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5: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学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读图是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基础和需要培养的基本习惯。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直观、详尽的包含地理知识的形式。学生们在学习各科知识中基本接触的都是课文,所以养成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习惯,不太习惯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读图的技能。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加强学生们的读图能力和习惯,在地理课上经常指导学生们去读图,将地图作为课文和图像结合的桥梁,尽量使学生们将地图中包含的信息与课文中的知识点对应起来,并鼓励他们去发现地图中包含的课文中没有的知识点。除了地理课本中包含的地图,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去阅读其他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加强他们对地图中直观语言的认识理解,养成读图的习惯。针对有些同学对读图“一窍不通”的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详尽地训练学生们读图的技能。例如,在读一张全国地图时,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先整体地看这张地图,了解我国的版图面积和形状,然后在一一仔细观察每个省的分布情况和形状,记住每个省的方位,最后,观察各个省的山脉河流分布情况,从整体到局部地阅读这张全国地图,从中发现关于地理的知识。
2、引导学生析图
析图就是分析地图,从地图中提炼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结构规律、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析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读图能力和养成的读图习惯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呈现各种地图,以达到以图思文的效果,这要在学生熟练掌握析图技能之后才能达到的效果。分析地图的能力,单靠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掌握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教师首先要诱导启发学生去析图,在经过了读图技能的训练后,学生其实已经有了初步分析地图的能力,但这还达不到析图的能力。教师还要教导他们分析图像的技能和技巧,比如,在分析山脉图时,教师要教导学生先分析了解各个大山脉的分布,然后再通过这些大山脉的分布将那些与大山脉相邻的小山脉指出来,进一步了解所有山脉的分布位置,在头脑中构成山脉的分布图,最后,再去了解记忆各山脉的特点。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们从大到小地分析各个山脉,自己给这些山脉排个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这样利于学生们对山脉图的分析和记忆。析图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学生们明确地图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将这些知识点一一地送入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加工分析,总结出地图中的地理特征和规律,加强对地理的学习和掌握。析图技能的掌握,除了教师对析图技能技巧的教导外,还需要学生们大量地分析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自己分析地图,锻炼自己的析图能力。在地理课程中,遇到教材中的插入地图时,教师不要急着帮学生们分析地图,提炼地图中的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们运用自己教授的析图技巧自己去分析该地图。比如,遇到地图后,教师设计问题来让学生们回答,教师询问学生们在地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地理信息,然后提问不同的学生,直到他们将地图中的地理信息补充完整,最后,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是怎样在地图中分析出那些地理信息的,以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2―0079―01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有效工具,是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利用地图教学可以直观呈现地理知识,地图相对于文字叙述更具形象性与直观性,符合学生认知事物、学习知识的特点。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养成读图的习惯,对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兴趣为支撑的,学生对学习对象感兴趣,就会产生对问题探究的动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需要将读图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把复杂的文字信息转换为地图信息,将枯燥的地理知识用直观形象的地图来显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在对其他各科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以读取文字信息为主,学生没有形成用读图来分析与学习知识的习惯,所以,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的读图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读图是地理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图,要结合课本文字提供的知识点,再将这些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还会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去发现课本上没有提到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地图,不仅阅读教材提供的地图,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地图,强化学生对地图直观语言的认知与理解。对于不会读图的学生要耐心引导,例如,读一张中国地图时,教师要先训练学生整体观察这张地图,了解我国的形状及版图面积,然后再看每个省的分布状况和形状。并引导学生对每个省的分布情况与形状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再观察每个省的河流分布情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地训练学生读图,让学生享受通过读图获取地理知识乐趣。
二、培养学生析图的能力
析图是建立在学生会读地图基础之上的,分析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呈现地图与记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用地图来思考地理特征、现象、规律、成因等。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分析地图的技能与技巧,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析图能力的作用。例如,执教“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课内容,如果教师单凭自己的说教、叙述、阐释、剖析,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让学生阅读文字资料,学生又会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动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认真观察,获取地理信息,这样把教师的讲解与文字枯燥的解释转换成图片,直观形象,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地图,并且通过观察与分析,总结归纳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与特点。同时,结合“世界地形图”,让学生分析降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把“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进行交流与思考,不断总结与完善,总结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与影响降水量的因素。