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7: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职机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课程体制陈旧,理论与实践衔接困难。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课程体制为两年的在校学习加一年的企业实习,这就意味着学生要把三年的学习任务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这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由于机械工业繁忙,企业专注于内部生产,很少对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指导,学生实践机会不多,理论与实际生产衔接困难。
3.教学设备有限。部分中职院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限,机械课程涉及到的很多相关软件不能够进行现场演示,而且没有配备必要的教具和模型,学生失去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只是书面传授,这样学生缺乏对机械专业的感性认识,对课程内容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二、中职机械教学的创新
1.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中职机械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声、像、图、文”丰富的表达方式,增加课堂信息量,将教学理论与机械操作流程的flash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操作过程。例如,机床、凸轮机构、CAD制图等内容抽象难懂,教师可以通过多彩的图片、动态的视频加以演示,这种教学方法既直观又形象,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影像化的表现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进行平面四杆机构教学时,利用计算机动态模拟演示公交车的自动关门系统,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模拟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四杆机构。但值得的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内容,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
2.实践教学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是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很快的掌握技术的精髓,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机械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中职机械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数控、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验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机械设计中,依据具体的生产过程和典型零件,让学生亲自进行三维机械软件应用、机械制图测绘等,通过这些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进而强化从图纸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综合知识,使学生产生对专业学习和行业新的认识。此外,中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加实习,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3.模型教学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模型教学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为了节约教学成本,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旧物利用,自制模型,既节能又环保。学生们集思广益,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充分发挥想象力,采用不同材质制做各种直观的模型。在模型制作时,教师要积极地指导学生利用机械原理解释模型制作过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分组竞赛等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模型中有很多形体表面有孔、槽,内部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结构,通过亲手操作可以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4.案例教学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是中职机械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看待案例,并找出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案例的选择要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所选案例必须与相关机械知识相符,例如,教师可以对课本中涉及到的经典案例进行加工深入。课堂引入实际机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事件,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处理措施及其处理的结果,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灵活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5.开展互动性教学,提高系机械课堂趣味性。新时期下的教学课堂已经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畅所欲言的求知花园。在中职机械课堂上,教师要避免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忽略学生的主观意识,通过开展互动性教学,创设课堂情境,不仅可以增加师生情感交流,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机械课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开展互动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中职生是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特征,因材施教,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增强师生间的合作,通过共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探究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是我们教学一线教师永远追求的一个梦。如何提高课堂的兴趣性和有效性,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进行过很多探索。改变传统的“牵牛式”教学方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平台,以激发兴趣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让我的课堂轻松了许多,给我的教学生涯增添了不少的筹码。
一、课前准备,动中学
课前准备,制作比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式的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教师按书本内容教,学生按书本内容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机械基础》学科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较多,动手课题较少,学习较为枯燥。但是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奇思妙思较为突出,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采用了指定课题小制作比赛,成果自评、互评、讲评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彰显,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前一周,安排学生回家按图上的要求制作一铰链四杆机构,然后在上课时带到课堂上来演示并讲述制作过程、工作原理及能实现的功能。接着我有意挑选两个双摇杆机构模型来演示:一个是随着我把机架变换,由双摇杆机构一会儿变成了双曲柄机构,一会儿变成了曲柄摇杆机构;另一个不管机架怎么变换,它始终是双摇杆机构。这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是双摇杆机构,为什么一个能变,一个却不能变?这时可以讲曲柄存在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这个大前提。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得出的三个结论:(1)取最短杆的邻杆为机架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2)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曲柄机构。(3)取最短杆的对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摇杆机构。若这个大前提不存在,即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则曲柄不存在,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最后叫学生量一量自己模型中各构件的尺寸,算一算数据,然后试一试自己的模型变化是不是与上面的结论一致。学生在这种既轻松愉快,又能动手动脑的课堂上听课,肯定比纯粹听理论课来得有兴趣,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易忘记。
