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7: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职业技术学院党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的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教育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和相互合作,是跨文化的、国际的、全球性的观念、方式和方法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功能的融合。[1]
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和应用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类型。相对于知识而言,技术在国家之间,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更容易获得普遍认定和进行广泛交流。因此,可以说,高职教育天然就具有国际化的某种属性,高职院校应该也完全可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洪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
西方发达国家追求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为了寻求经济利益,赚取外汇。而目前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停留在以单方面向外输送学生,或是向内引进国外优势课程和其他教育资源为主。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GDP总额已经超过日本,紧随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二。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教育机构开始抢滩中国的教育市场,同时,中国的教育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中国的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顺应这股潮流,抓住这一机遇,才能顺利找到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合作的结合点,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提升中国高职院校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改变“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输出接受国”[3]的身份,努力从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跟随者”[3]和“消费者”[3]转变为向外输送高职教育先进理念和模式的输出国。
二、英文网页是高职院校“国际化”的重要窗口
中国高职院校要走向“国际化”,毋庸置疑,有诸多的途径和方式。当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置身于信息化时代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自我宣传、自我展示、自我推广,已是一种必然选择。
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工具语言:据统计,英语在45个国家是官方语言,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能用英语进行简单阅读和交流。
因此,对于中国高职院校而言,制作英文网页,为中国高职教育打开一扇窗,对其扩大对外宣传,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国际化合作办学以及留学生教育等方面提供信息渠道,从而使其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具体而言,建设英文网页,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1.能为高职院校塑造向国际化发展的形象。相比中文网页,建设英文网页能帮助更多的国际友人逾越语言障碍,架通交流桥梁,从而能让有合作或求学意向机构和个人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更有利于国内高职院校走上国际舞台。
2.能提升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中的信任度。在信息化的当今,利用搜索引擎了解潜在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已是司空见惯之举。如果能在英文搜索引擎中顺利搜索到高职院校的英文网页,从而能获取对方所需要的信息,毫无疑问能增加对方的信任度。
3. 能促进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中有效传递信息。对于国外访问者而言,通过访问英文网页,可以获取第一手的真实信息,甚至还可以通过网页上的互动功能进一步深入咨询,而非经过别的渠道而得来的信息。
三、高职院校英文网页建设的现状分析
如上所述,制作英文网页对于中国高职院校走向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那么,高职院校英文网页的建设现状如何呢?
笔者通过对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校园网页的调查(截至2011年8月),发现仅有约26%的高职院校建有英文网页,而其中质量稍高,能基本实现信息传递且能一定程度提升学院国际形象的大约只有10余所。 有的即使有英文网页的,但内容少,且语言不地道,这类所谓的英文网页,对学院的对外宣传起的作用不大,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具体而言,建有英文网页且栏目设置较为合理、内容比较丰富、信息较为全面的15所高职院校包括2006年立项的9所,分别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立项的两所: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和2008年立项的4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笔者重点选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的英文网页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栏目全面且设置比较合理,内容丰富且更新较为及时,当属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英文网页之最佳。
2.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能为访问者提供基本信息,但更新不及时,属于比较常规的网页。
3.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网页设计风格比较简洁,比较符合英文用户的喜好,但英文不够地道,内容也不够全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院形象。
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网页设计风格比较清新简洁,但页面内容布局逻辑上显得有些混乱,且更新很不及时。
5.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网页设计简洁大方,内容有文化气息,但只提供静态信息,没有任何更新,且现有的栏目名称过长,显得不够简练和专业。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全国100所高职示范校中,能真正利用英文网页在职业教育国际舞台上进行宣传推广、传递信息、提升形象的,应当说只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所。
四、如何才能建好英文网页
在借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制作英文网页方面相对成功的经验,和分析部分院校在英文网页制作上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在建设英文网页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选取。一般情况下,各院校都是基于其中文网页来制作英文网页。中文网页中内容一般比较庞杂,且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如党建系列的内容。而制作英文网页,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目标用户。理论上说,各院校制作英文网页是为潜在的国际合作对象、有求职意向的境外学生、部分境外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机构等。那么,英文网页的建设就必须根据这些目标群体的需求出发,因此,所选内容主要应当包括学院各方面基本情况介绍,学院发展现状,学院重大新闻事件,国际合作的领域、模式、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留学相关政策、法规、办理程序,日常生活服务信息等。
2. 栏目设置。栏目设置不宜过多,因为英文单词较之中文汉字占用空间更多,一旦栏目过多,会使导航条显得过于拥挤,影响视觉效果。另外,要注意各个栏目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栏目级别不对等的现象。
3. 翻译质量。英文网页的翻译质量是受诟病最多的一项内容,不仅仅是国内各大高等院校,还包括企业英文网页,政府英文网页,还有一些大型活动的英文网页等,在翻译质量上都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
如何尽量改善翻译质量呢?首先,需要意识上高度重视,英文网页翻译质量的高低给访问者带来的印象,犹如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会给访问者留下经久的,有时甚至是无法逆转的印象。
其次,要有一支水平高、素质好的翻译团队。翻译人员要善于做译前处理,善于将通常比较繁杂、啰嗦的中文处理为更易被英语人士接受的简洁、实用的语言,再进行翻译。翻译的过程中切忌完全直译,在尽可能保持原文风貌的前提之下,要考虑到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不囿于刻板的形式对等。如此,才有可能翻译成英语人士需要的、也乐于接受的英文。[4]
