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扶贫汇报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0 01:36: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村扶贫汇报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村扶贫汇报材料

篇(1)

一、存在问题

一是各贫困村对实际所需不够明确,贫困村内基础设施相关数据不够精准。

二是项目审批和相关许可证办理事项暂未实现“一条龙”服务形式,不方便行政相对人一地、一次性办理该事项。

三是在首次申报项目备案时,在注册环节需要填写的注册内容较为复杂,企业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提示不够明确。

二、解决办法

篇(2)

一、基本情况

我乡享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贫困户共X户X人。其中XX村X户X人,户主为XXX和XXX;XX村X户XX人,户主为XXX、XXX、XXX;XX村X户XX人,户主为XXX、XXX、XXX;XX村X户X人,户主为XXX。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关于1户易地搬迁户未入住的问题。

整改情况:我乡派专人实地入户核查,经核查XX集中安置点搬迁户XX因在XX务工,其父XXX近期被其亲友接至XX庆生导致房屋暂时无人居住,目前已做好相关佐证材料。

三、下步整改打算

篇(3)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区以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切入点,财政资金主导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思路是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密切与农民、贫困户利益联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体工作在资金匹配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现将2020年1-6月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资产收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调度、协调全区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确保工作开展按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二是制定方案。先后印发了《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实施细则》,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项目调度。立足各贫困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情况,紧贴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选取光伏项目,构建科学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促进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农户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加强的共赢局面。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扶贫动态监控系统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管,系统要求每季度填写资产收益扶贫的报表;根据《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通知》,区供销社每月报送《光伏资产收益项目绩效运行监控表》。

二、资金投入与投资完成情况

(一)资产收益扶贫资金计划投入情况

1-6月,区计划投资5400万元用于资产收益扶贫,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

(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20年,区计划建设资产收益扶贫项目1个。1-6月已签订分红协议的项目1个,签约率100%。项目投资完成金额54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完成率100%。

三、取得成效

1-6月,区已实施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项目1个,为光伏资产收益项目,涉及216村,其中贫困村74个。贫困村平均投入资产收益项目资金25万元,项目带动贫困村集体增收53.92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360人,累计增收197万元,人均增收451.8元。

篇(4)

2.完成疾控中心宣传物资采购工作(含请示、招标文件确认、采购计划审批、开标、合同事宜等工作);

3.完成了中藏医院办公设备、电梯、医用气体、检验科、放射科招标工作,目前正在供货中(含请示、招标文件确认、采购计划审批、开标、合同事宜等工作);

4.完成了乡镇卫生院DR设备招标工作,目前正在供货中(含请示、招标文件确认、采购计划审批、开标、合同事宜等工作);

5.正在进行村卫生室设备采购、中藏医院手术室设备采购、网络布线采购、高压配电采购工作,正在走采购流程;

6.村卫生室维修改造正在进行维修改造,拟于6月底完工;

7.乡镇卫生院维修改造现正在进行维修改造,力争6月底完工;

8.每周到施工现场督导施工进度;

9.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图审、财评、施工和监理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准备阶段,拟于6月进行开工建设;

10.中藏医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完成1-7层主体,负责对接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和问题处理;

11.每月按时在省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建设装备审批监管系统录入项目进度;

12.每月报发改局、每周报政府办和每季度报州卫健委项目进度情况。

二、扶贫工作

1.完成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审核工作,兑现卫生扶贫救助基金105.95万元(含给县人民政府打的5000元以上的请示),兑现759人次;

2.向县脱办、政府办、县委办、州卫健委报送各类汇报材料、整改报告、推进情况;

3.完成健康扶贫交叉督导工作1次;

4.完成健康扶贫培训工作1次;

5.负责健康扶贫政策咨询、问题解答等工作;

篇(5)

