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0:39: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外继续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80-03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师是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最终执行者。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规模的扩大,外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高了外语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外语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处在小学和大学之间,中学阶段的外语教育承上启下,中学外语教师更是压力倍增。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展开和水平的提高对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吴欣在2005年的调查中表明: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师队伍庞大,但合格的英语师资仍然缺乏,特别是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发达国家对外语教师的培训投入都很大。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入职准备和在职培训要加强。如何改进和充实教师继续教育原有的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外语教师队伍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但是专家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宏观方向讨论比较多,微观细节问题关注不够。微观细节在这里指的是如何改进和充实中学外语教师现有的继续教育内容,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对于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时代在发展,中学外语教师的继续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而入职准备、在职培训和培训后自身发展是外语教师成功的三部曲,本文探讨的内容侧重于后两者。
二、继续教育的意义
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主要涵盖两大部分,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外语教师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属于“教什么”的范围,而“怎么教”则涉及到外语教学法研究问题。外语教学法又称应用语言学。其实应用语言学的说法还不足以反映外语教学法复合多元的概念。外语教学法涉及语言理论,但研究更多的是语言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中学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以外语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为主。培训课中一些语言类课,如语言学、语体学、语音学等课程可适当减少,而外语教学法研究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科研方法等课程要适当增加。
外语教师继续教育侧重外语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意义在于:第一,语言教学能力需要后天培养。外语教学区别于母语,外语教学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外语教师步入课堂,就会产生教什么、怎么教、怎样才能教得好的疑问。而后两点恰好是教学法要研究的内容。第二,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师大都具备英语专业大专以上的学历。从完善和补充英语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的角度出发,培训也应增加外语教学法的内容。第三,外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师的平日教学关系密切。直面错综复杂的教学现象,教师内心自然会产生急迫感,希望用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解决教学问题。外语教学法研究其实也是教学反思的内容,学习和研究外语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第四,外语教学法是前辈和同行教学研究的经验总结。教学研究需要传承发展,学习研究外语教学法拓展了外语教师学术思路,为科研奠定了基础。学习和研究外语教法是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通道。
三、继续教育的内容
中学外语教师继续教育事关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继续教育的内容应以外语教学法学习研究为主兼顾其他,有以下几个具体方面需要注意:
(一)提升先进教育理念
放眼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潮流精彩纷呈。这种潮流可用“大众化、民主化和人本化”三个词来概括。西方各种现代思潮给我国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我国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也是世界性教育变革的一个方面。融合了国内外的因素,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表现在教育宗旨更多地从学科转向社会、生活,转向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已经涉及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发展为本”等理念。对于外语教师而言,应该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在外语教学中努力构建平等的、和谐的、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改变原先传统的“一言堂”等教育教学观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握着外语课堂上“如何教”的方向。教育新理念是外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打好教学理论基础
理论源于实践,经过检验证明后又反过来指导或作用于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语教学理论首先涉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及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语言理论主要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语言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现在流行的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基础。在外语教育发展史上一些有影响力的教学法都有其理论的强力支撑。如,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一时的听说法就是以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而20世纪70年代流传至今的交际法则是以功能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学习和研究外语教学理论能使外语教师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三)设定科研主攻方向
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外语能力、外语传授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外语传授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都同外语教学法研究有紧密关联。因此,外语教学法研究应该是中学外语教师培训中和培训后自身专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外语教学法是一门探索外语教学规律的科学。外语教学法研究的范围包括外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教学对象,它涵盖了指导外语教学活动的一般理论、原则和各种教学流派的总体,有时也泛指一种教学原则、境界、氛围,甚至是某项具体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研究主要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外语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大量涉及应用性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外语教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等。身处一线的教师要特别留意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策略、语言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语篇教学、跨文化交际、信息技术利用、课件和教材编写、测试方法改善以及外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四)提高外语教学能力
外语教学能力是教师实施“如何教”的能力,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知识、技能和能力及言行举止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心理特征。就课堂话语而言,外语教师的言谈需要具备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功能。因为外语教师的课堂话语既是学习者的重要输入来源,同时又是他们需要模仿加工的对象。此外,其它教学技能的运用也不可小视。内化英语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和交际策略的运用,思维具有逻辑性,口头表达清晰和富有条理性,组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等,都是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外语教学有其自身特殊性的一面,因此除了普通心理学外,外语教师还应该了解和学习语言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以便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教学规律,争取教学主动。
(五)掌握外语科研方法
科研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师培训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掌握一般的现代教育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应该包括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查找资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独立研究以及与他人合作研究的能力。为了使研究论文更有说服力,还要指导教师掌握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问卷法、观察法、个案法、统计法、对比法和学会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分析。中学外语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可以写评述性论文,也可以做实验对比,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式论文,或是多方面相结合的论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各的特点,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提倡用数据说话,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外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
(六)训练批判性思维
得益于专业和职业的优势,外语教师的模仿能力、记忆力和组织能力一直在得到强化。外语教师善于吸收,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但不少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这方面训练不足会影响外语教师教学和科研潜在水平的提高,如对西方新潮观点就不能盲目吸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批判性精神,二是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精神指的是有意识地进行批判的意愿、倾向和心理状态,它能激活个体的批判思维意识,促使个体朝向某一方向思考,并用辨析、审慎的目光来看待事物。批判性精神还包括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独立自主、思想开放、不迷信权威等特征。而批判性思维技能则是指进行有效批判思维活动所应具有的技能和策略。批判性思维技能一般包括:能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论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的一致性;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明说的立场、意图、偏见、假设及观点;从多种角度考察事物的合理性;在事件的大背景中检查适用性;评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等。
(七)用好外语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主要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和方式。教育信息技术的导入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特点。教师要重视教育技术的掌握,教师培训中要培养教师利用现代教育设备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的应用等。教育技术是当前外语教学的“重型武器”,教师要用好这个武器,但不能唯武器论。对教育技术提供的大量教学信息、教学资源,要有舍取和选择。掌握教育技术也包括要树立起对教育技术运用的正确态度,学会调控方法,灵活地运用教育技术的同时,外语教师要清楚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好外语,还得遵循外语教学的自身规律。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有促进力的外在因素,掌握外语教育技术还包括语料库的使用。
(八)扩展教师知识结构
中学外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利于教师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外语课程是一门语言课,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师需要掌握相关国家和本国的文化知识。培训课程在帮助他们掌握运用外语语言能力、了解科研方法的同时,增加对相关国家社会、政治、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语言与文化关系及国际理解的认识。同时,外语教师的自身结构中也应包含对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文化知识。因为语言交流有输入也有输出,要教会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中国的事物,以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四、结语
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具体内容安排还应根据外语教师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特别是对已有教学经验的在职培训外语教师而言。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学校的组织固然需要,但个人的自主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这里有兴趣爱好和针对性的问题。改进和充实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内容,观念也要更新。教师继续教育不光是专业知识的灌输,注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增加典型教学案例的研讨,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师继续教育中教师知识建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要培养教师具备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自身专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孟臻,须文瑜.反思外语教学研究[J].外语界,2005(6).
