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协会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02 00:14: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控协会工作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控协会工作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71-02

1 模具制造专业设置新背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其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既是高新技术载体,又是高新技术产品。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预测,21世纪机械制造工业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都需要通过模具来完成,模具业的高速发展给予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模具是推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和升级的关键支撑;同时,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模具工业的发展。“工业要发展,模具须先行”。

1.1 义乌行业发展现状

义乌是浙江经济非常活跃的一个快速发展中城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又名中国小商品城),创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现拥有营业面积260多万平方米,商位50000余个,从业人员20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连续15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是国际小商品的流通、研发、展示中心,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模具产业是生产企业的“金工车间”,更是小商品制造的“工业之母”。众多的小商品离不开模具,由此可见,义乌是模具产业最具规模和市场潜力的区域之一,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1.2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

为使我校模具制造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我们对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发放企业56份问卷,回收47份,有效问卷47份,并对16家企业进行深度访谈。

1.2.1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1)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研表明,模具制造企业现有设备主要有普通车床、铣床、平面磨床、外圆磨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机床都达到了半自动化,并且测量设备基本上光谱化。模具制造企业设备的发展趋势是电加工设备和数控机床进一步增多,数控机床向多轴、柔性加工自动生产线发展。通过统计发现,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中,中职占35%、高职22%、其他占43%,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义乌模具从业人员中占有很高比例,我校实施的“3+2”培养计划是依据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制定的科学的计划。

1.2.2 从业人员岗位分析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主要有模具制造车工中级、模具制造铣中级、模具制造高级工、钳工中级等。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主管负责人,认为更看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获得证书,这一点在企业的问卷统计得到了证明。

(1)模具的制造普通设备和数控设备并用。企业中既有大量的普通车床、铣床、平面磨、外圆磨,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以及数控柔性加工。

(2)在模具的制造中,除需要大量的数控技能人才外,还有大量的制造岗位需要模具专业技能人才来完成,即铣床工、车床工、磨床工,先进的电火花操作工、线切割操作工。

(3)普通机床虽然听起来好像传统,但是模具制造设备发展之快,普通机床现在已经均较为先进,基本上全数显化,因此,中职模具专业应注意先进设备的学习和训练。

(4)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制造中发展很快,在模具生产线中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多,应用广,需要的技能人才多,因此,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应注意该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

调研中还发现,模具制造的设计开发中,需要较多的设计制图技能人才,他们除掌握模具制造专业的基本知识外,主要是要掌握CAD、Pro/E、UG的制图技能。经过调研和分析,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在模具制造企业的岗位群有:中、低端机械设计职位,包括机械零件图纸绘制、小型模具设计、普通车铣刨磨等机床操作、机械工艺与管理等。中、低端数控加工技术职位,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等工种的编程与加工操作。中、低职位模具制造职位,包括各种塑料模、压铸模、冲压模等多种模具的开发与制造等。

2 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2.1 专业建设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为先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紧跟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探索应现代模具制造所需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调试、安装、管理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2 专业建设的思路

(1)建设具有技师学院特色的教学体系。

(2)建设与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相配套的实训中心。

(3)探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培养,构建本专业“一个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一个突出(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构建以项目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以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模具检测为四大模块的创新型课程体系。

(5)建设一支的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队伍。

3 模具制造专业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随着义乌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模具制造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在这一愿景下,学校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就业岗位的客观需求相一致,不断的对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教学注重理论经验与企业经验相结合,构架较宽的理论知识面,实践教学以企业的岗位任务的具体案例为主,再进行知识的扩展,难易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

(2)先进的CAD/CAM软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模具设计及加工中,学生应当具备此类软件的应用能力。

(3)针对企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需要,在专业教学中,应加强模具结构分析、模具拆装、加工及调试等实训环节,提高学生设计、加工、调试、安装等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4)具备管理与经营的基础知识,结合模具制造要追求最佳寿命及最低费用,模具材料应最有效地利用,模具价格估算,开展各种项目与活动训练,为今后从事技术管理岗位和创业奠定基础。

(5)建立产教结合“双赢”机制,与企业更紧密地合作,研究双方合作事宜如校方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分配、师资培养等;厂方的市场分析、发展规划、产品开发、人员培训、技术难题等。

(6)推动就业准入制度,实行多证制: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

(7)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除了技能要求外,企业对这几项的软实力也很看重。

3.2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指标,以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及毕业生自我评价为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培养,通过与义乌模具行业协会、义乌易开盖实业公司等模具行业企业的合作,构建本专业“一个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一个突出(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义乌加工制造业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1)一个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通过对专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模具专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设置,针对调研结果和企业情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2)一个突出(突出专业岗位能力)。

模具专业岗位能力主要分: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制造能力、模具安装及调试能力、模具维修维护能力,对于当前企业模具紧缺人才及岗位需求,把主要四个能力做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3)工学结合。

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参与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依托学校产业处和学校实训中心为载体,构筑“校厂一体”的能力培养平台和“工学结合”的能力培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推行项目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学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实训“作品”与“产品”对接,使教学实习在校内生产基地进行,让学生在车间学习相关技能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减轻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

(4)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方法。

强调以社会监控为手段,采取社会参与评价的方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教育主体多元化、培养目标和模式多样化、人才质量评价社会化等原则。建立由工学结合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及行业团体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监控评价体系。

4 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4.1 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明确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是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及模具安装调试等工作岗位。确定以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模具检测四大模块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项目为载体的核心课程,构建以“项目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

4.2 教学资源库建设

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课件库主要包括核心项目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资料库:主要包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案等各种教学资料。

试题库:包括模具制造中级工、高级工技能鉴定试题,以及各类与专业相关比赛试题。

典型模具制造实例库:包括各种典型结构,涵盖模具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加工各种典型模具零件及其图纸,达到 10 个典型模具实例。力争用两年时间开发《模具数字化学习工厂》教学资源库,开创“自主探索、虚实结合”的新型教学实训模式。

5 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建设

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引进或在学校现有青年教师中培养5名高水平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其中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业等级证书的教师达到8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聘请8名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6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本专业特点,结合义乌小商品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结合义乌模具产业的特点,与义乌模具行业协会充分合作,建设高水平、高质量、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创造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为原则,按照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更新模具加工制造设备,提高模具制造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重点建设模具应用技术实训车间,模具设计工作室。

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成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学校成立校企合作运行工作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工作。工作小组由主管部门、学校、企业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确保校企合作正常运行。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全方位工学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步伐,形成“专业、产业、教学”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环境。实现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条件和物质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培训企业上岗员工,同时为企业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在现有5个基地基础上,重点新建3个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人才技术紧密合作型的基地稳定在8个左右,每年可接纳顶岗实习毕业生240人左右。

篇(2)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对office办公和其它流行能熟练操作,并在因特网上开辟了自己个人空间.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在工作上,我通过加入院学通社与合唱团,不但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更加认真负责对待团队的任务,并以此为荣!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石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的我将以不怕输的韧劲融入社会。

【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00字二】

大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翻翻历史的扉页,一切都成了过往,三年就这样过去了! 在学校的日子里,生活中充满阳光,人与人之间都坦诚相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环院事我都很是关心,就这样我爱上了环院的每个人,每件事物。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在我的美好的大学三年中也就这样成熟了起来,我也就体会到了大学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的根本。

在思想方面,我经过班级的初选,到系审核,再到院的批准,我成了入党积极分子党培训中的一员,并经过学习与考核,成绩合格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我就由一个对我们党了解一点到了解了我们党的人。

在学习方面,自从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忘记我来学校的目的——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在学习期间,我拿到奖学金两次;我以学习更多知识为目标参加了全国长线自考并已过多门。虽然我在有些方面得到了肯定,但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更加努力,读到到老,学到老也就成了我最基本的思想。

在工作方面,本人在学生会工作的日子里,我学会了为人处事。在协会的实践中我知道了事业的伟大和一个人的付出与成就。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了找工作比较难的启发,启发我要克服困难勇于直前。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我成为不仅有知识还有这一颗永远求真求实的心的有志青年,让我能够去创造我的价值并去认真实现自我的价值,相信我所学的知识会对接下来的找工作面试中发挥到作用,让以后工作和生活都充满阳光。我会继续努力,爱拼才能赢得更精彩。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00字三】

我大专三年,自身专业从基础课程到基本操作,不仅理论课程上能够完成合格通过,而且能在实践动手上能结合理论应用在数控机床上,使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手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身为理工的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班也会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大小事务,为管理好班级尽我力所能及。生活上,我乐观向上,俭朴,责任心强,办事沉稳,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兴趣十分广泛,能与同学融成一片,能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交活动,踊跃参加学校和班集体活动

“人生满希望,前路由我创!”如今毕业在即,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能使我在将来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大专主修课程有:数控机床与数控原理和系统、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的维修与保养、、autocad、proengineer等。

本人在大专三年中对本专业的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而且还多方涉猎,在数控车铣床进行过培训,懂得一般的零件编程、加工及数控加工工艺。把握mastercam等绘图软件及自动编程,可以进行fanuc系统的手工编程,懂得机械制图和识图。专业之外还学会基本的普铣,普车。钳工操作等。

在校内实习厂搞过数控铣,数控车,课程设计实习实习期间,通过虚心向车间老师和理论老师们的请教和亲手操作,掌握了所在工段的工艺流程,对工段的主要生产设备和操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另外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00字四】

一、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方向.品行关系到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我很注重自己的品行,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友爱同学,乐于助人.