县属深度贫困县,全县幅员面积5290平方公里,辖2镇15乡,120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人口8.19万人。全县有贫困村48个,2014年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755户6424人,2018年将完成最后5个贫困村退出、159户538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县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列为“一号民生工程”,各级干部群众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视脱贫攻坚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能,集中力量抓精准扶贫工作,尤其重视扶贫档案这一基础性工作,做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实现了档案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进行、整体推进。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全面夯实档案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在脱贫攻坚部署大会、脱贫领导小组联席会、工作推进等会上,定期不定期专题听取脱贫攻坚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专题部署。县档案局与县扶贫移民局及时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意见》,对脱贫攻坚档案归档范围、整档规则、部门职责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指出各级扶贫部门负责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组织实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各乡镇、村和各扶贫行业专项部门是脱贫攻坚档案的形成单位,对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一致性负责。各乡镇、村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县财政专项投入200多万元为各乡镇和贫困村增配档案管理所需设施设备。划拨3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县扶贫档案人员专题培训。全县各乡镇、村两级分别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明确专人负责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同时,相关部门也建立相应的扶贫档案工作机制,安排专门经费,推动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和扶贫档案的规范化收集整理,为全县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后勤保障。通过层层抓落实,实现了档案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人员、责任同落实。扶贫档案工作做到了“五有”,即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统一的档案盒、有档案人员、有档案管理制度。

二、强化培训,精心指导,全力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县档案局通过向外学习取经,内部强化业务培训,主动跟进扶贫工作进程,为扶贫档案规范整理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和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150余人,开展了脱贫攻坚档案专题培训。重点打造了以陵江乡、勿角乡、安乐乡阳坡村为代表的乡、村两级精准扶贫档案示范点,组织召开全县扶贫档案工作现场会,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档案整理业务技能更加熟练,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县扶贫档案规范管理、平衡发展。县档案局牵头成立了脱贫攻坚档案片区工作指导组,局长和副局长分别担任片区指导组组长,档案局全体业务人员全员上阵当指导组成员,深入一线全面指导和推进扶贫档案工作。为了确保全县脱贫攻坚档案规范统一,方便各级检查验收,档案局与脱贫办共同商定,下发了县、乡、村、户四级资料清单,对扶贫档案分类、卷盒封面书写规范、目录格式、照片档案整理等制作了统一样式模板,规范了标准。在脱贫攻坚档案指导检查中,我们秉承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的工作作风,采取现场操作、实地培训、电话咨询、QQ微信解答等方式多渠道开展业务指导。在指导中我们重点围绕制度建设、资料收集、分类整理、档案编目、安全保管等方面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对策建议,有力提升了基层档案业务水平和规范管理。

三、加强督查,落实责任,着力确保档案规范管理。为确保扶贫数据和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县档案局把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纳入档案执法检查具体内容。县督查办成立脱贫攻坚专项督办组,定期对各乡镇、部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进行督查,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验做法及时予以通报。县档案局会同县扶贫移民局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流程,采取面上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各阶段产生的文件材料进行检查审核,确保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县委政府把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和部门的年度考核,确保监管不缺位。在督查中,我们既考虑档案自身整理的需求,更充分尊重扶贫工作迎检的现实要求,积极配合县脱贫办制定相关指导性文件,达到档案规范整理和迎检工作两不误。做到对脱贫攻坚档案事前部署、事中督导、事后收尾,确保实现档案服务扶贫工作,档案助力脱贫攻坚。

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

一是脱贫攻坚硬仗正在进行时,大量资料正在陆续形成,档案资料的及时更新、完整度方面还不够完美,基础性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二是扶贫工作中形成的资料多,复印件多,删繁就简成效还不明显。三是工作中普遍重视文字材料的收集,忽视电子文件、音像等方面的材料收集,档案信息化推行还不力。四是基层档案人员普遍身兼数职,变动频繁,影响档案工作的延续性,人员保障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打破思维定式,切实转变“档案工作是末位工作”“档案部门是收容队”的观念,树立先行意识,在脱贫攻坚中当先行者、当排头兵、当引领人,更充分地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工作服务脱贫攻坚。

一是进一步加强培训指导。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交流学习、现场推进会等形式,全面提高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建立精准扶贫档案人员联系制度,建立扶贫档案人员沟通交流平台,及时掌握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动态,适时解决有关具体问题,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整体推进。

二是进一步细化工作标准。将扶贫资料收集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计划及目标管理。大胆创新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归档范围、归档类别、归档要求,一条一条研究、一条一条梳理,逐一拿出任务书,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效果明确,使整个工作过程可操作、可检查、可衡量。

