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营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7: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媒体营销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媒体营销

篇(1)

数字时代的来临,让营销的主体发生了位移。从家庭走向户外,公交、铁路、地铁、专线巴士、户外广告显示屏等户外公共载体获得了新的营销模式。以往这些公共载体上的电视播放的大多是由相应的广告公司制作的节目,内容单一而且更新速度慢,对于广告主的吸引非常有限。而数字电视的高质量及数字传送的技术,给公交、铁路、楼宇的营销传播带来新的机会。如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多普达,认识到了数字电视崛起对受众分流以及细分的机会,因此从其产品D600开始,就开始投放楼宇广告,尤其是在S1的营销中,该广告的“阅读”人群和S1的目标消费群高度契合,对S1的推广和销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广告主通过频道控制,播送节目信息更改等方式,将电视节目与自身广告信息结合,既满足了乘客需求又实现自身的广告价值,并且卫星数字信息传输造就了电视终端,形成新的传播通道与方式。

在电视传统介质上,传统广告采取插播广告,实行强制性传播,尤其在频道数量有限,内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观众被动接受广告信息,没有太多的选择权。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频道数量成倍增加,电视节目不断细分,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如PVR(个人录像机),观众能够在新技术的帮助下躲避和过滤广告,传统的硬销售式的广告形式受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就必须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去应对这种挑战,植入式广告便是其中备受青睐的方式之一。

在美国,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电视媒体重要性形式,据美国《媒介周刊》调查,广告主2007年在节目制作和六大电视网的植入式广告投入超过4亿美元。业内分析人士预测未来的3~4年,75%以上的黄金时间里充斥着植入式广告。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媒体的变革迫使广告主必须创新广告方法。

在数字电视时代,受众拥有对信息接受与拒绝的强大选择权利,所以广告主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强迫式的方式进行广告传播,而必须找到新的沟通方式、潜移默化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沟通工具,通过隐性的手法,以低涉入的感性诉求方式,将产品、观念、信息或品牌等,与被植入的节目、电视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减少受众对广告的抗拒心态,达到潜移默化地传递信息与品牌塑造的目的,这也是植入式广告在数字电视时代受重视的原因。

随着各种信息传播载体的不断融合,电视、手机、互联网将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包围网。广告主必须要重视这种技术发展对电视广告所带来新的冲击与机会,并且及时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去应对这种变化,才能够在未来市场发展中取得制胜的先机。

以上表述只是说明,消费者对产品信息接收的习惯在改变,广告主的营销方式也在改变。总的看来,过去的营销方式是硬性推广,营销的信息是寄生式的,而新媒体营销则不同,他是融于消费者的互动活动当中,口碑当中,形成另一种传播源,不断向下扩散。

新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新营销方式的变化。营销是跟着人群走的,不同的人群聚集地产生不同的营销沟通方式。

新千年以来,对营销方式冲击最大的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营销思想的变革,从定位到蓝海战略,都对企业新营销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是来自于媒体的变革,对营销产生的种种影响与变化。前一种变革主要是来自于营销环境变化以后,对营销战略的全新思考;后一种变化主要是新媒体大量涌现以后,对企业营销沟通方式方法产生质的变化。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新媒体变革对营销方式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或电信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媒体,比如说宽带的互联网,手机上的WAP的网站,交互电视,户外的液晶屏等等,哪此传统媒体,比如在楼梯,餐厅等地方挂个小牌的所谓新媒不在此例。在此基础上,在互联网里的媒介形态上,还可以分成传统的门户的方式、垂直方式,游戏方式,博客的方式,sns方式,包括新浪正在推的微博方式等,多种媒介形态出现的裂变和细分,为企业的新营销带来无限可能。

哪么,为什么这些新技术会带来营销的种种变革呢?核心就在于,它们的分流了我们营销目标群的目光,改变了我们营销目标群的沟通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我们的目标人群不仅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工作,还且生活消费娱乐都在其中,这些新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的部分人群的生活型态与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与现实生活相抗衡的另一生活空间。

传统媒体服务于线下市场的人群,且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从最新的相关数据来看,传统四大媒体的广告收入不断下滑,只是个别媒体还出现较大增长,比如广播媒体,因其聚集了有车一族的空间,广告收入反而不降反增。这也是生活型态决定的,如回到10几年前,中国人没有几个有私家车的,这种市场也随这消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群是不断转移的,城里人在家不听广播了,但开车的时候他们会听,城郊及二三线人群还是听的。现在传统媒体形成了多元与多极的发展态势,一是与线上平台搭配服务,如央视与央视网配合服务。二是主流政府媒体还显强势,区隔媒体及省级卫视下滑严重。这些变化都是在新媒体冲击下产生的变革。

