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理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5: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音乐基础理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

篇(1)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上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在办学规模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高校也越来越强调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教育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愈加重视,其中尤为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领域,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关系到教学中心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针对专业自身的教学特点,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狭义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各项要素

狭义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含了技能实训实践模块、基础理论实验模块与艺术实践模块三方面。

1.技能实训实践模块。

由两个层面组成:(1)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制作等技能类课程,此类课程明确归属于实践类范畴,是技能技巧训练、特殊语言表达和艺术情感表达的实践环节。(2)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环节看似与音乐专业技能实训距离很远,但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艺术人才不仅需要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更须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应当具有分析和创作的能力,毕业论文很好地将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是整个实践环节必不可少的。

2.基础理论实验模块。

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音乐构成规律及其创作法则的课程体系。一般讲,除了技法实训类(如声乐、器乐等)和音乐史学、美学方面的课程外,音乐专业的所有集体类课程都可划入这一范畴,如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与作曲、复调等。这类课程是对音响活动及其技术载体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必须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技法规则的学习和操作,避免过于单纯的“纸上谈兵”,应注重实践效果。最终目的是对艺术声音的再现和审美体验,从而得到“音乐艺术是听觉和声音的艺术”这一认识。

3.艺术实践模块。

可分为两个部分:(1)课堂教学以外的舞台实践活动。它包括演出、创作、比赛,是音乐课教学质量与成果的体现,也可以认为是课堂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变相延伸,具有验证、总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多重功能,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主体内容,是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2)实习环节。实习教学是音乐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上岗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职业、体验职业,是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音乐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打破以往按照知识、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方式,转为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堂内外式设计方式。把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教学两个方向。课堂教学上,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引导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转变,注重理论与音乐文献、音乐听觉、音乐思维的结合。教师讲授不是专注于理论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而是点到为止,重视学生的活动,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尽量引导学生练习,分析作品,欣赏音乐和进行课堂讨论。即使是理论课,我们也要求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学生的主动参与超过教师独自宣讲的时间。在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复调等基础技法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要强调教师的示演作用,另一方面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软件、电子乐器、投影等现代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课外艺术实践教学也是音乐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我们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施来构筑多层次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加大对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学生举办学生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师生专业汇报演出等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舞台实践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周末音乐会,两周为一周期,依次安排各年级各班轮流进行。要求班级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节目的编排、场地的布置、宣传、服装、化妆、道具等演出内容全由学生自己安排。给每一位学生一个锻炼机会,从而达到加强艺术实践的目的。最后,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比赛及校内外各类型演出,体现我们的教学成果和锻炼学生的舞台实践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努力构筑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链,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相比较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创造性与综合性,直接影响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学生的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他们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与实践密不可分,必须有一个系统、完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来引导他们。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学生通过实践、实习、竞赛等各项活动提高认知社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于涓.音乐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08.Vol17.

[2]陆霞,刘淮保.音乐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探索.邵阳学院学报.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94-02

本文通过调查,就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教师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教师参加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和搜索网络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几个方面对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的培训进行归纳,以得出适合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的学习状态。

一、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教师希望接受的在职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国内外音乐教育专家讲座、观摩音乐教学公开课、音乐教育论文演讲及点评音乐教育专家评课、进修性质的教学研讨、Workshop工作坊、音乐教育英文文献导读等。数据显示,高于50%的教师认为非常欠缺和比较欠缺Workshop工作坊、音乐教育英文文献导读和国内外音乐教育专家讲座等三种形式的培训。其中,Workshop工作坊属于新兴且效果明显的教学培训模式,它包括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在工作坊中能够与多种层次的人员交流学习,因此十分受到高校音乐教师的欢迎。而有关音乐教育论文演讲及点评、观摩音乐教学公开课等培训形式比较单一,更多涉及国内音乐教育的研究情况,虽然仍有教师期待参与,但需求并不像新兴培训形式和涉及外国先进音乐教育信息内容的培训那样强烈。

二、教师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测查了教师对五种常见培训形式的缺乏程度,包括音乐教育基础理论、音乐教育研究方法、音乐各学科教学法、音乐教育多媒体教学技术、国外音乐教育。数据显示,对于不同培训形式的缺乏程度结果存在差异。其中,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结论中非常欠缺为0、比较欠缺22.89%、一般48.19、不太欠缺21.69、不欠缺7.23。其中认为欠缺的人数比例少于不欠缺的比例,说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培训适中。而教师希望得到国外音乐教育培训的情况则明显不同,分别为非常欠缺21.69%、比较欠缺28.92%、一般31.33%、不太欠缺8.43%、不欠缺9.64%,说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参加国外音乐教育培训的机会还有待提高,教师对于参加国外音乐教育培训充满期待。

三、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

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铃木音乐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和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法六种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的调查。结果发现,认为“非常欠缺”和“比较欠缺”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法的比例分别为22.89%和27.71%,明显高于其他五种教育体系,说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是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法。位于第二的是综合音乐感教学方法,认为“非常欠缺”和“比较欠缺”的比例分别为7.23%和36.14%,说明教师有机会接触到这一教育体系,但仍渴望深入了解和学习。而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认为欠缺的人数(33.73)的人数较其他方法而言最低,认为不欠缺的人数(18.07)又相对最高,说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教学中相对普及。

四、教师参加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和搜索网络

参加国内(包括省内)会议的人数占81%,参加省级培训的教师占总数的39.58%,高于国家级和市级培训的总比例。这证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参加的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75%的教师认为最有效的培训形式为研讨,66%的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和网络信息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动态。这说明教师参加培训的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活动和搜索网络。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调查表明,虽然有37.35%的教师认为当前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学中不太欠缺和不欠缺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从学生对音乐教育形式的喜欢情况、教师希望接受在职培训的情况可以看出,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

在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对音乐教育形式喜欢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音乐活动、优秀音乐教学案例分析、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育理论讲授和音乐教学主题讨论,对于音乐教育理论讲授的喜欢程度较低,同时表示不喜欢音乐教育理论讲授的学生仍有13.25%,明显高于其他教学形式。这既说明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不足,也说明教师教学中对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思考不完善,教学形式守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未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理论学习的兴趣,并未使学生了解理论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正所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日后的研究中我们会对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来辅助音乐技巧的练习。

通过对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教师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教师参加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和搜索网络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我们将展开一系列的讲座和对策,来逐步满足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的愿望,以促进辽宁省高校音乐教育有效、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M].