在地理教学中除了教师引导让学生培养析图能力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析图训练,在此期间,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去分析地图。例如,在遇到课本中的地图时,教师不要急着告诉学生地图中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析图技巧进行分析。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读图得到哪些地理信息,可以提问不同的学生,让学生把地图的信息补充完整,也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在读图中获取了哪些地理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40-02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许多教师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以书本理论灌输为主。这样虽然可以将地理原理、概念等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没有结合生活实际,未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因此,学生难以充分理解理论知识,无法将地理知识有效运用到生活中。如果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认知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逻辑思维的基本内涵
逻辑思维也叫理论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能动地对客观事实作出认知反应的理性认识过程。一般认为,逻辑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人们对一般规律、认识着的结构与思维的探索,人们只有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才可以准确把握具体对象的内在本质、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世界。可见,逻辑思维不同于形象思维,它是人们在科学的抽象概念与范畴的作用下对事物的内在本质进行揭示的过程,能够帮助人们充分认识现实。
二、提高高中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必要性
为了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病,综合考虑诸多制约因素,将探究性教学理念合理融入,打造一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结合地理教学语境,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地理问题,并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设置诸多具体的研究性教学课题,充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延伸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为此,教师作为地理教学的引导者,要逐渐转变地理教学思路,通过角色转化,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并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地理学习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从这一教学视域下观察,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确保将新课改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
三、提高高中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融入“异质同构”教学理念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异质同构”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对多种元素之间的联系与冲突等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探讨这些元素的同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以便学生可以更全面、深入地审视观察对象,有效把握地理知识。为此,教师要选择典型的教学实践案例,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这样不仅可以把生活地理化,也能够把地理生活化,有助于营造既和谐又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从而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然后,通过教学框架的构建,加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形成地理知识网络结构,逐步提高地理逻辑思维。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一《热力环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地理试验环节,将此作为教学切入点:选用一个玻璃杯,分别放置部分水和沙粒,再用灯光照玻璃杯,通过温度计测量杯内沙面温度与水面温度。整个试验让学生自己来操作,教师指导。督促学生观察对比温度差异。待学生得出观察结果,教师可以在杯内燃一支香,让学生再次观察对比温度变化情况,并引导学生以此为依据总结热力环流的地理原理。
(二)切实做到“去中心化”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应该做到“去中心化”,即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打破教学常规,实现“教”与“学”相结合。如此一来,教师可以驳斥学生的观点,学生也可以质疑教师的见解,师生都能在激烈的讨论与互动中得到成长、进步。“去中心化”教学倡导师生角色平等,如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案例,自己负责总结评析利弊,然后据此为学生建立自主性探究学习档案,将其素质拓展成绩与考试成绩挂钩,以克服传统单向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是以人教版高一《热力环流》这一章为例,在围绕“如何降低工业区对住宅区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案例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小组中既有地理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有地理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然后让学生结合“热力环流”的知识,搜集和城市规划与定位相关的地理知识,分组制作课件、进行案例分析。
(三)认真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重实际、强逻辑、精思考”,这三项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与学”的组合体,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下转87页)(上接40页)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地理推导过程的思维,以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此,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现象等基础知识,还应注重知识点的横向迁移与知识网络的纵向拓展,通过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可以将“死”的地理知识“活学”。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人教版高一“自然地理”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地球的运动变化状态、演示太阳的照射过程,同时从地球运动的方向、太阳、地球运动的关系、黄赤交角的相对变化等复杂的地理现象入手,将地理挂图、地理标本、幻灯片、资料纪录片等一切具有辅助作用的教具运用起来,引导学生对这一系列运动过程进行推导、思考,以便学生在充分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断拓宽观察视角,实现知识拓展、内化巩固。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高中地理教学开始受到师生的重视。高中地理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学科特点上,呈现出一种“文理交融”的特征,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师生应该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文静.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5,(1).
[2]桂昱.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6).