然后,需要请英语本土人士把握语言关。中国的翻译人员水平再高,也难免会有表述不太符合本土习惯的地方。聘请英语本土人士进行审稿和改稿,就能使语言更加地道,更能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4. 网页设计。浏览国内高职院校的中文网页,会发现大多数网页的首页栏目众多、内容庞杂,有的甚至需要下翻四五屏才能浏览完。而相比,国外院校的首页通常都非常简洁,用色也偏简单。因此,建议各高职院校在网页设计的风格上需要尽量满足这两个要求:一是贴合英文浏览者的浏览习惯;二是设计清晰,突出简洁、随和的特点,色彩以淡色为主,以符合外国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同时在页面中适当点缀以中国元素,彰显出中国特色。[5]
5. 及时更新。只有及时更新,才能为访问者提供最新的信息,才能让访问者了解学院的发展现状和感受到学院的整体实力。尤其是设置了“News & Events”,或是类似的动态栏目的页面,务必确保及时更新,否则,带给访问者的必然是负面印象,如感觉学校在停滞不前,没有任何发展。
五、结束语
放眼当今世界,信息化与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而起步较晚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这股大潮中,并未占得任何先机。幸而,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在国际化进程中高职院校面临的现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6]
英文网页虽不能直接促成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但其作为展示窗口、作为沟通桥梁的作用不可小觑。内容和设计俱佳的高职院校的英文页面,必将成为高职院校让英文人士直接、准确、及时地了解学院的重要平台。加大英文网页的建设力度,将为国内高职院校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姜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J],2006年第5期,P51-52。
[2] 杨旭辉,高职教育国际化: 内涵、标准与策略。 中国高教研究[J],2006年第12期,P64-65。
[3] 姜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5期,P51-52。
[4] 蔡荣寿/余晓,高校网页英译述评,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7年5月,第5卷,第5期,P232-234。
1 新闻宣传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师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任务。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已经成为了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是学校一些改革政策的权威传播者和解释者,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因此,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需要新闻宣传发挥作用。
高职院校的新闻宣传是学校党委的"喉舌",利用新闻宣传做好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是其重要职责。新闻宣传的导向正确、传达及时、信息准确,已是学校党委指导和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师生员工领会精神、学习政策的重要渠道。
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师生员工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他们千方百计地想了解时政、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娱乐身心,关注新闻热点已成为广大师生员工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广大师生员工对信息的渴望和追求也推动了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不断发展,各类高职院校纷纷成立新闻部门,这些部门,逐步成为了传播党的思想和学校办学理念的主阵地。因此,新闻宣传成为党建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2 新闻宣传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的现状分析——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1 优势分析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11月成立新闻中心,专门负责新闻宣传工作。中心成立至今,新闻宣传工作始终立足于学院发展建设需要,将党的理论思想和学院办学理念、吴健雄精神紧密结合,针对社会时事和学院的阶段性活动进行专题策划和重点报道,并通过院报、校园网、电视台、网络等多种载体,利用各院 (系) 的宣传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宣传活动,对全院师生进行舆论引导和思想指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对推进学院党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院一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新闻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更多地让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使校园新闻报道更有亲和力。十召开期间,校园网开设《向党说句心里话》专栏,这是校园网第一次尝试网络互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来稿以平民的视角向党表达心声,寄予了对党无限的深情。
2.2 存在问题
2.2.1学院新闻宣传工作边缘化
育人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在以教学为重心工作的高职院校里,新闻宣传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尤其在党建工作中,仍旧被认为新闻宣传只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无需多加重视;从教师角度来讲,学院广大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对专业学科方面的研究,而把学校分配给的其他责任,如党建宣传工作等,视为额外负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参与党建宣传工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党建工作中的新闻宣传就被边缘化了。
2.2.2学院党建宣传工作方式缺乏创新
党建宣传工作给人的印象是比较严肃、沉闷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接触信息的方式和心理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学院传统的党建宣传模式已难以满足广大师生要求。新闻报道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必定会影响学院党建工作的开展。
3 多渠道加强新闻宣传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
3.1 更新高职院校党建宣传工作理念
党建宣传工作需要活力,需要突破传统的形式化和模式化的框架,从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的工作体系。一方面继续坚持已有党建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弘扬党的主旋律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党建工作的原则性和纪律性;另一方面又要结合高职院校新闻宣传的特点,不断改进党建宣传工作的思路,改革工作方法。
3.2 改进党建新闻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党建新闻报道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要体现时代性和贴近性,要克服严肃、沉闷的特点,紧密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用大量鲜活、贴近师生、富有生命力的宣传报道吸引读者,力求让党建新闻宣传报道动起来、活起来。党建新闻宣传报道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内容上要根植于群众生活实际,题材上要善于创新,力求以简单明了的形式,符合时代气息的文字,对师生进行党建理论的教育。
3.3 逐步完善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
宣传队伍建设是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宣传工作的主要驱动力。这支队伍不仅需要较为深厚的党建理论水平,还应具有较强的新闻洞察力;不仅需要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还应具有一定的新闻写作水平;不仅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原则,还应具有新闻工作者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此,一方面可以定期开展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新闻涵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通讯员队伍的党建理论教育,提高通讯员的党建理论素养。此外,还可以通过内培外引,补充具有较高党建理论水平和新闻撰写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新闻宣传队伍建设。
4 总结
综上所述,新闻宣传在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合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有效传播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实现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06-02