[2]特里斯・M.沃尔克.田林译.音乐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李 涛,教授,辽宁省薪金县人,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李 哲,教授,辽宁省薪金县人,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篇(3)

一、近年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回望

笔者通过资料检索发现,市场上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十余本,教材出版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背景下,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出版拉开序幕。从数量上看,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类教材中远远少于其他课程教材。从事音乐类论文写作的人群主要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以及在校学生和音乐科研需求者两大群体。三个层次的在校生对音乐论文的篇幅、深度、创新性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两大群体的论文写作定位、要求各有不同。既为教材出版,首先要清楚读者对象。表1所列教材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音乐类本科生,部分教材兼顾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和音乐科研需求者的论文写作,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音乐类博士论文写作的教材出版。

二、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内容剖析

依据分析可以得出,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呈现两个块面的内容:学术性论文写作、常规音乐论文写作。1.学术性论文写作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论文的专业性、学术性有较高要求。居其宏先生将音乐学专业的学术性文体写作与其他文体写作的结合,高效适应了当下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他的两本教材(见表1)在特别强调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基础上,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提出“三个第一性”“论题相关性”原则和“逻辑关系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代表了作者对音乐学文论写作的独到见解。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论文写作的实践过程细化、分解为11个环节,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地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翔实的分析,并配以正反文论实例的解析、点评,构建了极具特色的音乐学文论写作理论体系。韩锺恩先生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文写作指导一对一的教学传统积淀和个人持续多年的教学积累为基础,“用音乐学写作概念替换原来课程命名音乐论文写作概念”,以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为目的,跳出原有教材的“普适性内容”,力求对音乐学写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专门的论述。如教材《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中,关于音乐学写作的选题:作者另辟蹊径,从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和问题意识出发,系统论述了学术积累、问题意识对音乐学写作的意义所在;提出从理论知识、资料文献、技能方法三个方面建立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强调问题的产生是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在实践现实与认识期望的矛盾中发现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问题,最终顺利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又如范文导读,作者分篇幅、难度精选22篇范文,用导读的形式对范文写作思路深入剖析,犹如显微镜下的解剖,呈现音乐学写作的全过程。范文和导读的结合,清晰呈现了音乐学写作基础理论中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以实践的方法巩固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对其写作实践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音乐学写作》呈现了作者站在学科体系建立的高度上对音乐学写作的学术性和专业特点的深刻思考。居其宏、韩锺恩两位学者以坚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学术规范、持续的教学积累推动了音乐学专业论文写作教材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的方向不断推进。2.常规音乐论文写作无论何种专业的论文写作,作为知识传授所需要的概论性内容和实践操作步骤均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立选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修改与定稿。此外,学位论文写作中还涉及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答辩环节。本文所选择的12本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中,7本教材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依据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环节进行统计,7本教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横向对比:7本教材中有6本教材未涉及文献综述,5本教材未涉及确立选题,7本教材未涉及开题;纵向对比:没有一本教材内容涵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所有操作环节。除此之外,教材的主体内容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在所有专业论文写作通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模式下,音乐类专业论文写作的特殊性和各专业论文写作的差异性并未突出呈现,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较弱,教材虽名为“音乐论文写作”,却有一般论文写作之嫌。

三、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开设从无到有,音乐论文写作从无序到逐步规范的特定阶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当下音乐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理性看待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笔者认为,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存在以下问题。1.读者对象不明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笔者发现,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读者对象表述较为模糊,如“各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学专业学生”“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作者并未对读者对象的专业做细致、明确的限定,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普遍较弱。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类中的音乐专业有“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读者对象的不明确,导致三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差异性在教材中未能鲜明呈现,进而带来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不适应。在看似涵盖了所有音乐专业这个庞大的读者对象的假象下,失去了教材对象的指向性和教材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2.缺乏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流程的完整性表2的信息统计清晰呈现教材中普遍未涉及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文献综述是学生阅读了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整理、分析、评价而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在全面介绍和评价某一研究主题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研究趋势。确立选题是学士学位论文构思过程中历经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多次提炼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写作意图。开题是在开放式的师生交流和逻辑推理中进一步查漏补缺,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它们是学士学位论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和质量保障。上述三个环节在教材中的普遍缺失,导致教材内容客观上存在对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陈述的不完整,也侧面反映了在教材编写观念上,对论文写作操作流程重视不足。3.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受到教材作者专业方向、研究领域的影响,加之音乐学专业领域已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的7本教材所用范例多为音乐学专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的学术性论文。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范例引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对于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具有较强适应性,但对其他音乐专业,尤其是地方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主力军——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背离了教材围绕读者、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四、对未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的思考

