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00:32: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区儿保医生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国城市社区医院从1997年开始试点,发展到今天已经覆盖到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地级市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于社区医院的定位和功能,我们从模糊到逐渐清晰。根据卫生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2008讨论稿)》,城市社区医院的基本服务内容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教育、计划生育”等。在内部结构上,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形成“医防相结合、条块相结合、团队相结合、医院内外服务相结合”的格局,主要分为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医技部和后勤办公等功能。其中,医疗康复功能主要包括门、急诊和康复医疗、日间观察病房,主要职能是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失能老人和残疾人康复医疗,老年人护理和临终关怀,安宁护理。预防保健功能主要包括计划免疫、生命统计、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各类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伤残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技部分主要指放射用房、B超、心电、化验等,主要为各临床医疗提供诊疗依据,或配合治疗,直接或间接为门诊、急诊提供技术服务。后勤办公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包括物资和财务管理,负责中心内外联系协调,档案统计与下属社区卫生站管理工作。
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功能构成上,除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外,又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要求,增加了高端体检功能,主要包括体检中心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和体检病房等。
二、城市社区医院的设计理念
城市社区医院首先应立足于社区,从城市、医院和建筑各个层面加以把握,使设计既能满足医院对规模和功能的需求,又能优化资源,保证功能的合理性、流程的体系化和资源的共享性。同时,城市社区医院也应以人为本,通过设计合理的平面布局,创造宜人的环境氛围,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一)流线组织与功能配置
组织合理的流线和配置稳定的功能是本方案设计的重点。城市社区医院的各部分功能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为确保流线便捷,体系稳定,效率更高,在医疗流程布局上,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流线分离
城市社区医院的主要流线分为人流和物流,按照洁净程度又可分为洁、污流线,设计要求各种流线相互分离。首先,总平面的出入口分别设置了体检人员(出入口3)和各类诊疗患者(出入口1)使用的出入口,保障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相互分离;同时,独立设置污物出口(出入口2),使院区产生的废弃物流线与其他流线分离,避免交叉。
其次,将人流流线进行分类设计,主要分为普通门诊流线、儿保流线、妇保流线、感染科门诊流线以及体检流线等,在流线的起始点进行分类分离,分别设置各类独立的出入口,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干扰。
最后,对于独立的感染科门诊来说,按区域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三区,三区分区明确,避免交叉。在流线的设置上,把医生专用通道和患者通道加以分离,同时强化医护人员的卫生通过,以便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减少院内感染的几率。
2.区域稳定
医疗功能的稳定,可以使各类人群的使用空间明确,以便形成良好的医疗秩序。对于社区卫生医院来说,首先要合理地布置门诊、检查、保健、预防等功能,把相关的功能集中布置,使服务半径更加合理化。新江湾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疗功能为单位划分楼层分区,底层设置挂号、收费、药房、全科门诊、感染科门诊以及门诊和体检公用的B超、心电、X光;二层设置儿保、妇保、康复教育以及门诊和体检公用的五官科等功能;三层设置行政办公和体检配套的设施;四层、五层主要为体检区域。楼层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了人流交叉,创造出清晰高效的内部医疗环境。
3.资源共享
在医疗流程设计中,考虑部分门诊、体检都会用到医技资源,将医技用房进行共享,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集约化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缩短医疗流程,实现医疗功能运行的高效化。医技资源的共享主要体现在门诊和体检区域之间,设计了共用功能模块,主要为B超、心电、X光、五官科、口腔科,供门诊患者和体检人员使用。
(二)流程布局与人文关怀
社区医院主要服务的对象为该区域的老人、儿童和妇女,所以在医疗流程布局和空间的设计上,首先要分析患者的行为和心理,一方面要注重流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亲切宜人的医疗空间,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消除紧张的心理。具体到建筑设计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医疗流程
使患者的流线变得清晰,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进一步方便了患者的就诊流程。首先,在管理机制上,可以在社区医院挂号、收费、门诊、检查、取药的流程中,采用类似“一卡通”服务流程和智能型“医生工作站”的有效机制,将患者的就诊、检查和等候的时间降至最少。其次,在流程布局上,采取分区、共享的模式,既分散人流,又可以提供高效的专科化服务。
2.营造宜人空间
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宜人的医疗空间,创造优美的医疗环境,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设计体现。社区医院主要服务对象为老人、孩子、妇女和体检人员,为这些人群提供高品质的空间环境,是本方案的设计重点。在空间营造上,借助自然采光、人工照明、文字、色彩、配合绿化的植栽景观,设置舒适的家具,提供轻松的背景音乐、区划亲切尺度的候诊空间,来创造人性化空间。一方面缩短了患者从家庭到社区中心的心理距离和适应过程,另一方面也使前来体检的人员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假期式的体检”。
3.空间的识别性
社区卫生中心中各功能空间的设置应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以减少患者盲目的流动和由此产生的焦躁情绪。因此要根据使用者的动线规划便捷、清晰的标识系统,以便缩短步行距离,为患者提供方便。
三、结束语
城市社区医院将是未来医疗服务设施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有着不同于诊所与中心医院的基本功能要求,建筑师不仅要满足其功能和技术的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以健康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空间。 (编辑 吕志新)
参考文献
在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工作15年,经常碰到各种类型的新生儿黄疸,因而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及护理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1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胆红素是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的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血球破坏过多,新生儿排泻较慢,使体内胆红素太高,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这有可能会导致脑部神经发展障碍,所以都需注意。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1.1 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黏膜及巩膜有点黄,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显,足月儿多在生后7~10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
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生理性黄疸期间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一般不需要治疗。
1.2病理性黄疸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家长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4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了。
2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2.1红血球破坏过多
红血球破坏过多,这多半是间接型的高胆红素造成,高胆红素可以自由进出脑部,一旦脑部发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产,就更容易造成伤害,因为黄疸主要就怕对脑部造成伤害。黄疸太高会造成脑部产生核黄疸,导致脑部神经发展障碍,该病多危及生命,即便抢救治疗及时保住生命,但也可能会遗留日后的脑瘫。
黄疸也有可能由于在妈妈怀孕的时侯,抗体由胎盘传到宝宝身上,宝宝就可能会造成溶血问题(妈妈与宝宝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妈妈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宝宝比较容易发生,因为妈妈体内有抗A、抗,这不代表O型血型妈妈生的孩子一定会有问题。而蚕豆症的孩子由于红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状态下红血球很容易被破坏,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构造不良的宝宝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黄疸。
2.2肝脏代谢减少
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胆红素经肝脏排泄出来,代谢来不及也会造成黄疸。如果宝宝因为感染造成肝脏功能有问题,或者肝、胆道有先天性异常也会导致黄疸升高。
2.3混合型
当然也有可能以上两者原因均有,这需要由医生来判断比较好
2.4喂母乳造成
许多人会认为喂母乳与黄疸有关,其实并不尽然,我认为要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说是因为母奶造成黄疸。由于前1个星期的黄疸,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足所导致脱水,这时如果指数小于20mg/dL就没有问题,因为至今还没有因母乳性黄疸产生脑病变报告的文献,所以一般不用终止母乳喂食,但如果超过20mg/dL,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辅助。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胆红素可能会稍微回升2~4 mg/dL,对宝宝不会有影响。母乳所产生的黄疸,大约会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多数能自行恢复。孕妇预防 :(1)孕期绝对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及食品或饮料等。 (2)慎重服用中药人参类制剂及食品。
3病理性黄疸的治疗
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尤其要注意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未雨绸缪。
轻者可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口服退黄中药,并可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较重者,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光疗和白蛋白、强的松及酶诱导剂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加快退黄速度。
3.1光治疗。
临床普遍采用,较为安全和理想。光线可促进胆红素分解,临床上采用200尺烛光的300纳米~600纳米波长的光谱,降低血中胆红素,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常用方法如下: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用黑纸遮盖,用单光(20W蓝色荧光灯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间距离2.5cm,距患儿35-50cm)或用双光(上下各6支灯管,下方距离患儿25-35cm)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即可停止治疗。光疗时需要给予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输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液体补给(以防脱水)和护肝治疗。
3.2促进结合和排泄。
琼脂可稳定胆红素于水溶液中,阻止胆红素被细菌转化;并有轻泻作用,阻止胆红素的肝肠循环。新生儿内服琼脂能有效地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增加胆红素的排泄,以用活性炭和消胆胺为佳。2008年我曾对辖区内67名轻度黄疸患儿中的40名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每次半支,每日4次温水冲服,促进 胆红素的肠道排泄,3-5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与另27名未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的患儿相比,黄疸的消退速度明显加快。(2)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鲁米那)。生后第1周给药,剂量为4-8mg/kg/日,连服4日,3-7日可显效。也可首次给大剂量(8mg/kg/日),然后小剂量维持(4mg/kg/日)。加用尼可刹米(可拉明)lOOmg/kg/日,可提高疗效。口服苯巴比妥,每日每公斤体重5毫克,分3次,每隔8小时服一次;肌内注射,每日每公斤体重5毫克,分2次。在应用时,可先采取肌内注射,后改为口服给药的方法。在应用苯巴比妥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检查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如低于8%―10%毫克以下时,应考虑停药。经治疗后无效,可改用其它方法进行治疗。
3.3中医药治疗
⑴湿热熏蒸:面目发黄,黄色鲜明,精神不振,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病情较重者,可见神昏,抽搐。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10克、栀子3克、大黄2克、枳实3克、车前草6克、茯苓10克。
中成药:茵陈五苓丸、茵栀黄注射液。
⑵寒湿阻滞:,面目皮肤发黄,色淡而晦暗,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困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白,小便短少,或腹胀气短,舌淡苔腻。
治法:温中化湿,益气健脾。
方药:茵陈1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附子3克、茯苓10克。
⑶淤积发黄: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日渐加重,腹满纳呆,神疲少动,食后易吐,胁下痞块,小便短黄,大便灰白,或见淤斑,唇色暗红,舌质色紫暗或有淤点、苔黄,指纹沉滞。
治法:化淤消积,利疸退黄。
方药:菌陈10克、栀子2克、柴胡6克、茯苓6克、白术6克、桃仁6克、当归6克、白芍6克、制军2克、,甘草2克。
3.4输血: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换血输血。供血者须先作G6P D缺乏的过筛试验,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避免亲属供血。黄疸不重者不需输血。
4黄疸儿的护理照顾
由于只要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是病理性黄疸,因此出院后对宝宝的观察非常重要。首先妈妈出院前,一定要先了解宝宝的皮肤黄到身体哪个部位,回家后再观察有无任何变化,如果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就一定有问题,如果黄的部位慢慢消退,就可能不需要担心了。以下是黄疸儿居家照顾须知:
4.1仔细观察黄疸变化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4.2观察宝宝日常生活
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4.3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
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4.4家里不要太暗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在医院时,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5mg/dL,医院会照光,让胆红素由于光化的反应,而使结构改变,变成不会伤害到脑部的结构而代谢(要有固定的波长才有效)。回家后继续要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而且家中太暗对宝宝吸收维他命D有影响,但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到太阳,怕会晒伤,而且也怕紫外线带来伤害。
4.5勤喂母乳。
曾有研究表明增加新生儿早期摄入量对新生儿黄疸消退有积极的影响。将同期出生健康足月新生儿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0 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新生儿均行母乳喂养,干预组在母亲乳汁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 记录新生儿第一次排黄便的时间、监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结果:干预组血清胆红素峰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参考文献
[1]丁国芳,张苏平,姚丹,等.我国部分地区新生儿黄疸流
行病学调查. 中华儿科杂志,2000,10.