[3]单劲松.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43-01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尽管很勤奋,但地理成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没能养成很好的学习综合能力。因为误解,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其实考试成绩已证明此法不行;因为误解,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要想学好地理,具备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何为地理综合能力?又该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地理综合能力就是对地理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智能和技能综合的结果。其中智能方面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能力等要素;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图像技能、计算技能、实验技能和实习技能要素。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依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一、扎实地理双基与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相结合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能力的高低,归根结蒂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扎实的地理基础是培养地理综合能力的前提。如何获取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呢?如果采用与地理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则可达到“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之效果。
二、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成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先天条件。比如,目前人地关系整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和开采利用不合理;人口的激增带来粮食短缺、资源贫乏、空间紧张等严重问题;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有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去深入分析讨论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归纳、演绎等综合思维能力,学会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
地理学的地域性决定了“空间综合分析法”成为地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求培养学生必须建立正确的区域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既能运用全球性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具体地区的空间位置,认识和分析该地区地理特征的能力,又能将同类地区的共同特点归纳、概括成一般规律的地理综合能力。这是在中学区域地理案例分析教学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的教学过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地理学科的能力因素比较丰富而全面的学科天然优势进行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必然要求,才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地理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
三、以地理图表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图文结合原则,让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正确方法。在掌握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图表转换、文表转换的训练。如复习“美国”这一章节时,我充分利用美国地图,引导同学们运用初高中知识,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河湖、城市、资源、工业中心的分布和特点,五大湖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区扩散、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农业带分布其粮食生产区位因素评价,环境问题等知识内容。并要求同学们进行知识迁移,利用“日本图”、“德国图”、“俄罗斯图”等进行单图概括、双图比较。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材料,特别是各种地理图表,精心设计出一些针对学生认知实际且有一定思维量的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图表,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运用绘图法提高高中生地理能力,就是以高中生的知识和年龄特点为基础,通过绘制不同类型的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记忆、理解、应用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识图、绘图技能以及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地理能力。
一、绘制不同类型的地图提高高中生地理能力
(一)地理图
以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为主,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类图。它能够直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轮廓、河流、资源、人口、城市分布状况,教师通过简明的绘制讲解,能够使学生形成抽象的地理思维意识,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理解地图对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自觉的读图、识图,达到从图中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提高地理认知能力和地理操作能力。例如,学习我国地势走向时,教师通过绘制简单的三级阶梯地势分布图,能够使学生清楚的了解我国地势走向及其分布状况,绘制此类地图,能够将枯燥的知识融入地图中,既方便学生记忆,又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地球仪图
这类图包括有关地球知识的各类地球图。由于高中生思维和想象力尚未发育成熟,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地球与地图部分成为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学习地理最大难点,通过课堂中学生手动绘图,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例如经纬线、赤道等一类的名词,也可从图中发现,总结地理规律和特点,培养地理推理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例如通过绘制地球经纬网图,即可总结经纬线的含义及其指示的方向;地球地轴上的一个箭头,则明确的说明了地球的运动方向。这些知识点通过图示形式表现在学生面前,一目了然,节省大量背诵记忆的时间,学生所需做的是在运用知识时将各种图呈现在自己面前。
(三)剖面图
用以指示地理事物内部构造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的示意图。它能够用简单的图示解释地形、土壤等内部构造,以此探讨地理事物的内在问题,加深学生对各种地形、地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地理认知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例如,绘制背斜、向斜剖面示意图,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对某种地貌类型做出判断,如若没有剖面图辅助,仅凭高中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是难以分辨的。
(四)原理规律示意图
这类图可以将复杂的地理知识通过简单的描绘,形象生动的反映地理现象的内在原理。此类图制作简单,易于动手,大部分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便于初中学生在画中学,玩中学。例如,各大洋洋流环流示意图,每个大洋虽有不同的洋流,但其流动的原理是相同的,将不同大洋的洋流绘制在一张图中,既可明确洋流流向,又可反复填充练习,一举两得,其可爱的企鹅造型,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提炼、概括,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又如,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地理知识,但通过绘制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图,将大陆东西两岸相连接,分布规律便显而易见,方便学生学习。这类图能够从侧面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应用、创新和操作能力。
(五)统计图
