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讲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5: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开课讲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公开课讲稿

篇(1)

首先,我们先看一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03049起,死亡人数为63772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为12.13亿元;2018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44937起,死亡人数为63194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为13.85亿元;201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0114起,造成52388人死亡。

而近三年,太旧公司所辖高速公路路段共发生交通事故2332起,死亡65人。

二、安全生产月意义及举措

这次安全月活动的主题是“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目的是通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宣传和竞赛等一系列全员参与的活动,实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效果,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全力促进安全形势稳定。

三、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这里,我给同志们讲述几起近年来的安全事故案例:

1. 河北保定张石高速浮图峪五号隧道“5·23”重大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燃爆事故

2017 年 5 月 23 日 6 时 23 分,河北省保定市张石高速保定段(石家庄方向)浮图峪五号隧道内发生一起重大危险化学品运输燃爆事故,造成 15 人死亡、3 人重度烧伤,16 名村民轻微受伤,9 部车辆、43 间民房受损,直接经济损失 4200 多万元。

2. 广河高速公路龙门路段“7·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017年7月6日12时55分许,惠州市境内广河高速公路龙门路段广州往河源方向发生一起大型客车碰撞中央分隔带护栏仰翻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3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152.17万元。

3. 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017 年 8 月 10 日,陕西省安康市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 1 号隧道南口处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隧道洞口端墙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36 人死亡、13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3533 余万元。

四、安全工作目标

同志们,事故是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家可以看到,在案例中,事故结论中重点的强调的几点直接原因中,既有事故责任人的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事故;也有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和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在交通运输部2020年第二次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中,要求我们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把握安全形式,做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分区分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管理;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和完善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

篇(2)

大家好!

我叫***,20xx年我有幸加盟**证券**营业部,我进公司以来一直在远离营业部的**服务部第一线工作,先后从事交易助理岗、客户服务岗和客户开发岗等工作,但更多的时间在从事客户开发岗位工作。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个人共开发股票客户?个,资券总值达300多万元;基金客户42个,资券总值达200多万。三年多来通过学习和工作,我熟练地掌握了证券业务相关知识和电脑操作技能。获得了证券从业资格和经济师职称。在营业部领导和服务部经理的培养和教育下,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证券从业人员。我深受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营业部这个具有团结向上氛围大家庭的影响,学会了如何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去生存和发展。同时,感谢各位同仁给予了我无限的关怀和极大的鼓励,尽管三年多来我一直是一名临时工,查字典网原创但我无怨无悔,并没有因为是临时工而气馁,却时时感受到来至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以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在此,请允许我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诚挚的说声谢谢。今天,是我进入**证券近四年来第一次有幸参加这样盛大的竞聘活动,我非常的兴奋,同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也是对我能力的一次全面的检验。我相信只要大家支持和鼓励我,我的竞聘一定能成功。

我竞聘的岗位是**服务部客户开发岗。之所以竞聘这一岗位,我认为我具有了如下理由和优势:

一是**证券三年来培养了我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务实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上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将工作与个人利益挂钩,事事以公司利益为重。如为了服务部的利益,我常常主动找相关部门协调关系,为避免服务部利益受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如为了多开发客户,我多次自费组织从其它证券公司开发的客户到**办理转托管手续。在工作中不论困难有多大,希望多渺茫,我从不轻易放弃,总是想千方设百计的努力地让工作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比如**轻机公司证券部是该企业主管证券基金交易和投资的机构,因该企业是依托其他证券上市的公司,以往各种证券交易和投资全都在**证券成交。为了开发这一潜在的大客户,在营业部和服务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无数次的进入该公司做相关关键人物的工作,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了解我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实力,建立我公司在他们心目中诚实守信的形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促成该企业走到我公司的谈判桌上,与我公司达成购买某某基金100万元的协议并最终成交,为开发**这一最大的潜在客户迈出最为坚实的一步。

第二个优势是本人具有得天独厚的外部人文环境资源优势。优良的人文环境资源也是生产力,能极大地推动且方便我们工作特别是客户开发岗位工作的有效开展,让各种努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作为土生土长的**人,我对**县城和周边乡镇情况基本了解,特别是转型以后我对**整个经济发展状态做过祥细的调查。我可以运用自己对**客观环境的了解和掌握的第一手调查资料,直接投入工作,不需要像他人一样需要另外熟悉了解外部环境的过程,以便于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其次,虽然我是女同志,但在与人交往中对人坦诚、义气,在**我熟人和朋友较多,尤其是我的家庭及亲属成员、同学朋友中和县城各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和负责人都很熟悉,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便于我充分利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固有的亲情、友情,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协助我开发各层次的客户,来形成稳固的网状的证券基金客户销售网络,并且有利于这一客户网络不断良性拓展壮大。

第三个优势是我有从事客户开发的实践经验及工作能力。三年来,我作为**客户开发岗位上的主力队员为**服务部的客户开发工作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出了一些成绩,所取得的业绩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仁们的肯定、认可和不断鼓励,这是我竞聘客户开发岗的信心之源。

另外,我认为我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对客户开发岗充分的、理性的认识。现在,现实中对客户开发岗存在“三不”认识:即有些同志认为只要搞好内部的IT岗、交易岗、客户管理岗环境建设,客户自然自动找上门来,不必要干客户开发;有些同志认为客户开发岗面对的是三教九流各阶层的人,鱼龙混杂,做的是低声下气求人的活,不屑于干客户开发;还有些同志认为客户开发岗风险大、难度大,待遇低,难于出业绩,不敢于干客户开发。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我认为,客户的开发就如同一个企业不断地推出新的系列产品一样,它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证券行业更是如此,如果一个证券营业部或者服务部不努力开发新的客户,那么这个网点的资券总值就会随着证券市场逐步的发展规范而慢慢的自然缩水。比如,有的客户严重亏损,被市场自然淘汰,还有的客户需资金买房、购物或进行其它投资而主动退市,有的客户被其它券商转出我部 等等。如果不迅速地采取措施,稳住老客户,扩充、补充新鲜的血液,长此以往,我们苦心经营的证券市值就会越来越少,在沉重的成本的压力下,必将导致收不抵支,严重亏损,甚至无法生存下去,所以我认为开发客户是我们证券服务部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从事客户开发岗位工作,有风险,有难度,但逾是这样,我们应该逾有勇挑重担、舍我其谁的勇气来为公司分忧,为公司发展效力。我们现在某种程度上正面临着潜在客户萎缩的危机,客户开发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同时还有强大的竞争对手万联证券,我作为**证券的一分子,理所当然地应勇敢的站出来,为公司出力献策,击挎竞争对手,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上升空间,使我们做大做强,越来越强。