一、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要求及现状
2006年修订通过的《合伙企业法》规定:“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设立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2007年3月,深圳特区利用其利法优势,在《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中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不再包括有限责任事务所,并要求现有的有限责任事务所逐步改制为合伙事务所。
2007年11月,深圳市开始了首批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点,有5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转制申请,经过选择,首批转制的事务所共14家。这批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为深圳市乃至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一股新的生机和活力。但现实的情况是,普通合伙事务所对于转为特殊普通合伙所态度积极踊跃,而有限责任事务所对于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意见不统一,兴趣不大。如今四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深圳市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情况如何呢?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2012年4月的信息显示,除31家分所外,深圳市有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205家,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13家,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18家。可以看到,《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中明确禁止的有限责任事务所在深圳依然存在,转制在深圳仍有一定的阻力。
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要积极探索适应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大力推进特殊普通合伙制。”2010年7月,财政部印发《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指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于2010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鼓励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
2010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情况又如何呢?从2012年4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上显示的信息看,行业排名前10位左右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已按照规定完成转制,但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完成转制的仅有2家。这说明,大多数中型事务所还在等待观望,犹豫不决,对转制还存在一定抵触情绪。
二、英、美、中三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
1.英国: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合伙制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注册会计师以会计师事务所方式执业,为树立一个权威而公正的职业地位,自然选择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制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在其后的一百多年的中,合伙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执业质量的提升与职业地位的建立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法律诉讼的不断增多,涉及的赔偿金额不断增大,普通合伙制的无限连带责任风险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逐步动摇了注册会计师对普通合伙制组织形式的看法,公司化改制进入人们的视野。1989年,英国修改了《公司法》,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采取公司的组织形式。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制改革并不积极。究其原因,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合伙价值取向的深刻认同,以公司形式经营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坏处远远大于规避风险、限制责任这一好处。
能否在合伙与公司两种基本组织形式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既保留合伙组织形式的精髓,又为合伙人提供法律责任上的保护呢?1996年,在普华、安永等会计师事务所的积极推动下,英国泽西岛颁布了《有限责任合伙法》,许可英国的专业人士在泽西岛注册为有限责任合伙。2000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有限责任合伙法》,它融合了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各自的合理成分,摒弃了各自的不足。至2003年初,“四大”事务所在英国完成了有限责任合伙的转制工作。
2.美国: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制
美国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成长地,早期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以普通合伙制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然而,20世纪80年代,美国房地产和能源价格的剧烈震荡,引发了全国性的银行和储贷机构的倒闭风潮,债权人在巨额损失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转而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致使无辜合伙人因而面临个人破产危机。普通合伙制中无限连带责任的公正性受到质疑,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寻求更好的法律保护方式。在众多组织形式中,有限责任合伙制以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合伙“的精髓、立法程序简便、税务后果较轻等优势,博得了众多专业人士的青睐。至1996年,已有四十多个州为有限责任合伙制立法,随后有美国统一合伙法中增加了对有限责任合伙制的相关规定。目前,有限责任合伙制在美国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70 ― 02
引言
虚拟现实,也被认为是一种浸入式多媒体,或者计算机模拟现实。它可以复制真实世界中的实时场景,可以实现与人的交互,这种人工现实能够真实模拟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在传统虚拟现实外语教学中,为创造高度仿真的虚拟现实情景,用户需要使用众多的电子设备(例如数据衣,数据手套,数据头盔和立体眼镜等),为应对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配备一台高性能电脑用于实时处理。由于设备众多,成本昂贵,这种解决方案也许适用于教学研究,但却并不适合面向学生大规模推广。
目前VR虚拟现实应用领域,主要还是聚焦于军事、医疗、视频、游戏、教育,建筑设计、工业应用等方面。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日渐成熟,相应内容开发者和用户数增加,可使用的VR应用内容必将逐步从娱乐,游戏等方向过渡到教育教学领域。
一、当前外语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外语学习过程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即将书本中抽象化、去情景化的知识,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然而语言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创造了语言本身。因此,脱离具体应用场景,抽象化的学习外语知识,容易产生被动地学习材料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而且短期内识记的语言知识,由于学生无法在真实交流场合中应用获得切身的文化体验,学习的效率并不高,也无法转换为真正的语言能力。再者,外语学习者必须具有文化差异敏感性,这要求其对本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建立在深厚本国文化基础上的学习者,更容易培养文化差异感,因此,如何提高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难点之一。
当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的外语学习应用环境,其一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课堂环境下组成的外语学习环境,其二是课外组织的外语学习交流,例如外语角,网上论坛等。由于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课外活动的参与者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外语交流无法获得指导等原因,并不是每个参与者都能得到足够锻炼,不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外语能力。而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具有的优势,可以改善当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外语教学活动中,经常被借鉴的理论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构建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情景、写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情景是最关键的外部因素。
在传统外语教学中,往往无法提供有意义,自然地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恰恰可以改善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这也是计算机辅助语言虚拟环境学习(VE-CALL)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原因。通过对真实交际场景的再现,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浸入式外国文化教学环境,具有交互性、临在感和立体性的特征,而这正是其他传统多媒体资源所无法提供的。VR虚拟技术的这种优势,也符合建构主义所强调的在情景中学习,实现知识的自动获得;而且在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又可以提供真实地文化差异环境,帮助使用者身临其境地体验文化差异,将降低语言学习门槛,不出国门最有效地掌握一门外语。
三、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应用于外语教学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能否打破不同语言之间的障碍呢?由于存在技术门槛,经济成本和学习成本,传统虚拟现实设备尚未大规模普及,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课堂教学领域还处于尝试阶段。只有少数有经济实力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有能力购买完整的教学虚拟现实解决方案,并基于此开发相应地配套教学资源,这极大的限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头戴式虚拟现实眼镜价格下降,基于智能手机和VR显示眼镜的沉浸式外语教学解决方案,凭借着低成本,便携性和(部分或完全)沉浸式体验,有可能实现大规模推广。而这一解决方案中使用到的VR虚拟现实技术,现阶段较有前景的主要是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增强型虚拟现实型两类。针对沉浸式虚拟VR设备,国内有暴风影音公司的暴风魔镜(结合智能手机即可体验),台湾HTC公司推出的HTC Vive显示头盔,国外有Ocular公司推出的Ocular Rift(需结合电脑使用)等;而增强型虚拟现实设备,主要有微软的HoloLens全息头盔(还未商业化),谷歌推出的Magic Leap等设备。