为使高职德育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把主阵地和主渠道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能广泛参与的教育模式。新疆大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一直引领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职德育活动课。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德育活动课时间最长、效果最突出,因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就围绕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课活动展开。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日常教育课程化、课程教育专题化、专题教育生活化,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德育活动课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将课堂延伸到校园生活、岗位、企业、社会。使校园、企业、家庭、社会都成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它突出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育人,教、学、做合一,在体验中成长的德育规律,是一门教会学生做人的思想品德养成课程。
一 总体情况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有277个班级,在校班级215个,其中高职班162个、中职班43个、在外实习班级62个,每个班级配有一名班主任。每周三下午为学院德育活动课开展时间,学院德育活动课工作主要由团委负责,各分院、班级负责德育活动课的具体实施。每个班在德育活动课实施前,主管副院长对其德育教案进行审核签字。《高职德育活动读本》是学院开展德育活动课的使用教材,该教材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开展主题德育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与体验之中实现“知行”统一,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职业教育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高职德育活动读本》共有16个专题,每学期4个专题,每月一个专题,由传统的说教形式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有学生全程参与德育活动课的组织与实施,德育活动课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体会”。
1.高职一年级的目标与内容
高职一年级德育活动以职业意识和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养成为主线,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各课程教育教学、党团组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进行对人生目标和未来职业岗位深入思考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开展爱祖国、爱专业、爱学校、爱家乡、爱同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适应高职生思想、学习、生活环境和特点、学习方法的心理调节教育;开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遵纪守法的基本素质教育。一年级8个专题:步入高职、助我成长;走进军营、磨炼意志;诚实守信、做人为本;热爱祖国、服务社会;融入职场、规划人生;知荣明耻、知行合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2.高职二年级的目标与内容
高职二年级德育以健康职业人格塑造为主线,通过在专业技术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进一步坚定职业选择,完善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教育;深入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素质教育,开展诚实守信和团结合作教育;开展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开展注重社会实践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教育,开展职业道德素质养成和责任意识的教育。二年级8个专题: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尽忠职守、爱岗奉献;团队精神、成就大业;勇于实践、服务人民;科学发展、终身学习;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3.高职三年级的目标与内容
高职三年级德育以就业、创业和发展为主线,结合学生在企业中实习、见习、实践,转变择业观、就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在实习实践中,开展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意识的教育,教育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各分院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生的德育活动课内容。三年级2个专题:就业创业、能力为本;志存高远、平凡做起。
二 主要做法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德育活动课贴近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努力在教学理念上体现针对性,在课程定位上体现养成性,在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上体现体验性,在学习方法上体现探究性,在考核方式上体现知行统一性。
第一,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实行目标责任制,年终进行考核,实验效果与科室及个人奖惩挂钩。学院每年对德育活动课开展效果较好的分院、班级和师生进行表彰。
第二,全院开展高职德育活动课实验,将德育活动课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从时间、教师、教材、管理、考核等方面予以保证。每周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30学时,人手一本德育读本。
第三,遵循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设计专题教育活动内容模块,每个模块以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课堂德育活动为纽带,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学生将自己在校园学习生活、企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领域遇到的思想问题带进课堂交流、探究。德育活动课一个月开展一个专题。从2012年开始,德育活动课的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由原来传统的说、唱、跳等形式,改为现在的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具体来说,第一周设计方案、调研分析、找出问题;第二周实践行动、以身作则、影响他人;第三周总结分析、撰写报告、提出倡议(或可行性方案);第四周汇报成果、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第四,学院制定德育活动课实施意见,明确每月德育活动课主题,每周安排进班听课。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带头就德育活动课如何更好地开展与广大师生进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思想认识和上好德育活动课。
第五,学院每学期开展精品德育活动课大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德育活动课的实效性。各分院开展德育活动课观摩学习活动,每个班主任一学期观摩两次德育课(本院一次,其他分院一次),吸纳他人好的做法,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六,开展德育活动课资源库建设。各分院把专题做成精品课,学院从教学经费给予每个专题资助经费,推动精品德育活动课资源库的建设。
三 突出成效
第一,通过德育活动课的实践,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德育活动课突出人与人的双向交流沟通、理解与合作,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教育学生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
第二,德育活动课的开展提高了班主任的素质,一大批教师成了专业教学水平高、德育科研本领强的“双强”教师。班主任大多数是专业教师,通过上高职德育活动课,研究德育活动课教育的规律,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设计活动方案,和学生一起探究、体验,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肩负起育人的重任,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第三,树立了“教职员工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理念,取得了一批德育科研成果。获全国优秀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30多项;有百余篇论文获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被授予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称号。
第四,2004年在全疆高职院校推广实验,成效显著。学院涌现出全国德育科研专家、全国德育科研名师,多名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教师。学院主持编著出版的《高职德育活动读本》,成为新疆高职院校开展德育活动课的材。2012年,学院开展高职德育活动课主题教育改革得到省教育厅高度肯定,学院“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课课有体会”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在全疆高职院校推开。
四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班主任认识不足
德育活动课是学院首创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一些老师还停留在以前德育活动课吹、拉、弹、唱、跳的老模式上,虽然学院组织培训多次,但部分班主任对德育活动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新三中心”理念认识不足。外聘教师和新教师以前没有接触过德育活动课,也导致开展德育活动课时无从下手,导致部分班级德育活动课效果没有达到最佳。