二、在学习上,我态度认真,刻苦,具备了扎实得专业知识:熟悉photoshop,coreldraw等设计软件.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了一定的审美观和对美的洞察能力.为日后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在因特网上获得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充实自己.

三、在工作上,我积极参加学校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工作。工作计划详细分明,协助老师和同学.做好班集体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勤工俭学等活动,还有自己到校外投身相关专业兼职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我认真负责,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在生活上,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同学关系上,总的来说我与同学相处比较融洽,平时生活和学习上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同时拓宽了我的交际面,让我有机会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在这些过程中培养了我的交际能力,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处事原则.

这是我三年学习以来的个人鉴定,我虽然只是个大专文凭,但我不会因此而没有,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的未来目标,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水平比文凭更重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00字五】

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的研究。因此在第四学期开始就被老师信任为计算机房的负责人。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年暑假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入揭阳市凌先电脑公司技术部任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xxxx年暑假我在惠东县亿鹏印刷公司学习名片和小型广告、商标设计,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我用一周时间就熟练了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了大量出色的设计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00字六】

三年的大学生活匆匆而过,如今回首,是对过去的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将踏出校门的我,满心期待大千世界的挑战和磨练。

深知性命相托的重要,从踏入学校门槛的那天起,在良师的精心指导下,自己奋力拼搏,自强不息,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求学期间,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取得进步的动力。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除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我还学习了有关方面的课外知识,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发展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奉献我的一生将是我的职业准则。

我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认真学习,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使我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优秀的班集体,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可亲的同学,让我懂得怎样与人合作;老师的教诲,为我指明了成功的方向。

充实的校园生活赋予了我知识,它让我更懂得怎样学习,生活,做人。医专让我成熟,自立,自信。我将把我的一生献给神圣的医学事业在未来的岗位上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00字七】

回首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的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修养和能力,也使我的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让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大专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互映射,所以大专阶段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才是我们作为当代大专生的主题。

篇(3)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在学生在学校中灵活利用微型模具制造课题,通过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难度、不同方式的微型模具制造课题,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有限的学校资源中学生尽量体会真实模具制造工作过程。

一、微型模具定义

微型模具没有专业定义,根据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作为适应模具专业教学的微型模具应涵盖以下一些特征:微型模具必须结构、功能齐全,学生加工完成该模具后,该模具能成型出产品;产品应该是来源于生活中,但可对其教学化处理,如简化结构,缩小尺寸等等;模具尺寸较小,学生能轻易搬运和加工。

二、目前模具制造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实训课题的设置不能体现工学一体化的新理念、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实训的课题设置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题前后缺乏连贯性,如钳工实训中,锯削训练可能就是基本动作训练,锉削训练可能就是单一平面锉削与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技单一能培养,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没有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二)课题的设置过于倾向于等级考证。目前我国的等级证考核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如模具钳工中级工的应会考核依然还是锉配,因此很多实习教师在课题设置上偏离模具专业的方向特点。

(三)模具专业实训消耗大。模具一般是单件生产,制造成本高,设备与工具投入种类多。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均按企业模具生产模式进行加工与学习,务必造成教学成本太高,大部分学校均无法承担,所以模具制造实训课题难以实现,造成学生专业技能学打折扣。

三、利用微型模具教学在一体化教学中的优势

针对技工院校模具专业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认为在模具专业教学中利用微型模项目式教学具备一定优势,能够提高学生专业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一)微型模具涵盖专业知识不“微”。在项目式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利用多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去涵盖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典型任务来掌握其所需的专业技能。如以一套简单的儿童积木微型注塑模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该任务可安排在学生掌握一定软件技能和加工技能之后的一个初级课题,其涵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可以粗略分析如下:1.知识点:金属材料知识、模具制图知识、塑胶材料及成型知识、注塑模基本结构知识、普通机加工工艺编写知识、电切削工艺编写知识、模具装调工艺;2.技能点:模具材料选用、加工工艺制定、机械加工、模具钳加工、模具装配与调试、利用三维软件设计技能。

(二)微型模具任务涵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不“微”。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按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6阶段模型,工作过程分为: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与结构记录。采用微型模作为典型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历了模具从设计到制造,从计划到实施、评价的一个完整过程,不仅仅在实践行动中完成模具专业知识、技能体系的构建,同时还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组织协调、沟通、表达等关键能力培养。

(三)实训消耗“微”。以一套最小型的CI1515标准注塑模模架为例,采购成本约1千元,一个班三十人两人一套模架计算,其材料成本需1.5万元。如采用非标自制的模具,缩小产品后,尺寸大约在120×100mm,材料成本低于100元,其实习材料成本可控制在1500元以内。

四、微型模任务在教学实施中的灵活设置

在模具专业中利用微型模具任务实施教学虽然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还需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和专业实施方向进行灵活设置,否则就会违反教学规律变成揠苗助长,结果得不偿失。根据学生在校学习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型模具实施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的一体化教学实施中,设计的微型模具制造任务应简单,学生能利用钳加工技能完成,模具尺寸控制在100×80mm左右。任务采用封闭式,即在任务中有完整的图纸,任务目标,学生主要是根据任务图纸和目标个人独立完成模具制造任务。

(二)在第二阶段(第二学期)的一体化教学实施中,设计的微型模具制造任务学生应该能利用普通机械加工出来,模具尺寸控制在120×100mm左右。设计的任务是半封闭的,即在任务中确定模架的基本结构与尺寸,由学生自己设计模具关键零件和其余复制结构并进行加工。该阶段任务需学生自己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模具制造任务。

(三)在第三阶段(第三学期)的一体化教学实施中,设计的微型模具任务学生应该能通过软件进行设计,并能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建议模具尺寸控制在150×120mm以内。设计的任务是开放式的,即在任务中只确定产品尺寸及要求。在该阶段中,学生需利用所学的软件和数控加工技能,设计模具并完成加工、调试。建议难度适中,学生组成三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四)在第四阶段(第四学期)的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可以结合校企合作、课程设计等相关内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模具制造的整个流程。在本阶段中,应导入模具标准件,可以采用最小型模具标准件。设计的任务学生可以组成5人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本阶段完成模具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体系构建。

五、结束语

在工学一体化的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利用微型模具作为一体化教学中的任务载体是有利于模具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但是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地区就业特点设置不同的任务,还需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积极深入企业调研,不断积累,才能积微成著,才能使我们课程体系更有特色,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篇(4)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创新型社团为例,介绍了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理念,阐述了校企合作联办社团、“项目驱动式”“大赛参与型”“志愿服务型”等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相关经验值得借鉴和再创新。学习创新型社团组织模式校企合作在当前这个技术进步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人的寿命延长的新时代中,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做好终生学习、终生调整的准备,而终生适应能力常常来自课堂外的训练――包括社团活动。当前,高校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已是形势所趋,学习创新型社团作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舞台正广泛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学习创新型社团是指一群具有共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织而成的以“学习与发展”为目的的学生群众性团体。在长期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发现在学生中存在着认为“学习驱动力是个体间竞争,学习过程是听课过程,学习结果评价是考试”几种普遍性误解以及在参加各类竞赛过程中“为比赛而比赛”的被动参赛现象,于是孕育、培养出了一大批学习创新型社团,并对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模式大胆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开辟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个性发展的氛围下接受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一、大学生社团的运营理念学生社团坚持“目标管理”和“自主管理”双重经营模式。所谓目标管理,就是要求学生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既定目标下制订工作计划并逐步实施。在目标管理的驱动下,学习创新型社团就应该主动实现:(1)有目标。社团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依托,如依托学生大赛、依托校企合作项目等,树立起社团的目标和方向。(2)有计划。社团每年开学初应向指导老师汇报工作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工作内容;(3)有培训。社团要坚持“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工作,将日常培训工作常规化,帮助新入会员“超前”学习专业知识。(4)有结果。社团成员参加大赛要出成绩,参与研究要出成果,参与创新制作要完成最终作品。学生社团自主管理,意味着是否设立社团以及设立怎样的社团,完全由学生决定;意味着由谁来负责社团的运营,完全由学生决定;意味着在符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前提下,社团要举办什么样的活动以及怎样去举办,完全由学生决定;意味着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如何去募集资金以及募集到的资金如何去使用,完全由学生决定;意味着社团是否要解散,完全由学生决定,等等。二、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企合作联办社团模式当前,承担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高等教育,每年都不得不面临“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尴尬,而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面临的压力更加不言而喻。据有关评估报告披露,目前2101所全国高职院校中绝大部分的教育模式让很多学生感到“用的没学,学的没用”困惑,如何破解“用的没学,学的没用”的难题,成了很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哥德巴赫猜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表明,由学校与企业订立合作协议共建社团,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让大学生在社团里就接受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理念的培训与熏陶,让同学们在社团里能够接触真实项目,真实模拟企业产品开发完整的工作流程,在产品创新设计制作过程中融合机械、电子、自控、新能源等多学科,在了解企业、了解工作岗位的同时使自己成为一名“熟手”,有利于学生成长、学校就业、企业用人。以我校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三设计院联合举办的空调工程技术协会为例,校企合作共建开始于2009年,在2年多的时间里,设计院共接收吸纳了50多名会员参与了企业项目,会员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最终,协会的12名成员顺利签约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三设计院。2.“项目驱动式”社团建设模式“项目驱动式”社团建设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完成项目任务为重点,改变以往以教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在满足知识“够用”的前提下,从应用需求出发来探究所需的科学原理。通常,教师会事先帮助学生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必要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以我校机电学院学生自行创新设计的“电磁调速高楼火灾逃生装置”为例,该项目就是机电学院14个学习创新型社团之一的机械创新设计协会的学生在去年孵化出来的,并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0)全国二等奖、广东省一等奖。学生们根据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方向,自由组队,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参与创新产品的研制,将发明创造由创意转变为有形的创新成果,并最终获得市场的青睐。目前,该项目已取得2项国家专利,多家企业前来洽谈购买或者合作研发、生产。3.“大赛参与型”社团建设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参与到各类科技竞赛中来,如“挑战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但在各类竞赛中我们发现,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学生参加竞赛的自主性不高,经常出现“为比赛而比赛”的现象。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参赛的局面,我校孕育、培养出了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实现服务教学、提高技能、为大赛输送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大赛参与型”社团。通过目标驱动过程,在社团的组织建设中注重培训的常规化和技能提升,注重培优、选优的过程。以数控技术协会为例,协会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奋斗目标。在没有接到大赛通知之前,协会将邀请专业教师或者具有相关技能特长的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同学进行日常培训和辅导,让会员选修专业技能提高课,以帮助会员将后面要学习的知识“超前”学习;当比赛通知下达后,协会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内部竞赛选拔参赛队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训练方案开展训练,并充分专业教师、发挥社会资源等提升社团会员的竞赛水平。回顾“大赛参与型”的社团组织建设过程,促使学生形成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模式。4.“志愿服务型”社团建设模式志愿服务最近几年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在我国,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志愿者迅猛发展并活跃在社会各个方面,他们充满活力,服务到位,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这样的重大活动将越来越频繁。依托专业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是一种很好的社团建设模式。学生社团应在学校的指导下,主动与热心公益事业的行业、企业建立志愿伙伴关系,探索生产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三基合一”;发挥学习创新型社团的专业优势,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组建如食品义工、护理义工等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引导会员志愿者运用食品检测医疗保健等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三、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成效

