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1 07:51: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和谐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者:龚慧枫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在学风建设方面,要大兴学习之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着力建设与精神文化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建设与校园精神文化相一致,就可以彰显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质提供制度典范,做到外在约束与师生内在文化自觉的统一,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反之,就会使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出现矛盾,制约校园文化的顺利发展。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引导作为主体的学生主动自觉地协同发展自己的智能、情感、个性与行为,从而促进他们自主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氛围的创设中,自然离不开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要让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和行为方式。教师及管理群体作为制度建设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更要对学生中的流行文化、思想风气加以引导。
高校是求学的场所,更是学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地方,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弘扬主旋律、高品位,受益面积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使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活跃在高校校园文化阵地。
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高校德育教学的范畴,还在于它启发人们开启认识高校无形资产、教育资源的新视角,启发人们去认识、探索高校集体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譬如我们常常会说某校的某专业很出人才,那里的学生某方面的才能很突出;某学校具有某种文化传统,学生整体上有某种特征,等等,像北京大学民主科学爱国意识的浓厚,南京大学“渊默深稳,不激不随”学风的悠长,武汉大学“沉稳持重”学术文化气氛的绵远,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悠悠哲思……实质上都是这些知名高等学府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体现,是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和教学资源。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办学传统和特色,能使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科学地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并不断予以建设和完善。
就学校而言,对原有的传统和特色故当如此,在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亦应着意于挖掘凝练,以丰富学校的无形资产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保存正确发展方向和不断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同时,我们应该对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处的背景和任务的艰巨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给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诸多挑战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当然。我们只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遵循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规律,紧密依靠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先进性和引领性和谐是人类美好的期望和永恒的追求,和谐校园文化不仅代表了高校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高等教育的内在基本规律,而且也代表了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代表了时代的文明进步,因而具有极为突出的先进性。高校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不仅是人类科技创新与的策源地,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守护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坚持真理、公平与正义,强调尊重、平等与博爱,倡导交流、理解与共享,反对霸权,鄙视权威,拒绝封建迷信和盲目崇拜;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始终处于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以创造新文化的胸怀与气魄引领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主体性和人本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者是全体师生员工,其享用者也是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因此其主体性和人本性定位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体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体性和人本性定位,其构建活动中要做到三点:首先,校长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承担和谐校园文化承传创新的神圣使命,使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成为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有意识地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其次,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不放松,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人类文化,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重视自身知识素养的积累、能力素养与道德修养的提升及高尚人格的塑造,为和谐校园文化注入无言的榜样力量。第三,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主体,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与目的之所在。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进行文化选择、文化创新和文化内化,有助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创造性和发展性高校不仅要把人类积累几千年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传递给年轻一代,而且还担负着科学研究和文化创造的时代功能。创造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所独有的精神品格,离开了创造便不可能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组织机构,其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文化活动较为丰富,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灵敏的“嗅觉”,能不断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员工和谐校园文化意识的培育及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能突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彰显高校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竞争力,激励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教学的价值与方法路径,稳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和谐校园文化的结构分析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结构,目前主要有“关系说”和“要素说”两种观点。所谓“关系说”,是把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看成是高校与其相关组织(社会、其他高校、二级学院等)的关系形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党群与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关系、学生关系等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状态[4]。所谓“要素说”,是把和谐校园文化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诸多反映校园文化特质的要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生活文化等)所构成。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依存、和谐有序,共同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从我国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要素说”无疑更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容结构,但“要素”也不是分得越多越细越好。笔者认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和谐”、“制度文化和谐”和“物质文化和谐”。首先,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个性与风貌,是学校文化价值理念的深层内核,因而精神文化和谐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层次。高校的“精神文化和谐”体现在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能营造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育人氛围,能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能激发和调动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能使师生员工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能使其生命价值得到良好提升。其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管理理念、运行效度及人文情怀。高校“制度文化和谐”体现在高校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有章必依,违章必究;高校要贯彻落实人本化管理理念,激发师生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内在自觉性;高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公开透明的议事原则,切实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第三,物质文化不同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外显的物质形态,也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物质文化和谐”体现为高校校园设施和教学设备等要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充分体现高校以师生员工为本的精神追求;高校校园环境要突出人文气息、生态理念和育人功能,使师生员工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受到陶冶;高校校园规划要布局合理,整体有序,各种功能区域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