毫无疑问,新媒体开始将社会的优质人群,年轻活力人群聚集在一起,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变成一种数字化模式:即从早上出门到晚上回家,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型态是与数字息息相关的。

针对社会主流人群的变化,新媒体的发展必然壮大。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营销变革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生活形态的变化展开的,为了抓住这种变化中的人群,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营销产品与方式方法必然产生。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新创意新方式会多如牛毛,浩如烟海,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

如联想奥运营销,在线上的表现,就使用了关键字嵌入、博客/邮件皮肤置入、奥运印章网络征集活动、QQ宠物社区、QQ游戏、等方式,如传统媒体产品,因放入线上通道播放,而使线上媒体多了一种广告产品的载体,这就如央视电视剧的广告贴片一样

只不过一个在线上,一个在线下而己。《因为爱》是2008年浙江影视娱乐频道在周日晚黄金时段播出的一档电视电影,其创新灵感来自于目前韩国十分红火的“反转剧”系列。主持人王一化身爱情精灵为热恋中的情侣们挥舞“爱情魔棒”,为他们“反转”爱情故事。这是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在全国首创的一档反映年轻恋人和新婚男女爱情故事的爱情实录式电视电影。以浙江影视频道推出的《因为爱》都市情感反转剧为原型,新浪网与电视达成跨媒体合作,不仅从全媒体的广度上对其进行传播,更侧重于网络、电视与线下之间创新的沟通方式。

再比如:中国民生银行非凡财富 “ 2009 我的梦想”大型活动,通过电视、网络、平面的立体宣传,通过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电视广告投放、素材拍摄,是活动的主要表现媒体搜狐网:负责搭建活动官网、网络广告投放,覆盖大众人群,与网友互动。网络征集梦想近10万个周末画报主要覆盖高端人群,深度专题报道,连续15期刊登活动报道,覆盖近900万阅读人次。

其他平面媒体、机场、广播等媒体均有广告投放和报道,该案例采用“混媒”的方式,使线上与线下产生较好的补充与围合。与此深化中国民生银行正面、公益形象,扩大非凡财富品牌内涵。

再比如:森马采用的线上影院产品的贴片与产品道具的置入,也是一种小创新。目前,在线看热门电视剧已经成为网民的主流上网行为之一;在线观看的用户中,30%的用户只在网上看,这部分人群是传统电视覆盖不了的空缺,证明在人群覆盖上视频已经与电视形成有效互补。在电视剧营销体系中,网络视频已经与电视形成有机互补的关系。

同样,森马与优酷的合作,将热播电视剧与品牌建立关联度,利用热播电视剧的高人气打造森马短时间急剧上升的品牌热度,树立品牌认知度、偏好度、预购度。极好的将细分化、差异化的受众人群聚集,快速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还单靠以前传统的运营模式是不行的。森马没有先入为主的束缚,在这一细分市场,瞄准年轻人群体,并打出青春的旗号来与消费者沟通,用青春时尚的品牌定位来突围,产品款式新颖、独特,引领时尚。拒绝跟风,以百变的形象示人,在潮流中凸显个人风格,其目标受众与当今中国的互联网用户高度契合。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众多企业利用新媒体营销万千案例中的一个代表而己,方式方法还有无数种,企业完全可举一反三,创造新的营销奇观。

不过,为了更好的运用新媒体,在新的营销变革中掌握主动权,企业还要熟知新媒体与企业自身品牌相关因素的契合,才能创造市场营销佳绩。

为了方便把握这些新媒体对营销方式的影响,以下将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与方法运用,做一介绍,以便企业能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传统营销与新媒体(数字)营销,一个是鲜活的,灵动的;一个是静止的,单体的;在两者之间,从过去的单向传播转为多向与互动式传播渐成市场主流。

营销品牌复合,营销传播复合正在形成潮流。

如:

1、搜索引擎

2、无线整合营销、

3、网络营销

4、数据库营销

5、电影、电视剧、节目植入

6、网络游戏植入

8、博客营销、社区营销

9、电视营销

10、异业联合广告

11、体育营销

12、数字娱乐

这些方式方法主要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就是拉动消费者心智的那一个品牌印迹的提醒,互动式的品牌影响力在消费者心中造成一种购买的幻境,一种真实丰满的品牌意境。互动式品牌传播意境不仅创造了这种幻境,提供了这种意境,而且创造了购买幻境的理由。

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品牌的相关性;

篇(2)

一. 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

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思想,我们可以把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叠加的阶段,即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作为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揭开了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篇章。

从统计数字来看,传统四大媒体的广告经营额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各种新型媒体不断产生。大到全新媒介形式的出现,如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小到对现有能够作为信息载体的小型媒介的开发,如展览会、DM等等。媒介的世界呈现出五彩缤纷,花样繁多的局面。

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并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目前已成为被公众所认同的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当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就产生了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等形式。手机媒体广告则是以手机作为传播媒介的广告,即利用手机作为投放和接收广告信息的平台,从属于移动广告。

随着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手机媒体广告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其种类和内容也日益丰富,从单一的文字信息,到图文、声画、动漫、流媒体等新式。手机媒体广告业务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全媒体时代的营销新势力。

二.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现状――消费者需求驱动的必然

在2010南非世界杯期间,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进行的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21%的受访者曾通过手机登陆互联网获取资讯,9%的受访者表示曾使用移动应用软件了解最新的比赛情况。可见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在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的推动下,其发展已是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并且势不可挡。那么,手机媒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一)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手机媒体受众庞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215.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0.0%。《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网民达到5.6亿,手机网民达4.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比例增加了5.2个百分点,达到74.5%。

手机用户数量的日渐庞大促使手机媒体不断向着普及化、规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视频等手机媒体的应用也已逐步深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便捷和资讯。手机用户的增加与手机媒体的发展二者良性循环,相辅相成。

(二)3G引发巨大商机,手机用户是最终的受益者

国家对3G网络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这无疑将为手机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技术平台,有利于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3G牌照自2009年发放伊始,我国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就立即公布了3G网络建设计划。在2009年的起步之后,从2010年起我国进入了公认的高速发展阶段。

在3G技术的支持下,手机用户的上网速度及稳定性显著提高。按照“媒介即人的延伸”的理论,手机媒体在3G时代会成为人体的一个无法离弃的器官,进一步延伸着个人的视听范围、互动能力和传播能力。手机用户是3G浪潮中最终的受益者。

(三)应用形式层出不穷,个人创造力不容小觑

目前,除了纯广告内容的手机短信外,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视频等手机媒体的应用形式在人们生活中也已司空见惯,手机报的普及率更是高达近40%。在此基础上,手机播客、手机线人、手机拍客等,手机媒体的应用形式继续花样翻新。

在新出现的手机媒体应用中,一大特色就是充分尊重手机用户的个性,鼓励他们抒发自己的声音。以广受欢迎的手机微博为例,每个手机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记录生活、晒晒心情。随着媒体个性化和“网络圈子”沟通的兴起,平凡手机用户的创造力也是手机媒体在发展壮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三. 手机媒体广告:直面主流消费群体的营销蓝海

对于广告界来说,手机媒体的出现注定是不平凡的。在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广告以其独特魅力成为营销的新势力。

(一)大众化个性媒体,直面主流消费群体

在我国,手机普及面广,覆盖受众多,因此被称为大众化媒体,同时手机又是极具个性化的媒体,对受众来说更有针对性。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受众目标分散、不明确。但手机媒体广告却可直达社会上最具潜力、最具购买力的核心消费群体。

并且,较之于传统广告,手机媒体广告接收终端的可移动性使得手机广告如影随形,分众、定向传播也使得广告投放的精准性大为增强。因此手机媒体广告可直接面向精准客户,有的放矢地进行广告宣传,实现一对一的信息传播。

(二)费用低廉,与广告受众的互动性强

手机媒体广告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这使得消费者在接收到广告信息后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回复信息,或进行进一步地咨询。这样一方面便于广告主收集反馈信息,从而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更为人性化地满足了消费者获取广告信息的需求。手机媒体广告的数字化特性使手机媒体广告的效果测定并不需过多的额外费用。并且,与传统四大媒体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广告费用相比,手机媒体广告的投入也较低廉。