[2]李云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进展.
新生儿科杂志,2000,10(38):10.
[3]早期喂养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 王红…//中国儿童保
健杂志,-2003,11(1):-55~56
[4]杨银凤.康波 22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分析
[期刊论文] -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02)
[5]李淑敏.杨英伟 母乳性黄疸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 中
好习惯预防障碍
如何通过生活行为的改变,预防障碍7专家提出了8个关键措施:①戒烟戒酒。烟酒可能麻痹中枢神经,减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②坚持运动。慢跑、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③饮食平衡。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改善血管状况:④控制血压。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对功能和性反应有很大影响;⑤慎重用药。不少药物,如抗抑郁药、利尿剂等,会影响人们的;⑥保持充足睡眠;⑦心理健康。精神创伤也会导致障碍;⑧经常评估两性关系。建议夫妻双方多些情感交流,重温爱情的甜美。
“三手烟”危害健康
在密闭室内吸烟,即使“二手烟”的烟雾已经散去,仍有相当一部分可吸入的细微颗粒沾染在吸烟者的衣服、头发和家具、沙发上,这些包括铅和砷等有害物质在内的残留物,被称为“三手烟”。专家提醒,儿童行为活跃,容易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儿童抵抗能力远比成人低,更易受“三手烟”危害,诱发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问题。许多吸烟者认为,只要吸烟后开窗通风,就不会影响家人健康,这样的错误观念亟待纠正。
数
九成家庭夏季甲醛超标
上海市环保协会公布了两年来2057户家庭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数据表明,夏季已成为甲醛挥发的高危期,有高达91.2%的家庭甲醛超标,而高达79.3%的家庭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在超标的家庭中,许多都存在添置新家具后没有及时进行检测和处理,引起污染叠加的情况。专家指出,气温越高,气体挥发就越厉害。不少家庭由于不了解夏季污染物的挥发特性,长时间关闭门窗,使用空调制冷,更容易将有害物质留在室内。为改善空气质量,维护健康,应多开门窗,加强通风,并定期做空气质量检测。
儿童看电视:每天勿超2小时
美国科研人员对2702个家庭的孩子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孩子在5岁前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长大后出现性格孤僻,言行粗鲁,攻击性强、难与他人合作等行为问题的风险会增加1倍多。不仅影响儿童参加社交活动,久而久之,孩子缺乏与他人打交道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降低。研究人员建议,父母应对孩子看电视的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选择有益的节目,并控制时间。
溶栓最佳时机:发病3小时内
及时采取药物溶栓治疗,能重新畅通阻塞的血管,降低脑梗死的死亡率。溶栓最佳时间为发病后3小时内,否则脑组织就会缺血,出现面瘫、失语、肢体偏瘫等症状。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只有1.6%的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被及时送往医院,而43%的患者及家属不知道具体发病时间。专家提醒,对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治疗越早,预后越好,在紧急关头,家属应充分相信医生,别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动
太极拳改善中风患者平衡能力
研究人员招募了136个有中风病史的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普通锻炼,另一组教授改良后更缓和的太极拳,结果发现,打太极拳能使中风患者平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专家表示,太极拳的好处在于,一旦掌握了方法,患者就可以在家庭、社区中自行锻炼。患者应持之以恒,对维护身体健康很有益处。
病
中青年大肠癌发病率攀升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上升速度接近5%,远远超过2%的国际平均水平。每年新发大肠癌患者高达40万,不少都是30~40岁的中青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专家指出,长期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油炸、腌制食物,以及缺乏体育锻炼都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便血、大便形状和习惯等改变,都应该加以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慢性肾病知晓率低
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全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接近10%,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8.7%。专家指出,大众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不足10%,很多患者的肾功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恶化,待到就医时已是晚期。对中老年人来说,在体检时别忘进行尿蛋白,血肌酐等肾功能检测,对有数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警惕耐多药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称,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增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估计超过50万人,但被检测出来的仅有不到5%,获得规范治疗的则不到3%。专家指出,如果结核菌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抗药性,就被认为是耐多药结核,通常继发于那些没有完成彻底治疗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大,对肝脏有一定损伤,在6个月的治疗时间里,患者没有医生监督,有时会忘记服药。此外,不规律服药或治疗时间不够等因素,都会导致耐药结核菌的产生,这应当引起人们的警醒。
器
个人紫外线监测表
夏日里,爱美的女性喜欢涂抹防晒霜以保护皮肤,问题是,很多人常常忘记补妆,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开发出一种个人紫外线监测表。在初始程序中,只要设定好个人的皮肤类型和使用防晒霜的防晒指数(sPF值),这个聪明的小装置就会根据当时的紫外线强度,提醒你什么时候皮肤已经过度暴露于阳光下,该补妆了。同时,这个小装置还可以当作手表,售价为29.95美元。
便携式肌肉刺激仪
在骨折部位愈合过程中,肌肉由于缺乏锻炼,经常出现萎缩现象,这一直是令医生和患者头痛的问题。国外一家公司研制出利用微电流刺激肌肉的仪器,通过与皮肤特定部位接触的电极贴片,有规律地释放可耐受电流,使肌肉在刺激、休息,再刺激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仪器方便携带,还解决了人体汗液对电极贴片的影响。配合医生的康复指导,可使肌肉保持强健。
肝脏扫描仪
如果人们想知道,自己的肝脏是否因为饮酒过度等问题造成损伤,往往需接受肝脏活组织切片检查,十分痛苦。现在,法国研发出的这种医疗器械,可以在5分钟内扫描出肝脏是否健康。研究显示,随着受损肝脏慢慢变硬,弹性会越来越差,而这种被称作“瞬时弹性成像”的仪器,可通过外接探头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超声波测量肝脏弹性,帮助医生诊断病情。
药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清开灵注射剂
国家药监局通报称,公众应警惕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清开灵注射剂诱发的不良反应。前者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由于价格不高,疗效较好,应用非常广泛。后者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等功效。据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两者出现全身性损害、呼吸损害等问题日渐增多。专家指出,无论使用何种药物,一旦出现颤抖、头晕,发热发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异常现象,都应立即停用,并及时报告医生,将风险降到最低。
是优秀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管理者
曾溢滔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管理人才。他始终信奉一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为一所之长,他善于优势组合,用人之长,他要的是1+1>2的效果!他不搞论资排辈,而是量才用人,时不以学历排先后,而是贡献大者为先,培养出了一批业务骨干。他们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去争取国外的有形资金,以此发展自己的学科,建立一流的实验室,造就一流的科学家,诞生一流的科研成果。
30多年来,研究所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并实现了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了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初,曾溢滔就理智地提出走“科农结合、国家集体联营”的发展思路,首先在奉贤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后来又在松江建起占地200亩的现代化产学研基地。目前,优质良种奶牛胚胎已批量生产,还诞生了多种转基因克隆牛,为实现“动物药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假如我是他”的思维法宝
曾溢滔自幼就有勤奋读书的习惯。在书海的畅游中,聪慧的曾溢滔逐步养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读书方式,那就是“假如我是他”。他读文章,从不盲目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轻易去接受作者的结论,而是边读边想: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样想,如何写,做出什么结论。读科研论文时,他通常也是先看材料和方法部分,再看结果,但不急于阅读其讨论部分,而是仔细思考:用该论文的材料和方法,能否获得该文的结果,该如何讨论这些结果。然后阅读讨论部分,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分析。
农村养老保障,就是由国家、社区和家庭成员等为满足老年农民的养老需求而提供的经济供养、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无论在哪个国家养老保莽韩a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老年人口比较多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更是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本文要研究的农村养老保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养老保险,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医疗保障,老年生活救济,老年精神生活等。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覆盖对象有缺失
首先,农才蒯二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1986年民政部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995年民政部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a出“在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后的几年之内,农村养老保障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不同程度地死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5428万人参保。2005年底,全国有31个省约1900个县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5400多万农民参保。2001-2005年农村人口都在74471万左右,这样算来,2003年与2005年实际农村人口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仅在7%左右。农村养老保险7%的覆盖率远低于农村人口对养老保险的需求。
2009年中国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展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来看,90%的中国农村暂时还无法享受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还将有部分农村没有覆盖在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范围内。
其次,覆盖韶寸象有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农村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以致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养老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虽然国家正在加大对农民工群体的保障力度,但剥也们还没有全部被纳人到保险体系内,对农民工的保障力度还比较弱。
2.农村老年生活照料状况不理想
一直以来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主要是由家庭负责。近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出现,扣工族携妻带子在大城市安家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这些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甚三活。部分老年人不但得不到家人的照顾,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同时还要照顾外出子女留下的孩子,身合压力很大,健康状况也最差。2008年12月1日,《静寞夕阳:中国浏寸留守老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所有子女均外出的农村“空巢”老人比例高达48. 5%,子女外出后,这些老人农业生产中因缺少,扶助而面临很大困境护生病受伤时无法及时就医和得到良好照料,而且、更容易出现上当受骗、被偷、被欺负、意外受伤等人身和财产安全隐患,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令人堪忧。同时,在农村“重小轻老”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子女视老年人为累赘,一些多子女家庭互相推诱赡养义务。婆媳关系紧张,“媳妇当家,养儿防不了老”。一些外出务工子女忽视家中老年人的生活安排,与老沟三人缺少联系沟通,还有“外嫁女儿不养娘”的传统习俗。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组织的调查组对中国农村的养老现状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5%的老人自己干农活,90%的老人自己做家务,仅有8%的老人精神状况良好,有5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翟玉和说:“很多儿女在狱为,父母没冻着,没饿着,就是自己尽孝的最高标准了。”我们从农村都乒人中流传的一些顺口溜中也可以体会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二能干,俺是儿女的劳力,不能干,咱就成了人家的累赘;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呢,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人老了,最靠不住的就是儿女呀,歹心的儿女都赶不上好心的邻居。
3.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令人担忧
在中国,浏寸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医疗保障。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训划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7年全国有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85.7%。但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仍然受到无钱看病的困扰,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农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状况令人担忧。