以我校机电学院为例,机电学院自2008年开始探索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模式,共与12家企业、行业协会建立起了联办社团的合作关系,社团会员累计完成科技作品286件,参加各类义工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8600小时,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9项。表1直观地显示了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和所取得的成绩。

实践证明,学生社团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效果显著。本文系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09CZ036)和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12年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编号:GDGZ12Z012)成果之一。

篇(5)

电焊员工工作述职报告1我是一名电焊工,我深知业务的熟练对我来说多么重要,所以每时每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在公司的日子里,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公司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也耳濡目染了公司领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气魄。在对你们肃然起敬的同时,我相信我所有的艰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我为能成为你们团队中的一员而骄傲。

在工作的同时,我利用闲暇时间自主学习,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努力进取,试图在专业技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效。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不仅仅是为公司做贡献,更是在位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尽管现在还没有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一定能在工作上取得进步,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公司工作期间,我自主完成领导布置安排的任务,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和活动,加强和同事的合作。从工程中,我都努力保证的完成任务,不仅提高施工速度,更要保证施工质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超额任务。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仍然不断完善自己,汲取知识,在参加的高级技工考试中取得了成绩,虽然这个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是足以表明我的技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干一行,爱一行,我对电焊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会激励着我向着更好更高的目标发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这个状元就不能是我呢。平凡的职业上,依然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迹。

在我如今的成绩面前,除了我个人辛勤劳作的汗水外,也离不开公司的领导对我的大力栽培。公司提供给我们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的培训与发展机会,提升了我们的竞争能力。领导们“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气魄,一个个优秀劳模的个人事迹,一项项国际水平的工作技术,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向前进。公司的良好学习竞争氛围,也成了我奋进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上,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你们是我贴心的朋友。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细节上进行人性化管理,全方位关注员工健康、生命安全。

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本人努力进步自己的政治素养,以便能更好的为工厂及单位工作服务。其次在工作方面,有句熟话说“做一行就要爱一行”,我本着这种想法全身心的投进到电焊工工作中,为了搞好工作,进步自己的专业水平,我虚心向领导及从事此行业的前辈学习,采取他们的优点补己之短,然后自己摸索钻研实践,阅读学习《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机械识图》、《数控直条切割机说明》等书籍,以便对实际工作有简单的理论认知,并结公道论熟悉了各种型号的基础原材料。如,H型钢,槽钢,带钢,锰钢等。逐步熟悉领会电焊的基本要领,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不断进步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本钱职工作。而且工作中我态度端正,坚守岗位,认真负责,积极推广和应用“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在我不断进步的同时,除了有我个人辛勤的汗水以外,还有领导们对我的大力栽培。更加激励了我奋进的斗志。在工作上,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团队能合作的更加默契。也希看我们能合作愉快,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20____年,又是朝气蓬勃的一年,我已经暗暗积蓄力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素养,弥补自己的不足。我给自己定制了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

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家装相关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最后,谢谢领导的批阅,以及对我的报告给予的批评指正。

电焊员工工作述职报告220____年在忙碌的生产中转瞬即逝,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回顾全年的生产工作,我在各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之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在技术水平和思想觉悟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作为车间一名普通的焊接操作工,在这里我将自己在这一年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为20____年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础。

首先在生产工作方面,作为丙班焊接班组外焊岗位的一员,在生产中我按照岗位职责权限严格要求自己,焊接过程中工艺参数严格遵守工艺要求,对焊后的外焊缝仔细观察,对外焊缝的高度和宽度定根进行测量记录。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夹渣,咬边,断弧等缺陷,我都会十分重视,跟本班组的老员工们一起研究问题所在,客服技术上的困难,提高自身的焊接操作水平,保证焊接质量。我深深知道技能水平的提高,是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间组织的各项技能培训我都积极参加,从中我获益良多。在我周边技术水平深厚的老前辈们,对我平时的工作都十分帮助,遇到不懂的难题,没有遇见过的状况,都是这帮前辈同志们,一点一点的教会我,对于拥有这要的好同事,我心怀感激。

其次在安全生产方面,我作为一名党员时时刻刻将安全放在心中,执行在行动中。进出车间产房,安全劳保设备穿戴整齐。工作中,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章程和HSE作业指导书,做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安全是天,质量是命”这几个大字一进车间厂房就能看到,这句话是我平时工作时刻谨记的。公司安排组织的各项关于安全生产的培训课程,我都积极响应参加,从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安全知识,更是通过各个违章事例,了解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生产不仅仅是我一人的事情,更是所有员工共同的事情。我会用我的行为和大家一起为工作的安全生产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这一年中我收获有成绩,但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不足方面,也将努力去改正。

1、沟通本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的信息是我比较欠缺的方面,在20____年我会将自己的技术面更加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本岗位还要对前后岗位进行深入了解,使生产工作的流程更加通畅。

2、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去问,主动去查,努力将所学的知识更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

3、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发挥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动周围的同事一起进步,一起为车间这个大家庭贡献更多的力量。

电焊员工工作述职报告3我自从进入公司电焊工行业后,始终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多言,不多事,服从分配、勤奋好学,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技术,并且熟悉了钢结构生产加工的通常钣金工艺和技能,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一年里,我在院领导、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2、为了学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及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3、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4、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

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学院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电焊员工工作述职报告4转眼20____年即将过去,转眼间,进入工厂工作已有一年了,从初入工厂时被工厂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震惊到现在在师父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操作。回想一路走来,可谓感触颇深,受益良多。现在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对于所从事的焊工工种,我是完全的新人。从未接触过机械加工制造的我。虽然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面对陌生的行业和工作环境,还是有力不从心之感。但这种感受在师父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很快便烟消云散。

分配到班组后的第一课是“安全生产知识”。师父要求我们对不了解的设备不乱触摸、操作,并时刻注意车间内地面上的电线,悬空的吊具吊绳等等。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为了让我们尽快熟悉工作,师父给我们布置了阅读学习《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机械识图》、《数控直条切割机说明》等书籍,以便对实际工作有简单的理论认知,并结合理论认识了各种型号的基础原材料。如,h型钢,槽钢,带钢,锰钢等。

进入实际生产后,每当生产图纸下发时,师父便要求我们一起读图,从车辆配件图到大型低平板挂车的幅板图。尤其在挂车大架的幅板图的识图方面,由于技术部下发的图纸是整个大架的半成品图纸,其中加入了翼板和加强副板等需要与挂车大架焊接后的尺寸。所以实际的板材切割过程中,要对图纸作必要的还原,以得到真实、可靠、准确地数据。这就要求我们对给定数据做准确的计算。为了保证这一点,师父有时为了确认一个幅板的规格、尺寸会多次往返技术部和生产现场,应要求我们同他一起进行多遍的计算。师傅说:“只有用准确的数据才能生产出合乎标准的产品,我们作为整个分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更应将产品的误差降到最低。这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产品的负责。”师父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们。

