为Bernard Leservoisier,成员包括:中国、日本、加拿大。“标准术语工作组”负责ISO/TC 268 术语的研究工作,每个工作组至少有一名专家参加。负责人为丹麦的Kim Christiansen,秘书为英国的John Devaney,成员来自中国、德国。[2]

(二)ISO/TC 268及ISO/TC 268/SC1的成员

2012年2月,ISO/TC 268和ISO/TC 268/SC1成立以来,其P成员和O成员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9月,ISO/TC 268有20个P成员、15个O成员[3];ISO/TC 268/SC1有14个P成员、10个O成员,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ISO/TC 268和ISO/TC 268/SC1的成员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中国、南非、塞内加尔等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

二、ISO/TC 268工作范围及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一)ISO/TC 268 的工作范围及相关内涵分析

ISO/TMB(技术管理局)批准成立ISO/TC 268时,明确了ISO/TC 268的工作范围:为推动各类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各类社区提供支撑技术和工具,包括管理体系要求、指南和相关标准,不涉及到城市发展建设方面的具体技术和标准。由于ISO/TC 268涉及相关领域多、部门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明晰社区、可持续发展等的内涵,以帮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ISO/TC 268的工作领域。

1、社区

社区是ISO/TC 268标准化工作的载体,必须明确社区的定义和内涵。“社区”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国内外对社区的定义和范围理解差异较大,2012年2月,ISO/TC 268 第一次全会中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研究,各国专家基本达成共识“社区是指拥有共同认识和利益的一群人生活的一定区域。[3]”由此可见,一个社区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二是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三是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一个村落、一条街道、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根据目前ISO/TC 268的工作分工,ISO/TC 268/WG1中对包括工业园区、商务区、居民区等各类新建、建成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提出具体要求,ISO/TC 268/WG2中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评估。ISO/TC 268/SC1/ WG1对各类社区的基础设施智能化量化评估。

2、可持续发展

推动各类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ISO/TC 268标准化工作的目标。1972年以来,联合国通过召开全球性会议,逐步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社会与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繁荣。[4]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作为两大主题,将“评估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差距”、“积极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做出新的政治承诺”作为三大目标,进一步推进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ISO/TC 268完全接受了联合国的定义,并正按照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的“评估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差距”目标开展了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标准和评估标准的研究工作。

(二)ISO/TC 268工作范围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由于ISO/TC 268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TC,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梳理清楚ISO/TC 268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根据ISO/TMB对ISO/TC 268组建的批复文件及ISO/TC 268的工作计划,ISO/TC 268为各类社区提供支撑技术和工具,包括管理体系要求、指南和相关标准,不涉及城市发展建设方面的具体技术和标准,以期推动各类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ISO/TC 268 是从宏观角度对包括城市在内的不同类型社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要求,提供管理体系、指南和相关标准;而其他相关领域为满足这些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由此可见,ISO/TC 268与相关领域之间是宏观、中观、微观紧密配合,且各有侧重的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进展

ISO/TC 268成立以来,加快了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的研制步伐。[5]目前ISO/TC 268组织结构和国际标准进展情况如下:

(一)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管理体系标准

ISO/TC 268/WG1负责研究制定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管理体系标准,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管理体系是法国AFNOR于2011年11月向ISO TMB提出。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管理体系标准分为三类、八部分,如表2所示:

2012年7月,ISO/TC 268/WG1已经完成了ISO/NWIP 37101—1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管理体系的第一部分: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九部分:范围、相关标准、定义、社区的内涵、管理、计划、支持、运作、绩效评估、改进。标准提案中对社区内外部事务进行总结,包括:减贫、经济效率、社会一体化与社区融合、文化与遗产、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消除社会与环境影响、自然、工业与技术风险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提升社区安全与健康等。此外,还对社区管理组织的作用、责任和权利提出了要求。2013年7月,ISO/TC 268/WG1完成了ISO/WD 37101—1,并在第二次全会中对此部分进行了修改,计划于2015年正式成为正式国际标准。[6]