即表示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此类图,一般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绘制这类图,学生可以将许多所学知识加以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提高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比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待地理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而将零散的知识连为一体,培养学生整体思维,提高地理应用能力和地理认知能力。例如,学生学习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就能够分析得出在不同地区气温与降水可能具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的可能,进一步则可以推断出某个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状况等。
(六)知识树图
这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地理示意图,被大量应用于教学提纲,复结当中,他能够将高中生所学的各类知识,依据一定条件,或由一般到具体,或由总体到局部,或由上而下等多种不同形式排列,将复杂的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提高地理认知能力和地理创新能力。例如,对宇宙部分知识的学习,从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即依据其不同的级别划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对高中生而言,将一章或一课内容用简单的图示加以描述,既方便学习与复习,又易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
(七)地理漫画
此类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多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主题,通过漫画的形势表现世界上现存的各种地理问题,以此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真爱生命,合理处理人地关系的意识,从漫画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些漫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教科书中,如能将其加以利用,必能起到对学生学习事半功倍的作用。
运用绘图法绘制不同类型图能够从各方面提高高中生地理能力,而地理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自我运用,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学生盲目绘图。
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绘图法的指导提高地理能力
(一)教学中突出绘图法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时间与能力有限,在一定的时间内难以接受过量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绘制地图,应有选择的进行讲解与指导,特别是对原理、规律的讲述,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量,提高地理学习的针对性,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绘图法对地理学习的作用。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绘图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绘图法,加强学生运用绘图法的地理思维,使其主动绘图,以图为解,从图中学,养成地理学习过程中用图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中解决学生遇到的绘图困难
高中生绘图水平与成人差距较大,习惯养成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绘图,要具备耐心和爱心,采用积极鼓励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使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建立自我动手绘图的信心。
(四)教学中运用绘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绘图习惯,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利用绘图自我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使其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到学习之中。
(五)教学中提高学生绘图能力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特别是初中学生对地理的概念认识较差,教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绘图能力,就需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所学知识中学会运用绘图,在绘图中理解地理知识的原理、规律,使学生从直观上加以理解,提高分析、应用等地理能力。高中生地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长期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绘图的意识,并学会运用,从而使各方面的地理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内容设计,融合生活,通过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对传统的地理学习思想进行分析,学生成绩才是考核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理念有所转变,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入手,掌握整体知识点,与生活充分融合,从而达到较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现状
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在地理知识教学中,促使其教学模式逐渐生活化,是一种创新方式。使地理知识点融合生活,能够提高学生兴趣,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从目前的地理教学水平分析,并没有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地理知识的生活化教学开展受阻,其成果较差。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方式,是体现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从生活化教学的形式分析,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中有很多问题,影响其质量。
二、融合生活,情境体验,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质量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要有较好的观察能力,能够在发现中加深理解。高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发现周围人事物的规律,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细节。将课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主动分析一些地理现象,从而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1]。
学生在仔细的生活观察中,能够增加地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浅到深,从表到里,总结生活中的地理规律,通过讨论和分析,巩固地理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一些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自然现象等[2]。
(二)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情境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不只是课本中的内容,教师还应采取生活化的转换手段,增强课堂内容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仿佛置于真正的情景中。
高中地理属于一门生活科学,生活是其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地理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生活。但是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世界,需在课堂中重现生活中的环境,以小见大。高中地理学习,应充分结合教材,为生活服务,教师要将生活中的多个情境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地理知识具体化,使抽象的概念简单化。通过这种手段,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学习中,教师要详细地为学生讲授地质的形成,并通过动画设计的形式,体现其资源的变化。自然灾害也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在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沙尘暴或是暴风雨等。学生通过影片观察,在视频中寻找细节,记录资源的形成原因,并与课本进行比对,由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三)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在地理知识学习中,融合生活,体验情境,能够加深对关键内容的认识,教师教授的内容,需要和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在实际生活中,也曾出现这种情境,教师反复强调哪个知识点比较重要,而学生一点都没听进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地理信息,将这些内容较好地设计在地理教学中。