虽然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学习,并由师父的悉心指导,但真正进入实际生产操作时,我还是感到了辛苦和困难。

首先,由于数控直条切割机的安装位置与机床初始设置不同,说明书中的__、y轴和实际的__、y轴相反,让我很长时间调整不过来。

其次,我了解到只是编程、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在七个大型板材时,为了保障其他工段的材料供应,提高生产效率是必不可少的。师父会在切割时多加一道刀,在保证内应力不变的情况下,使钢板同步受热,同步膨胀,同步切割,同步变形,将原来生产两块板材的四道刀变成三道刀,达到节约板材,节约气体,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

又如,在配件的下料过程中,由于配件时不规则图形,所以要考虑怎样在相同大小的锰板上多生产出几块配件,这就牵扯到“套裁”问题。这好似我认为比较难以掌握的。例如“后门旋转臂”的切割,没有竟然的我只是单方面的考虑如何省刀,却忽略了如何节约板材。但接触到“套裁”后,我明白了这学问的高深。

再如,在切割__用油罐挡泥板法兰的过程中,我们选用了连贯的切割方法,这样做既减少了每一件的预热时间,又减少了刀在直线段的重复,提高了割缝的光洁度,减少了车工加工的工序,可以直接用于钻孔使用,使生产一气呵成。

师父说:“不要轻看这些配件的生产,以为这是简单的重复劳作。要知道,每次的切割都要经过严密的计算,以达到最优化的结果。”师父的座右铭是“学无止境”。他把这句话送给了我们。他说:“这样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将以更加踏实的心态,刻苦学习基础知识,立足本职工作,以期取得更大的发展。

电焊员工工作述职报告5本人________,20____年参加工作,一向从事焊工工种。20____年经国家焊接技术协会培训考核,取得了国家焊接技术协会颁发的“焊接技术技能教师资质证书”,20____年起至今一向担任________公司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培训技能教师。20____年____月被评聘为电焊工技师。二十多年来,本着对电焊工作无限热爱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电焊焊接事业中。作为一名电焊工培训技能指导教师,工作中我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服从分配,认真钻研,掌握了各种焊接工艺及焊接技能,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本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悉心关怀和帮忙下,焊接技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公司一名优秀的电焊工培训技能指导教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作为一名焊工培训技能指导教师,本人平时注重理论学习,收集焊接工艺方面的知识信息,同时透过各种方式,不断向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们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1、加强自身的技术素质修炼,努力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2、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的工作中去,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3、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学讲课艺术,具备娴熟的教学讲解技巧和丰富的语言表达潜力。

二、完善教学环节,认真组织教学

1、统一培训标准、落实教学计划。

按照焊工技能培训规程要求,本人制订了培训大纲、培训计划,编制了培训教材和培训项目、焊接规程、焊接设备、培训工位、试件、焊材。

2、统一培训模式、规范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法和操作演示法授课,组织学员透过超多、反复操作练习、讨论和工厂参观形式学习,引导学员掌握操作要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3、抓住技能教学四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向学员系统地讲授焊接操作技能全过程;采用示范操作表演或示范性试验手段,使学员透过观察获得知识,掌握培训项目的操作要领;学员反复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重点加强巡回指导工作;在练习的过程中,定时检查学员的练习项目,指出优缺点,提出改善要求,并做好操作培训日记录,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科学管理,规范教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____年__~__月份,在公司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________公司焊工考试委员会复审换证工作。参与编写了《焊接基本知识考题库》、《焊接工艺规程》、《焊工考试管理细则、管理制度及设备操作规程》。参与______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及施焊工作。根据jb4708--____《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适合产品要求的试件,完成了以下工作:

1、设计接头形式;

2、试件的准备;

3、试件的焊接及填写施焊记录;

4、外观检查;

5、无损检测;

6、试件加工;

7、成型试件的试验、力学性能和金相宏观检查;

篇(6)

麦可思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分基本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两个能力模块,其中基本工作能力又分为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五类,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麦可思统计数据表明该院工科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从侧面上也反映了该院教师综合能力存在一些不足。1.1.1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与需要加强的环节麦可思对教学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环节进行了统计汇总,44%的毕业生认为是该院工科专业在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其中73%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这也是麦可思要求该院工科专业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从侧面上反映该院工科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存在较大的缺陷。1.1.2核心课程在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分析麦可思对近四届工作和正在读本科的毕业生就核心课程在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作了分析,有23%认为课程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不重要,21%学生认为有些重要,只有31%的学生认为是重要的,非常重要和极其重要的只有13%和11%,说明该院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缺陷。1.1.3毕业生的职业核心知识分析麦可思对职业核心知识统计表明,该院工科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知识要低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其中,重要度较高的知识是心理学也只有57%(全省84%)、销售与营销只有54%(全省78%),说明该院工科类学生在职业核心知识不够重视,而事实上该院并没有开设相联系关课程。1.1.4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对创新能力中的四个指标,该院学生的四年平均得分分别为科学分析65分(全省76分)、批判性思维58分(全省65分)、积极学习64分(全省79分)、新产品构思71分(全省75分)。说明该院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存在严重不足。

1.2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指的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及其课程建设中的本领及水平,即专业认知基础上的分析研究、设计规划,目标确定及与此相关的课程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技能[3]。该院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1.2.1高职教师缺乏从事职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现实中该院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经历和经验,工作后很少有进行产学研结合研究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机会,与生产企业和市场联系也不密切,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4]。1.2.2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不足近几年的麦可思调研数据表明,56%以上的的青年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教学设计,而忽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知识储备。65%左右的青年教师只重视教材的研读和教学的设计,而忽视教学的整体设计。接近90%的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重视破出重点、化解难点;68%的教师不重视课后反思。1.2.3课堂教学基本功严重欠缺现阶段受新媒体的影响,大部分年轻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差,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多语病;书写能力差,不知如何使用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教态呆板,甚至手足无措,缺乏形体语言的辅助效果等[5]。1.2.4创新与科研能力不足创新与科研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不强,缺乏科研经验,团队攻关意识和集体研讨氛围不浓。1.2.5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差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课堂把控能力差,对高职学生管理存在误区等。

2“四个一”工程的方案实施

2010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分院针对自身基础和发展定位,全面推行并实施“四个”一工程。要求所有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视职业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一师联一企”实施方案

①四个一工程中的一师联一企要求:分院每位专业课教师都要负责联系一家企业,参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研发活动。年产值在5000万以下的企业,只能由一位老师负责联系,年产值5000万以上的企业,可以由两位老师负责联系。②参加活动教师每年在企业时间不少于2个月,除寒暑假外,平时到企业次数每年不少于15次。③联系企业以丽水市区及开发区为主,周边县市如温州、永康等企业如果与专业联系特别紧密的也可选择。④每位教师在活动期间参与联系企业的产品、工艺研发,参与企业项目申报。申报项目按不同的职称有不同的要求,副高职称要求每年到帐金费不低于3万元,讲师不低于1万元。⑤参加活动教师每年向需向分院提交一份活动报告。

2.2“一高帮一青”实施方案

2.2.1导师条件①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且工作认真,尽职尽责;②对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有较深刻的认识,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③熟悉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经验丰富,治学严谨;④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或教学管理干部。2.2.2导师选定①依据导师条件,采取青年教师自选与分院协调确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定;②指导教师任期二年。在任期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任职的,经本人提出,由分院另行调整。2.2.3导师职责①对被指导教师的政治思想、教学素质和教科研能力进行具体的传、帮、带;②指导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和编写教案;③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不少于5次)。课前帮助研究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其讲授方法;课后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意见;④指导青年教师选定专业专门化方向,深入企业开展科研活动。

2.3“一专扶一会”实施方案

①每个专业要组织学生成立一个协会,同时要求与丽水市相关协会取得联系,并参与市协会相关活动;②每个协会要指定指导教师(一般为1至3名),且要有一名教师担任协会名誉会长;③指导教师要指导协会做好学期工作计划、总结,同时要做好技术指导工作;④指导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协会做好换届衔接等工作。

2.4“一队管一赛”实施方案

①学科竞赛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学科竞赛的组织与落实工作;②严格执行参赛项目事前审批制度,项目未审批原则上不派人员参加;③每个项目原则上只由一名负责人承担;④一个项目连续二年未能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暂停二年申报;⑤学科竞赛相关奖励(指导教师奖励)由项目负责人提出分配方案,并及时上报分院及学院相关部门审批;⑥各专业在每年开学初向分院上报本专业参赛项目。