因此,采用智能手机作为硬件设备,配合优质3D音视频资源或者学习型应用软件,外加虚拟现实眼镜的替代解决方法,将会成为虚拟现实外语教学实现大规模普及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以GEAR VR为例,采用三星高端手机(例如Galaxy S6系列)配备Ocular Rift头盔作为虚拟现实的硬件解决方案;以其中的House of language应用为说明,它是一款语言学习类应用软件,在人工虚拟现实环境中通过与虚拟动画角色使用外语交互,学习者需要在众多的3D虚拟物品中寻找问题对应物品,以实现语言词汇的学习和应用。由于厂家的商业利益考量,目前此方案的应用范围还较小,但是对这种解决方案做相应推广分析,如果未来VR虚拟现实设备可以跟进智能手机快速发展和普及,其它厂家中低端智能手机将可以替代三星系列高端手机,而Google Cardboard可以替代较贵的Ocular Rift头盔,那么此替代解决方案将大大降低可用于虚拟现实教学设备的价格,扩大此虚拟现实解决方案的应用范围。目前学生群体中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如果类似暴风魔镜式或Cardboard式装置可大规模普及,意味着人手一套可以实现虚拟现实教育的装置,配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外语教学将快速发展不断展现新面貌。以下是基于此种替代解决方案,笔者设想的几个典型应用场景:
(一)沉浸式课堂教学应用场景
脱离实际情景的语言学习,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影响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由于无法感受具体场景,语言是孤立存在的,这将大大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灵活应用语言的能力。而沉浸式的虚拟技术,可以逼真的提供外国的生活交际场景。
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将发生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预先下载3D法国巴黎街景视频或者照片,学生带上虚拟现实头盔,不管是Ocular Rift还是暴风魔镜,学生将看到真实再现的历史建筑,附带相应地文本翻译;而这些文本是通过人工智能(类似Google神经网络)自动识别产生,而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是提供辅助语音解释,词汇辨析和文化讲解等内容教学。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应用场景
负责具体授课和承担语言研究工作的教师是学校最重要和最稀缺的教学资源,由于社会整体教育资源有限,优秀教育资源稀缺,例如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高校之间,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保存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例如将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虚拟化,共享优秀教育资源;通过结合3D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在线虚拟化远程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网络化学习效果。
从具体实现方式来说,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发展迅速。廉价入门的Google Cardboard,售价在50美元左右,通过智能手机配合相应软件即可体验一定程度沉浸式虚拟现实。在视频资源获取方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众多公司都开始提供3D式摄像机和照相机,例如针对非专业用户的Vase摄像机和理光Theta S摄像机,售价在300~1000美元之间(已经属于消费级电子产品),可以拍摄全景3D图片和3D视频。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和相关设备价格逐步下降,使虚拟现实技术有更多机会进入课堂教学。
可以设想这样的教学场景,学校购置虚拟现实摄影机,拍摄优秀教学视频,也可以将现场场景实时提供给远程学习的用户,达到网络用户和现场教学同步,实现一对多实时教学(不论本地还是远程用户)。同时保存的教学视频,可提供学生作课后复习,又可以作为教学资产永久保存,协助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各个高校共享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用场景
如上所述,针对跨文化外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以第一人称视角,在营造的真实跨文化环境中,体验跨文化交际情景。学习者可以在真实文化场景中,对方语言和非语言特征,实时接收对方反馈信息,灵活调整自己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特征。将学习者被动地反应,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行为。此外,与理解本土语言文化环境类似,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可以提供虚拟国外博物馆场景,虚拟国外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艺术作品等场景,学习者置身其中,将真实体验蕴含其中的文化积淀。由此,可以杜绝死记硬背式学习方法,获取第一手交际经验。
以语言所在国饮食文化为例,通过抽象化语言和片段式影像,学生难以体会饮食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原因在于缺乏第一次亲身体验,没有实际参与饮食活动,单靠想象和文字叙述无法进行文化差异体验。设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在讲授法国餐饮文化时,配合虚拟现实的法式进餐场景,教师和学生同处于进餐者的视角。除了无法真实地进餐,学生可以看到法式餐饮对食物的考究及营养之外,还可以体会法国人对进餐时情调的追求。无论是餐具的使用、进餐顺序还是用餐的礼仪,“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感受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这种就餐气氛的传达恰恰可以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得以充分传达。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丰富的完成文化信息的传达,做到学生第一手体验,这也是其他教学手段暂时无法到达的。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虚拟现实具有的优势,表明在外语教学中采用VR技术,可以解决当前外语教学存在问题。类Gear VR式替代解决方案,可以降低当前虚拟现实教学设备成本,促进相应解决方案普及,达到学生人人可用的效果。另一方面,基于虚拟现实的解决方法,代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为外语教学方式革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宽了传统的教学格局,为大学外语教学打造了新的实现平台和发展空间。顺应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虚拟现实外语教学学科化和本土化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戴琨.浸入式虚拟文化学习环境中基于元认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2,(4):90-95.
〔2〕戴琨.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4):99-102.
〔3〕路亚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情景化外语教学环境〔J〕.甘肃高师学报.2012,(3):89-91.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是指高等学校为所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员进行面授辅导、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等而在校内外设立的教学机构总称,包括高等学校的函授站、远程(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业余教育(夜大学)校外教学点、非学历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站)等(以下简称“校外学习中心”)。校外学习中心包括自建自用、共建共享、社会化公共服务三种类型。校外学习中心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继续教育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加强校外学习中心建设,将校外学习中心建设成为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促进继续教育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将校外学习中心建成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重要节点的必要性
(一)学习型社会离不开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支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离不开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现阶段,人们更加关注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对学习的支持。学习支持服务体系(Learning SupportServices System)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个体或小组有效学习活动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帮助与服务的系统总称,包括学习者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信息的提供和筛选,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创设,高质量学习资源的供给,为学习者个体或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合理需求提供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移,以促进学习者进行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学习任务的完成。
(二)高等学校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中应发挥龙头和骨干作用
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是第三级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部,是教育体系的龙头和火车头,对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具有牵引和示范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部属高等学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欧洲大学终身学习》指出,21世纪的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化进程发展迅速,社会老龄化特点日益明显,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终身学习也逐渐被赋予更多新的含义: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大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退休人员为丰富文化生活进行的学习等。此外,学生群体更加多样,对学习的需求也更加丰富多样。在此形势下,大学应该作出更加强有力的承诺,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建设“知识欧洲”作出应有贡献。因此,高等学校要转变观念,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己任,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龙头和骨干作用,引领校外学习中心按照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转型,加强建设,努力把校外学习中心建设成为区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点。
(三)将校外学习中心建成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校外教学点自身发展的需要
校外学习中心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准确定位,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校外学习中心是开展继续教育支持服务的机构,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接受高等学校的委托,根据高校的要求和工作安排,配合高校进行招生宣传、生源组织、学生学习支持、学籍和日常管理。承担继续教育的部分职能,配合高等学校完成继续教育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被重新定义,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规划纲要》为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要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明确新目标,以服务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主要任务,在构建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发展定位,加快转型,加强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搭建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信息平台,努力建设成为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为接受继续教育的个人和社会群体提供更多、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在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