笔者认为,要解决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教材的读者对象和读者对象的现实需求,以此为准则,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才能解决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1.正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学生是音乐论文教材的重要读者对象,其现实需求是完成规范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在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相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面对各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特殊性,直观掌握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因此,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主体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过程,且理论知识为操作过程服务,操作过程如何呈现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在现有教材中已经有较为系统的陈述,但体现专业特殊性的操作过程却较少完整呈现。要实现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必须尊重和重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音乐不同专业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2.完整呈现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完整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文献综述—确立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答辩—论文修改与定稿。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操作流程存在的现实意义是引导读者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际操作,明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知晓操作流程的前后关联,在写作意图的梳理中进一步明确论文构思,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完成论文写作。基于此,音乐论文教材编写者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材体例与论文操作流程的合理构建,为读者和课程教学提供最大便捷。笔者认为,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编写中对操作流程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补齐上述教材中被普遍忽视的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的知识内容,明确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连续性,建立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二,陈述每一步操作流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突出问题意识、师生合作意识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读者大胆地将构思付诸实践;第四,充分考虑和突出“第三人”在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3.范例的选择应多元化范例在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的存在意义是引导、示范作用,其目的是在正反实例的呈现中引导读者清晰、准确理解论文写作每一步操作流程的要求和应达到的规范。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表现在:第一,范例涵盖专业的多元化,改变上述教材中范例选择单一的现象,大幅度增加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论文写作的范例,实现教材与读者对象专业的适应性。尤其是充分考虑适应当下社会现实需求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音乐生活与研究中的热点,并切实考虑范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契合,努力实现范例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借鉴作用。第二,范例对应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多元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所包含的九个环节缺一不可,哪些操作步骤的阶段性成果适合用文字形式、图表形式的范例进行呈现,哪些操作环节需要教材编写者为师生提供具有专业包容性的其他形式的范例展示,进而引导师生高效完成课程教学,是实现范例选择多元化的重要因素。第三,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还表现在重视反例的作用。应对学生写作经验的缺乏,发挥反面实例的警示作用,引导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正反实例的结合中,在一管到底的完整范例中为读者清晰展现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流程,切实发挥范例在音乐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导向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音乐专业学生的写作功底,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和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国明.试论音乐学论文写作——读韩锺恩《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心得[J].艺术教育,2015(10).

篇(4)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毕业论文管理方面,针对当前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管理和论文管控等方面的改革工作,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调整。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是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或专业理论知识的方法之一。

一、音乐类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体系

(一)组织管理环节

1. 管理方式及内容

按照我国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管理的具体流程,在毕业论文的设计和指导方面,主要以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共同组建起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主要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或设计的确定、分派指导教师、对导师指导过程的监控、对论文答辩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论文或设计质量的评估及对答辩后的理论论文及设计类论文的存档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需要从领导小组组建开始,贯穿整个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完成之后的存档等环节中。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毕业论文的组织和管理按照各校具体形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如分级管理负责制,主要以毕业论文的具体工作为基础,在教务处的统一筹划和安排下,由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毕业院系、指导教师、教研室等构成整个毕业论文管理体系,从各自的职业范畴来对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的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

2. 管理的弊端

分级管理负责制尽管条理明晰,对毕业论文管理涉及的各个负责部门的工作进行划分,以确保论文管理的各一个环节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顺利开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而导致失败或出现信息传递的失效等问题。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管理涉及教务处、教研室、各个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指导老师等多个方面,难免因为交叉管理和层级检测而出现制约论文管理规范性等的问题。

此外,由于各类高等院校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实践检验和调研单位的参与,如某学生的论文内容主要就某公司所筹办的音乐会的流程和管理等进行研究,在检验和监控论文质量时,指导老师、院方无法就该名学生是否深入实践进行调研而进行检测。此外,针对专业技巧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借助案例来检验,但是学校和公司之间缺乏合作,无法为学生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或实验的机会。因此,在此方面当前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的命题研究方面很容易趋向毕业论文的设计而轻视理论性论文的现象。

(二)管理程序环节

我国各类音乐高等院校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时,最容易出现管理问题的环节主要在管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需要覆盖到从选题到论文的写作,再到答辩和论文总结报送等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的全过程。按照不同的程序需要,目前每个环节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选题环节的管理

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环节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选题时间、选题方式、选题的具体要求等方面。具体到时间的安排问题上,一般音乐类高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定在第八学期,选题需要定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具体的选题时间需要按照各个学校和院系的具体安排来执行。在选题方式上,当前我国高校基本设定为学生自拟或院校代为拟题两种形式。在具体选题方面,学生必须按照自身的专业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确定选题,题目同时要提交指导教师审核。如果音乐类高校实施由学校代为拟题方式,则需要选择富有教研经验的专业教师来拟定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并提交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来审核,审核后提报到教务处做题目备案。在拟题过程中,必须要保障题目的设定数目多于现有的毕业生数目,避免出现学生的擅长领域与选题不相符,无法顺利选题的问题。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方面,以学生本科期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作激情为理念,从助力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角度来设计选题。

2. 写作环节的管理

对于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针对此类学生所选定设计的内容和在内容中对专业技巧的运用,校方必须明确毕业设计的流程和要求,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两方面按照格式和内容分别列出明确的要求并将此信息传达到学生个人。格式要求由于涉及写作的规范性,因此必须统一,而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则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原则的基本规定。

3. 答辩和总结环节的管理

答辩环节在开题环节之前按职责分配到音乐学院的各院系,在具体的执行中同样由各个院系按照学校规定的章程和时间来组织和实施。音乐学院的各院系的具体答辩流程、规定、审核的方式及总结提报要有差异性,在对答辩和总结两个环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对答辩的时间、组织方式、答辩的程序、论文成绩的审定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答辩结束后,学生的论文需要报送到各个院系的论文管理小组备案,对论文的归档进行保存,就论文的工作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存储并按照成绩进行汇总。

4.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时间通常集中在第八学期,而此学期一般是就业高峰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同样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尽管目前采用学生自主拟题和学校代为拟题两种方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与企业之间合作的脱节,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具体论证中,只能从理论角度进行论证或设计,实用性并不高。在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认证方面,目前仅限于对本校的教师进行职称梳理,校企共建中的企业指导教师无法被纳入到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中来,论文设计和管理均具有局限性,尤其是校企共拟选题的设想显然缺乏落实的土壤。