3“四个一”工程的实施管理

为确保“四个一”工程的贯彻执行,该院制定了“四个一”工程的具体操作办法、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和考核办法,同时根据共赢理念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在过程中对有可能影响项目进展的风险因素及其特点进行识别。在制度上,首先建立“四个一”工程实施申报制度,原则上50岁以下教师均要参与“四个一”工程活动,但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初,分院将审批结果汇总后分别交人事处、教务处备案。其次,为每位参与教师建立“四个一”工程业务档案,由分院统一为教师积累过程材料。第三,分院建立检查、督查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在企业期间的工作情况,同时将检查结果作为审核与考核的依据。第四,教研室定期组织“四个一”工程专题交流、研究活动。教师及时向分院递交“四个一”活动相关材料,如活动总结、活动过程材料、为企业做出成果证明等。在经费管理上,“四个一”工程中企业向教师支付的任何经费,均须全额转入学院账户。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四个一”工程活动,企业转入的经费属于教师工作报酬的,企业转入的其他经费也全部发放给教师本人,属于横向科研等项目经费的,按照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执行。在考核上,由分院年度考核组负责考核,人事处、教务处负责审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教学业绩考核挂钩,考核不合格者,教学业绩考核不得进入A、B档。对考核优秀的,学院给予适当奖励。经考核合格的教师,在省、市专业技术带头人、职称晋升、培育工程、访问学者、荣誉评比等方面优先推荐。

4“四个一”工程的实施效果

丽职院的“四个一”工程经过四年的实施,在师资队伍打造、学风建设和人才质量提高、科技竞赛及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师联一企,服务丽水区域创新,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四年时间分院(分院总人数71人)共有55人紧密联系企业,在一师联一企过程中,青年教师能做到企业顶岗不怕苦,不断强化职业技能;中级职称教师全面熟悉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综合职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高级职称教师主动参与企业转型升级,做好技术顾问,主持申报横向课题,扩大了分院的影响力。在服务企业的同时,教师自身也收获了丰硕成果,五年间分院教师共申报完成省市级、企业横向课题61项,成功申报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3人评上教授;6人评上副教授;2位教师评上高级工程师;另有3位老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科研能力、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一高帮一青,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速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模式就是导师制,也就是“四个一”工程中的一高帮一青。分院积极发挥高职称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利用青年教师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肯于学习钻研的特点,在分院内实行高青教师一帮一,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认识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促使分院青年教师快速成长。8名结对青年教师6人顺利评为讲师,其中有1位教师成长为专业负责人、3位教师评上了院级骨干教师;另有2位教师评为丽水市138第二层次人才。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依赖于教师对职业的热爱,依赖于学习和反思,依赖于名师。一专扶一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专业技能。“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专业协会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为目的,以学生自主管理、专业教师指导的基层学生组织,在学风建设、专业技能提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扶持的电子协会,会员覆盖面广,活动扎实多样,激励机制健全,成效显著,连续三届的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好成绩,多次参加丽水市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为学院增色、为专业争光;毕业几年年薪达十万以上的学生也出自这个协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扶持的汽车协会,活动丰富多彩,企业参与度高,影响力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技能得到了强化,为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队管一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职业竞争能力。职业技能大赛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检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各专业都由骨干教师挑头组建竞赛队,目标责任到人,针对竞赛内容、竞赛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课程目标与大赛标准、企业岗位标准相适应,消除为了得奖而参赛的功利思想,把重心落到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上,通过理实一体的课堂训练和专业协会的日常活动使技能培训常态化,竞赛结果反映出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模式。近年来,分院共组建了电子设计、程序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多媒体作品设计、电子商务、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电气控制、电子制作等23个竞赛队,共取得78项奖项,其中取得国家一等奖2组,省一等奖16个,省二等奖25个,省三等奖47个,15位老师获得省市级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篇(7)

(一)木材节约和代用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实现木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木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木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发展木材节约和代用,对满足市场需求,抑制森林超限额采伐,保持生态平衡,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我国积极保护自然环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木材节约和代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仅约60%,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以上,木材防腐比例仅占商品木材产量的1%,远远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木材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加工水平落后,回收利用机制不健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必须把木材节约和代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工作力度,充分挖掘潜力,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减少木材不合理消耗。

二、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国情,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坚持强化监督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与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

(二)主要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木材节约和代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政策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木材节约和代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使我国木材和木材代用品的生产和消费向节材型和环保型方向发展,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木材防腐比例提高到占国内商品木材产量的5%左右,年均节省木材4000万-50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我国木材供求矛盾。

三、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

(一)发展高效木材加工业,提高木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木材加工机械数控化工程,培育一批大型精细木工机械科研、生产基地,提高木材加工机械数控化比例。选择部分大型木材加工企业,开展木制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生产示范,推进木材及其制品和木制品配件标准化、系列化、集约化生产,强化木材加工企业质量管理。在人造板、地板、家具等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重点行业,进一步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推广优质品牌。推广普及现代化采伐、集运和生产方式,鼓励充分利用枝桠材,减少生产环节的浪费。扩大利用人工林、速生林,充分利用木材生产加工的剩余物、次小薪材等资源。

(二)推行木材保护技术,延长木制品使用期限。加快推进木材防腐和人工林木材改性产业化,重点开发和生产高效、低毒、多品种的木材保护药剂,实现木材保护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建立和完善木材保护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对木材进行防腐、防虫(蚁)、防霉、干燥、阻燃、改性等保护处理,实施木材保护工程。重点做好建筑木结构,木质门窗、地板、园林景观,铁路木轨枕和采矿坑木,木质渔船,农用木支架等木材保护处理,提高木材保护处理比例,改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期限。

(三)建立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机制,实现木材资源循环利用。规范废旧木材的回收渠道,建立废旧木材和废旧木制品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培育木材旧货市场,开展废旧木材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试点,实施废旧木材再生利用产业化工程,重点做好建筑木料、废旧木家具、一次性木制品和木制包装物的回收使用和再生利用。

(四)发展木材代用,优化木材消费结构。提倡、鼓励生产和使用木材代用品,优先采用经济耐用、可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木材代用材料及其制品,减少木材的不合理消费。积极发展人造板以及农作物剩余物、竹等资源加工产品替代木材产品,实施环保型代木工程。在城乡建设中优先选用可循环使用的非木质材料,推广使用钢、竹模板和脚手架等非木质施工器材;在林区、牧区推广非木结构建筑;在包装、运输业继续推广塑料、金属、竹材等非木质包装和木塑复合包装在铁路和采矿业提高金属、水泥支护和轨枕的比例。限制以天然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和木制包装物的生产和使用,限制食品、饮料、酒类等消费品的过度木质包装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认真制订规划,完善法规标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木材节约和代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制订《木材节约和代用发展规划》,并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要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计划落实规划。要加快促进木材节约和代用的法制建设,对生产、建设、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木材节约和代用作出明确规定。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木材节约和代用标准、检验、认证和监督体系,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职能技能鉴定,建立技能型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篇(8)

“双元制”的特点: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一线技术工人或农民;企业和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并以企业为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重实践、重技能培训;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的有机结合;职前与职后培训的结合。

“双元制”的本质:是一种教育调节的企业中心的职业教育制度,突出以企业为主,以实践为主。

二、“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借鉴与实施

山东省平度职教中心自1991年开始,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举办中德“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项目――平度“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3年来,学校按照“把握实质,洋为中用,探索规律,立足可行”的方针,积极探索构建“双元和融、行知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产结合、校企一体、深度融合、特色发展”的具有平度特色的“双元制”办学之路。

(一)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组建双元制校企联盟(集团)

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一是加强校内实训车间建设。目前共建有电焊、电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钳工、钣金、服装、数控、汽车、木工、酿酒等各种校内实训车间72个。二是加强校内培训机构建设。按照“面向市场设专业,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结合专业创办了华德汽车维修培训中心、畜牧教学养殖实验场、服装加工培训中心等10个校内生产培训中心。校办产业的创建和有效运作,实现了培训功效“五合一”:即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教学、生产合一。三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平度市内外67家企业和山东省境内8家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结成一个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联合体――平度双元制校企联盟(集团)。校企双方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行业指导,扩大了校企合作规模,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学校走引企入校、引校入企之路。学校于2008年分别与青岛圣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德宏工贸有限公司、青岛新鸿机电公司、青岛德发肉制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了数控培训加工中心、电气焊培训加工中心、电工装配培训加工中心和肉制品培训加工中心。青岛海信集团不但在学校实训车间建设了一条模拟生产线,还为学校提供了一条完全独立的现代化电冰箱生产线,实行线体承包制运作。2014年上半年,将平度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引入学校,校企共建了“动物健康养殖检验检测室”。

通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实现了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运作。学生在学校体验到了企业的生产实境,加强了学生的岗前培训,促进了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岗位操作规范,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二)以人为本,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的根本保障。为满足项目的快速发展,建立了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和名师队伍建设工程激励机制。一是实施校本培训。通过名师带徒、邀请国内外的专家短期培训等方式,立足岗位成才。二是基地培训。充分发挥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针对校内教师的培训。三是高等院校培训。选送优秀专业教师到高等院校参加各级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四是企业生产培训。要求教师必须到企业下厂锻炼,每两年轮换一次实习两个月的时间。五是国外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时间不等的“双元制”职业培训,考取国际通用的“师傅”证书。从1990年开始,有81人次赴德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回校成为项目健康迅速推进的中坚力量。六是参与各级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七是加强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立项国家级科研课题3个,各类子课题40多个,走科研兴校之路。

目前学校专业教师中级证获证率100%,高级证获证率近70%,技师获证率为43%。“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