转贴于
二、将校外学习中心建成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重要节点的可行性
(一)校外学习中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以江苏为例,目前全省校外学习中心达到了983个,其中函授站、业余教育(夜大学)教学点611个,占62.16%,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372个(包括高等学校自建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315个,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44个,弘成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13个),占37.84%。这些校外学习中心分布在江苏的100多个县(市、区),平均每个县(市、区)有学习中心近10个。全省各县(市、区)的居民想接受继续教育特别是学历继续教育,可以在当地高等学校以及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得到帮助,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专业、层次和学习形式,校外学习中心可以提供学习信息、报名、注册、学习资料、面授辅导、提交作业、就地考试等帮助和服务。因此,校外学习中心已经成为服务公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
(二)校外学习中心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
校外学习中心广泛分布在高、中等学校、电大、党校、行业培训中心、企业培训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比如,江苏983个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设在普通高校的有144个,占14.65%,设在成人高校的有11个,占1.11%,设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有71个,占7.22%,设 在市、县电大的有86个(含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校外学习中心),占8.75%,设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有174个,占17.70%,设在技工学校(包括技师学院)的有64个占6.51%,设在成人中专校(主要是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职工中专校、农广校)的有145个,占14.75%,设在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的有160个,占16.28%,设在党校的有34个,占3.46%,设在乡镇成人教育中心的有11个,占1.11%,设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有83个,占8.44%。如果以高等学校为龙头和骨干,以这些校外学习中心为重要节点,构建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就能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部分校外学习中心已经具备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功能
虽然校外学习中心是为高等学校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服务的,承担了高等学校赋予的部分教育环节的职能。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继续教育正在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校外学习中心也正在从“教学辅导中心”向“学习支持服务中心”转变。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已经具备了学习支持服务具备条件,一些建设得比较好的学习中心以高等学校为依托,集成了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了区域非学历继续教育资源,成为区域的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之一。
比如无锡市数字化学习中心在高等学校校外学习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集成了10多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资源,积聚了无锡市党员干部教育网、无锡市新农村网校、无锡市企业培训网、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培训网、江苏经理人网、无锡市老年学习网、无锡市国际服务外包与文化创意产业紧缺人才培训网、无锡网上学习城等10多个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初步成为无锡市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点,该学习中心由学习资源库、课程学习平台、管理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等四部分组成,具有有课程资源开发、采购、组合、展示、销售、个人学习支持、课程费用结算等功能。这为校外学习中心建成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重要节点提供了范例。
三、将校外学习中心建成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重要节点的策略
(一)要将校外学习中心纳入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将校外学习中心建设成为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首先,政府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在构建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2p1号)指出,“通过建设校外学习中心,可以促进教育资源重组和结构优化,逐步形成社区学习中心,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提供服务,为构建我国的终身学习体系奠定基础”。
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高等学校为龙头,发挥高等学校在终身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整合终身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资源平台;同时利用高等学校校外学习中心在高等学校与中等学校、成人高校、党校、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职工学校、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民办教育机构以及其他文化社会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校外学习中心都是依托这些机构建设的),通过政策,引导高校和校外学习中心按照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根据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重要节点的发展定位,转变观念,拓展功能,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集成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资源,积聚区域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把学习中心建成终身学习资源的连锁超市,建成居民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中心,若干高校和校外学习中心以及区域各种终身学习网络共同形成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二)校外学习中心要加快观念更新
更新观念是推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科学发展的先导。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要素构成主要包括:服务对象、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等,而核心是人——学习者。因此,校外学习中心要成为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节点,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规划设计学习中心的建设,为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和交互提供全面周到细致的服务,使得学习者的各种合理请求能得到及时的响应。
其次,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校外学习中心建设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于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架中找准目标定位。
再次,要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着力推动内涵发展,实现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移。
最后,要树立“特色发展”观。各个校外学习中心要科学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错位发展,形成特色,提高水平,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此外,还要树立“有教无类”的理念。校外学习中心要关心困难和弱势群体,使他们体面地学习和生活;要注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使学习者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校外学习中心要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
《规划纲要》要求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因此,校外学习中心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加速自身的转型,由传统的面授辅导为主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突破时空的学习支持服务转变,加快信息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设。校外学习中心信息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应该具备这样的功能:
首先,能够集成终身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的来源除了高等学校以外,还包括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其他各类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社区、传媒机构、出版社、课件制作机构、个人等提供的学习资源。
其次,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管理。包括学习信息的提供,学习者注册、选课、考核、评价、学分累积迁移、学习档案管理等。江苏拟进行“江苏公民终身学习卡”试点,为江苏公民终身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一卡通”服务,学习中心应该具备一卡通服务功能。
再次,学习过程的支持、指导和服务。包括辅导、答疑以及师生、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服务。
因此,校外学习中心的信息平台既是学习资源的积聚平台,也是学习信息平台、学习管理平台,更是学习指导支持服务平台和学习交互平台。当然,很多学习者更倾向于采用“网络学习十面授辅导+实训实操”的混合学习方式。因此,校外学习中心应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使之成为当地居民终身学习的“学习资源超市”、“学习指导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和“实践训练中心”。