(三)手机富媒体广告,提供给受众附加价值和愉悦体验

与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方式相比,手机是融合了多种表现形式的富媒体。手机富媒体广告简单来说就是“广告创意+无线技术”,这将充分发挥手机富媒体的视觉冲击力及亲和力,综合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为广告主量身打造表现力强的广告。对于广告受众来说,传统的广告说服方式已经司空见惯,但手机富媒体广告带给手机用户的将是全新的广告体验和接连不断的惊喜。

篇(3)

不过,汽车行业的互动传播当下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口碑传播,而汽车恰恰是个大宗商品,它不像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阶段或许会因为一个帖子,同事的一句话而改变一个主意。新势在近两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调研公司或者第三方数据公司那里获取大量的数据,去了解网络上哪些环节、什么样的文章或者活动会打动消费者,进而深入了解潜在消费者的触网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投入,我们在互动营销上取得了客户的信任。这也是我们对新媒体环境的一个理解,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了解到最前沿的营销思想,才能创造新的营销思路。

而新媒体的运用需要真正的创新思维,它会给企业带来全新的传播机遇,如果不能跟上技术和媒体形式的变化,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这样的一个机遇。既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那么,传播、营销的各个领域也要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力求创新。我们在为客户服务时,不论是传播,还是营销思路都发生了诸多改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新媒体时代营销方法论――CCDE体系。

新的内容角度(Content)。我们要表达什么?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传播环境不断的碎片化,大量网友自发创作的内容大量填充到传播空间中。且事实证明这样的内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新势的内容策略也随之进行调整,总结为一句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再居高临下,不再硬性给予,将所有的网友当做品牌的朋友,就像三五知己在一起攀谈。我们努力在帮助客户营造这样的沟通氛围,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按传统的模式产出所有的内容,交予媒体或自主传播,而是设置内容的调性,表达方式及基本格式,其余的内容则调动广大网友的智慧,协助我们完成,再以此用于传播过程中。

篇(4)

活动取代广告,软用媒体取代硬用媒体,公关取代广告,从买广告时间、买收视率到买活动、买话题,这些都将成为OTC传播的趋势。

广告公信力低,公关公信力高 ;广告追求短期功利,公关讲究长期收益;广告沟通性差,公关沟通性好;广告传播层面较为肤浅,公关传播则相对深入 。

全球趋势显示受众对电视节目的注意力正在减少,有关数据表明,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只有14%的观众会全身心投入地看广告,86%的观众在看广告的同时也在做别的事情。受众对电视广告的关注正产生巨大变化,仅仅依靠常规的广告传播,受众不能完全关注和理解企业品牌与产品。

公关是什么,它和广告的区别在哪里?阿尔・里斯对主流的营销思想和理论开始了一种颠覆性的思考,认为广告思路是三维的,公关是线形的;广告方式是爆炸式的,公关是缓慢式的等等观点,这与国内大多数公关操作思路是不谋而合的。

事实上,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早已走出了“广告包打市场”的思维局限,大部分企业开始科学地认知品牌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巨大利益和深远价值,并将广告、公关、DM等各种手段组合起来进行推广,摸索出适合各自发展的营销道路,公关市场更在近年来迅速升温。

有媒体报道:海王公司今后打造品牌将主要依靠终端的提示、事件营销、公关活动和新闻报道的打造,硬性的广告宣传将减少。事实上,海王从2004年就开始减少广告投放,2005年在电视上几乎没有广告了,2006年上半年又逐步加大了一些投放,但仍然很少,但是企业的销售额仍然连续三年保持药业集团排名第一。

篇(5)

资金有限而创意无限,在本地营销方面大家经常能听到一些新鲜的点子。北京一家新开张的火锅店在开业头三天,举办前二千名顾客免费试吃活动;长春一家超市开业庆典,往人群里撒一元人民币……这些事件一方面反应了本地商户对营销的重视,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营销手段的缺失。有些商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潜在客户群体在那里,更多的商家是鞭长莫及,明明知道自己有哪些意向客户,可就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推广宣传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营销推广,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点子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营销渠道和有针对性的推广战术。

跨媒体本地营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当前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有很大转变,在这样的形式下,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商家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对特定消费群体实施精准投放的广告形式。在我看来,营销2.0时代有三个改变:

1,传播方式调转了。任何传播,都可以分为大众传播、社区分众传播、社区个众传播这三种类别,在营销1.0时代,传播途径主要是从大众传播到小众或者个众,这时候大众媒体是主导力量。在营销2.0时代,传播开始变成从个众和小众开始,再扩散到大众。因为,每个人,每个社群都能成为媒体,向世界传播自己的声音,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大众传播会被分解,将由无数社群传播组成。

2,营销的思路调整了。过去市场部所做的广告,是给1000万人看的,但目标是打动其中的部分人,让这部分人收到营销讯息。所以,这种营销价值是在大众建立形象、传递卖点,完成一次促销。2.0时代的新营销是影响起初的100万人、10万人,甚至更少,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新方式新创意,让人们和内容互动起来,主动去传播,去分享体验,让这10万个人去告诉100万人再到1000万人,实现真正的深度传播。谁能针对社区进行精准营销,谁就能主导市场。

3,石头变成了糖。传统的营销很象是在我们阅读资讯的碗里面放了一块石头,尤其是电视广告插播最明显。它和节目没什么关系,但是就硬生生摆在那里,让你不得不接受。而2.0时代的营销则更象是糖,它和人的生活融为一体,是人们主动想要得到的信息。跨媒体本地营销通过颠覆传统营销模式,通过社区传播、让广告变成资讯,达到企业精准营销的效果。

篇(6)

几年前,电脑和网络被视为新媒体的代名词,以电脑为载体的搜索和SNS社区网络成为网络最主要的两大功能。随着集搜索与SNS社区网络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问世,人们逐步摆脱笨重电脑的束缚,进入了移动新媒体的时代。谈到对新媒体的认识,李雪凇解释说:新媒体时代代表着个人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在的手机已经具备了电脑的大部分功能,并通过互联网把每个人联系在―起。消费者也在不断变化,从刚开始在互联网上获取更多的及时信息,到现在多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别人的想法,这些都是在传统媒体上无法获得的体验。

李雪凇认为新媒体的普及只是时间的问题: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新媒体的接受没有任何障碍,当这个群体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新媒体的运用必将成为大势;另一方面,由于微博的出现,年龄在40岁以上的群体开始接触新媒体,而这一群体也推动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想象,当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的时候,新媒体营销必定会成熟起来。对此,李雪凇自信地说:“新媒体营销就是未来!”

新媒体之于调控政策下房地产营销

篇(7)

互联网影响力明显超过电视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由于伦敦与中国的时差关系,等到奥运赛事密集的伦敦下午时段,中国已是凌晨2点,大多数人已进入甜美的梦乡。在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与国内在线调查平台聚思调研、国内领先的微博分析平台嘉道信息联合的《2012年伦敦奥运数字营销报告》中显示,对于那些并不能扛到半夜收看奥运赛事的消费者而言,通过网络关注奥运赛事成为很多人的选择,62.2%的中国受众关注奥运最主要的媒体是互联网,已经超过电视。在伦敦奥运会期间,YouTube向亚洲和非洲用户提供了伦敦奥运会的网络直播服务,即长达2200个小时的赛事直播,其中包括所有32项赛事的金牌争夺战。在中国的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对此次奥运会的全程转播中,网站日均页面访问量达5.8亿页次,日均独立访问用户达3515.5万人。同时,移动互联网发展也非常迅猛,69.3%的被调查者用手机上网实时关注奥运动态,45.4%通过手机收看比赛或报道等,19.5%订阅了体育运动相关的手机报服务。

多屏化的媒介行为保障实时互动

随着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今信息扩展的速度大大提升,时效性产生了巨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消费者与大事件和品牌之间信息交互的实时化和互动性不断增强。个人PC、手机浏览网页、手机APP、平板电脑等都成为通过互联网时时关注奥运的终端,多屏化的媒介行为已经成为实现实时互动的保障。调查显示,67.2%的人“只要微博、社交网站上有关于奥运的消息,都会关注一下”,63.9%表示“相比其他平台,我会更加关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上的奥运相关内容”。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Facebook用户生成的奥运主题内容超过1.16亿条,Twitter生成的奥运内容超过1.5亿条。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期间,Twitter用户发送的与奥运会有关的消息达到966万条。伦敦奥运期间新浪微博用户累计访问达到3.1亿次,共发出3.93亿条奥运会相关微博。奥运期间人人网上传的与奥运相关的日志有16多万篇,状态600多万条,照片45万张,分享达到900万次,奥运会相关的公共主页粉丝增长至100万以上。