(三)监管程序环节

监管环节在不同的学校落实的方式不同,主要借助监督工作来开展,具体包括学校的自检、毕业论文撰写的中期抽查、毕业论文撰写完成之后的抽查、对毕业论文导师的抽查等。其中,学院的自查需要将抽查到的结果提送相关部门,中期检查则主要针对论文的进展和撰写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进行检测。对于答辩前毕业论文的检测主要在于对毕业论文的重复率、抄袭、拼接等方面进行抽查和检测。前三个环节比较容易实现,第四个环节,即对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情况的检测,由于受到各类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把控。

二、音乐类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体制改革

(一)明确管理意义,明晰管理方向

针对我国当前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阶段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对其进行整改就务必从源头出发,如明确管理体系构建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本身,而在于如何以毕业论文为基础,对本科毕业生的知识架构、专业理念、专业技术、艺术素养及综合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指导,力争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前找出学生目前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争取在就业之前加以完善。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考评的最为直接的标准和评估要素,同样也反映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等。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独立二级指标,应体现在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里,按照具体的要求来执行考评标准。

(二)确定工作目标,提高质量意识

论文质量是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同样也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因此在对论文管理的过程中,务必按照每一个阶层的要求开展工作。在明确工作目标方面,注重管理和组织是首要任务;在监控教师和学生就毕业论文工作开展方面,需要在思想动员的同时,强化绩效考评政策,强调各个环节中管理的质量要求和行为规范要求,尤其在选题把关、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核、训练指导、中期检查、审阅和评阅、答辩及最终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方面,均需要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质量意识的前提是构建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认真负责的管理精神和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力求在增加执行力度的同时,为论文质量的把控提供基本保障。

(三)建立校企共评机制,灵活运用考评标准

在一些音乐类高校,校企合作作为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方法之一,应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引入企业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如何筹划音乐会等方面所提供的经验课堂教学指导,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企业的指导人员也可以作为学生论文或者设计里,实践方面的指导老师。此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们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设计时,融入更多的创意,在拓展他们思维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就业后视角的开拓和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熟练操作能力。灵活运用考评制度,将原本的传统考核和考评制度及规范延伸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评中来,将实践作为评分标准之一,转移到企业的考评和管理中来,可以更有利于减少学校在毕业论文管理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刘平,周琪.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0).

[2]黄灿.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2012(04).

[3]胡廉民,李英.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研究[J].内江科技,2012(11).

[4]贝金,王春雨.基于PDCA循环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1(12).

篇(5)

学堂弦歌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是我国最早开设民乐专业的院校之一,为了回顾、展望五十余年的成就与前景,上海音乐学院日前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上音民乐系建立于1956年,它确立了器乐演奏、乐队指导、理论研究三个专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民族音乐发展新模式。学贯中西的沈知白、国乐大师卫仲乐等先贤为这一专业的高标准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纪念活动很好地总结了民乐系取得的成就。在理论探索上,出版了《乐苑凝香》(桑桐语)的论文集,文中汇集了沈知白、卫仲乐、胡登眺等伴随民乐系成长的师生的学术论文50篇,展现了民乐发展学理内核。其中沈先生的《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一文独辟蹊径地探讨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基础理论及学科视角,卫仲乐从自己演奏的角度展示了作品内容与演奏的关系,而后辈学者陈应时则从史学角度挖掘了中国古代的纯律理论。在创作和演奏上,集中出版了CD辑《雅乐国风》8张碟片,其中包括卫仲乐演奏的传统古曲《十面埋伏》、胡登眺创作的丝弦五重奏《欢乐的夜晚》、王建民创作的《第一二胡狂想曲》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展示了民乐系辉煌的历史。此外还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岁月流韵》(桑桐语)的纪念画册,直观地再现了上音民乐系的历史与现在。

纪念活动上各界宾朋齐聚一堂,在民乐系主任王建民的主持下,除了畅谈历史之外,还由三位民乐系校友作了建系初期的三位创始人历史功绩的学术报告。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家陈应时教授以《怀念沈知白》为专题报告,展示了沈先生的历史贡献及价值。第一届毕业生、琵琶演奏家叶绪然深情地回顾了其恩师卫仲乐先生,他认为卫先生的演奏非常有章法、层次分明,本质上始终体现着创新意识,这种创新表现在演奏中的现代意识。香港音乐家阎惠昌回顾了其恩师胡登眺的教学艺术。胡先生的教学非常严格,教学方式很幽默、淳朴,能抓住人,跟着胡先生的思路走,总能峰回路转、豁然开朗。高厚永回忆了民乐系建系及发展过程中的艰难。他认为沈知白是古今中外无所不通的大师,卫仲乐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国乐大师,有了这两位参与组建的民乐系在全国范围处于领先地位,再加上沈知白开放的办学思路,如引进音韵学家龙榆生参与教学,建立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奠定了理论、作曲指挥、演奏三大块的教学特色,由此,开始了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的辉煌时代。但高先生坦言,现在的民乐系发展不如初创时的态势,需要反思和改进。江明也认为民乐系的建立翻开了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新一页,开办之初,举步维艰,但创业者思路开阔、扎实奉献,汇集了当时的各方专业,抒写了上海音乐学院发展史上的辉煌一笔。杨立青院长从上海音乐学院建院之初就有朱英(琵琶)、吴伯超(笛子)等史实谈起,认为上海院“整理我国民族音乐”的办学宗旨一直就有,贺院长所倡导的民族音乐系的建立更是对民族音乐发展的极大推动。同时表示,学院将加强对民乐系的支持力度。■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78-0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遍及全球的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作为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音乐专业师范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专业化教师,高师院校又如何为专业化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创设条件和奠定基础,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1 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弊端

课程体系是指包含课程结构比例、相互关系及课序流程的一个整体,体现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的水平和质量。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学科分化过细、学科之间及其内在联系不够紧密以及专业面过于狭窄等弊端,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是重理论传授,轻实践锻炼;重教学实践,轻理论研究。具体来说,表现在:

1.1课程体系的指向性模糊,师范性、教育性特点不够凸显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与艺术专业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除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外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完全形成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如缺乏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型和教学能力培养型课程;教学理论相关专业课开设偏少(仅仅局限于教学法);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等,体现不出明确的“音乐教育”专业定位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目标。

1.2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技能课程比例偏大,教学理论课程偏少。在课程设置上,学生的弹唱演奏等技能得到了重视,而音乐教学理论课程开设得大少,大部分就只有“教学法”课程,结果造成学生难以建立起系统的音乐教学理论体系框架,必定导致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低下。

缺乏教师技能课程,教师专业化、职业化不突出。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是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任何一个普通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艺术教师所应特有的专门素质,即职业技能。但当前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出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态势,缺乏教师专业技能教育和科研方法训练的内容,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无法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

1.3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脱节

由于与中小学沟通联系不多,对基础教育关注力度不大,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脱离了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和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知识结构和能力对其以后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效果不够良好。

2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教师专业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学科教育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素养,专业技能及专业精神。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2.1完善课程结构

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就是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使学生在音乐专业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达到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所需求的程度。因此应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即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习等有机地组合。而且,这其中课程的比重合理与否就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优劣和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故应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优化组合并合理配置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音乐教育学课程、教育实习和实践课程等。

2.2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而教师教育课程又是决定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因素。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科课程应属于专业性课程,它是把 “学术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再把“教育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除设置普通的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课程外,还应开设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课堂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3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研究型教师”、“教育创新”受到空前关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引领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未来所需要的不仅是实践型教师,更是研究型教师。高师院校应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并通过优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加强教学理论及论文写作指导等途径来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构建理论平台、引导实践研究、创设学术氛围、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来培养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威.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4-67.

[2]邓志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8,(4).

篇(7)

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是一门专业性、基础性、适用性、应用性很强的技能技术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钢琴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进步和长远发展,对此,课程教学的研究及其方法、内容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门学科专业,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直接影响整个音乐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长期以来,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需要素质全面、综合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要驾驭中小学课堂授课实践,教师具有娴熟的钢琴弹奏技术就显得更为突出。钢琴作为中小学音乐课堂及其课外音乐活动的主要工具,无时不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长期受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钢琴学科专业知识的口径比较窄,尤其是只重技术而忽略专业理论及应用技术理论基础的学习,学生有些高技术、低技能,应用能力就相对较弱。面对如此困惑,笔者认为,调整钢琴课程的结构,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高师钢琴教学的状况分析

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改革和发展的漫长过程,在学术界、界对于高师钢琴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上展开了全方面的讨论和艰辛的探索,寻求适合中国高师钢琴教学的合理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已成为广大高师钢琴教育者和学术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高师钢琴教学研究曾先后举办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改革座谈会”“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讨会”等系列的钢琴教学研讨会议,在高师钢琴教学的方式、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为高师钢琴教学提供。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为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扩充,以突出本课程的师范特色,在巩固钢琴弹奏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钢琴伴奏这一实用技术的内容,这一教学模式在高师得到推广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高师音乐教育的主体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进入21世纪,社会对教师教育的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求音乐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修养和人文素质。因此,传统的钢琴学习模式必须要进行调整,钢琴教育仅仅围绕技术训练和技能训练,不能满足钢琴教学的实际需要,现行的课程结构,如:钢琴弹奏技术学习、钢琴伴奏技术学习这两大模块的内容更应该充实和拓展,增加钢琴理论课程学习的教学内容迫在眉睫。

二、钢琴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构想

围绕高师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问题,专家、学术界已广泛地研究和探讨,传统培养模式提出的“一专多能”与“多能一专”只是能力培养的问题,不论是“一专多能”还是其他“多专多能”,最为实际的是高师钢琴教学使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能做什么的问题。高师的钢琴教学与音乐院校专业钢琴教学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不同。从中小学音乐的实际及普及性音乐教育的目标出发,为了将来的实用和运用,高师的钢琴教学课程的设置应包括:钢琴技术课程、钢琴伴奏课程、钢琴教学法课程、钢琴文献及史论课程、钢琴鉴赏课程等几大模块的学习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良好的技术技能,又具备全面的学科专业的人文素养,从而形成以钢琴基础知识为支撑,以过硬技能为核心的钢琴教学课程综合体系。应该从观念、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心诸方面进行合理的改革、调整和设置,以长远的目光,关注未来钢琴教育的发展,把学生的能力、专业素质、人文素养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钢琴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钢琴理论课程应包括:钢琴弹奏理论基础、钢琴文献研究、钢琴史论、钢琴编配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此部分内容的开设适宜在大一至大二阶段。而今,音乐专业学生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只会弹不会用表达,只会做而不能写,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缺乏,音乐表情语汇空洞不丰富。因此,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演奏,又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施教,并能在教学中用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述作品和阐释作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钢琴技术课程的设置

钢琴技术课程的设置内容主要包括:钢琴基础技术训练、钢琴伴奏训练、钢琴编弹训练等方面,钢琴技术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提,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基础,它具有技术性很高、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充分根据学生的条件,因材施教,科学实施,有效施教,积极调动学生勇于创新、主动参与、自由体验的学习;变“老师要我学”,成“我要主动学”,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上都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敢于探索、不断进取,特别是在伴奏课程中,要充分运用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和声、视唱练耳、作曲理论、作品分析等课程的知识,以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准确、快捷、有音乐表现力的钢琴伴奏能力。此类课程的开设适宜在大三至大四阶段。通过四年的学习真正使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