三、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主要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影响运动变化过程的各因素的结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基本过程、主要机理及运行方式,是决定事物运动变化的各种内外因素以及其密切关系的总称。灵活、协调、有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的确立,是保证人类社会各项活动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条件和重要路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独具特色的活动领域,其价值功能的实现和目的的达成是一个诸因素综合作用、积极运动发展的过程,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的建立。从纵向角度来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是由心理层次、制度层次、思潮层次以及行为层次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由表及里、从低级到高级的系统结构体系。其中,心理层次是高校师生员工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活动,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发生作用的基础层次因素。制度层次是高校为保证教育活动有效开展所制定的一整套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实现群体心理认同与教育行为价值选择相契合的层次因素。思潮层次是高校师生员工进行教育行为价值选择的一种思想倾向,它是沟通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心理层次因素与制度层次因素的中介层次。行为层次则是高校师生员工在实际工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最终表现和价值旨归,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因素。从横向角度来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上述四个层次因素的某些具体内容不仅存在明显的冲突和排斥,而且又互相渗透、融合、促进,是在不断否定和淘汰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人类优秀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适应和满足了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群众文化发挥着凝聚力的作用
通过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创作和展示弘扬和谐理念的优秀作品,可以传播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观念,使得和谐社会的建设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更进一步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理想和信念内化为全社会的意识,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和为真、和为善、和为美、和为贵”的共识,就会极大地提升全民族的内心凝聚力,从而引导全社会形成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社会的滚滚洪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群众文化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还表现在,它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精神和魂魄,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失去根本。在社会结构变动、经济体制变革、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的形势下,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正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途径。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通过多种多样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转化为社会共识,并以此逐步地形成全社会的价值体系,就能够消解思想冲突,提升社会认同,社会摩擦,避免社会动荡,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群众文化发挥着素质支撑的作用
国民素质的培育和提升,是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提升国民素质,第一要使国民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培育全体国民的个性力量、人格力量,培育全体国民克服困难、面对艰难困苦的适应力、承受力和应激力等等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要培育全体国民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提升科技文化素质。第三要培育全体公民的政治素质、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开放意识、爱国意识。第四要培育公民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群众文化是一种多方位的、特殊的知识和能力的载体,它具有普及各种知识、传授各种能力的作用。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可以扩大知识面,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传授和交流的功能,可以使人们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中增长经验和才智。群众文化还是对国民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好途径。
2.原有思想观念的剧烈转变。除了不同文化内核的价值之间相互碰撞,原有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强烈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塑造。大学生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所接触的道德思想是存在差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道德本性错综林立,并在不同程度上会作用于现实生活,影响大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决定。因此,当接触过不同道德价值的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就会在解决问题的道德选择上产生迷茫与困惑,或者在不同的问题上转换不同的道德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呈现出一种道德混乱的现象。
3.具体行为方式的深刻颠覆。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多种文化思想的渗透,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内容有了很大变化。民族院校校园娱乐生活更是丰富,除了校园活动外,少数民族学生不仅有本民族的娱乐活动,而且网游、桌游、KTV、酒吧、各类型的文艺表演也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选择。有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容易受当前社会较为流行的享乐主义影响,部分学生甚至将本应用于学习的时间用于网络游戏和泡酒吧的消遣上。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觉。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少数民族学生比较注重本民族文化,民族自尊心较强,不能容忍其他人轻视、亵渎他们的文化。但同时他们却无视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唯我独尊。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能够理性地认识自身文化,吸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可互补的部分,能够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创建。
2.鼓励多元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多种民族文化的理解。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或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对其他民族文化认知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有必要开展一些电影、讲座、知识问答、文艺表演等活动向在校学生全面、客观的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让学生对充斥在社会以及大学生活中的各种文化、价值观、思想有着科学而全面的认识,可以更为清晰主动地选择除了本民族以外不同思想价值来指导自身的行为方式。同时,把握住不同民族文化的实质,在模仿、汲取及发扬不同民族文化时拥有正确的方向。
二、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体制,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但同样也暴露出更多的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文化艺术水平良莠不齐
在现代社会环境之下,我国大众文化艺术水平良莠不齐,文化艺术水平的能力高低不一,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二)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不一
文化艺术,可以看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内容,目前,在现实过程过程中,我国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不一,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这种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造成了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多重多样,所以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不一是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文化艺术审美误区
一部分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理解存在着误区,看法不一,这些也是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客观问题。
三、关于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建议