鉴于以上理由和优势,我毅然决定报名竞聘**服务部客户开发岗。

如果我有幸竞聘成功,我的工作思路、计划及设想将是:

第一,就地开发:认真清理服务部现有的客户结构,找出休眠户。我想这些客户能主动到我部开户,虽然现在暂时未炒股了或将资金抽出挪作它用,但至少说明他们有较强的投资意识,有一定的炒股基础。这些休眠户中,通过我们去努力,我想一定会有部分客户重出江湖,再次决战证券市场的。这种开发方式比较我们盲目去寻找客户要方便、容易的多。

第二,开发企业投资者:**县工业经济相对是比较强的,目前共有各类企业1238家,其中,投资过亿的企业8家,如**轻机、**化工、**纺织、**水泥等;过千万元的38家,如**液压、**胶辊、**米业、****等;外资企业9家,如****、**药业、**科技电池等,上市公司1家,为****。这些企业群体中,个人炒股企业有?家,职工基本不炒股的家,但职工真正不炒股的企业才是我们真正潜在的客户群体,一旦能开发出部分职工投资,那么他们就会动员其它人来证券市场投资。对那些有自主权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我的社会关系逐步让他们进行基金投资,获得稳定收益,对那些自主权较大的个体企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他们到我们服务部来投资,我想,只要我们不懈地去努力,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第三,从我们的竞争对手**证券开发现成的客户,尽管*****服务部为非法网点,无证经营,自身条件又比我们差,但他们的客户数量和资券总值都比我们服务部多,且以上市公司****职工客户为主(达20xx余人)。我想利用我们良好的交易环境和合法的品牌以及优良的信息资源,以及我与很多****股民的亲情、友情关系,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最后全面出击的策略,去动摇**的客户,应该是很有希望的,这将是我今后开发客户的工作重点。因为年初,我已经采取这种方式从万联转入了100多万的市值。

篇(3)

以英语为资讯传递介质的学术讲座是高等教育阶段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英语学术讲座”是演讲者以英语为媒介,就某个学术专题在大学课堂进行的学术演讲。但由于学生受自身英语水平限制,对这类学术讲座的常用表达范式或语块搭配缺乏了解, 在理解英语学术讲座时存在一定的认知加工困难。结果是他们很难迅速确定所听内容的主旨大意,也不能理解阐述的主要观点及重要细节。这些体现在英语学术讲座中的现实困境极大束缚了学生的学术眼界和科研能力。

约有70%的英语日常用语是由各类板块结构组成,说明大部分话语是通过组块来实现的。然而,我国外语教学长期关注扩大单词量,训练语法规则;而对习语搭配的地道用法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单词量虽大却无法地道使用或拼接组合成具备高层语篇意义和交际功能的更大话语单位,不能自如得体地输出表达观点。Hill认为,很多单词量较大的二语习得者在流利程度上都存在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词语搭配能力”有限。想吸收英语学术讲座的精华,中国学生就要对本族语者的语言范式及心理习惯有深刻了解。

当下高校学生广泛参与的英语学术讲座,已经由传统大学课堂逐步向国际化多领域的网络公开课课后自主学习模式转变。在学生PC端和手机App穿插播放的 BBC 高清纪录片,国际名校公开课,TED讲座,MOOC以及可汗学院等,伴随不断掀起的“微课”教改浪潮一起推动网络学术讲座在我国高校外语教研地位的上升。这些讲座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零碎时间和网络优势,融入到充满国际视野、尖端科技成果的学术氛围中。目前国内有关英语学术讲座的研究主要覆盖以下方面:英语讲座(听力)理解过程,讲座话语篇章宏、微观结构分析,讲座语言技巧,讲座内容的中西文化交叉融合等。但对英语学术讲座中本族语者频繁使用的语块还鲜有研究,只有杭州师范大学詹宏伟博士在其专著《语块的认知加工与英语学习》中进行了“语块对中国EFL学生学术听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语块是程式化的语言组合,通过语料库检索目标词,发现前后搭配,可以得出目标词与搭配的共现频率,从而判断高频语块的存在,使学生快速掌握本族语者最常用词串,提取关键信息。比如当需要阶段性总结并过渡到下文的时候,“by and large”经常出现在国际名校公开课和TED讲座中。利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 检索该语块,发现本族语者非常喜欢在学术文体使用它,1990-2015年收入的全部文体语篇中其使用频率已高达1961次,典型的学术讲座高频语块。

篇(4)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葛培健

创新故事

自从上海市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就在思考如何创新重塑张江高科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格局中的角色。

提到张江高科,人们的第一印象是“产业地产商”。而在葛培健看来,张江高科应该回归“高科”本质。他认为,一定要改变张江高科在世人眼中“物业租售者”的形象,开启“房东+股东”新模式,从单纯的“空间提供商”向创新创业企业的“时间合伙人”转变,塑造张江高科在资本市场“科技地产+产业投资”的新形象。

篇(5)

网络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方式快速发展的新形式之一,视频公开课是学生和社会公众利用网络接受知识的一种新的途径。目前,在互联网上,有着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视频课程,供人们选择学习。

大专院校是提供视频公开课的主渠道。一般来说,开发视频公开课由教学业务部门牵头组织,院系负责授课,教育技术(信息管理)中心承担着具体录制的技术环节工作。

一、技术环节在视频公开课开发中有着重要作用

精品视频公开课,不仅要课程选得好,教师讲得好,教育技术人员录制的技术环节也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课程的展示和传输效果。有人认为,视频课就是把老师的课堂讲授记录下来,一个好老师是关键,录制工作比较简单。实际上,在互联网上有一些课程,图像模糊,声音不清,剪辑不流畅,对课程内容的表达效果差。视频课程是讲课内容用视频方式的重现,但不只是一般单视角的记录和简单重现,而是要利用镜头来组合和传递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各种教学信息,引导受众学习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授课目的。同时,通过课程,展现教师的授课风采,反映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对技术人员而言,视频课的制作质量也衡量出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用高标准来进行视频公开课的技术实施工作

视频公开课的传播平台是互联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接受方式越来越便捷,技术要求更加规范;课程的使用对象是学生和社会公众,其传播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课程记录制作的是自己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有着应用示范作用和保存价值。所以,承担视频公开课的录制工作,首先要确立高的标准,在授课环境和设备的选择、对授课过程呈现的设计、录制中对音视频质量的把关、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媒体的配合、剪辑制作合成等方面的工作用高的标准来实现。

课程制作主要是由院校从事教学信息化的教育技术工作人员承担,尽管平时各项教学保障工作头绪较多,但对于开发制作视频公开课这样有意义和要求高的工作,自然应当思想重视,将其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要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和步骤,在人员、时间、设备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近两年来,我们录制了多门视频公开课得到了成功应用,其中两门课程在全国性大奖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三、录制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一)与主讲教师沟通