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融合生活情境,灵活设计地理知识点。例如在太阳上升高度的讲解中,可以通过设计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将地理知识编入动画短片中,让学生通过地理知识,推断出太阳的高度。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听过图画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合理的参照物,记录特点时间的物体影子高速,然后定时记录影子的变化,最后推测太阳的高度变化。
在部分情境中,学生无法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需要教师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知识学习质量,并在课后讨论中提高兴趣,主动深入探索与研究。
三、结语
在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较好的观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设计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入手,融合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整体的知识点,从而达到较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细致观察中找到规律。学生在对生活的观察中,充分考虑地理知识,将它们联系起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所以,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在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发展。
初中地理是学生在进入中学校门之后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增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使得地理学习不再枯燥难懂,而是一种享受学习乐趣和掌握自然现象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一、通过地理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地理的形象思维是经过实际的地理现象反馈和掌握地理事物实质的一种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单单是对地理知识思考的闪念,而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一直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形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可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智力,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地理的全过程中,这种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地理形象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种:第一种是经过地图、模型、幻灯片和多媒体资料等直观的形象;第二种是教师采用讲述的方式,将地理现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第三种是借助简洁的线条符号以及地理示意图再添加少量的文字进行讲解,将涉及的地理知识表达出来。这三种都可以为教学中培养地理形象思维提供材料,学生经过对这些地理形象内容的研读,再加上教师对地理情景的详细讲解,学生就可以构造一个整体的地理形象思维,也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形象记忆,为日后的地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感性材料,加强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思维的开端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也是将具体、直观的感性知识通过加工总结、归纳,最后到对事物本质和运行规律的理性思考。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可以将只看到表面现象的学生引进核心思考中去,对知识的理解层层递进,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到高层次上。比如,教师在进行“海陆变迁”这课讲述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有关海陆变迁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学生观看结束之后,讲述自己看后的感想。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变化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就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化就很缓慢,但是像火山以及地震,变化就特别剧烈。借助些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直接思维发展为对抽象事物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示南北两半球,让学生观看海陆轮廓,尤其是北美洲以及非洲西海岸轮廓的特征,在屏幕上展示南美洲和非洲之间相互漂移之后刚好吻合的现象,促进学生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推断的理解。这是在流域平面图上无法观测到的,学生一定要通过抽象的思维才能得出。
三、融合地理学科特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学生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初中地理教学就是借助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联合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将抽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整理清楚,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某所学校旁边有座山,在山的南边生长的是浓密的灌木丛,北边则是草地。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际现象,将学生带到山上进行实地考察:“为何山的南边和北边有如此大的差异?”经过实地观察和思考,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很容易将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当地的降水情况联系起来,从而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现象结合在一起。经过对景物的实地考察,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现象的逻辑思维,也实现了教学目的。
四、借助地图,看重笔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习惯
地理的眼睛就是地图,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大量查看这种样式的地图,这样可以充分开发他们的大脑,为他们的思维空间奠定基础,指导学生的地理思维在理想空间中畅游。例如,在阅读亚热带季风气候柱状图的时候,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学生清楚分析夏天和冬天的不同特点,再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会在最短时间内总结出冬季气温降低和夏季温度升高的特点。下一步观察降水情况,学生也很容易总结出降雨情况是夏季多而冬季少。借助读地图的方式,学生掌握这种气候也就容易多了,也为学习其他气候类型奠定基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做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初中学生并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自觉性,所以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做笔记。
五、总结
总之,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思维一直都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所接受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了,思维渐渐地就从形象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地图技能
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地图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想要成为地理成绩优异的学生,学好地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对复杂多样的地图学生往往无从入手,不知道怎样来读图析图,更不用说运用地图来解决地理问题了。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地图技能,这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以及培养地理素养来说都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地图技能,从而使地理教学更优质高效。