2007年在山东烟台进行的关于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的调查显示,41. 0%农村老年人存在有病不治的状况,其中,因为没有治疗费而不治疗的占了49. 3%。从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来源来看:目前,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费用由自己和子女负担的比例高达88.2%;从老年人的医疗照顾来看,老伴、子女是老年人生病时的主要照顾者,分别占了55. 3%和36. 7%。这说明,自己和子女是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的主要负担者,老伴和子女是老年人医疗照顾的主要支撑者,也即家庭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主要支柱。而家庭以外的来源(医疗保险和单位保险)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占3.23%),家庭以外的医疗照顾者也很少。从老年人患病时面临的困难来看52. 0%的老年人认为患病时的最大困难是“医疗费的不足”;6.1%的人认为“没有好的医生”。此项调查显示,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烟台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医疗状况也非常不理想,更别提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状况了。
4.农村老年生活救济体系不健全
农村老年生活救济体系主要包括五保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五保制度。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了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的五保制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很多农村集体经济体制遭到了破坏,使很多五保户和乡、村力、养老院的资金缺少了来源,经费难以落实。
为了使得农村五保户人员全部得到救助,中央要求各地加强集中供养,无论集中供养还是分散供养,五保户的医疗需求都不能得到起码的保障,条件最好的乡镇,一年最多也只能给每个五保户报销200元至300元的医疗费用。这些钱对于年老体衰、营养不良的五保户们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五保户特别是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只能自己撑着,靠天养活。有些五保对象从本来就非常有限的生活费中硬挤出一部分,以便应急。然而,这必然导致营养状况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增加罹患疾病的可能性,陷人恶性循环。
以2005年六月在湖北省咸安调查为例,马桥镇筹集20万元用于五保户居住的福利院改造,这些资金勉强完成了改造任务,但是每年1200元/人的给付际准只够维持五保户的低水准生活,福利院的水电费、房屋等设施的维修费、工作人员的工资等难以保证。尤其是2006年国家宣布取消农业税后,五保供养资金全部由财政转移支付,列人乡镇、村的转移支付预算。乡镇干部、村干部为了保障个人不隘最大化,顾虑五保物件多了会占用本镇或本村的上级转移支付经费,因此有的村不愿意上报或少报五保户,出现了一部分应保未保的情况,致使部分困难群众得不到及时救助。2007年,湖北省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原来每年1200元和800元提高到1500元和1000元,但还是存在供养资金不足、缺乏专职人员对五保户进行日常管理、医疗救助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2)最低生活保障现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人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中国有大约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593.1万,在低保实施中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关于农村低保的实际救助水平比较低,截至2006年底,低街;r寸象实际邻倒的低保金为月人均33. 2元。从补助水平的地区分布清况来看,2006年全面实施了农村低保的23个省份,平均补助水平为月人均35. 4元,其中,东部地区50. 9元,中部地区25. 3元,西部地区25. 5元。2009年,在安徽进行的一项关于农村低保现状的调查显示: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合肥市包河区为例,该区2009年上半年累计保障农才低保对象3205户次、6930人次,发放保障金149. 73万元,月人均补割又为36. 01元。这种标准只能保障绝对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受伤织寸象勉强填饱肚子。
其次,中国当前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对的对象并不是全体农村居民,而仅仅是一部分“三无对象,’.赤贫和有困难的残疾人,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将其纳人保障范围。
笔者认为对贫困人口来说,提供物质帮助无疑是急需的,但低保制度不是简单地让贫困人下去,而是要让他们“体面”地生活,农村低保水平还有待提高。
5.农村老人精神生活一片空白
目前在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普遍是基本物质生活保障,农村老人除了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之外,基本没有精神娱乐活动。老年孤独是普遍问题,可以说孤独是老年人最突出的感情障碍。当老年人的这种感情障碍在家庭当中无法解决的时候,社区或集体就应该承担这种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满足不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不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农村养老保障现状产生的原因
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的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长期存在
首先,长期以来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时一直采用城乡分治的处理政策。在城乡分治的政策主导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这种政策导致了长期的农业支持工业,城市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政策过度的吸取农村剩余,致使农村经济一直无法决速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不但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使得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农村养老保障一直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伴随而生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这一户籍制度明显的标示出了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身份不同,人为的限制了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流动。在这种身份的限制下,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保障待遇。
其次,农村的养老工作一直是在家庭中进行,长期以来农村的养老问题处于隐形状态,因此农村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以致国家把养老保障的政策一直往城市倾斜,有限的物力和财力也投六压纽了城市养老保险发展中,使得城乡之间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差距逐渐扩大。
2.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
中国目前在农村推行的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养老保障体系层次的不完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政府没有因地制宜的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一套符合中国农村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可以从各个层次给农民提供不同程度的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也能享受到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但是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在农村建立这种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只是在几个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施行试点。
其次,养老保障体系内容的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内容应该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医疗保障,老年生活救济,老年精神生活等。一方面,对老年人来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医疗保障,但是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医疗保障状况都十分不理想,曾经对保障农民的基本健康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其赖以存在的集体经济遭到破坏而被大大地削弱了保障功能,同时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又没有完全覆盖全体农村人口,导致农村合作医疗保健网络出现了“底破线断”的局面,相当一部分农民医疗状况恶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又普遍在农村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打工潮的出现及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造成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打击,农村老人生活缺乏照料,精神生活一片空白;同时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遭到破坏、国家财政投人过少等,导致农村社区养老缺乏必须的物质基础,农村救济体系不完善。
第三,农村养老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混乱。目前已经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地区,只在县级以上才设立农村社会保险机构,乡镇还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各个行政村更是没有任何管理机构。再加上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与技术落后,造成了管理机构的混乱管理,甚至还出现了违规现象。
3.农村养老保障缺乏法律支撑
立法先行是各国社会保障建立和发展的显著特点,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但在中国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文件,只有1992年1月3日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1995年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和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及一些相关法律中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重要性的相关条款。从外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历史来看,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分别于1891年,1913年,1919年,1949年开始通过立法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一部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文件,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缺失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没有法律的约束力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无法操作,各地在制定本地农村养老保障时找不到合适的法律依据,只好各自为政。没有高度统一的法律约束力,使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产生了怀疑,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4.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责任一直由家庭负担,“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在中国实行了独具特色的计划生育政策后,造成农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核心家庭”、“空巢家庭”大量出现,农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由于“家庭养老”是建立在农村大家庭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农村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造成“家庭养老”正在解体,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表明,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6300;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资料表明,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为5000左右。
5.农村经济落后
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缓慢归根结底是资金缺乏的问题。虽然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也使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但农民增收缓慢却是事实,农村经济比城市落后了很多,直接导致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缓慢。
农村经济落后一方面造成了地方政府没有过剩的财力物力投人到农村养老保障事业中,没有政府的支持农村养老保障无法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收人过低,大部分家庭的收人除了日常花费外都没有多余的钱财参加养老保障,没有农民的参与,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新思路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尽决地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尽快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现在实行的养老保障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以是否具有城市户口为依据实行农村和城市不同的两种养老保障制度。历史证明,这种户籍制度的差异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这种制度性的歧视、身份的差别使得大部分的农村居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难以获得资源和发展的机会,也被排除在养老保障体系之外。要想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尽快地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必须取消城乡有别的城乡二元体制,施行城乡一致的身份体系。
其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障是中国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保障的公平性要求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论其社会地位、职业、贫富等,均被强制性地纳人到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这种公平性就表现得越充分。现在中国的养老保障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只有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障,才能把农村居民全部纳人到养老保障体系中,让每个公民都能平等的享受相同的待遇。
2.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首先,应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国国土面积比较大,经济发展程度严重不一,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需要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包括:自我保障层次、政府负责层次、政府主导责任分担层次、单位负责层次、市场提供层次。各个地区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全面展开各个层次,快速发展;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可以选择最基础的保障层次发展,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推进。