积极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不仅有利于群众个体文化修养的提高,更有利于和谐幸福社会建设,个人认为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和谐幸福的社会氛围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开放,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思想的开放,与此同时,各种思想文化纷纷涌入,影响着群众的文化艺术意识,虽然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一些消极的思想因子,也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文化艺术观,是造成了大众对于文化评判标准不一或存在误区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人认为要积极的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和谐幸福的社会氛围,通过这一举措从思想的根源为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夯实基础。
(二)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引导群众提升文艺水平
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作为政府必须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尤其是财(人)力的保障力度,将这种投入更好的倾向于基层,目前,在我国基层存在一些“丑陋”的文化现象,如:“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因此,作为政府要加大对基层这些不良文化的治理,加大资金(人力)保障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意识观。
(三)强化教育力度,挖掘文化精品
教育是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更加关注教育的力度和投入,通过教育引导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挖掘民间的文化精品,打造各种精品工程,通过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更好的影响和带动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正在日渐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仍然与国外高校有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局限于各高校自身因素,高校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之所以会出现高校安全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
1.发展与安全脱节。随着学校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渐复杂和庞大的高校建设。部分高校的领导及教师安全意识淡薄,随着学校对科研实力的重视,使得大多数领导一心抓科研建设,无形之中就忽略了安全文化建设。另外,许多高校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餐厅以及宿舍常年缺乏维护,制度陈旧、管理措施缺乏等等,使得原本轻微的安全问题逐年累积,由此造成严重后果。更多的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很少有人能意识到问题所在,只处理表面现象而不去探究问题本质,使得安全隐患继续得以长存。
2.安全意识淡薄。首先,很多高校负责人都认为高校发展的基础是科研和教学,他们对安全管理则不置可否,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试问,当一个实验室研究出来世界一流的专利产品,结果却在一次安全事故中导致整个成果全部报废甚至相关研究人员生命安全也遭到影响,那这样的科研有意义吗?很多高校负责人认为,只要安全不出问题,或者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就可以,不用专门搞什么安全文化建设。其次,广大师生对安全文化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他们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不能采取相应的安全避险措施减轻损失,甚至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采用错误的措施加重损失。最后,由于相关院校领导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得安全管理部门分配不合理,安全管理人员和物资力量分散,而且在实际的安全建设中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无形中成了潜在的非安全因素。
3.安全投入不足。第一,安全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使得相关部门控制安全管理队伍规模,招聘低学历人员弥补高素质人才的空缺,这样就使得安全管理队伍良莠不齐,只有少数成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资格。第二,由于资金不足,使得安全设施的配备缩水,很多陈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换,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第三,资金的缺乏使得相关部门不得不削减安全教育活动,甚至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由此使得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很难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文化意识,使他们无法在接受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能身临其境,体会安全事故的严重性。
4.制度保障缺乏。从制度保障这一方面来说,国内很多高校都没有出台过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来指导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一些简单的规定和建立在个人意识上的“安全规范”来指导安全职能部门开展一些零星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以实现相应的目的,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很难实现构建和谐安全文化氛围的目标。当然,也有的学校制定了安全管理相关的制度,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又缺乏相应的措施保障执行的可靠性,使得空有政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很多不利于建设和谐安全文化氛围的消极影响。以上四方面造成当下高校安全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不受重视,基础薄弱。这与我国在新时期大力发展高校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是不相配的。因此,建设高校安全文化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对全校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只有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做好做实,才能使得高校在教育、科研等各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而在建设和谐高校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建设和谐高校安全文化而努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1.强化理念意识建设。理念意识教育是安全文化教育的核心,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的安全意识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也只有提高学校管理者、师生、安全管理队伍等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才能使得安全文化建设有生长和发展的根基,也才能更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高校应重视师生员工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培训环节,采用多途径、多手段、多形式来大力推进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安排特定的部门定期组织相应的安全演练,也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构建安全文化氛围,使得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深入师生心中。
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关系着安全文化建设能否系统地开展,是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从长远角度来看,建设和谐高校安全文化关系着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高校安全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时刻牢记自身职责,开展切实可行的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比如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使得安全文化知识得以普及,并潜移默化地提升师生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此外,高校也应该为建设安全管理服务体系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培育成为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引进足够的设备方便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开展工作。
3.强化预防体系建设。高校应该把校园安全检查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来抓,并且要做好。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并维修更换损坏的设备,责任落实到个人,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还要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各种紧急情况下的预案,并需要经过探讨研究后公布实施。高校中,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定期在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学生密集场合进行消防紧急疏散演练;通过安全教育进课堂,增强安全技能的培训;将高校安全贯穿到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这样,硬件的预防体系与软件的预防体系结合,构筑高校安全预防体系。
发展群众文化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国家政府在人力和物力上进行大量的投入,保证发展群众文化的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进一步落实文化经济发展的政策。政府要积极的建立新的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进一步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2)群众文化要坚持通俗性的原则。
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有以下几点要求:群众文化要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生活,还要将文化的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使得通俗易懂的群众文化成为广大群众精神活动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群众文化才能够受到大众的喜爱。还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以群众喜欢的形式将健康丰富的优秀文化推广到群众当中,为群众提供一个全面的精神文化服务。
(3)群众文化要遵循群众性的原则。
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也是群众文化的受众,没有群众参与的文化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所以,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民间的优秀文化资源,培养更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民间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传统民间文化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4)群众文化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