篇(6)

一、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甘肃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针对南部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举全县之力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新堡、干城、横梁3个乡镇实施整乡搬迁,对黑松驿、定宁、古丰等8个乡镇的58个完全干旱山区行政村实行整村组搬迁,新开发土地18万多亩,沿省道316线两侧集中规划建设12个移民新村和绿洲小城镇,累计搬迁安置贫困群众1.53万户6.24万人,县域内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得到显著优化,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二、安置住房项目建设和分配入住情况

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4个(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11个),建成房屋16997套,安置农户16958户,人口68979人(建档立卡户13167户54906人,非建档立卡户3717户14073人)。其中:“十三五”期间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6个(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11个),共建成房屋9227套(绿洲小城镇4790套,黄花滩康乐新村、富民新村、兴民新村、富源新村2678套,黄羊川镇、黑松驿镇、古丰镇、十八里堡乡、西靖镇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1759套),安置农户9227户34849人(建档立卡户6689户26113人,非建档立卡户2538户8736人。)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由发改部门立项,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办理用地报批、征地供地手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办理规划许可、竣工验收等手续,安置点工程建设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安置住房的数量、分布、土地性质、土地取得方式等具体情况如下: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共建设安置点13个,建成住房15583套。分别为:爱民新村747套,立民新村589套,富民新村1379套,为民新村926套,圆梦新村1000套,阳光新村1035套,感恩新村918套,富康新村335套,惠民新村768套,兴民新村1259套,康乐新村779套,富源新村1058套,绿洲小城镇4790套(小户型792套)。绿洲小城镇土地属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他12个安置点土地均为国有土地,以划拨方式取得,其中圆梦新村、阳光新村、感恩新村、富康新村3288套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富康新村335套房屋属商铺,尚未进行移民安置。

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共建设安置点11个,建成住房1759套。分别为:黄羊川镇一棵树村50套,菜子口村116套,周家庄村25套,石门山村131套,马圈滩村185套;古丰镇古丰村211套,西山堡村490套;黑松驿镇黑松驿村249套;十八里堡乡曹家台村71套,东庙儿沟村181套;西靖镇七墩台村50套。土地均为即有集体建设用地。

三、安置住房手续办理情况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和绿洲小城镇13个集中安置点中,圆梦新村、阳光新村、感恩新村3个公共租赁住房安置点2953套住房规划、用地审批、竣工验收手续均齐全;绿洲小城镇4790套安置住房规划、用地审批、规划手续齐全,已完成62幢1476套的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剩余安置住房正在进行竣工验收。上述4个安置点共有住房7743套,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套数的45.56%。其他安置点因位于规划区外,未办理规划手续,竣工验收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和住建部门进行工程质量鉴定后,出具了《**农村住房危险性定性鉴定报告》或《住房安全等级认定(鉴定)表》,用地审批手续齐全,共7495套,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套数的44.1%。11个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安置住房1759套,土地属即有集体建设用地,规划手续、竣工验收手续齐全,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套数的10.35%。

其中:**“十三五”期间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6个(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11个),共建成房屋9227套。具体为:绿洲小城镇安置住房4790套,规划、用地审批手续齐全,已完成62幢1476套的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剩余住房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占51.91%。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康乐新村、富民新村、兴民新村、富源新村新建安置住房2678套,位于规划区外,未办理规划手续,竣工验收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和住建部门进行工程质量鉴定后,出具了《**农村住房危险性定性鉴定报告》或《住房安全等级认定(鉴定)表》,用地审批手续齐全,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套数的29.02%。黄羊川镇菜子口村等11个行政村内就近新建安置住房1759套,土地属即有集体建设用地,规划手续、竣工验收手续均齐全,占19.06%。

四、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情况

我县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自2015年开始,在黄羊川镇先行开展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全面铺开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开展确权登记,招标金额874.92万元,已支付532.04万元,支付率60.81%。目前已全面完成70995宗农村不动权籍调查工作,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权籍调查16997宗(“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4437宗)。绿洲小城镇162幢3998套楼房已完成楼盘落宗,正在进行楼盘首次登记。