二、巧设问题,玩中学
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激发兴趣,玩中学。玩中学,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之后,轻松愉快的玩中求知,巩固知识的理解。巧设障碍,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源泉。
捷克著名教育实践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环境和文化的产物,它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又是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进行铰链四杆机构“死点”位置教学的时候,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而教材中列举了缝纫机动力装置(脚踏装置),我就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服装制作实训中心脚踏式缝纫机上进行操作,当初次踩缝纫机时,感受到有时运转自如,又有时会碰到倒转及踩不动的“死点”。通过在服装制作中心亲身体验,学生觉得这很形象、直观,难题就这样被破解了。
三、讲练结合,做中学
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拆装中学习。课堂教学要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模式转换。中职学生的依赖心理很突出,总希望老师能给出“标准答案”。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我采用了“观察——拆装——总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做,去想,去总结。让学生知道在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有无改进的方法,从中收获新的知识。动手操作是实践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通过“观察——拆装——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职机械专业《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动手的机会不多。这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是有差距的。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地尝试“开放型”教学模式。如在进行《机械基础》轴系零件教学时,我先把学生带到了汽车实训中心对汽车减速器进行了拆装,并要求学生把拆装的过程作详细的记录,然后分别在班上进行交流分享。虽说给我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又有了一番新的辨析争论,全班同学对该节知识有了新的认知。
四、创设情景,思中学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索中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景交融、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是激发动脑思考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在进行“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教学的时候,当讲到制动器时已近“尾声”。为设计好“压轴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引入了 “尤里卡”博士做的实验——让自行车赛冠军在平地上骑车,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自行车制动的方法:A 前轮制动;B后轮制动;C先制动前轮,后制动后轮;D先制动后轮,后制动前轮。课堂气氛一直被点燃了,情境让学生产生竞争心理,大家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选“D”的同学最多。“尤里卡”博士的答案是“C”,自行车先制动前轮,后制动后轮。同学们选“D”是注重了减速,而问题是“制动”。接着便可以引出“制动器”的教学。制动器有锥形、带状、闸瓦式等等,可请学生说说所见过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制动器是用摩擦力来实现制动的结论。创设情景是教学艺术的再现,它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热情,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以求新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如何思、如何学,让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给我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不少难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75
在中职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所学的机械这门课程的兴趣度不高,总觉得这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很多知识点都比较难理解。但是作为一门基础、重要的学科,要想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就得要高度重视中职机械这门学科。中职机械的教学中,机械制图的学习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因此,教师们要加强对机械制图有关的教学备课。只有不断地强化机械制图的学习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钻研。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中职机械教学经验,浅谈一下中职机械教学中机械制图学习的重要性。
一、机械制图简介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也是很高的,即要求教师们有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也要求教师们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机械制图的有效学习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们的制图能力,也可以有效的扩充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们机械这门学科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有一定深入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C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一)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中,教学要求中对学生的动手制图能力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要求学生们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要求学生们有较高的动手制图能力。这是新教学形势下对中职学生们实践动手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们有效地进行机械制图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不断的从制图中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这门课程更多的时间是要求学生们去制图,去思考,不断的从制图过程中,发现机械这门学科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可以锻炼学生们空间想象能力
中职机械这门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不是简单的绘图,而是注重专业性和需求性。教师们在进行有效的制图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不断的开发他们的想象潜力,更好的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以前的制图教学只是看到一些外在简单的结构,不能深入的了解内部的结构和特点,学生们很难建立起空间概念。但是现代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我们的机械制图教学更加立体和技术化,学生们可以更好的体会到立体的空间结构,感受到二维和三维动画带来的空间想象力。
(三)强化学生们对机械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机械学科的学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必须学好的学科,而机械制图更是该学科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们应该更加注重这门抽象学科的学习和练习。机械制图本身就是通过学生们的绘图练习,来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可以不断地增强学生们对机械学科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有效的学习机械制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更好地去学习机械学这门专业。如果学生们不能有效的学习机械制图这门学科,那么就很难去深入的理解机械学的重要性,也就不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开展。
三、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学生们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