2.课时量与课时费落实没有整体到位
根据德育活动课新模式,德育活动课主要体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体会”,德育课课时量明显增加,学院层面相应的课时费配套方案还没有完全统一落实,各分院发放的德育活动课课时费标准不一,一定时期内存在部分教师上德育活动课是在做贡献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上德育课的积极性。
3.个别主题设计不贴近学生实际
在开展德育活动课中发现,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兴趣趋向多元,个别主题设计不能完全贴近学生实际。德育活动课主题的思想和开展手段有待提高,对后期实效性的延伸重视不够。
五 建议改进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
出台《落实学生德育活动课制度》,主要从德育活动课课时量如何计算、对班主任和学生如何考核、如何与教师职称评定挂钩、如何设计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和解决活动场地和时间问题方面着手制定。
2.定期开展德育活动课技能大赛
学院每学期开展精品德育活动课大赛一次,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德育活动课的实效性、教师和学生参与德育活动课的积极性,以此方式促进教师们对于德育活动的交流和沟通,以促进学院德育活动课水平的整体提升。
3.加强教育德育课业务培训,开展德育观摩课
对外聘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德育课培训,培训合格才能带班开展德育活动课。分院开展德育活动课观摩学习活动,以此吸纳他人好的做法,改进自己的不足。开展精品课巡展,让更多师生享受到我校德育活动课的最优成果。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过半达50.9%,19岁及以上中国网民中,微博用户的渗透率达88.8%。微博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且其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远超社会其他人群,同时,“微博”世界的各种不良思想观念也会占领广大青年人的头脑。
在此背景下,我们调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微博的使用状况。了解高职学生为什么使用微博?微博使用的程度,以及微博内容喜好度等。根据学生使用微博的特点,充分利用“微博”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调查结果
对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达100%。
300名高职学生中,有236名,78.67%学生在使用微博,并有59.32%的学生有半年微龄,近10%的学生已有两年以上微龄,甚至有58.47%学生有时会一打开手机或电脑,就有上微博的冲动。
三、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培养粉丝。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要有教育对象,没有对象,任何教育都是空谈。所以利用微博这一新媒体,培养微博粉丝十分重要,有了相应的群体,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工作。
2、开展创意活动,积极与学生互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居多,学生都不愿接受。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开展话题讨论等体验式的活动,避免说教,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如:微公益活动、微电影创意比赛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既能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又能发挥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3、发挥微博特性,保护学生隐私。微博虽然字数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其超媒体的形式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上传视频文件,无论你在何处都可以观看到此视频内容,实现沟通无距离。另外,微博还有私信功能,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保证其隐私受到保护,学生能够放心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谈心,做到畅所欲言,打破面对面的尴尬,实现沟通无障碍。
1.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深化诉求
1.1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化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社会科学,生活既是其重要的理论来源,又是其应有的价值归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遵循思政教育的价值诉求,将实践教育的方式、内容融于学生的生活化需求中,构建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生活化实践教学模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①实践教学的生活化构建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向性引导,也是必经之路。
1.2在信息时代中立足――新媒体数字化运用
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各类新媒体、自媒体活跃在这个时代舞台,其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也使得新媒体数字化运用迅速占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阵地,更是进一步深化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前瞻性和前沿性课题。新媒体数字化在实践教学的运用既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层主旨的遵循,又是开展实践教学不可规避的实效性手段。通过互联网+概念的新媒体与思政课实践教育的相结合,可赋予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潮流元素,提升传统思政课的魅力,也让实践教学有了更具体的操作可能性。
1.3在素质结构中优化――人文精神理念回归
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补充,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优化,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和塑人功能。的人本思想历来强调“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和“具体的人”,强调“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需将学生的人文精神理念回归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富有人文关怀的教学实践将学生从理论体系框架中寻找到个人存在感和价值诉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专业科学性的理论逻辑支撑,更有和谐人文的精神内涵。
2.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三环立体式铺开
2.1大学生――培育主体性,实现双向互动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培育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渠道,充分施展学生群体的主体性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的根本保障。思政教育的理论源于实践又归于实践,培育出学生积极的主体性是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桥梁。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育与深化,以参与、对话、共享的方式彰显其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认知、自主感悟。同时在实践教学中积极营造互动对话的探讨模式,增强体验式分享。例如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改中,教师将公益活动纳入学生考核内容,采取学生自愿领取公益卡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公益类型及内容,并积极参与其中。
2.2思政教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实践意识与能力
从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模式转化为理论实践立体教学模式,这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是一个时代挑战,更是自我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契机。高职院校专业学科较为凸显,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寻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自觉强化实践意识,在实践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在课程内容和流程的安排上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使学生达到最大程度的体验收获。同时不断敦促自己与时代潮流无缝对接,切实收集富有代表性的、内涵深刻的相关实践教学资源,创新课程内容,打造教学亮点,并通过教学团队之间的研讨、校际间的考察与交流,形成实践教学之合力,共同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