其次,还应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内容,分别从社会养老保险、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医疗保障、老年生活救济、老年精神生活等方面来进行。依据农村老年人对各个养老体系内容的需求程度,可以优先发展老年人最需要的医疗保障及能保障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的救济制度,然后依次发展其他养老保障体系的内容。
第三,应该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政府应该从健全管理机构、基金管理、专人监督、专款专用等方面着手建立符合中国农村现状的养老保障管理体制。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各个县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且在各个村设置一个代办点,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本事务的处理。适当放宽农村养老保险金的投资渠道、尝试委托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来提高基金的收益,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在基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加大监管力度,务必做到专款专用,政府还可鼓励社会上的舆论对此进行监督,以弥补政府监管机制的不足。
3.尽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体系
完备的法律是工作的标准,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同样需要法律的保障。
首先中央应该以《宪法》中相应规定为依据尽快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障的立法体系。这个立法体系应该包括农村养老的原则、对象、机构、形式,及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的内容,以及农村养老保障金的筹集发放办法等。其次,各个地方政府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在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障法律体系内依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切实保障农村养老法律的贯彻实施。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过程证明,不健全的法律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障事业无法可依,以致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缓慢。
4.继续提倡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
前不久,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这一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开始启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现阶段,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既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问题的增多,国家为了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在自然就业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从农村目前的养老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子女赡养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是目前我国农民的主要养老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摇了家庭养老的思想和道德基础,同时,家庭规模的小型化、非农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家庭养老的赡养源,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养儿防老机制,养老已经由个体风险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风险。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具体体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在经济供养上,一对农村夫妇往往要供养4个老人,抚养一个小孩,经济负担加重。当前农村经济本身还比较落后,因此,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受到挑战。在生活照料方面,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不仅无法照料家中老人,反而把孩子和家中农活留给老人,老人负担沉重。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子女外出打工,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感情交流,老人难免孤单寂寞。
2、以地为生的自我养老模式。土地是目前我国农村家庭保障的主要经济基础,但是近年来,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农村土地正逐步减少。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越来越少。在有些地方,农业经营甚至亏本。老年人由于缺乏劳动能力,依靠土地收人来养老非常困难。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以家庭为主,家庭中以老人自己的当前劳动收人为主;其生活方式以单独居住、自我照料为主。土地的保障功能几乎无从谈起。
3、民政供养的福利养老模式。针对农村无儿无女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无人供(抚)养的实际情况,由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拨付五保供养金,由乡镇敬老院提供供养服务。另外还在村一级设立了村级“五保之家”。据统计,在张家界地区,2008年已保五保人数12022人,占应保五保人数的68.49%,投人五保供养金1080万元,全市建有乡镇敬老院58个,供养人数2223人,工作人员按10: 1的比例配备。
此外,还有一些辅的救济形式。一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但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主要是生活陷.入绝对贫困的老年人等社会群体,而且其保障水平一般较低,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普遍需求。据张家界市民政部门数据,2008年该市农业人口中54.3691万人次,资金累计支出2464.9185万元。二是商业养老保险的少量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目前仅在少数发达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农民收人普遍偏低,缺乏基本保障,而商业保险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不可能普遍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计划生育部门曾经探索通过商业保险解决计划生育人口养老问题,1999年曾提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向商业保险过渡,以减轻政府的责任和负担,但是,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还有计划生育部门在近年开始实施的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组织部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施的农村70岁以上老党员生活困难补助政策,等等,这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社会中的一些矛盾。
另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政府正在推行的一项旨在解决农民养老间题的社会政策。从1986年开始,从民政部门经办的农村养老保险统筹到刚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覆盖面、保障水平和系统的制度安排,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农民养老的迫切需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传统的生存手、段使生活难以为继。在农村,大部分老年人年轻时全靠务农为生。随着年龄增大,一般都依靠子女赡养而度过晚年。因子女无能力供养和子女不供养导致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大量存在,致使有的老年人只好外出乞讨。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只有大约1%的老人选择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其他99%的人选择居家养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老人家庭大部分为一老一少,成年子女都在外工作或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农村老人家庭的60 %。但是,社会中孝道缺失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老人获得必要的福利。有研究表明,超过50%的子女对老人的态度是麻木的,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到五倍。究其原因,既有自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历次反封建运动和政治运动对孝道的冲击,也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普遍盛行的重利轻义的社会风气。
二是多头的管理体制使保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负责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有民政部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卫生医疗部门、老龄工作部门、计划生育部门,还有扶贫部门。大家做差不多的事,分配的资源都是来自国库的资金,却分属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工作效率有好有坏,有的部门工作运行机制设计合理,监督制度健全,所使用的资源,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的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加重了基层单位的负担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甚至于出现监督失控,资金大量浪费和流失的现象。某市下面的一个县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一次性携款上百万元潜逃。怎样做到由“九龙治水”转变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并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这已经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层面的头等大事。
三是投入不足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政府每年财政预算分配比例看,社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教育事业的投人,而用在老年人公共设施的投资少得可怜。因此,养老机构偏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随着“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几代同堂的家庭逐渐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张家界有101个乡镇办事处,却只有58个乡镇敬老院。据调查,有30%的农村老年人希望政府建老年公寓,有10%的老年人希望到社会养老机构度过晚年。再就是由于投入的限制,老年人服务不到位,不能满足现有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个别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老年人的公益设施、文体活动设施相对好一些,大部分地方,老年人公用设施相当落后,有的甚至什么也没有,至于下棋、看电视,.观看文艺表演,那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四是人文关怀缺失使农村老年人感觉边缘化。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老年人是作为仍具潜力的社会劳动力资源而存在的社会财富,所谓“老有所为”就是这个意思。而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老而无用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农村。大部分老年人只是选择呆在家中料理家务,照看孙辈,或者做一些消磨时间的活动,即使那些具有一技之长者也大多闲居在家,精神生活匾乏,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老年人在一些群体事件中频频抛头露面、出谋划策,既是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出于对晚年生活的一种忧虑的表达。农村虽然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受减免标准和覆盖面的影响,目前农村看病难、看病贵、医生水平低、医疗条件差等问题仍是普遍存在现象。有些老年人因子女不孝不愿给看病,只能是小病忍,大病拖,直到寿终,缺乏临终应有的人道关怀。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要多管齐下。必须从宣传教育抓起,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从健全法制人手,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一政策相互配套,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如果广大农民进人老年后,其生活保障、住房条件、健康医步等基本保障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彻底解除了农民对晚年和生存后顾之优,那么,困扰多年的“三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弘扬养老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尊老、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同时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经常性的尊老敬老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敬老道德意识。首先,加强对子女的引导。子女是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家庭养老实现程度。因此要大力提倡炎文化通过宣传,重塑孝文化的主导监督,利用舆论监督,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子女,强化孝顺父母的意识,使“孝”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其次,加强对老人的引导。必须引导老人在身体健康、心态以及对待生活态度几方面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引导老人爱护子女,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子女料理好家务,共建和谐家庭。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不仅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事关社会稳定。当然,这主要应靠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但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同样不可或缺,这不仅因为可以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而且还因为老人也需要精神赡养。
关键词: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中美比较;诊断;治疗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教育的探讨也倍受重视和关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经验,培养具备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有利于我国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代表,近两年,笔者通过走访留学生、查阅文献,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学院、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医学院校进行交流访学,对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有了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建制、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有所借鉴和启示。
1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1.1中美医学院校的体制存在差别