机械制图本身就是一门相对较难的学科,需要学生们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教师们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而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前提。教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比如可以结合绪论,来上好第一节绪论课,给学生们一个有趣的开始。还可以在讲课中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们融入到教学中去,更好的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试想,如果学生们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心存胆怯,没有高昂的学习兴趣,那么再简单的学习内容也无法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们要好好的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们建立空间概念
机械制图的学习要求学生们要有好的空间概念以及想象能力,因此,教师们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模型概念。多媒体教学不断的走进课堂中,成为教师们的主要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的学习中,教师们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起空间概念。多媒体教学中包含着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优势,有效的运用,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们感受到制图的直观性,降低教师们的教学难度,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有效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机械制图这门课程。
(三)注重学生们平时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型教育类型,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各种问题,因此,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紧密相关的专业,机械制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下面,我就针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对策。
一、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术的这种特点,导致机械制造专业教育对新产品信息的了解匮乏,教师不能及时给学生信息反馈,知识系统陈旧,并且滞留在原来的传统模式上,不能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落后的知识系统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导致教育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这就需要开启订单式培养,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另外,目前我国出现了高新技术人才的短缺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人力资源的流动更加市场化,更多企业以雄厚的实力和优越的待遇吸引大批机电人才,这就使得中职学校机电类教师数量紧缺。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知识水平落后,教学模式枯燥,教学方法单调,还在于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及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受种种因素限制,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各种问题,它的发展还存在很大阻碍。针对这种现象,需要不断加强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研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想出合理对策,以提高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制造业发展。
二、完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对策
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追赶发达国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对中职机械教育进行完善。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中职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操作,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至关重要。机械制造专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要立足实际,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机械制造专业本身的专业方向就要求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对此,教师要在机械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机械课上得到锻炼,机械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对实践的要求很高,不进行实际操作,就很难进行灵活运用,它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中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可以在学校开展培训课,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更新陈旧的知识系统,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教师的机械技能进行强化。其次,学校应该有计划地从企业中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工,激活教师队伍,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实现一体化教学,逐步缩小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为机械制造专业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3.机械制造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划分专业方向。机械制造专业覆盖了多个专业方向,包括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材料成型,模具制造与设计,以及机械电子工程,等等。它融合了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是一门先进的制造模式的学科。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机械制造人才,中职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课程,既不能负担过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又不能不具备任何挑战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机械课堂上体验机械的先进性和技术性。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抽调部分骨干优秀教师对课程进行构建,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以完善,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4.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由于机械制造专业的自身特点,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硬件条件,加大对机械制造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强化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效果。
5.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机械课堂增添魅力,敢于颠覆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身处信息时代,教师也要跟上时代脚步,顺应时展潮流。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法,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机械科各种繁杂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枯燥难懂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要比单纯的讲述有意思得多,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把抽象的内容、复杂的过程转化成具体的图片、动画、影像等,并且可以通过投影设备等,让学生反复观察,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三、结语
机械专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中职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设计策略