为切实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稳得住”和“后顾之忧”,我县严格落实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动产登记工作。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住建、财政、林草等部门分管领导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登记发证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先后2次组织召开全县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会,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各方职责,推动责任落实,为确权登记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新媒体和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发放《给群众的一封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宅基地、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政策法规,在移民区重点宣传实施异地搬迁的相关政策和《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百问百答》,争取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累计向移民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悬挂横幅38幅,张贴发证通告200多张,向各村组微信群发送信息300多条,召开各类会议20多场次,使确权登记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和所需资料做到了家喻户晓。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坚持“依法依规、房地一体”“应登尽登、能发尽发”的原则,充分利用乡镇、村组底子清、情况明的优势,发挥乡镇的主体责任,在各移民乡镇设立不动产便民服务点,正在多方筹措资金架设专网、配备硬件设备、培训业务人员,确定1个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或新型农村社区先行开展登记发证试点工作,熟练掌握和总结登记发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和措施,为全面铺开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登记发证积累工作经验,培养登记队伍,夯实工作基础。2019年11月19日,全省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颁证仪式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举行,现场为李应川等10户村民代表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四是主动下沉服务。为方便群众办证,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心连心办证工作组”,利用节假日时间,携带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高拍仪、复印机,到移民村现场进行拍照,对群众提交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房屋和土地权属来源材料提供免费复印,指导填写表格,咨询解答疑惑,受理群众不动产登记申请。针对老、弱、病、残等无法到社区当面申请的群众,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一对一进行办理。自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上门服务100余次,为1000多户移民群众发放了不动产权证,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五是分类办理登记。对手续完备的安置住房,及时进行登记发证;对因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竣工验收等手续不完善导致不能登记的,主动加强与发改、扶贫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摸清情况,梳理问题清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采取联合会审方式,努力完善相关手续;对缺少竣工验收材料的,依据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的《**农村住房危险性定性鉴定报告》或住建部门出具的《住房安全等级认定(鉴定)表》,办理登记发证;对产权比例一时难以明晰的,在不动产证书附记栏注明“该不动产权属易地扶贫搬迁保障性住房,产权比例以县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为准”,先行办理登记;对在行政村内即有集体建设用地上就近安置的,由所在农民集体或村委会对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等进行确认,公告15个工作日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予以确权,房产登记依据已办理的规划手续和竣工验收资料,为住户及时办理不动产登记,做到应发尽发。

截至目前,除1537套兜底户安置住房外,全县应登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15421套。其中:具备登记发证条件的5437套,占应登记任务35.26 %;暂无法登记的9984套,占应登记任务64.72%,主要为公共租赁住房2953套,缺少竣工验收住房3314套,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户住房3717套。已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133本,占具备登记发证条件任务的20.84%。其中:“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7890套,具备登记发证条件的2038套,占应登记任务25.83%;暂无法登记的5852套,占应登记任务74.17%,主要为尚未竣工验收的3314套,同步搬迁安置的2538套。已登记663套,占具备登记发证条件任务的32.53%。

五、存在的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涉及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发证工作总体进展缓慢,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由于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合了多项资金进行建设,搬迁安置方式较为复杂,村组之间存在差异,难以集中统一办理。如4、5、6号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属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根据《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百问百答》要求,需回购后向移民搬迁户颁发产权证书,但回购资金筹措困难,导致无法及时向农户登记发证。二是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安置点住房大部分属统规联建,各安置点内户型面积基本一致,整乡整村搬迁后移民群众已实际搬迁入住,但部分建档立卡户安置住房面积超出控制标准25%或每户超过20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同步搬迁安置的非建档立卡户每户仅交纳了1万元房款,后期产权分割、户型置换、改造住房结构及补缴房款等工作存在难度,致使登记发证难以推进。三是部分搬迁安置户因住房资金未交纳清,仅交纳了部分房款,存在经济纠纷,无法申请登记;同村同时搬迁安置户因“十二五”和“十三五”政策存在差异,缴纳的房款数额不同,群众意见较大。四是黄花滩易地扶贫搬迁12个安置点和绿洲小城镇安置点群众原宅基地属集体土地,而现搬迁安置住房占用的土地属国有土地,向搬迁安置住户颁发的不动产权证书为国有住宅用地,将不利于下一步集体资产折股量算等“三变”改革。五是我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涉及7.1万宗,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农户1.69万户,6.9万人,量大面广,加之农村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严重缺失,各类矛盾纠纷较多,需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投入,而我县属国家深度贫困县,年初刚刚脱贫摘帽,登记发证所需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和各部门的工作重心集中在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加之移民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安置点内多为老弱病残或锁门户,仅靠县不动产登记中心10名干部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困难重重。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恳请上级部门在政策、经费方面给予协调支持。