中美医学院校在建设、筹资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其中州立76所,私立51所,而我国医学院校均由政府建设。美国医学院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有偿服务、研究经费、政府拨款和校友捐赠等,筹资能力较强,而政府拨款则是我国医学院校较为主要且单一的经费来源。美国医学院校的质量评估主要由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高等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进行,联邦和州政府通过教育拨款和科研资助等形式对各医学院校略加影响,我国医学院校由政府统一领导,全国实行基本一致的学制和课程[1]。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中美医学院校在办学性质和宗旨上存在本质差异。美国医学院校实行“精英教育”,旨在提高医学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院校具有很大的自,可以自主调整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灵活性。我国医学院校推行“大众化”教育,旨在在较短周期内培养能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但受制于院校隶属关系的差别,或由于区域间的政策差异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衡,较容易导致不同医学院校间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出现差异。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差异从根本上是由中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适应了本国国情。
1.2中美医学教育体系存在差别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较为完整性,通常由“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其医学教育起点较高,报考考生须完成4年大学本科学习且修过医学预科教育课程,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后才能就读。美国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为4年制,成绩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medicaldoctor,M.D.)学位。M.D.的学习课程与医师执照考试挂勾,学生在前2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结束后要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后2年进入教学医院,临床课程、见习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结束后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二部分,合格后才具有申请住院医生的资格。M.D.毕业后须经过年限不等的培训(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等),完成执照考试的第三部分后方可获得行医执照。美国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法律规定医生须接受知识更新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准更新执照[2]。相比之下,历史原因造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院校医学教育”的学制和培养模式较为复杂,主要有五年制临床本科、八年制本硕博一贯制、三年制临床型或科研型硕士、三年科研型博士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较为薄弱松散,我国的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以上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硕士、博士在读期间只要有单位挂靠,也可以申请考试,通过后即可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医学教育体系所导致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差别较为明显。美国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要求所有具备行医执照的医生都有在大型教学医院的从业经历,保证了医生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临床功底和较为一致的专业水准。对基础科研感兴趣的医学生在校期间还可申请攻读生物医学哲学博士学位(philosophiaedoc-tor,Ph.D.),毕业获得M.D.和Ph.D.的双学位。双学位博士除了临床知识学习和实习以外,还需要在实验室接受长时间的基础科研训练,发表一定质量的科研论文后才能获得学位[3]。相比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现阶段通常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且不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水平差别较大。在研究生层面,由于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阶段进行科研的同时,往往不能兼顾临床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存在到了临床“不会看病”的问题,而专业型研究生虽然临床技能娴熟,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培训,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1.3中美医学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存在差异
首先,中美医学院校的生源存在差异。如前文所述,美国医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严苛,只有成绩拔尖、素质全面的本科毕业生才能通过,相当于研究生教育。从医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学医前就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训练,并选修了医学相关课程,保证了在进入医学院后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说,在美国上医学院绝非一时冲动的想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学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也更好。相比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由于每年招生数量较多,竞争不太激烈。尤其在近年,医学院校报考人数还有逐年下滑的趋势。对于我国的医学生来说,多数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未来职业的认识度和责任感并无感性认识,以致在今后求学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失去耐心和热情。其次,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存在差别。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医学教育将基础课程进行学科间交叉整合并集中安排授课,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更能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客观、整体地学习和思考,知识体系搭建得更为牢固。美国医学教育还注重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的联系,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密切联系临床,在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习时,科目设置除“内、外、妇、儿”等常规科目外,还设置了急诊医学、老年医学和家庭社会医学等科目,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4]。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基本框架仍然遵循着基础、临床、实习的“三部曲”,三个阶段过分明确和独立,加之学科界限明显,把完整的人体和生命现象人为地割裂,医学生在学习过程感觉较为枯燥,也难以对医学体系形成综合、整体的认识。再者,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设定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高等教育一方面强调培养在高校或医院中兼具基础性与临床性的专门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强调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和传播知识的医教人员,目标设定较为清晰,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5]。我国医学生培养的目标较为模糊,按教学目标要求,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较为基本的临床技能,但实际情况却无法满足医院需求,促使毕业生纷纷考研。而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学业培养本科化,课程设置专业化,过于强调专业性的学习训练,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足。部分医院的专业培养并未能融入临床实践,甚至有些学生仅会做课题写文章而与临床脱节较严重,导致临床能力较差。此外,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院较早开展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我国医学院校,受制于发展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客观条件限制,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美国医学院校中已普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BL)”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等教育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有所裨益[6]。我国的医学院校现阶段仍然维持传统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得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多是会考试的学生,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中美医学院校在学业考核方面存在差异。美国每个医学院都自主建立了考核体系,除了对读写综合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标准化病人的评估,还需要评估学生对医学道德、医疗法规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此外,还要评估学生对待病人的耐心程度和紧急状态下对病人处置等能力[7]。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考评通常是考多评少,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为主,考核方法也较单一。此外,对医疗法规、医德人文等方面则较少考评,使得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得不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补课。
1.4中美社会医学人文品质的差异
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差异,以及两国文化经济等国情方面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两国医学生在能力、个性、气质等方面。美国医学生交流能力强,无论是同患者交流和与同事交往,都能够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讨论问题时,美国医学生常能提出不同见解,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在课题研究进展汇报时,即便是进展不多或者不顺利,往往也能娓娓道来。我国的医学生大多生涩腼腆,交流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和病人接触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专业性和信任感。在学术场合,我国医学生提问和发言也不够积极,反映出学生在校时这方面能力较少接受训练。美国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愿强烈。在美国院校的实验室,假期经常可以见到高中生来见习实验技术并参与学术活动。由于学生较早接触科研活动,创新的理念也较为超前,使得他们与我国的同龄学生相比思维更活跃,求知欲和创新欲也更强。我国医学生通常接触科研较晚,往往在研究生阶段才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不少医学生把临床和科研对立起来,对科研活动疲于应付,实用主义明显,创新的动力和后劲都明显不足。美国医学生职业远景明晰,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入职后享有的丰厚薪酬和崇高的社会地位都使得医学生精益求精、发奋学习,而我国的医学生临近毕业时往往境况较为窘迫,为寻找工作或升学等大费周折,养家糊口颇有压力,难以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业务中去。
2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不难发现中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与差异。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方面。
2.1改革医学院校体制,完善医学教育结构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改革深化的机遇下,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应当体现出向“政府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模式转变,从宏观上推动医学院校质量提升,突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医学教育体系结构不均衡、不完善,一使得医学院校在有限的时间内负担了过重的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在加强和规范医学院校教育;二是在缺乏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情况下,使得医务人员过早地专业化、专科化,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和完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2.2明确医学教育目标,优化医学生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实际上是短时期内的高度专业化教育,虽在较短时期内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状况,但却影响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对医学生兴趣潜能的培养。因此,我们亟需探索和设定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目标,适当简化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提高医学生相关待遇。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明确不同年制、不同学制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医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职业道路。
2.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在医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秉承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应当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应当鼓励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环境。应当及时升级教学硬件,引进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考核。应当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推广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培养医学生的社会医学能力,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汲取、总结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后,我们能够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35.
[2]吴春丽,RichardS.BaeMD.美国医学教育体系运行简述[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676-680.
[3]朱洪英.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07-2208.
[4]丑赛,赵峻,杨萍.浅谈美国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反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40-1442.
[5]周蓝波,周国平.美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470-473.