1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意义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比起初中学习的地理知识,高中的地理学习会更加的全面系统,难度也更大。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地图,要让学生意识到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具备一定地图技能的重要性。为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1.1在历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地图题的分值通常比较大,这也就意味着在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地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1.2地图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各种各样的地图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也说明了地图是高中地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地图具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地图可以把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能够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变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1.4地图为学生学习提供助力。学生在学习地图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方法,积累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有效的降低了今后地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解决地理问题的效率。
2高中地理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措施
2.1打好基础,加强地图分析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地图是学生身边很常见的东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没有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地图技能,没有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地图的问题,首先要教会学生认识地图的种类,其次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各种图例和标记的含义,还有地图上的方向、经纬度等相关内容,都要仔细的进行讲解。同时举一反三,不同的地图可以通过对比进行分析判读,从而加强学生地图的基础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图分析能力。
2.2重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地图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点的教学,即只注重对于考点、重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地培养,再加上对于高中地理而言,相比于文科的其他学科,它更加偏向理科,有些内容确实不好理解,这就使得学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感觉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渐渐的也失去了学好地理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有关地图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教学。通过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对地理地图技能的学习兴趣,在具有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就会事半功倍,学习起来也会轻松很多。例如教师在进行等高线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联想教学法,将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树木的年轮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根据树木的年轮来判断等高线的密集程度所代表的地图含义,以此来使枯燥的地图技能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2.3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技能。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要能够把地图语言读懂,变成易懂的文字,同时要学会整理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不论是直观的信息还是隐含的信息,要把地图中的每一个细微处都了解到,进而有效的获取有助于解题的信息,还要教会学生把地图信息与学过的地理理论知识相结合,顺利的解决地理问题。例如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地图读出图示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交通、聚落分布等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出其发展某种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4提高学生填图的能力。在地图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只有学生参与具体的填图训练,才能懂得如何更合理地使用地图。通过填图训练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对具体的国家有所了解,记忆相关的地形、气候知识。这样的填图训练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例如在练习册中有很多幅中国地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地图中标注出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及重要的河流和山脉,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国基本地理情况的掌握,进而灵活运用知识,懂得学以致用。
2.5优化设计作业,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知识。对于高中地理地图技能的培养来讲,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课上的基础教学外,还需要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知识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能提升地图技能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地图技能的复习,并进一步巩固教师课上所讲解的知识。高中地理更加偏理科化,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课后的不断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也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逐渐地完善自身的地理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地理地图技能,促进自身地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的地图教学中,教师应该要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要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的学习中来,在教学的时候重视地图的基础,要让学生听懂、学会、能做题,从而保障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作者:卞陈余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白英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在高中的学习中有一部分知识是专门讲解区域地理知识的,这部分知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讲解这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另一部分是讲解这个区域的人文特征,要把这部分知识讲解清楚,就得让学生理解区域的知识,在讲解这部分的时候可以把乡土地理渗透到教学中。乡土地理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通过对乡土地理的学习,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自己家乡的地理区域特征来学习全球区域地理。学生对自己家乡较了解,无形的学习中就有种特殊的感情,巧用乡土地理材料能使学生将高中地理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通过这种兴趣来学习全球区域地理就容易了,学生也有了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讲解中就轻松了,学生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例如:在《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教学中,我讲解的主要是范围、位置、气候、水文、土壤、地形、植被,针对这几个方面我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解,探讨自己家乡的区域特征。学生们就运用了永昌区域特征,永昌地处荒漠边缘,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的浇灌,种植有大面积旱作农作物,如小麦、大麦、玉米等,而且这里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还有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如西瓜、梨等,永昌已经成为了甘肃省的主要商品基地和瓜果基地。通过永昌的农作物与自然特征的结合,让学生知道区域包括的知识点,然后通过这几个方面对全球的自然特征进行分析和学习,效果非常好。