(三)深化教学六项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使“双元制”办学更紧密地结合国情和平度的实际,学校一直把教学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一是改革教学计划。第一学年为职业基础培训年,第二学年为专业技术培训年,第三学年为专业能力提高年,三年的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68%。第一学年50%的时间学理论,50%的时间在校内实训车间实践;第二、三学年20%的时间学理论,30%的时间在校内实训车间实践,50%的时间在企业培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使教学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二是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了适合“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做”合一。由学校专业教师编写的机电专业《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和《专业实训》成套教材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学校开发的《山东省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农字号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制定了标准,引领了学校其他专业和全省涉农专业的发展。学校共开发了14门青岛市精品课程、10门平度市精品课程和32本校本教材,其中5本教材达到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课程标准已出版使用。

三是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复合型”的智能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将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课堂,真正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关键能力。把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列入教学计划,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了人才培养标准上的双向性:既有较强的技能,又有健全的人格。

四是改革教学形式。采取“模块化、三点一线”教学,形成了课堂、校内实训车间和校外培训企业“三点一线”的培训格局,构建起了实践能力的“三个层面”培训体系:一是基本技能培训层面,通过校内实训车间,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二是专业能力培训层面,通过校办产业,培养学生的熟练技术技能;三是综合能力培训层面,通过社会培训企业,培养学生的顶岗生产能力。

五是改革教学方法。运用车间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四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在“干中练、练中学”的机会,切实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等整个工作过程,真正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是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学校命题、学校考试的办法,也不照搬德国的由行业协会考试的方法,而是建立起统一的考核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由“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职教专家以及职业学校教师组成)组织考试考核,下设各专业考试小组,经考试委员会确认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遵循职业性原则,在教育教学层面上,具体表现为:教育思想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专业设置以职业需求为依据,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教学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考试考核以职业资格为准绳。

三、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成效与启示

(一)办学成效

一是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从建校到现在已向社会输送了约5.5万名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就业率达100%,优质就业率达90%以上。学生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均在98%以上;在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共荣获5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品牌,为经济发展起到了智力支撑作用。

二是推动职教改革与发展。山东省将25个县市作为“双元制”试点推广县市,省市推广“双元制”教育模式现场会及全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现场会相继在平度召开。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平度职教中心“双元制”办学情况。

三是发挥“双元制”项目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学校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山东省“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技术培训服务、示范辐射带动既在国内也面向国际。面向全省、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培养培训职业学校校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8000余人次;面向当地行业企业人员、养殖种植专业户及三峡库区移民的培训达10万人次;为朝鲜培训农业技术人员5期100多人次;有力地推广了“双元制”教育模式。

四是发挥农字号专业链群优势,拉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学校充分发挥畜牧兽医和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两个专业链群的优势,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在学校畜牧教学养殖实验场和果品加工培训中心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奶牛存栏量由1998年的40头增长到16000多头,果品加工企业由1998年前的3家发展到65家。以畜牧兽医养殖教学试验场为载体,先后向农民推广生态养猪新技术、全株玉米青贮技术、人工授精、配合饲料、疫病综合防治和畜产品加工储运等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

(二)启示

1. 良性引导,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德国“双元制”的成功,与“企业必须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这一观念是密切相关的。2012年,德国第二阶段(即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总的毕业生中,约65%的年轻人选择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这与德国良好的职业教育观念和政府的大力宣传是分不开的。德国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但没有“低人一等”,反而与大学生相比凸显出不少优势,例如收入较高、经济独立(学徒有津贴)、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明确的职业定向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学而优则仕”,长久以来造就了轻视一线劳动者的社会风气。表现在职业教育方面,在意识形态、社会认同感以及国家宣传力度上都相对落后于德国。

在今年6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加快发展职教,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总理强调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这必将引导全社会转变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 法规健全,财政保障,权责明晰。目前规范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律有2个:《联邦职业教育法》和《手工业条例》(2005年4月,《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与《联邦职业教育法》合并)。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质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德国各地的职业教育行为起到了引导和规范作用。德国依靠政府和企业的高投入,保障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我国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关办法和条例,但是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法律条文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法律责任不健全、强制性力度不够,法律监督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等。

3.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践为主。德国“双元制”的关键点是企业主体性的发挥,职业学校配合,产学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其实践教学比重占总课时的65%~70%。

我国中职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途径的缺失导致其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职校生不能直接上岗而需要企业职前培训等。

篇(9)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自然也应有所区别和创新。专业竞赛促进专业教学的方法即是其中之一,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进而应用到高职教育的规划发展工作中去。

一、专业竞赛的现状与背景

(一)世界范围的专业竞赛。

从全世界范围内看,高等院校的专业竞赛由来已久,早在1950年即成立的“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IVTO )”(后改名为“世界技能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并积极推广职业技能,加强各国在职业技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活动为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竞赛,涉及40余个工种(项目)。我国于2010年10月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并开始组队参赛。

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参加过不少类似的竞赛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举办的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由美国数学学会、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美国国家安全局联合举办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根据大会主题举办的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法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举办的“大学生Scilab软件国际竞赛”,Imagine Cup 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微软创新杯)等。

(二)我国专业竞赛活动现状。

随着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兴起,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与特色的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就内在地需要开展专业竞赛活动,以便检验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时质量水平,同时树立标杆促进教风学风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涌现,尤其是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7个部委(市)联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7年举办以来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并于2010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总体计划,并成为 “世界技能组织”特别关注的赛事。还有一些全国性重大竞赛如由劳动与人力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计算机教育工程”大赛、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技能大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等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主办的“全国软件专业设计与开发大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央电视台及外研社举办的“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纷纷涌现。

据劳动和社会资源保障部举办的“中国就业网”透露,2010年,全国共开展国家级一类、二类竞赛活动31项,近千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踊跃参加。其规模之大、参与院校、企业和国家单位之多、影响范围之广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另一种形式的“高考”。

在此形势影响下,全国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促进专业竞赛的政策与措施。仅就广东而言,2010年2月,广州市就专门出台了《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方案》,同期间广东省也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2010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和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通知》(粤教职函〔2010〕74号)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和相应措施的出台,为各高校专业竞赛的蓬勃开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

(三)各高校教学与竞赛结合开展情况。

许多大学在参加各种竞赛的活动中,对专业竞赛的组织、人才选拔与培训、竞赛与日常教学的关系、竞赛对教学的促进等都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普遍认为通过专业竞赛对教学、人才培养在很多方面带来了好处。如广州铁路技术职业学院通过以技能竞赛为载体,以“教师工作室”为平台,探索实施“赛教结合、寓教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学校将竞赛看作正常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定期组织各种竞赛(开展学年竞赛、学期竞赛,甚至开展月赛),通过竞赛,以期促进教与学。有些学校针对竞赛成立了专门的队伍、提供了专门的教学设施、建立了各种竞赛培训和教学平台,如北大的OJ平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竞赛与学分互换等,把竞赛作为一项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起来。

甚至有的高校直接参与承办各级专业竞赛赛事,如以上所有国家、省市级别的重大专业竞赛,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各高等院校中举办的,这些院校如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承办大赛获益良多,其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均走在同类院校前列。

二、专业竞赛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思路探讨

高职教育作为上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制短,一般学制只有三年甚至两年;二是在培养目标上强调面向社会、偏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三是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中强调实践、教学做结合。因为学制短,要完成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就势必要求教学应该具有高效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高的学习目标;因为强调应用,所以教学模式上不重知识的传输而是注重技能的培养;因为强调实践,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引进社会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在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就很有必要形成对普通高等教育理念和形式的双重突破,积极寻求适应高职教育内在本质和特点的全新教育活动形式,专业竞赛就是适应了这种内在需要、并充分展现了高职教育特色和优势的创新举措。

(一)专业竞赛与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流行的教育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建构主义,其核心观点有三个:一是认为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知识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二是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三是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教师创造学习环境,包括“情境” “协作” “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而专业竞赛正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和伙伴的帮助,形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因而较好地体现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

近年来,国际上又开始流行一种“多元智能”的教育思想。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这一理论很好地回答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手段等的差别性问题,并且与专业竞赛的举办的背景指导思想有着高度的吻合性。

(二)专业竞赛可以提升高职教育的效率,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学制里快速成才。

高职教育相对于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高效率,就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地让学生参加大量的技能技术学习与训练,使他们在专项技能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功。而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多是普通本科院校录取线以下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另辟蹊径,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和成就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兴趣、劳动兴趣、创作兴趣等学习心理原动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树勤学苦练的技能学习学风,尽快真正熟练掌握未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技术,这种高效率正是高职教育所需要的。

而无数事实证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读书记忆考试方面虽然普遍表现差强人意,但在动手操作方面却不落下风。其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竞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以往沉睡的潜能得到唤醒,从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创造力。学生为准备竞赛往往能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攻克难关,不知不觉中培养出前所未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配合精神。

(三)专业竞赛适应了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做相结合的内在需要。

当前的各种专业竞赛的内容不外乎涉及两大主题:一是专业基本功竞赛,主要展示参赛选手对专业基础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二是作品竞赛,主要展示参赛选手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表现能力。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纯粹实施理论教学,一门课程学习完毕后,学生往往表现得好像根本没有学过一样,随学随忘,即使偶尔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也往往是只鳞片爪,零碎而不成系统,很难有效地完整完成一项专业工作任务。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多偏向形象思维能力而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为此,很多高职院校特别重视绪论课或第一堂课的系统而深入的讲解,并在随后的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学做结合。然而即便这样,由于各门课程常常是延续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里,学生常常随学随忘,依然不能最终解决学生扎实而系统掌握该门知识技能的问题。