企业巧用新媒体打赢奥运营销仗

数字营销成奥运营销的利器

从1屏到N屏进行整合,企业的奥运营销已经离不开数字化媒体的驱动,数字营销成为品牌营销新的中心。例如,宝马公司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赞助商,围绕奥运营销的主题“为悦,全力以赴”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在中国,宝马公司选择与腾讯进行营销合作,开展“亿人助力,悦享奥运”与“亿人唱响,助威奥运”线上主题活动,通过亿万网民‘悦’图标点亮实现连环传递。借助腾讯QQ客户端与腾讯微博的双重关系链,让更多的人分享奥林匹克的激情与理想,也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接受、分享“BMW之悦”。

社交媒体营销成新宠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分子和内容的生成者,这使得企业开始重视与粉丝的互动。日用品巨头宝洁公司奥运期间启动了大型社交媒体奥运营销项目,作为“谢谢你,妈妈”宣传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起初以电视广告形式呈现,但很快就发展成为一股社交媒体风潮,其主题广告片在YouTube和其他视频网站上的播放次数达到2500万次,专门介绍奥运母亲事迹的广告片播放量也达到700万次,专门开发的Facebook应用可以让人们上传内容,对自己的母亲表达感激之情。

用数字媒介实现与消费者的共振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自我与品牌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共振,奥运营销也要考虑此点。调查发现,相较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面对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消费者在心态上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人们更加关注体育精神而不仅仅是比赛本身;其次,对伦敦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旅游信息等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再次,客场心态让中国消费者更加放松,他们更加追求奥运相关的体验和娱乐。这说明,无论是赞助商还是非赞助商,都应该去主动挖掘与奥运精神或者主题相关的元素,来激发消费者的参与,而不是简单的奥运元素的强加和搭车。在伦敦奥运会中很多大品牌已经在采取这样的行动,例如,耐克公司通过新浪微博跟进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实时进展,做出一连串快速的回应,与中国消费者互动,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好感。

创意与内容依然为王

篇(8)

微博将盈利

易观智库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将达到7500万,增长速度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新浪2010年第二季度宣布拥有6000个公司账户,第三季度宣布微博注册账户数超过5000万,认证账户超过20000个。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认为,用户基数的不断增多致使微博能够在吸引广告主和第三方开发者的同时继续增大用户基数,这也使得微博盈利成为可能。而针对微博产业特点,产业能够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盈利。用户基数与广告主双向吸引使得微博盈利成为可能。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增多,微博产业的价值不断增大。用户规模的高增长也使得广告主、第三方厂商等看到了微博市场蕴含的商机,特别是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的举行,使得新浪微博与第三方开发者能够实现互利共赢,新浪能够利用开放平台形成规模效应,而第三方开发者也找到了帮助其营销推广的优势平台。营销和开放平台成为微博实现盈利的途径。在营销方面,微博自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其互动性强的特点,就实力厂商而言,互动营销能够为厂商在品牌和形象的构建上提供良好的环境,而营销效果的反馈也成为吸引广告主的因素之一;就中小企业而言,自助广告投放平台能够降低广告主的营销成本,帮助广告主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营销过程。在开放平台方面,微博厂商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基础服务,其中包括用户数据分享、支付渠道搭建等,能够吸引娱乐、商务、虚拟物品等不同类别的第三方应用进入平台,从而实现用户的维系与吸引,并帮助微博厂商实现收入的增长。

在营销与开放平台的发展过程中,营销活动见效较快,特别是广告方面,能够为微博厂商带来快速的收入回报,相对而言,开放平台从策略的提出到整体体系搭建完成并形成规模的时间较长。基于此,董旭预计,广告模式将助力微博市场在2011年实现创收。

交谈四步骤

最近最常听到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在中国着手开展我们的社交媒体战略?”市场营销经理们急于跳上这辆时尚花车并加入谈话。

然而,在中国,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与大多数品牌在西方习惯了的方式大相径庭。这里没有Facebook,没有Twitter,也没有Youtube,取而代之的是人人网、新浪微博和优酷网。

很多人也许听说过这些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但可能并不理解其运作的奥妙,谁在使用他们,以及最重要的,企业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平台。有一些步骤可以使企业的营销潜力最大化,并针对中国互联网用户制定媒体战略。网络营销专家罗杰.比克(RogierBikker)提出以下四个步骤可作为参考。