接受录制任务后,要与主讲教师进行沟通,了解课程的内容和授课的基本过程,明确课堂有无操作演示、师生交流互通的环节以及授课与多媒体课件的配合等情况,以便进行场地选择、摄像机机位和话筒的布置、景别的区分,对授课过程的呈现进行设计。对教师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要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如课件制作质量一般,可帮助其进行加工,提高美观度,体现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对老师授课时的仪容和着装提出建议,服装与授课的内容要相协调(如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可着中式服装),女教师可适当化淡妆。必要时,可试录一段镜头,让授课教师感觉画面效果。如果授课教师对视频公开课不太了解,可以推荐一些好的视频公开课供其参考。

(二)场地和设备布置

视频公开课的录像场地是授课现场,面积要求在50平方米以上。一般选择教室、礼堂、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等场所。如果在非专业演播室录制,现场要求光线充足,无环境杂音干扰。如光线不足,可增加与现场光线色温一致的照明灯光。课堂要整洁,讲台及学生课桌不要出现与教学无关的物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如课堂板书不多,授课现场最好不要使用普通教室,避免教师背景是黑板而使画面单调,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投影作为教师背景,能增强与课程的关联,画面上也比黑板作为背景效果更为美观。

录像设备最低要求使用专业级数字设备。录制比例可采用标清4:3或高清16:9宽幅比例。目前,电脑显示器逐渐发展为宽屏,高清摄录设备也已快速普及,建议使用高清标准记录,画面分辨率更高。摄像采用3台以上机位,一般区分别为教师正面主机位,侧机位和学生机位等,确保教学活动记录完整。如拍摄场所条件允许的话,可使用摇臂机位,能更好地交代授课现场并使画面景别变换流畅且富有视觉冲击力。音频录制至少采用2个以上专业话筒,用于讲台和学生发言。如果教师授课时走动,须配置无线话筒。

四、录制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课堂录像

学生入座就绪后,要对学生说明课程录制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精神状态,注意力集中于听课。

在录制过程中要保持对视频和音频的监看监听。各机位景别的区分要明确,教师正面主机位和侧面机位的景别不能过于接近,主机位以教师半身至讲台面为合适。一般来说,在课程开始时,要选择一个机位的镜头交代一下课堂全景。注意把握画面构图,防止出现教师头部与背景中的黑板或投影幕布边缘横竖线条重叠,避免有的镜头由于投影屏幕中多媒体课件只有局部画面使一些图文元素内容不完整而产生不当的歧意(如画面中某个重要人物的头像只出现有一半)。镜头画面的下侧在后期加字幕的位置不要出现文字标识(如讲台前的校名等)或浅色图案背景,防止视频和字幕合成后干扰学习者对字幕的阅读。使用无线话筒要注意避免干扰,领夹式话筒别在衣服上要防止摩擦产生杂音。录制中要注意对照讲稿,发现错误要及时记录和补录。

师生交流以及操作演示的环节可单独分段录制,确保效果。各机位切换可不在现场完成,分别记录,便于编辑时推敲机位切换时机。多媒体课件不需要专门录制,留在后期制作时将其转换为视频文件进行编辑,比在现场拍摄更能使课件演示完整、清晰。

编辑合成的要求是课程内容要清晰明了地呈现,对学习者具有引导性。各机位的运用以教师正面机位为主(正面镜头能增强与学习者的交流感)、侧机位辅助、适当加入学生听课画面。多媒体课件视频要及时配合讲授内容,留足学习者观看的时间。各路信号切换要流畅,讲课与师生交流互动、操作演示等环节的衔接要自然。

字幕文件采用独立的SRT格式,由讲稿文本导入制作软件,采用拍打唱词的方式加入。注意讲稿与实际讲课内容的一致性。画幅比例为4:3的,每行不超过15字;画幅比例为16:9的,每行不超过20字。注意不能简单以字数断句,而应以内容为依据。字幕中一般不出现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语气停顿用空格代替,标点及空格使用全角。公式、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在视频画面中显示。

五、压缩打包和报审

编辑完成后进行音视频压缩。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动态码流率在1024Kbps至2500Kbps间;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采样率48KHz,码流率128Kbps(恒定),采用混音处理的双声道。

篇(6)

通知小朋友开学,制定班级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接待好新入园的小朋友。

三月份:

训练好常规,做好开学准备计划,发放新书,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认真填写三检记录,三八妇女节制定贺卡,庆祝妈妈的节日,制定出版面,如:花,贺卡等,二十八号制定出家长开放日计划,31号家长开放(家长会计划要求:有讲稿,有过程,有总结,有反思。这月所学内容展示给家长)迎接每月的语言考核(4号)

四月份:

在班级设立种植区,如:小草、、滴水观音等,让幼儿每天给植物浇水施肥,让幼儿观察种子发芽观察植物生长状况,组织幼儿春游,让幼儿体会春天的快乐,开展春季运动会,让家长报名参加让幼儿体会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游戏的快乐,二十八号制定出家长开放日计划,,29号家长开放(家长会计划要求:有讲稿,有过程,有总结,有反思。这月所学内容展示给家长)迎接每月的美术考核(4号)

五月份:

把世界节日介绍给小朋友五月一日劳动节,五月八号母亲节制作和绘画,跟老师一起庆祝妈妈的节日,准备六一编排节目,迎接每月的舞蹈考核(5号)

六月份:

准备父亲节,制作贺卡和绘画,让幼儿跟老师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并跟老师一起拍班级合影,各班准备公开课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二十八号制定出家长开放日计划,30号家长开会(家长会计划要求:有讲稿,有过程,有总结,有反思。这月所学内容展示给家长)迎接每月的钢琴考核(3号)

七月份:

庆祝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唱歌,舞蹈,游戏等)跟孩子一起开毕业典礼,(朗诵,唱歌等)重新制定计划,迎接每月的公开课考核(4号)

篇(7)

如果想看我怎样上课,可以先到我的班上坐坐,和我的学生聊聊(对不起,最好在他们愿意的时候,同时注意别妨碍他们的学习和思维),顺便坐下听我上一节课,可以;如果兴师动众,把我的班赶进会堂,甚至弄上舞台,周围几台摄像机对准他们,场上照相机频频闪光,让我表演上课,我觉得你们是在砸我的饭碗。——我是教师,我的学生也不是“群众演员”,你们能不能让我们安静一些,让我的学生能正常地读书学习?当然,如果实在有这样的必要,你应当非常非常地谨慎,同时明白,这是让一位教师和他的学生作出牺牲。