专业基本功竞赛一般都能涉及到教学做设定的各关键环节,使学生通过竞赛把所学知识有机地贯穿结合起来。而在准备相应专业竞赛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详尽的知识与技能分解并制定训练计划与任务,所以专业竞赛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学生强化和检验学生基本功的过程。而作品竞赛就具有更完整的体系性和项目真实性,需要组织专门的竞赛团队、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任务协作与分工,这样就在无形中做到了教学做的有机结合,能更直观、系统、深入地反映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考试更能反映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把握程度和实际运用效果,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施了专业竞赛与教学考试的学分互换。

(四)专业竞赛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综合素质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社会接班人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往往是社会迫切需要的“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的”应用型人才。因而,当前社会上看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成功与否,一般有两大标准,一是学生的就业率,二是学生的专业竞赛水平,这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所学校的专业竞赛水平高,其学生就业也会受到普遍欢迎,而一所学校良好的就业率背后,往往也是由较好的专业竞赛表现支撑的。这是因为专业竞赛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专业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事先通过严密论证和科学筹划的,既有政府的政策导向、又有高校的专家意见,更重要的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因而反映了社会的最新水平或需求。

甚至很多专业竞赛如“微软创新杯”Imagine Cup 微软全球学生大赛、“思科杯”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NEC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腾讯杯”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都是由企业独立举办的,这些企业之所以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组织竞赛,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所以我们看到历年来各种大赛中各项专业竞赛的优胜者往往成为香饽饽,很多人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以优厚的待遇条件抢走。而那些各类竞赛获奖较多的学校也自然被视为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较高,其旗下的毕业生即便没有参加竞赛也可以得到各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五)专业竞赛促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综合运用,确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程教学体系为主的,各门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难以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引入专业竞赛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专业竞赛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要么完成一系列软件设计练习,要么通过一些具体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具体的有目标的培训中,无疑会促进整体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也能使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是在近些年超常规快速发展起来的,教育教学的很多环节还很薄弱,而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项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工作恰好能对高职院校的工作起到全面的监测作用。

专业竞赛固然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内在需求,但并不是说可以随意组织举办或参与。专业竞赛活动的内容应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符合专业教学计划中对技能教学的相应要求,作为专业教学活动的一种强化、提升或有益补充,并形成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技能教学乃至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作者单位: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作者简介:王晓婉(1990-),女,辽宁鞍山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职业技术教育;张桂春(1956-),男,大连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9-0083-05

1807年美国开始产业革命,工厂制生产代替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学徒制基本消失。19世纪中期带有学徒制性质的学校相继兴起,为学徒制的复苏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联邦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负责管理、监督机构的建立,美国注册学徒制已基本建成并顺利实施。注册学徒制现已成为美国培训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训熟练工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瞬息万变,美国的注册学徒制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进一步改善注册学徒制是美国政府为完善职业教育做出的重要决定,注册学徒制面向全体适龄青年,满足他们需要的同时,帮助他们获得特定职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也可以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和青年的需求,政府在不断完善注册学徒制的同时,提出要更注重加强注册学徒制的灵活性。近年来,我国在建立现代职教体系中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美国推行注册学徒制时间长,范围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注册学徒制现状

注册学徒制(Registered Apprenticeship)指经过注册的学徒按照既定的培训计划,在讲师和熟练工人的指导和监督下学习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并参加生产劳动,达到规定要求而获得“熟练工种”资格认证、相应岗位就业机会以及进入更高层次学校继续学习的资格[1]。美国劳工部将注册学徒制的特点总结如下:注册学徒制是一个培训系统,致力于为特定的行业或工厂培养高技能的员工;注册学徒制将在职培训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联邦和州政府要确保为每个行业制定清晰的学徒标准、培训课程和可衡量的学业指标。2011年美国进步中心(CAP)的《为成功而培训,美国正在发展的学徒制政策》(Training for Success: A Policy to Expand Apprenticeships in the United States)中提出,注册学徒制可以为学徒和雇主提供实惠,包括为学徒提供高额工资,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注册学徒制是驱动培训的工具,因为它将把工人培养成社会需求的员工作为最终目标。学徒制可以给员工创造获得更高工资的机会,同时也可以给纳税人提供更大的投资回报。华盛顿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政府在学徒制每投资1美元,纳税人将获得23美元的净收益,远远超过了其他员工培训项目的收益。但这些数字仍远低于英国、瑞士、法国、德国、苏格兰等国家。截止到2012年,英国的人口总量是美国人口总量的六分之一,但参加过学徒培训的工人为其带来的人均收益却是美国的五倍以上。注册学徒制是一种被充分利用的培训方式,美国劳工部每年要负责大约375000名已注册学徒以及约100000名新注册的学徒的培训工作,而英国每年负责约有3000000名学徒的培训工作。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是美国仍有应用学徒制的领域限制,尤其是在一些非传统作业部门,如医疗、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制造业。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行业在进行学徒培训后,没有给员工提供统一的被承认的资格证书。开展注册学徒制项目的目的是在刺激和帮助工业发展的情况下,改善学徒制和其他培训项目来满足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对工人拥有完善技能的需求。美国现行的学徒制采用的是在职培训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工人既可以学习到高技能职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又可以锻炼实践能力。美国进步中心(CAP)的《为成功而培训,美国正在发展的学徒制政策》(Training for Success: A Policy to Expand Apprenticeships in the United States)中详细地指出,学徒制项目计划满足了企业对熟练工人越来越大的需求,此项目也使得工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就业前景成为可能。

二、美国改善注册学徒制的措施

注册学徒制满足了企业对熟练工人日益增加的需求,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熟练工人,雇主需要明确学徒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虽然美国的注册学徒制已基本达到了高质量的标准,但仍有一些雇主不明确在完成学徒制项目计划后,学徒应具备何种能力或需要具备何种潜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徒制的评价标准并不明确,尤其是在建筑业等学徒比较集中的行业。当政府试图将学徒制的应用延伸到新的行业领域时,雇主将建立学徒制度认证看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雇主应该制定行业标准来检测工人是否已应掌握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如今的美国需要新的方法来培养可以满足雇主需求的工人,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学徒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行业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也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美国的很多雇主反映,他们在填补岗位空缺时存在很大的困难――缺乏相应的技术工人[2]。乔治城大学的教育中心的劳动压力分析指出,截止到2020年,美国将会面临3000000副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的员工的缺失和约5000000拥有技术证书的员工的短缺情况[3]。注册学徒制虽然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面临的所有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但它正在教育和培训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也为雇主和员工奠定了学徒制的价值,在《强化国家学徒制标准》中提出了完善注册学徒制措施的建议。

(一)加强注册学徒制的可移植性

劳动部长日前强调,学徒制的结业证书要颁给完成注册学徒制的学徒。资格证书由国家颁发,是注册学徒制计划与国家工会的联系纽带。但事实上,注册学徒制的资格证书的使用有区域限制,在不同地区同一个行业的学徒训练计划是不同的,雇主并不能明确一个来自其他州的员工完成学徒计划后是否适应本企业的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缺乏统一的注册学徒制评价标准,使得注册学徒制不得不实行分叉管理。国家注册学徒制系统包括25个州,每个州都有独立的学徒制管理机构,这也就是说,每个州的学徒制评价标准都不相同[4]。2008年之前,国会的学徒制办公室、劳动部和其他的公共利益部门有权登记行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美国劳工部的责任,分散了权限。然而,今天负责注册学徒制的部门仅是联邦学徒制办公室和联邦政府[5],这项改变虽然加强了注册学徒制系统部门的责任和监督功能,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完全统一的国家注册学徒制标准。

(二)将行业资格认证融入到学徒制项目计划中

注册学徒制提供在职培训,但无法提供一个真正灵活的资格凭证,而行业认证证书虽然是灵活的资格凭证,但不包含在职培训。因此,将注册学徒制和行业认证相结合将会改变员工的工作现状。自2003年起,由劳工部、国家金属技术研究所筹集的1900000美元的资金用作与来自企业或贸易协会的专家一同开发一套以行业为导向的国家技能标准和特定技能职业所需的培训课程[6]。今天,雇主可以为16种职业的注册学徒提供NIMS认证,包括机械、工具制造和数控装置程序员等。学徒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因为他们要通过培训的过程来获得一系列的NIMS认证。雇主可以通过将相关的核心能力添加到工资报表中作为制定学徒计划的辅助,完成后,一个被NIMS认证的学徒将接收到来自美国劳工部的认证[7]。NIMS程序不是强制性的,除了获得NIMS认证之外雇主可以自由安排学徒的学习项目。在执行这个项目时允许雇主制定他们自己需要的熟练技术工人的标准,工人获得职业培训和指导,从而得到行业认可证书。