2.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能把高中地理教材中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的教材有了一定的难度,也有了许多难以理解和教师不好讲解的概念、知识点,如何把这些难点讲解清楚,把抽象的知识能够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理解?我在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来学习这些难点,把乡土地理的学习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讲解这些难点就迎刃而解了。高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交通运输中“区位”这个概念时,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我举了大家熟悉的三洋麦芽厂,同学们分析它的区位:三洋麦芽厂位于金昌市永昌县的境内(第一层含义),距离金昌市区60km左右,旁边有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永山高速段经过(第二层含义)。最终总结利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来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可以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且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中地理相对于初中地理来说有了一定的难度,好多的知识点是通过学生的想象来完成的,把这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让学生理解、并且灵活运用,可以通过学习乡土地理来帮助提高这些知识的学习。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解。如讲到地球运动知识点昼夜长短“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甘肃省永昌县夏季和冬季白天时间长短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得出“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而冬季则相反”的结论。然后教师再加以详细解释,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其日常经验相验证,自然就加深学生对这个结论的印象,教师再讲解相关的太阳运动和回归运动就简单了。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无论对教或学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当前地理教学正面临着实现多元化教学,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其综合素质的问题。地图是组成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地理教学形象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关键。
一、高中地理教学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读图障碍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读图障碍是绝大多数高中生都存在的问题,同时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识别地图中的区域定位图、统计图等。此外,不少学生更表明很少在生活中运用地图。究其根本学生产生读图障碍的原因是受到现有教育体制的影响,因为在我国分数往往决定着一名学生的命运。所以,在众多教学科目中地理被视作副科,教师与学生基本上不重视地理学习。因此,造成地理学科的表象教学,即仅仅限于理论层面开在教学,教师常常以成绩论“英雄”,而不关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二)形象思维培养力度不足
虽然高中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进步发展相对较大,但仍然不可忽视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便这只是低年级学生最主要的思维方式。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惯于直接传授某些成型的抽象概念和结论给学生,结果学生不仅难以理解,反而影响到学习兴趣,从而畏惧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方式,通常形象思维是解决重大问题的伊始,为此,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不重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
学生读图能力由思维能力、基本读图方法、感知能力和地理图像知识共同组成。读图能力包括两个层面,获取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的能力,而两者间的关系是:学生积累表象的数、质量越高越多,其思维能力愈强,就能获取越丰富的深层信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正确认识到学生读图能力的构成、能力层次间的关系和目标,结果更重视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学经常是以文字代替图像。
二、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策略
(一)学会认识地图
高中地理教材中地图种类众多,而各种地图的功能和含义都不同,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首先是教会学生认识地图。高中地图的类型众多,包括原理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剖面图等,这些地图都有着相应的作用和功能,教师应积极教会学生区分地图的不同类型,了解其用途和类型,了解什么样的地图能够获取什么样的信息。例如:学生可以在等高线地图中,通过曲线判断哪里山谷、山脊以及鞍部等。学生只有学会认识地图,才能分析解决问题。
(二)重视绘制地图
在重视学生读图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表率,积极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绘图技巧。但值得注意的是,绘图过程中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工具和现成地图。绘图应从简到繁,先教会学生绘制平面图,然后不断提高难度,只要学生学会制图,便能降低读图难度。不过受限于高中生绘图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绘图时以临摹绘制地图为主。例如:在教学中国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可先绘制中国轮廓和重要经纬线(北回归线、纬线30°、经线90°、经线100°等),然后让学生进行临摹,并参照这些经纬线进一步绘制中国长江、黄河等分界线以及三级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最后根据需要在地图上落实各地资源、地形区以及工农业区等知识点。当然,除了临摹地图,还可以绘制地理漫画图或简图。绘制地理漫画图或简图相对简单,其主要形式为图像,是对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具体化抽象知识的体现,能够明确提示地理事物的特征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点。学生通过反复绘制这类型地图,即可深入的认识复杂的地理知识点,进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三)引导学生记图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记忆地图的特征和轮廓,促进学生日后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例如:黄河干流形状类似于几字形,让学生记住黄河形状特征,在日后只要看到类似形状,便能立即辨认出黄河,进而对问题做出正确深入的分析。
(四)把握读图技巧
读图需要一定的技巧,而读图技巧有利于分析地图解决问题。首先,教会学生看图表标题,不同地图下面都标有不同图表标题,学生应阅读并熟悉图表标题和地图类型,从中获取所需信息。例如:在坐标图判断时,要清楚区分纵、横轴,重视关键知识点,以及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其次,要认真查看图表中的内容,然后在图表中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分析,最终总结出具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图表中的图例信息和注释信息应高度重视,虽然其在图表中信息量极弱,但如果能得到充分灵活的运用,则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挂图能够满足分析问题的需求,但其作用相对来说较为局限。而多媒体技术则能弥补挂图的不足。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展示更多类型的挂图,且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这些地图还能实现缩小、扩大等操作,有利于教学开展,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直观的了解地图。为此,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运用,保证学生读图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结束语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教会学生识图、绘图、记图,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读图技巧,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着手,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