2.3高职院校――建立实践教学的长效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塑造“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凝聚全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如学生处、辅导员、班主任、团委等多方力量与思政专任教师形成联动机制。积极联络社会定点优秀实践单位,以典型先进改革单位和历史红色革命纪念地为主线,以创意新兴产业企事业单位为依托,推行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制度。同时完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系统化鞭策思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便坚持创新以优化教学内容为主体,以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创新实践教学手段为侧翼,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园社会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图1)
3.思政课实践教育的实证探究与践行
3.1传统经典文化传承教学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凝聚成的一种文化类别,它不能只是放在图书馆、名著里。思政课作为塑造大学生精神灵魂的社会学科,其实践教学更应不忘初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教学里依旧以多元性的姿态熠熠生x。辽宁职业学院、长春光华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开展“一封感恩家书”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以传统书信方式传递与父母亲人之间的绵绵深情,升华思政课中的感恩教育,同时借以引导学生在网络通讯便捷的时代也切莫忘却传统文化的传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和丰富思政教学载体,借助话剧排演,带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论走向实践,近年来先后排演了《雷雨》、《活着》、《看见》、《威尼斯商人》、《屈原》等多部大型话剧,并借此树立机电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品牌。
3.2赛学结合立体式教学
赛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融入竞赛元素,思政课教师发挥专业优势,通过项目化教学挖掘人才,选送至校外参赛,实现课堂学习和课外比赛的有机结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的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设置“阅读经典”教学环节,组建一支以思政课专任教师为核心的竞赛指导团队开展课后辅导工作。其教学模式为:(图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思政教师长期开展课堂“微辩论”并指导学生参与华东地区BP辩论公开赛、CDA(即中华辩论爱好者联赛)网络辩论赛、浙江省大学生科普辩论邀请赛、“森禾杯”浙江省省树省花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等多项比赛,形成了完善的赛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②
3.3社区志愿活动实践教学
社区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政课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的一项教学活动,通过社区服务促使大学生在行动中体验社会价值的积累,从实际感知中内化思政课理论知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创建的思政微语公益团队与杭州市江干区弯湾托管中心等单位共建了多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益活动实践基地。与此同时,微语公益定期开展了数次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其中包括走进长安金陵银色康乐园、“一碗姜汤,满是情”寒夜送姜汤活动、“学雷锋、拾起心中的文明”活动等等。该公益活动由思政老师带队,学生自主报名,师生共享式参与公益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相关的实践考核机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引进“服务学习”的教育理念,构建了“12345”服务学习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劳动服务学习、社团志愿类服务学习和专业服务学习三种形式,实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员参与,并使其常态化和系统化。③(图3)
3.4互联网载体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化,思政实践教学互联网载体平台的建设刻不容缓。互联网载体平台的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以及开放性能够极大的提升实践教学的魅力值和实效性。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自主开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开设了心灵感悟、社会广角、红色影院、专家讲坛、专家讲坛、教师风采等几大在线模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以“慕课”为载体的双主体智能型多边互动开放教学模式;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运用了思政课移动学习平台――“静思学堂手机 APP”教学模式④。这些学校的互联网载体的尝试和实施给广大高职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学习范本,有助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深化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林为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
[2]陈坤,殷莎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3]宋成鑫.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罗珍.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新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11)
注释:
①陶行知全集 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②陈印昌 伍醒.思政课原来可以很精彩――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N].中国青年报,2014-12-05(06)
③马欣欣、赵夫鑫. 因势而新,让思政课“亮”起来 ――山东商职学院关于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实践[EB/OL]. http:///showarticle.php?articleid=1830
④Z元丽.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推进会暨首届高职高专思政课创新高峰论坛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作者简介:
2006年12月,学院被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步入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2009年8月,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通过河南省级验收,1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被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评为示范性建设验收优秀院校。
学院还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级文明单位”、“河南最具特色的十大教育品牌”之一、“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2006年以来,共有福建省高职院校考察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200多所院校、2000多人次到学院考察、交流。
学院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全国40多家媒体相继对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报道。
稳健有力 步履铿锵
学院占地面积1400多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新校区融教学、生产、实训为一体,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校园风景优美。固定资产8.2亿元,教学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62.2万册。学院开辟校内实验实训场地255亩,八号综合实训楼、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水利水电技术实训基地等相继投入使用。学院又先后投入巨额资金,购置了一批性能先进的教学实训仪器设备,在校内建成了148个职业氛围浓厚的实训场馆。
学院还投资800多万元,在黄河小浪底自建了大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与中国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河南中信集团、西门子自动化驱动集团、河南黄河河务局、黄河中上游管理局等510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院风景优美、设施完备。公寓化的宿舍楼舒适、安静;校园绿地、湖水尽显绿色、人文理念;学生活动中心、网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等各项运动场所设施先进。2009年10月,学院新建成的标准化体育场投入使用,成为学生锻炼健康体魄的理想之所。