(三)雇主参与开发的国家指导标准

想要成功地扩大学徒制就需要雇主们相信,完成学业的学徒会拥有行业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因此,雇主必须制定一系列标准来反映行业的需求。如制造业机构技能认证系统,一些雇主已经能够识别工作需求的能力和评估标准,他们应该将合作发展的国家学徒制标准融入到工作中。这些新的标准将确定特定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不同行业的学徒制定出一套工作计划和课程,并详细地介绍学徒应如何在工作中展现出他们的能力。他们可以遵循NIMS认证的注册学徒制的条款,在一个行业中学徒制应该具备怎样的结构和价值才能保证学徒在完成学业时所获得的技能和能力是行业所需要的。这个在指导标准中并不要求体现,但是他们将提供雇主制定计划的蓝图,这个计划将会使得工人获得令人尊敬的、全行业认可的证书。参与行业公认的学徒计划提供了灵活的、国家承认的证书,给员工获得工作到稳步提升工资的机会,保证他们在一个被需求的领域内开始成功的职业生涯。而不是投资于不确定是否会获得工作的昂贵教育中,学徒在获得工作的前期可以继续获取教育而没有其他负担。当他们完成学徒制后,将会获得一个证明他们拥有工作所需的必要技能的证书。行业公认的学徒制项目也有利于雇主,通过把证书和能力结合来塑造一批熟练技术工人。为学徒制提供资助的企业也可以得到他们所需的技术工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留职率,节约资金并提高生产率[8]。雇主能够培养一系列的技术工人来满足他们当前和未来的需求,而不是让一些人靠得到的证书来申请工作。建立国家认证系统将为国家学徒制提供更良好的信誉,这种直接的行业领导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主动实行注册学徒制计划。当行业认证的学徒制将由雇主和联邦政府共同提供时,他们的证书便可以跨州使用,并由雇主认可,提高各自的收益。

(四)政府支持雇主开发学徒制标准

国家指导标准的发展将由行业领导,但是政府可以采取激励雇主的方式进行。在NIMS注册学徒制项目的情况下,由利益相关部门共同商定一系列技能标准和学徒制框架并提供资金[9]。国会应该为学徒制提供资金以支持国家指导注册学徒制标准的开发。这可以通过拟定一个新的拨款计划或挪用额外的资金来保证项目的完成。这项资金与产业投资相匹配,应为非盈利性行业协会召集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和专家,针对一些行业中高要求的职业所需要的必要技能来编写学徒制标准,来反映雇主的需求。对于每个职业来说,标准应被融合到学徒制任何相关的项目中。

三、美国注册学徒制的变化

注册学徒制是一种灵活的培训模式,结合了在职培训和课堂教学,这种培训结构使得员工能够学习到高技能标准职业所需的技术的实践培训,也为雇主提供了一个建立专业的、有效的技能标准的方法。学徒制培训项目所需的时间和所需要的资源取决于学徒的职业,学徒的工作和学习是在本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而且,学徒通常被提供多元的、复合的培训项目来帮助他们成为行业所需的拥有熟练技能的员工。

注册学徒制拥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在对雇主和学徒两方面。雇主方面的优势表现在:①员工的培训计划针对其特定的岗位,培养为岗位所需的必要技能;②使导致企业浪费资金和降低其生产率的离职率和缺勤率大大降低;③完成学徒项目的毕业生代表的雇主和企业所需的技能型员工。对于学徒其优势表现在:①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工资;②可以培养在工作和企业中所需的通用技能;③可获得在整个州或国家都承认的认证证书;④有机会获得大学认证。

最近,美国劳工部学徒制雇佣与培训办公室公布的《青年学徒制发展实践》(Establishing Apprenticeship Programs for Youth Workers)中关于促进青年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提出:①扩大生涯机会;②建立有意义持久的生涯;③帮助青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④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青年学徒制的发展实践课程包括在核心技能、工作发展技能和管理技能领域的培养。其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核心技能领域的课程包括在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对青少年进行辅导、心理学方面、促进健康发展远离酒精、合作学习、解决冲突和防止暴力、行为管理、进行小组合作、多元文化培训、对辅助残疾人的护工培训、帮助青少年在法律方面的了解、关注青少年的特殊需要、行为建模、对评估测试的了解和解释、写作、激励技术、培养生活技能和社区服务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等方面。为培养工作发展技能的课程包括:培养找工作和准备工作的技能、生涯预备培训、及时、准确地把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生涯发展计划、协调雇佣关系和市场营销方面。注重培养管理技能的课程包括:使用电脑的基本技能、对青少年问题的管理、个案管理、数据管理、时间管理策略和团队合作技能。

四、启示

(一)提高学徒制的质量

为了避免学徒在企业“只做不学”的现象,在学徒培训的过程中要采取全程监管的方式,如制作图标或积分卡;对包括企业进行资格审查,因为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培训学徒的必要条件,看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承办学徒制项目,要看企业是否有充足的硬件设施、有经验丰富的师傅和能否提供一套合理的学徒制培训计划。学校和企业都要制定一套审核标准,由专业的师傅评定学徒的学业是否合格。虽然我国正在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但不能只做表面工作,切不可忽视其质量问题,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扩大学徒制规模,为开展现代学徒制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信誉。

(二)企业参与制订学徒制标准

学徒制是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为了有效地进行学徒训练项目,提高学徒制质量,必须完善学徒制的各项制度标准。企业作为参与学徒制的主体之一,必须明确企业在当下和未来的岗位中需要具备何种素质的员工,职业院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何种员工,这些员工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也要有明确的标准。在学徒制实施的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系列的标准,员工的质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决定。因此,企业参与学徒制标准制定更是重中之重。这不仅可以保证学校可以为企业定向地输送符合要求的、具有高质量的员工,还可以保证员工在学徒制计划过程中获得核心技能,提供员工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的通常是当下先进技术设备所需的员工,也是时代所需要的。企业参与制订学徒制标准,不仅可以使标准出于动态更新的状态,培养当下最需要的员工,还可以突破我国职业院校总是培养过时技术的这一困境。国外的学徒制教育通常领先于我国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在更新、与时俱进,而我国的课程却数倍地落后于先进技术。

(三)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学徒制建设

美国的注册学徒制教育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一步步走向成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企业提供高技能的劳动力并为青少年提供一技之长。根据美国及世界其他学徒制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政府支持是完善学徒制的重要保障。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指导方针,将“四合”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落实于实处,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体系。今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企业现代学徒制意见》也就现代学徒制试点提出诸多建议,现在我国的学徒制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校企联合办学不仅可以使资源共享,还可以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不仅可以共同培养学生,还可以培训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让企业的员工在职业学校里进修,让职业学校的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在体会职业互换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职业的吸引力。在企业培训学生的时候保证聘用专业的师傅带领学生,一名师傅所带的学员尽量在3-5名之间,既不浪费人力资源,又可以保证学习效率。校企合作的“企”一定要保证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确保学徒学成后的技术是进步的,不会在短期内被社会淘汰。

(四)完善现代学徒制体系

无论是美国的注册学徒制还是我国的学徒制,政府都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学徒制的发展。在美国,一方面政府会在宏观上制定政策法规保障学徒制实施;另一方面各州政府也根据本州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本州的政策法规。而我国通常是由中央政府制定决议,再通过各级政府下达至学院。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一定符合并可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其政策法规未必适合。因此,在执行这一措施时,政府要及时针对已有政策进行修改或补充,保证其政策可以及时下放至地方以保证学徒制的顺利开展。当在某地或某行业的学徒制有特殊需求时,政府可以将一些权力下放至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设立更完善的法规以保证学徒制的开展。

国家每年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也占很大份额,学徒制不仅可以适当解决就业压力,还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同时,学徒制作为一种职业教育的重要培训方式,也必须给予更多的投资和关注。很多时候企业之所以不愿与学校合作,原因是在合作过程中,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作为培养人才的经费,而在学徒期满之后,企业不一定会得到与培训目标相符的学徒,很多经费会被浪费。因此,政府可以将部分资金直接投资于企业,作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圆,任宏.美国建筑业劳工培训剖析与启示[J].建筑经济,2010(9):13-16.

[2]Man power Group, “2013 Talent Shortage Survey Research Results”(2013),available at http://manpowergroup.

[3]Anthony P. Carnevale,Nicole Smith,and Jeff Strohl,“Recovery: Job Growth and Education Requirements Through 2020”(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Center on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2013),available at http://cew.

[4]Olinsky and Ayres,“Training for Success”.

[5]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 Apprenticeship Programs,Labor Standards for Registration, Amendment of Regulations;Final Rule (U.S. Department of Labor,2008),available at http://doleta.gov/oa/pdf/FinalRule29CFR-Part29.pdf.

[6]Office of Apprenticeship,“Strengthening Our Nation’s Workforce With Demand-Driven Solutions” (U.S. Department of Labor,2007),available at http://doleta.gov/oa/brochure/2007%20Advanced%20Manufacturing.pdf.

[7]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talworking Skills,“Benefits of Competency-Based Apprenticeship,”available at https:// /web/nims/benefits(last accessed July 2014).

[8]Olinsky and Ayres,“Training for Success”.

[9]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President’s High Growth Job Training Initiative: Competency-Based Apprenticeship for Metalworking (U.S. Department of Labor,2003),available at http://doleta.gov/brg/pdf/Adv%20 Man_NIMS_

上一篇: 计划策划 下一篇: 资料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