如果在春光明媚或秋色怡人的时节,一群同行来到我的学校,带着旅游的兴奋,酒足饭饱,顺便到我的学校听上一两节课,虽然我对你们的体力和精力表示敬佩,可是我的学生分神了:你们来“取经”竟然不带教材,也不带笔记本,你们竟然向学生讨一张纸“做记录”,你们坐在教室后面悄悄地发短信,还有,你那轻微的鼾声让我在学生面前很难堪,很难堪……

“公开课”这种形式,对一位教师的成长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我对此一直困惑,我往往看不出一节课有什么特别的“示范”价值。教师如果勤于学习,他获得发展的途径很多,我的一些青年同事,没有听过我几节课,他们广泛地阅读,平时注意交流,琢磨专业刊物上的某个课例,留心同行说过的一个教训,等等,他们不但把课上得很好,而且还有许多创造。二十多年前,山西一位中年教师来进修,学校安排他听了我两个学期的课。临走时,我对他说,我比你年轻,没什么经验,你没有必要听我这么多的课。他说:“说真话,听课还不如跟你聊天呢!你白天聊的好多事,我晚上回宿舍全记在笔记本上了,很有用。”

我常向前辈了解旧时代的国文教学,那时非但没有什么“公开课”“示范课”,也没有什么“集体备课”,更没有什么“案”,全凭教师自己去钻研;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至于教案讲稿,“那是个人财富,靠这个吃饭的,不公开,校长也别想检查”。课上得不好,学生不满意,学校就会让他卷铺盖滚蛋。多简单!每每听到前辈说从前学校的国文教学,都很神往。

不但在旧时代,现今国外好像也没有所谓的“公开课”。如果有必要,要得到授课教师的允许,听上一节课也无妨。如果被拒绝,多半还是因为教师不愿意参观者妨碍学生的学习。而我们这里,到处赶场子听课已成惯例。我似乎有种感觉:只有教育落后的国度,才会违背常识,设置那么多教育之外的、对教学没有意义的形式,并形成陋俗。

就事论事,“公开课”究竟在“公开”些什么?我至今也没想明白。至多,它公开了一名教师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形式,它在展示一名教师的追求。我不否认一些教师的课有示范作用,我不否认一些教师能把他人公开课作为提高教学艺术的最简捷的方法(我甚至想说,相当一部分教师从别人的公开课中找到了自信)……但是,几乎所有开“公开课”的教师私下都会说:“公开课”的教学效果不如平时,教师紧张,学生也紧张,这样的课有表演性质。而如果所有教师都认为自己达不到别人“公开课”的水平,那可能只能证明那人“公开”的可能不是真实的课堂。

这类“公开课”对学生有什么好处?教师会不会为了展示自己而把学生忘了?什么情况都是可能的。几乎所有的“公开课”最终都成了“角儿”的私房本钱,谁还会在意学生是怎么学习、又学到了什么东西?常常听到开课教师抱怨:“这节课给班上的×××搞砸了”;“借的这个班太闷,学生上课不配合”……

时间长了,“公开课规则”也逐渐形成。有一次“赛课”,有位教师先用5分钟把前一天没上完的课收了尾,然后再上新课。多数评委认为“这是一节不完整的课”,评价不高。可是我认为这位教师从学生学习利益出发,上的是常态的“真课”,值得肯定。如果她为了这节“公开课”,把上一课的结尾留在那里以后再“续”,那才是没有道理的。一些同志委婉地表示:“公开课”就得“完整地展示自己的教学修养”,对此我至今仍然没能理解。

有同行来信,说某教师特别喜爱“公开课”,喜欢争风头,“像只花蝴蝶一样到处秀课”。他们称“花蝴蝶”,是因为那位老师每每在“公开课”上展示高档新装,每次“公开”,总是打扮得过分,一身名牌,重彩浓妆,还关照舞台:场上转暗时,要把一束灯光打在她的脸上。这样的假课,“示”什么“范”呢?让来听课的教师一无所得也就罢了,她借的那个班的学生从中能学到什么?我不由得为孩子们担心。替那位教师着想,觉得她也很不合算,有点像玛蒂尔德。我私下说,这可能恰恰是当今语文教学浮躁浅薄的样板。如果教师吸引人的不是他的教学,而是容貌服饰,是时尚风度,那他把庄严的课堂当成什么了?一名教师,心中没有教学,没有学生,就没有资格走上课堂;他能“公开”的,不过是自己的浅薄庸俗罢了。

所幸的是老师们看法比较客观。但常常也有听了一节“公开课”就被弄得神魂颠倒的。

篇(8)

一、引言

全球大学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运动始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的“开放课件”(OCW)计划,计划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随后,耶鲁、哈佛、牛津、剑桥、英国开放大学等世界名校纷纷加入。由于语言障碍,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开始并未受到中国学习者的重视,在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hinaOpenResourcesforEducation,CORE)的努力下,2010年底,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 CD与字幕组“人人影视”介入,前者提供课程资源和平台,后者负责将课程的英文字幕翻译成中文。2010年11月,网易公开课启动,整合了麻省理工、哈佛、牛津、耶鲁、剑桥等国外名校的网络视频,2011年1月,网易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视频公开课火速成为各大网站搜索热点、各大论坛讨论的焦点,利用这些网络视频资源学习的“淘课族”也悄然出现。国外网络公开课的盛行给国内传统高校课堂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促使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做出反应,2011年3月,复旦大学与网易合作启动网络公开课,2011年5月,教育部正式启动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同年9月,国内多所高校首批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http//)、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上推出,几天内就获得数千名网友的点击和热议。2012年2月8同,高教司了《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决定在“985工程”高校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学校范围扩大至“211工程”高校及少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首期建设100门,2012—2015年建设900门。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仍在进行当中,目前只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好不好”还需要长期建设。将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国外网络公开课进行比较研究,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框架

论文拟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网易上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录像进行调查研究并做比较分析,研究框架的设计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比如《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中规定精品课程网站提供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对录像环境、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视频上网标准进行了规定。为配合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布了《视频公开课拍摄标准》,2012年2月将其修改为《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教学录像的时长、录制场地、课程形式、录制方式及设备、片头与片尾、技术指标、视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和外挂唱词文件等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二是分析有关学者研究的视角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方法、内容设置、课程选题、拍摄与后期制作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依据以上两点结合网络课程的基本特点设计本调查的研究框架,其中一级指标有3个,分别是教学录像基本情况、教学活动和摄制技术,并分解出12个二级指标进行具体观察,研究框架见图1。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爱课程网。中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网易公开课:上的国外网络公开课进行浏览、学习,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30门国外网络公开课,这些课程的链接均有效。

1 基本情况

(1)教学录像的数量及分布

由于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些课程的教学录像正在陆续上传中,抛开未上传的教学录像不计,平均每门7.46个教学录像。国外网络公开课平均每门28.3个教学录像。