六、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调研座谈会和冷局长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任务,让搬迁群众早日吃上定心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确保问题及时解决。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登记发证联席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一月一调度,听取各乡镇工作进展汇报,及时协调研究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登记发证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确保做到应发尽发,合法合规,切实维护搬迁群众的合法利益。

篇(7)

爱民乡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7000余人。通过精准识别和退出,我乡现有贫困户245户800人,其中,柏树村75户239人,红岩村79户259人,南山村44户146人,土塘村47户159人;低保贫困户141户465人,五保贫困户18户19人。截止目前,全乡已脱贫217户751人,尚有28户49人未脱贫。2018年拟脱贫8户21人(其中柏树村拟脱贫4户9人,户主分别是陈贵杨、桂木水、桂林枝、桂大妹;红岩村拟脱贫2户5人,户主分别是潘隆、胡木得;土塘村拟脱贫2户7人,户主分别是余泽武、王修平)。为了全面做好我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乡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机构健全。

为了全面做好我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村书记及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我乡的扶贫工作。同时乡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站,各村成立了扶贫工作室,并且明确了工作职责,确定了乡村干部专职负责脱贫攻坚工作,以及扶贫开发系统维护、档案资料收集、信息报送等日常事务。

二、全面落实“十大工程”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户施策,紧紧围绕爱民花生、茭白基地、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基础,结合我乡各村群众的传统种养殖生产生活习惯,集中力量,统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引导贫困户,尽早脱贫,同时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确保贫困户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具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扶贫工程。辖区4个行政村因地制宜依托产业扶贫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

1、柏树村药材基地+光伏发电助脱贫。在柏树村6组土地开发项目点上打造147.64亩药材基地,现已种植药材白芨30余亩,其余土地正在养地阶段,同时育苗棚内药材黄精种苗正在培育。鼓励全村75户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专业合作社分红,或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务工,目前已吸纳10余名贫困户在柏树村药材基地务工。另与县园区企业江西博源堂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柏树村11组黄家山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中药材种植,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土地平整,预计10月中下旬开始种植太子参10亩,11月种植玄参50亩,明春种植枳壳20亩。

柏树村有两个50KW光伏发电站从1月并网发电至今,共计产生收益18931.03元,国家配套补贴7246.12元,截止8月已进行今年第一次收益分配,29户贫困户受益,平均每户受益达650余元。

充分利用小额信贷金融扶贫政策,全村共有47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47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26户分红100元。

2、红岩村种、养殖产业比翼齐飞,光伏发电锦上添花

红岩村积极探索“农场+基地+农户”模式,村委会与德安县旻隆生态家庭农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在9组流转30余亩土地,目前土地已平整好,计划明年发展艾叶种植基地,基地的日常管理由农场负责,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将贫困户雇用到基地内务工。

红岩村帮扶单位水务局积极作为,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送去鸡苗、种猪,截止7月已给16户贫困户送去了16头种猪,给21户贫困户送去了750只鸡苗,3户贫困户60只鸭苗,为贫困户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红岩村已建立一个光伏发电站,从去年7月并网发电至今,已产生效益15615.41元,国家配套补贴24190.46元,截止8月已进行了今年第一次收益分配,19户贫困户受益,平均每户受益达800余元。

此外,全村共有49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49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24户分红100元。