风驰云走 健步如飞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大力实施“内培外引”的人才战略工程,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已经形成。学院专任教师600余人,教授、副教授180人,“双师型”教师234人,博士、硕士338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部门“555人才工程”教师等7人。学院还根据需要,聘请387名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使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7%。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培训,2010年以来,已经安排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地区培训人员52人,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各类培训140人,到企业顶岗培训62人。学院下发的“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成“123”培训计划,即安排教师到境外培训100名,企业顶岗培训200名,境内培训300名,实现专业教师各类培训工作的全覆盖。
学院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学院开设18系(部、院),设立72个专业(方向),涵盖工、经、文、管四个学科,形成了以国家重点专业为龙头、省级重点专业为骨干、院级重点专业为基础的专业建设体系。拥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5个,河南省各类重点专业16个。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出版高职高专教材205种,承担“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42门;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河南省级教学成果奖等22项,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处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优秀技能人才为目标,推行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三顶岗、两交替”生产主导型模式、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两轮顶岗、五化教学”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四能递进、高峰补岗”模式等。
学院推行“校园大职场、企业大课程”的实训理念。“校园大职场”:如水利系“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测绘系测校园大地、绘神州经纬,根据校区地形地貌建设测绘实训场;环化系利用污水处理厂,生产教学相得益彰;水资源系建造气象站、水文站,景观实训两相宜。“企业大课堂”:依托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将实训基地建在工地,实现生产育人。
学院还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在竞赛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2007年以来,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共取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5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7项,参赛选手个人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64人、二等奖99人、三等奖53人。其中,自2007年开始举办的每年一届的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上,我院两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自2008年开始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我院5次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竞赛并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
上善若水 大道康庄
[2]朱晨静.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3):92-96.
[3]于天龙.学会关心:与内尔·诺丁斯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10-13.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0-181.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1.
[6]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37-43.
(一)招生就业二个市场日趋成熟
1.招生计划得到充分落实。20*年,普通高职计划招生1200人,实际落实计划1265人。其中省外165人,“五年制高职100人,省内对口250人,省内为认真落实招生计划工作,学校上半年坚持“重心下移,商业化运作”的招生宣传工作方针,统招750人。成人实际落实计划400人。与去年相比,增加20%以上,成招计划下降33%。
认真组织招生宣传。对口招生方面,4月中旬,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组织了近20名教职工分赴全省80个市县进行对口招生宣传。统招方面,组织了一支由20名教职工和20多名在校生“招生宣传志愿者”组织的招生宣传队伍进行招生宣传;省外招生宣传通过校园网有序开展。
2.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充分显现。春季学期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先后前往江浙粤一带考察了18家用人单位,组织了8次校内专场招聘会,7批近180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截止5月底,*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已达73.1%。在做好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悉心为集团公司转岗人员安置做了大量的工作,上半年共联系了如海螺、奇瑞、美的、奥克斯等30余家用人单位,联系就业岗位200多个,在转岗人员中反响大。
(二)教学与教科研工作改革日渐深入
1、教学任务圆满完成。20*年春季学期共开设课程130门,截止目前,已完成理论课时12000,实训课时10500的教学任务。
2、期中教学检查求真务实。*年春季学期,学校加强了各教学场所的现场值班、教学常规和教学秩序的检查,基本上杜绝了教师的迟到、早退现象,教学秩序比较稳定。
3、教科研、教改工作循序渐进。两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本学期正式进行了开题,6个校级重点课题结题工作已完成,*年春季学期教研课题申报工作已完成。在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完成了工业会计、市场营销、工程测量和矿业工程与设备等四个专业的申报工作。
4、新学院召开首次教学工作扩大会议。在会议上,教学部门分析了春季学期教学工作的得失,与会人员就下一步如何作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取得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大家表示要把教学工作的上台阶作为新学院树立形象的重要推动力。
(三)培训、鉴定紧锣密鼓
1、培训任务如期完成。举办了集团公司县干学习16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以及第十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了由283名职工参加的为期4个月第一期关破转岗人员培训班;开办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员培训班、铜材综合技能培训班、鑫达钛业岗前技能培训班等技能培训、中级化验工技能培训班;举行了“鑫达钛业杯CCTV第五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铜陵分赛区选拔赛”,共有1395名选手参加初赛,最后选拔出30名选手到合肥参加安徽省决赛。截至6月初培训办班18期2006人次。已完成半年培训2000人次的计划任务。
2、技能鉴定规模稳步上升。20*年,教培中心重点围绕有色集团公司“千人培训计划”,扎实开展转移培训职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半年,开展了公司内部共10个工种708人、公司外部其他单位379人、高职学生213人的技能鉴定。6月底将完成1300人的鉴定任务。鉴定总人数和工种数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上升。
(四)成功申办新学院
根据集团公司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照集团公司行政工作要点,教育培训中心20*年年初开始着手开展东、西校区分设及新学院申报工作。3月初,集团公司成立申报“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在公司筹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教培中心组织专门机构,配备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地奋战,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筹备,学院申报相继通过了4月11-12日和4月27日安徽省教育厅的专家考察组和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的评审。6月7日,申报的“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安徽省政府省长办公会议通过。至此,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东、西校区分设与新学院申报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五)基本建设跨越式发展
20*年,学校基本建设工作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学生生活区一期工程12509㎡建筑进入室内装修和安装阶段,二期工程5001㎡的3#学生宿舍楼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学生生活区室外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12000㎡新教学楼项目获集团公司批准立项。目前,新教学楼工程进入桩基础施工、主体工程招标阶段。至此,近30000㎡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20*年学校工程维修任务较重。为改善干部培训、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的教学环境,学校决定对2000㎡的老教学楼进行全面维修,维修费用估算需要30万元。现维修工程已启动。