步骤1:倾听。一个好的听众并不意味着他无话可说。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使用社交媒体的第一步:倾听。在中国的互联网站上,每天有数百万的谈话发生,照单全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很有可能人们已经在谈论你的品牌,你的竞争者或你的产品类型。

步骤2:存在感。加入相关谈话,一个品牌需要出现在正确的场合。对很多(尤其是西方)经理人来说,中国的网站和在线产品的水很深。

举个例子,Qzone(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拥有超过38800万用户)很可能从规模上来看是最具吸引力的营销平台。然而在中国的一线社交网站中,Qzone的用户是最不活跃的。

从目标人群来说也存在很多差别。对寻找35岁以上较为年长的目标人群的公司来说,开心001或许更为适合,而人人网(中国版的Facebook)的用户则多为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当然,对于多数品牌来说,社交网络的选择非新浪微博莫属。新浪微博是目前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方。

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开展社交营销的最佳例子之一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为其600名乘务人员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个人主页,使乘客能够追寻这些在世界飞行的航班乘务员的生活轨迹。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向航班乘务员提出问题——达到一定的透明度,有助于建立与客户直接的信任感。

步骤3:参与。倾听和在某个社交媒体上适当得获得一席之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真正的工作在于公司如何参与并融入谈话。

在社交媒体中,关于昨天的晚餐或即将到来的假期是对任何人开放的话题。如果有人抱怨你的产品,做出道歉并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案。即使人们没有直接谈论你的产品,参与相关谈话也是有益的。

市场策划者仍应牢记,人们通常不愿意公司介入他们的私人空间。中国招商银行对此表示出极大的理解。代之以用公司组织的口气说话,它们在新浪微博上以非常私人和友好的态度进行沟通。他们称其关注者为“向日葵”,在万圣节后的某一天,他向9.6万位关注者问候,“嗨,向日葵们,万圣节过得好吗?”

篇(9)

人民网微博更开创了1小时粉丝急增3万余人的历史纪录,人民网微博在两个多小时内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并引导受众将关注点移至其母体,将一则几十字的短讯极其成功地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媒体的官博与媒体形象相捆绑,具有媒体的组织属性,在性质上是代表其母媒体说话,要求内容权威、体现组织形象。媒体官博的背后代表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当其快速而及时地发出受众所需信息时,就能迅速吸引大众注意,从而实现内容营销。创意话题。媒体在利用微博进行内容营销时,应主动出击,设置创意话题,以#话题#+导语+链接+图片(视频)的微博格式,会吸引受众点击链接,了解相关消息的详细内容,客观上也会提高媒体的关注度,同时聚合信息,提高微博的点击率和转发、评论量,起到宣传媒体的作用。

媒体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媒体微博依托于媒体本身,但是时效性上相对于母体来说要快得多,以其低成本的信息,迅速的转发传播模式以及强大的互动性和受众针对性而能迅速地塑造形象,占领市场。在媒体制作内容时引入微博评论。在官博设置新闻话题,网友参与话题讨论,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或者设置微博投票,以微博为平台,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一方面加强了传受的互动,另一方面便于树立媒体品牌,增强受众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如东方卫视官博为其栏目《舞林大会》设置网友投票选手晋级环节,湖南卫视的“芒果剧透社”微博为其将播出的电视剧发起网友投票活动,都是一种推广手段。巧用微博@功能。微博@功能,即“对他说”的功能,当“@昵称”的信息时,意思是“向某某人说”,对方能看到者的话,实现一对一的沟通;这一功能将人际传播的优势和针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有相同兴趣点的受众联合到一起,通过转发实现病毒式的信息扩散。在媒体官博开办之初,为吸引受众粉丝,以单纯性的粉丝转发抽奖活动,将获得更多关注,例如福建电视台都市时尚频道《全民大都会》栏目改版后,以转发抽奖和“@”对他说模式,迅速吸引大量粉丝,打开了节目的知名度,通过微博人际互动的病毒式传播达到迅速扩大受众群的目的。