(四)校外学习中心要创新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习中心的资源和服务对象——学习者两头在外,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千差万别,任何系统、任何实体、任何人在学习需求的推动下,都有可能成为校外学习中心学习资源的提供方。校外学习中心必须面向市场,与多方合作,为不同的学习者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要使校外学习中心实现良性运作,必须创新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校外学习中心所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
有人认为,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为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将推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化运作的学习咨询服务机构将出现,来从事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因此,校外学习中心也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市场运作机制。要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并提供政策支持,校外学习中心自主发展、管理与运行,开展各类社会人群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公益与市场服务并重,政府埋单与个人付费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五)创设校外学习中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引导。一方面,要完善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标准和准入制度,加强检查和评估,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准入和退出机制。
其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政策支持培育一批示范性校外学习中心,把示范中心优先建设成为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使示范性学习中心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引领所在区域或不同类型的学习中心的建设,提升学习中心的总体质量和发展水平。
再次,要加大对非法招生中介和违规办学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校外学习中心要加强自律,进一步规范自身办学行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成为区域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的明珠。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初步形成,社会发展速度之快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继续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在人们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占着特殊的地位。因此,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过程中二定要更加大显身手,应有所为,也将大有所为。
一、构建终身学习社会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却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取得。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国际上许多政府重视继续教育,制定国家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规定企业的利润或资产几个百分点必须用于企业的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据有关资料报道:1996年美国企业投入继续教育的经费为560亿美元。如美国爱德华・琼斯公司职工年薪为2.2-2.7万美元,在美国不算很高,但是人均每年132小时的在岗培训极具吸引力。1998年德国私人企业投入继续教育经费为343亿马克。1998年英国政府公布了名为(学习时代)的绿皮书,提出要复兴英国的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化的社会,使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有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1995年我国科技兴国战略提出:普通高等学校需要关注高层次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它是实施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化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2004年教育部制定“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前不久,教育部主持各方专家完成了一部洋洋百万言的“教育国情”报告,题目是;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几乎是事关民族振兴大业的行动咨文,是教育界应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份答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这是近年来我国社会所形成的共识,同时它也是政府和民众共同推动的一项宏伟计划。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作为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来说,在推进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它更是具有与企业等其他相关机构不同的自身优势,背靠高等学校优厚的师资、物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一切资源的积极作用,在推进全民学习的中,一定会有大有作为的空间。
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推进终身学习的困境与问题分析
目前,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开展终身学习的各项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而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一方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在办学上存在着一定的教育观念滞后、办学模式单一、特别是主动性不强,在认识上已有一定的差距,看不到继续教育在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带来教育变革、赢得社会声誉、造福人类社会等多方面的巨大效应。另一方面,从客观因素上来说,很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下滑,教学站点分散,教学管理、教学服务难以到位,办学学院在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有限,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目前成教生源在下降,外部原因是独立二级学院、高职高专、网络教育的兴起以及国外教育机构的办学竞争,学生的选择更多了;内部原因则是师资、住宿、图书资料、实验等办学条件差,成人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日渐减小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高等学校在发展继续教育时要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重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从总的趋势来说,既然我国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那就意味着继续教育的规模只会不断扩大,而不会缩小。但对某一个具体高等学校而言,在目前现有办学条件下,如果其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规模已经比较大了,那么它就不宜继续扩大规模,而应尽量稳定现有规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想办法重点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包括改善教学站点的办学条件和建立自己的办学基地。在其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后,再去考虑扩大规模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教育受到许多市场因素的制约,如果一个办学单位的办学条件不好,教学质量不高,必定会严重影响其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想扩大继续教育规模也是有困难的。再从结构方面讲,继续教育从长远发展看主要是在职在岗的业余学习和高层次培训,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主要应放在高层次培训以及在职在岗的业余学历学位教育上,其学历学位教育要逐渐同全日制的学历学位教育接轨,两者的区别仅在于一个是全日制的,一个是半工半读的。这一特点也要求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办学基地设在学校周边,离校不远处或者交通便于学生下班后上学的城区比较有利,不宜设在远离城区的郊区。当然,高等学校要努力通过发展继续教育来提高办学效益,既要重视经济效益,筹集经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形成学习型社会作贡献。
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
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将优质教育传播给社会,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所有资源的优势,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特别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他们的提高提供多种进修学习机会。与此同时,促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开发,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紧紧依靠一流的师资队伍、独特的教学特色、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过硬的教育质量,要形成以高等学历教育为核心的开放式办学网络,和以在职岗位(执业资格)培训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在推进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要的角色。
1.加强校企与中外合作,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
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体,高校是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继续教育是人们在完成一定的学业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而继续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大学后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的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制定灵活互动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继续教育发展战略,是企业和高校继续教育共同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继续教育与企业密切合作,高校利用企业的广阔的实践场所,开展产学研结合,企业充分享受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高校继续教育充分抓住企业这一培训的主要服务对象,二者共同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各得其所。另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加强国际阿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与国外继续教育学会和各种组织的交流活动.及时了解国外继续教育的发展动向和趋势,通过中外合作发展继续教育,可以尝试与国外大学合作,实行多元合作培养模式。
2.提高教育质量是继续教育发展与否的关键