3、南山村茭白产业金秋收获形势喜人。

南山村在帮扶单位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发展茭白产业,今年已经种植茭白30余亩,预计年产量2000斤/亩,并成立了茭白专业合作社。国庆前夕是茭白收获季节,目前市场价格4.5元/斤,预计收入达15万元,除去成本,利润有9万元左右,全村44户贫困户已全部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平均每户可分到近2000元,此外对于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100元/天的工资雇用到田里劳作,目前已雇用10余人。

全村共有25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25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14户分红100元。

4、土塘村优质稻产业,以质量取胜

土塘村在高标准农田上开展优质水稻种植。目前已种植30余亩,成立了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专业合作社分红,或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务工,并按照150元/天的工资标准予以支付。

半个月后将是优质稻收割时期,预计今年产量在2万斤左右。

此外,全村共有29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29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17户分红100元。

二是就业扶贫工程。全乡已安置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务工13人,其中保洁员11人,农家书屋管理员2人;介绍在花生扶贫车间、茭白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务工15人,介绍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到县园区企业务工3人。

三是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全乡2018年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共有10户,其中7户已脱贫户,3户未脱贫户。为尽快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乡党委政府经过与爱心企业沟通,为他们争取了免费支持每户9吨水泥,90吨水泥8月份已全部配送到位。目前,土塘村的已脱贫户程先枝基本全部完工;南山村未脱贫户洪富根已完工,已脱贫户付岳生门窗已装好,开始粉墙 ;柏树村已脱贫户王清本周封顶,李保恩本周安装门窗,未脱贫户王贤柏门窗已装好,陈贵杨门窗已装好;红岩村已脱贫户罗华星本周拆掉模板、粉刷,吴祥本周倒地面、粉刷,罗国华本周定模板。

四是基础设施扶贫工程。今年以来,投入资金21万元,新建南山村3组简易桥梁,对9组护坡维修整治,对5组、10组农村公路进行硬化及排水管维修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五是村庄整治工程。2018年投资35万元,用于南山村4组水库移民居住点的道路、池塘、绿化等方面的村庄整治。此外,南山9组新上报了一个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投资约30万元,计划12月中旬完工,现正在进行设计、预算及招投标等程序。

六是社会保障扶贫工程。通过财政兜底保障帮扶,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9月份共计发放低保金357 人775522元,五保金26人63435。

七是教育扶贫工程。积极配合县扶贫移民办、县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贫困户学生信息收集汇总,为119名在校学生申请春季教育帮扶补助,共计101339.37元。其中小学生76人53510元;初中生28人29079.37元;高中生28人18750元; 另积极申报中高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资金补助,上半年共计补助15人69000元。

八是健康扶贫工程。帮扶因病入院治疗贫困户,通过居民医疗保险及大病救助等途径减免医疗费,并全面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对全乡所有贫困户由乡财政统一代缴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并且按要求免除贫困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对各村的扶贫工作宣传力度不够,鲜有在市级以上宣传媒体上稿报道。

二是部分帮扶干部虽然都经常下户,但是流于形式,只和贫困户家中某个人接触,简单的送送慰问物资、填个表,没有真正沉下心来,与贫困户谈心交朋友,没有真正了解其需要什么。有的扶帮干部想在产业帮扶上做文章,但都不了了之。

三是部分帮扶干部APP没有做到每月签到更新,一证一册填写不完善、不规范,贫困户已享受的政策部分项目未登记,贫困户未签字确认等。

四是上报材料不及时。有些村每每需要上报材料表格时,总要三催四请,即使交来也是质量不高,导致常有材料逾期上报至县里的情况发生。

五是产业扶贫收益与贫困户未有效对接。各村虽均有产业,但贫困户收益效果不是很好。一是未有效吸纳贫困户在合作社内务工;二是未有效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其他形式入股到合作社,难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使得扶贫产业项目未能高效的惠及贫困户,让扶贫产业项目在扶贫效率上大打折扣。

四、下一步打算

1、竭尽全力抓产业。充分借助帮扶单位和连心强基工作组的有效力量,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结合实际为各村产业发展布局多谋划、多筹措,建立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动员贫困户以劳动技能、土地、山林等多种方式入股,参与产业发展,让贫困户共享更多的发展红利。

篇(8)

一、围绕中心,科技助力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必须”的重大要求,集聚科技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左权特色的科技扶贫新路子,助力脱贫攻坚。