(六)学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学生管理以学籍管理为抓手,以学风建设为重心,全面加强学生的校纪校规教育。上半年,学校坚持对班级上课、晚自习出勤情况进行督察统计,通过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学生违纪现象,有力地整顿了学风。本学期上课出勤率、迟到、早退现象有很大好转(出勤率94.3%,自习率79.6%)。
学校通过加强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开办铜都讲坛、举办经济·文化·人系列报告会等增设和丰富第一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网页制作、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第二课堂;同时举办了篮球联赛、广播操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共百余场。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有效。
(七)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年,学校的改革发展任务很重,事业费减供之后,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压力很大。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抓实干,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将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学校班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年上半年,学校党建、思想政治生活着重从四个方面做了工作:
1、以凝心聚力调动积极性为目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认识,谋求发展;引导教职工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改革发展
中去,爱岗敬业,安心工作;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开源节流和创收增效,努力实现收支平衡。
2、以围绕提高师生员工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深化学校文明创建活动。注重文明建设与学校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相结合,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相结合,在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以展示学校良好形象为内涵,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中全会精神及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学习、研讨。
4、以加强治安综合治理为抓手,维护学校稳定和校园的安宁。*年,学校将继续强化内部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全面落实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责任制,为实现全年方针目标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教育培训中心真抓实干,保持了改革、发展前进的步伐,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1、办学的硬件基础薄弱。现有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办学发展的需要,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与教育厅关于高职院校建设的有关规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2、资金短缺十分严重。20*年是教培中心实行资产经营制的第一年。尽管近两年我们办学的创收增长幅度较大,但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基本建设任务重,承担着繁重的教育培训任务,还面临着高职院校、培训基地等很多资质的办学评估,学校发展需要的建设资金缺口巨大。
3、人才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教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近几年,学校流失了不少高学历人才,致使人力资源成本过高,职工培训的成果不断被抵消;至今尚未出台有效措施稳定和吸引人才;行管工勤人员过多;双证制教师缺乏;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要求相比,教职工队伍人员素质偏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面临“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正式挂牌,学校教职工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解决。
4、办学特色不明显。从上半年的就业情况看,我校始终引为自豪的、重视培养实践技能和强调提高动手能力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技术蓝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课题,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生、教学等各方面工作,最终影响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思政工作关键问题在于亲和力不足、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如何走出亲和力缺失的困境,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促进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实践育人的标准,将思政教育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采取措施提高思政教育亲和力,强化教育效果。
一、营造思政教育环境,呈现思政教育亲和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造性地将一列旧餐车改造成全国首家“共青团列车书吧”,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团团书吧”,并成为带领学生学习的新地标。该书吧实现了人与景观的良性互动、思政育人的润物无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依托“爱国兴路荣校教育行动”“出彩铁院人优秀校友引领行动”“工匠精神塑造行动”“清朗网络空间共建行动”,开展入学第一课、铁路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党建、团建指导员,建设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工作站、徐宜发技能大师工作室,思政育人成效显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齐唱组歌”“党旗团旗下重温誓词”“诵读国学经典”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厚植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想文化沃土。
二、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主阵地作用,完善思政理论课程建设标准,建设省级思政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颁布《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及其他教学研讨活动,建设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单位,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学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活动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构建第一课堂(专业课、思政课)、第二课堂(选修课、优长项目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第三课堂(思政教育实践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价值引领与知识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项目化、专题化、信息化”的思政教学改革,将现场教学与网络直播相结合,实现“上大课、讲大道、明大势”。学校开展了大学生讲思政课、文艺展演等思政实践教学系列活动,搭建翻转课堂平台,由学生被动听变为学生主动讲,学生组建教学团队,找课题、讨论,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引导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以小见大展现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由家庭故事延伸到中华传统文化,以“讲”促学、以“展”促练,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担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影响。