(一)加大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黑板板书形式,零件彩图形式,机械模型形式是传统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形式,但此类教学方式对于机械结构大小及工作原理的说明具有很大局限性,教师教学难度不仅会增大,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时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应用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优势明显,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充当着被动角色,比如有些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很少留给学生问答时间,原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涯变得异常枯燥,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样的方式,课件形式呈现多样化,视觉效果更加直观,课堂气氛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方式下需要老师去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板书,对于复杂的机械机构绘制难度会很大,教学效率受到很大限制,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可高清度的展现各个细碎零部件结构,学生对于物体的立体形象加深,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机械机构,教师黑板画图的时间,数量和速度被节省下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的最大区别就是———多媒体课件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而传统课堂老师一般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加大CAD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了计算机技术普及,CAD软件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制图中,功能更加强大,制图更加方便。其中,中望CAD、CAXA、Pro/Engineer、UG、Solidworks、新洲Sol-id3000及北航CAX等产品应用最为突出,各具特色的功能软件已经成为工程制图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CAD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明显,可以加强学生对零件图的掌握:零件图具有多种画法,硬性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枯燥的知识给学生学习加大了难度。但CAD软件作为一种特殊软件,基于学生对尺规作图知识的了解,而后转为CAD软件制图,两种制图手段的差异会让学生产生一定学习兴趣,诸多死板的机械知识变得更加活跃,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大有改善;可以加强学生对组合体的理解:CAD软件经过不断改进,已经实现对组合体的三维显像功能,组合体内部的细小部件得以直观展示,方便学生对于组合体全貌的理解。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更加明了,学生理解内部结构程度加深,这对制图工作的顺利展开大有裨益;可以方便学生观看复杂的装配图:对缺乏足够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对于装配体工作原理的掌握是比较有难度的。因为其中很多零部件的连接关系,用语言表述比较苍白,但CAD软件却可对装配体的内部结构进行直观显示,动画课件形象的展示了各部件之间的运动和连接关系,学生的理解思路更加清晰,自我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机械制图;变化;整合;创新
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绘制及识读规律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车工、钳工、汽修等工种必考的应知考试科目,因此,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传统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通过长期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对机械制图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是我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和尝试。
【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学生的变化
1.学生储备知识的变化
2009年前入学的绝大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正投影法、三视
图,但从今年(2011年9月)入学新生调查发现,100%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正投影法、三视图,并且三视图已作为中考的一个考点。以2011年广州市中考数学第20题为例:
5个棱长为1 cm的正方体组成如图的几何体,画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标准答案为:
学生在初中已初步学习了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几何中的多面正投影图。但在初中教学和相关试题中,初中三视图教学主要是基本几何体和几何体的简单叠加,并未重视主、俯、左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文字注明视图的名称,而这却是在机械制图中所不允许的。
2.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
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存
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生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父母都比较注意孩子的性格培养,所以,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力强,更加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他们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更加注重自身利益、自身需求和追求。他们虽然对初中的学业不理想,但中考的失利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期待。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课程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对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补充,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90年代起,教育层次细化,中等职业教育回归本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线技术工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职业教育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作为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校学得会,在社会岗位用得上。
三、企业需求的变化
原有企业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对一线员工更多的
是要求服从管理,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随着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行集约化经营,他们更加注重员工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由于劳动分工从单一工种向复合型工种转变,企业更加欢迎理论基础
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这样学生去了企业很快就可以上岗,成为熟练技术工人,这也是以后培养技术骨干的
对象。
【教学尝试】
一、整合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讲练结合为辅,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基本没变,所选用的教材也是根据知识体系编排,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讲究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但教学内容却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导致在后续工作实践中,缺乏用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图样看图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依据学生几何知识的水平,基于工作过程、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与之相关的制图知识、投影知识及图样表达知识。任务的选择从易到难,每个任务既要包含多个知识点,又要有重点学习内容。通过一系列工作任务将制图课程中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任务完成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的过程。
以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教学为例:
每个学习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画、读图过程,任务难度逐渐加大,形成“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每次的任务学习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通过探究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构建适应自我的认知体系。