课程结构体系的科学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深入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知识的进步和由于知识进步、技术创新引发的职业结构的变化,不断更新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迅速满足甚至预测新的社会需求,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在社会中充分履行其终身教育使命所必须具有的特性。目前,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1号文件的颁布,已经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上历史日程,这是对普通高等学校的要求,也是对继续教育提出的号召声,继续教育必须在知识结构和知识传授方法上实现创新以便及时跟踪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提高教育层次和质量,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根本,也是继续教育步入良性循环的关键。
3.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加大建设与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不管是对高等学校本身,还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承担着主要工作。因而,不仅教师本身应进行终身学习,而且在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建设一支高效、精干、能够适应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需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的继续教育管理干部队伍,要允许继续教育办学单位采取聘任合同制自聘优秀教师,如聘请外校的师资、企业中实践经验非常强的专家等。一方面可以改变一些学校研究生动不动就兼课以及一些兼职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或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种种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由于不断扩张而造成普遍师资紧张,如果引进外面的师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缓解继续教育方面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
4.实行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开辟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方便那些已离开中等或高等学校的人能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可以适应需求,建立学分累积制度,实行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学生既可以按学制规定集中时间在同一所学校或教育场所修完学业,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的成就(或学分)可以累计成文凭或学位,也就是对于受培训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建立“学分银行”,让学员的学分能在“学分银行”储存、积累,在学员的学分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后,授予学员相应的毕业或者学位证书。这有利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调动人们参加学习和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推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5.积极发挥网络教育
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继续教育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会议时间
2005年8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会议地点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
四、会议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
2、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联系人:吴志勇 电话:010-62796381
五、参加人员
全国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科技进修院校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部队及军队院校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政府机关教育培训机构有关负责人。
六、会议形式
将根据会代表构成况,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作主题报告,介绍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理念、形势、政策和趋势;交濒口讨论政府、高校、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经验和热点问题;并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会后组织部分代表考察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的继续教育,并洽谈有关合作事宜。
七、征文要求
(一)征文截止时间为2005年7月1日,请将应征稿件书面文稿及电子文档邮发至《继续教育》编辑部。联系人:张彦庆、王,联系电话:(010)66366874(地),(0201)366874(军);通信地址: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邮政编码:102206; E-mail:jjZhx_bjb@sina.com。
(二)应征稿件处理方式:《继续教育》杂志将设“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专栏择优发表部分应征文章,同时,对其他优秀应征文章将出版《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论文集》。
(三)年会征文题目(参考)
1、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城市、企业、社区、军营、农村等),2、继续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3、继续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4、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创新5、教育培训项目研发与市场推广(理念与案例),6、继续教育在国家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7、现代教育技术对继续教育发展的观念、体制、内容和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冲击牙嘭响;8、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及学习化社区建设;9、国外继续教育资源的本土化研究;10、中外继续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1、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推广与品牌战略的实施;12、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的资源整合,13、继续教育产业化方略探讨,14、继续教育成功案例剖;15、行业学会等科技社团开展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6、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7.高等学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继续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1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19、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20、继续教育与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21、产业结构调整及职业变化趋势与继续教育;22、军事任职教育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23、军校与部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良性互动的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和管理运行机制;24、继续教育质量评估管理体系的构建,25、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教材等)建设方略。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B
医学继续教育是为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而设置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务人员如果不加强自身学习,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医疗业务素质,那么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因而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
1.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和措施,尤其对医疗水平较差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加强继续教育对于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促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具体来说,继续教育对于基层医务人员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疗技术和模式的变化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医学知识的变化,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实践能力。二是社会医疗观念的变化需要医务人员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2.落实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措施
(1)加强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由于福利、薪酬较低,从事医务工作的医生护士本身的文化水平也较低,很多基层医务人员都是大专,甚至是中专出身,而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等出身的医务人员往往在大城市中的综合性医院工作,这就导致基层医务人员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就十分有限,需要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基层医疗机构在组织继续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让医务人员能够及时补充、回顾专业知识,巩固自身的理论知识结构。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其他科的专业知识,了解其他科方面的基础疾病表现、诊断方法和初步的治疗方法等,以便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应对各类疾病,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
(2)加强医学新知识方面的学习和补充。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各种各样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手术操作方法等层出不穷,以往在学校中学习到的医疗知识,拿到实际诊治当中可能并不起作用,而且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信息交流不便,因而很多医学上的新知识通常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传到基层医疗机构当中,这样的速度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提升。因而在继续教育工作当中,基层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对医学新知识方面的学习,基层医疗机构卫生部门可以不定期邀请综合性医院的教授来基层医院中进行讲学,让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有机会与大医院的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学习最新的医疗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医学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的临床经验。