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将群众文化的传播和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零散的群众艺人组织起来,逐步建立起专业性的群众文化社团,并且组织这些艺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2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群众文化逐渐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逐渐使得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逐渐呈现出时代环境下的开放性。一个地区群众文化中,融入了当地的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这种文化就会逐渐向周边扩散,进而传播到全国,但是当这一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难以再发展了。其主要原因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空间的局限。这时,当地的群众文化就会逐渐的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这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化也就越来越明显。
(2)群众文化逐渐规模化和产业化。
在我国政治和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也逐渐地与国际接轨,群众文化逐渐走出了国民,融入了世界。其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在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的群众文化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其已经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另外,我国的群众文化是我国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与重点之一,群众文化的发展也逐步朝向科学化、建筑化等方向发展,这促使了我国群众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3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措施
(1)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与传播。例如,目前在社会中比较流行的街头文化、青少年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以及商业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新时期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这些形式均是群众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良好载体,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载体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之一。
(2)大力发展通俗文化。
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可以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的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使得群众更加切身地体会到群众文化所表达的寓意。所以,群众文化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例如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小品、相声,在为群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群众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发展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广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娱乐演出、广场美化、健身文化和街头文化。在建设广场文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广场文化要以公益性为主,要避免出现过浓的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第二,广场文化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审美趋势和经济能力,选择适用于全年龄段的广场文化,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秀的文化氛围。第三,广场文化应该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改进落后的群众文化,取缔腐朽的文化。
作者:阴赵丹 王立 单位:大学政法学院助教
藏区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颇具民族特色,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带来的现实功用较高,直接效益较强。藏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兼容发展的宗教文化等,均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与认同。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外来文化所带来的效益日益明显。由此,人们在文化价值的认定、取舍上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出现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分歧,就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盲目继承,割裂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历史。藏族的音乐舞蹈充满魅力,独具特色;藏区的建筑艺术精雕细琢,举世无双;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与此同时,藏族传统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也包含着与当今时代不相符、与科学精神不相容的落后内容。例如迷信,蛊惑人心,腐蚀人们思想,阻碍科学的传播,诱使一些无知者触犯法律,严重阻碍了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对待外来文化,缺乏包容地一味排斥,或不经过滤地盲目接纳。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逐步步入全球一体化,在坚持民族传统的同时,一定要汲取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毫不接触外来文明,从不吸取外来养分的民族文化终将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当然,简单地盲目接纳一切文化也会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冲击与困扰。因此,不论是对外来文化的简单排斥还是盲目接纳,都会影响藏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显然,不分精华与糟粕地简单继承藏区文化,会使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割裂传统文化历史而进行所谓的创新,也只能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衰退,同时也会对藏区稳定与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1.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藏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而对文化事业投入明显不足。藏区的多个区、县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和活动中心,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2.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民族地区很多都是贫困地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导致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比例偏低,也使得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广大偏远地区民众读书看报难、收听广播难、收看电视难、看戏看电影难等问题较为突出。3.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藏区,不论是市场型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文化产业,均未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模式。文化产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文化与科技未能深度融合,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质量也有待提高。在总体上未能形成各类型文化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利格局。4.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指其蕴涵的深刻价值与情感内涵,即该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情感诉求等精神方面的象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布达拉宫,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已经成为自治区的名片。但是,除布达拉宫以外的其他标志性建筑、特色文化类型等,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内涵单一,并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文化。
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应当对藏区自然与人文生态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加强对历史遗迹及文物的保护与维修,使藏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良好地留存与继承。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藏区民俗文化、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藏族绘画技艺、藏族传统体育、藏医药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以保护为主,同时加以合理利用、不断发展,最终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的管理平台。其次,要重视藏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去发展并创新富有藏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藏区传统风俗习惯受到人民的普遍尊重,藏族群众每年都会以传统方式欢度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朝山节、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仙女节等。在节庆活动中,城乡居民均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进行艺术表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投入不足,藏区存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状况,因此必须加强文化产业投入,形成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例如,设立并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电视台、报刊社等基础设施。当然,藏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必须符合我国各项基本法律,同时还应当符合藏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应当对藏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利用宣传、旅游等各种平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藏区社会和谐安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在藏区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藏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由政府主导,将文化产业纳入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
