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4 13:02: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人山人海的杭州飞机场,小钱左手捧着一束五颜六色的鲜花,右手举着“接人启示牌”,焦急地等待着从台湾来的飞机。他是多么想见挽救过自己的恩人呀几经周折,他才知道这位恩人要乘飞机来杭州。他清楚地记得1999年9月22日那天,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中为自己捐献骨髓,那份恩情,他怎么能忘了呢?
飞机慢慢地坠落了,小钱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不久,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朝“接人启示牌”走来。“是他,一定是他/’小钱急忙迎上去,激动地说:“我是小钱,你是台湾来的吧?”青年笑着点点头。小钱把花递到恩人的手里,并仅仅地握住了他的手,含着泪说:“谢谢你,是你在我生命垂危的侍候,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为我捐献骨髓,让我有了重生的机会,有了回报社会的机会!我的身体里流淌着您的骨髓,您就是我的亲哥哥,是我的楷模,您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青年听了也感动地说:“好兄弟,想不到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其实,我只不过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就是一家人!”说完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喜悦的泪花再次夺眶而出……
时间过得飞快,恩人就得回台湾了,在分手的那一刻,他们再次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久久地不能分开。小草为他们折服,花儿为他们掉泪,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被他们感动了!不过,这次他们有了一个约定:他们要一同为两岸的亲人奉献自己的力量。是呀,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演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在这个故事中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的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身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的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挽救海峡彼岸的一个仅有18岁的生命。两同胞相距虽远,但心却紧紧相连。
最令我感动的是,台湾青年和小钱既不是亲人,也不是朋友,而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但是,台湾青年却在余震中不顾个人及家人的安危,把爱心献给了最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李博士在余震中同样不顾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冷静沉着的给台湾青年抽取骨髓,并马不停蹄的赶到杭州,连夜为小钱做手术。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我深深的感动了。
回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记得有一次上课写作业的时候,我的同桌的笔没油了,小声地向我借笔,当时我的文具盒里还躺着一只我最心爱的笔,可是我怕他把笔弄坏,不想借,就故意说:“我只有手上的一支笔。’’后来还是另一个同学借给他的。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太自私了,四年的同学我都不帮,可人家台湾青年和小钱素不相识,都能这样做。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在这个故事中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的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身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的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挽救海峡彼岸的一个仅有18岁的生命。两同胞相距虽远,但心却紧紧相连。
小钱得救了,在医生的精心照料下,他很快就康复出院了。但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见见这位救他生命的台湾青年。
在媒体的帮助下, 他们终于见面了。小钱看到他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 眼里闪着泪花,激动地握着台湾青年的手,说:“谢谢你,真是太谢谢你了!是你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无私的把骨髓捐给了我,让我再次获得生命, 能够站在这里与你说话。谢谢……”“不用谢,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吗?你看,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同一种血。我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台湾青年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感动。小钱更是感动地说:“我为有你这样的同胞而感到无比自豪!你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更让我懂得了可贵的同胞情!”台湾青年接着说:“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迷路的孩子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说完,他们高兴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续写
池宇豪
自从台湾青年给了小钱骨髓以后,小钱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已经能在一家公司上班了。但是,小钱始终忘不了台湾青年的救命之恩,多想当面谢谢这位青年啊!因为是他救了我,我一定要找到他。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着,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这位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课前,我思索着: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呢?我的目光落在那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句子。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躺在病床上的人不一样,原因也不一样。
想到这,我的眼前一亮,我决定以此作为这堂课的切入点。
教学过程从两个“静静地”开始。第一环节理解小钱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原因,了解白血病相关知识,品味好词句,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平静而有序。
接着我出示句子: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用句式写一写:虽然,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不多久,小手林立。
“虽然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虽然他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虽然一次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脱落,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虽然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
学生阅读的仔细让我欣喜。但这只是开头,我不能让学生的感悟仅仅停留于此。于是,我又趁热打铁,推波助澜。
我把学生的这些句子一一出示,然后追问:
“此时此刻,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他应该……,但是他……”
“此时此刻,他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他应该……,但是他……”
“由于余震,针头一次又一次地从他的肌肤里脱落,他应该……,但是他……”
“此时此刻,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他应该……,但是他……”
学生在我的引领下,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声比一声激昂,一声比一声动情。
正所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此刻,学生的感悟已达到。只需呼之便欲出了。
“在那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中,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他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只知道的是……”
学生齐声答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学生的反应是令人满意的,甚至可以说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设。但是,在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还有些值得挖掘出来的生成资源。我的收获可以更丰富。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那位青年说吗?把这些话写在书本的空白处。”
于是,我又获得了一份惊喜:
“你为了别人,可以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你真是个勇敢的人!”