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学录像分布相对集中,最多15个,最少3分。《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通知》规定每门课程至少5讲,有43.90%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3-5个教学录像,10个以上的只占17.07%。国外网络公开课中,教学录像最多的是密歇根州公开课《平面设计》,有119个教学录像,教学录像数量主要分布在10-30个之间,见表1。

(2)共享性

视频公开课具备较强的公开性和共享性。在国外,网络公开课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意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使用。网络公开课中的教学录像可通过在线播放和下载两种方式供用户使用,在线播放比较方便,但需要线上观看,共享性受到限制。下载能够支持线下学习,有较大的用户需求。调查显示,精品视频公开课所有教学录像只能在线播放不能下载,且没有提供课程相关材料,共享性较差。国外网络公开课所有教学录像均能在线播放和下载,共享性强,见表2。

2 教学活动

(1)课程选题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定位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其受众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社会公众,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的特点是融知识于生活、艺术与基础科学之中。弱化知识的深度,强化科普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由于通识类课程受众面广,所以前期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多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课程,特别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受网友关注与追捧的也足这类通识类课程,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老师主讲的《演讲与口才》、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主讲的《现代礼仪》以及浙江大学董平老师主讲的《王阳明心学》等。中外网络公开课选题比较见表3,可见,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通识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2)内容设置

精品视频公开课抛开了教案、讲稿、电子课件、参考资料和在线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支架,课程形式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成为一门公开课成败的关键。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一般都是直入主题,没有对课程性质和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国外网络公开课上的主讲教师都会在第一节课上花大约20分钟的时间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会以怎样的形式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如何进行考试等。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求每一讲为一个专题,专题内容尽量独立,又要保证整个课程的系列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基本上都能达到上述要求,但由于教学录像数量不多,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在武汉大学赵林老师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中,李筱彤等网友就指出“很期待老师继续上传后面的古罗马和基督教文化,上传一个完整的课程,现在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只有开头”。在华南理工大学许勇老师主讲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杨俊山等网友都表示“视频有点少,希望能多出一些”。国外网络公开课并不是集中录制的,而是建立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之上。按照学期的课程进度进行拍摄制作的。所以课程内容显得更加完整、丰富,更加全面。

(3)教学方法

精品视频公开课致力于展示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要关注教学方法的设计。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外网络公开课大多采用讲授法。同样采用讲授法,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师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讲解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显得沉闷、没有生气。在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特别是受到网友关注和热捧的公开课,比如哈佛大学TalBen Shahar主讲的幸福课、哈佛大学Michael J.Sandel主讲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耶鲁大学Paul Bloom主讲的《心理学导论》以及耶鲁大学Shelly Kagan主讲的“哲学一死亡”课,课堂教学非常灵活,在讲课中或通过最近发生的事引入课堂、或以幽默而风趣的聊天形式进行授课、或采用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方式,开篇抛出两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授课过程中经常能够听到学生会心笑声,课堂开放、自由且气氛活跃。

(4)师生互动

教育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交互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精品视频公开课应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师生对问题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接受、提出意见等。调查发现,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82.93%的教学录像没有交互,只有少数课程安排了交互环节,比如暨南大学张世君主讲的“红楼梦的艺术空间”中,教师会在课程结束前留一些时间回答学生的提问。北京师范大学于丹老师主讲的“千古名月”中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会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国外网络公开课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注重师生交互,教师习惯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开放、思辨的问题,有时即使没有让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之中。

(5)支持服务

“淘课族”利用网络公开课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者和教师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其实质是一种远程学习,学习者面临更多的学习困难。这些困难不仅包括学习上的,而且还有技术上的和情感上的等,比如,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需要得到解答,学习者在线学习遇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帮助以及中国学生特有的对教师以及学习同伴的依恋等。精品视频公开课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没有其他资源支撑,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很难从别处获得帮助。比如,有网友在课程讨论区中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疑惑,但没有人回帖帮他解决这个疑惑:有的网友发帖说视频不能在线观看,希望获得帮助,也没有人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国外网络公开课除了提供教学录像的下载外,很多课程特别是理工科类课程都提供课件下载,比如哈佛大学David J.Malan主讲的《计算机科学cs50》,耶鲁大学PaulBloom主讲的《心理学导论》,斯坦福大学Alan Cannistraro主讲的“iPhone开发教程(2010年冬)”都提供课件下载。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精品视频公开课讨论区中鲜有网友参与讨论,即使有个别网友发帖,但大多是非学术性内容,主要是对课程的评价。国外网络公开课中参加讨论的网友较多,而且学术性贴较多,很多网友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比较深入。

3 摄制技术

(1)教学环境

《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视频公开课录制场地、光线等环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网络公开课教学录像的教学环境有三类,第一类是演播室或礼堂,光线均匀、亮度适中,多媒体演示较为清晰,录制的效果最好。第二类是经过布置的普通教室,比如对普通教室黑板、讲台和墙面进行布置,安装窗帘,录制效果较好。第三类是普通教室,光线不均匀,多媒体演示不清晰,特别是学生镜头容易出现逆光等现象等,效果较差。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录像大多在演播室或礼堂录制,保证了画面质量,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录像录制在三类教学环境上分布比较均匀,见表4。

(2)画面清晰度

画面清晰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讲解画面的清晰度,二是多媒体演示画面的清晰度。由于视频所占空间大,要实现网上传输必须对视频进行压缩,这就降低了教学录像的清晰度,特别是多媒体演示画面,如果在讲解画面中包含多媒体演示画面,那么很难保证多媒体演示画面能清晰展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对视频技术指标做了明确规定,保证讲解画面清晰度。在制作的过程中,各校都将多媒体演示通过截图的形式展现,将多媒体演示画面从讲解画面中独立出来,保证了多媒体演示画面的清晰度。另外,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了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清晰度最高,对网速要求较高,如果网速跟不上可选择线路2或线路3。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的教学录像讲解画面和多媒体演示画面清晰度都一般。

(3)声音清晰度

精品视频公开课不以图像作为主要展示对象,声音才是呈现教学信息的主要渠道,《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教学录像的声音做了具体的规定。调查表明,精品视频公开课中的声音都比较清晰,偶尔有几部教学录像有少量噪音,但仍能听清,而且加上字幕,不会影响观众理解。国外网络公开课是英语授课,配有中英文字幕,即使有些视频有噪音也不影响观众理解,但观看字幕影响观众理解速度。

(4)拍摄技术

中外网络公开课中的所有教学录像色彩还原较好,未出现偏色,且镜头切换过程中未出现色彩的跳跃。教学录像采用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应该具备电视特点,能够吸引观众观看,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拍摄中应采用多机位拍摄。《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明确提出“采用3个机位以上进行拍摄”。调查结果表明,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国外网络公开课基本上都是使用2个以上机位拍摄的。