二、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论是知识性的概念、结论,还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要直接告知、演示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貌似很快就掌握了学习内容,节省了教学时间。事实上,对于中职学生来讲,他们逻辑思维还不发达,学生仅仅是学会了简单的模仿,但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是什么。对于变换了形式的问题,他们就显得束手无策,缺少了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正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不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模仿学习就能实现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探究,在一次次失败或成功的实践中体验得来的。根据中职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心理,教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探究任务难度的选择,以及难度梯度的递进
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冲动,但也容易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欲望。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把难度设定在“摘桃子”的程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要付出一定努力,又不会非常吃力,就可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还能是什么”。
3.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
评价不仅仅是依据单一的任务结果,可以通过学生对学习过
程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主动、自觉地改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并且将是否有创新作为评价的指标,鼓励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大胆发挥想象力,探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形体表面找点(已知一面投影,找另外两面投影)这一内容,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流程设计:
通过对比联系,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问题的相同、不同之处,主动探究形体表面点与特殊结构线之间的关系,完成学习目的。
4.圆锥、棱台表面点的投影练习拓展训练,强化学习内容
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笔者在机械制图教学上进行
了以上教学尝试,重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机械制图期末考试平均分比上学年
同学期提高18分(试题难度相同)。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习教学
Key words: mechanical basis;project teaching;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30-02
0 引言
机械基础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和选学模块。其中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是基础模块,以典型机械拆装、调试和分析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的是综合实践模块,而选学模块是由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的选择性内容。该课程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它能为学习和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知识,比如维护机械设备、进行技术革新等方面。该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较多,概念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普遍感到此课程难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和挖掘教材中的章节内容,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这门课教学的关键。
1 项目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教学法,是将学科中的知识内容按教学要求分成若干个教学项目,由师生共同实施,并围绕着项目进行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对平面连杆机构中的教学项目的确定,学生通过填写教师事先发放的学习资料,从中抽取若干个任务,然后确定项目的工作计划,来设计构件的尺寸,并绘制构件图样,进行讨论设计制作方案。根据项目制定的任务,让学生组成任务小组,进行分工,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已的工作。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总结,使项目实践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此时重要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这个过程。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还能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向社会成功的推销自己,迈出坚实的一步。
2 实训和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
在《机械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训和实习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是完成好综合实践模块课程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要完成好这门课的教学任务,除理论教学外,主要还需完成相应实训内容,如车装机床齿轮箱,了解齿轮的传动方式和特点;对涡轮蜗杆减速器的拆装,了解传动规律和特点;拆卸观察刨床的传动装置,了解曲柄滑块机构的传动原理和急回特性原理;制作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机构;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些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将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对学生进行机械基础综合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阶段性实训和实习。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课题,制作综合实践任务书,并且要求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报告,以此来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构建先进的实训实习教学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是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问题。在此时,应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大训练模块为主的实训实习教学体系。
3 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式教学方法的途径
多媒体课件在《机械基础》课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黑板教学,对只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中职学生,其教学效果极为突出,它不仅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更直接的观察各机械装置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状态,掌握各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运动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学习凸轮时,通过FLASH动画展示了几个运动凸轮机构,经过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总结运动规律,再进一步说明凸轮是具有控制从件运动规律的曲线轮廓的构件,提出在已知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条件下,凸轮轮廓曲线是如何求作的。又如在讲解平面连杆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教学,将所讲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螺旋传动等的工作过程制成动画,加入到用power point做成的课件中,在演示时非常方便,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死点、极位夹角等抽象概念也有明确的理解。通过录像、三维动画的演示,把这些自动机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犹如走进了生产现场,拉近了课堂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多媒体课件不仅是教学的表达工具和改变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能把实际的东西有效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中等职业的教学特点,教师应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将其课程体系调整为:机械的组成及特性—联接—机械传动—支承零部件—液压传动—机械设计综述,对机械基础课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综合阐述。