苏励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痛风等疾病。
许良 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上海市名老中医王翘楚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传承工作室主要成员,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理论文献与情报研究室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
杨佩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呼吸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周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第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班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照片缺
徐玲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药师、药剂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房管理委员会常委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药制剂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
蔡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慢性腹的诊治及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调理。
余小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传统中医诊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学术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支、哮喘、久咳、肺心病等。
胡国华 上海市中医医院妇科教授、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女性生殖道疾病的研究,尤擅长膏方调治盆腔炎、痛经、产后病、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
赏方 品味千年药香墨宝
许良
天气即将进入深秋初冬,膏方估计又将火热。我乘双休日空闲,翻阅整理曾是知名老中医的祖父遗留下的线装旧书,欣然看到昔日祖父在宣纸上开膏方的书法墨迹,字里行间,医理之中,无不显示出中华传统书法文化与中医文化刚柔相济的深厚魅力。
奇哉,医术艺术两妙
一张宣纸,一枝毛笔,中楷行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文笔中展示理法方药、君臣佐使布局,传统中医文化神韵通过飘逸自如的书法赫然显示,中华医术可谓妙手回春,书法艺术更是妙不可言,达到两妙的神奇境界。
中医膏方不仅仅限于调理,而在于治已病的同时防未病。如今时代日新月异,人们追求物质的内容更多,而精神与心灵层次的追求与探索却显得薄弱无力。就拿膏方而言,开膏方的、吃膏方的,则求表面文章,其实中医膏方的文化与知识可多着呢。
神也,身心同治养生
中国古代养生者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这种四季更替的规律。善养生者当然要顺应它,如不掌握这种变化,会给人类带来疾病。从养生角度来看,人类也必须顺应四时,才能取得效果。
冬令进补,应当注意,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体的活动有很大差异会体现不同的需求。此外,人有高矮胖瘦之别,强壮虚弱之异,人体的体质表现出寒热、阴阳、虚实的多样性。再者,人分老幼、男女、有病无病、大病小病、有邪无邪,具体落实到某个人,就有其十分独特之处。如果不加区别,一律给于同一种补品,即使有人十分有益,恐怕不少人会适得其反。所以重要的是仔细区分每个人的具体特点,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补,准确地了解患者的阴阳、虚实、寒热,确定是补心、补肺还是补肝脾、补肾。所以说:冬令进补应辨证辨病施补,量体裁衣,使服膏方者身心得到同治,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惜乎,药香墨宝淡出
而如今进入了电脑高科技时代,人们为了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在电脑键盘上飞动手指,越来越少的人用手写字了。君不见很多人一旦脱离了电脑键盘,就变成不会用笔写字的“笔盲”?更不用说用毛笔写字练书法了!于是,书法手写膏方也似乎被人们一天天淡忘,药香墨宝,本来应是如影随行的,现在却渐行渐远了……
喧嚣的养生季里,让我们在有“燎原之势”的膏方热里耐心寻找越来越少的宁静致远,体验中医文化天人和一、贵和尚中的魅力。
开方,适者才能体会魅力
杨佩兰、汤杰
这位咳嗽开膏方最妙
孙老伯今年76岁,吸烟史30年,已戒5年,有反复咳嗽、咯痰病史15年,近3年来,除了咳嗽,咯痰反复发作较前频繁,并伴有气促,活动后尤甚,季节交替时容易发作,平均每年因为急性发作住院就有三四次。到几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就诊,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规范治疗后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特别容易“感冒”,一旦“感冒”,“老慢支”就又发作了。孙老伯也曾到社区卫生中心接种了“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效果不是很理想。
2011年冬天,孙老伯在和平公园早锻炼,碰巧赶上我院举办的养生节及膏方开炉仪式,孙老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我这里看了膏方门诊。在服用一料膏方后的一年中,孙老伯自觉“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仅住院一次。到了2012年年底,孙老伯早早就预约了我的膏方门诊,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想不到啊,真的想不到!”
我对孙老伯说:不要想不到,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的治疗是辨证施治,而中医膏方的调理是辨证施补,从整体入手,调整机体的病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这位咳嗽开不得膏方
今年35岁的李小姐也是咳嗽、咯痰10余年,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她是个坚定的中医拥护者,来看膏方门诊之前,自己在网上已经查询很多有关膏方的知识,觉得自己又必要进行冬令膏方调补。
然而我在了解了李小姐的情况后,发现她近一段时间咳嗽反复,咯痰不畅,而且间断咯血、胃纳减退、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有湿热中阻的表现。于是我劝李小姐“打道回府”,因为她的情况暂时不适宜进行膏方调补,而应先将支气管扩张咯痰、咯血控制稳定。
不过我让李小姐带了另一剂汤药回家,这是“开路方”,让她服用一段时间,祛除体内病邪后,再来进行中医膏方调补。
看到这里,读者应该已经明白我想说的了:膏方虽火,膏方虽妙,但并非人人皆宜。在吃膏方前,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膏方门诊就医,由医生来判别是否合适有必要开具膏方。
适合开膏方的人
1、慢性病患或久病体虚者,或为增强体质或巩固疗效。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其病机特点兼补兼治,通过膏方调理,补其不足,泄其有余,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最终达到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反复发作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功效。不仅内科病人,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皮肤科的病人都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合理的膏方调补。
2、亚健康状态人群,虽未患病,但已有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具有患病的高危倾向,可采用中医膏方调补,纠偏祛病,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
3、康复患者,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者,耗伤气血,适当应用中医膏方,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4、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趋向衰退,脏腑功能衰退、阴阳气血不足、抗病能力下降,通过冬令膏方辨证调补,能够增强体质和延缓衰老。
5、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厌食等体虚儿童,可以根据疾病特点和生长需要适当膏方调补。
不适合开膏方的人
1、体质健壮的青少年。
2、急性疾病和急性感染者。
3、慢性疾病发作期。
4、传染性疾病活动期。
5、服用膏方期间,出现感冒,食滞,以及腹胀、胃纳减少、舌苔白腻,或口苦、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等湿浊或湿热内阻表现。
还有一点可能是一家之言:急于求成的人也不适合开膏方。“立竿见影”“根治百病”都有悖于中医的思想,有这样想法的人是无法体会膏方文化的魅力。
评膏,正确客观不能夸大
周端
膏方市场强劲发展
中医膏方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遗产,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及秦汉时期即可见到关于膏方的文献记载。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膏方在明清时期趋向成熟,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给膏方正规的命名、制作规范的制定以及对膏方疗效的初步探讨总结。
发展到现在,膏方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其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并推向全国。上海地区的膏方市场近年来持续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海膏方处方在18万余料。膏方在江浙一带更是老百姓熟悉的冬令进补传统项目。近年来,河南、云南、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广西、广东、宁夏等多地也已经启动膏方工作。
膏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有着明确的临床疗效,而其疗效被认可所带来的广大人群需求则是其发展的市场基础。
疗效明确群众欢迎
长期以来,膏方的疗效评价主要是建立在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的观察总结。医家发现,通过合理的膏方调补,对少年儿童可以助长发育,提高智力;对中青年人可以增强体质,青春常驻; 对老年人,可以推迟衰老,永葆健康;对身体虚弱多病的人,可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缓解;对于亚健康人群,能够调节情志、缓解压力、强身防病。
通过服用膏方,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等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一些平素体质虚弱,容易感风受寒的人群,服用膏方后机体免疫力提高,对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力大大增强。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所导致的大量中青年人群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亚健康症状,这些情况在服用膏方后也得到很大改善。
不能代替常规治疗
膏方具有保健、养生、治疗相结合的特色,但其并不能代替治疗,而是可以起到辅助治疗,提高疗效的作用。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不能期望通过服用一季或数季的膏方,就起到使疾病痊愈,或者停服相关治疗药物的效果。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多种因素的共同参与而最终致病。服用膏方可以提高机体正气,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刺激,减轻这些因素带来的不利后果,在某些方面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认为服用膏方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医患配合效果更佳
对患者而言,在服用膏方的过程中,要做到调摄情志、充足睡眠、饮食清淡、忌食生冷、注意运动以及正确用药等。不能认为有了膏方进补,就可以恣食肥腻、大量饮酒、熬夜,或者停用疾病治疗药物等。
而对开具处方的医师而言,也要注意膏方的特点,坚持辨证论治,以临床资料为依据,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原则明确,辨证用药得体。辨证选用滋补之品以及选用的膏类、糖类及相关辅料。
同时,目前某些处方组织者的经验及膏方加工程序欠规范,可能存在一些隐形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个别人产生腹胀、纳呆、腹泻、口腔溃疡、口鼻少量出血等,可能是由于使用滋阴、活血、祛风湿、温燥等药不当引起。此时,可与处方医师联系,获取指导。或由处方医师开具相关小复方与膏方同时服用,解决上述弊端,而不要将膏方轻易丢弃。
经验、程序欠规范 待补
制膏,30年规范不断创新
袁松涛 徐玲玲
一谈到中医膏方,人们习惯想到药店可买到的北瓜膏、十全大补膏、葆春膏等。这类传统膏方有专门厂家生产,具有国家批准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处方固定,疗效确切,批量生产,被称为成方膏方。
膏方规范尚未统一
我们这里要说的则是临床膏方,专指某人去医院,请有经验中医专家,针对自己身体状况,开的膏方。临方膏方应用四季皆宜,但以传统习惯冬至起为最佳时令,因而习称冬令膏方。
什么是膏方
冬令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症、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一般选30味左右中药饮片,君臣佐使进行配伍,经浓煎后加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的半流体膏剂。
冬令膏方是一种古老传统剂型,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现代制药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其制作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现代的膏方,无论从操作流程、场地、设施设备、人员要求、各工段的质量控制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均与古代小作坊制膏有着巨大差别,因而更安全、卫生、质量有保障。当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差异,以及每料膏方配料不同的特殊性,全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冬令膏方质量标准和配制规范。
薪火相传积累经验
自1984年起,我院开设各科冬令膏方专家门诊,并在院内制作冬令膏方。经过近30年的薪火相传,在运用中医膏方防病治病和膏方制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和膏方制作娴熟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我院已成为冬令膏方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之一。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学项目《全国中医膏方应用进展研讨班》。举办膏方养生节,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弘扬中医文化,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秉承传统不断创新
岳阳医院的膏方,秉承、保持传统和现代制药理论技术相结合制作方式,制作工艺合理、精良。选用道地中药材,在膏方制作过程中,规范的操作规程,全程质量管理,如对中药饮片浸泡、煎煮时间作相应规定;制定相应质量标准,对膏方的成品,定期进行抽检。比较贵重的细料药材,如冬虫夏草、西红花、生晒参等,根据处方配比量,配料核对,监督投料,规范煎煮,制成贵重药材和药液一定比例的药液进行小包装,然后根据处方需要量投料,这样使得贵重药材得到充分利用。
独特的大铜锅
与一般熬制临床膏方采用不锈钢锅不同,我院采用大铜锅制膏,煎药时具有热传导快、均匀,再加上每次煎药后药渣经过压榨,过滤,煎出药液有效成分较完全,无杂质。
熬膏时用铜锅,还具有液体容易蒸发且不粘底的优点。煤气加热方便控制火候大小,熬出的膏方稠度适宜。
每料膏方的成品量不同,一般能服用30~ 45天。每料膏方制作到成品,一般需要20多小时。
区别膏方质量优劣的直观方法,可目测、也可鼻闻。一料工艺地道、质量上乘的膏方应该是膏体细腻、黑润而具光泽,有药物的清香气味。
获膏,近半数人“不会吃”
蔡淦
2012年,我院曾经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开展过一次膏方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71%的患者知道膏方这种治疗方法,同时有60%的患者或其家人、朋友服用过膏方。这些数字反映了膏方的知晓率和普及率,但是进一步的调查数据却显示:39%的人服用膏方时不执行饮食禁忌和服用方法;45%人吃吃停停,甚至最后忘记。也就是说,近半数人开了膏方“不会吃”或“吃不完”。怎么会这样?