微博形象塑造。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包装,媒体微博也离不开整体形象策划,媒体官博的形象塑造应与媒体本身的形象相符合,包括界面设置、背景、头像、介绍、标签等等,一些个性化的设置中,都要体现媒体的定位和特色。以《财经》杂志媒体微博为例,背景以深厚的蓝色为基调,配以世界地图矢量图,以及近期财经杂志的封面,在界面左侧空白处以中英文标注其宗旨“独立、独家、独到”,简洁明快,主题突出,凸显出该杂志沉稳的风格。安徽卫视的微博则主打电视剧品牌,在播放电视剧《甄嬛传》时,将其头像全部换为剧中主角,将电视剧宣传图片置顶,并配以剧情介绍视频,在短时期内增强了宣传态势,与其“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的形象相得益彰。线下活动策划。利用官博发起线下活动也是微博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受众群体愈来愈分众化、小众化的时代,微博能准确定位受众群,而媒体通过官博线下活动,如见面会、节目路演等等发动更多的受众,同时对于媒体广告商来说,这样的线下活动也更具有针对性,媒体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也将由此得到提高。

作者:赵洁

篇(10)

其二是服务的便捷和多样化。受众在消费媒介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媒体提供的服务。有奖竞猜、电话沟通、现场参与等,都是新闻媒体服务的流行方式,这些服务的内核是友善、方便、高效、参与感、角色感、成就感等。媒体向受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能给受众造成亲近、可靠、平等的感觉,引起他们美好、丰富的联想,说到底,实质上也是为了在受众心目中树立媒体“人民公仆”的高尚形象,从而获得受众对媒体的心理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拉近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正是媒体进行活动策划的初衷。事实上,媒体策划的许许多多活动也确实以各种方式在各个方面为受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品牌是媒体形象的代表,那么,品牌经营的实质就是打造媒体品牌,塑造媒体形象。媒体形象塑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活动策划无疑是一条便捷有效的最佳途径,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显著的效应,可以说是媒体品牌经营的“法宝”。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活动策划在媒体品牌经营中的运用情况,归纳起来主要采用“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

策划服务性的公益活动,利用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间接塑造媒体形象。新闻媒体可以在平时积极主动地策划、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例如组织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吸引社会大众的参与。从动机上来看,媒体组织这一系列活动,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彰显媒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从实际效果来看,媒体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吸引公众对本媒体的关注,从而扩大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媒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乐于为社会作贡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以此赢得受众的道义认同,从而提高媒体的美誉度。如此一来,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增强了,良好的媒体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媒体都已懂得而且善于借助公益活动策划打造媒体品牌,树立媒体形象。如:最简单普遍的热线电话,都市频道每周的首席记者进社区、每年的爱心接力、送光明、联合世纪欢乐园为SOS村孤儿送欢乐,大河报的春蕾行动等。这些活动的举行,让公众在关注弱势群体的同时,也必定记住了“好心”的媒体,媒体可亲可敬的品牌形象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媒体并没有对自己所做的善事义举大肆宣扬,但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最有力的宣传,虽然是间接的、含蓄的,但效果同样是明显的;媒体可以通过造福社会与人民的实际行动,在受众心目中牢牢树立起富于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的媒体品牌形象。

开展公关性的活动直接进行自我宣传,塑造媒体形象。以活动进行间接宣传,并不意味着媒体就不需要进行自我宣传了。知识经济时代,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同样需要抓住契机宣传自己以扩大影响。例如,成都的《商务早报》为了开展自我宣传,就曾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次主题为“世界第一大报”的活动:该报于1999年12月31日晚千禧年到来之际,在成都锦江大桥附近的一座高层建筑上悬挂起了“世界第一大报”――面积达2440.67平方米,重达1890公斤的《商务早报・新千年特刊》,并成功地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商务早报》也因此次活动给受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媒体还可以策划主办形式多样的旨在推广品牌的大型活动,如组织各类论坛、演讲会、展览会、宴会、颁奖晚会等。通过策划组织这样的活动,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一个媒体的实力,扩大媒体的影响,同时给公众留下一个良好的品牌印象。最简单的例子:中央电视台2005年的活动多达80多个,其中不乏像歌手大赛、模特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主题有的似乎与媒体本身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但因为整个活动过程都十分注重媒体形象的传播,因此能起到积极的品牌宣传作用。

此外,媒体策划公关性活动的更为普遍和常用的一种形式就是,在创刊(台)周年纪念日等特殊的日子举办庆典活动,并借庆典之机,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与受众面对面地交流、沟通,进行感情上的联络,以形成有利于媒体发展的良好的人际环境,扩大媒体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上一篇: 一年级段考数学总结 下一篇: 工程索赔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