“我要向你学习。让我们伸出双手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我羡慕你坚强的毅力,羡慕你忍受痛苦的勇敢。你是我们的榜样。”
“虽然你不知道你的父母子女在地震中怎么样了,但你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能做到这一切,真让我感动。”
……
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已经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我又穿插了介绍了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当时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能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这座生命桥上,不仅有台湾同胞给大陆亲人的骨髓,也有大陆人民给台湾同胞的骨髓。
这节课就在学生阅读我提供的课外资料《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中圆满结束了。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
公元2001年6月13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中国“幸子”的命运而跳动。
早晨六时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绽开五彩绚丽的朝霞,在宝岛台湾花莲,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无菌室内,等候着他的骨髓从他的躯体里抽出来,流进海峡彼岸姑苏城内此刻同样躺在无菌室内的一位年轻姑娘的血管。
八时,经过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赠者,在经历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手术之后,他的骨髓,饱含着同胞之情,从他的身躯内跃出。
九时三十分,台湾青年的骨髓,装进了盛满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济会的志愿者护送,从台湾花莲起飞,十时二十分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十三时二十五分,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赴香港。在飞机上,志愿者们小心地呵护着骨髓箱,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的凝结,影响细胞的活性。他们深知,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活性细胞,而且是陈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时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钟运到香港特区。这意味着离陈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时五十五分,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气原因,飞机延迟了二十分钟起飞。虽然抵达上海的时间比预期晚了十五分钟,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顺利的。
二十时刚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迅速装上救护车。由警车开道,接骨髓的救护车从虹桥机场直奔苏州。
家长已经陆续来了。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语文课上
,我很想举手发言,但每次的问题,我虽然知道答案,但还不是很
确定,所以,有好几次都没举手,胡老师的眼睛有时候也会看看我
,看我举手了吗?到了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我想:不举手,妈妈肯
定会很失望,无论如何都要举一次手。胡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说这座桥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鼓起勇气举了一次手,
胡老师叫到了我,我站起来回答道:“因为这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
架起了这座桥,所以,称这座桥为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的回答
博得了大家的掌声。胡老师也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虽然没有回头
看妈妈,但我肯定,妈妈一定露出了赞许的目光。有了这次经历,
教材是一种特殊读物,长期以来,陈旧的“以本为本”的阅读教学观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剥夺了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积累的经验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新的建构。2015学年,我有幸参加了龙岩名师江剑鸿工作室“新课程背景下助学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对于“在助学课堂中,如何正确使用文本?”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教学中要以文本为凭借的同时“超越文本”,帮助学生实现“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对话。下面我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把握文本,帮助学生实现场景的“跨越”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它涉及思维、概括、表达等多种能力,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主动汲取重要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对信息进行重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的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怎样引导学生把两个场景联结起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呢?
在揭示课题之后,可以提出问题“是谁架起了生命桥?”让学生找出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再引导学生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小钱” “台湾青年” “李博士”这三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联系,最后将这些联系整理成几句通顺的话,就成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类似这样写人记事的文章,事件围绕着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展开。如果找出文章中关键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等于抓住文章的骨架,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就不成问题了。
二、唤醒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跨越”
杜威曾说:“教学绝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骨髓移植的重要性是理解本篇课文的基石。
师:当我们享受美好生活时,18岁的小钱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课件出示:小钱躺在病床上的照片)
师 :此时此刻,他可能想些什么呢?
生:我才18岁,我还要和同伴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我不想死,救救我!
师:这是对生的渴望。
生:我才18岁,我还要上大学,找工作呢。
师:这是对未来的向往。
生:我才18岁,我还没有报答爸爸妈妈,我怎么可以现在就死了呢?
师:是啊,钱畅多么留恋这美好的世界啊!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生命――
生齐读: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面临着凋零的危险。
师:此时,你觉得“含苞”“凋零” “绽放”这三个词仅仅只是写花吗?
……
一个细微的环节,能让学生对生命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来源于教师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以“小钱可能想些什么?”为始发点,在看似不经意的教学中扬起了生命教育的风帆。学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懂得了生命的价值,理解下文“含苞” “凋零” “绽放”这三个词背后作者所表达的对生命即逝的同情惋惜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可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学习下文打下了坚实的情感铺垫。
唤醒学生的情感和经验积累,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当学生整个身心投入教学活动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并且在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这正如西方体验美学理论家所说,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流或对话。
三、品析重点,帮助学生实现情感的“跨越”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帮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3~6自然段是帮助学生体会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重点段落,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
(课件出示台湾大地震的场面)
师:大地震后,在医院的病床上, 台湾青年还不清楚的情况是什么?
生: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
师:但他知道的是什么?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如果你是地震中幸存的一员, 此时此刻,你最关心的人是谁?
生不约而同地说 “是亲人”。
师:而台湾青年尽管也挂牵着家人的安全,但想得更多的是在大陆有一位钱姓青年急需骨髓移植。小钱是台湾青年的亲人吗?
生不约而同地说 “不是”。
师:你从台湾青年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台湾青年对小钱的担忧已经超越了亲人。
多么精彩的回答!教师抓住“还不清楚”和“知道”这一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展开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品味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而学生的深刻感悟,不也正是充分与文本对话,实现情感交流之后的“跨越”吗?
四、读写联姻,帮助学生实现文本的“跨越”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86-0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把握发问、思考的方向,进行有效的质疑,以疑促使学生深入读书,以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疑在文章的“特别处”
“特别”顾名思义就是“与众不同、不普通”。在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特别之处的文章。有的是题目特别,如《小壁虎借尾巴》,特别在“借”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尾巴能借吗?为什么借尾巴?有的是场景特别,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李博士在余震中做手术,特别在“余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在余震中做手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做手术,李博士不怕吗?此时,他在想什么?有的是标点符号特别,如《鸟的天堂》一课,课文最后有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双引号,后一个鸟的天堂不用加双引号?又如《穷人》一文,写桑娜盼望丈夫回来可又害怕丈夫回来,文章用了七个省略号,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七个省略号来质疑。文章的特别之处是深入理解课文的线索,从此处设疑,避免了提问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且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疑在文章的“矛盾点”
这里所指的“矛盾点”并不是文章里真的有相矛盾的地方,而是看似矛盾其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如《半截蜡烛》一文中,蜡烛越烧越短,快要熄灭,金属管即将暴露的危急时刻,儿子杰克却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了烛台……此处是“危急时刻”与“若无其事”的矛盾。又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是严监生的家境: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与因为点了两茎灯草而不得断气的矛盾。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矛盾点”,质疑这些“矛盾点”,在文中走几个来回,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人物的特点就会跃然纸上。
创设情境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