(二)城市指标体系标准

ISO/TC 268/WG2负责研究制定城市指标体系标准。2011年6月全球城市指标机构(GCIF)向ISO TMB提出的一套标准的城市指数、方法和定义的国际标准提案,用来衡量城市发展情况,获得通过。2012年2月,GCIF向ISO/TMB提出走快速程序的提案。2012年7月,GCIF提出走“Living Lab Procedure”。2013年3月,ISO/TC 268/WG2完成DIS稿,明确从生活质量和城市状态两个层面、22个方面提出了139个指标,其中生活质量17个方面100个指标,城市状态5个方面39个指标。根据ISO/TC 268/WG2工作计划,将于2013年9月完成FDIS稿,2014年成为国际标准。[7]此外,ISO/TC 268/WG2开展了一项新的研究ISO TR 37121,以进一步梳理世界各国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处于投票阶段。[8]

(三)智慧社区基础设施量化评估标准

ISO/TC 268/SC1/WG1负责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量化评估标准。2011年11月日本JISC提出的“Smart urban infrastructure metrics”(为了与TC/268名称保持一致,后改为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 metrics)的国际标准提案。提案针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多,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存在很大的困难,需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衡量城市能源、水、交通、ICT等城市基础设施,所采取的评估方法仅涉及技术方法,不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议文件的大纲包括范围、参考、术语与定义、通则、评估的城市基础设施范围、通则、城市基础设施标准、总结和分析、下一步计划等九部分。目前ISO/TC 268/SC1/WG1正在进一步完善ISO/PWI 37151.2,[9]为了进一步完善ISO/PWI 37151,还组织各国专家对世界各国涉及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三稿,即ISO/WD TR 37150.3。[10]

四、展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ISO/TC 268 社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涉及城市、工业园区、商务区、居民区等不同类型、规模的社区,工作内容是以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体系、支撑技术和工具,不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领域的具体技术标准。但就工作内容而言,ISO/TC 268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行业、领域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宏观与微观、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目前,我国是ISO/TC 268和ISO/TC 268/SC1的P成员,并担任了ISO/TC 268/SC1的副主席职位。正是由于ISO/TC 268与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密切关系,需要社会各界密切关注ISO/TC 268的国际标准进展情况,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去,积极将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向全世界推广,为国际标准化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锋,刘俊华,刘春青. 城市管理指标研究及展望[J]. 标准科学,2012,(5):51—58

[2] SAC代表团. 国家标准委组团赴法国参加ISO / TC 268第一次全会总结报告[R]. 2013

[3]ISO / TC 268.ISO / TC 268 business plan[R].2013

[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 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2—8

[5]杨锋,刘俊华.标准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ISO / TC 268的组建及我国参与情况[J]. 标准科学,2013,(3):26—31

[6]ISO / TC 268.ISO / NWIP 371

01 Communit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Management system: part1—General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R].2013

[7] ISO / TC 268.ISO / DIS 37

120 Communit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Indicators for city services and quality of life[R].2013

[8] ISO / TC 268.ISO / TR 37

121 Inventory and review of existing indicator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 in Cities[R].2013

[9]ISO / TC 268 / SC1. ISO/PWI 37151. 2 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General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R].2013

篇(8)

关键词: 高速公路;模糊组合;可持续发展;后评价

Key words: expressway;fuzzy combination;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ost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079-02

0 引言

高速公路是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国家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及其发展的速度是空前未有的。但同时这种空前未有的高速发展势必会产生一系列从未遇到的次生问题,对这些次生问题如不进行及时的解决,将会有碍于高速公路的良性发展,并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怎样有效的总结既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如何让高速公路发挥出完整的效益,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而我国又正值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的时期,如何科学的管理好高速公路,如何充分的利用好高速公路,使之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便提出了后评价研究课题[1]。