3.钢琴教材与教法的课程设置

钢琴教材与教法的学习对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十分重要,其课程的主要内容为:钢琴教学法、钢琴作品赏析、钢琴文献研究等,此课程内容的学习适宜安排在大三至大四阶段。钢琴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学习是教师教育的一种必备素质,是每一位有志于成为一名钢琴教师及钢琴教育工作者的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所在。因此,教材的研究学习与教法的研究学习,不仅要纳入钢琴学科课程建设之中,而且应选配在此方面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钢琴教师来担任此课程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把中外钢琴文献有机地结合,从多角度、多层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钢琴音乐,通过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艺术底蕴,文化修养得到整体提高。

篇(8)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074-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科学性、严谨性著称的音级集合理论被引入我国,这一基于数理逻辑的“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了我国许多理论家、作曲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涌现出大量与之相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纵观我国20多年来音级集合理论的众多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音级集合理论体系探源

20世纪西方先后形成了十二音体系、兴德米特体系、梅西安体系等具有较高认知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这些理论不仅成为二十世纪音乐理论演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为音级集合理论的出现完成了必要的过渡和积累。音级集合理论体系正是通过对上述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所进行的种种改造、整合与规范,逐渐演变成二十世纪重要的理论范型。我国的一些学者从勋伯格的“集合意识”、巴比特的“集合概念”、汉森的“集合原则”等方面来对不同的多声结构的“内部构造”――音程结构形式关系所进行的种种解读和探寻,虽然各自都有着自身不同的视角和逻辑,但它们或多或少都显现出与音级集合理论相关或相似的思维理念和框架雏形。

二、音级集合理论体系的译介

起源并完善于美国的音级集合理论,正是有了我国各位学者的译介,才会在国内受到如此广泛和普遍的关注。我国的相关译介工作主要分为对福特《无调性音乐的结构》基础原理的译介和音级集合相关理论技术细节的译介两种类型。

三、音级集合理论的应用

运用音级集合理论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文献中,或单纯的只采用音级集合理论对分析对象进行分析;或与其他理论、方法相结合,各取其优势从而完成对分析对象的全面衡定和把握,如与十二音理论的并行、与申克理论的并行、与传统理论的并行等。

四、音级集合理论的延伸

音级集合理论这一完全源自西方的理论体系,是否能在我国业界得以相应的传播和应用?其理论自身是还存在某些补充和改进的可能?我国的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与方式对音级集合理论原则进行了必要的充实、完善和延伸。主要体现在技术理论上的延伸(包括关于集合原型求解的争议和其他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延伸与发展)、集合技法的探究、集合原理与五声性技法的对接等方面。

五、反思与展望

针对我国音级集合理论的发展提出反思和展望的有贾国平的《简约的空洞与抽象的困惑――对当前国内现代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点看法》、陈士森的《音级集合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展望》、段文晶的《我国“音级集合理论研究”述略》等,分别对音级集合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期望。

如上所述,尽管我国的音级集合理论研究已有相当丰硕的成果,从总体上来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所涉及的层面也不尽相同,但也都显现出了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以求教方家。

一、音级集合理论运用的简单化

在我国众多理论研究文献中,部分文献在进行分析时,仅仅运用音级集合理论进行极为浅显的概念性描述,较少涉及集合结构原则与分析对象之间所能够体现出的更深层的结构形式关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对集合理论自身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其次,描述性分析方法无法显示集合理论的科学性;再次,分析内容的简单化,必然导致分析结果的不明确性。

二、拘泥于集合原型的求解

集合原型的计算自然是学习和掌握音级集合理论技术的基础与关键,目前我国已有多篇论述集合原型的文章,如罗忠的《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1987)、华萃康的《不用计算求集合原型》(1988)、周雨的《关于集合原型计算法的探讨》(1988)、敬悦吾的《论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对《现代乐理教程》中集合原型乐理求解方法的置疑与改进》(2005)、陈雷的《再论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2006)、王瑞年的《音程比较法求解集合原型》(2008)……并且关于原型的探讨还在继续延续下去。

原型计算固然十分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必再拘泥于如何计算集合原型这一基础层面的探究和争论,目前互联网上所提供的计算机共享应用程序和软件,准确、快捷,足以替代这一繁杂且无赖的计算过程。①

三、关于集合理论的效能低下

在王中余的《集合类属理论的要点、应用与效能》一文中提到复合型、类属一样(同集合理论本身一样)存在“效能偏低”或“效能有限”的问题,指出“这种分析只是按照某种既定的路径,一些预置的规则,从某一视角对具体音乐作品某一维度所进行的解读。”②

笔者认为作曲家的思维偏好及作品本身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认识客体,才能对分析对象达到全面而科学的把握。而音级集合理论所限定的“预置”的“规则”和“路径”势必会造成分析方式的僵化和“效能偏低”等诸多局限。

四、对国外音级集合的发展关注不够

我国自音级集合理论传入,一直关注度最高的还是福特《无调性音乐的结构》(1973)中提出的基础理论体系。但是自福特本人系统的提出音级集合理论之后(甚至之前),美国(甚至整个西方)的音乐理论界并未曾停止过对该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诸如福特本人于1984年发表的论文《今天的音级集合分析》③以及1988年发表的有关集合类属的论文④等;除此以外还有珀尔(Gorge Perle)、列文(David Lewin)等人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音级集合理论体系。

而纵观我国20余年来所发表的西方集合后续发展的相关译文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全面的反映出该理论体系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对这一理论体系整体水平的了解和认识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某些“断层”。因此,全面、及时的关注西方音级集合的发展状况,将有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并可以站在一定的高点上,纠正以前认知方面存在的瑕疵。

五、如何有效避免“抽象”的困惑

我国的贾国平曾对音级集合理论“深奥的极其抽象化的分析语言”提出质疑⑤,尽管已有专家学者为其辩护,笔者仍旧认为作为一种分析理论,完全以数理模式来定义音乐中各种音高及结构关系,这确实是其难以回避的弊端。而音级集合理论中的复合型集合等结构关系,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较为抽象和复杂。如果能将某些繁复而抽象的程序加以简化或改进,使其更具有一定的普及性,音级集合理论或许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六、专注于音高参数分析的片面性