政府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把文化建设纳入到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同时培养和壮大藏族文化艺术人才的队伍,繁荣传统民间文艺的创作。最终将把振兴藏区经济与发展藏区文化相结合,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次,将文化与旅游“联姻”,形成“形神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藏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也颇具特色,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拓展藏区的独特文化魅力,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使藏区文化通过旅游这一桥梁传遍全国、走向世界,形成藏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文化对人类具有塑造功能。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民族文化都被带入全面的交往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是传统与现代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富有特色。这样,必然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会提升我国文化事业的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六个民族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方。各个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这使得我国的群众文化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在其中的群众文化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国家提倡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节假日,这就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创新。
2.可创造性
群众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发展,也会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目前,文化工作者在文化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目前的发展状况
1.群众文化获得的成就
这些年来,我国的群众文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文化活动,比如说广场舞,人们可以积极融入到群众文化之中。此外,我国还在其他方面创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比如说在各个社区创办各种比赛,创建文化方面的演出与各种节目,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之中。
2.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
和谐社会中,在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首先,某些地方在创建各种文化设施的时候,并没有切实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没有为人民办实事。很多面子工程不能给予人们群众真正的文化体验,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其次,创建的文化并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需要;再次,人们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认识还不足,还存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群众文化的意义。人民群众在文化的创造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化水平的不高导致了人民群众在参与的时候是消极被动的,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在文化方面的素养,当然也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文化活动了。
三、如何在和谐社会中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
1.立足于各个地方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目标
各个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不同的地方在文化资源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在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要学会立足于各个地方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目标。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首先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并且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众文化。其次是要合理地整合地方资源,将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制定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目标,从而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2.立足于社会发展与创新群众文化
社会的发展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在发展与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要立足于社会。群众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社会性,有很多社会组织立足于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得到改善。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进行创新,使群众文化富有时代特色。
二、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规范群众的道德与行为
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精神性的文化式样,群众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担着规范集体成员的作用。比如在不少群众文化创作的作品中,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圣贤风范等作品占比很大,这些作品在有形无形中都承担了劝善抵恶的功能。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农民感受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农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娱乐的熏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体会到文明,这样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规范新时代下农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行为准则、是非判断等,使得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个社会教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依据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群众文化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创新,让群众在自愿、自觉地条件下,恪守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并把自觉地把这种道德和规范传递到更多的家庭、群众当中。
三、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表达形式。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给新时代的农民更多的娱乐享受和审美情趣,而且群众文化更多的是从农民自身的内在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带有符合新时代农民的情感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更是满足了农民们日常娱乐的需求。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实施下,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们对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农民群众在民间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在经过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来,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提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可度、参与度与创造能力,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
四、具有经济功能,促进新农村繁荣发展
国家提出要建设新农村,而这种要求更深的内涵是推动农村的整体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经济的发展。而可以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样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产生的作品从内在条件上说具有商品的属性”,群众文化也以艺术展现为基础的,更是适用于农民的自身需要和要求的。群众文化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就可以给当代的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如果可以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把握好一个群众文化的原则,走推陈出新、贴近农民日常需求、文化特点的道路,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打好群众文化的文化战略,积极引导和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培养出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群众文化形式,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把这种群众文化的优势发展成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