究其原因,是很多人仅仅把膏方当作保健品,而不是视为一种治疗手段。其实,膏方是中医药治疗的古老剂型之一,对于一些处于相对稳定期的慢性病、虚证或是体质虚弱的人,多可以采用这种治疗措施。
是治疗措施,就要有正确的服用方法,才能保证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疗效。临床上,膏方的具体服法,一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二是考虑病人的体质、应时的季节、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时机
由于冬天是主封藏的季节,以滋补为主的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故有冬令进补的说法,冬天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一般地说,服用膏方多由冬至这一节气开始,至“九九”结束。治疗为主的调治膏方可视病情需要,也可根据不同时令特点随季节处方。
时间
每日服用膏方多以空腹为宜,即每日清晨及睡前,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在胃肠吸收,并保持较高浓度以发挥药效。滋腻的补益药宜空腹服,如空腹时服用胃肠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剂量
服用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为准(15~20毫升),早晚各1匙。
服法
服用膏方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也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来确定。最常用的方法即冲服法,用汤匙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服下。如果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粘稠较难烊化,应该用开水炖烊后再服。
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有些口咽部的慢性疾病可采用噙化膏方的服用方式,亦称“含化”,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治疗咳嗽的莱阳梨膏等。
禁忌
服膏方时,为了保证疗效,必须重视禁忌问题。首先,为了达到治疗目的,服药期间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即“忌口”。如服含有人参的膏方时忌服生萝卜,服用含首乌的膏方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浓茶等。一般服药期间,均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此外,针对患者的体质,在膏方服用时,忌口更为重要。如阴虚体质临床表现可见头晕眼花、口干咽燥、心烦、易于激动、失眠心悸、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在服膏方进行滋阴的同时,注意忌食辛热的食品,如狗肉、羊肉等;在烹调作料中不放或少放姜、蒜、葱等调味品;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不少表现为阴虚火旺的症状,在应用滋阴降火药物治疗时,忌食海鲜一类发物。
阳虚体质临床表现可见全身怕冷、面色淡白无华、少气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脉象微细迟无力,对这类病人常用补阳、温阳、壮阳等药食进行调补,注意忌用寒性食品,如柿子、黄瓜等。
总之,膏方是一种特殊剂型的中药,不是保健品,更不是食品,大家要认真执行医嘱,让它发挥应有的疗效。
服膏,冬令最宜春夏接力
苏励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冬令进补”的习惯,并称膏方为冬令膏方,顾名思义就是在冬令季节里服用,故冬令是膏方服用的最佳时节。
冬令进补 开春打虎
为什么在冬令时节服用膏方为最佳呢?这要从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气候环境说起。自然界气候环境的运动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人们根据这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起居饮食、衣着行走以保持身体健康。
冬令天气寒冷,万物藏伏,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精气内藏蓄积,把营养藏于体内,同时代谢降低,消耗减少。这就像冬天大自然寒冬树叶飘零,腐殖入土,而有了来年的枝繁叶茂。人们在冬令进补,能为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故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佳时机。
提前预约 把握时机
冬季膏方的最佳服用时间段是农历冬至到立春这段时间。由于传统膏制作时间长,故要提前预约自己的医生,争取在冬至前拿到膏方。
以前因为没有冰箱,而膏方都是滋补药物,营养丰富且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很容易霉变,所以尽量在近冬至时制作,现做现吃。而现在冰箱已普及,大家可以较早地预约医生,做好膏方存放在冰箱里,到冬至这天开始服用。这样可以错开高峰,节约预约、等候的时间成本。
当然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取膏方晚了,有的甚至等拿到手已近开春,这也不要紧,只要坚持将膏方服完,同样会有较好的疗效。
一年四季 膏方皆宜
虽然说,冬季服用膏方效果最佳,但其实一年四季都可服用膏方,尤其是治病类膏方。关键是不同的季节,处方用药需要因时制宜,不能一成不变。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御医开的膏方每个月都不同,如二月有祛风和脉调气利湿化痰膏,三月有资生健脾膏、清热养肝活络膏,四月有调气化饮膏、调中清热化湿膏,五月有调肝和胃膏,六月有益气平胃健脾膏,直至十一月的养阴调中化饮膏。
可见,一年中都可开膏方、服用膏方。
药力不逮 继续接力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反映,吃了冬令补膏确实有效,精神转佳,不容易感冒。但是半年后,也即夏末秋初,又反复感冒了。这是因为冬季膏方药力大约就是半年左右,时间一长,药力不逮,原来的不适症状就又会出现了。
那么在药力接不上的这段时间怎么办?吃一料夏季膏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夏季膏方在这个意义上讲,是冬季膏方的接力棒,它可以延长冬季膏方的药效。
我有一位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服了冬季膏方后颈部、腰背的僵硬疼痛明显缓解了,效果很好,但是到了第二年的8月,上述症状又出现了,这时我让他在夏季再服一料膏方,两季膏方接服用下来,效果比单纯冬令服用膏方好很多。
tips夏天吃膏方会补不进吗
夏天吃膏方如今已经渐渐成了都市时尚,有人却疑虑,因为民间有个说法,夏天吃补药是补不进的,会随汗液排泄掉。真是这样吗?我们说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养生方法,夏天可以吃膏方,只是不能照搬冬天所开之方。
夏季天气炎热,以暑热之气为主,中医认为暑气属阳邪,最容易损耗人体阳气和津液,所以夏季补养阳气和津液是养生的关键。从五行角度看,夏季对应五脏中的心,夏天出汗很多,汗液外泄最易损耗心气,所以夏季膏方要重视养心气。
以前人们夏季想吃膏方,却苦于无处制作、无法储藏,而近两年来我院开设的夏季膏方门诊深受患者欢迎。时代在变迁,观念进步和条件改善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到过去“帝王级”的医疗服务。
储膏,陈招新法各有千秋
徐熠,徐玲玲
14个膏方罐的故事
有一对老夫妇连续7年在我院服用膏方,家里积攒了14个膏方罐子。今年,他们又想来开膏方了,可是看着这堆罐子发愁。老先生来电询问:你们为什么不回收膏方罐呢?回收去循环利用多好,节约!环保!
我们解释道:由于膏方传统的储存容器是陶泥制成的专用陶罐,陶罐有一定的孔隙率,膏滋药成分可渗入孔隙中,重复使用可能对下一料药物产生影响,因此不建议将陶罐回收再利用。
同时,我们又提议:今年您何不试试一次性的小包装?老先生一听就说:“那我还是用陶罐,塑料袋的太没感觉了!”