(3)灵活采用多种继续教育方式。在继续教育的方式上,地方卫生部门应该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教育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采取外出进修或是参加短期培训等方式来进行继续教育,定期轮流派驻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综合性医院进修学习。在组织形式上,地方卫生部门要为基层医疗结构多多提供支持,让其能够采取外出进修、短期培训以及函授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继续教育。
综上所述,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素质的要求,是医疗机构不断发展的要求,因而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尤其应该重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将基层医疗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不断促进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所有、股份制、私营以及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的企业、事业单位。
本细则所称的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学技术人员,系指依照国家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取得专业技术职称或资格,同时受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和高校、中专、中技的自然科学教学的人员。
第四条各级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管理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
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本细则的实施。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本细则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根据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指定一个部门为管理继续教育的日常工作部门(以下统称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并由专人具体负责。
第六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并组织施行;
(二)编制继续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继续教育的选题;
(三)组织安排科学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考核学习情况;
(四)评估继续教育质量,总结继续教育经验,宣传、表彰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五)受理有关继续教育的投诉,并进行调解。
第七条各级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要兼管继续教育工作。主管部门要把实施本细则列入下属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目标,并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继续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重点相结合的方针,为提高本市科学技术人员素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
第九条继续教育的目的:
(一)补充、更新、拓宽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
(二)调整和完善科学技术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
(三)培养中青年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
第十条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人员所从事专业或学科的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和新方法。
继续教育的选题应根据国内外市场和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本市、本系统、本单位科研、生产、教育和工作需要,以及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际业务水平确定。
第十一条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办各类培训、学习和研修班;
(二)参加学术讲座、交流和考察;
(三)外派对口单位短期工作或进修;
(四)参加函授(刊授)、电大、职大、业大和夜大学习;
(五)有计划、有指导、有考核的脱产自学。
第十二条接受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专业和所在工作岗位的需要,向本单位提出学习的要求;
(二)学习时间由本单位根据本细则的要求作出计划安排,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脱产12天,脱产学习的时间可以在同一个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内累计使用;
(三)经所在单位批准脱产学习的,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奖金等,享受在岗人员的同等待遇;
(四)经所在单位同意派出学习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费及旅差费由所在单位报销。
第十三条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服从所在单位安排,参加学习活动;
(二)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三)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所在单位服务。
第十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可以与在国内连续半脱产学习一年以上、脱产学习半年以上或派出国外境外留学、进修三个月以上的科学技术人员,事先签订接受继续教育后的专业技术服务合同。
第十五条本市实行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
继续教育证书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继续教育证书由各区、县级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市政府各委(办)、各局(总公司)和市直属各单位颁发。由科学技术人员本人持有,实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登记,并按高、中、初级的档次,由相应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验证一次。
第十七条继续教育证书是系统记录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具体情况的有效凭证,是科学技术人员晋升、受聘专业技术职务及考核的必备证明。
第十八条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作市继续教育专项调控经费,其数额应根据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相应增加。
各区、县级市财政每年也应拨出专款作为当地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为下属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额度不低于科学技术人员工资总额的1.5%。
企业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从如下途径解决:
(一)培训费用摊入成本;
(二)投入基本设施的费用在利润留成、包干节余、税后留利中开支;
(三)直接为产品创优、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服务的培训费用,在项目资金中开支。
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在包干节余和预算外收入等自有资金中开支。
第二十条*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各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查认定可成为相应的继续教育基地;也可以直接与企业、事业单位订立协议,承担继续教育任务。
第二十一条被认定为继续教育基地的单位不改变原来的隶属关系,其继续教育业务范围由认定部门确定,并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市继续教育基地按审定的专业范围和方向,对本市有关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及中级科学技术人员的骨干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其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列入市继续教育培训年度计划。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和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定期表彰和奖励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认真执行本细则,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
所谓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指的是相关企业对其正在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工作,以提高其业务能力、政治思想水平以及专业素养为主要目标,从而使之能够更加有效、熟练地从事财务工作的再教育、再培训。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事务涉及到财务人员知识、观念的更新,同时又是一项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是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教育与学习的过程。
一、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传统的人事财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不能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并且不利于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进行。同时,传统的财务岗位的确立完全取决于财务人员所在单位的人事安排需要,从而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能否相适应,或者其所接受的教育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该工作模式往往会使财务人员在接受继续教育方面将失去了内在的动力,不利于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行。
2、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够重视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企业都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目标,不断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然而,在财务具体准则陆续颁布实施以及财务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企业拥有庞大的财务人员队伍,但是学历程度普遍低下,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到公司财务工作的有效运作。甚至部分财务人员无法实现财务知识的自我更新,对财务继续教育也不感兴趣,从而使得企业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变成了例行公事,不利于公司的财务工作,并将给公司的正常运转带来困难与危机。
3、财务人员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调查显示,尽管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都有明确规定。然而,由于许多企业的日常工作安排总是满满的,同时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容许员工长期脱岗。从而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时间难以得到保障,甚至还有不少单位的领导出面要求相关的财务培训机构缩减脱产员工的学习时间等。因此,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财务人员的继续学习效果,从长远看还影响到财务法规准则制度的贯彻落实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效率的措施
1、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量