音级集合理论专注于对无调性音乐作品音高参数深层结构形式关系的揭示。毫不讳言,音乐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音高问题,但倘若仅仅把音高作为唯一的要素以期揭示作品中的结构形式逻辑关系,其局限性却又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揭示的结果对于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风格研究等其他一些音乐活动没有直接的作用。”⑥完全不利于对分析对象进行全面、综合的衡量。

七、有关集合相似性的一点思考

在C.罗德著,施子伟编译的《非调性集合分析中的音程相似关系》⑦一文中,所提出的根据集合的音程向量,用相似函数来测定集合的相似程度这一观点,似乎比集合理论中根据对音程向量的参数及音级之间直观观察和比较来判定相似程度更为科学。

但笔者却认为每个集合在限定范围内都有着多样的排列模式,单纯依靠对音程向量的各项参数或音级之间所进行的比较,依然是一种较为宽泛的定义。每一个集合的排列方式,虽然已被限定于其总的音程含量的范围内,但是仍然有着形态万千的变化方式,尤其是基数较大的集合,譬如集合6-Z43就有着125种不同的基本音程模式(bip),数量众多的排列可能也因此带来了音响效果的差异。同一个集合的不同排列方式所带来的对不同音程的强调会造成听觉上的差异,不同集合(甚至不同基数的集合)之间虽然可能在音程向量上有着较大差别,却因为二者的排列形态上同时对某些音程予以强调,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相似性。因此在基于音程向量的总限定的范围内,音程连续、基本音程模式是更进一步判定集合之间相似性关系的重要指标和参数,不仅能对相同基数的集合进行比较,也能对不同基数的集合进行比较(集合基础理论中能进行相似性比较的当时同基数的集合)。

八、作为分析手段以外的集合理论

音级集合体系最主要的价值体现主要还是以一种音乐分析方法为主体。任何一种音乐理论体系,只有与具体的音乐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真正成为为创作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能指导创作实践的相关过程时,其最终的价值才能够完全地体现出来。笔者认为音级集合理论不仅只能囿于作为一种分析理论而存在,它“并非一种终结的或仅仅局限于固有模式的分析理论, 它可以继续发展, 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和实用价值。”⑧

因而,音级集合理论如何从一种“简明”的概念和“抽象”的分析方法转变成真正具有指导实践作用的创作技法,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早在1990年,陈铭志教授就曾提出:“爱伦・ 福特的定量分析方法是一种尝试,也是有一定普遍意义,但目前为止,它仅仅还只是一种分析的方法,还远未能完全上升成为具有指导实践意义的创作技法。”⑨

值得欣喜的是,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对此难题进行了各种可行性探究和实验,并取得了某些阶段性的成果,如陈士森于1990年发表的《集合程控理论及技法》、高为杰2004年发表的《音级集合的配套》等,但似乎这种尝试还缺乏某种规范,因而还不够系统,其过程一定是漫长的、艰辛的,仍需要我国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

以上是笔者在研究音级集合理论发展时所触发的一些思考――当然,可能是我国集合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局限和不足,也可能是音级集合理论自身的局限和不足,而且,这些思考也可能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不管如何,以求教各位专家、学者。

注释:

①比如 composertools. com/Tools/PCSets/setfinder. Html等网页上都能简单有效的计算集合原型.

②王中余.集合类属理论的要点、应用与效能.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第80页.

③参见Forte, Allen,“Pitch-Class Set Analysis Today”, Music Analysis, Vol. 4, No.1/2, Special Issue: King's College London Music AnalysisConference 1984 (Mar. - Jul., 1985), pp. 29-58.

④Forte, Allen,“Pitch-Class Set Genera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armonic Species”, Journal of Music Theory,Vol. 32, No. 2 (Autumn, 1988), pp. 187-270.

⑤参见贾国平,简约的空洞与抽象的困惑-对当前国内现代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点看法[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1):34-36.

⑥同注释①.

⑦C.罗德著,施子伟编译.非调性集合分析中的音程相似关系[J].成都:音乐探索,1990,(1):82-86.

⑧陈士森.音级集合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展望.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58页.

⑨陈铭志.十二音和声的表层结构.音乐艺术,1990年第1期,第47页.

参考文献:

篇(9)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乐教显然迥异于古代中国的传统乐教。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上。在乐教形式上,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古代乐教是依附于各类文教之中,作为六艺之一杂附其中,而现代乐教则经历上百年的近现代化历程和欧风西雨的冲刷,发展成一个业已独立、日趋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尤以高师乐教的发展为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高师音乐系科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并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历经数十年改革与努力,为我国基础乐教输送了大批术业有专攻、且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音乐师资,缓解了我国乐教师资长期以来的缺乏窘况。嗣后,随着高师乐教的普及与发展,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更将培养目标由长期以来单一的培养基教乐师的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培养方向,并对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提出了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乐教基本技能、游刃有余地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变化的新要求。时至今日,高师乐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学历、职称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教学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今天的乐教已被教育界视为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乐教改革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重要的、极具创新意义的内容。由于乐教的实施效果和乐教改革的成效大小均系于乐教师资在思想观念、角色定位、素质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素养高下,为此,专为培育乐教师资的高师乐教质量的高低就成为决定我国乐教改革成败和乐教推行效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高师乐教课程体系改革问题也随之成为关键问题。

二、当代高师乐教课程体系之窘况

我国高师乐教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源自前苏联以繁琐哲学和过细分工为特色的专才教育模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在这一乐教模式和课程体系下培育出的乐教师资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狭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对乐教工作兴趣单调、缺乏科学理解、音乐教学缺乏个性、难以适应社会变革新形势下的新需求等突出问题。导致这种窘况的原因固然是多元的,但高师乐教课程体系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显然是难辞其咎的罪魁。