(5)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删除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并具各一定的艺术效果,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因此,一部好的教学录像必须进行后期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片头、剪辑和字幕等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多媒体演示画面做了截图处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后期制作比较精良。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的多媒体演示内容大多做了截图处理,有些课程则充分利用电视手段进行展示,比如圣母大学的“你会为什么而奋斗?”完全采取纪录片形式对不同的人进行采访。新西兰国立南方理工学院《英语强化课程1》在讲解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情境剧,强化英语的实践应用。

四、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后续建设的建议

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前期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促进高校加强优质资源建设。目前只建设成20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距离“十二五”末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后续建设要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质量,提升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增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1 适时转变选题类型

前期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选题多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的课程,内容为课程中的某个专题。由于精品视频公开课面向社会公众,这类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课程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学习起来也较为轻松,这有利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传播。专题短小,灵活性强,便于短期内集中建设。随着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深入,课程的选题应当适时地实现两个转变:(1)与国外网络公开课相比,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通识类课程比重过多,所以后期建设应该从通识类课程转向普通课程或专业课程,这需要教师在讲解专业的学术问题时做到科学性和通俗化、趣味性的完美结合。(2)从专题转向课程或讲座,课程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能让学生的学习更系统。讲座内容精炼,选题前沿,观点突出,形式活泼,能够满足较多人的需求。

2 转变观念,增强共享

国外有开放办学的传统,免费将全部的课程资料如教学录像、教学大纲、课堂笔记、电子课件等放在网上,任人分享。在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这种形式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首先是如何看待精品视频公开课存在价值的问题,实际上,教师通过视频公开课可以积累声望,学校也可以借此提高影响力,正如耶鲁大学公开课程中主讲心理学的保罗·布鲁姆所说,视频公开课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是大学服务社会、传播知识、引领思想和价值导向的体现。其次,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半直接置于全国甚至全世界同行的评价和比较之中,很多教师对此比较陌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3 突出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

第一,加强内容设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普通课堂教学不一样,它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些学习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学习经历,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就需要课程内容设计者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学习内容的设计。

第二,调整授课方式,增强师生交互。精品视频公丌课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以教师控制为主,但这不意味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如果调整授课方式。讲授课也能非常精彩。首先,教师可以凭借个性和人格魅力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耶鲁大学死亡课的主讲Shelly Kagen教授,面容清瘦,盘腿坐在讲桌上侃侃而谈。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具有个性和个人魅力的老师。比如“中华饮食文化”的主讲赵荣光老师,身穿长衫,满头银发,戴着一副眼镜,一个讲台,一块黑板,行云流水的粉笔字,讲解中引经据典,让人耳目一新。还有“千古名月”的主讲于丹老师,丰富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意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吸引观众,比如幽默的语言,交互式的对话风格,在教学中通过开放而思辨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对知识内容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4 组建专业团队,打造精品工程

精品视频公开课要真正成为“精品”必须组建号业团队,群策群力,发挥各自优势。当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团队,一是课程团队,主要负责上课,另一个是制作团队,主要负责摄像和后期编辑。两个团队往往互相不了解,课程团队不熟悉电视的特点和工作方式,制作团队也不了解课程团队的意图,给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专业团队要包括学科专家、教学专家,主讲教师和录制人员,在录制前需要相互沟通。当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主讲多为国家精品课程或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这些教师有着较高的学术造诣,但不一定是能够把课讲得最精彩的人。他们可以作为学科专家对课程内容进行指导,起着编剧的作用。教学专家进行教学的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导演的作用。主讲教师是演员,他们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有自己的特色,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录制人员按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标准》进行拍摄和制作,能够根据学科专家和教学专家的意图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并用电视手段对教学内容作补充。

5 关注受众需求,建立支持服务体系

“淘课族”利用精品视频公开课进行学习与在校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很难从身边人群中获得帮助,如果不及时地给予解决,会导致学生无法继续学习。精品视频公开课倡导“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学团队、卓越教学方法”,但对服务却关注较少。精品视频公开课除了强调课程建设还要关注受众需求,建立支持服务体系。可为每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立一个资源型学习网站,主讲教师可将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案例、参考文献等与课程一起公开,并设立讨论区,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在网上答疑,学习者也可以用这个平台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学习心得,这样能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篇(9)

一、改革公开课的“教”“研”方式

对于竞教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各式各样的公开课,学校教研组不仅要做好计划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而且在研讨时要革新。关注的目光除了公开课的课堂实际效果,还应该关注教师个人的课前准备和课后的反思。课前准备要求任课教师提供完整的教学设计,巧妙的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一项教研成果。课后可以要求任课教师整理教学实录,以文章的形式写教学反思。其他教师则可以写课堂评价、观后感等。写好之后大家再进行交流,感兴趣的教师还可就讨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反思,写出较有深度的文章。

每一次公开课之后,把大家写好的文章向内部刊物或者向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刊物有针对性地投稿,这样才算一次完整的公开课活动。这样做既让教师有内容可写,如果教师的文章发表了还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此外,这样的公开课“示范”写作可以有效地辐射到平时的“常态课”。最初,这需要学校的硬性规定和制定合适的奖惩措施,等部分教师尝到“甜头”后,教研写作将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强化培训后的“教”“研”合作

绝大部分教师都乐于参加培训,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然而,很多学校没有重视“培训后的效果”,教师参加完培训后就没事了。

为此,学校管理者应有一定的培训“谋略”。首先是选好培训对象,比如偏重于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培训,可以派那些“能教”的教师去;偏重于课堂教学展示的培训,可以派那些“能研”的教师去,这样可以弥补他们自身的缺陷。其次是布置培训后的任务,比如让“能教”的教师回校后把所得所思写成讲稿,并举办一次讲座,从而提高他的写作能力,这种“再培训”也顺便让全体教师享受培训成果;让“能研”的教师回校后上一节全校性的公开课,以切实提高他的课堂教学能力,让其不但能写,而且还能落实于课堂。

三、引进校外“教”“研”成果资源

学校可以广泛联系当地的一些名师、专家和教研员,充分利用他们的教研资源为本校教师服务。请名师到学校讲课,讲述其成长经历,起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让教师们明确“教”和“研”齐头并进的重要性。请专家到校举办教研方面的专题讲座,让教师从理论高度审视“教”和“研”,并知道如何去“教”,如何去“研”,如何把“教”和“研”结合起来。邀请教研员及时为个别教师“把脉”,亲自到学校“坐诊”,到课堂上听课,然后给教师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阅读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后,给予切实指正。采取“听诊”的方式,以电话、QQ和电子信箱为媒介,及时解答教师在“教”或“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85