钻研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多媒体网络的建立为这提供了技术支持,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训实习环节等方面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该课程应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实践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钻研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一、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优化设计实践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机械制图教学中,能够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和优化。在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模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了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对教师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使学生更多地站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教学设计要包含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操作。此外,教学设计还应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从评价中获得更优秀的设计方案。通常来说,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优化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策略制定、教学媒体选择以及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改进与优化
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机械制图课程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机械制图教学要先进行传统的教学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机械制图课程中重点知识板块“组合体视图”为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组合体视图主要由相贯线、截交线和组合体视图的补图补线等组成,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1.机械制图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结合课程设计的流程和内容,将机械制图课程中“组合体视图”教学设计分为七个环节。(1)机械制图的需求分析。在该课程环节,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基本几何体表面求点、求线的知识,但对于几何体平面截切、贯穿截交线、相贯线的绘制等存在较多问题,多数学生混淆各种相贯线、截交线的形状,甚至不知其绘制方法,这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学设计有较大的需求。(2)学习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否则容易使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脱节,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者分析的内容包括对该板块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水平、学习偏好和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在学习中的共性特征等;学习环境分析内容包括教学点对教学需求的满足程度、教学点模拟应用环境的适应性、在教学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可营销教学设计和传递的限制等。(3)确立教学目标。“组合体视图”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设定为理解概念,将组合体拆分为基本几何体,培养学生组合体形状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补画出第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是使学生达到自主观察与分析、自主操作的能力,并掌握组合体视图方法。要使学生树立起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习。总体来讲包括语言技能、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技能、认知技能。(4)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在机械制图课程的“组合体视图”模块,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组合体的组合方式,读出组合体视图,并补画第三视图,要求学生掌握绘制组合体平面图的技能。(5)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设计思路的确定。在“组合体视图”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讨论交流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相关教学课件、平面图、组合体模型等。学生的方法为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则为“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总结巩固”。(6)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整体内容包括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择、设计意图和教学反馈评价。单纯从“组合体视图”知识模块的教学来讲,教学过程为:创设环境引入课前知识的引入引入新课分析组合体组合方式逐个绘制简单基本几何体的画法分析绘制几何体外部连接部分的画法分析绘制几何体内部衔接部分的画法想象组合体的空间立体形状通过组合体的空间立体性状并补画第三视图。(7)作业评价。在课堂教学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应结合“组合体视图”教学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合适的作业,作业的内容为补画第三视图。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与工具为三角板等绘图仪,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作业是否符合视图投影规律,绘制图线是否达到要求,视图补画是否正确,包括外形正确和细节补画完整与否。2.机械制图教学改进设计与实践由于机械制图课程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其在教学中最好能够给学生展现立体形象,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机械绘图的理解和记忆。三维形式的组合体视图展示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对于实现这种教学要求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时,组合体视图教学需要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首先,教学目标需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修改和优化,补充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空间转化为平面作图能力、读图能力与计算机画图能力的培养。其次,整合调整教学内容,包括投影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图、计算机基础等几个部分。在组合体视图教学中,将抽象的组合体平面图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借助多媒体展现出来,实现实物与图的转换。在线面切割、拉伸、并、差等造型三维体教学展示中,引入三维CAD/CAM软件,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观察和理解。对于生产中常见的标准件画法和读图、装配图展示,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加深学生记忆。其后,在“组合体视图”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进入知识情境、建立支架、独立自主探索、协作合作学习、总体效果评价。比如在“螺纹连接”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来演示螺栓结构,并用动画说明螺栓连接的工艺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通过注释和演示细节来加深学生印象。然后,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创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式,比如点线面的投影、借助CAD/CAM软件展示组合体立体模型的形成,让学生找到易切削的材料进行三维空间思维能力培训。最后,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将机械制图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调整了实践性内容,加大徒手画草图的训练,并结合实际生产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讲解。
关键词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教学质量;课件