1 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类型的一般定义,并考虑高速公路运输的本质特点,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以下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考虑环境和资源容量的前提下,协调高速公路内部和综合运输体系之间相互配合,维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效益和影响之间的动态平衡,发挥显著的外部效益,配合当地区域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的内容

高速公路的目标持续性评价作为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强调公路建设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技术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高速公路可持续性发展后评价就应包括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和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2,3]。

2.1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人类的需求可分为基本生理需求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有限的社会资源以及环境承受能力便要求社会在分配关系、就业、文化教育、卫生健康、人口控制等方面作出调整,最终与其达到动态平衡。高速公路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意义在于探究项目对于社会安全、文明、公正的影响并做出诊断,筛选出能够服务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促进社会目标达成的利国、利民项目。

2.2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沿线地区经济和运量的增长持续性以及经营获利的长期性等都是公路建设项目长期利益的主要内容,也是投资者们在衡量项目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高速公路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从具体情况上讲,前者的建设与运营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肯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此一来,必能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后者的发展快慢则直接影响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这一点,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持续性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

2.3 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 在高速公路建成并运营一段时间后,交通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路网交通改善情况、服务水平是否达到一定标准等均需要利用公路建设项目技术评价指标去验证鉴定。该评价的合理性也将从宏观的角度促使整个高速公路的路网布局也趋于合理与完善。

2.4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高速公路从开始建设到运营阶段都会使沿线区域的整个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在于监控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周围环境不受破坏,使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能够和谐、共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2.5 自身盈利能力指标 高速公路开始运营后,以其真实的各项数据对项目做财务评价,分析计算项目直接产生的财务效益及费用等财务评价指标,得出其盈利能力、清偿能力等财务状况,以此通过一些可取的方法使项目的自身盈利能力提高,尽快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

3 基于模糊组合理论的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模型

在高速公路可持续后评价研究中,由于“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之间的差异同样含有上述定义的“不明确性”,以及概念的区分不清,从而形成了系统安全状况的模糊性。因此,本文选取模糊组合评价理论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模糊组合评价模型是以工程模糊集理论为基础来建立的,其基本原理为:

3.1 建立工程可变模糊集 工程可变模糊集合的定义[5]:设在论域U上的一个模糊概念A,U中的任意元素u(u∈U),相对于相对隶属度函数连续轴上的任一点,u对于表示吸引性质A的相对隶属度定义为?滋A(u),对于表示排斥性质Ac的相对隶属度为?滋■(u)。

根据对立模糊集定义可得:

V={(u,D)|u∈U,DA(u)=?滋■(u)-?滋■(u),D∈[-1,1]}(1)

A+={u|u∈U,?滋■(u)>?滋■(u)}(2)

A-={u|u∈U,?滋■(u)

A0={u|u∈U,?滋■(u)=?滋■(u)}(4)

其中:V――模糊可变集;

A+――吸引域;

A-――排斥域;

A0――渐变式质变域。

3.2 建立相对差异函数模型 设X0=[a,b]为实数轴上模糊可变集V的吸引域,即?滋■(u)>?滋■(u)区间,X=[c,d]为包含X0(X0?奂X)的某一含上下界的范围域区间,M为吸引域[a,b]区间的中间值,由模糊可变集定义可知[c,a]与[b,d]均为排斥域,即?滋■(u)

设x为实数轴上任意点的量值,根据值x与吸引域X0、范围域X的关系,求出相对差异度DA(u)。

1)若x落入点M左侧:

DA(u)=(■);x∈[a,M]DA(u)=-(■);x∈[c,a](5)

2)若x落入点M右侧:

DA(u)=(■);x∈[M,b]DA(u)=-(■);x∈[b,d](6)

3)若x不在范围域X内:

DA(u)=-1;x■(c,d)(7)

3.3 模糊可变评价计算公式 设评价样本的评价指标体系为R=(r1,r2…rm),为得到样本相对于各级别的综合相对隶属度,应用公式(8)模糊组合评价模型计算公式,计算出综合相对隶属度:

?滋h=■(8)

式(8)中:?滋h――样本对于级别h的非归一化的综合相对隶属度;

wi――指标的权重;

?滋■(uih)――样本指标Ii隶属于某一级别h相对隶属度;

a――模型的优化准则参数;

p――距离参数。

3.4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五项内容得出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通常对于指标体系中含有定性指标的案例,目前较为可靠的权重计算方法的多为层次分析法,本文亦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权重[6]。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高速公路的自身特点,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交通可持续发展、自身盈力能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入手,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组合理论的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刘昌勇.论中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7(7):16-21.

[2]赵海森.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后评价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5.

[3]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3.

篇(9)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篇(10)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缘起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现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

二战后至1960年代,在经济重建动力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了凯恩斯理论,以高速经济增长来摆脱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同时,战后宣告独立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则企图以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赶超发达国家。然而,这些增长都是以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如哈罗德一多玛模型、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或者只强调资本,或者强调资本和劳动力,而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被忽略的。这种理论对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凸现,主要是人口、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出现的压力和危机。于是,一些学者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飞船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引起了巨大反响,结合现实中已经出现的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学术界开始关注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研究。19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经济要实现“零增长”。报告的设想虽然是不可行的,但它对未来的预测是有积极意义的。

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了一份题为《保护地球》的文件,其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了阐述,将其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定义。1983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人类长远的环境与发展战略和国际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1987年,该委员会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采用,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其定义。但在该报告中涉及到持续发展定义的陈述有六处之多,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这说明它作为一种全新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不过,报告明确指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统一的,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它是确保未来环境与发展的唯一合理的途径。这一报告促成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在该次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而得到了确认,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的前提下的发展”。这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形成的定义。

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得出两个原则:一是发展原则。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要延续下去,即必须顾及到后代的发展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和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但发展权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承受着环境退化与贫困双重压力。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位的,通过发展才能使人民脱贫,才能积累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所需要的经济实力,才能使社会最终摆脱贫困与落后。二是可持续原则。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增加消耗以实现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与此相适应,人类应该控制消费,使消费朝合理的方向转变,应该反对各种挥霍和浪费。

二、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允许下降,如果某种单因子下降了,则要求替代资源的完全补偿。体现这一思路,世界银行于1995年9月在《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推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国民财富的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一国的总财富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创造的财富、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由于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的存量保持稳定,增加创造的财富的途径就有三条:一是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三条途径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即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创造的财富的增加。因为第一和第二条途径实际上总是科学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组织合理的结果,也就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因此,可持续发展从资源角度讲,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源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和以色列的发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既然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此重要,那么,这种替代是否可行呢?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更是如此。

首先,发展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已经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该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由定义可知,知识经济具有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相区别的特有性质。一是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人与自然高度协调为主要特征,把可持续发展与智力创新和信息化并存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它着重开发知识、智力这一无限资源。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三是知识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知识具有持续增长和报酬递增的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要素增加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特别是对知识的投资,既能增加知识要素本身的积累,也能增加其他要素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大大提高全要素投资的收益。四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创新成了发展的关键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使高技术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加,知识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切都表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知识经济为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从我国的国情看,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是完全可行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过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之一。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通常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我们完全应该而且可以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替代短缺的自然资源。这种替代通过科技进步、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量的资源消耗将能产生更多的财富,而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可使等量的财富产生更多的福利。

当然,在提出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就业问题。毫无疑问,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就业增加,失业减少。但同时应看到,如果替代方法不当,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失业。当就业出现较大问题时,公众对生计的关切会压倒对环境的关心。而且,大量过剩劳动力堆积在农业领域,将会成为生态与环境破坏的基本因素。所以,一种好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必须将就业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应该将资源过度投入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就我国而言,在高技术领域有所作为是必须的,但却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要有足够的部分用于普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上,使我国由一个人口资源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客服前台工作总结 下一篇: 电工基础实训报告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