201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关于开展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80号)确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目标和定位: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精品视频公开课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设了一种崭新途径,微观上看,满足了公民“学点什么”的朴素需求,宏观上看,则是对文化强国之路的极佳注解。截至2016年2月5日,一共上线课程达988门。《经济与社会人生》作为普通院校一名普通教师主讲的课程入选全国988门课程之列,其经验与体会对大多数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的职业生涯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经济与社会人生》课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公开课的授课对象为一般大学生(不是专业学生)和社会公众。所以,《经济与社会人生》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具有初级微观经济学基础的在校本科生及社会公众,试图将抽象的经济学规律和概念通过直观的案例分析,来诠释社会现象,解读人生价值。旨在把微观经济学从高深的经院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进行对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家以经济视角对个人及家庭幸福、企业和人生效率及企业和个人的最优选择等问题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提醒人们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市场经济社会要勇于担当责任,善于理性选择,才能造就高效率幸福人生。这门课程是在多年教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时,结合人们个人生活实际与企业经营现实的一种感悟。在当代浓浓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大家把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将追逐名利当作主页,任凭物欲去浸染自己的心灵,结果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富裕,可让你们的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心灵离充实与幸福越来越远……本课程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在教会年轻学子和社会大众在明了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再传递给他们一种正确把握人生幸福和社会效率真谛的思维方法。

要真正建设一门好的视频公开课,首先要明确定位,内容贵精不贵多,简明生动、完整清晰地讲述好若干知识点,让观众在聆听时真正有所触动和收获才是成功的。再加上当时的条件是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一切话费都要自己垫付的情况下,只能按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5讲来设计教学内容。

1.1 第一讲:经济规律与人生幸福

每一个普通的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学角色被称为消费者。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进行的消费行为时,所使用的分析工具是从消费者消费商品和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开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而影响效用最大化消费目标的决定性原理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在多年的讲课中通过不同案例反复分析,发现这一规律不仅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而且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幸福感。本讲首先解析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人生幸福;其次通过不同情景讲解诠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何影响人生幸福;最后解读如何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创造个人的幸福人生。

1.2 第二讲:经济规律与家庭幸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如同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一样。无数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就构成和谐发达繁荣昌盛的社会。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往往将一个家庭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充分诠释了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孜孜追求,导致社会和谐度降低,家庭幸福感下降。笔者认为庞大的国家社会整体是由无数个家庭细胞组成的,每一个家庭细胞和谐了,社会整体必然和谐。家庭不和谐的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之间过度的“爱”而造成感情的边际效用递减,降低了享受感情的幸福感,而导致这一结果的经济学解读仍然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这一讲里诠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何影响家庭幸福,以及如何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实现家庭幸福。

1.3 第三讲:经济规律与企业效率

市场经济的另一个主体是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厂商。以微观经济学定义的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的。而确保企业利润最大的关键在于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变化规律,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厂商短期生产函数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该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其他要素投入数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连续等量地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本讲主要诠释三个问题:决定企业经济效率的经济规律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如何决定企业效率;从经济规律角度分析,只有企业通过制度设计、科学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克服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影响,才能打造效率企业。

1.4 第四讲:经济规律与个人效率

在经济学理论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用于研究厂商的生产行为,笔者在长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体悟到:对劳动者个人来讲,边际产量相当于个人潜能,个人潜能的发挥取决于家庭及人际交往等外部环境因素和心态、胸怀、使命感及意志力等个人内在因素,通过生动感人的案例解读了经济规律与个人潜能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个人潜能,造就效率人生。

1.5 第五讲:机会成本与理性人选择

经济学的思想也就是如何进行最优选择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机会成本的概念中。机会成本是这样阐述的:机会成本是指某一既定资源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首先要理解的是:某一既定资源有不止一种用途;人们选择的是最优的用途,次优用途的收益是最优用途的机会成本,也就是那最有和次优作比较,可见理性的选择是机会成本越小越好。微观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理性的人具有理性的选择理念,也就是机会成本的选择理念。本讲诠释了机会成本的经济理念与企业及个人的最优选择,提出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在做选择时,一定要具备机会成本的选择理念才能实现效率最优。

2 建设经验与体会

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经费自筹经费的情况下,自己身兼数职:既是编剧,又是演员;既是导演、又是监制,历经两年多完成从校级、省级到国家级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难以言表,简述如下。

2.1 重视培训、请教专家、看懂文件,搞清要求是事情成功的基础

2013年3月当我的选题《经济・社会・人生》被学校作为视频公开课建设推荐到省教育厅后,我对视频公开课知之甚少。4月教育厅组织各学校推荐课程主持人参加培训,培训专家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求。同时教育厅高教处主管领导详细地告知我们河南省技术方面的指导老师及我省能够录制的学校,并将专家的讲课课件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要求文件都发给我们。课后我向专家请教了更为细节的国家级课程制作详细的要求,及自己该如何准备才能达到目标。这次培训使我清楚地了解到我该怎么做?如何做才能建设一门高质量的质量工程课程。回到学校,我找到爱课程网站,在电脑前整整坐了20天,反复看2011年教育部立项上线的课程,从选题、内容、课堂设计,视频制作、主讲教师的仪态、语速甚至表情。我知道了我该讲什么、如何讲?同时我研究了所有的相关文件及《视频公开课制作技术标准》。我发现要想完成课程的制作以我校的条件(没有录播室,没有人做过这件事)真的是困难重重。可学校把我推出去了,如果做不好就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而要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最后我决定请求省教育厅老师帮忙联系,带学生到有录播条件的学校录播室录制。我的想法得到了我们院长的大力支持,我就到郑州大学拜访相关老师,郑大的老师给了我非常仔细的指导,把录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还把他们参加培训的资料都考给我。所有的这些准备工作为我顺利获得省级立项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冲击国家级时,为了了解更详细的要求,我于2013年12月份到广州参加培训,聆听了许茂祖老师的“努力搞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和靳新老师的“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共享课视频技术分析”两个报告,会后我就我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详细地请教了两位老师,他们都非常细致地给我做了解释,使我进一步明白了我该怎么做?广州之行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去冲击国际级视频公开课。