二、立足实际,扶贫扶智

利用我县区域优势,提升产业级次。针对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草药五大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优势,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技能培训、跟踪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户提升科学素质,依靠科技增收脱贫致富,对实现全村及周边村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上下联动,信息共享

左权县是中国科普乡村e站示范县,建有乡村e站20多个,通过PC端、APP、中科云媒、新闻传媒等途径,为农民搭建专业信息服务平台,立足自身、辐射周边,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科普综合服务体。

四、示范带动,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带头作用,引进科技人才队伍,以举办专题培训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科普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技术人才,组建左权乡土科技专家队伍,通过专家培训带头人,带头人示范辅导农户,使每个贫困户至少学校掌握1—2项致富技能。

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以县十大节庆活动、科普活动为载体,以科普宣传栏、活动站和示范基地为阵地,全面开展各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等形式,以提高重点人群科普素质为目标,开展经常化科普。

六、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山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县宏远学校小学部4名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导,双双取得了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小学组省级二等奖,这是我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取得的重大突破,填补了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空白,对青少年科技教育起到了模范作用。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行“六个覆盖”。⑴、农村科普信息员全覆盖。联合省、市科协、山西农大,推荐培训50名农村科普信息员,实现农村科普信息员乡乡全覆盖。⑵、农技协组织全覆盖。健全和完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专家服务站,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乡、村全覆盖。⑶、乡村e站全覆盖。乡镇和重点村健全和完善科普中国乡村e站、校园e站、农村中学科技馆,实现科普e站乡、村全覆盖。⑷、科普服务全覆盖。联合省科技馆、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实现农民科学素质培训、科普大篷车巡回服务、科普大篷车电视联播节目全覆盖。⑸、科普报刊全覆盖。在重点乡、村实现科普报刊、科普资源、科普信息化产品全覆盖。⑹、特色科技产业全覆盖。培育1个乡镇特色产业,支持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农业示范基地,培育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打造1个特色品牌,实现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

2、建立科技助力扶贫示范基地。依托《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建设5个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示范乡(示范村、示范基地)。

篇(9)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就业帮扶方面,一是加大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力度,今年新建成达飞、科司特、闽优、海洲4家扶贫车间,着重解决居家妇女就业问题,可吸纳妇女就业710名,目前,全县31家扶贫间共吸纳妇女就业890人。

二是在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中注生妇女就业岗位开发,开发了爱心理发员、保洁等岗位180名,解决贫困妇女就业问题。

三是在见习岗位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中注重女性就业帮扶,面向县医院开发见习岗位113个,城镇公益性岗位新增安置21人。

四是加强面向妇女的就业技能培训,先后在刘家庙服装加工扶贫车间、新华牧业扶贫车间、同乐雨具、康之琳鞋业扶贫车间开展410名妇女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并面向农村妇女开展中式烹饪、拉面、食用菌栽培等技能培训共3790名。

五是加强妇女组织输转工作力度,定向面向厦门输转246人。另外,共为88名创业女发放创业贷款800万元。

二、保障妇女权益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困难

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一是女性因为性别在就业、再就业中受到歧视的现象较男性突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妇女享受的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餐饮业等妇女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欠薪现象多发。

篇(10)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一个脸上挂着微笑的梁静---宁明县北江乡北明村扶贫信息员,把青春当赌注倾洒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

2017年从广东务工回来探亲时看到村里贫困户的艰辛,再与广东的繁华对比,心里一阵酸楚,乡亲们还没脱贫我又怎么可以自扫门前雪?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更应该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发挥作用,便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几家公司提出的优越条件,回到生我养我的北明村做起了信息员。

为了及时把脱贫攻坚的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经常看书做笔记,认真学习扶贫业务的有关书籍、文件,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为做好信息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保障。作为一名村级信息员,我时刻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坚持信息的实事求是,各项工作都坚持以信息的形式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三年来,为了让上级领导和群众及时了解扶贫工作的工作动态,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凡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各种活动都深入了解,及时采集信息,为领导决策和人民群众监督提供第一手资料。

上一篇: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下一篇: 餐厅市场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