由于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性、专业性以、系统性及实践性的教育培训工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在对其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时,务必选择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专业技术过硬,并且有较强实践技能力的师资队伍。然而,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既有较高财务理论水平又有财务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难以满足当前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所以,企业在对其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时,可通过外送高等学府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或者通过安排教师到财务部门兼职以增加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
2、转变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思想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使得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的职责,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财务管理人员也不例外,也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大力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宣传工作,适当采取相应的激烈措施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此外,为了适应当今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财务人员也应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新的技术、知识,不能仅仅依靠单位组织的强制学习,切实地做到时刻更新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思想认识。
3、改革考核机制,保证考核质量
有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岗位培训考核,往往都存在走过场的嫌疑。从而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和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将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所以,要对传统、低效的考核体制加以改革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财务人员开展注册年检,有效实现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将财务人员的工作概况列入企业的日常事务进程;2)要加强财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卷的建档工作,重视财务人员的教育与师资建设,还应对考核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及避免造假现象,确保财务人员知识能够不断更新; 3)不断出台新的制度来约束财务人员的不当行为,对不法财务人员的惩罚绝不手软,确保财务工作透明、有效。当然,财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在职人员的岗位教育,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有着特殊性。因此,在评定成绩的时候要灵活掌握。如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学员在培训中的参与性。考试要紧贴实际,重视学员的操作技能考核。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财务人员的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生产与发展。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企业不断地提高其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要求。同时,在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培训的方向,不断出台新的激励措施,并建立有效渠道,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使继续教育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为企业能够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 严行美, 陈治生. 浅谈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J]. 消费导刊, 2008,(22)
继续教育是指对接受学校教育之后的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属于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中音乐课程新标准的推广,社会也给广大的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音乐教师应该开展继续教育,接受继续培训,扩大研究范畴,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精华,促进高中音乐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全面到来,面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广大音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中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一言堂”改为“群言堂”,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音乐审美这一核心,重视全体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倡导学科之间的综合联系,提倡音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弘扬民族音乐奠定基础。众所周知,观念指导行为、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它能够为教学实践指明前进的道路,为高中音乐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因此,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转变自身固有的教学理念,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灵活设置教材内容
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应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突出继续教育的实用性。在设置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时,应该从目前音乐教师的现状出发,针对其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教育,不但要解决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点和疑点,还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可以树立音乐教师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理念,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鉴于教师年龄阶段、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职称的差异性,继续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有所侧重、有所针对。例如,对于较为年轻的教师来说,针对其教学时间短、经验不丰富的特点,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注重教学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教案编写、课堂设计、教师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年龄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来说,本身已经具有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进行继续教育时,要在提高其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科研能力,包括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更包括编写乡土教材的能力。因为在《新课标》中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当地人文特点和民族风俗编写具有民族及地域特色的乡土教材,而这一部分教师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能力,具备编写乡土教材的优势,所以在进行继续教育时,一定要注重培养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倡开放式教学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此基础上适时进行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但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音乐教学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规律却往往被忽视了。因此,在设计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时,应尽量丰富教学内容,重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将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作为主体,尊重其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培训中,我们提倡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并借鉴国外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融合适合本地教育的教学模式,对其加以改进,实现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受训教师之间要建立和谐的、良好的关系,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互动教学过程,并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增加继续教育的课堂活跃程度。
四、加强教师音乐知识储备,丰富其课堂教学方法
现代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会演唱一首歌就可以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其艺术修养,使学生充分感受由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情感体验。这就给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丰富自身知识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广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包括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的生平、作品等简介,古今中外音乐历史的发展等。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教师才能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也要让教师学习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方法。根据教学任务的差异性,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所掌握的音乐知识,设计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比如演示法、发现法、练习法、互动法、谈论法以及谈话法等,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继续教育这一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为教师将来的前进方向开启了一盏明亮的灯。尽管前方的道路依然曲折,等待我们研究和尝试的东西还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在不断反思、不断超越、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