三、多渠道搭建平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邀请知名校友、技术能手、铁路工匠等走进校园开展工匠精神讲堂,从而形成校内外良好的育人格局。建设精英思政教师团队,使之成为引导学生思潮的生力军。思政教师结合时事动态,及时捕捉新闻热点、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前确定主题立意,并制定季度计划、月计划。将思政教育作为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政教育发展环境。思政理论教学部教师分析钻研教材教法,结合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打造“思政金课”,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坊”,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内容,建立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拓展课程思政广度和深度。依托新媒体,党政干部设立“微朋圈”,学工人员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精准引导学生,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四、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政教育感召力
通过官方微信推文及重要活动内容,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吸取传统优秀文化精髓,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利用校园模范人物传播校园积极能量,提升思政教育感召力。注重追求“三个点”,持续深化质量建设。一是推送时间“快一点”。“新”是新闻的重要标准,当代大学生注重社会民生、文化娱乐时事,这些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公众平台结合学生喜好,将相关方面时事热点短时间内收集、整理、制作,提高传播效率,发挥新媒体影响力。学生通过转发评论,积极参与互动,育人效果显著增强。二是推送主题“鲜一点”。①推送主题把好重要节点,适应时展。如各种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推送,引导广大师生崇德向善。②推送主题鲜明有特色,贴合学校实际。学校新媒体只有借助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推送的内容才能获得师生的认同。三是推送内容“实一点”。丰富教育内容,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广大师生送上一道道“硬菜”,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五、结语
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强弱决定了思政教育效果,全媒体时代为思政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加强教育亲和力建设,可以助力学生自身的发展,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作为新兴研究热点,其研究视角、内容等还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基于多个角度对思政教育亲和力涵义加以完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何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19.
[2]王燕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亲和力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3]吴芳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提升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9.
[4]胡晓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5]刘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要素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9.
[6]林素琴.从“嵌入”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9.
[7]夏正慧.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9.
[8]袁丽峰.高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20(13):14.
近年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将志愿者活动与青年的成长、发展和学生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两进三融”志愿服务育人模式,参与的大学生志愿者多达2万余人,服务的各类人群约10万人次。在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学院努力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成为广大同学的共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既形成了学院志愿服务工作的特色,又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作用。
一、志愿服务走进青年、走进社会
1.走进青年――服务发展,构建特色
近年来,学院以学生专业为依托,先后成立了多个专业志愿者组织,他们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开展了许多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在课余时间向师生、社区居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医药与健康管理学院的“繁星”志愿者协会开展“安全用药,家庭健康”宣传,帮助居民区分常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讲解安全用药小常识,让居民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蒲公英”环保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掀起保护“母亲河”行动的热潮;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志愿者向市民宣传营养保健知识,受到老百姓的好评;财会与经济贸易学院的志愿者经常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理财知识与反假币技术的图片展、传单、宣讲、讲座以及点钞技能表演等系列活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当地领导的好评;信息工程系志愿者开展电脑维修志愿服务活动,在课余时间帮助同学们解决电脑问题,定期派出志愿者到清安街道东风村帮助维护村民博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开设舞蹈、绘画、乐器等艺术培训课程,促进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2.走进社会――整合资源,拓展阵地
学院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以引导青年走进社会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学院积极联系团市委、各团区委、政府机关、社区、企业和学校,建立了14家志愿者服务基地,和淮安市文明办、红十字会、清河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清浦区城管局紧密合作形成了稳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平台,开展了常态化、项目化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工作。
二、“三融”:融入地方发展、融入地方民生、融入地方文化
1.融入地方发展:与城市同发展,和时代共进步
学院的志愿者工作积极做到主动对接地方,全力服务地方的发展,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近距离了解、全方位感知社会,不断促进自身的成人、成才,如组织志愿者参与淮安市“四城”同创、洪泽湖放鱼节、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淮安市文明交通“周周行”、淮安市第八届万人自行车环市行、淮安市民礼让日等系列活动,还组织志愿者围绕淮安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调研,为淮安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等。
2.融入地方民生:关注社会热点,弘扬志愿精神
学院的志愿者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服务地方民生发展,学院坚持开展每年“3.5”学雷锋日、重阳节、清明节、“12.5”世界志愿者日等传统节日主题志愿活动;积极开展街道、社区的义工服务、文艺演出、服务孤寡残弱老人等公益活动,开展中小学文化艺术、绿色环保、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爱心结对、义务支教活动。
3.融入地方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淮安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的城市,为了宣传、保护淮安的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志愿者赴社区、学校开展“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宣传活动,在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学生了解并参与淮安的历史文物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淮安的历史文化;开展了魅力新淮安宣讲进社区活动,宣讲活动以展板的形式,从亲近淮安、吃在淮安、游在淮安、生态淮安、未来淮安等几个方面入手,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志愿者们绘声绘色的讲解,将淮安的历史变迁及未来城市发展蓝图生动地呈现在社区群众面前,吸引了社区很多人前来参观,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志愿者的宣讲和讨论中。
学院积极构建的“两进三融”志愿服务育人模式以及开展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形成品牌;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丰富生活体验,促进自身的发展;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与专业相结合的志愿者活动受到学生热情追捧,成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课题“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009)阶段性成果之一。