机械制图是一门技术类的基础学科,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工科学生以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机械制图学科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从事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一定要多研究提高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多掌握机械制图学科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机械制图学科的教学意义和难点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机械各部分零件的大小、形状,机械运转的工作原理等,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认识机械零件的结构图案,学会绘制机械图纸的基本技巧。其难点就是学生进入中职学习后,由于教学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较多,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刚迈进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难以接受,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出现了厌学情绪,有些同学由于自我支配时间较多而过度放松;更有些同学就是为了通过学科考试而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主要方式包括:黑板板书展示、零件彩图展示或者机械模型展示等,而这些教学方式只能简单的呈现出机械的结构、大小,工作原理,所以,教师在讲解中难度很大,根本达不到所需的教学效果。因此,机械制图学科教学方式急需改革。现阶段,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特别是对于机械制图学科,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较多而且作用明显。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传业受道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他们主导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如果有些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往往学生连提问题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没有任何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而且还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却完全改变了这种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课件形式多样,视觉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活跃,不仅让学生产生了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进行板书,而且绘制复杂机械结构难度太大,会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率。而多媒体技术却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清晰的展现出各个零件的结构及其组合体,让学生看到机械的立体形状,这对学生理解机械结构有极大的帮助,不仅节约了教师黑板画图的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采取提问、回答的方式来和学生形成互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都是被动的,只有教师真正的提问时,学生们才会主动的思考问题。而多媒体课件却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
三、CAD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CAD软件就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计算机制图软件,这个软件功能强大,制图方便,国内常用的CAD软件包括:浩辰iCAD、中望CAD、北航CAXA、新洲Solid3000、清软英泰TiGEMS、金银花MDA2000V2、浙大大天GS-CAD等产品,其种类很多,功能各有优势,已经成为工程制图中不可缺少的软件之一。下面,我介绍一下CAD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零件图的掌握
零件图的画法内容较多,涉及死记硬背的知识更多,枯燥的知识是最难以掌握的,所以,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而CAD软件是另一种制图手段,如果我们先让学生利用尺规作图,然后再利用CAD软件制图,制图手段上的变化会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两种不同制度手段也让学生的记忆得到加强,许多死板的知识变得灵活,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
2.有利于学生对组合体的理解
CAD软件可以把组合体进行三维显像,可以展现出组合体的各个面和其内部结构,这让学生可以看清组合体的全貌,了解到组合体内部所包含的零件和各个零件间的连接关系,这便于学生理解组合体,从而掌握组合体的内部结构,对学生以后制图帮助很大。
3.有利于学生观看复杂的装配图
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很复杂,对于缺少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以掌握,许多零件的连接关系难以用语言来解释,而CAD软件却可以显示装配体的内部结构,其动画课件更可以演示出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运动关系,这对学生掌握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来说作用明显,学生的思路会很清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花健.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J].职业.2007(06)
[2]李力.《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中动画的技术研究[D]. 长安大学2012
[3]张美元.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浅谈[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二、遵循编写原则,使校本教材编写更具体系性
校本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原则,如目标性、过程性及前瞻性等,但在编写过程中,也应做到有所侧重,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基本原则。以我校为例,在编写过程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以解决当前学生学习的迫切性问题:
(1)新颖性:我国很多中职学校传授的知识过于陈旧,并不适合当今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中,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新意有创意,在似曾相识的感觉中找到一种全新的感觉。
(2)开放性:中职学校以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性。因此,在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该让与教材有关的人员参与进来,如生产的服务者、企业人员等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担任顾问,这样可以使本地区、本行业情况,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从而广泛纳入各类有用的信息来为教材的编写服务。
(3)趣味性:教材的编写可以不采用传统教材的样式,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校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材编写,如教案式、图形图表形式等,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4)系统性:教材的编写必须做到有层次、有系统地体现每个知识点,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可以做适当层叠或延伸,一点一点地将知识体系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展现出来。
三、以生为本,使校本教材编写更具建构性
一本教材,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否则,不论编定的多么理想,终究都是不完善的。尤其是机械加工专业的教材,小到一个小数点、一个参数,大到一幅图形、一个公式,都出不得半点差错,否则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教学要以生为本,教材的编写也应对学生以后的工作负责任。参编人员固然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更需要一颗工作细致认真的责任心,以保证教材的语言、内容、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准确、科学。机械加工专业的校本教材应突出机械加工实习基地或实训车间的需要的特点,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要立足于这个不同于传统教室的特定空间的特殊需要。首先,在机械加工实习基地,教师的任务是指导而不是学生动手实践的代替者,因此,教材的编写首先要能为学生独立学习服务,教材中应明确告诉学生如何独立的选择和使用劳动工具,设计完整清晰、且通俗易懂的实习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材的帮助下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进度,充分依靠自我和小组,成为学生的主体。同时,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分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岗位培训法,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和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教学服务的校本教材,帮助学生管理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中进行自我管理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