新潮方法 新人追捧
老先生习惯罐装膏方,可有人偏钟爱袋装膏方。近年来,我院推出了25克的小包装膏方,面市后受到患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这种小包装膏方,是将制好的膏方采用中药膏方自动包装机分装,包材采用药品级塑袋,耐高温、不易与膏方产生化学反应,无有毒物质析出。
小包装膏方密封性能好,保存时间更长,最主要的是适宜携带、服用方便,适合上班族、出差族和旅行族。我们曾对小包装膏方进行过稳定性试验,证明药物放置一年质量没有变化。
经典老法 仍是主流
当然,传统的罐装膏方容器仍然最经典的保存方法。是很多服膏人的首选。正规医院和药店制作的膏方,工艺质量有保证,患者如自制膏方,一定要注意容器的清洁、干燥,不能留有水分。如果容器是陶瓷、玻璃类的,可以洗净后用小火烘干,也可以在洗净后用微波炉烘干消毒;如果容器属有机材料类的,可以在洗净后沥干,然后放在消毒柜中消毒,或用微波炉稍稍加热、烘干水分;如果容器属于金属材料(可选不锈钢,忌铁、铝等),可以在洗净后沥干用红外线消毒或用小火烘去水分。
罐装膏方灌装时,最好不要将一料膏方全放在一个容器里,建议将近期要服用的部分应该另外分装,暂时不吃部分要密封,并放在阴凉通风处。南方天气比较暖和,膏方容易变质,最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近期要服用的部分,也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要避免受热、受潮,且要避光。
老法储膏 最忌霉变
用匙取用膏方时,先要将匙洗净,干燥、消毒。如果取膏药的匙没有洗干净,或者匙上有水,水分渗入膏方中,或者边吃边取,细菌就会因此带入膏内,使膏方发生霉变。
如果遭遇暖冬或气温连日回升,担心没有放在冰箱内储藏的膏方变质,可将其隔水高温蒸烊。千万不能直接将膏锅放在火上烧烊,否则会造成锅裂和底焦。在膏方蒸烊后,一定要把盖打开,直至完全冷却,方可盖好。切不可让锅盖的水落在膏面上,否则过几天就会出现霉点。
膏方发霉怎么办
发霉的膏方不能食用,我们也不提倡回炉,一般医院也没有这种服务。过去有文献建议:可用勺子将表面霉点挖除,再加入黄酒以隔水蒸煮的方法蒸透。实在不舍得丢弃膏方的人可在家尝试,但是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别让膏方发霉。
当季服完 陈膏莫进
有个别患者当年的膏方未能吃完便束之高阁,到第二年冬至前后拿出来一看,似乎没有变质。尤其是小包装膏方,完整、干净,扔了岂不可惜?有些人便继续服用,有些人则来电询问怎么处理。
我们认为,当年没用完的膏方如果次年想继续服用,尽管目测没质量问题,即使是小包装剂型,仍需入锅重新回炉或高温消毒处理后再食用。
另外,从中医养生角度看,人的体质经过一年四个季节的变化,身体状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去年剩下的膏方很可能已经不适合今年的体质。因此,膏方最好还是在当季服完,一般一料膏方的服用时间是4~6周,以免影响疗效或造成浪费。
选膏,因人而异不可跟风
余小萍
冬令进补季,膏方大热,社会上不同人群都在加入膏方调补的大军。除了请医生开方制膏,有些人也会自己去药店或超市买膏、甚至尝试自制膏方。这些人中,道听途说、看广告购买的占了很大比例,于是全家共用一膏、随意自制膏方的现象普遍存在。
选膏注意3点
膏方不同于一般的滋补品,它是药,除调补外还能兼治各类慢性疾病。所以购买和订制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全家一膏” 中医非常强调辨证进补,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质、原有疾病等各有不同,所以在进补之前,要到正规医院请有经验的中医师仔细辨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分析服用者的体质或疾病的性质,辨清阴、阳、气血虚中何者虚损为主,利用药性的偏胜,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 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
“固元膏”可以全家共享吗
网上热炒的“固元膏”,超市也热卖。“固元膏”主要用阿胶、红枣补血,黑芝麻、核桃仁补肾,冰糖润燥调味,口味宜人,自制也方便,很多人认为可以全家通用、养血补元。殊不知此膏以补为主,缺少流通的药物,脾胃虚弱、胃口不好、大便溏泄的人久服后胃口会变得更差、肚子发胀发闷、大便更加稀溏,妇女还会出现月经血块增多。所以调补要因人而异,不能“全家一膏”。
2.选药“补而不腻”:大多膏方中有很多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这些药物的药性较为粘腻,如果一味纯补,会阻碍服用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得药物不但难以被吸收转化为精微物质,反而会阻碍气血的运行,所以有经验的中医师在制定膏方时不会“纯补”,而注意通补结合,运脾健胃,调畅气血,量体用药。
传统名膏都是“大补”吗
传统名膏“十全大补膏”的名字听上去“大补、纯补”,其实不然。此膏中有两张很有名的处方,即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四物汤补血同时行气、活血,是补中有通的范例。又如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老牌补膏“葆春膏”也是补中有泻、补中有通,补药泻药配伍精妙,不可或缺。
3.慢病“补治结合”:很多慢性病患者的症状错综复杂,不是单纯虚损,往往虚中有实,或挟有气滞,或挟有血瘀,或挟有食积,或有挟湿热,或有挟寒痰,所以在制定膏方时除适当选用补药外,还应当配伍理气、化瘀、消食、清热、祛痰等祛邪的药物,做到虚实兼顾,标本同治,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所以,慢病患者不要随便自购、自制膏方。
男女老少有别
针对不同人群,膏方的调补策略也是不尽相同的:
中青年男性:由于生活常常没有规律,或烟酒过量,有人总有便秘、失眠、口臭等“上火”的症状,中医归为“湿热内盛”的体质,这类人一般不合适用膏方调补。
但其中有部分人虽然火气大,但总感觉疲劳、精力不足,中医认为是兼有脾气虚,运化失司。这种矛盾的体质往往没有成药和成膏,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来为他们“量身定制”由益气健脾、清热化湿及理气通便的药物组成膏方,属于中医讲的“清补”。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类人要避免吃一些热性的补品,如红参、鹿茸、阿胶等。否则会“火上浇油”。
中青年女性:如果平时比较怕冷,一到冬天手脚冰凉,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较适合冬季服用益气温阳类膏方调整身体功能。部分女性在兼顾事业外还要抚养下一代,体力透支,常常出现脸色萎黄、头晕乏力,月经失调等现象,中医称为“气血不足”,此时采用补益气血的药物组成膏方,恢复到健康状态。如自选成方,可考虑八珍颗粒、归脾汤等。
中老年人:一些患有脂肪肝或存在“三高”情况的中老年人,如果常常感到精神欠佳、疲劳乏力,也是可以进行调补的。但要注意把握时机,当舌苔厚腻、肝功能异常时,中医往往建议先不急于进补,而是用开路方给予调治,通过相应治疗后再服用膏方,以改善代谢,减轻病情,并保持良好的精力。
小儿:小儿膏方不同于成人,组方原则是以调理为主,补虚纠偏,用药平和,治中寓补,一般以冰糖、饴糖和少量阿胶收膏调制。小儿膏方在调补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多动症等疾病疗效确切。但正常的健康儿童不需要膏方调理,代谢紊乱、肥胖儿、性早熟等患儿也不适宜膏方治疗。
亦药亦文
—— 去膏方门诊体验中医文化之旅
胡国华
中医的膏方已被世人称为“神奇的膏方”,近年来全国各地有“燎原之势”,更有港澳同胞、国外友人视膏方为“珍品”,求名医开膏方。当然,今有某些医家以“多开快开”“药贵价高”为荣,医师交流培训也多从技术入手,病家求膏方,犹如看一般门诊无从细细品味,膏方中的文化内涵多有忽略,被人慢慢淡忘。
在膏方门诊,如果细心体会,应该领略到怎样的风景呢?
整体为要
膏方首先是药,疗效是根本,对证则佳。膏方非人人可用,掌握适应症尤为重要。有人自学膏方,误以为阴虚体质就服“玉琼膏”“地黄膏”,血虚就服阿胶。然单纯虚证的体质很少,临床多挟痰、湿、瘀、滞,需虚实兼顾,整体调节。开膏方最能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以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为基础,从患者的上下、里外、寒热、虚实,整体辨识。
有一患者,其同事是更年期综合征,服某膏后症情缓解。于是她也按此方配了一料,但服后症情反而加重。邀我诊时,我发现她虽也有潮热汗出、心烦少寐,但伴腹泻便溏、小便频数,舌淡苔白厚腻。此非某膏针对之肝旺肾虚,而为脾虚湿浊,心肾不交,另拟健脾化湿、补肾宁心之膏,缓缓调治见效。
慢性病者服膏要有“祛病如抽丝”的思想准备,要打持续战,生活起居规律,饮食调养适当,情绪疏导,万不可急功近利。
大医精诚
医家没有扎实过硬的中医理论功底,是很难开具一张水平高超的膏方的,而要做到辨证精准、治则周全、选药精当、配伍合理、统筹兼顾,就要详细审察患者病情和体质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医家必定要安神定志、耐心询问、细心揣摩、权衡用药、多加观察思考,斟酌细节周祥考虑,来不得半点马虎。正如孙思邈所言:“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侯以审之。”“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完整脉案
一张膏方应有完整的脉案,但又与普通门诊病历截然不同。膏方的书写一般要求阐述患者之体质、症状和体征,探求病因,推演病机,确立治则治法,有的还要论述其选药配伍原则,叮嘱煎熬要求、服法注意事项等,用语古朴典雅,以文言文书写膏方仍为医家所推崇。膏方的“脉案”能真实反映医家的中医理论功底和辩证思维水平。体现了医者深厚的古代文化修养。
人文关怀
膏方处方中体现出对求方者的真切关怀,也是膏方门诊特有的。如在开具处方前阐述清楚治则治法,之后会专门加一句“以期早日安康”“以冀来年病除体健”“以冀健康长寿”等祝福之语。并在处方后指点预防、保健、服用注意事项、服法,如服膏期间忌辛辣、刺激、油腻、烟酒,若遇感冒、发热、泄泻则停服,等等。有的医家则盖上专门制作的图章,有的还专门提示一下养生之道,附上祝福之语,人文关怀,点滴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