2.2 精品课程应该处处体现出一个“精”字

精品视频公开课要使“精”字体现在建设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视频公开课要在网上播放,课程制作中的一点瑕疵都会被无穷的放大。因此,从讲课内容到PPT的设计制作,甚至上课着装我都请专业人士做了指导。为了做出效果较好的视频来,我自己垫资聘请专业制作团队,为了使声音和视频效果更理想,我花重金租用专业影视制作设备(因为学校新建的录播室达不到国家级的技术要求,另外学校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最后制作的课程视频和音频效果很理想,顺利获得国家级立项。每一讲的录制必须达到达到要求,稍有问题,要重新录,省级我的五讲,共录了九讲,几乎每讲必重录;国家级五讲共录了7讲,那种辛苦现在想起来还恐惧。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听字幕、添加字幕,因为专业公司费用太高,只有自己听。我先找学生听出来,然后自己订正准确率及断句,反复听进行订正,每讲字幕都不下10遍,力求100准确率。最后每讲再找三个比较细心的学生各自再把关一遍。字幕听准确后添加字幕,我的要求是精准,通过反复的练习,最后都达到了我的要求。从省级到国家级的建设过程中,我的经验是自己只要做出精品来,就会得到各级专家老师的认可。

2.3 虚心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用心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

中国俗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点不错,尽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每一步我亲力亲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我拿到国家级专家的修改意见时,顿时感到非常惭愧,深感自己的水平离国家级的专家要求还有距离,比如我在听字幕时没有注意:“的、得、地”的区别,专家老师都指出来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及差距、看到了自己素养的欠缺。我极其认真地按专家要求做了修改,改动不大,半个月可以完成,但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仔细认真修改最后获得成功。2015年7月7日《经济与社会人生》上线以后,我没有感到欣喜,没有感到自豪,因为深知这样艰辛的历程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理论素养)及PPT制作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感到自己作为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的幸运,感恩有这样的机遇锤炼自己,通过这次凤凰涅似的磨炼,既锻炼了自己心志,更扩展了自己的胸怀,使自己更虚心地去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

2.4 体会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过程是一个自我修养不断升华的过程。因为建设的最后成果是公开播放的视频,他要求每一环节的完美无缺,每一项技术要求的尽善尽美。为了达到国际级水平要求,我看了无数上线课程,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培训,研读了有关的文件及技术要求,从PPT的设计制作,到讲稿的安排,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用心改正自己的口头禅。甚至录课时自己的服装与授课环境的协调,一切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最后视频的剪辑、字幕的添加无一不亲力亲为。一路走过来发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使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3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3.1 存在问题

《经济与社会人生》这门课程建设前后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总结起来,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1 条件的局限,无法达到尽善尽美

不和国外比,那国内条件好的学校,有团队、有设备,主讲教师只负责课程内容的讲授及PPT的制作,在录制类似的课程时,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而我们学校因为以前没有完成过该类课程建设,而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加上视频质量与制作技术要求极高,所需费用完全超出大家心理接受限度。本来堂课可以师生互动得很好,可因为只租来一个专业话筒而没办法使学生互动,话筒不一样音质差别太大,最后只能放弃,因为教室的局限,摄像机影响教师全景,为了美观只能选取部分镜头,而不能用实景。再加上现在学校建设课程不是长期效应而是上级下达任务,下面才会响应启动,一般就几个月,对于我的特殊情况,既当“演员”又是“导演”并兼后期制作指导,两年多来为完成任务不得不争分夺秒。同时经费支持力度也不到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创作质量尽管自己极力要求精但制作出来后还是无法尽善尽美。

3.1.2 内容较为浅显

因为要考虑视频公开课的受众是社会大众,课程强调普及型,相应地就牺牲了部分专业性,并且每讲时长尽量不超过35分钟,难以对理论做深入探讨,只能简要介绍其原理和概念,使观众能知其然,却没法知其所以然。只能以浅显易懂的案例来诠释专业性的原理和概念,同时传递经济学思想和理念。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又缺专业专家指导及论证,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作品自己就感到很幼稚。因为视频公开课制作耗时耗力耗钱。既是现在完成了,但对内容的安排还心存疑虑。

3.2 解决思路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在网络时代已经是一种教学技术的改变、知识传播渠道的改变,它不仅会极大地促进每一个老师教学的方式的改变,也会敦促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我国的传统教育仅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出现使学生学习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摆脱学生仅限课堂学习的单一学习环境,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网络这样宽广无边的平台上接受社会的检阅,不仅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提升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3.2.1 学校要以国家级建设作为目标,促使教师将课程质量工程建设常态化

有专家预测:五年以后人们对专业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依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可以达到网络视频的远程师生互动,再加上现在学生对信息化的掌握速度不低于甚至超过教师的掌握速度,那么五年后网络化、信息化对我们普通院校教师的冲击究竟会有多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偏重科研到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化,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网络资源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极重要的参数指标。所以学校从上到下要引起重视,将教师的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作为常态化素质要求。一方面要配置能满足视频公开课录制要求的较高质量的专业硬件设备,另一方面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督导措施吸引教师建设高质量课程的兴趣。因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专注投入极大的精力,更需要教师有极大的勇气站在摄影机前去完成课程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及综合素养的要求都要比一本课堂要求高,并且视频制作及字幕听取及添加字幕过程是自我审阅与督导的过程,这种自我督导导致的自我教学水平的认知的效果是任何外界督导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因此,学校将质量工项目建设对教师做常态化的要求,将会对教师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有极大的提升,进而也会对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3.2.2 将现代影视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程视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经济与社会人生》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课程视频与影视视频既有统一性又有很大的区别,统一性体现在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吸引力;区别在于影视视频在录制过程中视频、音频可以完全分开,通过后期制作做无限的艺术化美化,而课程视频是真实客观的记录,视频的拍摄要围绕教学内容的表现和学习情境的创设,还要确保每个画面以及画面的组接符合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同时又需要视频与音频的严格同质同步,既要体现教学实景,又要超越教学实景增加美感及吸引力,这不仅要求录制人员熟知课堂教学规律,还要具有极高的现场录制技术水平及专注度。这就出现了让影视专业人士做而缺乏专注度,学校技术老师缺乏吸引力的矛盾。建议在现在各个学校花巨资在建设硬件的同时,考虑如何能够将现代影视技术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建议同城学校之间能够整合建设资源,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供更高水准的录播环境,培养专业的课程视频制作技术人员,为教师建设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支撑。

3.2.3 精品视频公开课定位要准确,内容要精炼

高质量的、有特色、有创新、真正能满足听众渴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会受到公众喜欢的。但如何建设一门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课程,找到很好的定位,找准听众的兴趣点,又能切实地提高听众的知识面和科学素养,这是对主讲老师的极大挑战。单单立足于专业、立足于校园,依靠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建议学校在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构建院级和校级专家团队对申请不同等级的视频公开课课程的定位进行严格论证把关,不仅要求教学团队进行各方面的社会调研,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商讨设计,使最后建设的课程能定位准确,内容精炼,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能起到更大的示范辐射作用,能真正让公众受益,同时能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曹兰英.西方经济学(第三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8).

[2]蔡自兴等.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02):8.10.

上一篇: 中学节能管理工作计划 下一篇: 学生去敬老院活动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