详览当代高师乐教课程体系则不难发现,其弊主要集中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大方面。首弊当推高师乐教课程体系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化趋向,即照抄照搬专业音乐学院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科课的“三层楼”式总体框架和课程体系。这一框架和体系设置追求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极力强化专业纵深发展的窄、专、深,忽视师资教育的独特属性和专业学科的横向联系,极具专业排他性,导致课程越来越细越教越深、学生知识面奇窄和社会适应性奇弱的尴尬局面。二弊则是课程设置同构同质化与比例失调倾向。据统计,我国高师乐教课程涵括公共文化课、音乐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三块,其中,公共文化课课时仅占总课时的 21%,远低于美、日、德 33%―40%的占比,且音乐专业生源文化素质亦远低于普通高校生源,严重影响着未来各层次乐教师资人才质量;音乐学科专业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配比严重失调,专业课课时远大于专业基础课,单一的培养模式、过细的专业分科导致专业基础薄弱、综合化程度低下,所育乐教师资专业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当前乐教形势需求;最能体现师范性、解决如何教问题的教育专业课课时仅占 7%,远低于美、德、英的 20%、 33%、35%的占比,难以凸显乐教师资教育的师范职业性和教育学术性。三弊体现在课程观念、内容及教材的陈旧脱节。现有的高师乐教课程内容设置往往一仍其旧,不能及时反映乐教最新成果和学术热点,主干课程内容不突出,专业基础课内容缺乏综合性,专业选修课开设盲目、结构失调、缺乏针对性、缺乏实践性,脱离基础乐教实际、脱离高师乐教特点、脱离培养目标,尤其缺乏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相关内容的跨学科内容。四弊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模式单一、新创不足。现有的高师乐教中,乐理讲授过分突出系统而严谨的理论性,技能讲授过分强调纠偏改错的随意性而忽视普遍性教学实操问题的理论指导。五弊体现在课程评价五重五轻的错误导向上。评价内容重学科知识轻综合实践,评价标准重共性和一般趋势,轻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评价方法重笔试量化,轻质性思想含量,评价模式重被动消极被评的单一模式,轻多元参与交互作用的新型模式,评价重心重评价结果,轻形成性评价。

三、未来高师乐教课程鼎革之新途

针对前述我国高师乐教蓬勃发展过程中现存的亟待解决的五大突出问题,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和广大乐教工作者们展开了长期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例如,杨海云《高等音乐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孙华、王永芳《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等探讨了高师音乐专业整体教学思路;熊小明《高等师范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论略》、邓婕《关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定位的思考》则重点研讨了钢琴教学思想的转变;闫春雷《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之比较》、周曙《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则重点探讨了声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一系列成果均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和路径探索,更为本课题研究的广泛展开和深度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总的来看,目前探讨高师乐教中乐理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研究仍属相对薄弱应我国高师乐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高师乐教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高师乐教中的乐理教学问题,探索建立具有师范性和实用性的高师乐教中的乐理教学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就成为当前我国高师乐教鼎革首当其冲的重要课题。

要根本解决当代高师乐教课程鼎革问题,至少须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师范性,构建新的师范音乐理论课程体系。要有效凸显师资教育的师范性,就必须变革当前割裂课程间横向联系的分科教学模式,打通壁垒、融通门类、互渗互补、强化实效;必须在总体框架上对现有高师乐理课程设置展开分门别类、合并优化、精简重组、扩容增量的变革,以期强化课程间横向联系,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具体方略有四。其一,对音乐基础理论课,宜将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合并教学。其二,对作曲基础理论课与师范性理论课,应改变以往将和声课、曲式课、复调课、配器课等分期割裂教学的现状,宜将和声课作为连接点,开设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并将其分为四部和声写作教学、多声部音乐分析教学和多声部音乐写作教学三部分进行教学,使音乐基础理论课和师范性理论课有效衔接,实现和声与即兴伴奏、歌曲创作与合唱指挥“两个结合”。其三,对音乐学基础理论课,宜将其与音乐鉴赏课合并教学。其四,对专业选修课,宜针对不同需求适时适当开设,如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加大知识的难度、

的环节,相关成果还较为有限。为此,顺深度,开设和声、曲式、中西音乐史等选修

课,以适应考研要求;也可针对喜爱流行音乐的学生开设通俗音乐史与音乐鉴赏、摇滚乐鉴赏等选修课,指导学生正确欣赏流行音乐与流行文化等。

第二,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职业性,改良教材、改革考试形式。教材编订和考试形式是一切学科教育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要有效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职业性,首当其冲的就是,紧紧围绕乐教师资培育目的,改良现有高师乐教的乐理教材,剔除既往所沿用的传统音乐院校教材中难度过大、专业面过窄、专业程度过深的弊病,适当添加近现代音乐、民族音乐尤其是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经常接触的内容,形成“一纲多本”的多样形式,凸显时代性、应用性、实用性、适度性、师范性的特质。在考试形式方面,也应明确考试目的,尽量减少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检验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大胆探索和创新能力测试的分量。如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的考核宜加入键盘和声的考核;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的考核应以客观题与主观欣赏题相结合;而歌曲创作则宜以舞台考查取试,即以原创音乐会形式进行考核,既检验学生的创作能力、配器能力,也检验其相关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演唱演奏能力,甚至合唱指挥能力。总之,当代高师乐教课程鼎革既应在培养基础乐教师资“唱、奏、跳、讲、编、写、演”等专业素养的“一专多能”上下功夫,强调师范类乐教知识技能的广博性;也要在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中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强调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考核。

期待当代乐教早日回归音乐之本,期待乐教师资人才辈出的局面早日到来。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度课题“关于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整合的研究”(项目编号:SQ132042)。

篇(10)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

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上一篇: 服装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 教学社会实践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